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班级建设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班级建设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班级建设总结

大学班级建设总结范文1

大学生通过利用课余时间找份兼职工作打打工或在假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打寒、暑期工,实现体味生活已经成为了一种热潮。对大学生而言,挣钱是打工的首要目的,有人却认为挣钱不是打工的唯一目的,不少同学把打工看做是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许多学校也积极鼓励大学生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一方面可以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时间中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积累工作经验对日后的就业大有裨益。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思想观念的转变,大学生打工的形式开始变得异常丰富起来,22%的大学生选择网络公司;4%的大学生选择假期教师;19%的大学生选择市场调研员;13%的大学生选择营销策划员;16%的大学生选择做志愿者;9%的大学生选择做促销;5%的大学生选择到快餐厅做钟点工;12%的大学生选择其它。通过调查可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看法以及透析大学生生活实践情况,从而结合哲学分析大学生社会实践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解决方法,使大学生能正确对待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见真知,在往后的实践中能更好地接触社会、实践自己的专业技能,寻找发展的机会!

就我xx班而言。我班共有39人参加此次活动,其上交的暑期社会调查报告率为100%。从收上来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内容来看,绝大多数同学是非常认真的、负责的。最优秀的有以下俩位同学。

20××年1月23日—20××年2月11日xx同学在xx市旺鸣轩酒楼做了关于餐饮服务人员的调查报告,她向大家分享她的实践心得:这次寒假的社会实践很有意义,我见识了很多人,认识了很多人,也交到了一群不错的朋友。经历了一些事,理解了一些事,也看穿了一些事。谁会说没有收获呢,三毛曾说过,“年轻时,多经历一些事,多吃一点苦,绝对不是坏事”。

20××年1月19号—20××年2月28号xx同学在xx省永州市超市化妆品店做了有关化妆品销售的调查报告,她和同学们分享说:这是第一次正式与社会接轨踏上工作岗位,开始与以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每天在规定的时间上下班,上班期间要认真准时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不能草率敷衍了事。我们的肩上开始扛着民事责任,凡事得谨慎小心,否则随时可能要为一个小小的错误承担严重的后果付出巨大的代价,再也不是一句对不起和一纸道歉书所能解决。

传统的家教、推销翻译到现在的网吧管理员、市场调研员、快餐店钟点工、导游,甚至是一些大胆另类的选择,如替网络公司试玩游戏等都成为现在大学生打工时所选择的职业。有的大学生在假期里建立起了自己的网上商店,或者是在自己学校附近建立起了自己的摊点,为自己打工。尽管大学生“打工族”具备“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和自信,但他们也同样有着缺乏经验和辨别能力有限的“先天不足”。正因为如此,大学生因打工而上当受骗的事件才层出不穷,有的甚至被骗入传销组织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不少专家也纷纷呼吁,大学生打工要谨防陷阱,社会也应该关注和加强对大学生打工的规范和管理。

大学班级建设总结范文2

关键词:本科生;学风建设;班主任;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1-0140-02

一、引言

良好的大学本科教育包含从生理、心理到学业等多方面的培养,其中学业培养是大学本科教育的根本。学习风气对于大学生学业培养的影响是巨大的,良好的学习风气一经形成,学生身处其中就会不由自主地随风气去规范自身的学习态度和行为方法,实现主动学习[1]。当代大学生因面临学业难、就业难、人际关系处理难等多方面压力,产生了诸多心理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大学班级的学风建设。作为班级学风建设的主要负责人——高校班主任需要研究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二、当前高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学风是学生的行为规范和思想道德的集体表现,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和学习风气。近年来,全国各高校对于大学生培养中的学风建设工作越来越重视,高校学风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风气和环境[2]。然而,从班级学风建设和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来看,仍有以下问题亟待解决。

1.学习目标和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目标和动机是学习的第一推动力,学习动机明确的学生往往有较为积极的学习态度,会产生较为理想的学习效果。然而在当前社会变革的历史时期,由于受到自我至上、金钱至上等不良风气的影响,部分大学生缺乏对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正确认识,认为即使学习再好也难以获得未来在就业等社会竞争中的平等机会,难以端正学习态度。

2.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不正确。正确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是大学生高效、轻松学习的保障。部分大学生在学习习惯上难以实现从高中到大学的转变,无法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自我调控学习过程的能力较差。主要体现在学习无计划、不会科学利用时间,平时不注意听课和对重点难点的掌握不够,临到考试手忙脚乱,实际学习效果欠佳。

3.缺乏对班级学风不端现象的遏制机制。严谨的学风是对合格大学生的根本要求。在当前的大学学习中,存在着迟到旷课、抄袭作业和考试作弊等诸多的学风不端现象,直接影响到班级的学风建设成效。而仅仅依靠学生的自觉性或班干部的监督,又难以实现对这类现象的及时发现和遏制,因此建立针对各类学风不端现象的遏制机制十分必要。

三、面向大学班主任的班集学风建设模式

作为大学班集体学风建设的主要执行者,班主任的主要工作都应围绕着班级学风建设开展,包括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帮助后进学生学习等[3-4]。结合对上述高校学生培养中存在的学风建设相关问题分析,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构建适合于大学班集体特点的班级学风建设模式。

