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定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子政务定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子政务定义

电子政务定义范文1

政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其中,广义的政务范指各类行政管理活动,而狭义的政务则专指政府部门的管理和服务活动。目前大家在探讨电子政务建设的时候,更多地是指政府部门的信息化建设,但实际上党委、人大、政协、军队系统和企事业单位等同样有一定的行政管理活动,而且这些活动同样能够借助电子信息技术来进行。所以,电子信息技术在公共管理中的应用,实际上要远远超出政府系统的范围。

为了避免同狭义的电子政务概念产生冲突,也许我们应当把这些新的交集分别命名为电子党务、电子政协、电子人大等。或者我们干脆可以选用广义的政务概念,从而把上述这些活动全部并入广义的电子政务的范畴。无论我们采取哪种具体的处理方式,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提高办公效率,并不是政府部门的专利。因此,我们在密切注视政府系统的信息化建设的时候,还应当关注信息技术在其它管理领域更为广泛的应用。下图表明了广义电子政务与狭义电子政务之间的关系。

为了分析的方便,我们下面将采用狭义的政务概念,即政务专门指政府部门的管理和服务活动。与此相对应,我们所认定的电子政务的应用主体,也就局限于各级政府部门。

与"政电子商务资料库+793-*''''-%/8:''''*+务"一样,"电子信息技术"这个概念同样需要进行界定。并非所有的电子信息技术与相结合,都能够称之为电子政务。例如,政府部门通过传真来传递信息,就不能算作是电子政务,因为电话在这里充其量只是一个传递信息的途径和手段,而不能对的内容和开展方式产生根本性的影响。电子政务真正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出现,是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相对成熟和普及之后。这是因为,只有在网络技术出现之后,大量政务信息的实时共享和双向交流才在技术上成为可能,从而使传统的政务开展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观。从这个意义上说,电子政务的物质基础是计算机网络技术。

根据上述的狭义电子政务定义,电子政务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一是政府部门内部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办公;二是政府部门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而进行的信息共享和实时通信;三是政府部门通过网络与民众之间进行的双向的信息交流。具体地说,目前各级政府部门所广泛使用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属于第一类电子政务的范畴;国家最近建设完成的"三金"工程和电子口岸执法系统,是第二类电子政务的典型例子。政府部门通过自己的互联网站政务信息,以及进行网上招标、网上招聘,接受网上投诉等,则属于第三类电子政务的范畴。一个完整的电子政务系统,应当是上述这三类系统的有机的结合。下图表明了一个完整的电子政务系统的基本结构。

电子政务定义范文2

可见,目前针对云计算的研究成果还是比较多,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云计算的应用做了研究,但是并没有对云计算在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方面做出系统性的分析或者给出具体的建设方案。因此本文将从建立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平台的必要性入手,详细说明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建设的可行性及具体的应用构架。

1、云计算概述

1.1云计算简介

云计算的定义至今为止仍没有统一,不同的组织专家往往关注于云计算的不同方面,给出不同的定义。目前已有超过25种关于云计算的定义。例如,美国知名顾问咨询公司Gartner认为,云计算是一种利用Internet,为海量用户提供高扩展性、高可靠性的计算方式。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实验室对云计算的定义是:“云计算是一种利用云互联网定制IT资源共享池,并根据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平台建设研究文/王倩使用量付费的模式,其中IT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及应用服务;这些IT资源只需要很少的管理和交互工作就能做出快速的部署和响应。随着云计算应用领域的发展和应用范围的扩展,云计算的相关定义还在不断更新。在电子政务应用领域,政府将税收、桥梁、道路、审批等职能通过数据交换连接到服务云中,并且通过云计算实现各自的资源共享。云计算将政府整合在一起,公民上网不需要单独与税务局和内政局打交道,为公民提供一站式服务,云计算让这种一站式服务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1.2云计算核心技术及应用

根据云计算的服务类型可将云计算分为三种服务模型,分别是:软件即服务层(SaaS)、平台即服务层(PaaS)、基础设施即服务层(IaaS)。下面将简略介绍一下各服务模型所涉及到的核心技术。(1)平台管理技术平台管理技术能够有效利用数量庞大并且分布广泛的服务器,为整个系统提供不间断的服务,并且它能够协调各个服务器,使业务开通和部署更加协同化、便捷化,同时利用智能化、自动化的手段及时发现并恢复系统故障,实现大规模系统的可靠运营。(2)虚拟化技术通过虚拟化技术可实现软件应用的封装,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利用虚拟化技术实现服务器的私有化,实现资源的按需分配。它还可以将若干资源整合到一个虚拟机里,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服务器的利用率。(3)海量数据分布存储与数据管理技术云计算处理的是分散在互联网中海量数据,因此,管理大量的数据需要用到数据管理技术。海量数据存储即要考虑数据的存储性能,又要保证其可靠性和可用性,因此采用的是分布式的存储方式。谷歌的非开源的GFS(GoogleFileSystem)和Hadoop开发团队开发的GFS的开源实现HDFS(HadoopDistributedFileSystem)是云计算的海量数据分布存储主要技术。HDFS的数据存储技术应用于雅虎、英特尔的“云”计划等IT厂商。谷歌的BigTable是数据管理技术的标志性应用。(4)编程模型云计算上的编程模型应该尽量简单,让用户能够轻松地编写适合自己目的的简单程序。目前有代表性的是Google开发的Map-Reduce。Map-Reduce模式由Map(映射)、Reduce(化简)两个阶段组成,先运行Map函数,对数据块进行运算,生成数据集合,然后将处理后的数据集合保存在Map函数节点上,再通过Reduce程序读取并合并中间结果(如图1)。

