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维一体化培训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运维一体化培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运维一体化培训

运维一体化培训范文1

一、项目实施主要做法

1.统一认识,加强“国培计划”的宏观指导

(1)统一认识,抓好落实。从教育行政部门到各培训院校,认真领会全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暨“国培计划”启动实施工作会议精神,学习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国培计划”组织实施的一系列文件,统一认识。

(2)健全管理机构,明确职责。省教育厅成立了“国培计划”项目领导小组,由省教育厅厅长担任组长,分管副厅长、财政厅副厅长担任副组长,负责项目统筹组织。在师范教育处设国培项目办公室,主要负责组织、指导、协调、督促检查项目实施。

(3)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实施工作。省教育厅分别召开全省启动实施“国培计划”视频动员会、师范生置换脱产研修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国培计划”的实施工作。

2.确定标准,认真遴选培训机构和学员

(1)为规范管理,保证培训质量,根据《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组织2010年“国培计划”―― 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申报和项目招标指南的通知》等文件要求,颁布邀标通知,邀标通告;制定培训机构评审标准,组织专家组遵循公开透明、客观公正、科学有效原则,遴选申报单位。确定由北京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教师研修网、继续教育网等13家省内外培训机构承担培训任务。

(2)组织各地完成了26 200名参训教师的遴选工作;组织六所省内高等师范院校遴选顶岗师范生3 000名,以2:1的比例,与全省129个县1 073所农村学校的1 500名教师对口安排。

3.精心组织,扎扎实实做好项目实施工作

(1)加强调研,突出培训的针对性。省教育厅、各高校通过召开各种座谈会、发放问卷等,了解教师需求,调整、完善项目实施方案。

(2)确保质量,组建高水平的培训专家团队。严格按照教育部、财政部关于一线优秀教师所占比例不少于40%,省域外高水平专家不少于1/3的要求,选拔熟悉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的专家和中小学一线优秀骨干教师参加“国培计划”培训教学。

(3)强化管理,严格考核。省教育厅明确规定,各高校对培训教师、师范生要有考核,教师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按规定完成研修任务,全程培训考核合格者,获得当年云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5个学分,其成绩作为所在学校该学期绩效工资的考评依据。对表现突出的师范生在评先评优、就业推荐、报读研究生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

二、主要特色和效果

1.主要特色

(1)完善制度,规范项目实施。制定了《“国培计划”――云南省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一线指导教师管理办法》和《“国培计划”――云南省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置换脱产研修培训实习师范生管理办法》等制度,规范培训管理。

(2)探索教师培训模式改革。短期集中培训项目分两个阶段(集中培训、远程学习在岗研修),三个环节(远程学习、经验交流、思维拓展),一个结果(实践结果考核)。

(3)创新培训课程结构体系。置换脱产研修项目则采用三个课程模块安排教师的研修。一是学科培训课程模块,提高教学问题解决能力,以必修课形式开设。二是跟班研修课程模块,学习成功教学经验,在实践中探索问题解决策略,以必修课形式开设。三是非学科培训课程模块,拓展知识结构,分科技、人文、教育、艺术四大类,以选修课形式开设。

(4)建立一批培训基地。通过“国培计划”的实施,逐步分层次、分学段、分学科在高水平院校建立云南省农村教师引领性专项培训基地,在省内优质中小学校建立云南省农村教师专项实训基地,完善县级教师培训机构。

2.培训效果显著

(1)做到了“全学段、全学科、全覆盖”。我省“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共培训教师29 200人,涉及16个州市,129个县区,初中13个学科,小学12个学科,3 445所学校。

运维一体化培训范文2

[关键词]风电场运维一体化 探索

中图分类号:TM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7-0066-01

大唐山东烟台电力开发有限公司管理风电场5座,其中3座为自主运维,2座为委托运维。随着风电场数量的增加,运维人员短缺的现象日益显现,且风电场运维人员不具备检修能力,给日后设备出质保期后的检修管理造成了困难。为了改变现状,有必要在公司所属风电场进行运行维护、常规检修一体化的模式探索。

一、风电场现有运维模式

目前公司所属风电场的运营模式为单运行模式,为所有人员参与运行和巡检工作,未配备检修人员的倒班模式,造成的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低,已经不能适应烟台公司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由于风电场与火电厂的差别,风电场在运行值班时工作量较少,现有工作模式中实行三班倒,维持风电场运行值班最少需要7-9人,造成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

