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生产要素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化工生产要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化工生产要素

化工生产要素范文1

我院对260例确诊为宫内妊娠患者,采用缩宫素配合生化汤丸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2008年1月~2008年12月来我院自愿要求药物流产的健康妇女260例,年龄18~40岁,孕龄35~49天。经尿妊娠试验、妇科检查和B超检查确诊为宫内妊娠,无药物流产禁忌证,无烟酒嗜好,近3个月来未应用任何甾体类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2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30例。

2 方 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流产方法,上午9时口服米非司酮50mg,晚上20时口服米非司酮25mg,连服2天,第3天上午8时服米索前列醇0.6mg;观察组服用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的方法同对照组,并于服米非司酮的第1天开始加服生化汤丸1次6g,1天3次,共服5天,并于胚囊排出后立即肌肉注射缩宫素10u,1天1次,连续3天。

3 结 果

3.1 疗效标准 完全流产:用药后2周内胚囊自行完整排出,出血逐渐自行停止,B超复查显示未见胎囊及残留组织,子宫大小正常。不全流产:用药后2周内有胚胎组织排出但不完整,B超复查显示有胚胎组织残留,需行清宫术。无效:用药后2周内无胚囊排出,阴道反复出血,淋漓不断,B超复查显示宫腔有胎囊,需采用负压吸宫术终止妊娠。

3.2 流产率 对照组完全流产115例(88.5%),不全流产14例(10.8%),无效1例(0.8%);观察组完全流产124例(95.4%),不全流产6例(4.6%)。观察组完全流产率优于对照组(P

3.3 两组阴道出血时间与出血量 见表1。表1 两组阴道出血时间、出血量比较例与对照组比较,P

4 讨 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已被广泛应用于终止49天内早期妊娠,效果较好,但流产不全、失败时需要再行刮宫术,增加了受术者的痛苦与损伤。同时流产后出血量多、时间长等副作用影响药物流产的可接受性和安全性,从而限制了药物流产在终止早期妊娠上更广泛应用。因此,提高药物流产的完全流产率,减少药物流产后的出血量及缩短出血时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1]。西医认为,药物流产后出血不止是由于胚胎组织残留,瘀血积聚,加之子宫收缩乏力而造成。中医认为,流产可致冲任受损及胞宫留瘀,瘀血阻滞经脉而导致血不归经,日久不尽[2]。治疗上不能见血止血,因瘀血不祛,新血不守,血不归经,治宜以活血化瘀为主。生化汤丸为纯中药制剂,其中党参、白术、黄芪补气养血,茯苓健脾利湿,川芎活血行气、祛痛又具加强子宫收缩功能,桃仁活血祛瘀,白及收敛止血,生地清热凉血,阿胶补血止血,益母草活血祛瘀,促进子宫收缩。诸药合用既能补气养血,又能活血祛瘀,收敛止血、消肿生肌而达到止血的目的。

不全流产或出血时间长者行清宫术或负压吸引均可损伤子宫内膜,引起内膜疤痕形成,使再孕蜕膜发育不良;负压吸引后子宫内膜的创面易感染,导致胎盘粘连、残留,胎盘剥离困难造成出血,可能对受术者今后的生育造成负面影响。笔者采用药流后服用生化汤治疗能加强宫缩而促进残留胎膜排出,既可避免药流后因宫内少量组织残留行清宫术给受术者带来的痛苦,又能缩短药流后阴道出血时间,适合于未婚、未育的早孕妇女[3]。

参考文献

1 于 冰,郝 敏,王剑玲,等.中药消炎止血胶囊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临床观察.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5,13(1):31

化工生产要素范文2

关键词:山东工业;产业转移;研究

推进产业转移,是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的必由之路。加强对产业转移规律性的认识,主动运用好产业转移的发展战略,对山东工业发展显得特别重要和迫切。

1、推进产业转移是现阶段山东工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产业转移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现象,是为实现其产业进步,在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等因素发生变化后,将处于创新、成熟或衰退等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的产品生产、销售、研究开发甚至企业总部转移到另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行为和过程。客观上表现为产业在空间上的移动,目的是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促进分工结构的优化和产业升级。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世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新一轮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正在加速推进。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凭借区位和人文优势,依靠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先后承接了亚洲四小龙以轻纺产品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日韩以机械和电器产品为代表的劳动和资本密集型相结合产业、欧美等发达国家以IT生产制造环节为代表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等,迅速走过了工业化的前、中期阶段,实现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但随着产业大规模集聚和开发强度提高,我省东部地区的能源、原材料、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保障条件受到极大限制,制造成本大幅上升,发展空间狭小,资源和环境承载力趋于下降。依赖资源和廉价劳动力发展经济已难以为继,迫切需要将依赖资源和廉价劳动力的低端产业或适度控制,或适度向外转移发展,以腾出更大空间承接发展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高附加值产业,逐步实现产业结构的现代化。

