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重点学生帮扶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重点学生帮扶计划范文1
如今,我校成功地探索实践出了一条“成功教育”的育人新路,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被关注的对象,每个学生都树立成功的愿望,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问题学生”也能感受到深切的关怀。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积极探究这类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成因,正视他们身上存在的主观、客观、内在、外在的诸多问题,并以此为突破口,挖掘问题,对症下药,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
伟大的乌申斯基说过:“教师个人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所产生的力量,无论什么样的教科书,无论什么样的思潮,无论什么样的奖惩制度都是代替不了的。”教师要发挥他们教书育人的作用。
1.一视同仁
正确认识“问题学生”是转化“问题学生”的前提,如此,培养良好习惯的措施才能得以奏效。教师在认识上要对“优等生”和“问题学生”做到一视同仁,对所有学生都将严与慈、师与友融为一体。
2.变换角色
教师应该树立新的师生观,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将自己定位为与学生完全平等的知己式的辅导员和朋友角色。由对“问题学生”不再是单纯的说教,而是要成为“问题学生”工程的设计师,为改造“问题学生”创造环境、条件,精心设计方案,全过程管理,以达到预期目标。
3.发挥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培养“问题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固然是班主任的主要工作之一,但事实上,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是课堂,所以,“问题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真正的主力军是任课教师,必须充分认识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问题学生”良好习惯培养的重要作用。
二、家校一体,携手共进
从中小学的成长阶段来说,学生在这一阶段所受的教育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学校教育,一种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补充的延伸。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需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因此,转化和矫正“问题学生”,必须重视家庭教育。
1.言传身教
良好的行为规范是做人最基本的准则。而“问题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的养成在很大程度上受来自家庭的影响。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作为孩子的老师,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长期的、深刻的影响。家长的人格、品德、行为习惯等对孩子的人格、品德、行为习惯等因素的培养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
2.协同共进,加强指导
学校要定期召开“问题学生”家长座谈会,与家长共同商讨如何更好地解决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在座谈会中,学校教师要和家长共同找原因、寻差距、求方法,与家长签订育人责任书,明确家长的职责。
三、因材施教,重点帮扶
学校要将“问题学生”的转化养成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点,成立专门的教育领导小组,全校各类人员共同架设起转化的桥梁,齐抓共管。落实校领导、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干部与“问题学生”结对帮扶,对重点“问题学生”组成帮教小组进行帮教。
1.做好帮扶计划
制订详细的帮扶计划,计划要具体、可实施。帮扶计划中要罗列清楚“问题学生”的现状、培养目标、帮教步骤、帮教措施与建议、帮教效果等,并由教导处存档。
2.做好帮扶计划登记表
学校每周至少帮扶两次并做好记录,登记表由各年级组组长保存,年级组长做好具体督察工作。
3.开设转化奖励
每学期对“问题学生”的平时表现进行综合考核,考核以结对帮扶活动登记表为依据,对转化工作表现突出的结对帮扶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激励更多的结对帮扶小组。
四、循序渐进,逐步转变
一个好的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关于“问题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更是要一步一步地慢慢进行。在这个过程中,优秀的方法无疑会让事情事半功倍。
1.真诚期望
期望是一种特殊的鼓励。教师对“问题学生”传递自己对他的期望,实际上就是将自己对他的爱传递给他,这种爱被学生接触到,会令其自信心不断增强,与教师达成一种“你看好我,我也会表现给你看”的默契。当然,期望太高也会成为一种沉重的压力或者负担。所以,教师对“问题学生”的要求不宜太高,不要急于求成,“问题学生”的错误思想和不良习惯出现反复时不能失去信心,要注重量变,因为只有量变才能有质变。
2.激励
每个“问题学生”都不会是一无是处,肯定有某方面的优点,教师要善于发现这个“闪光点”,因为“问题学生”的“闪光点”往往可以成为他转变的源泉。根据问题学生大多好动的特点,教师应多搞课外活动,在活动中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就好比找到了“催化剂”,能有效地催化问题学生身心发生良好的变化。
3.培养长期的好的习惯
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坚持给“问题学生”指定每堂课、每天、每周应该做哪几件事,长此以往,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的重复,而一个习惯的稳定需要90天的重复。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养成的习惯包含着长期形成的心理准备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一旦形成,就不需要他人的指定、督促,因为它已经成为一种潜意识的行为。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用集体的力量去感染学生。让学生的思想发生转变,进而“内省式”地纠正自己的错误行为,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迈出转化的关键一步。
