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普通话提升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师普通话提升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师普通话提升计划

教师普通话提升计划范文1

教学理念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发展和创新的原动力。几年来,我们本着“提升思想道德品味,塑造人格魅力;提升专业技术品味,塑造教学魅力;提升生活交往品味,塑造形象魅力”的思想,认真做好学校各方面的工作。

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是我国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工作的基础,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语言文字氛围体现了学校的文化品位,反映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此次申报“县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工作,决定以此次申报为契机,更加全面扎实的开展普通话推广工作,尽快全面、大幅度的提高我校师生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校的文化内涵。为此,学校召开专题会议,对此项工作进行了周密的部署,研究制定了《东莞中心初级中学县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申报工作方案》,成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由校长刘焕军亲自挂帅任组长,由副校长刘树伟等任副组长,王吉民、梁志壮、王佃波、孙延海、张会刚、孟祥伟、姜光泰等七位主任及年级组长为成员,成立领导小组,各部门分工明确,责任到人,高标准严要求,认真开展自查工作。同时组织全校师生认真学习《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要求在教育教学中必须使用普通话,写规范字,让每一位师生充分认识说普通话、使用规范字的重要性。

学校是语言文字工作的基础阵地,做好语言文字工作是学校的责任和义务,提高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做好普及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工作,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培养爱国主义情操、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我们学校虽然从未申报过县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但是在历年推广普通话的工作中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

一、大力营造使用规范字、说普通话的氛围。

为了让推普工作广泛深入的开展,学校宣传部门大力营造使用规范字、说普通话的氛围。我们在学校门口,橱窗、楼道走廊、教师办公室、实验室、会议室、餐厅、宿舍等处悬挂“请说普通话,请写规范字”、“说好普通话,方便你我她”、“说普通话美丽青春,魅力语言”、“普通话:情感的纽带,沟通桥梁”、“普通话是校园语言”、“普通话同青春携手,文明和时尚并肩”、“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滋润人生”、“实现顺畅交流,构建和谐社会”等一系列宣传标语,利用广播、橱窗、板报广泛宣传使用规范文字语言,说普通话的重要性,让使用规范语言文字、说普通话的思想深入到学校的各个角落,深入到每个人的心田。

二、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时时强化处处落实。

学校认真贯彻执行上级领导部门的指示精神,实行“三纳入一渗透”:语言文字规范化纳入学校常规要求,纳入教育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纳入培养目标、管理常规和基本训练,渗透到德、智、体、美及社会实践活动中。

1、学校领导部门在每年都要根据现实情况制定推普工作计划,各处室根据学校的计划精神,结合自己的职能特点制定具体的切实可行的措施,各任课教师也要把推普工作作为一项教学内容写进教学计划,由教导处监督实施。

2、在校园内,无论任何场合,全体师生必须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学校设督查室,由专人巡视督察,纠正不正确的语言行为。

3、学校的公文、报刊、试卷、宣传材料乃至档案资料,教师的教案、授课板书、听课记录、作业批改用语及记录等都必须使用规范字。

4、全体教职工积极参加普通话培训测试,把教师的普通话水平与评先评优、评估教学质量挂钩,把此项内容作为骨干教师培养和青年教师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把国家有关语言文字的方针政策写进学生手册。

5、要求语文教师结合我县语言特点,编订乡土教材,有针对性地纠正不规范的语言现象,较大程度的提高师生运用普通话的能力,使学生较好的掌握2500个汉字。语文教师要经常性的组织普通话即兴演讲,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三、开展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有益的活动,推动我校使用规范语言文字、说普通话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1、在教师中,每学期开展一次普通话演讲比赛和普通话说课展示,使普通话成为我校教师教师基本训练项目之一。

2、在学生中,每学期开展一次诗歌、散文等朗诵活动。加强规范字书写“汉字百字竞赛”、语文标准朗读和口语表达等。

教师普通话提升计划范文2

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精神,深入宣传,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在教育教学和各项活动中,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提高师生语言文字意识,提升尚德文化品位。

工作目标:

语文教师达到二级甲等以上水平,非语文教师达到二级乙等以上水平,学生达合格水平。

具体措施:

(一)提高语言文字规范化意识

国家首次以法律形式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地位,表明了推普工作已走上了法制轨道。广大师生要认真学习“国家语言文字法”,认识到用 普通话交流、规范文字书写,有利于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有利于国家的经济发展,有利于教育的普及、科技的腾飞。因此,学校要把普及普通话纳入日常工作,纳入 专业技能训练,纳入学校常规管理,纳入学校文化建设。使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

(二)建立领导机构,健全规章制度

为使推普工作扎实开展,要建立强有力的组织机构,明确责任,严格管理,把推普工作落到实处。

1、成立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成立语言文字工作检查督导小组,成立以语文教师为骨干的培训、测试小组。

2、制定计划,健全制度。每学期召开1—2次推普工作会议,制定计划,建立健全与推普有关的制度,研究推广办法,做到措施得力,责任到人。由教务处负责印制发放推普资料及自测试题,语文教师协助批阅,统计自测情况。

(三)加强校园文化硬件建设

1、设置警示性标牌和条幅

警 示性标牌和条幅随处可见。(1)校门设置“请讲普通话”、“请写规范汉字”等宣传警示性标牌。(2)校园醒目位置书写固定性标语。(3)教师办公室、教室 醒目处张贴“讲普通话,写规范字”警示语。(4)教学楼、宿舍楼等处设置具有感召力的标语。(5)制作“用普通话交流,沟通世界文明”、“普通话是校园语 言”等条幅,在校园醒目处悬挂。

2、加大宣传力度,发挥班级推普员作用

(1)第八个推普周各班推普员组织出一期壁报。

(2)红领巾广播站定期进行“推广普通话专题节目”的宣传,也做好普通话的示范工作。

(3)橱窗内张贴推普宣传图画资料。

3、开展推普专项活动

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评比颁奖,将活动内容留底入档。如:(1)“规范汉字,学生抽测比赛”(2)“推普软笔书法比赛”(3)“请讲普通话演讲比赛”等。

(四)重视校园普通话软件建设

1、 推广普通话从教师抓起。我校坚持教师持普通话等级证书上岗制,坚持“推普”与教师基本功训练相结合。学校要求未达标的教师,要积极培训,争取尽快达标。教 师应充分发挥示范作用,上课时必须使用普通话,改正方言音;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语文教师兼有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的责任。

2、在学生中确立“说好普通话走遍全天下”的语言意识。学校要求每位学生用普通话交流,用规范字写作业;克服方言土语,提高语言表达水平。

3、坚持“国旗下讲话”制度。抓住升旗仪式契机对师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的语言,讲好普通话的情感。

4、德育处要把推普工作纳入文明班建设评比中,制定出量化考核标准,语言面貌差德班级、个人不能评为先进班集体和文明学生。

5、规范教案书写。尤其对新踏入教学岗位的教师,要规范教案的格式,规范书写内容,规范板书,规范作业批语。对问题较大的教师,由师资管理处责成整改。

教师普通话提升计划范文3

关键词:高校 普通话 教学改革

大力推广和普及普通话是我国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任务,普通高等学校是推广普通话的重要阵地,很多高校开设了普通话课程,积极探索普通话教学的模式。高校开设的普通话课程较其他专业课具有特殊性,它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语言类的课程,既要讲授基本的语音知识,还要帮助学生正音、训练,使其掌握说话技巧。同时,课程教授的主体是大学生,他们已经形成了语音习惯,要在短期内帮助他们改掉不正确的发音习惯,培养良好的语感,需要老师付出很大的努力,所以,这门课程对老师和学生的挑战性很高。而在实际的普通话教学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如,教材实用性不强,教师授课方法简单、教学手段单一,学生学习效果不明显等。普通话课程作为高校的公共必修课,只有解决现有问题,进行教学改革,才能担负起改善学生语言面貌、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重任。

