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院毕业生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音乐学院毕业生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音乐学院毕业生论文

音乐学院毕业生论文范文1

音乐学院始建于1994年,现有音乐学(师范)、音乐表演、舞蹈学三个本科专业,拥有音乐学硕士授权点一个。有建筑风格典雅的音乐楼,音乐实验楼和现代化音乐厅及舞蹈厅、多媒体教室、合奏厅,排练厅等等。现有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全套MIDI音乐制作系统、数码钢琴150架。

一、招生计划

2016年招生计划为:音乐与舞蹈学类140人(含音乐学[师范]100人,音乐表演40人),具体分省计划由我校报安徽省教育厅和有关省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后,向社会公布。

二、报考条件

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中报名条件且有艺术专业基础者均可报考。艺术文、理兼招。

三、报名办法

1、报名时间:江苏、山东省实行网上报名(考前三天停止报名),具体报名时间见省教育考试院及考点公布时间。

2、报名时请提供下列材料:本人身份证、考生所在省2016年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专业考试报考证。

3、缴纳专业报名考试费。

四、考试地点及时间

省份

考    点

地址

咨询电话

考试时间

江苏

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市宁海路122号

02583598977

2月1日

山东

山东淄博市招生考试办公室

考试地点见准考证

05332793622

2月20日

说明:考生须到户口所在省设置的上述考点参加考试,不允许跨省参加考试,同时按户口所在省的招生规定须参加省统考合格。

五、考试科目及分值

主项(65分,主项为声乐的考生,副项从器乐、舞蹈中自选一项;主项为非声乐的考生,副项一律考声乐)、副项(10分)、视唱(25分)。

注意:①考生参加考试所需的乐器(除钢琴)请自备;②参加声乐考试的考生,伴奏由考点统一安排;③考生报考中一切费用自理,食宿自行解决;④考试所需伴奏音乐由考生自备CD盘或U盘;要求CD盘U盘中只有本次考试所用音乐,考试中如发生CD盘音质不清楚或无法正常播放等问题,一律由考生本人负责。

六、分数查询

根据考生成绩及各省招生计划按一定的比例划定艺术类专业合格线,考生2016年4月中旬可在我校网上查询本人成绩及专业合格线,专业合格证不再寄发,网址:chnu.edu.cn键入考生号即可。

七、学费标准

2015年我校音乐学(师范)专业学费5000元/人·年,音乐表演专业学费7000元/人·年。以上学费属2015年标准,供参考,如有变动,按调整后的标准执行。

八、录取原则

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即在政治思想品德考核和身体健康状况检查合格、文化考试成绩达到省划定的艺术类文化分数线,专业考试获得省统考及校考合格的情况下,由学校根据考生所填院校志愿(所报院校必须填写第一志愿)及专业志愿,按综合分(综合分=700*专业成绩/专业满分+300*文化成绩/文化满分)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九、复查

新生入学后,我校根据招生政策和录取标准进行复查,凡不符合录取条件或有舞弊行为者,取消入学资格。

联系方式

地址:安徽省淮北市东山路100号(相山校区)

邮编:235000 电话:0561-3803276

网址:chnu.edu.cn/

淮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音乐学院始建于1994年,拥有音乐学硕士授权点一个,设有音乐学(师范)、音乐表演、舞蹈学三个本科专业,2016年音乐学(师范)、音乐表演两专业实行按大类招生。拥有建筑风格典雅的音乐楼二座,现代化音乐厅一个,中西乐器齐备,并拥有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全套MIDI音乐制作系统(价值50多万元),拥有数码钢琴67架(价值90多万元),舞蹈房、排练厅、琴房、多媒体教室、合奏教室等,设施齐全,教学条件优越。音乐学院《声乐》课程分别于1998年和2003年两度被评为校级优秀课程,《中国音乐史》课程于2006年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音乐学》学科为校级重点建设学科。

学院师资队伍结构合理,现有教职工38人,其中专任教师34人,教授3人,兼职教授4人,副教授12人,讲师20人,硕士14人,博士2人,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及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各1人。

二十年来,音乐学院教师教学、科研成果丰厚。近3年来,音乐学院教师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其中,重点20篇,15篇;出版学术专著5部,编写教材4部;获得省级以上科研、教研奖励6项,省级以上科研、教研项目7项,校级科研项目15项。

在办学过程中,音乐学院加强教学管理,加大教学改革力度,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强化实践环节,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音乐学院积极开展学术科研活动,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举办学术讲座,定期举办教师、学生专场音乐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音乐比赛和科学研究。近3年来,学生在各类国家、省、市级专业比赛中获奖70多人次。

近几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均在95%以上,就业去向有高等院校、艺术团体及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河南、河北、山东、广东等地的中等专科学校及重点中学。

音乐与舞蹈学类

音乐学(师范)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列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基础宽厚、素质全面、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中等学校音乐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管理工作者,并且担负着向更高层次教育输送人才的任务。

主要课程: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声乐、钢琴、手风琴、古筝、二胡、小提琴、和声学、曲式与作品分析、歌曲作法、合唱指挥、民族民间音乐、中外音乐史、音乐欣赏、音乐美学、音乐文献学、音乐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音乐教育学、中学音乐教学法等必修课及其他拓展学生专业能力素质的选修课程。

本专业学制四年,毕业后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音乐表演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列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并具备突出音乐表演方面的能力,能在专业文艺团体、艺术院校等相关部门、机构从事表演、教学及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基本乐理、视唱练耳、民族民间音乐概论、钢琴(普修)、和声学、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外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表演专业课(包括声乐、键盘乐器、中国乐器、管弦乐器、指挥、舞蹈等)、重唱、重奏、曲式与作品分析、形体舞蹈、电脑音乐欣赏与制作、电子乐器的功能与演奏、歌剧(音乐剧)表演(声乐)、艺术指导(指挥、钢琴专业)、合奏(器乐专业)、舞台艺术实践、意、德、法语语音与艺术歌曲、音乐美学(艺术概论)、音乐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音乐文献学、民族音乐学概论等。

本专业学制四年,毕业后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舞蹈学

培养目标:掌握舞蹈与音乐学科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备舞蹈表演、编导与教学的能力,能在专业文艺团体、高等院校与中小学从事舞蹈表演、教学、编导及研究的复合型人才。

