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运维一体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智慧运维一体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智慧运维一体化

智慧运维一体化范文1

“众所周知,神经中枢在人体中起到了连接、协同、调节及控制的作用,以保证人体健康、协调。在智能楼宇中,SmartStruxure 楼宇管理解决方案通过将各个子系统进行跨平台融合,实现了系统智慧集成、软件智慧管理的互联互通,带来智能用户价值,助力打造创新的‘建筑绿色生产力’。” 施耐德电气能效及楼宇事业部建筑能效中心总监孙靖表示。

系统智慧集成

不同于传统楼宇自控系统的各子系统独立运行,SmartStruxure 楼宇管理解决方案智慧集成配电、照明、安防、暖通、监控、能源管理等多种子系统,通过统一平台便可对楼宇进行综合管理。不仅提高了楼宇系统全局处理能力,实现一体化服务,而且对建筑物能效进行优化与动态管理。

其中,通过智能配电设备联网,SmartStruxure 对能源供给与需求进行双向管理,兼顾了供电质量/ 用电安全及能效管理,实现智能配电系统集成。通过暖通空调、安全防范、智能照明三大系统集成,对建筑能耗按需优化,并将所有优化策略通过能效指标予以显示和评估。比如安防视频监控显示楼宇无人时,空调、灯光等电气设备会自动关闭,从而实现节能。

除了子系统之间的智慧集成,SmartStruxure 还可以通过与行业应用(如酒店客房管理系统、数据中心管理系统、工厂车间管理系统、民航航班信息系统等)集成,使建筑智能化真正服务于业务需求。

软件智慧管理

SmartStruxure 楼宇管理解决方案在大数据、云时代下深度融合楼宇管理与信息化,通过智慧的“大脑”——软件实现楼宇各子系统、楼宇系统与第三方系统、楼宇与智能终端之间的数据分享,让楼宇更智能,管理更简捷。SmartStruxure 兼容ISO 标准通信协议,无需硬件网关即可无缝集成LonWorks,BACNet,Modbus,Webservice等第三方设备,调试便捷,降低了调试及集成成本,实现各种专业应用。SmartStruxure 智能终端远程控制支持智能手机、平板电脑,通过手机可查看系统情况,实时观察现场情况,及时得到系统报警。

SmartStruxure 提供基于云的楼宇智能管理服务,包括故障检测及诊断、远程监控与分析、报告及维护,在满足日常楼宇操作和运维需求的同时,是工程优化计划的完美助手。

用户智能价值

施耐德电气倡导“建筑绿色生产力”的理念,致力于打造绿色、智慧、以人为本的建筑,为楼宇投资者提升楼宇的资产与品牌价值,为楼宇管理者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的运维手段,为楼宇使用者创造健康舒适的环境和智能体验。

SmartStruxure 凭借基础系统集成、软件智能管理,平衡、连通绿色生产力的三大驱动力,是对“建筑绿色生产力”的最佳诠释和践行:

投资绿色生产力

SmartStruxure 通过一体化综合管理平台和全生命周期的整体解决方案,简化管理流程,减少设备及人工成本,确保楼宇效益最大化;通过部署节能、环保、可持续的绿色建筑战略帮助楼宇管理者提升资产价值并延长资产寿命。运维绿色生产力

施耐德电气提供楼宇管理产品线,保证设备兼容性,增加调试便捷性。SmartStruxure 拥有易用、人性化、精美的操作界面,易于上手,提升运营水平;通过远程能效管理及能效服务、IT、云技术等,实现整个集团的参数对标及决策管理,达到能源与运营效率双提升。

智慧运维一体化范文2

仅仅三个月后,东华软件公告拟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所投资的项目与此前定增项目相比,除保留“中小商业银行一体化云服务平台项目”、“区域性数字医疗服务信息云平台项目”、“新一代IT运维管理系统项目”外,还增加了“智慧城市一体化解决方案项目”、“智慧矿山一体化信息平台项目”、“东华基础架构云平台项目”三个项目,且增加了3.08亿元。

毫无置疑,相比定增,可转债将弱化募资对二级市场的冲击力度,但是面对投资者对于“3个月后经济形势是否具备了确定性”的质疑,公司的闪烁其词却让整件事情显得越加扑朔迷离。

