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络消费定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络消费定义范文1
一、前言
伴随经济、文化等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消费者的需求变得越来越个性化与多样化,使得当今社会快速进入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时期。这一巨大改变无疑给网络广告设计创造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并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在这种发展形势下,在消费文化背景下,如何设计网络广告,吸引广大网络用户点击浏览已成为网络广告设计者的首要任务。
二、消费文化的定义
消费文化形成于人们长期的经济活动之中,是人们对消费一种相对稳定的信念。今天,消费不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即消费文化是指,在消费领域内一切消费行为所呈现出的文化表象与表征。消费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社会文化和一个时代的消费水平。
三、网络广告的定义
与传统广告不同,网络广告是一种以网络为依托的新型、复合型广告形式,其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网络广告指的是各种机构在互联网上的所有消息,包括商品信息、决策信息、公益性信息、政策信息、机构自身的网站、网页、域名等。而狭义上的网络广告指的是广告主通过付费方式在互联网上的声音、文字、图像、视频、动画等各类多媒体元素信息,这些信息可供广大网络用户观看,并能进行商业信息的交互式传播。
四、基于消费文化背景下网络广告设计的有效策略
1.视觉设计策略
图形设计。图形作为网络广告构成要素之一,对网络广告设计效果具有直接巨大的影响,它是形象、生动、直观体现网络广告创意与设计主题的关键。图形信息存储量超过文字数百倍,且就信息传播而言,图形具有诸多优势,很多时候图形表达胜过千言万语,所以运用视觉语言中的图形来设计网络广告,能够使广告内容更为直观化、形象化和具体化的展现出来。在现代网络广告设计中,消费文化要求网络广告设计运用视觉语言——图形将丰富多样的信息内容容纳进去,并能够将其快速准确的传播。考虑到人们对信息的接受方式是浅尝试的,如果将广告图形设计过于复杂,反而会取得相反效果,导致广告图形缺乏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因而在设计网络广告图形时,应遵循简洁清晰、生动形象的设计理念,以便网络用户易于认知和理解。例如,对于以古代文化风韵为主的服装类广告可以运用彩色的具象图形来设计,使广告页面真实形象生动,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带给网络用户强烈的视觉冲击。这种广告形式容易从视觉上激发用户的消费欲望,从而达到良好的促销效果。色彩设计。色彩在设计当中所发挥的作用是其他材料所无可替代的,它与用户的心理和生理反应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广告中的色彩是其带给人们的第一印象,优秀的色彩设计不仅可以给人们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还能够给人带来浓厚的艺术感染力,从而引导人们从艺术和审美角度对商品进行认知与评述。要想色彩在网络广告设计中最大化发挥效用,就要充分考虑用户第一色彩感觉和广告所要表达的主题与创意,选择适合的色彩表现手法对色彩进行合理搭配。同时,还要保证色彩的个性鲜明,并符合广大用户审美标准与喜好。例如,宝洁公司的中草药配方系列润妍洗发水广告,该广告在色彩设计上仅采用了黑、白、灰、绿几色,其中以黑白为主,通过一个颇具东方风韵的黑发少女来演绎黑发的魅力,进而突出润妍洗发水的效果,整个画面以飘落的树叶、少女飘扬的黑发将崇尚自然的东方美表现的淋漓尽致,使色彩的运用与广告主题十分契合。
2.创意策略
创意对于广告设计而言十分重要,它是广告主题表现方式实现不断更新、新颖独特、富有创造力的必要条件,对广告宣传效果具有极大的影响。基于消费文化背景,网络广告在创意方面应以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为依托,借助Flash、photoshop等图形图像处理软件,采用适合的色彩、图形、文字等表现手法,根据用户心理特点和消费习惯,本着关联性、亲和性、美感性、互动性和震撼性原则进行设计,只有按照这种策略进行设计才能够确保创意与广告主题紧密结合,并达到理想的宣传效果。
总结
网络消费定义范文2
关键词:消费金融;复杂系统;网络图;居民消费系统;偏相关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6.1;F222.34
一、引言
目前,关于消费金融的研究正越来越受关注。消费金融关系到消费者切身的财富感受,它为消费者提供了跨时段的财富配置机会,有利于提升民众生活水准;同时,重视消费金融,对缓和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的局面是有利的。中国具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具有巨大的消费市场,但消费需求并未得到释放,这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平稳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在优势。
消费金融是指个人和家庭的各种金融活动,包括消费信贷、储蓄、投资、保险、信托、支付等,还应包括与此相关的金融市场,如证券投资市场、利率等,以及政府提供的经济保障性制度,如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倘若把消费金融比作一个系统的话,市场属于输入端,提供金融活动的多方选择,个人和家庭是输出端,参与金融活动,是对市场输入的响应,政府为双方提供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背景,其作用主要是确保经济政策的稳定和提供相对良好的经济保障。这种从系统的观点来研究消费金融的方式,符合王江教授在首届中国消费金融研讨会上强调的从三层次来开展金融消费研究,即消费者、市场和政府。(廖理、张学勇,2010)
现阶段,中国居民和家庭的消费结构中金融和保险服务的比例很小,食品、居住、医疗和教育的比重占绝对多数。基于实际情况,本文研究不局限于金融产品和保险等投资意义上的消费金融,而将普通消费活动如居民总体消费,主要是食品、居住、医疗和教育等和消费市场以及政府提供的政策性制度,作为系统的要素综合考虑。
