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应急处理预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地震应急处理预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地震应急处理预案

地震应急处理预案范文1

地震往往具有突发性、毁灭性等特点,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极为惨重的灾难。地震灾害发生后,大量的基础性设施遭受破坏,其中水利工程往往发生大坝裂缝、坝基或坝肩漏水,土坝滑坡、坝体渗漏,渠道堵塞,溢洪道、涵管等泄洪设施断裂、堵塞,堤防坍塌等一系列的问题,不仅危及水利工程本身,而且给工程下游地区和堤防保护区的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威胁。

水利工程的破坏往往就发生于地震的几十秒或本文由收集整理一两分钟的时间内,事前一般难以采取预防措施。因此,在地震灾害发生后及时对水利工程的险情进行应急处理是关键,这可使地震灾害的损失和危害降至最小。

根据国务院《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国家地震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等的规定,在处理地震及由此引发的次生性灾害如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地质灾害公共事件时,首要的工作原则是“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根据上述应急预案中的应急响应制度,各级政府及其水行政主管部门应成立抢险救灾应急指挥部,开展损毁和有隐患的水利工程的巡查、应急修复及灾后重建工作。

地震发生后,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该对境内的水利工程,尤其是堤防、水库大坝、水闸等工程进行排查,及时掌握工程破坏的情况及其隐患,有针对性地制订抢修方案,尽可能组织修复、控制险情。

地震前后,往往伴有降雨等灾害性天气,加之震后的余震,对水利工程的修复极为不利。因此,在灾害过程中不可能对工程的毁损进行彻底修复,而只能按照“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的原则,设法消除险情和隐患。

例如,当堤防、土坝出现渗漏、管涌时,可采取导渗、筑平压井、反滤坝、堤外堵洞等措施;对可能漫溢的堤防或土坝,应及时加筑子堤,或用木板平竖在

堤顶,板后用木桩支撑固定;对于发生裂缝和滑坡的堤防,应采取筑阻滑土撑(墩)、削顶减坡、抛石压坡等措施;对于坝基、坝肩漏水的问题,可采取封堵、筑平压井、反滤压渗、反滤导渗等办法解决。

地震应急处理预案范文2

为了保障全园师生健康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促进幼儿园保教工作顺利开展,防范各类事故发,降低和控制安全事故的危害,依照上级有关文件要求和相关法律法规,从我园实际出发,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强幼儿园安全工作,提高幼儿园应急速度,保证应急工作高效、有序的开展,确保意外事件发生后能够统一指挥,有条不紊地开展好各项工作,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紧急预案的启动 幼儿园在教育教育教学过程中下列事件一旦发生,应当即停止一切教学活动,并立即启动各项事件的应急预案程序,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和各相关责任人立即到位并按应急预案程序组织师生进行紧急撤离。

A.幼儿园正常教学时,发生爆炸、火灾、地震、等危害学生生命健康的重大自然灾害及外部事件。

B.防汛工作应急事件。

C.校园暴力伤害事件。

D.基础设施故障校舍安全等事件。

E.社会疫情等方面,国家所规定的重大师生在园内发生重大伤害事故及食物中毒事件疫情(鼠疫、霍乱、伤寒、非典等)。

G. 以上未提及的危害师生安全的其他紧急事件。

二、应急领导小组成员

组 长:樊志琴 园长

副组长:李慧荣

后勤组:朱欣欣、刘莉莉、王琴

保卫组:续婷婷、刘思浓、段勤勤

信息员:李慧娟

安全员:任敏、樊春藓

成员:魏村幼儿园全人员幼儿园

幼儿园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在县教育局指导和领导下,全面负责本园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收集、分析有关信息,预测相关事件的发展趋势,重大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研究确定应对突发事件的重大决策和指导意见,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深入现场进行指挥;在处理突发事件工作中协调与其他部门的关系;当突发事件超出教育系统范围时,及时向相关主管部门和单位通报情况,协调、协助有关单位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三、学校正常教学中发生火灾、地震等突发自然灾害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一)、预防措施:火灾事故:

1、定时改造修缮幼儿园老化电路,不乱拉乱接临时线路;

2、不违章使用电器造成;

3、规范实验操作,严格控制易燃易爆物品的使用及管理;

4、不违章点燃明火造成;

5、不乱扔烟蒂。

6、开展火灾自救逃生知识演习活动;

7、按规定使用和管理好消防器材,落实幼儿园消防责任制度。

地震事故:组织学生学习地震自救知识的演习活动。 暴雨、雷电、台风等恶劣天气事故:

1、严格按局规定停止教学活动,按规定放学。

2、教育学生安全行走、行车。

3、请家长配合接送学生上下学。

4、开展恶劣天气自护逃生知识演习活动。

(二)发生火灾、地震等突发自然灾害事故应急处理程序

(1)发紧急撤离、集中信号(信号是警报声)。

(2)立即停止一切教学活动,所有在场教师参加救援和疏导。在上课时由各任课教师带领幼儿按指定线路到指定地点集中,老师在确认没有学生时最后一个撤离。

(3)课任教师、班主任应按照平时消防演练逃生的路线有组织、迅速地疏散幼儿,地震、火灾发生时等其他灾害如安全通道被破坏无法安全撤离时要稳定幼儿情绪,并引导幼儿转移到相对安全区等待救援。

