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地方民生工程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地方民生工程建设范文1
两会前夕,住建部代表国务院保障性安居工程协调小组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签订了2011年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目标责任书。为此,副总理在会上强调,今年保降性安居工程建1000万套是硬任务,各地要抓紧安排开工,尽早建成投入使用。
解决房价过高问题,无非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入手。在抑制投资和投机需求方面,近年来我们出台了很多调控措施,尤其是最新的“国八条”和一些房价上涨迅速的地方出台的配套实施方案,从目前成交量的低迷看,应该能有效遏止炒房引致的房价非理性上涨。
但仅有需求方面的调控远远不够,中国在城镇化过程中,还有着庞大的为改善住房条件和向往美好城镇生活而带来的刚性需求,对于此种需求,过严的调控措施只能抑制于一时,不能长久压制。长久压制不但有违施政目标,而且也会造成房地产发展的内部失调,影响城镇化速度,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实为不利。要满足这种刚性需求,就必须加大对住房市场的产品供给,其中主要是大力发展以公租房为主的保障性安居工程,这将能有效缓解目前市场的供求紧张状况,从而拉低市场房价。
强调保障房对稳定预期控制房价以及实现人们居住梦的重要,是因为任何一个社会,都必须保障人人都能住有所居,这是国家的职责所在。因此也就要求国家在设计住房政策时,须把住房作为一种民生必需品来看待。既然是民生必需品,那么就不能任凭目前远非健全的市场去支配,政府还须承担起保障房的建设之责。这也就是李副总理为什么要把1000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作为地方政府必须完成的硬任务的原因所在。
这些年来,我们在调控房价上下了大功夫,效果之所以不彰,导致政策的信誉打折,症结就出在各地的保障房发展过慢,建设不力。究其原因,首先是对住房市场认识不到位的因素,长期以来,绝大多数地方都把房地产只是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龙头支柱产业加以扶持发展;其次也制肘于分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的财政困境,政府对于不能产生增值收益的保障房不会有兴趣和动力去做。除非将此与领导干部的政绩挂钩。
地方民生工程建设范文2
关键词:自来水;农村;管理;难题
农村饮水问题事关广大农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障群众饮水安全是科学发展和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建设规模化的农村自来水工程,实施农村饮用水安全项目,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障广大农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举措。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饮水需求日益增大,农村饮水安全问题逐步显现,农村自来水的建设提到了重要位置。然而,当前,我国农村自来水工程建设及建后管理还存在很多的问题,
1 农村自来水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村地区地形、地质条件相对比较复杂,村庄居住地比较分散,农村居民仍然采用传统、落后的饮用水方式,开展自来水工程,面广、量大、地点分散,实施难度大,给大规模推行集中化供水带来一定的困难,尤其是水厂建设一次性投资较大,资金筹措比较困难。另外,我国农村自来水工程受限于资金问题,建设初期资金投入少等因素限制,普遍存在工程建设标准低,材料设备质量差等先天不足的问题。
2 农村自来水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的各个村落分布比较分散,多数都是以传统的散落式居住形式为主,人口不集中给供水管理工作提出了较大的难题。自来水工程标准较低质量较差,配套设施不很完善,工程管网及配套设施的维修率较高,导致工程运营成本增加。另外,农村自来水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和养护基金的投入,致使有些工程因缺乏维护资金导致停运、损坏,造成国家投资浪费、村民饮水困难。水源工程的自然老化,自来水管网的“跑、冒、滴、漏”和老化失修现象比较严重,造成部分工程带病运行,甚至报废。部分水源井经过多年使用,逐渐淤积,地下水位也随着自然环境的变迁而逐年降低,造成水源出水量不足。另外,由于农村自来水规划设计受限,工程建设标准偏低,水源保证率偏低,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户对自来水的需求增大,尤其是夏季的用水需求大大增加。已经建成的部分农村自来水工程中,由于水源水量不足,一些村居采取定时、限量供水,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供水需求。
3 提高农村自来水安全保障的对策
3.1 因地制宜规划农村自来水工程
农村自来水及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应与新农村和小城镇建设相结合,近期与远期相结合。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经济条件和社会发展状况不同,饮水安全问题类型有很大差异。在进行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时,根据各地水源、用水需求、地形、居民点分布等条件,因地制宜、合理选择饮水工程的类型、规模及标准,形成工程建设模式的多样化。要根据各村自然、社会、经济、水资源等条件以及乡镇发展需要,采取资源节约型的建设方式,做好区域供水工程规划,合理选择水源、供水范围、工程形式、供水规模和水质净化措施。有条件的地方,提倡适度规模的集中式供水、供水到户;制水成本较高的地区,实行分质供水;山丘区居住分散的农户,可采取分散式供水。
3.2 多渠道筹集建设管理资金
农村饮水工程属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且回收期长,收益较低,需要政府和受益群众共同投资进行建设。建议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的同时,引入市场机制,吸收社会资本,确保工程建设的资金需求;同时市、区两级财政列支工程维修专项基金。在工程建设中,积极争取中央专项资金的扶持力度,多方筹措采取“国家投一点,地方拿一点,群众筹一点”的办法,形成以中央专项资金投资为主,地方配套资金为辅,受益农户投劳折资为补充的多元化的工程融资管理体制。同时引人市场机制,吸收社会资金,促成农民群众参与工程建设的积极性,激发群众关心和爱护农村供水工程的良好社会氛围
3.3 加强供水安全管理