将来若配备检修人员,检修人员不参与设备操作,对现场的设备运行情况了解不清,容易出现误入带电间隔的事故。

运行人员巡视后,把巡视结果反馈给检修人员,由检修人员安排缺陷处理,这样不但延误了缺陷的处理时间,而且造成了工作任务的重复,对人员、车辆的使用都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运行和检修只对各自的工作负责,互相没有交叉,长此以往会对设备、管理形成“误区”,不利于员工熟悉不同的设备、工种,也限制了员工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含义

所谓“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即运行人员在做好本职的运行岗位值班工作的同时,同时进行一些风电场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紧急缺陷消除工作;春、秋检和大修工作时,配合检修专业人员进行。

三、“运维一体化”实施的难点

首先,运行和检修工作由于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对人员素质要求较高,短期内难以培养出符合要求的运维人员。虽然运行、检修工作面向的对象均为电力设备,但运行工作要求人员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检修工作要求有较高的专业素质,检修工作又分为一次、二次、高压试验、风机检修等,同时随着电压等级的提高,相应的专业知识也要提高。若施行运维一体化,对专业知识的要求更高,运维人员掌握业务技术的难度更大,培训合格的运维人员的周期将更长。

其次,现场作业中安全控制环节易出现缺位。施行运维一体化后,原来由运行人员布置安全措施,通过运行人员许可把关,作业完成后双方验收的过程管控将由一方执行,期间的许可、验收环节容易出现缺位。

第三,单一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安全风险增加。施行运维一体化后,原来的运行、检修人员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将由一人承担,势必造成了劳动强度和安全风险的增加,这就要求相应的激励机制必须增加,否则一线作业人员对开展运维一体化将出现抵触情绪。

四、“运维一体化”实施方案

1、实施原则

(1)“安全第一”原则:在实施运维一体化时,原来的运行、检修安全职责必须落实到位,依旧坚持许可制度。

(2)“培训先行”原则:运维一体化的实施,寄托于运维人员的业务素质,必须将培训贯穿于运维一体化建设的全过程,为运维一体化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3)“激励保障”原则:实施运维一体化后,人员的劳动强度将大幅提高,必须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对岗位薪酬进行重新分配,按照人员掌握和从事的专业数目设置薪酬层级,激发员工投身“运维一体化”建设的积极性。

(4)“效益优先”原则: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实施“运维一体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要以“价值思维,效益导向”为出发点,精简人员,集约、整合生产业务,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精益化管理水平。

2、实施方案

要改变现有的由运行人员进行监视、设备巡检和现场操作,检修人员进行维护检修的方式,形成将所有工作和运行检修人员进行重组整合,按照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逐步实现运维一体化管理。

(1)近期目标:运行人员进行监盘、站内设备巡检、操作、日常维护和消缺工作,检修人员进行站外设备巡检、操作、维护、日常消缺,以及站内外设备大小修工作。

针对设备的检修等级,将风电场一二次设备的定期工作按照难易程度分为C级、D级、E级,E级工作由运行人员负责,C级、D级检修由检修人员负责,运行人员配合。C级检修工作列入长期目标,在实现以前交由专业检修队伍进行,由运行、检修人员配合,在实践中对人员进行培训。

这样,运行人员结合设备巡视,承担一定的维护任务,提高了工作效率。

(2)中期目标:原运行人员转至检修,风电场的运行监视职能改为运行值班,通过后台监控的声光报警提醒值班人员,使值班人员脱离始终监盘的情况。检修人员负责所有设备的巡检、操作、维护、日常消缺和C、D级检修工作。针对检修专业分类多的情况,可以将专业分工到个人,使单一运维人员在掌握所有运行技能的同时,有侧重点的掌握部分检修专业。通过员工技能培训、考核,具备既懂运行,又掌握某方面检修技能,初步出现运维一体化工种,并在单一工作中同时承担运行、检修职责。

(3)远期目标:在实现中期目标的基础上,所有人员逐步掌握所有检修专业,在检修人员现场工作时,由检修人员完成设备操作、安全设施布置、工作完工验收的所有流程。必要时从各风电场抽调人员组成检修队伍,自主进行风电场的大小修工作。由“运维一体化”向“运维检一体化”转变。