相关分析是数据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方法,为我们了解两个要素的变化趋势提供了一个便利的工具。如果两个量的变化趋势同向,它们的相关系数的值为正数,并且变化越相近,值越接近于1;如果它们的趋势反向,它们的相关系数就是一个负数,反向越相近,值越接近于-1;如果它们之间相互独立,相关系数的值就接近于零。然而在现实情况中,两个要素关联性不大,但它们之间的相关系数却较大,这种“虚拟相关”的现象是因它们都受到其它要素影响,使两者之间存在数量上的关联,而非物理上的关联。比如一个地区的酒吧和教堂的数量的时间序列,它们通常具有较大的同步性,但是二者自身没什么关联,由于都受到人口要素影响,使其相关系数较大。在分析复杂系统的时候,各要素之间关联复杂,如果只做相关分析,很容易陷入数量关联的迷雾。这时需要寻找和运用一个方法,来分析其中哪些要素主导了整个系统的相关结构网络,其它要素更多地是通过它们才链接起来。研究发现,这种抓住关键目标,来简化系统关联网络的目标可通过偏相关分析的方法来实现。由于统计数据存在时间上迟滞的因素,本文收集整理了25个经济要素,它们是2003-2009年的月份数据,藉此,采用偏相关的方法来考虑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联程度,得到它们的网络图谱,通过设置临界值,可以看清复杂系统的主要关联和层次特征。
本文以下将这样安排:首先考察中国居民的近期消费情况,接着介绍偏相关分析方法及相应网络图的做法,然后对25个经济时间序列进行偏相关分析,获得它们的网络相关图,最后对网络图进行分析,进而得出一些结论和启示。
二、中国居民近期的消费情况
从中国统计年鉴上,我们收集了从1990-2009年的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年底余额及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度情况,如表1所示。
在图1中,我们计算了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年增长速度、居民储蓄存款增年增长速度。从图可见,相比于国民经济总值的增长速度,除了2000年及2007年以外,存款储蓄率增长较快,即使当年存款率增加缓慢,第二年储蓄率也会迅速攀高。不难看出,中国居民的消费增长水平除了1995年及1996年微弱高于GDP增速外,其余年份都相当程度地低于GDP增速。
为了考察中国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我们从中国统计年鉴查到2006-2009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结构,如表2所示。从中可以看见,中国居民消费以食品、衣着、居住等常规消费为主。图2则给出了2009年中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一个直观比例,其中金融和保险等投资类的金融消费比重只占消费总额的2.8%和3.6%。
以上数据表明,中国居民具有高储蓄、低消费,其中消费支出以生活消费占主要的特点。为此,本文着手研究居民的一般消费行为,我们收集了25个经济要素的上年同期月份数据,时间跨度是2003-2009年。我们收集整理的数据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D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D1)、城乡居民储蓄率(D2)、居民消费水平增长率(D3)、城市食品消费价格指数(D4)、农村食品消费价格指数(D5)、城市居住消费价格指数(D6)、农村居住消费价格指数(D7),、城市医疗消费价格指数(D8)、农村医疗消费价格指数(D9)、城市文化教育消费价格指数(D10)、农村文化教育消费价格指数(D11)、城市消费价格指数(D12)、农村消费价格指数(D13)、人口总抚养比率(D14)、消费信心指数 (D15)、经济膨胀率(D16)、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D17)、名义利率(D18)、城镇基本医疗保险(D19)、居民养老保险(D20)、房地产价格指数(D21)、上海A股收盘指数(D22)、深圳A股收盘指数(D23)及货币总量(D24)。指数类的月份数据可直接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获得,其余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利用样条函数插值技术获得月份数据,可以得出上年同期月份的增长率。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率为例,通过年鉴我们可以得到表3,通过样条函数插值,可以获得2003-2009年的84个月份数据,如图3所示。由样条插值技术获得的月份数据可以保持年增长率和原数据相同,并且数据分布平稳。
三、偏相关分析及其网络方法介绍
假设有两个时间序列A和B,它们有测量值 ,两者的相关系数可写成:
如果另有第三个时间序列C,如果需要考虑C对A,B的影响,可以有偏相关系数公式(Dror Y.Kenett et al,2010):
如果的值很小,说明要素C对A,B关联的影响很大,即ρ(A,B)~ρ(A,C)ρ(B,C)然而,在ρ(A,B), ρ(A,B),ρ(B,C)较小的情况下, ρ(A,B:C)的值也可以很小,这是我们需要摒弃的情况。为此,我们定义要素 ,称之为影响系数。
用用它来衡量C对A,B施加的影响,该值越大,表明C对A,B的关联性越大,C在系统中的主导作用就越明显。我们把公式(3)中的要素C称为控制要素,要素A,B称为依赖要素。我们以影响系数做网络相关分析,而且我们只关心那些影响系数值较大的情况,它们是系统的关键要素。
按照定义,公式(3)中,关于A,B是对称的,即
假定系统中有M个要素,那么我们影响系数的个数就有M(M-1)(M-2)/2。绘制网络相关图的目的是找出的关键要素以及它们对其他要素的主要作用。如何选择主导要素,决定了网络结构的复杂程度和拓扑结构。如果控制要素C的影响系数大于临界值,才定义它们为主导要素,在网络相关图中才显示它们对依赖要素的影响。本文分析以基于控制要素的临界值公式来提取主导要素。
基于控制要素的临界值公式,是在依赖要素给定的情况下,以系统中的控制要素为样本,定义系统中其它控制要素对依赖要素的整体影响水平,按如下公式定义(Dror Y. Kennett et al,2010):
四、结果和分析
公式(4)中的 是决定网络相关图复杂度的关键,它们设置的值大,表示定义的主导要素的门槛高,过滤掉的关联信息就越多,重要信息可能被丢失;如果设置的值小,表示定义的主导要素的门槛低,大部分关联信息被保留,平凡信息会掩盖关键信息。对现有25个时间序列,我们对这两中网络相关图做了复杂度试验,得到网络图中的关联个数如图4所示,本文后续分析中,选取 。
利用网络制图软件(Csardi G,2006;R Development Core Team ,2011),我们得到 的网络相关图如图5所示,可见控制依赖关系仍然复杂。为定量分析系统中各要素中的控制与依赖关系,记网络图中要素 的指向其他要素的关联数目out (i) ,被其它要素指向的关联数目为in(i) ,我们给每个要素定义一个活跃系数coeff(i) ,该系数可以反映因数i在整个系统中的活跃程度。
