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校思想政治实施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校思想政治实施方案范文1
【关键词】高校;晚点名;思想政治教育;主题实践教育活动
1 高校晚点名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1.1 高校晚点名现状
晚点名作为高校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但是经过十多年教育的发展,晚点名在执行的过程中出现了学生关注度不高、教育意义缺乏等许多问题,极大削弱了思想教育的目的。
1.2 高校晚点名存在的问题分析
1)少数学生工作管理者责任心不够,觉悟不高,认为晚点名作用仅仅局限于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学校、学院重大新闻信息的传达,对于晚点名的开展得过且过;
2)由于学校缺乏规范化的制度管理,少数辅导员晚点名的开展和报送不及时、不准确;
3)大多数学校并没有完善的晚点名规范化管理办法和奖惩措施,且辅导员开展的晚点名并没有完整的晚点名考勤记录和内容备案;
4)学校对学生缺勤晚点名无处措施,学生常以各种借口缺席,部分学生干部带头缺勤晚点名,起到了不良带头作用。
2 开展特色晚点名的的理论价值及实践价值
2.1 理论价值
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可以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提供晚点名规范化管理的制度和评估的理论依据。通过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晚点名规范化管理办法,为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主导性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为促进辅导员真正成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提供了前提。虽然部分高校已经有此倾向和动作,但是仍没有系统的理论支撑,本课题为该项教育方法提供一个具有说服力的理论阐述。
2.2 实践价值
通过规范和完善晚点名制度不仅可以使学生工作管理者做好自身本职工作、创新晚点名的形式多样化、正确发挥其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可以促使学生正视晚点名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到晚点名活动。最终达到以学校、学院到学生干部三级联合的形式,增强晚点名效果,提高辅导员的活动组织、创新能力以及学生干部的晚点名参与积极性。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可操作性强,对于本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好的辅助效果,在检查学生在校情况的同时还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综合水平。
3 案例设计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以学生为本、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出发点,以学生活动、晚点名为主要切入点,有效利用学校教育教学资源以及学生自主创新的思维力量和活动的组织策划能力,依托各项主题实践活动开展特色鲜明、形式新颖的自主式晚点名活动,通过学生自主组织、参与来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努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动手能力。
4 案例主要情节过程描述
4.1 实施方案
第一阶段总结和提出问题阶段(2013年11月-2013年12月)。通过讨论和问卷反馈总结晚点名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阶段是通过问卷反馈内容起草方案阶段(2013年12月-2014年2月).通过问卷反馈初步起草自主体验式晚点名活动方案,以建筑与交通工程学院2013级为试点单位,制定《特色晚点名实施方案》,《晚点名问卷调查表》,《特色晚点名考核评价办法》等相关文件(具体见附件)
第三阶段是全面实施和调整阶段(2014年4月开始)。对自主体验式特色晚点名制度(以下简称特色晚点名)实施情况进行汇总分析,不断完善特色晚点名制度。
4.2 活动实施技术路线
(1)提出问题(2013年11月)
分析我校晚点名当中存在的问题,晚点名应该得到怎样的效果以及国内其他高校的晚点名制度。
(2)分析问题(2013年12月)
主要分析分析晚点名制度对于校园建设的意义以及特色晚点名的概念以及方案的可行性。
(3)草拟方案(2014年2月)
研究拟订“特色晚点名”实施方案及相关制度
(4)运行实施(2014年4月)
以桂电建筑与交通工程学院2013级为试点,实施特色晚点名。
(5)反馈评估(2016年)
试运行一年,调查反馈运行情况,进一步完善制度。
4.3 具体方案
在自主体验式的理念下,它不仅要求老师、学生干部参与到晚点名的活动中来,还要求其他普通学生参与到晚点名的自主设计、材料整理、组织活动以及晚点名的活动讲解;基于主题实践教育的理念下,要求学生通过自主选择主题,在主题活动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的过程。
4.4 实施过程的重、难点分析以及解决方案
以2014-2015年为例,共开展十次资助体验式特色晚点名:2014年4月至7月,开展关于“沟通”、“关爱心灵”、“争做雷锋”、“爱心无限”主题晚点名,10月至11月开展开展“爱国”、“快乐人生”主题晚点名,2015年3月至6月开展“青春”、“走出大山”、“感恩,从现在开始”、”梦想千里,健康为伴”主题晚点名
