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教育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教育教育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教育教育方法

小学教育教育方法范文1

【关键词】小学教育 素质教育 创新思维

一、前言

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这是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体快速发育的阶段,心理方面也逐渐形成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方法和价值观念,这一时期在学生的终身发展中居于基础和关键地位,学生在这一时期的身心发育和身心健康情况直接影响学生的终身发展。在我国,小学生也面临着巨大的学业压力。近年来,给小学生减负的呼声和措施不断出台,但是现实情况却是小学生越减负负担越重。传统的小学教育模式强调教师的课堂绝对权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居于主体和中心地位,学生必须要绝对服从教师,机械地从教师那里获取知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个性发展得不到尊重的和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被忽视,结果只能是小学生丧失了本应有的天真烂漫和对事物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创新思维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小学教学改革上的要求,也是解决当前存在与小学教学中诸多问题的新思路。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有着强大的学习能力,此时学生所接收到的教育内容和思维模式会影响终身。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从小就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创新意识,在小学教学改革中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被纳入到正常的教学轨道。教学改革背景下,小学教育不仅要给学生提供知识技能教育,还要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加以培养和锻炼,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当前小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应试教育体制限制小学教学改革创新发展

由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在经历长期的计划生育政策调节后,当前的学生人数仍然非常可观,高等教育的限制性直接造成了不是每个学生都可以走进大学校园接受高等教育,而为了通过这每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就需要从小开始强调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小学推行素质教育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应试教育体制下的“唯成绩论”。在这种环境下,学生、家长、教师往往只重视学生成绩,其他诸如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等都退居其次,结果极有可能造成学生的思维模式被禁锢,本应天真烂漫富于想象的小学生成为了一个个“小眼镜”,从小就受到严重的学习压力让学生渐渐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

应试教育体制还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压缩了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小学教学集中在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科目上,音乐、体育、美术、实验等能够促进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的课程几乎形同虚设,这一情况在五六年级更为普遍。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空间和培养自身创新思维的机会自然就不可能实现小学教学改革的创新发展。

2.小学教师缺少创新思维和能力

小学教师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居于重要地位,教师的创新思维和能力直接影响小学生创新思维及能力的教育。可是,当前我国小学教师能够具备合格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数在整个小学教师队伍中所占比例太小。教师本身在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掌握不牢固,在面对小学教学改革的问题时缺乏扎实的专业基础也就无法实现真正的创新。创新思维是一种工作习惯和工作能力,有着创新思维的教师往往在面临问题时会提出让人眼前一亮的点子,在处理课堂教学问题时往往能够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前小学教师由于在大学时接受的专业教育在创新思维和能力教育方面存在缺失,当其成为正式的小学教师甚至班主任独当一面时就无法真正为学生带来合格的优质的教学服务。

三、创新小学教学思维的方法

1.加强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在小学教育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同时要传授学生做人的道理,所谓“传道授业解惑”就是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全方面的教育。小学生的独立人格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应是小学教育重点关注的内容。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意识是需要重点强调的,能够引导学生正确发挥自身的创新意识,根据自身的爱好和特长提高独立学习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思路,更加重视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通过设置阶段性目标让学生体会在亲手实现目标后的快乐与自信从而激发学生正确的行为模式。同时要加强对学生多向思维能力的培养,小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让学生了解一个问题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答,从而锻炼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多向思维习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教育学生从多种解决思路中选取效率最高的一种,最终实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判断能力的目的,完成小学教育的创新性改革。最后,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要加强对小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重视与培养。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了解整个世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任何事物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时要看到问题的整体性,从而通过综合思维选取真正行之有效的方法。

2.加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创新小学教育发展的重点和核心,加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识,提高小学教育对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效率,增强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是现代教育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加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面临的第一个也是最大的一个困难是应试教育体制,然而在当前我国的教学国情背景下,改革应试教育体制任重道远,因此必须要在小学教育中充分利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尽最大可能地开展小学生创新能力教育。要充分利用当前的小学教育资源,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创新教育能力,通过教师环节增强小学创新教育开展水平。

参考文献:

小学教育教育方法范文2

 

关键词:公民道德;培养;方法

公民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既是人们行为的规范,反过来又是人们分析善恶的尺度、评价是非的标准。公民道德培养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全民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对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阶段是道德培养的最佳期。要培养小学生的公民道德习惯,也要使他们能区分善与恶、光荣与耻辱、诚实与虚伪等。如果错过教育培养的重要阶段,很可能会影响他们的一生,甚至对他人和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那么,具体应该怎样去培养小学生的公民道德?什么样的方法才能最有效、最迅速地进行公民道德培养?笔者于2004年4月和7月对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13所小学的600余名学生进行了问卷测验和访谈测验。

