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环境建设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消费环境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消费环境建设

消费环境建设范文1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6C-0097-03

2006年11月,我国启动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以下简称“示范校建设”),这是引领全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方向的一个重大举措,国家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支持100所高水平示范院校建设,力求通过示范校建设,使之成为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模范、改革的模范、管理的模范,带动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深化改革,加强管理,提升整体水平。

一、非示范性高职院校学习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必要性

(一)“示范校建设”工程的实施,拉大了示范校与非示范校之间的差距。非示范性职业院校,多数是由过去的中职学校升格而成,因为办学基础差,综合实力弱,无法入选国家示范校建设单位,“示范校建设”工程实施前,示范校和非示范校各方面条件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差距。“示范校建设”工程实施后,非示范校由于所得到的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与示范校相比差距较大,二者差距进一步加大。尽管如此,非示范校又必须与示范校面对着同样的招生、就业等外部办学环境,以至出现了“强弱”两极分化局面,非示范校竞争劣势进一步显现。如何借鉴或学习示范学校的办学经验,求得自身发展,是非示范性职业院校必须面对的一个严峻问题。

(二)非示范性高职院校学习示范性高职院校缺乏针对性、系统性和主动性。10多年来的“示范校建设”工程实施,在我国高职教育领域树立了一批领头的骨干示范学校,为全国高职院校提供了学习的样板,积累了宝贵的办学经验。全国高职院校也掀起了一股互帮互学的热潮,大多数非示范性学校纷纷派出人员到示范性学校进行参观学习和交流,但是由于时间有限、方法单一,多数“学习”都停留在听介绍创建经验、看硬件设施等肤浅层面上,学习借鉴缺乏针对性、系统性,成效不明显。

(三)示范校的带动能力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推广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创建经验,形成共振带动效应,促进全国高职院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升,是国家实施“示范校建设”工程的初衷。我国实践经验告诉我们,示范带动的途径大致有三种:一是由国家层面进行推动;二是通过示范校自身的传、帮、带;三是非示范校自身的主动学习。三种途径目前都在发挥各自的作用,特别是国家层面推动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成效也是有目共睹的。示范校自身的帮带作用,无论是从推动力度和能量上看,还是从实际的效果看作用都十分有限,无法达到国家设定的目标。非示范校主动借力发展,在职业教育已进入新发展的今天,必须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四)示范性高职院校软环境建设经验具有很大的学习借鉴空间。职业院校发展现实告诉我们,示范性高职院校所拥有的硬件环境,非示范性高职如果没有政府专项资金支持或大型企业赞助是难以复制的。但示范校软环境建设的经验却是完全可以学习和借鉴的。尤其是在办学理念、定位规划、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校企合作、校园文化建设、教学质量保?C体系构建等方面经验都是可以学习和借鉴的。非示范院校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学习和借鉴示范校软环境建设经验,提升学校内涵建设水平,发挥后发优势。

二、非示范性高职院校借力提升软环境建设水平的实践与探索

(一)更新教育理念,引领教育教学改革。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人的思想认识问题,需要更新思想观念,增强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品牌意识。坚持立德树人、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学生主体、人人成才;系统培养、多样成才;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并以此引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多次深入区内外示范性高职院校、产业园区和企业学习、参观考察,邀请区内外专家到学校开展专题讲座、专项工作指导,帮助师生员工进一步了解高职教育发展趋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时代赋予的新使命和新要求,树立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增强危机意识、竞争意识和质量意识,为学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造条件。

(二)明确定位规划,做好顶层设计。办学同质化问题已成为影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一大瓶颈,职业院校要赢得发展,必须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明确学校办学定位,错位思考,走特色发展道路。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学校发展定位规划制定,经过反复论证,提出“立足广西、依托行业、服务农村现代流通”的办学方向,学院发展的目标定位是:建成现代商贸和农村现代流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农村现代流通和合作经济组织急需人才培训示范基地、供销社行业和合作经济组织科技服务示范基地,以及桂商文化研究、传承、创新示范基地,建成“区域一流、特色鲜明、校园和谐、社会满意”的高水平高职院校。

(三)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主动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全力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牵头成立“广西现代商贸职教集团”,探索集团化办学模式。实施 “一系一所一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酒店与烹饪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大力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现代职业教学模式,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主动对接省级、国家级专业技能大赛,积极承办和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修订学校章程,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健全校企、产学深度合作机制;建立院系二级管理体制、“教学督导和行政督查双线并举”的督导模式。体制机制创新和系列教育教学改革,使学校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专业与经济社会发展,与行业产业升级改造的契合度、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满意度、学校对区域经济特别是农村现代流通业的贡献度明显提高。学院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近年来先后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等90多项荣誉。

(四)加强专业建设,优化专业布局。围绕学校定位规划,主动对接广西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升级改造布局,以学校优势特色专业为骨干,构建了财会金融、现代流通、信息化建设、旅游与餐饮、艺术设计等五大专业群;加大经费投入,完善专业办学条件,深化专业教学改革,重点打造会计、营销与策划、工商企业管理、电子商务、烹饪工艺与营养、服装设计等6个核心专业,其中会计、电子商务、烹饪工艺与营养、服装设计等4个专业分别获得广西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电子商务、会计、物流实训基地分别获得自治区示范性实训基地;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还走出国门,在泰国、马来西亚分别设立“中华民族美食体验和传承中心”,专业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形成以现代商贸和农村现代流通为核心的特色专业(群)协调发展格局。