(1)重难点:
1)制度实施的延续性
制度实施后,是否能够顺利实施是制度实施的重难点
2)部分学生的参与性不高
自主体验式晚点名收到了大部分学生的欢迎,但是有部分学生因为晚点名的主题活动占用了课外时间而反对。
(2)解决方案:
1)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动晚点名制度,在实行的过程当中不断创新,使自主体验式晚点名保持其灵活行与新鲜性。
2)对部分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宣传特色晚点名对于提高学生本身综合能力的积极作用。
5 活动的创新和效果
5.1 创新点
(1)自主教育,激发学生创新能力
特色晚点名活动的开展,一方面在主题的选材和表现形式的选择上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另一方面在活动过程中让老师充分了解学生的能力。活动过程中要求学生通过自主选择主题的形式不断鼓励学生开创新思维,在主题活动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的过程。
(2)自主体验,促进师生学习融洽相处
特色晚点名活动的开展需要全院师生配合有意识、有目的和有规划地逐步实施。特色晚点名是经过学院教师、学生充分讨论和调研下开展的,得到了广大师生的高度认可,并取得一定成效,充分发挥了广大师生的主观能动性,给师生互相交流了解提供了一个平台。
(3)权力分配平等,培养学生责任意识
特色晚点名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的权利。在高校校园中大学生拥有足够的自由,对刚刚离开“教管式”的高中,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由很多学生不能正确地充分利用,而特色晚点名正好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机会,一方面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有任务可做,另一方面把权利交给学生,活动全权由学生安排,培养学生的负责任意识。
5.2 活动效果
(1)精神层面得到提高
通过实施学生特色晚点名,在全院上下形成了老师与学生共同合作的良好氛围,“和谐建交”理念深入人心。为保证学院培养合格人才,发展优秀全方面人才,促进学院发展,建立和谐校园提供了精神动力。
(2)晚点名管理制度规范化
学院晚点名正逐步完善具有规范性的管理机制和规章制度,体现学院的管理理念、人文精神和运行机制。学院出台了制定《特色晚点名实施方案》、《晚点名问卷调查表》、《特色晚点名考核评价办法》等相关文件,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3)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特色晚点名是基于自主体验式的思想教育活动,从全体学生为主题,自立项目、自定主题、自行组织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以及培养的学生综合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和合同协作的意识,同时还注重学生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提高自立自强的意识和回报社会的意识。
5.3 尚需完善和改进的问题
学校思想政治实施方案范文2
高考不分文理对现在的中小学生有何影响?下面采访省教育厅权威解读
14门科目列入学业水平考试范围 2019 年入学高一学生实行新方案
东莞时间网讯 日前,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就全面推进我省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提出明确要求。
3日,记者就我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热点问题采访了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
1、改革亮点
体现广东特色,分项目分步骤推进改革
问:我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有何亮点和特点?
省教育厅:《实施意见》明确了我省高考改革的五大任务和23条具体措施。我省改革方案体现了广东特色,如分类考试招生制度、一年多考制度和高校招生综合评价录取模式等都是我省的改革特色。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通过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一年多考制度、分类考试制度等,有效地引导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考试负担,增加了学生成长发展的选择性,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我省改革方案按照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分项目、分步骤稳步推进我省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如2019年的高考加分政策调整,2019年的调整和优化二本招生录取批次,2019年增加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2019年出台高考综合改革方案,2021年高考实施新的高考综合改革方案等改革内容,既有已启动的单项考试招生改革,也有未来改革的任务和路线图。
2、中小学招生
实行学区制度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
问:如何完善中小学招生办法?
