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进社区工作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普进社区工作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普进社区工作计划

科普进社区工作计划范文1

1、进一步加强社区教育委员会组织机构建设,由街道办事处主任、分管主任、各科室及社区居委会主任组成的强大的社区教育领导班子,建立街道社区教育为主体,社区居委会为分校的社区教育培训网络。

2、完善社区教育工作的评估制度,社区教育指导教师的管理制度,学习型组织评比制度,经费、档案管理制度,社区教育活动的准入制度,使社区教育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二、发挥街社区教育优势,挖掘培养和收集优秀教育成果和先进经验

1、我街社区教育以“九校一室(社区党校、市民学校、社区老年学校、青少年法律学校、社区科普学校、社区团校、残疾人素质培训学校、社区人口学校、社区家长学校、图书室)”为依托,开展各类人员的教育、培训活动,提高社区居民文化素质。

2、以街科技园区为依托,开展好居民科普教育活动,提高居民群众素质,进一步加强特殊人群的科普教育工作,使受教育居民率达到80%以上。

3、加强由街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老专家、老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的管理,发挥志愿者队伍教育优势,体现出本街的教育特色和教育成果。

三、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氛围,创造学习型组织

1、充分认识创建学习型组织的重要意义,通过不断学习的氛围,创造学习型街道和学习型社区

2、推进社区教育队伍的建设,理论研究教育培训,增强社区教育工作者的学习意识,大力开展多内容、多形式教育培训活动,做好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评选工作

四、调动街道各方面资源,共筑街社区教育平台

1、街道社区教育工作与街内的机关、学校、医院、企、事业单位有机结合,做到协调发展、借势发展,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2、逐步规范街道、社区教育基地建设,提高街道社区教育活动基地的培训质量、管理水平,落实公共教育资源向社区开放,根据社区居民需要,制定规范教学社区工作计划和内容。

五、加强社区教育理论研究工作

科普进社区工作计划范文2

   宣传科普工作总结    为全面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不断提高全乡人民的科学素质和依靠科技致富的本领,乡党委、政府根据万委33号文件精神,精心组织,深入开展了“科技之春”科普宣传月活动。在我乡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和普遍的好评。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活动情况

   我乡紧密围绕以“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为主要内容,开展了以下几项活动:

   1、举行了现场咨询活动,我乡在便民服务中心设立了咨询台,广泛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满足广大群众对形势政策的需求,切实将党的方针政策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宣传到千家万户,尤其是各项惠农政策及民生工程。

   2、科普知识下村活动。在乡科普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下,各部门开展了“送科技知识下乡”咨询服务活动,围绕科学生产和增效增收,大力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培训内容涉及农业、食用菌、动物养殖及疫病防治等新技术。整个活动从上午9点钟开始,到下午4点才结束,发放宣传资料五百余份,前来咨询的人络绎不绝。

   二、活动特点

   1、多方配合、运作有序

   在乡科普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下,乡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各参与单位在人力、物力等各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使这次科普月活动呈现了上下联动、团结协作,确保了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2、贴近实际,亲近群众。这次活动的策划,我们严格遵循“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原则,决不做秀。在科普知识宣传中,我们在内容上尽量贴近公众,贴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比如“春耕生产”、“种养殖技术”“疫病防治技术”等。写进宣传资料中的文字尽量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让不同文化程度的群众都能读懂、读透。

   3、形式多样,群众满意。今年我们在继续开展咨询、送社科知识下乡等项目之外,还组织了乡村组干部进村入户,交心谈心活动。由两名大学生村官作为宣讲主力,分片分区的开展送科技知识下乡活动,受到了群众的欢迎和好评,达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宣传科普工作总结    为了认真落实市第十五届科普宣传月活动要求,我局迅速召开会议安排部署有关工作,扎实开展法律“六进”和法制宣传活动,确保了“科普宣传月”法制宣传教育各项活动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现将整个活动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加强对活动的领导。

   局党组根据万委办14号“关于开展市第十五届科普宣传月活动的通知”要求,成立了科普宣传月活动领导小组,由局长张兴堂任组长,分管副局长文学荣任副组长并明确了活动月的主题,落实了活动重点内容、步骤和工作职责、任务。

   二、明确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以“培养新农民、服务新农业、建设新农村”为主题的科普宣传活动,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提倡科学方法,激发村民朋友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热情,全面提高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为推动我市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贡献。

