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安全教育内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安全教育内容范文1
在学生成长中,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对于体育学科而言,室外课较多,许多动作具有一定危险性。因此,强化体育教学工作中的安全教育至关重要。教师要结合体育教学的有利契机,对学生强化各方面的安全教育,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一、强化日常宣讲,让安全意识植入学生脑海
安全工作必须常说常讲,要进行经常性、持续性的安全宣讲教育,让学生在脑海中绷紧安全意识这根弦,从而为他们的学习生活与成长提供有力保障。一是多讲述安全的意义。有些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不注意自我保护,安全意识淡漠,教师要通过持续性的教育,让学生明白安全第一,一旦因为安全事故失去生命,或是造成其他身体伤害,将会是无可挽回的惨痛损失。让学生的脑海中时刻重视安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二是多提多说安全要求。体育教学中的安全教育,除了涉及场地设施、动作及热身运动之外,还可以向学生的生活拓展。教师可针对各方面提出一系列安全要求,并时常提示,以防学生遗忘或思想不够重视。例如,上体育课时要穿着与体育运动相适宜的服装和鞋。在体育训练中要做好准备工作,避免身体机能受到损害。三是多讲负面案例进行警示。通过发生在学生身边或学生所熟悉的活生生的案例,对学生进行警示教育。例如,某地青少年因为忽视安全,在运动中不慎头脑着地造成脑震荡;有的学生在课间玩耍时没有注意安全,导致一位学生从楼梯跌落造成骨折等。这些负面警示案例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宣讲,让学生产生思想上的震撼,从而在内心提高安全意识。
二、突出重点内容,让学生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安全教育要密切结合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在重点环节、重点内容、重点部位进行强调,通过多方努力消除可能发生的各种事故。一是坚持运动前热身,防止身体损伤。学生从静止状态直接进入运动状态,身体机能可能会出现不适,有可能出现功能性损伤损害。所以体育教学前开展必要的热身运动非常重要。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做体操慢跑,使身体机能逐步进入运动状态,从而有效提高对学生身体机能的保护能力。二是坚持细致检查、消除安全隐患。体育教学设施、教学场地的安全非常重要。在每一节课之前,教师都应对教学场地进行认真细致的排查,例如,跑道是否湿滑,沙坑里有没有硬物、杂物,单杠双杠基础是否牢固等。另外,对体育器材的牢固程度、性能状态也要进行检查,确保每一件在课堂上运用的器械器材都符合功能状态要求。三是坚持动作保护避免意外伤害。在体育训练过程中,有些动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例如单杠双杠动作,学生因为体力不支容易出现意外情况。对此,在每一位学生进行动作训练时,教师都要做好应急预案防护,发现学生动作出现异常时应及时予以保护或终止训练,避免因为防护不到位而造成人身伤害。在体育教学中经常性开展常规安全检查,可以创造更加安全的环境,无论对于学生日常训练的开展,还是对教学目标任务的达成,都具有积极的作用。一方面,教师要重视安全检查,和学生共同训练热身,另一方面,还要对学生经常进行安全教育,要求学生在训练中注意防范各种可能带来的风险因素,养成自我保护意识,让安全意识成为学生心中紧绷的弦。
三、联系社会生活,让学生实现学以致用
体育教学中的安全教育宣讲与技巧指导,不仅仅着眼于体育教学自身,还要着眼于学生的成长,向学生的生活延伸,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对学生讲解饮食安全。饮食安全是当前中国全社会面临的一个普遍难题,从地沟油、三聚氰胺到各种说不出名的化学原料,食品安全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在教学中,可对学生强化饮食安全方面的技巧指导,例如怎样区别用药水泡过的海货,怎样区别打蜡的苹果,怎样判断鱼类肉类的新鲜程度等。让学生多一些食品安全方面的防范知识,多一些自我保护的技能技巧。二是对学生传授自我防护技能。当前各地社会治安形势参差不齐,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是体育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可向学生传授一些基本防护技能,例如在遇到不法侵害时,如何在最短时间内给对方以有力的还击,为自己逃离险境赢得时间。向学生讲解人身体中哪些部位属于薄弱环节,哪些部位可以撞击对方最薄弱的部位等。还可对学生进行对抗训练,在模拟环境下提高学生的技巧。三是向学生教授各类安全技巧。许多学生缺乏遇到突发事件的应对知识,例如遇到失火怎么办,遇到煤气泄漏怎么办,遇到触电怎么办,这些方面的知识技能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利用室内课时间,可向学生传授如何急救溺水人员、触电人员,以及在遇到骨折、脑溢血等患者时如何采取正确的姿势等待急救等。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体育教学中安全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广大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实际进行合理补充拓展,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安全知识与安全技能,从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吴寿祥 单位:江苏省高邮市甘垛镇澄阳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初中安全教育内容范文2
