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案范文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方案策划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方案策划,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环节中的重要一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环节,是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过程相互关联的若干阶段,也就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过程的具体工作程序,一般而言,这一过程可分为策划、实施、评估三个阶段,策划是这一过程的灵魂与核心。

一、确定目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过程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的各个阶段的任务必须在明确的目标指引下完成,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过程要坚持目标导向原则。“只有确定准确的目标,才能提出实现目标的教育内容、措施、方法,并根据目标的要求,选择教育的时机、人员。”具体而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目标要考虑以下三方面内容: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具备相应的教学能力。一是注重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的完备与和谐;二是注重教师授课内容的理论性与逻辑性;三是注重教师授课方法的灵活性与艺术性。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具备相应的职业道德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与敬业精神就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元素。“面对着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始终起着榜样的作用,是大学生的精神支柱与行为的楷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一言一行始终成为大学生学习的标尺。”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具备相应的科研能力。在科研工作中,教师对理论与实践的把握更加准确,思想更加深邃,而深邃的思想更能触动大学生的心灵。

二、制定方案

目标明确之后,策划者就要根据既定目标进行具体方案的设计。方案制定是一个动态过程,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

1.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是策划的准备阶段,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方案策划的基础。在这一阶段,策划者必须运用科学的社会调查方法,根据培养目标,开展积极、详尽的社会调查。调查过程应分为信息搜集与信息处理两个阶段。

(1)信息搜集。这一过程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全面。调查应涉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过程的所有要素,即主体、客体、介体与环境要素。具体围绕以下几方面内容展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现状调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提升需求调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过程主体现状调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过程介体要素调查(包括现状调查与发展趋势调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环境要素调查(包括积极因素调查与消极因素调查)。二是发展。在现实生活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过程各要素的实际情况在不断发生变化,各种影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但各自又具有不同的发展趋势。因此,调查者应建立起信息搜集与监测的日常机制,密切关注调查对象实际状况的各种变化,确保信息的准确性与时效性。

(2)信息处理。在前期调查的基础上,策划者应依据科学的程序与方法对其掌握的信息进行认真仔细的分析与研究,得出调查结论,以此作为方案制定的可靠依据。调查结论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理论研究与实施现状的分析,具体包括关于理论研究现状,培养模式现状,相关各部门、机构、单位以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线教师对该问题的认知现状,培养条件现状等问题的分析和总结,分析中注意对问题的挖掘;二是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需求现状的分析,分析中注意从国家发展、高校发展,大学生发展以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发展等方面加以总结。

2.方案拟定

方案拟定就是根据已掌握的信息资料及确认的目标,运用恰当的思维方法形成创意、制定计划的过程。这是整个策划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应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1)目标的再次确认。这是在具体方案设计之前必须在头脑中再次确认与理清的一个问题。策划者对已确定的目标深刻研究,充分领会,严格以目标为导向,才能保证方案正确的方向,不至于在策划阶段出现偏差,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的最终效果。

(2)构思轮廓。方案策划是一个思维过程,构思轮廓是这一过程的起点。策划者在经过前期调查与目标确认、细化等充分的准备工作之后,要设计出方案的基本框架。这一阶段至少应完成两项工作。首先,设计主题。主题是策划的灵魂、核心,是对整个培养活动的高度概括,主题要独特新颖,但必须服务于目标,并准确反映需求。其次,确定方法。根据培养目标,培养方法应体现出以下特色:一是情感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活动不能是一种冷冰冰的、无视客体需要、甚至会使客体产生消极情感的培养模式,而应该是一种关注人性、满足人的爱与被爱的需要、充满情感的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中的各个要素都要体现出对受教育者的关爱,注入更多的情感因素,注重以情感人。二是开放性。一方面,策划者应该思路开放,勇于创新;另一方面,培养工作应通过广泛的人际交往、人际互动来展开。素质培养应走出灌输。灌输是一种传统的教育方法,其有效性已得到验证,而其弊端也逐渐暴露。克服灌输的弊端,素质培养应寻求人际互动。同时,素质培养不能仅仅依托课堂、讲座等教育途径,要放开思路,寻求和探索更为灵活有效的培养方式,建立起全面、立体的培养格局。

(3)设计细节。当方案的基本框架确定之后,需要进一步细化,确定方案的所有细节,并估计方案的实施结果。在这一阶段,应将所有细节工作确定并落实,包括培养活动的具体时间、地点、参与人员、基本步骤、经费预算与落实,这些问题在细节设计阶段都需要周全考虑,并认真落实,确保方案的有效性与可操作性。

3.方案确定

在方案拟定阶段,策划者已经设计出了具体而详尽的方案,但方案可能不只一个。基于开放的视角,策划过程应鼓励更多的人参与,让思路相近的策划人员组成一个创意团队。所有策划人员应解放思想,大胆创新,运用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尽其所能把一切可能的方案都列举出来,为最终方案的制定提供更广阔的思考与选择的空间。进入方案确定阶段后,方案的最终策划与决策者应组织相关人员对根据培养目标拟定出的各种备选方案进行讨论,评价,反复论证,选择出最优方案;如果各种方案均不理想,就应重新拟定,力争制定出符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目标的最佳方案。

