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子政务市场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子政务市场现状范文1
[摘要]以计算机、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经济等多方面信息化的热潮。在我国,电子政务虽然起点比较低、各地区的电子政务建设发展不平衡,但是可以预测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未来几年将呈现一个良好的发展趋势,信息中心转型步伐将进一步加快,标准规范将不断完善,国内的厂商也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电子政务发展趋势通信技术
电子政务是指公共管理部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管理理论,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实现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隔的限制,全方位地实施对社会的管理职能,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的公共服务。
目前,电子政务还处于发展的初期,即使电子政务发展最快的国家,能够做到双向互动处理事务的电子政务项目尚不足30%,能对现有政府形态实施电子政务改造的就更少。因此,电子政务的发展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同时,不可否认也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下面笔者试对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及发展现状与趋势作一个分析:
一、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历程
(一)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阶段
中国的信息化建设起步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从国家大力推动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开始,电子政务的发展经历了下面四个阶段:办公自动化阶段(准备阶段20世纪80年代—1993年)、“三金工程”阶段(启动阶段1993年3月—1997年4月)、“政府上网工程”阶段(展开阶段1997年4月—2000年10月)、“三网一库”阶段(发展阶段2000年10月至今)。
(二)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特征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过程基本上是与我国的信息化发展历程同步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电子政务起点比较低。这是因为我国总体上的信息化水平不高,因此,我国的电子政务的发展是从办公自动化开始的,20世纪80年代才刚刚起步;而西方国家政府机关的办公自动化早在20世纪的60—70年代就完成了。
2.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不平衡。由于我国各地的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因此我国的电子政务在发展过程中,则是在中央政府的“推动”和需求的“拉动”下从一些行业管理部门开始的。
3.我国电子政务的目标和出发点更具多样性。由于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中,政府对经济特别是对企业的管理方式要进行彻底的改变,这些变化,必然影响到政府政务的活动,因此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目标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如何进一步促进的变革。
二、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
2003年底,联合国了对成员国电子政务的测评结果。结果显示,中国在191个成员国中排名第74位。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作简要叙述:
(一)电子政务基础建设现状:
1.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受到热切和广泛地关注。
2.旅游、经济开发区等重要城市网站点击率明显高于一般地区。
3.东西差距明显,欠发达地区政府上网工程进展缓慢,群众关注率不高。
(二)电子政务市场商机无限,仍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电子政务领域可谓商机无限,在中国向全面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政府投资的主导作用非常明显,电子政务领域尤其如此。权威人士分析,未来几年内,我国各级政府投资电子政务的总金额预计将达到2000至2500亿元人民币。另外,在第三届中国电子政务技术与应用大会上,业界专家认为当年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投入的资金应该在400亿元左右,这将吸引众多的IT企业群雄争霸。因此可以预计未来几年内,我国电子政务市场将继续保持上升势头。
(三)电子政务建设相关法律法规环境得到进一步完善
我国电子政务法律法规建设工作在摸索中前行。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总体上仍处于初级阶段,业务水平不高,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电子政务的快速健康发展。尤其是电子政务法律法规建设,更是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现状严重脱节。2001年8月,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成立,这标志着我国真正开始了电子政务的立法阶段。2002年7月,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讨论通过和公开了《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将电子政务建设纳入了一个全新的整体规划、发展阶段,为今后正式立法奠定了基础。2004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正式实施,该法将直接推动我国电子政务的快速发展。下一步,我国在近期内将会陆续推出包括《电子政务法》、《电子交易法》、《电子签章法》、《电子投票法》等相关法律,以构筑我国电子政务法律框架。
(四)地区建设蓬勃发展
北京、广东等一些发达省市继续加大电子政务建设投入并积极开展电子政务技术培训,从人员上保证了电子政务系统的正常运行。内蒙古、青海等省也加快了前进步伐,他们在积极借鉴发达省市电子政务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从本地实际出发,通过自身拥有的稀缺资源换取资金来源,与广大企业开展公私合作以及吸收民间投资等途径解
决自身电子政务建设的资金和技术等困难,不断探索出适合自己发展的新路子。
三、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趋势
未来几年,笔者认为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一)信息安全得到加强
从政府层面来看,电子政务安全体系框架正在研究制定,电子签名法已经推出,信息公开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的前期研究工作也在进行当中;从用户层面来看,电子政务建设的用户从规划、实施等方面都已对信息安全进行了充分考虑,并且信息安全方面的费用在整个信息化建设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从厂商层面来看,国内外安全厂商在整个IT行业中发展速度较快,厂商数量和厂商规模都在迅速增长。可以预计,未来几年信息安全市场将会有更进一步的发展,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将会更加完善。
(二)信息中心转型步伐进一步加快
未来几年,多数信息中心将不再具体承担政府部门的信息化建设任务,而转向政府信息化规划、招投标、工程管理、工程验收等方面。因此,未来的电子政务建设市场将进一步的透明,并且由于信息中心的转型,使专门从事电子政务系统集成、方案开发的厂商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
(三)标准规范将不断完善
2002年5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联合了《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总则部分,与之相关的电子政务工程管理、网络建设、信息共享、支撑技术、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标准和管理规定在2003年已完成。2004年,从事系统集成、网络建设、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厂商,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已有法可依。
(四)国内厂商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中央号召电子政务先行,以政府信息化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不仅找到了推动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切入点,而且还能加快我国信息化建设步伐,更重要的是,电子政务以财政投资为主,既要实现政府信息化的目标,还要担当起带动民族产业的责任。因此,电子政务建设使国内IT厂商具备了跨越式发展的条件,具备了跻身世界IT厂商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韩文报.电子政务概论[M].北京:出版社,2005.