一.高校普通话教学中学生层面的特点分析

(一)学生普通话基础层次不齐

由于高校全国招生,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一方面受生活环境的影响,语音存在很大的差异,尤其是方言对学生语言面貌的影响,致使他们在发音、用语习惯上不尽相同,层次水平存在差异。另一方面,学生的语音启蒙环境和长期的教育环境的不同,特别是教师的语音情况,决定了学生的语言水平的高低。因此,在高校中,城市的学生比乡镇的学生语音情况要好;北方的学生较南方的学生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成绩更突出;有的学生发音标准,口语表达流畅,有的学生发音和表达存在很大的问题。因此,教学对象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增加了教师教学的难度,对教学方法和模式的创新提出了挑战。

(二)学生语言习惯已经形成

大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已不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期,他们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已经形成了固定的语言习惯,其中方言的使用比重很大:在家庭、社会中使用方言交流,在学校中受到老师、同学方音的影响。在语音和用语上或多或少地存在问题,与标准的普通话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改变固有的语言习惯和思维,接受标准而规范的语言训练。

(三)语言表达能力较低

大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是对书本知识的记忆和掌握,对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较少,所以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不适应课程的变化,在口语表达训练中语言逻辑性不强、语言组织能力差、调理不清晰,出现不愿说、不敢说、不会说的情况。加之,部分学生阅读量不够,知识储备的局限导致语言表达的浅薄和无力。因此,普通话教师要把学生的口语表达训练作为课程设置的重点,通过理论讲解和实践练习真正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

(四)对普通话缺乏认同感

大多大学生认可普通话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对普通话学习有很高的热情,但迫于普通话等级测试考试的压力,表现出一定的“功利性”,即,应试成为普通话学习的唯一目的,普通话学习成为一个短期行为,随着普通话等级测试的结束,学生学习和推广普通话的热情和愿望也就结束了。另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已可以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无须再学习,不把普通话课程与专业课程放在同等的位置,缺乏学习的积极性。

二.高校普通话教学中教师和课程层面的特点分析

(一)教师教学理念存在偏差

普通话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让学生学会使用标准的语音,并掌握说话的技巧。但由于普通话等级测试的存在,很多教师把普通话教学的目标设定为此,教学的内容和课程的设置仅仅围绕测试,缺乏口语表达能力的扩展训练和思维能力的训练,在教学中出现了偏差:重视理论、轻实践;重视语音、轻口语表达,使教学与实践脱节,忽略学生对普通话学习的需求,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而教师的这种功利性教学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其实,普通话教学与普通话应试并不矛盾,应试只是目的之一,最终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音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因此,普通话教学不能仅仅着眼于普通话测试。

(二)教师教学方法单一

有些教师只是一味地强调语音知识的学习,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课堂教学枯燥、单调,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只是让学生跟读,学生缺少大量练习的时间,就不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的放矢地纠正语音问题;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只是单一地围绕理论讲解,极少借助播放视频、讲解案例等辅助手段增加课堂的精彩程度。其实,普通话教学要注重理论,同时强化训练,用多种多样的训练形式,让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获得知识。

(三)课程设计存在问题

普通话教学中的课程设计是对整个课程框架的建构,是对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的反映,合理而有效的课程设计可以对普通话教学的效果和质量起到提升和促进作用。在普通话的课程设计中存在一定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一是教学大纲形同虚设,表现为部分教师对普通话的教学过于随意,对自身不熟的内容或难度较大的内容避开不讲或是点到为止;二是教材缺乏实用性,很多教材多是针对测试而选定,缺少实践训练的内容,不能成为教师授课的有益补充。还有些教材内容大同小异,没有新意,更没有针对性,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三是课时不够,普通话课程的教学安排有几种情况:短期集中的培训,大约15个课时;开设几周的课程或全周的课程,大约30—36课时。在这样相对短暂的时间里,既要将语音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改变学生长期以来的发音习惯,又要让他们掌握说话技巧,对普通话教师来说有些力不从心,往往会顾此失彼。

三.普通话教学改革策略

1、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乐趣,坚持“练讲结合,以练为主,以讲为辅”的原则,让学生凭借理论的学习,在听音、辨音中找出自己的语音问题,在词语朗读的训练中正音,并找到语感,在演讲、即兴口语等形式的实践中掌握口语表达技巧。

