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结对帮扶学生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师结对帮扶学生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师结对帮扶学生计划

教师结对帮扶学生计划范文1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现状

1.心理偏差。留守儿童群体当中出现了较严重的心理危机: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自卑心理加剧,自我封闭,为人处事孤僻不合群,与父母的疏离隔膜感增强。

2.性格缺陷。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自私任性、霸道蛮横、以自我为中心,他们脾气暴躁,逆反心理重、有的出现暴力倾向,甚至产生憎恨、仇视的畸形心态。稍不顺心便大发脾气,叛逆、怨恨。

3.学习困难与注意缺陷。留守儿童因为缺乏父母必要的监督和关爱,学习主动性低,再加上祖辈们大多文化水平偏低,其家庭作业往往很难得到及时辅导,普遍对学习兴趣不大,导致学习自信心较低。另外,因为心理孤单以及对父母的思念,课堂上注意力容易分散,不能全身心集中于学习,久而久之,便会感到学习压力增大从而厌学,导致成绩下滑,有的甚至产生辍学的念头。

4.耐挫力差。留守儿童在面临自身不适或者困难时,往往无所适从,不知所措,表现为行动迟缓,意志力不强。在受到挫折时,有4.7%的孩子感觉生活没意思,甚至有0.5%的人产生过自杀念头。

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

1.加强家庭教育

一是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和育儿理念,有意识地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自己的教育行为中,从而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学性,提升家庭教育的效果。二是要协调好外出务工与子女教育的关系。一般说来,父母双双外出,对孩子的学习和身心发展影响比较大,但如果父母中的一方在家则影响小得多。因此,在外出务工时,如果孩子已经上学,最好夫妻俩留一个在家监护孩子的学习与生活。父母迫于生计,需双双外出务工时,应该找一个合适的监护人。三是要建立亲子沟通的渠道。首先是父母与学校经常联系,掌握孩子的动态,随时了解子女的学习和发展情况,并及时地对其进行引导和教育。其次要与监护人保持经常联系,着重了解子女的心理状况。父母可以通过书信、电话、视频等方式经常与子女进行情感交流和亲子互动,倾听子女的心声,真正关心子女的成长,让孩子感到父母虽在异地,但父母的爱随时陪伴着他们。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利用节假日,回家探亲,或者把孩子接到打工地,与父母同住,加强亲子间的交流与沟通,了解孩子的需要,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其三是要尽可能地保持和孩子的密切联系和沟通。在沟通时间上,最好做到每星期交流联系一次;在沟通内容上,不能只谈生活,应该全面了解其心理、身体、学习等方面的综合情况,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在沟通方式上,除了电话联系外,还可以用视频的方式,这对于孩子的情感发展非常有帮助。

2.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

针对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一是要建立关心留守儿童工作的组织,全面负责学校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二是要建立留守儿童专项档案和监护人、托管人联系制度。详细记载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托管人的通讯地址、联系电话,记录他们的思想、品行、学习和生活等个人情况,使教师能有针对性地掌握留守儿童的真实情况。

开设亲情电话,向留守儿童及其家长、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公开校长、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电话号码,加强学生、家长、 教师三者间的联系交流,有条件的地方可开设专线电话或电子邮箱。三是要建立健全教师家访和留守儿童谈心制度。教师定期走访留守儿童家庭,帮助解决教育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学校每月定期召开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座谈会,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四是要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制度,在农村学校要配备专业心理教育教师,开设心理课程;配备心理咨询室;或聘请心理专家,开心理专题讲座;共同对儿童的显性和隐性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以预防和解决心理问题,为留守儿童排忧解难,并引导他们度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帮助他们健康、和谐发展。五是建立教师“代管家长制”。 即教师与留守儿童结对,教师代行家长职责,从学习到生活全程负责,学校做好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帮扶、教育和管理,为外出务工农民解决后顾之忧。班主任为留守儿童的代管负责人,教师与留守儿童结对,代管到人。“代管家长”在一定程度上扮演父母的角色,使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在生活上多了一些嘘寒问暖,在学习上多了一些帮助辅导,在情感上多了一些交流慰藉,使家庭职能缺位的孩子有了较好的教育补偿,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和谐的空间。六是细化留守儿童的寄宿管理,要经常组织留守儿童参与文体娱乐活动,充实业余生活,吸引他们参加文明健康的活动,让他们融入集体中,消除他们的孤独感、自卑感,慰藉他们残缺的感情。让他们受到更多的监督、照顾与关爱,减少受教育的断层与真空,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七是采取个别辅导的方法。学生的烦恼、焦虑、紧张,往往因人而异,通过团体指导有时难以收到最佳效果,应通过个别咨询,对个体进行指导,帮助他们减轻心理压力和负担。“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教师要随时随地观察留守学生的心理动态,对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要对症下药。可以进行个别交谈(电话咨询、“心理咨询室”或“倾诉信箱”),也可以通过写日记、周记的形式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及时引导学生走出心理误区。八是真情关爱,三个优先。首先,学习上优先辅导。学校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学校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对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留守儿童要继续激励他们,多为他们搭建展示自己的平台。对一部分习惯不好的孩子,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这就更需要老师付出耐心和爱心。不放弃、不歧视,最大限度地争取家庭教育气力,督促好孩子学习,引导孩子做人,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其次,生活上优先照顾。老师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食堂要留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指导寄宿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第三,活动上优先安排。学校要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的生活能力。

3.完善社区管理职能

教师结对帮扶学生计划范文2

您对教育是怎样理解的?如何定义教育的本真?