随着学校教育的发展,体育教育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体育教育不仅能够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增强学生的体制,而且能够锻炼学生的意志,对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因此,体育教育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但是在体育教育中,容易产生一些安全问题,严重威胁学生的生命健康。体育教育安全问题成为当前体育教育中的重点研究课题。研究体育教育安全问题不仅能够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体育教育的安全性,而且对体育教育的发展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1 中学体育教育安全问题的原因
1.1 缺乏安全意识
虽然,安全问题受到中学体育教学的高度重视,体育教师积极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但是,仍有部分中学的体育教育缺乏安全意识。首先,有些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教育之前,缺乏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导致体育安全被忽视而产生一系列的安全问题;其次,在体育课上,体育教师应对学生的体育锻炼进行指导和监督,避免学生因错误操作而造成安全问题。但是,部分教师在向学生传授体育技能之后,缺乏对学生的现场指导和监督,导致学生在技能练习的过程中发生事故;最后,部分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锻炼之前,缺乏准备活动,导致学生在剧烈的活动中造成身体的损伤。安全意识的缺乏是体育教育存在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
1.2 违规操作
违规操作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给学生的生命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首先,部分学校违反场地使用规则。在中学的体育教学中,由于中学的班级较多而体育场地紧缺,导致几个班级一起上体育课。学校在开展体育课程时,一个场地开展了多种体育锻炼,学生在体育锻炼时容易受其他班级的干扰而造成安全事故;其次,体育器材的违规使用也容易导致安全事故。学生不能按使用方法正确使用体育器材,可能会造成体育器材的损害,进而产生安全事故。
1.3 学生的身体状况
学生的身体状况也是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之一。首先,有些学生自身存在着一些生理疾病,不能参加剧烈的体育运动。学生未向体育老师如实禀告而造成安全隐患;其次,有的体育教师采用统一的标准要求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忽视了学生的体质差异,容易导致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出现安全事故;最后,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时,由于剧烈运动或错误动作也会造成安全问题。
1.4 体育器材存在的安全隐患
学生在体育课需要使用体育器材来进行体育锻炼。体育器材存在的安全隐患会导致安全事故。例如,有些中学的体育器材已经严重损坏,但是学校并没有及时更新体育器材,导致学生在使用体育器材时,因体育器材的损坏而造成安全事故。另外,一些体育器材本身存在着安全隐患。例如,实心球、标枪等体育器材如果在使用时,方向发生偏差,可能危害周围人的生命安全。
2 中学体育教学安全教育的策略
2.1 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
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是避免体育教育中安全问题的前提。因此,学校应加强体育安全的宣传,增强师生的额安全意识。首先,学校应提高体育教师的安全意识。为此,学校可以组织体育教师参加体育安全教育讲座,加强体育教师对体育安全的认识,使教师在开展体育教育时,积极重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生命安全的体育观念;其次,学校应学生安全意识的提高。学校可以通过校报、学校网站等加强对体育安全的宣传,提高学生的体育安全意识。
2.2 加强对体育教育的安全管理
体育教学安全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初中体育教育的安全性。因此,初中体育教学安全教育应加强对体育教育的安全管理。首先,学校应加强对体育教师的管理,明确体育教师的安全责任,加强体育教师对体育安全的重视;其次,学校应加强对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的管理。为此,学校应合理安排体育课程,避免几个班级同时进行不同项目的体育锻炼,互相影响而造成体育安全事故。同时,学校应加强对体育器材的管理与维修。定期检查体育器材的安全性,及时修补体育器材的安全隐患。另外,学校应重视体育器材的更新换代,及时淘汰损坏严重的体育器材,保证体育器材的安全性。
2.3 加强安全教育
首先,要加强体育安全理论知识的教育。学校应根据体育课程的内容编写符合本校学生使用的体育安全教材,加强体育安全理论教育,使学生养成在体育锻炼中重视体育安全的习惯;其次,要加强体育安全技能教育。体育教师在讲解体育技能的过程要向学生传授体育锻炼的安全技能并加强学生的实践锻炼,使学生掌握安全逃生技能。
2.4 重视外在环境对体育教育的影响