我们对25个变量的活跃系数从大到小排列,得到表4。图6是其直观分布图。
由图6可见,在居民消费系统中,控制系统的重要要素前6位分别是: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城乡居民储蓄率、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居民消费水平增长率、城市食品消费价格指数、农村食品消费价格指数。这可以说明,对居民消费结构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收入层面的因素,而相比之下,宏观上的货币M1、名义利率等因素则对其影响不甚明显。也就是说,收入层面的因素主导了整个居民消费系统的相关结构网络,其它要素则是随之链接起来并发挥着辅助作用的。由此可推,要研究居民消费金融系统的特点及其成因,可以重点从城乡居民收入(尤其是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率、居民储蓄率等要素入手综合考量。
五、结论与启示
本文收集整理了2003-2009年25个经济要素上年同月增长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偏相关分析,试图反映家庭经济行为的外部性因素之间可能存在的控制与依赖关系,从而得出影响居民消费系统及消费金融结构的关键要素,以此为改善中国居民消费金融发展滞后的现状做一点基础性工作。
经研究发现,居民收入层面的因素对其消费水平及结构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前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缓慢、储蓄率居高不下,不仅对发展消费金融不利,更掣肘着中国经济的持续繁荣发展。由于家庭经济行为受消费者收入和人口结构、消费品价格水平和投资渠道、整体经济环境及政府提供的保障制度等多方面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在继续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居民收入分配的调整,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社会安全网”和“金融安全网”,通过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结构性减税等途径,切实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合理降低居民储蓄率,从而改善中国城乡居民的消费金融水平、优化消费金融结构。
居民消费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各个要素之间是相互施加或接受影响的关系。借助偏相关分析,可以绘制出相应的网络相关图;而通过网络相关图,我们可以抓住系统中的主要关联,并对其进行定量分析。这种分析方法,既为居民消费金融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框架,也可进一步推广到对其他复杂金融系统的研究当中。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0-2009.
[2] 廖理,张学勇.首届中国消费金融研讨会综述[J],经济研究.2010(S1).
[3] Dror Y. Kenett,Michele Tumminello,Asaf Madi,Gitit Gur-Gershgoren,Rosario N. Mantegna,Eshel Ben-Jacob1,2010:“Dominating Clasp of the Financial Sector Revealed by Partial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the Stock Market”[J],PLoS ONE,5(12):e15032. doi:10.1371/journal.pone.0015032.
网络消费定义范文3
[关键词] 顾客忠诚;电子忠诚;电子信任;电子满意
【中图分类号】 F01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6-126-2
一、顾客忠诚
根据行为方法和态度方法,顾客忠诚可分为单一维度忠诚(行为忠诚或态度忠诚)与复合忠诚两种。
(一)单一维度忠诚
基于行为方法,顾客忠诚被定义为承诺重复购买产品或服务的一种行为,这种行为的忠诚可以通过购买份额、购买频率等指标来测量;基于态度方法,顾客忠诚视为偏好或依赖产品和服务,这种态度忠诚行为认为不仅考虑顾客的实际购买行为,还需要分析顾客的潜在态度或偏好,测量指标有购买意愿、偏好程度等。
美国两个学者认为忠诚的顾客指那些反复购买某个品牌的产品、会寻找其它品牌信息的顾客。
Kuehn用下一次购买的选择可能性来表征对某一品牌的忠诚“他认为,多次购买将对未来购买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品牌转移行为是由有问题的过程引起的,很明显,这种观点只是关注品牌忠诚的行为阶段”。
Jones和Sasser将顾客忠诚理解为顾客对企业人员、产品或服务的一种归属感或情感。
(二)复合忠诚
复合忠诚指不能仅仅关注顾客的行为或态度,而应将行为忠诚和态度忠诚结合起来才能反映忠诚的真正意义。
奥尔森(Olsen)认为只有当重复购买行为伴随着较高的情感态度取向时才能产生真正的顾客忠诚。
奥利弗(Oliver)把顾客忠诚定义为:顾客不受情境和其他营销努力的影响,持续重复购买自己所偏好的产品或服务的深度承诺,并将顾客忠诚划分为认知、情感、意动(行为意向)和行为(重复购买行为)4个维度,认为这4种忠诚是从态度到行为的递进变动过程。
我国学者马清学认为顾客忠诚是指顾客在消费中对某品牌的产品产生依赖性,在情感上有一定的偏爱性,于是重复购买同一品牌的产品,并且积极为企业做宣传和推荐,而且不易受外界特别是竞争品牌的信息所诱惑。
二、影响网络消费者忠诚的因素
(一)电子忠诚
对于大多数网络环境下,消费者忠诚都是把传统商业模式下消费者忠诚理论作为研究对象。电子忠诚就是指网络消费者对网络经营者使用的适当的信任技术的一种忠诚,Srinivasana和Rolph Andersona则比较确切的定义为网络消费者对一个现在销售的商业的忠诚度,是消费者对电子零售商的良好态度,这种态度导致重复的购买行为。
本文认为电子忠诚就是基于以往的网络交易,网络消费者对该店有一种偏好且形成一种对该店有利的认知态度和重复惠顾行为,这种态度和行为不会轻易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从本质上说,忠诚转为电子忠诚的关键在于使用适当的数字工具与消费者建立关系。基于传统行业顾客忠诚研究的成果,学者们关于电子忠诚的研究就大多集中于对电子忠诚影响因素的研究上。
(二)影响电子忠诚的因素
1.电子质量
电子质量是指在线消费者在浏览网站时,对网站的界面设计、操作的简易、功能满意等的感受满意程度。衡量电子质量的维度包括网站信息、网站设计、操作的便利性。