(五)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高素质师资队伍是学院内涵建设和品牌建设的关键。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借鉴示范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成功做法,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建立健全教师培养工作机制,实施了青年教师培养、骨干教师培养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出台系列管理办法,开展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硕士博士等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选聘工作,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校内教师技能培训、企业挂职锻炼和送国内外师资培训基地学习,到国内著名高校做交流学者,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一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服务农村现代流通发展为己任,依托行业积极承担广西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规划、行业改革总体方案制订、“十三五“规划编制、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测算、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更新评估等工作,积极开展农产品经纪人培训、行业职工培训、农产品电子商务技术服务、专业技能培训、职业资格鉴定、专业技能比赛等多样化的社会服务活动,为广西农村经济以及行业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七)打造以“商”文化为特色的校园文化。秉承学校办学历史,以“商”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根基和本源,把“农商”“桂商”等文化内涵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围绕“立德弘商”的办学理念,建设标志性的“商”文化石刻,建设体现“商”文化内涵的“诚信书吧”,开辟了以“研商、弘商”为主题的“桂商大讲坛”“桂商文化沙龙”,建设了会计文化馆、饮食数字化文化馆和民族服饰文化馆。“诚实守信、勤奋务实、稳健收敛、吃苦耐劳”的桂商文化精神在广大师生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并成为学院发展的文化自觉和价值追求。

三、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软环境建设水平的思考

(一)加强软环境建设的规划设计。软环境建设需要从长计议,通过制定建设规划,做好顶层设计,以明确工作目标、基本任务、工作重点和建设标准,正确处理硬环境与软环境建设的关系;同时,在组织、人员和经费等方面提供保障,为软环境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

(二)以创建优质高职院校为目标,加强内涵建设。面对经济新常态和我国教育发展的新形势,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着由示范高职建设向优质高职建设转型发展的问题。高职院校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职业教育和专业人才成长规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需要,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教学标准体系,健全教?W质量管理和保障制度,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加强思想道德、人文素养教育和技术技能培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加强专业建设、优化专业结构、打造品牌专业;对接行业职业岗位能力要求,重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强“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加大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力度,引进国际先进的办学理念、管理模式、专业建设标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技术技能人才。朝着建设“高水平高职院校”和“高水平高职专业”方向发展。

(三)建立软环境建设的长效机制。软环境建设是一项长期和系统的工作,它不仅需要历史的沉淀,而且需要实践的检验。因此,建立健全软环境建设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明确学校办学定位,突出特色、错位发展;依法制定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章程及内部管理制度,建立教学自我诊断、自我改进和自我完善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绩效考评机制和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强化对教育教学过程的监督,充分发挥学校党委、纪检监察、工会、教代会、教工委、绩效考评办等部门的监督作用,促进学校协调健康发展。

消费环境建设范文2

关键词:生态消费;农村消费;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F0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10025004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由于非可持续性的消费和生产也使我国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生态问题。党的十报告指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生态消费,被提到了新的高度。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近些年来,农民收入增加,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模式逐步由投资拉动型向消费拉动型转变,农村消费不断扩大并逐步由生活必需品时代向耐用消费品时代转型。农村消费群体在社会消费中占有重要地位,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也离不开农民这一巨大消费主体的参与。由此可见,发展农村生态消费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环节,对实现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但从目前我国的现实情况看,我国农村的消费模式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同生态消费理念相违背,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迫切需要从我国农村实际情况出发,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农村生态消费模式,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

2生态文明视野下生态消费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和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1]。强调人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生态消费是基于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问题的出现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生活理念和消费方式, 它是指既符合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 满足人的消费需求, 又符合生态生产的发展水平, 不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一种消费行为[2]。生态消费符合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是适应人类进入生态文明时代的要求而形成的一种较高层面上的理性消费,具有适度性、可持续性、全面性等特点。生态消费的适度性指在保证人们生活质量的基础上将消费活动控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范围之内,并使之与一定时期的物质生产水平相适应,反对过度消费、奢侈消费。生态消费具有可持续性,生态消费追求在满足当代人生存发展需要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的生存发展权利,为后代人的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和资源保障,从而保证人类社会的健康、持久发展。此外,生态消费是一种全面的消费模式,在满足基本物质需求的同时更加注重精神文化消费,从而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全方位的提高。

在我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发展生态消费,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追求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和谐状态,是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

3发展农村生态消费是农村生态文明建

设的有力支撑十报告中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重点、难点也在农村。据统计,农村能源利用率仅为25%左右,农村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近百万吨,大部分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农业农村污染已经占到全国污染的1/3以上。资源的不合理消耗不仅导致农村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也导致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遭受严重侵蚀。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给予充分的关注,没有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农村生态文明,不仅需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转变农村发展方式,更需要对农村消费模式进行变革[3]。发展农村生态消费模式是理性、科学的选择,是对农村消费结构、消费方式、消费观念新的诠释,是实现农村生态文明的有力支撑,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重大。

3.1有利于建设环境友好型新农村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的消费能力逐步扩大,但同时我国农村的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建设环境友好型新农村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农村生态消费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具有环保性。在农村生产性活动中,一方面,倡导农民采用生态农业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等有害物质的使用量,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另一方面,要求农村企业引入先进的环保配套设施, 发展循环工艺,实现清洁生产, 减少资源投入和废物排放,做到废物再利用和资源化,逐步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真正统一[4]。在农村生活性活动中,要求农民适度消费,废弃物的排放要控制在环境的承载范围之内,改进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发展农村新能源开发,切实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3.2保障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当下,我国农村的土地、森林、水等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此时,发展农村生态消费,保障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成为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一方面,农村生态消费要求农业生产者依靠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实现高效生产,减轻对土地资源的过高依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同时保证森林资源不被大量砍伐,土地资源不被过度开发,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农村生态消费要求农村企业改变依靠资源与劳动力的大量投入来获得经济效益的粗放型生产模式,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施,提高劳动生产率,以最小的资源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另外,注重废弃物的回收与再利用,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切实保障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3促进农民的自由、全面发展