(4)紧急撤离时幼儿园应停止一切活动,不得携带书包,迅速离开现场,听从老师指挥,互相照顾撤离。

5)门卫听到信号后就打开所有大门,总务处工作人员立即检 查应急通道是否打开畅通。

6)工作时间发生火灾时,发现者除119、110报警外,迅速报告园领导,;园领导应立即指挥工作关闭电源

(7)发生漏水现象危及学生安全的应立即切断水源(消防用水源除外)。

(8)在报警的同时园领导应立即到一线进行指挥,幼儿园应急领导小组迅速作出反映指挥成立疏散引导小组、通信联络小组、应急救护小组、后勤保障小组,各小组迅速到达指定位置。 疏散引导小组:引导幼儿安全撤离到安全的疏散集中地,并要安慰管理好孩子,不能使孩子走失、走散。 通信联络小组:将相关情况通知各有关方面,向区教办和村领导汇报,联系110等相关部门到场扑救,联系医疗部门实施医疗救护。 应急救护小组:将受伤师生及时送往医院救治或就地对伤员展开施救护,并就地取材开展,营救尚未脱险师生。 后勤保障小组:保障人、财、物及时到位,尽最大可能保证师生生命安全,使损失减少到最小。

(10)除不可抗力的地震等自然灾害外,人为引起的灾害应保护好现场,协助公安、消防部门进行事故现场分析,查明原因。

(11)协助相关部门作好善后处理

四、为有效的做好防汛应急工作,本园特制定防汛工作应急预案如下:

一、 防汛工作领导小组:魏村幼儿园 组 长:

二、 加强防汛应急培训工作: 防汛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防洪抢险培训,每年汛前对全体员工进行防洪知识和自救知识的教育,增强员工的防汛意识和水患意识进行防汛知识的教育,重点讲解汛前的任务要求。抢险措施和抢险注意事项。

三、 做好防汛应急准备工作: 幼儿园全体教职工要加强重视防汛工作,坚决克服麻痹思想,明确防汛责任。准备好急救药品,安排好全体师生,安置好贵重物品,疏掏排水设施,检修防汛器材。一有灾情、伤情出现马上到达现场进行抢险与救护,主汛期间保证通讯畅通。

四、 加强汛期巡查: 各班在汛期加强巡查,坚持雨前、雨中、雨后的三查制度保证排水通畅,万无一失,确保生产、生活、工作正常进行。

五、 急救应急措施: 一旦发生汛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1、组长,组员应立即报告组长各方面汛情。

2. 组长:立即报告上级各防汛部门,警急时刻马上打110、120报警。

3. 全体组长、副组长、组员立即开展自救工作,在园长的统一指挥下,各班保护好各班幼儿,把幼儿疏散至安全地方,等待家长接走。

4. 如有疫情发生,立即报告疾控中心,打110、120把患儿送往医院。

5. 保护好幼儿园,衔接好上级各个部门协助好一切事后善后工作。妥善安排好幼 儿园一切工作。

五、 师生食物中毒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及应急处理程序

(一)、可能引发师生食物中毒的原因: 购入的食品存在质量问题;食堂工作人员因操作不当引起食物变质、不符合食用要求;及个别人的恶意下毒等原因造成食物中毒事故。

(二)师生食物中毒事故的预防措施

1、加强幼儿园食堂食品卫生工作的管理,严格执行幼儿园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有效措施,责任到人,投入足量经费保障食堂卫生器具、消毒工具及其他设备的添置和更新。

2、非食堂工作人员不得随意进入厨房。加强对食堂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严禁无健康证人员在学校食堂上岗工作。食堂 工作人员应按规定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做到持证上岗。

3、幼儿园食堂、食品供应部门严格把好食品质量关,杜绝不洁、变质及三无产品流入学校;规范食品加工、操作程序,做到烧熟煮透,加工好的食品及时放入密封间;严格生熟食品的管理,防止熟食二次污染;做好食物留样工作,留样食品必须按规定保留48小时;严格操作环节中的消毒工作,消毒方法得当、时间保证。

4、保障师生饮用水源,师生饮用水要有专人管理,存放环境整洁,加强日常检查,一旦发现变质,立即停用;饮水机要定期消毒,供水商要求证照齐全。

5、积极开展对师生的食品卫生教育。教育师生不吃无证摊贩的不洁食物,培养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六、食物中毒安全事故

1、学校要加强食堂食品卫生和饮食,饮水管理,严防食物中毒事故发生。 2、若发生食物中毒事故,立即停止学校食堂的所有工作,及时向食品卫生监督所,疾控中心报告,及时报警110,120等部门请求援助。

3、积极协助卫生机构救助病人。

4、封存造成食物中毒或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和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

5、配合食品卫生监督所,疾控中心的调查,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6、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师生食物中毒事故的应急处理程序

1、立即将中毒师生送就近医院救治。同时向区教办及卫生监督部门报告。

2、幼儿园安全领导小组立即介入事故的处理,并根据情况,制定工作方案,落实人员分工。

3、幼儿园保健医生做好食物中毒事件的专项登记工作,其内容包括:班级、人数、姓名、发病日期、主要症状、处理情况等,并积极协助卫生监督部门做好调查工作,以利于有关部门采取措施、组织抢救、调查分析中毒原则和预防方法。若怀疑为投毒事件,应立即向公安部门报案。