音乐学院毕业生论文范文2

A4纸,纵向单面打印。页边距要求如下:页边距上下各为2 厘米, 左边距为2.7,右边距为2厘米。

二、论文装订页码顺序

1、封面(按标准格式装订)

2、论文摘要、关键词(中、英文单独成页,不标页码)

3、目录(要求至少有两个层次,各层次需注明其在论文中的页码)

4、论文

①引言或绪论(单独成页。页码从1开始标注,连续标注页码,至参考文献止)

②正文

③结论(单独成页)

④参考文献(单独成页)

三、章节目序号

章节目序号的级序规定如下: 一、    (一)     1.   (1)     ①

四、排版格式

1、封面题目用三号楷体,居中;专业、学生姓名及指导教师姓名等用三号楷体,居中。

2、“摘要”,两字中间空两格,三号黑体,居中,加粗,上下各空一行。摘要内容小四号宋体,行间距为“固定值”23磅。“关键词” 小四号黑体,加粗。

3、“目录”,两字中间空两格,三号黑体,居中,加粗,上下各空一行。目录下的各章节标题(前面无空格(顶格)),小四号宋体。行间距为“固定值”23磅。

4、“引言”,两字中间空两格,三号黑体,居中,加粗,上下不空行。内容小四号宋体,行间距为“固定值”23磅。

5、正文内容,小四号宋体,行间距为“固定值”23磅。所有段落和标题前均空两格。第一级标题字体加粗。

6、结论,两字中间空两格,三号黑体,居中,加粗,上下不空行。内文小四号,宋体,行间距为“固定值”23磅。

7、“参考文献”,三号黑体,居中,加粗,上下各空一行;内文小四号,宋体,每段前面空两格。

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关于本科毕业论文的规定

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毕业论文的质量也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为了加强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的组织管理,促进教学工作规范化,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本规定。

   一、毕业论文选题

(一)毕业论文选题应根据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突出专业特点,具有一定的学术性或实践性、创新性,份量和难度要适当,要把一人一题作为选题工作的重要原则。

(二)毕业论文的选题由教研室主任组织讲师以上的教师拟定提出,经系学术委员会审核,由系主任批准公布,并报教学管理工作部备案。毕业论文的选题,除少数切合培养目标要求并能使学生得到全面训练的可作保留课题外,一般课题的选用不要超过两届。

(三)选题应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毕业论文的撰写,使学生能独立钻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学术见解,进一步深化学生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正确的研究方法。

(四)各系应在毕业论文写作开始前一个月(即毕业年级开学一周内)公布论文的题目。毕业论文课题在落实到学生之前,指导教师要根据每个课题制定出更加具体、实际的课题及指导计划。

(五)学生在本系公布的论文题目范围内,根据自己的能力和专长进行选定,如无适合自己选择的题目,也可以自行拟题,但必须通过上述选题的审批程序。

二、指导教师

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论文是教师的教学任务。对毕业论文的指导各系应做全面、统一的安排,选派具有讲师以上职称,在教学和科研上有丰富经验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教师应按教学计划的要求履行相应的职责:(一)指导学生立题,并对课题中的关键性问题向学生讲解,同时对课题制定出具体的指导计划。

    (二)指导学生研究课题并做开题报告,向学生推荐参考资料、文献,指导学生制定论文撰写提纲和进度计划。

(三)指导教师应按教书育人、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基础和特点耐心指导,及时掌握论文撰写情况和学生思想情绪,解决学生论文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四)进行论文中期检查,对所指导的论文质量及撰写进度情况写出评语。

三、毕业论文撰写

(一)为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正确方法,受到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各系应开设以“怎样撰写毕业论文”为主题的专题讲座,重点讲解论文选题和制定撰写计划、查阅资料、论文撰写及答辩等环节的要求和方法。

(二)各系应安排两个月时间进行论文撰写。学生的论文应于当年五月底完成(于六月份完成论文的审阅、答辩和评定工作)。

(三)论文写作结构大致分为标题、摘要、目录、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

    1、封面:封面是论文的表面,应有学院、系、专业、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姓名与职称、论文完成日期。由学院统一印制发放,学生用计算机套印输出。

2、摘要:摘要是论文的内容不加评论的简短陈述,具有独立性,包括中文摘要和英文摘要。一般不少于300字。

    3、关键词:每份毕业论文选取3-5个词作为关键词,以显著字符另起一行,排在摘要的左下方。包括中文关键词和英文关键词。

    4、目录: 由论文的章节附录等序号、名称和页码组成。章节既是论文的提纲,也是其组成部分的标题。

5、引言或绪论:简要说明该论文的目的、意义、设想、方法、选题依据等。应当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

    6、正文:正文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各专业方向要求字数为:音乐学专业方向、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4000字以上;其他各专业方向3000字以上。内容要符合专业的要求,实事求是,合乎逻辑,层次分明,语言流畅,结构严谨。

    7、结论:毕业论文的结论应准确、完整、明确、精炼,也可以提出建议、设想等。

8、参考文献:按引用文献的顺序,列于文末。文献如是期刊,书写格式为: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卷页,期数,页码;文献如是图书,书写格式为:(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页码。

(四)毕业论文须打印输出,运用Word格式打字、排版。具体要求为:

1、页面设置要求:纸型:A4;上、下、右页边距2厘米,左页边距2.7厘米。

2、字体:宋体;字型:小四;字间距:标准;行间距:23磅。

3、段落标题编号顺序:一、(一)、1、(1)、①;段落标题部分的设计可酌情调整。

四、毕业论文中期检查

   (一)先由指导教师检查学生毕业论文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包括查看学生的开题报告、论文撰写进展情况、文献参考查阅情况、对态度不认真或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学生要提出指导建议,并帮助其采取改进措施,并与学生共同完成毕业论文中期检查表的填写任务。

(二)教务管理工作部在各系随机抽取若干名学生撰写论文的有关资料,重点查阅学生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表,了解学生论文的完成情况、指导教师对学生论文的指导情况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向有关系(教学单位)反馈学生和指导教师的意见和建议。