参考文献:

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案范文2

团队训练创新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涵,推进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职业化”和“素质化”,可有效引导学生自我管理。其模式设计如下。训练内容的设计。培养学生解决问题、人际沟通、竞争与合作、分工与协作的能力也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部分。因此,在团队训练内容的安排上,首先,要设定团队训练目标,让每一位团队成员能够明确团队训练的目的和价值,这样才能激发团队成员的自我潜能、个性和优势;其次,实施能力训练,团队训练中团队成员的能力训练主要包括在完成某一任务时,培养学生组织与计划、分工与合作、沟通与表达、问题的冲突与协调等方面的能力;第三,要对学生实施思想意识训练。具体内容包括责任和义务、理想和信念、意志和态度、信任训练和创新思维训练等活动项目。

根据不同的训练项目类型特点来确定团队训练的具体方案。笔者根据自身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管理工作实践,认为团队训练的项目大致可以归纳为项目型团队、活动型团队和组织型团队三种形式(见图1)。组织型团队,该团队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院系团队。该团队是高职院校规模最大的团队组织,主要是以学院或系为单位组成的一个大集体,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要把集体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并重视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发展为目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责任和义务;班级团队。该团队应当说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团队训练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组织形式,是以一个教学班为单位组成的团队,主要对学生实施团队精神、团队协作和团队能力训练,进而从思想意识上激发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技能;宿舍团队。该团队是以宿舍为单位,把接触最为频繁的学生组织在一起,一般由4至8人组成的一种团队形式。宿舍管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团队的组建来协调学生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相互帮助和照顾以培养学生的爱心和感恩之心。

项目型团队,是指要根据需要完成的项目来组建团队,具体的项目组织形式包括:一是创业型团队。该团队一般是由3至5人组成的一个团队,这些人员的构成是有共同创业目标的学生组成,共同出资、开发和规划创业项目,学校可以为创业团队配备指导教师(一般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员担任),主要是帮助学生协调与解决成员之间的矛盾,参与项目决策。二是科技攻关团队。该团队是为了完成某项科学技术研究而组成的团队,在整个过程中,指导教师要全程参与,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实施研究,指导教师一般是对该科技项目领域较为熟知的教师,教师的配备由学生思想工作管理人员(班主任或辅导员)负责协调。三是社会实践团队。该团队的建立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走出校门之后能够尽快地融入社会,适应工作环境,以及树立奉献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四是学生社团。该团队的组建,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把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自愿地组织在一起,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团队活动,让学生自主管理,既培养了学生的组织管理、活动策划的能力,又能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型团队,该团队主要包括文体活动团队、竞赛活动团队和志愿活动团队三种形式。每个形式所包含的内容并不是固定的,活动内容的安排也是多种多样的,如文化娱乐活动、体育竞赛活动、知识竞赛活动、校内外志愿服务活动、社会礼仪活动、职业生涯规划活动、文化推广活动等等。这些活动的整个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团队在运作,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目标意识、变通能力和承受能力,从而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训练实施的流程设计。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团队训练的设计流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准备阶段。在实施团队训练活动之前,要让团队成员之间相互熟悉了解,消除成员之间的隔阂与陌生感,建立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与合作,并制订团队训练的规范与要求,确定团队活动内容。第二个阶段为活动实施阶段。这一阶段是由辅导员、班主任、学生管理处负责人或者是团队成员根据活动内容制订团队目标和实施方案,并付诸到实际行动中。在整个项目活动过程中,成员之间通过不断的交流与分享、分析与讨论,不断进行反思,最终完成团队训练目标。第三个阶段为结束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主要是通过对活动的总结,分析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具体的改进策略与建议,并把所学的知识技能运用到将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

作者:李晓勤

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案范文3

关键词:地方文化资源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是人才成长的摇篮,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高校的职能与社会互动得到进一步强化,高校对区域发展产生的作用日益重要,而地方文化资源也越来越对高校产生影响。创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品学兼优、多才多艺的复合型人才,是高校责无旁贷的责任。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学生的作用

一流的高校为地方聚集一流的人才。众观企业的人才招聘要求:为人正直、工作认真、责任感强,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沟通能力强、形象气质佳。这就是企业对人才观的定义。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塑造人的精神、气质和品格,使学生成为多才多艺的复合型人才。良好的思想政治文化教育和对高校学生的能力素质培养对于高校毕业生成功求职大有帮助。