(1)网站信息
网络购物只能凭借商家提供的信息判断商品的信息,不能通过看或触摸真实的商品来感知商品的质量等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做出购买与否的选择。因此,商家所提供的产品信息的质量、完整性、可靠性会影响着顾客选购该商品的意愿,进而影响顾客的忠诚度。
(2)网站设计
网站的设计包括网站的色彩、图片、风格、主题等元素的运用。一个具有漂亮和创意性的网站设计能够吸引顾客对商家产生关注并有着积极的评价,这些都将会影响顾客对商家的态度,进而会影响到顾客的忠诚度。
(3)操作的便利性
顾客要从海量的网站信息中用最短的时间找到自己需要的商品,就要求网站的登录、导航服务和商品分类以便于顾客寻找。另外,购物车功能是网上商店里一种快捷购物工具,便于使顾客把挑选的商品放入购物车,并且可以删除或更改购买商品的数量,并对挑选过的商品进行一次结款。
2.电子信任
电子信任被定义为消费者对网络商店履行交易承诺并提供能满足自己需要的商品或服务所抱有的信心。影响网络消费者信任的因素可以总结为安全性和网络商店的信誉水平。
(1)安全性
安全性包括支付的安全和个人信息的安全。商家提供的可接受的支付方式越具有多样性,顾客就越能方便地购买商品。并且,顾客比较注重交易的安全性和自己的隐私保护,因此商家应选择安全性较高的支付方式,并对顾客的信息和资料保密。
(2)网络商店的信誉水平
网络环境下消费者购物的一大风险就是网络商店不予发货或者发货商品与消费者选购商品不一致。网络购物比传统购物多了一个物流的环节,消费者付款后不能马上拿到商品,这就给其购物带来了一定的信用风险。虽然现在许多网络商店都可以采取货到付款或者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形式,但是退货换货程序比较复杂,消费者往往会放弃退货换货,所以商家的信用水平是消费者网络购物的重要参考指标。
3.电子满意
电子满意是指消费者根据自己类似的消费经历或者与他人分享的消费经历预先形成的期望与某次消费经历进行对比评估后表现出来的情感状态。
(1)物流配送
物流配送一般包括物流配送的时间、费用、配送方式、包裹的完整性。顾客总是希望配送费用在其可接受的范围内,且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收到自己购买的商品,而且是完整无损的。
(2)售前售后服务
售前对于顾客互动需要的响应、售后商品的退换等都是网络购物前后影响顾客满意度的因素。网络购物过程中,顾客通常会根据商家的信誉度来选择商家。由于信息的不对称,顾客希望在购买之前能够更多地了解商品的情况。如果商家能及时的对顾客的询问做出响应且向顾客提供定制化的服务,满足顾客的特定需求,将会促进顾客的重复购买行为。
(3)实施网络个性化营销
根据顾客喜好、历史和对需求的辨识,网络商店为每一位顾客量身定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网络个性化经营是企业目前竞争的核心,是企业与顾客建立起的一种新型学习关系,它可以在增加顾客重复购买的愿望。
三、结论
综上所述,由于影响顾客忠诚度的因素很多,企业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影响顾客忠诚度的因素。
购物网站应当对广泛的网上购买人群作更清晰的划分,界定其目标客户群体的消费行为特征,比如大学生目前更看重产品价格与质量。除了像传统商店重视商品品质之外, 网站商店还要重视订单处理的速度、顾客购物过程的安全、商品配送的及时等。
参考文献:
[1]宋文.网络环境下顾客忠诚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07.
网络消费定义范文4
网络团购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子商务模式,在我国发展异常快速,极大的影响了我国消费者的购物和消费行为。但是,目前我国网络团购的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许多团购网站在竞争浪潮中销声匿迹。因此,对团购网站而言,把握消费者的心理,持续的吸引消费者参加团购是团购网站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本文从消费者感知的角度,分析团购消费者的价值感知特点,结合行为意愿相关理论构建感知价值—团购态度—团购意愿概念模型,探讨感知价值对团购意愿的影响。
【关键词】
网络团购;感知价值;感知风险;购买意愿
虽然我国团购行业交易量异常火爆,但在2012年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报告中显示2012上半年累计关闭的团购网站2849家,死亡率达48%,运营中的团购网站数量已回落到2010年底的3200家左右,团购消费者的增长速度放缓。由于团购行业出现很多问题,消费者选择团购活动时不仅仅看重商品的价格,团购消费者的态度变得理性,消费者的参团行为也在发生改变。因此,网络团购消费者的行为研究成为重要研究命题。
一、文献综述
(一)网络团购的概念及相关研究
Kauffman和wang(2001)是最早开始研究网络团购的学者之一,他们把网络团购定义为利用网络这个渠道,组织大量消费者购买同一产品,以提高消费者对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从而以较市场更低的价格获得商品的购买模式。网络团购是从最初的团购演变而来,其具有团购的一些特点。(Webster、Wind;2001)从政治学联盟的角度来研究团购,并给出了团购的最初定义,即加入团购的个人或群体,共同进行购买决策。由于线下的团购受到地理环境的限制,不能快速有效的聚集消费者的需求,随着网络团购的出现,消费者的需求借助网络平台快速的积聚起来,形成强大的买方群体,商家也能在这种大额折扣中获利,而且商家也能借助团购网站平台扩大知名度,所以,网络团购讯速火爆起来。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网络团购的研究主要是从团购现象分析、团购模式分析、团购特点研究、团购优劣势和团购趋势等方面进行研究。RobertJ.Kauffman从分析最初的团购现象到对动态价格和消费行为机制的研究中,得出了影响网络团购能否成立的三个关键因素:价格,周期,需求外部效应。钱大可(2006)对我国团购模式的种类进行分析,他将团购分为四种主要模式,分别是自发团购模式、商业团购模式、网络营销团购模式和银行团购模式。也有少部门学者开始关注网络团购消费者因素研究,有学者认为价格折扣是影响消费者是否参与网络团购的重要因素,近年来,许多学者的研究发现除了价格因素外,其他很多因素如网络口碑和团购网站知名度和信誉都会对消费者团购意愿产生影响。还有些学者则结合技术接受理论的相关变量研究感知团购有用、感知团购易用、时间压力、参照群体和虚拟社群信任等因素对消费者网络团购的影响。
但总体而言,之前学者对网络团购的研究都是基于消费者行为理论或消费者网络购物理论的某个角度来分析消费者网络团购的影响因素,研究没有得出同统一的结论,没有形成系统性的理论框架。而从消费者感知价值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团购情境下消费者的价值感知因素,及消费者团购感知价值对网络团购意愿的影响的文献则没有。