电子政务市场现状范文2
关键词:电子政务;发展问题;解决对策
现如今,电子政务的真正含义被相当一部分人扭曲,其根本理解均是把电子政务看做一种简单的网站系统。但真正的电子政务是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限制,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以便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与服务。
1 电子政务现状的分析
(1)电子政务管理模式不统一。信息化时代,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日益进步,人们对互联网的使用逐渐广泛,随之需求也逐步增加。电子政务在技术分析层次上和管理模式上已有所提高,但是由于政府各部门的发展存在差异,现如今的电子政务尚无法形成统一的管理模式。那么怎样完善电子政务的发展,形成统一的管理机制,这是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大难题。
(2)电子政务思维模式单一。由于电子政务繁琐复杂,因此在建立过程中必须经过谨慎的思考,创建明确方案并完善实施,方可开展电子政务建设。在一种为了突显政绩的心理状态下去开展电子政务建设,不但得不到定期应用和管理,也失去了政府建立电子政务的初衷。电子政务的存在是为了供应社会需求,建立信息内容完善、操作简单快捷的电子政府。
(3)电子政务信息安全问题。电子政务作为政府部门的信息传递源头,应从多方面完善政府部门的保密工作,防止黑客的入侵或因工作人员的失误所造成的信息内容丢失、被不法分子盗用等情况的发生。因此,为预防类似情况的出现,要做好完善的准备,比如通过将各部门资料进行备份,设置问题密码等方式起到预防作用。
(4)电子政务知识普及问题。虽然电子政务随着社会发展逐渐完善,但对于一些政府部门的中老年人群而言,他们熟悉自己部门的专业技能,对电子政务的信息技术知识了解偏少,政府部门应根据这一特点,制定相应方案、开展相关信息技术培训、明确电子政务的重要性,呼吁大家积极学习。
2 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1)合作层次方面。众所周知,政府部门和电子政务之间的配合极为重要。然而,在我国,这两者之间存在的问题颇多,例如政府部门对电子政务预算低、投资力度不大,和各单位之间互不了解,相互孤立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电子政务信息的准确性,从而使得电子政务的应用得不到有效发挥。
(2)电子政务自身层次不够完善。电子政务在发展中并不平稳,在中央的电子政务发展与地区的电子政务发展相互对比时,可以明显分辨出发展趋势的差异。就我国目前而言,人们对电子政务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有些人认为电子政务是上级的指令,完全忽略了行政工作的不同特点,使电子政务流于形式,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还有一些人甚至排斥电子政务,认为电子政务只是传统管理的一个补充,是非主流业务。
(3)电子政务中存在市场发展阻碍性。电子政务在发展过程中,缺少对其他先进国家的经验借鉴,对于在工作中的缺点和问题没有进行及时地总结分析、对其自身的管理制度没有相关规范、与政府部门间配合不够完善等等,从而影响了信息共享、一站式服务的提供,导致电子政务发展缓慢。
(4)复合型人才短缺。电子政务建设是一项高科技工程,无论是最初的决策还是日常管理,都需要充分尊重和依靠专业人才。我国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技术教育起步较晚,也没有建立起长期有效、系统的信息人才培养机制,久而久之,造成了信息技术方面的落伍和信息人才的不足。这成为最初制约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因素之一。
3 解决方案
(1)改变现状。如上所述,要想电子政务进一步发展,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电子政务的先进经验,这样一方面促进了电子政务建设的统一规划,实行一体化标准,另一方面也促进了电子政务的不断创新,不断完善,不断向前发展。
(2)应用模式。在信息化发展日益进步的今天,电子政务随着市场的发展需求,掀起了一股改革潮流,通过满足大众以及对政府部门管理模式的新型要求,以此确保提升操作方便的大众化统一结构、突出电子政务特点、提高市场综合竞争力。
(3)加强安全管理。对于电子政务而言,在不断自我创新和自我完善的过程中,也要确保信息的安全性,提高电子政务的安全管理能力。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外部侵入,二是内部损坏。相比于外部侵入而言,内部侵入的预防措施更为复杂,为了防止内部问题的出现,政府部门需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并提高反黑客水平,将危险隔绝在萌芽状态中,绝不因此影响电子政务的发展进程。
(4)强化队伍建设。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电子政务的不断发展使得市场对电子政务人才的需求逐渐加大,只有打造一支专业的技术队伍,才能真正推进电子政务的发展,因此在对人才的培养上,也应走向正规化,制定明确的培训流程,为自身的电子政务建设培养专业人才。
