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品质提升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品质提升计划范文1
通过对教师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可见,目前必须需要强化顶层设计,体现教师真实的教学现状、体现课程的整体结构、体现教师教育工作的务实性。强化顶层设计,提升教育教育课程的品质,是提高教师教育工作有效性的关键。教师教育的课程要从实际出发,切实落实教师职业专业化能力标准。优化顶层设计要从课程框架设计与课程定位确立入手,提升课程品质要从课程目标的设定与课程内容的优化入手。
【关键词】
教师教育 课程 顶层设计 课程品质
【正文】
一、在教师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前期调研
教师教育的前期调研是指通过各种调查方式,得到教师在具体教学工作中的知识、技能、态度等的总体特征。在教师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或是缺乏调研,或是调研失实,或是搁置调研。
缺乏调研并不意味着完全没有调研(至少调研报告还是有的),走过场的调研工作,往往在调研伊始就不自觉地主观设定了调研结果,甚至是调研后的教师教育课程也已经安排就绪。这种结果其实就是专家的臆断。
调研失实是由于调研内容的片面性、调研对象的不完整、调研评价的不客观等因素,造成调研结果的严重失实。也有的调研工作是由于对结果的统计、评定缺乏科学性,造成调研报告无法直接指导教师教育工作,调研结果只能搁置起来。
(二)中期管理
比较规范的教师培训机构,教师教育过程的管理制度还是非常完整的,很难说是“管理缺位”,但从实际的管理效果看,依然流于形式。
教师教育的管理者,依然延续对中小学生的管理模式,如参培教师出勤登记、作业登记评分等等。所有的这些培训管理都只是形式。点卯式的管理是教师教育管理的通病。
(三)后期评价
教师教育的评价,应该包括教育环境评价、师资状况评价、教学过程评价以及教学效果评价几个方面。
在教师教育过程中,一般比较重视教学效果的评价。当然教学效果的评价是教师教育工作的关键性评价指标,而教学效果的评价应该包含教师教育与教师专业化发展、与学校创新性发展、与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协调性、促进性等评价,而这又往往是目前教师教育评价所缺乏的。
(四)教师教育与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教育与教师专业化发展、与学校创新性发展、与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关系中,教师教育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系是最直接。而在目前在教师教育工作中,由于对教师从事的职业的认识不足、对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认识不足以及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不足,大部分教师会认为教师教育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无足轻重。
鉴于上述原因,在教师教育中需要强化顶层设计,全面提升教育教育课程的品质。
二、教师教育课程的顶层设计方法
(一)顶层设计的概念
顶层设计并非新词,在工程学里它是一个常用概念,本义是统筹考虑项目各要素和各层次之间的关系,强调一项工程“整体理念”,力求在最高层次上寻求问题的解决的方法。
顶层设计的概念包括两个含义,一是追根溯源,二是统揽全局。也就是在思考个体性基础上的整体性,在整体性指导下的个体性。前者和调研密切相关,后者才是设计的问题。
(二)如何实施调研工作
教师教育的前期调研工作应该包括:人才培养需求、学科(专业)基本情况、师资队伍现状、教师教学能力现状以及教师教育现状。
目前的教师教育调研,主要是教师教学能力现状的调研(如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等)。对于人才培养需求、学科(专业)基本情况、师资队伍现状的调研,特别是教师教育现状的调研还是非常欠缺的。
教师教育工作调研由五部分组成,即摸底调查、普遍调查、专项调查、总结调整和针对性调研等。
摸底调查要在总体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形成下一步调查的各种计划、提纲、问卷以及统计方案等。普遍调研是按既定的计划,全面地实施调研工作,形成总结报告。通过对总结报告的评估,有计划地对各个专项内容进行深入的专项调研。以前三步为前提,最终总结调整撰写完成调研报告。针对性调研是就调研中不能详尽的的突出问题加以补漏、深入、探究性的调研工作。
教师教育调研的内容一般分为5类、17项,并分别在摸底调查、普遍调查、专项调查中实施,此外针对性调研是按需要有针对地实施,最终总结调整形成完整的调研报告。
(三)教师教育课程的分类
一般讲,从课程的组织形式维度可将课程划分为:综合课程与学科(专业)课程。从课程行政管理维度可将课程划分为:校本课程与区域课程。从课程的框架结构维度可将课程划分为:核心课程与专业化课程。教师教育课程应按照课程教学的对象划分为系统性的普适课程和针对性的发展课程。
系统性的普适课程是面向全体教师的课程。针对性的发展课程是面向某一特定群体的教师。
普适性课程包括育德能力提升课程(涵括师德修养、德育教育、德育研修和人文修养等)、教育教学能力提升课程(涵盖教学研究、教学实践和教学研修等)、学科专业能力提升课程(涵盖学科知识结构、学科发展趋势等)。这三块课程原则上是平行的,是面向全体教师的,课程的具体是与时俱进的。
发展性课程包括在育德能力提升课程和教育教学能力提升课程基础上的教育学术课程、在学科专业能力提升课程基础上的学科前沿课程。教育学术课程面前各个发展阶段的优秀教师,是以教育规律和教育理论思想总结(实践)研究为主的课程。学科前沿课程是面前学科(专业)优秀教师,重在将产业发展重点、学科(专业)研究新成果及时转化为教育教学内容的研究型课程。
(四)如何实施顶层设计
由于教师教育工作的调研内容包括人才培养需求、学科(专业)基本情况、师资队伍现状、教师教学能力现状以及教师教育现状。从这些调研成果中,要理顺各个环节的关系,明确教师教育的重点,确定教师教育的内容,实施教师教育课程的顶层设计,建构课程框架,并及时调整课程内容,体现课程的系统性、针对性、普适性和发展性。
顶层设计要体现教师真实的教学现状、体现课程的整体结构、体现教师教育工作的务实性。
1、体现教师真实的教学现状。所谓的真实是与主观臆断相对立的,也是与教条不相融合的。比如德育修养课程,不能主管地臆断教师在德育工作的的各种失误,或将个别教师的工作失误作为普遍现象,并将这些所谓的案例串联成一门课程。德育修养课程应该与当时、当地的社会背景,与学生成长的客观规律结合起来,重点不在发现德育工作中的失误,而在于如何正确地树立教师的时代形象,引导学生的科学地发展。德育修养课程不能简单地指导教师学习几个国家和地方的教育法律法规,将这些法律法规教条地、僵死地运用到教师教育中去,而要将法律法规和教师具体的教学工作结合,赋法律法规予时代性、现实性。
2、体现课程的整体结构。在教师教育课程的分类中已经就教师教育的课程框架加以说明,问题是要稳定课程框架、发展课程内容、调整教学方式。这就如同一幢高楼,建筑的框架百年不变,室内的装修十年一换,家具的摆设因人而异。教师教育课程框架是顶层设计的核心。
三、提升教师教育课程品质的方法
(一)课程品质的内涵
课程品质是指稳定的课程信息状态,包括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方案以及相对稳定的课程评价等。
课程品质应该体现文化性和学术性。课程文化性表现在课程的区域性与校本性、时代性与历史性,课程的学术性表现在课程的理论性与务实性、社会性与人本性。
(二)课程品质的提升
1、课程定位
教师教育课程框架中每门课程的定位一般是稳定的。这种定位和调研获取的教师需求是一致的,同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标准是一致的。每门课程之间彼此“接壤”而又互补“重叠”。
在教师教育课程中,定位准确的是有效课程,但低效课程一般是无法避免的,而无效课程是必须杜绝的。无效课程的存在或低效课程的云集,课程框架就肯定存在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不是调研结论的错误,就是课程制定的盲目。
2、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具有一定的联系,课程目标是课程制定过程中既定的为参培者达到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整体目标地一部分,每门课程目标之间通过教学活动连接成一个整体。课程目标体现了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价值。