要定期对农村自来水工程的水源、供水管道、机电设备等设施予以养护、维修;严禁在蓄水池、饮用水源附近修建污水渠道、畜禽饲养场、粪坑、厕所、垃圾场等污染源,严禁堆放粪便、垃圾,最大限度地避免污染供水水源。严禁有任何影响供水的构筑物、建筑物修建在农村自来水工程的保护管理范围内,任何个人、任何单位都不能擅自对供水设施进行侵占、破坏和改动,供水主管线两侧2m内也不允许修建永久性构筑物、建筑物等,严禁植树、取土、堆放垃圾、物料。
3.4 重视农村自来水工程运行管理的日常化
农村自来水工程和城市的自来水工程以及平原地区的自来水工程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不仅需要采取常规的管理策略,更加需要区别对待、区别管理,因此,采取各种措施现农村自来水工程运行管理的日常化则显得非常重要。
4 结语
随着环境问题的加重,地下水质逐渐受到污染而不能再作为农村的饮用水,原有的打井取水方式不再适用与农村供水系统,因而在不少农村采用自来水供水系统来保证居民用水水质。加强农村自来水工程建设与管理,保障农民群众饮水安全,是维护农民生命健康的基本要求,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因此,要强化对在建与已建的农村自来水工程的管理,可以提升工程效益水平、保证农民用水和饮水安全。
参考文献
[1] 赵世军,陈旭华,蔡森.招远市农村自来水工程管理现状及对策[J].山东水利,2008(12):40-41.
[2] 纪娟.农村自来水工程运行管理难题解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3 (13):143.
[3] 刘忠全,李同战,王刚德.破解农村自来水工程运行管理四大难题[J].现代农业,2010(11):73.
[4] 王正林,王春华,任立民.农村通自来水工程管理运营工作探讨[J].山东水利,2008,27(06):156-158.
地方民生工程建设范文3
关键词:水利设施 财务管理 存在问题 对策
近年来,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一系列政策支持下,兴建水利工程惠及民生的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快速开展。大到惠及全国的南水北调国家重点工程、洪泽湖大堤防险工程、淮河入江水道整治项目、大型闸站加固工程等,小到中小流域治理工程建设,这些项目的建成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预防洪涝灾害的发生,而且惠及民生,可以说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水利工程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项目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人力等投入,管理难度大,难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我们深刻反省并妥善解决。
1财务管理的作用
(1)合理控制项目成本依赖于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作为财务管理重要内容的成本预算,是水利建设投资并制定经营方案的基础。科学的成本预算,能及时掌握项目资金状况,有效控制项目成本,尽可能降低施工成本,辅助企业顺利实现工程预期效果,确保投入和收益的实现,从而提高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取得最佳的社会经济效益。
(2)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有助于决策者做出更好的决策。现代财务管理是动态的财务管理,它可以及时掌握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详细数据,并全面反应出各项工程资金流动情况,最大限度确保资金的安全性、合理性。同时该系统的使用也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在施工过程中,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对该系统中的内容进行调整,制定短期资金分配计划等,从而更加有利于企业的决策。
(3)财务管理利于提高企业对资金总体情况的掌控水平。工程建设所耗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和社会,这就要求项目建设中需要一套完善的财务管理系统,能够及时反映出各项资金的收支,并进行合理的分配,科学的规划,方可保证工程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顺利进行。
2财管存在的问题
(1)会计工作人员的素质偏低。在一些水利工程建设中,施工单位的会计人员只做些记账、报销等基础工作,无法对工程进行全面的财务分析,导致没有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应有的作用。相关单位也缺乏对会计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加之个人积极性较低,致使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直接影响了财务管理的效果和质量,无法为企业科学决策作出应有的贡献。
(2)资金管理较为分散。水利工程建设施工周期长、资金筹集分配难度大、募集资金渠道多样。从现今施工实际情况看,项目施工采用的预算制度也因项目而异,这样易造成资金管理无法统一,加大了财务管理的难度。
(3)需要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水利工程是一项民生工程,它所带来的社会效益是相关部门关注的焦点,从而加大了经营考核的难度,缺少科学的考核机制,地方部门监管不严,百姓积极性不高,无法对工程的经营进行全面的考核。
(4)缺乏成本控制意识。成本核算是工程建设中一个重要环节,但由于施工单位没有很好的成本控制的意识,也没有意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这都阻碍了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减弱其对成本控制应有的作用,这不仅导致施工中的资金浪费,也阻碍了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3对策建议
根据上述问题,项目建设单位予以高度重视,在贯彻落实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后,项目建设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下面就来探讨怎样才能加强工程建设中的财务管理。
(1)提高财务管理从业人员的自身素质。在加强对其基本知识技能培训的基础上培养其自学能力,鼓励员工多了解《招投标法》等法律制度,提高法律意识,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此外,在了解这些业务知识的同时,也需要结合项目实际情况,让财务人员更多的了解项目施工建设状况及其涉及的相关内容,弄清楚工程中的收支标准等,做到从实际出发,制定真正对决策有利的财务管理工作。