4、积极做好中毒师生的就医陪护工作,及时联系幼儿家长,如实向幼儿家长阐述事故经过,并认真做好幼儿家长的工作,争取家长的配合、谅解。

5、保护现场、保留样品。保护好现场和可疑食物,吃剩的食物不要急于倒掉,食品用工具、容器、餐具等不要急于冲洗,对病人的排泄物(呕吐物、大便)要保留,以便卫生部门采样检验,为确定食物中毒提供可靠的情况。 与保险公司取得联系,认真做好理赔工作。

6.在查明情况之前对可疑食物、水源应立即停止食用。查明情况后,对确定的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应按规定进行处理。

7、联系保险等部门及时做好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对有关责任人按规定作出处理。

七外来暴力侵害事故

1、学校要加强门卫管理,严格门卫进出制度,对来校的陌生人员要进行盘问,及时学校领导取得联系,不得随意放行。

2、学校外来未经允许而欲强行闯入校园者,学校门卫不得放行,应及时将其驱逐出校,同时向其发出警告,并向学校报告或报110请求援助。

3、学校内发生不法分子袭击,行凶等暴力侵害时,应先制止、制服,同时将其驱逐出校,向其发出警告,并向学校报告或报110请求援助。

4、对受伤师生及时救治,并将有信息及时报教育主管部门。

5、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八 国家规定的重大疫情、传染性疾病应急预案及应急处理程序

一)、预防方法和措施

1、加强卫生知识的普及工作。要经常性利用给家长一封信、网站、橱窗、广播等各种形式做好预防重大疫情、传染性疾病知识的宣传。

2、教育家长、师生学会预防疾病知识,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

2、由于幼儿园是人员高度聚集,室内活动较多,为进一步预防传染病,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要求各班教室、公共教室及教师办室经常性保持室内环境的通风换气,30度以下不能开风调,开风调时必须在每天10:00-11:00三浴活动时开窗通风。

(2)重大疫情、传染性疾病发生时不组织师生到人群集中的地方去活动;

(3)讲究个人卫生,幼儿园的洗手池上要提供师生消毒用的洗手液等常见消毒物品,提供流动水源供师生洗手。教育师生在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师生茶具、餐具专人专用。

(4)教育师生注意增减衣物和均衡营养,加强户外锻炼,保证足够休息,增强体质。

(5)教育师生在发生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37.5度要居家隔离,每班3人以上发生时要及时向卫生部门报告,并做好相关人员的陋离工作。 (6)幼儿园各室场及幼儿用品应按照本园各项消毒制度规定定 期消毒。

(四)重大疫情、传染性疾病发生时的应急处理程序

1、以下情况发生时要立即启动应急程序:经医确诊的个别传染病病例或疑似病例的;短时间内出现群体发热、咳嗽、腹泻等不明病因的症状,且人员急骤增多的;其它需要报告的防疫情况。

2、突发传染病事件(如鼠疫、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禽流感、肺炭疽肝炎、细菌性痢疾、伤寒、出血热、肺结核、手足口病、H1N1流感等)要按《传染病防治法》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区教办及疾病控制中心报告,报告疫情症状、发病时间、人数等情况。

3、每天加强幼儿活动室的通风、消毒(紫外线)、幼儿玩具清洗消毒,每周把幼儿用品进行太阳晒或消毒水浸泡。

4、传染性疾病发生应积极组织学生到医院就诊,并落实患者的隔离工作,对密切接触者的做好观察工作以,做好环境、饮食、饮水的消毒工作,防止事件扩大。

附则 .

1、幼儿园应根据突发事件的变化与发展,及时调整应急处理措施,以提高突发事件处理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2、幼儿园结合本园实际情况,制定出此应急预案,并报上级主管部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3、各相关应急预案的启动、实施,由相关突发事件应急处Z领导小组组长决定。各领导小组成员应认真贯彻执行本预案,严格执行规定,遵守工作纪律,并确保通讯联系的畅通、便捷。

4、本预案由幼儿园制定并负责解释,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修订和完善。

地震应急处理预案范文3

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最新2021年

一、组织机构

1、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现场处置机构

信息联络组:

医疗救护组:

警戒维护组:

后勤器材组:

二、各部门职能

领导小组:应急求援命令、信号,组织指挥现场求援、保卫、警戒行动,及时向上级汇报突发事故情况,做好现场安全疏导和人员紧急疏散工作,配合上级和其它职能机关开展求援行动。

信息联络组:及时做好事故情况向组长、副组长汇报,保持信息畅通,做好与有关部门单位的联络工作。

警戒维护组:主动配合做好现场保护、危险人员撤离,维护现场秩序,劝说围观群众离开现场,保障救护通道畅通。

医疗救护组:承担现场人员的施救或向临近医院及时疏散救治工作。

三、突发安全事故后应急对策和措施

1、突发事故发生后,事故源周围带队教师、学生于第一时间报告领导小组。

2、事故后迅速拨打“110”、“119”、“120”等报警电话求助。

3、领导小组及相关处置机构第一时间赶往事故地,组织求援工作,切断危险源,预防和制止破坏扩大。

4、以救人为第一任务,迅速现场基本施救,并送往临近医院。

5、保护现场,组织学生疏散,维护秩序,劝离围观人员,保障救护通道畅通。

6、阻止学生参加有危险的事故求援活动。

7、各班主任、老师要做好学生安抚教育工作,组织学生安全撤离。

8、突发事件报告内容:

①事故发生时间、地点;

②简要经过和伤亡人数;

③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

④已采取措施和控制情况;

⑤汇报人姓名。

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最新2021年

为了保障学校师生员工健康地学习、工作、生活,促进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切实有效降低和控制安全事故的危害,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从学校实际出发,特制定本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一、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适用范围

本预案所称“突发事件”,主要是指突然发生并严重危及学校财产安全、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校园秩序和公共安全,需要学校及有关部门立即采取应对措施,并加以处理的事件。如重大的自然灾害事故,校园发生的群打群殴、爆炸、绑架、暴力伤害等恶性刑事案件,群体性中毒事件,群体性传染性疾病等公共卫生事件,重大交通事故,重大火灾、房屋倒塌等安全事故,学校领导和全体师生员工要以强烈的责任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严肃认真地对待突发事件,要警钟长鸣,始终把师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放在首位,以防为主,防控结合。

二、具体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一)校内发生火灾、漏电、房屋倒塌等特大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

1、切断电源。

2、发生火警,先以灭火器扑灭;火势蔓延,急打“119”;房屋倒塌且有师生埋入,急打"110",并有组织地进行抢救。

3、迅速向突发事件领导小组报告。

4、开通全部安全通道(安全通道要有明确标志,并在师生在校期间24小时开通),学校教职员工组织学生迅速撤至安全地带。

5、配合消防、医院等单位,做好自救工作

6、尽可能保护好现场,做好有关证人证事记录。

7、凡凡被上级定为D级危房的校舍,坚决无条件的撤出学生,立即封存,拉上警戒线禁止人员靠近,撤出的学生搬到安全校舍或搭建活动板房上课。学校的危墙立即拆除,修建坚固符合要求的围墙或修建铁艺墙等,消除安全隐患。危险设施设备迅速检测维修,以达到标准要求,不能维修者立即封存,禁止使用,确保师生安全。

8、确定各班应急逃生路线及安全场所,确保有灾情有序撤离。

(二)校外不法人员进入校内实施暴力或抢劫事件应急预案

1、在确保校门24小时上锁,来人问明情况后方可放行。

2、来人不履行登记手续,强行闯入,门卫应力加阻止,不得放行。

3、来人已闯入校内,门卫追赶不及,应立即电话通知有关部门领导,及时将闯入者清逐出校门。

4、校内发现不法分子袭扰、行凶、行窃、斗殴、抢劫、劫持人质、放火、破坏公私财务的应立即采取下列处置方法:

①迅速报警(110)。

②迅速报告学校突发事件领导小组。

③对不法分子进行劝阻或制服,保护在场师生安全。

④为防止不法分子逃跑,在制止、制服其前应关闭校门。

⑤立即将受伤师生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⑥作好师生的思想工作。

5、记录不法分子的体貌特征和其他犯罪情节,收集不法分子施暴的凶器,保护好现场。

6、组织校内力量,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善后工作。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

当社会上出现流行病疫时,凡师生中出现与该病相似病症时,各班主任要马上报告校领导,并及时与该学生的家长取得联系,在家长的陪同下去医院诊治,一经确认是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时,学校要采取下列措施:

1、学校要迅速如实报告上级有关部门。

2、对该学生所在班级及任课教师办公室进行布控,对全校公共场所,尤其是布控区域进行严格的消毒。

3、坚决杜绝染病学生带病来校。染病学生来校上课时,必须有收治该学生的医院,出具诊断证明其已康复,并不存在传染危害后,方可来校上课。

4、学校要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和指导下,采取必要的防范及保护措施。

(四)地震、洪灾等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

发生自然灾害,必须以生命第一,学校可以采取必要的停学。对影响师生安全教育教学活动,都应及时作出安排,或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在上下学路上可能危及学生生命安全的,应及时告知家长接送或在路上护送,也可以报警。对可预见性自然灾害,应在未发生灾害前,作出安全部署,对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如地震、龙卷风等,应尽力采取保护和自救措施,事后应及时施救,并向事实情况通过汇报程序汇报。

1、产生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配合环保部门紧急疏散全校师生,并做好学生的思想稳定工作,疏散过程维护好师生的秩序。

2、平时对全校师生进行环保教育和环境污染自护自救教育。

3、每学期开展两次以上地震、洪灾等应急疏散演练,并保存好文字、图片、视频资料,演练要制订切实可行的演练方案。

(五)学校其他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1、学校其他突发事件,值周领导、值周教师、上课教师,要第一时间到位指挥。

2、让学生坐在教室静候,要坚决阻止学生在教室起哄,或走出教室相互追逐,推搡。

3、马上安排过道指挥和其他照明用具。

4、及时与有关方面联系了解情况。

5、若是校内电路问题,可能的情况下,应及时维修。

6、若遇不能修复,值周领导、值周教师、上课教师要组织学生有秩序地离开教室,要教育学生靠右有序行进。

三、事故处理责任要求

1、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活动的组织者或第一个接警者或首位发现者,应以师生利益、学校利益为重,无条件地承担组织、指挥、抢救、控险、报警等任务,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及时做好组织、抢救和报告工作,如接警后拖延、推委应视作玩忽职守。对突发事件,全校师生员工实行首见首闻报告制和教职工首见首闻第一时间负责制。

