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家校联动机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家校联动机制范文1
家庭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我们通过建立科学的工作机制,力争使家庭建设工作持久长效、富有实效。
1.建立社会化联动机制
主抓“合并同类项,彰显特色项”,优化资源配置,将各部门家庭领域工作串珠成链。一是领导决策联动。成立了由市委常委任组长,多部门(单位)领导在内的联动工作领导小组,完善了联动对接机制,明确了联动部门职责。以协调会方式确定工作重点,统筹资源,解决难题,使我市家庭领域的工作实现了高位统筹,高效发展。二是经费保障联动。根据不同工作的侧重点,由不同的联动单位分别承担主要经费;各个联动单位分别多途径积极争取在经费、场地、人员等方面的大力支持。三是考评激励联动。各联动部门就联合开展的工作进行联合考评、联合表彰。
2.建立共建共享机制
我们力促让全市家庭共同参与家庭建设,形成共建氛围;同时,注重关注民生,让家庭分享建设成果。如在启动“最美家庭”寻访活动后,市、县、乡、村四级妇联组织紧密配合,结合实际,灵活推进,依托群众身边的“妇女儿童之家”,集中开展寻访、点评、推荐“最美家庭”、学习“最美家庭”等活动,从而引导基层家庭和群众共建“最美家庭”。
3.建立示范带动机制
我们始终注重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把创评“最美家庭”“五好文明家庭”、“和谐家庭”、“平安家庭”、“低碳家庭”等作为推动家庭建设工作的内动力,在评选过程中让群众推荐、公众投票,在媒体大力宣传,放大评比表彰的效应,并且做到“三个逐步”:评选领域逐步拓展,从家庭到社会、企业、机关;评选内涵逐步丰富,细化到“好婆媳、好儿女、好妯娌”等优秀家庭角色的评选;表彰档次逐步提高,由单一妇联表彰发展到与党政部门联合表彰。
1.弘扬家庭文化
我们秉承“顺应主流、服务大局、群众为先、妇联所长”的原则,在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创建工作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孝老爱亲、崇文尚学、廉洁诚信、自强奋进、互助奉献”五大文化进家庭,通过文化的力量来提升素质、凝聚人心、鼓舞精神。“五大文化”改变了过去家庭文化建设侧重于文体娱乐的现象,突出家庭责任,拓展了家庭文化建设的内涵。
在孝老爱亲文化中,重点在农村60岁以上老人家庭中开展“签订家庭赡养协议”工作,目前签订率达95%。在此基础上,我市各级妇联组织开展了相应的张榜公布、跟踪回访和评议活动,组织了“孝敬好儿女”、“和谐好婆媳”等优秀家庭角色评选活动。我市海安县开展了“四像敬老”教育活动(敬老人像爱幼,敬公婆像儿女,待岳父母像双亲,对待社会老人像长辈),有力推动融洽和谐家庭关系的形成。目前“签订家庭赡养协议”工作重点转向创新拓展协议内容、加大协议履行情况督查等方面;在崇文尚学文化中,20__年度与电台开办“幸福家庭大讲堂”栏目,开设家庭关系、家庭法治、家庭理财、家庭教育、家庭健康等5大板块,每月一期,空中讲堂已成为家庭成员的学习知音;在廉洁诚信文化中,联合纪委、组织部等面向机关党员干部家庭开展“十佳和谐家庭”、“十佳清廉家庭”、“十佳书香家庭”、“十佳爱心家庭”、“十佳敬业家庭”等“五十佳”特色家庭评选,提高党员素质,优化干部家庭形象;在自强奋进文化中,挖掘培树一批“最可敬母亲”、“十大巾帼创业明星”、“自强不息好少年”等典型,用身边可信、可亲、可学的典型,使广大家庭成员普遍认同、自觉效仿。在互助奉献文化中,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家庭中蕴藏的志愿服务热情,重点倡导家庭开展“爱心敲门”、“爱心陪伴”、“爱心代办”等十大爱心微行动,以小见大,日常传美德,培育向善向上文化。
2.做实家庭服务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为家庭提供服务,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主要从四个方面实化家庭服务。一是注重转变理念,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我们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深入社区、农村,和妇女面对面谈心,适时宣传家庭服务的理念,引导、鼓励她们从事家庭服务,并进行现场登记备案,免费为她们培训并推荐上岗。二是全面进行培训,提升家庭服务能力。我们注重在培训模式上创新,突出提质扩量,县市联动,实现培训常态化、制度化。一方面开展“送教下乡”培训模式,筛选并组织资深教师下乡,通过“县县举办培训班”,宣传普及正确的家庭服务理念和家庭服务技能。同时,培训内容紧贴实际,有科学家居保洁新理念、家政服务新技巧、孕产妇及新生儿护理、家庭插花技巧等,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操训练,培训效果突出。另一方面,县(市、区)各级妇联也通过自办或联办的形式开展了相应的家政培训工作。三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用好用足政策。__市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家庭服务人员及家政企业的政策规定。市妇联协调联合人社部门,一方面利用“三八”咨询及有关培训等契机,加强对相关政策的宣传;另一方面,帮助实行员工制的企业和家庭服务人员顺利享受每月200元的家政补贴,帮助技能考试合格拿到资质证书的家庭服务人员享受全额培训补贴,全额免费开展家政培训“送教下乡”。四是加强督导,强化好苏嫂家政实体的规范管理。市妇联先后对市“好苏嫂”家政服务中心进行调研,开展谈心谈话活动,并对“好苏嫂”负责人提出了规范化建设的具体要求,下发“好苏嫂”家政门店规范管理意见,进一步规范服务流程和标准,提升“好苏嫂”门店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更好地为全市家庭提供服务。
3.强化家庭育人
家庭是人生成长的第一课堂,我们一是紧扣