1.3构建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平台的必要性

近几年,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将云计算应用到电子政务平台建设中,推动了电子政务向更高层次的发展。目前电子政务存在着信息安全、资源共享费用高、办公效率低等问题,而云计算技术的运用能有效地解决电子政务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构建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平台十分必要。(1)云计算有助于保证信息安全。在云计算模式中,电子政务的数据可以集中存储在安全可靠的数据存储中心,电子政务各部门可以规定数据共享级别,并交由数据中心的管理员对其进行统一管理、严格执行。这样可以大大降低资源共享安全风险,从而有效保证信息安全。(2)云计算有助于减少建设成本。在云计算模式中,用户通过终端设备获取自己需求的知识、信息、服务,硬件的配置和更新则由云服务提供商提供。运用云计算技术建设电子政务平台,有效减少了建设成本。(3)云计算有助于维持电子政务均衡发展。在云计算模式下,电子政务平台可以整合、完善现有的电子政务业务系统,还可以支撑今后更多的新业务。信息化水平欠发达的地区及部门借助该电子政务平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信息化建设进程,确保电子政务实现均衡发展。(4)云计算有助于满足电子政务的个性化需求。在云计算模式下,为电子政务提供了一个全方位高效的交互环境,政府各部门能够及时了解用户要求,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利用微博、微信、百科等服务,提升个性化服务水平,从而有效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2、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平台建设

2.1可行性分析

云计算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平台建设率先迈出非常重要的一步。可行性分析如下:(1)理论基础分析从理论基础上来看,构建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平台是科学可行的。目前在理论层面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支撑体系,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IST)于2009年7月提出并了被广泛接受的云计算定义。另一方面,近年来电子政务有众多的理论研究成果,如朱宇、邵波、陆海虹、林崇责、罗海驰等都发表了相关论文。(2)技术条件分析对于提供云计算服务的计算机来说,不得不实时地处理来自大量用户的处理请求和业务应用程序的运行结果。这样的处理,可以通过虚拟化和分散处理两种技术来实现。目前,国内外众多专家和IT机构已形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技术方案体系。如Amazon提供的云服务AmazonWebServices;用友提供的全方位云服务。从技术条件上来看,构建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平台是切实可行的。(3)实践环境分析云计算服务市场发展迅猛,某些原理具有很高的一致性,Google、Amazon、、微软公司都在积极的研究和部署云计算,并且他们的云战略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功。如亚马逊于2006年推出了AWS服务,帮助其他公司利用亚马逊数据中心的设备去运行网络应用;另外,我国也在积极开展云计算的研究,中国电子学会专门成立了“云计算专家委员会”,为云计算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有利的实践环境。(4)经济成本分析从经济成本上来看,构建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平台是可行的。云计算将政府部门服务器所担负的任务交给有数万台服务器集群所构成的巨大数据中心来负担,这样一来设备的运用和管理所花费的总开销会大幅度消减。这样,就形成了支持云计算低价格服务的结构。另外,云服务提供商负责服务器的日常维护,节省了维护费用以及时间成本。云计算的压倒性低价格打破了传统的费用体系。

2.2建设原则

目前,云计算技术应用到各个领域的势头迅猛发展,但是由于起步比较晚,国内的技术水平不够发达,在电子政务领域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及完全可遵循的建设模型。结合我国电子政务平台建设实际情况及其他学者的论著,总结出一些建设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平台的基本原则。(1)掌握全局,详尽计划。了解并掌握当前电子政务业务发展情况,做好总体规划,分阶段多目标的完成平台建设。(2)高效整合现有资源,效益最大化。有效整合现有的硬件、软件资源,对现有资源充分利用,确保达到效益的最大化。(3)做好前期论证及试点。在具体构建工作过程中,进行前期的论证及试点,及时总结经验教训,确保基于云计算技术的电子政务平台构建工作稳步推进。

