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工作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工作范文1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报告统计,截至2010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4.2亿人,突破了4亿人大关,使用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国百姓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互联网由于具有不受时间、地域限制,开放性强的鲜明特点,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表达心声、提出意见和建议的重要渠道。而工商机关肩负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重任,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百姓日常生活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及上网设施的日渐改善,网民数量不断增多,互联网中关于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评论、意见及建议也迅速增多。显然,工商机关加强网络舆情的收集、分析工作,并积极主动地开展舆论引导工作,是在新形势下坚持执法为民、积极履行职责、树立良好形象的必要手段。
网络舆情既具有一般社会舆论的共同属性,也具有自身独有的一些特点
网络舆情既然属于社会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便具有一般社会舆论的共同属性。比如,它以某个涉及人们共同利益的问题或事件为讨论对象,有大量的公民对这个问题或事件发表意见,并且形成一种具有共同倾向性的意见,这种共同意见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对社会产生重要影响。
同时,基于互联网的跨时空、开放性特点,网络舆情在传播方式及舆论主体等方面与社会舆论有所不同。社会舆论往往通过人们的街谈巷议、口传心授来传递信息和表达观点,并以一定的意见、情绪、态度甚至行动倾向表现出来。而网络舆情的产生、形成并发挥作用是通过互联网,社会公众通过互联网中的新闻跟帖、论坛跟帖、博客、播客以及QQ等即时通信工具、搜索聚合等途径,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态度和意见等。值得注意的是,作为网络舆情主体的网民只是社会人群的一部分,网络舆情只是反映了以网民为主的某些社会群体的意愿。因此在许多情况下,不宜简单地将网络舆情直接等同于社会整体的意见与情绪。
与传统的社会舆论相比,网络舆情还具有直接、突发、互动以及内容丰富等特点。
互联网是完全开放的,它拓展了社会公众的公共空间,给了所有人发表意见和讨论时事的便利,使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网络信息的者,使每个人都有选择网络信息的自由。这样,民众发表意见的渠道就更加通畅,往往在一个事件发生几小时甚至几分钟之后,就会有相关的意见和情绪等在互联网中发表和表现出来,从而使网络舆情能够直接表达民意并发挥作用。
在突发性方面,传统的社会舆论往往需要经过一个时期的酝酿和准备才能形成,因为街谈巷议等形式的局限,从事件信息传播、公众关注并参与讨论,一直到社会舆论的形成一般需要数天甚至数十天的时间。而网络舆情的形成则非常迅速,一个热点事件的出现加上大量情绪化的意见表达,在当事人不经意间,就可能迅速成为激发网络人群共同关注甚至共同谴责的导火索,使当事人在猝不及防的时候成为众矢之的。
一般来说,网上舆情的讨论主题极为宽泛,话题的选择往往是自发、随意的,任何人都有选择主题、话题和选择写什么、怎么写的自由,而网民又分布于社会各阶层和各个领域,因此,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能随时成为网络舆情焦点,而且各种各样的文化诉求、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生活准则、道德标准都可以充分体现。
在互联网中,网民普遍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意识,这就使网络舆情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在互联网中,只要某一问题或事件被报道或者被发现,就会引发大量网民自觉参与讨论、发表意见、进行评论,并且很容易在众多网民之间形成互动,赞成方的观点和反对方的观点同时出现,相互探讨、争论,相互交汇、碰撞。这种网民之间的互动、实时交流,使各种观点和意见能够快速地表达出来,使讨论更广泛、更深入。
当然,网络舆情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许多网民受素质、学识方面的限制,或者受现实生活压力的影响,在发表意见时,容易缺乏理性,比较感性化和情绪化,甚至有些人把互联网作为发泄情绪的场所,很容易出现庸俗、灰色的言论。如果不加以及时引导,可能引发更多情绪化的议论甚至形成有害的社会舆论。
工商机关网络舆情收集、分析及引导工作的现状
从工商机关的网络舆情收集、分析及引导工作看,还存在不足,需要认真研究相关问题。
1.缺乏快速、有效的网络舆情收集及日常监测机制。
目前,各地工商机关还只是停留在人工收集、筛选阶段,难以形成日常性收集能力和持续性跟踪能力,往往只能依靠个人的感觉、经验等收集网络舆情信息,判断是否出现与工商行政管理相关的网络舆情热点问题,使网络舆情监测面较窄,反应速度较慢。当特定事件发生后,难以从互联网的海量信息中及时、有效地获取深层次、高质量的网络舆情准确信息,给科学决策以及应急处置造成困难。
2.缺乏全面、科学的网络舆情分析机制。
网络舆情分析是通过对网络舆情信息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得出一种趋向判断和价值判断的过程。网络舆情分析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在平时打好基础。但从实际情况看,各地工商机关在网络舆情分析方面还存在随意性强、方法不科学、缺乏系统性等不足,难以及时提交准确、严谨的分析报告。
3.缺乏引导网络舆情的管理机制。
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建立网络舆情收集及日常监测机制,加强网络舆情分析工作,都是为了让工商机关在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方面掌握主动,让网民的意见、情绪等朝着有利于维护市场秩序、有利于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有利于推动科学发展的方向转变,及时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从而变被动为主动。但从目前情况看,各地工商机关还普遍缺乏引导网络舆情的管理机制。
工商机关应当积极采取措施,深入研究网络舆情课题,力争在营造良好执法环境、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方面掌握主动