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离不开农民这一消费主体的参与,农民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实根基。发展农村生态消费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农民的自由、全面发展。首先,农村生态消费可以优化农村消费结构,倡导农民在满足物质消费需求的同时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消费,扩大农民在文化教育方面的消费比例,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增强生态环保意识,达到身心全面发展。其次,发展农村生态消费,有利于农民改变农村原有的“攀比消费”、“人情消费”等不科学、不健康的消费方式,形成科学的生活方式,摆脱农村传统落后文化的束缚,真正实现自由、全面发展。

4目前我国农村消费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发展,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深入,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村的消费在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的拉动下不断扩大。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917元,比上年增长13.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7893亿元,增长14.5%。但是在农村消费不断发展的背后,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4.1消费结构不合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消费结构优化显著,表现出由数量到质量、由单一到多元的发展特征。但是在农村消费结构中衣、食、住等低层次的消费仍占很大比重,精神文化消费比重仍然很低。有些农民在解决了吃穿后,把建造怎样的房子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而在文化消费基本上是贫乏的,读书看报、学习现代科学、掌握知识技术仍被认为是无关紧要的事情[5]。这不仅给农村资源环境造成压力,而且直接影响到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与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成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制约因素。

4.2消费行为不科学

由于受到农村自身条件的限制及传统消费观念的影响,目前我国农村消费中仍然存在许多不科学的行为。在农村的生产性消费方面,绝大多数农村生产者仍然依靠自然资源的大量投入、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以及付出较高的环境代价来获得效益,生产后的废弃物得不到合理的处理,粗放型的生产方式没有得到彻底转变。在农民的生活性消费中,一方面,存在过度节俭的消费观念,过于追求廉价而忽略消费的质量与安全,使假冒伪劣有机可乘,从而对自身的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另一方面,盲目攀比,面子消费、人情消费十分常见,特别是逢年过节时,盲目攀比、铺张浪费的现象更为普遍,过度消费,不仅给农民生活带来压力,而且造成了农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

4.3消费环境不完善

目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环境及消费条件虽有改观,但在交通设施、流通方式以及文娱设施等方面仍明显滞后。一方面,有些地区交通通讯设施不齐全,造成农村消费品流通不畅,一些流通方式如配送、销售、连锁经营等在农村还没有普遍发展,致使农民不能及时买到所需消费品。另外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市场秩序混乱,假冒伪劣产品泛滥,严重损害了农村消费者的权益。另一方面,农村缺乏供居民休闲的公共文化娱乐设施,在闲暇时农村居民,选择扑克、麻将来打发时间,致使赌博消费这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盛行。

5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农村生态消费模式

由上可知,目前我国农村消费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同生态消费的理念相违背,制约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也阻碍我国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因而转变农村消费观念,构建农村生态消费模式,显得尤为重要。在我国构建农村消费模式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必须从我国农村的现实情况出发,从经济、制度、文化等不同层面做出系统的努力。

5.1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构建农村生

态消费模式的前提构建农村生态消费模式,发展农村居民科学、健康的生态消费行为,需要有坚实的经济物质基础,只有当农民收入和农村生活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人们才有能力和意愿使消费方式朝着生态化的方向转变,农村生态消费才有实现的可能。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成果显著,农民收入增加,但仍然相对较低,城乡差距较大。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91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一方面,发展现代农业,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实现高效生产。同时,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另一方面,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与农村第三产业,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切实增加农民的收入。另外,要继续减轻农民负担,制定优惠扶持政策,加大对农业农村投入补贴力度,提高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5.2普及农民生态消费观念是构建农村生态消费模式

的内在动力意识具有能动性,农村居民是否具有生态消费的意识,直接影响到其在消费过程中的行为是否科学理性,直接影响到农村生态消费发展程度。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生态消费也日益被农村居民关注和接受,但生态消费的观念还没有深入人心,制约我国农村生态消费的发展。因此如何培育农村居民的生态消费观念,成为构建农村生态消费模式的一大重点。首先,建立农村生态消费教育中心,开展生态消费教育活动。设立专门的机构,针对农村普遍存在的消费热点,采取定期文艺汇演、现场讲座、公益活动等农村居民易于接受的形式,切实开展农村生态消费教育工作,倡导农村居民树立生态消费的生活理念。2012年3月,湖州市德清县成立了我国首个国民生态消费教育中心,得到良好的社会反响,这种经验值得在全国推广和借鉴。其次,强化农村青少年学生的生态消费教育工作,把生态消费教育融入到农村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通过培育最有活力和创造力的青少年学生群体的生态消费意识来推动农村生态观念的普及。最后,加强对农村领导干部的生态环保知识、生态消费理念的教育培训,在普及农民生态消费观念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5.3加强农村生态消费制度建设是构建农村生态消费