(二)感知价值理论
在消费者行为领域的研究中,消费者的感知是进行一切其他心理活动的前提,消费者只有通过对产品和服务的感知,才能进一步形成价值判断,进而进行购买决策。西方学者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对顾客感知价值进行研究,以Zeithaml为代表的权衡说认为顾客感知价值就是顾客所能感知到的利益与其在获取产品或服务时所付出的成本进行权衡后对产品或服务效用的评价(Zeithaml,1984)。根据定义可知感知价值包含着两层涵义:一是感知价值具有个性化特点,会因人而异,不同的消费者会对同一产品或服务所感知到价值不相同;二是感知价值代表着效用(收益)与成本(代价)之间的权衡,消费者会根据自己的价值感知程度做出购买决定,而绝不仅仅取决于某单一因素。Monroe and Krishnan在研究中也从利益和代价的角度定义感知价值,他认为消费者感知到价值越大,及感知利益越大,感知风险越小,消费者对该产品的购买意愿就更强烈。
很多学者把感知价值看成一个多因素的概念。Wood、Scheer认为感知价值是一个多因素的概念,他们扩展了Monroe and Krishnan对感知价值的观点。研究指出,感知利益包括产品品质,感知成本包括感知价格和感知风险。Wood、Scheer之所以把感知风险作为成本因素考虑在内,是因为感知风险代表未来不确定的花费或遭遇,是影响消费者购买的重要因素。Sheth、Gross对感知价值的构成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五种消费者的价值感知类型,即功能价值、社会价值、情感价值、认识价值和情景价值。Sweeney&soutar(2001)认为顾客感知价值是多维概念,包含着情感价值、社会价值、质量价值和价格价值四种价值。罗海成(2003)在阅读和整理了大量西方文献的基础上,将感知价值划分为功能性价值、情感价值和社会性价值三个维度。其中功能价值又包括质量价值和成本价值两方面。
尽管不同学者对感知价值构成的论述各不一样,但这些论述都表明感知价值是由几种不同的属性价值构成,而这些价值主要来源于企业的产品以及服务,感知价值的定义表明,感知价值是消费者基于感知利益与感知成本的权衡而对产品和服务所做出的总体评价。由此可见,消费者感知价值的构成与产品和服务有着密切的关系。通常情况下,消费者购买的产品应具有一定的效用,主要表现在产品的功能、质量以及社会用途等方面。此外,依据企业服务的好坏,消费者心目中还会形成一定的服务效用。因此,一般情形下,消费者感知价值应该由产品的效用价值、服务价值构成。由于感知价值具有动态特性,另外,随着产品的不同,消费者的感知价值也会不同,所以,消费者感知价值的构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应该根据具体的购物情境来划分。
(三)态度及购买意愿研究
Fishbein and Ajzen(1974)提出理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意向由态度和主观规范共同决定,而态度是消费者对事物的感知形成的评价,包括正面和负面的评价,也即指由个体对此特定行为的评价经概念化定义,态度反映了个体的感受。由于态度是消费者的心理变量,所以态度是潜在变量,是无法直接观测的。但是可以通过个体的言论和表情来反应,即个体对于某目标对象表示赞成或反对时所表现出来的评价倾向,也可以说是对目标对象要做出的何种反映。学者Engel etal.,(2001)认为态度是由情感、行为及感知三者决定,并且会进一步影响消费者行为意愿的形成,进而影响而影响到个体到个体的实际行为。
购买意向是行为意向的一种,行为意向是指个体将来会采取某种行为的可能性大小,这个可能性是基于个体的主观判断和评价形成正面或负面的态度而决定。(Schiffillan and Kanuk,1994)认为购买意愿是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的可能性的大小。消费者对于某一商家或产品的态度,加上外在的一些因素就构成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购买意愿具有很强的主观性,一方面可以看出消费者对商家或产品的态度;另一方面又可以预测消费者购买产品的概率。在消费者行为领域,由于消费者的行为不好观测,因此,在消费者行为领域可以用行为意愿来代替消费者的实际行为做研究。许多学者的研究也已经验证了个体意愿时预测个体行为的重要指标。
(Moon& Kim,2001)的研究指出,个体对对象的态度越正面,其行为意愿就越高;相反,个体对对象态度越负面,个体的行为意愿就越低;研究证实个人对对象的态度对于行为意愿有显著影响,Ajzen&Fishbein研究认为,消费者是否会行动,是由该消费者的意向决定的。要预测消费者行为,必须了解消费者的意向。从很多学者的研究中态度影响意愿的研究都得到验证,且态度会通过意愿再进一步影响到一个人的实际行为。
二、理论模型构建
根据对消费者感知价值的文献回顾,从感知你得和感知利失的角度来研究感知价格的构成获得学者的普遍认可。本文根据网络团购的特点,从感知利得和感知利失两方面来探讨消费者的感知价值,消费者通过团购的感知利得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团购商品带来的满足顾客需要的功能性价值和满足顾客节约金钱的经济价值,即消费者感知的优惠;另一方面来源于团购购物渠道给消费者带来的感知价值即娱乐性价值和社会性价值。因此本文结合网络团购的特点把感知利得分成感知质量、感知优惠、感知娱乐和社会价值四个方面。根据Wood的观点,感知风险是消费者的主要感知成本。基于以上分析得出理论模型如图:
三、结论与展望
本文在前人对顾客购买意向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团购的特点,从消费者价值感知的特点,深入分析网络团购消费者的感知构成,并结合消费者行为理论,建立了相应的理论模型。本文根据文献综述发现团购消费者行为领域的研究热点,根据理论推到得出本文的研究模型,来解释消费者参加网络团购的影响因素。文中没有对模型进行相应的实证研究,后面的研究可以在模型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获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或进行一些改进。通过研究结果,从提高消费者感知价值和减少消费者感知风险两个方面对团购网站的发展提供指导性意见。
参考文献:
[1]Kaffman,R.J.and B.wang.Bid together,buy together:On the efficacy of group buying business models in Internet-based selling.In P.B.Lowry,J.O.Cherrington,and RR.Watson(Eds.),Hand book of Electronic Commere in Business and Society[M].Boca Raton,FL:CRC Press,2002,99-137.