3、课程内容
课程定位是既定的,课程目标是宽泛的,课程内容是发展的。教师教育中比较重视的是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特别是实践性知识。
比如实践性知识具有六个特征,即敏感性(与经验同步的,对教学中的细微差异的感知与判定)、背景性(教学中对环境中的各个因素具有的无用语言表述的沟通与理解)、情境性(寻根溯源,建立教学环境,设计具有细微差异的行动方案)、范式性(针对新问题,改造原有范例实施新的工作方案)、可交流性(教师之间的具有主观意志的有效交流)和前瞻性(依据“元”知识形成的不可预见的知识更新)。这些知识的教学,必须通过工作任务的设定,在教学中通过任务的接受、分析,计划的制定、实施,最终的评估、反馈,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其中的课程内容就变得灵活。课程的目标是一致的,课程的内容又是依据现有的区域、校本教学特点有所差异的。
4、课程评价
广义的课程评价包括课程设置的评价、课程教学的评价以及课程学习的评价。一般课程评价是由四个一级指标(即培训方案,培训条件,培训管理,培训效果),及其所含二级指标组成;每个二级评价指标由评分重点内容、评价标准、评价等级、权重、得分构成。课程评价具有相对稳定性。
教师教育课程的评价要从实际出发,切实落实教师职业专业化能力标准。在评价“培训方案”时,要推动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为特色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深化教材与教学内容改革与建设;在评价“培训条件”方面,要突出学科(专业)的“真情境、全真化、仿真式”的实践教学环节,强化能力培训;在评价“培训管理”方面,要突出组织领导和培训管理的规范化、信息化、科学化,人性化;在评价“培训效果”方面,要通过教师教育的全过程,而不是仅仅看最后的结果,提倡采用多重巡回反馈等先进的动态评价方法,更多地了解参培教师的满意度及参培教师能力的提高。
总之优化顶层设计要从课程框架设计与课程定位确立入手,提升课程品质要从课程目标的设定与课程内容的优化入手。强化顶层设计,提升教育教育课程的品质,是提高教师教育工作有效性的关键。
【主要参考书目】
品质提升计划范文2
1 家纺产品“同质化”的主要原因及解决途径
1.1 主要原因
家纺产品同质化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产品同质化是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产品同质化是劣势企业模仿和追随优势企业的主要经营策略。由于品牌建构需要很大的资本投入和很长的运作周期,并承担很大的风险,所以许多企业选择放弃自身品牌建构而去模仿市场热销产品,最后模仿者和被模仿者都陷入同质化泥潭。二是,技术同质化是产品趋同的根本原因。产品设计的基础是技术的发明与创造,今天很多产品因为核心技术的一致造成了严重的同质化倾向。
1.2 解决途径
解决产品同质化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1)市场因素。设计、经营者要注意细分市场,应该针对消费者的生活方式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从生活方式的角度开发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只有找到目标群体才能使产品收到很好的效益。与此同时,设计、经营者要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提高在市场的知名度、信任度,创建并延续自己的品牌。(2)技术因素。产品设计是建立在工业生产基础上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技术的一致会造成严重的产品同质化倾向。所以,要做到去“同质化”,设计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设计在产品差异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在的设计应更多地考虑人文精神,重点偏向于对消费者的情感关注和其他非物质功能的设计,这是产品设计赢得市场的潜在因素。(3)其他因素。可以对产品功能、包装、命名、传播等进行差异化改进。
2 家纺产品去“同质化”的设计方法
2.1 定位设计与个性化设计
除了新纤维技术、特殊染整工艺外,生产家纺产品的技术难度并不是太高,产品的主要功能都相似,容易同质化,要在同样的产品中突出优势,需要找准定位进行设计。
家纺企业在产品细分上还需要做出更大的动作。要细分产品,首先要了解需求,不同生活状态下的人们有不同的需求,设计、经营者应该研究不同生活方式消费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这样企业才能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正确定位,在某一细分化产品上做大做强。如图1所示作品,是作者郑航超为80后男青年设计的小户型居室软装,紧凑、简洁又不失温馨,自然主题的纹样和DIY的装饰品,天然材质的面料和手工刺绣,让回到家的年轻人能够释放工作和生活的压力。
一方面,家纺产品要通过生产工艺来提高质量、舒适性、功能性等;另一方面要通过对产品外观的改进,提高产品的艺术性和个性化,赋予产品不同的内涵。消费在广义上表现为3个相应的层次。最低一个层次的消费只看重物品的使用价值;第二个层次的消费意在产品的质量、价格;第三层次的消费,要求在消费中突出产品的文化内涵、附加价值,以表现自己的个性和品位。作为产品设计师,当第一、第二层次消费同质化现象严重时,第三层次的消费属性无疑为避免同质化、寻求多元化找到了途径。
当家纺行业寻求新的细分市场时,可以参考整体家电、整体厨房的概念,从整体的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人手,把家纺设计融入到室内环境设计的体系中,走大家纺道路。针对新婚族、新居族及其他对家纺用品要求比较高的客户,可以开展“家纺定制”,定制满足个人品味的个性化家纺,定制与家具及硬装饰环境相配套的窗帘、床品等。也可以借鉴服装,开发时尚类家纺,让家纺更多地承载流行与时尚,使消费者可以根据季节和心情去更换家纺产品。
2.2 设计的文化内涵的提升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说:假如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都很好地满足了,就会产生爱、情感和归属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映射到产品上,就是对产品文化内涵的要求。
提升家纺产品的文化内涵,最好方法就是坚持“产品设计本土化”理念,对中国设计师而言,就是把中国文化有机结合到家纺产品设计中去,把中国文化内核与时尚的国际化家纺设计语言进行完美的结合。
中国设计师在中国文化的发掘和表现中具有绝对的优势,利用好这种优势,将更好地服务于中国消费者,有利于中国产品吸引更多的国外消费者,让他们来体验中国式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内涵。过去的中国传统未必适合现在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中国的传统文化也要发展,既要联系传统文化,又要超越传统文化。如图2所示作品,是作者周婷以墨汁滴入水中的晕染效果为主纹样,设计具有中国风格的室内软装,年轻作者把激发灵感的传统文化元素,用现代人乐于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
品质提升计划范文3
关键词:贫困生 资助体系 法制化
一、我国高校资助体系现状
1994年起,我国高校开始实行教育收费制度,国家和个人共同分担教育成本。在高校收费政策全面展开的同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比例也日益增加。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已达到2000余万人,其中经济困难学生达500余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5%左右。为了帮助这部分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在国家与高校的共同探索下逐步形成了“奖、贷、助、减、补、勤”为主导思想的资助体系,对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资助体系的主要内容