重点学生帮扶计划范文2
[关键词]重点中学;示范辐射作用;教育均衡
1980年10月,教育部在《关于分期分批办好重点中学的决定》中提出:“重点中学是中学教育的骨干。办好重点中学是迅速提高中学教育质量的一项战略措施。这对于更快更好地培养人才,总结、积累经验,起示范作用,带动一般学校前进,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具有重要意义。”重点中学在为高等学校提供优秀生源、提高教育的整体质量、提供经验等方面作出了贡献,但“重点校”政策导致城乡、校际之间在教育资源配置和教学质量上差距的扩大,导致了教育公平的缺失,这也就成为在教育均衡的视野下,重点学校制度被人诟病的缘起。但是,作为一定历史时期教育政策的产物,重点学校得到了优先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办学和育人经验是不争的事实,充分发挥历史上的重点学校的示范作用,将有利于积极地推动教育均衡,促进教育公平。
一、发挥示范辐射作用,促进教育公平是重点中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教育是实现人类平等的伟大工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的重点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内涵:一是区域之间的均衡发展,省域之间、市域之间、县域之间、乡域之间以及城乡之间,都要统筹规划,促进均衡发展;二是区域内部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这是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条件;三是群体之间的均衡发展,特别应当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对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思想的理解还需具体把握以下两点:第一,均衡发展不是平均主义,不是限制发展,更不是要把高水平的拉下来。而是要鼓励发展快的地区和学校在进一步提高质量和水平的同时,把水平不高、暂时落后的地区和学校带动起来,加快发展,缩小与发展快的地区和学校的差距;第二,均衡发展不是搞“一刀切”,也不是所有的学校都是一个水平、一个模式,而是要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相对均衡的情况下,进一步鼓励学校深化改革,办出特色,从而为每一个孩子的发展留有自己的空间。
重点中学发展历史较长,学校办学的整体水平高,特色鲜明,优势较大,在其所处的区域内具有良好的社会效应和较强的影响力。发挥重点中学对教育均衡发展的“推动”作用,在输出管理模式,交流办学思想,突出办学特色,提高师资水平,培训各级管理人员等方面带动一般学校,发挥自己的优势去帮助薄弱学校的发展,增强一些薄弱学校的“造血”功能,从而使之“脱胎换骨”,这是在实践层面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可行的举措和途径,也符合设立重点中学的初衷。
二、提高重点中学的办学水平和质量是其发挥示范辐射作用的条件
打铁需要自身硬。重点中学所具有的典范条件是实现其示范作用的基本前提和基础。
1、规范办学,依法治校,模范遵守和执行国家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
重点中学首先要对全面发展的方针有较深刻的认识,确立合规律、合目的的办学理念,模范执行教育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科学组织和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课程(教学)计划,大力减轻学生负担。模范遵守和维护招生秩序,不靠挖尖子、抢生源生存、扬名。重点中学应该把规范办学行为作为自觉之举、主动之举,端正对教学质量的认识,切实摆正规范办学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系,着重关注课堂的有效教学问题,构建起依法治校、自我约束、自主发展的内驱机制。
2、坚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创新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提升办学品味
教育研究是使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由自发走向自觉的必由之路,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重点中学要结合时代要求、自身发展实际确定教育、教学研究主题,研究高中发展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研究教育、教学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在教学方式、课程结构与体系、教学目标、课程资源开发、教师专业发展、校本课程开发与校本教研、新型学校文化建设、课程方案的研制等方面进行实验,积极探索,积累成功经验,积极传播和推广新的教育经验,引领教育发展。
3、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探索创新拔尖人才的培养途径,学生质量得到社会和高校的普遍认可
重点学校的价值取向是以培养人才而不是以升学为中心的。一切依靠优质生源才能生存的教育都应归入失败教育之列。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另外,人是有差异的,人的天赋不同、生活的环境不同、努力的程度不同,他的发展就会不同,因此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用心设计好高中阶段的教育,尤其要关注智力突出的拔尖孩子的独特需求,提供富有选择性的课程,使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在这个阶段能够充分发展,个性和特长得到充分张扬,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继续教育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使多种人才不断涌现。
4、构建发展性评价体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学生的素质。没有教师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教育质量的提高;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打造名师、培养一大批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应是重点中学示范性的具体体现。学校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阵地,一个大学毕业生要成长为合格的教师还需要岗位的历练,需要上岗后通过继续教育、岗位培训等方式不断规范和引导。教师培训不是一味追求高学历,主要是解决教师教学和专业成长中的实际问题,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愿望和动力,让教师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走上专业发展之路。