一、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公民道德培养方法的探索

(一)自然环境

环境潜移默化法。小学生的生态和环保意识很强,教师和家长要抓住小学生本身具有的这一优点,对他们进行深化教育。问卷结果显示,39.6%的小学生认识到环境和生态问题应该引起人类的注意。43.8%的小学生表示要从自身做起。针对学生已达到的环境和生态问题上的认识程度,应采取:

(1)利用课堂时间进行教育。例如,表演短剧《请关注大自然》。让小学生扮演森林中遭受伤害的动植物,并自编台词。让他们知道大自然的痛苦心声。(2)随时进行口头教育。(3)在学校或社区的宣传橱窗内设置环保专栏。(4)维护小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5)开展“绿色环保周”活动。(6)带领小学生走出大门,用城市已遭破坏的环境和美好的环境教育他们。(7)买一棵小树苗,和孩子一起种上,定期带孩子去照顾它,让孩子和小树苗一起长大。(8)经常带孩子到动物园,看到可爱的小动物,孩子会萌发怜爱之心。(9)多宣传环保的重要性,曝光破坏环境的人与事。(10)每一个人都要保护环境,加大管理力度,尽量不要让小学生看到破坏环境的丑恶现象。(11)组织环保和拯救大自然的志愿活动,吸引小学生参加。

(二)社会环境

1.树立权利意识法。长期以来,社会各方面对孩子的责任与义务的教育太过成功,大大忽视了对权利意识的培养。访谈结果显示,29.1%的小学生买到假冒伪劣商品不会要求退换。问卷结果显示,平均有78.6%的小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会选择牺牲自己,取悦他人。为了弥补对权利教育的缺陷,追求权利和义务协调发展,应采取:(1)老师和家长利用媒体和周围发生的事情教育小学生。(2)生活中,大人以身作则,积极维护自我权利。(3)社会上的各因素各尽其职,激起小学生的权利意识。

2.重点时机培养法。各种重要的节日、纪念日,蕴藏着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例如“五一”、“十二”;民间传统节日、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纪念日。问卷结果显示,在节日或自己的生日时,只有少数小学生愿意参加有意义的活动,大部分小学生只是在家里和父母过。建议老师和家长要带领小学生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活动,社会的相关部门也要多为小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以增加他们对国家、对家乡、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陶冶道德情操。

3.爱国主义教育法。小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问卷结果显示,80.1%的小学生对2002年中国足球出线怀有积极的态度,无论怎样,他们都为自己的祖国感到骄傲。以此良好状态为基础,应采取:(1)老师和家长要经常带小学生参观历史革命纪念馆等有教育意义的场所。(2)利用“七一”、“十一”等重要节日,开展活动。(3)老师在课堂上进行教育。例如,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让小学生说说祖国好在哪里。(4)学校宣传橱窗内设置“祖国好”专栏,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向小学生展示祖国的壮丽与秀美。(5)进行国旗、国徽、国歌的教育。(6)利用新近发生的国际大事教育小学生。

小学教育教育方法范文3

1小学数学课堂情景化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主宰学生的地位,数学教师由最初的主体转变为教学中的引导者。在数学教学的课堂上,教师要不断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学生自己的理解感知数学文化,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向往。因此,数学教师要积极的开展情景化的教学模式,情景化的教学模式对于打造高效率的数学课堂来说是必要的。

1.1提高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数学是一门理性思维较强的学科,因此,数学教师采取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不仅抹杀了学生的理性思维的发展,还局限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然而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打造情境化的数学课堂,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人翁的意识,使学生认识到教学中的主体,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在情景化的数学课堂中,数学教师只是教学中的引导者,由学生领导着教师进行教学活动,这样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1.2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传统的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式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甚至让学生产生厌烦的学习心理,不利于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式的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要创建一个情景化的数学课堂,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教学感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实现数学教学的有效化发展。