高校学生资助体系,作为政府转移支付手段的一种具体形式,起着落实党的方针政策、保障学生基本学习与生活、激励学生立志成才等多种功能。目前,我国高校已初步建立起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以“奖、贷、助、减、补”为主要内容的多元化资助保障体系。“奖”主要指的是各类由不同主体设立的奖学金,如国家奖学金为每人8000元,对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予以物质奖励;“贷”指的是各类金融机构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贷款,资助其顺利完成学业所提供的手段,主要有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贷款;“助”主要指的是国家助学金,受助金额分为三个等级,分上下两学期发放;“减”指对符合一定条件的学生给予部分减免学费以及缓收学费的特殊照顾,如各大高校在新生入学时所设立的绿色通道。“补”指各级政府出资给予经济困难学生补助的情形,如困难生活补助、秋季伙食补贴;“勤”主要指学校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一定勤工助学岗位,缓解生活压力的行为。
(二)立法现状
学生资助工作体系是国家、社会、高校甚至个人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给予经济上支持的公益行为。由于涉及到的主体和情况纷繁复杂,迫切需要用法律手段予以保障和制约。
就我国而言,目前关于学生资助的法律法规主要集中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以及相关的方针政策中。譬如,《高等教育法》第9条规定:“公民依法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国家采取措施,帮助少数民族学社经济困难学社接受高等教育。”为了保证弱势群体享受到高等教育的平等权利,《高等教育法》第54条55条亦作出了相关规定,具体如下:第54条:“高等学校的学生应按国家规定缴纳学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申请补助或减免学费。”第55条:“国家设立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基金和贷学金,并鼓励高校、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设立各种形式的助学金,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获得贷学金及助学金的学生应履行相应义务。”此外,1999年由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联合教育部共同了《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的管理规定(试行)》,国家助学贷款这一新的资助形式就以法律形式予以正式确立下来。
二、现行资助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一)法律制度不健全
近年来国家大力增强教育投入政策的同时,也出台了许多国家奖助学金以及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以此来帮助更多的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如《高等教育法》第9、54和55条。毋庸置疑,这一系列法律规定已经初步形成了体系。但通过观察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法律规定和政策措施仍属概括性规定,不够深入,且对于资助主体与资助对象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申请发放、回收国家助学贷款程序等问题没有准确明了的阐述。因此条文缺乏可操作性,使得其助贫的成效还不够显著,随着时间的推移,就很难使各项具体的资助制度得到有效落实。
(二)国家投入力度不够
虽然国家在改善资助经费管理、增加教育经费投入上均做出了一定贡献,但相对于我国庞大的教育对象来说,政府在资助环节的财政投入仍然很稀缺,这就从无形中使优先落实教育发展与实际教育经费投入短缺矛盾日益尖锐。
此外,国家在不同省份、不同高校之间的资助力度不够均衡,对中东部等发达地区的211、985等高校,国家和社会投入的力度较大;但对于边远的西部地区,特别是非重点高校,其得到国家和社会的教育投入却非常少。实际上,这些地区贫困学生所占比例较大,需要得到帮助的学生也更多。这种国家投入的不均衡特别不利于我国资助政策得到有效执行。
(三)受助学生诚信感恩意识缺失
我国各大高校在对贫困生资格的认定上均偏于主观,缺乏充分有效的调查,这就使得许多家庭条件并不贫困的学生钻政策的空子,开具虚假证明,以此来获得学校的各类资助。据央行统计,自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实行以来,不良贷款率已超过20%。这样一来,国家商业银行就不得不提高门槛。长此以往,恶性循环,后面申请办理的贫困生就越来越难,这对我国资助体系的建立是非常不利的。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但当前许多贫困生并无这种感恩意识,甚至以当贫困生为荣。从形式上来,造成以上情形的原因是我国没有建立完善的诚信体系,还未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法制化建设,没有以有效的立法形式将此体系予以固定。
三、推动高校资助体系法制化建设的建议
(一)国家相关部门应完善资助立法与监管
虽然我国确立了系统的高校学生资助制度,但目前资助依据还停留在“办法”、“条例”等阶段,未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法律体系。众所周知,任何一个政府在制定法律法规时都应当从实际出发,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完成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过程。由于制定主体的法律地位不同,我们在制定过程中应遵循下位法不得与上位法相抵触的原则。在我国,《高等教育法》与《教育法》对资助体系已有了概括性规定,那么我们所制定的《资助法》就应与其上位法相统一,从属于《高等教育法》与《教育法》,以行政法规的形式出台较为合理。
为了使我国《资助法》更加完善,应涵盖以下几方面内容:资助工作应遵循的基本理念与指导原则;明确资助主体与资助对象;规定贫困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在保障其获得基本权利的同时也要采取强制措施保证基本义务的履行;详细规定具体的资助程序、资金来源与使用状况,建立资助资金绩效审计与监督制定;法律责任的承担方式与归责原则。
除了制定制度之后,还应当将监管制度也纳入到法制化范畴。可以依法成立专门部门对高校整个实施过程进行强有力的监督和管理,最终成立一个专为高校教育服务的独立仲裁组织,专门负责处理与学生资助相关的投诉与权责纠纷。
(二)高校构建资助体系的法制化模式
要想解决我国高校资助工作中所面临的难题,就应从根本上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通过构建规范和谐的资助法律关系,最终使其执行力得到有效提高。
所谓法律关系,是指在法律规范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那么资助法律关系指的就是资助法律规范在调整主体与对象等一系列资助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此,要做好高校资助工作,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明确资助主体。在资助法律关系中,作为资助方的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法人或组织,作为受助方的主体应该是符合某些特殊条件的在读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当然,双方主体需具备完全的民事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
实现资助体系法制化的关键,就在于要构建一个合理有效的贫困学生资助行为模式。从法理学上说,行为模式指的是法律规则中规定的人们可以行为,应该行为,不得行为的行为方式,它可以是苛以义务,也可以是授权的。在资助法律体系中,行为模式指的是通过建立一套完善的法律规则来确定资助主体、工作流程与效果,最终将权利义务及各类有效资源合理地衔接起来。与此同时,应将在资助工作中已成熟并行之有效的制度通过此种法律行为模式予以固定,从而进一步规范政府、高校、银行等部门的职责,将高校资助工作更好的向深层次推进。