5、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形成鲜明的学校特色
每一所学校都会面临着规范发展与自主发展的双重任务,都要在规范发展的基础上谋求自主发展,这样才有利于办学的多样性,才有利于学校特色的确立,教育事业才会有活力。构建既体现现代教育管理理念,又能体现普通高中的办学思想、办学方向和办学目标,还能彰显学校办学特色的管理体系,使良好的文化行为与严格的常规管理相结合,使学校的各项工作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并且做到与时俱进,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使学校的事情事事有人做,事事有人管,形成独特的学校文化。一所有文化的学校才能是一所有特色的学校。
6、促进教育公平,推动高中教
育整体发展
在硬件和软件方面,重点中学相对一般普通中学都明显处于领先地位,重点中学必须也能够承担起一定的帮扶区域内学校提高质量的责任。重点中学应成为促进教育公平的推进器,通过提高服务意识,主动对口帮扶薄弱学校,并与之形成长期稳定的关系,通过管理指导、教师和校级领导交流、观摩学习、合作研究等方式,向其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优秀的管理和教学经验,为其提供教师培训、教学研究、课程资源支持等,帮助薄弱学校提高教师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资源共享,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以此提升高中教育的整体水平。
总之,重点中学要成为具有正确办学质量观的示范,要成为减负增效、提高课堂有效教学、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示范,要成为深化高中课程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示范,要成为从升学领先到特色发展的示范。
三、重点中学发挥示范辐射作用的途径和策略
示范辐射作用的发挥不是静态的展示,而是有计划、有步骤、有策略、有目标的实践操作。重点中学应该积极承担帮扶责任,更好地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1、确定帮扶对象,建立对口支援体系
对于帮扶对象的选择主要有下列几条途径:主动联系薄弱学校帮扶、薄弱学校主动联系重点中学寻求帮扶、受某一级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门的委托开展帮扶。重点中学对薄弱中学的帮扶不同于校际间的友好来往,而是肩负一定的目标,承担一定的义务的支持与援助。重点中学应该和普通中学之间签订协议,就帮扶时间、帮扶内容、帮扶策略和帮扶的预期效果进行约定,从而使双方承担一定的契约责任,使得帮扶更加具有计划性、正规性、程序化,这样的帮扶才会持久、才会有效。
2、帮助薄弱学校做好目标定位和发展规划,建立自主发展体系
任何帮助都不会是永久的。学校要在竞争中求得突破和发展,首先必须对发展规划及其关键要素进行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使办学理念更加明确,目标定位更加准确,发展战略更加明晰,办学特色更加凸显,学校精神不断光大,才能使奋斗目标和各项任务得以落实。重点中学可以利用本身的办学理念、师资、管理和经费等方面的优势,对传帮带的学校,在做好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工作、全面掌握其主要成绩、经验及存在问题基础上,帮助他们做好中长期的发展规划,集中力量,有步骤、分阶段地解决重点问题,引导薄弱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推进薄弱学校走上内涵发展的快车道。
3、建立经验推广体系,提高薄弱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和领导的管理水平
学校之间的差异主要是人的差异。加强教师培训,是促进薄弱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基础教育均衡的必然选择。重点学校主动吸收薄弱学校教师来校参加“影子”培训,给其配备专门导师,制订培训计划和考核措施,确保培训质量;重点学校积极吸收薄弱学校的现任干部或后备干部来校挂职锻炼,参与学校日常管理,提高其管理水平和能力:重点学校邀请薄弱学校领导和老师参加课例研讨和课题研究,促进其自主发展能力的提升;重点学校可以选派有经验的老师和干部到薄弱学校蹲点,对薄弱学校的问题做出诊断,提出改进计划。人的素质提高了,薄弱学校面貌的改观也就指日可待了。
4、构建物资支援体系,向薄弱学校捐款捐物
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城乡差别、重点中学与普通中学的差别还将存在下去,重点中学把自己多余的教学设备和物资捐助给薄弱学校,一可以发挥这些物品的价值;二可以极大地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水平。此外,还可以发动重点中学的学生开展捐资、捐物活动,一来可以帮助薄弱学校的困难学生;二来促使重点中学学生珍惜自己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奋发学习。
5、以网络为媒介,构建资源共享体系
重点中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资源,借助现代网络,可以使这些优质资源与帮扶学校共享。例如通过公开课和示范课等形式展开互动研讨,向薄弱学校教师提供备课所需的各类素材、视频、优秀课例、辅导资料、各类试题及富余的教学参考书等,对进一步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扩散式”流动,提升区域教育发展整体水平有很大促进作用,将有力地推动薄弱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开发网络学习课程,创新网络教学模式,运用远程技术手段同外地学校进行同步教学,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普及共享,使农村和边远地区师生能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6、与薄弱学校一起开展合作研究,建立实验研究体系
薄弱学校的问题可能是历史遗留问题或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这些问题都没有答案,需要研究才能解决。重点中学要充分发挥自己在这方面的优势,积极帮助薄弱学校分析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到问题的原因或解决问题的方向,根据问题的主次确定科研课题,申报立项,开展研究,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研究的过程,也是对这些学校的教师进行科研方法培训的过程,可以进一步增强薄弱学校的自主发展能力。