我省主动实施产业转移战略,一方面可以通过招商引资,更好地发展先进制造业,推进产业聚集发展。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对衰退产业逐步对外转移,将其集聚的土地、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得以释放,为优势支柱产业、新兴产业提供新的生产要素,实现资源的重新配置,从而实现产业的优化升级;亦可利用产业转入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廉价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带动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迅速积累,为传统产业比较优势的升级创造机会,有助于转入区域内新的主导产业的形成。

2、推进山东工业产业转移的基本方向

推进产业转移必须通过市场基础性配置作用和政府政策的引导,使生产要素在动态中处于最佳配置状态,亦使产业处于最佳赢利和发展状态,使生产力布局最优化。以不同的层面和范围考量,由于出发点和期望目标不同,对产业转移的判断和摆布也不同。山东工业根据产业发展对生产要素的依赖和综合支撑能力,可在五个层面推进产业转移,即:承接国内外先进产业转移、省域内选择性产业转移、有限度发展传统产业、向省区外转出部分产能、逐步退出资源环境无保障产业。

2.1 承接国内外先进产业转移

我省产业布局上存在着同构、同质和低水平重复的问题,急需引进先进产业,打造产业品质优良、市场竞争力强的特色经济区,形成引领全省经济发展的产业高地。因此,在国际分工格局多变和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山东承接产业转移,要以促进产业升级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把自身产业调整的需求与国际产业调整的需要联系起来,将产业接纳从以量的扩张为主向以质的提高为主转变,建立不同的产业承接方式与区域发展战略,承接好世界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转移。发展高端产业和总部经济,提升研发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结构层次和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承接产业转移应注重区域内优良要素的强势聚集,创建产业升级的机制和内生动力。山东应以五大重点区域带动战略发展规划为依托,发挥自身区位和产业优势,培植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技术先进、配套发展的产业集群,形成合理布局、错位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空间格局。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根据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战略定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基础和发展潜力,充分发挥海洋产业链条长、带动作用强的优势,重点承接国际先进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海洋装备制造业、现代海洋化工产业、海洋水产品精深加工业、海洋能源矿产业,壮大蓝色经济规模,使之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海洋经济聚集区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化工生产要素范文3

关键词:京津冀都市经济区;功能定位;集聚―辐射机制

中图分类号:F1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07)02-0030-06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在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了三个较为成熟、规模较大的都市经济区。过往20年来这些区域经济增长速度迅猛,成为带动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国际宏观背景下,它们仍然是我国参与世界经济竞争的前沿阵地,在整个国际经济体系中代表国家(薛凤旋等,2003)。随着新一轮全球经济格局重组的到来,如何重新调整都市经济区国内功能定位是制定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应对战略的前提条件之一。本文以我国京津冀都市经济区(以北京、天津为核心城市,包括河北省石家庄、廊坊、保定、唐山、秦皇岛、张家口、承德以及沧州八个地级市在内的地域范围,2003年国土面积18.5万平方公里,常住总人口7 370万人)国内功能定位的研究为例来探讨区域功能定位。

区域功能定位是通过分析宏观背景和区位条件来明确其未来发展的主导功能与地位,具有全局性和指导性,是区域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镇)是区域生产要素的汇聚中心,是区域经济活动的基本地域单元。城镇体系是一定地域范围内一个国家或地区一系列规模不等、职能各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集聚―辐射是其内在发展机制(宋家泰等,1987)。区域发展最重要的条件之一是形成有效的城镇体系,因此,城镇体系的整体功能可以成为区域功能定位的直接切入点,应该重在探讨集聚―辐射机制的内涵及作用途径。

2.功能定位研究的基本思路

区域功能定位是关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工农业生产布局、城镇体系组织、基础设施规划以及土地利用规划的战略发展制定的依据。城市是经济活动组织的枢纽或节点,因此,区域功能定位可以从区域的重要城市功能着手,并通过探讨流动性生产要素如劳动力、资本、信息等在各个城市间的集聚―扩散机制,挖掘区域城镇及城镇体系的整体功能。

2.1 从核心城市功能的角度切入――我国政治、文化及科技创新核心区域

城市是区域功能的空间承载。区域内各城市与其所在的城镇体系之间以及体系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各种经济社会活动相互联系作用,产生区域整体效益。区域中的城镇体系尤其是都市经济区的城镇体系中首位城市的功能与作用往往成为区域的“集聚―辐射”机制的枢纽。因此,从首位城市的功能识别入手,可以得到区域在经济社会方面的功能。

以京津冀都市经济区国内功能定位为例,首位城市北京是我国的首都,这就决定京津冀都市经济区在我国具有最高级别的政治功能与地位,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地缘战略地位。

京津冀都市经济区是我国的文化核心区域。从历史发展过程来看,北京是我国历史上的古都,凝聚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军事交通位置扼要(图1),是北京成为历史上元、明、清三个历史朝代古都的重要原因。古代京津冀所在区域是中原通往关外东北和蒙古高原的交通要冲,兼有军事重镇和北方各族商品交换中心职能。蓟城、幽州等古名城均曾出现在这一地带,因此,历史上京津冀都市经济区区域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和文化交流、融合及积淀之地。