■我在区教育局做了9年业务副局长,又在乡镇干了2年,在这期间听到了基层对教育的真实客观评价,我感觉到,教育的功利色彩依然很浓,教育亟需摒弃功利,回归本真。教育的功能是什么?不是让人获得更高的分数、更多的知识、更“贵”的文凭,而是对人内心的提升,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进,使人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从自然人转变到社会人,转变的过程都是教育在发生作用。不仅校长、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家长本身也是教师,社会上的人也对青少年产生着影响,教育无处不在。为人处世、生活习惯、人生态度、社会认知,方方面面都是教育。找到人的兴趣、特点、优势,确定未来适合从事的职业,促使其为社会做积极的贡献,这才是教育要实现的目的。单纯用分数衡量教育是片面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需要的人才也是多元的,让每一个学生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才是适合的教育。回归教育本真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做到以下两方面。

让教师做幸福的人。很多教师不幸福,教师社会压力大,社会对教育的关注和重视常常转化为教师的压力;教师心理压力大,教师们反映,现在的孩子“不好教”,独生子女的娇纵任性脆弱,家庭教育不当,给教师的教育提出不小的挑战;教师工作压力大,教师的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业务培训、理论提升、学生发展,教师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有很多,身体得不到休息,大多数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教师没有精力照顾家,影响了家庭和谐。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遵守教育法、教师法、劳动法,让教师在8小时有效时间内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不强求教师加班加点,提高教师待遇,落实带薪休假制度;社会的评价也不宜只关注考上“重点校”学生的数量,教师转化“问题学生”、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付出的心力更多,贡献更大,社会也应关注和予以肯定。

让学生做快乐的人。很多孩子享受不到快乐的童年。“好”的教育与“不好”的教育区别在哪儿?家长可能并不理解,有的家长从孩子两三岁起就“开发”孩子智能,孩子疲于奔命,想按照自己意愿玩儿一天都变得奢侈。在小学,大多“拼”的是语数外,甚或奥数,孩子们很累。这样可能会造就一批年纪轻轻的博士和一些老态龙钟的儿童,像被激素催熟的果实,打破了成长的自然规律。为此,我们应回到党的教育方针上,让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除去学科知识,更多的要让学生体验集体的荣誉感、社会的责任感,懂得孝敬父母、团结同学、沟通合作;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和想象,这在单纯的文化课上是很难达到的,要为他们提供更广的渠道,去图书馆、博物馆,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把文化课的评价功能弱化,给学生们动手的机会、思考的机会。要对基础教育进行反思,过去,教师们关注的不是学生的能力,而是学生记住了多少过去已有的知识,学生会做题,但不会发明不会创造。课业压力大,最大的恶果是对学生身心健康的摧残。再有,应大量削减各种各样的评比,评比基本上都带有功利性,人们为了功利目的可能会做出不恰当的事,比如做假。不要再让各种功利行为损害教育的机体,蒙蔽了教育的本真。

您提到的这些问题很现实,也很有启发意义。教育的成功不是靠荣誉称号堆砌起来的,也不是靠宣传就能树立口碑,而是靠实实在在的做法和人民群众的认可与支持。教育的公平均衡是全社会特别关注的热点问题,北辰区在这方面是怎样做的?

■公平、均衡发展是提高教育整体水平、缩小校际差距的有效手段。我区始终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围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总体目标,抓住优质发展、均衡发展两条主线,因地制宜,积极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坚持就近入学,实现机会均等。为保证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我们实施了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两个纳入”政策,将随迁子女入学纳入全区教育发展规划,所需经费纳入全区教育经费预算。学校为随迁子女创设了平等的学习环境,在入学、升学、学生管理、评优奖励、考试竞赛、文体活动、加入团队组织等方面与本市学生同等对待。对家庭经济困难的随迁子女,在免收学杂费、课本费,享受奖优助困基金以及减免相关费用等方面也给予同等待遇。同时,将三类残疾儿童全部列入招生计划。采取“以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教学校为骨干、以送教服务为补充”的服务模式,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使其集教育、康复、矫正、实践等功能于一体。现全区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7.5%,区特殊教育学校也于2012年通过天津市首批特殊教育学校现代化达标验收。

改善办学条件,实现硬件均衡。近年来,全区先后改建、翻建、新建了50余所学校,所有农村学校实现操场无杂草、无扬尘、无积水,新建的现代化标准学校大都在农村地区,有力地促进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区财政性教育经费向薄弱学校倾斜,向农村边远地区教职员工倾斜。在教师教研津贴、班车补助、职称评聘、评优等方面向农村边远地区倾斜,鼓励青年教师扎根农村教育。近年来,北辰区涌现出的全国师德标兵、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均出自农村地区学校。此外,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北辰区积极确保小区级、居住区级配套教育资源的建设。

创新用人制度,确保师资均衡。自2008年起,北辰区在全市率先实行干部教师人事制度改革:一是对中小学校长实行职级制,每年考核一次,三年评定一次,最大限度地调动工作积极性;二是对教职员工实行岗位聘任制,分级负责、分层聘任、竞争上岗、按岗聘人,充分激发教师队伍的工作潜能;三是在考核评定上实行绩效奖励制,推行“三个倾斜”政策,即,向名优骨干教师倾斜,向一线教师倾斜,向农村边远地区教职员工倾斜。实施“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三名”工程及干部教师培训工程、人才引进工程,在教育发达国家建立教师境外培训基地,与河南、山东、浙江等省市签署合作协议,成立天津市教科院北辰分院和天津北方教师培训中心,引进全国知名校长、教研员、特级教师、省部级优秀教师,有效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出台《边远农村教育三年帮扶行动计划》,对区内东、西部边远地区的19所中小学实施帮扶,优先安排优秀教师赴帮扶地区任教,提高边远地区学校教师的福利待遇,特别是在师资培训中给予政策倾斜,如组织骨干教师及校长培训考察向农村学校倾斜,培训经费向农村学校倾斜,评选优秀教师向农村教师倾斜等。还开展“优质校对口帮扶”,让优质校与薄弱校“结对子”,实现教师相互流动、共同组织教研、共享教学资源等。通过“结对子”,优质校的管理理念、教学方法、师资培养模式被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被帮扶校,有效地促进了边远地区学校在办学思想、队伍建设、管理水平、教育质量、内涵发展等方面的提升,缩小了教育差距,让农村孩子在家门口享受到良好的教育。

实施过程监控,促进优质均衡。制定《北辰区中小学课程计划安排意见》,要求各学校必须开齐开足课程,区督导室每年对学校进行一次综合督导评估,评估结果不但计入对学校的德育、教学、体卫艺等单项工作考评,还纳入对学校的综合评价。施行督学责任区制度,将全区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个督学责任区,并在责任区内划分若干小组,每组辖管3至6所学校,形成了覆盖全区的督学责任区网络,使各种违规办学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实行“在校时间、课程课时、家庭作业、集体补课、教辅资料、考试次数、招生秩序、择校择班”等八个方面的严格管控。推进“优质初中校建设”, 采取校际结对、对口帮扶的方式,整体提升办学水平。

互联网技术也是解决基层中小学教学师资力量不均衡的有效方法。我区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宽带网络校校通、网络资源班班通、笔记本电脑人人有、空中课堂全覆盖。所有中小学都实现宽带网络接入,全区所有教室都通入网络,都安装电子白板;全区所有一线教师每人配备一台笔记本电脑用于教学;全区各学校实现10兆光纤全覆盖,2013年下半学期,部分学校率先实现百兆光纤入校;全区6所学校建立了“自动录播教室”,实现了课堂教学的实时监控和同步传输,有助于教师分析自身教学问题,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及其他教育教学活动中,学校资产管理、人事管理、日常办公等全部实现信息化,实现了学校内部、学校之间以及各部门之间信息资源的快速共享与交流,极大地促进了全区教育的均衡发展。

说到教育信息化,北辰区可说是走在了同类地区的前列,这方面有何新的进展?

