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运营实训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轨道交通运营实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轨道交通运营实训

轨道交通运营实训范文1

[关键词]轨道交通;高端技能型人才;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5-160-01

一、引言

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对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人才需求也快速增长。目前该专业人才比较缺乏,尤其是缺乏从事运营管理、维修养护、施工、监理等中高级应用型人才,需求数量巨大。苏州技师学院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创办以来,为了设置更为科学,更加符合企业用工需求,使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和专业实训更贴近企业工作流程,使毕业生能够顺利实现职业化,更快适应工作岗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二、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高端技能型人才

轨道交通运营高端技能型人才是指掌握轨道交通行车组织、票务管理、站务管理、客运组织及服务等专业知识,能在有关轨道运输生产作业现场从事技术作业,具有车站运行组织及行车事故先期处置与分析能力的人才。

组织教师深入到轨道交通行业、企业进行多种形式的调研,对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岗位群和技能需求进行广泛了解和详细分析。

三、轨道交通运营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现状和基础能力

(一)人才培养定位模糊

由于缺乏对地铁企业的深度调研以及师资力量的欠缺等原因,导致人才培养目标缺乏清晰定位。

(二)人才培养模式同质化严重

近年来,虽然轨道交通行业人才需求旺盛,但结构性失衡比较突出。

(三)以知识本位构建课程体系

轨道交通行业的技术、设备发展更新快,要求课程体系必须根据轨道交通行业发展趋势及就业岗位最新要求优化,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更新教学内容。

(四)实践教学平台缺乏

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离不开配套的软硬件与相应的基础设施。由于轨道交通实训条件投资费用大,校内实训基地以简单的软件和设备模拟为主;校外实训基地应用模式单一,以现场参观和培训为主,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很少,无法满足岗位技能训练的需要。

四、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措施

(一)明确专业定位

依托《苏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0-2015年)》的实施契机,借助苏州区域优势,为了满足区域经济和轨道交通行业发展的需要,向企业输送合格的运营管理人才,苏州技师学院根据轨道交通企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和职业教育的特点,专业指导委员会通过充分研究讨论,确定本专业的岗位群及相应岗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将本专业定位为:立足苏州,面向长三角,培养掌握轨道交通行车组织、客运组织及服务等方面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的个性品质和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四协同

四协同是指本专业与政府、院校、行业、企业共同构建协同平台,在政府,行业(协会)指导下,借鉴与融合兄弟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通过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达到学生职业化成长,成为符合企业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2.双通道

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学科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基于学生能力和个性的客观差异,以及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岗位工作特性的根本差异,推行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职业“双通道”培养,为学生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

(三)重构“职业成长+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

根据轨道交通行业发展需要和完成岗位(群)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及素质要求,着重考虑项目驱动、任务导向对教学内容进行选取和整合,体现课程内容与工作任务对接。

(四)构建“校企融合多赢”实践教学平台

1.构建“五环式”实践教学体系

“五环式”实践教学体系,共分五个环节进行。第一环节是认知实践,第1学期完成,着重于对轨道交通行业、地铁企业以及岗位的基本认知;第二环节是仿真实训,第2-3学期完成,着重于软件操作,模拟工作任务和角色体验;第三环节是岗位实训阶段,第4学期完成,着重于不同工作岗位的专项技能训练,在专业课程教学计划上安排一定的实践课与理论课有机结合;第四环节是校内顶岗,校内综合实训阶段,第5学期完成,集中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进行训练;第五环节是顶岗实习阶段,第6学期完成,利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实践。以上五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是实践教学由简单到复杂的学习过程。

2.搭建校内实训基地平台

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实训室配置有模拟仿真软件多套,包含ATC系统、调度系统等信息平台,可以让学生熟练掌握企业实际的软件操作。

3.开拓校外实习基地保证学生顶岗实习

大力发掘和利用社会资源,加强和轨道交通企业的密切联系与技术合作,采用多种方式巩固和新建校外实习基地,与苏州地铁、南京地铁、北京地铁、上海地铁、广州地铁建立了良好的产学研关系,成为校内实训基地的重要补充和延伸。

参考文献:

轨道交通运营实训范文2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国内高职院校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也如雨后春笋相继发展起来,但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并不像其名字那样只是简单地对地铁进行运营维持、管理监督,目前国内大部分城市高职院校的城轨运营管理专业教学方式落后,无法满足企业需要为市场培育出大量的高素质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人才。

所以,如何有效培养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学生,如何让学生具备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上岗的技能,如何设计在几门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践教学,成为了当下城轨运营管理专业发展亟待研究的问题。

1专业课程面临的困境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面临的困境有如下几个方面:院校分散,缺乏专业课程的交流沟通;企业地方特色强,教学难以标准化;校企联系不紧密,缺乏有效合作途径;专业课程偏于理论,而缺乏有效实训策略。

1.1院校间缺乏必要的专业交流沟通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是近几年新办的,专业师资条件不足,很多学校甚至是由其他专业教师在代上城轨运营专业课程。专业教师的授课一直都是针对于该城市的城轨企业需求埋头单干,依靠现有的资源辅以互联网的一些专业知识补充,闭门造车,自学成才,甚至现学现卖。随着时间推移,大多数教师缺少了同行间的交流沟通,而且国家也缺少对这一专业的教师的专门培训,导致教师在城轨运营管理这类相对新颖并且更新迅速的课程教学方式上难以得到互相切磋,取长补短的机会,知识水平和理论水平得不到提高,最终结果就是课程教学方式上严重滞后,学生得不到适应职业岗位的有效知识技能的学习,更难以达到现在我们高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1.2教学难以标准化

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的地方特色强,各个城市的地铁公司都有一套自己的运营设备,相互间不兼容,因而也都有各自的一套管理规章制度以及作业流程。而各地高职院校城轨运营专业都是针对当地的轨交企业员工的实际工作来进行应用式教学,所以就导致了在这一个城市所学习的城轨运营管理专业知识在另一个城市的地铁公司不能完全融合运用,甚至有些知识点在实际工作中会造成错误的操作行为。

因此,也就导致了各地的有城轨运营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只能“各自为政”,教学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难以对比甚至比赛,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