教师要提高普通话的实际应用,教学内容既可以贴近学生生活,提高他们的参与性,又可以与职业素质、培养目标相结合,针对就业岗位的能力需要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可以引入“职业口语训练”、“商务口语”、“交际口语”等内容,使普通话教学与综合能力培养相结合。

2、促进教材的优化

普通话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要突出实践和训练的特点,教材的内容不应该仅仅围绕测试来选定,更多地要把重点放在训练层面,可涵盖演讲、口语表达、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内容。同时,教材的优化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托,具备理论性和指导性,避免训练盲目进行。教材还要有多样性和针对性,可通过调查学生的特点来对教材进行编订,满足不同专业学生和不同阶段学生的需要,真正实现教材的优化。

3、构建合理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很多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欠佳,在日常交际、公共场合和普通话等级测试中都凸显出这个问题,因此,普通话教学也要侧重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这就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短期培训和短短一个学期的课程可以完成的任务,因此,普通话教学应该贯穿于大学生的必修基础课程,不应仅仅指集中性的教学,还要包括各种以提高口语表达水平和规范应用普通话为目的的课外活动和其它教学形式。教师要成为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与学生共同创建普通话学习环境,共同体验学习普通话的乐趣。

由于专业的不同和培养目标的不同,学生需要具备的普通话能力也不尽相同,因此在教学的设置上要针对不同学生和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以学生实际能力的需求为出发点,在内容上体现不同的特点和偏重。如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大一进行语音知识的传授和交际口才的训练,满足学生刚进高校渴望改变语言面貌的愿望;大二的教学重点可以是演讲、即兴问答、职业口语、测前培训等内容,如此,循序渐进式的教学模式,结合课外的推普活动,一定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4、提高课程重视程度

提高普通话课程的重视程度表现为:第一,不断提高教师普通话水平。部分教师在工作中出现懈怠、消极等情况,是因为发现自己在工作方法和内容上出现了停滞,不能得到有效地培训和指导,没有提升空间的工作使他们对工作日渐失去热情。因此,高校要增加教师培训投入,建立良好的培训机制,为教师提高普通话水平提供平台,从而促进教师知识的更新和提升,也使学生从中获益。第二,加强普通话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加教学仪器和设备,加装多媒体教学系统,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进行教学。[1]

四.结论

普通话课程在高校公共课程中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对提高学生的气质修养,提高语言沟通能力,帮助毕业后就业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必须引起学校、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勇于探索教学改革的方法,有效解决高校普通话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使普通话课程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教师普通话提升计划范文4

一、指导思想:

2021年9月12日至18日为第24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为进一步增强全校教职员工的语言规范意识和推广普通话参与意识,促进我校推广普通话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不断深入,努力构建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和谐语言生活,根据我校实际,特制定以下活动方案:

二、活动主题:

普通话诵百年伟业,规范字写时代新篇

三、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推普周活动,进一步浓厚校园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氛围;养成“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的校园用语用字良好习惯,为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作出贡献。

四、活动内容及安排:

(一)组织领导,落实管理

推普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包括推普周的组织、宣传发动、计划安排、监督实施、检查评估。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二)宣传动员,营造氛围

1.大力宣传,营造氛围

充分发挥教室黑板报、宣传栏的宣传作用,努力营造良好的推普氛围。张贴推普口号、《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请讲普通话”等推普宣传标语,利用黑板报推出推普专题栏目,在全校升旗仪式上发表国旗下讲话,做好推普周宣传。

2.开展实践活动,提高推普周活动的实效性。

(1)充分发挥学校少先队的作用,推普周期间加大对全校师生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检查力度,将教师说普通话、写规范字作为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将学生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情况作为评选优秀学生和优秀班集体的基本条件。

(2)开展推普实践活动,积极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开展“小手拉大手,同讲普通话”活动,号召学生向家长宣传推普知识。利用家长学校活动,向家长宣传推广普通话,要求家长在家与孩子用普通话交流,营造规范的.语言环境,督促孩子坚持讲普通话,讲好普通话。

(3)结合推普周深入抓好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利用课间谈话再次认真学习《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举行主题班会,使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感,提升道德修养,养成道德好习惯。