2.3应用构架

建设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平台结构基本包含资源管理层、虚拟层、应用管理层、业务表现层。图3给出了建设云计算化的电子政务平台的基本结构,但是这个结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实际应用需要、硬件设施情况以及软件技术不断更新的。具体包括:(1)资源管理层,包括资源池层以及物力资源层两部分,负责数据资源和数据整合(访问、提取、过滤、综合);(2)虚拟层,主要有虚拟服务器及虚拟网络两部分构成;(3)应用管理层,是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平台的关键所在,主要包括协同政务与决策支持、政务应用系统,具体负责各种软件服务、系统功能以及网站网页;(4)业务表现层,主要负责因特网、政务内网以及政务外网之间的业务往来。结构详见图2所示。

3、结束语

电子政务定义范文3

[关键词]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管理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本体领域本体

[分类号]G252

电子政务经历了基于数据管理的第一代与基于信息管理的第二代后,正迈向崭新的第三代知识管理型。政府信息资源的有效合理化管理和充分共享是知识管理型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借鉴知识组织的理论与方法,充分挖掘政府信息资源的内在联系,探索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更优途径,可以使政府信息资源的组织更加科学、有序,便于政府决策与公共服务,为实现政府信息资源的全面共享奠定基础。

1 运用本体思想进行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管理

1.1 基于主题词表构建领域本体的方法

本体作为知识组织的思想之一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各种知识组织中,许多学术机构都研究建立了各具特色的本体,如领域本体、通用或常识本体、方法本体、元数据本体等。目前,大多数本体是以领域为基础的,以下是几种常用的领域本体构建方法:IDEF5方法、骨架法(skeletal Methodology)、企业建模法(又称TOVE)、MEZHONTOLOGY方法、循环获取法(Cyclic Acquisition Process)、构建领域本体的知识工程方法等。

主题词作为政务信息资源库库内信息资源组织与管理以及库际信息资源管理与交换的基础,是指导各类政务信息采集、加工、整合和有效利用的核心。通过主题词严格的语义内涵和位属关联,建立所有信息资源在主题层的映射关系,以实现全库信息资源的加工规范化、标识有序化以及信息共享化。基于主题词表构建领域本体主要有以下优越性:①两者有许多相似点,如两者都包含词(概念、类)及词间关系;两者都具有等级结构、并通过等级关系及词间关系将词组织起来;两者都用来描述特定学科领域知识;两者都可以用作领域信息的组织工具。②某学科领域的主题词表包括本领域中相对比较完整的术语,这些术语都经过本领域专家多年的有序组织,可以为该领域本体的创建提供指导,主题词表中的限义词、涵义注释、等级关系、词间关系等为领域本体中概念的属性、实例以及关系的创建提供了线索及指导。

1.2 基于本体思想对政府信息资源进行管理

・对于电子政务知识管理系统来说,政府信息资源本体就是一个正式的词汇表。本体可以将对象知识的概念和相互间的关系进行较为精确的定义。在这样一系列概念的支持下进行知识积累、搜索、共享的效率将大大提高,真正意义上的政府知识重用和政府知识共享将成为现实。

・本体可以为政务知识库构建提供一个基本结构。以描述对象的类型而言,有简单事实及抽象概念,本体可以描述静态实体部分,它们主要描述政府事件或概念的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静态联系,本体也可以描述政府时间或概念的运动和变化。应用了本体,政务知识库就可以运用这类结构去表达大量无组织的政府知识和常识。

・利用本体思想构建的电子政务本体与政务数据库虽然有些相似,但本体比数据库表达的知识丰富得多。定义本体的语言,在词法和语义上都比数据库所能表示的信息丰富得多。最重要的是,本体提供的是一个严谨且内容丰富的理论,而不单单是一个存放数据的结构。

・电子政务本体可以按照领域建立不同的政务领域本体,描述领域内重要实体、属性、过程及其相互关系。这些本体可以在不同的建模方法、范式、语言和软件工具之间进行翻译和映射,以实现不同政务系统之间的互操作和继承,成为政务系统中可重用和共享的组件。

2 基于本体思想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案例――美国印第安纳州电子政府FSSA本体

美国印第安纳州电子政府建设是很多文献介绍的典范,其成功之处在于利用本体方法建设电子政府数据库。美国印第安纳州电子政府indiana FamiIy and Social Services Adminislra-tion(FSSA)本体,属于最上层的域本体设计,它在“家庭与社会服务”这一本体下定义了9个本体(即低收入、处于危险的儿童、精神病与吸毒、弱智、区域健康与人性化服务、医疗补助、政府机构、法律实施及财政),建立了最上层的概念关系,并用图形和箭头形式标示出了各下层本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一个专业本体里所包括的术语,如图1所示。