图1 古代元以前的京津冀地区示意图

京津冀都市经济区科技创新优势明显,成为集中展示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门户地区。京津冀都市经济区拥有高等院校200多所,科研机构800多家,文化底蕴、人才优势以及科技力量都明显优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此外,跨国公司在北京设立的研发中心189个,占全国的27%。从科研经费筹集的角度看,国外资金占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的比例,北京处于最高水平,为3.1%;其次,是上海2.5%。具体从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分析看:(1)北京在企业的科技经费筹集额中直接来自外国资金所占的比重以及贡献率排名第一,为7.9%,上海为3.1%;(2)国外直接提供给北京地区科研机构的经费远远高于其他省市,这说明北京地区科研机构在利用国外科技经费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其次是广东和上海;(3)北京高校科技经费筹集中来自国外的资金也远高于其他省市。面向未来,京津冀都市经济区的政治文化和科技创新能力立足在夯实的科技文化基础之上。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核心城市功能主导其所在区域的功能,但区域功能定位不等同于核心城市的功能定位。这是因为,“中心”一般就城市而言,用以描述空间上抽象的“点”;而“都市经济区”则是“面”的概念,是空间“面”相对于更高层次的“面”而言,因而某种区域功能的主导地位用“核心区域”较为妥当。

2.2 从集聚的角度研究――我国最主要的城镇和工业集聚区之一

“集聚”(Agglomeration)是城市及城镇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由于流动性生产要素如人口、资金以及生产资料等向某些地区汇聚,产生外部效应与规模经济,促使城市(镇)和工业飞速发展。国际化、城镇化、工业化以及市场化引发流动性生产要素的空间集聚,是推动京津冀都市经济区经济发展的直接驱动力。

2.2.1 国际化程度深入发展。京津冀都市经济区是环渤海地区参与世界贸易的前沿阵地,在贸易分工格局中占据非常有利的地位。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东北亚区域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中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区域GDP约占世界的1/5,占亚洲的70%以上。日本、韩国等国家与我国尤其是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合作日益频繁,目前日本和韩国已经跃居对华贸易的第一和第五大国。通过世界上主要国家在华投资倾向分析的结果表明,京津冀都市经济区依托其在东北亚经济圈中的交通区位优

势及涵盖我国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的经济腹地,成为日韩等东北亚的国家和地区在我国投资的重点区域(表1)。这些国家和地区向我国尤其是环渤海地区出口零部件和中间产品,加工生产成最终产品,出口美欧市场,是我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研究表明,国际化对京津冀都市经济区发展的直接驱动作用将越来越大,京津冀都市经济区的潜在经济发展能力显而易见。

另外一方面,从资源利用和开发的角度看,京津冀都市经济区的水、矿产等资源相对紧缺。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对海外资源的依赖程度将不可避免地升高,并产生对国际化程度加深的内在需求。这些基本前景决定了国际化将直接驱动京津冀都市经济区未来经济发展。

2.2.2 城镇集聚密度大。京津冀都市经济区区域位于华北平原,是我国城镇密集地带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京津冀都市经济区中县级以上的城市总数已经达到115个,高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82个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区的35个(图2)。

图220世纪90年代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城镇密度分布图

值得关注的是,下一轮全国区域经济发展中新经济增长点的培育将成为京津冀都市经济区城镇发展的重要契机。“十一五”期间,天津滨海新区、河北曹妃甸地区依托各自临海的区位优势,将是京津冀都市经济区乃至整个中国北方地区新的产业与人口集聚区,成为吸纳外来人口和产业转移的承接区域。首先,天津滨海新区是东北亚地区通往欧亚大陆桥最近的起点之一,是从太平洋彼岸到欧亚内陆的主要陆路通道,也是华北、西北乃至中亚地区最重要、最便捷的海上通道。交通区位的优势成为产业与人口集聚的动力之一。交通沿线将成为潜在人口集聚点出现的地区。其次,产业支撑能力颇为坚实,可以成为潜力巨大的人口产业集聚点。2002年,滨海新区生产总值就占全市的40%,外贸出口占天津市的50%。现代制造业基地的雏形已经出现,开发区电子工业基地、大港石油化工基地和海河下游现代冶金基地初步形成。而河北曹妃甸地区立足于深水大港、大泊位以及后方滩涂土地资源优势,承接首钢和唐钢的产业转移,发展钢铁、石油化工等临港重化工业;同时配套发展大宗物流以及仓储、运输、信息等现代服务业,有望成为我国北方现代化临港重化工业基地。

2.2.3 工业化趋势深入发展。京津冀都市经济区目前总体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在经济全球化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我国也正从行政区划为界的区域竞争向以产业互动为基础的区域经济竞争转变。

