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安全提升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安全提升计划范文1
关键词:文化安全 全球化 产生 特点
文化安全问题的提出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经济全球化使得各个国家的发展融合为一体,彼此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逐步加深。全球化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同时,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和广泛,不同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政治制度等相互影响甚至带来了激烈的冲突。在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的背景下,现代国际关系理论中的文化安全问题不可避免地产生。
(一)全球化发展使文化安全问题上升到国家层面
全球化不仅将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对世界文化秩序的变动和文化格局的重塑也产生了较大影响。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世界各国在全球化进程中所处的层次和地位是不同的,文化发展的水平也不平衡。西方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动者和主导力量,在这一进程中获利最多。发达国家不仅要谋取经济利益,还在不遗余力维护其世界霸权地位。当他们发现通过文化渗透与扩张似乎可以比军事等其他手段更易于实现其野心的时候,便将经济的优势和文化的强势结合起来,极力向其他国家推广自己的意识形态、政治文化、价值观念。他们企图使自己的文化观念成为压倒一切的意识形态,进而推广西方的制度模式。随着冷战的结束,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在全球化大趋势下,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扩张的同时,不断侵蚀和同化弱势文化。由此,全球化催生了文化安全问题,并引起越来越多国家对文化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
(二)时展使国家安全增添了文化安全这一新内容
传统的国家安全理论主要是指政治安全、军事安全和经济安全。时展促进了世界各国文化交流与合作的范围、深度与广度的扩展,扩大了国家安全理论的内涵和外延,随之带来了文化安全的问题。尤其在当今时代,西方文化借世界文化交流空前开放之机,以强势经济作为后盾,在国际交往中开展新一轮的“文化殖民主义”渗透。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发展中国家在防范西方信息与技术霸权方面弱势明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市场调研显示:在跨国流通的每100小时的音像制品中,就有74小时的制品是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的;美国影视产量只占全球的5%,市场份额却占全球的92.4%;而在国际互联网方面,美国凭借其先进的信息技术,把握着在全球范围内输出网络文化的主动权。美国人把互联网称为“空中的民主墙”,成为其文化输出的强大载体。在顺应时代潮流、融入全球化、扩大开放的同时,必然也会带来包括文化产业、意识形态、互联网安全在内的新的安全压力,这是时展向国家安全提出的新问题。
(三)文化自身发展对文化安全提出了新需求
从文化自身发展的历史进程看,民族文化、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一切文化形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这种发展变化是受各种因素制约的,既要根植于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又不能脱离本民族的社会经济基础,还会受到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影响。这就不得不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外来文化对本民族文化的影响和冲击问题。从全球化的进程来看,经济全球化是主线,但随着各国之间交流的扩大与逐渐频繁,不可避免地会促进世界各国对各自传统文化的更新改造。文化的影响是相互的,事实上,在外来文化影响着我国文化的同时,我国的文化也同样影响着外来文化。在长期交流过程中,各国文化彼此之间应该是相互借鉴、相互取长补短,如此才能各自吸收所需的养料,在交流和竞争中实现各自的发展与进步。因此,单纯地阻挡或抵制他国文化不仅不符合文化自身的历史发展规律,也不符合当今社会的实际发展现状。但是,文化全球化并不是文化的“一体化”,而是文化的开放性和多样性;文化的流动方向也绝非只是单向的,而应是双向互动的。不能以文化全球化为借口消灭文化的个性和民族性,相反地,只有在文化全球化的时代进程中强化文化的个性和民族性,才能保护本国文化的稳定、发展和创新。因此,文化安全问题便成为文化自身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四)文化安全已成为维护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世界上所有文化都是文化全球化过程的行为主体。