省教育厅:《实施意见》对中小学招生制度进行了总体设计、统筹推进,对改革完善中小学招生办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标准化发展,破解中小学择校难题。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的具体办法,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积极推进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为依据录取高中阶段学校新生;全省统一取消公办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完善优质普通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学校的招生办法,逐步扩大优质高中指标到校比例。
具体改革办法由各地市制定。
3、学业水平考试
14门科目列入学业水平考试范围
问: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科目和次数是多少?
省教育厅: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学考)主要检验学生学习程度,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国家规定的所有学习科目均列入学考范围,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音乐、美术和体育等14门。学考分散安排在各学期进行,创造条件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同一个科目两次参加考试的机会,同时计最好成绩为最终结果。
从2019年开始,我省学考就已提供1年2次考试;全省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统一阅卷、统一评定成绩。学考考试管理与高考一样,全部在标准化考点和考场进行,考试全程监控录像。省教育厅将于2019年制定完善学考制度的实施方案,对实施学考工作作出具体的规定。
4、综合素质评价
今年制定方案实行631录取模式
问:怎样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基于高考基础上综合评价录取是指什么?
省教育厅:综合素质评价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我省实施综合素质评价,一是规范评价内容,确保全面真实。如实记录反映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突出活动和表现并收集相关事实材料,全面、充分反映学生高中阶段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特长、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注重考查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做到有据可查。二是建立规范的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和统一的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平台,客观真实准确地记录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情况及突出表现。三是规范管理,强化监督。建立综合素质评价监督管理机制,严格记录和评价程序,建立公示、申诉和诚信责任追究制度,活动记录和事实材料要进行公示,确保公开透明、内容真实准确。
省教育厅将于2019年制定完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的实施方案,对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作出具体的规定。
2019年,我省在南方科技大学试点进行基于高考基础上的综合评价录取模式招生改革,即在学校录取的标准中,高考成绩占60%,学校测试占30%,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占10%,简称631录取模式。
5、改革衔接
今明两年入学高中生仍执行现方案
问:我省高考综合改革什么时候启动?从现在到实行新的高考方案期间,我省高考实行什么方案?
省教育厅:《实施意见》明确我省2019年出台我省高考综合改革方案,从2019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新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新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2021年高考开始实行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基本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高考综合改革具体方案将在2019年制定并公布。
我省2019年出台高考综合改革方案,2021年高考实行新的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即2019年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实行新的高考方案,现在在读的高中学生以及2019年、2019年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仍执行目前的高考方案,考试科目、内容和方式不变,从2019年起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统一高考科目使用全国卷。
在实施新的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前,这几年过渡期,各中学和考生要按照目前的高考方案要求安排好教学和备考工作。
6、考试科目
不分文理科,学业水平、外语可考两次
问:新一轮高考改革是否分文理科?考试科目如何组成?哪些科目提供一年多考?
省教育厅:考试科目设置是高考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实施意见》对此已明确了改革的方向,即实行3+3考试模式,也就是普通本科院校实行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科目和3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考试方式,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分值不变,每科满分150分。考生高考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门科目成绩组成。计入高考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所报考高校的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考试科目组合上不分文、理科。
