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镇污水处理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镇污水处理建议范文1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竣工;验收监测;
中图分类号:X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4-0233-01
当前污水处理将成为我国环保执法监督管理的一个重点,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对城镇污水处理厂进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做好城镇污水处理厂的竣工环保验收监测工作,为环境管理部门提供科学有力的技术支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探讨城镇污水处理厂竣工环保验收监测中应注意的问题。
1 摸清汇水水质,合理布设采样点
城镇污水处理厂竣工环保验收监测首先要摸清汇水水质,汇水水质不同,特征污染物也就不同,摸清汇水水质是确定监测因子、布设监测点位、分析污水处理工艺对污染物的去除能力和处理效果的重要依据。一般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汇水类型包括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是城镇污水处理厂的主要对象,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内的企业产生的工业废水也是其接纳的重要组成,多年验收监测的实际情况和经验告诉我们,污水处理厂汇水范围内的商业实验室、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医院排放的污水,是目前污水处理厂的环评经常遗漏或忽略的问题,由于环评的疏忽,验收也难以全部解决存在的问题。然而这些污水通常含有一些特殊的污染物(如重金属等),需要引起注意。
随着工业园区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到工业园区集中,园区污水处理厂接纳的污水与园区内的企业类型密切相关,污染物类型多,浓度高低差异较大,排放水量参差不齐,因此,园区污水处理厂的验收监测容易出现问题,特别要检查接收的含有一类污染物的废水是否单独处理,监测布点时需要特别注意,开始阶段需要在污水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的各企业出口都布设采样断面,以摸清并区分不同污水的进水浓度,同时在入污水处理厂处理设施前的混合池布设一个采样断面,以考核处理设施的处理效率,尤其针对难以降解的 POPs 类和重金属等污染物,应避免接收的污水互相稀释排放。
2 核清集水管网,防止泵站扰民
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功能特点是服务城镇、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配套管网(含泵站)的建设是城镇污水处理厂的重要组成部分,城镇污水处理厂一般设在城镇边缘,周边居民较少,并且配套建有降噪和吸附臭气的环保设施,一般很少对周边居民产生影响。然而污水管网和泵站往往要穿越城镇居民集中区,如云南滇池北岸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包括 200 多公里的污水管网工程(含 4 个泵站)和 140 多公里的雨水管网(含 4 个泵站),沿途经过居民小区、村庄、学校等敏感目标,因此防止泵站的噪声和恶臭扰民是城镇污水处理厂环保验收监测中要高度关注的内容。
3 查清污泥处置方式和去向,做好污泥监测
目前,国内外污泥的最终处置方式有:填埋、焚烧、综合利用。以前污水处理厂污泥大多采用填埋方法处理,工艺不完善,填埋技术单一,不但不能有效固化污泥中有害物质,还会造成污染物的转移,并有环境二次污染的风险。焚烧处置可以迅速和较大程度地使污泥达到减量化,能使有机物全部碳化,杀死病原体,是比较彻底的处理方法,但要求污泥有较高的热值(一般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热值都较低),且其处理设施一次性投资大,处理成本昂贵,焚烧后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必须配套完备的尾气净化设施,我国目前的经济能力决定了这一处置方式难以推广,对于大城市有些因远离填埋场而造成运输费用过高,使用焚烧法处置才有一定意义。另外公众对焚烧技术的接受程度较低,主要指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的高风险心理负担。污泥综合利用是一种符合我国国情的处置方法,在污泥资源化途径中,污泥农用投资少、能耗低、运费用低,被认为最有发展潜力。由于目前对污泥中重金属及 As 的检测是用浸出法处理试样,而污泥与矿物质不同,其中金属成分大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比矿物质更容易风化释放有害金属成分。因此含重金属的污泥农用也存在着相当大的潜在风险。如果短期大量或者长时间适量将污泥施用于农田,污泥中的重金属将会在土壤中积累,最终富集到农作物中,通过食物链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污泥施入带入土壤的重金属很有可能与人群直接接触,大气中悬浮颗粒物或气溶胶中含有的重金属可能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内,如果饮用受重金属污染的水,也会引起重金属在体内的积累。