只有各国文化的丰富多彩,才能构成当今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各国有权发展自身的特色文化,维护本民族文化的独立性,他国无权随意指责和干涉。虽然不同文化都是参与文化全球化过程的行为主体,但是不能以此为借口,以强势文化来削弱弱势文化甚至对他国进行文化侵略。当前,西方国家向其他国家推行文化霸权主义,严重损害了其他国家的文化。这引起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对文化问题的担忧和重视。文化也是一个与文化霸权相对应的概念。当今社会,国家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发展中国家越来越意识到单从反对传统的经济霸权这一个体层面难以有效地维护本国的利益与权益,同时越来越意识到文化的重要性,逐步明确提出了文化的概念。在1992年的《人类发展报告》中,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首次把文化安全列为人类社会应该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力。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文化领域中各种安全问题的不断产生,维护文化安全、保护文化已成为国家斗争的新的核心问题。
(五)文化安全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保障
当今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主要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除了为人所熟知的经济竞争、军事竞争外,更多地表现为以文化为主的“软实力”的竞争。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将文化软实力作为战略性的资源加以利用,使之成为实现特定政治目的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在我国,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生存、发展的基因,它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文化是一种能够凝聚和整合整个民族或国家所有资源的最根本的力量。维护和捍卫文化安全,是为了获得更多、更可靠的综合安全保障,进而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文化安全的内涵及特点
笔者认为,对于文化安全概念的理解,首先要从文化安全的“措施”和“手段”方面入手进行考察,此时呈现的是动态行为;其次还应考察静态的“结果”和“状态”。应该说,最重要的是通过某种手段而达到的一种安全状态,因为“状态”才是目的和落脚点,是安全与否的衡量标准。简言之,文化安全是指文化的安全状态。即一个国家保持文化不受侵犯的能力及在此基础上采取各种手段,最终所形成的本国文化的安全状态。为了更准确地理解这一概念,必须明确文化安全的特点。
(一)相对独立性
一方面,从国家力量的构成来划分,经济、军事等都属于硬力量,而文化、政治等则属于软力量;另一方面,从安全的角度而言,文化安全是相对于经济、军事等硬安全来讲的国家软安全。这就是文化安全的独立性所在。这种独立性是指文化安全的涵盖局限于文化领域,专指文化方面的侵蚀与反侵蚀。而且这种独立性决定了各国都有自己的文化安全利益,其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不容他国侵犯。当然,这种独立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因为,首先,文化安全不是孤立的,由于文化与经济、政治、军事等的内在联系,文化安全往往与经济安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等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国家安全体系;其次,文化的交流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化安全对其它安全起规范、引导等作用。再次,每个国家的文化安全也不可能截然地自成一体,绝对地孤立和封闭。一国为了保护本国的文化安全而视所有外来文化为敌对文化的做法是错误的,也是不可能做到的。对异族、异质文化不能全盘否定或排斥,而应坚持科学的精神、批判的态度,合理地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有这样,各民族文化才能在相互的交流与碰撞中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并且在促进各自发展的过程中一定程度上衍生出新的文化内容,推动文化的创新与提高。因此,确保文化安全的主要方式应该是合作而不是对抗。
(二)相对稳定性
一方面,文化一旦形成,将保持一定的持久和稳定状态, 不会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而轻易改变;另一方面,文化与民族特性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这种民族特性和民族文化本身也体现出一种稳定性,有意或无意地对外来文化产生拒斥。这就是文化安全的稳定性。相比于军事安全、经济安全等其他国家安全形态,文化安全是最牢固、最稳定的一种安全形态。但是,这种稳定性也是相对的。文化并不是静态不变的,文化安全的实现也不会因其稳定性特点的存在而自然获得。相反,只有在民族文化的动态发展过程中,一国的文化安全才能得以确保。因此,必须制定科学的文化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产业,提升全民族文化素养,增强民族文化凝聚力,促进民族文化的良性发展。在此基础上,才能维护国家的文化,进而确保国家的文化安全。