(三)各系需要向指导教师和学生传达有关意见和建议,以便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完成论文的继续写作或修改。

五、毕业论文答辩

(一)普通四年制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完成后须答辩;其他层次学生毕业论文完成后须宣讲。

(二)各系要成立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在系主任主持下由学术造诣较高、有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组成,再根据研究方向的特点和学生人数下分若干小组。

(三)参加答辩的学生应事先做好准备。答辩是在宣讲的基础上,根据评委对论文内容和相关知识的提问进行回答。宣讲的内容主要包括: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论文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分析的主要依据和结论、论文的特点和新意、对论文的自我评价及改进意见等。

(四)各系要掌握学生答辩的具体情况,填写《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本科毕业论文答辩记录》。

六、毕业论文审阅与成绩评定

(一)学生毕业论文完成后,指导教师结合开题报告,针对选题的意义及写作难度、内容的质量评价、形式的规范性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等,在《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本科毕业论文评审表》中写出评语及初评成绩。

(二)指导教师负责在学生答辩前,将所指导的论文及评审表提交有关评委审阅,评委对学生答辩着重考核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等,在评委共同评定后由评审小组组长写出评语及最终成绩。

(三)对毕业论文的最终评定,主要看论文质量,并结合写作态度、专业基础和答辩的表现等情况进行综合评定(指导教师不参加自己学生毕业论文的最终评定)。对论文质量要从选题价值(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科学性(观点正确,论证严密),创新性(论文的特点和新意)和逻辑性(层次清楚,结果说明、书写规范)等四个方面进行考核。

(四)毕业论文成绩应按等级制(90分以上为优,80—89分为良好,70—79分为中等, 60—69分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计算。一般情况下优(90分以上)占该届毕业生总数的20%、良(80-89分)占45%、中(70-79分)占25%、及格(60-69分)和不及格(60分以下)共占10%。

(五)学院成立专家组,对各系毕业生论文按一定比例进行抽查,如出现不合格论文,须重新撰写。

七、其他

(一)毕业论文成绩不及格的学生,按照有关规定,不能授予学士学位,不予毕业。重新撰写写作计划在以后应届毕业生的毕业论文工作中进行,也可经系主管领导批准后结合工作实际完成毕业论文,在规定年限内成绩合格者换发毕业证书。

(二)学生毕业论文要按照“论文封面、开题报告、评审表和毕业论文”的顺序装订、存档。

音乐学院毕业生论文范文3

[关键词] 音乐教育;地方音乐:文化产业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4-0042-03

进入新世纪以来,文化产业已然成为一项有力推动经济发展的新产业,然而在产业快速发展的背后,却呈现出专业人才相对匮乏的趋势。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使高校陷入了学生就业难的瓶颈。对于高校教育与文化产业的互动发展,国内不少教育专家、研究机构已做了大量的研究实践,他们的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高校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与文化建设互动研究;高校教育实践教学改革与文化建设互动研究;政府(社会)参与的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研究;社会评价机制参与的高校教育与地方文化建设互动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我们清醒地把握高校教育发展思路,也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目前,在高校音乐专业大学生普遍就业率较低的局面下,高校音乐教育要强化自身与社会需求的联系,与城市文化建设形成有机互动,不仅能够解决高校学生的就业困境,而且对城市文化生态的形成、市民文化品位的提升起到扎实的促进作用,并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繁荣。

一 高校音乐教育和地方音乐文化产业发展之间的必然联系

对于整个音乐文化体系而言,地方音乐文化产业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今社会文化繁衍下的一个特殊产物。高校音乐教育作为音乐工作者系统学习音乐的主要教育形式,与地方音乐文化的产业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音乐文化产业是当前音乐文化现象之一,直接反应人们对音乐文化的需求。音乐教育的改革发展有赖于音乐文化产业需求的反映。地方音乐文化产业作为整个音乐文化产业的分支,它直接反应了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音乐人才,决定了这样的人才需要具备怎样的音乐意识、音乐常识以及音乐能力。其次,一定的音乐教育又促进了地方文化产业的l展,作为社会音乐工作者,他们大多都受到一定的高校音乐教育,高等院校的教学体系、目标及教育方式又决定了这些音乐工作者的音乐素养及品位,进入社会之后,对地方的音乐产业会产生直接的影响。社会音乐文化的发展,取决于人们欣赏音乐的态度、音乐素养的高低以及对音乐理解能力等。而这些都是由音乐教育决定的,音乐教育的结果又促进了相关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相关音乐化产业的发展对人们进行了音乐教育,进而决定了整个社会音乐文化的发展。因此,高校音乐教育和地方音乐文化产业发展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

二 地方音乐文化产业促进高校教育的改革发展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高校来说,市场对人才有什么样的需求,就要有相应的教育方式,才可以培养出学以致用的人才。“当前我国音乐文化市场的发育还不够完善,音乐文化产品市场、音乐文化销售市场不够发达,音乐文化制作市场的发展就更为滞后,这种状况无疑阻碍了音乐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流通,限制了我国音乐文化市场、音乐文化产业的深入发展[1]。”因此,急需专业人才推动此项工作发展,但所需要的专业人才,绝非传统意义上的音乐表演者或音乐文化管理者。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的深入,已将其延伸到更广泛的层面。同时,我国是一个民族众多的国家,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资源丰富多彩,尤其是地方性音乐文化资源非常珍贵,需要我们传承和保护。但是如何站在文化产业的角度去充分地发挥这些文化资源的价值,也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其实,音乐文化产业发展得越快,产生的就业岗位就越多。因此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了高校教育改革的发展,同时为学生们提供了诸多的就业机会,使学生在学校所学到的专业技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充分发挥其本身的价值。