外在环境对体育教学有着重要影响,甚至会造成安全事故。因此,中学体育教学应重视外在环境对体育教育的影响。例如,遇到大雨和大雪天气,体育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教室上体育课,给学生讲解体育理论知识,运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播放体育赛事,加强学生对体育事业的了解,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避免因恶劣天气而造成的安全事故。
3 小结
中学体育教育能够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增强学生的体育技能,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着一系列的安全问题。学生学法安全意识、违规操作、学生的身体状况及体育器材存在的安全隐患都会使体育教育面临巨大的安全问题。文章从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加强对体育教育的安全管理、加强安全教育、重视外在环境对体育教育的影响等方面提出了中学体育教学安全教育的策略。分析中学体育教育安全问题不仅能够加强我们对体育安全的了解,而且对体育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初中安全教育内容范文3
【关键词】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建议
随着暑假的结束,各地的校园又活跃起来。在新学期开始的这个时候,校园的安全问题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当前由于连续扩大招生,实行淡化班级管理的学分制,加之大批外来人员进入高校务工而形成一个庞大的临时用工群体,校园周边环境复杂,对学生的教育管理难度加大,总体治安形势较为严峻。大学校园诸多不安全因素及大学生自身违法犯罪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威胁到高校的安全和稳定。如何加强学校的安全防范管理工作,增强大学生应对各种危险的意识,保障学校师生的健康,已成为新形势下维护社会稳定、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大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接受必要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学习和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技能,增强抵御各种危险的防范能力,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一、当前高校学生面临的安全问题
一是人身安全。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大学生的人身安全也会遭到不法侵犯冷别学生还会由于学业、生活和感情等问题而轻生、自残。
二是财产安全。由于校园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环境加上大学生自身的安全意识淡薄造成了盗窃、诈骗等案件频发,而大学生也成为不法分子敲诈勒索的重点对象。另外火灾的发生也会导致财产的损失。
三是防火安全。大学宿舍是人员密集之地如果用电不注意极易引起火灾。
四是交通安全。全国近几年死于交通事故人数每年达10万人左右,学生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学生非正常死亡人数的比例较大。
五是生活安全。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会遇到打工问题食品、安全问题、传染性疾病预防安全、旅游安全等这些问题极易造成学生的人身财产遭受损害。
二、加强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意义
保护学生的人身及财产安全,就是保护职业技术人才资源。学生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的提高,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在遇到危险时成功自救,把危险和损失降到最低,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对可能发生的危害有高度敏感性,自觉维护校园公共安全,防患于未然。学生在校学习文化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学习、了解、掌握一些安全常识,不仅可以减少自身在校期间的安全风险,还可以依靠法律法规的力量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加强高校学生安全教育,能够弥补中小学以及过去教育中安全知识和意识教育的不足,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及对危机防范意识和处置能力。加强在校生的安全教育,能够增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使其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的技能,提高安全防范能力,从而实现职业生涯中的安全与健康。
三、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学生安全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对安全教育工作重视不足
高校领导在管理校园的过程中,都会将重点放在了学习教育上,而往往会忽视了学生的安全教育,致使学生安全事故频发。例如,有些学生与社会上的不法分子交往,并把他们带入校园,引发了校园偷盗、校园暴力等危险事件。还有些学生,甚至也会加入的队伍当中。
(二)学生法律意识淡薄。
一是对法律知识了解不多。大学生在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基本都是学习与升学有关的知识,对法律方面的知识很少接触,到大学以后,虽然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上对宪法、民法、刑法等法律有所了解,但也了解不多,一知半解而已。二是意气用事,情绪偏激。大学正处在青春期,对新生事物抱有很强的好奇心,从众心理强,爱瞎起哄,遇事不冷静,哥们义气,易冲动而不计后果,稍有不顺,或出言不逊、或大打出手,严重者甚至拉帮结派打群架,给对方造成伤害,触犯法律。