1.3课程缺乏实训策略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有《城轨票务管理》、《城轨车站设备》、《城轨行车组织》、《城轨安全管理》等。一方面,由于目前该专业发展尚不成熟,缺少实训设备的研发;另一方面,目前开发出的实训项目,如自动售检票系统实训设备(AFC实训设备)、车站控制室实训设备(IBP盘实训设备)、轨道沙盘实训设备、信号道岔实训设备等,在教学上大多只能进行简单的模型结构讲解、动作演示,或是依靠教师的想象设计一些模拟操作,而且设备少,学生多、课时短、并没有实际锻炼能力的价值,而且与企业的实际工作还存在一定差距;再者,由于很多学校的城轨运营管理专业实训课程只是作为理论课程的补充,实训课时量少,教师又缺乏行之有效的实训方案设计策略,导致实训课就沦为学生走马观花的参观一遍设备而已。

1.4校企间难以有效合作

目前轨交企业与院校间联系不紧密,难以进行有效合作来促进专业教学。

第一,由于城市轨道交通企业都是国有企业,一个城市只有一家,当地学校往往只能迎合当地企业需求,进行单向式交流,完成毕业生的输送。

第二,目前绝大多数的轨道交通工作者甚至专家都非科班出身,而是从其他专业调过来工作,所以企业难以对学校城轨运营管理专业课程建设改革提出有效建议。课程设置设计上企业参与较少,有时仅仅依靠企业员工到学校来给学生上几节公开课,必然导致了合作效果不佳,毕业生难以符合企业的要求。

第三,城轨运营所对应的工作都是窗口岗位(站务员),直接面对乘客,而且出于大型交通运输设备的安全考虑,轨交企业难以安排学生进入现场进行一线实践操作,城轨运营专业的校企合作往往停留在学生作为志愿者进行地铁简单服务的层面,学生实习难以利用到专业课程知识进行现场实习。

2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方法的探索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课程的困境,如何突破以传统的系统理论为主的课堂,与轨交企业、与兄弟院校沟通之后,建立一套有效地实践教学方法来促进课堂教学,来强化学生的认识,提升学生的技能,这就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下面就此问题谈谈几种方法。

2.1学生地铁现场拍摄照片

如在《设备管理》等课程上,教师在课堂之外,可布置作业,让学生进入实际的地铁车站中,有针对性地寻找专业课程中所涉及的相关设备,对其样式与使用情况进行照片拍摄,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在课堂上结合照片放映进行讲解,对于存在的疑问进行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总结点评,然后进一步结合案例深入学习相关设备。此种方法在于课堂之前有了学生主动的初步问题探究,学生带着了解到的基本情况与问题进入课堂,教师的教学避免了机械的被动地学习,而是有针对性的进行精讲,课堂变得有趣,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2.2乘客事务模拟演练,视频制作

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实训设备(AFC实训设备)一般包括自1台动售票机TVM、4-6台自动检票机AG、1台半自动售票机BOM、1台车站计算机SC。如在《票务管理》等课程上,教师可以?⒀?生的操作放于课后,让学生分组,分配给其任务,针对课堂中所讲的地铁车站乘客事务案例(如超程超时、票卡无效、退票等),利用AFC实训设备让学生分批次进行作业流程编排演练,将演练过程进行摄影,然后制作视频上传于网络上,供其他同学学习,教师在课堂上分析学生的视频进行评价打分,并进一步深入讲解。通过这种学生自主式的探究学习,再加上教师的讲解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效率。

2.3引进城轨企业的设备与规章

学校联系企业购入与企业实际使用一致的设备,例如自动检票机、自动售票机、半自动售检票系统、屏蔽门、行车调度系统等,投入到实践教学中。同时引入城轨企业对站务员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及考试题库、考核办法,在实践教学中以企业的标准要求学生。如此就可以减小甚至避免学校教学与企业工作之间的差距。

2.4现代化教学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教师更应该尽量多的利用现代化信息化教学手段,弥补设备的不足,让学生能够在多媒体的辅助之下完成实训锻炼能力。比如利用微课翻转课堂,利用慕课强化自主学习,甚至再学校的支持下引进AR增强现实技术,VR增强现实技术来拓展实训的空间、设备与操作。

轨道交通运营实训范文3

【关键词】城轨车辆 实训车 车门检修

【中图分类号】U270.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7-0008-03

现如今在我国的大中城市,人们每天出行首选的交通工具就是乘坐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随着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交通压力将继续增大,发展轨道交通将是大中城市的必然选择,随着审批核准权的下放,地方政府将迎来城市基建发展的又一波热潮。确保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则是一项首要的工作,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营线路站距短,客室车门频繁地开启和关闭,容易导致客室车门的门控电气元件和机械零部件损坏,造成正线运营列车的客室车门故障频发。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相关专业,注重实训课程的开发,培养一大批能及时分析城轨车辆车门系统以及具备解决其故障能力的实用型人才,确保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

一 城轨车辆车门系统概述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可分为两个子系统,一个是公共交通运输工具和设施,另一个是公共交通规划与运营管理,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公共交通运输工具和设施。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车辆,简称城轨车辆,泛指在城市中沿特定轨道运行的快速大、中运量公共交通工具,包括地铁、轻轨、市郊通勤铁路、单轨铁路、有轨电车以及磁悬浮铁路等多种类型。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给人们提供的是出行快速工具,这就决定了上下车辆要快,门是主要的通道,在设计方面要考虑的是多门,一般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共有四种车门,即客室车门、司机室车门、紧急疏散门、司机室通道门,而主要供人们上下车用的客室车门,一节A型车的客室门就有10个,B型车也有8个。

城轨车辆的门按照驱动系统的动力来源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车门分为电动式车门和气动式车门,电动式车门的动力来源是直流或交流电机,气动式车门的动力来源是驱动气缸。按照车门的运动轨迹以及与车体的安装方式,客室车门可分为内藏嵌入式移门、外挂式移门、塞拉门三种。

内藏嵌入式移门简称内藏门。车门开、关时,门扇在车辆侧墙的外墙板与内饰板之间的夹层内移动,故而称之为内藏门。

外挂门因其门扇的上下导轨均设置在轨道车辆的车外侧,门扇通过移动机构挂在外部上导轨而得名。外挂门采用模块化设计和安装,门页、车门悬挂机构以及传动机构的部分部件安装于车体侧墙外侧,电子门控单元和驱动电机装于车体侧墙的内侧。

塞拉门,车门关闭时,车门外表面与车体外表面平齐,在开门过程中,车门门扇沿车体运行方向复合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具有塞和拉两种动作,呈塞拉状态而得名。