引领地方文化发展是地方高校的职责所在,也是地方高校在高等教育激烈竞争下谋求发展地位、实现特色发展的必选路径。地方高校应以学科建设促进地方文化的保护与开发,以文化互动实现特色文化相融并进,以开放办学推进地方文化的弘扬与创新,以机制建设确保引领地方文化发展思路的贯彻实施和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稳定形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加强地方音乐文化教育,不仅是音乐教育本身的需要,更是协助地方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以高校的人才培养和舞台演出为引领,在音乐教育中,融入地方的音乐(如:通俗声乐演唱、民族器乐演奏、戏曲演唱等)、舞蹈(社会舞蹈、少儿形体舞蹈等)、地方传统音乐文化等各种形式、各种层面的教学内容。作为地方高等院校,音乐专业要彰显地方特色。只有地方特色鲜明,才能形成优势专业。我国著名音乐教育家管建华教授提出:“传承弘扬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是中国音乐教育体系义不容辞的重要使命之一,建立相对独立的本土音乐课程体系是后现代音乐教育学的使命。”本土文化体现了民族文化的本质,并构成了此后文化发展的基础。在世界文化频繁交流的今天,如何对待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是高校音乐专业课程建设中的一个重大课题。作为服务当地基础教育、服务地方音乐文化,为当地培养合格音乐文化人才的地方高等院校音乐专业,突出地方特色,是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开展专业学科特色建设的大胆尝试。其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区域文化优势,提高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学生本土传统音乐文化素养,传承、弘扬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实现服务地方音乐文化的办学定位。

三 我校改革实践的创新与成果

我校(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表演专业通过广泛社会调查,跟踪市场需求变化,关注专业技术领域发展趋势,与相关专家共同探讨,大胆进行地方高校音乐教育和音乐文化产业互动发展的改革实践。

(一)我校音乐表演专业具有研究基础

我校音乐学院表演专业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近年来取得了显著成绩:2015年,音乐表演专业“音乐欣赏”课程因较好地实现了地方戏曲文化资源与教学实践的结合,彰显了地方特色,被评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010年和2011年,我校音乐学院先后被河南省文化厅命名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传承基地”“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被焦作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命名为“焦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焦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此外,学校的“覃怀文化”(焦作古称“覃怀”)研究也颇具特色。使得我校音乐学院在音乐教育与地方音乐文化产业互动发展研究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和较好的基础。

(二)开设地方特色课程

作为服务当地基础教育、服务地方音乐文化,为当地培养合格音乐文化人才的地方高等院校,我校音乐专业以高校的音乐人才培养和音乐舞台演出为引领,在音乐教育中,率先开设了“焦作地方戏曲怀梆演唱”、“河南豫剧演唱”等地方特色课程,融入地方戏曲音乐;同时开设了地方传统音乐文化“覃怀文化研究”、“朱载致裳Х椒ㄊ据研究”系列专题讲座等各种形式、各种层面的教学内容。这些课程的开设,充分发挥了焦作区域的文化优势,构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体系,不仅形成了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也实现了服务地方音乐文化的专业定位,满足了地方经济发展对表演人才的特定需求。同时,还强化了我校作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的主要职责,实现了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在全省高等院校中有较大影响。

(三)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高校就业工作的实践表明,高校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了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培养出音乐专业行业岗位群和用人单位所期望的“实践能力强、实现零距离上岗”的毕业生,音乐学院表演专业在社会能力拓展模块,深化院团结合、校企合作,企业参与实践教学,使学院和艺术团体等企业互动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社会比赛,如:2013年我校音乐学院表演专业选送的怀梆传统戏《老少换》,获得河南省首届学生戏剧节一等奖。同时,音乐表演专业利用自身专业优势,服务焦作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在全国第六个“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在焦作市文化局、焦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联合举办的“焦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高校”活动中,我校2009级音乐表演二班学生王茜茜、闫盼盼演唱的怀梆《斩皇子》《困铜台》等经典唱段,受到在场领导、专家的一致好评,使我校音乐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获得社会认可。

(四) 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强

根据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分析和毕业生跟踪调查的情况,可以看到,学生的就业观念明显改变,音乐表演专业学生改变了过去以进入事业单位、公立学校为主和省内就近就业的传统观念,开拓了就业的渠道。从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看,学生对工作岗位满意度为83%。毕业生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学生思想素质高,业务强,能吃苦耐劳,勤学好问,有80%的学生成为企事业单位的业务骨干。从毕业生跟踪调查Y果看,本专业毕业生专业基本功扎实,具有较强的社会竞争力。如:2007级音乐1班学生陈长奎,现任焦作市歌舞剧院独唱演员,优秀青年歌手,曾多次参加大型演艺活动;2008级音乐3班学生张慧娟,现任焦作市歌舞剧院青年舞蹈演员,优秀青年舞蹈家;2009级音乐5班毕业生刘双双,于2014年8月15日站在了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的舞台上,以一首《致青春》赢得了齐秦、那英、杨坤三位导师为她转身,对她的演唱给予很高的评价。在自主创业方面,2008级音乐1班学生杨赫然,创办“盘鼓体验中心”;2008级音乐2班学生韩娟,创办“知韵音乐古筝学校”,2009级音乐4班学生马思明,创办“鸣远音乐舞校”,等等,均在社会上享有良好的声誉,深受社会各界的欢迎。

(五) 积极开展地方音乐研究工作

一直以来,我校音乐学院以服务地方音乐文化为己任,积极开展地方音乐文化研究。音乐学院教师分别在《戏曲研究》《中华戏曲》《艺术评论》《中国戏剧》《戏曲文学》《四川戏剧》《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学术刊物上发表《从豫西北遗存古戏楼看清末民初怀庆府地区戏曲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河阳花鼓戏传承》《龙台火龙舞探研》《孟州土硪号子探究》《怀梆唱腔音乐板式简说》《朱载质二平均律(立均第九)释解辨析》等40余篇地方音乐文化研究论文;主持地方音乐文化科研课题三十余项;出版《朱载置苈史椒ㄊ据探微》学术专著。使得我校音乐学院真正成为传承地方音乐文化的主阵地、研究地方音乐文化的主力军、弘扬地方音乐文化的先行者[2]。

四 政府要大力支持,统一规划

作为地方政府,应和地方高校开展积极而广泛的合作,不但能够有效解决人才匮乏的问题,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经济发展和繁荣,提升整个城市人民的审美意识,获得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双丰收。因此,推动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关键在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的重视程度和相关决策,将直接决定两者互动的成败。因此,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视这种互动的意义,并逐渐探索出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互动发展之路。地方政府应针对高校音乐教育与城市文化建设互动建构长期的发展规划,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让高校音乐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参与到社会文化活动和文化产业当中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地方音乐文化产业发展和高校音乐教育的互动。