(三)大学生安全教育队伍素质不高
新时期以来,大学生安全教育已经成为公众所关注的话题,然而学校却没有对安全教育工作加以重视,对教师队伍的素质要求也不高。当前,我国各大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要么是由普通教师担任,要么就是由学校安全保卫部门担任。普通教师只能够教会学生一些关于安全的理论知识,而安全保卫部门的人,却只懂得教学生一些普通的安全防范技术。这些担任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也不是很高,难以教出既懂得安全理论知识,又懂得将之运用于实际生活的学生。
四、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的建议
(一)加强学校重视,各部门联动。
首先要健全组织机构。各高校要成立以校级领导为主要责任人的领导小组,院系成立以党政领导为主要责任人的安全教育领导小组,层层落实,责任到人;其次要重视安全教育课。学校要将安全教育课列入日常教学计划,并配备专门的老师和教材,教学内容要形成体系,使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具有连贯性。再次思想上要高度重视。目前学校的安全教育往往都是临时性的,一般是迎接各种检查、节假日前或出现事故时才进行突击性的教育,平时很少抓,安全教育成了“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所以各高校领导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将大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最后要求保卫部门主抓,其他部门联动。学院保卫部门要加强大学生安全知识教育。教育内容包括消防安全知识教育;财产安全知识教育;交通安全知识教育;心理健康知识教育;网络安全知识及法规教育;外出游玩安全知识教育;识别传销知识教育;国防教育等。
(二)建立健全高校学生安全教育课程
开设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必修课程,是让大学生提高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基础的安全防范技能、培养安全态度、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的有效方式。安全教育课程的开设,可以让零散的、单一的、随意的安全教育变得规范化、制度化和系统化。
一是要课程定位:《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应为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必修课程,要求学生在入校后第一学期修习。同时随着年级的提升,也可设置心理、恋爱婚姻、求职权益维护等选修课程。二是师资队伍建设:吸纳选拔思政课教师、心理咨询老师、一线辅导员和保卫处工作人员等,组建一支专人负责、人员结构合理、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教师队伍。对教师进行培训,“请进来,走出去”,邀请外面专家来校讲课;将骨干教师送出去参加培训。采取集体研讨备课方式,确保授课质量。
(三)加强高校学生法律法规、校纪校规的教育。
加强对高校学生进行《治安管理处罚法》、《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宪法》、《国家安全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知识的教育,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运用法律有能力。此外,学校要安排一定的时间通过不同的方式组织学生学习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学生只有知道了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才能规范自己的行为。在这方面,笔者所在单位的做法值得借鉴,如开学初开展的“法制、安全在我心中”法制安全周教育活动;每学期开展一次“安全教育月活动”,包括开展一次“普及安全知识,确保生命安全”教育活动、观看警示教育电影、与片区公安分局为全院师生上一堂法制教育课,对特殊群体开展一次关爱行动等,通过活动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法律常识和守法意识。
(四)高校学生要主动的加强自我防范意识
大学生在校园内和校园外都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清少年必须学会自我保护。社会经验不足的青少年在面对侵害行为、自然灾害和意外伤害时往往因处于被动地位而受到侵害。因此在复杂的社会生活环境中青少年必须学会自我保护。自我保护是人的本能具备自我保护意识是未成年人向成熟迈进的重要一步。面对一些突发的事故和侵害裁们应该积极争取社会、学校和家庭等方面的保护。如果这些保护不能及时到位裁们就要尽自己所能用智慧和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青少年必须要学会自我保护树立防范意识知道防范的方法逐步培养自我防范的能力。
(五)建立家 - 校 - 社会联动机制
高校在学生入学伊始应与家长沟通,包括互留通讯方式,对家长进行常见安全问题的培训,如遇到学生安全事件应先与辅导员老师沟通确认,而不要盲目相信一些诈骗电话、短信;发现学生异常现象马上进行沟通获得准确信息。学校也可与公安、消防等部门密切合作,邀请专业人士到校指导,建立全社会关注高校安全问题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崔常铭,刘伟,刘冠廷.?浅谈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J]. 教育探索. 2013
初中安全教育内容范文4