2、突发事件发生后,全校教职工要把抢救、保护学生生命安全视作第一要务,不得临阵退怯,更不得采取事不关己的回避逃脱手段。

3、突发事件发生后,相关的部门和有关的责任人员在事发初和应急处理中都要随时向校领导报告突发事件的有关情况,不得隐瞒。

4、突发事件解决后,学校和有关的责任人员要向上级领导书面报告突发事件的处理情况。

四、事故处理保障

1、一切为事故处理让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最大努力提供物资及资金保障。

2、尽最大努力提供人力支持。

3、在事故处理过程中为维护师生生命安全可采取一切有效措施。

4、在事故处理过程中尽力维护正常教学秩序。

5、对在事故处理过程中有重大立功表现者学校对其给予报功请奖,学校予以重奖。

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最新2021年

为了更好地防范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以及突发事件之后的及时处置,进一步增强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住馆客人及员工的人身财产安全和宾馆的财产安全,维护正常的经营秩序,根据国家有关的法律规定,按照《宾馆管理中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结合宾馆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突发事件的分类

1、重大交通事故

2、导致电力、燃气、供水、计算机网络、电话总机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的重大技术事故。

3、集体食物中毒及传染病的爆发流行等公共卫生事件。

4、火灾事故或爆炸。

5、重大刑事、治安、经济案件。

6、投毒、爆炸、暴力等人为事件。

7、造成人员伤亡或设备设施和公共财产损失较大的工程施工事故。

8、内部矛盾激化导致的群体抗议事件。

9、其他对宾馆正常运营秩序有较大影响的事故或事件。

二、处理突发事件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1、统一指挥原则。

2、优先处置原则。

3、分级负责与协调一致原则。

4、局部服从全局原则。

三、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体系

1、宾馆成立突发事件处理应急指挥部,指挥部是宾馆处理突发事件的决策机构,其任务是对全馆各经营部门、后勤保障部门、工程维修部门、职能部门进行统一组织、统一指挥、协调作战。

2、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宾馆总经理办公室主任XXX兼任。工作人员由总办人员组成,主要职责是传达指挥部命令,协调各部门的行动,及时掌握事件进展情况,为指挥部决策提供参考。

四、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组织

宾馆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下设6个小组,各小组按照指挥部的统一指挥,完成分担的任务。

1、应急抢险组:其任务是对事发现场进行救助,控制事发现场秩序,维护事发现场周围秩序,负责事发现场警戒,守护重点部位和重要物资。

2、保障组:其任务是负责应急指挥的.通讯、交通运输车辆和其它应急物资的保障。

3、宣传报道组:其任务是统一通报事故及应急处理情况,做好群众的宣传动员工作。

4、善后处理组:其任务是负责事故遇难者的善后处理及财产损失处理。

5、事故调查组:其任务是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认定,并向宾馆管理中心、国管局等上级单位提出事故调查报告。

五、突发事件的信息报送

1、突发事件发生后,事发现场的值班员或现场工作人员应立即向安保部及事发部门值班经理报告。

2、安保部接到报告后,立即通知总办值班员和安保部总监、巡逻警卫人员。

3、总办值班员接到报告后立即通知带班总经理和电话总机房。

4、总机房通知各宾馆领导,各部门经理到事发现场。

5、总办主任将突发事件基本情况迅速向宾馆管理中心及其他上级机关报告。

6、指挥部成员到现场后,由当时最高指挥员决定启动应急处理预案,各专业组迅速到位开展工作。

7、对突发事件发生后隐瞒不报、谎报或拖延报告的,宾馆将查明责任,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六、突发事件处理预案的保障

1、突发事件的各种应急保障应本着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处理,优先保障处理突发事件所需的各项资金和物资。

2、人力资源部根据突发事件的具体情况主动协调各部门,合理调配人员,优先保障一线应急所需,适当保留部分机动人员。

3、人力资源部要把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作为人力资源培训、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作为岗位职责内容之一编入岗位说明书,责任到人。

地震应急处理预案范文4

一、安全事故应急领导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1)、指挥有关教师立即到达规定岗位,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2)、安排教师开展相关的抢险排危或者实施求救工作

(3)、根据需要对师生员工进行疏散,并根据事件性质,报请上级部门迅速依法采取紧急措施

(4)、根据需要对事件现场采取控制措施

(5)、对本校的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程序进行督察指导

(6)突发事件发生后,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应当根据“生命第一”的原则,决定是否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在第一时间内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二、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教师在一切教学活动中,都要有“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工作警钟长鸣”的意识,万一遇到突发安全事件,要沉着应对,首先确保在场人员的生命安全、及时上报。学校安全事故应急组织的领导和成员获讯后迅速赶赴现场组织指挥、抢险求助。

(一)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学校全体师生发现校园火灾均应及时报警,迅速向学校领导汇报。发生在教育场所的火灾,教育活动必须立即停止,并对人员进行安全转移或疏散。如果有伤员,及时抢救。3月份学校组织全校师生搞一次疏散演练。