   三、扎实开展宣传活动。

   我局高度重视此次宣传契机,加大了对《酒类流通管理办法》、《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洗染业管理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四川省对外劳务管理办法》等法规的宣传力度。

   一是制作了“酒类流通管理办法”及“生猪定点屠宰条例”两期专题电视讲座。

   二是在城区举行了商务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活动,出动1台宣传车,悬挂横幅标语6幅,商务局全体同志上街发放商务法律法规资料1200余份接待咨询群众3200余人次正确引导商贸流通企业知法、守法经营,有效增进了广大市民对商务工作的了解,促进了商务政策的全面贯彻实施。

   三是组织爱家、万客隆等超市、定点屠宰、洗染、典当、再生资源回收等近20家企业的管理人员集中学习了商务法律法规。

   四是由商务局牵头,联合工商、质监等部门对全市酒类经营者的备案登记制度、溯源制度进行了检查,并将酒类流通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及管理办法的宣传单发放给酒类经营者,宣传、倡导了质量为本,依法经营,促进了我市酒业健康有序发展。五是在各中心场镇结合“家电下乡”、“万村千乡”工程进行惠民政策宣传。

   宣传科普工作总结    在区科协的直接领导下,在街道党工委的指导下,以人为本,立足社区,进一步发挥教育的导向功能,营造“崇尚科学文明、反对封建愚昧”的良好氛围,歌颂表扬思想道德高尚的好人好事,传播贴近居民生活的各种科学知识,适应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等方面的需要,促进社区居民提高科学文明程度和生活质量,使辖区居民生活更幸福更美好。复兴路社区在科普教育中的具体工作如下:

   一、健全组织网络

   社区主任亲自抓,其他群干主动出点子提建议,把科普工作纳入社区工作的议事日程,并明确书记分管科普工作,把科普工作纳入社区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社区成立了以社区主任张海丽为组长,社区群干为组员,有九人组成科普教育基地的领导小组。党员、中心户长为主体的退休人员组成科普志愿者队伍。加强科教领导小组的自身建设,是科普进社区为创建科普文明社区的有力保证。

   二、加强社区科普教育建设

   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坚持学习制度,统一思想认识,社区形成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科普领导小组一般人首先加强自身建设,深入贯彻落实《科普法》,开创科普事业新局面。建立健全科普教育的资料台账。现已按上级来文、组织机构、工作计划、活动记录、工作总结,五个目录列入台账,使科普教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社会化。宣传发动召开不同类型的会议和组织学习。

   三、开展丰富多采的活动

   让科普活动深入人心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不断开展以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健康知识、运动与健康等多种知识穿插期间。使居民在娱乐中接受科普教育。为了确保科普活动的定期开展,结合我社区实际情况,我们有计划、有内容、有专人负责、有检查、措施落实到位。自成立科普教育共建以来,我们已开展数次科普教育活动,平均两月1次,达300多人次。

科普进社区工作计划范文3

??社区集邮的现状与前景

??社区是城市中社会地域的共同体,是在居民委员会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国家政权组织的延伸,是由自然人居民和法人居民组成的社会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需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提高社区居民的政治文明和道德素质以及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集邮作为一项健康高雅的群众文化活动广为人们喜爱,因为集邮以其思想性、知识性、史料性、艺术性、趣味性和寓教于乐的教育功能,使集邮文化成为在新形势下提高社区群众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有效载体,成为社区群众普遍喜爱的一项文化活动。

??社区集邮的现状

??社区是一个新的社会组织形式,社区集邮是一个新的领域,而且前景广阔,但是在社区集邮的普及与开拓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首先,各级政府还没有把社区文化与集邮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各级邮协也没有把博大精深的集邮文化与丰富多彩的集邮活动作为推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活动内容,甚至有的邮协根本就没有把集邮进社区纳入工作日程,到目前为止在社区组建邮协的地方为数不多,这项工作进展缓慢。