关键词:体育游戏;课堂教学;初中生;健身;娱乐活动
玩是学生的天性,游戏是初中生进行体育活动的主要桥梁,所有游戏都是学生们的乐园,民间传统游戏,如棋类、电子、扑克等都得到了孩子们的迷恋,玩起来可以废寝忘食且乐此不疲。因为孩子们需要玩,玩即符合孩子的天性,也有益于青少年的身心成长。近年来,我国教育界也特别强调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重要位置,强调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体育新课程改革强调初中的体育教学中应该把游戏纳入课堂,用以调动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玩,提高教学效果。游戏教学法这种教学方式,就起到在教育中添加“欢乐”的作用。近年来,我国教育界也特别强调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重要位置,强调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体育新课程改革强调初中的体育教学中应该把游戏纳入课堂,用以调动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玩。提高教学效果。游戏教学法这种教学方式,就起到在教育中添加“欢乐”的作用。
通过对近几年来的总结、感悟发现,教师们上课时都喜欢运用游戏的形式来解决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积极性等问题。一堂体育课的成败取决于课中教师游戏的组织与运用是否成功。因此,我们通过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总结,对《新课程标准》解读的理解进行分析讨论等得出一些见解供同行们参考。
1 、体育游戏的概念及特征
1.1 体育游戏的概念. 所谓游戏教学法,就是以游戏的形式教学,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在欢乐愉快的活动中.在激烈的竞赛中,甚至是在刺激和上瘾中,不知不觉就学到了教材中的内容,学到了学生们必须掌握的课外科学知识。“游戏教学法”是“游戏”和“教学”二者的巧妙结合体,是一种全新的且收效显著的教学方法。体育游戏是游戏的一种,是以简单的规则为前提,以身体练习为基本内容,以游戏为形式,以增强体质、娱乐身心、陶冶情操为目的的特殊的体育活动。
1.2 初中体育游戏的特征.其基本特征是大众性、普及性和娱乐性。通常我们在体育课中运用的游戏都比较简单,它不需要专门的训练和较复杂的规则,参加游戏的人数没有限制,场地、器材以及比赛时间,也没有严格的规定,比较适合于青少年活动。因此,体育游戏深受学生的热爱,而教师也乐于采用此手段来达成教学目标,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2 、 游戏教学法在初中体育中的作用.大家都知道,游戏在体育教学中
以它丰富多彩的内容和生动活泼的组织形式,深受广大学生欢迎。因为它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活泼愉快的气氛中掌握动作技术,既锻炼了身体,又提高了素质,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游戏教学法在初中体育中的作用表现为:
2.1.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体育游戏形式多样、富于变化,游戏的涉及面很广,每个游戏都存在不同的教育意义,学生要通过游戏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单就短跑训练而言,就有迎面接力跑、换物赛跑、十字接力赛等形式。但即使是一个很有趣的游戏,如果只是机械地重复.时间久了学生也会感到厌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参与编创一些游戏环节,如50米快跑。过去就是一味强调练习次数,时间一长,学生就会觉得又累又烦,在教学中我向学生征求意见时,他们提出利用游戏和竞赛的方法,于是大家看,我将学生分成四组,进行追逐跑、接力跑,以及利用体操棒或实心球进行跨步跑,由于游戏中有学生的创造。就更能提高学生的速度和步幅,激发起他们参与的欲望,这时教师再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充分的肯定,就能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由消极变为积极;由平淡变为突出。这样的游戏既丰富了课堂的内涵,陶冶了情操。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2.2.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在体育教学中.通过做游戏,能有效的把体育项目带入之中,让他们对于枯燥的体育项目变得由不喜欢到喜欢,直至有兴趣。把游戏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游戏竞争中去体会“得第一”的快乐,去表现自我,无疑是抓住了学生的兴趣,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例如,在进行腿部力量训练的过程中,如果教师单纯教授动作要领,进行重复的弹跳训练,是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如果在这部分教学中加入游戏,让学生分组进行单脚接力跳的比赛或跳绳接力,就将枯燥的训练转化为游戏的形式。课堂氛围就会变得轻松、愉快,学生有了主动参与的愿望,必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 当前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游戏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纵观当前的体育课堂教学,无论是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的体育课堂,体育游戏都成为其课堂教学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或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再仔细观看不同学段的体育游戏情况,随着学段的提高,体育游戏的技术含量就越高,体育教师对体育游戏设置要求也就越高。而初中阶段,由于初中生的年龄正处在成长的特殊时期,使得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更难于把握,下面是体育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较常见的一些问题。