网络舆情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情况。由于网络舆情课题的理论研究刚刚起步,关于网络舆情的产生、传播、处置、引导等,人们还缺乏全面的认识。但着眼于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工商机关应当积极采取措施,加强网络舆情研究,在营造良好执法环境、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方面争取主动。
1.设立专门岗位和人员,切实加强网络舆情的日常监测、信息收集及引导工作。
如果条件允许,工商机关应当设立专门岗位,配备有专业素质的人员,负责对网络舆情的日常监测、信息收集工作。在网络舆情分析方面,由于涉及范围较广,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成立领导小组,由相关内设机构分别派代表参加监测组、调查组、信息反馈组,具体开展网络舆情的监测、评估、预警工作,并及时向本机关领导提交网络舆情分析报告。当出现某种特殊情况,需要针对某一阶段的网络舆情实施引导时,应当由本机关领导进行集体研究决策,确定引导原则及实施方案。
2.实行分层管理,建立网络舆情的信息收集和日常监测机制。
如今,互联网中已经按地域或者行业的不同细化出了不同的网民群体,形成大量的城市论坛、社区论坛、行业论坛等。网民根据自己所处的行政区域或者爱好等,选择不同的论坛登载信息、发表意见。这样,各级工商机关应当根据自己的需要,在网络舆情的信息收集和日常监测方面实行分层管理,分别针对本机关辖区情况开展工作。应当根据网络论坛或者网站的活跃程度、网民参与程度等,将网络论坛或者网站划分为不同的日常监测等级,确保对重点网络论坛或者网站实施重点监测。
工商机关应努力建立和完善网络舆情收集一体化平台,加强网络舆情分析及预警工作,切实做到反应迅速,方法科学
工商机关应努力建立和完善网络舆情收集一体化平台,充分运用网络技术及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网络舆情信息自动收集系统,对重点网络论坛和重点网站进行实时监测,对海量信息自动筛选、过滤,缩短网络舆情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时间,切实做到反应迅速,方法科学。
在加强网络舆情分析方面,设立网络舆情评论员是一个好办法。应对评论员进行专门培训,使其熟悉网络知识,掌握统计学、心理学、新闻学以及危机公关方面的知识。评论员主要负责对涉及工商行政管理的网络舆情进行日常分析,预判其中的发展走向、舆论热点、媒体关注焦点,确定网络舆情级别和重要程度,对网络舆情走向作出正确判断。对一些影响面大、可能导致事件升级的网络舆情信息,应密切关注事态发展,保证第一时间获知事态信息。相关分析报告应当做到及时、准确、全面,对重要的网络舆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在建立网络舆情应急预警系统方面,应当将网络舆情管理纳入工商机关的应急处置方案。可以根据网络舆情的性质、影响程度、影响范围等方面的不同,将应急响应等级划分为特大级、重大级、较大级和一般级,实行红、黄、橙、蓝的“四色预警”,并建立相应的应急处置机制。
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工作范文2
【关键词】网络舆情监测 现状 发展路径
网络舆情监测业的现状
舆情监测是指整合互联网信息采集技术及信息智能处理技术,通过对互联网海量信息自动抓取、自动分类聚类、主题检测、专题聚焦,满足用户的网络舆情监测和新闻专题追踪等信息需求,形成简报、报告、图表等分析结果,为客户全面掌握群众思想动态,做出正确舆论引导,提供分析依据。①针对网络舆情监测,目前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重在强调网络舆情监测软件系统的作用,即网络舆情监测是通过对网络各类信息汇集、分类、整合、筛选等技术处理,再形成对网络热点、动态、网民意见等实时统计报表的软件工具。另一种观点认为网络舆情监测是全部网络舆情服务工作的最基础部分,它是高度人机合一的工作。舆论监测机构以第三方的身份进行观察,将事件各方视为平等媒介主体,通过搭建适当的沟通渠道消除误解、解决问题,同时提供客观、中立的意见,是客户的智囊和顾问。笔者认为,这两种观点都只是部分反映了网络舆情的现实,是不全面的。因此,本文所讨论的是建立在二者基础上的网络舆情监测及其相关产业。总的来说,国内的网络舆情监测服务机构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类由软件公司和传统的市场调查公司联合成立的舆情监测软件企业,以方正电子、拓尔思、军犬为代表,它们的技术实力较为雄厚,抓取网络舆情数据能力较强。
第二类是依托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媒体建立的舆情监测平台,即舆情监测行业的媒体派,如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新华网“舆情在线”。这两个舆情监测系统主要针对社情民意进行监测,对时事热点和受众心理变化的敏感度较高。
第三类由高校或学术机构创办的舆情研究所。如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舆情(口碑)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等。这类机构具有浓厚的学术传统,汇聚了新闻学、传播学专业的各类精英,善于捕捉网络舆情的变化,并将其归纳、梳理,总结规律并且上升到理论研究的高度。
第四类是由舆情监测软件机构和高校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合作成立的舆情实验室,如南京大学—谷尼网络舆情监测与分析实验室、清华—优讯舆情实验室。这一类机构将高校多学科团队的学术优势与先进互联网监控软件的技术优势、市场经验相结合,实现优势互补。
这些网络舆情的监测机构都有一套较为完整的网络舆情监测理论体系、工作方法、工作流程和应用技术,既可以对传统媒体的网络版,又可以对各大网站的新闻、新闻跟帖、网络论坛、微博、博客、网络时评等进行24小时监测,并进行专业的统计和分析,最终形成监测分析研究报告。但是,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亦很明显:
第一,服务的对象不同。舆情监控系统功能、工作流程大同小异,服务的对象不尽相同,有专攻一个领域的,有做全面监测的。如红麦舆情监测系统重点在做金融行业,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工作流程和方法;新华舆情在线主要是专为中央有关部门服务的。第二,宣传的重点不同。大多数机构强调自己的技术实力,只有部分舆情监测服务机构强调自己的智力和人才资源。如清华优讯,倡导是“中国目前唯一一家可以监测电视、报刊、网站、论坛、博客、微博的全媒体舆情监测服务商。”第三,对新产品开发的重视程度不同。以软件系统著称的技术派在其网站的主页上只有案例库汇集,缺少衍生品的开发,而依托主流媒体或者高校的舆情监测机构非常重视衍生品的开发。
我国舆情监测业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舆情监测业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舆情监测机构的专业人员严重缺乏。虽然有许多舆情监测机构在广告中都提出依靠软件系统能解决大部分问题,但是仍然需要舆情分析师结合软件数据,撰写人工分析结论。目前,国内的舆情分析师大多数由传统的新闻宣传工作者转型而来,但是离市场的需求还有相当大的人才缺口。据相关机构调查显示,我国专业舆情人才缺口现已超过120万。②
舆情服务机构的产业链不完善。国内的一些公司如大旗网、蓝色光标等,它们提供的服务比较简单,大都是企业发生危机后进行灭火工作。还有一些舆情监测公司更像是体检中心,不具备预警和危机应对功能,客户在得知自身问题后,也不能采取专业有效的措施去处理危机。从舆情监测的产业链上看,整个行业由舆情监测、分析、应对处理多个环节构成。从用户需求的情况来看,用户需要的是“高质量的监测平台+专业的舆情服务”,而不仅仅是一个监测软件。与此同时,传统媒体作为舆情产业链上的一环,作用虽然非常重要,但从目前来看,它们往往处于产业链的下游,自主性严重不足。