宏观形势的变化促使京津冀都市经济区各城市间产业布局与发展开始互动,工业化趋势不仅表现为各个城市产业结构向更高层次发展(见表2),还表现为各个城市间产业的转移,城市之间分工愈来愈明确。京津冀都市经济区已经形成现代服务业、现代制造业和传统产业组合的区域产业结构,是我国重要的服务业集聚的核心区域,是高新技术产业、汽车、电子电信、机械工业制造、能源及原材料工业基地。其中北京以奥运为契机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着力打造汽车、电子信息、石化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工程与医药、都市工业等六大支柱产业,促使其加快成长,壮大规模;天津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综合性的港口城市和加工制造业基地,是京津冀都市经济区强大经济能力的实业支撑;唐山作为能源、原材料生产为主的重工业城市,是京津冀都市经济区不可忽视的经济中心城市;秦皇岛是京津冀都市经济区重要的能源、原材料输入输出基地;廊坊位于京津之间,具备典型城郊型和卫星城经济发展基础;保定是河北省重要的轻工业生产基地和地区中心城市,是华北重要的造纸和胶片基地,并能够分担北京教育科研职能;沧州地处沿海开放地带,是河北省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主要城市之一,随着神黄铁路西煤东运通道的建设,具有发展成为规模较大中等城市的基础;承德是京津冀都市经济区重要的生态资源涵养区,也是全国重要的旅游城市;张家口已成为河北省重要的工业城市和晋蒙冀交界区域的重要商埠。

以上分析表明:无论是外部宏观环境还是内部互动协调,都直接驱动着京津冀都市经济区的工业化深入发展。

2.2.4 市场化效益发挥潜力巨大。京津冀都市经济区正在成为我国高速发展、规模庞大的消费市场。京津冀都市经济区2004年常住总人口约为7 370万人,从1990~2000年间居住六个月以上的外来人口近年来急剧增加(见表3),巨大的消费人群正在形成。北京和天津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万元以上,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中住房、汽车、教育、文化娱乐成为主要消费;2003年河北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 239元,消费能力也在逐年递增。北京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和汽车消费市场之一。2000~2003年商品房施工面积年均增长27%,2003年达到9千万平方米,销售面积年均增长25%,2003年达到1 894万平方米。商品住宅销售中外地和海外购房者比重提高,其中高档房占20%左右。北京市汽车保有量达到200余万辆,近年来年均增长10万~20万辆。

2008年奥运会带来的发展契机进一步加速京津冀都市经济区市场化进程。北京将着力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知识型服务业、现代流通业、旅游会展业四大产业,一方面,快速健康的市场化进程是四大支柱产业成熟发展的有力支撑;另一方面,四大支柱产业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市场化进程的深入,并持续提高对现代服务业、旅游业以及会展业的需求。

2.3从辐射的角度研究――我国北方经济发展的引擎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在东部沿海地区形成了三大都市经济区――京津冀都市经济区、长江三角洲都市经济区以及珠江三角洲都市经济区,其中仅仅只有京津冀都市经济区位于北方经济区。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京津冀都市经济区成为沟通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轴心,其辐射能力随着核心城市经济增长而不断增强。

京津冀都市经济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特点表现为重化工业的加速发展和加工制造业步入到结构升级阶段。

京津冀都市经济区的机械制造、冶金、化工以及建材等重化工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和生产布局的优化调整等将加速发展。这些产业的重要特点是建设周期长,投资规模大,产业联系复杂,一旦启动,带动面广,对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强劲。

此外,重化工业的加速发展促进了加工制造业的结构升级。在重化工业发展阶段,重化工原材料产业、重加工制造业,如汽车、精密仪器生产制造业等、住宅、交通基础设施制造业等等将会在京津冀都市经济区直接形成一个规模更大、结构更为复杂的加工制造业体系,涉及地域面广,地域分工因此进一步拓宽深化。

京津冀都市经济区尤其是核心城市北京和天津,依托其产业优势及人才优势,在新一轮经济增长过程中,是整个工业化进程的引擎,推动西北、华北以及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

2.4 从区域空间网络体系的角度研究――沟通我国东、中、南以及北部经济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地带

目前京津冀都市经济区已基本形成以北京为主中心(陆路及空路)、天津为副中心(水陆)的陆海空综合运输网络,并呈现以首都为中心的发散式组织形态(见图3,4)。可见,在我国整个交通网络体系中,京津冀都市经济区的交通位置十分扼要,腹地范围十分广阔,包括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连通东北与华北,直通华南、华东,是东北亚地区直通欧亚大陆桥最便捷的通道起点之一。

京津冀都市经济区的铁路网络发达,以北京为中心的放射铁路线主要包括京山、京沪、京广、京九、京原、丰沙、京包、京通、京承、京秦等10条,连接天津的铁路有4 条干线(京津线、津山线、津浦线、津霸线)和1条支线(津蓟线),此外还有大秦线、神黄线等能源通道和南堡线、坨港线等疏港铁路。公路网已初具规模,有14 条国道以本区作为出发点,省道和县乡道路较为稠密,其中高速公路里程约占全国的1/10,2003年已建成的有12条,形成了一个网络体系。