1.建立班级学风建设的常态管理机制。将学风教育宣传工作与例行的班会制度结合起来,在班会上安排专门的时间组织同学们学习学校在学风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并通过在班会上的互相沟通,及时深入了解班级每位学生的学习思想动态,了解个别学生由于学习生活环境变化导致出现的不适应等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除了学风宣传之外,班主任还应深入到班级学习第一线,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加强学风建设。(1)通过不定期听课和与任课老师的及时沟通,切实了解班级的学习情况。(2)由学习委员记考勤,每周提交给班主任,并在经常性的班会上通报出勤情况。(3)对于每周出现的主要学习问题由班主任和班级主要学生干部讨论解决方案,并在征求多数同学意见的基础上加以实施。

2.提出适合不同学生特点的学习激励计划。学风激励主要是以综合的教育管理手段和方法为刺激诱因,满足学生积极的心理需要,激发内在的学习驱动力,促使学生把外部刺激内化为个体的自觉学习行为。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帮扶,制订切实的困难学生帮扶计划,并要求挂科门次达到两门以上的学生必须参加帮扶计划。具体的帮扶计划可以包括自习,以及组织学习经验交流,并安排学习优秀的学生进行“一帮一”的活动,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等。

3.建立针对学风不端的遏制机制。完善学生评优中的学风不端一票否决机制,凡是发生学风不端行为的学生,不得参加评优评先活动,把学风建设作为先进个人和先进宿舍评测的重要条件。对于日常学习中班级学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如迟到旷课、抄袭作业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抽查,对学习态度不端正、旷课及补考较多的学生进行个别谈心,并以宿舍或小组为单位进行持续的监督,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认识,摆脱学习上的困境。对于考试中班级学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如考试抄袭、替考等),班主任应通过考前教育、考中检查和考后总结的方式进行监督。对于严重的违纪违规现象,要严格按照学校学籍管理规定处理,坚决遏制学风中的不良现象。

4.面向班主任工作的班级学风建设模式如下图所示。

学风建设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成败,加强学风建设和研究是高校学生培养中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本科班级作为大学生培养的基础单元,是高校学风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本文分析了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学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常态学风建设机制、专项激励机制和学风不端遏制机制等三个方面构建了班级学风建设模式,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提高学习效率,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为新时期的班主任学风建设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崔英辉.如何加强班级学风建设[J].现代阅读,2011,12(12):45.

[2]肖融,周阳.高校学风建设的现状与实践分析[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1,(12):71-76.

[3]王东博.浅谈班主任在大学生学风建设中的作用[J].经济视角:中,2011,(10):88-89.

大学班级建设总结范文3

大家晚上好!时光飞逝,大一上学期的生活已经离我们远去。相比于刚进入昭通师专的我们,随着这学期大家慢慢适应大学的学习与生活,对待活动的态度也有了自己的参与、选择,我们变得更加专业,对自己更负责任,已经能够很好地调整自己,驾驭大学。回望过去一学期的大学生活,在张老师、班主任关心关怀下,在系上和学生会的支持下,以及咱们11计网班班委和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下,本学期我们班取得了比较令人满意的成绩,现我对我本学期的工作做总结,不妥之处,敬请大家予以指正。现总结如下:

一、班级建设方面

1、班风建设,本学期班级气氛较和谐融洽,定期所召开班会以及班委会议,在班委会上大家发言都比较积极,对班级的工作提出了很多可行性意见和建议。

2、本学期班委的分工不是太明确,在我们班组织不同活动中,都提高了每位班委的组织、协调能力。同时各班委成员都能够基本上按时的完成自己的职责,从而使得班务工作效率有所提高。

3、班级文化建设,通过演讲比赛、双庆等不同的活动,调动同学们的热情度与参与度,为班级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而也在无形之中提升了班级的凝聚力与责任感,加快了班级的建设。不足的是我们班的班徽、班训、宗 旨。

4、本学期通过各项活动的举办,班委工作逐渐步入正轨,同时班委会成员之间增添了不少默契,宿舍与宿舍之间也加强了交流,同学与同学之间也加强了联系。

二、学风建设方面

1、大多数同学上课能做到不迟到、不早退,有事请假。但还是有一部分同学没有做到,希望你们改正不足,发杨优秀的方面,上课的时课课堂积极性较高,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

2、现在越来越多的同学为学习所投入的时间与精力大于以前,为了自己的目标去努力,尤其现在临近考试时最为突出。

3、纪律方面,我算不错,在班委的提醒下,同学们都能严格要求自己,从而使得班级管理有了较大的改善。

三、班级凝聚力建设(活动方面)本学期我们参加的活动有:

1、学前教育培训

2、开学迎新杯蓝球、足球的比赛

3、开学典礼

4、班委选举

5、学校校长助理讲座

6、铁飞燕讲座

7、宣传学校30多个社团的招聘新成员

8、计网班组织演讲晚会:演讲比赛:我们班精心组织的以“演讲比赛”活动中,同学们都积极参加,各显才艺。在本次的活动中,让同学们利用班级这一个舞台充分的展现了自己,也让其他同学更深刻的认识了自己,使得同学们的融合度大大提高,同时也有利于班级凝聚力的增强。