二 客室车门检修实训的现状

目前,职业院校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的客室车门检修实训大多采用两种实训台进行。

一种是原车门制造厂家生产的车门实训台,这种实训台,采取专用的支架将门固定在其中,装在实训台上的全部配件都是原厂生产,不足之处就是成本太高,往往职业院校购买的数量有限,很难开展实训。

另一种是由教具厂仿真制造的车门实训台,同样也是将车门固定在专用的支架,其配件完全仿真制造,在价格方面是要少一些。但不管是哪一种实训台,作为理论讲解在课堂或实训室里进行都还较为直观。如果在学生实训环节采用这两种实训台就有不足之处,至少是缺了车辆检修真实现场这样的环境。比如“对车门关闭并锁定限位开关的检查”实训,在门扇关闭过程中只是将测试物置于门扇的手指保护橡胶之间,当门扇挤压到测试物时应立即重新开启,能做的是针对某一项功能进行训练,得不到完整的工作过程。

三 客室车门检修实训的开发

城轨车辆综合演练实训车提供包括基本技能训练和综合能力培养两方面的实践环境。学生所处的实训环境具有真实性,实训项目均是相关专业学生今后将从事的职业及工作岗位,在这一真实环境下进行岗位实践,不仅能培养学生解决生产实践和工程项目中实际问题的技术及管理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使学生真刀真枪地进行职业规范化训练,从而在思想上热爱本职工作,树立为事业和企业献身的精神。

实训车不只是一全模仿某一种车型而制作的教具,而是一具在各种车型的基础上,综合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实用新型,适于学生综合素质训练用车。以车门检修实训为例:不管是在哪一条运营线上,一列车所采用的客室车门都是统一的。但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周期比较长,同一座城市的城轨车辆,有的一号线用了塞拉门,二号线用的是内藏嵌入式移门,而三号线用的又是外挂门。从教学的角度出发,实训车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来实现。

方法一: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实训中,将8个客室车门(对于A型车来说有10个客室车门)分别按三种门进行设计制造,也就是说这辆实训车的客室车门可能有3个塞拉门,3个是内藏嵌入式移门,2个是外挂门,当然,具体哪一种门的数量设多少个,可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而定。学生在这样的实训车中分组进行实训,三种门都能动手拆装,通过实践对各种门相互间的优势进行比较,更能加深对不同的门的理解。

方法二:将8个客室车门的门框按某一种门要求的尺寸做好,其他门门页的大小以此为基准进行设计与制造。三种门页各备有16扇,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老师讲到某一种门时,实训的器具是统一的,便于学生间相互配合、相互讨论,共同提高技能。

城轨车辆综合演练实训车的主要目的是将实训内容及过程与生产相一致,这里以电动式客室车门的检修为例,其设计的主要项目有:

1.实训门的拆卸

第一,门页的拆卸。对门页拆卸的任务关键是要将门页置于半开位置开始进行。

第二,驱动单元的拆卸。对驱动单元的拆卸是从通过断开相应的连接器,断开驱动单元的所有连线着手。

2.实训门的安装

第一,检查门框的尺寸。在进行车门机构的安装前首先要检查门框入口宽度尺寸、入口高度尺寸和对角线误差数值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学习正确使用工具和量具。

第二,检查门框密封区的平行度。要求学会使用工具检查门框平行度,确保公差在合格范围。

第三,驱动单元的安装。驱动单元的安装目的是让学生在安装的实践中认识驱动机构的主要部件,比如机架构成、右门到位开关、全程锁闭装置、丝杆、左右侧螺母组件、中间支撑组件、丝杆右支撑组件、电机与电机支座、联轴器、长导柱、短导柱、中挂架、左右挂架、左右携门架滑筒组件、左右携门架架体、左右传动架和连接轴、左右平衡轮组件、左右拖链支架、左右拖链、等电位线、机构小端子、直流转换开关等。

驱动单元的安装主要任务有:将中支架、左右支架、中间过渡板、左右上滑道安装在门上。安装右门到位开关组件,安装全程锁闭装置,安装丝杆右支撑组件,安装丝杆组件,电机组件安装,中挂架、左右边挂架、左右携门架滑筒组件、长导柱的安装,安装左右携门架架体,安装左右传动架,安装左、右平衡轮组件,安装左右拖链支架,安装左右拖链和等电位线,安装机构小端子和直流转换开关。

第四,门体的安装。门体主要由左、右门板组成,本任务是要求将门体安装在门框组件上,门体要与左右携门架、左右下摆臂组件、左右门板下挡销连接,并与隔离开关组件的位置都有严格的要求。主要任务有:安装左右下摆臂组件、隔离开关组件,安装左右门板,安装左、右门板下挡销。

第五,紧急解锁装置的安装。本任务是安装急解锁装置,紧急解锁装置主要由外部紧急解锁装置组件、内部紧急解锁装置组件和立罩组成。安装外部紧急解锁装置组件时要注意紧固件不松动,钢丝绳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安装内部紧急解锁装置组件和立罩时要求:将立罩安装在台架门框上,紧固件不松动。

第六,左、右门板安装。本任务要求是左右门板对中,调整门板V形,要求两页门扇上部比下部大2~5mm;关门到位后,门板外表面与台架外表面齐平;上部平衡轮压轮与门板加强点处压槽轻微接触;门板下挡销与门槛嵌块凹槽正确啮合,保证挡销末端和嵌块底部之间的距离为2~3mm。

3.实训门的调整

电动式客室实训车门的调整主要包括:门页的调整,对手指保护橡胶的调整,对滚子摇臂的调整,对止动销的调整,对支撑滚子的调整,对车门隔装置的调整。

4.实训门的

电动式客室实训车门的主要是对驱动装置的。

5.实训门的检查

电动式客室实训车门的检查主要包括:驱动单元的检查、滚子摇臂、门页、止动销、支撑滚子、车门隔装置、紧急下车/上车装置、检查固定元件、的检查。

6.实训门的调试

电动式客室实训车门的调试主要是:对车门关闭并锁闭限位开关S1的调试,对车门关闭并锁闭限位开关的检查,对紧急限位开关S2的调试,车门隔装置的调试,紧急下车/上车装置的调试,挤压力的测试。