图3 京津冀地区铁路区位

图4 中国城市间航空连接强度与连接紧密度最高的航线

以北京为中心的航空枢纽港在我国航空网络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周一星,2002),航空连接强度与连接紧密度均位于前列(如图4所示)。以北京为中心的京津冀地区无论是航空流的供给量与需求量都具有巨大的市场保证,成为核心航空枢纽地区。

此外,京津冀都市经济区还形成了以天津为枢纽的渤海西岸港口组合,包括天津、秦皇岛、黄骅、京唐等港口,未来河北曹妃甸港口等新港口建设等,使得地域组合内港口功能互补,各自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天津港是我国重要的枢纽港,腹地可达华北和西北广大区域,主要承担外贸件杂货和集装箱货物进出口;秦皇岛港为深水良港,是我国最大的能源输出港;黄骅港是我国北煤南运第二条通道的海铁联运港。

京津冀都市经济区的交通运输网络区位优势十分突出,具有启东承西、沟通南北的枢纽地位。充分利用这一地理交通区位优势,是京津冀都市经济区政治文化和科技创新核心区域的立足点;是完善与其经济腹地――“三北”地区发生“集聚―辐射”机制作用的渠道;是面向东北亚、接轨全球经济的关键所在。在下一轮经济增长过程中京津冀都市经济区要实现其区域功能优势,完善“集聚―辐射”机制的作用,必须以交通区位优势为根本出发点。

3.区域功能定位的推导思路

从区域功能形成机制看区域功能的定位,流动性生产要素在空间上的重组起到十分重要的重塑作用。由于资本、技术以及信息等生产要素的外部效应,区域比较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导致集聚与辐射机制发生作用(见图5),产生规模经济。流动生产要素主要包括人口、资本以及生产原料(自然资源等),只有土地是无法发生空间位移的非流动性生产要素。在一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人口、资本以及生产原料等流动性生产要素在空间上的集聚,形成特色产业,区域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并举,从而实现区域功能。区域功能定位既要追溯区域过往生产要素的空间“集聚―辐射”机制,分析研究区域在不同空间尺度下的地位与作用,又要为未来区域发展战略和各项规划提供直接依据。

图5 区域功能定位形成机制示意图

以京津冀都市经济区国内功能定位为例:“我国政治、文化及科技创新的核心区域”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北京这一核心城市功能推导而得出的结论;“我国最主要的城市和工业集聚区之一”从“集聚”的角度看,流动性生产要素人口、资本、技术以及信息等综合作用结果在京津冀都市经济区的体现,其集聚趋势在经济全球化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将进一步深入发展,在国际化、城市化、工业化以及市场化直接驱动下,外部效应与规模经济相伴产生;“我国北方经济发展的引擎”则从“辐射”角度阐述了在新一轮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京津冀都市经济区对周边区域的带动作用;“沟通我国东、中、南以及北部经济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地带”则是从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体系中定位其区域功能的支撑体系。

上述区域功能定位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中分析,其分析思路如图6所示。区域功能定位(这里针对国内功能定位而言)在空间尺度上往往具有相对性,需要承接更高层次区域功能定位的影响,从而正确推导研究区域功能定位。流动性生产要素是“集聚―辐射”机制发生作用的客观载体,对其在时空格局中的把握成为功能定位准确与否的关键。这是因为区域功能往往体现流动性生产要素的空间重组将直接导致非流动生产要素(如土地)功能发生改变,进而改变整个区域功能。

图6 区域功能定位推导思路

4.结论与思考

综上所述,区域功能定位要描述空间相互作用机制――“集聚―辐射”的过程,刻画流动性生产要素如原材料、人口、资金以及技术等等在空间的集散地域及集散途径,评价其在空间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与作用。流动性生产要素,如信息和技术,近年来成为区域发展的新区位因素。由于外部效应与规模经济,区位作用得以改变,“集聚―辐射”机制得以深化。因此,对流动性生产要素的空间集散及作用是新时代背景下对区位、区域以及区域功能研究的拓展方向。

(1)区域功能定位是在一定时空范畴内进行的区位分析,具有一定的空间层次性和时间进程性。因此,区域功能定位需要结合一定的历史发展进程,立足区域资源禀赋,研究在空间层次上与其他相同等级区域的比较优势。(2)区域功能定位要充分挖掘“集聚―辐射”作用机制的内涵。“集聚―辐射”是不同层次地域单元(如城市和城镇体系)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机制。流动性生产要素的空间集散地域及集散途径是“集聚―辐射”机制的重要空间载体,其外部效应以及达到一定规模后产生的规模经济,是“集聚―辐射”作用机制的内涵所在。因此,功能定位作为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必须阐明区域更高层次区域中“集聚―辐射”机制演绎过程。(3)区域功能定位必须高度概括在更高层次交通网络体系中的区位优势。区位是区域在空间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流动性生产要素以交通网络为支撑在空间的重组,改变交通网络体系,反过来,交通网络体系的变化又能导致流动性生产要素的流量与流向,两者相互作用和影响。

参考文献:

[1]宋家泰,顾朝林.城镇体系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初探[J].地理学报,1988,43(2):97-107.