3、各阶段需要注意的问题

(1)将风电场定期工作分为C、D、E三级,由不同的人员进行时,必然会造成同一设备由不同的部门维护,容易造成设备主人的确实,同一设备的检修计划需要进行细化。

(2)运维一体化的建设过程中,现场作业过程的安全掌控方法需要重新进行设计,必须保证原安全过程管控的许可流程不能进行缩减。

(3)运维一体化的建设需要有员工的素质做支撑,员工的培训要有总体的规划,使员工的素质能够跟随每个阶段的实施而逐步提高。

(4)在员工的调动和聘任时,要考虑新员工对运维一体化的适应问题,必须保证新员工能够在最短的时间达到运维一体化的标准。

五、 结束语

综上所述,风电场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具有人员集约化管理等显著特征,可以节省设备检修时间,解决了检修和运行的配合问题,提高了内部收益率。同时,也减少了风电场人员重复往返检修现场的次数,节约了人力、物力,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设备可利用率,间接的提高了风电场的发电量。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许艳阳,变电运维一体化方案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2,(33).

[2] 马建军,内蒙古超高压供电局”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初探.

运维一体化培训范文3

关键词:变电设备;运检;运维;检修;一体化管控

所谓变电设备运检的运维与检修一体化具体指的就是有机结合专业检修与运维形成全新的工作模式,进而对变电设备现场操作与运行维护等多项工作问题予以解决,有效地增强工作的效率,对有限的人力与物力资源合理地运用,获取更加理想的经济效益。

1 变电设备运检一体化现实意义阐述

运检一体化主要是对有限人力资源充足,确保运维工作人员与检修工作人员的相互补充,以免人力资源不足而形成负面影响,能够有效增强工作质量与效率。与此同时,通过运检一体化能够全面培养复合型人才,并在实践中学习多种技能,在强化其自身综合能力的基础上不断巩固专职技能[1]。基于此,运检一体化使工作人员自我价值得以实现,而运维和检修工作人员间相互配合与学习,同样也使得工友友谊升温。除此之外,运检一体化对设备巡视、检修与维护等多项工作进行整合,实现了工作效率的提升,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2 变电设备运检一体化管控重难点

2.1 运维与检修差异

在变电工作中,运维和检修虽然面向的对象都是电力设备,但是,检修工作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运维工作人员则需要具备丰富的综合知识。而在维护与检修工作细化的基础上,检修工作的难度也随之提高,同样也提高了对检修工作人员的要求,因而培训的周期应适当地增加。

2.2 运维与检修工作的安全

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变电站运检工作对安全性的要求很高。而运检一体化则要求运维与检修同步开展,会对安全管理工作产生一定影响。由于传统工作模式背景下,运维工作与检修工作相互分离,一旦设备检修变更,必须要得到运维工作人T认可,而在完成设备检修工作以后,需要由运维工作人员验收。这种方式能够将双方的责任明确划分出来,具有理想的监督作用,便于施工与安全控制工作的开展。但是,运检一体化的模式会影响监督的效果。

2.3 单人作业强度与风险系数提高

传统的管理模式需要由运检工作人员在单一环境当中进行设备的维护与检修工作,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其自身工作压力,工作强度也会增加,使得安全风险系数不断提高。若不设置激励制度,很容易影响一线工作人员自身的积极性[2]。

3 变电设备运检一体化管控途径

3.1 重视安全与协调工作

在变电设备运检一体化工作中,必须要始终遵循“安全第一”这一基本原则,确保可以在安全的前提下开展工作,建立并健全更加标准与规范的安全管理机制。在运检一体化工作中,必须要明确地规定技术要求、技术监控与现场管理以及运维人员培训等多方面内容。另外,还应当积极开展协调工作,对相关工作予以有效地规范,确保工作人员的运维与检修操作水平不断提高,在安全运行的同时获得理想的效果。与此同时,工作过程中应通过操作带动培训工作的开展,使得工作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得以提高,对技能复合型的人才予以全面培养,确保运维工作和检修工作能够实现有机结合。