(2)落实施工单位规章制度,合理管理项目资金。近些年来国家对水利工程建设十分重视,为了更好的使用建设资金,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规定。各个施工部门也根据这些规定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但究竟能否起到应有的作用,这需要施工单位全体员工熟练掌握相关明文规定,依法依制从事岗位工作,加强对资金管理的力度,规范这笔专项资金的使用,保障资金的安全性,达到其应有的效果,杜绝一切违法行为的发生。
(3)加强财务部门与其他各部门之间的交流,实时掌握工程进度等信息。财务部门只有在工程施工中全程参与,才能更好的了解工程进展、资金支出等实际情况,熟悉施工中的各个环节,以便于更加科学有效地对建设资金进行管理,保障财务管理的准确性。参与的过程包括工程施工前期工程预算、申报立案到施工中资金收支管理、工程结算,再到完工后的验收工作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财务部门和其他各部门多沟通交流,做好对项目建设切实有利的财务管理工作,确保每笔资金的使用价值,充分发挥项目资金的效益。
4结论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建设单位应提高对财务管理重要性的意识,时刻从百姓利益出发,清晰认识到自身工作职责,依法办事,积极配合并监督相关工作,保障工程顺利、安全、合法地进行,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最大化。参考文献:
地方民生工程建设范文4
一、《规划》的核心思想
《“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工程建设规划》规划编制工作始于2009年10月,经过了重大问题研究、起草和修改完善三个阶段,先后四次征求有关部门和地方发展改革委意见,历经数十次重大修改,经组织专家评估论证后,于2011年12月报送国务院。2012年4月国务院批复,并将规划定名为《“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目前,规划已正式对外。规划的核心思想,就是要“实现三个转变、坚持三个原则、突出三个重点”。
三个转变,就是我国电子政务工程建设,在建设目标上应该实现从过去注重业务流程电子化,提高办公效率,转向更加注重支撑部门履行职能,提高政务效能,有效解决社会问题;在建设方式上,应该从各自为政、相互封闭,转向跨部门跨区域的协同互动和资源共享;其建设模式也应该从粗放式、离散化转向集约化、整体化的可持续发展。
要想真正实现上述三个转变,今后的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无论是项目建设单位还是项目审批部门都必须按照以下三个原则,进行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实施。
一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原则。即建设项目的取舍和建设内容的选择,应以服务公众为出发点,以解决经济社会重大问题和突出矛盾为落脚点。要想有效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就必须按照构建公共服务体系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整体要求,以及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有关要求,优化业务应用流程,改革公共服务模式,创新行政运行机制,促进政府职能转型。这是确定电子政务工程项目建设必要性和紧迫性、合理设定部门建设任务的主要原则。
二是提升信息能力的原则。即建设单位在规划设计电子政务项目时必须围绕提升四方面的信息能力来规划建设内容。包括提升处理国计民生重大事务宏观决策能力、提升监测和规范经济社会运行秩序的能力、提升社会公平普惠水平和公共服务的能力,以及提升维护网络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的能力等,通过电子政务建设,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有效提升上述四个方面的信息能力,才能支撑部门提高履行职能的水平,切实有效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这是用来确定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是否具有必要性的主要原则。
三是构建整体系统的原则。即按照五中全会《建议》和“十二五”规划纲要关于“推动重要政务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基本要求,对国家电子政务建设工程进行顶层设计、合理布局。所建的工程,都必须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时期中的重大问题,整合相关部门的职能和具体建设项目,形成一个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整体性和系统化的国家重大信息化工程,以发挥信息网络化提高多部门协同水平和监测、决策、服务的信息能力的关键作用,从而大幅提升党和政府有效解决社会问题的效率和效能。这是国家电子政务建设有效促进部门间实现业务协同、资源共享,避免重复投资、重复建设,发挥国家投资效益的主要手段。
关于三个重点,是指电子政务工程所支撑的业务领域重点。“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任务涉及方方面面,电子政务工程的选择重点,是从两个维度来确定的,一是涉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二是信息化能发挥关键作用。基于此,我们确定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经济社会安全、提升治国理政能力这三个重点。围绕这三个重点,具体安排了相关领域的信息化工程。如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安排了健康、住房、社保、食品、药品等信息化工程;围绕维护经济社会安全安排了金融、价格、能源、信用、安全生产、应急维稳环保等信息化工程;围绕提升治国理政能力安排了行政执法、民主法制、执政能力等信息化工程。
总之,“十二五”及以后一段时期,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必须按照实现三个转变、遵循三个原则、突出三个重点的总体思路进行建设,以切实发挥工程实效。
二、落实《规划》的措施和要求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下,在全面落实17号文件的基础上,并结合“十二五”时期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规划提出了四大类29项工程,基本框架就是两网、五库、七大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十五个重要信息系统。这些工程任务的提出,每一项都是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总体要求,以及创新运行机制,改革服务模式,优化业务流程,实现跨部门的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的原则,进行工程设计和具体任务部署的。目的就是要使所建工程能够有效支撑多部门合力解决共同面临的社会难题,提升党和政府有效解决社会问题的效率和效能。同时,还可最大限度地避免盲目建设和重复投资,使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真正迈向深化应用、资源共享的历史阶段。