无论污泥的最终处置方式是填埋、焚烧还是综合利用,在污水处理厂的环保验收监测中都应对污泥进行监测,查清污泥去向,并核实污泥委托处置单位的资质和能力。另外还应高度关注污泥在储存和转运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对于污泥采取填埋方式处置的污水处理厂在验收监测时应根据进水水质情况决定是否对污泥按照《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进行鉴别,根据鉴别结果判定,如果为一般固体废物,可以入一般固废填埋场进行填埋,如果为危险废物,必须入危废填埋场进行填埋,同时检查委托处置单位是否有危废填埋的资质。因此,建议在验收监测时,除监测重金属及 As 的浸出浓度外,增加污泥全溶样中的浓度,做到防患于未然。
4 弄清污水处理工艺,找对采样时机
目前污水处理厂常用的处理工艺主要有活性污泥法、氧化沟、SBR、AB 法、CAST 法、生物膜法、厌氧法、人工生态法等,并根据尾水排放要求,在“二级处理”基础上增加脱磷脱氮等进一步的二级强化处理措施,如 A/O 法、A2/O 法及化学法等。甚至有些排放标准更加严格的省、市污水处理厂还有三级处理设施,如超滤反渗透等。不同的处理工艺的运行规律特点也不同,在环保验收监测时,首先要核实初步设计文件和实际建设情况,弄清处理工艺、运行特点、运行方式、处理效率、水力停留时间等参数,在此基础上安排好采样频率、找对采样时机,才能真实、合理、有效地反应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状况和处理效果。验收监测时就要根据各工序的运行时间和运行规律确定采样频率和采样时间,否则很容易出现监测结果出口大于进口(净水大于原水),实际处理效率远低于设计处理效率等问题。
5 结语
目前污水处理厂常用的处理工艺都没有专门针对重金属的去除作用,如果增加物化前处理、离子交换法和膜处理等有效去除重金属的措施,将会使处理成本大幅提高,目前的经济水平还不允许。因此,城镇污水处理厂环保验收监测时要摸清汇水、核清管网、严把污泥关,找准采样时机,并注意医院、高校和科研院所实验室的排污因子监测。
参考文献
城镇污水处理建议范文2
关键词:污泥处理处置 管理 污水处理
污泥是污水处理的副产物。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含有重金属、致病菌和寄生虫(卵)等有毒有害成分,处理处置不当存在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威胁的隐患。长久以来,实现污泥处理处置的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成为城镇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理处置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1]近年来,学者和管理者试图从技术、政策、管理几个角度引导污泥处理处置的规范化管理,然而大部分建议仍停留在宏观层面或理论层面,欠缺具体的优化建议及实践验证。
1.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管理现状
1.1管理思路及主体单位任责不清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是污水处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污泥处理处置管理涉及污水处理厂、污泥运输单位、污泥处置单位等主体。在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管理运营模式多样化发展的背景下,污泥处理处置管理总体思路不清晰、不规范等问题凸显。目前,污泥运输、储存、处置等不同环节的实施和管理办法存在较大差异;主体单位责任与职责划分不够明确。
1.2管理重水轻泥、处置能力不足
近年来,“节约用水”、“污水处理与回用”等理念已逐渐深入人心,这得益于国家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与有力宣传。然而,政府及相关部门却没有给予污泥处理处置足够的重视和准确的定位。以北方某城市为例,2010年全市污泥产量127万t,而污泥处理厂或无害化处理设施仅6座,年处理量不足污泥总量的50%。长期以来,受“重水轻泥”倾向的影响,许多城市存在污泥处理处置设施相对滞后且严重不足等问题。[2]
1.3欠缺过程化管理
众多管理者将防治污泥污染的监测重心放在污泥处置及应用环节。然而目前,各污水处理厂污泥产生量测量方法及周期不尽相同,甚至有些水厂仍在采用估算方法确定泥量;从污泥运输单位的招、投标,到污泥的联运都欠缺有效的管理及规范的制度;污泥产生、运输、处置等不同环节的管理相对独立;不能准确收集各环节的信息,无从考察产生泥量与处理处置量的平衡关系。污泥处理处置是一个过程性、连续性的问题,应对其全过程进行管理,尤其是问题集中存在的环节,更应加倍地投入监管力度。
1.4泥、水管理脱节
污水和污泥是对解决城市水污染问题同等重要又密切关联的两个系统。为规范管理,相关部门逐年加大对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管力度,然而,污泥处理处置却没有成为监管的重点。污泥是污水处理的副产物,其属性与污水处理厂进水及运行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目前,大多城市污泥处理处置管理呈现了泥、水管理脱节的现象。研究单位及高校开展的相关研究也多以污泥处理处置管理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欠缺与污水处理厂运行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2.污泥处理处置管理优化
污泥处理处置是一个涉及多承担主体和环节的复杂问题。建立清晰的管理路径和有效的管理模式,实现对污泥产生、运输、处理处置全过程的管理是污泥处理处置有效管理的必然要求。
2.1污泥处理处置全过程链式管理模式
结合污泥处理处置流程具有相对固定的特点,以其为依据,建立全过程链式管理模式实现管理最为有效和便捷。所谓链式管理模式,是指在理清企业内部各考评单元的基础上,建立考评单元之间相互关联、相互监督、相互激励的企业管理运行机制。即采用一条“无形”的链将各考评单元连接在一起,使企业管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人参与。[3]