四 车门检修演练实训的成果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经过调研我们认为,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培养的目标主要针对车辆乘务员、车辆检修钳工两个岗位,作为车辆乘务员也就是客车司机来说,学习要从实战出发,演练实训车设有“车门故障”的演习。这个故障的具体情况是:地铁车门凹槽里卡了东西,导致车门无法正常关闭,这样一来,客车司机是不允许开启制动系统的。比如可以进行模拟设计,当驾驶室里的屏幕显示某一号车门没有关闭,客车司机“手指口呼”完成“离开驾驶座”以及“走到车门旁观察”动作,然后径直穿过车厢,走向事故车门,车门解锁,关闭车门,再回到驾驶座,这样的效果如果没有实训车是难以做到的。

2013年的全国技能大赛高职组首次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与维护”赛项列入全国比赛项目,此项目比赛的主要内容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客室车门的安装与调试,包括车辆门体系统的安装与调试、EDCU门控制器单元调试、监控与通信系统、控制台及台架的接线、绘制控制台接线图、分析故障的产生与消除等。此次大赛总共有18个省市26个参赛队参加,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广西的代表队参加,由于平时在综合演练实训车中进行过训练,在比赛中学生遇到设备有故障的时候,3名参加学员自觉地停下手中的工作有序地排好队进行报告。大赛的总负责人在总结会说道:在比赛过程中遇到问题沉着冷静面对突发事件,说明参赛队之前的训练有素并为大赛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在选手们的拼搏下,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代表队获得了优异成绩。

参考文献

[1]王连森主编.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维护与检修[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2

[2]连苏宁主编.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造[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3]张振淼.城市轨道交通车辆[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8

轨道交通运营实训范文4

关键词:城轨控制;信号工程施工;实训室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在高职教育中一直是一个核心问题,在我国高职教育的理念中,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切入点,由此带动的专业建设,体现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课堂与实践地点的一体化,是展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进行工学结合改革的最直接的外在表现。近年来相关专业教学团队深入到各个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和施工单位的信号设备运营维护岗位,对信号专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展开深入的调研、分析,并联合轨道交通相关企业积极开展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研究,确定企业对本专业高技能人才的规格需求,开发出了专业课程体系。

1.实训室建设意义

根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信号工程施工实训室的建设满足了专业课程建设的需要,为课程的进一步深化改革奠定了基础,也为专业教学效果的提高提供了硬件的保证。城轨控制专业信号工程施工实训室,面向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维护企业和城市轨道交通施工建设企业,根据生产现场第一线工作的需要,以专业培养目标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城市轨道交通信号运营维护岗位能力为重点,与相关企业合作,严格按照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开发出适合学生的相关的实训项目及专业课程体系。

2.课程及实训环节的开发

2.1课程开发

信号工程施工实训室是为了满足《信号设计与施工》课程而建设的实训室,《信号设计与施工》课程依托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工程施工岗位,以该岗位的实际工作流程为主线选取教学内容、以该岗位所需专业技能为指导确定学习内容,培养学生掌握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工程中主要技术图纸的基本设计方法,训练学生具备信号室内外设备施工、电缆工程和联锁试验等施工综合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综合职业素质。

2.2实训环节开发

实训室为了满足课程需要,设计了信号系统工程图识读、信号电缆施工、室内信号设备安装施工、室外信号设备安装施工等4个项目,实现理论与实践融合学习,使学生掌握信号设备安装与试验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学会独立分析、判断、处理问题,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语言表达、沟通协调、安全与自我保护等职业素养。

2.2.1信号系统工程图识读

实训目标:能识读各种电路图,能识读组合连接图、组合排列表、配线图表。实训内容:(1)设计车站平面布置图;(2)识读实训室组合架电路图、组合连接图等图纸;(3)识读实训室配线图表。

2.2.2信号电缆施工

实训目标:能够按照电缆径路图、电缆配线图进行电缆施工,能进行信号电缆配线、测试和导通,能进行信号电缆敷设、预配、接续、成端。实训内容:(1)电缆单盘测试;(2)电缆敷设、成端;(3)电缆接续;(4)箱盒配线。

2.2.3室内信号设备安装施工

实训目标:能进行室内设备安装、配线,能按照图纸要求进行室内设备的施工。实训内容:(1)室内机柜设备安装施工及配线;(2)室内电源设备安装施工及配线;(3)室内控显设备安装施工流程。

2.2.4室外信号设备安装施工

实训目标:能进行信号机安装施工,能进行转辙机安装施工,能进行轨道电路安装施工。实训内容:(1)信号机安装施工;(2)转辙机安装施工;(3)轨道电路安装施工。

3.信号工程施工实训室建设设想

信号工程施工配线实训室的建设为了满足《信号设计与施工》及相关课程的教学要求,结合相关专业信号设计与施工课程的实训要求,分成六个部分进行建设,分别是:室内信号设备安装施工项目、信号电缆施工项目、信号机施工实训项目、转辙机施工实训项目、轨道电路施工实训项目及箱盒安装配线实训项目。

3.1实训室建设目标

为安全、顺利完成专项实训,达到预期效果,实训室的条件应满足以下要求:(1)具备与现场同样电源条件下的可通电的透镜式色灯信号机;(2)具备安装在轨道上的可通电的轨道电路;(3)具备安装在轨道上的可电动控制的道岔转辙设备;(4)具备电缆径路图相关图纸资料,及根据图纸安装的电缆箱盒;(5)具备车站信号平面布置图及配套相关电路图、配线图表;(6)具备室内组合架、电源屏等信号设备。

3.2实训室建设内容

建设钢轨50米,单动道岔2组(只带岔尖),组合架一架、电源屏一台(包含50HZ轨道电路模块,380交流模块和220交流模块)、电缆施工用电缆若干,继电器配线架若干,继电器焊接台10套。建设方案如图1所示:具体内容如下:(1)室内信号设备施工实训项目建设内容:建设组合架一架、电源屏一台及相关控制设备,参照企业标准进行室内设备及电缆部分的施工,组合架预留组合配线的接口,并配备完善的竣工图纸。实训项目:室内机柜设备施工配线、室内电源设备施工配线、室内组合施工配线、电路图、配线图表的识读,如图1。(2)信号电缆施工实训项目建设内容:参照企业标准进行电缆部分的施工,包括电缆槽及过道部分的施工。实训项目:电缆测试、电缆敷设、电缆接续。(3)信号点灯电路实训项目建设内容:信号机及信号组合,配备模拟实验盘。实训项目:信号点灯电路配线实训,信号机安装调整实训,信号机单项试验。(4)转辙机实训项目建设内容:增加交、直流转辙机,配备安装装置。实训项目:转辙机安装调整实训、转辙机配线实训(5)50HZ相敏轨道电路实训项目建设内容:50Hz相敏轨道电路2段。实训项目:50Hz相敏轨道电路配线实训、50Hz相敏轨道电路单项试验。(6)箱盒安装配线实训项目建设内容:HF-7分向电缆盒、HF-4分向电缆盒、HZ24电缆盒及电缆若干。实训项目:箱盒安装实训,电缆盒配线实训。