为减轻考生集中应考的压力,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我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和统一高考的外语科目,将创造条件为考生提供两次考试机会,由考生结合自身实际选择参加考试,并选择最好的成绩使用。
7、高考录取
学校思想政治实施方案范文3
[关键词]思政教师 辅导员 高校 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6-0188-01
目前,国家在高校思想政工建设工作方面已经明确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相关文件,即16号教育文件。在文件中明确提出了高校教职队伍应明确的具体职责及义务。但碍于实际工作中,思政教师与辅导员在思政建设工作中的实践成果实现有着一定缺陷及优势而言,难以使两者工作做到有效协调。因此,加强思政教师与辅导员队伍建设成为必然,两者有效结合也可谓是一种有效尝试。
一、思政教师与辅导员队伍建设实现有效结合的工作思考
首先,加强两者队伍的有效结合必然是一种有益尝试。由于两者的教育工作任务重点均是以培养现代高校人才作为工作职责,以提高高校学生思想教育水准作为工作目标。因此为了承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实现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要求,就必须提高高校学生的内在素质,在加强知识理论、素养培养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思想教育意识,以保证高校学生在提高学业成绩水平的同时,利于其实践能力得到培养与不断巩固。此外,目前高校在思想政工建设方面已经明确了育人为先、教育为本、德智体美均衡发展的工作目标。为了解决这一重要教育问题,就需要高校思政教师与辅导员能够达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统一战线,以为了学生一切,促进学生主体得到全面发展。
其次,加强两者队伍的有效结合是保证高校学生意识形态领域逐渐走向成熟的关键。由于大学生主体的思想政治水平要比中学、高中阶段时要突出,思想更加明确,爱国热情更加膨胀,社会责任感更加强烈,道德素质水平也相对提高等。因此,对于学生主体意识形态领域的逐渐成熟而言,就需要思政代课教师与辅导员能够达成思想一致,避免各自为战,才能逐步解决高校思政建设势单力薄、思想不统一、学生社会注意观念动摇等问题。也就是说,面对当前这些挑战,如何有效地培养高校学生主体的意识形态领域逐步走向成熟非常重要,需要高校两支教职队伍共同努力,相辅相成,以此才能逐步解决学生缺乏交流、沟通以及阅历尚浅等引发的一些叛逆问题,另学生认识到思想教育意识提升的重要性,在面对学习困境、政治困惑时,保持一定的判断能力,并逐步巩固自身意识形态领域,培养坚定信念。
二、整合思政教师与辅导员两支队伍的有效对策研究
(一)注重制度更新及建设
空有制度不见得能够起到良好管理成效或者执行成果。此外,实践表明高校领导重视才是解决高校教职队伍相关事务的关键。因此为了能够将思政教师与辅导员队伍实现有效整合,就必须立足实际,以实践行动及制度落实去说话。为此,首要任务需要成立一个负责两者有效结合的领导组织机构,在机构职责划分上应明确宣传部、学工部以及教务处、人事部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小组,以为两者有效整合提供科学建议或者提供政策支持。其次,明确实施方案。在整合方案中,要理清重点,掌握具体的结合实践操作方法、计划工作量、制定建设经费份额以及具体实施原则等,唯有如此才能逐步推进两者走向有力整合与协调发展。再者,在两者的人员调配方面,要建立两者结合的联系机制,以用来弥补两者在高校思想政工建设方面的不足与发扬优势。
(二)加强学生沟通建设
两者的结合、整合及推进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学生着想。因此,不论是思想政治教师队伍还是辅导员本身,都应当加强与学生的双向交流,真正做到全面了解学生课业习惯、课余生活、贴近学生主体等,以解决“问题学生”的同时,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制定出更为适宜的管理政策等,使学生逐步领悟到思想教育的本质目的。
(三)提供建设平台
学校要分阶段、定期举办辅导员与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学术交流会。其目的是各院(系)间的两者教师队伍能够相互交流,在本着为了学生一切的目的,解决好学生思想问题的同时,对自身业务技能、思想理论知识等加以巩固。此外,通过与学生主体的及时交流与沟通,建立活动组织课堂也非常有必要。即强调学生积极参与两者队伍所组织的校内活动等,以保证两者队伍学术性、学生群体思想性的高度统一,利于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塑造及培养。
三、结语
整合现代高校思政教师与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非常重要,它是促进高校学生主体提高责任意识、思想观念的有利前提。因此,在学校教育事业提倡不断改革的今天,立足实际,科学考虑整合两者队伍的实施方案,制定长远整合目标等十分关键,唯有如此,才能促进学生在提高课业成绩的同时,能够坚定理想信念、提高社会责任意识,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及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民朴.对高校辅导员兼职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0(02).
学校思想政治实施方案范文4
关键词:新形势 辅导员 课程化 职业能力
在当前新常态与新形势背景下,辅导员作为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一直扮演着大学生成长指导者和领路人的重要角色,但现阶段,部分高校辅导员却出现的情况是辅导员角色边缘化、工作边缘化,状态游离,严重缺乏职业认同感和凝聚力,岗位流动频繁等。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呢?