7、鼓励教师总结经验,扩大辐射面
“一帮一”在面上还存在局限性,在我国现阶段,薄弱学校还占很大比例,因此鼓励优秀教师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撰写发表学术论文、著书立说、讲学,在更大的层面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就显得愈发重要。
重点中学发挥示范辐射作用、促进区域内教育教育均衡发展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一是锻炼了自己的教师队伍;二是增强了学校内部机制自生、优化的能力;三是从各兄弟学校老师自强不息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中,荡涤了心灵,巩固了献身教育事业的信念。
重点学生帮扶计划范文3
按照县委的决策部署,以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为指导,坚持开发扶贫、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实施,扶贫到户、责任到人的原则,深入持久推进“入户五四工作法”,加大定点__帮扶力度。将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识别出的贫困对象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以扶持壮大增收产业为突破口,重点解决好贫困村的发展问题,努力提高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
__乡__村为我局定点帮扶村,该村幅员面积为4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1677亩(田650亩,土1027亩),退耕还林面积840亩。辖7个村民小组,共609户2093人,其中,农村党员29人,贫困户160户,贫困人口433人,低保户264户,享受低保人员312人,“五保户”17人,残疾人29人,享受定期定量补助2人,少数民族2人(彝族1人,苗族1人,均为女性)。该村属于典型的丘陵地形,其中6社、7社属于山坡地貌,地质构造复杂。
1.基础设施非常薄弱。截止目前,该村3、4、5社的社道还是泥结碎石路,尚未硬化;
2.农田水利设施逐年老化。人畜饮水困难率居高不下,有效灌溉面积逐年降低。
3.教育、卫生条件落后。目前有1所村小,教育教学条件较差;另有1所设备落后、没有阵地的村卫生站。
4.耕地面积少。该村人均耕地面积仅有0.82亩,且大部分耕地为25度以上的坡耕地,土层薄,土壤质量差,旱涝不保收,农业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5.村民年收入低。2014年,该村人均年收入为4163元,绝大部分青壮年都选择了外出务工,但因文化素质较低,收入也较低,仅能维持自身生活,对家庭收入的贡献不大。
帮助定点帮扶村__乡__村和__村__村及__村搞好两委班子建设,提高基层民主管理水平;帮助理清发展思路,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帮助开辟致富门路,推进产业化经营;帮助搞好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尤其是特困户家庭存在的生产生活困难问题;帮助寻找致富门路,努力提高增收致富的能力。力争通过帮扶使贫困村人平年纯收入年增长10%以上,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确保到2020年止__村160户贫困户433人全部脱贫致富。
1、帮助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实施1社、2社、3社、5社的人畜饮水工程,改造1社提灌站,预计需要资金52万元;二是硬化3、4、5社社道7千米,预计需要资金260万元;三是改造影响3社、4社、5社涉及700余群众安全通行和生产发展的永兴桥,预计需要200万元项目资金。四是维修三坪塘5口和2500米水渠,预计需要资金18万元。五是新建各社的产业便民道5公里,预计需要资金50万元。六是新建沟渠9000米,预计需要资金9万元。
2.帮助发展特色养殖业。以5社200亩闲置地为中心,倾力打造特色养殖示范基地,计划养殖山羊规模为300头,示范带动6社和7社,约需资金30万元,力争向上级争取扶贫资金15万元。利用三叉河水库尾部改造发展村集体水产养殖,约需资金10万元,力争向上级争取扶贫资金5万元。
3.帮助发展特色种植业。依靠本地已种植的银杏,在6社和7社扩大银杏规模200亩,在5社、6社发展100亩核桃产业,约需资金30万元,力争向农业部门争取资金15万元。
帮助加快新农村建设。积极引导群众参与新村建设,规划建设1--2个新村聚焦点,努力建设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新农村。
4、帮助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积极培育10户种粮大户和3个家庭农场,探索规模化、立体化农业种植模式,充分提高农田的利用率。
5.帮助开展智力扶贫。针对该村养殖、种植技术的短缺,计划举办养殖、种植技术培训每年2期,培训村民200余人次,促进闲置劳动力就近就业。
6、开展好结对帮扶活动。对特困党员和特困户、特困学生等开展帮扶单位党员干部和村社干部“一对一”的帮扶活动,为贫困户送化肥,种子等农资,帮助其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其农业收入。为贫困学生送书籍、慰问金,确保贫困户子女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业,对考上普通高中、大中专院校的贫困家庭子女积极争取贫困
大学生救助项目。协调解决贫困户家庭存在的生活困难问题,帮助他们寻找致富门路,提高致富技能。1.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局党组书记、局长__同志任组长,其他党组成员为副组长,中层干部为成员的扶贫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__同志具体分管扶贫工作,局纪检组长__同志负责贫困村驻村工作。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主要抓、具体人员负责抓的工作格局。
重点学生帮扶计划范文4
关键词:帮扶;党员;先锋作用
一、基于校园“五个帮扶”发挥党员先锋作用
1、教工党支部帮扶就业等困难学生
就业是民生之本。学生就业关系学生未来前途,关乎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对就业困难学生的帮扶是就业服务体系和学生帮扶体系的重要内容。开展教工党支部帮扶就业困难学生活动,每个教工党支部结对帮扶一至两名就业特别困难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教工党员的专业优势、自身经历优势、校外资源优势,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就业信息,帮助他们提升就业信心与就业技巧,获取更多的就业机会。在这一帮扶活动中,党支部应指定专人与帮扶对象对接,支部成员群策群力,促进就业困难学生顺利就业。这既是党员先锋作用的切实体现,也是“全员”开展就业工作的现实要求。
2、学生党支部帮扶低年级团支部、班委会