重视对客户的服务,忽视对民意的研究。目前一些网络监测机构只强调对政府和企业的服务,对网上舆论则采取“堵”的解决策略。甚至还有一些专门的“删帖公司”,甚至有一些舆情监测公司就在自己的网页上明确写着可以替客户“删除负面信息”,这种同时兼营网络删帖业务的舆情监测公司在行业内大概占到20%。③还有一些地方与部门不是着眼于研究民意、改进工作,而是想借助舆情监测和监测机构或主流媒体建立联系,以便帮助他们监控和处理负面信息。
舆情监测行业规范尚未建立。由于目前有关管理部门尚未出台严格的行业规范和标准,一些商业网站、广告公司、营销公司、公关公司等,也开始纷纷涉足网络舆情监测业务,不规范的业务运作使得“网络删帖”、“网络水军”等大量出现,严重影响了舆论监测行业的健康发展。截至2012年1月,经过工信部软件司认定登记颁证的“舆情”软件共有约68款,市场上还大量存在未经认证的同类软件。在舆情监测产业壮大的同时,呼吁推动舆情服务业透明化、规范化的呼声也越来越多。
我国舆情监测机构的发展路径
加强专业网络舆情分析师的培养。舆情监测软件和平台提高了效率,但人工分析仍是重点。在舆情分析师这个新职业群体中,虽然不乏搜索引擎专家、网络调查专家、统计高手、图表专家等“高技术”人才,但是分析师们所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舆情分析师的五大基础技能包括挖掘与收集网络舆情信息、概括剖析网络言论、抽样统计网络舆情数据、撰写舆情分析报告、预测舆情走势。一名合格的网络舆情分析师,除了要有舆论学、传播学、统计学、公共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以外,还应具备很强的新闻敏感性、舆情分析研判和危机管理能力,熟悉网络舆情抽样、统计、分析工具和模型,对社会心理与网络语言文化有长期观察研究。作为独立的第三方,舆情分析师树立稳定的价值观至关重要。除此之外,还必须了解突发事件演变规律及舆情分析研判能力。
舆情监测机构与高等院校或科研所或新闻媒体结合,实现业务实践与理论研究、硬技术与软实力双赢。大数据时代舆情监测机构要想谋求很好的发展,必须走强强联合之路。具体来讲,就是高等院校或科研所或新闻媒体相结合,实现业务实践与理论研究、硬技术与软实力双赢,这在舆情监测业界已经有不少的成功案例。如2012年9月,红麦聚信(北京)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与暨南大学成立“暨大—红麦舆情研究实验室”,以红麦舆情监测系统技术平台为基础,收集和处理网络、微博舆情信息数据,提供给实验室作为舆情研究的数据;实验室依据红麦软件提供的网络、数据,制作舆情深度分析报告。
整合资源,开发新产品,构建完整的网络舆情监测产业链。舆情监测机构要选择战略合作伙伴,有效地整合资源才能提供快准全的舆情、竞争情报等业务。如红麦软件与华声财讯成功携手,将技术、服务、业缘关系等优势完美结合。2012年8月,两家签署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协议,携手进军在云计算、大数据背景下的业务情报市场。经过资源整合,促进彼此的发展。总的来说,当前舆情业从监测、处理分析到应对的整个产业链条上都已经有了足够多的竞争者。对于未来,谁能将整个链条打通并有效整合,谁将是未来的最大赢家。④
研究客户需求和网络民意,促进两个舆论场良性互动。研究客户需求,就是针对不同需求的客户,开发出几套特定的监测系统,进行舆情预警、危机指导、危机公关与修复、媒体沟通、法律维权等全方位的服务。研究网络民意,就是对网络上反映的问题在第一时间发现并及时处理,变堵为疏,而不是无视民意,任期发酵,让其成为“烂尾”新闻。
“大众麦克风时代”,民心可敬、民意可畏、民气可用,舆情监测机构要本着中央“三贴近”的要求,善于从群众利益角度,触摸民意脉搏,从基本事实的认定到价值判断,乃至话语方式,与网民坦诚交流;同时让党和政府的声音进入网络社区,推动互联网上官民的顺畅沟通和良性互动。
(作者单位:南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本文系河南省2013年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成果,项目编号:132400411125)
【注释】
①高忠业:“青岛入列首批国家舆情师培训计划”,《青岛财经日报》,2013年5月8日
②李光:“百亿市场前景催生网络舆情监测业”,《凤凰周刊》,2010年7月5日。
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工作范文3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 引导 机制
高校网络舆情是特指通过网络新媒体呈现的、与高校有关工作相联系的、以网络评论或观点为载体的舆论情景和境况。作为社会思潮的晴雨表,高校网络舆情不仅关乎高校的稳定与发展,而且对政府来说,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题中之义和应有内涵。高校网络舆情关系到高校的稳定与发展,一旦处理不好,甚至会形成引发的舆情危机,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高校如何应对网络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新问题,如何加强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及时监测分析、有效引导,以及对网络舆情危机的积极化解,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我们要全面构建高校网络舆情分析与引导的各项机制,以求有效化解高校各种舆情危机,维护高校和社会稳定。
一 网络信息收集与反馈机制。网络作为快速、广泛获取信息的平台,信息传递最快、来源最多、种类最全已经成为学生的共识。网络舆情反映了一定的社情民意,是师生意见表达的一个渠道和途径。为此,高校应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网络舆情信息收集与处理机制,努力把问题解决在萌芽、解决在基层,并切实关注广大师生反映的问题,对于不合理的要求或者虽然合理但一时无法解决的,要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同时,高校应敢于通过网络平台接受监督,在广大师生面前树立直面问题、勇于担当、办事高效的良好形象。以校园网为平台,加强网上论坛建设,探索和实施校务公开,主动与师生网上互动交流,实时回答师生关心的校园热点问题,及时帮助师生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 网络信息分析与甄别机制。网络上的信息涉及学校工作和师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对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表现为:时空和内容无限制,娱乐和生活丰富便捷,语言和话题流行前卫。网络中任何一个角落出现的不良信息,都会对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学校声誉造成无法估量的影响和损失。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博客、骂客、播客、晒客等新的信息传播形式与空间具有更强的隐蔽性和聚合性。因此,针对收集跟踪学生网络活动信息的结果,应进行客观、全面、科学的分析与甄别工作,掌握一段时间内学生的思想状况及发展变化过程与趋势。网络信息分析与甄别工作机制的建立,将为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奠定坚实的基础。一是在网络信息收集的基础上,建立信息评级标准,加强分类管理。对有害信息,坚决删除;对倾向性信息,加强引导;对建议意见,及时反馈有关责任部门答复处理等等。二是加强分析研判。分析舆情产生的原因、趋势及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准确把握舆情动态,敏锐捕捉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群体性问题。三是通过分析与甄别工作,加强对学生网络活动重点部位、重点人员、重点方向、重点领域的关注。