4.结束语

信号工程施工实训室的实训项目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与施工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参考,参照行业职业资格标准,设计学习内容,完成对学生城市轨道交通信号设备维护和施工的职业能力的培养。建设好工程施工实训室,使学生掌握信号设备施工与维护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学会独立分析、判断、处理问题,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语言表达、沟通协调、安全与自我保护等职业素养,使之更加符合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作者:王小可 施艳容 高嵘华 单位: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轨道交通运营实训范文5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人才培养

人才需求与培养规格基本明确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规模最大的投资和建设热潮已经形成,诸多二线城市也已步入地铁时代。在已经批复的28座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中,2015年将建成线路93条,总里程2 700公里,远期规划则将超过1万公里。按照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基本数据,每公里线路需要技术和管理员工50~90人,其中,70%~80%为一线操作人员(技能型人才),包括从事设施设备检修和维修作业的维修工,以及从事客运服务的列车司机、站务员、值班员等。客运服务类岗位主要包括站务员(售票员、厅巡、站台岗)、值班员(客运值班员、行车值班员)和值班站长等。这些一线操作人员一般需要具备大专及以上学历,而线路运营控制中心(OCC)的调度(行车调度员、环控调度员等)岗位工作人员则一般需要具备本科学历。针对以上一线操作(技能型)岗位,诸多高职院校和技师学院开设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机车车辆等专业。高职教育和技师学院的高级工培养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较,应突出“高技能”,与中职教育相比较,则应突出“高素质”。确定人才培养规格时,应考虑到应用性(在掌握售票、行车技术设备操作等基本岗位技能的同时,具备一定的应变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针对性(不能混同于铁路、公路、航空等其他旅客运输方式)、区域性(如广州地铁对粤语的要求)及延续性(职业发展路径,如站务员晋升至值班员、值班站长)等方面的要求。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主流 由于行业及其发展的特殊性,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很久以来没有统一归口管理,也没有规范统一的技术标准。各个城市的轨道交通采用的建设方案不同,选用的车型、供电方式、信号系统、运营组织方式等也不尽相同,给规模化、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带来严重的阻碍。另外,诸多院校还较多地沿用以前铁路运输的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与产业需求严重脱节。在这种背景下,各地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和区域内的高等院校相互寻求合作,结合地域特点,广泛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已取得良好效果。譬如,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自1995年广州地铁一号线开始运营,便与广州地铁合作,进行地铁客车司机和车辆检修专门人才的“订单式”培训。目前,该校已与广州地铁、深圳地铁和香港地铁等多家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合作开设了“订单班”,总规模超过300人/年。在“订单式”培养过程中,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充分利用双方的优势资源,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实现预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并由企业依照协议提供就业岗位,实现了学校、企业和学生的“三赢”。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典型范例,可供参考。譬如,深圳地铁通过公开选拔“订单”学生、与学校签订“订单式”培养协议、全面参与教学管理、精心安排学生实习、考核验收等步骤实施“订单”培养,并通过设置论文制度、建立联系制度和企业文化渗透等措施加强“订单班”的过程管理,是比较成熟的“订单”培养方式。从发展趋势来看,上海地铁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合作成立的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已经在立足本地生源的“订单式”培养方面步入前列,并有辐射全国的趋势。

课程改革仍然停留在较浅层面 经过校企合作程度的不断深入,多数学校意识到了课程改革的必要性,不少学校在课程设置和课程开发方面考虑到了专业岗位任职要求和行业资格标准,充分重视依据职业能力需求重新构建专业教学课程体系,并在师资队伍建设、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教材编写和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积累了一些经验。也有个别学者推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介绍了建立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但并未付诸实践。目前仍然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虽然意识到了课程改革中校企合作的重要性,但合作的程度仍然停留在举行企业专家参与的咨询会、合编教材、聘请企业专家来校讲座或兼职授课、学生到企业参观等较浅层面,校企深度合作的课程开发模式尚未建立;二是理论上仍未突破学科体系的思维限制,课程体系改来改去,无论是增、删、合并课程,还是突出实践教学,仍然与职业能力的需求相差甚远,没有寻找到打通二者之间联系的技术路线;三是缺乏实践应用,虽然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技术已经在机械、汽修、机电等专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也有部分经济、管理和服务类专业已在探索和尝试,但在城市轨道交通专业领域尤其是在运营管理类专业中的应用还很少。

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本土化应用

学习领域课程开发应用广泛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改革和学习领域课程开发在国内的高职教育中得到了广泛推行,几乎应用到诸如机械、机电、电子、化工、计算机、汽车维修、物流、会计、酒店管理、秘书英语等所有常见专业领域,部分专业性较强的领域也有所涉及,如航空、建筑、高分子材料、火电、船舶、高速动车、楼宇智能化、审计等。但尚未发现(2009~2011年)在技工教育应用实践方面的文献资料。表1所示为进行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专业及其所在学校;下页表2所示为主要开发的学习领域课程及其所属专业领域。

2012年9月5日,国家发改委密集了25个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规划获批的公告,其中23个项目的总投资额高达8 326亿元,项目投资周期多在5年之内。这意味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即将迎来新一轮快速发展,将产生巨大的技能人才需求。目前,广东省已有超过15家高职、中专和技工院校开设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培养规模达到1 500人/年。因此,对城市轨道 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改革现状进行分析,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为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和课程开发提供依据。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人才培养