班级是学生的基本组织单位,班级建设的关键是打造一支团结凝聚、战斗力强的学生干部队伍,但低年级的班委会、团支部委员会大多欠缺工作经验,工作能力与水平相对不足,在开展具有难度的工作时容易出现困扰、产生问题。学生党支部成员一般都是品学兼优、能力出众的优秀学生代表,开展学生党支部与低年级团支部、班委会的结对帮扶活动,可以发挥学生党支部成员在工作经验、方法上的优势,给予低年级学生干部更多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促进他们更好地成为班级建设的核心。这既为班级建设提供有力推动和保障,也充分体现和落实了“党建带团建”的要求与目标。
3、研究生党员帮扶本科低年级班级
大学低年级学生是学校教育管理的重点。低年级学生需要完成适应大学生活、培养良好习惯、树立发展目标、打牢学习基础等方面的任务,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困惑和具体问题。来自同学尤其是学长的朋辈辅导是学生成长支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具有其它部分无法替代的优势。研究生党员已经完成了本科阶段的学习,对所学专业形成较为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对如何度过大学生活、如何备考研究生具有自己的经验体会,有的研究生还经历了就业、考研等多种去向的权衡和考量,从他们中间遴选优秀代表担任“班级导师助理”,协助班级导师对与其同专业的本科低年级班级开展指导与帮扶,为学弟学妹们“导思想”、“导生活”、“导学习”,既满足了低年级学生成长的需要,又促进了研究生与本科生的交流,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自身担任繁重工作任务的班级导师的压力。
4、党员宿舍帮扶后进宿舍
宿舍是学生最基本的组织单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后勤“社会化”、学生生活“社区化”的背景下,宿舍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但宿舍又是日常教育管理的难点,在思想教育和宿舍管理人员普遍较为紧张的情形下,要让每一个宿舍呈现充满生机活力的良好面貌、按照“文明宿舍”的标准来进行自我建设是一个难度很大的课题。加强宿舍建设需从多方面着手,而不同宿舍之间的相互带动、相互帮扶是其中一条重要途径。党员宿舍是公寓内的“标杆”,除了实行党员宿舍挂牌,以强化其表率作用以外,开展党员宿舍与“后进”宿舍结对帮扶,对存在较严重问题的宿舍从学习风气、制度建立、人际调节、氛围营造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帮助,促进后进宿舍面貌逐渐改观,将更好地发挥公寓育人的作用,也进一步推进学生党建工作深入公寓阵地。
5、学生党员帮扶学习困难学生
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学习困难学生是学风建设中重点关注和帮扶的人群,他们有的是学习动力缺失,有的是学习方法不当,有的是学习基础过于薄弱。学习态度不端正和缺乏学习动力的同学会对其他同学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而学习特别困难的学生还很容易滋生心理问题。对学习特别困难的学生,除了辅导员开展深度辅导、学业指导中心提供专业服务之外,应实行一对一的结对帮扶。
二、做好“五个帮扶”活动的思考
1、“五个帮扶”是校园帮扶活动的基础和主体
党员要充分发挥先锋作用,其帮扶活动应体现在思想、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自己的点滴言行,尽己所能地帮助身边群众,如教工党员帮扶经济困难职工、学生党员帮扶心理困难学生等。但本文所述“五个帮扶”应是校园帮扶活动的基础和主体,“五个帮扶”的内容涉及到学生班集体建设、学风建设、就业服务等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方面,意义重大,而且相对易于统一组织开展,能够形成规模,帮扶者也具备开展相应帮扶活动所需的能力,因此应将“五个帮扶”作为校园帮扶活动的主要抓手。
重点学生帮扶计划范文5
一、目标任务
1.总体要求:全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幅高于全县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以上,贫困村高于全镇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以上,遏制收入差距扩大趋势;贫困村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指标达到全镇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稳定实现建档立卡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
2.主要目标:从今年起决战三年,通过“三个全覆盖”,实现“一个不掉队”,即贫困村定点帮扶全覆盖、有劳动能力扶贫对象产业帮扶全覆盖、无劳动能力扶贫对象保障全覆盖,到2017年底,实现全镇基本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现象,不让一个贫困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
3.具体任务:2015—2017三年内,全镇农村贫困人口分别逐年减少1184人、693人、618人。到2017年底,贫困人口降至520人左右,贫困发生率降至3%以下。
二、强化工作措施
(一)核定对象,精准识别到位
一要分类对号扶持。对已建档立卡贫困户,以收入为依据再次进行核准,逐村逐户拉网式摸底排查和精确复核,对“关系户”、“人情户”坚决予以清除,对已脱贫的及时予以销号,确保扶贫对象的真实性。经核查,目前全镇1028户3015人贫困人口,大致分为A、B两类:A类是指有劳动能力的家庭,有805户2658人,可通过产业、搬迁或劳务等帮扶方式达到脱贫目标;B类是指丧失了劳动能力的家庭,有223户357人,只能完全依靠政府保障措施实现衣、食、住无忧目标。三年扶贫攻坚,要集中力量强攻A类贫困户脱贫销号,保障B类贫困户基本生活。
二要分年挂图作业。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分三年制定脱贫规划。镇、村要逐级分解落实三年决战任务,对每年计划要求精准脱贫的A类贫困户落实到户到人,建立台账,并使用图表标注清楚,挂图作业,脱贫一户销号一户,决不能让扶贫任务悬空。
三要分户规范建档。定期更新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资料,并将相关信息及时录入全国扶贫对象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户有卡、村有册、镇有簿”。建立扶贫信息互联互通平台,供帮扶单位(企业)和社会各界查询,做到资源共享。
(二)因类制宜,精准施策到位