模式的制度保障在我国农村,由于受到教育水平、生活环境等的限制,建立农村生态消费模式仅仅依靠转变农村居民的消费理念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相应的制度保障。一方面,完善法律法规的建设。制定与我国农村实际情况相符合的农产品生态生产标准,规范农业生产者的生产行为;设置资源税,对有害于环境的乡镇企业课以重税, 运用法律手段限制非生态消费品的生产行为;对于农村污染物排放与垃圾回收等问题,可以采取强制性措施, 如: 收费、罚款和强制义务劳动等, 更有力地推动生态消费在农村的普及推广[6]。另一方面,制定相关的激励政策。制度建设需要强制与激励并用,建立农村生态消费还要扶持和激励。2011年,财政部、环保部联合颁布的《关于加强“十二五”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管理的指导意见》,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对农村地区生活、生产污水处理以及建立垃圾清运系统给予补贴,对节能产品进行价格补贴,同时,对于那些在推动农村生态消费发展过程中行动卓越的个人或组织进行表彰和奖励。

5.4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是构

建农村生态消费模式的外部条件近些年来,我国持续加大对农业农村投入力度,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但从整体来看我国农村的公共服务体系仍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薄弱,基础设施落后,消费环境相对较差。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消费模式的转变,影响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农村生态消费模式必须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改善农村消费环境,获得有利的外部条件。首先,完善农村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体系,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切实解决农民养老、医疗、教育等问题,以此降低农民生产生活中风险程度, 减少其未来生产和生活的不确定性, 他们才会有能力和意愿改变其传统消费行为。其次,优化农村消费环境。一方面,加强农村电力、电信、广播电视、交通等工程建设,不断改善农村地区的生态消费的配套设施,为农民营造良好的生态消费环境[7]。同时推进商业连锁经营向农村延伸,提供各种优质的产品,使农村居民有更多更好的消费选择。另一方面,加强对农村消费市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杜绝高污染产品,净化农村消费市场,优化农村消费环境,为农村生态消费模式构建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参考文献:

[1]潘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3-10(001).

[2]尹世杰.关于生态消费的几个问题[J].求索, 2000( 6 ): 14~15.

[3]戴迎华,张春梅.农村生态消费模式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39(28):17663~17665.

[4]杨艳,刘慧婷,徐懿佳.转变农村消费模式与实现生态消费[J].农村经济,2011(1):58~62.

[5]徐慧竹.新农村建设与农民消费模式转变[J].理论探索,2007(3):76~77.

消费环境建设范文3

关键词:环境友好型社会,对策,循环经济

 

环境问题是全世界各国人民所面临的共同问题。论文参考网。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条件, 环境质量是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因素。论文参考网。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社会化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成为危害国家安全的突出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目标;“十一五”规划纲要更是前所未有地将“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20%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作为未来5年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把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突出位置。可见,我国政府对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高度重视。

一、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涵

“环境友好”概念的提出:1992年联合国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中正式提出了“环境友好”的概念。2002年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对“环境友好”的认同程度进一步提高。2004年日本政府发表《环境保护白皮书》,明确提出了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涵: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新型的人类发展社会形态,是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具体形式,就是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反过来,良好的环境也会促进生产、改善生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王金南等人认为, 环境友好型社会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它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 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 以绿色科技为动力, 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 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实现可持续发展。其核心是从发展观念、消费理念和社会经济政策的环境友好性, 也就是从最根本的源头预防污染产生和生态破坏。

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意义

首先,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符合我国当前的国情。目前中国依然是发展中国家,区域发展不平衡,城市化程度较低,基本以农业人口为主,农业生产落后,贫穷人数众多。我国正处在重化工业和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对环境和资源的压力日益增大。我国高能耗、高物耗产业集中发展,高污染问题无法避免依然严峻。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消耗却居于世界前列。这些都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跨越式发展道路,也就是必须选择走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道路。

其次,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

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反过来,良好的环境也会促进生产、改善生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再次,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解决我国环境状况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是同期世界发达国家的几倍,但是,我国经济的增长依靠的是高能耗、高物耗、高排放、高污染换来的。环境问题在我国长期以来已经集中体现,程结构型、复合型、压缩型特点。生态平衡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已经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因此,解决当前的环境问题,成为我国政府的当务之急。要解决中国经济发展所遇到的资源、环境问题,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势在必行。

三、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几点对策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如何推动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成为我国今后必须研究解决的课题。本文认为,当前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着力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以循环经济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是与传统经济不同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它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使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具体体现。论文参考网。按照其原则,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实行清洁生产,在产业和工业园区进行生态化建设,努力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冲突。

2、倡导环境友好的生态伦理价值观念。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需要建立超越传统工业文明的生态文明,使人类在经济、科技、法律、伦理、政治等领域建立起一种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及对环境友好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我们应该加强舆论引导和监督,大力弘扬环境保护公益观念,理直气壮的宣传传统文化中那些优秀的环境伦理观,反对不符合国情和有损于环境友好的思想观念。在全国上下营造环境道德氛围和环境文化体系,使环保成为社会全体成员的自觉意识和行为习惯。

3、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决策体系。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新的社会发展形态,要创造向新的社会发展阶段转型的必要的政治保障条件,建立全面的政绩考核制度、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完善环境追究制度、民主监督制度、政府可持续消费制度等。

4、大力倡导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提倡适度消费、公平消费和绿色消费。通过环境友好的消费选择带动环境有好产品和服务的生产,通过生产技术与工艺的改进,降低环境友好型产品的生产成本,形成了消费与绿色生产之间的良性互动。同时实现由注重单一的物质消费向多元的减物质化文化和功能性消费转变,从注重自然资本密集型的消费转向技术、知识、服务密集型消费。