总之,高等教育的改革目标是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能够积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支撑服务的改革发展。开展和推动创新教育,加快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时代和社会的呼唤,是当下高等教育的核心内容和重要任务。[3]对于河南来讲,区域传统艺术传承者与保护工作者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因此,高校音乐教育要围绕高校教育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要求,形成鲜明的专业特色。在当今高校音乐专业大学生普遍就业率较低的局面下,高校音乐教育要强化自身与社会需求的联系,与城市文化建设形成有机互动,不仅能够解决高校学生的就业困境,而且对城市文化生态的形成、市民文化品位的提升起到扎实的辅助作用,并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经济发展和繁荣。

地方高校音乐教育应采用多维视角,用市场的、高等教育的、专业特色的、地方传统音乐文化教育特色的眼光对音乐专业人才岗位需求、高校音乐教育与地方音乐文化产业互动发展关系进行扫描。使高校音乐教育突破传统的“古典专业”教育模式,使高校音乐教育走向社会化和产业化,从而使高校音乐教育能够积极地、常态化地融入到城市文化建设之中。作为服务当地基础教育、服务地方音乐文化,为当地培养合格音乐文化人才的地方高等院校来讲,音乐专业要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适应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服务地方音乐文化的专业定位,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对音乐人才的特定需求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地方院校都应注意改革发展要与地方音乐文化产业相适应,一方面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用音乐的方式和通过音乐教育所获得知识与自己的专业相结合,更重要的是使自己多了一门理论与手艺,在这社会工作竞争激烈的今天,是具有真正的意义。”[4]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 ,能有效地推动河南高校音乐教育与河南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的互动实践,使两者能够真正走上一条互动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张美玉.当前我国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其理论溯源[J].大众文艺2011(21).

[2]汤洁.传承发展――戏曲音乐走进高校的思考[J].中国戏剧,2016(9).

音乐学院毕业生论文范文4

一、找准办学定位

西安音乐学院是一所省属院校,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路中段,占地面积134亩,在岗教职工近500人,学生3000余人。现有10个系室,10个科研和表演团体、学社。地域性和音乐专业特点决定了我们办研究型、世界一流音乐学院不符合学院实际,追求办学的大而全也不现实。如何找准办学定位?院领导班子不唯书、不唯上,从实际出发,经过多年探索,明确地认识到:我们是一所教学型为主的地方高等音乐院校;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和留学生教育;保持传统学科和发展优势专业;培养音乐基础扎实、人文素质良好、综合能力较强,为地方音乐文化服务的应用型音乐专门人才。

合理定位,科学规划,学院确立了“一个中心”和“五个结合”。“一个中心”即教学与教学改革是学院一切工作的中心。“五个结合”,即专业教学与素质教育有效结合,专业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效结合,专业教学与科研创作有效结合,大众教育与应用型教育有效结合,弘扬地方民族音乐与普及世界优秀音乐有效结合。

学院通过对音乐院校本科毕业生的市场调研和社会对音乐人才的需求,于2000年提出了“1+1”人才培养模式,即本科毕业生的基本理论水平和人文素质与普通文科院校本科毕业生水平相等,基本技能和音乐素质达到同类音乐专业院校本科毕业生水平。

实践证明,只有找准了自身在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位置,才能在高校“合并”、“圈地”、“升级”的竞争大潮中,保持一份清醒和走特色发展的新径。

二、突出学科特色

学科是大学基础学术组织,学科建设是大学的基础性建设。学院依托陕西丰富的音乐文化底蕴,积极吸收当地的文化资源,创作出了以陕秦地方乐种为题材的曲目:二胡曲《秦腔主题随想曲》、《兰花花叙事曲》、《渭北叙事曲》、《迷糊调》、《曙光》;扬琴曲《绣金匾》;笙曲《满园春》;笛子曲《遐方怨》;筝曲《秦桑曲》;琵琶曲《渭水情》、《明妃怨》等。这些代表性曲目及秦派演奏风格的形成,得到同行的接受和认可,被编入音乐院校教材。

“西安鼓乐”,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学院从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对这一古老乐种的研究、表演和创作。1991年译谱编印了《长安古乐谱》一书,这是目前所见到的最早正式出版的曲谱集。同年学院长安古乐社应邀出访了欧洲六国,被当地媒体誉为“来自东方的天籁之音”,出版的CD盘获得法国巴黎查理・考斯学术唱片金奖。2000年推出《长安古乐研究论文选集》集中反映了当时的研究现状。近几年来,学院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师生到西安及周边地区古乐社采风、交流,虚心向老艺人们学习;同时,邀请西安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十大古乐乐社相继来我院展演。在此基础上对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了长安古乐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使其成为我院教学内容的一大特色。为保护、挖掘、整理、研究和弘扬传统民族音乐文化尽一份职责,作一份贡献。如秦胡研制人我院翟志荣教授,花费七年心血,经历上千次实验,成功地将二胡皮膜(蟒皮)发音改制为板质发音,形成了秦高胡、秦二胡、秦中胡和秦大胡系列民族拉弦乐器。在传统二胡基础上改制的琴胡,是当代秦人在秦地创制的,故而起名秦胡,四把乐器在乐队中组成不同声部,因而以系列秦胡称谓。系列秦胡克服了二胡蟒皮因环保和气候影响的局限,克服了皮膜发音与其它民族乐器板质发音的不和谐性,使中国民族乐器演奏实现了“交响化,中国声”。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对系列秦胡的声学特性进行了科学测试,得到了“从频谱图对比出其高音调声音明亮,演奏音域得以扩展,音乐的强弱表现力明显提高”的美称。

传统民族乐器的改革创新是一个极其艰苦的探索过程,也是中国乐器史上的一场革命。用现代科学技术对民族乐器研制创新的成果――系列秦胡的声学特性进行全面的测试,这使我国民族乐器的创新有了科学基础。系列秦胡的研制获陕西省政府科学技术一等奖;校内外著名作曲家为系列秦胡创作了一批音乐作品;以系列秦胡为弦乐基础编制的师生百人乐队――学院东方民族交响乐团,在国内外演出60余场,曾赴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的专场音乐会,受到外国观众的热烈赞誉;东方民族交响乐团的排练课――“民族交响乐队训练与表演课”成为国家和省级精品课程;“民族乐器改革创新实验室建设项目”已经被批准为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项目。