参考文献:
[1]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王海明.论权利与义务的关系[J].伦理学研究,2009
[3]张虎.论高校资助工作体系的法治化建设—以福建师范大学为例[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6)
品质提升计划范文4
关键词:优质品种;布局;花生种植
中图分类号:S565. 2 文献标识码:A
花生是我国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具有无限广阔的经济价值,在用花生提炼花生油的基础上,将花生进行深加工,不仅可以制作出各种各样的花生副食品,而且花生的秸秆以及饼粕是畜禽饲料蛋白的主要来源。因此,利用资源优势,强化花生优质品种布局,提高花生的种植效益,加快花生产业的发展,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花生种植的资源优势分析
以我国某省的花生种植为例,该省是我国花生的主要产区,花生种植的面积在120万hm2左右,花生年平均产量高达350万t左右,占我国花生产量的1/5以上。该省具有有利的生态环境以及良好的种植基础等优势,非常利于花生的种植。例如该省在气候特征方面昼夜温差大,光照条件充足,且雨热同季,利于提高花生的含油量;另外,作为我国花生重要的种植区,该省农民在多年的花生种植以及生产加工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使该省的花生种植在我国占有重要的地位。但随着我国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对该省的花生种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优化品种布局,实现该省花生种植区域化,花生生产规模化、标准化,提高花生的种植效益,充分发挥该省花生种植的资源优势,是实现该省花生增产增收以及花生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有效措施。
2 花生品种的利用现状分析
2.1 花生种植区划以及各产区的种植特点
由于该省的气候优势,花生种植在全省各区域均有分布,根据气候条件、耕作方式以及生态特点,该省处于我国花生产区的4个亚区内;根据该省花生种植的品种类型,该省的花生种植主要可分为小果花生产区和大果花生产区2个区域;麦垄套种是该省主要的花生栽培方式,除此之外,还包括地膜覆盖、夏直播等。
2.2 花生品种的利用现状分析
该省在杂交育成品种的推广以及栽培技术革新的推动下,花生的生产种植迅速发展,种植面积与生产产量都稳步提高,培育出了一大批优质专用花生品种,并逐步得到推广,并且这批优质品种的花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由于近年来该省的花生生产种植发展过快,以及花生生产在新技术的研究、新品种的推广方面过于迟缓,造成了花生生产中出现了品种杂、乱、多的现象,并且一直沿用过去的花生生产品种,并无新的品种出现,这些品种大多存在内在的品质差、生育期过长以及商品率低、抗逆性差等缺陷,因此无法满足该省花生种植的耕作方式(麦垄套种耕作方式)与市场需求;另外这些品种的品种布局无序以及生产上进行大面积种植,不但影响了花生产量的提高,而且导致花生生产品质下降,严重制约着该省花生种植效益的进一步提高。
3 优质专用花生品种分析
随着花生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食用型、出口型以及油用型等优质专用花生品种逐渐成为该省花生品种的发展趋势,建立优质专用型花生品种生产基地,实现花生优质品种的规模化以及区域化生产,对于提高该省花生生产种植的质量,提高花生产品的竞争力,提高花生种植的效益有重要作用。
3.1 食用型花生品种
食用型花生品种蛋白质含量极高,超过优质花生品种的标准,且该品种苗期长势强,对锈病、枯萎病、病毒病、叶斑病抗性非常好,分枝较少,很适合密植,是大果的高产品种,适宜于麦套种植和春播。
3.2 出口型花生品种
出口型花生品种亚油酸含量与蛋白质含量、粗脂肪含量都非常高,籽仁色泽光亮、鲜艳,非常适合花生食品的加工,该品种对于青枯病、锈病的抗性非常强,是麦后直播与麦垄套种的绝佳品种。该品种多为大果型品种,耐贮性好,适宜出口。
3.3 油用型花生品种
油用型花生品种是早熟以及含油量高的花生品种,脂肪含量以及蛋白质含量高,是大果型的花生品种,这类品种具有高产以及稳产的优势,同时对于叶斑病、网斑病的抗性非常高,抗倒伏的能力强,耐涝性好,饱果率高,适宜于春播种植。
4 优质花生品种布局的建议
在该省的优质花生品种布局中,应以该省的主干铁路与河流分布界限为主,根据地理分布以及气候特点、交通状况,进行优质花生品种的布局划分,以实现花生种植的区域化与规模化。在主干铁路以东,河流以北规划为春播花生区,大力推广新育花生品种,做到出口型花生品种与油用型花生品种的兼顾生产;在铁路以东、河流以南,规划为麦套花生区,主要生产油用型与出口型品种的花生;在铁路以西,河流以北规划为夏直播花生区,主要生产大果型品种花生;在铁路以西、河流以南规划为小果花生区,适当引进大果型品种,以进一步提高该区花生产量。
本文主要以某省花生种植的实例分析该省花生种植资源优势,优质花生品种利用现状以及优质品种花生的类型,并结合该省地理环境、交通分布以及气候特点,提出了该省的优质品种花生布局的建议,以此提高该省花生种植效益。
参考文献
[1] 肖嵘.中国花生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
[2] 周建华.我国花生产业供求、价格与利益分配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
品质提升计划范文5
关键词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人力资本;Malmquist生产率指数
中图分类号:G80-0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14)06-0068-05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calculating Malmquist productivity index in the sports goods manufacturing in China based on the panel data of 14 provinces from 2004 to 2011,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shows an overall growth with an annual growth of 3.1% and its main driving force ar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technical efficiency especially scale efficiency which produces restrictive effect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dynamic panel model, the number of invention patent grants h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effect o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growth, while the enterprise scale, human capital and per capita spending on culture, education and entertainment have a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Therefore,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the improvement of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of our sports goods manufacturing lies in the increased investment 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nd human capital which will steadily promote technical level and human capital; as well as the enlargement of enterprise-scale and following the large-scale and intensive development path.