??其次,由于社区是近年来开始新组建的基层社会群体,社区居民来自祖国各地四面八方,他们的职业不同,文化层次各异,爱好也不一样,各级邮协还没有对这一新的群体的集邮热情予以应有的重视和带动。集邮是有着很长历史的一项群众性文化活动,社区的居民有的在原工作岗位或原住地参与过集邮,或有着或长或短的集邮经历,如果稍加引导他们将是集邮队伍中的中坚力量。以往的集邮活动只注重在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学校中开展,集邮活动在社区基本上是个空白点,随着集邮活动逐渐融入社区文化,社区集邮将成为壮大集邮队伍,普及集邮文化的极好拓展空间。

??第三,社区集邮也受到了经济环境和领导支持理解的制约,也有缺少集邮骨干带动示范的因素,同时也有邮协及邮协工作人员的畏难情绪、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不足。总之社区集邮与集邮文化进社区还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这就是集邮进社区的现状。所以我们必须面对现实,正视这些困难与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与措施,为社区集邮文化的普及与拓展作出不懈的努力。

??社区集邮的前景

??集邮活动与集邮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是一项以城市为中心的活动,要发展集邮就必须拓展城市集邮领域,必须将集邮文化活动引入社区文化建设中,建立健全并不断完善社区集邮文化。

??根据社区建设《纲要》,社区的建设模式是“共居、共管、共建、共享”,社区建设的目的是不断提高居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人居环境。而且,社区文化又是以社区为依托,以各类社区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宣传国家政策法规、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习惯为宗旨,而集邮文化应是社区文化的一部分。

??城市社区的人口集中,人们的文化层次较高,人际交往频繁,文化生活丰富,这些因素都为集邮活动的蓬勃开展创造了一定的有利条件。

??由于集邮是一项以城市为中心的活动,因此集邮活动就有着明显的城市文化的特点。一是集邮活动的集中性,作为群众性文化活动之一的集邮,在城市受到人们的喜爱,而且不同级别的集邮展览、邮品买卖、集邮学术活动也都集中在城市举行。二是集邮活动的广泛性,城市汇集着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年龄结构、不同工作岗位的人们,凡集邮者都能在这个群体里找到知音。三是集邮活动的规模性,各级各类邮展都在城市举办,各类集邮活动都在城市举行,由于这些集邮的城市文化特点,为社区集邮活动的普及与开展奠定了基础。共3页,当前第1页1〖作者:黄天浩〗

??随着社区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为社区集邮文化的传播,使集邮文化成为社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故此,笔者认为在城市社区开展集邮文化活动不仅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条件和基础,而且具有广阔而又美好的前景。

??社区集邮的思路与对策

??社区集邮已经具备了相应的硬件条件,为确保社区集邮扎实有序、健康有效的发展,所以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工作原则,开好局起好步,为社区集邮的最终普及与拓展奠定基础。

??邮协是关键,邮协应从弘扬集邮文化入手,重视社区集邮工作,把集邮活动的重心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内向社区集邮倾斜,建立社区集邮组织,壮大社区集邮队伍,发挥社区内集邮骨干的领头羊作用,借助他们的集邮成果提高集邮者的兴趣,推动集邮活动的蓬勃开展,为普及社区集邮作好工作。

??以人为本,循序渐进,促进社区集邮的普及与发展,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集邮也不例外。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集邮骨干的集邮热情和积极性,发挥集邮骨干无私奉献的作用,是普及社区集邮的关键,这也是集邮能否走进社区和扎根社区的前提条件,邮协组织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积极组织集邮活动,请相关组织机构共同协助社区集邮活动的开展。其次建立社区集邮骨干及社区集邮爱好者档案,摸清他们的家底,采用多种形式对本社区的集邮骨干和集邮爱好者的情况进行登记整理,排名造册,做到心中有数。充分发挥社区集邮骨干的作用,为他们的集邮活动提供必要的实际支持,进而对他们或通过他们对社区集邮爱好者进行培训、宣传,以提高其他集邮爱好者的集邮热情。邮协也要制订集邮进社区的专题工作计划,召开专题的会议讨论研究集邮进社区工作。通过努力,完善社区集邮组织和建设。在有条件的社区成立社区集邮协会,并以点促面。