(5)充分应用新技术。告别了传统社会将报纸作为消息传递的唯一渠道,在电子政务信息化技术的虚拟世界里,人们的视觉感官渐渐对网络形成依赖。大多数人更加偏爱有趣的视频解说来解决问题。通过激发人们的触觉欲望,采用图片、声音、趣味等方式表达前因后果,或者运用相关电影电视的资讯,通过配音手法对事情动态进行细节描述。
4 结语
综上所述,电子政务是推进政府管理进步的主要工具,是政府实行信息化管理时代的重要改革。相比传统政府办公形式的老旧,电子政务更具有公开性、广泛性、便捷性等特点,更适合社会的发展需求,虽然其中存在着些许问题,但是通过不断认识自身问题并吸取多方经验,制定目标的同时,合理规划,明确方案,并努力完成,电子政务必将不断发展完善。
参考文献:
[1]田浩,段丽君.语义互操作在电子政务建设中的应用及对策研究[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1,26(05).
电子政务市场现状范文3
[关键词] 电子政务外包市场风险风险防范
一、引言
自从计算机在20世纪50年代进入商业应用领域以来,各种形式的信息技术外包(IT Outsourcing)就一直存在,但是直到最近15年信息技术外包服务才盛行起来。外包赋予了组织应对快速变化的全球经济所必需的灵活性,同时它也使组织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能将精力集中于组织的核心竞争力上。电子政务外包是指政府以购买方式获得第三方服务,从而实现内部业务或公众服务电子化的一种政府信息化实现方式。近年来,电子政务外包渐成热点,易观咨询指出国内2003年IT外包服务的市场规模达42.6亿元,内地含有价值 2500亿的电子政务外包市场,这将极大程度拉动我国信息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虽然电子政务外包由于同第三方合作,减少了电子政务建设中的各种不确定性,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电子政务项目的风险。但也随之产生了另外一个风险,即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条件下,电子政务外包更容易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从而难以建立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这在现实中表现为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关于外包服务责任的界定问题;二是外包服务质量信号的有效性问题。笔者通过对这两个问题建立风险模型进行分析,希望对电子政务外包市场规范化发展有所裨益,防范电子政务外包市场失灵。
二、外包服务责任界定的模型分析
外包服务责任规则是服务商和政府之间风险配置的机制,决定了一定责任规则下的配置效率问题。
1.外包服务市场中的严格责任
我们首先来分析政府作为外包服务消费者的福利函数设定。假定政府购买两种服务或商品q和y,其中q是承担一种随机货币损失为L的服务,y是一种可数商品;同时,政府是风险厌恶的,它的效用函数u(q,y)是凹性的;再者,购买q服务的损失只有在交易完成后才能够被观察到。因而,政府可以购买的y商品就为:y=W-pq-L,其中p是服务q的价格。
就购买q服务的货币损失L而言,它的函数为L(q,z,e),q表示购买服务的数量,z表示服务质量水平,e表示不确定性影响因素,并假定e的概率分布可知,概率密度函数为H(e),H(e)=dH(e)/de,e∈(0,∞)。同时,损失L将伴随q递增,伴随z递减,伴随e递增。
此时,预期损失可以表示为
服务商的收益为,其中,R(e)是一种由政府转移给服务商的静态风险,C(q,z)代表服务成本。
可以将社会福利描述为一个加权的政府效用和服务商利润之和,
在对服务商执行严格责任的条件下,可以作为一种完全的意外合同,将所有的风险转移给服务商,此时政府作为消费者处于完全保险状态,所以如(5)所示,政府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边际生产成本加边际预期损失。同时,如(6)式所示,服务商的边际防范费用(即用于提高服务质量的支出)等于服务失效造成预期边际损失的减少。实际上,严格责任就是在没有明确风险分配协议的情况下最优地分配风险,从而达到社会的最优产出和服务商的最优质量防范。
2.外包服务市场中的有限责任
服务商以其资产为限对消费者承担有限责任,下面看看服务商承担有限责任时的市场均衡。首先界定为损失等于服务商资产时的随机参数,那么,其中A为服务商资产。假定,政府既不能通过保险市场,也不能通过与服务商的意外合同安排获得完全的损失补偿,也就是说政府获得损失补偿最多只能以服务商资产为限,同时这又取决于随机参数的变化。得出政府的预期效用为:
则政府的边际替代率大于边际成本和预期的边际损失之和,不符合(5)和(6)式中所表示的社会福利最优的状态。
以上可见,由于外包服务商质量行为的不可观测性,在有限责任条件下,服务商并不具有充分防范的动力,政府将不得不承担厂商的风险转移。在这种缺乏责任且不会造成市场“稀薄”的条件下,政府的严格责任规则设计将是减轻信息约束和维持市场运行的有效方式,Weidenbaum对此已有清楚的阐述。
三、服务质量信号的模型分析
完全竞争市场中,价格是产品质量的体现。但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这一前提将会发生扭曲。在电子政务外包市场的初级阶段,政府无法对外包项目的质量做出鉴定,服务商也无法通过权威的鉴定机构来认证自己的服务实力,电子政务外包市场鱼龙混杂,优质服务商可以轻而易举的通过降低服务质量来减少成本,而没有动力去改进质量,出现“劣质品驱逐优质品”的现象,不能建立正常的外包市场运行秩序。