[2]周一星,胡智勇.从航空运输看中国城市体系的空间网络结构[J].地理学报,2002,21(3):276-286.

[3]薛凤旋,蔡建明.中国三大都会经济区的演变及其发展战略[J].地理研究,2003,22(5):531-540.

[4]Fujita M., Thisse J.F. Economics of Agglomeration: cities, industrial location, and Regional Growth.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5]Berry B.J.L.City classificationhandbook: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John&sons,1972.

[6]Carter H. The study of urban geography. London;Edward Arnoed,1972;45-67.

本文图4:中国城市间航空连接强度与连接紧密度最高的航线。引自:周一星、胡智勇《从航空运输看中国城市体系的空间网络结构》一文,在此表示感谢!

化工生产要素范文4

【关键词】节约新社会资源节约生产节约资源节约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把建设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章节提出,资源节约摆到了经济建设的重要位置。我国20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是与高耗费、高污染相联系的,GDP占世界3.9%,铁矿石耗费占30%,水源耗费占40%,氧化铝耗费占25%。铁矿石进口达55%,原油进口占42%。耕地资源严重不足,水资源相当匮乏。能耗是7个工业国的5.9倍,45种战略性矿产资源只有24种可满足需求。环境恶化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在某些方面更加严重。资源环境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瓶颈,其迫切性越来越显现。

一、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点在生产不在消费

节约资源可以从生产和消费两个方面入手。生产节约资源是要在生产过程中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消费节约资源是要求人们要减少对各种产品的消费。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点是生产不是消费,追求消费水平提高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从消费入手要求居民减少各种产品的消费,不符合我们要建设现代化国家的目标。

我国目前在生产中的浪费随处可见,主要原因是使用的设备技术落后和企业规模过小,致使我国在钢铁、水泥、电力、机械、建筑等领域,每单位实物产出量所消耗的能源和原材料水平,都大大高出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因此在这方面有着巨大的节约潜力。所以,要通过立法和经济手段,强制报废一批落后的生产设备,采用财政补贴、国家对贷款贴息和加速折旧的办法,支持企业尽快淘汰和更新设备,并严格限制企业所使用设备的技术水平与规模,大力提倡规模经济。

二、生产节约的重点是“增量”节约

生产节约可以分成增量节约与存量节约。增量节约是指如何提高资源的开采和加工效率,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存量节约是指已经被加工成产品的资源,如何回收与再利用的问题,就是我们所说的“循环经济”。从我国工业化发展看,未来10年,生产节约的重点应放在增量节约上,因为发展循环经济需要一定的产品积累,才有较大空间。以钢铁为例,从工业发达国家看,当基本完成工业化时,人均钢铁生产能力700公斤到1吨,人均钢铁蓄积量10吨。对比我国,人均钢产量200公斤,人均钢铁蓄积量1.5吨。目前,我国钢铁生产仍使用铁矿砂炼钢为主,占粗钢产量85%,15%用废钢炼钢,有60%的废钢是靠进口。在我国目前的钢铁消费中,房地产业占60%,机械工业占20%,汽车工业占4%,以房屋平均50年使用年限、机床和汽车平均15年使用年限计算,未来10年都不会有大量蕴含在房屋、机床和汽车中的金属进入报废期和可回收期。

我国城市化刚刚起步,汽车刚开始进入家庭,离居民主体已经基本满足对物质产品需求的目标还差很远,如果我国在2030年基本完成工业化,未来20年,我国钢铁业,可能不会进入以废钢铁循环为主的阶段。其他铜、铝、铅、锌等有色金属和塑料等资源的使用,也与钢铁的情况相当,都有一个在蓄积量达到一定程度,居民对以这些资源为原料的产品基本满足的时候,这些资源循环使用时代才会到来。

所以,生产节约的重点应放在提高对增量资源的使用效率方面,要通过立法和经济手段,促进提高资源的开采率,和支持企业对落后的生产能力进行大规模技术更新换代,使我国的采矿业与制造业能转到节约资源技术进行生产。

三、资源节约的重点是土地和水

生产要素由劳动力、资本、土地、水、能源和各类矿产资源组成。生产的节约,就是要节约各种生产要素的使用。由于每个国家和地区生产要素的天然禀赋条件不同,在生产中各类生产要素使用的密集程度就不同,因为稀缺的生产要素价格较高,会引起生产要素间的价格替代。加之国际贸易的存在,对某些国内稀缺的生产要素,可以通过贸易方式获得,有些生产要素不能通过贸易,如土地和水资源,所以,不可贸易的资源才是经济发展中真正难以逾越的瓶颈。

我国人口众多,平原面积少,人均平原面积1000平方米。日本人均平原面积700平方米,比中国少,但日本人口规模比中国少,可以从世界市场进口大量农产品,把农业问题放到国际市场去解决,从而把农业用地大量转到工业和城市化。而中国人口太多,世界市场养不起,在工业化过程中必须留足农业用地,所以,中国在工业与城市化过程中面临的土地矛盾。