一、辅导员工作课程化建设背景与定义
2013年以来,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通过调查问卷、座谈会、个别谈话等形式对学校全体辅导员工作现状进行了调研,经统计分析,导致以上情况发生主要存在两个方面原因:一是目前,大部分辅导员在开展工作过程中采取的方法仍然是经验式讲授或保姆式服务,未形成系统的工作体系,因而导致辅导员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工作时好时坏。二是辅导员在职称、职务晋升方面不太通畅,特别是晋升中级职称之后,要晋升副高以上的专业技术职称时与专职教师比较相对困难。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2006] 24号令)规定,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特别是教育部在2014年出台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为高校辅导员作为职业化岗位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作了明确的规定,为辅导员工作课程化实施搭建了平台;
所谓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是指将辅导员日常开展的专项工作或常规工作用课程形式进行整合,借助学分和教分,让辅导员的工作内容进教材,工作方式进课堂,工作安排进课表,工作时间算课时,形成明确规范的工作体系。
二、辅导员工作课程化建设意义
一是很多高校辅导员工作未形成系统的工作体系,因而导致辅导员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工作时好时坏。课程化体系建设,对于辅导员特别是年青辅导员在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方面具有特别的意义,能帮助他们更快适应岗位,增强职业幸福感和凝聚力。
二是经调查,全国大部分地区政府或高校在辅导员队伍职称、职务晋升方面尚未出台科学有效的政策,由于多数高校未将辅导员的思政教育或事务工作量进行课时认定,直接导致辅导员在专业技术职称评定时和教师比较出现因课时不足而影响评定,职称晋升受阻。
三是高校非常注重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培养。近年来,很多高校都在探索辅导员序列职称晋升的相关途径,这些探索为实施辅导员工作课程化体系提供了良好的学术环境和专业平台。
三、辅导员工作课程化体系实施途径
1.以教研室为核心开展课程设计
学校学工部下设思想政治与国防教育、校园文明与安全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心理健康与学习能力四个新教研室,全体专职辅导员划入以上四个教研室,担任授课教师,教研室备课、教研活动等,将具体工作任务作为课程进行开发和设计供全校专兼职辅导员参考使用。
以教研室为核心建立“十模块”教学课程体系,通过课程化实施方案和课程模块设计,由教研室牵头进行课程开发,最终形成科学化、全程化的《辅导员工作指导教程》和课件素材库,其中必修课程由教研室负责集中或分散授课,其余班会、讲座、活动等专项特色课程由相应教研室提供课件,由全校专兼职辅导员完成授课。
2. 以自然年为周期建立辅导员工作课程化实施方案
《辅导员工作课程化实施方案》将以课程模块设计为主线,把辅导员从事的具体工作整合为必修课程和专项特色课程两大类,对每一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周次、教学学时或学分做具体的规定,其中必修类课程纳入集中授课安排。课程模块根据学校学生实际和学生工作规律以自然年为周期分年级、分类别、分专业具体实施。
3.以辅导员职称晋升和专业发展为依托建立课程评价体系
以辅导员职称晋升和专业发展为依托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建立主要涉及评价指标、评价主体、评价方法三个维度。评价指标主要以辅导员工作课程模块为依据设置;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下,学工部、院系、学生、辅导员自身是重要的四类评价主体,具体权重依据学校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比例关系,原则上是学生评价权重最大,辅导员自身评价权重最小。
由学校学工部负责对辅导员履行课程化职责情况进行过程管理和绩效考核。评价结果将由学校认定评价合格后的课时(学时),由学工部统一核算,作为辅导员学期、学年考核,评优评先,职称晋升、晋级的重要课时依据;同时评价结果还将与大学生素质教育学分挂钩,根据课时核发相应课程的相应学分。
参考文献
学校思想政治实施方案范文5
根据《天津市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天津市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办法》,天津市从2017年高一年级开始,实施新高考改革后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与等级性考试)。
合格性考试是以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必修课程为考核内容的水平性考试,是普通高中学生毕业的主要依据。普通高中在校学生必须参加合格性考试。等级性考试是以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的必修和选修课程为考核内容的选拔性考试,考试成绩将根据相应等级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参加高考报名的普通高中在校学生、高中阶段其他在校生及社会人员,在高考当年均须参加等级性考试。