三 网络信息管控与引导机制。由于网络上的大多数技术资源基本被西方国家垄断,使得信息渗透成为网络发展所带来的必然产物。借助网站论坛、聊天室、虚拟社区、新闻跟贴、博客等多种方式,网络可以成为各种敌对势力进行迷惑、煽动和破坏活动的重要工具。大学生群体具有积极关注社会民生但思辨能力不强、追求理想又具有浓厚的功利意识、智力趋向成熟但易走极端与偏激、自尊性强但易形成逆反心理、情感丰富但波动大等心理特点。大学生的群体特征、社会与校园矛盾、学习与就业压力、个人意见或虚假信息的扩展、偶然性事件的发生、国际国内热点问题的触发等都可能诱发网络与舆情危机,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并影响高校的正常运转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工作机制。一是加强宣传教育工作的力度,充分发挥党团组织、教师教育在网络中的引导作用,加强大学生网络文明和网络道德教育,开展文明上网和文明网站创建活动,引导大学生自觉遵纪守法,讲求公德,积极传播健康信息,自觉抵制有害信息、网络滥用行为和低俗之风。二是努力扩大校园网络覆盖,积极建设学校网络主流文化,在保持网络建设思想性和知识性的同时,真正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和需求,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在推动教育改革发展、促进思想文化交流、丰富师生精神生活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第三是加强管控措施,发现有害的网络信息及时报告,立即删除。围绕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主动撰写贴文,吸引学生点击和跟贴,有效引导网上舆论,更有效地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主流话题,更加关心学校、支持学校,自主成才、健康成才,形成正面舆论强势。第四,建设网络宣传和评论工作队伍,及时在网络中国家、地区和学校的发展建设成绩,主动占领网络信息空间。针对各种紧急情况,第一时间进行正确的引导、疏通,引领学生和社会的注意焦点,最大程度地减少负面影响。
四 网络信息应急和处置机制。高校网络舆情的应急联动机制,是指校园网络管理部门及其他相关的职能机构,应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最终化解网络舆情危机的工作机制。一要成立突发事件指挥中心,以加强高校各部门间的协调,提高应对重大突发事件能力。当突发事件到来时,平时负责网络舆情监测机构迅速转成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指挥中心,将舆情突发事件的处理纳入规范化、程序化的轨道,逐步形成快速响应、部门联动、集中资源、正面引导、有效化解的制度保障和机制体系。二要制定应急处理预案。有网络重大突发事件和敏感时期时,要制定并实施详尽可行的应急处理预案,加强网络管理引导。明确指出总体要求、职责分工、处理方法、实施步骤等内容。三要及时通报有关信息情况,确保师生知情权。确保师生的知情权,并进行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建立学校与师生相互信任的重要基础。对自身利益相关问题及热点事件,要加强学校与师生的互动,确保师生的知情权。实践证明,采取简单、粗暴封堵的办法,会使猜疑、谣言满天飞,容易受到虚假信息的误导,进而使事情恶化。因此,学校要快速启动应急处理预案,利用校内各网站及时主动地信息,主导舆论,创造有利于化解突发事件,有利于尽快恢复正常的高校教学和生活秩序的舆论氛围。
五 网络信息学校和地方联动机制。为适应网络时代打击新型网络犯罪的需要,地方政府公安部门都成立了网络警察或网络犯罪管理专门机构,配以专人并以高科技手段打击网络违法行为。作为高校,应积极与地方政府、媒体单位、公安部门、网络管理部门建立实时联动合作机制,密切双方关系,相互加强信息沟通,关注网络舆情动向,强化舆情引导职能,共同促进高校的安全与稳定。当网络上出现影响到高校和社会稳定的舆论时,可以通过公安部门协调网络管理单位采用技术手段包括对IP地址进行监测,对主题贴进行实时跟踪与引导,必要时进行删贴封杀;同时,需要网管全天候值班监测,运用智能型软件自动过滤敏感词组,对负面消息进行及时清除,对论坛发帖延时审查及等。同时,高校应积极寻求政府部门的帮助,加强舆情法治建设,共同打击、惩罚谣言、诽谤等负面舆情,充分发挥传统新闻媒体在网络舆情引导与控制中的作用,正确反映舆情,积极影响舆情。
最后,还要建立健全网络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首先,网络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领导重视、全员参与,充分发挥党团组织、教师教育在网络中的引导作用,有效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在网上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其次,努力扩大校园网络覆盖,积极建设学校网络主流文化,在保持网络建设思想性和知识性的同时,真正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和需求,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在推动教育改革发展、促进思想文化交流、丰富师生精神生活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第三,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网络管理人员要熟悉网络语言特点和规律,把握话语权。第四,更加重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研究工作,开展多角度、多层次的跟踪调查和专项课题研究,积极探索工作规律,将教学服务、科学研究、行政管理、信息管理各个系统连接起来,实现各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和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工作范文4
〔关键词〕网络舆情;应对体系;评估指标
媒介信息已步入双向交流的Web2.0时代,直接驱动着政府社会管理方式进入网络治理时期。十报告提出:“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加强舆情信息工作、建立舆情信息机制是新媒介环境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执政水平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应对新时期、新媒介环境下复杂多变的网络舆情,从而提高新形势下网络舆情的调控能力,及时准确地掌握社会舆情动态,科学引导网络舆论,优化社会舆论环境,已成为地方政府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是各级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和严峻挑战。