化工生产要素范文5

[关键词]贫富悬殊 政治经济学 分析

一、当代中国贫富悬殊成因的的政治经济学视角

1.市场价值规律的作用

我们搞市场经济,价值规律就要发挥作用。价值规律会导致分配上的不公平,促进了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进而会起到导致贫富分化的作用。在社会上,某一部门生产不足时,该部门产品价格就会上升,就会吸引商品生产者投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反之,该部门生产过剩,商品生产者又会从中撤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转入有力可图的部门。这样,劳动生产率高的,竞争力强的企业往往获得较高的收入,因而越来越富。而生产条件差的,无力提高生产率,则竞争力差,往往得不到应有的收入甚至亏损以至破产。这种分化,从表面上看似乎是竞争的结果,实际上却是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

2.资本积累规律的作用

在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中包含了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的存在会伴随资本积累的存在。为了获取剩余价值,这些资本家通过对广大劳动者的剥削积累大量资本,而这些资本或是用于进行简单再生产,或是用于进行扩大再生产以便获取跟多的剩余价值。大量资本的积累是建立在对劳动者剥削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劳动者只会越来越穷,而富人那些私营企业主和外资企业的老板只会越来越富。

3.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作用

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资本家相互竞争的外在压力,迫使资本家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资本家就要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资本技术构成。而资本技术构成提高的结果是,总资本中的不变资本增长速度相对加快,使资本价值构成提高并导致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个别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又会引起部门及整个社会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4.分配制度不完善

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其中的多种分配制度中就包括按生产要素分配,而在按生产要素分配中,又主要是按资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弊端就是会造成贫富的悬殊。因为每个人拥有的生产要素的数量、质量、种类的不同,要素所有者所获得的收入就必然有差距。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拥有生产要素的差异性是产生贫富悬殊的重要原因。拥有优势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会有更多的机会富裕起来,积累大量资本,又利用手中的资本进行到下一次的赚取利润的良性循环中。而另一部分缺乏生产要素和资本,能力和机遇又差的弱势群体他们获得社会资源的能力就弱,就必然导致这部分群体在获取收入和积累资源资产上不如拥有丰富的生产要素的人。

三、贫富悬殊的政治经济学求解

1.深化分配体制改革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分配政策是一个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措施,主要是为了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公平问题。现阶段我国居民的贫富悬殊问题,表明政府的分配政策还很不完善。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分配制度进行改革。

①建立和完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制度是保证一个国家社会稳定,一定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同时要加大社会筹集资金的力度,做好保障金的征收工作。要严格管理各项社会保障基金,确保各项基金的管理的规范和使用的安全,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逐步加快对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的改革,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的按时发放,保障广大职工群众的医疗,确保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要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提高单位及个人的参保率。

②建立和完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提供工资最低水平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是维护劳动者权益,调整劳资关系,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建立和完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广大职工要积极地自发的组合起来,把分散的工人组织起来,成立工会组织,要强化工会组织的力量,形成一支强有力的代表工人权利的队伍,以此来和企业进行协商,增加工人在协商中的话语权,以维护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

③开征遗产税、馈赠税和奢侈品消费税

财富的馈赠和继承都是财富的转移,对于受赠者和继承者来说,不会付出劳动就得到一笔财富,而这有悖于马克思的劳动是来源的理论。对于其他社会成员来说也是不公平的。目前我国贫富悬殊矛盾比较突出,富人的豪掷千金和穷人的食不果腹形成的鲜明的对比,开征馈赠税和遗产税有利于实现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保障弱势群体的权益,实现社会公平。

参烤文献:

[1]《对我国贫富悬殊的思考及对策》(《台声·新视角》2006第一期 P283业)张航 中国地质大学管理学院

[2]《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价值与障碍及其实现路径》刘素华 《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第25 卷第2 期2010 年6 月出版 P11

化工生产要素范文6

本文从解释比较优势的动态性开始,论证中国产业的升级,不应仅仅利用现实比较优势,同时应该是国家有意识地支持企业,创造新的比较优势的过程。利用现实比较优势和创造新的比较优势的关系,不是前后顺序发展的关系,而是并行不悻,互相促进的关系。中国相对劣势的产业是:高技术,部分资本密集产品,如化工,航空航天产品,先进技术装备,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战略产业,必须作为长期动态比较利益培养,盲目迷信市场自由竞争,将永远是劣势。中国作为政治独立的世界大国,须同时走两条道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将目前劳动密集型产业升级,利用国家力量支持大企业,长期扶植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战略产业,这是发展和创造动态比较优势的,两条并行不悖的道路。