按照主题词表的编制规则,我们把这个本体图转换成FSSA主题词表。01―06为一级概念,其下按照英文字母顺序编制的为二级概念,或称为下位类。

01Mental Retardation Disability Ontology精神不健全人一一参03

01A Residential suppoa住房支持

01B Vocational rehabilitation再就业

01C Supported employment就业服务

02Medicaid(美国由各级政府资助、以助穷人和伤残这类对象的)医疗补助――参04

02AFood stamps食物券(粮票)――同04F

02B Medicated system医疗补助系统

02CWoman,infants,andchildren妇女、婴儿、儿童

03Local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Onlogy地区健康与公共事业――参06

03A Indiana Client Eligibility Systems印第安纳居民身份识别体系

03B Indiana SuppoEnforcement Trading Systems强制执行贸易体系

03C National Directory of New Hires国立出租名录

03D Temporary Assistance for Needy Families贫困家庭临时协助(人员)

04 Low income ontology低收入――参03、02、0l

04AEnergy能力

04B Job training/placement职业培训/安置

04C Woman Infants and Children妇女、婴儿与儿童

04DChildCare儿童保育

04EChild Support儿童抚养

04FFood Stamps食物券(粮票)――同02A

05 At-Risk Children Ontology濒危儿童――参02、04

05AAdoption收养

05B Fostercare看护

05C Early Intervention for disabled残疾早期干涉

05DFamily reservation/support家庭抚养

06 Mental Illness and Addiction Ontology精神病与吸毒一一参02、03

06A Mental illness treatment for adults成人精神病治疗

06B Addiction treatment戒毒治疗

06CPrevention预防

从该案例可以看出:①应该面向某一个或一类具体问题构建本体。从印地安纳州的家庭与社会服务机构的本体图中可以看出,该本体的特定领域是以家庭为主,围绕着家庭展开一系列的本体,囊括了家庭成员的衣食住行,并着重定义了面向弱势群体的各种服务本体,最终形成了6个主要本体。②本体间具有单向或双向联系,且这些联系的建立是有条件的。如低收入本体指向地区健康公共事业本体,是一种单向联系,凡是涉及低收入本体下的概念一律指向公共事业本体,即低收入群体中的问题直接由公共事业服务来解决,如04D儿童保育问题就由03D贫困家庭临时协助(人员)来解决问题,而医疗补助本体与低收入本体是双向联系的。③将该本体图转化成类主题词表可以看出,本体可以表示出更清晰的关系,甚至是复杂关系。而将一个本体转化成主题词表的话,关系表示很乱,起不到概念梳理作用。

3 电子政务领域本体的局部模拟

3.1 构建电子政务领域本体的步骤

鉴于基于主题词表构建领域本体的优越性,结合我国电子政务实际,确定以下电子政务领域本体的构建步骤:

3.1.1 需求分析确定电子政务领域本体应用的目的、范围、表示方法和用途等。电子政务领域本体建设要以应用需求为牵引,要对人类在认识世界过程中形成的不同“本体”(知识体系)进行认真分析,最终达到需求分析的定位准确、涵盖得当。

3.1.2 概念化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电子政务领域本体的主要概念,确立概念间等级关系,并用精确无歧义的语言加以描述,形成该领域本体的核心语义内容。获得领域信息最根本方法应该是考虑复用已有本体的可能性。通常的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复用已经广泛使用于各个学科领域的主题词表和分类表。

3.1.3 概念间联系 确定电子政务领域本体概念间联系,如属性、种属关系、总体与部分关系、领域中的特有关系;对所收集的名词术语进行规范,罗列重要的词和短语,并将其归类。还要确定概念间结构,定义类别和等级结构。

3.1.4 编码利用形式化描述语言对“概念化”的电子政务领域本体进行编码,使机器易于处理,尽量将相关领域已存在的本体集成到要构建的政务领域本体中,既避免重复建设,又可以形成领域内共享的本体。在众多本体构建工具中,斯坦福大学为语义网信息资源组织设计的软件prot6g6 3.1的界面友好、功能齐全,因此本文将其作为电子政务领域本体的建设工具。

3.1.5 确认、维护与评价对电子政务领域本体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确认和评价,包括本体的清晰性、一致性、可扩展性等;随着电子政务领域知识的增加,本体要不断更新、不断进化,增加本体概念,完善本体概念间的语义关系。

3.2 电子政务领域本体模拟一国土资源、能源本体

依照《综合电子政务主题词表(范畴表)》主题分类类目表,笔者选定“国土资源、能源”类模拟电子政务领域本体,见表1。

3.2.1 根据概念之问的联系,编辑上位类与下位类 笔者依照《综合电子政务主题词表(范畴表)》主题分类类目表在prot6g6 3.1软件中编辑,见图2。

图2 Prot696编辑下的国土资源能源分类示例

3.2.2 利用prot6g63.1中OWLViz工具显示概念间的关系prot6g6 3.1软件可以自动生成概念间的分类关系,从图3可以看出国土资源能源本体中的部分分类体系以及笔者将要研究的土地分类体系。