??挤身参与、借台唱戏、构筑普及集邮平台,社区是城市社会的细胞,同时社区也是一个社会化的大家庭。因此,社区集邮应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方针,以普及社区集邮活动为切入点,以提高参与度为重点,以社区群众喜闻乐见、小型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为基础,注重营造集邮文化氛围,增强社区居民对集邮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努力构筑集邮普及发展平台。要做到这一点:一、要创新组织形式,对社区的集邮资源进行重新整合重组,可以社区内原有企业事业单位邮协为龙头,充分吸纳集邮爱好者成立社区邮协。也可以社区老年人为主体,吸纳各类集邮爱好者参加邮协,在组织形式上不拘一格。二、要创新活动方式,社区集邮活动的方式可根据客观实际进行创新,使集邮者便于接受,更加喜闻乐见。活动方式以小型、灵活多样为主,可借助社区宣传栏、墙报、制作集邮知识小册子分送到户等形式进行集邮宣传,扩大影响,也可以结合社区的其他文化活动宣传集邮。总之根据不同类型的要求创新活动方式,灵活多样地进行集邮文化的普及与宣传,达到增强实效性,提高居民参与度的效果。三、要创新活动内容,社区集邮活动要本着贴近集邮爱好者,满足不同层次需求,创新活动内容,使大家乐于接受。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可配合社区中心工作,结合富于社区特色的家庭文化、楼院文化、广场文化、节庆文化等形式来丰富集邮文化活动内容,使之更加新颖有趣,达到寓教于邮、寓教于乐的效果。

??多渠道协调筹集集邮活动经费。社区集邮组织是社区集邮骨干、集邮爱好者自愿结成带有民办性质的社团组织。它不同于官办的邮协组织,它要组织活动就要靠社区邮协本身筹集资金,并取得社区负责人的支持。集邮也不例外,它只要借助社区现有的活动场所,也无需社区出资出钱,这样的集邮文化活动,一般说来社区的负责人是乐意接受的。同时社区集邮组织也要转变观念,在活动资金的筹集上各显其能,多渠道开展筹措活动经费活动。在开展社区集邮活动中,本着节约的原则,少花钱多办事,花小钱办大事,将集邮文化真正融入社区文化当中。共3页,当前第2页2〖作者:黄天浩〗

??创新机制,分类指导,普及与拓展社区集邮新层面。由于城市社区经济状况、社会人自然人的素质、社区文化等方面存在着差异,集邮骨干的分布也不平衡,所以社区集邮的普及与拓展仅靠社区还有难度,必须借助各方面的力量来扶持发展。

??市、县各级邮协要下大力气组织集邮骨干,为他们将集邮活动推向社区牵线搭桥,帮助组建集邮组织,分类指导集邮活动的开展。

??要加强对社区集邮骨干的培训,给他们压担子,充分调动他们参与集邮活动的积极性。

??要创新机制,拓展横向联谊。由热心于集邮的社区集邮骨干牵头,进行集邮资源整合重组,成立社区间际的集邮联谊会,把那些没有集邮组织挂靠,对集邮活动又十分有兴趣的人员组织起来,不定期开展活动,待条件成熟时再成立社区邮协。

??对那些一时难以单独成立集邮组织的社区,由市县邮协牵线搭桥,进行集邮资源整合,也可以跨社区成立集邮协会,条件成熟后再独立成立邮协。

??对集邮有一定基础的集邮爱好者,可根据实际情况成立层次较高的跨社区的集邮研究会,开展对专题集邮、传统集邮、极限集邮等的研究活动。在一定区域内起示范带头作用,培养集邮骨干,为集邮的拓展提高打好基础。

??总之开展社区集邮需要决心和耐心,要敢于正视困难并努力克服困难,还要善于在实践中总结、完善、提高。只要全社会都来关注社区集邮,社区集邮就一定能在一定层面上普及并得到拓展。达到既为普及集邮开辟新的领域,又为丰富社区群众文化生活作出贡献。

科普进社区工作计划范文4

社区服务业是指在政府的倡导、扶持和推动下,以满足社区成员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为宗旨,以基层街道(镇)、社区为依托,各类社会主体创办,具有公益性、地缘性、福利性、经营性的多元化服务。*年,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黄字〔*〕14号)下发后,我市社区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社区服务业开始起步,但发展很不平衡,产业化、社会化程度低,而且数量少、规模小、档次低,社区服务网络体系很不健全。加快社区服务业发展,对于完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居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公正和社会和谐;对于加强城市基层政权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就进一步加快我市社区服务业的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重要思想、党的*大和*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国家、省关于发展社区服务业的有关要求,不断提升社会福利服务、便民利民服务、社会保障服务水平,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优化服务结构,提高服务质量,规范行业管理,加快发展步伐,不断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为创造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新型社区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发展目标