如图1所示,污泥处理处置全过程链式管理模式将管理全过程划分为污水处理、污泥运输、污泥处理处置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均与其承担主体相对应,且包含主体在该阶段负责的主要工作。利用污泥联运单使三个独立的管理阶段形成连贯、完整的管理链条。污泥联运单涉及信息包括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方式、污泥产生量、污泥含水率,污泥运输量、运输去向、运输车辆信息,污泥处理处置方式、最终处理处置污泥量等。在管理模式执行过程中,承担主体有义务和责任对产生数据进行备案,对其他相关主体的操作与管理进行监督与指正,定期对备案数据进行核查,并按规定将数据信息上报。 [4-6] 全过程链式管理模式具有清晰便捷性、连贯完整性、责权明确性、监督互查性等特点。
2.2建立污泥处理处置数据平台
以污泥联运单为抓手,全过程链式管理模式同时具有对各阶段、环节数据进行收集的功能,以满足信息上报制度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建立污泥处理处置数据平台配合全过程链式管理模式执行,收集数据信息。从近期管理角度出发,这对于准确分析污泥处理处置现状,查找、追踪问题等具有重要意义;从长远管理角度看,它能够实现利用累积数据信息为管理方向提供参考依据,进一步实现污泥处理处置优化管理。
如图2所示,污泥处理处置数据平台收集从污水处理厂进水到污泥处理处置最终环节的各项数据,其中包括水厂预测、产生、运输、处理处置泥量等。预测泥量是根据污水厂进水水质、处理工艺等预测的,可实现公式计算。作为产生污泥量的考察比较对象及污泥处置能力考察、调整的一项重要指标,预测泥量成功将泥、水管理有效结合,摆脱管理脱节问题。
依托全过程链式管理模式,利用数据平台收集的信息,可实现对污泥处理处置全过程管理及调节。如将水厂预测泥量与产生泥量相互验证,得到结果一致或趋于一致则说明处理工艺相对合理,相差甚远则需要对工艺进行推敲或调整。同理,将产生泥量与运输泥量,运输泥量与处理处置泥量相互验证,亦可对管理工作进行核查,查找、追踪问题原因,并依托链式管理模式问责对应承担主体。同时,长期积累数据可用以验证城市污泥处理处置能力是否满足产生需求,指导优化污泥处理处置管理。待条件成熟,污泥处理处置数据平台应定期向公众进行公开,成为社会监管污泥处理处置管理的有效载体,从根本上促进污泥处理处置的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目标实现。
3.结论
3.1污泥处理处置全过程链式管理模式可以实现对污水处理厂污泥产生、运输、处理处置全过程的管理,具有清晰便捷性、连贯完整性、责权明确性、监督互查性等特点。
3.2污泥处理处置数据平台收集从污水处理厂进水环节到污泥处理处置最终环节的各项数据,包括污水厂预测、产生、运输、处理处置泥量等信息,是一个短期可以用于管理运行,查找、追踪问题,长期可以用于指导规划、调整能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李亚峰,晋文学,等.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2]崔小浩,李五勤,谢文征,等.北京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与处置探讨[J].给水排水,2010,36(6): 17-20.
[3]百度百科.什么是链式管理模式[EB/OL].省略.2010.
[4]黄文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环境监管对策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环境科学,2011,24(5): 67-69.
城镇污水处理建议范文3
【关键词】城镇污水处理;现状;技术
0.前言
21世纪以来,水污染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大量生产生活污水污染了水资源,我国城镇污水处理的现状不容乐观。通过不断改造已建设施,不断应用新设备、新材料和新技术,建设与运行并重,我国城镇污水设计处理能力正与经济协调发展。
1.我国城镇污水处理的现状
截至2014年3月底,我国城镇累计建成3622座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为1.53亿立方米/日。除海南三沙市、日喀则以外,全国设市城市全部建成并投运的污水处理厂合计2051座,污水日处理能力达1.26亿立方米;已建有污水处理厂的县城为1381个,居县城总数的85%,累计建成1571座污水处理厂,污水的日处理能力为2758万立方米。我国的实际污水处理量已居世界首位,污水年处理总量、处理率、处理厂数量、设计处理能力等正快速增加。不过,我国污水处理厂的设施建设并不均衡,比起东部地区、中部地区来说,东北、西部地区污水处理率还存在一些差距。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厂耗电量约为0.3kW・h/m3,总体偏高,其中东北、西部和东部地区耗电量更高,中小型污水厂运行成本中耗电费用所占的比例更大。
按照《“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到2015年全国城镇污水管网将为32.5万千米,较“十一五”期间的管网长度增加155%,污水处理率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再生水利用率15%以上。全国所有设市城市和县城需具备污水集中处理能力,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以及省会城市城区达到污水全部收集并处理,地级市污水处理率为85%,县级市及县城为70%,建制镇为30%。同时,到2015年要全面提高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效率,城镇污水处理厂投运一年以上的,实际处理负荷应超过设计能力的60%,投运三年以上的应超过75%。