3.2 强化工作人员自身素质

专业培训的开展需要充分考虑技术的难易程度来规划具体的时间,同时聘请专业技术人员组织开展系统培训活动。在培训的过程中,需要重点讲解与变电设备相关的原理以及具体工作流程,甚至是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等,以保证工作人员能够在短时间内熟练地掌握专业技能。另外,应定期考核工作人员,使其能够满足工作的要求[3]。基于此,尽可能设置相应的激励机制,并且针对工作成绩优异的人员给予相应的奖励。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全面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与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推动变电设备运检一体化的全面落实。

3.3 加大管理工作开展力度

对于变电设备运检一体化的实践应用,必须要与传统的工作模式有效结合,站在安全与人力资源等多角度开展宏观管控工作,以保证运检一体化的工作可以实现进一步的发展。现阶段,运检一体化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深入分析检修工作任务,并且分阶段移交工作内容,确保检修工作的开展更加顺利。

其次,科学合理地制定运检工作细节规程,并明确运检工作人员自身的安全责任,在工作实践中的操作始终按照管理机制进行。

最后,为保证运维与检修工作的有效整合,需将部分检修工作人员安排到运维站中,明确指出检修班的工作责任,给予其相应的指导,进一步推动班组之间的融合。

3.4 供电企业和地方高校的合作

高等院校是科研活动的重要场所,所以,人才基础雄厚。在这种情况下,供电企业应与地方高等院校进行合作,共同努力,将供电企业作为重要基础,构建研究生工作站,进而为高等院校部分专业研究生提供相应的科研基础设备以及材料,将实际的科研成果应用在企业实践工作中。这不仅能够强化变电设备运维一体化的课题专项研究效果,使得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更具实效性,同样实现了企业和高等院校的供应,进一步推动国家电力行业管理水平的增强,促进电网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平稳性。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变电设备运检一体化的实现不仅可以增强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同样也能够全面培养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通过适当的激励有效地转变其自身观念,实现工作人员团队素质的全面提升。以上对运检一体化问题展开了深入地研究与探讨,并探索出变电设备运检一体化的重要意义与重难点,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管控措施,希望为变电设备运维与检修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谢磊.分析变电设备运检的运维及检修一体化管控[J].电子测试,2016(22):98+111.

运维一体化培训范文4

关键词:变电 运维一体化 实施 问题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2(c)0165-02

电网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检修模式,直接影响设备的健康运行水平和供电可靠性。传统的变电设备运行与检修专业分工模式,在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面临着效率较低和员工劳动强度较大的问题。国家电网公司高瞻远瞩,从优化资源配置和作业流程的角度,提出了变电运维一体化生产模式,在该模式下,设备巡视、倒闸操作、维护检修都是由同一个班组工作完成,它是对现有生产管理方式的一次革新。变电运维一体化的意义在于它打破了由运行人员进行巡视和操作,由检修人员进行检修的工作模式,极大地优化了人力资源配置,简化了工作流程,缩短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1]。变电运维一体化虽然使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准备把握这些问题并加以认真的解决,是非常值得重视和研究的。

1 实施变电运维一体化的意义

供电公司现有的生产结构和管理模式,造成业务分工较细,一方面,常常是运行人员巡视后,如果发现有缺陷,再把缺陷反应给检修班组,然后检修班组再来处理,延误了缺陷处理时间。考虑到运行人员对设备检测并不熟悉,很可能导致运行人员巡视质量不高,还需要检修人员到现场后重复进行巡视,容易造成人力资源浪费和企业经营成本的提高,严重制约着企业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如果各类检修工作不分难易,都让检修人员负责处理,容易加重检修人员的负担。综上所述,这种运行与检修分离的工作模式,加剧了运行与检修之间的界限划分,不利于员工综合业务素质的培养和提高。特别是最近几年来,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张,造成运行人员工作强度不断加大,检修人员也长期忙于维修,造成生产一线员工筋疲力尽,使其它工作根本无法正常开展,已经严重威胁到电网的安全运行。实施变电运维一体化后,由于运维人员的综合能力的提高,日常巡视、倒闸操作、设备检修都由运维人员来完成,不但缩短了抢修时间,提高了事故异常处理能力,也降低了设备日常维护成本,可以使运维人员从日常的繁忙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能够很好的解决工作、学习、休息等之间的矛盾,不但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而且也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

2 实施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变电运维一体化在实施过程中,主要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2.1 员工思想不稳定