放弃增发改发可转债

东华软件公告显示,公司拟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0亿元,本次募集的资金主要投向6大项目。其中“中小商业银行一体化云服务平台项目”拟投入的资金最多,总金额为3.3亿元。其他的5个项目包括“区域性数字医疗服务信息云平台项目”拟投入1.94亿元,“新一代IT运维管理系统项目”拟投入1.32亿元,“智慧城市一体化解决方案项目”1.37亿元,“智慧矿山一体化信息平台项目”1亿元,“东华基础架构云平台项目”8419万元,累计为9.8亿元。公司表示,此次募集所投资的项目都是符合产业结构调整趋势的,也符合国家相关政策的,有利于提升公司在行业里的竞争力。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5个月前公司曾经非公开增发预案。公告显示拟发行不超过3610万股,发行价格不低于19.18元/股,募集资金不超过6.92亿元。而用途则是此次方案中募投项目中的前三个,单个项目拟投入的募集资金与今日公告中的三个项目相差不大。也就是说,公司此次将募集投资的项目增加了三个,而且募集资金的金额也提高了3.08亿元。

不过上次的增发预案仅仅过了两个多月,则被公司主动叫停。当日的公告表示,“目前整个经济形势前景不明朗,未来经济走势对IT市场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致使部分募投项目的建设产生不确定性”,所以公司计划终止实施定增事宜。然而时隔三个月,事情却又峰回路转,在股价连续大幅下挫的背景下公司不仅重启募资,还新增3.8亿元资金金额,底气从何而来?

针对这一疑问,记者注意到投资者关系平台上公司表示“之前采用的非公开发行方式募集资金,这种方式与市场上股价密切相关。很多实施了非公开发行的公司,因为股价下跌而被迫终止。”记者致电东华方面,公司工作人员也表示“从目前来看,可转债是最优的选择,在保本的基础上,以极低的利息获取公司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如果选择定向增发方式存在发不出去的可能性,而事实证明的确很多已经过会的公司,已经停止增发。”

与此同时,机构似乎也很配合公司这一解释,民生证券在有关东华软件发型可转债的研究报告中表示可转债票面利率较低,融资成本较低;同时可转债的转股过程使得股票供给缓慢增加,从而使得融资对EPS和股东的摊薄逐步释放,影响较小。

公司解释大摆乌龙

不过,把定增变为可发债完全归因于对二级市场的担忧,却显得过于牵强,事实是从定增方案出台(6月2日)到主动终止(8月28日),按照收盘价计算(前复权),公司股价并没有下跌,反而上涨了11%,因此并不存在公司担心的所谓因股价下跌而被迫终止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同时表示“之前非公开发行股票方案,我们提出的经济形势不明朗是二级市场前景不明朗”,这一解释却与当日公告中“目前整个经济形势前景不明朗,未来经济走势对IT市场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致使部分募投项目的建设产生不确定性”的说法明显大相径庭。

智慧运维一体化范文3

互联网时代,金融IT正面临着来自业务创新、敏捷开发、智慧运维、成本管控、合规与风控等多维度的挑战。同时,云计算、微服务、容器技术、运维一体化、软件机器人等技术逐步成熟,为传统金融IT的转型创造了新的机遇。

金融IT转型新思路

对于当前金融IT所面临的诸多挑战,专注于金融IT领域的专业咨询机构北京趋势引领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趋势引领)联合云厂商怡和祥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称怡和祥云)和珠海金智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智维)提出金融IT借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化等技术进行战略转型的创新思路。即以IT管理体系做管理落地支撑,借助金智维 “以业务监控为视角、以一体化运维(ITIL)流程管理为核心、以自主研发的软件机器人技术为手段”的KC系列产品,实现“一体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敏捷运维架构,通过怡和祥云的OpenBridge(怡和云桥)产品实现“轻应用、微服务、大平台”技术架构转型,实现“稳健+敏捷”的金融行业IT转型,为金融企业提升业务价值,快速满足业务创新与调整,保障业务稳健运营、资源优化与高效利用,保障信息安全,增强科技风险防范能力,以及节约IT运营成本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趋势引领是一家致力于帮助企业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IT管理咨询公司。自2007年至今,趋势引领已经为近百家企业提供过咨询服务。