1、发生火灾事故时,在场教职工及抢险救灾组人员迅速疏散学生,撤离到安全区域。

2、迅速切断有关电源。

3、在向119消防指挥中心报警时,并立即报告教育局和镇政府有关领导。

4、积极配合消防人员灭火。

5、在进行灭火的同时,应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防止火势蔓延,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

(二)、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1、发现师生有类似食物中毒症状时,应迅速送医院诊治。

2、迅速向教育局、镇政府及卫生防疫部门报告。

3、做好所食用食物取样工作,以备卫生部门检验。如是食用校外食物所致,也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取样。

4、速排查食用致毒食物的师生名单,并检查他们的身体状况。

5、做好家长、家属的工作。

6、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诊治、调查、事故处理等工作。

(三)、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1、发生交通事故时,对受伤人员及时送医院抢救,并要记清肇事车辆的型号、牌号。

2、保护好事故现场以及重要物品、证据。

3、迅速向交警部门报告,再向学校、家庭、教育局报告。

4、做好家长、家属的工作。

5、配合交警部门做好调查、取证、事故处理等工作。

(四)恶性伤亡事故

当学校内发生人员伤亡的恶性事故时,应立即保护现场,并报告学校应急预案处理领导。对未死亡人员学校应采取现场急救,无法或无能力救治、或者无法判断伤亡情况,应及时向相关部门(公安部门、医疗救治中心等)报警。

对恶性伤害事故的原因要进行及时调查,实事求是,配合各部门提供相应证据证件。事故的处理根据调查结果以相关法律法规条例处理。

(五)流行性传染病的预防

传染性疾病暴发、流行应当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对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采取就地隔离、就地观察、就地等待医疗部门治疗。加强预防控制措施,防止造成疫情扩散。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等,应及时采取如下措施:

(1)、对全校师生员工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发放必要的防护用品。在公共卫生场所完善洗手设备,提供流动水、洗手液、除菌消毒肥皂。

(2)教育师生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注意劳逸结合,增强抗病能力。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搞好居室卫生,勤晒衣被。

(3)、建议师生员工尽量避免接待外地来访的客人,各种集体性人员聚集活动推迟或取消,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会议和集体活动。

(4)、一旦发生疫情,严控外来人员进入,教育学生自我保护,限制学生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对我校师生外出实行登记制度,经医院进行必要的身体检查才能复学。

(5)、学校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六)、地震、洪灾等自然灾害

发生自然灾害,必须以生命第一,学校经经请示后可以采取必要的停学。对影响师生安全教育教学活动,都应及时作出安排,或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在上下学路上可能危及学生生命安全的,应及时告知家长接送或在路上护送,也可以报警。对可预见性自然灾害,应在未发生灾害前,作出安全部署,对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如地震、龙卷风等,应尽力采取保护和自救措施,事后应及时施救,并将事实情况通过汇报程序汇报。

(七)、环境污染

(1)、调查学校周边的环境污染源, 如果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源头物,应及时向环保部门联系。并备案这些污染源可能产生的污染性质和处理办法。

(2)、产生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配合环保部门紧急疏散全校师生,并做好学生的思想稳定工作,疏散过程维护好师生的秩序。

(3)、平时对全校师生进行环保教育和环境污染自护自救教育。

(八)、人为破坏

(1)、加强校园保卫和巡逻,阻止外来人员进入校内。

(2)、发生爆炸、投毒等恶性事故,及时报警。学校应保护生者,进行人员安全疏散,对伤员进行救治。

(3)、发生绑架等突发事件,及时报警,并配合公安部门提供相关破案线索。

(4)、发生打架斗殴致人伤残等突发事件,报警,及时送伤者入医,保护现场,调查原因。

(九)、其它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1)、如发生师生身体受到意外伤害时,应及时送伤害者到医院诊治。

(2)、及时向学校、家庭、和有关部门报告。

地震应急处理预案范文5

关键词:传统风险;危机管理;信息管理;绩效评估

政府危机管理,是政府通过监测、预警、预控、预防、应急处理、评估、恢复等措施,防止可能发生的危机,处理已经发生的危机,达到减轻损失,甚至将危险转化为机会的目的,以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维护国家安全。一般认为导致危机的诱因包括自然和人为两种因素,与人为原因导致的风险社会不同,自然灾害属于传统风险。应对自然灾害的危机管理即为自然灾害危机管理。

一、危机管理中的组织体系建设

(一)常设中央政府危机管理中枢机构

事实证明,国家最高危机管理中枢机构在整个危机管理体系的运作和决策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灾害发生前的监测、预警和预控、预防阶段,最高中枢机构能够组织进行最科学的监测、最权威的信息。

(二)加强地方政府危机管理构建

首先,自然灾害的突发性决定了地方政府必须具有迅速而强有力的危机管理反应能力。地方政府应该具有独立处理一定级别以下的自然灾害的能力和资源。

其次,由于自然灾害的发生往往具有地区性的差异,因此各地方政府应该因地制宜强化本地区自然灾害多发的领域,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高效率地探索本地区的自然灾害危机管理体制。例如,地震高发区的县市应该强化针对地震灾害的危机管理能力,配备必要的资源。