■我区的教育信息化中心即将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该中心坐落于第四十七中学校园内,建筑面积5449.22平方米,设置教育信息化管理、教研、空中课堂、题库、督导等五个平台,形成技术应用与软件开发于一体的多功能信息化中心。同时,北辰区区域教育云平台将投入使用,基于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学生、家长网络空间互动的教学模式将初步形成,教师、学生将充分享用教育信息化优质平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学校、家庭、社会将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优质平台进行有效的交流互动。届时,教育资源平台和教育管理平台将更加完善,将实现教育教学督导网络化、教研工作远程化、教育资源现代化、学科题库自动化、教育评价科学化,使北辰区的教育信息化服务功能更强大、效率更高、更加便于管理。云平台的投入使用,将会把信息技术的应用从课堂中带到自主学习中,向教师提问、讨论家庭作业等都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实现。区域教育云平台在整体设计、分步实施的基础上,将会进一步向职业教育、社区教育和终身教育网络学习平台拓展,丰富教育资源超市,为构建北辰国民教育体系发挥有力的支持作用。在“十二五”末,北辰区将实现校园网络无线全覆盖。

天津市各区县都有针对师资培养的“三名”工程和本区特级教师评选等,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北辰区具有特色的师资培训工程。

■我想介绍一下我区的“三个工程”,即“全覆盖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千名人才培养工程”和“领导干部能力提升工程”。工程首期于2011年启动,“全覆盖教师素质提高工程”每批培训周期为一年,“千名人才培养工程”和“领导干部能力提升工程”每批培训周期为一年半,2015年结束。“三个工程”面向全区中小学、幼儿园、中职学校的全体干部教师。

“全覆盖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是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计划,工作目标是提高教师学历水平,提升师德修养,提高业务水平。在培训模式上进行创新:通过考核与竞赛等形式,加强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实现区域内资源共享,建立手拉手联谊校,开展扎实有效的帮带培养活动,提高学校间交流与合作的实效性;充分发挥名校、名特教师、学科带头人等优质资源的引领作用,名特教师、学科带头人定期到边远学校交流、指导,边远学校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定期到优质校跟班学习、观摩;实施菜单式培训,通过任务驱动,进一步提升名特教师、学科带头人的理论水平与实践经验,培养一批教师教育工作者,打造优秀培训者团队,促进教师培训工作的可持续发展。除进行新教师岗前培训、青年教师教材教法培训、全员岗位培训、全员校本研修和班主任全员专项培训外,还开展教师特色专项培训。深入研究师资短缺学科、交叉学科、现代化教育要求的教育教学新领域,以及边远地区和特定群体急需的专项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满足先进教育区县发展的实际需要,完善特色专项培训的管理办法。

“千名人才培养工程”的具体目标是培养100名区级名教师、名班主任、名校长,使其学习掌握课程改革、班集体建设、学校管理的最新动态和先进理论,形成教学特色、学生管理特色和办学风格;培养100名市级学科带头人、市级优秀班主任、一级校长,使其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具备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研究能力和管理能力,取得学科教学、学生教育、学校管理的创新成果,形成成熟的教育教学经验,在全市具有一定影响,发挥专业引领和示范作用;培养300名区级优秀学科带头人、优秀班主任、优秀校长,使其具备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水平,能够有效解决教育教学、学校管理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形成比较系统的经验,并在全区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和高效教学的改革实践中,充分发挥带动作用;培养600名优秀骨干教师、优秀青年班主任、教学新秀、优秀青年干部,使其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能够积极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善于反思和总结经验,在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实践中,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实施通识类、学科类、拓展类培训,通过专题讲座、实地考察、博客论坛、自主研修、阶段评估等方式进行研修学习,通过确定导师、本岗实践、挂职锻炼、境外培训、项目合作(借助天津北方教师培训中心、教育部信息技术实践基地、天津市教科院北辰分院等交流平台)、成果发表、阶段考核等方式进行深度培养,通过成果交流、媒体报道等方式进行典型提高。

“领导干部能力提升工程”的培训方式与“千名人才培养工程”大体相似,培训类型有任职资格培训、在职校长提高培训、校长高级研修班、中青年后备干部培训、中层干部专题培训、机关干部业务培训等。实施此工程,促使年轻后备干部快速成长、适应工作;促使任职年限在3年以下的校级干部加快成长、胜任工作,并能够有效解决学校管理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形成比较系统的管理经验;促使任职年限在3年以上10年以下的校级干部成为优秀校长,并取得学校管理的创新成果,在全区充分发挥引领、示范、辐射作用;促使任职年限在10年以上的校级干部成为专家型校长、学者型校长、名校长和教育家,并能以自己独到的教育思想,针对学校管理的重点、难点和热点,勇于改革创新,形成比较系统的管理策略和比较突出的管理特色,取得具有创新性、应用性和推广性的高水平学校管理成果,得到同行的认可和知名专家的首肯。

教育的优质、均衡、创新发展在北辰区的教育实践中都得到了体现,当前,特色发展也是教育的方向和目标。您对特色发展如何理解?北辰区在特色校建设上有何举措?