人才需求与培养规格基本明确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规模最大的投资和建设热潮已经形成,诸多二线城市也已步入地铁时代。在已经批复的28座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中,2015年将建成线路93条,总里程2 700公里,远期规划则将超过1万公里。按照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基本数据,每公里线路需要技术和管理员工50~90人,其中,70%~80%为一线操作人员(技能型人才),包括从事设施设备检修和维修作业的维修工,以及从事客运服务的列车司机、站务员、值班员等。客运服务类岗位主要包括站务员(售票员、厅巡、站台岗)、值班员(客运值班员、行车值班员)和值班站长等。这些一线操作人员一般需要具备大专及以上学历,而线路运营控制中心(OCC)的调度(行车调度员、环控调度员等)岗位工作人员则一般需要具备本科学历。针对以上一线操作(技能型)岗位,诸多高职院校和技师学院开设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机车车辆等专业。高职教育和技师学院的高级工培养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较,应突出“高技能”,与中职教育相比较,则应突出“高素质”。确定人才培养规格时,应考虑到应用性(在掌握售票、行车技术设备操作等基本岗位技能的同时,具备一定的应变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针对性(不能混同于铁路、公路、航空等其他旅客运输方式)、区域性(如广州地铁对粤语的要求)及延续性(职业发展路径,如站务员晋升至值班员、值班站长)等方面的要求。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主流 由于行业及其发展的特殊性,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很久以来没有统一归口管理,也没有规范统一的技术标准。各个城市的轨道交通采用的建设方案不同,选用的车型、供电方式、信号系统、运营组织方式等也不尽相同,给规模化、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带来严重的阻碍。另外,诸多院校还较多地沿用以前铁路运输的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与产业需求严重脱节。在这种背景下,各地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和区域内的高等院校相互寻求合作,结合地域特点,广泛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已取得良好效果。譬如,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自1995年广州地铁一号线开始运营,便与广州地铁合作,进行地铁客车司机和车辆检修专门人才的“订单式”培训。目前,该校已与广州地铁、深圳地铁和香港地铁等多家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合作开设了“订单班”,总规模超过300人/年。在“订单式”培养过程中,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充分利用双方的优势资源,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实现预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并由企业依照协议提供就业岗位,实现了学校、企业和学生的“三赢”。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典型范例,可供参考。譬如,深圳地铁通过公开选拔“订单”学生、与学校签订“订单式”培养协议、全面参与教学管理、精心安排学生实习、考核验收等步骤实施“订单”培养,并通过设置论文制度、建立联系制度和企业文化渗透等措施加强“订单班”的过程管理,是比较成熟的“订单”培养方式。从发展趋势来看,上海地铁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合作成立的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已经在立足本地生源的“订单式”培养方面步入前列,并有辐射全国的趋势。

课程改革仍然停留在较浅层面 经过校企合作程度的不断深入,多数学校意识到了课程改革的必要性,不少学校在课程设置和课程开发方面考虑到了专业岗位任职要求和行业资格标准,充分重视依据职业能力需求重新构建专业教学课程体系,并在师资队伍建设、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教材编写和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积累了一些经验。也有个别学者推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介绍了建立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但并未付诸实践。目前仍然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虽然意识到了课程改革中校企合作的重要性,但合作的程度仍然停留在举行企业专家参与的咨询会、合编教材、聘请企业专家来校讲座或兼职授课、学生到企业参观等较浅层面,校企深度合作的课程开发模式尚未建立;二是理论上仍未突破学科体系的思维限制,课程体系改来改去,无论是增、删、合并课程,还是突出实践教学,仍然与职业能力的需求相差甚远,没有寻找到打通二者之间联系的技术路线;三是缺乏实践应用,虽然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技术已经在机械、汽修、机电等专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也有部分经济、管理和服务类专业已在探索和尝试,但在城市轨道交通专业领域尤其是在运营管理类专业中的应用还很少。

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本土化应用

学习领域课程开发应用广泛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改革和学习领域课程开发在国内的高职教育中得到了广泛推行,几乎应用到诸如机械、机电、电子、化工、计算机、汽车维修、物流、会计、酒店管理、秘书英语等所有常见专业领域,部分专业性较强的领域也有所涉及,如航空、建筑、高分子材料、火电、船舶、高速动车、楼宇智能化、审计等。但尚未发现(2009~2011年)在技工教育应用实践方面的文献资料。表1所示为进行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专业及其所在学校;下页表2所示为主要开发的学习领域课程及其所属专业领域。

本土化实践和研究成果丰富 近年来,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和学习领域课程模式通过项目合作、培训考察等形式被引进国内,越来越受到学界重视。诸多学者就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技术及其应用进行了实践和研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学界已基本明确了学习领域课程开发的基本要素、实施流程和关键步骤。另有学者从理论研究的层面深入探讨了学习领域课程模式的理论要素、劳动组织、技术和职业教育三者的联系,并分析了职业能力内涵,取得了不少理论成果。随着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技术的推广应用,学习领域课程实施要素和实施过程的研究也日渐深入,在教学保障体系、教学管理、课程标准制定、教材开发、工作页编写、教学项目设计、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设计、实训基地建设、教学团队建设、 教师身份转变与适应等诸多方面的研究成果丰富。有的学者在实践过程中总结经验教训,提出了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看法和建议,如傅新民认为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极大,不适合一个专业以一种课程方案统一全国所有职业院校,但省级层面的统筹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陈贵方从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本土化实际出发,认为我国与德国国情不同,国家层面的统筹力度不够,企业实践专家的热情不高,课程开发专家只能起到指导作用,课程开发的主体只能是职业教育的教师团队。

学习领域课程开发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建设和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专业性强,虽然已成为国内职业教育界近年来关注的热点,也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但总体而言,还存在缺乏上层统筹、重复开发、技术方法把握不准、偷工减料、教学管理和实践教学条件及师资跟不上等问题。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在学习领域课程开发和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应避免重复开费资源,加强专业建设上层统筹 在德国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中,只有最后一个环节(课程方案的微观设计)即学习情境设计由职业学校的教师团队完成,之前的所有环节均由“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统筹完成。与德国不同,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极大,全国所有的职业院校由一种课程方案统一并不可行。一方面,根据国家级职业教育研究机构(如“教育部职业教育中心研究所”)研究人员的规模和组成方式,难以完成所有专业的课程开发。因此,国家层面所做的一般多是以举办学术讲座和培训班等形式给予学校原则性指导。而省级层面统筹职能的缺失,会导致同一地区多所学校各自开发同一专业的课程,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学校层面的课程开发往往存在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也会影响课程质量。因此,有必要成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建设学校联盟,从省级或区域层面进行专业建设统筹和指导。