三、重视教学实践

学院各系室高度重视学生的教学实践活动,不同专业呈现出各自的特色。作曲系每年举办学生新作品音乐会,同学们既有了相互学习借鉴的机会,同时又给演唱、演奏专业同学带来演唱演奏新作品的机会。同学们从节目排练、编排、节目单设计、海报张贴及舞台布置、舞台监督等实践中,提高了组织协调能力,国内著名作曲家和其它音乐院校专家教授来校对学生新作品的精彩点评、互动,评比,更激活了学生们创作新作品的热情。

声乐系举办周末学生音乐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音乐赛事和到部队、企业、兄弟院校、监狱进行公益演出。让学生们了解社会,强化音乐艺术为大众服务的意识。为提高学生舞台演唱水平和积累舞台经验,声乐系组织排演了大型音乐会《歌剧精粹之夜》,欧洲经典歌剧《女人心》片段,中国经典歌剧清唱《江姐》,大型交响合唱《绿色的呼唤》、《组歌》、《欧亚大陆桥畅想》、《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欢乐颂)。排演实践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的演唱表演技能,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美声教学课”成为省级精品课程,“歌剧素材教学对学生素质提高的功能性研究”列入省级高校教育改革项目。

民乐系的合奏课是该系必不可少的专业实践课,东方民族交响乐团和秦筝艺术团是民乐系教学实践的主要载体。乐团多次与海内外著名音乐家合作演出,举办音乐会300余场,演奏了上百部不同风格的作品。管弦系提出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合格的乐队演奏员”,由学生组建的“交响乐团”和“交响管乐团”,20年来坚持每周排练6个学时,每学期举行2场音乐会。先后演出了不同风格、流派,不同时期的中外经典作品音乐会300多场,邀请国内外著名指挥家20余人来校排练演出,为数10部影视音乐及音像制品录音。2005、2006年根据教育部交响乐进高校的部署,“交响乐团”在陕西高校演出了25场。学生们通过大量的排练和演出,演奏技能和音乐素质得到迅速提高。20年来通过两个乐团的排演,培养出了数以百计的优秀职业演奏员,分布于国家和各大省市专业乐团,有些还在国外乐团供职。

音乐学院毕业生论文范文5

摘要:教学与实习并行模式通过长时间、高频度的实习提升学生专业知识应用能力。本文从许昌学院音乐学专业出发,分析现状,吸纳先进实习模式精华指出教学与实习并行模式要素和特点,就该模式的实际执行展开研究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教学与实习并行;实习组织;实习模式

现今人才市场上,企事业单位不再盲目迷信“大品牌”学校,对高等院校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应用、实践能力愈加重视。因为强大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越强,就意味着毕业生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进入工作状态,快速度过“试用期”,进而降低招收新人带来的经营成本和经营风险。在这一客观实际引导下,高等院校不断进行各种教育改革,使教学与社会接轨起来尽可能的提高毕业生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实现这一目标的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毕业实习――学生一般在第4学年第1学期被统一安排在专业相关单位的实际岗位工作。

本文结合国外高等教育大国的专业实习情况提出“教学与实习并行”模式,并以许昌学院音乐舞蹈学院音乐学专业为例,对该模式的实际操作细节和建立更符合该模式需求的质量保障体系提出了建议。

一、国外专业实习模式与特点

因为中小学音乐教师是普通高校音乐学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去向之一。与国内相比,以德国为代表的教育先进国的教师教育实习相关制度更趋于成熟,已经得到了长时间的检验,其中的闪光点是非常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学习的。

(一)德国

在德国,如果毕业生希望进入某一行业执业,必须在修业阶段完成规定课程后,进行约12周的实习,并在实习后参加第一次国家考试;第一次考试合格者还需要再进行至少18个月的实地实习,接着参加第二次国家考试。第二次考试合格者才获得执业资格证书,才被允许进入人才市场和参加公开招聘。

即使在修业阶段,以钢琴、声乐等专业为例,德国高校针对所有专业课程均开设了教学法课程,设置了大量实习环节,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不断的磨砺学生的专业知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二)法国

在法国,高校实习采取的是完全的制度化、序列化和系统化,分散和集中相结合,从入学开始每学期依据教学计划都设计了不同侧重的实习活动,安排了不同层次的模拟实习、应用实习等实习内容。

(三)美国

在美国,高等院校实习普遍采用增设课程与实习时间相结合的方法,贯穿整个大学阶段的教育实时长约占整个教学计划学时数的40%。在教育具体组织上,实习又被分为模拟实习、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三个阶段,各阶段成绩由初期、期中和期末三次的自我评定和指导教师评定相综合得出,最终经有关部门审核后,确定是否准予毕业和颁发证书、推荐书。

综上我们可以看到,德国、法国和美国实习模式无论是时间长度还是频度都远远高于国内,不再仅仅将实习看作高等院校学生毕业前的一个单独环节,而是将实习完全融入到教学计划当中,强调对学生专业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许昌学院音乐学专业实习现状

许昌学院音乐学专业的毕业实习开设在第7学期、共2个月8周,主要实习类型为中小学音乐教师。其中第1周为毕业生校内培训阶段,然后毕业生将被分配到各个中小学。实习完毕第9周,院系组织毕业生进行实习汇报。经过与学生座谈发现,在毕业实习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一)实习带队老师由学校派出而不是院系,不一定是专业老师,而且一个带队老师需要管理多个单位多个专业学生,无法及时对学生实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辅导。

(二)实习监管机制不健全,且存在实习单位用人随意的情况。有的单位能够按照学生专业进行岗位分配,有的单位则是依据自身所缺师资对学生进行安排,存在学生毕业实习岗位与专业不对口的情况。