一要全力打好基础设施扶贫攻坚战。围绕解决交通、水利等“最后一公里”问题,重点加速实施“五项工程”。其一,加速实施自然村通达工程。在每公里省补助10万元、县配套2万元的基础上,县、镇再分别配套6万元、2万元,确保到2016年底,贫困村中25户以上自然村全部通水泥路。交通口要负责抓好落实。其二,加速实施危房改造工程。今明两年分别完成199户、200户,确保到2016年底全面完成农村贫困户土坯房和危旧住房改造任务。规划站要负责抓好落实。其三,加速实施自来水农用水工程。大力推进农村自来水工程,全面实施农田灌溉规划,规划项目实质性向贫困村倾斜,力争到2017年底,基本解决贫困村居民饮水困难问题,基本解决贫困村较大连片农田有效灌溉问题。水务站要负责抓好落实。其四,加速实施农网改造工程。优先安排贫困村农网改造升级,到2017年底以前全镇贫困村电压低问题得到根本解决。供电所要负责抓好落实。其五,加速实施村庄整治工程。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实施贫困村整村推进,每个贫困村每年统筹安排不少于20万元财政扶贫资金用于村庄整治、生态建设。
二要全力打好特色产业扶贫攻坚战。认真对接县里产业发展规划,突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多措并举,大力发展井冈蜜柚、高产油茶、有机茶叶、果子狸养殖等特色产业。其一,实行扶贫资金到户。对干部重点帮扶的A类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一次性扶持产业发展补助资金5000元以上,按规划分批实施,3年内全覆盖。同时,整合其他各块资金,形成“5000+ⅹ”的资金放大,提高特色产业开发效益。其二,实行产业奖补提标。在我县现有产业奖补政策范围内,提高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发展的奖补标准,即建档立卡贫困户达到县定奖补产业发展规模的,按现行县定奖补政策基础上加奖50%,实现“扶贫”和“壮大富民产业”双丰收。其三,实行产业信贷试点。按照万办字〔2015〕65号文件要求,在2个试点村中开展扶贫和移民产业贷款试点工作。在开展试点的同时,县财政每年再安排6000万元风险补偿金,存入县农村信用联社,进一步扩大产业发展贷款范围,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解决产业发展资金短缺的困难。同时还要开展普惠金融试点,县“财政惠农信贷通”对吸纳贫困户达到30%以上的经营主体和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倾斜,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开展农民住房抵押贷款。其四,实行服务体系创新。积极引导承包土地向专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流转。围绕个人发展壮大型、产业合作社入股型、家庭农场带动型等三种产业发展类型,扩大产业扶贫覆盖面,提高贫困户的组织化水平,让贫困户抱团取暖,从产业发展中获得稳定而长效的收益。加大对带动贫困户以土地出租、联营,资金入股等方式进行合作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产业基地的扶持力度。广泛推行“千村万户老乡工程”,力争2-3年覆盖80%以上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另外,积极发挥原中央苏区县红色旅游、XX湖生态旅游等旅游资源优势,大力推进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产业发展,力争在年内打造1-2个乡村旅游扶贫点。
三要全力打好搬迁扶贫攻坚战。其一,在引导上体现群众自愿。对地处深山区、地质灾害频发区就地脱贫难度大、成本高的贫困群众,通过政府主导,群众自愿,多方支持,扎实推进搬迁扶贫,有序引导贫困人口向城区、工业园区、中心镇或中心村搬迁转移。2015年计划搬迁移民城467人,其中:深山区移民搬迁230人,生态移民237人。其二,在方式上实行集中安置。扶贫搬迁的移民原则上一律实行集中安置,主要在中心镇(村)以及城区园区进行集中安置。其中:县城东湖小区安置点计划安置移民城215人;县工业园区安置点计划安置移民城42人;圩镇安置点计划安置移民210人,鼓励其他有条件的中心村申报建设移民安置点小区。其三,在资源上做到整合用活。交通、水利、供电、教育、文化、新村办、卫生计生等部门要倾斜支持搬迁移民集中安置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搬迁移民集中安置点的道路、通水、通电、学校、卫生所、文化等公共设施。把移民搬迁安置用地纳入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计划,在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中专项安排用地指标。列入了土地增减挂钩项目范围的要落实土地收益分配政策,搬迁移民可享受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试点政策补助。搬迁移民户可享受搬迁移民扶贫补助和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补助,对特别困难的搬迁户,进一步提高建房补助标准,动员和引导社会力量“一对一”帮扶;搬迁移民户除享受移民安置各项扶持政策外,迁出地的土地、山林、水面等承包经营权不变;就业部门对移民进行免费培训,园区办根据移民需求,帮助移民实现“一户一人”入园就业,解决其后续发展问题,实现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四要全力打好智力扶贫攻坚战。主要做到“三个倾斜”:其一,教育资源向贫困村倾斜。加强贫困村学校规划,优先支持建设贫困村义务教育学校,同步实现标准化和现代远程教育,新招聘的教师优先安排到贫困村小学任教,县教体局每年定期安排优秀的小学教师到贫困村小学轮流支教,让贫困村的小学生能就近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加快建设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食堂,完善实施营养改善计划。优先支持贫困村利用闲置校舍改办幼儿园、村小增设附属幼儿班、学前教育巡回支教点项目,2017年年底前每个贫困村至少要建成一所普惠性、低收费幼儿园。其二,资助力度向贫困生倾斜。落实好现有国家济困助学政策,逐步提高贫困生资助标准。公办幼儿园、村小附属幼儿班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学前教育的保教费减半;对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县在上级规定的基础上每人每年增加500元;XX中学招收1-2个高中励志班,XX二中招收1-2个初中励志班,择优录取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到励志班上学,励志班学生除享受国家规定的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补助和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外,每人每学年再给予生活补助1000元,并免除学杂费、住宿费;对考取三本以上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特困户子女每人一次性补助8000元;为当年被全日制大专以上院校录取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大学生办理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其三,职业培训向贫困户倾斜。