3.1 缺乏针对性,为了游戏而游戏的走秀现象细看初中学段的体育课堂教学情况,大部分教师为追求“快乐的课堂教学氛围”或是追求让“学生满脸笑容满头汗的教学效果”,整堂课学生大部分时间在游戏中度过,笑声与汗水交织在一起。但教师们却忽视了他们的课堂教学初衷——以游戏为教学手段或载体让学生学会某项技能,犯了为了游戏而游戏的走表面秀现象(其他学段可能也有此情况,在此不作研究)。
3.2 游戏安排的层次混乱,不能为体育教学服务体育教学是正确、熟练地掌握运动技能和增强体质的有效手段,但是由于必须多次、反复进行,有时往往会使学生感到枯燥和单调。如果在适当时候,教师将教学内容编排成体育游戏,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将有利于改变学生学习动作技能时的枯燥和单调感。然而,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在选择游戏时却没有考虑到体育教学规律、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每个游戏的特点,忽略了游戏安排的先后顺序、游戏的组织形式以及时间的分配,导致所选的游戏不能为教学主题服务。
3.3 游戏缺乏适宜的负荷“汗水与欢笑”是体育游戏的精彩与魅力所在,“汗水”意味着学生在游戏时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欢笑”意味着学生在游戏时要承受一定的心理负荷。只有两种负荷安排的恰到好处才能更好地体现出体育游戏的精彩与魅力,体现出其有用价值。体育游戏的负荷绝不是随心所欲,更不能认为体育游戏的负荷越大越好。在现实课堂教学中,教师们为了追求更佳的教学效果,往往认为学生的参与程度高,而且运动量较大,玩的满头汗水就是好的,这种错误观点有待端正。
3.4 游戏教学中安全教育的力度不够体育教学的成败关键之一在于安全,初中生的思维正处于未成熟与成熟之间,他们表现欲望强烈,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但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在游戏中较为莽撞,对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保护意识不强。而体育游戏的特征却充分地满足了他们的表现欲望,更是使得学生们忘我投入,安全自然抛之脑后。部分教师们在教学中却错误地认为初中生具有能较快理解游戏规则,掌握游戏方法的能力,相对小学生而言更懂事、更稳健,从而轻视了安全教育。这就是造成初中体育课堂中,安全事故多于小学段和高中段的原因之一。
3.5 游戏小结评价不够深刻全面体育游戏的小结讲解对教学效果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那种忽略和缺乏小结讲解的体育游戏,都会影响体育游戏的寓教于乐的效果。在现实课堂教学中教师们一般对整堂课都有所小结评价,但专门针对课中游戏的小结评价只是蜻蜓点水,不够深刻全面,而且也不多见,因此不能完全发挥体育游戏的教育意义。
4、 提高初中体育游戏课堂教学需明确的要素
4.1 明确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游戏的教学内涵体育课堂教学的初衷是通过体育课堂教学,让学生学会某项知识技能。而体育游戏则是达成让学生学会某项知识技能的手段或载体。因此,教师安排的体育游戏必须为课堂教学目标服务。在此前提下再来追求,游戏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参与程度。
4.2 明确体育游戏的对象体育游戏的对象是初中生,教师在安排游戏时要充分考虑到初中生的年龄特征以及时下的时代特征。当代的初中生个性与早期的初中生由于所处的年代不同,精神与物质条件的区别,使得他们出现了较大的个性变化。
5、 提高初中体育游戏课堂教学的措施
5.1 结合时代特征,借助潮流音像在明确初中体育游戏课堂教学要素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结合时代特征,不仅使游戏的内容体现出较强的针对性、灵活性和现实性,而且让学生感受到游戏与现实紧密相连,有一种就在眼前的感受,学生会产生新奇和跃跃欲试的感觉,从而调动起学生的游戏兴趣;借助潮流音像可以满足学生对于喜爱角色的表演欲,又可以利用学生急于展示自己所喜欢角色的能力,以此激发学生游戏的积极性。
5.2 结合年龄特征,遵循客观规律,加强安全教育编排的体育游戏必须符合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和遵循客观的由易到难,由量小到量大的学习规律,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顺序。由于初中生年龄个性的不稳定原因,在游戏中教师要随时强调安全教育,关注学生游戏安全。一般可以采用教学分组,层层管理的措施。
5.3 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承认个体差异是体育游戏安排运动负荷的关键。在游戏中,我们经常发现有的学生汗流浃背,气喘吁吁;有的学生面不改色,轻松自如;有的学生欢声笑语,有的学生神情呆板。学生中不光有性别差异、体质差异,还有个性差异,因此教师在安排游戏的运动负荷时要根据不同的个体进行分层,不同层次采用不同的要求或规则,来不同程度的满足学生的身心负荷。
5.4 自主分析,积极探究通过学生的合作分析,运用不同的战术,改变胜负关系,不改变游戏整体体力水平含量的同时,发挥智力作用,增加游戏的对抗性、知识性。教师及时给予点评,把智力与体力有机的结合,拓展游戏的外延,发展学生的求知欲,使游戏变得有趣、有知且富含哲理。
6、 游戏教学法的教学原则.