科学家教主题,立体式开展服务。呼应社会对家庭教育的强烈需求,着力在品格教育、习惯养成、协调亲子关系等方面为家庭提供指导和服务,推动家长从自然父母到合格父母的转化。建立966个学校(幼儿园)家长学校,1677个村居(社区)家长学校。在全市广泛征集“优秀治家格言”、“文明家训”、“教子有方良策”等,择优结集发行。以“责任”、“未来”为主题,开办每月一期的“家庭教育公益大讲坛”,并在__女性网、__网上家长学校视频播出。每年组织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把科学家教知识、成功家教方法送进千家万户。二是紧扣特殊家庭儿童关爱,项目化开展工作。单亲家庭、离异家庭、留守流动家庭、经济困难家庭的孩子,在身心健康上会受到一定的影响。针对这一情况,我们以项目带动,重点实施了“特殊儿童心灵滋养行动”、“爱心助孤工程”、“留守流动儿童安全守护行动”。“特殊儿童心灵滋养行动”主要是聘请专家巡回到县(市)区、镇集中对受助儿童进行情感、心理方面的辅导,并对发现问题的儿童开展干预性辅导等,培养孩子良好心理品质和阳光心态。“爱心助孤工程”主要是通过社会结对和慈善基金扶助相结合的方法,使全市935名贫困孤儿全部得到结对扶助。在此基础上,对孤儿实行动态管理、跟踪服务,形成“三个全覆盖”的特色:即帮扶对象全市贫困孤儿全覆盖,帮扶内容物质精神全覆盖,帮扶时间在未成年期间全覆盖。“留守流动儿童安全守护行动”重点是建立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实施“护校安园”行动、“网络文化安全治理”行动、“假期安全自护关爱”行动、“女童健康自护关爱”行动和“蒲公英志愿服务”行动,确定一批试点,建立一个信息登记系统,创建一批特色活动阵地,招募一批安全守护志愿者,编印一套安全守护宣传手册,培养一群励志阳光的儿童典型等。我们注重传承创新,努力打造品牌,使其社会效应辐射到更多家庭,推动__的家庭建设工作步步深入。
1.__家庭文化节
我市以家庭文化节的形式,将分散的家庭文化活动整合起来,为家庭展示个性文化提供舞台。__家庭文化节迄今已经历了20个年头,成功举办了十届,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在市级家庭文化节的带动下,各县市(区)掀起了一股“家庭文化热”。到目前为止,我市有37户才艺家庭45次荣登央视舞台,在风采展示中传颂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参加户数之多名列全国地级市榜首。2007年,__市与《神州大舞台》成功联办了魅力家庭秀“江海明珠——__”展示月活动,2010年5月,第五届中国家庭文化艺术节在我市隆重开幕,极大提高了__的知名度、美誉度。__市被央视确定为优秀才艺家庭选拔基地。今年,是__市第十一届家庭文化节,各项活动正如火如荼开展。
2.最美家庭寻访
今年3月,__启动了“最美家庭”寻访活动,先后举办了__市“最美家庭”集中寻访会、“最美家庭”之金婚风采展示会、百姓“最美家训”征集汇编、“五大文化”典型家庭评选等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8月24日,“家和万事兴——‘最美家庭’风采颂”主题活动将在市环西文化广场“濠滨夏夜”舞台为市民激情呈现。市妇联拟在市级层面组建“最美家庭”事迹宣讲报告团,拟发动村(社区)、乡镇(街道)、县(市、区)三级妇联组织,层层开展“最美家庭”主题演讲比赛,引导广大家庭学习、感悟这些“最美事迹”中所蕴含的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同时,拟继续组织全市广大巾帼志愿者、社会爱心力量结对帮扶处于特殊困境的“最美家庭”,用实际行动体现社会各界对“最美精神”的肯定与崇尚,来学习“最美家庭”、践行“最美品质”。
3. __家庭教育公益大讲坛
__家庭教育公益大讲坛是由__市委宣传部、文明办、教育局、妇联、关工委联合举办、家教研究会协办的,通过邀请全国知名的家庭教育专家来通授课,为广大家长答疑解惑,并形成名人、品牌轰动效应。__家庭教育公益大讲坛,是从党政所急、家庭所需、妇联所能的基础上,推出的“党政支持、部门联动、点面结合、上下同步”的家庭教育宣传普及模式,达到了专家授课、权威引领,积累资料、提升研究,营造氛围、共同成长的良好效果。大讲坛于20__年10月开办,每月1期,先后邀请了俞敏洪、王晶、刘燕芳、赵凯、关梅林、陈默、曹萍、王人平等知名专家来大讲坛讲课。通过家校通短息平台,向广大中小学生家长每期大讲坛相关信息,10000多人次领取入场券现场听讲,并将大讲坛视频上传至__女性网和市网上家长学校视频课堂,一年多来,视频点击破100万次;得到了党政认可和支持,每年拨专款开展活动;得到了学校及广大家长的称赞和欢迎,扩大了家庭教育工作及妇联的公信力和美誉度。
4.__爱家讲堂
20__年1月,由全国妇联中国妇女活动中心联合北京市民政局、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爱家广播共同发起的大型公益项目“爱家讲堂”在我们的努力下,正式落户__。我们依托“爱家讲堂”这一平台,大力关注家庭健康,特别是女性健康,围绕健康主题每季度举办一期讲座,目前已举办三期。第一期特邀全球知名营养免疫学专家__博士从营养免疫学角度为大家“破译健康密码”;第二期邀请原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__《健康之路》、__《养生堂》、__卫视《万家灯火》等节目主讲嘉宾耿引循老师为大家讲述“饮食起居的健康学问”,第三期邀请“中国26位民间名中医”之一、北京航领生物系统科学研究所所长、全国妇联“健康与我同行”特聘专家组成员汪杭玲讲述“中医保健与女性健康”,均取得良好反响。我们致力于把“爱家讲堂”打造成为帮助__女性、广大家庭共建美丽家园、追求幸福人生的有效载体。除此之外,我还将健康讲堂送到基层,邀请__市著名的妇产科专家,分赴基层专题传授妇女健康知识和常见妇女疾患的防治,深受基层妇女干群的欢迎。今年以来,已在基层举办了5场。
在家庭建设体系中,广大家庭是核心主体,但实践中,部分家庭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还不高。在组织层面,如何调动广大家庭的参与积极性,使更多的家庭从单纯的受益者向直接的参与者转化,还值得进一步探讨。
城镇居民相对文化程度高一些,视野更广一些,对家庭建设的接受度、支持度和参与度相对都要高一些,因此,城镇家庭建设的成效也相对明显。而在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或外出务工,或疲于生计,家
中留下老人和儿童,对家庭建设的意识淡薄,成效有限。虽然,我们在家庭建设工作中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尝试,但离系统、稳定、长效的保障还有一定的差距。家庭建设工作中,制度不连续、不完整、经费缺口、人员匮乏等原因,是家庭建设系列工作在进一步深入的过程中遭遇到不少瓶颈问题。
要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逐步提升家庭的意识,借助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家庭建设工程中家庭的主体地位,积极营造氛围,加深人们对于家庭建设的认识。通过不断地加强引导,影响家庭的生产、生活模式,家庭教育方式,转变家庭就业观念,化被动为主动,帮助家庭认识家庭建设的重要性,帮助其在家庭生活方式上有所改变,在家庭文化建设上有所突破。