2.现代高校是构筑文化根基的主阵地

高校是优秀文化传承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基地。学校文化是经过长期实践积淀而形成共识的价值观体系,是价值认同,也是精神气质的集中体现,它包含了校园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以及办学治校理念文化等。加强高校文化建设是学校改革发展稳定中提出的新任务和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3.创新地方文化资源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高校的目的就是为社会和当地输出有用的人才。一个地区的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应具有当地的文化特色。高校如何从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营造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对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对国内某些高校与地方文化资源互动的介绍,阐述地方文化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以河北建筑工程学院为例,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始建于1950年,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一所以建筑产业类学科为主、工管理文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特色鲜明的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属河北省人民政府主管。学院位于塞外名城张家口市。张家口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早在200万年前,古人类在张家口市阳原县泥河湾盆地起源、繁衍;5000年前,炎、黄、蚩尤“三祖”在涿鹿合符釜山,定都立业,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大统一、大融合,开创了中华文明史;明末清初,张家口发展为著名的陆路商埠,与丝绸之路相媲美的张库大道即从这里起始;时期,这里是晋察冀边区党政军机关所在地,享有“第二延安”等美誉。张家口以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张家口人。河北建筑工程学院通过参与“冀台心・两岸情”青年大型交流活动、开展地方特色文化进校园活动等,使高校传承和保护地方文化,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激发学生们爱国、爱乡的情感。

据报道,为使学生们感受老北京乡土文化的魅力,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于2008年11月举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大型主题活动月。活动包括四个主题:老北京曲艺知识讲座、老北京民间手工艺现场制作展示、老北京地方戏剧专场、老北京曲艺专场。学校还组织学生进行了北京市"非遗"保护工作调查的社会实践,同学们都感到收获很大。

2013年,江苏省某学校还开设了《民间美术》课程,该校艺术组教师将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常熟花边”引入课堂。传统文化受到了学生们的喜爱和追捧。常熟花边”工艺传承者、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陆皓东评价说:青年学生文化素质好,将来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在校期间受到艺术熏陶,将来分布到各行各业,他们的影响可以为传统文化争取到更多的爱好者。因此高校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2年,在全国科普日,保国寺文化志愿者为江北灵峰某高校送去了一堂生动有趣的课外讲座“历史的记忆―粮票”,并与粮票展览同期举行。宁波市收藏协会资深藏家向学生们讲述了粮票的历史和种类,使学生对中国特殊时期的票证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遗产宣教、临特展览等优质文化服务受到了学生好评。

近年来,浙江黄岩区积极开展地方文化进校园活动,出台了《黄岩区地方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各校充分挖掘当地资源,结合实际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区教育局定期召开地方文化进校园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场推进会,就各校推进地方文化进校园工作进行总结交流。全区各学校根据实施方案,把活动开展作为学校充实发展内涵、打造品牌、办出特色的重要举措,推进地方文化进校园活动制度化、规范化。为进一步深化地方特色文化活动,让地方文化走进教室,融入课堂,形成特色的学校文化,各校加强对特色文化内涵的研究,探索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邀请专家引领、深入实地调查研究、搜集理论依据、召开各个层面座谈会等多种形式,确定所要研究的内容、方法和途径,深化地方特色文化活动。据统计,该区地方文化进校园的研究课题有29项,其中1项被列为国家级重点子课题,另有6个课题被列为省市级课题。通过课题研究,探索了一套比较科学、规范传承地方文化的模式。同时,通过从生活中汲取、走访老艺人中了解、书籍资料中查找等形式加强对地方传统文化中观赏性、健身性、艺术性、游戏性、趣味性、教育性的挖掘和整理,汲取精华,编写出适合本校学生学习的校本教材。据统计,该区已编写校本教材学校有15所。如今,“作铜锣”、“太极功夫扇”、“踩高跷”等地方文化已得到传承,成为学校文化的补充与拓展,并逐渐发展为不同学校的文化特色与亮点。

4.结论

综上所述,一些高校通过引进地方文化资源,与地方文化机构的互动,传承和保护了地方文化,激发了学生们爱国、爱乡的情感,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同时也提升学校在教育机构中的竞争力和美誉度。

注:本文为张家口市第十届社科联项目。

参考文献:

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案范文4

[关键词]烟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系统性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9-0093-03

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和变化,特别是企业内部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有序推进,烟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使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挑战。因此,在工作实践中,探索和尝试“立足行业实际、适应形势需要、满足员工需求”的烟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新模式、新方法、新理念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只有在工作中,不断地更新工作理念,转变工作作风,创新工作载体,才能不断提高烟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针对性。我们只有善于抓住“主要问题”,善于解决“主要矛盾”,努力做到把“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和“拓展工作空间”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实现烟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与时俱进,不断提高烟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1 烟草企业“5+1”模式的基本概念阐述