传统的工作模式运行多年,早已渗透到员工生活的各个方面,运维一体化颠覆了传统的工作模式,由于生产体系的变革,工作流程的改变,加上员工职责的重新划分,在实施过程中会涉及到员工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工作量度和工作时间的改变,很容易引起员工的思想波动,使员工产生怨言,甚至抵触情绪,如果再出现人员配置不合理的状况,可能会对工作质量带来危害,反过来加重员工的思想负担。

2.2 员工的综合素质不能满足要求

变电运行人员要求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知识,变电检修人员要求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知识,虽然他们都具有很强的技术水平,但是也仅仅是熟悉本专业的流程而已,不具备跨专业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2]。实施变电运维一体化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由于运行和检修专业的长期分离,在实施过程中,一岗多能和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严重制约着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实施进程,如果贸然实施,会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2.3 现场作业风险加大

实施变电运维一体化后,运维人员需要同时承担运行和检修人员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势必造成劳动强度增大、安全风险增加。比如在变电站开展检修工作,以前是运行人员布置好安全措施后,然后对检修人员进行安全交底,双方职责清晰,加上还有现场监督负责人,安全性基本可以得到确保。实施变电运维一体化,运维人员既要做运行工作,又要做检修工作,劳动强度十分大,加上运维人员既是工作许可人,又是工作负责人,再加上现场安全管理失去以前运行人员的监督作用,只靠班组内部加强监护,难免会放松管理,很容易引起安全事故[3]。

2.4 缺失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和两票

变电运行和检修分离的工作模式,除了两票外,还有一套成熟的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变电运维一体化实施后,原有的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和两票只能适用于单一性质的工作任务,并不适合运行和检修综合后的模式,如果不重新制定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和两票,或者制定的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和两票有问题,都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4]。

3 面临问题的解决措施

要想解决变电运维一体化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必须转变思维方式,以宽广的视野和科学的态度积极面对变电运维一体化进程,加强管理,从思想观念、技能培训、内部监督、变电站标准化建设、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和两票、激励机制、交流学习等方面着手,这样才能保障变电运维一体化的顺利实施。

3.1 正确引导员工思想建设

在运维一体化实施过程中,由于原有工作方式被打破,员工出现思想波动是正常的,要正确对待员工的思想波动,有针对性的做好员工的思想稳定工作。首先,要加大宣传工作,强化变电运维一体化实施的意义,要深入班组开展座谈会,要和每个员工分别进行谈话,要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及时解疑释惑,提前疏导他们的不良情绪,使他们摒弃传统的观念,从内心里支持变革,并积极投身于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中来。其次,在加强宣传的同时,还要营造班组文化,要在班组内形成一种共识,树立知难而上的思想意识,这样他们才能积极主动的参与运维一体化建设中来。

3.2 强化员工技能培训

变电运维一体化对员工的业务技能要求较高,要求员工不但要具备日常巡视和倒闸操作的基本技能,还要具备异常情况和事故的处理能力,也就是说员工不但要理论精通,而且动手能力也要强。要达到这个目标,传统的培训方式根本行不通,因此全方位改变培训方式势在必行。首先要加大运维人员的轮岗力度,促进变电运行人员和检修人员之间的互相融合,提升变电运维人员的综合技能水平,其次要开展帮扶学习,要让岗位能手和技术骨干对不同专业的人员结对帮扶,并在现场模拟演练,然后在培训结束后开展考核,通过理论和实操考试后才能持证上岗[5]。

3.3 加强内部监督

实施变电运维一体化后,运维人员既做运行工作,又做检修工作,既是工作许可人,又是工作负责人,难免粗心大意,忽视班组内部的监护工作,很容易引起安全事故。为了安全起见,在工作过程中,一定要设监督负责人,要做到没有监督负责人不工作。

3.4 完善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和两票

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是平常规范工作的关键环节,运维一体化实施后,应该及时编写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使运维人员能够按规范操作,达到降低安全风险的目的。在编写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时,首先要细化工作重点,要将每一项作业确保反应在指导条目中,考虑到系统运行方式的变化,要将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分解到点。其次,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还要经过大家的集中学习讨论,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还要进行现场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重新修订,确保指导书真正具有可操作性。除了要修改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外,还要修订两票,两票也是重中之重,它是防止误操作,保证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的重要措施,要根据运维一体化工作的特点对其进行完善,特别要对运维工作中那些劳动强度增大,安全风险增加,监督环节容易缺失的地方,在两票上明确危险点,并有针对性做好控制措施。通过上述措施,可以使整个作业过程处于“可控、能控、在控”状态,从而达到避免作业风险,确保设备安全和人身安全的目的。