3.2.3 列举概念间的属性分析土地的4个下位类,它们四者可以有以下简单的关系:土地管理部门与机构“依照”土地管理制度与法规;土地管理部门与机构“具有的功能”为土地资源规划及土地资源管理,所以笔者从中总结出is_according_as,is function_of,has_function_of三种关系(因为该软件目前不支持中文,所以用英文形式),其中is_function_of和has_function_of是一对互逆的概念,见图4。

3.2.4 为概念添加实例 经过分析,我们可以初步设计土地管理部门与机构下有国土资源部这一实例,土地管理制度与法规下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Land Law)与土地管理法规(Land Regulations),见图5、图6。

3.2.5 实现查询功能在对概念、实例及概念关系进行定义后,可以实现对其中概念或者实例的查询,见图7。

3.2.6 总结通过以上5个步骤,利用prot6g63.1软件编辑了简单的国土资源能源本体,并且实现了一些查询功能。可以看出,由一个个简单的电子政务本体逐步建设起来就可以发展成为一个大型的复杂本体,建立起概念间更加复杂的联系,这些电子政务本体既可以转换成数据库,又可以帮助数据库推理概念之间的关系,实现政务查询和检索功能。由此可见,编辑大型的电子政务领域本体具有实践意义。

4 展 望

4.1 电子政务各个领域本体联合形成电子政府的知识地图

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建设正如火如荼般发展,它所涉及的内容多、范围广,需要众多领域专家的参与和建设。在不久的将来,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充分建设后,各种电子政务底层的领域本体建设成功后,如综合政务本体、经济管理本体、信息产业本体等等,在电子政务这个大的蓝图之下,将各个本体按照其内部关系联系起来,构成布鲁克斯笔下的知识地图,形成真正的电子政府知识地图,使政府信息道路变得通畅而快捷。

4.2 形成专业化的电子政务门户网站

自从“三网一库”政务建设以来,我国的电子政务就是先从专业化的网站开始发展并逐渐强大的。这种发展方式比起各省市地区自己独立建设更加有效,避免了重复建设和通信障碍。基于领域本体建设的电子政务必然会形成各领域专业化的政府功能门户网站,而且基于本体思想可以从语义层面上组织某领域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使之与因特网信息资源组织发展同步。

4.3 本体有助于发现新的知识增长点,发现新的政府功能结合点,优化电子政务流程

本体思想是在语义层面上对信息进行再组织,概念之间不拘泥于某一种或某几种关系。在概念或实例之间形成了立体的空间网状结构,正因为知识节点的增多和复杂,可能会在节点处发现新的政府功能实现形式,从而优化电子政务流程。

电子政务定义范文4

〔关键词〕电子政务;公众参与;TAM;TRA;信任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各国不断推进电子政务的建设。Gartner[1]认为电子政务是政府等公共部门利用互联网和信息通讯技术来改善其对内和对外的关系,从而实现政府服务的优化和连贯性,增加公众的参与程度,达到改善治理的目的。因而,电子政务得到公众的普遍采纳和真正使用是实现其预期价值的前提。如果电子政务建成后并没有公众访问、使用,则无法发挥其作用,无法实现电子政务服务目标。电子政务的公众参与是公众对电子政务的评价和认可,是电子政务能否提供高质服务以满足公众需求,实现电子政务服务的关键所在。

1 电子政务公众参与模型构建

1.1 模型构建的理论基础

1.1.1 理理论和技术接受模型

对于信息技术的用户接受方面,已有很多学者进行了研究。理理论[2](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TRA)是由美国学者Fishbein和Ajzen于1975年提出的,是研究人类行为最有影响力的理论之一。该理论认为一个人执行某项行为是由他的行为意向决定的,行为意向是由个人对所要执行的行为的态度和主观规范共同决定的。Fred Davis结合社会心理学,修正了理理论,提出了技术接受模型[3](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试图以此解释影响用户接受或拒绝一项新技术的原因。技术接受模型提出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是影响信息系统使用最关键的两个因素,外部因素间接起作用,影响使用态度、使用意图,并最终影响使用行为。

1.1.2 信任理论

近几年国外也有学者开始注意到电子政务的信任问题,Colesca和Dobriea认为公众对电子政务的信任直接影响其使用意向[4]。Thompson等的研究表明公众对技术和对政府的信任会影响电子政务信任,从而影响公众的最终采纳[5]。根据他们的观点,信任是影响公众查询信息和共享个人信息等行为意向的决定因素。从电子政务公众参与过程来看,公众必须首先有参与电子政务的意向,即公众愿意通过网络渠道从政府接受和提供信息。因此,信任因素在电子政务公众参与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1.2 电子政务公众参与模型

根据公众参与电子行为特征,结合理理论、技术接受模型以及信任理论,提出电子政务公众参与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电子政务公众参与模型