9、参加11计教班演讲

10、组织学生交助学金表,网上填报申请

11、组织班上同学交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12、组织全班体检

13、组织全班约定班规

14、迎班主任活动

15、宣传itat大赛报名

16、班委培训会

17、宣传培训班开班(office、3dmax)

18、组织到大礼堂参加“摇滚音乐”晚会

19、参加计科系英语口语大赛

20、宣传达人秀报名

21、宣传献血

22、拔河比赛

23、运动会初选

24、计科系演讲比赛

25、卡拉ok大赛

大学班级建设总结范文4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1]。树人就是广义的人才培养。班集体是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和载体,是学校党建、团建和学风建设工作的基层执行单元。本文基于笔者长期的工作实践,分析探索以班集体为载体来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目标的新模式。

一、关于班集体建设推进立德树人的理论思考

(一)班集体概念辨析

1.班集体不同于班级

班级是学校按照专业设置、生源特点、管理需要进行组织的群体,传统意义上的班级是为了完成教学和管理任务而设立,偏重于分而治之,未必有系统的教育管理。班集体则是班级发展的形式,优秀的班集体应当具备明确的发展目标、强有力的领导团队、正面积极的班级氛围,偏重于凝聚提升。在班集体建设和集体活动中,可以让学生学会正确处理得与失、奉献与索取、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班集体是协作性的集体,是在来自群体内部的内聚力推动下具有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能力的有机体。“班级组织自身就是一种无可替代的教育因素,具有非他莫属的教育价值。”[2]因此,班集体是有着内在教育生命力的集体。

2.先进班集体的作用

人是群居的动物,需要有强烈的归属感和组织依赖感。群体动力学、人际交往理论、心理学和社会学等理论表明,集体对个人有着强烈的带动作用。全面发展的先进班集体能够通过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与平台,给每一位学生展示自己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得失机会,帮助学生真正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对于高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先进班集体拥有自己的舆论教育氛围,不仅能够作为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发挥上传下达的作用,还将起到教育班集体成员的作用,使每位成员接受班集体共同理念的指导,达致自我教育。

先进班集体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根据这个发展目标,班集体的成员在集体中各司其职,整齐有序,共同努力,配合学校各项教育教学管理,达致自我管理。

班集体有自己强有力的领导团队,在领导团队的引导下,班集体成员能够对日常的学习生活秩序进行维护,确保集体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确保集体成员的合理诉求得到满足,具有自我服务的作用。

(二)立德树人内涵解析

1.“立德树人”的理论内涵

“立德”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也就是说,古人认为要达到至高境界,最基本的是树立良好的意志品德,其次才是实现事业上的建树,最后才是著书立说。这三个目标一直是古人追求的不朽事业,又叫人生的“三不朽”,而立德作为“三不朽”的首位更反映了古人对道德培育的重视。“树人”出于《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意思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规划应当是如何种粮食,十年之内最重要的规划应该是植树造林,而作为终身规划的事情应当是培养人才。

事实证明,“德”不可能自然形成而需要“立”,“人”不可能自发成才而需要“树”。“立德”是为了“树人”,而“树人”首先要“立德”[3]。当今社会,“立德”中的“德”也就是广义的道德和美德,即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德,立“社会主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之德,对于高校学生来说,也就是树立理想信念、集体主义精神、责任感、荣誉感等意志品质;而“树人”中的 “人”也是广义的人才,是高等教育事业要努力培养造就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

2.“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党的十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坚持立德树人”。在新形势下,国家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作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求高校不仅要向大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头脑,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使他们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班集体在“立德树人”中的主要功能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不管用什么样的劝说,也做不到一个正确组织起来的集体所能做到的一切。”“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集体就能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4]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学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并在无形的集体舆论中潜移默化、规范言行、陶冶情操。

第一,通过文化涵养,培育理想信念。文化讲求以文化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审美教育功能和吸引凝聚功能。班集体区别于其他组织的特征便是教育功能,这也是班集体文化形成的内因。良好班集体文化的形成是集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集体的追求体现了个人的理想,集体的氛围激励着个人的精神面貌、理想目标和拼搏动力。通过班集体文化建设,可以凝聚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抵制不良社会思潮的侵蚀,坚定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第二,通过氛围营造,培养责任感与荣誉感。班集体氛围即指班风,涵盖学风、舍风、考风、思想观念、精神面貌等,以集体言论和集体行为作为外在表现,以责任感与荣誉感作为内在追求。班集体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小社会”,学生在此集体居住、集体上课,遵循共同的课业要求和相同的培养方案,有特定的智力、思想、心理、情感的共同性和相融性以及特定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准则。加强班集体建设,更有利于营造小伙伴式的情感需求和成长需求,满足学生社会化成长需求和人际交往需求,并通过班级氛围营造和感染带动外在的言行,从而激发和强化学生内在的责任感与荣誉感。