北京趋势引领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邓宏表示:“咨询公司需要不断吸纳国内国际先进的IT管理方法,协助客户建立健全的IT服务,以支撑企业业务安全、高效运营。”

来自互联网金融的四大冲击

“双十一”交易额达到1207亿元,这背后支撑的科技手段对金融IT领域来说,同样影响深远。邓宏表示:“目前包括银行、证券等在内的传统金融业,正在受到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的巨大冲击。”

互联网金融深刻影响着金融IT未来的发展走向,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创新。大批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创新层出不穷,突破传统金融对物理网点的依赖,突破时空界限,7×24小时、随时随地的金融服务能力,对银行的影响比较大。并且从成本上来讲,一笔业务交易,传统银行的IT成本远高于互联网金融公司的,可能高几倍甚至十倍以上,这个就体现出成本的差异性。

二是互联网金融企业通过海量客户行为数据,实现精准营销、信用评级和风险控制,对比传统的金融风险控制更加可靠、实时。手机微信、支付宝、芝麻信用等互联网应用给用户带来便捷的使用体验,这背后的操作处理是以分布式计算和海量数据作为支撑,通过敏捷的方式获取更快速的业务竞争力,从对市场可以做出非常快速的响应。而传统的金融IT,从市场到业务识别到需求,再把需求传递给开发中心,然后给到数据中心再,使它能够支撑业务的发展和运营,这个周期比较长。而传统金融业更多是凭借传统方式来评估个人信用风险,效率上显得不够高。

三是业务竞争方式已从相对单纯的金融产品的竞争,演化为以客户为导向的,新场景、新体验、新功能、新应用的创新能力的竞争。

四是对金融格局的冲击,一些依赖地域优势、社区优势的小金融企业将面临较大生存压力。而这种压迫的态势传导至传统金融企业的信息科技部门就是四大挑战,即科技创新、敏捷高效、成本可控、安全合规。

邓宏认为:“基于以上四大冲击和挑战,金融行业的IT转型迫在眉睫,构建稳健、敏捷的金融IT势在必行。”

实现金融IT转型的四大武器

传统金融IT业发展进入拐点,企业转型已是必然。“这种转型我理解为有‘道’‘术’两个层次。‘道’是金融IT的定位、战略、格局。‘术’是技术平台或工具厂商所提供的稳健、敏捷的IT技术。咨询公司在‘道’的方面,技术平台型的工具厂商主要在‘术’层面。这也就构成了管理体系、标准、自动化、智能化等四大武器,来实现金融IT的转型。”邓宏表示。

在这个充满技术变革的时代,既稳定又敏捷的IT管理模式,将是新的符合金融行业发展需要的管理模式。以趋势引领为代表的IT咨询或培训机构,和金智维、怡和祥云这种技术平台或者工具厂商合作,成为金融IT行业的一种趋势。

邓宏表示:“IT咨询公司以客户为导向,基于客户的管理预期,在发展规划、管理规范、人员能力和意识上为客户提供服务,而工具厂商大多情况下是基于一种场景研发产品,以产品导向。把这两者之间进行结合,能够针对客户的具体问题定制化地找出解决方案,并且落地。趋势引领协助金融IT转型构建“稳健+敏捷”的IT管理体系,怡和祥云提供云技术架构转型,金智维实现运维一体化解决方案。”

怡和祥云充分考虑到对金融行业业务的“云化”改造,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提供了“底层IaaS服务+PaaS平台+微服务+金融服”四个方面的服务。其专业垂直领域的企业级PaaS平台OpenBridge支持敏捷,从设计、编码、测试、上线,到监控,所有环节里的所有数据都在一个闭环里,都存储在云端。并且平台具备了更多金融行业的属性,主要由资源管理、服务治理、持续集成管理与应用服务库四部分组成,使金融行业摆脱传统信息化平台带来的束缚,可以更加专注业务创新。

OpenBridge已在金融、能源、电信、政务等多个行业成功实施,助力行业云解决方案落地,加速行业信息资源共享化,成为企业云化转型的利器。

邓宏表示:“通过趋势引领和怡和祥云的合作,实现IT的稳健和敏捷,更好地支撑业务创新和运营。怡和祥云的平台非常有特色,其微服务、轻应用、大平台的发展趋势,正好与趋势引领自身的战略一致,借助怡和祥云,趋势引领为客户设计的管理思路能够更快地落地。”