如何使价格作为质量的信号发挥作用,创造一种厂商无动力欺骗,也不敢欺骗的外包市场运行机制,防范“逆向选择”风险呢?Salop和Stiglitz设计了一个通过信息持有者对无信息者的正外部性,创造一个激励相容的环境,来迫使服务商改进质量的模型,该模型对政府管制电子政务外包市场的角色定位具有极强的启示性。
假定在一个时期内,已经有e部分的消费者掌握了完全的信息,且e为外生的。z表示质量,z=1时,表示质量优,则服务成本C1>0;z=0时,表示质量差,则生产成本C0∈(0,1)。
当服务商提供质优服务时,服务商利润为:
R=e(p-C1)+(1-e)(p-C1)=p-C1
当服务商提供质劣服务时,服务商利润为:
R0=(1-e)(p-C0)
显然当p-C1≥(1-e)(p-C0)时,即ep≥C1-(1-e)C0时,服务商提供质优产品的收益大于提供质劣服务的收益时,他才有改进质量的动机,使z=1。
从ep≥C1-(1-e)C0可以得出两个重要结论:
一是当价格足够高时,服务商才有动力改进质量。较高的价格能够保证服务商的收益,如果提供质差的服务,服务商必将付出较大的市场损失,此时提供质劣服务的动力相对减弱。
二是e值越高,则服务商更有可能提供质优服务。提高消费者对于信息的持有量,提高e的正外部性,将有利于防止外包市场上的假冒伪劣,也有利于全体消费者。
四、我国电子政务外包市场风险防范措施
1.严格电子政务外包市场责任
基于我国的特殊国情,我国电子政务外包市场具有垄断性较强、容量超大与市场发育极不均衡的特点,这种市场特征容易演化出“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不正常的市场表现。通过严格责任规则的设定,对外包服务商的质量防范行为进行严格约束,最终实现外包服务商和政府利益上的社会福利最大化。
2.强化服务质量信息披露
目前,政府管制工作的重点主要放在了市场准入和资质认证上,由于市场准入限制所带来的“垄断”,极大地限制了市场本身竞争性的发育,使得外包服务商更加没有信息披露的动力。政府通过采取促进信息的搜寻和传递的政策行为,强化了服务质量信息的有效性,将有利于提高掌握信息的消费者比重,抑止服务商提供质劣服务的企图。因此,政府亟需强化电子政务外包服务商的服务质量信息披露机制。
3.适当提高电子政务外包服务的价格
由于电子政务在国家信息化中的战略定位。政府有积极支持和扶持信息产业的义务和责任。适当提高电子政务外包服务的价格,一方面有利于服务商提供优质服务,并不断改善服务;另一方面,有利于服务商发展初期的资本积累和良性循环,并迅速发展壮大,振兴民族信息产业。
参考文献:
[1]Spulber,D.余晖译:市场与管制(中译本)[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2]Weidenbaum,M.张兆安译:全球市场中的企业与政府 (中译本) [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3]Salop,S.,and Stiglitz,J.“Bargains and Rip-offs: A Model of Monopolistically Competitive Price Dispersions”[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October 1977,44(3),PP.493~510
电子政务市场现状范文4
关键词:电子政务政府管理信息化服务
1 电子政务的现状及应用
电子政务作为电子信息技术与管理的有机结合,成为当代信息化的最重要的领域之一。所谓电子政务,就是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和空间及部门之间的分隔限制,向社会提供优质和全方位的、规范而透明的、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随着电子技术和因特网(Internet网络)的发展,信息技术作为工具被引入到商贸活动中,在世界上,电子政务的发展十分迅速,政府管理和信息服务已经初步实现了电子化,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水平大大提高。而我国的电子政务才刚刚起步,电子信息服务还处于初级阶段,政府可公开向公众提供的信息资源还很不充分,政府信息化水平与主要信息技术国家的差距很大。因此,我们需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并在现代计算机、网络通信等技术支撑下,在政府内部进行大规模推广应用。这将带来办公模式与行政观念上的一次革命。在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可以通过网络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联系,既提高办事效率、质量和标准,又节省政府开支、起到反腐倡廉作用。通过互联网这种快捷、廉价的通信手段,政府可以让公众迅速了解政府机构的组成、职能和办事章程,以及各项政策法规,增加办事执法的透明度,并自觉接受公众的监督。
2 电子政务的基本条件