应避免技术方法把握不准,加强课程开发整体构思 学习领域课程开发过程是一项由宏观到微观(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境)的系统工程,必须在一个整体的构思指导下进行。由于缺乏上层统筹以及各自为政的局限性,再加上普通教师缺乏对专业进行课程架构的综合能力,理论、技术和方法的掌握和运用能力有限,使得学习领域课程开发存在先天不足。表现在往往就一门已有课程进行所谓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并没有重新构建课程体系,也就不可能实现预期目标。不少课程开发者对有关概念理解偏差,将“典型工作任务”理解成“主要工作环节”或“典型的工作环节”,甚至为设计学习情境而“寻找”典型工作任务,或者将实训课程中模拟性质的教学任务定义为“典型工作任务”,与概念本身的内涵相差甚远。因此,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在进行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时,应整体构建、准确把握课程开发的技术方法。

应避免偷工减料质量不高,加强课程开发过程专业性 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开发团队由于意识淡薄和能力限制,有些环节把关不严,加上缺乏整体构思,导致开发的课程质量不高。具体表现在实践专家研讨会没有足够数量的真正的岗位技术能手实质性参与,或者会议流程没有严格按照指导手册进行;在调研环节,没有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或者问卷设计粗糙,数据分析流于形式;在课程设计环节,凭经验主观猜想的多,实际调研的少,甚至只是将原有课程中的名称改为学习领域课程的术语或凭教师有限的经验对当下的职业行动做出想当然的描述。因此,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在学习领域课程开发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严格按照课程开发操作手册,加强调研、实践专家研讨会、课程体系构建、课程设计等环节实施的专业性。

应避免课程实施效果不佳,加强教学条件和师资建设 根据周春红和王启龙对广州和北京7所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电梯安装与维修、数控技术应用、工业与民用建筑、模具设计与制造、给水与排水等6个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实施的调查结果来看,学习领域课程的编排、结构和教师的工作态度等都得到各方的一致好评,课程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限制了学习领域课程的实施。一是教学团队能力不够,教师数量、实践操作能力和教学方法运用能力不足;二是校本教材的开发比例较高,但教师参与度不高;三是实践教学设备难以满足教学需要,课程教学资源缺乏;四是教学形式和教学管理手段传统,未能适应学习领域课程教学需要。因此,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在学习领域课程实施过程中应加强教学管理,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完善实训设备,开发校本教材,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课程开发能力和教学能力,保障课程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公强.浅析高职院校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确定[J].价值工程,2010(29):197-198.

[2]邓爱喜.订单班人才培养途径与方法探讨——以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地铁订单班为例[J].科技经济市场,2010(11):106-107.

[3]李瑞荣.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9(11):135-136.

[4]余钢.城市轨道交通人才订单式培养模式探讨[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9(7):17-19.

[5]徐虎.关于高职类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一点思考[J].价值工程,2011(10):287-288.

[6]申文缙,周志刚.从“行动领域”到“学习情境”——对德国“学习领域”课程模式的探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9(6):76-81.

[7]王建初,颜明忠.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课程改革的理论诠释[J].外国教育研究,2009(7):78-81.

[8]谢承力,罗斌.基于工作过程中的高职学习领域职业能力内涵分析[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41-44.

[9]傅新民,袁秀娟.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课程核心内容及本土化改造[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版),2010(1):123-124.

轨道交通运营实训范文6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轨道交通在全国各大城市遍地开关,爆炸式发展,截至2015年末,中国大陆地区共26个城市开通轨道交通运营,共计116条线路,运营线路总长度达3618km。除了传统的地铁外,轻轨的建设正在迅猛发展,新型的有轨电车也开始发展起来,截至2015年4月,国内有长春、大连、沈阳、天津、上海、南京、苏州和广州已开通运营有轨电车的城市,还有江苏淮安、广东珠海、山东青岛,四川成都新津等多个城市即将开通,后期武汉、宁波、佛山等一大批城市也在建设和规划中。今年,新型轨道交通的另一代表,低速磁悬浮列车已经在长沙进入运营,轨道交通产业目前正呈现一种发展迅猛、类型多样的局面,这就对轨道交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现有单一人才的培养仅能满足人才数量的要求,满足不了人才多样性的要求,轨道交通的发展急需大量复合型人才,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意义变得非要重大,本文在对目前轨道交通人才需要、院校人才培养现状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对轨道交通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探索。

1轨道交通发展趋势与人才培养现状

1.1轨道交通发展趋势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首先,在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对人才需求数量方面:城市轨道交通2015年一年新增运营线路长度445km,同比增加14%;全年累计完成客运量138亿人次,同比增加9.5%。2015年全国城市轨道交通完成投资3683亿元,同比增长27%;在建线路总长4448km,可研批复投资累计26337亿元。截至2016年一季度,共有44个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获批,规划规模4705km。预计“十三五”期间,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总投资计划超2万亿元,其大城市轨道交通投资计划过千亿元。目前,国内国际轨道交通平均每公里所需员工数为50到90人,按成熟精简的每公里60人来配置,全国在建线路还需27万轨道交通人才,获批的线路还需要近30万人,新建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在成立初期将面临需求量大、人才供给不平衡,高技能人才缺乏等困境。其次,在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和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方面:各个地铁公司的车辆及运营规章制度各不相同,即使同一个地铁公司,其不同的线路,采用的车辆也不相同,例如广州地铁,4号线采用的是直线电机驱动的车辆,2号线呢,采用的传统转向架加交流电机驱动的模式,车辆型号不同,对于检修人员的技能要求就不同,公司要想员工能够灵活调配,就需要培养全能型人才。有轨电车作为一种新型轨道交通,也在快速的发展壮大,目前广州、天津、上海、南京等一大批的城市已经开通运营,还有很多城市正在建设或者正在规划建设这种新型轨道交通。现在,磁悬浮技术也被应用到了城市轨道交通中来了,长沙的低速磁悬浮已经投入运营,多种类型的城市轨道交通同时发展,而新型轨道交通的人才大部分需要从传统城市轨道交通人才的来源途径去获得,经过针对性的培训后投入工作,这对能够快速适应新工作,有较高适应性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