Key wordssports goods manufacturing;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human capital; malmquist productivity index
近年来随着国际市场需求的持续低迷和成本压力的持续上升,加上产业转型升级的严重滞后,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遭遇严重危机,特别是运动服和运动鞋两大传统领域,销售收入近年来连续大幅下降,2013年主要本土品牌运动服和运动鞋销售收入分别同比下降23.2%和19.2%,李宁、匹克、安踏等本土龙头企业在巨大的库存压力下不得不通过关闭门店来断臂求生。导致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陷入严重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需求原因,又有成本原因,但是最深层的成因在于落后的经济发展方式,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和劳动力成本优势的粗放型发展方式难以支撑整个产业的长期健康发展。促进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健康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转变经济方式,走集约型发展道路,主要依靠科技创新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来驱动产业发展。[1]那么,当前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情况究竟如何呢,影响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因素有哪些,如何才能更有效地提升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呢?对于上述问题,当前国内学界并没有做出系统回应。本文拟依据2004~2011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基于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测算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并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相关影响因素,进而探讨提升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对策思路,以期对促进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健康发展有所裨益。 1研究方法、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1.1研究方法与文献回顾 全要素生产率是指除了资本、劳动等有形要素之外的其他因素对产出增长的贡献率,是分析经济增长源泉的重要工具,也是审视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流研究范式。当前,研究全要素生产率的主流方法包括基于传统生产函数的索罗余值法、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和基于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本文选择基于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其优点在于:将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分解为技术变化、技术效率变化(包括规模效率变化和纯效率变化),便于分析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动因和影响因素;借助线性规划方法来计算有关投入和产出的各种距离函数,不需要价格信息、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等约束条件;可以处理多个投入与产出变量。[2] 当前,基于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已经广泛用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概括而言,从研究对象来看,既有文献主要沿着两条线索展开:一是以制造业整体为研究对象,测算制造业总体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其增长动力。例如,赵伟、张萃(2008)基于1999~2003年20个行业的面板数据的测算结果显示,我国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12.2%,增长动力主要来自技术进步,技术效率产生了制约作用。[3]田泽永、江可申(2010)基于2000~2007年分行业面板数据的测算结果显示,江苏民营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7.7%,主要动力来自技术进步。[4]孙晓华、王昀、郑辉(2012)基于2000~2009年分行业面板数据的测算结果显示,我国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3.1%,97%的增长动力来自技术进步。[5]张公嵬、陈翔、李赞(2013)基于2000~2009年28个子行业的面板数据的测算结果显示,我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9.6%,增长动力80%以上来自技术进步。[6]总体而言,大多数文献都认为我国制造业整体的全要素生产率呈增长态势,并且增长动力主要来自技术进步。二是以制造业细分行业为研究对象,测算细分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其增长动力。例如,赵燃、骆乐、韩鹏(2008)基于1999~2005年中国农产品加工业12个行业的面板数据的测算结果显示,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较快,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和“三资”企业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8.7%和5.2%,并且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源自技术进步,而非效率变化;[7] 战堇凇⑼蹩(2012)基于2000~2008年江苏农产品加工业12个行业的面板数据的测算结果显示,江苏农产品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一直呈现增长态势,而且多数年份增幅超过5%,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动力源主要是技术变化。[8]由于样本差异较大,细分行业的全要生产率测算结果呈现出显著差异本也无可厚非。然而,如果面对同一细分行业,在大致相同的样本期内,所得结果大相径庭,就值得深思了。例如,在体育用品制造业方面,不同文献的研究结论就存在显著差异。张宏伟、李雪冬(2012)基于2001~2006年18个省区的面板数据的测算结果显示,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出现了年均-19.3%的负增长,其中下降动力主要来自技术效率衰退;[9]而陈颇(2014)基于2003~2010年22个省区的面板数据的测算结果显示,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11.1%,增长动力来自技术进步(5.7%)和技术效率(5.2%)的双轮驱动。[10] 综观已有文献,相对于制造业整体和其他细分行业,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态势并不明朗,增长动力也不再是主要依靠技术进步独立支撑,而且不同文献对于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结果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通常情况下,由于样本范围和指标选择的差异,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结果在数值水平上存在一定差异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体育用品制造业这样一个三位数细分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结果出现如此显著的反差则多少令人感到有些意外。因此,本文也希望能够通过进一步的测算对这种差异做出回应,而且仅有的两篇关于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文献均止步于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及其分解,并没有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做出实证检验,本文拟在影响因素方面做些拓展研究。 1.2指标选择 基于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最广为诟病的问题就是变量选择的随意性问题,已有文献中对投入、产出变量的选择也是五花八门,为了规避上述问题,大多数文献习惯于沿用生产函数法的基本变量,即以产值或增加值作为产出变量,以资本和劳动作为投入变量。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生产函数为本文以省区为决策单元来研究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供了理论基础。[11](1)产出变量:本文选择体育用品制造业规模上企业的工业总产值;(2)投入变量:本文选择体育用品制造业规模上企业的固定资产合计和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分别代表资本和劳动力。本文投入、产出变量的选择与张宏伟、李雪冬(2012)[12]的研究基本一致,均以总产值为产出变量、以固定资产和从业人员为投入变量,以便于进行比较分析。 在影响因素分析过程中,主要关注人力资本、科技创新、企业规模、消费需求等变量。人力资本变量采取6岁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指标,按照小学6年、初中9年、高中12年、大学16年的标准,依据不同受教育程度人口比重数据计算;科技创新变量采用发明专利授权量指标;企业规模变量采用企业平均资产规模指标,依据各省区体育用品制造业总资产和企业数量计算;消费需求变量采用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文教娱乐支出指标。