(4)聘请学生建立推普联络小组,每班选派一名普通话较好、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联络员,召开联络会议,监督检查全校师生用语用字的规范情况,并做好书面记录,督促老师、同学使用普通话,规范教学语言,培养学生养成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良好习惯。

3.教师活动安排

利用周前会议,组织教师学习了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中关于教师要讲普通话的规定和要求,了解有关的法律规定和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增强全校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

4.学生活动安排

(1)一次国旗下讲话。

利用周一升国旗的时机做推广普通话的宣传演讲,并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

(2)一个主题班会。

三至六年级利用班会时间召开“推广普通话,校园盛开文明花”主题班会。(各年级组及班主任落实人员进行主题活动,确保活动正常开展。内容可以是讲故事比赛、诗朗诵等。)

(3)一次主题黑板报评比。

一二年级以“中国娃说普通话”为主题,三至六年级围绕“爱我母语,爱我中华”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进行集中评比。

(4)开展“普通话诵百年伟业,规范字写时代新篇”朗读比赛

各班在班级开展“普通话诵百年伟业,规范字写时代新篇”朗读活动,低年级以短小精干的诗歌为主,中高年级以歌颂祖国百年华诞演讲为主。各班选拔优秀选手参加学校校级比赛。

学校号召学生做个有心人,争当社会用字小医生,发现板报、宣传橱窗上有不规范的字及时向老师指出,在街面上发现有不规范的字及时向有关部门指出。

五、有关要求

1.高度重视,积极开展。希望各年级、各班级要重视并开展好推普周活动,要把此项活动作为学校九月份的中心工作来抓。

教师普通话提升计划范文5

关键词 自主学习 中职生 普通话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当今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就课程研究领域而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被作为一项重要的课程目标进行讨论和探索;在教学论领域,自主学习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而深受中职教师的青睐;而在学生学习领域,自主学习则被看成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教育的各分支学科,之所以重视自主学习,是因为意识到,作为一种学习能力,自主学习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成绩,而且是其终身学习和毕生发展的有利途径。

1自主学习的内涵

自主学习一词,最早是由英国学者HenriHolec 提出的,他说: “学习者自主性是一种担负起自己学习责任的能力,是一种潜在的、在特定环境中可以实施的能力。具备自主性学习能力意味着获得学习的目标、内容、材料和方法,确定学习的时间、地点和态度,以及对学习进行评估的能力。”

简单地说,自主学习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独立、自主地去研究学习对象,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获得一定的能力,并且能够很好地运用这些知识与能力的学习方式与过程。自主学习就是要求学生能够独立自主的学习。首先,学生能确立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制订学习计划等; 其次,学生能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监控学习计划的实施以及学习技能的运用和发展并做出自我检查评估; 最后,学生能修正和完善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从而不断提高学习能力以及战胜困难与挫折的能力。

2加强中职学校学生普通话学习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

首先,自主学习普通话能力,培养与我国和国际有关教育法规的要求相一致。课堂教学是学生语言实践的重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要丰富中职生的语言知识,加强和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还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要求学生懂得普通话一门实践课,要求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实践,不断积累,持之以恒。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其《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提出,“ 未来的学校必须把重点放在教育于学习过程的自学原则上, 而不是传统教育学的教学原则上”。

其次,自主学习教学策略符合素质教育的需要和学生自我发展的要求。目前,我国大力推行素质教育,要把过去那种机械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和启发式的引导,把被动的、应付考试的学习行为,转变为学生自主的创新学习,使培养出来的人才既具有良好的素质,又具有明显的个性。自主学习具有独立、能动、创新、协调等特点。这与中职生当前的学习特点和个性发展是一致的。

最后,自主学习普通话能力培养可以弥补传统中职普通话教学模式的不足。长期以来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从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教材选定和考核模式等都由教师决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完全是被动的接受,没有自。这样的体制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能力,使其能够在课后根据自身的个性特征,自由地遨游在普通话语言学习的乐园中。