5、积极发展和应用环境友好的科学技术,进行技术革新与进步,为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科技支持。这样可以形成资源消耗少、资源和能源利用率高、低排放的生产体系,使人类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够控制在环境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6、积极探索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实践。在我国,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创建模式主要由各层面的生态创建活动组成。我们要继续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生态示范区,继续推荐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企业的建设,不断培育环境友好的文化氛围。

结论: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是解决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矛盾的有效措施,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当前和今后全社会应该积极探索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有效途径,加快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步伐。

参考文献:

1、王金南等,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涵与实现途径 环境保护,2006,(3)

2、李权时,环境友好型社会——天人和谐观的新飞跃 广东社会科学,2006,(4)

3、任勇,俞海等,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的认识基础及内涵 环境经济,2005,(12)

4、赵建军,构建可持续的环境友好型社会 前沿论坛,2007,(7)

5、徐卫国,环境友好型社会:背景、哲学基础及其构建 湖北社会主义学院院报2007,(1)

6、王碧峰,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问题讨论综述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8)

消费环境建设范文4

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度破坏的背景下提出的。西方社会在创造巨大生产力的过程中引发的生态危机,使得学术界不得不把研究视线放在超越工业文明的新的文明形态上。20世纪中期随着福特主义的推行和后福特主义的粉墨登场,工业文明带来了西方社会劳动者工资收入的大幅度增加,曾为少数富有人群享有的消费特权开始进入大众消费市场,消费社会逐步形成。消费社会以工业文明创造的大量消费品为基础,以消费主义消费方式为主要特征。消费主义把消费作为人生的终极目的和追求,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消费行为造成了数量巨大的社会资源的不必要耗损(简单来说就是浪费),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极大地破坏了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此时学术界对消费主义这种消费方式的批判不绝于耳,对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形态的向往跃然纸上。埃里克•诺伊迈耶指出,弱可持续性(假定资源可以替代)不能彻底缓解环境压力,强可持续性(假定资源不可替代)则能从根本上降低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伤害。后工业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从弱可持续性向强可持续性渐进的过程。埃里克•诺伊迈耶把消费模式的转型看作是实现生态文明和人类永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国内对生态文明的大量研究基于经济发展造成了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社会现实。近年来国内关于生态文明的研究涉及生态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两大部分,关于生态文明,学术界主要从历史演变和要素构成两个角度对其进行了认识。从人类文明形态的历史演变来看,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后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是对工业文明摧残自然环境的反思和文明重构。也有学者认为,从中国现实的国情出发,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并行才是未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应有状态。在从理论上对生态文明进行探讨的同时,学者们也看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问题。不管是生态意识的确立、生态制度的形成,还是生态行为的体现,都绕不开人们的消费问题。消费是社会产生的基本环节,是人类得以延续的基本活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在于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关注消费,关注科学合理的消费方式的确立。生态文明建设不是简单地指生态的恢复与建设、环境的治理与保护,而是一个庞大复杂的大系统。当前世界自然资源衰竭,生态环境破坏,都与人们不健康的甚至是有害的生活方式有关,并直接反映在消费上。生态文明消费观及其模式的确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子系统,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消费观和全面发展的消费模式、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消费观和绿色消费模式、和谐消费观与公平消费模式。

二、文化消费是可持续消费

一个社会的科学发展,必须正视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任何情况。私挖乱采、过度开发等生产消费问题和攀比消费、奢侈品消费、浪费等生活消费问题必须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这些行为严重地浪费了社会资源,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党的十报告明确地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凸显生态问题的严峻性。生态问题与消费紧密相关。消费涉及生产、生活两大领域,是整个社会的联动。人是消费的主体,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在西方消费主义汹汹攻势下,在大众传媒的推波助澜中,中国消费者在一望无垠的商品海洋中弱化了自我选择的能力,日渐消磨其主体性。人在消费中主体性的缺失必将导致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性不足。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是要形成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消费中存在的向自然界过度索取原材料、向自然界大量排放废弃物等行为,无疑直接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相悖。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能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消费。这样的消费应该是科学的、合理的、适度的、生态的。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期阶段,主要是强调提高单位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即弱可持续性消费为主。在弱可持续性消费取得显著成效的阶段,在已有成果基础上及时大力度转变人们的消费观念就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步骤。弱可持续性强调自然资本可以为人造资本代替,利用人造资本部分地替代自然资本,提高单位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强可持续性强调自然资源的不可替代性,要求改变消费观念、消费内容、消费方式,根本上降低消费者的物质消耗量,以实现资源利用的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从我国现实的国情出发,现有消费模式向弱可持续性消费,最终向强可持续性消费转变,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条必经之路。文化消费是可持续性消费。文化消费不但包含专门的精神、理论和其他文化产品的消费,也囊括了消费工具和手段的消费;既包含对文化产品的直接消费,(如电影电视节目、电子游戏软件、书籍、杂志的消费),也包含为了消费文化产品而消费各种物质消费品(如电视机、照相机、影碟机、计算机等),还需要各种各样的文化设施,如图书馆、展览馆、影剧院等。经济文化化和文化经济化的趋势日见端倪的21世纪,文化以其特有的强大的社会引导和整合功能,在当今经济市场化过程中将释放出巨大能量,文化已经成为一种软实力,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成为综合国力的象征。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目标:“中国未来的经济模式将由投资、出口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转变。”这种转变过程中,文化产业必将逐步发展壮大。通过文化产业的全面升级与创新,让消费者走进剧场、电影院、音乐厅,尤其是着力发展电影、动漫、游戏、演艺等文化产品,将“文化蛋糕”做大。文化消费是经济、社会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产物。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和奥德费ERG论,当人们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必然追求身心健康、精神充实、自我完善等高层次的精神需要。文化消费需求的增长总是受制于社会的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因此,文化消费水平能够更直接、更突出地反映出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程度。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必须推动文化消费,在文化消费中促进“文化立国”。引导文化消费可以带动国家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文化消费活动发展、成熟、规模的扩大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规模的大小以及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引导文化消费,促进个体文化消费支出的增加、文化修养和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塑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重视引导文化消费是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自信心、凝聚力和生命力的体现,有利于进一步整合民族精神,提升文化影响力,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在促进科学发展方面,文化消费使得消费不仅仅是因变量,而且也可以是一个自变量,一个导致某种社会结果的原因可以促进人力资本提升与人的全面发展,文化消费影响个人日后的生活机遇和生活质量。文化消费的质和量会直接影响进行消费体验的受众群体,后续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模式与文化素养需求。因此,文化消费本身也必然要求构建不断提升的高品质文化产品和高雅文化内涵服务的内容与载体。文化消费是高层次消费,人们的消费不能以“物质福利”为满足,不能以“必需品”为满足,而应该满足日益丰富的、高层次的享受和发展的需要。人的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文化消费,特别是通过接受教育和技术培训等高层次精神文化消费,才能使他们变成“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即能通晓整个生产系统的人”。同样,人的价值观的构建、思想品质的塑造、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艺术修养的培育等都有赖于高品位的精神文化消费。受到良好的熏陶,人的素质就会发生潜移默化的良好变化。因此,必须十分重视健康的精神文化消费,使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达到有机统一,提高消费质量,促进人全面发展。