(三)隐蔽性
首先,传统的国家安全是指国家领土的保卫和防御侵犯,它守护的是物理的空间,是有形的国土,有着明确的疆域界限;而文化安全守护的却是文化的空间,是无形的思想领域,即一个无形、无法划界和不易感知的精神空间。也就是说,文化安全是一种无形的防御体系。其次,从国家安全系统的组成部分看,军事安全、经济安全等属于有形安全,而文化安全则属于无形安全。再次,文化深藏于人们的思想、心灵深处,看不见、模不着。文化安全的内核如意识形态、政治观念、价值标准等是相对牢固的,而一旦被突破则会发生急剧变化。最后,传统的国家安全面对的威胁源是清晰的,侵略者一目了然,安全防范易于锁定目标,也有利于迅速采取反击手段;而文化安全所面临的对象是隐蔽的,防范不易锁定目标,防御难度比军事防御更大。只有明确文化安全具有的以上隐蔽性特点,才能更好地制定和实施保护策略,维护好国家的文化安全。
(四)长期性
文化安全的长期性特点主要由以下原因决定:首先,文化具有发展性, 文化发展的长期性,决定着文化安全的长期性。其次,不同意识形态斗争的长期性,不同国家制度并存、对抗的长期性也决定着文化安全的长期性。再次,文化安全作为一种动态存在,它是一个长期的、时刻需要进行维护的体系。文化安全的长期性特点,决定了维护文化安全的战略和措施不是一劳永逸的,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好长远的战略规划和持久的心理准备。
(五)民族性和阶级性
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精神文明的总和。文化“是民族的,必须带有民族的特性”。文化安全同样具有民族性,因为文化安全首先保护的是一个国家的文化的安全,如果一个国家失去了民族文化和民族特性,那么它就离消失不远了。如中国文化、美国文化、俄罗斯文化、法国文化等都是一种民族文化。文化安全也具有阶级性,因为一个国家的文化是在这个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如封建主义文化、资本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等。因此,文化安全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必须是从本阶级的利益出发,保护本阶级的利益。
参考文献:
安全提升计划范文2
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于提升机
在目前煤矿生产中,机电一体化水平和自动化水平最强的设备当属矿井提升机。全数字化的交直流提升机给煤矿的安全生产带来了极大助益,尤其内装式的提升机,在结构上将驱动和滚筒合二为一,使提升机的机械结构获得了一定程度的简化。全数字提升机高度可靠,具有可重复性故障寻找、完整的诊断设施和自我诊断功能,以及简单而快速的通信功能[3]。这种提升机采用了总线防线,极大简化了电器的安装,另外,它的硬件配置也比较简单,能够互相兼容。事实上,九五期间,煤矿提升机首选机型的位置就已经被国产数字化直流提升机占领。我国自主研制出的数字化提升机,核心部分ASCS由双CPU构成,这种计算机系统性能比较先进,操作相对简便,比较准确可靠。同时,我国也自主研制了交-交变频器供电式交流提升机。其最大的装机容量已达五千千瓦,主井和副井提升机能够实现全自动化,可以不再配备绞车司机。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于提升机后,可以极大地提升煤矿井下的作业效能,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于安全监控系统
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于安全监控系统,能够极大提升煤矿的安全系数。通过对大功率和长距离式带式输送机的应用,煤矿的井下效率获得了很大的提升。监控技术在我国煤矿中的应用时间比较靠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国的国家煤炭部曾经组织过对外国煤矿监控技术的大规模考察和引进工作,这一举动及大地促进了国内监控技术的突破与发展。我国曾从法国、波兰、美国、德国、英国等国家引进了一些列安全监控系统,比如TF200、Senturion-200等,并在煤矿生产中加以应用。同时,我国还针对具体的国情,研制出了包括KJ4和KJ4在内的监控系统,并顺利通过鉴定。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紧跟时展潮流,自行研制出一批世界领先的监控系统,比如KJ90系统,KJ95系统等,这些系统特点鲜明,优势明显。比如,它们的智能化水平提升了,并且还具备了网络连接的功能,其系统软件也是采用了时下最新的Windows系统。随着国家对煤矿安全规程相关条款的不断完善,我国的各个煤矿,不论大中小,也不论是高瓦斯还是瓦斯突出的矿井都必须按照规定装备上矿井监控系统。此举促进行了生产监控系统的工厂的出现和繁荣,不仅给煤矿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去选择,而且也使厂家在竞争中提升了产品的质量。多年来,实践表明,应用了机电一体化的安全监控系统为我国的煤矿安全生产做出了十分突出的贡献。
结语
安全提升计划范文3
本人通过对*总讲话内容的学习,深有体会、启示颇多、收获丰富,站在发展的新起点,面对具体工作,*公司将以怎样的作为和贡献来回报省公司的信任,这是值得我们深思和如何付之于行动的重大问题!