地方民生工程建设范文5
关键词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 建设及管理 问题 意见
一、引言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耕地面积占世界9%,淡水资源只有6%,所以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对我国农业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7月水利部正式了有关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文件,标志着我国小型农业水利建设必将迎来新的发展。
在小型农田水利这样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呈现出来了一系列的弊端。农业水利政府部门必须积极地分析当前各个地区有关小型农业水利建设和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促进当地的农业快速发展,为农业发展、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现状分析
(1)资金方面的问题。第一,投资不均匀,由于地方性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需要当地政府的财政支持,虽然有些地方投资较大,但是在我国的西部地区,尤其是较偏远的山区投资力度小或者根本没有投资。第二,由于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涉及许多部门,如发改、国土、水利等一系列部门,加之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并没有形成合理的机制体制,使得相关资金在使用的时候没有进行统筹规划,导致资金使用不集中,资金利用效率低下等一系列现象产生。第三,总体资金投资力度不够大,据水利部调查表明,从我国开始发展水利工程建设开始,到2015年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投入仅仅占水利基本建设平均比重的10%,就更不要说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了。
(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机制问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机制的问题中,首先实权责所属主体不明,因为在进入市场经济之前,我国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都由集体负责,实行集体制。但是在进入市场经济以后,集体制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有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被私人承包,有的没人管理,权属主体不明,使得我国以前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遗留下很多问题。其次是监督管理体系不够健全,有许多地方水利部门没有建立管理监督体系,对其下辖地方的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维护没有及时地进行相应监督,导致许多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质量差、后期维护不好、水严重流失。另外,对财务部门对相关小型的农田水利建设财政支出管理不严,导致相关资金不到位,分配不均衡等一系列问题。
(3)建设质量的问题。首先,由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人员素质较低、观念落后,导致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为了自身利益对工程建设的质量把关不严格,认为质量好坏对引水灌溉的影响不大,这就导致了许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豆腐渣工程的出现。其次,我国现在有许多农田水利工程是延续19世纪70、80年代修建的,许多工程已经到了报废期或者年久失修,已经不能很好地工作,但是当地政府为了节约,仍然再使用,使得灌溉水在引向灌溉耕地时跑水、漏水、冒水、渗水较严重,使得灌溉率大大降低。据调查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骨干工程完好率仅仅只有45%,各骨干渠道病危段平均达到40%。可见我国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存在严重问题。
三、加强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意见
(1)转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的观念,提高相关人员的素质。要加强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就必须转变相关人员的观念,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第一,加强地方政府部门领导层的管理意识,省市及县水利部门,要定期地进行相关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会议,对一段时间的工作进行讨论提出建设性意见,并加强各地方水利部门的交流学习,从根本上让管理人员意识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性。第二,加强对各地农民的宣传力度。因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一项利民工程,需要农民积极配合,有的农民认为引水灌溉会破坏其耕地,从而不积极配合。相关地方政府部门一方面可以通过印刷相关的书刊送去农民家里做宣传;另外一方面,要经常下乡加强与农民的交流沟通,让农民认识到水利工程的重要性以及对其的益处,从而让农民积极配合政府做好相应的建设和管理。第三,提升工程建设及管理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当地政府在选择相关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人员时候,要选择有一定专业素养的,不要随便找一个当地的农民或者政府的人员,并且要定期地将工作人员送去培训,并进行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人员及时处理。