6.1.目的性教学原则宣传。游戏是为教学服务的.必须与教学密切相关。游戏教学法也应当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设计游戏时,教师应充分考虑教学的重难点和其它教学要求。就拿腿部力量的训练为例,教师设计的游戏时,必须突出动作要领,除了上面提及的单脚力跳的比赛外,教师还町组织学生跳简易的“竹竿舞”或者组织女同学进行一次“跳皮筋大赛”等,这种游戏的目的性很强,学生的参与面也很广,能调动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使游戏更有特色,更具魅力。
6.2.启发性教学原则。开展游戏是为了学习和巩同所学知识,活跃课堂气氛,但也应在游戏中注意学生的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富有创造性的游戏。例如,在短跑训练中,学生自编的“画人像”游戏颇具趣味性和可操作性,学生非常乐意参与。学生是这样设计游戏环节的:把每10个学生分为一组,在30米外放一块小黑板,要求学生听到口令后迅速跑到黑板前,画下一笔后再折返跑,最终组成一个人头像。“画人像”游戏,改变了以往单纯绕过障碍物的跑步练习,而是将跑步和画画联系在了一起,新颖有趣,每组学生画出的头像都是他们自己发挥想象力的结果。
游戏在体育教学中起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能活跃课堂气氛.把死气沉沉的体育课堂变活,让体育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从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变成既喜欢体育又喜欢体育课。游戏的运用能创造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提高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最新,更能让他们在游戏中相互合作、相互竞争,真正实施了体育新课程标准中提倡的社会适应目标与心理健康目标,让学生真正参与到体育中,为他们的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起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初中生是人生成长中的关键时期。广大一线体育教师应当高度重视,深入研究,将体育游戏与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以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新课程改革正处于发展和逐步完善阶段,需要教师们不懈的共同努力学习和实践研究,总结经验;我们不光要从宏观上改革进步,还要从微观产生质变,展示出体育游戏应有的魅力,发挥出其独特的功效,为体育课堂教育服务,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奉献。
参考文献
[1]毛振明.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2]刘福林.体育游戏[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初中安全教育内容范文5
关键词:翻转课堂;初中;思想品德课;思考
一、翻转课堂的概述
从整体上说,翻转课堂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理念。它是由“Flipped Class Model”或“Inverted Classroom”中翻译而来的。翻转课堂或反转课堂是它的简称。如果能把它很好地应用到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可以使相应课堂的参与性和吸引力得到极大的提升。具体地说,翻转课堂主要是对课堂内外的时间重新进行合理的调整,来实现以“教”为中心的课堂向以“学”为中心的课堂进行转化,进而实现教学课堂内容与形式上的转变,使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突出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翻转课堂的实现,需要具备三个条件:(1)需要学生具有很强的自觉性;(2)需要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网络环境;(3)学生必须具有足够的课余时间。在此基础上,学生课前观看相关教学视频进行自学,在课堂上针对自己的疑惑与同学进行讨论解决或者向老师求助解决。翻转课堂具有几个鲜明的特点:(1)相应的教学视频短小而精悍。这些视频具有很多功能,如暂停、回放。(2)对相应的学习流程进行了重建。它主要包括“信息传递”和“吸收内化”两个阶段。同时,相应的教学信息也更加清晰明确,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3)在复习检测方面,它也更加方便快捷。可见,翻转课堂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区别就是使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角色定位发生了互换,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老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二、关于翻转课堂应用于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思考
1.我国翻转课堂应用于初中思想品德课的现状
翻转课堂是一种很好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但我国对它的探索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就我国对翻转课堂的应用来看,并不乐观。从某种意义上说,当下的翻转课堂并不是真正的翻转。它只是把传统上的老师授课以网络视频的方式呈现,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学。这仅仅是披上了高科技的外衣,没有把翻转课堂的真正含义体现出来。实际上,它推卸了老师在教学中应有的责任。很显然,在相应的教学中,翻转课堂并没有发挥出它应有的价值。所谓的翻转课堂,主要体现在“翻转”上。比如,真正的翻转体现在老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课前的预习,以此来引导学生实现对课堂的有效探究。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实践中,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使翻转课堂融入其中,展现出“翻转”的特色。
2.翻转课堂应用于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对策
(1)需要创建相应的教学视频,实现形式与内容之间的互动。比如,对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安全法制教育知识点的讲解。在形式上,初中思想品德课可以引用国外翻转课堂的精髓,采用一些更适合我国课堂的教学方式,使书本上的那些概念和理论更加生动、形象,易于学生对相应知识点的理解和吸收。在对安全法制教育知识点方面,可以制作相应的微视频。在内容上,学生对法制安全教育知识点的接触,除了课本上的知识点外,还需要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知识和案例来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具体地,老师需要从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入手,对安全法制教育的相关知识点进行课前的视频收集和制作。而对于这些视频,需要根据老师授课的特点、班级学生的差异进行制作。视频制作好后,制作视频的老师可以把制作的短小教学精讲视频传到学校相应的网络学习平台上。老师可以在引导学生对安全法制教育知识点预习的基础上,使用平板电脑下载相应的教学视频进行再学习,做相应的预习检测题,之后,老师可以根据学生掌握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相应知识点的教学。
(2)课堂学习活动需要有组织地进行。对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公民人身权利知识点的学习。老师在课前把相应的知识点传递给学生以后,在课堂上,需要进行更高质量的学习活动。这样才能使学生把学习的知识点融入情境中去,做到学以致用。因此,在对公民人身权利知识点进行讲解的时候,可以进行探究式的学习活动,转换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与老师的角色关系。同时,在课堂上,学生需要先独立完成相关公民人身权利知识的作业,而那些相对较难的练习题,可以以小组的形式或者师生之间进行讨论来完成。老师在对课堂进行巡视的时候,可以对学生进行相应的个别指导。学生在完成相关练习之后,要对公民人身权利知识点练习试题的答案详解以及老师对相关试题的评析视频进行观看。对新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归纳总结。
当然,对于初中思想品德课,翻转课堂有效运用的对策还有很多,如,考核方式的转变、作业形式的转变等等。
总之,翻转课堂在我国教学的实践中虽然只是刚刚起步,但它所强调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强大挑战,对于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翻转课堂的应用也是如此。最后,作者希望本文在丰富读者知识世界的同时,也能引起他们对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的思考。
参考文献:
[1]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04).