三、当前我国文化消费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消费环境建设范文5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现代流通体系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确定为面向新时期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求以解决好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促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近年来,山东省东营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新路子,推进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着力构筑农村安全消费环境,取得了显著成效,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

一、东营市构筑农村安全消费环境的主要做法

2005年以来,东营市针对农村商品流通网络还不健全,经营设施落后,市场监管乏力,制假售假问题比较突出,农民维权意识较差的现状,在全市农村实施了“超市进乡镇,放心店进村,检验检测进市场,‘12315’进农村,建设药品配送网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网”为主要内容的“四进两网”工程,构筑农村安全消费环境。该市的主要做法是:

1.实施超市进乡镇、放心店进村

按照“小超市,大连锁”的思路,从2005年开始试点,规划用三年时间,在全市所有乡镇建设超市,千人以上的村建立放心店。乡镇超市和放心店要求按照商务部颁布的规范进行建设改造,并由市财政按照乡镇超市10万元~12万元、放心店4000元~50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乡镇超市和放心店实行连锁经营,做到统一配送、统一标识、统一定价、统一服务规范、统一管理。打破区域、行业和所有制界限,坚持内引外联,选择市内外具有实力和连锁经营管理经验的优势企业作为“龙头”,支持商贸流通企业直接到乡村建立直营店,引导农村现有零售店铺通过加盟和自愿连锁的方式加入到放心店网络中来。目前,全市36个乡镇中已建成16个乡镇超市、168家村级放心店,12个乡镇超市、118家村级放心店正在建设改造中。

2.实施检验检测进农村市场

在进一步完善市和县区肉菜粮检验检测体系的基础上,推动农副产品检验检测覆盖到全市农村所有市场和超市。督促市场主办单位落实自检制度,逐步建立以市场主办单位自检为基础,工商部门抽检为保障,社会检测机构复检为补充的检验检测网络。逐步在乡镇工商所建立农产品检验检测室,配备农产品检验检测车和快速检验检测设备,完善检测制度,正确引导经营和消费。

3.实施“12315”申诉举报网络机构进农村

在全市所有乡镇、行政村设立“12315”消费维权联络站(点),构建市、县、乡、村四级申诉举报网络,与基层消费者协会组织有机结合,并在市和县区消协的领导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具体负责农村商品流通领域质量监督、消费维权知识宣传、投诉举报信息收集、消费争议调解、日常工作联络等,有效解决消费者投诉难、维权难、获知难的问题。

4.健全完善农村药品配送网络

建立市药品集中招标统一配送领导小组办公室,2005年内全市农村药品统一配送基本做到了全覆盖。配送的药品必须通过集中招标采购,由药品中标企业或委托市和县区医药公司负责对所有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民营医院、个体诊所、零售药店等农村医疗机构统一配送。各农村医疗机构零售药品的价格,经物价主管部门审核公示后,按有关规定执行。

5.健全完善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网络

在乡镇政府设立食品药品监督协管站,配备监督协管员,在行政村配备信息监督员,以上人员均由各县区政府聘任和管理,并由市财政拨出专款,按每位协管员、信息员每月10元的标准给予通讯补贴。各乡镇、村食品药品监管组织和人员在食品药品行政管理部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具体负责本辖区内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协管、信息收集、投诉举报、法律法规宣传等事宜。目前已建立乡镇协管站56个,聘任协管人员2273名,实现了食品药品监管网络县、乡、村全覆盖。

二、东营市构筑农村安全消费环境的主要成效

东营市实施以“四进两网”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现代商品流通网络体系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农村消费环境,保障了农村食品药品安全,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是一项农民得实惠、企业拓市场、政府得民心、发展增后劲的“民心工程”。

1.改善了农村购物环境,激发了农村消费潜力

通过实施“四进两网”工程,制定了乡镇超市和村级放心店的建设标准,实行统一配送、统一标识、统一定价、统一服务规范、统一管理,让群众买得放心、用得方便。现在群众足不出乡甚至不用出村,就能放心买到所需商品,享受到城里人的购物环境,生活质量和生活品位得到很大提升,对促进农村购买力的释放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2.整合了农村流通网络,促进了零售企业发展