(2)积极发挥政府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中的作用。要使得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得以加强,就必须积极发挥政府职能。一方面政府要根据现今实际情况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的投资,尤其是对西部地区较偏远干旱地方的投资,以便于这些地区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数量发展起来的同时,相应的工程建设和管理质量也显著提高;另一方面,加强政府对工程建设的引导力,在我国以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基本上都由政府发动,由农民自己通过自身劳动建设的,建设过程中政府没有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也没有派专业的人员进行指导,政府没有有效发挥其职能。相关政府应该通过实地考察,进行各方面因素综合后请专门的设计人员进行相应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设计,进行招投标,从而合理地选择施工队伍,从而保证工程质量,在竣工之后还应通过各种渠道参与管理。
(3)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体制机制的建设。首先,要完善并加强相关的管理监督制度,实行自上而下的监督体制,一方面是对工程建设质量的监督管理,在相应的水利工程建设中,要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并明确各监督管理人员应负的责任;另一方面是对后期的管理进行监督,保证管理人员的到岗到位,并且及时发现工程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维护。其次,要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我国现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中没有奖励的机制,严重影响着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建立奖励机制,对在工程建设和管理中做出贡献,提出建设性意见的人员及时地奖励,对工作态度不端正工作出现错误的人员进行相应地惩处,并通过当地政府的信息公布平台公布出去,对其他工作人员是一个警示作用,从而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顺利进行。
(4)完善相关的法律文件。我国现存的有关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的法律文件还不完善,导致许多地方政府部门在进行相关的工程建设及管理时没有统一的参考标准,导致工程管理的混乱,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虽然我国现在出台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试行)》等法律文件,但是这还远远不够,还应该在法律中明文规定我国各个地区实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时应该遵循的准则,以及相应的奖惩规定。我国各省市也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依照现有法律法规制定出下辖地方进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的规章制度,并确保得以实施。
四、结语
地方民生工程建设范文6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勘测;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中图分类号:TU991.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和中央治水兴水决策部署,统筹规划、标本兼治,因地制宜、科学安排、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着力提高防汛抗旱减灾能力、供水保障能力和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力争在政策支持上有新突破,在组织发动上有新举措,在资金投入上有新增长,在综合效益上有新提高,在惠及民生上有新成效。
一、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问题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与农民的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工具都是密切相关的,其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诸如此类的一些水利工程在建设中大都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也给农业生产和日常的农村经营带来许多的不便和损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是缺乏整体规划,工程目的不明,重复建设隐患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大部分是各级乡镇、村级等小单位小圈子内自己基层单位组织农民筹资建设,区域性的工程建设,其缺乏全局发展性战略眼光,在合理开发和社会经济效益等诸多方面无法统一兼顾,这样修建成功后,就容易造成重复建设、工程管理人员也无法配备到位,而且在工程质量方面也留下了隐患,最后导致工程烂尾废弃;一方面是缺乏筹资渠道,工程建设降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除应急的抗旱节水灌排和国家统一调配的少量资金由政府投资外,其他的政府投入几乎为零,所需建设和运维资金基本上是从农民中自筹,几年来农民收入尽管有了大幅提高,但由于农资产品价格上涨,导致农民生产和生活成本剧增,自筹难度也非常大,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资金就很难及时到位,总是一拖再拖,这就导致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由于资金短缺,最后不得不降低标准建设,高标准制定计划低标准验收完工,这样也就导致水利工程建设普遍标准低,过早地失去了起原本设想的使用价值;三是工程质量不能达标,后续维护难以为继。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属于新农村建设中的基础浇灌设施,大多为当地小型工程队伍承建,虽然在农田灌排、区域规划也制定了一些相关的建设和运维标准,但其缺少必要的前期计划制定、工程实施、监督监察、完工验收等工程实施和运维方面的管理措施,再加上施工人员多为当地农民队伍,施工单位属于无资质施工,缺乏质量意识,相关的建设标准徒有虚名,大多没有专门质检部门和专职的监理人员,其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工程质量无法达标,后续养护更无从谈起,致使多数工程成了有人建无人管、不达标、无人维护的三无工程。