电子政务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符合三个基本条件:第一,电子政务应用中势必存在内网与专网、外网间的信息交换需求,然而基于内网数据保密性的考虑,我们又不希望内网暴露在对外环境中。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方式是设置安全岛,通过安全岛来实现内外网间信息的过滤和两个网络间的物理隔离,从而在内外网间实现安全的数据交换。安全岛是独立于电子政务内、外网的一个特殊的过渡网络,它被置于内网、专网和外网相交的边界位置,一方面将内网与外网物理隔离断开防止外网中黑客利用漏洞等攻击手段进入内网,另一方面又完成数据的中转,在其安全策略的控制下安全地进行内外网间的数据交换。第二,电子政务的网络应该处于严格的控制之下,只有经过认证的设备可以访问网络,并且能明确地限定其访问范围,这对于电子政务的网络安全而言同样十分重要。然而目前绝大部分网络是基于TCP/IPV4网络协议的,它本身不具备这种控制能力。要加强电子政务网络的控制与管理能力,可以采用基于802.1x带网络接入认证功能的交换机来实现。802.1x协议能够对接入设备实现认证,从而控制网络的设备访问,它可以利用第三方的认证系统加强认证的安全强度,如Radius、TACACS以及CA等系统。第三,任何的安全措施都无法保证数据万无一失,硬件故障、自然灾害以及未知病毒的感染都有可能导致政府重要数据的丢失。因此,在电子政务安全体系中必须包括数据的容灾与备份,并且最好是异地备份。
3 电子政务的特点
电子政务是指通过信息和通信技术,政府机构应用网络技术提供集成的管理和服务,借助因特网实现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和重组,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离的限制,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和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从上面的定义可以看出,电子政务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在电子政务的概念中,政务是核心内容,即政府的两大职能――管理和服务,电子政务只是提高政府行政效率的手段。第二,网络安全的重要基础之一是安全的操作系统,因为所有的政务应用和安全措施(包括防火墙、防病毒、入侵检测等)都依赖操作系统提供底层支持。第三,在操作系统安全方面,有两点是值得考虑的:一是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源代码对政府公开的产品,二是利用漏洞扫描工具定期检查系统漏洞和配置更改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第四,电子政府必须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标准,它要求政府必须转变职能,综上所述,电子政务首先是观念的转变,是认识上的提高,这也是建设电子政务的关键因素,资金投入和技术选择都必须围绕这一中心。
4 我们电子政务应用的主要问题
4.1 我们电子政务发展的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众所周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稳,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电子政务的发展也是不同的,因此,中央部委、沿海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电子政务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呈现出多层次、不平衡性的特点。从中央到地方主要的纵向业务系统,像海关、税务、审计等经济监管电子政务系统发展较快,成效显著,但地方尤其是不发达地区的电子政务水平相对较低。另外,虽然在近几年政府门户网站的发展较快,但网站内容与所能提供的服务却比较少,有很大提升空间。
4.2 电子政务应用中信息化意识薄弱。综合国内外各方面的调查和评估,可以认为,目前我国电子政务整体尚处在初步发展阶段,现在有很大部分的政府工作人员信息意识淡薄,觉得有个网站就行了,无非是做个样子,或者是没有安排专职人员进行后台维护、更新,当然这也与人员的学历状况有很大的关系。
5 电子政务的建设方向
根据我国现阶段电子政务的现状,全面铺开整体推进电子商务应用的策略并不符合我国现状,需量力而行,选择重点,分步实施。因为在许多地区,政府部门间横向的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是目前最大的困难所在,其电子政务目标就应重点克服这一瓶颈制约。下面我们阐述一下发展的重点方向。
5.1 电子政务不能要政府大量投资,粗放型扩张。“自上而下”的建设方式应当与来自社会需求的“自下而上”的方式紧密结合。征求社会各阶层的意见,进行广泛讨论,准确定位,就像企业的生产要瞄准市场需求一样,电子政务也必须对社会需求作出适当反应。
5.2 在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方式上,可以选择多样化。除了依靠自身的力量,应尽可能寻求市场化的的解决方案,比如通过IT外包实现。通过市场化的方式不仅节约成本,还因为专业IT企业的服务在专业化和成本上更具竞争力。
5.3 电子政务应用涵盖两大方面:政府内部办公和面对公众的信息服务。就政府内部办公而言,电子政务系统涉及到部门与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地区与地区间的公文流转,这些公文的信息往往涉及到机密等级的问题,应予以严格保密。因此,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必须采取适当的加密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密。基于IPsec的加密方式正被广泛采用,其优点显而易见:IPSEC对应用系统透明且具有极强的安全性,这一点对于要开发庞大应用的电子政务来说,就显得极有好处了,应用系统开发商不必为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加密做过多的考虑。