3培养中职学生自主学习普通话能力的有效措施

3.1 培养学习动机和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自主学习需要一种内在激励的力量。积极的情感能调动学生的激情。中职学生普通话基础整体较为薄弱,特别是重庆地区,很多地方在普通话正确发音上存在较大差异,很多学生在普通话学习上存在畏难情绪,在课堂上只是被动地听课,特别是差生,有自卑心理,总担心自己回答错误,也不敢问问题,怕被同学、老师取笑,所以他们很少主动参与到普通话教学中去。因此,课堂上教师必须创设一种互相尊重、理解、宽容和谐的学习气氛,不断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教师要善于使用鼓励性语言,尽可能多地和学生进行交流,倾听他们的想法,善于发现差生的闪光点,对于学生的表现,只要有一点可取之处,就应该及时给予表扬鼓励。这样学生心理上得到极大的满足,自信心就能逐步培养,学习的热情也就更高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普通话学习中, 激发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兴趣也十分的重要。学生有了学习普通话的兴趣, 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普通话, 普通话学习的效果才会更好。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动画、歌曲等来激发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兴趣。因此, 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普通话的能力就要先培养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动机和激发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兴趣。所以,每一次课前, 教师都要精心设计课型, 精心创设一种良好的导入方法, 使学生从新课开始, 就被一种愉快和谐的气氛所陶冶、感染、激励, 从而唤醒他们对学习普通话的兴趣, 只有引起他们的兴趣才能促使其主动参与学习。

3.2 改进教法,指导学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 就要精讲, 抓住重点、难点, 腾出较多的时间让学生实践。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引导、启发和制造气氛,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运用语言知识、学会学习。教师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组织多种教学活动,布置各种教学任务,激发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性参与交流, 激励学生主动运用语言, 帮助学生从语言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语言交流中的积极参与者。

4结束语

中职阶段的自主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我们要利用一切教育资源和手段,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兴趣, 多方位多渠道刺激学生普通话学习的动机, 在教师的指导下, 使他们逐步地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教师普通话提升计划范文6

关键词:高职院校;普通话课程;问题;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H1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3―0072―03

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推广普通话是我国的既定国策。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更应该注重学生普通话水平的培养,但是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不重视普通话课程,虽然开设了普通话课,但仅限个别公共服务性专业且课时很少。以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我院是一所轨道交通高职院校,绝大多数的专业都不单独开设普通话课程,只在个别轨道交通服务性专业(如地铁站务、地铁司机专业)开设了普通话考证课,实际上是测试前的培训,并不能称之为正式的课程。且每学期不列入正式的课表,而是在每次普通话水平测试前开设一段时间,根据专业的需要重新制定课表。如果专业课不紧,就多排点课时;如果专业课的课时紧张,就压缩普通话课时,培训几次就仓促考试,考试结束后便结束教学。普通话课程变成边角料,可以随意变更教学计划与课时。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学生普通话水平及普通话教学现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并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高职院校普通话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普通话水平现状

1.学生深受方言影响而方音浓重

以我院为例,我院面向全国各地招生,学生来自不同方言区,方音浓重。很多学生从小到大都没说过普通话,他们在家乡上学时几乎所有老师都说方言,不讲普通话,这也就使他们在普通话方面没有得到很好的示范与模仿训练,错过了学习普通话的最佳年龄。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在大学校园里说着各自不同的方言,给学习和交流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这已成为当今大学校园里不容忽视的事实。

2.学生普通话的整体水平不高

笔者对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普通话水平测试站2011年11月~2012年12月1388名考生的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进行了统计,同时对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部分专业同学进行了关于学生普通话现状与普通话学习态度的问卷调查。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普通话水平测试站2011年12月~2012年12月考生成绩统计表

等级1一甲1一乙1二甲1二乙1三甲1三乙1不入级人数10101491444185514010比例101013.5%132.1%161.6%12.9%101388名考生的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统计结果显示:高等级水平(一甲、一乙)和不入级的学生没有,中等偏上等级(二甲)和低等级(三乙)的学生较少,说明普通话说得好的和不好的都较少。中等级水平(二乙、三甲)的学生最多,尤其是中等偏下等级(三甲)的学生有61.6%,占了一半以上,也就是说大部分同学的普通话水平都处于较低的层次。

3. 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动机不纯

对大部分学生来说,走上工作岗位后,汉语普通话的使用率要远高于英语。所以,学生理应拿出更多的时间来学习汉语普通话。但多年以来,由于急功近利和认识上的偏差等原因,高职院校以及相当多的理工科大学几乎不开设普通话课程。即使开设也多是选修课,课时很少,而且学分不多。

问1:您想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主要原因是?