■学校特色可以表现在地域、时限、人文、历史上,也可以表现在学科、管理等诸多方面。学校特色的形成一般具有以下标志:一是独到的办学思想基本形成,有理论依据,有个性特色,并在一定范围得到肯定和传播;二是形成体现办学思想的独特校风,并能给人带来深刻感受;三是办学思想已体现到学校管理的有关常规上,体现在办学的物质或精神成果上;四是学校绝大多数学生开始形成体现办学思想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和相应的能力、素养。

学校特色形成的一般模式就有很多了,有“传统发扬式”:学校在某一方面具有优势的基础上通过辩证扬弃,使之再上新的台阶,成为更加鲜明的学校特色,例如第四十七中学的卓雅教育。这所学校是1954年杨连弟的父亲杨玉璞提议建立的市郊第一所中学,秉承杨连弟追求卓越、勇攀高峰的精神,增添时代元素,赋予新的内涵,同时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教育的精神:君子应温文尔雅、气质高雅等,提出了“卓雅”教育。卓是卓越、卓识,是内在素质;雅是高雅、儒雅、文雅、典雅,是外在形象。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制度文化、课程文化、教师文化、课堂教学文化、环境文化等。有“借题发挥式”:要求办学者具备追求特色的良好动机,否则就会对出现的机遇视而不见、错失良机,在机遇面前要当机立断、雷厉风行,充分开发机遇的潜能,把难得的机遇用足用好,例如瑞景小学的书法特色。有“弊端矫正式”:教育上的弊端一般比较隐蔽,不太为人重视,即使一些较为明显的弊端,因难以克服而积习相沿,也会被误认为是一种合理存在。如果针对弊端除弊兴利,常能收到意外效果。典型的例子是陶行知创建晓庄师范,针对弊端提出了“打破死的教育,创造活的教育;打破假的教育,创造真的教育”,倡导“教学做合一”。北辰区实验小学语文学科课程改革特色也属于此类。有“理想实施式”:从办学主体的主观的办学理想出发,通过办学实践使理想变为现实,例如北辰区华辰学校。有“困境奋起式”:例如集贤里小学科技特色的发展。在特色发展上,我区还有很多学校做得也不错,像普育学校、北仓小学、霍庄小学、宜兴埠三小,等等。希望我们的学校、我们的校长都能在认真分析本校资源的基础上打造自己的特色。

链接:北辰教育亮点拾零

在全市率先完成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学前教育资源性建设走在全市前列;

先后投资近1.3亿元,在全市首批完成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达标建设;

满足残障儿童接受15年一体化教育的需求,将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纳入特殊教育学段,率先打造全市一流的现代化特殊教育;

推进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在全市率先实行教学质量检测和教育质量评估试验;

着力打造“感恩励志”教育品牌,引导学生感恩回馈社会、励志成长成才;

教师结对帮扶学生计划范文3

我觉得农村弱势群体子女身心健康与否,与创设成长环境很重要。由此,把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及有关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纳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评估体系,纳入新一轮儿童发展规划,创新管理,扎实工作,为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建立起全方位、综合性、制度化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体系,使农村留守儿童普遍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身心健康得到全面发展,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成长环境有较大的改善。加快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探索建立留守儿童保护管理机制;倡导和完善“家长”制;积极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家长及监护人培训工作等。最终实现农村留守儿童“学业有教、监护有人、生活有助、健康有保、安全有护、活动有地”的社会保障。具体做法有:

(一)构建学校管护网络,积极为农村留守儿童接受教育创造条件。

将农村留守儿童管理教育工作纳入素质教育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总体规划,统一研究,统一部署,统一考评。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重视初等教育,防止农村留守儿童失学和辍学。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结合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和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项目的实施,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步伐,逐步满足农村留守儿童的寄宿需求。中小学校要充分发挥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把学校、社区、家庭三方面的力量有机结合起来,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管理网络。每学期对留守儿童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加强学校与留守儿童家长或监护人的联系,及时完善《留守儿童情况登记表》、《留守儿童信息卡》和《与留守儿童联系卡》,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学生电子档案资料库,并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更新,定期分析,准确掌握留守儿童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根据农村留守儿童的实际,开发专门课程,开设心理咨询室,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自我保护、安全、法制、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为其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组织教师、学生与留守儿童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重点帮扶思想品德有偏差、心理素质有异常、学习生活有困难的留守儿童。

(二)构建基层帮护网络,主动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

建立劳务输出人员家庭档案,加强对劳务输出人员和农村留守儿童的管理服务。拓展农村留守儿童家长劳务培训内容,引导和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家长切实承担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引导子女处于成长关键期的父母就地就近就业。采取政府引导、社会资助等方式,广泛筹措资金,不断加大农村留守儿童公共服务产品的投入。依托基层“公共服务中心”、“妇女之家”和农村中小学校、幼儿园认真做好儿童校外活动场所的规划建设,逐步增加留守儿童需要的服务功能和项目。鼓励民间资金和社会力量兴办托幼、托管、文娱等适合农村特点的服务机构,并逐步推进民办服务机构向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不断满足农村留守儿童的需要。专门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开通免费亲情电话、设立亲情视频聊天室,有效促进亲子交流。主动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

(三)构建社会呵护网络,努力营造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切实净化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的文化环境。加强农村校园周边网吧、游戏室、营业性音像场所的整治和监管,特别要建立完善的网吧长效管理机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探索各种形式的留守儿童关爱模式,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主题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关爱氛围。比如开展“一对一”结对子、“留守流动儿童互助小组”等互帮互学活动。使他们有更多更直接的交流。努力推进“金秋助学”、“希望工程”、“春蕾计划”等公益项目发展,发动社会力量对家庭困难的农村留守儿童给予资助。

(四)构建法律保护网络,切实维护农村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

全面掌握辖区农村留守儿童的底数和基本情况,加强对该群体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维权意识和能力。预防和严厉打击侵害农村留守儿童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及时依法严惩违法犯罪分子。做好失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感化和挽救工作,避免其再次违法犯罪。

(五)构建家庭监护网络,有效落实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责任。

教师结对帮扶学生计划范文4

关键词:高职教育;区域经济;发展;社会服务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09-0127-02

高职教育如何办出类型特征?高职院校如何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如何依托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实现校地深度融合,这是每一所高职院校都要思考和回答的问题。黄冈职院作为大别山地区的一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通过实施“十百千万”(与十县对接、与百村共建、与千企合作、促万户致富)社会服务工程,探索出了一条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特色强校之路。