所谓烟草企业“5+1”工作模式,是指在烟草企业员工中开展理想信念、管理模式、企业文化、安全法制和岗位技能五个方面系统教育的同时,开展“亲情服务”活动,并将六者有机结合起来,利用一定的活动载体,打造若干平台,系统实施全面、科学、合理的教育与管理实践活动,以期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与作用,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烟草企业“5+1”工作模式是我们长期在基层从事烟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总结以往工作经验,分析当前形势发展,结合当地实际提出的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载体和方法。它将日常工作中的几项工作或几个工作内容进行有机整合,重新安排、布置,突出重点,实现互补,实现资源共享和成果共享。实践证明,将原来各个“点”上的工作内容整合到“面”上来,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活动效果。这种工作模式,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实现资源整合。此前,在我们基层烟草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或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一般都是“想到哪”就“做到哪”,没有计划性,更不具备系统性。开展教育活动也往往是结合某个阶段的工作重点或重大节日等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两个教育活动之间彼此没有联系、没有互补,更没有良性互动。因此,活动是开展的很多,资源消耗也很大,人、财、力的投入也比较多,但是效果却不明显。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所有的教育活动都是“单枪匹马”的作战,不能形成合力,自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我们“5+1”模式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模式则不同,它整合了各类活动资源,加以系统化、科学化的实施,让员工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接受业务素质教育和岗位技能教育。这类教育模式,逻辑性强、针对性强、连续性好、整体效果好,促进员工系统接受教育,全面提升素质。

二是激活教育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载体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因素。载体就是“纽带”,是此岸通往彼岸的“桥梁”。我们此前开展的诸多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也一直都在探寻载体创新,都在寻求新的载体,以期取得更佳的教育效果。但是,由于内容没有整合,内容是零散和琐碎的,所以载体创新就比较难实现。加之,单一的教育内容不具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载体条件。而基于“5+1”模式的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活动,不仅整合了多项教育内容,而且拓展了教育空间和领域,实现了宽领域、多门类、广角度、深层次的对接与互动。诸如此类有计划的整合,可以达成“有步骤的实施”的计划。而且,教育活动的形式可以灵活多变,教育活动的“舞台”可以更加宽阔,教育活动的场面可以更加宏大。无论是理想信念、管理模式、企业文化、安全法制和岗位技能,还是亲情服务的内容都可以相互交叉,相互融合,协同开展。因此,我们认为所谓“5+1”模式可以激活烟草企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载体,搭建新平台,实现新跨越。

2 烟草企业实施“5+1”模式必要性的多维度解读

烟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观念落后、方法陈旧,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二是“大而空”、“虚华不实”,思想教育活动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不能为企业的改革发展服务;三是不能与企业员工的思想产生共鸣,教育效果不明显。因此,形势逼着我们要探索烟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模式。基于“5+1”模式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模式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我们认为该模式的不断完善、深化和推广,是十分有必要的,也是很有意义的。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维度:

第一是行业发展维度:顺应烟草企业发展的主流。同志指出:“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全党的一件大事,也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家烟草专门局局长姜成康在国家局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年会上也指出: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结合行业实际,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共同价值观,把切实维护国家利益,维护消费者利益作为烟草行业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对消费者负责,为国家作出应有的努力和贡献。当前,国际国内的形势都发生了深刻地变化。我国既进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期,又进入了矛盾凸显期。所以,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各类问题不断交会,有一些思想方面的问题已经影响了我们的一些行业和领域正常的发展。我们烟草企业也同样面临新问题、新困难和许多新的制约因素。在行业改革的过程中,在行业跨越式发展过程中,在国际“禁烟令”日益常态化的过程中,我们烟草企业的发展肯定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员工的思想问题、经济生活问题等都将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烟草企业领导关心和关注的重点。

思想政治工作本身也有一个改革的问题。烟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也是烟草企业改革中有机组成部分。我们认为企业需要改革,而且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也需要改革。面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及建立以烟草商业分公司为主的市场主体的客观要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着种种的不适应和必须改革的紧迫性。烟草企业的改革必须与烟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相辅相成。我们一直强调烟草企业改革发展一系列政策的实施,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和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因此,我们认为,开展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实现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构建新型烟草员工思想政治工作新模式,是新形势下实现烟草企业和谐成长的关键因素和重要先决条件,是新形势下烟草企业的新任务。

第二是基层工作维度:推动基层烟草企业的和谐发展。基层工作是烟草企业的重点和难点。基层单位由于受到地理环境、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因素的影响,工作的难度比较大,困难比较多。例如,一些基层烟草企业由于执行力不强,在改革发展、经营管理工作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基层烟草企业缺乏全局意识和纪律观念,在执行上级的政策规定上存在患得患失的思想,符合自己和单位利益的就积极执行,反之就拖延或不认真执行,实质上这是对工作不负责任的表现;一些基层烟草企业管理能力较差,民主意识淡薄,管理不到位,致使经营管理效率低下,等等。所以,基层烟草企业的和谐问题、发展问题仍然是困扰基层工作的两大难题。如何通过系统的思想理论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素质,改善员工面貌,促进基层工作的和谐发展成为我们烟草行业关注的重点。因此,我们认为通过“5+1”模式的烟草企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不断提升企业竞争的文化软实力,为基层烟草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是符合基层烟草实际的,也是实现基层烟草长足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三是思政创新维度:找准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创新发展结合点。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是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努力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发展新型的人际关系,创造良好的社会风尚,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面对新形势、新情况,要完成上述任务,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必须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进行创新和改进,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结合烟草企业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5+1”模式是一种很好的载体,是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发展提升有机结合的最佳切入点。通过理想信念、管理模式、企业文化、安全法制、岗位技能和亲情服务活动的有效开展,就能凸显政治思想工作的生命力。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让“人的思想境界更好了”、“人心更齐了”、“人的聪明才智和创新精神充分展示了”,同样可以提高软实力,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3 烟草企业“5+1”思政工作模式的实施