由于基于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所得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数据为环比变化数据,相关影响因素数据也进行了环比处理,即所有指标均采用当年数据与上年数据之比。 1.3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使用的体育用品制造业数据来自“中国统计数据应用支持系统”公布的三位数行业数据。“中国统计数据应用支持系统”的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并获得统计局书面授权,具有权威性。“中国统计数据应用支持系统”公布的2003~2011年体育用品制造业数据共涉及22个省区,但是其中部分省区的数据不全,无法满足平衡面板数据的要求。剔除统计数据不全的省区和年份,得到安徽、北京、福建、广东、河北、湖南、江苏、江西、辽宁、山东、山西、上海、天津、浙江14个省区2004~2011年的数据。因此,本文共得到14个样本省区8个时期的数据。本文输入变量1个、输出变量2个,决策单元(样本省区)14个,完全合乎Banker等(1989)提出的DEA理论的重要经验法则:决策单元(DMU)个数必须是输入输出变量数目之和的两倍以上,否则DEA效率的区别能力会变弱。[13] 不同受教育程度人口比重数据、发明专利授权量、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文教娱乐支出等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网站和相关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 2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测算结果分析 本文基于投入导向的规模报酬不变(CRS)模型,根据2004~2011年14个省区的面板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计量软件DEAP2.1,测算了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详见表1和表2。 首先,从2004~2011年的均值来看,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总体上呈现增长态势,年均增长3.1%。从分解指标来看,技术变化呈现增长态势,年均增长5.7%,而技术效率变化呈现下降态势,年均下降2.5%,其中,纯效率变化呈增长态势,年均增长1.6%,规模效率呈下降态势,年均下降4%。这说明,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技术进步,特别是规模效率的滞后拖累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纯效率虽然也产生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无法弥补规模效率的制约作用,进而使技术效率衰退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产生了负面作用。 其次,在整个样本期间,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呈现较大幅度的波动,有4个时期处于增长状态,有3个时期处于下降状态,而波峰与波谷的差距较大,2005~2006年增幅高达45.3%,而2007~2008年降幅又高达-45.6%。进一步从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动力源来看,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4个时期,技术变化都处于增长状态,而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的3个时期,技术变化都处于下降状态,这说明技术变化主导着全要素生产率的走势,是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主要动力;纯效率有5个时期处于增长状态,但是其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弱,无法克服技术衰退所产生的制约作用,只有技术变化同样处于增长状态的3个时期,才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规模效率只有3个时期处于增长状态,但是只有2006~2007年在技术变化、纯效率变化同样处于增长状态的情况下,才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在其他2个规模效率处于增长状态的时期,规模效率的改进同样无法克服技术衰退的制约作用,而在另外4个时期,规模效率衰退直接制约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第三,从14个样本省区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2004~2011年均值来看,有7个省区呈现增长态势,有7个省区处于呈现下降态势,各占50%。在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增长态势的7个省区中,所有省区的技术变化和纯效率变化都呈现增长态势,同时,只有3个省区规模效率变化呈现下降态势,且下降幅度不超过4%,只有1个省区技术效率变化呈现下降态势,但下降幅度不到1%,这说明,大部分省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都是在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改进的双重驱动下实现的,但是规模效率的贡献较小,增长幅度最高仅为2.1%。在全要素生产率呈现下降态势的7个省区中,所有省区的规模效率和技术效率都呈下降态势,只有1个省区的纯效率呈现增长态势,而所有省区的技术变化都呈现增长态势,这说明,所有省区的全要素生产率下降都是受技术效率特别是规模效率衰退的拖累,而且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完全被技术效率衰退的制约作用所抵消。 第四,虽然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14个样本省区中仅有4个属于中部地区,其他全属于东部沿海地区,但是,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仍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沿海地区明显领先于中部地区。7个全要素生产率呈增长态势的省区中有6个属于东部沿海省区,4个中部省区中有3个全要素生产率呈下降态势。从东部沿海省区和中部省区的几何均值来看,东部沿海省区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总体上呈现增长态势,平均增幅为4.6%,而中部省区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总体上呈现下降态势,平均降幅为-0.8%。从区域差异来看,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态势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无明显相关性,但是与区域经济总量有一定相关性。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幅度最大的是广东,平均增幅为17.4%,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安徽,平均降幅为8.3%,前者GDP总量和人均GDP分别是后者的3.3倍和1.8倍。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呈增长态势的7个省区的GDP总量是呈下降态势的7个省区的1.4倍,而二者人均GDP基本持平,后者仅比前者多228元。
发明专利授权量对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负向影响,作用系数为-0.7097128,这与理论预期恰好相反。通常情况下,发明专利授权量反映了一个地区科技创新的基本水平,是促进技术进步的重要条件,应该能够对主要由技术进步驱动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产生正向促进作用。计量结果与理论预期相反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一方面,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总体的技术含量不高,整个产业的劳动密集型特征更加明显,主要靠要素投入和劳动力成本优势驱动规模扩张,对于科技创新的需求相对较弱;同时,我国大多数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在整个产业链条中被锁定在生产加工环节,更多的是从事订单生产,创意设计和生产技术主要来自外部委托或引进,对于区域技术要素供给的反映并不灵敏。另一方面,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尚不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滞后,大量发明专利无法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体育用品制造业难以直接从本地区的科技创新成果中获得充分的技术支持。 企业规模对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正向影响,作用系数为0.1084409,说明企业平均资产规模越大越有利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与赵燃、骆乐、韩鹏(2008)[15]和战堇凇⑼蹩(2012)[16]的结论一致。可能的原因在于,由于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动力主要来自技术进步,效率变化则起了制约作用,按照以熊彼特主义为代表的大企业观,企业规模越大越有更强的意愿和能力来促进技术创新,因此,大企业的技术创新优势能够较好地弥补因官僚体制和管理沟通成本上升带来的效率损失,能够获得更高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此外,人们在消费体育用品时非常注重品牌形象,拥有知名品牌的企业能够依靠品牌营销和无形资产运营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高的收益水平,而通常企业规模是品牌竞争力的坚强后盾,因而,大企业往往能够依靠无形要素投入获得更多的回报,显然这种源于无形要素投入的收益就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源泉之一。 