6 总结
电子政务是政府部门/机构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和网络技术,实现高效、透明,规范的电子化内部办公,协同办公和对外服务的程序、系统、过程和界面。与传统政府的公共服务相比,电子政务除了具有公共物品属性,如广泛性、公开性、非排他性等本质属性外,还具有直接性、便捷性、低成本性以及更好的平等性等特征。
参考文献:
[1]马费成,李纲,查先进.信息资源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电子政务市场现状范文5
关键词:政务信息化;电子政务;政府创新
中图分类号:G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11-0353-02
1 引言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政务信息化成为当今信息化最重要的领域之一。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六大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发展战略,从而形成了中国特色信息化的发展道路。推进电子政务,以政府信息化带动国家信息化,创造性地推进了信息化建设。目前,我国各地的政务信息化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之中,并且从中央到地方对政务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和推广力度也在不断加在。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我们必须进一步加深对政务信息化内涵的认识,了解我国政务信息化的实现程度及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认识到实现政务信息化与否对国民经济贡献的巨大影响。
2 政务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2.省略域名数有23752 个,其中11995 个政府网站已经建立运行。截至2004 年底,93.4% 的部委拥有部门网站,其中,地级和县级政府门户网站增长迅速。
2.2 国外政务信息化现状
全球管理与科技咨询公司――埃森哲(Accenture)咨询公司在 2001 年对全球 22 个国家和地区的电子政务发展状况做了研究,并给各国的电子政务达标指数的评价是:第一名加拿大(60 分)、第二名新加坡(58 分)、第三名美国(53分),第四名是澳大利亚。五位以后多位欧洲国家,排名顺序为:丹麦、英国、芬兰、中国香港、德国、爱尔兰。下面介绍几个典型国家政务信息化的发展情况。
2.2.1 加拿大
加拿大是拥有世界最先进广播系统的国家。于1999正式颁布了国家的电子政务战略计划“政府在线”(Government On-Line),提出政府要做使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模范,在2004年实现政府所有的信息和服务全部上网。为保证电子政务在全球的领先地位,加拿大政府发挥了强大的领导力作用,推行了“统一的政府”(A Whole Of Government)实施策略,以加强各级政府和各部门的电子政务协同发展,力争满足公众的需求,向他们提供一体化的电子服务。2001年1月,加拿大对政府门户网站进行了意义重大的改进和重新设计,目的是全面推行“以客户为中心”的网上服务。加拿大政府不仅实现了教育、就业、医疗、电子采购、社会保险、企业服务、税务等领域的政府电子服务,而且根据企业和公民的要求不断开发和继承政府入口网站,如建立加拿大青年网站、加拿大出口资源网站等。
2.2.2 美国
美国的电子政务在很大程度上正在成为全球电子政务的模板。作为电子政务的领导者,从1993年到2001年,美国联邦政府已经了1300多项电子政务相关的实施项目,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由于电子政务的实施,1992年到1996年,美国政府的员工减少了24万人,关闭了近2000个办公室,减少开支1180亿美元。到目前为止,已有超过70%互联网用户通过政府网站进行事务处理。
3 政务信息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政务信息化作为带动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行政质量和效率,改善政府监管和服务能力,增强政府行政的透明度,加强社会监督等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重要性程度和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言而喻。所以,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政务信息化对政府行政环境、决策、绩效及政府创新的影响来阐述政务信息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3.1 政务信息化对行政环境的影响
(1)政务信息化建设有利用推动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