小学家校联动机制范文2
1家庭教育对新时期大学生个性特点影响
1.1缺少家务历练使新时期的大学生独立生活能力较差
“90后”一代大多自出生起就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即使到了高中接近成人的年龄,家长为了孩子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集中用于学习上,包揽了一切家务,而且有的学生享受到每天上学、放学家长接送,甚至午饭家长都亲自送来的特殊照顾。中学时,学校老师也通过家校网把作业、学生表现、需要家长配合完成的其他任务发到家长手机,家长会频繁召开,学生已经习惯了由父母包办打理绝大多数事情的生活方式。上大学后,有些学生第一次远离父母,生活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没有父母、长辈的悉心照料,许多学生无法适应,每天会因为出早操、整理床铺、收拾寝室、洗衣服、到不同的教室上课等各种事情而手忙脚乱、疲惫不堪、心情烦躁。有的大一新生将换下来的衣服、鞋袜胡乱地塞到角落或直接扔掉,有的拿到洗衣店花钱清洗,有的私下里雇佣寝室楼清洁阿姨来为他们上门服务。总之,长期缺少家务历练使新时期的大学生独立生活能力较差。
1.2家长的溺爱使一些学生缺乏团结协作意识
有的学生在家时过惯了“以我为中心”的“小少爷”、“小公主”的生活,和其他同学缺少团结协作、互相谦让意识,不能较好的处理人际关系,不能够把握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基本原则,为自己考虑较多,做不到宽于待人。如对同一宿舍的新生遇到困难视而不见,个别人只是在不损害自己个人利益的情况下才会勉强帮别人的忙;有的不爱参加集体活动;有的在图书馆等特殊场合仍我行我素、大声喧哗;有的不顾他人休息开灯玩电脑游戏到后半夜;有的从来不负责打扫寝室卫生;有的嘲笑生活节俭或有异地口音的同学;有的随意破坏别人的物品等等。入学后不久,学生间就可能因芝麻大的小事冲突摩擦不断。家庭教育的缺失影响到来自不同地区、民族的大学新生的团结协作。
1.3家长对子女学习长期过度的看管使部分大一新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差
新生进入大学初期要经历学习上由被动到主动的重大转折。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能够对自己负责的能力,在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和方法、控制学习进程、评价学习效果等方面都要体现自己的主动性和自我管理调控能力。然而,高考的残酷竞争使应试教育一直拥有稳固的发展空间,学生学习上的竞争同时也是家长倾心付出的比赛。家长对孩子学习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中小学阶段。长期毫不松懈的培养、监督,使我们看到现实中的许多怪现象:家里收入绝大多数是用于孩子的教育支出,家长穿梭于各种教育机构,送孩子去各种课程补习班或请家教,费用尽管昂贵但家长始终甘愿付出、乐此不疲。大学新生入学后,高考的好成绩未必完全会体现在大学期间潜能的最大限度发挥,那些曾经在中小学被父母挟持着前进的学生脱离父母监管在学习上很可能失去独立行走的能力。家长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方式的选择问题不容忽视。
1.4科学理性的家庭教育对大学新生顺利度过适应期具有助力作用
家庭是个体成长的初始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人类教育实践的基本形式。家庭教育在子女成长过程中始终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整个教育体系中,家庭教育是基石,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1]。父母的言谈举止、行为习惯、道德准则对子女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父母正面的言传身教、和谐的家庭氛围熏陶,对子女的教育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大学生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心态,勤奋好学、诚实守信、勤俭节约意识、乐于助人的品行是教育体系中合力作用的结果,其中来自家庭教育的影响也十分明显。家庭教育具有很大的灵活性,随时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和现实生活的需要,以亲人情感影响的形式及时帮助调整大学新生的学习、生活、交友等观念,弥补学校教育在一定层面上因脱离了学生思想实际而产生的缺陷[2]。因此,学校要探索建立与大学新生家庭联系沟通的机制,相互配合对新入学的大学生进行教育,拓展教育空间,强化教育效果,让科学理性的家庭教育发挥好大学新生教育的助力作用。
2切实发挥家庭教育对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助力作用的对策思考
2.1加强家校沟通,建立家校联动机制
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教育,随着中国转型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育对象复杂化、教育难度扩大化,需要多方配合,全方位投入才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目前存在着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严重脱节的现象,家庭教育长期以来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探索高校教育与大学生家庭教育的沟通配合机制,是当今一项重要的新课题。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的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3]高校应和学生家庭将各自的需求联系起来,将学校教育资源的优势与学生和家长亲缘的优势结合起来,排除长期以来形成的固有交流障碍,创新联系方式,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如利用网络条件建立相应规模的家校联系平台,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和学生的重要信息,也能够及时联系学校的学生管理人员,了解子女具体在校表现,进行网上咨询,反馈意见和建议。