第三,通过目标引领和规矩约束,提升整体素养。 班集体发展目标和班规会让每一位班集体成员将自身前途命运与班集体的整体发展紧密结合。人际交往理论认为,当学生为同一目标共同努力并且有所收获时会产生强烈的自我效能感。这种强烈的、持续性的自我效能感,会不断激励学生投入班集体建设中,从而最终实现自身与集体的价值统一、共同发展。因此班集体建设对个体发展表现出显著的引领和推动作用[5]。班集体还通过班规制约着集体成员的言行举止,指导成员的发展。比如:制定奖惩明确、落实彻底的班集体制度,营造遵纪守法、诚信负责的班集体氛围,树立见贤思齐、不贤自省的思想观念,促使班集体成员在维护集体荣誉的过程中也促成自身素养的提升。

第四,通过榜样示范,激励学习成长。高校班集体会涌现出各类的优秀个体,比如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各类学术竞赛获奖者、创业明星、优秀志愿者等等,他们会在学习成长方面发挥榜样的示范和激励作用,促使个体不断矫正自己的言行,向优秀迈进;会对班集体的所有成员产生正向的激励,从而带动班集体所有成员共同前进。

第五,通过和谐共赢,培育创新精神。班集体是由文化地域、家庭传统、个性特征各不相同的个体组成。如果能在班集体中营造和谐共赢、理解包容的氛围,就能实现每一个人价值的最大化。在这里,个性张扬不会受到压抑,与众不同的习惯特点能够受到包容,班集体成员之间团结友爱积极向上,必将激发他们的潜能,使其以高昂的情绪和奋发进取的精神积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个性和独立是创新的前提,而和谐共赢的班级氛围,也有助于不同思维的碰撞和观念的交融,更好地培育创新的火花,塑造创新的能力。

二、高校班集体建设的现状

高校班集体的建设现状也是和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以及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现状密切相关的。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文化多元化以及高校培养机制和管理模式的多样化都对高校班集体建设带来冲击。

(一)集体主义观念趋于淡化,则德无彰显

在社会转型期,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有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团结协作观念较差等问题。另外,当代大学生独生子女居多,他们思想活跃、个性独立、自我观念强,在个体特征上他们多才多艺、个性鲜明,然而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时,却带有明显的任性和狭隘。

对本校近500名学生的文化观问卷调查发现:65%的学生认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统一的,当它们发生冲突时,个人应服从集体”,35%的学生认为应该“优先考虑个人”“个人不能吃亏”。在“集体荣誉和自己关系大不大”的问题调研中,44%的学生认为不大,近28%的学生对班集体荣誉不关心。由此可见,虽然大部分学生的认识符合主流价值导向,但是在相当一部分学生中集体主义观念正趋于淡化,不利于其良好道德品质的塑造和形成。

(二)班级模式受到冲击,则人不合群

目前大学班级模式受到冲击,很多学生游离于班集体之外,班级诸事与己无关,或者自我奋斗,或者自我放弃、沉迷网络等虚拟世界。主要外因有三:

第一,社团活动影响集体。随着学生会、社团等学生组织的不断发展,兴趣爱好类的学生活动日益丰富,这对班集体中同学的日常交流产生了冲击。社团聚集了一批兴趣相投的学生经常参加活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他们参加班集体活动的时间,影响了班集体的建设。

第二,管理体制削弱集体。当前高校创设了形式多样的培养机制和管理模式,如教学管理学分化、大类招生、双学位制度、弹性学分制度、跨专业选课制度等,这些举措打破了传统的班集体界限,加上大学没有固定的教室,大学生上课较多随机选取座位,班集体成员共同学习的课堂时间少,更多的课余时间是个人自己安排,学生离散现象日趋明显。这容易导致学生的班集体意识淡薄,班级的凝聚力下降。

第三,网络文化冲击集体。随着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网络成为当代大学生大学生活的第二阵地。网络让大学生汲取了更多知识,但也让大学生养成了“和陌生人说心里话”的心境,QQ聊天、网游、博客等让大学生在虚拟世界里找到了精神寄托。网络、手机等传媒工具的发展使得学生所接触和可供选择的学习与生活的形式越发多样化,同学相处和互相了解的机会越来越少,班集体的群体性、共融性和交流性受到一定的冲击。

(三)班级组织活动较少,则心不凝聚

在对400名学生进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查问卷中,有关于参加班级活动的问题设计:“你愿意积极参加班级活动吗?你们班级活动组织的多不多?(双选)”问题的调查结果见图1。

根据图1可以看出,学生参加班级活动的意愿和班级组织活动的次数是不成正比的,绝大部分学生愿意参加班级活动,只有少数学生不愿意参加班级活动;认为班级组织活动次数多的人数远远低于认为班级组织活动次数少的人数。

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班级平时组织的活动较少,从而导致想要参加班级活动的学生无法参加。又是什么因素导致班级组织活动较少呢?一方面班干部可能会考虑到安全的问题和经费的问题而不敢或无力组织班级活动;另一方面则是班干部的不作为,有的班干部可能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较少主动积极地组织班级活动。第二,班级平时组织活动意义不大。虽然很多学生愿意参加班级活动,但是由于所参加的活动意义不大,专注于学习或者更加理性的学生可能就会避而远之,而将时间用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