2.城镇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污水配套管网建设总体滞后、设施建设和运营资金不足、各区域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不平衡、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偏大、污水处理设施运行负荷率普遍较低、污水处理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多数污泥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部分处理设施无法完全满足环保新要求、污水再生利用率不高、运营监管不到位等问题普遍存在,很多城镇污水处理厂存在不达标或者不能同时达标的问题。在技术方面具体有下列问题:
2.1管网配套不健全,进水量严重不足
我国城镇管网建设普遍滞后,是当前污水处理设施的主要问题。由于污水厂同城镇污水管网的建设不同步,引致部分城镇污水厂进水量不足、污水收集率低、运行负荷率低,这造成了污水处理设备的投资浪费和闲置,也给污水处理厂的减排效能带来很大的难度。
2.2进水水质复杂,达标排放难度大
部分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中污水成分复杂,工业废水占相当比例,出水TSS、TP、TN、和COD无法稳定达到一级排放标准。其中的抗生素类污染物对微生物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更是对城镇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造成严重影响。
2.3污水处理吨水耗电量偏高
污水处理是能耗密集型行业,单耗电一项就占了污水处理厂运行费用的50%以上。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厂耗电量约为0.3kW・h/m3,比发达国家高出很多,高电耗增加了处理设施的运行成本。
2.4未妥善解决污泥的处理处置
总体来说,我国的污泥处置属于起步阶段,大多数污泥经过脱水运出厂外后,仅有少部分进行建材利用或焚烧等无机化处理处置,处理处置率只有5%-10%,对土壤、地下水会造成二次污染。
3.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我国正在运行的城镇污水处理厂中,采用一级物化处理工艺的只有1.9%,二级生化处理工艺居于主导地位,全国90%以上城镇污水处理厂采用的主体处理工艺类型为氧化沟(OD)工艺、传统活性污泥法(CAS)、A/O工艺、A2/O工艺、SBR工艺以及曝气生物滤池(BAF)工艺。近年来,城镇污水处理厂广泛采用A2/O工艺,以满足除磷脱氮的需求。中国现有的城镇污水处理技术大多是引进、消化和吸收,一直以来,技术人员大量地研究国外的污水处理技术,包括原理分析、改进设计、结构解析和优化运行等,使国外技术本土化,以符合我国具体国情的需求。
未来污水处理技术将从现今污水处理厂的达标排放技术、优化运行技术、节能降耗技术向着资源化技术方向发展,污水处理的资源化技术不但是污水回收所需要的高质量再生水处理技术,而且将发展污水中所含的磷、氮、碳等物质的回收技术。依据城镇污水处理未来走向,如下技术将得到重点发展:低碳污水处理技术,具体为高效控制技术、节能降耗运行优化、可持续新工艺和节能降耗新设备的应用;污水深度和超深度处理技术,具体为新兴污染物去除技术、营养物深度去除技术和高质量再生水超深度集成处理技术;污水处理资源回收技术,具体为磷回收技术和PHA生物塑料回收技术;污水处理能源开发技术,具体为污泥和污水能源开发技术。
4.关于城镇污水处理的策略与建议
为了进一步搞好城镇污水处理工作,应当抓住现今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发展、设备支持明显增强、激励约束机制逐渐完善、资金投入力度日益加大的有利时机,增强城镇污水配套管网建设力度,增加对污水处理设施的投入,特别是增加对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污泥处置、污水处理、污水再生利用设施的投入;加快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积极推动再生水利用,强化设施运营监管能力,加强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污水处理能力,精心组织、科学筹划,全面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稳步提升设施运营管理水平。从技术层面来讲:(1)加大管网建设,提升设施运行负荷率。未来在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中,要更加注重污水量前期调查以及预测,正确确定设计规模,杜绝大马拉小车的错误现象;而且要加强管网建设,做到污水管网全部覆盖,产生的污水全部收集,提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负荷率。(2)去除难以生物降解以及不可生物降解的成分。首先要查清污染源,让污染源单位自行处理,其次要针对水质分析报告,调整污水处理流程,从设备、设施、技术、工艺等方面着手去除。(3)力求精细化管理,降低污水处理吨水耗电量。要大力重视节能降耗工作,随时观察水量水质变化,通过技术更新、设备更新、工艺改造、参数调整、优化运行等方式,实施精细化管理,降低污水处理吨水耗电量,节约污水处理成本。(4)妥善处理处置脱水污泥,消除二次污染。处理污泥的方案跟污泥最终处置的去处有关,而处置的去处取决于污泥的成分,如此方能准确地制定污泥的处理方案,应以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为准绳,逐步完善不同泥质、不同区域的脱水污泥处理技术。
【参考文献】
[1]李宁.小城镇污水生物处理方法的比较研究[J].扬州:扬州大学,2012.