一、校县对接,融入区域经济

黄冈市各县(市、区)都有各自不同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黄冈职院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积极探索并实践高职院校与县市对接、教学院系与乡镇对接、专业团队与农村(企业)对接、教师与农户(项目)对接,形成“四层对接”的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模式,为促进黄冈及大别山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先后与黄州区、武穴市、团风县、蕲春县、英山县等10个县(市)签订了校县(市)共建协议。具体由各教学院系根据各县市区产业特点与之形成对接关系。如生物工程系与全国闻名的“医药之乡”蕲春县对接,建筑系与“建筑之乡”团风县对接,商学院与黄冈市商业中心的黄州区对接等。各教学院系都与相应的县市区签订对口合作协议,形成了校县对接促进产业发展的格局。

在合作中,学校发挥专门人才优势,提供决策咨询服务,为县市区提供智力支撑、技术和人力资源支持,帮助县市区解决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建立了5个应用技术研究机构、11个产学研合作创新团队、10个技术服务中心和10个产业服务基地,开展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参与科技扶贫。近几年推广实用技术146项,取得直接经济效益9 000万元。

二、校村共建,服务区域三农

黄冈职院扎根老区、服务老区、建设老区、回报老区,主动为三农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十几年来,累计为农口和服务性行业培养技能型人才7万余人。并坚持与市农业局、科技局、科协等单位合作,通过“进村入户”,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学校11名教授博士成为湖北省农业科技110首席专家、黄冈市科技顾问;作为湖北省农业厅“农村实用创业人才培训基地”,为培训农村基层农技人员,举办了“茶叶生产、加工技术,小龙虾、蛋鸡饲养技术,果树栽培技术,中药材种植,沼气能源,水产养殖”多种培训班,为1 020名农村人员提供农业知识技能更新培训,为1 050人进行了农村创业人才培训,为466名下岗职工进行再就业培训,为70多所中等职业学校培训教师;学校作为国家“阳光工程”培训基地,累计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5 900余人;充分发挥学校现有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的作用,常年开展面向行业企业的职业技能鉴定与专业技能认证工作,每年为校内外提供鉴定人数超过10 000人次。学校作为2008年湖北省委组织部认定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工程定点培养单位,已经培养了430名合格的农民大学生,有的已成为本村致富带头人或村两委干部。

学校利用师资和技术优势,积极配合黄冈市相关部门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下乡、科技进社区等科普活动。由学校主持的国家科技部“星火计划”项目《黄冈大别山区有机茶生产技术应用与示范》(课题编号2005EA760045),湖北省科技攻关课题《山地生态多样性有机茶园综合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编号2005AA201C03),其成果在大别山区得以推广。学校专门成立了茶叶研究所,组织专业教师、技术人员以及专业学生走出校门,采取“蹲一个点,带一个片,包一条线”的方法,到英山、团风、麻城、武穴等县市指导建起7个名优茶科技示范基地。茶叶研究所研制的“龟山松萝”、“春渺”两个品牌茶叶,在全国第五、六届“中茶杯”名优茶评比中荣获特等奖,“春渺”茶在第七届“中茶杯”名优茶评比中荣获金奖。学校为黄冈市十多家茶叶企业推广应用有机茶生产技术,促进茶叶企业发展,带动茶农致富。畜牧兽医专业与北京北农大动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合作的重大科研项目“高产蛋鸡饲料配制技术”将为黄冈的蛋鸡养殖行业锦上添花。

作为科技部、省科技厅及省农业厅在大别山区实施科技开发扶贫计划的技术依托单位,黄冈职院先后派出了500多名专业教师走上科技开发扶贫第一线,与黄冈市内的87个村签订了“校村共建”协议,建立了10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与罗田县三里畈镇、浠水县巴河镇、蕲春县青石镇、黄梅县五祖镇、红安县华家河镇和二程镇建立长期的互助合作关系。学校常年为他们提供各种技术、信息支持,开展了包括制茶、紫红薯、甜叶菜、食用菌、果树、猪、奶牛、禽在内的16种农作物种植及畜禽养殖技术服务,为当地农民增加收入4 000多万元。黄冈职院联系扶贫村,通过硬化公路、当家塘整修、修建排污沟、新建村部、修建学校、村庄环境整治、创建省级生态村、修建刘岳公路桥、建设许河示范小区等扶贫工程,扶贫帮困工作初见成效。在黄梅县张思永村,仅2011年上半年就改造果特基地200亩,开展香菇、木耳、药材种植技术培训,结对帮扶贫困户20户。在马鞍村,学校派三名干部长期在该村驻点,与村民同吃同睡同劳动,帮助村里修塘堰、建企业,并发起设立“春晖奖学金”,旨在奖励户籍在马鞍村的小学、初中、高中品学兼优且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多年的校村共建,这些大山里的村容村貌明显改变,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群众生活明显提高。

教师结对帮扶学生计划范文5

【关 键 词】社会工作 “计划” 脱产研究生 适应问题 服务对策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

“计划”,即教育部等五部委关于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是我国新时期工作的重要拓展形式。教育部办公厅在2005年下达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及相关规定中指出,“计划”是国家定向培养的专项招生计划,招生工作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和采取“自愿报考、统一考试、适当降分、单独统一划线”的原则,招收获得本科学历、在藏工作至少2年、不高于40岁的在职干部。被录取的考生均为定向培养硕士研究生,入学时签订培养合同,毕业后回工作。[1]

国家实行这一政策旨在利用内地相对发达的社会经济环境和丰富教育资源,帮助改善地区在职干部队伍的学历结构、专业知识结构,培养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然而,在这种办学模式下,作为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计划”类研究生也普遍面临着一些适应和融入学校的问题。笔者身边的“计划”类研究生同学表现出的各种不适给大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们也深切感受到了对他们进行适当帮助的必要性。身为社会工作专业的研究生,我们有责任研究这类学生在内地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策略。同时,总结“计划”办学经验和面临的问题,探究有效的服务措施也是使这一民族教育政策顺利实施的迫切需要。在本研究中,笔者希望通过了解这类研究生在生活、情绪、人际交往以及学习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特征,研究他们的需求、困难和真实想法,进而探讨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服务的策略。同时也期望此次研究可以为改善“计划”类研究生的生活、学习和学校教育管理方式,促进“计划”取得更好效果而提供一定的借鉴。