[2]钱大可.网络团购模式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
[3]V.A.Zeithaml.Consumer Perceptions of Price,Quality,and Value:a Means-End Model and Synthesis of Evidence.Journal of marketing,l988,Vol.52(3):2-22.
[4]范秀成,罗海成.基于顾客感知价值的服务企业竞争力探析[J].南开管理评论,2003.
[5]Fishhein.I.Ajzen.Taking and information handling in consumer behavior.boston: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harvard university,1975:176-210.
[6]Moon,J.W.&Kim,Y.G.L.Extending the TAM for a world-wide-web context[J].Information & Management,2001,38(4):217-230.
作者简介:
网络消费定义范文5
1DLNA浅谈
1.1网络和连接性IPv4协议族是数字家庭网络和连接的基础。互联网协议(IP)还为互联网设备提供底层网络通信。IP是基于行业标准规范的,在一系列设备中得到实施和支持,在政府、学术界和商业环境中已经使用了20多年。IP可以使在不同媒体上运行的应用程序进行透明的通信。比如,一台个人电脑或先进的机顶盒可以通过以太网电缆将媒体内容流到一个802.11接入点,然后再无线地流到主卧室的电视机。有了IP,媒体服务器和电视根本就不知道媒体内容的传输经过了两个独立的物理媒介。当一台移动装置进行直接的对等通信,要将信号传输给一台固定设备时,IP则可提供一个统一的框架,使应用程序独立于实际的传输技术。截至“2011年标准”出版时,DLNA可通过下面基于IP的技术支持连接:以太网、Wi-Fi802.11(a,b,g,n)、蓝牙、HPNA、MoCA以及Wi-FiDirect。DLNA认识到了这些优势,所以“DLNA网络设备互操作标准”旨在促进简单、可互操作的连接,同时满足消费者现在和未来的需求。“互联网工程特别工作组”正在将IPv6规范化,使之成为IP的改进版。工作组也在积极寻求一系列的过度技术,以便能平稳地从IPv4过渡到IPv6。这些技术中许多都将适用于家庭设备以及住宅网关。在短期内,对于家庭网络设备的互操作性,IPv4的支持是至关重要的,然而,从长远来说,IPv6的支持将变得更为重要。在“DLNA网络设备操作性标准”中,未来从IPv4到IPv6的过渡将用让基于IPv4或IPv6的设备都能协同工作的方式进行处理。
1.2媒体格式和传输模式DLNA媒体格式模型旨在取得一个网络互操作的基线,同时鼓励媒体编解码技术不断进行创新。对于一个给定的比特率,媒体编解码技术的改进将带来更好的网络带宽利用率和媒体质量,DLNA对媒体格式支持的要求适用于从DMS或M-DMS设备到DMP或M-DMP设备的、通过家庭网络传递的媒体内容。DLNA媒体格式模型为两个设备类别和三个媒体种类中的每个种类,即图像、音频和音频视频(AV),定义了一套必需的媒体格式和一套可选的媒体格式。
1.3保护流/链路保护DLNA的“保护流标准”利用“数字传输内容保护互联网协议(DTCP-IP)”,使消费者家庭网络设备之间(但不是与第三方)得以安全地共享商业内容。“保护流”确定了一个全球标准,以保护家庭网络内两台设备之间流内容,确保商业内容免遭盗版和非法发放。为了使商业数字内容得以在DLNA设备上使用,内容必须受到保护,而不会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被复制和使用。消费者从不同的渠道(有线电视、卫星电视、互联网等)以不同的价格获得商业内容,而通过不同渠道获得的内容所得到的使用权通常也不一样。比如,从有线机顶盒通过按次计费购买的电影,同从互联网视频下载服务购买的视频,其使用权就不胫相同。同时,消费者也希望能够将此内容在他们有线或无线家庭网络上的任何地点和任何设备上存储、传输和使用。一方面,供应商要保护内容,使其在未经授权情况下不被复制和使用;另一方面,又要向所有可能处理此内容的网络设备提供互操作性,要想在这两者之间保持平衡,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内容保护方法还必须是用户容易使用和掌握的。当一个DLNA设备支持“DLNA保护流”的时候,那么按最新的“DLNA互操作性标准扩展版”规定,此设备必须支持DTCP-IP,并可能支持WMDRM-ND。如果一个UPnPAV媒体服务器支持“DLNA保护流”,那么它也必须能够用DTCP-IP链路保护披露和传输至少一个DLNA媒体格式的配置文件。另外,“DLNADRM互操作性解决方案(DIS)标准”描述了发现“内容保护”系统的方法以及对CORAL和DTCP-IP的具体要求,并允许被保护的内容在支持那些DRM系统的DLNA设备之间移动。
1.4设备和服务的发现和控制设备和服务的发现和控制使家庭网络中的设备得以自动地自我配置网络属性(如IP地址),发现同一网络上的其它设备的存在和功能,控制并统一与这些设备进行合作。
1.5媒体管理、分发和控制媒体管理和控制使设备和应用程序能够在固定的家庭网络中识别、管理和分发媒体内容,或将它传输到移动设备。UPnP音频/视频(AV)技术解决了所有这些家庭网络的需求,是根据“DLNA网络设备互联互通标准”开发的设备的媒体管理和控制解决方案。UPnPAV规范定义了UPnPAV设备和相关的控制点应用程序之间的相互作用模式,UPnPAV架构使设备得以以任何格式和任何传输协议支持娱乐内容。UPnPAV规范定义了五个由媒体服务器和媒体播放器承载的服务。(1)内容目录服务:列举可用的内容(如视频、音乐和图片)。(2)连接管理服务:它决定内容可以怎样从媒体服务器传输到媒体播放器设备上。(3)AV传输服务:控制内容的流放(如播放、停止、暂停和寻求)。(4)播放控制服务:控制内容如何播放(如音量、静音和亮度)。(5)预约录制服务:控制内容录制活动的创建和管理以及和“内容目录服务”的互动。UPnPAV第一版的服务是所有DLNA服务器和播放器设备的基线,可是2009年和2011年的DLNA标准要求用UPnPAV第二版或第三版的服务支持更先进的功能,如DLNA内容同步、预约录影、电子节目和DIS服务,而且,UPnP远程用户接口(RUI)服务为目前的(CE-2014)和未来的(RVU和HTML5)远程用户接口服务提供了一个基础。在2011年的标准中,DLNA还极大地收紧了对支持特技模式(快进、快退、暂停等)的要求,开始使用“设备数据”,从而大大提高了设备的整体性能和对商业内容的支持。