高校还应该加强家庭教育的理论指导,帮助学生家长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和教育艺术,对大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家庭教育,使家庭教育规范化、科学化,效果更加突出。学校也可以开展一些增进和家长联系的各类活动,如新生入学后的开学典礼邀请部分新生家长参加;大型的迎新文艺演出可以邀请部分新生家长前来观看;邀请家长到学校做关于大学生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结合的报告会、座谈会;新生入学后组织学生用传统书信形式给父母或其他亲人写一封体现真实情感的感恩信,同样收到信的亲人也回信一封为大学新生快速适应新生活、奋发向上而鼓劲加油。对家庭教育效果突出的家长,学校也可以采取适当方式给予表彰,激励其他家长重视家庭教育。
2.2家长要保持家庭教育的持续性
许多家长在孩子考上大学后,放松了对子女的教育管理,特别是孩子考入名牌大学更是一百个放心,大学生家庭教育的缺失比较严重。有的家长认为,子女已经成年,又到了大学的成长阶段,能够具备应有的自制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可以放手让他们独立生活,只要按时提供学费和生活费就尽到责任了,继续施以家庭教育没有必要。现实中,也有的家长认为自己学识有限,对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教育方式无法把握,家庭教育“心有余而力不足”;有的家长因为子女上大学要为高额的学费和生活费日夜奔忙,无暇顾及子女上大学后的学习和生活;有的因为家庭出现的各种变故而忽略对子女的教育。子女上大学后,就大大降低家长对子女的影响力,弱化了家庭教育,这对大学初始年级大学生的成长十分不利,也影响了整个教育事业的良性循环。步入大学阶段,大学生处于形成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学生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价值取向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刚进大学,有的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不满意,有的对大学的学习生活方式不适应,有的因家庭贫困存在经济压力,有的因性格特点在人际交往上存在障碍,有的因爱情受挫情绪低落,遇到种种困扰难以排解时,有时会把倾诉的对象选择为最值得信赖最亲近的父母,锻炼子女的独立适应能力不代表需要完全地放手,家庭教育在大学阶段的延续显得尤为重要。
2.3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育方式,提升家庭教育实效
小学家校联动机制范文3
20*年是实施“*”普法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本市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市委九届三次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任务,根据《20*年全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的要求,以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着力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着力于提高公民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着力于营造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抓住重点、细化分类、扩大效果,认真做好全年的各项工作。
一、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报告精神,大力宣传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伟大成就
(一)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要把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作为工作的首要任务,原原本本地学习十七大报告,重点学习有关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内容,紧密联系工作实际,找准加强和改进整体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把十七大各项要求贯彻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着眼大局,以解决民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入手,围绕完善民主制度、围绕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开展工作,注重在领导干部中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注重在广大市民中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大力弘扬法治精神,不断提高全社会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二)广泛宣传改革开放30年以来民主法治建设的成就。围绕改革开放30周年这一主题,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所走过的历程和取得的成就。协助有关部门,组织、安排好“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系列活动。结合现行宪法的历次修订,加强宪法教育,提高领导干部和广大公民的宪法观念;进一步准确把握市民法律素质,认真做好市民法律素质评估调查工作;通过各种有效的宣传形式,进一步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烘托气氛,营造和谐稳定的法治氛围。