*市公司作为全省的龙头,本应在各方面带头做好表率作用。但是近期接二连三发生的多起安全验视事件,充分的暴露了当前*公司发展中存在的重大问题。
首先,企业执行力仍然存在问题。*县事件发生以后,*公司召开多次会议强调收寄验视工作的重要性,但是仍然有部分*人员踩高压线。其次,态度的转变未真正落到实处。经营发展、三进工程推进、重大项目的落实没有具体的成效。再次,在履责中存在问题。当前部分基层管理人员在管理岗位上未真正做到尽心尽责、以上率下,不折不扣的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
发现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拿出具体措施来解决问题,*公司当前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狠抓业务发展的同时,安全工作仍然是重中之重。一是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对收寄安全验视工作的整治,将收寄验视作为一项长期工作严抓、狠抓、实抓。安全检查小组会继续分散在个经营单位不定时不定点的进行“不打招呼式”抽查,一经发现有未实名验视及违规收寄等行为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二是聚焦核心抓好降本增效、三进工程等重点工作。
要提高企业的执行力,不仅要提高*公司从上到下的每一个员工的执行力,而且要提高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经营单位的整体执行力,只有这样,才会形成*公司执行力,从而提升在业务发展、客户开发和市场中的竞争力。
要加强*公司执行力的建设,就要在组织设置、人员配备及操作流程上有效的结合*公司业务发展的现状,将从了解禁限寄规定到签订安全承若,从实名收寄、开箱验收、眼同封装等整合成为一个安全、有效、可控的整体,并利用在制度上减少管理漏洞,在目标上设定标准,在落实上有效监督、考核,企业的执行力度才能得到有效提高。
省公司、市公司对许多工作的布置,都是有制度,有规定,有措施,特别是在三个100%制度执行方面,更是三令五申要求全体员工必须严格执行到位,但是仍有部分单位传达落实不到位,仍有部分揽投人员没有严格执行,给企业信誉造成不良影响。究其原因,就是一个工作态度问题,一个做人是否诚实、做事是否认真的问题,做人要有一个做人的标准,做事也要有一个做事的原则。在工作中从上到下都必须时抓好执行力的落实,工作中没有任何借口,没有任何理由去强调客观情况,要做到执行无折扣,不为困难找理由,只为完成任务找方法。不管是领导还是员工,不论在什么岗位,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怀着热情、带着情感去做,真正做到诚信做人,勤奋做事,真正做到执行无折扣。。
安全提升计划范文4
[关键词]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17-0062-02
安全是企业经营运作中需要考虑的首个问题,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一种全面的管理模式,即要求企业构建起完善的管理制度与安全生产责任制,可以自主预测生产安全风险,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操作规程,同时要求企业时刻遵循法律、法规,使自身处于一种良好的安全生产状态之中。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关乎烟草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以及广大员工生命和财产安全,探讨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现阶段,我国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中存在诸多问题,例如重视程度不高、缺乏保障机制等,在很大程度上对我国烟草企业的发展产生影响。鉴于这个原因,本文指出当前我国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以期为我国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提供参考依据。
1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安全生产思想薄弱,没有将安全生产纳入战略发展目标之中
现阶段,在安全生产管理中,我国烟草企业单纯依靠感觉与经验开展相关工作的现象非常普遍,缺少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一味地强调市场销售,过分追求短期利润,而不注重安全生产管理,当经营过程中遇到安全生产问题时,倾向于通过其他企业的安全生产制度去应对。还有的企业领导安全生产管理理念与意识不足,管理水平有待加强,导致产生许多重大决策失误,使得烟草企业蒙受严重损失。另外,由于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意识不足,因此,并未将安全生产纳入企业发展的战略范畴,导致其安全生产管理手段难以与自身发展保持同一节奏,对于企业长期目标的实现产生阻碍。
1.2管理工作者重视程度较低,缺乏清晰的安全生产职责
有些领导一味地强调企业利润的最大化,而并不注重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另外,有些领导并未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根本没有制订烟草企业安全生产的长远方案,通常为了许多眼前的小利润而偷工减料,导致出现诸多安全生产问题,从而对烟草企业的长期发展产生影响;再次,烟草企业经营运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尤其是生产周期非常大,过程较为烦琐,需要诸多部门的参与,各个部门的管理权限存在一定的重叠,使得安全生产管理职责较为模糊,当出现安全生产问题时,往往很难找到具体的负责人。