金融IT的转型势在必行,新架构下的IT运维核心支撑在于自动化、智能化运维。金智维恰恰就提供了集中监控、运维管理平台,以及自主研发的软件机器人为核心技术的自动化运维方案。这里所说的机器人,并不是我们常看到的自动化人形机器人,而是软件机器人(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是一种软件工具,集合了AI工具集、行业组件及智能操作等功能,可以帮助人们自动执行多个数字化任务,比人更加精准、更加迅速。不仅可以提升工作效率,节约时间和成本,优化管理流程,还能把IT人员从机械、重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做更有价值的工作。此外,软件机器人还能杜绝人为差错所形成的操作事故,智能修复缩短了系统故障的修复时间。

金智维的软件机器人提供了1000多个AI工具集合,以往IT人员所做的一切事情,都可以通过AI工具集合模仿出来,实现自动化运维管理和统一作业调度。

智慧运维一体化范文4

云技术将逐渐成为大多数企业加快变革的核心动力,但许多企业因为可见性和可控性的考虑,对云计算多种交付模式的需求会与日俱增。甲骨文已经不再强调私有云或者公有云的严格区别,更多的是按照客户需要提供最合适的实施方式;在移动化方面,有调查显示,67%的员工在使用私人设备(BYOD)完成工作,由移动带来的安全和整合工作将对企业IT提出新的挑战;社交化将持续改变企业与其相关客户、合作伙伴等相互沟通的方式以及传统的商业规则,企业IT的社交化将更加炙手可热;大数据将会带动包括基础架构硬件、软件以及相关服务整个产业链的变革,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能够充分利用大数据的价值,促进业务的增长,而不仅仅是优化IT运维;在云计算的支撑和大数据的需求下,软硬件集成一体化将会得到更多用户的认可和需要。现在的一体机可以有效地帮助企业用户针对IT系统进行整合与优化,简单、方便地构建云计算平台。据IDC的最新研究,到 2015 年,65% 部署在私有云环境中的服务器将为一体机形态。

2013年,云计算、移动、社交和大数据的融合,将进一步推动企业级应用的发展,包括在中国市场高速发展的客户体验创新、电子商务、智慧城市、行业云服务等领域。

未来,客户体验的社群化、移动化和虚拟化新趋势将更加明显,客户期望在所有渠道、接触点和设备中获得简单、一致且相关的体验。甲骨文客户体验解决方案是一个基于云的技术平台,可以 整合多种渠道以提供跨渠道的一致体验,帮助企业通过社交化渠道、网络以及呼叫中心直接与其客户进行对话。

中国智慧城市云模式的实现需要不断优化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业务联动和资源整合,从云服务提供和云平台搭建同时切入,构建共享服务中心。甲骨文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构建在云计算技术基础之上,覆盖城市运营管理、经济发展和市民服务、教育云服务、医疗云服务的方方面面,帮助客户打造一致的城市运营管理支撑体系以及优质的城市服务供给管理体系。

智慧运维一体化范文5

浙江网新城云科技有限公司是浙大网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专业从事智慧城市业务的高科技公司。公司自成立初始,即提出“做中国领先的智慧城市云服务提供商”的宏愿。公司继承浙大网新“智能+互联+协同”的核心理念,将创新科技与前瞻性管理思维进行有机融合,为城市提供包括城市咨询规划、项目建设总包、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系统集成、智能运维在内的智慧城市360度全服务。

浙江网新城云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简称:网新城云)是浙大网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专业从事智慧城市业务的高科技公司。依托浙大网新专业IT服务的行业经验,与全球领先的解决方案供应商思科、IBM、微软、甲骨文,中国一流综合性大学浙江大学的战略合作关系,网新城云持续开展项目规划、工程总包、系统集成、软件开发、运营服务等业务,服务于快速发展的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因此,在本届软博会上,网新城云荣获“2012年中国智慧城市建设领军企业”殊荣。

公司自成立初始,即提出“做中国领先的智慧城市云服务提供商”的宏愿。公司继承浙大网新“智能+互联+协同”的核心理念,将创新科技与前瞻性管理思维进行有机融合,为城市提供包括城市咨询规划、项目建设总包、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系统集成、智能运维在内的智慧城市360度全服务。