二、抓住重点,统筹兼顾,深入推进“法律六进”各项工作
(三)进一步深化“法律进机关”活动。继续完善领导干部法制教育制度,重点在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中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紧密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重视案例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法治领域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与解答,树立正确的法治意识,不断提高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年内全市各级领导干部法制讲座不少于两次,各区县、各市级委办局至少举办一期领导干部法制研修班。启动“双百”工程,即:100名“学法用法模范公务员”和100名“学法用法示范机关”的评选工作,通过评选,树立典型,总结经验并推广至全市。建设和完善“干部学法网”,丰富在线学习课程,完善考核办法,进一步夯实公务员学法用法的阵地。
(四)重点推进“法律进学校”活动。积极配合市科教党委、市教委,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以增强引导性、参与性和趣味性为重点,推进法制教育进课堂。加强学校章程建设,研究制定市和区县二级“依法治校示范校”的评比标准和办法。以“依法办学、以德立校”为主题,组织开展对学校领导和法制课教师的法制培训,推动学校法制教育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配合司法部办好全国大中学生学法用法演讲赛。会同有关部门,通过组织举办法制教育观摩课、法制课教案征集评比、法制学科教研活动等,加强学科建设。充分利用法院、监狱、劳教所、戒毒所等,进一步拓展青少年课外活动实践基地,积极开展体验性活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体系。
(五)突出做好“法律进企业”工作。以推进依法诚信经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重点,大力开展《劳动合同法》和《就业促进法》的宣传活动,把握正确导向,通过法制讲座、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学法用法的水平和能力,帮助企业职工通过合理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发挥讲师团资源优势,定期进企业开展法律培训。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分别召开市有关部门、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有关方面的座谈会,认真探索“法律进企业”活动的有效抓手,发现先进典型,总结推广经验。年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召开“法律进企业”现场推进会,并探索开展“守法经营示范企业”的创建活动。
(六)继续开展“法律进乡村”、“法律进社区”活动。以加强公民意识教育为重点,全市每个街道、镇举办三次以上的专题法制讲座或法制文艺演出活动,提高公民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程序意识和责任意识。上半年内,明确“民主法治村”和“民主法治小区”的评选标准,全面推进“民主法治村”和“民主法治小区”的创建和评估验收工作。积极开展“法律下乡”活动,以《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十周年为契机,广泛开展基层农村民主法制教育活动,组织法律工作者进村入户,宣传宪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规,宣传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规,采取各类有效措施将“法律下乡”活动引向深入。继续做好第四届“梅陇杯”法制故事征集评比活动。
(七)积极开展进城务工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配合市总工会、市文明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办好“学法律、知荣辱、讲文明、促和谐”等各种针对农民工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春运等进城务工人员大量流动的时间节点,集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结合《劳动合同法》和《就业促进法》的宣传,增强进城务工人员对法律法规的了解,培育他们自觉守法的意识和依法维权的能力。三、总结经验,梳理思路,集中开展“*”普法中期检查
(八)认真开展自我检查工作。按照市“*”普法规划的要求,在下半年组织“*”普法中期检查。各区县、各单位要把迎接全市检查与自我检查有机结合在一起,主动与区县人大共同开展普法评估验收工作。要对照全国和本市的“*”普法规划以及“法律六进”的文件,对本地区本单位的学法用法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和总结,整理工作体系和各项机制,总结之前的成功经验,查找遗漏和不足,制定措施并及时改进。通过系统自查,切实提高各区县、各单位普法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建立法制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
(九)积极组织做好中期检查各项准备工作。市法宣办将适时邀请市级和区县人大代表到各区县和各单位,对“*”普法以来所开展的具体工作进行综合检查和评估,主要检查基础工作机制、五类重点对象的学法用法工作、“法律六进”的实施落实情况、法制宣传教育的阵地建设状况以及相关台帐资料。举办回顾小结座谈会,梳理成功的做法,同时找出不足之处,为今后提供经验支持,以确保“*”普法规划顺利实施。