(三)学校鼓励学生考研,但存在部分学生以考研为名,不参加实习,钻学校制度漏洞,完全将时间空耗过去。

(四)毕业生专业知识学非所用,实习中感觉盲目,觉得实习后需要补充知识,但是返校后教学进度又进入到择业和撰写毕业论文阶段,且专业课已经基本停课,无从补充。

以上问题的共通点或者说共性问题就是,教学与实习的耦合度低,专业知识与实习岗位协调性差。毕业实习使学生收获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但是学生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这些问题不仅存在于许昌学院,与其他院校音乐学专业毕业生座谈得到的反馈问题也是极其类似的。

毕业前把音乐学学生作为教师推向讲台,这种就业前的短暂集中实习已不能全面实现锻炼学生教育教学的实践应用能力。能否在学生低年级时,在校学习期间就开始进行,也即是实习和教学在校内并行运行。

三、教学与实习并行模式介绍

由上文可以看出,许昌学院音乐学专业实习存在的情况可以在汲取国外实习模式特点后得到改善。教学与实习并行模式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结合国内实习模式实际情况提炼而成。该模式通过一系列的举措从多个环节、多个方面强化实习与教学工作的互相转化:

(一)将单科实习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毕业实习视为一次综合性实习。

(二)实习强调切入社会实际,例如,前期由学生带领少数中小学生在教师监督下授课,当教师对其教学能力评价合格后,过渡到中小学任教实习;

(三)实时与定时相结合对实习效果进行评估,及时矫正实习过程中的不良表现;

因为音乐学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岗位是中小学音乐教师等教育类岗位,教学能力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评价指标,所以音乐学专业的每门技术类课程都开设有相应的技能教学法课。以《声乐》与《声乐教学法》两门课程为例,教师在学期前几周将教学要点、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等要素进行完毕,然后由教师为学生拟题或学生自行拟题设置课堂,在剩余教学时间内由学生来组织课堂、进行授课。每个学生8-10分钟轮流讲课,授课对象可以是同班同学,也可以是来源于校外的生源。未讲课学生无论是否作为被授课对象均要求进行全程观摩,授课教师在旁指导、点评、总结优缺点。这样,教学与实习就并行贯穿任在课程中,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切实提高了学生组织教学、课堂应变等应用能力。

教学与实习并行模式的最高目标是提高学习内容实用价值、提高教学与实习内容耦合度的目标,提升学生的实际专业应用能力的目标。而在老师监督下由学生给学生授课的形式,实际上在沈阳音乐学院已经被采用。学生之间的互相弹唱,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声乐审美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学生的演唱能力可能各有优劣,但是在教师监督指导下,学生知识学习、审美能力、实操能力同步提高,有效改善了民族声乐课程、美声声乐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度重视演唱技能,忽视学生应用能力提高和素质培养的问题。

与传统的实习模式相比,并行模式具备以下特点:

1.实习启动时间更早,实习频度更高,与专业知识学习结合紧密;

2.实习过程中实践的可能发生频度更高、随机性更强,更具备实际价值;

3.实习与教学并行,学生等于全程都有专业指导老师辅助,使学生择业时与工作岗位的磨合周期大大缩短。

四、教学与实习并行模式执行建议

教学与实习并行模式是一个环环相扣的过程,该模式的实际执行需要学生与教师,学校与实习单位携手进行,任何一个环节的脱节都会导致实习流于形式、形同虚设。

(一)在思想上,使教师、学生明确实习在教学环节中的地位、作用和重要性,明确教学、专业知识学习与实习互动的必要性和益处。教学与实习并行模式中的实习使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验证知识、反馈信息和主动学习相结合的环节,而非单纯的结业“考证”方式。

(二)在实习内容上,根据教学侧重点、学生个性、就业方向等方面的不同,大胆创新。要变革单一学校派遣方式,结合兴趣、理想和教学之间的关系,实行多元、灵活的实习单位合作制,增加实习灵活性,使实习单位多元化、稳定化、灵活化。

(三)在过程监控上,形式多样化,强调时效性和互动性。利用现代化通讯手段,例如手机QQ、微信等,扩大实习过程监控的信息来源渠道,不仅仅依靠学生自身汇报、教师定期检查,及时接收实习对象的实习效果反馈,及时解决实习中发生的问题和矛盾。

(四)在成绩考核上,变革评价制度,将专业知识学习成绩与实习成绩相结合。

既有的教学评价和实习评价方式过于单一死板,结合艺术类人才培养的具体实际,增加双向评价、多元方式考核、累计考核等办法,也可以利用互联网络的便利进行公众评价,多方面、全方位的考虑,破除过去单一教师打分制等办法,真正的做到以“实践”和人才培养为核心的评价制度。

五、结语

音乐学院毕业生论文范文6

关键词: 音乐学教育专业 试点意见 教改措施

南京晓庄学院音乐学院是全国普通高校音乐学(教育)专业试点学校之一,2007级音乐学专业是试点专业。三年以来,老师们摸索探求,提出了试点意见,改变了教育理念,总结了许多实践经验和教改措施。

一、试点意见

1.大学教育没有接轨中小学课堂,在校生和外面严重脱节。除了实习外,在校生很少了解外面的音乐教学情况,很少进入中小学课堂听课、上课,了解即将面对的中小学生的个性、情绪、兴趣、人格培养等情况。

2.目前,部分实习生教学能力不够。高师音乐教育改革必须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结合,通过对校内、外各年级课程安排的总结、归纳,来改变部分实习生教学能力不够的尴尬局面。

3.部分实习生舞台实践能力不够。新大纲出台后,制定政策要在清楚大纲的基础上进行,所有的实践课在大纲上都要有一定课时的确保,指导实习生的老师要认真负责,通过教学法的课程设置,不断调整、提高,改善薄弱环节。建议每年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进行舞台实践。

4.专业小课课时安排不合理。公共课的安排与小课安排次序要更加合理,尤其是注意声乐、器乐、钢伴、和声作曲、视唱练耳、音乐史等课程的作业量分配的科学性,教学法与中小学教材要相互渗透。

5.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应保持同轨,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和负担。教师的多风格的教学成果既可以体现在一位学生身上,也可以体现在多位同学身上。建议可以新、老教师相互多听课、多交流、多学习。

6.师范类的教学目标应与制定的大纲、计划相一致,提炼共性与个性,进行分类教学。建议针对二年级选修声乐落榜的学生,后两年可以安排一些大课,以适应实习等需求。

7.区别讲台和舞台的培养方向、目标,因材施教。适应将来岗位的需要,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可将部分社会实践课时更换成艺术实践部分。