(中经评论 北京)关于加入WTO的诸多对策,皆主张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此为基础实现产业升级,最积极的思想不过“为国际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配件,或者从事其中手工装配那一部分”,至于发展独立的知识产权和战略产业,很少有人提倡。除去那些有意配合国际资本,误导中国战略发展的利益驱动和立场问题不谈,仅就认识偏差而言,有迷信“自由贸易”,厌恶国家保护,怀疑中国人的创新能力,脱离大国特征等一系列误区,而忽视“比较优势”的动态性,可能是理论误区之所在。本文从解释比较优势的动态性开始,论证中国产业的升级,不应仅仅利用现实比较优势,同时应该是国家有意识地支持企业,创造新的比较优势的过程。利用现实比较优势和创造新的比较优势的关系,不是前后顺序发展的关系,而是并行不悻,互相促进的关系。

一、比较优势的动态性

国际贸易理论基础是“比较优势论”。人们普遍认为,居于经济学主流地位的“自由贸易”思想,是以静态比较优势为基础的,而主张国家保护的德国历史学派才主张“培养动态比较利益”。实际恰恰相反:比较优势或者比较利益,从来就是动态的,发展变化的,不存在什么“静态比较利益”。只不过在具体问题上,人们一般要从现实存在的比较优势出发,并且有意无意地,主动被动地把它长期化、固定化而已。

在亚当。斯密的“绝对比较优势论”中,就承认比较利益的动态性。他把绝对优势分为两大类,第一是自然优势,第二是“获得性优势”,指工业发展所取得的经济条件,二者结合构成一个国家在生产和出口某种产品上具有的劳动生产力的绝对优势。获得性优势包括资本和技术因素的作用,因此绝对优势应该是动态的。李嘉图的“相对比较优势论”证明了,生产力不同发展水平国家之间可以根据相对优势进行交换,双方获利。

H-O-S模型以资源禀赋理论为基础指出,一个国家应出口那些密集使用其丰富要素的产品,进口那些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通过国际自由贸易可以使生产要素得到有效配置,商品和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可以促使“要素价格均等化”,并影响产业布局,这当然是动态变化的过程。

里昂惕夫发现美国进口资本密集产品而出口劳动密集产品,与美国资本充裕而劳动稀缺的现实不符。对里昂惕夫悻论的解释是:美国熟练劳动比较充裕,所以出口大量熟练劳动型的产品,这可能是最初的“人力资本”概念,这就使比较优势更加显示其动态性-熟练劳动和人力资本,都是后天培养并可较快形成的。

在微观理论方面体现比较优势动态性的,是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处于创新期的新产品,实际上是知识技术密集型的;进入发展期即变成技术资本密集型;进入成熟期变成资本与熟练劳动密集型;进入衰退期基本成为成为一般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地也随着生命周期变化而从技术创新的国家向其他国家转移,决定了国际贸易的走向。

巴拉萨在1979年提出外贸优势转移假说,假设各国外贸结构和比较优势会随生产要素积累状况而迅速改变。他把世界分为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国家,中国、印度、东盟等各个阶梯,比较优势可逐级替代。他的动态产业升级国际分工模式与东亚地区“雁形发展模式”相似,强调进出口商品结构变化和某种生产要素快速积累之间的动态联系。

但实证分析证明,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而难以升级。于是,争论就转到了:如果市场经济不能够自动促进比较优势升级,那么国家保护是否能够促进?或许,效果更坏?-这才是“经济自由主义主流派”和非主流派争论的焦点。

比较利益理论的应用与国家利益密切相关。自由贸易论者主张以现存比较利益进行国际分工,代表的是发达国家,特别是处于世界经济领导地位的“霸主”的利益,他们有意识地淡化比较优势的动态性;保护主义者代表发展中国家利益,特别是那些具有发展潜力和欲望的、处于赶超发达国家时期的发展中大国的利益,所以强调比较优势的动态性,并且进一步主张国家保护幼稚工业,因为所谓“国际市场经济”,已经被发达国家控制而不利于新的参与者。发展中国家需要依靠国家力量,以关税或进口配额作为工业化起步的暂时措施;而依靠市场力量,则根本无法实现比较优势的升级。

历史的进程和逻辑基本一致。历史上4个最大的市场经济国家,英国,美国,德国和日本,都是在贸易壁垒的保护下开始工业化进程的,英国在工业革命时期以死刑禁止丝绸和纺织品的进口,美国在20世纪20~40年代,关税平均为40%,在1932~1933年甚至高达60%.日本战后的迅速复兴,是由于美国的优惠关税政策,美国允许日本的关税率在15%以上,而美国对日本的关税只有5%。日本经济学家被筱原三代平运用动态比较利益理论,提出“产业结构论”,主张国家扶植需求弹性高、能够促进社会生产率提高的产业,即重化工业,获得成功。旧中国工业发展不起来,除去日本侵略因素,主要就是帝国主义强迫中国把关税降低到5%,从而无法保护民族产业。

战后初期,发展中国家盛行保护主义,70年代后因为效果不佳,自由贸易理论占了绝对的优势。

自由贸易理论的基本理论模型证明,自由贸易可以避免保护政策所带来的效率损失,消除生产和消费扭曲,并产生额外收益。作为一个无法影响国外出口价格的小国,关税会扭曲生产者和消费者行为的经济动因,自由贸易可以消除扭曲并增加整个社会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