对于城市客户,公司可以结合城市自身特色,深入挖掘城市需求,致力于为政府客户提供包括城市咨询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运营在内的一整套智慧城市管理解决方案,助力政府客户从行政管理向集约高效、服务型政府转变,最终提高城市的投资价值。城市价值可以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打造智慧城市样板。集约高效、快速整合智慧应用,为市民、企业、政府提供智慧城市服务,深度体现智慧城市内涵。二是创新现代服务业新模式。催生智慧城市平台运营商、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服务运营商等现代服务业新模式的出现。三是打造智慧城市产业链。发挥智慧城市的龙头效应带动产业整体发展,提升智慧服务业价值。四是提升城市产业竞争力:智慧产业联盟将带动物联网、云计算、软件服务业、现代服务业、装备制造业等多个产业合力发展,提升城市产业竞争力。

对于企业客户,公司在聚焦“智慧城市公共服务平台运营商”的自我价值定位的同时,全力缔造新型的城市合作联盟,与各类运营商、信息服务提供商、设备供应商等一同寻求合作共赢之道。对于信息服务提供商、设备供应商,网新城云可以在共同的标准之下,在操作系统与应用之间展开广泛合作,如在提供统一应用接入标准、应用接入服务、应用所需的公共数据与信息共享服务、 应用所需的通用基础设施、共享城市客户资源和市场机会等方面;还可以围绕建设城市公共服务操作系统展开合作,如在共享客户资源和信息、拉动运营商业务收入、提高运营商竞争能力、充分整合现有城市基础设施资源、催生新型城市基础设施运营商、提高增值服务能力等方面。

核心优势

网新具有智慧城市行家的专业地位。公司是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城市专业委员会重点单位,参与制定数字城市建设标准与规则;是浙江省物联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重点单位,参与制定浙江省物联网标准化建设;联合浙江大学、思科共同成立智能互联城市研发中心,为智慧城市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提供专业技术支撑。

网新是城市管理者的最佳合作伙伴。网新与杭州、舟山、昆山、株洲等多个城市先后确立了智慧城市建设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智慧城市关联业务已覆盖全国24个省份57个城市,承接了智慧株洲、智慧舟山、智慧韶山、杭州临平新城等多个城市顶层设计咨询规划项目,凭借高科技专业技术与创新管理思维相结合,深入挖掘城市客户需求与差异化优势,成为城市管理者的最佳合作伙伴。

网新缔造全新的城市产业联盟。网新先后与浙大中控、海康威视、浙江通信服务公司、中电科长江数据等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由竞争变合作,缔造全新的城市产业联盟,共同为城市客户提供一体化的智慧服务。

网新具有创新灵活的商业模式。率先开展以平台为基础的智慧城市建设思路,并提供BT/BOT、合资建设、集成总包等创新的商业模式,与城市客户、合作伙伴共建互赢生态圈,有效满足中国智慧城市快速发展的需求。

成功案例

智慧运维一体化范文6

关键词:小城镇;云平台;多规合一;众包模式

为了“优化经济社会结构,促进城市和城镇可持续发展”,国家和各地政府都在积极谋求促进智慧城市(镇)建设的有效方式。同时,伴随互联网时代的深刻变革,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智能化技术也对测绘行业不断地渗透[1],国内许多中心城市,如广州、厦门、重庆[2-4],就通过建设云服务平台降低了政府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提高政府服务信息资源的共享水平,为智慧城市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智慧城市建设,特别是规划与管理服务的建设需要有较好的区位条件、基础设施以及大量的经济投入,而小城市(镇)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技术人才较少,经济总量也相对较低。为了解决小城镇进一步智慧化发展存在的问题,急需低成本的信息化技术和手段,搭建一个规管部门与公众可互动参与的高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时空信息云平台。