概念是逻辑的起点。在烟草企业“5+1”思想政治工作的模式实践与探索这个问题上体现为三个方面:“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是什么”讲的概念问题、“为什么”讲的意义及其重要性问题,“怎么办”则是实施方法与途径问题。其实,无论是概念,还是意义,最终都是为实施服务的。归根结底还是“如何实施”问题,也就是“怎么办”的问题。我们认为,实施基于“5+1”模式的烟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应该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整体考虑,系统推进。所谓“整体考虑,系统推进”是指将理想信念、管理模式、企业文化、安全法制和岗位技能五个方面系统教育与“亲情服务”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整体考虑教育活动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整体设计活动的方案,整体推进活动的进程,整体评估活动的效果。而不能“单打独斗”,将每一项思想教育活动都独立思考,单一实施。例如,我们在制定《烟草企业“5+1”员工思政工作创新实施方案》的时候,就要整体思考,哪些教育活动需要开展,哪些教育活动不需要开展,哪些教育活动重要,哪些教育活动不重要,努力做到心中有数。而且,还要结合单位年度的工作重点和要点,来制定实施方案,不能脱离党政中心工作。特别是要考虑六个方面教育活动的逻辑性,努力做到在“整体协调”的同时,系统推进。

二要有抓有放,重点突出。在研究或实践烟草企业“5+1”思政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提纲挈领,抓住重点,明确要点。因为,所谓“5+1”是将六个方面的琐碎的工作整合起来通盘考虑的过程,其实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如果,我们不认真思考主次,不认真思考轻重,那很有可能就会“眉毛胡子一把抓”,没有教育重点。而我们基层烟草企业人力资源有限、经费有限、场地有限、时间精力有限,假如没有重点,没有要点,就等于迷失了方向,教育效果自然不佳。所以,在实践与探索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处理好“抓住一些”和“舍弃一些”这两个方面的关系,善于在诸多活动中,有重点和有的放矢的打造“精品工程”。

三要多措并举,激活载体。载体是探索与实践的关键点,也是重点。我们认为,无论是理想信念、管理模式、企业文化、安全法制和岗位技能五个方面系统教育,还是“亲情服务”活动,寻求新的教育实践载体都是提高效果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不能过分保守,更不能用传统的观念引领课题的实施,而应该结合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情况,丰富内容,活跃形式,不断激活载体,以期取得更佳的效果。例如,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功能,把主题网站建设、红色QQ群的建设等作为一种形式,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实现“网上”和“网下”的互动;我们也可以利用青年自组织等社会新型团体的功能,发挥各自优势,做好“取其之长,为我所用”,采取多种措施,激活实践载体。

四要结合实际,注重实效。我们认为“结合实际,注重实效”是“5+1”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最大优势。我们强调,不能光讲理论,不能只追求形式,而应该重视内容建设,突出实践指导作用。我们应该立足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正视实际问题和困难,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组织该项目的实施。要对员工反映的实际困难,不管能否解决,都不能回避,应当满腔热情、主动关心。特别是事关企业、员工利益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我们更应该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认真排查各类需要解决的问题,尽最大能力创造条件一一加以解决。我们要实现的目标是,通过“5+1”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活动,使员工的整体素质提升了,人心更齐了,企业的发展后劲更足了,使烟草企业步入科学、和谐的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

[1]唐庆根.浅谈新时期烟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J/OL].,2006-05-31.

[2]崔玉良,李宪泉.浅谈新形势下企业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J].当代矿工,2000(6).

[3]赵延升.烟草企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华东经济管理,2000(2).

[4]游知.烟草行业BPR实施方案研究[J].物流技术,2002(8).

[5]赖青莎.加入WTO对烟草行业的影响与对策[J].发展研究,2002(7).

[6]张文涛.适应烟草新形势 努力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之我见[J].今日科苑,2008(4).

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案范文5

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不断深入,公民的意识已经觉醒并不断增强,特别是权利的意识日益增强,权利的诉求强度不断加大,大学生维护自身权益的案件日益增多。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同时强调指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让法治成为人民的一种信仰,成为了新时期我国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标杆。每一个社会主体认识到自身拥有的权利并主动肩负起相应的责任,即公民的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实现,是落实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和具体举措。目前,大学生的权利和责任意识没有得到较好的保障。虽然学生的权利意识认知水平不断增强,权利行为与权利维护的内容不断扩大,涉及学校管理、消费和兼职等方面的问题。然而,许多高校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将管理权扩张,这必然与坚持依法治国的理念中要求保护学生的权益产生冲突,甚至有可能引发或激化校方与学生之间的矛盾,从而影响了学生权利意识的培养。同时,近年来,高校中“90后”学生的比例逐年增多。这一代学生善于学习新鲜事物,追求自我实现,有较强的自信心和务实趋向,思想虽早熟但却不够成熟,缺乏基本的思想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极易出现偏差。加上全球化、国际化和多元化思想价值的冲击,他们很容易迷失方向,不能正确定位,不能很好把握自身应承担的义务和使命,责任意识淡薄。这些问题的出现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在教育理念、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公民社会走向成熟,同时,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