二、文献综述

“计划”这一办学模式是中国现代教育体系中出现的新生事物,对此问题的研究和讨论尚处于起始阶段。截止2012年5月初,笔者还没有在万方、维普等常用期刊数据库检索到与“计划”相关的研究成果。在目前所能检索到的为数不多的可供本研究参考的文献资料中,大多局限于工作、课程教学和藏族学生问题等方面,没有直接从社会工作角度讨论帮助“计划”研究生的研究资料。

笔者发现很多学者都认为高校中的很多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在求学过程中由于对所处环境不能很好适应而面临一些有普遍性的困难,部分学生还存在自卑、孤僻、学习无动力、自我封闭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2]苗志超从不同角度对各年级藏族、非藏族学生、辅导员及学院教师做了个案访谈,了解到藏族学生因为语言、基础、思维习惯等差异,在学习生活和自我成长方面存在困境,而学校对藏族同学过度宽松照顾的政策也导致了其学习动力不足。另外,藏族学生很少参加集体活动,在生活适应性和融入性方面障碍明显。[3]王金元以经济发达的无锡地区的非民族院校藏族学生为例进行了调研,也发现因为各种主客观原因,他们在学习和自我发展方面有各种困境。[4]根据学者们的观点,藏族学生在内地接受教育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既有他们自身的原因,如学习基础较差,心理调节能力不足等,也是由于学校各部门没有足够关注,缺乏针对藏族学生教育培养方面的应对举措。

学界的研究者们从不同视角提出了解决藏族同学的学习和生活适应问题的思路,但关于运用社会工作服务学生的研究还很少。何玛丽等人认为,要有效缓解学生的问题,逐渐提高培养质量,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努力,一是学校要对培养制度进行创新,完善民族学生培养方式和支持手段,另一方面,学校要注重发挥民族学生自我潜能,提升其适应能力。[5]王金元认为学校过多的优惠照顾并不能真正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反而会降低他们的权能,学校要帮助民族学生挖掘自我潜能,提升其适应和发展能力,并通过改革创新教育环境,合理解决他们的就学问题。这些学者的观点看法对于笔者所开展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将在探讨专业社会工作方法服务“计划”类研究生方面有所拓展。

三、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研究方法和对象

本研究以中国人民大学15名“计划”类社会工作专业脱产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围绕他们在读研阶段的生活和学习方面的适应情况,发现他们的困惑和需求并分析应对方法。本文采用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辅助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问卷调查、小组座谈、半结构式访谈等。研究对象中藏族同学5名,年龄在30岁及以下的8名,已婚的10名,有子女者6名;职业都是公务员,工作5年及以下的7人,6到10年的4人。由于全国“计划”类研究生还有很多,而我们选取的调查样本较小,本次研究的代表性难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计划”类研究生的职业、年龄、读研方式都是较相近的,通过此次研究依然可以反映他们存在的不同程度的适应问题和现实需求。

(二)结果分析

“计划”类研究生都是从事多年工作后重返校园深造,从政府公务人员到在校学生的角色转变对于他们来说是不小的挑战。调查发现他们入校读研期间在生活、情绪、人际关系、学习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程度的适应问题。

1.饮食起居方面。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我们了解到:优良的两人间住宿条件很好地满足了他们的需求,但学校所在地饮食口味较清淡、气候非常湿润使得他们很多人有些难以适应。由于独特的气候、饮食、风俗、文化与现阶段的生活环境有很大的不同,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有些适应不良。

2.心理情绪方面。调查显示,有一半的研究对象对其情绪的评估为比较好和非常好,而另一半人的情绪表现为一般甚至为比较差。这样的情绪在入学初期表现更为明显。经过访谈了解到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方面,生活方式变化让他们产生的心理落差。有的同学从工作岗位上的领导一下子变成了课堂上的学生,日常的行政性工作变成了学习生活,角色转化上有一定的困难。例如有同学说:“心理上有些落差,之前一直在工作,突然转变了生活方式,每天都要和其他同学一样去上学,有些不太习惯,反而工作时会更加轻松,职位稳定,没有压力”;另一方面,面临的压力较多,他们要承受努力跟上课程学习、关注原来的工作岗位的信息、可能错过升迁的机会和不能直接承担照顾家人责任等多方面的压力。

3.人际交往方面。研究发现,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化的差异使得“计划”类研究生在人际交往上存在一些不适应。藏族同学偏爱与同族同学沟通交流,因为共同语言、带来了更多归属感和亲切感。“之前工作生活在一个熟悉的藏语环境中,而现在是汉语环境……”,环境的改变使他们更容易去寻找相同文化背景的人相处,就算是交流也多为学习、生活、工作方面的问题,很少谈论情绪方面。另外,由于与其他统招生之间在年龄、工作经验和人生阅历上有一定的差距,他们更偏向于与同龄人交流,与相同工作经验和阅历的同学交流,故人际交往存在一定局限性。

4.课余活动方面。学校非常注重学生的课余生活,开展了篮球比赛、元旦晚会、文化周等文体活动;班级也组织了出游、联谊会、辩论赛等活动。通过调查,所有“计划”类同学都参加了2次以上的课外活动,他们对学校组织工作感觉比较满意;大部分同学认为不需要学校为他们举办一些针对性的活动,但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丰富生活,例如有同学认为可开展一些参观交流活动,以便他们更好熟悉并融入当地生活。

5.学习方面。调查显示,多数“计划”类同学都对所开设的课程比较感兴趣,但有些课程专业性较强、难度较大,他们学习起来有些吃力。他们超过60%的人不适应授课方式,认为知识与实践存在脱节,超过一半的人在课程中不能积极参与课程互动。在问及学习效果时,有80%以上的“计划”类研究生都感到不能深入理解专业知识,不能学以致用。同时,研究生阶段课程作业多以论文的形式出现,这让他们感到很困难,他们大多数人认为有必要在开学时就设有论文写作指导课程。另外,有多位同学表示,学校开设的专业课程不够实用和多样,可供选择的余地少,与自己的工作关联不大。可见,类研究生的专业课程安排有待调整,学习方式和效果有待改善。

四、专业社会工作方法服务“计划”类研究生适应问题的对策

“计划”类同学从地区来到东部,离开工作了若干年的工作岗位重新入校读研当学生,他们经受着巨大的改变和挑战。他们在投入到新的学习生活中去的同时,也存在着若干不适应问题。社会工作在长期的发展和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三大工作方法。本文尝试把这些专业方法运用到帮助“计划”类研究生的实际工作中。