1.3缺乏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是烟草企业安全生产得以实现的保障,同时是烟草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效率不断提高的前提条件。然而,因一些烟草企业管理工作者缺乏足够的安全生产意识,不注重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缺乏系统全面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导致其在具体运营过程中时常出现安全问题。同时,烟草企业的监督机制不完善,每年只是进行一些例行性的检查,检查只是走走形式,不能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导致安全问题无法有效解决,对企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2推动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有效策略
2.1建立专业的监理队伍
自行监理是烟草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的一项基础工作,主要是通过企业监理部门进行,因此需构建一支专业安全生产监理队伍,当前,因烟草企业监理承担着非常繁重的工作,故安全生产监理工作者一定要拥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这就需要监理部门通过开展培训班、举行报告会、研讨会等方式为安全生产监理工作者提供机会,使其业务水平和能力不断提升,或者通过引入优秀的安全生产监理人才的方式,使整体素质有所提高。同时,监理部门还应该配备先进的设备,为监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强力的硬件支持。
2.2提高烟草企业员工安全生产技术水平
烟草企业员工的安全生产技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因此,烟草企业应加大对企业员工的安全生产技术培训力度,使广大员工的安全生产综合素质有所提高。具体可以通过为员工开展安全生产技术培训会、鼓励其攻读在职学历或者上夜校接受继续教育等方式,提高其安全生产技术水平,也可以通过举行安全生产技术竞赛的方式,激发广大员工积极学习相关知识。
2.3构建起系统全面的安全生产管控体系
第一,建立专门的安全生产负责小组,具体由企业总经理任组长、安全生产部门经理为副组长、各个相关科室(技术质量部门、材料设备购买部门、施工安监部门等)负责人及组员,确保企业生产安全,进一步细化每一个岗位及相关工作者的职责,实行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第二,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小组,主要负责检查监督企业安全生产工作,通过检查及时发现企业安全生产中的问题并督促相关单位尽快解决,同时把具体整改责任细化到人,确保烟草企业安全生产得以实现。
2.4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文化对烟草企业安全生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企业应加强对于广大员工安全生产文化知识教育,使其形成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提高其专业能力。同时,企业相关人员应切实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帮助企业形成富有特色的安全生产文化,具体可通过张贴标语、宣传栏宣传、企业网络宣传等方式进行,将企业安全文化传递给所有员工,使其认可企业安全生产文化,构建起统一的安全生产价值观,同时能够在平时工作中严格遵守相关安全生产制度,最终使所有员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3结论
虽然我国在推进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做出很多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而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现状仍然不容乐观,在观念、制度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为改变这一现状,烟草企业应积极分析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问题,努力创新策略,加强对员工以及监理队伍的培训教育,建立科学的安全生产控制管理机制,使我国烟草企业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不断推进。
参考文献:
[1]冉丽娟.烟草工业企业员工激励机制问题及策略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23).
[2]白云凌.推行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的措施分析[J].现代商业,2012(36).
[3]陈俊松,杨宗武,张谦.烟草企业开展对标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经济问题探索,2011(1).
[4]许平湖.关于烟草工业企业战略管理的思考浅议[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2(12).
[5]韩威.安全生产标准化在烟草行业发展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7).
[6]雷建成,林伟高,毛建雄.基于“5+1”模式的烟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J].中国市场,2011(9).
安全提升计划范文5
关键词:数据库安全 数据管理水平 安全保障 操作系统 安全性原则
中图分类号:TP31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11-0186-01
1 计算机安全方案确立的意义及其存在问题
1.1 数据库管理的安全性
在计算机安全防范模块中,数据管理防范模块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数据库系统的开展离不开相关软件的应用,比如其需要进行系统软件的应用,保证安全保护方案的开展,这对于数据库的整体安全性的提升非常重要,与计算机安全防范方案密切相关。在计算机管理模块中,数据库是进行数据存储的模块,其非常具备重要性,因此展开保密程序的开展是必要的。由于其数据库使用权限的差异,其具体的安全方案实施也是不同的。比如用户权限不同,其能够进行访问的信息量也不同,用户的使用权限对于数据管理水平的提升具备非常重要的意义,这就需要进行用户访问权限的安全性优化。