四、弘扬法治,营造氛围,大力开展面向社会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十)深入推进20*年奥运会和2010年世博会系列宣传活动。结合迎接奥运会和世博会,大力宣传知识产权法、体育法、公共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各区县、各单位至少举办一次大型宣传活动,使市民学习了解与奥运、世博相关的基本法律知识,积极参与和自觉配合两会的成功举办以及期间的城市运行和管理,为迎接奥运会和世博会提供坚实的法制保障,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
(十一)继续做好“推进平安建设,构建和谐”系列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各区县、各单位要充分利用各种与有关法律颁布实施纪念日和专项主题活动紧密关联的宣传月、宣传周、宣传日以及其他重要节点,如《反垄断法》、《企业所得税法》的施行、“3.8”妇女维权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知识产权宣传周”、“5.25”交通宣传日、“6.26”国际禁毒日、“119”消防宣传日等,举办一次以上主题鲜明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扩大法制宣传教育的社会影响。
(十二)围绕12月4日全国法制宣传日和本市第二十届宪法宣传周,大力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各区县、各单位要把宪法宣传周作为工作的重要环节和展示窗口,提前规划,精心设计,突出主题,结合运用生动材料,采取丰富多样的形式,在宪法宣传周期间,深入开展至少一次以宪法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强化市民的宪法意识和民主意识,在全社会掀起学法守法用法的。
五、拓展渠道,狠抓落实,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基础建设
(十三)健全工作机制,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继续发挥好各区县、各单位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联席会议)的作用,建立相关责任制和考核措施,明确各有关单位和部门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中的具体职责和要求,确保今年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进一步完善对各区县、各大口的年度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考核方法以及法宣骨干和联络员例会制度,加强多方面、多渠道的沟通和协作,整合有效资源,完善整体工作网络,在社会中实现普法的全覆盖。
(十四)抓好法制宣传教育的队伍建设。继续开展对基层法宣干部的教育培训,注重培养服务大局需要、为民解困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基层法宣骨干队伍建设。充分发挥讲师团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大力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治文化。完善基层普法志愿者队伍建设,力争全市各个区县都有一支相对稳定,整体素质较高的普法志愿者队伍,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形成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的联动机制,逐步增强法制宣传教育队伍的总体力量。
小学家校联动机制范文4
[关键词]生命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7-0066-02
当前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西方腐朽的文化意识形态、多元化价值观念的“和平演变”以及网络上不良信息的影响,给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的高校大学生带来了严重冲击,大学生面临多重压力,容易引发心理问题和矛盾冲突。近年来,马加爵案、复旦大学投毒案等发生在高校校园的恶性杀人事件,以及逐年攀升的大学生自杀数据,震惊全国,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更是重要的生力军,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引导他们正视和珍惜生命,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抗挫折能力,强化感恩教育,树立积极向上的生命观,不断提升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成为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和摆在思想政治教育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同时也是维护校园和谐稳定的关键所在,更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质需要。
一、高校生命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发生在高校校园的大学生自杀、杀人、自残、伤人、报复社会等问题屡见不鲜,充分暴露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滞后,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同时也是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一个严峻课题。当前,我国高校生命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高校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意大利著名的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曾说:“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发展的一切作为。”高等教育的本质是促进和培养大学生完善的知识结构水平和健康向上的人格素养。而现实的高校教育一味地强调教育功能,育人功能薄弱,带有很强的功利主义色彩,过多地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就业技能,看重的是学生的考研率、就业率等数字,导致很多大学生“高分低能”、“知识至上”,这种延续多年的教育模式缺少了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和价值关怀,严重忽视了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和感恩教育,使得大学生不能准确地理解和思考自己和他人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不能正确地定义和把握生命,甚至是漠视生命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大学生自杀、杀人等恶性事件的发生。