1 政府网络舆情应对机制体系化思路探析近年来,随着网络舆情事件的不断涌现,政府在相关事件的处置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各级党政机关对网络舆论的重视程度继续增强,反应速度稳步提升,问责力度不断加大,应对能力也在持续提高。但是,当前涉政网络舆情事件的发生率仍居高不下,据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舆情研究所的《2012上半年中国网络舆情报告》显示:涉及政府领域的公务员管理和司法执法类的网络舆情事件位列2012年上半年网络舆情热点事件排名的前2位。同时,其负面效应呈逐步增大化趋势,青岛植树增绿事件、“适度腐败论”事件、陕西“天价烟”等事件的应对过程均反映出政府网络舆情应对工作中还存在着诸多不足。究其原因,首先,不论是从网络舆情自身的特点来考虑,还是从政府网络舆情应对现状所反映出的问题来看,采用单一的应对机制或仅仅依靠单个政府部门的管理是无法满足网络舆情治理需要的。其次,网络舆情是“舆情”这一社会层面定性描述的概念与“网络”这一技术层面定量表征概念的有机结合体。网络舆情的应对既涉及到引发舆情的现实热点事件的解决和相关事件社会舆论的引导,既属于政府社会管理的范畴,又涉及到在网络媒介载体上,舆情信息产生及传播的技术特性,且必须依靠网络技术手段予以事前监测和事后调控。因此,必须将微观的技术方法手段和宏观的政府管理机制结合起来,进行网络舆情的应对工作[1]。其三,当前对舆情事件的分析往往是从少数案例中推出结论,缺乏系统性和普适性,没有将众多的网络舆情事件纳入到一个分析框架中,对网络舆情的复杂性及其网络传播机制等问题研究不够深入,缺乏对事件舆情准确分析的研判体系;对网络舆情演化规律的影响因素只考虑了舆情自身的变化特征,还没有将政府干预行为作为外部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最后,从应对实践来看,一方面当前各级政府部门对网络舆情的应对还处于一种自发的“蛮荒”状态:有的还局限于传统的舆论宣传方法,缺乏适应信息环境下的舆情引导机制;有的虽然购买了软件公司的舆情监测软件,但不适应政府部门的特殊需求,同时单纯监测手段的提高无法解决舆情处置和舆论应对的根本性问题;另一方面,在当前公共热点事件网络舆情的应对工作中存在着政府部门间各自为政的现象,既造成软硬件设施的重复建设,又导致在公共热点舆情爆发时,部门间互相推诿或信息口径不一致的现象时有发生,以及由于各自对于舆情形势研判标准的参差不齐,导致舆论引导策略不协调甚至相互干扰的情况。鉴于以上问题,亟需构建科学系统的标准化网络舆情应对体系。
2013年3月第33卷第3期现?代?情?报Journal of Modern InformationMar.,2013Vol.33 No.32013年3月第33卷第3期网络舆情动态调适应对体系研究Mar.,2013Vol.33 No.32 网络舆情应对的动态调适体系构建“体系”一词的解释为“若干有关事物或某些意识互相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整体”[2]。根据这一定义,应对体系应涵盖政府网络舆情应对过程中的重点环节,并构建相应环节的应对子体系,全面覆盖网络舆情演化周期的各个阶段,同时支持政府网络舆情应对工作的全流程。基于这一思路,应对体系的基本框架应包括政府管理、研判实务、技术方法3个层面的内容3个层面中,技术方法层是基础层,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计量学、信息检索、人工智能等技术方法,设计网络舆情监测与分析软件,实现网络舆情信息的自动采集、属性分析、观点倾向识别、主题检测跟踪等基础。研判实务层以网络舆情监测软件为依托,进行网络舆情的信息监测和信息收集,并通过网络舆情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以评估指标为依据,进行网络舆情研判标准的参数设定,对采集到的舆情信息特征量化处理并进行分析,从而对网络舆情进行智能化预警、演变规律分析、发展趋势预测以及应对评估总结等舆情研判的实务性工作,并将最终的舆情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转化为参考性建议,为政府管理层应对机制的制定和应对措施的采用提供决策参考。政府管理层涵盖管理体制、法律法规、引导控制、应急联动等方面内容,进行具体网络舆情的网下事件处置和网上舆论引导工作。3个层面分别形成政府网络舆情应对体系的3个关键子体系:基于管理层面,构建网络舆情的政府宏观管理体系;基于实务层面,建立网络舆情的科学研判体系;基于技术方法层面,形成网络舆情信息预处理的技术方法体系。各子体系之间紧密联系,共同构成完整的政府网络舆情应对体系(如图2)。在研判体系中,引入近年来发生的热点网络舆情事件信息,构成基础案例数据库,并不断加入新近网络舆情事件,建立持续更新的网络舆情事件案例库。进而以案例库中的网络舆情事件为研究样本,对事件进行分类统计,抽取各类事件舆情信息的特征值,构造舆情分类信息特征值库。在此基础上,构造分析框架,综合分析政府在各类事件舆情的应对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分析这些措施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并进行量化研究,将其抽象化、要素化,作为应对体系的外部影响因素(如图2中“政府干预行为因素环境变量”),并结合特征值库中不同类别舆情的特征值,进行理论分析,研究政府应对措施对于不同类别网络舆情演化过程的影响性,从而建立针对不同类别舆情的政府应对体系动态调适机制。3个子体系间有机融合,覆盖政府网络舆情应对工作的整个流程,同时,互动反馈,通过对舆情演变态势的即时统计分析和图表呈现,及时调整舆情应对策略,并基于应对的实效评估改进信息分析模式,优化体系架构,从而实现内部信息流共享,外部环境信息流动态反馈的自适应开放体系。图2 政府网络舆情应对的动态调适体系框架图
3 网络舆情应对体系的研判机理网络舆情研判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直接决定着应对体系的实效性,是整个体系的功能核心。研判体系作为中间层次,在政府网络舆情应对体系的3个子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对技术体系采集到的舆情信息进行分析研判,从而为管理体系提供决策支持。研判体系所涵盖的具体工作有以下3个方面:①舆情分析。建立网络舆情评估指标体系,对相关舆情信息,进行量化分析处理,包括属性识别、信息分类、数量统计、重要性分级,同时结合人工分析,通过与之前信息分析结果相比较,研判相关舆情的观点极性和变化趋势。②舆情预警。实现危机舆情预警通报,按照评估指标体系中相关指标的计算原则,得到特定舆情的综合量化评估值,将该值与预先设定的预警信息等级相比较,超过预警阈值则自动报警,继而引入人工干预,启动政府应急方案。③舆情评估。主要是总结网络舆情应对的经验教训,评估研判模型的准确性和政府应对策略的实效性,为舆情应对体系功能改进及应急预案评估和修订提供参考依据。为保证舆情研判的科学化和标准化,必须建立完备精准的网络舆情评估指标,增强网络舆情信息甄别的客观性,并及时通过预警等级指标的判断,对危机网络舆情进行实时响应,同时有助于加强对热点事件网络舆情发展趋势的预测,辅助政府干预性措施的制定,加强网络舆情治理的实效性。网络舆情评估指标包含舆情公共指数、舆情预警指数、演化周期指数、舆情趋势指数4个评估指标集(如图3)。公共指数是描述舆情信息本身属性的参数集合,是舆情预警指数、演化周期指数、趋势预测指数的计算分析中都需要用到的基础参数集。