2打造小学数学情景化教学课堂的策略

2.1创建生活情境进行教学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因此,数学教师要利用生活创建情境教学,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在小学数学的教材中,涉及了许多生活中的问题,如速度与路程等。基于此,数学教师要在教学中结合生活实际,运用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伟大,从而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例如:在进行混合运算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游乐场向学生讲解运算法则,如在游乐场玩过山车每个成人需要十元,而儿童只需要五元,玩水上漂流每个成人需要八元,每个儿童需要五元,问4个成人与2个儿童玩过山车与水上漂流各需多少钱?总共花费了多少钱?因此,要求学生按照混合运算的法则进行计算:4×10+5×2=50得知,4个成人与两个儿童玩过山车共需50元,以此得知,4个成人与2个儿童玩水上漂流共需要4×8+5×2=42,他们一共消费了(4×10+5×2)+(4×8+5×2)=92元。通过生活中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混合运算的技巧。

2.2创建故事情境,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每一个学生都是童心未泯的孩子,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进行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故事情景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中的故事引出教材中的数学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文化,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语文知识,有助于培养一个全方面发展的人才。例如:在三国时期有一个神童名叫曹冲,它曾提出“以舟称象”的理论。有一次,东吴孙权送给曹操一头大象,有人说要称量一下大象的体重,然而,众位大臣却没有法子,这时,曹冲从大臣中走了出来,提出了以舟称象的法子。因此,通过这种方式称出了大象的体重。曹冲称象的故事是家喻户晓的,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上,通过引入曹冲称象的故事以及怀丙打捞沉船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

2.3在数学课堂的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

生活中处处充满着问题,小学数学也是一样,因此,数学教师要在数学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通过提出有效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生善于观察的能力,巩固学生学到的数学知识。例如:在三年级数学的教材中,对于除法的学习过程中,要创建问题情境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除法是由乘法演变而来的,首先,数学教师要让学生复习乘法口诀表,通过乘法口诀表让学生观察除法的运算规律,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增强学生对除法运算法则的记忆。同时,数学教师要创建积极的问题情境,在学生得出除法运算法则的结果之后,提出相关的问题,以巩固学生的数学知识。

2.4利用游戏情境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小学生的心智还不成熟,都有着贪玩的心理,因此,数学教师要在玩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提高数学知识,在教学中寓教于乐,通过游戏情境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数学课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教学的参与积极性。例如:在一年级教材中《认识物体》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丢手绢的游戏进行教学,在游戏的过程中要制定淘汰机制,输的同学要按规定摆出适当的物体,如球体,学生就可以将身体缩成一团。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增强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性,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3结语

小学教育教育方法范文4

在选择物理实验项目的过程中,我院坚持依据物理课程教学大纲,选择的实验项目能够体现物理学最基本的学科知识体系、基本物理思想、物理方法;结合我校物理基础实验室的实验条件、物理演示实验室的实验条件,从中选择实验项目。非独立设课的物理实验可以参考基础物理实验①的组成,分成随堂演示实验、选修演示实验、分组基本实验、研究性实验等实验类型。随堂演示实验是在物理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物理课程教授的内容由教师操作或者学生操作的演示实验,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于课堂教学中物理学理论体系的理解,依据物理实验开设原则,结合我校的实验条件开设7个随堂演示实验,如表2。选修演示实验课是在演示物理实验室集中时间专门就某一实验项目进行教师演示或者学生实践体验的实验教学,旨在对某一主题的实验项目进行专题性的体验,加深学生对实验主题的深刻理解。根据我校物理演示实验室的实验条件,共给定24个实验主题,每一个主题下设个数不等的实验项目,学生自由选择任意一个实验项目,每个实验项目0.5课时,共计12课时。分组基本实验是主要为基本物理量的测量、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和基本测量方法与误差分析等,涉及力、热、电、光、近代和物理各个学科,是大学物理实验的入门实验。结合我校物理系实验室条件与基础物理实验的特点,共开设6个分组基本实验,每个实验3课时,共计18课时。研究性、设计性实验是结合学生的选修演示实验、分组基本实验,就某一个实验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对现有的实验方案、实验设备进行改进或者重新设计的实验;或者就学生感兴趣的主题,利用实验室可以提供的实验设备,设计实验方案,进行物理实验,每个学期开设一个研究性、设计性实验,实验项目如表5所示。