(一)个案辅导

个案工作充分体现了对每个人个性的认识和尊重,为不同的个体提供一对一、面对面的服务和帮助,因而可以更加深入地协助其解决困难和问题。个案工作的这些优点同样有利于解决“计划”类研究生的适应问题。

为帮助“计划”类学生更好地适应研究生学习和生活,学校心理咨询老师、社会工作专业老师或有相关实践经验的研究生同学可以为他们提供个案辅导,帮助他们提升适应和融入新环境的能力,提高其解决问题的技巧。个案工作对“计划”类研究生的服务内容可以涵盖自我认识、信心培养、情绪管理、学习方法、压力疏导、时间管理、社交沟通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及技巧训练。例如,对情绪低落的“计划”类同学应该进行及时干预,可以为他们提供个体的心理评量与咨询,以更快更准确地了解到他们的心理状况,从而在评估的基础上提供适当的心理协助。同时,鼓励他们自学相关的知识,从而增强他们自我调节的能力,达到自我帮助的效果。对于专业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同学,可以帮助他们介绍和联系身边的资源,如其他学习较好的同学进行“结对帮扶”,通过在课前和课后的相互交流和共同学习,降低“计划”类研究生的学习难度。整个服务过程中,都应该注意发挥“计划”类研究生自身的优势和潜力,促进他们自身能力的提升。

(二)小组工作服务

调研显示,“计划”类研究生在生活、学习、社交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适应和融入问题。为了进一步帮助他们,我们可以采用社会工作中的小组工作方法,让他们在互动中更好的学习、生活、交往。

首先,在学习中将“计划”类研究生和汉族同学穿插组合在一起。为随机生成的学习小组安排学习任务、课程目标,并规定完成任务的时间期限。通过这种小组学习方式,让组员之间围绕一个目标共同努力,积极挖掘各成员优势资源,达到队员之间相辅相成、共同进步的目的。其次,在生活中建立互助小组。将能力较强且乐于助人的汉族同学聚集在一起,让他们借助小组活动建立与“计划”类研究生的友好信任关系,使他们遇到生活困惑或困难时,可以找到一个缓解负面情绪,获得参考方案的地方。最后,在人际交往方面组建兴趣小组,将有不同特长、爱好的同学组成兴趣小组并鼓励“计划”类研究生融入其中,借助各种兴趣小组活动,增进彼此间的感情。进而协助“计划”类同学走出他们的小群体,走进班级大家庭,使他们在研究生阶段可以获得更多的友谊。

(三)社区工作服务

高校作为一个功能社区,既有其专门化的角色,也具有一般社区的共同特点,运用社区工作的方法是服务“计划”类研究生的重要策略。本文结合以资产为本的社区工作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当前高校的实际情况,认为社区工作方法服务“计划”类研究生应该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其一,要发掘和整合高校的服务资源。新的高校生活环境对他们虽然有不利的影响,但作为一个社区,高校也有多方面的资源条件可供开发和利用。社工可以通过问卷、访谈、焦点小组等形式,向“计划”类研究生、其他同学、学生社团、高校老师和相关工作人员等了解学校的服务资源。通过调研,我们不仅能够重新梳理高校现有的资源并发现新的可能,而且也让学校各个成员尤其是“计划”类研究生认识并重视现有的资源。同时,社工也可与各个成员建立关系,了解他们想法的同时又宣传社工助人理念。在此基础上,社工可以组织高校各个群体设计有针对性的服务项目和活动,整合“”类研究生和高校的资源,开展各种服务工作。

其二,要促进学生组织和课外活动的发展。社工可以通过建立或加强高校的学生组织、团体,让“计划”类研究生负责一些工作、担任某些职务,促进他们与其他学生间的相互交流与支持,更深入地参与学校生活。社工也可以组织学生会、志愿者协会、学生社团等服务资源,开展各种文体活动来增加他们的人际交往,为生提供良好的关爱互助氛围。社工还可进行宣传动员,建立包括老师与学生的志愿者队伍,采用结队帮扶的方式对需要帮助的同学提供支持。另外,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计划”类研究生会有更多的机会表达和展示自己,加强高校的服务力量,更便捷地将自己意见和建议向学校反映出来,从而达到“增权”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等五部委关于印发的通知(教民〔2005〕11号)[Z].

[2]许金刚.内地就读藏族大学生适应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09(12).

[3]苗志超.非民族院校民族学生教育培养的支持与增权服务问题的探索——以江南大学法学院民族生的教育培养为例[J].大观周刊,2011(38).

[4]王金元.当前非民族院校民族学生教育面对的问题与挑战——以某高校藏族学生教育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8).

[5]何玛丽,马少飞.大学生社会化发展途径分析[J].山东文学(下半月),2010(12).

[6]黄其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提升工作水平[J].发展论坛,2009(5).

[7]严庆.发挥内地办学模式效应推动边疆民族教育快速发展[J].中国民族,2006(12).

教师结对帮扶学生计划范文6

【关键词】学困生 现状 形成原因 教育方法 对策

所谓学困生,是指那些在品质、知识、能力、方法等要素及要素的融合方面存在着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智力和感官正常,但学科学习效果低下,不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措施给予补偿和矫治的学生。按照课程标准要求,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这是素质教育的客观需要。平时,我们也经常强调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教育者要树立“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理念。因此,关注学困生,带领他们走出学科学习的困境,是教育均衡、平等的需要,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职责和应该思考的课题。

1.小学学困生的现状及形成原因

小学教育是教育的关键和基础阶段,特别是小学低段教育是每个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培养教育的生成阶段,为了使每位学生都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必须弄懂学困生的基本情况,掌握学困生形成的基本原因,才能像医生一样正确诊断,真正做到“对症下药,药到病除。”剖析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1.1 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一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这个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无疑对未成年儿童是一大诱惑与刺激,使他们在对人生的追求,对事物的判断以及对是非好坏的辨别方面发生了错位,认识模糊不清;二是“拜金主义”的影响,认为读书无用,存在“有钱能使鬼推磨”的金钱万能思想,无心学习,不求学习;三是学生整天沉迷于网吧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一蹶不振,追求虚假梦幻的东西,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1.2 家庭环境的影响。一是单亲家庭,由于父母婚姻悲剧以及酗酒、赌赙等行为影响,使孩子缺少父母的关爱和家庭的温暖,幼小的心灵受到创伤,从而出现了敏感、逆反心理,甚至于出现厌学、逃学的现象;二是农村的留守儿童,因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忙于生计,家庭教育滞后,使孩子缺乏父母的管教约束和学习生活的指导,从而放任自流;三是家庭教育出现误导和偏差:一种是父母恨铁不成钢,急于求成,教育方法简单粗暴,缺乏细致耐心的教育和沟通;另一种是过分溺爱子女,对孩子言听计从,任意骄惯孩子;还有一种是父母经商,崇拜金钱,不重视对孩子的学习教育,灌输拜金主义思想,用物质金钱刺激,直接影响了子女学习的积极性。