受到数据库管理技术的影响,如果数据库数据发生变化,其原先的一些数据信息可能也随之变化,为了保证管理模块安全性,进行数据库安全恢复技术的开展是必要的,这样可以应对系统的故障情况,保证数据库的积极恢复。在实际情境中,数据库的应用需要进行联机,这涉及到多个用户操作模块的开展,这就需要展开计算机防范模块的开展,进行破坏预防措施的开展,提升数据库管理的整体安全性。
1.2 安全管理过程中的问题
在计算机安全防范措施应用中,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运行,离不开良好的计算机硬件。保证计算机的安全使用,除了要进行操作系统安全方案的更新,进行计算机硬件程序的维护也是必要的,这样可以降低计算机的安全风险。比如降低硬件故障而引起的问题,因为如果硬件不能使用,不法分子可能就利用这个漏洞,进行信息的破坏。又比如信息存储设备的破损,也影响了计算机信息的安全性,这也需要进行相关系统软件的应用,保证系统漏洞的避免,进行必要性的安全体制的应用,保证应用程序设计漏洞的避免,避免病毒对计算机系统的入侵。
2 计算机安全性策略体系内部模块的协调
2.1 安全策略方案的更新
为了保证计算机的整体安全性,进行防护策略的优化是必要的,这涉及到计算机数据库的整体安全性。这需要引起一些系统维护人员的重视,进行工作规范的遵守,保证数据库的有效设置,比如进行最小特权策略的应用,进行用户权限的控制,进行最小合法权限的控制,让用户获得该模块的权利,其余模块的权利,用户不需要具备,这就一定程度提升数据库的整体机密性,保证数据库系统安全性的优化。
通过对数据库完整性优化体系的健全,可以进一步提升最大共享策略的应用效益,这就需要进行数据库信息共享模块的优化,提升计算的整体安全性。在计算机数据管理过程中,按照数据库的实际需要,展开信息安全级别的划分是必要的,比如进行开闭系统策略的应用,进行用户访问权限的控制,进行明确禁止访问项目的表明,保证封闭系统策略的有效应用。
在计算机安全防范模块开展中,进行上下存取控制策略的应用是必要的,这对于数据库的安全及其操作效益的提升意义非凡,从而进行上下文内容的汲取,保证用户存取区域的有效控制,进一步提升模块的安全性。这也需要针对历史的信息存取情况展开分析,进行控制策略的健全,避免信息泄露情况的产生,保证数据信息的有效保护。比如进行数据库用户存取模块及其保存模块的优化,进行工作模块的控制,进行不同工作程序的协调。
计算机安全防范方案的应用需要一个长久的过程,系统维护人员要用可持续的发展眼光,看待安全保护系统的操作,进行多种计算机防护策略的协调,保证多个工作程序的优化,实现数据库安全策略体系的健全,提升计算机的整体安全性,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效益的提升。
2.2 内部安全模块的协调
在数据库安全机制应用过程中,进行数据库安全维护策略的更新是必要的,这对于数据库库完整性的维护具备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涉及到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模块及其客户体验模块的开展,这需要进行数据库设计人员素质的提升,保证不同工作模块的协调,实现数据库的整体完整性,保证数据库完整性约束环节的应用,进行良好的规划及其控制,保证数据库信息的良好存放。
在计算机安全维护模块中,进行信息安全保障机制的健全是必要的,这需要进行访问控制模块的优化,保证数据的整体保密性的控制,进行完整性安全机制的应用,保证访问主体及其访问客体安全模块的优化。
访问控制机制决定用户及代表一定用户利益的程序,能做什么,能做到什么程度。访问控制,作为提供信息安全保障的主要手段,被广泛用于防火墙、文件访问、VPN及物理安全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数据安全效益的提升,可以保证计算机内部各个工作模块的协调,这也需要进行数据库管理细节的把握,比如进行用户使用模块的优化,保证使用者对程序内部元素、字段等的了解,又如进行推理现象的积极预防,进行历史信息保护记录的定期查看,做好细节性工作,提升计算机的整体安全性。从而根据上下文的需要,进行不同时间段的数据的限制存取。存取控制是用来保护电脑的信息或资源免于被非法者故意删除、破坏或更改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实际使用数据库的过程中,并不是允许所有人都能够对数据库进行信息浏览和查询的。
3 结语
计算机安全防范方案的优化,需要进行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计算机系统的协调,保证操作系统的正常工作,实现数据库的整体安全性,这需要引起相关工作人员的重视,这需要进行数据库系统保护工作的细节性工作进展,从而提升计算机安全防范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刘岸,吴琨,仲海骏,陈伍军,吕志军,曾庆凯.基于策略机制的分布式文件保护系统PFICS[J].计算机工程.2004(18).
安全提升计划范文6
关键词:安全生产标准化;电力行业;综述;问题解析
中图分类号: F407 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In the new situation, the safety standardization of power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means and methods to strengthen the basic management of safety produc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way to build a long-term mechanism of safety production. This paper elaborates the course of safety standardization development in power production, and clear the necessity and significance to carry out safety standardization in power industry. Also, it gives introduction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safety standardization. At last, it proposed solutions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experience of the author to solve the problems in safety standardized.