预警指数用于判别舆情的信息敏感度及情感倾向度,并通过定义舆情等级指数,实现危机网络舆情的识别及预警。演化周期指数主要用于定义和描述舆情演化周期中各个阶段的特征,分析舆情演变规律的参数集。舆情趋势指数主要用于追踪舆情发展态势,预测舆情未来的发展态势。将上述4个评估指标集进行细化,共选取17个指数作为二级评估指标,包含33个基础评估指标。评估指标主要有数量统计、程度分析、趋势比较、描述性判断4种类型。同时对33个基础评估参数进行权重分析,并根据权重大小设置相应的分值。权重的确定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性[4]。目前,用以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的方法有多种,如专家排序法、专家决策咨询法、模糊方程求解法、多元统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等等[5]。我们采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与专家咨询法作为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通过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造成对比矩阵、计算权向量并做一致性检验、计算组合权向量并做组合一致性检验等一系列步骤,得到评价指标的权重。相较于其他权重确定方法来说,该方法简单明了,同时能够充分考虑和比较评价指标间的相对重要性,增加权重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1 舆情公共指数舆情公共指数包含3个二级指标,分别是信息属性、信息基源、舆情类型。信息属性指标是反映舆情信息的基本属性。信息基源指标是说明舆情信息的来源是否基于现实事件或热点问题,并根据事件影响程度予以不同分值进行标示。舆情类型指标用于定义相关舆情所涉及事件的类型,用不同的分值标识不同类型事件性质的重要程度。各指标所属参数定义如下:信息属性:人、时间、IP地址、信息格式、来源网站、网站影响。信息基源:现实、现实热点事件/问题、非现实事件。舆情类型:舆情信息的内容或基于的现实热点事件所属的类型。网络舆情公共指数的计分项是依照各指标参数对于舆情重要性评估的影响权重来进行选取,按照上述原则,息属性指标中选取了“信息格式”和“网站影响”作为计分项,事件的图片和音频信息能体现事件的真实性,而视频信息的感染力更强。信息来源网站的权威性和人气量会直接影响信息的可信性及其传播范围,新闻网站具有采访权,的信息更具说服力,而热点论坛社区和微博的传播力强。信息基源指标根据网络舆情信息与现实事件的关联性强度进行分值的设置。舆情类型指标参照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戴媛等人所遴选出的14大类舆情主题指标[6],同时根据政府相关舆情应对的紧迫程度,将舆情事件类型归纳为7大类,分别设置相应的分值。
3.2 舆情预警指数舆情预警指数包含3个二级指标,分别是话题敏感度、情感倾向度和预警等级指数。话题敏感度指标是标示舆情信息的敏感程度,将舆情监测系统采集到的信息文本进行分词处理,提取主题关键字,与预先设定的敏感目标词库中的关键词相比较,匹配一致则认为该信息为敏感信息。敏感目标词库中的关键词可设定为发帖地域、人名、机构名称以及政治倾向性词汇等,从而作为敏感信息的评判标准。情感倾向度是反映信息内容中的观点或情感倾向程度的指标,从而辨别发帖内容观点的情感倾向,并划分其倾向程度的级别。预警等级指标用于定义网络舆情的预警等级,等级越高表明舆情的影响范围越大,所导致的危机发生几率越高。各指标所属参数定义如下:话题敏感度:评判信息敏感程度,分为敏感和非敏感两项。情感倾向度:正面褒奖(最好、很好、一般),中性,负面批评(恶劣、很差、差、中性)。在综合考虑国际标准、我国相关机构管理规定及网络舆情演变特性的前提下,将网络舆情的预警等级划分为:轻警情(Ⅳ级,非常态)、中度警情(Ⅲ级,警示级)、重警情(Ⅱ级,危险级)和特重警情(Ⅰ级,极度危险级)4个等级,并依次采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来加以表示[7]。网络舆情智能化预警的实现过程是:首先抽取那些能够突出反映舆情主要特征的因素,包括前述舆情公共指数中的信息属性、信息基源、舆情类型指标,以及后面要介绍的演化周期指数中表征信息热度及话题影响力的指标参数,还有预警指数中关于信息内容的话题敏感度、情感倾向度2个指标,分别进行量化处理。然后对上述3个指标集中各指数赋予一定的权重,并按照一定的关联关系进行计算,从而计算某一特定网络舆情的总指标值。最后通过比较预先定义的舆情预警指数中的预警等级指标,对总指标值所属的预警值范围作出预警等级判断,进行相应级别的警情提示。鉴于上述实现过程的分析,舆情预警指数主要用于实现危机网络舆情智能化预警功能的,其所包含的话题敏感度、情感倾向度2个指标参与舆情总指标值的计算过程,而所包含的预警等级指标是用于舆情总指标值范围的判断过程。
3.3 演化周期指数网络舆情的演化周期可分为4个阶段:萌芽阶段、发展阶段、阶段、隐退阶段。各阶段的特点对比见表1所示:
表1 网络舆情演化阶段特点对比表
阶段事件致因热度网络观点
集中性影响力舆情态势萌芽阶段模糊很低个体分数极小出现端倪发展阶段逐渐清晰迅速增加群体分散扩大波动发展阶段完全清晰稳定增高群体集中最大积聚顶点隐退阶段逐步淡化迅速收敛逐渐稳固降低逐渐消退了解了舆情演变周期的各阶段特点后,进而需要分析各个阶段的舆情要素构成以及它们的属性、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各阶段相同要素不同值的比较分析,获取舆情的变化趋势,最终归纳出网络舆情演化规律,建立相关网络舆情的演化模型。
3.3.1 萌芽阶段分析指标网站影响:用来评估网站的权威性。第一时间话题网络发帖的来源网站是否是国内外权威网站,可预测话题的影响范围及关注度。原帖属性:人、时间、IP地域、信息格式、来源网站、链接网址。信息基源:分析事件来源。发帖内容是否基于现实突发热点事件,现实事件的性质。话题敏感度:评判舆情信息的性质。事件的主题或内容是否和预先设定的敏感目标词库中的某个关键词相吻合。通过关键词所标识的特征性来判断发帖所涉及的地域、敏感人名、机构名、政治倾向等。情感倾向度:辨别发帖内容观点的情感倾向,并划分其倾向程度级别。正面褒奖(最好、很好、一般),中性,负面批评(恶劣、很差、差)。
3.3.2 发展阶段分析指标发帖数量:相关主题发帖数量周期统计。利用监测系统以日为周期,自动对主题所涉及的相同关键词发帖进行当天发帖总数统计,并观察隔日发帖数量变化趋势。互动量:统计各发帖的每日回复贴数,正反观点所占比例分布,隔日回帖数量变化趋势。影响扩散度:原帖被哪些主流网络媒体转载,主流网络媒体是否有此项主题的新闻评论贴出现,主题在网上出现的发帖地域是否扩大化,传统媒体是否报道相关主题。权威影响力:相同或相关主题的网络者及传统媒体的权威影响力如何,有否官方信息的权威。意见集中性:主题相关的网络言论中,意见是否集中,各种意见的重点及倾向是什么,之间有否关联,是否出现意见群体性趋势。话题变化度:每天的新发帖中主题的变化情况分析,是否有新观点出现,基于现实事件的话题,是否与现实事件变化同步,网络观点与现实观点是否一致。
3.3.3 阶段分析指标舆情透明度:舆情事件来龙去脉或基于的现实事件过程清晰程度及疑点聚焦。意见群体极性:各种群体意见是否综合汇集成一种或几种观点,观点的正面性或负面性。政府互动性:政府官方舆论的数量。舆情处置维度:网络舆情发展的整个过程中,政府每次应对舆情的观点、举措、效果评价。二次舆论形成度:事件解决后,对整个事件过程的回顾及评价的言论在网上所引发的再次热点讨论贴数及出现的新观点。