1.3 学校缺乏学困生转化的氛围,使教育形成误区的影响。.一是以应试教育为考核依据,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的评价只注重分数,缺乏对学困生帮助转化的正确认识,缺乏对学困生正确、全面的教育方法和措施;二是教师缺乏对学困转化的爱心和耐心,一般学困生都是一些淘气、不听话的孩子,上课不认真听讲,甚至捣乱,影响正常的学习秩序,对教师教学形成压力,气急令教师揭短体罚等,这样反而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另一种是怕伤及学生,受学生家长和社会舆论的谴责,教师对其自任放流,不严加管束;三是长期以来,教学采用的组织教学、检查复习、教授新课、巩固复习、布置作业的五段式教育,已经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师教学的创造性受限,课堂教学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加上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加重,使学困生已出现了严重的消化不良。

1.4 学生自身方面的影响。一是智力欠缺,有一部分学困生,他们记忆困难,理解缓慢,对于所学知识不能消化,他们虽表现为愿学、乐学,但学习花费的时间比其他学生多,而学习的成效不显著,跟不上其他同学,在学习上处于困难状态;二是性格孤僻,这类学生由于性格的原因,他们自卑心理严重,缺乏自信心,具体表现为性格内向、敏感,不愿与同学和老师沟通交流,学习成绩差;三是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目的不明确,没有上进心,贪玩,不愿听讲,不认真做作业,依赖性强,不独立思考,作业照抄照搬。

2.转化学困生的教育方法及对策

2.1 积极营造学困生转化的良好氛围。

2.1.1 为学困生转化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有相当一部分学困生形成的主要愿因是沉迷于游戏厅和网吧等一些不健康的娱乐场所,因此,相关部门应该采取措施,坚决制止未成年人进入这些不健康的娱乐场所,为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一片蓝天和净土。全社会都应关注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可以有计划、有步骤地兴建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年读书馆,少年科技馆等青少年活动场所,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1.2 切实加强与学困生的沟通,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爱护每一位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是教师的职责所在。而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加强师生间的沟通和了解,却是教师保护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举措。因此,作为教师要关爱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对学困生,更要坚持阳光教育,多谈心,多关注,多引导,多帮助,使他们能有机会参与和展示,真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1.3 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帮助树立学习自信。学困生普遍存在压抑感,具有厌学情绪。教师应该多为学困生考虑,在学习上对他们多一些帮助,在生活上多一点偏爱,平常多表露教师对他们所抱有的深厚期望,使他们从心理上获取一种愉悦和满足,唤起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感。另外,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把某些表面上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置于适合儿童年龄和心理特点的富有趣味的环境中,吸引学困生的注意力。并在课堂中多方面的为学困生创造表现自己和获得成功的机会,一旦有成功和进步,及时给予肯定,使学生在享受成功的快乐中增强学习兴趣,逐步树立起学习的自信。

2.1.4 学生、家长、老师要尊重学困生,三者要努力营造关注、关爱学困生的氛围。学困生因学习差的原因,在心理上很自卑,感到被人岐视,抬不起头。因此,学生、家长、老师要三者配合和协调,积极营造关注、关爱学困生的氛围。在学校里,教育学生要团结尊重和帮助学困生,老师更要关注学困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状况,要多捕捉学困生的特长和亮点,给予肯定和表扬。在家庭里,父母要克服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克服急燥粗暴的教育方法,要以身作则起表率作用,为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创造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

2.2 努力构建学困生转化的平台。

2.2.1 因材施教,坚持分类教学和指导。首先,通过老师与学生及家长的沟通,真正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掌握造成学习困难的真正原因,切实做到心中有数。接着,要根据每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坚持分类进行指导,努力提高学困生的转化力度。教师对于学困生的指导应突出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具体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课堂中对于学困生要多提问,多讲解,不懂之处要进行细致的指导,切实提高学困生的听讲能力、理解能力及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

2.2.2 倾斜政策,吃偏饭,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教师要坚持对学困生的课外辅导,有意识地为学困生吃偏饭,针对他们学科差的方面,进行单独充电,这是提高学困生学习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途径。这就需要每位老师要有爱心和耐心,要有奉献精神,不计个人得失,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首先是要各学科老师要互相配合,共同协作,有计划,有时间对学困生进行辅导。其次是针对每个学困生的具体情况,有重点地进行辅导。第三是在班级同学中倡导同学一帮一结对子帮扶活动,有效地减轻老师的负担和压力,营造一个比学赶帮的良好风气。

2.2.3 灵活多样,让学困生在快乐教学中转化。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教育目标是面向未来。以人为本,在教学中就是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幸福为本,青少年快乐、幸福成长是教育工作最重要的目的。培养学生德才兼备,追求德、智、体全面发展是教育者永恒的主题。而统一的教育摸式,一刀切的考试方式,无疑使学困生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如果能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灵活多样,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和优势,这样就能让学困生在快乐教育中转化,才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2.2.4 积极构建展示平台,为学困生提供表现空间。作为教育工作者,要积极面对学困生的现状,要及时了解他们幼小心灵的变化,掌握每位学困生的详细情况,以便对症下药,做好工作。在转化学困生教育上要始终以“快乐教学”、“阳光教育”为主题,积极为他们搭建展示平台,为他们提供表现空间。可以针对学困生的实际情况,为他们采取召开“生日庆祝”、“学习交流”、“谈理想”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为他们创造发挥、展示自己提供平台,进一步激发他们爱学习、爱生活的兴趣,使他们在充满快乐的活动中转化提高。

参考文献

[1] 《浅谈学困生的产生原因及其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