Keywords: Safety Standardization;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Review; Problem Resolution
1 前言
电力行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是基础产业之一,电力行业能否安全、稳定的运行直接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秩序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电力行业为高危行业,存在较大的事故风险。因此,有必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有效的控制电力行业事故风险,最大化电力社会、经济效益,最小化电力危害和损失。在电力行业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有利于保证电力生产安全、促进电力企业良性循环发展,积极推动构建和谐、稳定的用电环境,发挥经济发展基础作用。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指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风险分析与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而使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2 电力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发展历程
总的来看,我国电力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发展历程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国务院总体部署,原国家电监会和国家安监总局深化明确,各地电力监管机构及安监局开展落实。
2010年7月19日,鉴于全国生产安全的严峻形式,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以下简称《国务院通知》。《国务院通知》中在“加强企业安全管理,健全规章制度,完善安全标准,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和责任追究”等方面提出了工作要求;并且在“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管理手段和政策措施,应急救援,技术装备和防护设施,技术标准体系,政策引导”等方面明确了主要任务,要求严格企业安全管理,深入开展以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为内容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2011年3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的通知》( 〔2011〕11号),以下简称《国办通知》。《国办通知》中提出“推进安全达标,强化安全基层基础”,要求有序推进企业安全标准化达标升级。广泛开展以“企业达标升级”为主要内容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活动。组织对企业安全生产状况进行安全标准化分级考核评价,且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开,并向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担保业等主管部门通报,作为企业信用评级的重要参考依据。
2011年3月下旬,电监会印发了《关于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精神继续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的意见》(电监安全〔2011〕9号)。明确了“杜绝重大以上电力生产人身伤亡责任事故、杜绝重大以上电网大面积停电事故、杜绝电厂垮坝事故,防止重大以上环境污染事故、防止主设备严重损坏事故、防止对社会造成重大影响事故,维护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保持电力安全生产持续稳定”的工作目标,并提出在电力行业开展安全标准化达标活动,要求电力监管机构和电力企业要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活动规划和分步实施方案,确保主要电力企业按照国家要求三年内全部达标。
2011年5月3日,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发文《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安委〔2011〕4号),以下简称《安委意见》。《安委意见》中提出了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总体目标和任务,并提供了实施方法和工作要求。
2011年10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 〔2011〕47号),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中对电力行业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完善处置电网大面积停电应急体系,提高电力系统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加强电力调度监督与管理,加强厂网之间协调配合。扎实开展电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和标准化建设,加强新能源发电监督管理,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加强核电运营安全监管,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对已投入运行20年以上的水电站全面开展隐患排查,加强水电站大坝补强加固和设备更新改造。
2011年10月10日,为全面推进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加强基层安全管理,夯实安全基础,提高防范和处置生产安全事故的能力,提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水平,原国家电监会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电力安全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电监安全〔2011〕21号)、《发电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电监安全〔2011〕23号)、《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管理办法(试行)》(电监安全〔2011〕28号)和《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实施细则(试行)》(办安全〔2011〕83号)。文件中明确了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主要目标,即:努力实现2013年底前规模以上企业标准化达标,2015年底前所有企业标准化达标,确保一般事故隐患及时排查治理,重大事故隐患得到整治或监控,职工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得到提高,“三违”现象得到有效禁止,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明显提高,防范事故能力明显加强。为此,各地电监会部门及电力企业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全力组织,精心策划,纷纷部署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不断提高电力安全生产水平。
2011年12月7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下发《关于切实做好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方安监局参与推动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会同电力监管机构加强对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加强对电力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综合监管,积极会同电力监管机构推进本地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2011年12月9日,原国家电监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在山东联合召开全国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会议,要求我国电力行业全面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2012年7月20日,原国家电监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联合印发《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试行)》。
2012年10月,原国家电监会出台《电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试行)》。
另外,为配合发电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推进工作,原国家电监会公布了一批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评审机构。要求发电企业和中介评审机构高度重视、通力合作,认真做好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推动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评级工作的开展。原国家电监会分别于2012年3月9日和8月20日公布了全国首批和第二批发电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评审机构。2012年10月26日,原国家电监会公布全国首批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评审机构。2013年1月28日,原国家电监会公布全国首批电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评审机构。
3 电力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步骤
不论是发电企业、电网企业(主要指输电企业和供电企业)或者是电力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总共分为六个阶段:
(1)宣传动员阶段。通过宣传动员,使得电力企业各级领导和员工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参加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制定计划阶段。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必须要制定科学完整的实施方案和合理的计划。计划制定的内容包含四个方面:明确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范围;明确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领导机构;制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进度表;确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内容。