1.6管理消费者对数字产品的使用率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用户在使用这些产品时得到的体验,不仅指用户在使用用途的体验,也包括他们在使用这些产品的用途时出现一个或多个问题时所经历的体验。把各种网络产品引进家庭,可能使消费者和提供支持方解决问题的任务变得困难和昂贵。
2DLNA互联互通标准
“DLNA互联互通标准”指定了一个允许对数字设备、消费电子产品和个人电脑进行广泛选择的IP协议族,以便这些设备能轻松地在数字家庭以及更广阔的空间,轻松地相互联网和连接。其应用前景如图1所示。这些IP协议使设备之间能够进行通信、相互找到并识别彼此、共享数字内容。这些标准扩展了DLNA定义的网络的能力,使之囊括了更多的家庭和移动设备。标准还包括了链路保护的规范,使受版权保护的商业数字内容得以安全传输。
2.1家庭网络应用随着数字内容的扩展和可联网电子设备的多样化发展,消费者越来越多地寻求更多途径将高清(HD)视频在他们的家庭网络设备之间分享。DLNA环境下的家庭网络,使许多新的高度互动的应用程序和易于在电子设备间共享的数字媒体进入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在未来数字家庭中的生活和娱乐方式。一个完全联网的家庭网络系统包含了各种连接技术,包括Wi-Fi、以太网和MoCA以及众多不同的文件格式和互不兼容的软件应用程序,这可能会让消费者感到困惑。由于有这么多的方法可以实现家庭的数字视频共享,那么也就有同样多的机会可能使消费者遇到不兼容情况。为了消除这种混乱,并让用户尽可能体验到“天衣无缝”的联网体验,产品需要透明地进行互联互通。使这些联网技术能携手合作的重要手段,是把一个已证明可行的、已建立起来的网络和多媒体标准合并成一个单一、一致、可靠的框架,为开发商、消费者和服务提供商提供服务。为此,“数字生活网络联盟(DLNA)”开发了功能强大的技术标准,以定义设备类和网络家庭使用情况。把这些使用情况内建到数字电视、机顶盒、蓝光播放器和其他设备时,就能通过无线或有线连接,高品质地流多媒体内容。
2.2家庭网络的缺点目前,消费者使用家庭网络的方式还十分有限。让我们试想一下消费者进行打印机分享时所遇到的问题。虽然消费者可以购买一台打印机为全家人服务,但是初步配置打印机和需要排除后续的网络故障的复杂性,使许多用户直接将多台打印机连接到个人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上。对于数字音频,设置的复杂性和缺乏通用的连接使采用独立的基座成为首选,而不是把音频从一个中央存储器中“流”到家庭网络。如果共享打印机和音频对消费者来说还不够复杂,那么共享数字视频,特别是高清视频,可能会是个更艰巨的任务。历来大多数视频内容都存储在个人电脑或数字机顶盒里。为了共享这些内容,个人电脑或机顶盒不但要打开,而且它们还可能是放在其它房间,而不在消费者想要观看视频的地方。虽然各种成熟的家庭网络基础设施提供了强大的有线或无线连接,但是连接所涉及的不仅是一个用来路由数据的物理基础设施连接。在这个基础设备网络施中存在跨流了无数的内容、链接、传输、管理、发现、控制和内容保护协议。数字管道本身只能移动数据,而在直接促进联网设备之间的内容分享方面却无能为力。
网络消费定义范文6
关键词:网络营销;诚信;企业;消费者
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014(C)-0343-02
在网络营销的发展过程中,社会的经济形态、经济活动的模式以及人们的交往、思维方式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愈来愈多的企业认识到网络对企业经营发展的作用,纷纷挤占这一科技制高点,并将之视为未来获得竞争优势的主要途径。然而,随着网络营销的技术障碍的消除,诚信问题成为网络营销发展过程中的瓶颈。一方面,产品以次充好、信息混乱等诚信问题,极大地打击了消费者对企业网络营销的信心;另一方面,由于企业的不诚信也会引起消费者在进行网络营销时的不诚信,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有鉴如此,当前应针对这种情况找出解决的办法,从而为网络营销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
一、网络营销中的诚信的定义
要理解网络营销中诚信的定义,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是诚信。所谓诚信,即诚实守信,也可以理解为真诚讲信用。诚信的基本含义包括:诚心,诚实,诚恳。诚信中“信”的基本含义包括:信用,即企业经营者及消费者必须言行一致,说到做到;信誉,即企业及消费者必须把信誉放在首位,以信誉赢得商誉;信守,即企业及消费者应自觉遵守国家法律,依法经营,按合同办事。
现在让我们在理解了诚信的基础上来给网络营销中的诚信下个定义。网络营销中的诚信是指企业及消费者把真诚和守信贯穿于网络营销活动之中的一种行为表现,就是以国际互联网络为基础,利用数字化的信息和网络媒体的交互性来辅助营销目标实现的一种新型的市场营销方式,并在实现网络营销的过程中做到诚实信用。
二、当前我国网络营销中诚信缺失的表现
在网络营销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便是网络营销诚信的缺失,如产品与样品不符、以次充好、信息混乱、收款不发货等诚信问题,这些诚信缺失问题极大地打击了消费者对企业网络营销的信心,不利于网络营销的进一步发展。具体说来,网络营销诚信问题主要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品诚信缺失