2.物理实验的教学策略

非独立设课的物理实验课时有限,理论课与实验课相结合,为了保证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我们进行了如下探索。(1)采用实验流程图预习实验为了减少学生在实验预习中抄讲义,实验过程照单操作的现象,我们采用实验流程图的方式进行实验预习,让学生根据实验讲义,理清实验目的、实验操作流程,明确实验过程中需要记录的数据,减少了对于实验讲义的抄写,增强了实验预习的实效性。(2)采用实验记录单代替实验报告在选修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填好实验记录单,让学生明白实验原始记录的重要性,并不要求学生完成全部的实验报告,只要清楚地记录实验数据,完成实验数据的处理即可,并不要求学生在此抄写课本完成实验报告的书写。(3)研究性实验撰写完整研究报告对于研究性、设计性实验,按照科学研究的规范格式,要求学生书写研究报告,开学初给定学生研究报告范本,包含实验选题、研究目的、研究假设、实验方案、实验数据处理、实验结论、讨论等环节,并给出相应的参考文献。

3.讨论

小学教育教育方法范文5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育方式与教育理念背道而驰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小学教育虽然强调了对体育教学的重视,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体育教学传统的教育方式。一些小学在体育课上依然采用古板、单一的教学内容,小学教育的这些举措与新课改的要求背道而驰,体育教学的作用没有得到实质性提升,严重阻碍了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协调发展。

2.体育教师自身能力的欠缺

小学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实施者,教师教学能力高低将直接决定了体育教学质量,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对学生体育成绩和身体素质的提高起着促进作用。现在小学教育普遍存在体育教师能力不足的情况,这些教师不能掌握合理的教学方法,单方面造成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缺失,从而影响了体育教学在小学教育中发挥的作用。

3.学生对体育课认知不足

小学生正处于头脑发育的关键阶段,但由于思维还不够成熟,意志力较为薄弱,对体育课的重要性也认识不足,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也并未对体育课的作用进行正确的引导,导致一些学生认为上体育课就是自由玩耍,跟文化课学习没有关系,增加了体育教学的难度。

二、创新体育教学方法的对策

1.创新体育教学方式和理念

既然小学教育的目标是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协调发展,那么首先要对小学体育教学做到足够重视。只有提高对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才能促进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创新,学校要支持和推进体育教学创新改革,改变旧?^念,合理投入师资力量,并且把体育教学与其他课程教学紧密联系起来,让体育教学和文化课教学做到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把素质教育理念落实到体育教学中,需要学校加大对体育教学的投入,一方面为体育教学提供优越的教师资源,另一方面,为体育教学提供更丰富越的场地器材,将体育教学落到实处。只有为小学体育教育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才能达到新课改的要求。

2.提高教师授课能力

体育教师要注重自身课堂施教对学生体育课学习的导向作用。在新的教育环境下,体育教师要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充当引导角色。只有老师自身的能力提高了,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改变和创新教学方法,进行合适的引导和培养,从而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热情。

在课堂上运用创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寓教于乐,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体会到体育活动的快乐。比如:(1)游戏教学法,即将游戏方法应用到体育课堂中,改变枯燥单一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式通过游戏与课堂知识相结合,丰富课堂内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2)情境教学法,学生为主体,营造一种特定的教学氛围,比如撕名牌的方式,刺激学生的感官,增强学生锻炼的欲望,有利于学生掌握体育技能和知识,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只有丰富体育教育的教学方式,才能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得到学到更多的知识。

3.提高学生认知能力

小学教育阶段作为学生身体成长和知识学习的关键时期,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体育教育环境,可以锻炼学生体魄,增强学生意志,帮助学生树立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同的学生对体育课有着自己不同的认知,如男学生比较活泼好动,喜欢跑动较强的运动,女学生性格文静,则喜欢偏向智力的运动。所以,要根据学生的差异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

小学教育教育方法范文6

【关键词】小学语文 情景教学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059-02

1.前言

语文是基础课程,它不仅是所有科目学习的基础,更是我们认知世界、了解世界窗口的平台。语文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有两大作用,一是基础性,这个基础性就相当于事物的根基,这是“通道”,所有的营养、水分、矿物质都从这个根基上获取;二是扩充性,即利用语文知识的载体,将其他知识进行融合和发展,继而得到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的提高。语文知识的缺乏必然导致其他学习的阻滞,“通道”不畅通,营养、水分、矿物质就不能形成一个有机的循环。在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是一项既有实践意义又有理论价值的实验研究,很多的学校都在试图寻找适合于自己的情景教学的方法。小学教育目的是让学生童学习,从学习中获得成长的知识、体验成长的快乐以及获得创造世界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会同知识,能强化学生的素质、激励学生成长,最终演变成学生的精神财富。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在小学语文课堂学习当中就会有一个目标;也依据这个目标,情景教学的方法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但如何才能把语文课程和情景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出学生的素质和创造能力,是我们要关注的重点;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如下几个观点。