3.5 开展标准化变电站建设

开展变电站标准化建设意义十分重大,它可以使各个变电站之间的差异缩小,可以使运维人员有充足的时间去了解站内设备,减少了运维过程中的工作强度和难度,减少了电网的安全隐患,为变电运维一体化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在标准化变电站建设过程中,应该统一功能配置、统一回路设计、统一端子排布置、统一接口规范、统一报告输出和统一格式输出,这样才可以为实施运维一体化提供便利条件[6]。

3.6 健全激励机制

实施运维一体化后,对运检人员的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没有健全的激励机制,估计没有几个人乐意挺身而出承担运维的责任,因此必须要制定适应运维一体化要求的激励机制,通过各种措施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比如工资和奖金向运维人员倾斜,建立双师型人才晋升机制,确保运维一体化顺利实施。

3.7 加强与其它单位的交流学习

目前,全国各地很多供电公司都已经开展了运维一体化工作,特别是重庆公司和江苏公司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可以派人去这两个省公司所属的单位考察,向他们学习先进的经验,也可以请他们来本公司指导工作,通过不断地学习,可以避免多走弯路。

4 结语

实施运维一体化建设是电力发展的必由之路,实施运维一体化建设任重道远,只要我们坚定信心,认清形式和目标,对可能发生的问题重点控制,就一定能实现变电运维一体化,实现人力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企业效益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严利雄.电网大检修体系建设探析[J].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

[2] 张彩友,丁一岷,冯华.关于开展变电设备运维一体化的认识与思考[J].浙江电力,2011(3).

[3] 孙杰.基于一体化的变电标准运维模式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2(18).

[4] 方源,伍家红,黄文龙.关于变电检修班组建设“三集五大”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3(11).

运维一体化培训范文5

【关键词】 变电运维 三集五大 培训 方法

1 三集五大改革后变电运维人员面临的严峻形势

1.1 变电值班人员学历偏低,大量骨干人才调至其他部门

“三集五大”改革后,变电运维结构性缺员、人员老龄化问题严重。随着“运维一体化”建设的稳步推进,变电运维今年需熟练掌握27项检修内容,而业务能力较强的25名技术骨干已调入大运行监控班、省检等单位,且无补充人员,变电值班人员年龄普遍偏大,远方运维站平均年龄已达53岁,业务技能强且可承担培训工作的有15人,基本可胜任的有31人,不能胜任的有6人。由于运维人员基础素质普遍偏低,传、帮、带的造血能力差,新鲜优质血液严重不足,无法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现有人员结构老化,技术严重断层,将成为制约安全生产的隐患。运维一体化的开展对值班人员的素质要求大大提高,而运维人员基础素质普遍偏低,新鲜优质血液严重不足,无法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制约变电运维工作的发展。

1.2 新设备投运前期培训缺失

新投运设备验收时间短,无法按照标准化验收规范进行。不够重视验收发现的不影响送电的问题,没有实现零缺陷移交。新设备投运前的工期紧,厂家对运维人员的前期培训工作缺失,而运维人员的自学能力有限,造成运维人员对设备性能等方面的了解不透彻全面,易在操作及事故处理等方面造成隐患。

1.3 新增加检修业务不熟悉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开展变电运维一体化的指导意见》的要求,结合公司变电站无人值班建设情况,根据业务复杂程度、安全风险、人员技能水平,按照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推进变电运维一体化建设工作。运维人员对新增加的检修工作流程不熟悉,缺乏维护性检修相应培训,易在今后开展工作中造成安全隐患。

2 现阶段运维培训管理方法

变电运维专业要根据开封供电公司人员培训工作的整体要求,结合2013年省公司“三联赛”具体要求,坚持以运维站职工教育培训体系“三级教育网”为保障,坚持以职工培训、考核、使用、待遇一体化机制为动力,坚持以开展“大培训、大练兵、大比武”为抓手,坚持以科技进步、改进培训考试方式、开发运用职工培训考试、模拟演练实作系统为手段,扎实开展职工培训,实现职工业务素质、实作技能动态合格达标,实现职工“学的会、记得住、忘不了”的基本目标。