3.3.4 隐退阶段分析指标相关主题末段贴数:跟踪舆情解决后一定时段内网络发帖数,统计其热度变化情况。三次舆论形成度:相关主题讨论逐渐消退后,最终处理是否彻底,事件是否出现反弹,从而引发原始话题舆情终结后的后续相关舆情出现。上述各阶段舆情要素所包含的分析内容主要有数量统计、程度分析、趋势比较、描述性判断4种类型,需要计算机和人工共同完成分析工作。计算机系统完成信息数量统计和趋势比较工作,人工完成描述性判断和评论及对程度分析结果进行验证的工作。最后,舆情规律演化框架的研究需要综合以上各阶段的舆情要素,可通过历史网络舆情为案例,进行各要素分析,从而整理出普适性的舆情演化规律,进而分类总结不同性质舆情演变的特殊规律。
3.4 舆情趋势指数发帖数量:相关主题发帖数量周期统计。利用监测系统以日为周期,自动对主题所涉及的相同关键词发帖进行当天发帖总数统计。互动量:统计各发帖的每日回复贴数,正反观点所占比例分布,隔日回帖数量变化趋势。影响扩散度:原帖被哪些主流网络媒体转载,主流网络媒体是否有此项主题的新闻评论贴出现,主题在网上出现的发帖地域是否扩大化,传统媒体是否报道相关主题。权威影响力:相同或相关主题的网络者及传统媒体的权威影响力如何,有否官方信息的权威。意见集中性:主题相关的网络言论中,意见是否集中,各种意见的重点及倾向是什么,之间有否关联,是否出现意见群体性趋势。热度变化度:每日发帖数、回复数、浏览数的变化比较分析。话题变化度:每天的新发帖中主题的变化情况分析,是否有新观点出现。舆情趋势指数通过舆情信息数量变化、话题集中性、影响扩散度以及观点变化等方面的统计分析对网络舆情发展趋势进行展现,同时对照网络舆情演化周期模型,估算当前趋势所处的舆情发展阶段,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政府应对措施并为将来舆情可能的发展状况拟定好应对预案,促进政府网络舆情工作的前瞻性和主动性。
4 结 语本文提出了网络舆情应对体系的基本框架,构建了政府网络舆情动态调适的应对体系,基于网络舆情评估指标的建立,详尽分析了应对体系的舆情研判机理,为解决当前政府网络舆情应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新的理论方案和实践参考。
参考文献
[1]梅松.基于电子政务的网络舆情危机治理[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1,(4):41-46.
[2]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540.
[3]梅松.政府网络舆情治理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思考[J].电子政务,2011,(6):76-79.
[4]徐家良.政府评价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35.
[5]张玉亮.基于发生周期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风险评价指标体系[J].情报科学,2012,(7):1034-1037,1043.
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工作范文5
一、当前农合行在新媒体舆情应对中存在的问题
(一)舆情监测不够到位,存在滞后。目前,虽然安排人员监测舆情,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一定的滞后。另外,目前的监测对传统媒体的重视程度远大于网络媒体。事实上,随着互联网运用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舆情事件的信息源头、危机导火索和舆论放大器,某个突发事件往往在网上刚一曝光,即可迅速引爆全国舆论,把地区性、局部性和带有某种偶尔性的问题演变成公共事件。
(二)回应不够及时,处于被动。某些投诉类事件当总行了解情况后,会出现超过舆情解决的最佳“黄金4小时”现象,未能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在处置舆情事件时不够主动,往往丧失了对事件的第一定义权和解释权,错过了最佳处置时机,负面评价积累最终形成严重舆情事件。
(三)应对方式不够科学,缺乏技巧。主要表现为在向客户解释的时候不够到位,说服力不足,态度不够规范等现象。同时,在舆情应对中新媒体的使用率较低,更加青睐传统媒体的信息,而对网络媒体、官方博客、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的运用较少或者应对不当,使得正面信息时效性和连续性上稍显不足,有些甚至通过不恰当的“删帖”形式来处置,反而激化了矛盾。
二、提升新媒体时代农合行舆论应对水平的几点建议
(一)制度先行,增强舆情管理意识。要制定舆情应对管理制度,规范报告路径,建立分类管理制度、监测制度、排查制度和问责制度,形成快速有效的反应机制,推进舆情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通过组织舆情管理的培训与教育,加强对负面舆情风险防范的指导和宣传,从高管层到基层普通员工均把舆情管理提高到业务风险管理的高度来认识,积极倡导“舆情应对人人有责、舆情风险重在预防”的管理理念,时刻考虑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可能引发的舆情问题,自觉维护农合行的声誉和形象。
(二)联动协作,把握舆情处置的主动权。与政府部门、宣传部门、公检法机关和主流媒体之间进行有效联动,了解媒体内部运行规律和政策法规,加强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要针对金融消费者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及时沟通澄清事实,及时采取正面疏导和正面宣传等方式,引导客户消除误解,化解矛盾,处理好客户关系,确保第一时间反映,第一时间跟进,抢占信息制高点,及时权威信息,把握主动权,提高对负而舆情信息的处置能力。
(四)监测分析,提升舆情科学研判应对的水平。进一步完善舆情监测应对工作体系,努力提高引导社会舆论的能力和水平要指派舆情监测人员对各类媒体信息,进行了多时段多维度的每日监测及专项分析,实时掌握和本行舆情的最新动态和整体趋势,并对一般的负面舆情作相应的跟踪处理;对重大舆情动向早发现、早引导,并及时向领导层汇报;对非法和过激言论,及时协调有关部门在第一时间予以处理,对不实的信息要及时澄清、释疑解惑。
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工作范文6
[关键词]网络舆情 管理机制 初探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6-0239-02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矛盾触点多、燃点低,部分负面信息成为网上舆论的焦点。高校作为社会重要窗口,各种思潮交流碰撞,高校青年教师和学生对涉及国家荣辱、社会公正等问题特别关切,为寻求宣泄和解决,有可能形成负面舆情在网络集中广泛传播。
一、高校网络舆情内涵分析
舆情是民意的一种,指特定群体对事件所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高校舆情是社会舆情的组成部分,指高校师生针对特定社会事件所呈现的默认、赞同、反对等社会政治态度。高校网络舆情是高校舆情网络化表达,具有重要导向功能。消极的高校网络舆情可能酿成危及校园稳定,甚至社会稳定的大事件。
二、高校网络舆情传播的内容和形式
易引发师生热议,形成网络舆情的事件主要包括:一是教学质量、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二是后勤服务缺位滞后;三是社会公平公正问题;四是损害师生权益事件。