第一阶段,*年起到*年底,社区服务业的数量和覆盖范围有明显扩大,规模和档次有明显提高,手段和方式有明显改善。社区服务业硬件设施不断完善,服务队伍不断壮大,网络体系初步形成。

第二阶段,*年到*年底,基本实现从提供物质生活服务向物质生活服务与精神生活服务相结合转变,从福利服务型向福利服务与市场经营型相结合转变,从政府主导投入向政府倡导支持与市场化、社会化运作相结合转变。

第三阶段,2009年到2010年底,全市基本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化建设、产业结构提升相适应,多种经济并存、社会互助经常、群众参与踊跃、服务手段先进、覆盖范围广泛和服务功能完备的社区服务体系,努力实现困有所助、难有所帮、需有所应的社区服务新格局。

(三)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原则。以满足社区居民的物质文化需要为社区服务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解决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作为首要任务,把满足社区成员普遍而又迫切的需要作为拓展社区服务业的工作重点,促进社区服务业的全面发展。

2.坚持社会化的原则。创新服务模式,实行社区服务业市场化运作、实体化经营、产业化发展,大力倡导和鼓励民营企业投资社区服务业建设,努力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对象公众化,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队伍专业化。

3.坚持公益性和经营性相结合的原则。凡属公益项目,以政府主导、公共财政保障为主;凡属经营性项目,以民营、私营或其他社会组织创办为主,政府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

4.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以科学规划为龙头,从各区县、各社区的实际情况出发,既注重整体推进,又强调根据不同的功能定位突出重点、突出特色,防止追求面面俱到;既体现政府支持,又量力而行、防止包揽。根据社区服务业的不同类型和居民的不同需求情况,采取不同方式,给予不同的扶持政策。

二、主要任务

(一)发展社区劳动保障服务。构建组织健全、设施完备、程序规范的就业帮扶和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社区劳动保障服务机构、企业退休人员自管组织及其他社会组织的作用,使下岗失业人员、企业退休人员及特殊困难群体的劳动保障服务更加优化。积极创办社区就业实体。大力开发与社区居民生活相关的社区环境建设、卫生保洁、安全保卫、设施维护、停车管理等公益性就业岗位,开发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后勤社会化服务岗位,广泛吸收和援助低保、下岗失业人员、“4050”人员、企业干部、退役士兵和现役军人家属中有特殊困难人员以及有就业能力的残疾人就业,鼓励他们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加大再就业培训工作力度,增强再就业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提高再就业能力。社区内下岗失业人员参加再就业培训的比例达到60%以上,再就业率达到60%上。

(二)发展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服务。积极构建覆盖社区各类弱势群体的新型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和社会优抚工作体系和服务体系,完善市、区县、街道(镇)和社区四个层次的帮扶救助保障服务,做到工作有队伍、经费有保障、办公有场所、服务有制度。完善动态管理机制,形成科学规范、“三位一体”(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镇特困居民临时救助制度、社会互助制度)的社会救助制度,各区县建立“社会捐助接收中心”,各街道(镇)设立“社会捐助接收站”,社区设立“社会捐助接收点”,开展经常性社会捐助活动,广泛接收社会捐赠物资和资金,为兴办社区慈善超市提供条件,充分发挥社会捐助站点和慈善超市在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工作平台中的重要辅助作用。

(三)发展社区治安法律服务。健全治安防范、社区警务、人民调解、处理等制度,建立由公安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辖区单位支持、社区居民参与的群防群治队伍,健全以公安机关为骨干,群防群治力量为依托,辖区单位防范工作为基础的社区治安防范体系。全市“平安社区”达70%以上。积极开展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和维权服务,为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积极开展社区矫正服务,健全组织,明确职责,完善措施,规范运作,加强对失学、失业、失管青少年和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教,加强对吸毒、赌博、、盗窃、打架斗殴等有劣迹行为人员的教育和监控管理。

(四)发展社区文体科教服务。加强街道(镇)、社区文体科教骨干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居民喜闻乐见的科教、文体等进社区活动,并形成制度。建立居民学校,构建社区教育体系,开展经常性的居民教育活动,创建学习型社区。加大政府投入并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加强社区文体科普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机关企事业单位文体科普设施向社区开放,实现资源共享。鼓励、支持社会和个人兴办各种社区群众性文体组织,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培育、发展以社区体育健身、文化娱乐和竞赛表演为重点的体育文化市场。