支持职业学历教育,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参加中高等职业学历教育的,除实行免费教育外,在校期间每人每学年给予生活补助2000元。面向农村贫困家庭定向培养人才,今年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报考“三定向”的加20分录取;从2016年起,切出20%的“三定向”招生指标,专门用于招收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并根据当年招生考试情况确定具体加分标准。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对参加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并取得有关部门颁发职业技能证书的扶贫对象,给予每人1000元培训补助;为扶贫对象免费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五要全力打好劳务扶贫攻坚战。主要采取两个途径进行:其一,购买公益性岗位实现安置就业。积极探索政府通过购买环卫、园林、保洁、治安巡逻、农村公路养护等政府公益性就业岗位,确保每年拿出30%以上的公益性就业岗位给贫困户选择,用于扶持贫困人口就业。其二,给予小额担保贷款实现鼓励创业。凡通过创业带领贫困户家庭成员就业,经就业部门审核符合相关规定的,优先给予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扶持。
六要全力打好保障扶贫攻坚战。主要是完善四大保障制度:其一,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低保、“五保”补助标准,对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做到“应保尽保”,并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扶持范围。其二,完善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推进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B类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纳入政府代缴范围,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代缴,让其享受基本养老金保障。其三,完善健全医疗保障制度。县政府出资为B类建档立卡贫困户购买合作医疗保险,让贫困户免费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保障和大病保险保障。其四,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等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困难,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救助之后基本生活暂时仍有严重困难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或个人给予临时救助,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三)结对联系,精准帮扶到位
一是健全部门“不脱贫、不撤兵”的驻村联系机制。按照万发〔2015〕3号文件要求,县领导和县直单位定点帮扶“十二五”贫困村工作继续执行到2015年12月底。同时,提前安排县领导和县直单位挂点帮扶“十三五”贫困村,从2015-2017年,一定三年不变,强化干部驻村帮扶机制,实现全镇3个“十三五”贫困村驻村工作队全覆盖。各帮扶单位要千方百计帮助贫困村发展村集体经济,力争三年之内消灭“空壳村”。年内,各帮扶单位要安排每个挂点村不少于2万元资金用于帮助该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部门要探索开展向“十三五”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工作,以加强贫困村基层组织建设,探索贫困村“第一书记”与驻村工作队队长相统一的有效帮扶机制,充分发挥干部驻村帮扶工作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管道”作用。各部门和单位要认真落实帮扶任务和责任,驻村单位没有完成扶贫任务的,驻村帮扶工作不撤兵。
二是健全干部“不脱贫、不脱钩”的结对帮扶机制。按照精准扶贫、扶持到户的总要求,确保全体党政机关干部对全镇102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帮扶全覆盖。2015年从A类80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选择74户产业发展意愿和发展能力较强的贫困户进行产业重点帮扶,科级干部继续采取“1+2+2”(即每位干部每年新帮2户,巩固帮扶2户)的方式进行结对帮扶,正股级干部采取“1+1”方式进行结对帮扶,其余的94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作为党政机关干部的一般联系帮扶户,按照副科级以上干部“1+8”,正股级干部“1+6”,其他干部“1+4”的方式进行联系帮扶。2016年和2017年科级干部和正股级干部每年分别从各自的一般联系帮扶户中选择适合产业帮扶的对象进行产业重点帮扶,到2017年底,全镇产业重点帮扶对象达到222户左右,占A类贫困户的50%左右。产业重点帮扶和一般联系帮扶的具体目标和考核奖惩分别为:其一,重点帮扶县里每年从1000万元省级产业扶贫专项资金中安排800万元左右用于干部重点帮扶工作,给予每户重点帮扶贫困户5000元的产业发展帮扶资金。帮扶干部必须根据“干部学用技术”活动要求,定期到贫困户家中上门解决实际问题,为贫困户发展产业提供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服务。镇里将依托农技信息和指导平台,实现农技信息共享,同时有效监督帮扶干部和农技人员的“学用技术”帮扶工作。帮扶干部应每月至少1次深入到帮扶户家中指导扶贫,年底在确保每户贫困户5000元的帮扶资金不流失的前提下,通过一年的帮扶,当年能见效的项目必须实现户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当年不能见效的种植业项目要达到新建5亩或垦复扩种20亩的规模,成活率达到90%以上。将依托结对帮扶网上短信平台,将领导指示精神、阶段性工作安排、帮扶督查情况等信息及时准确地告知帮扶干部。同时要完善干部结对帮扶考核办法,既要考核当年的帮扶成效,还要采取“回头看”的督查形式,对往年的帮扶对象进行跟踪问效,实行帮扶干部“帮扶问责制”和“脱贫申报制”,即每年要对干部往年帮扶的对象进行“回头看”,如果帮扶对象未脱贫,则原帮扶干部要继续帮扶,第一次继续帮扶的帮扶资金由帮扶干部所在单位安排解决,最少不低于5000元/户,帮扶干部经过第一次继续帮扶后,帮扶户如已脱贫,则由帮扶干部向县扶贫和移民工作领导小组申报验收,经扶贫和移民工作领导小组派人到户实地审核确认后才算帮扶任务完成。如果验收再不合格,帮扶户还未脱贫,则进行第二次继续帮扶,帮扶资金由帮扶干部所在单位及帮扶干部个人各出50%(个人出资部分由县财政统一在干部个人工资中扣除),如果经过三年帮扶,属于帮扶干部工作不力而造成帮扶对象仍未脱贫,则对帮扶干部作出组织处理。在帮扶过程中如遇帮扶干部镇内工作岗位正常调整,帮扶对象不变,任务也跟着落实到帮扶干部新的工作岗位,确保帮扶对象不脱贫干部帮扶不脱钩。其二,一般联系帮扶,干部在联系帮扶时要密切联系群众,掌握贫困户的生产生活现状,帮助贫困户制定脱贫计划,利用“干部学用技术”活动所学知识,帮助贫困户解决产业发展技术难题,利用产业贷款风险补偿金政策,根据贫困户发展需要帮助贫困户到合作银行办理小额贷款,解决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难题。镇扶贫和移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不定期对干部的联系帮扶工作进行督查,对联系帮扶时工作态度不端正、不进行上门帮扶等帮扶不力的行为要在全镇进行通报批评,并以此作为干部推荐使用时的重要依据。