2.1 科学领导,责任到人

工区要建立完善的培训领导小组,专业领导要亲自挂帅,对运维人员的培训要有专人负责。对于运维人员应改加强正确地领导,以运维站为一个学习小组,对站长和值班长的培训工作更要积极进行,实行站长和值班长问责制度,加强对运维站人员的整体培训。在变电运行过程中实现安全生产,不是单单依靠某一个运行人员就能保证的,是需要依靠一个站,一个班的整体组织都协调起来工作才能达到的在培训中注重站长、值班长的培训主要还是为了能让他们发挥出带头作用,领导组员积极做好运行工作。

2.2 加强人员动手能力培训

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突出全能培训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培养。为此,工区一方面要让被培训的人员参与现场设备的操作,参与检修人员对变电运维今后开展的检修作业,以实践操作来促进基础理论知识的记忆,经常进行模拟操作训练,熟悉后再参与现场设备的操作,强化运维人员的操作技能,变电运行与维护实现高度的专业融合,装备配置到位,满足开展运维业务的需要,实现全部84项维护性检修业务纳入运维一体化范围;从事维护性检修和运行操作的人员应进行相应培训,具备开展运维一体化远期目标的相应能力,满足开展运维一体化工作的需要。

2.3 学会识图,提高现场判别能力

运维人员提高自己的识图能力将会给自己的工作带来很大的方面,具备了识图技巧后就能够根据图纸对变电站故障做出准确地判断。在培训过程中应该加强值班员在继电保护、二次回路图纸等知识的学习。在进行二次回路图纸培训时难度不宜过大,按照由易到难的原则。培训初期可将“送电线路保护控制展开图”作为题材,对图中的开关分合闸保护动作、重合闸动作、信号的依次展开。这样才能让运维人员理解其中的内涵。

2.4 集中教学,优势互补

考虑到电力企业的职员人数较多,进行单对单的培训几乎是不可能的。因而需要采取集中教学的方式进行培训,其优势在于不仅能够让员工接受权威科学、高水平专业培训外,还能保证知识的系统、连贯、专业。最为重要的一点是,集中培训能够为受训人员创造一个交流沟通的空间,让彼此都能吸取各自的优点之处,在今后的生产工作中就能提高自己的运维水平,实现安全生产。

2.5 加强交流,适应改革

要不断加强与兄弟部门、系统内运维专业的交流,总结适应现阶段及运维专业今后发展的好的技术手段及方法,实现互帮、互助,提高变电站设备运维水平,保障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

2.6 建立奖励机制

运维一体化培训范文6

[关键词]电力设备 供电可靠性 状态检修 运行维护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TM5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3-0070-01

状态检修就是通过设备状态评价、风险评估、检修决策等手段开展设备检修工作,达到设备运行安全可靠,检修成本合理的一种检修策略,是一种针对性的主动维修方式,与定期检修相比,能降低检修成本、减少检修停电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状态检修是电力设备的“保健”工作,电力设备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离不开状态检修,实行“专业化检修”和“运维一体化”相结合的生产工作组织模式,整合现场操作、设备巡视、运行类维护及维护类检修业务重组,充分利用有限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达到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增效的管理目标。

1 开展状态检修的意义和条件

1.1状态检修及其意义

状态检修是以设备当前的实际工作状况为依据,综合设备的日常检查、定期重点检查、在线状态监测以及预防性试验等获得的状态量信息,通过先进的可靠性评价手段以及寿命预测手段,评价设备的状态,识别故障早期征兆,并进一步对故障部位及其严重程度、故障发展趋势做出判断,并根据分析诊断的结果在设备性能下降到一定程度或故障将要发生前进行检修。

开展状态检修,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满足提高可靠性的要求。之前的预防性检修试验工作是按照春检安排的,由于春季是用电高峰的开始以及试验设备量大,所以仅预防性检修工作就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很大,显然难以满足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二是设备的性能及健康状况比以往的情况有了较大的改观。如果完全按照当时的规程进行春检,不管设备的状态如何,只要到期就修,不仅加重了现场的劳动强度,而且对设备的健康、供电的可靠性和人身的安全未必有好处。只有根据设备状态进行检修才能提高设备的检修质量和效率,达到保证系统安全和供电可靠性的目的。