公众参与电子政务,不是简单的信息技术的使用,而是一种方式和观念的接受和采纳,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公众参与电子政务的积极性。Taylor&Todd(1995a)的研究显示感知易用性及感知有用性可解释态度的73%的变量[6]。作为一种信息技术在公共服务中的应用,电子政务系统强调公众作为使用者的重要性,因此公众对电子政务是否方便、好用的感受,以及公众对电子政务系统提供的信息、服务是否有价值、对自己有用的感知直接影响了电子政务的公众参与。

同时,公众对于电子政务的使用意愿会受到信任感知的影响。公众对电子政务的信任则受到公众对互联网的信任和对政府的信任的共同影响[7-8]。人们相信电子政务具有巨大的潜力来改善政府运营方式,但是它们担心通过网络与政府互动的过程中,信息被滥用不再有个人隐私。因此,是否能通过可靠、可信的、信息对称的网络沟通环境准确地获取信息和安全地完成在线事务处理,直接影响着公众参与电子政务的态度。

另外,人是社会性的,人的行为往往受到其他人的影响。Davis在TAM2模式里亦认为主观规范会显著影响个体对信息科技的使用意愿[9]。而公众通过网络进行政治参与也受到社会环境、群体认知等的影响。

根据上述的分析对电子政务公众参与模型中的6个潜在变量进行了如下的操作化定义。

(1)易用性感知:是指公众对电子政务是否方便、好用的感受。从参与渠道、获取服务便利程度、操作简便3个方面进行测度。

(2)有用性感知:公众对电子政务系统提供的信息、服务是否有价值,对自己有用的感知。从电子政务平台的信息质量、服务质量、系统质量3个方面进行测度。

(3)电子政务信任:指公众相信电子政务平台能提供安全、可靠、准确的电子服务的可预测的信念认知程度。包括公众对网络在线环境的信任以及对政府实体的信任,从政府信任、安全信任、隐私信任3个方面进行测度。

(4)参与主观规范:参与主观规范是指公众的电子政务参与行为受相关人意见的影响。从政府鼓励、社会环境、群体认知、参与能力4个方面进行测度。

(5)参与态度:从公众参与电子政务所感受到的好的、积极的、有兴趣的3个方面进行测度。

(6)参与意向:参与意向代表公众参与电子政务的动力。公众参与电子政务的意向增加时,通常导致参与行为。从参与意愿以及参与目的两个方面进行测度,表达了公众是否愿意通过电子政务平台接受政府的相关服务以及参与电子政务是为了获取信息、接受服务还是参与决策。

2 电子政务公众参与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2.1 样本数据的收集

电子政务定义范文5

目前,我国政府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大多存在信息资源分散、缺乏必要的分类和整合等问题,由此导致政府门户网站服务能力较弱、互动性较差、网站功能不全、个性化服务水平较低等问题。因此,如何有效地组织和整合政府信息资源就成为当前电子政务门户研究的聚焦点。

主题图是一种新兴的数字化知识组织与管理方式,在知识门户的建设中将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XTM规范中,主题图被定义为一系列由主题、联系和出处组成的主题图节点。主题图被誉为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之间的桥梁,是信息世界中的CPS定位仪,它可以提供信息资源的直观导航,主题图技术吸收了传统的知识组织方法的思想,并有所发展。

利用主题图技术,通过知识门户组织和整合政府信息资源,可以建立一个清晰的、可扩展和可重用的政务知识地图,使用者可以根据领域概念的特点灵活地定义概念之间的关系;同时,主题图利用出处机制,将语义结构与信息资源联结起来,成为知识管理和信息资源管理的桥梁,从而使建立在语义级别上的查询结果的命中率和精确度都能较基于关键词匹配查询有所提高。

利用知识管理理论,研究基于主题图的政府知识门户建设理论和方法,集成主题图技术以及现有的信息组织和整合方法,解决信息资源组织和管理中的实际问题,丰富和完善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将其应用于知识管理型电子政府的建设,可实现政务信息资源的合理分类、组织、存储、共享和整合,提供个性化的电子政务服务,提高政务资源的利用率和知识管理的有效性。

为此,笔者围绕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主题图的电子政务门户知识组织与整合方法研究”,组织了5篇文章,对政府信息资源的组织与整合、电子政务门户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其中,《基于聚类技术的政务信息资源整合研究》在对国内政务信息资源进行分析之后,针对现行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基于聚类技术进行政务信息资源整合的方法,为构建整合式、一站式政务信息资源组织体系提供了参考。《基于主题词表的政务领域本体构建》在分析了主题词表与本体之间的关联的基础上,利用《综合电子政务主题词表》(试用本)范畴表构建了电子政务领域的子领域“软件”类的本体,并通过建立公理库来对软件本体进行知识一致性检查和蕴含知识推理。《面向用户需求的个性化政务信息服务模式》在充分分析用户需求的基础上,构建了个性化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系统的服务模式,并讨论其主要模块。《基于交互式政务信息服务的用户模型分析》针对目前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的现状,在个性化政务信息服务基础之上提出了交互式电子政务信息服务,并构建了以用户模型为核心的交互式政务信息服务系统的总体构架。《基于主题图的农村村级电子政务信息门户系统研究》在分析了我国农村信息化现状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主题图、个性化信息服务等技术的B/S架构体系的农村村级电子政务信息门户系统模型。