(3)文件编写阶段。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首先要确定标准,不断完善企业标准化管理水平。其次,电力企业还要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验收程序和评分标准。
(4)选择试点阶段。为促进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深入开展,在实施前选择若干个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试点,根据试点经验,为全面实施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做铺垫。
(5)全面实施阶段。在取得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内容进行全面实施。
(6)检查验收阶段。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在实施一段时间后,要按规定进行检查验收,以实现该项工作闭环管理,保证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科学性。
4 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开展的必要性及意义
观近年来电力行业安全生产情况,整体形势依然严峻。2012年,全国发生电力人身伤亡责任事故49起,死亡86人,同比事故起数增加5起,死亡人数增加18人。其中,电力生产人身伤亡事故33起,死亡39人,同比事故起数增加3起,死亡人数增加1人;电力建设人身伤亡事故16起,死亡47人,同比事故起数增加2起,死亡人数增加17人。2012年,全国发生较大以上电力人身伤亡事故10起,死亡42人,同比事故起数增加5起,死亡人数增加20人。
电力行业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础产业,其安全生产工作不仅涉及电力企业广大职工的安全健康,更关系到国家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可靠保障。在发电行业实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有助于进一步推动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工作,防范和减少电力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有利于全国电力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好转。因此,企业进行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同时,在电力行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有其必要性。
(1)开展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有利于企业贯彻电力法律法规、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标准,在管理要素、设备设施要求、现场条件等方面,都体现了法律法规的具体要求,并通过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具体责任落实到具体从业人员及操作岗位,促进了电力安全生产工作的持续好转。
(2)开展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有利于企业预防控制风险、降低事故发生率。电力企业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过程中,对企业存在的危险源进行系统识别、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使隐患排查制度化、规范化,提高了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3)开展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有利于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有助于企业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将安全责任逐一落实到具体人员和具体操作岗位,保证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
(4)开展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有利于企业建立约束机制、树立良好形象。电力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通过绩效考核、内部评审等方式,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减少伤亡事故,提高企业竞争力,为企业树立良好形象。
5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开展现状
5.1 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评审机构
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工作实行企业自主评定和外部评审的方式。目前经原国家电监会批准开展发电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评审机构共83家,批准开展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评审机构共48家,批准开展电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评审机构共54家。
5.2 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评审流程
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达标工作流程如图5-1所示。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三级达标工作流程与一级类似,其审核会由原国家电监会组织召开。
5.3 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评审统计
截至到2013年12月,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企业主要为发电企业,通过达标评审的企业数量为606个。其中一级达标211个,二级达标324个,三级达标71个。具体达标企业数量及等级统计情况见图5-2。
图5-1 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达标工作流程图
图5-2 截至2013年12月达标企业数量及等级统计情况
5.4 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自2012年全面开展电力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以来,各电力企业及评审机构均高度重视和开展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但标准化工作在电力行业的开展处于积累经验阶段,不可避免会存在一些问题。
(1)思想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部分电力企业认为标准化工作是短暂性、短期即可完成的主管部门组织的一项任务,甚至认为标准化仅仅是投入资金换来一张牌匾而已,没有意识到标准化工作开展对企业提升工作水平、提高安全管理能力的重要性,忽视了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基础性、长期性工作的重要性。
(2)标准化工作的连续性不强,全面推进的力度不够。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需要一个不断宣传、启动,逐步推广、提高的过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达到全面开展。个别地方和企业对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态度缺乏持续不断、大力推进的热情,影响了标准化工作的深入开展。
(3)缺乏激励约束,自愿程度不高,企业被动参与达标。一方面,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在法律法规层面仍缺乏有效支撑,难以依法强制推动。另一方面,缺乏对电力企业开展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激励和约束手段,导致电力企业主动创建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积极性不高。一些企业认为创建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耗时、耗力、耗财,投入多而不能在短期内取得直接经济效益,因而采取消极应付的态度,被动参与标准化工作。
(4)评审机构良莠不齐,评审质量标准难以统一。电力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开展核心在于现场评审,而现场评审依托于社会中介机构,在具体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由于缺乏统一的衡量标准,各个评审机构的评审质量难以保证。
针对上述几个方面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引导,扭转电力企业目前存在的不正确思想意识,通过理论和实际情况加大标准化工作的宣传,强调安全是电力企业生存根本,安全是第一生产力,安全就是企业效益等经过事实证明的正确理论,采取一系列理论结合实际的措施,提高企业对标准化工作的重视程度;同时,电监会派出机构及电力企业应对标准化工作持有持续开展、循序渐进的态度,争取将标准化工作每一步都走得踏实、可靠,切实满足标准化工作所要达到的要求。对于原国家电监会批准的标准化达标评审机构,首先要强调行业自律,提高评审机构开展工作的认识和觉悟,不能为了企业利益而使得标准化工作成为表面工作;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评审机构的监督管理,严格处理评审机构违规行为,建立评审机构退出机制,建立评审机构编制的评审报告考核制度,对于评审报告质量不合格、存在造假、虚构查评情况的评审机构,应严格查处。建立评审机构间相互监督机制,严格审核评审报告,对通过的电力企业适当进行验收,明确相关方的主体责任。
6 结论
2013年是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全面推行的一年,根据相关要求,规模以上企业要在2013年底前达标,其余企业在2015年前完成达标。只有政府相关部门加强监督和科学合理指导,电力企业积极参与和认真整改,评审机构客观组织评审和公正完成评审报告,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才能更好的开展,从而提高电力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减少电力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保证电力稳定供应,更好的发挥电力行业作为我国能源支柱产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网站./
[2] 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