(四)班委干部作用发挥不够,则班级无核心

班级委员是从学生群体中选拔出的优秀分子,他们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品质较好,热心班级事务,乐于助人,为人热情大方,在班级中发挥着引领者和模范带头者的作用。他们所引领的不仅仅是整个班集体的行为导向,还应引领班里的思想动态,维系班级凝聚力。但实际的情况是,很多班级的党员干部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调查显示,少数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较小,他们混同在学生党员之中,无法体现党员的先进性。在班委的作用发挥上,很多学生认为,能够发挥主要作用的就是班长,其次是团支书,而其他的班委成员则可有可无。这就导致班委整体的凝聚力不强,班集体缺少核心,不利于发挥集体效应。

(五)班集体建设缺少规划,则成长无合力

大学生班级的年限往往就是学生读大学的年限,除了学生转专业、留级、休学等意外状况的出现,一个班级陪伴一个学生的时间就是4年。一个班集体对学生大学生涯的影响是深刻的。这就要求班集体建设有长远规划,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和前瞻性。但是,当前的班集体建设很少具备长远意识和规划意识。无论是处理班级事务还是组织班级活动,班委成员凭着“拍拍脑袋”或一时兴起决定,无章可循。班委更是少有人会认识到齐心协力、同心同德对于一个班集体建设的重要性,因此更少有班级会重视精神方面的发展和规划。

调查显示,认为班风和班集体氛围对个人影响很大的有48%,认为不大和没有的占52%(见图2),但是认为班集体发展目标对个人有促进作用的占73%(见图3)。说明很多学生对班集体建设不太重视,但是对于班集体制定整体的发展努力目标还是很有期待。

从当前班集体建设的现状可以看出,集体主义观念弱化、管理模式受到冲击、班委作用发挥不够、班级活动组织太少、班集体建设缺少规划等等使得班集体凝聚力不强,学生对班集体的归属感和向心力比较弱,高校班集体建设面临挑战。

三、以班集体建设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实践探索―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为例

班集体是一个以责任关系彼此联结在一起的有着内在教育生命力的有机体。大学生正处于“立德树人”期的关键阶段,高校需要通过班集体建设来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我们发现,对班集体建设影响因素调研结果进行排序,排在第1位的是“班集体同学团结一致和班风”,排在第2位的是“优秀的班干部”,排在第3位的是“负责任的班主任和辅导员”,排在第4位的是“成功的班级活动”。

针对这些情况和前面的现状分析,我们在以往理论思考和工作实践总结的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以加强学生集体意识、责任意识、荣誉意识、成才意识为重点,开始了以班集体建设推动立德树人的实践探索。

(一)创新班集体建设模式

利用学校网络设立班级活动栏目,便于班级活动新闻及时上传,加强班级间的相互交流和成果展示。充分利用微信平台,顺应“微时代”和“互联网+”大潮,进行班级建设视频展示,宣传优秀班集体的建设成效。由本专业老师牵头,开发使用班主任管理信息系统,提高班级管理工作信息化水平,让每一位班主任都能够直观地查阅学生的个人信息及性格特点和奖惩情况等,并随时记录和补充相关信息,建立完善的学生档案,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

探索企业参与班级建设的新模式。联系公司对班级冠名并提供班费支持,在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奖励品行兼优学生、奖励优良学风班、奖励班级文化建设以及奖励班级活动等方面开展合作。

(二)凝练班集体活动品牌

广泛开展班集体建设系列活动:2014年11月举办“青春筑梦 携手远航”学风建设总结表彰大会,隆重表彰了十大优良学风先进班、学习进步班和十佳宿舍;2014年6月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佳主题团日活动评选;2015年3月表彰了十大优秀班级活动和校院两级优秀班主任;2015年3月开始部署十佳团支书、十佳班长、十佳班集体、学术先进班、社会实践先进班、考研优胜班评选;2015年4月在毕业生班级中开展班级视频大赛,凝聚班级大学4年的点点滴滴,将视频在学院微信平台展示,增强毕业班学生的归属感和荣誉感;2015年9月开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班歌大赛”;2015年10月到11月举办“责任与荣誉―信息学院2015年班级建设总结表彰大会”。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优良学风班”“十佳班集体”等班级建设品牌将形成榜样示范作用,“十佳团支书”“十佳班长”将营造个人以集体为荣的氛围,并激励优秀学生干部发挥作用,“十佳主题团日活动”“班歌大赛”以及正在策划中的班级文化建设展示大赛将成为推动班集体建设的活动品牌。

(三)完善班集体保障制度

完善班集体保障制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制度保障,二是组织保障。

第一,完善制度保障。建立健全班集体建设各项制度,使班集体建设各项举措制度化、规范化、常规化。不断完善《信息学院班主任工作实施细则》《信息学院关于加强班级建设的实施意见》《信息学院学风建设实施意见》等相关规章制度,从制度上推进班集体建设,力求完善班级建设工作机制,构建科学、合理、全面、富有可行性的先进班集体考评体系。注重班集体进步的程度和班级特色,并综合考虑年级高低、专业特色等差异,以思想政治、学风建设、科技创新、文体艺术、班级特色、社会实践以及诚信体系为主要内容,建立“达标”与“竞标”双核并驱、多元化多层级的先进班集体评选办法。