8.音乐学专业最实用的课程应该是:声乐(合唱)、钢琴(即兴伴奏)和舞蹈(创编)。提倡多种唱法,声乐与合唱相结合;即兴伴奏尽早融入钢琴教学,使学生自弹自唱;舞蹈课上要会跳会编会教。

二、教育理念

1.音乐教育是塑造人的工程。如今的“音乐高考”不再的是简单地选拔人才,而是带有功利色彩。选择参加音乐高考已成为部分文化课较差而想进入大学的学生的“捷径”音乐高考本身也成为部分官员和音乐教师发财的工具。而音乐的教育功能已经退到了角落。

音乐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它通过对人的审美能力的发掘和培养,通过构建人的审美心理结构达到人心灵的净化和人格的塑造。它具有唤醒、联系和整合人格的力量,音乐教育的目的更是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独特的情感教育功能,培养全面发展完善的人。俗话说,教育的起点是人,教育的归宿还是人。

2.对音乐教学的反思。我国音乐教育存在误区:极端的“急功近利”。表现在:“西方主义”,以西方音乐文化为中心;“测试主义”,以考试为目的;“精英主义”,以各种比赛获奖为目的,而忽略了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完整的人。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应该加以改革:(1)中小学音乐课很“窄”,要“打通”和其它学科的“联系”,向“横向”发展,如综合美术、体育、音乐剧等;(2)音乐课程要上升到“人文、社科”的高度,向“纵向”发展,如综合历史、医学、文学等;(3)改革现有的中小学音乐教材,改变和课程互相制约的状态;(4)加强中小学音乐教师的理论和现代技能培训,最重要的是改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敢于创新;(5)对中小学生进行“音乐通识教育”;(6)学校音乐教育应该和社会“接轨”,使学生在“社会学校”中“愉快学习”。

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和社会严重“脱轨”,音乐教师在“教学大纲”的束缚下显得呆板、僵硬,不自由。学生们虽然从小学开始上音乐课一直学到大学,但还是产生了许多“乐盲”。学习音乐不能脱离社会,不能脱离人。学习音乐要像学习语言一样,在自然环境中学习、在社会中学习、在集体中学习,还要向父母学习、向朋友学习、向同学学习等。例如有些新疆人舞跳得非常好、节奏感也非常好,他们并没有向名师学习,只是在自己的民族中长大,看得多、跳得多而已。因此,让孩子在“社会学校”中“愉快学习”应该成为时尚。老师和家长应鼓励和支持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如乐队、合唱队、夏令营等。

3.培养创新人才。“准音乐教师”的培养是一项复杂而任重道远的工作,要将“准音乐教师”培养成合格的音乐教师,必须进过严格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等全方面的培养和训练,使其掌握成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培养“准音乐教师”具有自主、创新、反思的能力。

高师音乐教育是为中小学输送具有专业音乐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师资的教育,如果培养出来的老师没有创新意识、探究精神、自主学习的能力、常反思的习惯等,这样的音乐教师是不可能把中小学的音乐课上好的,更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中小学生。因此,在四年的学习、见习、实践过程中,音乐学院应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及贯穿于各学期分阶段的教育教学,使学生在实践中学,在实践中发现自身的优势和问题所在,正所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才能不断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培养出不断探索未知世界的能力,才能激发探索精神和解决问题的主观能动性。本科生在这种教学、实践活动中可以从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活动、教学内容等多方面获益。

三、教改措施

1.“双导师”制。校内外“双导师”制是校内教师与校外教育基地的教师共同负责指导学生学习、观摩、实践等活动,而传统的音乐教育则主要由校内教师单方培养学生。“双导师”制在实际实行中指导教师之间既有协作,又有一定的分工,学生在校期间根据自己的专业选择一名指导教师,指导老师侧重对学生在校期间的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学习进行一对一的指导,这项工作从大一延续至大四。同时,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派往多所中小学中,在那选择一些校外指导教师,他们将对学生进行教育实践方法、理论与实际接规的指导,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教育教学实践,培养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包括课堂驾驭能力,课程的设计、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在这全过程中导师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业务技能、工作态度、对音乐的热爱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能尽早地进入角色,把新的教育理念、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通过“双导师”制可以使学生感受到:“仅有理论上的准备是不够的,还必须尽早亲临音乐基础教育的一线,跟从校外导师学习积累经验,了解本行业最新的发展动态和趋势,使自己在校期间学习更加有的放矢,为就业积聚能量。而参与基层一线导师的实践研究,有助于毕业论文的选题时开阔眼界和思路。”这就是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良性循环的“产物”,它强化了高校音乐教师教育与地方音乐教育的联系,形成了优势互补、交叉互动的局面,同时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应对了社会人才的需要。

2.自我教育模式。本科生应该在校内教育、校外教育、教育实践这三点一面的基础上支撑起一个中心――自我教育。这个模式是围绕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实现、自我成长来设计和展开的。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培养模式不仅仅是为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而铺路架桥,更重要的是应该为“准音乐教师”的成长提供一个恰当的、“安全”的、边学边验证、积累经验的绿色“生态园”,使学生通过实践达到“自我教育”,明白自己哪儿不足、缺什么、还需要学什么、本行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等,他们可依据国家、社会发展的需求回校汲取自身所需的知识,加速“准音乐教师”向音乐教师角色的快速过渡。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课堂上适量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实践中的发现是为了不教的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通过“不教”的手段,让学生在实践中“自我教育”,不断提高“会学”的能力,从而达到“教”的目的。通过这个过程形成探索精神、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意识、学以致用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和独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培养自我寻找方向、自我驾驭、自我指导的能力。

3.注重实践教学。实践性教学不能停留在口头上或在花架子上,应贯穿于教学工作的始终。通过一系列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实际的能力和与社会接轨的能力。这就需要改变教学理念、教材内容、教学方式手段等。例如,我院现代音乐专业的同学舞台上表演的优势就得益于平时课堂上眼神、手势、一招一式有针对的训练,通过这一过程,学生改变了惰性,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成自然,才能更好地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