以平均受教育程度表征的人力资本对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正向影响,作用系数为5.718866,说明区域人力资本水平越高越有利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既符合理论预期,也与夏良科(2010)[17]等的研究结论一致。可能的原因在于,一方面,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意味着更高的劳动者素质和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加上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总体上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将降低一般性劳动要素投入,从劳动力供给层面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另一方面,与体育用品密切相关的体育消费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而受教育程度越高体育消费的数量和层次也越高,体育消费层次的提升会派生出对体育用品的更高层次的需求,进而激励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改善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从而从需求层面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文教娱乐消费支出对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正向影响,作用系数为1.25847,说明市场需求条件的改进有助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这与陈丰龙、徐康宁(2012) “土地市场规模与全要素生产率正相关”的结论一致[18]。可能的原因在于,一方面,居民相关消费支出的增加将扩大对体育用品的需求数量,使企业有更好的条件去扩大生产规模,引致规模效率的改进,而规模效率滞后是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最大瓶颈;另一方面,居民手中的货币选票是产业发展风向标,居民文教娱乐消费支出的数量增加和结构变迁将促进体育用品制造业的资源优化配置,引致纯效率的改进。在技术效率变化对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明显负面作用的背景下,文教娱乐消费支出增加所引致的规模效率和纯效率改进具有特殊重要意义。此外,文教娱乐消费支出中的相当比重属于人力资本投资的范畴[19],支出规模的增加能够通过人力资本的中介作用来提升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本文基于2004~2011年14个省区的面板数据,运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测算了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标,结果显示,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总体上呈现增长态势,年均增长3.1%,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特别是规模效率产生了制约作用。在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走势上,本文的测算结果与陈颇(2014)[20]的结论一致,与张宏伟、李雪冬(2012)[21]的结论完全相反,这主要与样本选择不同有关,但是,在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主要动因上,本文判断与张宏伟、李雪冬(2012)[22]的结论基本一致。 本文基于动态面板模型分析了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发明专利授权量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有显著负向影响,而企业规模、人力资本和人均文教娱乐消费支出有显著正向影响。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围绕提升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一是健全区域创新体系,加大研发投入,增强企业开展科技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有效发明专利的比重,增强本土技术创新成果对体育用品制造业的支撑力度;现阶段,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应特别注重对引进的技术成果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着力攻克一些产业关键技术难关,缩小与世界一流技术水平的差距,提高技术进步对于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的贡献率。二是在部分具备条件的地区,加快培育体育用品产业集群,一方面,依托集群优势来扩大产业规模和企业平均规模,继续依靠规模效率改善驱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的创新孵化优势,克服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创新惰性和路径依赖效应,改善资源配置效率,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开辟新的动力源。三是以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为契机,清除制约企业并购的制度壁垒,鼓励企业进行规模经营,依靠市场机制加强资源整合,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本土龙头企业。同时,鼓励本土龙头企业加强品牌营销,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扶持新型的体育用品业态,加强体育用品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不断创新商业模式,为体育用品企业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23]四是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发展综合教育体系,提高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区域整体人力资本素质;同时,加强高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逐步打破户籍和社会保障制度对优秀人才流动的制约,打造区域性人才资源集聚高地,完善体育用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人才支撑。五是完善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减少居民在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方面的后顾之忧,降低边际储蓄倾向,扩大消费支出;同时,倡导科学的消费理念,引导居民消费支出向人力资本型消费倾斜,改善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市场需求条件。
参考文献:[1]方建中,周建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向与路径视角的考察[J].江海学刊,2008(1): 76-81.
[2][14]Fare R, Grosskopfs, Norris M, Zhangz. Productivity Growth, Technical Progress and Efficiency Changes i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4,84(1):66-83.
[3]赵伟,张萃.中国制造业区域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08(5) :52-64.
[4]田泽永,江可申.FDI与江苏民营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改进[J].中国科技论坛,2010(3):50-54.
[5]孙晓华,王昀,郑辉. R&D溢出对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J].南开经济研究,2012(05):18-35.
[6]张公嵬,陈翔,李赞. 产业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制造业行业的实证分析[J].科研管理,2013(9):114-122.
[7][15]赵燃,骆乐,韩鹏.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生产率增长.中国农村经济,2008(4).
[8][16]战堇冢王凯.产业集聚、企业规模与农产品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来自江苏的证据[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2(5): 134-140.
[9][12][21][22]张宏伟,李雪冬.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6): 499-502.
[10][20]陈颇.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其分解[J].中国体育科技,2014(5):118-125.
[11]刘秉镰,李清彬.中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实证分析:1900-2006[J].南开经济研究,2009(3):139-152.
[13]Banker R D, Charnes A, Cooper W W, Swarts J and Thomas D A. An Introduction to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with Some of its models and their users[J].Research in Government and Nonprofit Accounting, 1989(5):125-163.
[17]夏良科.人力资本与R&D如何影响全要素生产率[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4):78-94.
[18]陈丰龙,徐康宁.本土市场规模与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J].中国工业经济,2012(5):44-55.