第二,完善组织保障。完善班集体管理架构,带好、用好班主任和学生干部。健全和完善学院统一领导、班主任辅导员齐抓共管的班级建设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班委、舍长等学生干部的作用,建立起覆盖宿舍、教室、操场等领域的立体化班级建设模式,把班委纳入学院人才培养整体战略规划,统一部署、统一实施。

(四)确立集体目标导向和集体贡献导向

发挥优秀班集体的典型示范作用,不仅周期性选报十佳班集体、优良学风班等,还要加大表彰和宣传力度,通过优秀班集体评选和表彰过程中对于各个班级在思想组织建设、班风学风建设、文化建设、情感氛围营造、体育健身活动以及寝室文化建设等各方面所取得成绩的展示,树立优秀典型,发扬先进事迹,营造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帮助班主任和班委以及班级每一名成员根据优秀示范,提出班集体分阶段的奋斗目标,并将奋斗目标及时转化为这个班集体的意志和行动,转化为每一个成员个人的理想追求和行为准则。

集体是由每一个个人组成的,集体的荣誉和集体的凝聚力离不开个人的奋斗,需要班级所有成员的参与和维护。因此,学院为提升班集体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立了评优集体贡献导向,在国家奖学金、各个层次的先进个人评选过程中加入集体贡献导向,在优秀班集体的个人享受到更多的评优机会。在这些措施的激励下,班集体建设的积极性大大增强。班委会和班级同学更加重视班集体的荣誉。

(五)加强班集体文化建设

大学班级建设总结范文5

关键词:高校 辅导员 班级建设 大学新生

高校辅导员是从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党建、学生日常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辅导员要从大一开始有目的性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工作以及班级建设,这样会对以后的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引导学生们适应大学生活,帮助学生们树立奋斗目标

对于大一学生来说,他们对大学生活甚至对未来有迷茫感。辅导员要引导帮助同学们完成高中到大学的角色转换,帮助同学们进行自我定位,积极引导学生们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让学生们进行大学四年的规划以及大一这一学年的详细规划,对学习的规划,对生活的规划,对闲暇时间的规划等等。这样,有助于学生们可以在自己的人生轨道上正常行驶。

2、班级建设

2.1 防止班级小分裂,合理配置班级成员

大学的课程安排又不像高中那样紧凑,大家有很多可以自己支配的闲暇时间。为了增强班级凝聚力,班级可制定个方案,合理配置班级的每一个同学参加班级的一个分组,使每个同学都有事情做,都能为班级的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比如,除了班团委构成外,还可细分以下小组:学习组、体育组、文艺组、网络组等。根据学生们的兴趣爱好加入该组,这样全班同学都有事可做,增加了学生们之间的联系和沟通,杜绝了宿舍为单位的小团体,充分发挥了学生们的积极性,为班级建设献计献策,增强了每一位同学对班集体的归属感。

2.2 加强学风建设,做到学有余而知不足

学习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这也是辅导员要为学生们强化的一个理念,即学习是大学的第一要务。对于大一的学生来说,他们会出现学习目标缺失和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不适应和对人际交往的不适应这几种情况。针对这个特点,辅导员可以组织高年级成绩优异的同学们跟同学们讲解分享学习方法,组织和高年级的同学们一起开展班级交流会。

2.3 抓好宿舍建设,营造良好环境

学生宿舍是学生的第二个学习场所,加强宿舍安全卫生管理,创建和谐宿舍,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由于大一的学生们对大学的宿舍管理规定不太明确,辅导员应在班会中告知大学学校的宿舍管理方法,如何营造整洁卫生的宿舍环境。为了充分发挥生活委员和安全委员的作用,辅导员可要求他们每周对宿舍进行一次卫生和安全的检查,排除安全隐患,结合情况进行宿舍卫生和安全分析,并在班会中进行总结。

2.4 丰富业余生活,增强班级凝聚力

班级活动可以增强班级凝聚力,加强学生们的集体观念。凝聚力大的班级,其成员的归属感比较强。无论是在班级里还是在学校学院里,笔者都鼓励学生们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主动融入班级和大学这样富有活力的集体事。在集体活动中,充分发挥个人优势,提高个人能力,还可以扩大交友面,互相学习,同时还能减轻心理上对新环境的陌生,减少孤独感的产生,促进他们更好地融入新环境当中。新生班级集更应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一系列的班级活动,为班级建设奠定良好而坚实的基础。

2.5 关爱学生,用爱让他们取暖

刚刚进入大学的新生,告别了高中生活进入了一个新的环境。一个班集一个家,班主任就是家长,在父母不在身边的情况下,辅导员需要给予学生们更多的关爱,让他们感觉到家的温暖。学生们在学校里可能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而他们第一个想到寻求帮助的人就是辅导员班主任。在笔者工作中,首先学会的第一点就是要有耐心,有责任心、有爱心地去帮助引导学生们。即使有的学生的依赖性很强,我们要耐心地帮助他们学会独立,积极引导他们独立地解决问题。辅导员班主任是一线工作人员,是和学生们亲密接触的老师,更是朋友关系。