1.2 开展状态检修的条件

(1)由设备基本参数、日常运行维护记录、缺陷记录、检修记录、离线试验数据以及在线检测数据等组成的设备数据库,是开展状态检修的依据,数据必须保证其完整性和正确性,否则失去数据支撑,就无法有效正确开展状态检修。

(2)通过设备个体的各种状态量数据录入,形成一个包含巨大信息量的数据库,对其进行纵、横向交叉比较,及跨专业的综合推理和分析,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综合评定,最终得出设备运行状态的综合评价及提出设备状态检修决策建议。

2 运维一体化的意义

(1)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大检修”体系建设的思路,将原本需运行专业和检修专业双方配合的简易、低效的作业划归单方全程负责,也就是通过生产管理职责的适当调整,实施设备的运行与检修业务的“双向渗透”,减少运行与检修交叉、重叠工作,从而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

(2)在实行运维一体化之前,设备的巡视工作由运行人员进行,由于运行人员专业性深度不够,对相关设备的性能掌握不够,本应该及时能维护处理设备问题,不能及时发现,随时、及时处理。而实施运维一体化后,经过专业的培训学习的“运维”人员,具有设备运维的专业知识,能更深入开展设备运维工作,有利于发现问题,能够随时对设备进行维护,出现问题也能及时的处理,大大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在实行运维一体化之前,设备档案及运行记录,设备履历、工况等相关资料都由设备运行单位管理;而检修维护、试验记录等则由检修维护单位管理。完整的设备档案及运行、检修数据、资料是状态检修工作的基础,但由于管理体系的不同,资料不能共享,设备状态检修工作的开展需要检修单位和运行单位的配合,因此就需要重复的协调、安排,工作效率低下。在实行运维一体化后,设备的相关运行维护工作由一个单位、一个班组同时进行,大大的提高了效率和效益。

3 状态检修和运维一体化双向渗透和有效融合

(1)经过实际的运行,状态检修和运维一体化的有效融合给管理提升带来的益处显而易见。一是, 充分利用了有限的人力资源。经过对现有人员的重组,实现运行和维护人员相互补充,缓解了人力资源短缺的矛盾,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运行、维护整合为一个专业,运行、维护工作同时开展,相关运行、维护资料统一管理,提取方便,保证了状态检修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自我价值得到有效提升,实现了运行、维护工作的有机融合,干运行的可以学习和从事状态检修工作,干检修维护的可以熟悉掌握运行工作技能,人才潜力得到最有效的充分发挥。

(2)状态检修和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有效融合,必须在以下关键点上下工夫。首先是以安全原则把关。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任何是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安全方针、理念,紧扣安全生产及风险防控主题,结合实际,从管理、技术、教育三方面入手,建立标准化、规范化安全管理模式。使运维一体化和状态检修工作始终保持在安全的条件下进行,以最大化效益保障电力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其次是以实践带动培训。鼓励培养一岗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不断提高人员的技能素质,最终达到运维一体化和状态检修工作的有机融合。 (3)在实践过程中,将传统生产业务组织方式与运维一体化的生产组织方式,从人员专业素质、工作协调、安全质量控制、人力资源效能、发展能力五个方面进行对比,确定了运维一体化模式下的设备运维人员的工作职责、业务范围、组织方式、培训重点等,进而确定状态检修工作的推进方式。 一是汇总分析现有的检修业务,分阶段稳步推进维护类检修业务由检修人员向运维人员的移交;二是工作推进坚持先35千伏后110千伏、先简单后复杂、先一次后二次的原则,严控安全风险;三是明确工作推进中运维人员的安全职责,制定运维一体化和状态检修工作实施细则,力求各项管理制度、工作要求操作性强;四是划转部分检修人员到运维专业,同时明确检修班组对运维班组的指导职责,加快推进运维一体化的人员融合、专业融合和状态检修常态化。

4 结束语

要提高供电可靠性,就离不开电力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综上所述,电力设备的状态化检修和运行、维护一体化工作就是电力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保障。只有深化、细化状态检修和“运维一体化”建设,将设备状态检修工作和“运维一体化”体系深度渗透融合,提高工作质量,不断发现问题,持续提升巡视、运维、检修工作质量,提高设备安全系数,把设备安全基础夯实,供电可靠性才能得到切实的提升。电力企业才能够健康地发展,获得长期的利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