(三)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

危机管理中比资源管理更为重要的是信息管理。

第一,要编制灾害区划,建立自然灾害信息数据系统。我国自然灾害种类繁多,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性也较大,而具体的灾害信息往往分布于各县、市、省,或者是部、局,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信息的条块分割。因此,我国应进一步建立全国统一的自然灾害信息数据库。

第二,要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汶川大地震后,中央及地方政府及时灾情信息,有关地震的信息,通过互联网、电视、广播、平面媒体、手机短信等途径,以最快的速度传递,回应和动员了最广大人民群众共同抗震救灾的热情,有效地调动了最广泛的救援资源,成为汶川地震救援工作的新亮点和不可或缺的重大支撑。

二、危机管理的系统运行和决策机制

(一)自然灾害危机管理体系的监测预警

对于自然因素引发的危机,政府的监测、预警主要是通过观测仪器、装备和技术获得有关灾害的资料数据,来进行各种自然灾害的分析、判断、预报、统计、科研和管理。需要政府设有专门的管理部门,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自然灾害的前兆进行科学的管理和监测。

(二)自然灾害危机管理体系的预控预防

针对自然灾害可能引发的危机采取一些防范措施。一方面,对灾害对象进行直接的防范。如对洪水的预控、防控,就是采取加固堤坝的措施。另一方面,要通过宣传教育和培训,强化了居民对灾害的防范意识,提高普通民众的自救互救能力。

更重要的是,为应对灾害带来的危机要提前编制应急预案,甚至进行相应的资源储备。在编制应急预案时,要分层级,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在编制某地区的地震灾害应急预案时,要依据可能发生的地震的不同级别、地震发生时的不同季节、天气情况、时刻,分别编制不同层级的应急预案。每一层级的应急预案又要充分考虑到该地区的人口数量、人口密度、该地区建筑的抗震级别等等,据此推算出不同级别地震发生后可能造成的损失、人员伤亡和所需要的救援资源,做好相应的救援安排计划。

(三)自然灾害危机管理体系的应急处理

对于已经发生的危机事件,政府根据事先制定的应急预案,采取应急行动。此阶段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属地管理,统一指挥。实行灾区统一指挥部的统一领导,是有效整合各种力量和资源、及时高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的关键。这种“属地管理,统一指挥”的原则,也来自对汶川经验的总结,它减少了许多中间环节,加快救灾效率。

2、协调合作,权责清晰。在应急处理阶段,要特别注重协调合作的原则,实现资源整合的最大化。同时,也要实行相应的责权机制,从法律、行政和道德方面明确各职能部门权利和责任。

3、依法规范,加强管理。建立、健全法规和规章制度是国家危机管理的根本前提。一方面,完善的相关法律体系能够防止危机事件可能导致的社会秩序的混乱。另一方面,能够有效规范危机救援工作的执行程序。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了危机管理基本法律的统一规范,提高危机管理应急立法的可操作性,健全专业领域的危机管理法律规范,改善危机管理法律的实施环境。

4、依靠强有力的专业救援队伍。

第一,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对外称为中国国际救援队。到汶川地震后通过国际认证,在最近国内外发生的危机事件救援任务中多次出色完成任务。

第二,特种部队,这些队伍一般都是人员精干、通讯手段先进、武器装备精良和专业化、高效能的专业部队。汶川地震救援中,中国人民官兵们勇于牺牲自我、吃苦耐劳、勇敢果断的品质和高效救援行动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三,地方特色救援队伍。地方特色救援队伍能够依据本地区的高发灾害的特殊领域来装备和培训自己的救援队伍,不仅避免了地方救援队伍建设的盲目性,节约资源,而且在其他地区发生灾害后,还能进行专业的跨地区救援。比如,汶川地震后,四川省组成了一支专业救援体系:包括有综合应急救援队,医疗救援队,防疫防化救援队和民兵应急突击队。在舟曲地震发生后,四川地震救援队作为一支高效、专业的救援队伍第一时间进入灾区开展救援。

5、重视、规范和协调民间力量。在灾害发生后的救援中民间志愿者队伍的潜能和作用不可忽视。一方面,民间志愿者队伍参与灾害救援是全民动员和参与的重要形式。另一方面,设立专门的组织部门和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对民间志愿者队伍进行管理和培训,使其朝着系统化和理性化迈进,能够促其成为救援队伍的特殊力量。例如,在舟曲地震救援中,西南民族大学的30名藏族学生经过专家心理培训后,帮助救援队成功克服语言障碍。

6、运用和提高普通民众的自救互救潜力。一方面,灾害发生的第一时间内,居民的自救能力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居民自救和互救能力的提升,也有利于居民在第一时间配合医疗队伍开展救援。

(四)自然灾害危机管理体系的恢复重建系统

1、编制灾后恢复与重建实施手册。要根据相关法规法规编制灾后恢复与重建实施手册,给出灾害发生后时间系列的各项措施,包括重建原则、政策、方案、时间计划、资源等。给予灾后重建以制度上的保证和法律上的监督。