推动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是当今的世界潮流,并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提升本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之一。据“2002 年中国电子政务技术与应用大会”公布的数据资料表明,2002 年我国政府的电子政务采购额突破了 350 亿元,年增长率近 25%,我国的电子政务市场已由初始阶段逐步向高速发展阶段跨越。另据专家分析,“如果在未来 5 年内,全国 80%以上的政府部门实现信息化办公,全国 3000 多万公务员中有 60%重新配置一套计算机办公设备,那么仅PC 市场就将达 1000 亿元,软件市场容量将达250 亿元。”可见,政务信息化将成为国家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和国内信息产业和服务业发展的关键动力。
(2)政务信息化建设有助于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一个良好的政府治理模式需要政府、公众、企业和社会之间的信任关系的存在,因此,现代政府在忙于处理复杂多样的行政事务的同时,都特别注重通过同国内外各界公众之间的双向信息交流来建立并维护良好的相互了解和信任关系,树立政府在国内外公众中的良好形象和信誉。建立电子政府,实施电子政务,有利于塑造中国各级政府的形象,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从而加强公众对政府的了解和监督力度,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增强公众对行政决策的信任度。
3.2 政务信息化对行政决策的影响
一些学者认为电子政务建设将有利于行政决策向着合理、规范、高效的方向发展,从而加快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发展趋势。首先,它提高了政府的理性决策能力和公共政策的品质,提升了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决策手段的现代化。其次,强化了对行政决策执行的监督力度,降低了决策执行变形的发生率。最后,打破了决策的“暗箱操作”惯例,提高了决策制定的透明度和决策程序的规范性。
3.3 政务信息化对行政绩效的影响
(1)政务信息化对提高行政效率的影响。首先,政务信息化的实施有利于加快信息传递速度,提高政府利用信息的效率。其次,政务信息化建设能减少大量人为的内耗。电子政务建设将逐步实现办公手段的自动化、业务流程的规范化和管理的程序化等,精减冗余的机构和不必要的中间环节,节约办公费用,提高工作质量,将政府的业务活动从体力操作型向知识智能型转变。最后,电子政务建设有利于简化行政运作环节和程序。由于电子政务建设对政府的组织结构产生很大影响,可以缩减甚至取消中间管理层,无疑将大大简化行政运作的环节和程序,特别是有些原本属于中间管理层环节的将被取消,或者被计算机程序取代。
(2)政务信息化建设对降低行政成本的影响。政务信息化将公务员数量明显减少,管理运作中间环节极大压缩,物资配送与使用最为有效合理,并做到尽可能节约必要成本、有效成本,最大限度地减少超量成本和无效成本。政务信息化建设把一定区域、乃至全国的行政机关都连接在一起,使信息、知识、人力以及创新的方法、管理制度、管理方式、管理理念等各种资源真正实现共享,从而有效地利用政府内部和外部资源。
3.4 政务信息化对政府创新的影响
(1)政务信息化对观念创新的影响。首先,电子政务建设有利于行政组织内部公务员的观念创新。在电子政务实施的过程中,公务员队伍逐步树立了为公众服务的意识、强烈的信息共享意识和要求有更多的团队合作。其次,电子政务建设有利于行政组织外部公众的观念创新。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进行,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公民和公民社会的自治式运作能力、与各种力量的横向协调能力、承受各种风险的自主能力等大大加强,公众的权利意识、平等意识、法治意识等空前提高,这些观念的转变都有利于电子政务的运作。
(2)政务信息化建设对组织结构创新的影响。政务信息化建设变革了传统的信息交流模式,打破了政府对信息的控制,这有利于公众的政治参与。同时,政务信息化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为行政组织的扁平化提供了技术可能性,促使组织的权力由集权走向分散,使行政组织更具灵活性、有机性和适应性。
4 结语
通过对以上政务信息化内涵及现状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政务信息化已成为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服务效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通过对政务信息化的影响分析,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政务信息化实现程度的高低将制约着本国经济的发展。对此,我们必须继续加强政务信息化的建设,继续探索有利有经济发展的政务信息化新模式,充分发挥政务信息化在信息化建设中的核心作用。
参考文献
[1]祝小宁,刘婷婷.电子政务的发展及其对策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1).