城镇污水处理建议范文4
关键词: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排放标准;工程设计;管理设施
1小城镇污水处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1)小城镇污水处理规划滞后,大部分没有污水管道(或仅仅是雨污合流明渠):
(2)没有投资和运行费;
(3)没有商业投资;
(4)缺乏技术力量,我国现有污水工艺标准、规范不配套;
(5)小城镇污水处理受工业污水的冲击大;
(6)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问题严重。
2 小城镇污水治理的重要性及迫切性
2.1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城镇污水排放量也不断增加。然而由于过 ‘重建设,轻环保”的旧观念,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远远落后于城镇建设,缺乏必要的污水收集系统和污水处理设施。不仅直接污染了小城镇自身生态环境,而且造成了江河、湖泊水体的严重污染,已成为区域性水环境的重要污染源。对小城镇居民饮用水安全和生存环境构成严重威胁,制约了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2.2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
小城镇在城镇总数中所占比例大且呈分散型,是继大、中城市污水治理后的一个新战略目标。根据有关报道,预计今后我国70%以上的生活污水将来自城镇及小区。由此可见,小城镇污水治理关系到我国环境状况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3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以前,城市污水处理厂执行主要是《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但该规范制定时,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污水处理技术还够不成熟,且标准中多数指标是针对工业废水的。考虑到城镇污水处理厂迅速发展的需要、新的环境标准体系要求和需要增加生物性污染等控制指标的新情况,2002年12月27日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技术监督检验总局批准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2003年7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是专门针对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废气、污泥污染物排放制定的国家标准,适用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排放、废气排放和污泥处置与控制管理。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将城镇污水污染物控制项目分为两类:
第一类为基本控制项目,主要是对环境产生较短期影响的污染物,也是城镇污水处理厂常规处理工艺能去除的主要污染物,包括:BOD、COD、SS、动植物油、石油类、LAS、总氮、氨氮、总磷、色度、DH值和粪大肠菌群数等常规污染物12项,及重金属汞、烷基汞、镉、铬、六价铬、砷、铅等一类污染物7项。
第二类为选择控制项目,主要是对环境有较长期影响或毒性较大的污染物或是影响生物处理、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又不易去除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和微量有机污染物如酚、氰、硫化物、甲醛、苯胺类、硝基苯类、三氯乙烯、四氯化碳等43项。
4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及概况
小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一般在lxl04m3/d以下,由于其经济技术力量相对较弱,CASS和SBR工艺具有明显优势
(1)CASS和SBR工艺处理有机物效率高,还能除磷、脱氮或既除磷又脱氮,而且处理设施简单、管理方便,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高效污水处理工艺,也是目前小型污水处理厂的优选工艺。
(2)在1x104m3/d规模以下,CASS工艺和SBR工艺的基建费用明显低于常规活性污泥法、MO和A2/O法。CASS和SBR法的设备实现了国产化,在质量上亦能满足工艺要求,国内设备价格比国外产品低,可大大降低工程设备初投资。规模为5000~lO000m3/d的污水厂,CASS与SBR法的基建费用通常要低10~25%左右。因此,对于小型污水厂采用CASS工艺与SBR工艺在经济上是十分有利的。
(3)CASS与SBR工艺通常都不设初沉池、二次沉淀池和污泥回流设备,整个处理单元比常规活性污泥法少50%以上,操作管理大大简化,同时,工程占地较省。适用于技术力量相对较弱、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的小型污水处理厂。
(4)CASS和SBR工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比常规活性污泥法好得多,对原水的水质水量的变化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处理效果稳定,出水水质好,当出现雨水冲击负荷时,该工艺可有效地避免因溢流而造成的污泥流失现象。
鉴于以上特点,CASS工艺和SBR工艺在国内外都得到很快的发展和应用。
5关于小城镇污水处理工程设计的几点建议
5.1排放标准
目前,我国大部分小城镇经济承受能力较弱、资金不足,排放标准可根据当地具体情况予以调整和放宽。如在封闭及半封闭水体,可考虑水处理工艺中除磷、脱氮的要求;而在开放式水体,可适当降低磷、氮等排放标准,这样可以缩减处理流程、减少处理构筑物池容及相关机械设备、自控仪表等。这不仅节省了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还可加快污水处理厂的建设速度,简化运营管理。
5.2排水体制
排水体制的选择宜根据当地具体条件因地制宜,不必强求采用完全分流制或截流式合流制。对改造难度较大的旧城区可维持原有合流制排水系统并在合流制系统终点设置调节池。在进行工程设计时,应对整个排水系统进行经济技术比较和效益分析后,选用经济合理的排水体制方案。
5.3污水处理工艺
(1)变化系数