电子政务定义范文6

关键词:电子政务;信息资源;资源规划;需求分析;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13-3218-03

The planning of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in the Information Resource of The Electronic Government Affairs

BAI Xing-fu1,WANG Yun2,WANG Tie-ying1

(1.The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Radio, Film and Television, 2022 Station,Kashi 844000,China; 2.Jinan Vocational College,Jinan 250014,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pth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government,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more and more get attention, and that at the same time, electronic government affairs information islands "conflict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outstanding. To solve the contradiction of a kind of important method is introduced in e-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 planning of the technology.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information resource planning technology are put forward,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e-government in accord with the need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formation resource planning, and the new ideas in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steps and discusses the validation, to ensure that the design idea of the applic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e-government can reach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the expected effect.

Key words: electronic government affairs; information resource ; planning of resource; demand design ;system design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所以,大力推进信息化以及电子政务建设,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

电子政务的发展大致需要经历三个发展阶段:面向数据处理的第—代电子政务,面向信息处理的第二代电子政务和面向知识管理的第三代电子政务。在发展的过程中,目前的电子政务的应用效果并不是完全达到预计的目标。因为,目前的应用系统大多数只是解决了业务流程的应用的问题,只是把人工的流程机器化。面向知识管理的电子政务强调的是信息资源的利用和挖掘,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而这一部分的功能恰恰没有完全达到。所以,未来我国的信息化的发展重点就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进行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基础就是数据和信息的规范,所以,必须在项目开始就得进行信息资源规划。

1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Information Resources)与人力、物力、财力和自然资源一样,都是政府或企业的重要资源。因此,应该像管理其他资源那样管理信息资源。信息成为资源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重要性与日俱增,仅仅是近几十年的事。主要是因为现代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为信息的生成、传递、存储、积累提供了用武之地,并且通讯、计算机、网络等一系列新兴信息技术又为信息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技术基础和条件。

信息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必要环节。对信息进行规划、预算、组织、协调、控制和开发,通过信息流的畅通和对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竞争力。信息资源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必然延伸。信息管理面处于微观层次,面向个别机构和组织,使得信息资源分散,使得宏观层次的信息共享和效益无法体现。信息系统的建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现在和未来都将如此),往往缺乏顶层设计和统一的信息标准,致使信息流通不畅、信息不能共享,形成“信息孤岛”与“应用孤岛”,远不能发挥信息化投资的效益。信息资源规划是实现信息资源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2信息资源规划技术

信息资源规划又称IRP(information resources planning)技术是指对政府或企业运转过程所需要的信息,从采集、处理、传输到使用的全面规划。通过分析信息需求、梳理业务流程,建立整体信息标准与信息系统模型,

首先,信息资源规划来源于系统论,主要体现了系统论的整体观念。一般系统论把系统定义为:系统是具有特定功能的、相互间有机联系的许多要素所构成的一个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论认为,整体性、层次性、开放性、目的性、稳定性、突变性、自组织性和相似性是所有系统的共同的基本特征。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所以,对系统进行分析必须从整体的角度去考虑。钱学森认为,进行系统工程,需要建立总体设计部。总体设计部一般不承担具体部件的设计,却是整个系统研制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技术抓总单位。

另外,信息资源规划也继承于软件工程生存周期理论。通过对软件工程生命周期模型进行分析,在软件工程生存周期中的开发过程中有系统需求分析和系统结构设计活动,也有软件需求分析和软件设计的活动。这说明,系统分析设计和软件的需求分析设计是分开的。而系统的分析设计就是项目总体的分析设计。所以,通过对软件工程生存周期的研究,结合软件工程项目的特点,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软件工程项目需要做总统的分析和设计,即信息资源规划。

所以,信息资源规划来源于对信息和信息工程的认识,为了达到信息资源管理要求,遵循了系统论和软件工程生存周期理论一般规律而形成的一种技术。信息资源规划是信息化建设形势发展的必然,他是一种总体数据规划的方法理论体系,包括业务梳理的方法、需求分析的方法、系统建模的方法等;他依托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包括数据元素标准、用户视图标准、信息分类编码标准、逻辑数据库标准、逻辑数据库标准等。信息资源规划的目的在于指导对现有信息资源的整合以及提出对未来的规划。