2权责意识的培养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把权责意识的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一方面可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隐,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权责意识;另一方面也能充分利用权责意识提升能满足学生现实需求的特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立德树人的目标。

2.1对学生权责意识的尊重、满足和实现是促进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

权利意识是权利主体对权利的认识、把握及态度等方面的总和。责任意识是社会主体对自身承担的义务和使命的自觉意识。对于大学生来说,法定的权利与责任应该得到尊重和满足,然而,实际生活中,学生的许多权利往往被忽视,有的甚至被侵害,从而引发了学生对自身应享受权利的维护。这种权利维护的诉求,如果得不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不仅严重地影响学生权责意识的培养和建立,而且必将进一步制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让每一个社会主体认识到自身的权利并主动承担相应的责任,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涵盖的主题。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包括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些培养目标具有前瞻性和长远性,要使思想政治教育持久地引起学生的关注,必须以学生现实需要的满足为基础。而学生权责意识的尊重、满足正是以学生的现实需要为出发点,通过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即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权利与责任,达到权责意识的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利用权责意识的培养帮助解决学生现实需要的特点,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在解决学生的现实问题的基础上,从根本上实现学生思想问题的解决,增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2.2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权责意识培养的思想基础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已建立较为完善的体系,培养了一批专门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专业人员,在理论和实践上,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为学生权责意识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基础和条件。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为权责意识的培养提供课程、人员、理论和实践等多方面的支持,必将推动权责意识教育工作的开展。当前在校的学生权责意识的突出表现为权利意识的增强和责任意识淡薄。他们一方面期盼能通过合理、高效、直接的方式表达自身的权利诉求,然而,另一方面缺乏对自身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的担当。他们的这种个性特征,容易产生只知权利的享有,缺乏责任担当的意识。要想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权责意识观念,自由不断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的教育和熏陶,通过这样的教育,学生的权利诉求与责任担当才会得以实现。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以“纪律与法治”为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权责意识实现的重要思想基础。

2.3权责意识的培养是思想政治教育稳定发展的内在要求

学生权责意识的培养与提升对确保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学生的权责意识的形成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和“责任观”,纠正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误解和偏见,必将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途径更加宽广,切实有效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稳定发展。对学生权责意识的尊重和满足可以增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反过来,做好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便可以准确认知并积极实现自身的合法权利,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责任观,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成才。

3以权责意识为切入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

3.1以权责意识为切入点,建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奠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确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问题。理念是一定的社会组织和个人认识特定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思想、价值观、信仰以及行为准则等方面深层次的概括和提炼,是一种理论化、系统化的认知,用于指导人们的行为。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主题地位不够重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没有形成平等的关系,教育者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只重义务、责任而轻权利,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应根据当前的时代特征、社会背景和大学生个性特点,重构一种培养学生权责意识的教育理念。(1)建立法治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开展权责意识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民主的价值观念,有助于推动我国公民社会走向成熟。一个健康的公民社会,应该是一个倡导公民具有参与意识、责任意识、公共精神的公共生活空间。然而现实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许多高校将自身管理权延伸到学生生活的许多方面,忽略了对学生的合理权利的维护和责任意识的培养,无法实现保障学生权责意识的目标。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时刻遵循法律优先原则,以法律法规为依据,理清高校和学生间在法律关系下各自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在充分保障学生合法权利的基础上,制定学校规章制度。同时,遵循法制法规中有关正当程序的原则,充分尊重法律赋予大学生的权利与责任,建立完善的权利救济渠道和救济措施,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依法治校、构建和谐稳定校园的目标。(2)建立“以人为本”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大学生权责意识的形成过程是学生主体不断接受教育、不断内化的过程,权责意识的培养不仅需要文化知识、道德的传授,更是学生主体的一种自觉意识和行为。这就需要注重激发和引导学生主体意识。然而长期以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学校忽视了学生的内在需要和独立性,当有的学生的权利无法实现时,他们就会产生挫败感,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也势必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发挥,削弱其说服力和感染力。在这种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更应该切实地把学生的权责意识教育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确立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建立“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首先,要求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学生的利益和发展需求为出发点,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他们发展自我和完善自我。其次,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注重挖掘学生内在的能动因素,在权利行使与维护过程中,在责任意识培养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作为责权主体的地位,树立师生平等观念,切实维护学生的利益。只有不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角度出发,才能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扎实基础。