小城镇处理规模小,变化系数较大。污水处理厂进水主要为生活污水时,时变化系数较大。变化系数直接影响到工程规模,因此设计时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充分调查研究,进行科学分析后再合理确定其变化系数。
(2)设置调节池
小城镇人口少,处理规模小,污水水质、水量变化大,因此在选择处理工艺时需注意其处理效果的稳定性。在污水处理厂进水端设置调节池(该池也可兼作合流制系统中的调节池),一方面可以减少冲击负荷,另一方面还可保持原水有机物浓度,提高污水处理效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选用与用地面积和地形相适应的工艺
由于各城镇所处地域不同,地形地貌不同,用于污水处理厂建设用地形状及面积也各不相同。选择工艺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进行综合比较后,合理确定。
(4) 污泥处理工艺
①污泥处理工艺应与污泥最终利用方式相适应。小城镇大多靠近农田、林地、苗圃等,处理污泥直接还原于农田、绿地进行再利用时,可选用污泥浓缩、消化和脱水工艺;当污泥用作堆肥时,则污泥处理只需浓缩和脱水工艺。
②小城镇污水处理厂产泥量少,污泥处理宜尽量采用简单、经济的方式。当污水厂之间距离较近或交通便利、易于运输时,可采用在其中某处理厂内合建污泥处理设施,各厂将生污泥或浓缩污泥通过罐车或卡车运送等方式,将其集中处理;当不具备上述条件时,可考虑采用移动式污泥处理车,将剩余污泥经车载处理系统脱水后直接运至处置地点,进行还田、堆肥或焚烧等。
(5)工程建设和运营的经济性
我国绝大多数小城镇财政能力有限,建设污水处理厂无疑会给地方政府和人民增加一定的负担。因此,污水处理厂建设和运营需要十分重视经济性,强调其工程投资省和运行费用低的原则。
①如污水厂周围紧邻农田、林地等,可与厂外大环境统筹考虑,绿化率可适当低于设计手册中规定的标准。
②在条件允许地区,某些处理构筑物的土建设计可突破目前常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型式,采用砖砌、土池加铺防渗层的型式,结构上也可考虑处理构筑物之间共用隔墙,以达到降低工程费用的目的。
③根据地形特点,在选择厂址时应优先考虑利用自然地形,减少提升泵站甚至不设进水泵站,从而降低电耗和运行管理费用。
6 管理设施
管理设施与运营人员的数量、素质及自控方式等密切相关,也直接关系到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费用。
(1)简化管理用房,减少管理用房建筑面积,可将管理室、休息室、化验室、库房等集中建设。
(2)相邻几座污水处理厂共建管理站,采用巡回管理方式或者无人管理方式,派专人定期对各个污水厂设备进行检查、维修。简化现场化验项目,采用几座污水处理厂共用化验分析室或者委托其它有分析能力的单位,实现社会化服务。
(3)自控系统原则上以监视为主,降低自控水平,尽量减少监测项目 运转方式原则上采用简单易行的自动运转方式或手动、自动联用运转方式。
小城镇对于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势必会带来环境污染的加剧,为避免重复“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老路,我们必须先行治污,建设一批小城镇污水处理工程,恢复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小城镇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排水工程》(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版.
[2]《ASS工艺:》.百度文库.
城镇污水处理建议范文5
关键词:生猪屠宰厂;城镇污水处理厂;探讨
1小城镇水环境污染现状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加快,一些小城镇在迅速发展的同时,水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特别是在一些环境容量小、人口密度大、工业相对集中的小城镇,其水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不亚于大中城市或工业区。同时,随着农村城镇化趋势的发展,农村进入小城镇人口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导致居民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也逐年增加。这些因素都使得不少河流、湖泊等水体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并且,我国约95%以上的小城镇均未建污水处理厂(设施),城镇生活污水的处理率不足10%,乡镇或村办工业企业污水处理达标率不足30%。
根据国家建设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以及科学技术部联合的《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该政策对我国的城市污水处理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与原则,规定到2010年全国设市城市和建制镇的污水平均处理率不低于50%,设市城市的污水处理率不低于60%,重点城市的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
2小城镇污水厂的特点
小型污水处理厂除了规模较小外,还具有如下特点:排水纳污面积小,污水量少,因此变化系数大,进水水质、水量波动都较大,冲击负荷大,在选择污水处理工艺时需要选择耐冲击的污水处理工艺;多数小城镇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合流排放,且由于受到小城镇经济条件的制约,部分工业企业超标排放,给污水水质造成一定冲击;污水、雨水没有完全分流,收集的污水还带有一定的雨水入流和地下水的入渗,导致水质浓度偏低;所处小城镇可能出现跳跃式的发展规律,导致近期污水量比较少,而规划远期污水量较大;由于小城镇的基础设施不完善、政府财力不足、技术力量薄弱,以往建设大型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不能照搬到小城镇的污水处理中去。因此,小城镇污水处理应满足经济、高效、节能和简便易行的处理要求。
3生猪屠宰场产、排污分析
3.1我国生猪屠宰现状
根据《全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15年),确定2010~2015年发展目标:通过实施规划纲要,全国逐步形成以跨区域流通的现代化屠宰加工企业为主体,区域性肉品加工企业发挥重要功能作用,以供应本地市场的定点屠宰企业为补充,梯次配置、布局合理、有序流通的产业布局,确保消费者吃上“放心肉”,具体目标如下。