产品诚信的缺失是网络营销最常见、最主要也是给消费者带来最大损失的诚信缺失内容。产品诚信缺失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网上样品与实际销售产品不一致。网络的虚拟性使得顾客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实现远程购物,但这也使购买者在购买前无法看到或亲自试用产品。这样,有些缺失诚信的企业为了实现销售促进,在网上产品介绍中添加一些超出产品本身属性的介绍,侵害消费者的利益。2、以假借或盗用其他企业产品品牌、商标为手段,牟取更高利润。企业产品品牌、商标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而在网络营销的过程中,它们又是很容易被侵害的,而且企业在这方面的保护意识也有待进一步的增强。3、售后服务得不到保证。在网络营销中,对于产品来说,提供满意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质量保证等是非常重要的。但往往企业很少有提供售后服务或者即使有售后服务也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在这方面,企业存在的诚信问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在售前和售中服务过程中,就有意模糊相关信息,不注明售后服务内容;二是在售后服务过程中,违背承诺,不上门安装、维修、保养等。
(二)网络广告存在欺骗性
网络广告的欺骗性表现在制作并虚假网络广告,以欺骗手段诱导消费者购买。网络广告是一个新兴的领域,是社会信息化发展的产物。近几年来,我国网络广告年经营额以每年超过200%的速度增长。由于网络信息流通没有国家和地域的限制,目前网络广告还处在一个缺乏控制的状态,利用网络广告进行诈骗的事件时有发生,网上大量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不实广告,已成为困扰网民的“网络牛皮癣”。
(三)网络营销网上支付诚信问题
网民最大的担忧仍然是交易安全得不到保障。网上支付的核心问题是交易的安全问题。在电子支付活动中,由于网络黑客猖獗,支付数据的伪造、变造、更改与注销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地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带来了极大的社会问题。
(四)网络营销其他方面的诚信缺失
网络营销的诚信缺失也会给社会、国家等方面带来极大的损害。如偷税漏税、不健康的消费观念、不合适的消费方式等。
三、网络营销中诚信的树立
(一)加强企业营销道德建设,建设诚信营销文化
企业的诚信是一种无形资产,它反映了企业的信用、实力和形象,良好的信誉可以给企业带来实际的经济收益。如果一个企业缺乏诚信理念,在经营活动中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虽然可能在短时期内获得一定的利益,但是从长期利益角度来看,它则是一种自我毁灭。一些企业非常重视诚信理念,例如海尔确定“首先卖信誉,其次卖产品”的诚信理念,从而成为家电业的巨人。相反,有些企业如保健品企业,由于缺乏诚信理念,用虚假广告骗人,甚至改头换面地使用一些老处方,却作为新产品向客户推销,最终自己被诚信缺失而拖垮。所以,诚信文化理念应该是企业必须牢固树立的经营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诚信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二)树立诚信价值观
诚信可以为企业赢得更多的合作者,创造更多的商机和经济效益。当企业把“实现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的价值观时,企业的诚信网络营销决策往往就会忽略,甚至无视消费者及社会的利益;反之,当企业把“为消费者提供最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作为决策时,就会以消费者及社会利益为出发点。靠诚信经营,在获得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得到了社会公众的赞誉。由于诚信塑造的企业形象和品牌价值是企业最宝贵的无形资产,必将给企业带来长远的经济利益。此外,企业不仅是经济组织,还是社会组织,所以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这也要求企业在起码的伦理道德水平上生产和提供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得到社会的认可。
(三)加强诚信网络营销管理
开展网络营销的企业决策者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企业网络营销的诚信准则,并把这些准则有效地传达给所有的员工。经营者应在加强自身的伦理、道德文化修养的基础上,增强网络营销人员的道德责任意识,加强对员工诚信知识的培训,提高全体员工对诚信问题的敏感度,使员工在营销活动中不是被动遵守外界施加在自己身上的行为规范,而是根据基本的价值信念和社会认可的诚信规范处理事情。
总的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成熟,消费者必会逐渐取代生产者,买方取代卖方。信用理念也深入人心,信用必然取代价格因素成为网络营销中消费者的首要考虑因素。而那些在网络营销中因缺乏诚信而得不到民众承认的企业,最终将会淘汰出局。企业及消费者在网络营销的浪潮中航行,诚信定会为你们保驾护航。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刘晓红.电子商务中的诚信机制及风险防范.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