2.语文情景教学方法

2.1情景教学要符合学生的特点

教育的实质是教育人、塑造人,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授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在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假如不能很好把握学生的特点,语文课程的学习要求将不能很好的完成。情景教学的建立要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上开展,不能浅尝辄止;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师不仅是语文知识的教授者,也应该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老师。找出学生喜爱的事物、挖掘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再融汇学生的语言特质、思维取向,结合语文课本知识加以贯通,在此情况下,学生能注意力集中,心灵沉浸交汇,完全被语文老师一步步的引导,这样很容易理解教师的意图,从而和老师进行流畅的互动,增强学习的效果。

2.2情景教学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

新课标之前的很多情况下,学生都在被动地接受知识;现在也有很多人在天天讲学生的主动性,但苦于没有实质的办法;笔者认为学生自发学习精神习惯的开发,并不是“只争朝夕”的事情,更不会“一蹴即就”;首先语文老师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无助于学生主动性学习精神的提高。语文情景教学方法,我们要有一个持续的场景,笔者形容它是一个电视连续剧,之所以这样,笔者认为情景教学不宜切换太快,今天这个场景明天那个场景,很容易使得学生产生跳跃感而迷失其中;情景要有个主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线条进行联系;在此主线的引领下,学生的精神思维能处在一个连续联系的状态,往往能使得学生对下一个情景的期待,也正是这种期待的心理,让学生“主动出击”的念头得以产生;学生年纪小,有天然探究好奇的心理需求,对未知世界有向往感,由此主动学习的精神就会得到逐步的加强,继而会形成一种习惯,最终成为学生自身素质的一部分。

2.3情景教学要与自然情感联系在一起

所谓“情景”就是有情有景,语文情景教学要将知识场景和情感自然地融合在一起;这个情感元素是情景教学的一个无形的线,也就是这个线一直牵引着学生的思维、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满怀激情的学习。这里无疑还要涉及老师和孩子的关系,老师是教学引领者,孩子是被教育者;老师和学生处于一个思维平台,会使得学生有趋向意识,用通俗的话讲,就是情感依靠;我们有时可以听到学生评价自己的任课教师,这都是学生心理情感的表露;假如我们教师能够触摸到学生情感的脉搏,这种感情是很容易建立起来的。在此情况下,老师掌握了学生的情感动向,并将这种动向化为情景教学中的一根红线,那么情景教学的效果就会大大增强。

2.4情景教学要具有美感

俗话说,人性天生爱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孩子也不例外。事实上,语文课程就是一种美的传播,这种美存在于语言文字当中;我们采用情景教学只是放大了语文之美,把隐含在语言文字中的美进行了公开的昭示;在实际设计语文情景教学的时候,老师应该是审美者,从不同角度来挖掘美的素材并制造场景,使教学课件成为“美”的结晶体。由美而产生舒适的心理,大大缓解了学生的被动学习的压力,继而在轻松活泼的环境之下学习,不仅能更好的学习到语文知识,还能够得到美的享受。

2.5情景教学提倡传授“鱼竿”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鱼竿”,以前教育的手段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学生主体的参与性不足。在语文情景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性非常重要;我们教师可设置一些工具让学生去自己动手,进行一定可控范围的创造和制作。学生在制作、组合、使用工具中学会创造,动手动脑;同时,在“情境”中,学生之间学会交往、合作,这非常有益于情景教学的拓展和深入。不仅能在在课堂上兴趣高涨,也能促使学生学习主动性能力的提高。鼓励学生自己设计情景,不失为语文情景教学的一种手段。

3.结语

老师承担有神圣的职责,对学生的教育培养肩负责任重大;无论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还是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情景教学的方法被老师经常采用的,并且富有成效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情景教学的拓展不能停留在某一个阶段,而是要长期进行下去。学习无止境,语文教学的方法也就没有终止的那一日,小学语文综合能力训练是一项需要学生全程配合的工作,在思想上明确,那么,语文的整体素养和能力也会一起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赵锦霞.探索情景教法 提高教学质量[J]. 今日湖北(理论版). 2007(03)

[2]沈海萍.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管见[J]. 吉林教育. 2009(29)

[3]李堂娥.浅议初中语文教学中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J]. 经营管理者. 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