A.受周围同学的影响

B.多考一种证书增加资本

C.学业/就业需要

D.检测自己的普通话水平

调查统计显示:42%的学生是为了多考一种证书,38%的学生是为了就业的需要,这两类几乎占了所有被调查者的80%。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学生学习普通话是抱着功利主义思想,因为即将面临毕业找工作的压力才报名参加普通话培训测试,主要是以获取普通话等级证书为目的,为就业服务。

(二)普通话课程教学现状

1.师资力量薄弱

高职院校不像本科院校一样有专职的普通话老师,一般都是选送普通话基础较好的中文教师参加测试员培训,培训合格后兼职从事普通话课程教学。中文教师尽管也学过现代汉语知识,可普通话课程毕竟是一门技能训练课,由于大部分教师没有正规地学过语音学概论,教学时很多专业术语都不懂,不能正确示范发音,很多声母与韵母的发音部位与发音方法自己都很模糊,因此也不能有针对性地找到学生的问题所在,不能对症下药地纠正学生的语音错误与缺陷。可以说,高职院校普通话课程的最大问题是教师非专业出身,专业性不强,并且人员严重短缺。

2.硬件设施落后

高职院校由于受资金、校园建设、学生人数等的限制,普通话课大多被安排在普通教室,没有录音和放音设备。普通话和英语课同属于语言课程,英语课每周都可以安排在语音室上听力,而普通话课却连多媒体教室都要提前预约,真是可悲!汉语普通话是我们的母语,如果自己的母语都学不好,还谈什么外语呢?而且通常几个班学生集中在一起学习上大班课,人数众多,又是大教室,教师无法个别训练,只能讲讲理论知识,没有办法逐一为学生正音,其教学效果是不尽人意的。普通话课属于训练课程,最好是小班教学,一对一辅导,面对面听音纠正,而班级人数过多导致了教师无法一一给学生正音,更谈不上教学效果。

3.教学时间不足

我院现在只在地铁站务、地铁司机专业开设了普通话考证课,且每学期不列入正式的课表,而是在每次普通话水平测试前开设一段时间,根据专业的需要重新制定课表。课程排课也是作为边角料,等专业课安排完,再来考虑普通话课。甚至有的学期专业课比较紧,或者学生在外实习回不来,就干脆取消课程,随意性很强,缺乏宏观考虑。更重要的是课时严重不足,有的班级只有考前一周的时间来培训,再加上学生不重视,缺席严重,所以效果很差。

4.教材纯粹应试

当前,全国大多数高职院校使用的普通话教材很多都是各省语委编写的、直接与本省普通话水平测试挂钩的统一的教科书,可以说完全是应试教材,而且很多高职院校使用的普通话教材多年不变。同时,没有针对某些具体行业的教材,比如没有针对铁路行业或旅游行业的教材,由此教材针对性不强,学生纯粹是应试学习,考完即忘,根本不能实际运用。这也导致了越来越多的学生为了测试而测试,只是为了考证,根本不是为了提高普通话水平,从而使普通话教学成了纯粹的应试教育。

二、高职普通话课程的教学策略

1.了解学生,因材施教

语音基础差,方音浓重是普通话课程教学最大的问题。而方音又是最不容易纠正的,根深蒂固,往往一时半会儿的训练难以奏效。

问2:如开设普通话培训课程,您觉得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多选题)

A.学习汉语拼音

B.分析方言与普通话的异同

C.讲解测试大纲,并进行练读

D.进行模拟测试

E.针对具体情况指导同学们正音

F.其他

在这个调查题中,学生选择最多的是“分析方言与普通话的异同”以及“针对具体情况指导同学们正音”这两项,都是55.8%的比例。由此可见学生已经意识到方言对普通话的影响,而他们最需要的是方言辨正与有针对性地正音。