3.2以权责意识为切入点,挖掘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涵

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稳定性和完整性挖掘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涵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结合当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以学生权责意识的培养和提升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元素和突破口。(1)继承传统内容,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权责意识的培养,即是学生具有权利义务意识,在现实生活中懂得正当行使自身权利,当权利受到侵害时,用合理的方式维护自身权利,同时,能够认识到自己在国家中的政治和法律地位,具有社会责任感。责任意识教育强调对国家、集体和他人的责任,这些意识的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提升学生思想政治觉悟和社会责任感的内容相一致。因此,权责意识的培养始终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2)与时俱进,挖掘思想政治教育新内涵思想政治教育应当用能反映现代特点的人和事来感染、引导学生,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学生权责意识培养过程中个体的权利认知、权利行使、权利维护、责任认知、责任情感、责任行为等环节的实现有机结合,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加贴近生活,更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让权责意识教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补充,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稳定性和完整性。在大学生权利意识不断觉醒和责任意识不断增强的情况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法制教育的内容方面应该更加丰富。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虽包含有法制教育的内容,但对法制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权责意识的呼唤,必将使法制教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但仅仅注重法制教育还是不够的,大学生权责行为问题中,对权责认识不到位是一个大问题,因此,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还应该包括全面积极宣传大学生的权责意识和唤醒、引导大学生权利和责任行为活动等内容。

3.3以权责意识为切入点,挖掘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只有采取科学、正确和适当的方法,根据时代的特征不断改进和完善,才能实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预定目标,圆满完成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是道德灌输。这种方法是以一种单向的、直接的说教方法去教育学生,缺少学生主动思考、讨论和自主选择的空间,不利于学生思想层面问题的解决。因此,只有创新和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才能提升其实效性。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不断推进,将学生的权利意识和责任师真正带到实践中去,他们也能在实践岗位上得到锻炼和一定的利益回报,也能做到互利共赢。3加强针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农林高等院校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实践平台,具有了一批理论和实践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学生才有平台学以致用,才有机会了解本行业、企业。学校所传授的专业课程应与企业目前所需要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结合,对于传统的落后的技术应该有选择的加以了解,专业课本知识应跟上本行业的需求,甚至需要更前沿的科学技术,以培养出的学生真正能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操作技能,又了解本行业前沿动态。专业导学课中,学校应该在本行业中聘请知名行业、企业相关人士做职业指导讲座和本行业发展报告,让学生能够更正确的认识所学专业;毕业实习环节中,学校应该联合企业让学生真正到企业中去,给予他们一定的职位,让他们更切实际地得到体验。临近毕业学年,学校应组织学生模拟面试,邀请企业人力资源专家做就业指导,丰富学生的就业知识和就业技能。虽然很多学校已在这方面做了工作,但力度不大。对于企业而言,校企合作使企业对学校和学生有更深的了解,有主动性和选择性来吸纳优秀毕业生,也能够提高企业在本行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学校可以充分利用企业和学生资源,为企业和优秀人才搭建双向选择的招聘平台,促进学生就业甚至是行业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4结束语

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案范文6

关键词:高校思想;媒介素养教育;政治教育伴随着信息全球化趋势的到来,如今媒介信息已经成为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媒介早已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几乎无处不再,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及行为。当代大学生生长在传媒业极速发展的时代,媒介所带来的传播内容,潜移默化地建构在大学生的脑海中,成为其思想的一部分,并外化成自己的行为习惯。媒介信息影响大学生的成长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在高校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成为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十分有必要。

一、媒介素养及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

在进行分析媒介素养教育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确媒介素养的概念。媒介素养,英文原词“media literacy”,中文直译是“具有正确使用、利用媒介的一种能力”。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自诞生之后,学者们对于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典型的定义是: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价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1]关于媒介素养教育,随着传媒业的不断发展与受众的不断分化和重组,此概念的内涵也会不断丰富和更新。各国学者对于这一概念也众说纷纭,尚没有统一的界定。加拿大安大略省教育部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定义是:旨在培养学生对媒介本质、媒介惯用的技巧和手段及其产生的效应的认知和判断力。[2]台湾教育部门公布的媒体素养教育政策白皮书中,明确了媒体素养教育的使命在于:(1)形塑健康媒体的社区和文化环境;(2)培养使用媒体、思辨媒体、近用媒体的行动转化与实践;(3)了解媒体资讯对民主社会健全发展的影响和重要性;(4)建构民主社会的公民传播权;(5)培育学生与公民独立学习和批判思考与问题解决能力。媒体素养教育的目标:了解媒体讯息内容、思辨媒体再现、反思阅听人的意义、分析媒体组织、影响和近用媒体等五部分。[3]我国大陆学者张志安、沈国麟认为:媒介素养教育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使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学生能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并且参与社会发展。[4]

综上所述,可以认为,关于媒介素养教育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培养正确的媒介认识,使其具备理解媒介与媒介环境的能力;二是学习媒介知识,使其能够正确掌操作媒介,熟练运用媒介,并可利用媒介达到完善自我的目的;三是在接受媒介信息中,能够去伪存真,对媒介信息具有正确的判断能力;二是具备合理使用媒介,并可利用媒介资源达到完善自我效果的能力。因此,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是指以大学生为对象,培养大学生正确认识媒介,理解媒介,合理使用媒介,并使其在使用媒介的过程中达到完善自我效果的能力。