通过实施“四进两网”工程,探索以现代流通方式改造和整合基层传统营销网络,引导城市大型流通企业与供销社及民营企业进行嫁接、改造、并购、联合,利用原商业和供销社系统的网点设施,把发展现代流通方式与整合现有资源结合起来,提高内资商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及与外资商业企业的抗衡能力,在广大农村地区搭建现代化的“物流网络”,为商业流通企业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3.解决了农民维权难题,推动了和谐农村建设

通过实施“四进两网”工程,把超市、放心店、商品检验检测和消费维权联络站(点)建到农村,把药品配送网和食品药品监管网覆盖到农村,完善了食品药品安全日常监管、信息、信用、检验检测、标准化、预警应急处理、目标责任考核等七大体系建设,堵住了假冒伪劣商品和药品进入农村的源头,降低了农民的维权成本,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促进了和谐农村的建设。

4.带动了农村产业调整,增强了农村发展活力

通过实施“四进两网”工程,一方面为农民群众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和服务,降低了农民消费成本;另一方面发挥现代流通网络优势,在当地直接收购农副产品进入城镇超市中销售,形成了“基地―加工―市场”紧密结合的产业链条,让农民种得放心、卖得顺心,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降低了市场风险。2005年东营市就有300多个本地农副产品成功进入了全省乃至全国的现代物流配送网络,年购销额达3.7亿元。同时,农村现代流通网络的建设,还直接间接地促进了大批劳动力就地转移,让成千上万的普通农民,在自家门口就端上了可靠的饭碗,实现了脱贫致富。

三、东营市构筑农村安全消费环境的实践启示

东营市实施“四进两网”工程的实践启示我们,构筑农村安全消费环境是一项涉及面广、影响深远的系统工程。它不仅仅是为农民提供了便捷的消费条件,改变了农民的消费观念,更重要的是把农业生产与现代流通紧密地结合起来,把农村产业调整与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

1.坚持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量力而行

构筑农村安全消费环境是一项关系广大农村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要真正把好事办好,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量力而行,树立长期努力的思想。由于区域发展差距比较大,不同地区农民群众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因此,推动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一定要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确定合理的目标和进度,切实把握好质与量的关系,做到宁缺毋滥,稳步推进。

2.坚持城乡一体,各方联动,形成合力

构筑农村安全消费环境,并不仅仅是农村和农民的事情。各级政府必须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坚持城乡一体,各方联动,形成构建农村安全消费环境的合力。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和领导作用,农业、工商、质监、公安、药监、卫生、烟草等行政执法部门要通力配合,形成农村消费环境综合治理态势,构建完善的维权网络,降低农村消费者的维权成本。要加强信用体系建设,从体制、机制和法制等方面加快建设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信用制度,建立起政府、行业、社会三者相结合的评价体系。要重点落实好信用信息披露制度,积极推进农村食品企业信用信息库建设,做到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真正使信用体系建设成为一种有制度保障的资源。要整合监管资源,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纵向上建立市、县、乡、村层级领导的工作体系,在横上向建立以食品药品安全协调委员会为平台的职能部门工作体系,在动态上建立行业组织、协会、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监督员、信息员为补充的监督体系,最大化地利用和整合各方资源,形成纵向齐动、横向联动、动态互动的监管网络,保证监管到位。

3.坚持发展现代流通方式,推动双向流通,促进农民增收

农村流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先导”作用,其发育程度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村消费市场的开拓。发达国家的实践也表明,加快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对于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积极促进现代流通方式向农村延伸,逐步优化农村流通资源配置,建立起高效、畅通的流通网络,提高农村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要加快农村市场体系的建设,在传统的集贸、批发和零售等经营业态的基础上,针对农村市场的特点,引进新的商业经营业态,逐步发展以现代连锁经营为代表的零售流通产业。要积极发展农副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建立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新型营销体系,逐步形成健全的商品流通网络,一方面为农民提供“货真、价廉、便利、放心”的商品和服务,另一方面收购农产品进入连锁网络销售,促进农民增收。

4.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政策为手段,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由于农村人口密度低,消费需求分散,商业基础设施薄弱,物流系统不完善,经营成本高,导致商业企业在乡村投资回收期长,经济效益差。同时,农村流通又是一项基础性和具有一定公益性的工作,单纯依靠市场化的手段在短期内无法实现农村流通网络的完善,必须通过一定的政策措施,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为企业开设农村商业网点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因此,发展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真正发挥流通企业的主体作用,运用政策进行激励和约束,促进城乡之间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5.坚持以人为本,提高素质,增强农民维权能力

消费环境建设范文6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不断的深入人心,体现着自然、人类、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和谐一致的色消费,已成为21世纪消费的主题。它突破了以往消费增长与生态恶化、环境破坏不可协调的悖论,在人类消费模式经历原始生态型消费、线型消费、循环消费后,实现了质的转变。

自上个世纪60年代国际上萌发色消费开始,国外一些企业就不失时机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推行色营销活动,使消费者“色意识”不断觉醒,环保意识不断加强,色产品不断深入人心,同时消费者也社会责任感的角度出发,自觉或不自觉地承担起保护自身生存环境的责任。色消费模式从被提出至今也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国际消费者联合会从1997年开始,连续开展了以“可持续发展和色消费”为主题的活动,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等6个部门在1999年启动了以开辟色通道、培育色市场、提倡色消费为主要内容的“三工程”,中国消费者协会把2001年定为“色消费主题年”,并在2001年首次提出了“色消费”的概念,将其定为三层含义:(1)在消费内容上,倡导消费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色产品;(2)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置,不造成环境污染;(3)在消费观念上,引导消费者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