(五)发展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按照区域卫生规划和社区建设总体规划要求,基本形成设置合理、设施完善、管理规范、服务优良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覆盖率达到95%以上。积极开展以疾病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开展健康知识进社区和医疗专家进社区活动,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达到80%以上,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80%以上。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技术、设备市场准入、管理和监督制度,建立较为完备的社区卫生服务政策体系,加快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业。

(六)发展便民利民服务。加快社区各类便民利民商业网点、餐饮业和新型服务业网点规划建设,努力培育和发展连锁化、品牌化、规范化的社区便民利民服务企业,支持和鼓励各类便民利民服务企业在社区开展就地服务、上门服务、网上服务,促进社区便民利民服务网络化、市场化、产业化。不断完善服务设施,增强服务功能,方便居民日常生活。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个人等各种社会力量积极创办社区托幼、托老、助残服务机构和服务事业,积极探索政府鼓励、社会创办、自主经营的福利服务社会化新路子。

(七)发展家政服务。依托街道(镇)、社区服务中心,建立家政服务信息网络,重点培育规模较大的社区家政服务公司开展家政服务,鼓励发展家庭保洁、烹饪、婴幼儿保育、老年人和残疾人护理等多种类型的社区家政服务。加强培训,提升家政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技能,逐步推行社区家政服务持证上岗制度。

(八)发展社区物业管理服务。新建住宅区全部实施物业管理,积极探索和推进旧小区物业管理。建立业主委员会与物业企业双向选择机制,鼓励规模大、档次高的物业管理企业进入小区实施物业管理,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专业化管理水平。物业管理专业人员的持证上岗率达到100%。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市、区县、街道(镇)、社区四级社区服务组织领导体系,健全社区服务管理体制和工作协调机制,及时研究、协调加快社区服务业发展的重大事项。各区县政府和市民政、劳动保障、卫生、文化、体育、教育、科技、公安、司法、商务、房管等部门要结合实际情况,分别制定本地区、本部门社区服务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通力合作,各司其职,为社区服务业发展提供指导和保障,逐步推进社区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加快社区服务机构和队伍建设。鼓励发展并规范管理社区民间服务组织和非营利服务组织,建立对社区民间服务组织和非营利服务组织的评估机制,促进社区民间服务组织和非营利组织健康有序发展。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调动社区非营利服务组织提供社区服务的积极性。加强对社区工作者的培训,实行持证上岗,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服务能力。加强社区服务业从业人员岗位职业培训,提高执业水平。

(三)建立社区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各级政府要采取财政投入和多渠道筹措的办法,建立社区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专项用于对社区公益项目的建设和扶持,用于社区组织承担行政服务工作的经费补助。

(四)完善配套政策

1.持*市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颁发的《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从事社区服务业的,按照市委、市政府黄字〔*〕12号和黄政办〔*〕36号文件有关规定,享受相应的政策优惠。

2.社区组织创办的具有加工性质的小型企业实体,凡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并签订1年以上劳务合同的,每吸纳1名下岗失业人员,每年可享受企业所得税*元定额税收扣减优惠,当年不足扣减的,可结转下一年继续扣减,结转期可延续2年。

3.执行国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对老年服务机构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97号)的有关规定,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个人等社会力量投资兴办福利性、非营利性老年服务机构的,免征企业所得税和老年服务机构自用房产、土地、车船的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社会力量,通过政府有关部门向福利性、非营利性老年服务机构的捐赠,免缴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4.对社区新建福利性非营利机构的,免收城市增容、规划咨询等费用,渣土管理、放线测量等费用给予减半优惠,散装水泥和墙改费实行先缴后返。社区非营利性机构开展福利的,社区辖区单位向居民开放内部设施的,其用水用电按居民用户价格标准收费。

5.社区托幼、托老、助残等非营利利机构提供育养服务、婚姻介绍、殡葬服务的,其收入按有关文件规定免征营业税。

6.属于价格主管部门定价范围的服务项目,价格主管部门要本着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区别不同服务对象,建立标准有别的社区服务价格体系,对老弱病残等福利性的服务价格实行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