3、虚拟班级建设

在班级建设中,应充分利用网络,重视虚拟班级建设。在笔者所带的两个班级都分别创建了班级博客,同时笔者也创建了自己的博客和微博,这不仅促进了同学们的交流,也同时能够锻炼文笔。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在大学四年中,这个博客能成为一个交流信息、联络感情、增加班级凝聚力的好去处。

班集的信息主要体现在博客当中,个人的信息动态可以在人人网、微博、飞信或QQ中得到获取。笔者几乎天天关注学生们的动态,积极参与评价和留言,深入学生们当中,了解学生们的动态,并能够及时地开展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4、充分调动班级骨干,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开学初,由于学生们彼此都不熟悉了解,可以通过自荐和选举的方式选拔班团干部。班团委组建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整个班集体的发展方向。

(1)为了了解班级情况以及充分发挥班团委员的作用,辅导员应定期召开班级例会以及班团委例会。积极调动和依靠班团委的力量展开各项工作,避免出现班团干部们身在其职,不谋其事的情况。

(2)为了对班干部进行动态管理,辅导员可要求在每个学期期末,全体班委会成员进行述职和民意调查。对于无法胜任本职工作、得不到同学们认可的班干部予以坚决的撤换。

(3)重视班干部们的培养,培养学生干部主动思考、主动工作的能力。就某一问题,辅导员给出指导性建议,具体事项放手他们去实施,让他们尽快成长。通过锻炼和提高班干部们各方面的素质,促进其自身成长进步的同时,也把他们打造成班级的骨干和核心。同时,一批成为班级主导和管理者的优秀学生干部更容易在学生中开展工作,利于班级的团结和发展。

5、结语

班级建设靠大家,班级建设应该从新生开始,在大一的时候要打好基础,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的习惯。如何在大学当中创建健康向上、学习氛围浓、凝聚力强的学习型班集体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大学生班集体建设更需要辅导员班主任的积极引导。深入了解班级中每个同学的情况,了解班级的学风、精神风貌,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更实。对待工作有热心,对待学生有爱心,对待问题有耐心,才能使辅导员班主任工作做得有声有色。

参考文献

大学班级建设总结范文6

关键词:学风建设 班级日志 独立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b)-0230-02

独立学院的学风建设一直是独立学院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重大主题。现有研究多从学风建设的概念探讨、存在问题和改革建议入手,为独立学院学风建设提供思路指导,但研究多停留于理论探讨,实证研究相对缺乏。本文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学风建设的现状为基础,通过对“班级日志”制度实施情况的效果评价,发掘更具实效性的大学生学风建设策略,为当前大学生学风建设提供参考。

1 班级日志

班级日志的起源可追溯到1953年赵启春发表于《人民教育》上的《我在建立班集体、指导少先队和教育个别儿童方面的经验》[1]一文。班级日志也称“班情日志、教室日志”等[2],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记录班级事务和班级学习生活的记事本,通常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课堂教学和听课情况,一是课堂以外的活动延伸。早期班级日志主要应用于中小学班级建设中,近年来被借鉴应用到大学生班级管理中,成为学生工作的新手段、新途径。

2 班级日志在独立学院学风建设中的具体实施过程

2.1 班级日志制度的建立和执行

班级日志由学院统一印发,每班每学期一本,由班干部轮流填写,填写对象为本院大一、大二各班级。基本信息包括学期计划、期末总结、班团干部通讯录、寝室安排等,主体部分则分“日常管理”和“一周小结”两部分。其中“日常管理”又分考勤登记、每日摘要和每日精彩三块,考勤登记记录每日课堂考勤情况,每日摘要填写班级当日综合素质考评情况,每日精彩填写班级开展的各类活动情况。“一周小结”是对主要记录本周班级取得的进步及存在问题,并提出整改对策。一周小结下面附“辅导员寄语”,由辅导员每周给出评语。

2.2 班级日志内容的定性分析

以笔者所带的大二计算机系7个班为例对班级日志的记录内容进行定性分析。一学期以来,42位学生干部参与记录,共完成“日常管理”560篇,“一周小结”112篇,“辅导员寄语”112篇。通过对记录的统计整理和分类[3],对反应的情况作以下归纳。

2.2.1 迟到、旷课和请假频次与学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班级日志中旷课名单的计数统计,并与上学期期末成绩的比较发现,本学期出现旷课现象的81人次中,有高达43人曾在上学期期末考试中出现过挂科现象,其中缺课超过5次的学生所占比例高达87.3%。七个班挂科人数占本班旷课总人数的百分比分别为:100%,71.4%,58.3%,50%,42.9%,41.7%,40%。可见平时课堂表现与学生学业成绩的整体相关性非常高,且有学期延续性。截止笔者投稿时,本学期期末考试尚未进行,因此无法用本学期的期末成绩与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对比研究,但是我们可以预测,学生的课堂表现将是学生学业成绩的有效预测指标。今后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对此数据进行挖掘。

2.2.2 学生的课堂反馈与学风建设之间的关系

通过整理,班级日志中出现了多处与课堂和任课老师相关的描述,摘取如下。

“今日数据结构老师表扬我们班上机认真”(2013.10.22)

“Java今天交作业,老师给了我们很多要求和指导,我们获益匪浅”(2013.11.06)

“下午上机时老师说我们班的氛围好,大家都很开心”(2013.11.07)