电子政务市场现状范文6
从我市情况看,推进电子政务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包括工业化发展较快,2008年完成工业增加值811.89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732.36亿元,增长10.1%;全社会工业总产值达4091.04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全社会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57.6%,拉动经济增长5.8个百分点。工业对国民经济主导作用进一步提升。我市信息化环境正在孕育,信息基础设施初具规模,全市2008年末程控电话交换机总容量218.28万门,移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541万户,移动电话实际用户突破347.69万户,比上年增长11.2%。国际互联网络用户45.33万户,比上年增长4.21%,发展电子政务的诸要素日渐成熟。
一、我市政务信息化发展现状
分析我市电子政务的发展,有几个明显的特点:一是领导重视。电子政务涉及面广,实施过程环节多,市政府安排一名常务副市长分管信息化,对全市政务信息化建设进行统一领导,一盘棋规划,避免重复建设,实现人力物力财力的优化配置。二是成立政务信息化专家小组,聘请省内著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专家作为我市党政平台技术顾问,聘请本市范围内有实践经验综合素质比较高的技术专家成立我市政务信息化专家小组,从总体上把握电子政务发展的方向。三是市场化运作。市政府在推进电子政务中不担当包打天下的角色,而是引入市场化运作的模式,我市党政信息平台骨干光纤网络的建设采用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方式进行,由市电信和电力部门分别出资建设,政府仅负责党政信息平台公共接入部分的核心网络设备和主要应用软件的开发,建成后政府租用其网络,充分整合和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减少了政府资金投入。
二、我市政务信息化的发展存在的不足
分析我市电子政务的发展的不足,主要有几个明显的方面:首先是发展水平不高。与其他省市先进地区相比仍有差距,我市企业、家庭上网率不高和有局限性,尚难以形成对电子政务的强烈需求。从党政机关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来看,目前我市的信息网络平台基本铺设到了全市主要党政机关部门和镇区党政机关大楼,但由镇区到村(居)委会和所属工作部门的信息网络基本未铺设,造成一些不在党政办公大楼内办公的镇区所属部门与实际对口办事机构之间网络无法联通,形成了断层,使现有的党政平台难以发挥应有的效用。
其次是信息资源利用率不高。在部门的电子政务建设中,我市仍存在重硬轻软现象,盲目追求硬件基础设施的先进性和超前性,忽视了应用软件系统的开发和信息管理的技术建设,信息资源开发和应用投入低,大多数部门条块之间的专业数据库信息交换和共享率低,不可避免的存在信息孤岛,相当多部门的信息资源没能按政务公开的要求及时上网,造成这些部门的网站信息资源不丰富而且更新慢,因而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最后是本地技术支撑能力不强。目前全市有从事软件推广应用及开发的企业305家,系统集成企业25家,但都是小企业,其中获得省级软件企业资格认证的只有7家,这些企业中真正涉足电子政务软件开发的就更少,其开发投资少,技术力量投入不够,创新能力不强,在一定时期内尚不能对全市电子政务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作用,全市128个政府发文单位中有专业技术人员专职管理电脑系统的单位不到一半,超过三分之一的镇区没有配备这方面的人才,专门从事电子政务的人才缺乏的局面如果不及时扭转,必将对我市电子政务的发展带来严重阻碍。
三、我市政务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建议
1.以用户需求为导向。遵循提供“公平、透明、方便、快捷”服务的指导思想,大力推进政府网上办事,方便群众办理有关事务。通过电子政务的发展促进行政体制转变,反过来行政体制转变又使电子政务进入纵深发展,相辅相成。最终形成电子政务发展与行政体制改革协同发展的良性状况。
2.加大宣传力度。政府和新闻媒体要大力宣传电子政务发展对提升政府形象,提高我市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科学性和必要性,最大限度地取得对电子政务发展的正确认同。
3.培训人员。发展电子政务是一项技术含量高专业性强应用面广的工作,没有一支专业队伍是无法实施的,没有广大干部群众参与也是无法推行的,因此要根据电子政务发展的实际需要,定期对全体公务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进行电子政务知识培训,使他们具备新技术革命的意识、观念,掌握一定程度的信息知识和应用技术,提高其计算机应用水平。
4.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以我市党政平台办公自动化系统应用为起点,加大信息资源整合力度,以建立一批全市性综合应用系统为目标,以统一技术和接口标准为手段,以点带面稳步推动我市各部门业务应用系统和数据库的建设,为今后建设全市统一集中的数据中心做好前期准备,市政府应该加大对现有网络和信息资源整合力度,建设一批有特色的单一业务部门和跨部门的综合数据库。
5.完善安全体系。加强电子政务安全管理,联合公安,保密和电子政务管理部门,加大对政府信息网络的建设管理和维护方面的监督和检查,提高电子政务安全管理水平,确保电子政务的可靠运行。
6..完善管理规范。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尽快制定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使全市电子政务发展进入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良性发展轨道。
参考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