品质提升计划范文6
产品是否有竞争力,主要由设计与制造决定,设计好的产品价值是固定的,而如何制造则会影响产品的成本、质量和交货期。笔者通过生产管理实践以及对现代生产管理的探索,提出企业生产管理提升的一些思路,旨在抛砖引玉。
【关键词】
生产管理;提升;质量;成本;交货期
管理,简单来讲就是管人与理事,生产管理就是通过对生产活动中人、物料、设备、设施、能源、信息、技术等一系列生产要素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来完成产品的如期实现。
生产管理的目标有:完成订单任务,包括完成产品的品种、质量、数量和交货期等要求;控制制造成本,包括降低物耗、能耗,缩短生产周期,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库存等;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优化提升生产系统的制造能力。
下面就企业生产管理中人与组织、设备、技术与信息、计划、库存、生产控制等内容提出一些管理提升的思路。
1 人与组织
生产管理中人的管理主要是对操作工、基层管理人员以及生产团队的管理。
1.1 提高劳动积极性是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的关键,人的潜能是激发出来的,激励的方法优于强制。
1.2工资呈上升趋势,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应科学定岗定员,杜绝人浮于事,广泛使用自动化程度高的设备。
1.3灌输精益生产的思想、加强操作技能培训、提升员工素质是提高产品质量、劳动技能、劳动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
1.4改善工作环境、有效的劳动保护、合理的工作时间和劳动强度更能促进员工持续地为企业做出贡献。
1.5建立相对稳定的员工队伍,是保证生产任务圆满完成的基础,这也要求组织要有吸引力。
1.6组织的建设要以完成组织任务为目标,培育和谐的企业文化,进行员工认同感教育,加深组织与员工的沟通,运用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对员工进行管理。精简、高效、优质、士气、协作是判定这个团体是否优秀的标准。
1.7制度是组织活动的依据与保障,科学全面的制度化建设是管理思想的体现,也是生产管理有效实施的保证。
2 设备
设备管理是一个全过程的系统管理,包括从规划、购买、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改造、更新、报废的管理。
2.1设备在购置前要经过科学的评价,满足生产工艺、生产能力、产品质量、维护经济的要求。
2.2设备相关人员要加强对设备相关知识的学习,熟练掌握设备的正确使用与维护方法。
2.3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制订设备故障的应急措施,要形成制度,并加强监督,延长设备的正常使用期限。
2.4避免”不坏不修,坏了再修”的思想,进行预防维修,采用设备状态监测与诊断技术,根据设备状态进行维修,防患未然,减少设备的故障。
2.5适时地进行设备的更新换代,引入连续程度高、加工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数控化、高精度的设备,从而促进产品质量改善,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
3 技术与信息
生产技术是将企业资源转化为产品的技术,生产技术的先进与否,直接决定产品的品质和竞争能力,因此生产技术可以说是企业资源的核心。
3.1做好技术资料的收集吸收工作,充分利用国内外先进的生产技术,采用先进的工艺和新工艺,如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成本低、生产周期短、产品质量优的工艺。
3.2现有工艺永远不是最好的,合理运用工业工程、TOC理论等科学方法对现有的工艺技术及生产活动进行分析,发掘现有资源的潜力及约束因素,在此基础上解除约束瓶颈,进行工艺改进,保证生产系统的合理、柔性、高效、可靠和经济。
3.3产品配方(构成)决定产品的成本、质量,生产中应严格按照配方进行生产,配方同时也是BOM表和消耗定额制定的依据。
3.4加强对数据的收集分析工作,收集生产中的工艺参数、质量数据、物料消耗水平、劳动效率等数据,通过分析,找出问题提升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
3.5劳动定额和消耗定额直接决定着产品的投入产出,应该依据收集的行业数据和企业内部的数据、工艺、设备等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制定与修改,通过对定额的完成情况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出现所在并解决。
3.6当今,信息技术广泛地运用到企业的管理中,很多先进的生产管理模式都借助于信息技术,如:MRP、ERP、CAPP、APS、MES、CIMS等,企业应根据实际,开展信息化工作,运用这些先进的管理技术及思想于生产活动中。
4 生产计划
计划本身就是一种管理,生产计划是对生产活动中生产要素的调度,是生产活动的指导,是对生产订单的具体排程。计划的合理与否,直接决定生产订单的完成情况,更关系着生产成本。
4.1计划制订者一定要对企业未来较长时间内资源和需求有相当的了解与构想,科学地做出满足需求的资源调配计划。
4.2订单是企业的生命,订单是生产的第一个看板,依据定单来进行生产排程是以市场为导向战略的具体实施, 生产排程的指导原则就是优质、高效、经济、适时地利用企业的资源完成定单。
4.3物料需求计划(MRP)是企业生产的最后一个看板,是完成订单的物料需求,与库存管理关系密切。
5 库存
库存是指企业用于生产或销售的储备物资,主要形态表现为原材料、在制品、成品和消耗品。
5.1库存管理的首要目标是保障定单的如期完成,这里面包括对库存物资质量、数量、交货时间的要求。
5.2库存管理的另一个原则是严格按照定单及BOM按质按量、准时组织原辅材料,避免资金占用造成的浪费。
5.3运用ABC法对原辅材料进行分类,对A、B类物资采用定量控制法,对B、C类物资采用定期控制法来管理库存。
5.4另外还有一些管理思想可以借鉴,如JIT生产方式追求的零库存管理,高低点法等。
6 生产控制
生产控制是按照生产计划的要求,对物料投入到产出成品的过程在时间、数量、质量上进行控制。
6.1在生产中应及时了解实际生产情况,及时调配资源使生产进度符合计划排程,确保产品的如期交货。
6.2产品质量是做出来的,做到流程制度化、工作标准化、作业简单化、工具防呆化即可以提升产品的品质又可以降低成本。
6.3质量事故的预防重于事故后解决,因此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很重要,应加强生产过程控制,引入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如TQC、6Sigma等,确保产品的质量。
6.4生产过程也是一个资源消耗的过程,精益生产、准时生产、合理调配、5W1H检讨法都是降低成本的一些方法。
6.5单耗和劳动定额的完成情况直接反应整个生产系统的运行情况,对单耗和劳动定额的控制实际也是对生产成本的一种控制。
6.6安全文明生产是生产型企业必不可少的一个管理环节,安全生产的意识要贯彻到每一个员工的心灵深处,引入6S管理是对现场管理和安全文明生产的管理提升。
7 结束语
质量、成本、交货期是生产管理的永恒主题,优秀的生产管理者,应不断吸收先进的管理思想,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提升本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贡献社会。
【参考文献】
[1]潘家轺.现代生产管理学.第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