因此,推广普通话工作要面向全校,并对新生进行入校摸底测试,全面掌握学生入学时的普通话情况。要认真了解学生的语音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迅速找到问题所在,纠正缺陷,提高普通话水平。

2.培养习惯,提高兴趣

虽说学校的普通话氛围要好于社会大环境,但依然有很多学生平时不说普通话。学校一定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为广大师生创造一个有利于普通话学习的环境,教师要带头将普通话规范为必要的工作语言,包括课堂教学和课下与学生交谈。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广播、宣传栏、标语、张贴画、教室和办公室的墙壁等来宣传和使用普通话,在学生中形成说普通话、互促互进的氛围。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朗诵比赛、演讲比赛、辩论比赛,甚至歌唱比赛等,对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并加操评分,鼓励学生积极说普通话,以说标准的普通话为荣。

3.端正动机,转变观念

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功利主义”至上,认为普通话课程可有可无,不重视。再加上高职院校很多专业对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没有硬性的等级要求,不像师范院校将学生的普通话水平等级与是否能取得学位证书相挂钩。所以,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普通话主要是抱着功利主义思想,他们大多是出于职业动机和应试动机,为就业需要才报名参加普通话培训,主要是以考证为目的。

另外,高职院校很多专业都是理工科类,注重技能训练,实用主义思想严重,学生普遍存有“重理轻文”的思想,认为学习普通话很容易。还有很多人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不需要进行普通话培训与训练,只要考前突击一下,考试的时候临场发挥就行了。这种学习态度严重影响到了他们整个普通话的学习过程,普遍缺席培训,也不认真准备,最终导致他们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普遍偏低。

因此,在普通话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学生端正学习动机,摒弃功利主义思想。普通话训练不应只是应试教育,而应该成为自觉行为,实实在在地提高自身的普通话水平,提升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增加就业竞争的砝码。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普通话应该是教师的职业语言,不管什么学校什么专业的老师都应该在教学中使用普通话,但是很多专业教师认为自己不是普通话教师,没必要这么注重发音,普通话说得不标准也没有关系,只要不影响学生理解就行。实际上,如果教师的普通话不标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还有可能会造成歧义,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所以,各高职院校应该要求所有的教师自觉地把普通话作为自己的职业语言,定期测试普通话。对于讲授普通话课程的教师,应鼓励他们积极参加省级甚至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的培训和考试。

5.改善教学硬件条件

教学硬件条件的完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质量。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加大资金投入,建成现代化的网络语音室、模拟测试室,可以为普通话教学活动的展开提供极大的空间。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室场所,配备必要的教学仪器和设备,加装多媒体教学系统,在教学时可以为每位同学录音、摄像,提供模拟测试,这样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找到问题,从而有的放矢,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

6.增加课外训练时间

普通话课程属于训练课程,学生只靠课堂45分钟的训练肯定是不够的,方音难改,习惯难变。因此,必须增加学生课外训练时间,但是这不能光靠教师的命令,如果学生不是发自内心,这必然成为一种敷衍,流于形式。所以,应该想办法激发学生的训练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以好带差,让学生互相督促,同一方言区的人可以分在一组,大家共同讨论自己方言区的语音缺陷在哪儿,如何去纠正。

7.结合专业编写教材

应该按行业的需求编写教材,突出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可以适当增加专业词汇的语音训练,同时针对不同专业,选择编写带有专业特点的文章,让学生进行朗读。比如,给我院地铁站务专业学生训练普通话时就可以让学生朗读“地铁十字文明服务用语”,或者让学生每次课上进行报站名的练习。还可以让学生模拟专业情景去训练说话,比如模拟导游词解说等等。

普通话表达能力是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和基本能力,能否说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是高职学生素质高低的一项衡量标准。高职院校要想培养出符合区域经济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还应不断地总结经验,切实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在转变中求生存。

[参考文献]

[1]彭新有.高职高专学生普通话水平现状调查与分析[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1).

[2]李永玲.高职PSC辅导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05).

[3]金璇.高职高专院校普通话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