1.2现有轨道交通人才引入途径

已经投入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企业需要大量的人才,例如广州地铁,正在建设的企业需要进行人才的储备,例如兰州地铁,现有人才来源及培养途径主要有从其他地铁公司引进、社招员工近培训后上岗,校园招聘等三种方式。从其他地铁公司引进的人才基本都是技术骨干,但是进入新的公司后,也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才能上岗,这一类人才引进的成本较高,但是这是每一个新建的地铁公司必经之路。众多新公司引进人才,势必造成老公司的人才匮乏,现在广州地铁等成熟运营的地铁公司就面临这种问题,熟练员工流失,不得不补充新员工,而新员工进来还得经历漫长的培养历程。社会招聘的非专业人员经培训上岗的岗位主要是一些技术要求不高的非关键岗位,最后的校园招聘是招聘人数最多,也是最有效的人才来源途径,现在各大地铁公司都与各个院校合作,开展学生的订单培养。

1.3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培养现状简述

现有的轨道交通人才培养主要有企业培训和学校培养两大类型,但是这两者的结合却相对较少。企业培训主要是对企业现有员工进行培训,还有就是新建城轨交通企业的实习生到成熟运营的轨道交通企业所开设的培训机构进行培训,目前广州地铁、上海地铁、北京地铁承担的培训量非常大。这种企业的培训是针对某一岗位的分类强化训练,效果好但是成本高。例如在北京培训的学员,一个学员培训一年的费用接近3万元,而地铁人员的数量是庞大的,这样总体培训费用就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了。轨道交通人才的学校培养现在在高职类学校主要采用订单班的形式进行,订单式培养是一种创新,也是一种很好的人才培养方式,目前主要的订单开展方式是以学校为主题的,在订单培养的过程种,企业只担当了一个顾客的角色,对于“产品”的生产过程基本不干预,直到毕业前进行验收考核。学生参加订单班后找不到归属感,这样培养的学生对其以后的工作所需技能也掌握的不是很熟练,毕业以后还得参加较长时间的企业培训才能胜任工作。订单式培养模式也一直在不断改进,现在也有很多学校和企业的联系更加紧密,企业对学校的订单班学生开展定期的考核,巡视。但是还有一个让订单班学生毕业后很头疼的问题,就是轨道交通行业上岗必须取得相关资格证的问题,学校没有相关的考证资质,也没用对应的措施,学生毕业以后,即使能力达到了独立工作的水平,也必须等到取得资格证才能工作,白白耽误至少半年以上的时间,这对人才极度缺乏的轨道交通企业来说,也是急盼解决的。

2校企合作开启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培养新模式

2.1订单班“2+1”模式缩短人才培养周期

现有订单班的培养模式,很多都是等到学生毕业前,进行验收考试,验收考试通过以后,再到企业参加岗前实习,这样,人才培养的周期就比较长,企业用人需求得不到及时的满足。对于企业订单班学生,可以采用“2+1”的培养模式,就是在学校大一时学习基础课程,大二学习专业基础课和部分理论性专业课,大三时,即上岗进行跟岗培训,学校派老师参与管理,在企业跟岗培训的时候,学校的派驻老师和企业的培训师一起进行理论的辅导与总结性培训,当学生大三毕业时,学生也就完成了岗前培训任务,取得了相应的上岗资格证,可以独立开展工作了。这样企业就可以缩短一年的人才培养周期,对于学校来说,学生两年后就离开学校本部,不占用学校的教室、宿舍、实训室等教学资源,给学校的办学压力大大降低,特别是对于一些办学硬件条件不够,学生数量众多的学校来说,效果尤其显著。

2.2校企“双主体”合作办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校企合作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学校引入企业的管理理念,实施订单式培养,依照企业的需求,将经过企业选拔的在校生组成订单班。由校企双方平等协商,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组织教学和实训。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学校不再是学生培养的唯一主体,企业也要参与进来,例如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与兰州地铁合作开设的订单班,设置了学校班主任和企业班主任两个管理老师,两位老师共同对班级进行管理,企业设立了班级活动基金,用于举行班级活动。设立了企业奖学金,对优秀的学生予以奖励。在课程授课上,学校老师与企业及时沟通,定期走访,随时调整授课内容,企业也对学生进行定期检查巡视,技术指导与培训。这样,身处订单班的学生能感受到公司浓厚的企业文化,很有归属感,学生的学习目标非常明确,学校效果自然就得到了提高。教学的投入问题一直是校企合作的一个难点,企业是追其利润的,但是人才的力量是无穷的,培养一批好的人才,可以为企业创造无法估量的效益,现有的校企合作,学校一直处于被动地位,企业不愿意投入太多资金。学校要拿出对应的措施,制定合理的方案,可以校企共建实训室,实训基地,然后为订单班学生服务,同时,可将以前在企业的考证考工等各种技能鉴定项目放到学校来进行,这样可以大大缩短校招员工的上岗培训周期,节约成本,提高企业效益;另一方面,学生的教学条件得到改善,可以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

2.3把好“进口关”和“出口关”,确保订单人才的品质

要制造好的产品,就需要选择好的原材料,要严格产品的质量检查,学校要培养好的人才,就要把好生源选拔标准,严格学生毕业资格审查,以确保每一个毕业生到了社会上都是一个合格的人才。与企业合作的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的订单班需要培养出好的轨道人才,也需要把好“进口关”和“出口关”。轨道交通类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的“进口关”就是学校生源的选拔。生源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订单班学生培养质量的高低,除此之外,生源选拔关系到学校招生的公平、公正、公开,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和培养的质量,也关系到学校的长远利益,所以“进口关”至关重要。“出口关”就是毕业生的就业,要把好“出口关”,就要严格进行毕业生的毕业资格审定,要不断提高合作企业对毕业生和学校的满意度,从而确保合作基础的牢固性和长期性,同时,严格把好“出口关”也是确保“订单班”学风和班风的重要举措,如果“出口关”把的不严,学生就会滋生懒惰思想,就会放松、放纵自己。在订单班的培养过程中,要制定严格的淘汰机制,以确保最后输送给企业的都是合格的人才。

3总结

综上所述,在城市轨道交通爆炸式发展的今天,轨道交通企业和各大交通类院校都在探索快速培养人才的方式,校企合作的“订单式”培养模式是目前应用最广泛,也是最有效的人才培养方式,轨道交通类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在探索和发展过程中,既有成绩,也有问题,我们要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校企合作机制,调动企业参与积极性,深化校企合作,构建和完善全新的“订单式”人才培养体系,为轨道交通企业培养和输送优秀的人才,以满足城市轨道交通大发展的人才需求,同时也提高轨道交通类高职院校自身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柴晓冬,方宇,郑树彬,等.城市轨道交通特色专业群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