人人都是自媒体。高校舆情传播方式主要有:一是BBS。高校BBS是师生表达不满、宣泄情绪的最常用渠道,是高校负面舆情的重要来源。二是微博。高校师生是主要微博用户,微博内容短,转发快,易成为重大网络舆情传播路径。三是QQ群。QQ群规模可达千人,且信息可在不同QQ群之间实现即时传递,也是舆情传播的重要途径。同时,不同类型传播方式间能实现信息交互传递,对有效应对高校网络舆情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
三、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
(一)建立组织保障机制,实现舆情管理体系化
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是高校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打造组织机构、规章制度和人力队伍“三位一体”保障体系,切实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保障。
1.加强组织保障
成立由分管领导牵头,校办主任总协调、关涉部门负责人参与的专门工作小组。校办负责网络舆情的登记、分析、统筹、反馈等工作,关涉负责具体处理,形成领导直接抓、校办总体抓、关涉部门协同抓的工作格局。
2.加强制度保障
制定网络信息管理制度和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明确信息的基本要求和网络舆情突发应对处置程序。通过着力加强制度建设,保障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有序、规范开展。
3.加强人力保障
一方面,指定宣传工作经验丰富、文字能力较强、熟悉网络环境的人员专门负责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开展网络舆情管理专题培训,详细分析舆情典型案例,深度讲解舆情应对技巧,提升相关人员舆情危机风险意识和舆情管理综合能力。
(二)建立应对处理机制,突出舆情管理程序规范化
按照事前监控、研判,事中响应、处置,事后跟踪、总结的程序加强高校网络舆情应对处理,突出规范化管理,切实提升危机应对能力和水平。
1.立足监控研判抓苗头
加强对高校网络舆情的日常监测和重点监控,并通过分析研判,甄别出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为有效应对舆情和改进工作提供参考。
(1)强化舆情监控。一是提高监控频率。网络评论员每天至少三次监测舆情,保证第一时间捕捉舆情。二是丰富监控方式。一方面加强敏感时点重点监控,另一方面建立官方信息网络渠道,加强对话。三是扩大监控范围。加强对网易、新浪、天涯、凤凰等人气论坛等经常性体检式巡查。
(2)强化舆情研判。对通过监控收集到的舆情及时归纳分类,区分表扬类、提出建议类、反映问题类等,分析潜在影响并找出风险点。
2.立足响应处置抓危机
危机应对处置是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重点。遵循“第一时间、公开透明、口径一致、留有余地”的原则处置网络舆情危机。
(1)迅速响应,把握主动权。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处理机制,把握舆情危机应对主动权。重要舆情及时召开专门会议,对舆情风险点进行评估,并采取与舆情信息人联系、与当事人谈话、调取录音视频资料等方式,核实舆情反映的问题,分析原因,为有效应对打下基础。
(2)分类处置,增强针对性。对反映情况属实或有一定根据的反映问题类、提出建议类网络舆情,及时采取措施纠错或改进,并按照上下口径保持一致的原则向舆情信息人解释或公开答复,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对反映情况失实或恶语中伤的,通过正当途径公开辟谣、澄清事实,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对媒体关注甚至热炒的有关敏感案件,积极与新闻媒体沟通联系,不给媒体留下炒作素材。
3.立足跟踪总结抓后续。通过跟踪和总结两个步骤加强高校网络舆情后续管理
(1)重大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后,由校长办公室统筹,关涉部门负责,加强后续跟踪。通过不定时监控微博、QQ群等,密切关注舆情信息人动向,发现不良苗头积极采取措施,避免负面舆情死灰复燃。同时,完善对重大网络舆情处理并公布处理结果,不具备高校教师能力素质人员予以解聘,延展网络舆情管理工作成果。
(2)总结网络舆情管理和危机应对的成功做法,着力完善长效机制。同时,以案为鉴,吸取经验教训,查找工作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措施和工作改进建议,化“危”为“机”。
(三)建立综合管理机制,力求舆情管理成效最优化
高校在网络舆情管理中应坚持堵疏结合,通过完善联动管理、坚持信息公开、加强宣传引导、畅通意见反馈渠道等,形成综合管理合力,力求取得舆情管理最大成效。
1.完善联动管理
一方面,强化纵向联动。发现重大、负面网络舆情时,第一时间向主管领导汇报反馈,详细说明相关情况,取得指导和支持;同时,积极与舆情关涉部门和个人沟通联系。另一方面,强化横向联动。加强与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以及电视台、报纸等新闻媒体联系,拓宽沟通渠道,争取理解、支持和配合。
2.坚持信息公开
按照公开透明原则,充分利用高校主页、BBS、微博、宣传栏、广播、显示屏等载体,及时、准确公开信息,形成相互理解、相互配合的良好舆论导向,从源头上堵住负面舆情上网。
3.加强宣传引导
充分利用师生常用信息传播媒介,加强互动沟通,努力扩大话语权和辐射面,形成校园舆论的主流观点,防范网络突发事件的发生。围绕网络热点,主动回应,扩大正面宣传,树立高校善待师生、民主管理的良好形象。
4.畅通意见反馈渠道
通过关注BBS十大新闻、关注微博等,主动掌握师生思想动态,把握舆论焦点,并通过高校官方媒体积极引导;另一方面,积极畅通院长书记信箱、领导接待日、工会、教代会等意见反馈渠道,为反馈意见、宣泄情绪、解决问题提供合理、合法途径。
四、几点思考
(一)树立正确认识是加强网络舆情管理的基本前提
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对维护高校良好社会形象和公信力、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具有重大意义。妥善处理网络舆情也是高校化“危”为“机”、加强改进管理、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契机。
(二)提升应对能力是有效管理网络舆情的关键所在
提升应对能力水平是有效管理网络舆情的关键。对于不少高校来说,网络舆情管理还处于摸索积累的阶段,应对能力还有待提升。因此,一方面,应加强网络舆情知识培训,邀请舆情分析、危机处理等方面专家,开设网络公共危机应对技巧与策略等课程。另一方面,学习借鉴兄弟单位管理网络舆情成功做法,取长补短,提高网络舆情应对能力。
(三)堵疏结合是加强网络舆情管理的有效方法
在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管理过程中,应坚持“堵疏结合”的原则。一方面,应从“预防胜于应对”的思路出发,通过提高办学管理水平、加强宣传引导等举措,从源头上堵住重大网络舆情发生。另一方面,积极畅通意见反馈渠道,为师生言论提供多样化反馈选择,降低舆情在网络上广泛传播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桑华,卿涛.浅谈高校舆情危机预警[J].高教研究,2008.
[2]谢秀军.高校舆情监控机制立体化模式的构建[J].教育评论,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