2、大力提倡和发展社会保险事业。灾害发生后,如何减少和补偿人民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也是恢复重建的重要工作内容,除了政府专项救灾资金补偿和社会捐助物资,社会保险在保障受灾人民的生命财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3、灾后重建的心理干预不可轻视。目前,汶川的房屋、道路等硬件设施的重建工作基本完成,但人们心灵的复原还远远没有完成。历史经验证明,“孤独死”成了劫后余生者的最大问题。心理重建不是一个短期性的问题,要形成一个常态化机制。

三、在自然灾害危机管理的过程中应该重点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以人为本,生命第一。即把保障公民生命安全作为自然灾害危机管理的首要任务,当自然灾害发生后,要不惜一切代价保护、挽救最大多数人的生命安全。

第二,以防为主,常备不懈。即把危机的检测、预警、预控、防控作为自然灾害危机管理的中心环节。

第三,依法管理。危机状况下的社会比任何时候更需要明晰的行为准则和法律规范,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约束公民行为,调集资源,处理特殊状态下的各种利益关系和矛盾,都需要依法行政。

对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舟曲地震、南方洪水等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以及其他社会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等多重危机的应对,严峻考验着党的执政能力,也改变了政府的危机管理的策略,使我国进一步向完善的中国特色危机管理体制发展阶段迈进。

地震应急处理预案范文6

(一)领导机构

成立军休所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 长:__*(党支部书记、所长)

副组长:* *(党支部委员、副所长)

成 员:* *、__*、__*

(二)各类人员分工

1、组长:负责突发事件处理的总指挥、总调度;负责向有关单位求援、联系;负责在第一时间内向上级有关部门如实报告事件情况。

2、副组长:协助组长完成好各项工作,组长不在家时,按顺序履行组长职责。

3.领导小组成员职责:听从组长、副组长调度,及时向组长报告突发事件处理进程;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对突发事件进行有效处理;及时收集相关信息,在第一时间内向组长报告。其中,工作人员成员主要组织参与事件的处置工作,负责军休干部的稳定工作,防止事件扩大。

4.军休所其它工作人员职责:突发事件发生时,必须人人坚守岗位,时时不离岗位;必须无条件听从领导小组成员的调度;必须在第一时间内向领导小组报告险情。

二、突发事件处理要求

1、军休所全体工作人员、所部大院全体住户(包括军休干部以外的其他住户)必须以主人翁姿态高度重视军休所安全工作,一旦发生突发事件都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应急处理和救援工作。对工作中、发生突发事件时临阵脱逃的按情节轻重给予严肃处理或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

2、军休所要建立健全各项安全工作制度,全力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对安全工作要勤查善补,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3、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全体工作人员要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地进行工作,及时、有效地处理,把影响和损失控制到最小程度。

4、在处理突发事件时,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扯皮,要团结一心,共同处理好所发事件。

5、任何人不能隐瞒险情,必须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报告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按规定报告上级和有关部门。

三、突发事件报告

1、突发事件发生后,事件现场人员要立即报告所长,再由所长或所长指定的人员上报市民政局主管领导(或分管领导)。

2、在事件发生后12小时内写出书面报告,报送市局办公室。

3、上报的书面报告应写明下列内容:

(1)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

(2)事件的主要经过;

(3)事件发生后采取的主要措施及效果;

(4)事件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损失,如有人员伤亡,应如实报告伤亡人数;

四、具体应急处理办法

(一)、消防事故的应急预案

1、迅速切断电源。

2、迅速组织人员疏散,搬离易燃易爆物品。

3、迅速开展扑救,先以灭火器灭火,如火势有蔓延趋势,迅速向119消防指挥中心(或110联动)报警。

4、报警时要沉着冷静,以简明的语言说清楚事故发生的准确地理位置、火灾性质、有无人员受困、有无重要物品和易燃易爆品等,报警完毕应指派人员到路口等待消防车到来,并及时引导进入现场。

5、如有人员受伤,应边组织人员施救边报120救治。

6、尽可能保护好现场,待火扑灭后配合有关部门展开调查。

(二)、突发伤害事件的应急预案

1、通知门卫迅速控制人员出入。

2、迅速向110报警,请求支援。

3、组织人员控制事发现场,劝阻无关人员,防止事态扩大。

4、配合警方平息事件。

5、如有人员受伤,迅速联系120救助。

6、处理好事件善后工作。

(三)、食物中毒事件应急预案

1、凡就餐后发现不明原因的肚痛、胸闷、呕吐、水泻等症状,应第一时间报告军休所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

2、迅速与120急救中心联系。

3、保护现场,保留食物样本。

4、迅速排查食用中毒食物人员名单。

5、配合有关部门展开事件调查,做好事件善后工作。

(四)、集体活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1、活动发生突发事件,应根据事件的性质采取妥善的处置方法。

2、现场人员应在第一时间报告应急领导小组组长。

3、领导小组应及时对事件性质作出正确判断,作出决策。

4、组织人员疏散,控制事件现场。

5、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平息事态。

6、做好事件的调查和善后工作。

(五)、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1.台风、地震、洪水、雪灾、公共卫生、环境污染等重大灾害发生前,军休所应密切注意有关部门的预报,第一时间通知有关人员事先做好预防工作。

2、加强对公共设施的安全检查,在灾害到来前采取有效措施。

3、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保持指挥和信息畅通。

4、暂停一切集体活动。

5、确定临时救助场所,对受灾人员及时进行救助和安置。

6、组织人员开展自救,减少损失。

五、善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