二、浙江省色消费模式发展现状分析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色消费则是生态经济、循环经济法发展的推动力,色消费成为浙江省“生态省”建设的重中之重。随着浙江省经济的腾飞,人们积累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开始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生活环境的改善,而不仅仅是满足最初的温饱需求。然而,过度消费、盲目消费、攀比消费和片面物质消费等消费观念和行为,导致资源严重浪费,损害身心健康,激化社会矛盾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于是,色消费模式的建立成为浙江省经济建设过程中的一个热门主题,成为未来“生态省’建设道路上不变得主旋律。

(一)“生态省”建设现状

浙江省自2004年开始“生态省”建设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就走在全国前列。早在2003年的“生态省”建设动员会上,原浙江省委书记就强调:“不重视生态的政府是不清醒的政府,不重视生态的干部是不称职的干部,不重视生态的企业是没有希望的企业,不重视生态的公民不能算是具备现代意识的公民。”第一次从理论和实践上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

浙江省在2003年就制定了《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提出了构建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经济体系。循环经济是生态经济的载体和抓手,自2005年召开全省循环经济大会以来,各地市、县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制定了全省发展循环经济的“911行动工程”,工业领域实施了“4121工程”,并同时实施“811行动”,以生态环境。目前,在各项行动推行三年之后,尽管“地少人多,资源匮乏”,浙江的生态环境还是发生了可喜的变化。2006年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了《全国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报告》浙江省生态环境状况成为全国最好。

(二)色消费模式发展现状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将目光投向农村,寻求一种有别于城市的静谧、安逸、健康的休闲方式。在有“七山-水两分田”之说的浙江,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被善于开拓的农民描绘成一张更加鲜活的山水画。开发农家乐,发展农村经济,建设新农村成为了省委、省政府农村工作的重点,各级党委、政府把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新亮点和促进农民增收的新增长点来抓,全省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显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浙江大部分欠发达县都属于山区县,是浙江名副其实的生态屏障。以台州仙居为例:(1)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来看其不适宜大规模聚集人口和产业;(2)从现有的开发密度来看,其整体的经济密度不高,但局部环境压力较大;(3)从发展潜力来看,其不具有大规模工业化的潜力。在“十一五”规划中的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下,这类的山区县被划入限制开发区域的可能性很大,所以必须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之路。色消费模式深入发展的今天,这些山区县积极采取的是生态保护,走的是宁静型的色消费现代化之路。所以,走以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型工业为重点的生态型产业发展之路,是目前以及未来必然的选择。

三、浙江省色消费模式发展趋势分析

如今,对浙江来说,建立色消费模式成为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相结合建设过程中的主要手段,也是内在动力,色消费模式是始终的不能脱离的核心。浙江各地区都具有自身的优势资源,在色消费模式的向导下,可以因地制宜,突破“地少人多,资源匮乏”的发展瓶颈,使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同步飞跃。

(一)经营色消费模式下的生态环境

1 培植色旅游业,这是核心。浙东水乡佛国,浙西名山名水,浙南奇山秀水,浙北丝乡古镇,都很具进一步向色神态转型的潜力,整合古文化旅游资源和优化旅游网络,开发农家风情旅游项目,都将为色消费模式的发展增色,使原本经济发展艰难的山区能立足优势,自律发展,获得生态财富。色旅游业将成为色消费模式发展的核心。

2 壮大色工业,这是关键。发展色工业,既是基于生态保护、又是基于工业经济的必然选择。综合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域合作、市场向导,浙江各地区,都可以根据自身资源因地制宜。色工业的壮大,是色消费模式的深化最为关键的一步。

3 开发色农业,这是基础。浙江自然条件优越,在历史上是以粮食生产为主的综合性农业省区。优越的农业自然资源,农业人口大省的农民经济需求、色消费市场趋势,以及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是发展色生态农业成为具有现实可行性的基本选择。色农业的开发,已经初显端倪,对色消费模式的进一步建立是基础中的基础。

4 营建色人居,这是重点。经济发展,最终在于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人居的生态化,既是人的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也是色消费模式下生态环境经营的突破口,同时,生态人居建设还会产生对生态产业发展的理念、消费、动力的支撑影响。

5 发展色服务业,这是纽带。色消费模式要发展,需要服务业支持市场连接、产业体系、产品提供。色生态服务业包括:清洁交通服务、生态经营技术服务、色商业营销服务、环保产品供给服务以及其他有关的生态服务。

(二)理念深化和政策支持

色消费模式要更好的发展,要让色消费由时尚变为每个消费者的自觉行动,关键的是要动员政府、企业、消费者共同参与,真正实现全民色消费。

1 注重教育,积极宣传。色消费推广的困难主要在于人们对色消费的意义还不是很了解,往往更加注重个人利益的得失,因此需要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和宣传方式,让人们了解色消费的实质,让人们意识到色消费是消费者作为一个公民应有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从“不受环境污染”变为“不要污染环境”。

2 进行技术创新,降低色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环保水平。生产企业要改进生产工艺,降低产品成本,使人们都能消费得起色产品。在生产中,要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实现无废少废清洁生产,尽量减少或消除生产过程中的有害物质的排放,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搞好资源的回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