1小城镇发展时空信息云平台的现状分析

湖北省神农架林区(副地级)是国内小城镇的突出代表。湖北省统计局的相关数据显示,该区城镇化水平低于全国及全省平均水平[5],存在有效的信息服务资源匮乏、信息化普及水平不高、政府规管机构众多但服务效能低下以及信息服务平台集成水平不高的问题。在神农架示范区发展城镇智慧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既符合自身条件,又具有普适代表性。1.1多源时空数据融合和多规合一问题。在当前的智慧城市建设中,为了优化测绘地理空间数据结构,对原有的基础数据进行数据扩充和重组,并引入了时间概念,形成新的时空数据。升级后,时空数据的公共服务能力和业务范围更广泛。而神农架林区还是按照“数字神农架”建设要求建设区域地理空间框架和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并没有解决数据标准落后、不统一、数据分散、时间不一致等问题,且在时间域与空间域上部分业务数据缺损,给数据融合带来困难[6]。针对这一现状,在形成神农架地区时空数据的基础上,在国家“多规合一”政策的支持下,研究制定对国土、规划、水利、交通等规划行业数据的整理、融合、更新和应用的解决方案,建立多规冲突检查规则,并确定冲突解决方案,推动国土、规划、水利、交通等公共地理空间信息的整合与融合。1.2信息更新与通达性要求。神农架由于区位、资金、技术与人才资源的瓶颈,采集地理空间数据与社会经济数据等基础数据的难度大,更新周期长,入库的成本难以支付。将“众包模式”引入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后,利用成本相对低、便利泛在的公众信息更新平台数据,革新了原有的地理数据和业务数据的采集更新方式,降低了平台建设与运维的成本[7],同时驱动普通民众加入到城镇监管中来,对小城市(镇)建设中的各类规划工程进行实时监督,提高了小城镇规划管理建设的动态处理快速与反应能力。1.3规划管理公共服务的集成需求。我国基层信息技术和基础网络设施建设发展势头强劲,但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和设计,信息服务体系普遍存在“信息孤岛”问题,即信息资源、信息产品虽多,但共享性差,各系统相互独立,未能协同高效利用。因此,急需低成本信息化建设手段和技术,快速搭建一个政府管理人员、执法人员和公众人员能够互动参与的总体集成的技术平台,能够及时、有效地为神农架小城市(镇)规划、管理、决策提供技术支持和相关支撑服务。