3电子政务的信息资源规划实施方法的设计

目前,由于在具体的电子政务项目中,基于信息资源规划的需求分析和设计的实施比较少,可以借鉴的成熟实施方案不多,所以,结合理论分析和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特点,提出如图1所示的基于信息资源规划的需求分析和设计的实施方案。

图1信息资源规划的分析设计思路

基于信息资源规划的系统需求分析和设计主要分为4个步骤,业务需求分析,数据需求分析,系统数据建模和系统功能建模,以上各个步骤也是实施的步骤,有先后顺序的要求。具体内容如下:

1)业务需求分析:主要是对用户的业务过程和业务活动进行分析,从而得到用户的原始需求,以及业务的流程。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这个需求分析并不是针对项目的,而是从用户的业务出发,对业务的需求分析。

2)数据需求分析。主要是对用户的数据需求进行分析,具体包括3个步骤,用户视图分析、数据元素分析和数据流分析。用户视图分析是从用户日常用的表格、单据出发,具体分析用户业务中到底有哪些用户视图(即用户数据表)。数据元素分析就是对这些用户视图的数据进行整理,并进行初步的分析。数据流分析,就是结合业务需求分析整理的业务活动,与用户视图进行结合,分析业务活动与用户视图的关系。

3)系统数据建模。主要是对数据需求进行分析设计。包括定义业务主题和基本表、用户视图分组和数据元素的规范。定义业务主题和基本表就是针对数据需求分析中的视图和数据元素的分析,并结合业务活动,设计业务的主题和基本表。这个内容是从业务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从项目要实现的系统出发。定义的主题和基本表即是整个业务的整体数据的规划。用户视图分组即在整体数据规划的基础上,对数据需求中的用户视图与主题和基本表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找出对应关系。数据元素的规范就是结合数据关系和业务流程,对基本表的数据来源进行说明,并说明各个视图与主题和基本表之间的操作关系(如是创建、更新还是查询)。

4)系统功能建模。主要是对项目的功能模块进行建模。系统的定义和功能模块与数据的关系的定义。系统的定义,就是针对上面研究的用户的业务需求,针对本项目,进行功能的定义,并进行流程的说明(系统流程图)。功能模块与数据的关系的定义主要是结合业务需求分析得到的业务活动与用户视图的关系,以及用户视图与基本表之间的关系,分析得到,功能模块与基本表的关系。

最终设计的成果包括:业务的主题和基本表、功能模块和业务流程、功能模块与基本表之间的用户视图及其关系。

4电子政务的信息资源规划实施方法的验证

以一个执业资格管理系统建设的项目为例,具体应用此信息资源规划的实施方法,执业资格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如下:

1)执业资格考试管理:包括考试的组织、考点的设定、考试时间的设定、执业资格报名的管理、试题的管理、考场的安排、准考证的分配、阅卷管理、试卷和成绩的分析、合格线的设定、资格证书发放管理。

2)执业资格的注册管理:首先是人员的注册管理,包括首次注册、延续注册、变更注册等,另外是注册证书的发放和管理,包括注册证的发放,注册证的补证,注册证的换证,注册证吊销等内容。

3)执业资格继续教育管理:包括继续教育机构的管理、继续教育老师管理、继续教育成绩管理等内容。

4)统计分析功能:包括试题的分析,成绩的分析,考试人员的分析,注册人员的分析等多角度的统计分析。

通过本项目的分析和设计,基本按照信息资源规划的要求对执业资格管理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和设计,需求分析的主要成果包括业务职能域、总体业务流程。执业资格管理数据需求分析表和各职能域的数据流图,为数据建模和功能建模准备了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按照信息资源规划的思路进行系统设计(即数据建模和功能建模),主要成果包括业务主题和基本表分类、用户视图和数据库关系表、数据库设计图、系统功能图、系统流程图及流程说明和功能模块与数据基本表的关系表,最终完成了执业资格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和设计。

其中最核心的就是按照本项目的特点建立了主题数据库,既把业务主题可以划分为人员库、成绩库和证书库三个部分,具体如图2所示。

图2执业资格管理主题库关系图

1)人员库:包括人员的基本情况和人员的注册时需要增加的情况。人员信息在考试准备、发证、人员注册、人员管理各模块都可以用到。人员信息大概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人员基本信息,即考试报名需要填写的内容,第二部分是人员注册信息,即人员在注册时需要填报的信息。

2)成绩库。主要内容包括成绩管理,各年的成绩记录,考场、合格标准等

3)证书库。主要内容包括资格证书,注册证书,继续教育单位信息,继续教育老师信息,继续教育成绩等内容。

通过主题库的建立,为以后的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打下了良好的数据基础。

5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资源规划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技术,也符合我国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在信息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文只是提出了电子政务的信息资源规划的方法,并在项目中进行实践。下一步,需要在更多的项目中实践信息资源规划,以完善信息资源规划技术,为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提供更大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霍绍周.系统论[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8:24-25.

[2]钱学森.论系统工程[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