[2]王姣姣.关于翻转课堂应用于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思考[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12).
初中安全教育内容范文6
校车安全直接关系广大学生的生命安全,关系社会的和谐稳定。为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校车管理工作,保障广大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市政府确定在全市中小学启动实施“平安校车”工程,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任务目标
二、基本原则
(一)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县(区)级以上人民政府是“平安校车”工程的实施主体和责任主体,对本地的校车安全负总责,主要负责人负直接责任。要建立教育、交通、安监、公安、财政、物价等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协作,合力推进“平安校车”工程实施。
(二)属地管理,以县为主。实施“平安校车”工程,按照学校驻地所属行政区划,实行“以县为主”管理,县(区)级人民政府负责辖区内“平安校车”工程的组织实施和运营管理。
(三)市场运作,财政补贴。要结合县(区)实际情况,由县(区)级以上人民政府设立的校车运营单位,通过市场运作的方式,为学校提供校车服务。县(区)级以上人民政府要安排财政资金,以适当形式予以补助。
(四)统筹规划、稳步推进。要根据城乡学生乘车需求,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优先在服务半径大、乘车人数多的学校和地区实施,并逐步在辖区内全面推开、不断完善。
三、实施要求
(一)总体要求。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学校办学形式和城乡地理差别,建立专用标准校车(中小学生)为主、公交专班服务(初中以上学生)为辅的“平安校车”运营网络,实现所有运营校车达到国家有关安全标准,通过“市场化运作、政府财政扶持、学生适度承担”的模式,保障有乘车需求的所有中小学生都能享受安全、便捷、廉价、优质的校车服务。
(二)实施步骤。
1.调研摸底。以县(区)为单位,对所辖行政区划内所有中小学校的位置布局、需乘车人数、家庭住址等进行调查统计,经县(区)政府确认后,报市教育局。
2.科学规划。各县(区)在对调查摸底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中小学“平安校车”工程总体规划,初步确定需配备校车数量、校车类型(采购专用校车或增设公交专班)、运营线路及费用分担等具体措施,分年度实施计划。各县(区)政府须于2012年5月底前制定《中小学“平安校车”工程规划方案》并报市备案。
3.试点运营。各县(区)根据《中小学“平安校车”工程规划方案》,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确定试点范围和运营线路,健全规章制度,强化宣传培训,加快推动实施,确保所有县(区)2012年8月底前试点运营,年底前完成辖区内规划任务的50%。
4.全面实施。各县(区)及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平安校车”工程试运营阶段的监管,在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完善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试点范围,按照规划实现全面覆盖。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职责。全市中小学“平安校车”工程由市政府统一组织领导,在市政府有关部门指导协助下,由县(区)政府具体负责本辖区工程的组织实施,有关部门密切协作、合力推进。
教育部门:负责对所属中小学乘车需求、位置布局的调查摸底,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工程规划、制定学生乘车安全守则,组织学校开展乘车安全教育,与运营单位做好学生交接,做好对运营单位接送学生车辆服务质量的监督评价,会同有关部门制定财政补助标准及管理办法等工作。
交通部门:负责合理规划校车采购配置和运行线路,强化对校车驾驶员、跟车安保员的审查、培训及管理,依法打击接送学生非法运营行为。
公安部门:负责组织开展校车安全技术检验、校车驾驶人审验及安全教育,办理校车登记和驾驶人准许驾驶校车签注,加强校车路面运行监管,查处校车及驾驶人交通安全违法行为;依照管理职责和权限,做好校园门口及其周边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的排查、设置与维护工作。建立校车户籍化管理档案和校车及驾驶人交通安全违法行为查处与抄告制度。配合教育部门和学校定期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财政部门:负责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校车财政补助、税费优惠减免等政策,落实补助资金,会同教育部门管理拨付。
物价部门:负责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将校车纳入城市公交车票价管理,实行低票价,会同教育部门制定学生乘坐校车票价。
安监部门:负责将学生道路交通安全和校车安全管理纳入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范围,列为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评的主要内容。
税务部门:按照国家有关的税收优惠政策规定,给予校车运营单位相应的政策扶持。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对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实行资格许可和实验室资格认定,对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设备进行计量检定,对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进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