按照《天津市教委关于做好2018年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工作的通知》部署,新高考模式下的首次合格性考试将在7月初举行,报名工作将于5月7日至5月11日进行。2017级高一年级学生通过所在高中学校集体报名,逾期不再办理。
以下事项提醒2017级高一学生注意:
可自主选择考试科目
本次合格性考试科目为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和通用技术、信息技术(分为机考和应用实践考试两部分)。2017年高一年级学生可以在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6门科目中,至多选择3门参加考试(选择物理、化学、生物科目的考生,还要参加相应的实验考查);可以在信息技术、通用技术2门科目中,至多选择1门参加考试。
要确保信息真实准确
本次考试为高一年级学生首次合格性考试报名,如考生的姓名、身份证号、学籍号、照片等信息有误,会影响到后续报名考试等事项。考生须按照报名单位的要求,进行电子摄像,认真核对本人报名信息,并签字确认,务必确保各项信息完整、真实、准确。
要清楚考试相关事项
学校思想政治实施方案范文6
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要达到高质量的教育,必须要有高素质的教师。为不断提高我校教师的师德,端正价值观,增强敬业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落实创建积极向上的和谐校校。制定师德建设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据,以全面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为核心,以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重点,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十项准则》要求,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的师德整体水准,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教师教书育人以身立教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塑造教师新形象,提升校的形象。本次师德建设活动必须遵守以下原则:第一,坚持以人文关怀,以人为本的教育方法;第二,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第三,坚持“外塑形象,内强素质”的目标培养,建构一支具有时代特征,富有人格魅力,具备教育影响力的新型教师队伍。
二、实施步骤
(一)动员学习阶段
1.成立师德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坚持把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认真组织广大教师学习有关教育政策法规,重点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校教育指导纲要》、《校管理条例》、《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全国幼教系统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材料,明确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形成共识。
(二)研讨阶段
1.讨论校存在的不文明现象。
2.深刻的自检、反思,剖析自己的教育行为,分析其危害。
3.拟定“个人师德承诺书”。
4.在广泛分析讨论的基础上达成一致共识,制定出教职工职业道德行为规范。
5.讨论如何对教师进行师德师风考核。
(三)实施阶段
1、组建专班,加强领导。
(1)成立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和考核小组。小组每月研究一次师德师风情况,提出改进意见,完善有关措施,制定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和方案。将师德师风建设、考核工作列入学校的重要工作议事日程。并将此工作的各项任务列入教师工作的职责范围内,与年终考核挂起钩来。
(2)主动接受家长的监督,虚心听取意见,为行风监督员提供各种机会和方便,使他们随时可进入学校、班级、幼儿家长中了解情况,及时反馈,以便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2.强化规范,教育为本,加强自律
(1)加大加快宣传力度,利用政治学习在全校教师中传达各级领导“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报告和精神,提高认识,自觉地置身此活动中去,克服“与己无关”的思想。
(2)进一步组织学习《教育法》、《教师法》等教育法规,使每个教师自觉执行“师德规范”。严禁变相体罚学生,轻视、歧视学生的违法行为,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为维护学校在社会上的良好声誉做出自己“教书育人”的应尽责任。
(3)按上级规定收费,严格执行市、县物价部门规定的收费项目和标准,健全和完善学校收费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一费制”和“收支两条线”的管理规定,坚决杜绝一切违纪行为。
(4)加强监督手段,向家长宣传我校师德活动计划。
3.激励约束,用好典型,硬化考核
(1)密切配合,以人为本,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根据师德师风教育的新情况、新问题,针对教师的实际情况,耐心细致地做好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现人文关怀,创设和谐校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