(二)生命教育未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
生命教育最早源于美国,香港和台湾地区是我国最早倡导和践行生命教育的地方,我国内地对生命教育的研究比较滞后。从现有的文献资料可查,我国生命教育的对象大都为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未纳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只是个别高校开设了生命教育的选修课。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课堂单一的灌输式理论说教为主,讲授的知识涉及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容几乎没有,更是缺少人文关怀和情感教育,不能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和理想信念教育问题,这种乏味的政治理论知识教育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不足,没有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给予大学生正确的指引,帮助他们合理地认识自我,建立健康的生命观,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尊重每一个生命个体的存在。而生命教育的滞后和缺失不能帮助大学生尊重和热爱生命,导致了大学生对生命的漠视。近年来,我国高校大学生恶性事件的逐年上升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引起了在校大学生和家长的恐慌,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三)高校从事生命教育的教师队伍师资薄弱
生命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学会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感受生命的美好,真正领悟每一个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生命教育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系统工程,必须要有一支专门从事生命教育的专业教师队伍。而当前高校并未将生命教育作为大学生的必须课,更谈不上设置专门从事生命教育的教师。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由辅导员、思政课教师来担任,讲述的大都是涉及大学生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涉及生命教育的内容却很少,同时受专业知识的限制,他们即使会对学生提及生命教育,也因自身素质不够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不能达到生命教育的目的。
二、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提升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有效路径
教育的起点是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回归到教育本身,而人是生命存在的依据和基础,因此,必须要加强大学生的生命教育,让大学生学会尊重、热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感悟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生命教育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多方面努力,探索提升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进而形成教育的合力,真正提升大学生的生命观和生命意识,领悟生命存在的真谛。
(一)将生命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范畴是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前提。生命教育应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在一定意义上生命教育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二者在实质内容和教育目标上是一致的,即培养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实际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却背离这一教育目的,过于注重政治理论学习,忽视了对大学生加强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因此不能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导致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如缺乏学习动力和学习目标、人际关系紧张、抗挫折能力较差、心理问题增多等,特别是受网络不良信息影响轻视、漠视生命现象严重,极端者更模仿网络游戏的暴力情节报复社会、伤害他人等。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加大生命教育力度,将二者有机结合,成为了高校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前提。同时,生命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必须要贯穿到大学生四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更新教育教学手段,教会大学生关爱和珍惜生命,不断提升大学生的生命价值和意义,充分体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和情感认知。