(1)行业集中进一步提升,规模化、品牌化经营发展壮大。到2015年,在全国生猪主产区(包括生猪养殖基地县、调出大县,下同)培育一批年屠宰量在 100万头以上的大型定点屠宰厂(场),其屠宰量占全国的比重逐步提升;品牌化经营的生猪定点屠宰厂(场)数量适度增长。
(2)行业技术管理水平显著提升,机械化屠宰、标准化管理再上新台阶。依据《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到2015年,定点屠宰厂(场)的待宰间、急宰间、厂房、屠宰设备、预冷间以及工艺流程等全部达到相关标准;建立并使用与屠宰规模相适应的污水处理设施,实现达标排放;建立严格的肉品品质检验制度,配备资质合格的检验人员和必要的检验设备;建立产品质量管理体系以及生猪进厂(场)检查登记、无害化处理、质量追溯、缺陷产品召回、运输工具使用、信息报送等相关制度。定点屠宰企业从业人员(包括屠宰技术人员、肉品品质检验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下同)均经过专业培训,肉品品质检验人员均取得执业资格证书。
(3)猪肉产品结构得到优化,综合利用率有所提高。初步改变我国猪肉产品白条肉多、分割肉少;热鲜肉多、冷鲜肉少;高温制品多、低温制品少以及综合利用率低的现状。到2013年,争取县城以上城区猪肉小包装销售比例由目前的10%提升至15%,冷鲜肉市场份额由目前的10%提升至20%,到2015年上述比例分别达到20%和30%左右。
根据《规划纲要》,“十二五”期间,将到2015年,在全国生猪主产区(包括生猪养殖基地县、调出大县,下同)培育一批年屠宰量在 100万头以上的大型定点屠宰厂(场)。
3.2百万头生猪屠宰厂(场)产、排污分析
按年屠宰百万头规模,年工作时间为300d,实行两班制,单班产业为1667头,按收购平均毛重110kg/头计算,根据《肉类加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及相关资料和查阅相关资料,按6.5m3/t(活屠量)计算,百万头生猪屠宰场日用新鲜水量1904.7m3/d,主要为屠宰加工车间用水、综合利用加工车间用水、制冷系统补水和生活用水。生活废水和生产车间废水进入污水处理站,水量为1721m3/d。一般企业都会建设回用设施,将经处理的废水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02)后再进行回用,主要用于冲洗待宰圈、洗车及绿化,可回用242.5m3/d。生产废水主要是生猪清洗,屠宰和加工工序排放的清洗废水,废水中主要含有血液、油脂及清洗内脏时内容物等,该废水排放特点是有机物浓度较高,排放量大。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CODcr、BOD5、SS、氨氮及动植物油等。
将屠宰车间排水、冲洗设备排水、生活污水等排放源所排废水中COD、BOD5、SS、氨氮、动植物油的产生浓度和产生量列入表1中,经厂区拟建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可以达到《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7-92)中的三级排放标准,排放情况见表2。
4对小型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的影响分析
小型城镇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一般为5万t以下,一般会采用分期建设的模式下进行,本文探讨为百万头生猪屠宰厂(场)内污水处理站出来对日处理能力为3万t,分两期建设,每期污水处理能力为1.5万t,进水为工业和生活混合进水的典型小型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
典型的小型城镇污水处理厂接受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混合进水的进、出水水质指标见表3。表3典型小型城镇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控制指标一览
项目污染物CODcrBOD5SSNH3-N生活污水35015020045进水浓度/(mg/L)工业污水50025025050综合水质42512522550出水浓度/(mg/L)6020208
百万头生猪屠宰厂(场)日废水排放量及各项污染物排放量占典型的小型城镇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的负荷比见表4、表5。当污水处理站正常运行时,百万头生猪屠宰(厂)废水排放量(除去回用量)为1448.5t/d,而事故状态下,无法进行回用,废水排放量为1691t/d。
由表4、表5的结果可知,百万头生猪屠宰场对小型城镇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规模为15万t、混合进水浓度COD为425mg/L、氨氮为50mg/L)的影响如下:①正常状态下,污水日排水量占典型小型城镇污水厂日处理能力的965%,污染负荷比CODcr、NH3-N分别占1136%、587%,基本上不会对小型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②事故状态下,污水日排水量占典型小型城镇污水厂日处理能力的1127%,污染负荷比CODcr、NH3-N分别占4219%、1240%,将会直接影响到小型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
5对策与建议
(1)按照要求,建设适当容积的污水事故应急池,建议污水事故应急池的容量按污水处理站处理非正常状态下(事故排放)单天的排放量1691t计,保险系数为11,计算出污水事故池的容积为1860m3,实际建设过程中,污水事故池的容积为1900m3。
(2)加大污水回用量,本例中,生产废水经处理后,外排废水为14485t,污水回用量为2425t,回用率为1434%,回用率不高,可以通过进一步提高污水回用量,从而从根本上减轻对小型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影响,同时减少新鲜用水量,节能水资源和企业运行成本。
参考文献:
[1] 邓仁槐.畜禽养殖废水混合处理工艺[J].环境工程,2006,24(4).
[2] 徐谦.北京市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调查与防治对策研究[J].农村生态环境,2002,18(2).
[3] 陈玉民.中国主要作物需水量与灌溉[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5.