2云平台的建设内容

2.1服务环境的搭建。神农架小城镇时空信息云平台集成了湖北省时空信息云平台的应用成果,并采用通用的VMware虚拟化软件,将4台服务器以及相应的硬件存储设备集合成云计算平台的虚拟资源池;利用原网络系统,充分整合现有资源,节省了路由器、核心交换机等网络设备;安全设备上也共享了防火墙、VPN、入侵防御等网络安全设备资源。此外,基层部门节省了设立机房、购买硬件等基础设施资源及软件使用许可证的花费,代之以在云服务供应商的基础架构上搭建应用平台,并通过网络的方式直接从服务器上传递给用户。虚拟化的系统服务具有故障漂移、高速、冗余备份等优越功能[8],而且大大降低了云平台的建设维护成本,提高了平台的应用服务效率。2.2时空信息数据的融合与集成。神农架时空信息云平台在形成的时空数据基础上,采用统一口径、同一标准的底图和基础数据,融合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等多个规划业务数据,形成同一基底的规划底图和“多规合一”成果数据[9],推动了国土、规划、交通等公共地理空间信息的整合与融合。依据统一标准采集自移动终端的众包数据也加入进来,经技术处理后与已有的数据格网整合,并与国土、规划等各个部门的数据进行同步,实现监督反馈数据的联动更新。在此基础上,神农架时空信息云平台建立了集合基础地理信息、规划信息、公众反馈信息“三位一体”的业务数据中心,并建立动态机制,通过应用服务接口与现有的系统进行业务数据交换。同时,为了实现规划成果的共享,还提供各部门规划信息的查询服务,并引入专家决策系统进行综合分析,发现规划冲突并及时给各部门传递信息,从而建立多规信息管理汇通机制,实现各部门在数据上的互联互通,深化信息技术在国土资源和城乡规划编制工作各个环节的应用。2.3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应对神农架地区的实际情况,在互联网环境中,利用众包技术搭建规管公共服务体系,综合利用众源地理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现代测绘技术实现地理信息资源的互联共享[10]。规管部门实时众包任务信息,并提供可视化的背景底图作为参考,公众上传的数据经审核后也将在底图中进行更新。互联网+众包模式的规管服务系统的构建还可利用泛在网络使规管业务深入基层,为公众监督提供有效的渠道[11]。系统提供已审批的土地规划方案、建设用地规划方案等的在线浏览服务,公众可以以此为依据对实际建设进行监督。如若发现违规行为,可立刻申请提交检测数据。经相关部门审批核查后,在系统及门户网站上对违规行为进行公示。继规划数据的融合、众包数据的加入后,在云平台的服务层应用ArcGIS云管理系统及Skyline全景可视化系统。ArcGIS云管理系统充分整合了底层的基础设施资源,实现了多租户资源隔离和管理机制,同时,在其自服务系统中可以进行站点创建及策略配置,并进行数据服务及使用。经站点发送的数据服务,在全景可视化系统中结合矢量图层、DEM数据为用户呈现基于规划数据的二、三维场景,如图1、2所示;并在此基础上添加了动态图层,可实现在线标注;规划数据或相关社会经济发展数据中的隐含知识经分析挖掘后,也将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图1神农架Skyline在线全景可视化系统(三维)图2神农架二维可视化系统2.4总体技术路线。神农架小城市(镇)规划建设和管理时空信息云平台以湖北省时空信息云平台框架为基础,集成众包规管系统、云套件以及Skyline全景可视化系统。在上述各子系统研发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整合和门户集成,将孤立的各子系统及业务数据中心以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接口规范集成起来,形成一个协调的可相互通信的运行系统,并在用户权限、资源管理、安全管理、信息检索上开展协同整合,最终形成统一界面的一体化平台,通过门户系统实现对分散的信息源和应用系统的集中[12]。最终,构建了数据互通、业务互联、资源共享的一体化云服务平台,从数据采集存储、服务与管理、应用定制与使用,形成了一套新型的一体化按需服务的云服务流程,如图3所示。2.5主要创新点。1)在示范区对象的选择上,选择了城、镇共存的最基层地理单元——小城镇组群,有利于研究城、镇协同规划管理应用示范,并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的要求十分契合。2)在多源、异构、不同时相的业务数据的处理上,利用数据格网、数据融合、多粒度并行计算等技术,完成了多规合一工作,实现了时空数据的实时管理和同步更新。3)在新技术的应用创新方面,云计算、互联网和众包技术等前沿技术的应用借力远程智力和技术资源突破了小城镇信息化建设面临的经济、技术等方面的瓶颈,极大地提升了区域信息服务水平,提升了城镇规划管理效率。

3结语

在已有“数字神农架”、“湖北省时空信息云平台”的基础上,提出小城镇智慧规划与管理服务时空信息云平台的建设方案,重点解决了时空数据资源标准不一致、缺乏规划建设和管理服务集成的问题;创造性地利用互联网和众包技术加入了公众信息,低成本地获取数据信息,实现了小城镇的精细化管理和泛在化服务;并有效地集成了已有的信息服务系统,构建了开放、高效的一体化云平台运行框架。综合上述成果,在神农架林区开展示范,满足了各规划管理部门的建设、管理和共享需求,对小城镇时空信息云平台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肖建华,彭清山,李海亭.测绘4.0:互联网时代下的测绘地理信息[J].测绘通报,2015(7):1-4

[2]王俊.基于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的广州智慧城乡规划实施研究[J].地理信息世界,2015,22(4):23-27

[3]王蒙徽.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实现城乡区域资源环境统筹发展:厦门市开展“多规合一”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城市规划,2015,39(6):9-13

[4]林立勇,邓仕虎,朱俊丰.数字规划视角下时空信息云平台的建设模式及规划应用:以重庆市两江新区为例[J].规划师,2015(1):42-46

[5]湖北省统计局.神农架林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情况探索与与研究[EB/OL]./wzlm/tjbs/fztjbs/3490.htm,2011-08-10/2016-02-03

[6]周丹.基于MapGIS多规合一信息系统建设的研究与设计[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6(16):179-180

[7]孙良俊,王慧琨.基于众包模式的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研究[J].地理信息世界,2016,23(3):91-96

[8]张艳军.基于云平台的重庆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集成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5(6):6-8

[9]袁源,王履华,王亚华,等.基于“一张蓝图”的多规合一信息平台建设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地理信息世界,2017,24(1):18-24

[10]李林,李仕峰,梁星.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研究[J].地理空间信息,2016,14(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