“Java课王老师在教授了Java知识之余,还分享了开发项目的经验,拓宽了我们的思维”(2013.11.13)

“演讲中看了一个视频,关于‘空巢老人’,很感人,也引人深思”(2013.11.19)

“今天是Java的第一次上机,老师指导得很详细,大家存在的问题大多数都当场解决了”(2013.11.27)

“第一节英语听力课,很多同学没有兴趣,老师找了一些有关口语的视频供大家欣赏,效果还不错”(2013.12.2)

“概率论老师讲课还是那么有激情,最喜欢他的课了”(2013.12.2)

从摘录的例子中可以看到,学生对于课堂的关注点主要分为以下四点:(1)教师肯定和表扬;(2)教师指导;(3)教学手段多样化(视频,课外知识补充等);(4)老师上课态度。任课老师的课堂教学风格和教学态度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和课堂表现。如何提高课堂互动的有效性是摆在学校和老师面前的重要课题,也是学风建设的核心。

2.2.3 学生对成绩的态度

班级日志中出现了多处关于考试的记录,简单摘录如下。

“今天大学物理课上老师通知下周有期中考试,上课氛围开始变得紧张,大家都认真开始复习了。”(2013.11.04)

“今天ACM老师宣布24号要考试了,期末将至,大家有种莫名的紧张感(2013.12.10)”

从摘录的例子中可以看到,学生对于考试的主要反应是“紧张”。耶基斯多德森定律认为,适度的紧张对激发学生动机最有效,中等强度的动机能够让学生达到最高作业水平。因此,课堂上老师提供作业布置和反馈,并提前澄清考试要求,对促进学生学习动机和行为有较积极的鼓励作用。

2.2.4 班委态度与班级日志记载之间的关系

对比上学期各班综合测评成绩发现,班委记录日志的认真程度和班级表现一致,越是表现良好的班级,班级日志记录的丰富度越高,反之记录的内容越简单。综合测评成绩高的班级,日志中积极词汇的使用率更高,而成绩低的班级消极词汇的使用率更高。可见,班委的认真程度和对班级的评价,对于班级班风建设是一个较为有效的指标。今后的研究中,可进一步对此展开量化研究。

2.2.5 辅导员反馈与班风建设之间的关系

辅导员的反馈对班级日志记载的内容有一定的导向作用,积极反馈的正向激励作用较大,消极反馈则起不到激励作用。辅导员寄语中强调的内容会在班级日志中体现。通过班级日志,辅导员能及时了解班级情况,更好地处理班级事务和突发事件。如通过组织召开旷课学生思想动员会、下班听课了解课堂表现等手段,进一步将班级日志反馈的结果应用到日常管理中,提高了处理问题的频率和效率,对班风建设的督促作用明显。

3 班级日志在独立学院学风建设中的效果评价

班级日志作为班级同学学习生活中重要的记录和分享形式,已成为班级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一学期的班级日志实践,学风建设起到了一定的效果,现将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启示总结如下:

3.1 掌握思想动态,预测学业成绩

班级日志最直观的体现是学生课堂表现,它为学生的操行评定提供了重要且令人信服的证据。通过半年的执行发现,它对于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评定有良好的预测力,并且为辅导员及时了解学生情况,持续关注学生表现,实施干预和指导班级学风建设指明了方向。

3.2 发挥班委表率,完善管理职能

班级日志的执行好坏,跟班干部的表率作用和对管理班级、服务同学的态度有密切关系。作为班委,能否客观诚实地记录班级同学的表现,能否关注到大多数同学的需求,能否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开展班级建设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班级日志执行的效果,并引导整个班级的班风、学风建设。

3.3 提供教学反馈,加强师生交流

班级日志为任课老师提供了及时的教学效果反馈。任课老师可以通过班级日志了解学生对自己课程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课程设计和进度,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最大化课堂效率和效果。班级日志也为辅导员和学生之间搭起了沟通的桥梁。辅导员可以不再纠结于班级管理的点点面面,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通过沟通和讨论,给学生必要的指导,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潜力。

3.4 研究不足和展望

班级日志在推进学生自我管理和班风建设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本文对班级日志在独立学院学生中的实施情况进行了效果评估,阐述了班级日志在推进学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本研究尚存在如下不足:首先,研究取样代表性不足,没有对比学院其他专业的班级日志实施情况,内外部效度有待更严格的考量。其次,对班级日志的理论探讨不够深入。第三,班级日志的实施效果需得到定量分析结果的支撑。第四,由于能力及时间限制,课题研究不够深入,所得结论也需进一步检验和完善。

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采用更有效的研究方法,如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加入群体或个别访谈、学生的期末成绩等指标,以增加研究的可靠性。此外还可以设计更加严格的对照组实验,控制干扰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总之,班级日志的实施对独立学院学风建设有着重要作用。我们应利用这个工具的优点,充分发挥学生、班干部和辅导员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三者之间及时有效的沟通,并最终促成学院良好学风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赵启春.我在建立班集体、指导少先队和教育个别儿童方面的经验[M].人民教育,1953:19-22.

[2] 卢庆熊.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好方法―― 教学质量的量化评定法[J].金陵职业大学学报,1999,14(3):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