城镇污水处理建议范文6
【关键词】天津滨海新区;城市生活污水;污水处理;回用;
中图分类号:Tv2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4(b)-0000-00
一、天津滨海新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分析
滨海新区天津东部沿海地区,区域面积2270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度153公里,常住人口297万。
滨海新区生活污水年排放量约0.82亿吨,约占污水总排放量的47.7%。其中经污水处理厂处理的生活污水约占滨海新区生活污水总排放量的72.2%,其余的生活污水基本采取直排方式排入河道和海域。生活污水富含总氮(TN)、总磷(TP)和有机质等的特征导致其化学需氧量(COD)、5日生化需氧量(BOD5)等指标远高于自然水体,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易导致环境水体的富营养化。据环保部门监测结果显示,滨海新区北大港水库水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超过50.0,已呈轻度富营养水平,而近岸海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也仅为33.3%,其中无机氮也已成为近岸海域水体主要污染因子。
天津滨海新区作为资源性缺水地区,在提高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提升城市污水处理水平的同时,须探索和建立水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将城市污水处理从“达标排放”向“再生利用”转变,最大限度利用非传统水资源。
二、天津滨海新区提升城市污水处理能力的技术建议
1.给排水管网系统建设。
给排水管网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城市用水安全、保证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的前提。天津滨海新区应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建设和完善城市管网,建立以市政供水、雨水收集、城市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等为基础的城市给排水管网系统,在工业废水实现100%统一处理和达标排放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生活污水统一处理和达标排放比例,为建立水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优化资源配置、实施分质供水提供有效的基础保证。
2.城市污水处理提标改造。
天津滨海新区现已建成集中污水处理厂34个,其中投入运行的污水处理厂32个,设计日处理总规模达到74.46万吨。在投入运行的污水处理厂中,污染物排放全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一级B类排放标准,其中11个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一级A类排放标准,设计日处理规模约30.9万吨。
天津滨海新区现有集中污水处理厂多采用“氧化沟工艺(工艺流程见图1)”,有效去除污水中有机污染物(COD、BOD5等)和总氮(TN)、总磷(TP)等耗氧类污染物,使出厂水质达到一级B标准。
《天津市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已于2015年10月正式实施,天津滨海新区应以此为契机,对出厂水质无法达到一级A标准的污水处理厂实施提标改造,采用诸如“气浮滤池(工艺流程见图2)”等处理工艺,将出厂水质标准提升至一级A。
3.建设再生水处理厂
在部分出厂水质标准达到一级A的集中污水处理厂内建设再生水处理厂,采用诸如“浸没式负压微滤膜(CMF-S)+反渗透(RO)”等工艺和紫外线消毒后,使出厂水质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车辆冲洗水标准,以供部分市政、公建和工业仓储等用水。
4.污泥的无害化处理。
针对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需要对其进行了无害化处理:对于纯生活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可充分利用其富含有机质和氮(N)、磷(P)等特点,经无害化处理后,可采取堆肥、提取蛋白质等方法和工艺,对污泥采取资源化回用等清洁处理方式,或直接用作用做农肥;对于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混合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其中除富含有机质和氮(N)、磷(P)等物质外,还会含有部分重金属、毒性物质等成分,经无害化处理后,可用于用于园林、绿化、鲜花等的肥料;对于其它污泥,需要对其进行无机化、无害化和干燥处理,将污泥制成泥饼,用于建筑材料的生产原料或送至规范污泥填埋场填埋。
5.污水的回用
天津滨海新区水蒸发量大、下渗量大、降雨量小、景观水需求量大,绿化景观用水量接近城市总用水量的一半。对于水质标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的污水处理厂出水,可作为城市景观补水,用于弥补水系蒸发和水系渗透、进行水体更新,实现减少源水使用比例,降低景观用水费用。
对于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车辆冲洗水标准的再生水处理厂出水,可用于建筑杂用(如冲洗厕所等)、市政浇洒(如冲洗道路、栏杆等)、部分工业和仓储用水和混合用地用水,达到有效减少市政供水,达到水资源循环利用和节约用水的目的。
三、天津滨海新区城市污水处理的政策思考
1.规划现行。城市污水处理需要规划引导,在市政规划和建设中,结合市政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同时进行城市给排水管网系统和污水处理厂的规划和建设。
2.资金保障。在政府的统一组织下多渠道筹措资金。从城市建设资金,污水处理费,超标罚款,财政收入等方面共同集资;同时调动社会财力,发放城市建设专项债券,调动全民环保意识和参与热情。
3.污水处理厂的社会化运行。适度加大合理收费力度,保障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同时政府在用电价格、税收减免等方面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
4.再生水回用政策。采取适当的优惠政策和强制性措施,促进再生水的合理回用。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政府的政策扶持和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更需要建立合理可行的水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引导和培养城市各行业和居民利用非传统水资源的意识,减少源水使用比例,促进天津滨海新区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提升天津滨海新区城市生活环境质量。
【参考文献】
[1]贾敏.我国城市污水处理[J].北方环境.2011,(05):99-126
[2]《环境保护设备选用手册――水处理设备》 闪红光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