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原则
一是要实事求是。在设计建造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时,应该充分考虑项目工程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和经济发展水平,而且在设计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地质和地形条件,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二是对于申报和建设,要讲实际,权轻重。在制定规划建设方案的时候,决不能只搞形象工程而不顾农民群众的实际需求,二是要严格遵守“经济适用、经久耐用、利于环保”等原则,在申报建设项目时,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切不可一窝蜂的上,以免给农民群众造成过重的经济负担;三是要坚持筹资筹劳的多样性。要根据国家财政投入及地方财力的可能和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规划建设目标,通过国家投资、地方积极筹资、社会广泛集资、银行贷款融资等方式,积极利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来缓解建设资金不足的现象,在发动群众投资投劳时,必须坚持自愿、公开、量力而行的原则,切不可因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而对群众的生活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三、科学的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措施
一是规划设计要结合当地实际。要根据当地水利设施现状,加快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不断完善农田灌排体系,还要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大力加强田间工程、末级渠系及涵闸泵站建设,因地制宜兴建“五小水利”工程,集中连片、整体推进县域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扩大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面积,同时,还要进一步增加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投入,做到完成一批、验收一批、销号一批,要积极推进大中型灌溉排涝泵站更新改造,在有条件的地方新建一批灌区,加强重点涝区治理,不断提高农田灌排骨干工程的配套率和完好率;二是要进行技术推广和人才培养。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是效益长期的工程,因此建设规划必须具有发展的眼光,地方水利部门可以采取派出去,请进来,实行短期培训等方法,抓好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还要抓好工程建设中的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让农田水利建设与日益反展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相适应,使已有的、在建的和规划中的水利项目都能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效益,服务于民;三是要实行统一规划,统筹安排。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统一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统筹使用农村各类涉水资金,从整体、长远角度重点加强对农民直接受益的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规划,要支持灌溉、储水、排水等农田水利设施的改、扩、新建项目,做到主支衔接、因地制宜,引水、蓄水、灌溉并重,大小水利并进,要做到水库、塘坝、水窖等相互补充,建设旱能灌、涝能排,有水存得住、没雨用得上的水利工程体系;四是要突出节水灌溉技术的运用和推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要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实行总量控制、定额管理,通过协调各行业的用水需求,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行改造与改革、骨干与田间、灌溉与排水相结合,制定适宜的改造方案,同时,还要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依靠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促进节水和水资源高效利用,建立节水型用水模式和节水型经济发展与运行体系,突出节水灌溉技术的运用和推广,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效益;五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安案制定要严格。水利工程施工要严格按施工方案和基建程序运作,项目实施时成立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完成项目的前期咨询、设计、招标、施工和监理,建设过程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严格按“四制”要求管理,还要求材料设备供应商的产品必须要有“一照、三证”,施工队伍要严格按招投标法律法规进行招投标活动,并严格按照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程序,落实分级管理负责制,切实加强技术指导,严把质量关,项目建设完成并经验收合格后交付管理,在使用过程中实行目标责任管理、明确管理责任。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着眼全局、着眼长远、着眼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为确保建设优质的农田水利工程,就必须有一套健全合理的规划设计体制,规范的项目建设管理程序,使施工过程合理、项目管理严格、经费使用透明,防止面子工程和豆腐渣工程,进而保证其成为为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的优质工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