(二)转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是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思想基础。长期以来,在现代化教育理论的指导下,高等教育“对学生的培养实行了标准化、统一化”,奉行“知识本位,技术至上”,忽视生命教育,所培养出的大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较差、社会责任意识和使命感缺失、心理素质脆弱等,这与我国的高等教育目标背道而驰。因此,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必须要转变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树立“以人为本”和“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理念,把大学生的生命教育作为全人格教育,注重启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引导他们全面发展,将生命教育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将生命教育植根于每一个大学生的内心深处,帮助他们正确对待、热爱和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理解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树立积极的生命观,进而珍爱生命。
(三)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内容和实践环节是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重要渠道。高校都设有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其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由于只是一味地灌输式教育,内容陈旧,无法吸引学生眼球,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改变以说教为主、忽视生命教育的传统教育模式,大胆创新。一是开设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并将其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融入学校教学计划,把生命教育课堂变成强化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的主要渠道;二是开展生命教育主题实践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体会自身存在的价值,掌握生命知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感悟生命中的真善美,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和态度,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三是强化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教育、感恩教育、死亡教育、责任教育、挫折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教育等,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命,并努力探索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四是借助网络新媒体的优势,通过校园网、QQ、微信、微博、人人网等网络平台开展网络生命教育,创办生命教育宣传片,滚动播放与大学生生命教育有关的视频和名人讲座,不断提高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实效性。
(四)注重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能力培养和队伍建设是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组织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者和组织者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和辅导员,为了保障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顺利开展,必须要注重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能力培养和队伍建设。当前,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队伍薄弱,教师的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缺乏,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因此,一是高校应花大力气加强生命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可将长期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的辅导员纳入生命教育师资队伍;二是要注重对生命教育教师的能力培养和知识培训,组织他们考取心理学专业相关证书,外出学习其他高校的经验做法,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着力打造一支素质高、专业技能强的生命教育师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