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

1.媒介素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

传媒产业的兴起与发展无疑给社会和个人发展带了积极的影响,但伴随中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传媒产业的发展也向企业化、市场化方向发展,特别是入世后的集团化、娱乐化的发展态势下,以商业利益为导向的问题日益凸显,传媒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和挑战,在生存的重压下,只有迎合市场,走市场化的发展模式,这样的模式不可避免地带来许多消极影响,低俗、炒作、媚俗的现象致使新闻信息污染严重。各大媒体的娱乐节目层出不求,数量与日俱增,娱乐化倾向也愈演愈烈,超过了正常的发展态势,“娱乐至死”导致主流舆论逐渐被大众所忽视,极大的影响了大众传媒的健康发展。媒介素养教育在于培养人们正确认识媒介、使用媒介的能力,使其正确利用媒介资源达到完善自我的目的。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将正确的思想意识、政治观点、道德规范,通过教育引导的形式,传授给大学生,使他们符合正确的社会观念、道德规范、思想意识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和媒介素养教育的角度不同,方法不同,但其目的都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对大学生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学生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的目的。因此,媒介素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内容的合理扩展和延伸,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媒介素养教育是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手段

大众传媒日益渗入社会生活,其已成为人们观察世界,了解社会的重要工具,特别是对于大学生来说,长期生活在校园之中,大众传媒已经成为他们感知社会、了解社会的主要渠道之一。大众传媒的作用在其建构思想意识与政治理想的过程中不可小视。但是,大众传媒所建构的虚拟现实,往往与大学校园单纯的日常生活形成了巨大反差,大学生心智尚处在成长阶段,对媒介信息尚没有争取的批判能力,因此如何使大学生正确的认知媒介资源、客观的判断媒介信息、合理的使用媒介资源,进而使大学生通过正确的使用媒介来建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思想道德和政治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高校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判断传媒信息,合理使用传媒工具的能力,是改进和完善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补充。高校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合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于高校改进和完善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作的作用不可小视。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有效手段

1.建立完整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工作机制

媒介素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补充。因此,高校在制定思想政治教育体制过程中,应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重要部分,制定出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结合的实施机制。高校相关部门应当重视这种机制的建构,在人力、财力、物力上给予充分支持,结合高校自身实际特点,在考察、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完善的、有效的、切合高校实际的相关实施、管理机制。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对媒介素养教育管理的机制、制定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方案、制定操作性强的考核和操作办法等。值得注意的是,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机制、制度要依据时代特点不断进行修整,完善,使其符合时代特点。

2.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

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让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接受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渠道,无疑是最有收效的方法。高校可以根据课程安排,适当在思想政治教育类、传媒类课堂中加入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通过系统的课程设置,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系统性与现实性,方法更应灵活多变,拒绝刻板、生硬,使学生在生动的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最直观的接触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这一概念,通过教育建构正确使用媒介、正确批判媒介的意识。与此同时,高校应该重视媒介素养教育队伍的建设,还需要引进媒介素养教育的专门人才,也可聘请相关专家、媒介从业人员,开设短期课程或培训项目。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本校新闻传播类教师或思想政治类教师,对媒介素养教育展开研究,并可设立研究小组、课题组,让学生参与其中,加深其对媒介素养教育的认识。

3.重视大学生辅导员的媒介素养提升

大学生辅导员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他们的思想意识容易对学生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应当重视大学生辅导员媒介素养的提升。高校应当注重培养一支既精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又懂得传媒技术的大学生辅导员队伍。高校可以邀请专家、媒介从业人员为大学生辅导员进行讲座,也可组织大学生辅导员参加社会上传媒知识的培训,帮助提高大学生辅导员正确认知媒介技术,掌握大众传媒内容的产生流程和传播特点,对媒介信息具有较强的辨析评估能力。在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将所掌握的媒介知识传授予学生。如果一名大学生辅导员了解大学生话语体系,并具有较高媒介素养,这样在与学生展开交流的过程中,才能对学生的媒介素养进行正确引导,从而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效性。

4.注重校内现有资源的作用

社团活动、校园媒体、社会实践都是高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良好途径。大学生社团形式灵活多样,活动丰富多彩,最容易被大学生所接受。因此,高校在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过程中可充分利用大学生社团这一渠道,成立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社团,组织开展以媒介素养教育为主题的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建立与媒介接触的机会,例如,参观媒体机构,了解媒体节目的制作过程,参与新闻报道的全过程,与媒介从业人员面对面的交谈,让大学生真正深入媒介,亲自感知媒介,强化对媒介的感性认识。充分利用校园网、校报、校刊、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台等校内媒体,对媒介素养进行宣传和培训,也可让他们广泛参与到其中,亲自采写、编辑新闻、排版、亲自制作节目,以获得关于媒体的切身体会,加深对媒介的认识。(作者单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参考文献:

[1]韩芳.谈高师院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及途径[J].教育与职业2007,(9).161

[2]Media Literacy Online Project by College Of Education,University Of Oregon.转引自袁军.媒介素养教育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