三是健全扶贫对象“不脱贫、不销号”的跟踪管理机制。要加强对扶贫对象的跟踪管理,做到“不脱贫不销号”,落实三年决战脱贫任务,确保用三年时间消除各贫困村的绝对贫困现象。加强扶贫信息监测工作,及时更新扶贫对象统计监测系统的数据信息,每年都要对贫困村、贫困户的收入变动状况、干部帮扶、项目帮扶、资金帮扶、扶贫项目实施等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统计,并及时录入全国扶贫对象统计监测系统。按照“贫困在库,脱贫出库”的原则,对已经脱贫的贫困户及时销号,对因特殊情况返贫的登记入库。对扶贫项目安排及实施、扶贫资金使用、贫困户得到扶持等情况,定期在村务公开栏内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三、组织保障
1.强化组织领导,落实责任措施。为确保“精准扶贫,决战三年”活动取得实效,镇党委、镇政府决定在原“镇扶贫和移民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增设大决战活动办公室及党建、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社会保障、搬迁扶贫等八个工作小组(具体组成人员及主要职责见附件5),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村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各镇直单位都要建立帮扶小组,把扶贫攻坚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各村、镇直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落实责任措施,坚持扶贫开发重大问题亲自研究、难点问题亲自协调、关键环节亲自过问,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推动扶贫攻坚工作取得更大成效。镇党委、镇政府要定期听取工作汇报,每个季度调度一次扶贫攻坚工作。
2.强化资金投入,整合各方资源。注重整合涉农部门的各项强农惠农资金,农村各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60%要安排在贫困村,新农村建设村点60%安排在贫困村,支持扶贫对象搬迁移民、发展产业、增收脱贫。研究制定并落实好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特惠政策,各村、镇直有关单位要严格按照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管好用好各项扶贫资金,提高扶贫到户资金占扶贫资金总量的比重,确保建档立卡扶贫对象优先受益。要提高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补助标准,避免贫困村因无力自筹配套资金而无法实施基础设施项目,或因农村公共设施项目建设而产生负债。
重点学生帮扶计划范文6
××乡××村××自然村是一个比较偏远且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的一个自然村,自县里安排作为我局的扶贫挂钩点以后,局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将其作入局机关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来完成,并纳入议事日程。严格按照要求成立了领导机构及办公室,指定专人负责具体日常事务。做到有领导抓此项工作,有专人负责落实,为开展好此项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认真研究,切实开展好扶贫挂钩各项工作
为切实开展好扶贫挂钩工作,局领导带领广大党员干部与××乡××村干部认真开展调查了解工作,了解当地自然状况,到××自然村村民家中进行贫困户调查,重点了解村民目前的生产、生活及青少年入学情况。通过开展调查了解工作,局机关召开了全局职工会议,做好扶贫工作动员,制定了扶贫计划:以中央、省、市的扶贫开发工作决定为指导,以××自然村现有资源为基础,解决温饱问题为目标,以农田基础建设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培养优势产业,坚持经济开发和智力开发相结合,变经济扶贫为开发式扶贫。并对以后的发展作了认真的分析研究,根据××村的实际状况,我局根据前些年制定了“一帮一”结对帮扶计划,根据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局机关干部、职工每人结对帮扶一位贫困学生,并定期或是不定期到学生就读学校或家中开展帮扶工作,视自身能力尽力为困难学生解决学习上和生活上的部份困难。党员干部结合部门工作实际,分批分期深入到挂钩扶贫点,帮助当地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尽力献言献策,多为当地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
三、重点分析,搞好扶贫济困难点工作
我局领导干部身体力行,在带头做好扶贫济困日常工作的同时,还充分发挥局党支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动员党员干部带动广大职工切实做好扶贫难点工作。在扶贫资金方面除了按县里的规定按时上交扶贫款外,局机关党员和中层干部每年要求每人深入挂钩扶贫点次数不得少于3次,切实为贫困学生送去温暖和鼓励。年内,我局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一是在1月18日由分管领导率工、青、妇等(5人)到××××自然村看望并慰问了该村的困难户,为他们送去了春节慰问金2200.00元;二是在3月份由局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带队,率工、青、妇等为××自然村在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中桥梁建设问题进行实地调查,积极协调经费为该村修建一座6万元左右的钢筋混凝土桥梁,目前已投入使用;四是在5月底,挤出资金550.00元到××××自然村看望并慰问了该村的贫困儿童;五是为扶贫挂钩点××村征订了《云南日报》和《丽江日报》各一份,为他们送去精神粮食,切实为当地老百姓办了一些实事、好事,受到了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