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智力扶贫帮扶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生智力扶贫帮扶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生智力扶贫帮扶计划

小学生智力扶贫帮扶计划范文1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只有不断加强管理,明确新时期的任务及要求,理顺发展思路,制定新的发展措施,切实解决制约偏远山区农村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全面提高办学水平,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更好的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

山区教育多“短板”

我国很多贫困农村处于偏远山区,现有的教学设备已无法适应《课程标准》的要求。大部分山区农村中小学没有多媒体教室,平时学生也很少有机会接触互连网,教室里除了黑板、桌椅之外一无所有。这样的教学环境使得教师只能采用讲授法、问题法等传统的教育手段,新的教学方法在这里无法实现。

教育行政部门考核机制不科学,导致山区学校只注重语文、数学主课,忽视其他学科,从而使学生不能全面发展。人事制度不够慎密,致使教师资源分布不均衡,教师队伍不能健康稳定发展,导致学生接受的教育质量与县城学生大相径庭,与城市更不能相提并论。同时,县级教育管理部门也对县城关照多一些,对山区关照相对少一些。

贫困山区一部分家长认为教育学生主要是学校的责任,学生发生什么事故一味追究学校及教师责任,导致教师在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顾虑。山区大批留守儿童让学校的教育成了“5+2=0”的现状,在校的5天正规学习,节假日在家中缺乏家长的正确引导,收假之后,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思想认识都又回到原点。

现代学校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智力发展,还要时时关注他们没有成熟的内心世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然而,偏远山区农村中小学往往教育条件差、教育观念落后,学校对待学生的成绩“一丝不苟”,对学生的思想则是“避重就轻”。

由于这些“短板”的存在,导致当下山区教育扶贫工作进展困难。

各地掀起山区教育扶贫浪潮

解决贫困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教育和培训,从而提高人的能力,这虽是一项艰巨且需花费大量时间的工作,但却是解决贫困最根本的办法。在意识到这一根本问题后,全国各地以教育为切入点,扶贫为根本点,展开了一系列的山区教育扶贫工程。

近日,贵州省政府办公厅转发《贵州省三大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教育扶贫工程实施方案》,要求省内各有关部门加强对各项教育和扶贫经费的统筹,确保70%以上经费安排向贵州省武陵山片区、乌蒙山片区和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等三大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倾斜,真正造福贫困山区的孩子。

根据《方案》,贵州要深入实施教育“9+3”计划。到2015年,贵州省三大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以县为单位,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0%以上,小学生辍学率控制在1.8%以内,初中生辍学率控制在2.8%以内,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85%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5%,普职比达到1:1,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0%。到2020年,三大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高中阶段教育方面,贵州加快实施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项目和普通高中改造计划,2014年底前完成123个高中突破工程项目。积极推行3年免费中等职业教育,三大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推行初中毕业班整班交接就读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使职业院校到2015年优化到68所左右,在校生规模达到35万人左右,建成毕节、铜仁、六盘水、黔东南等市(州)职教园区。

此外,贵州还通过实施高等学校对口支援计划、进一步放宽三大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招聘条件、建立普惠和特惠政策相结合的资助体系等方式,推进教育强民、技能富民、就业安民。

陕西省安康市是新一轮扶贫开发确定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至2012年底,全市尚有贫困人口90.15万人,占该市农业人口的35.15%。除自然环境外,受教育程度低,缺乏增收致富门路,自我发展能力不强等,也成为当地群众致贫的深层次原因。

安康市各级党委、政府和扶贫部门清醒地认识到,只有通过教育扶贫移民,让更多的山区群众通过考学或外出创业,最终走出大山,才能实现真正的脱贫。

为此,2012年安康市制定了农村贫困人口教育扶贫实施方案,针对不同群体制定实施了普及高中教育、贫困大学生资助、技能就业培训、拓展提升“四大工程”。两年来,全市共培训各类技能人才9.7万人。其中,扶贫“雨露计划”培训2.8万人,资助农村贫困大学生1.27万人。实施农业实用技术培训51万人次,增强了贫困群众自我“造血”功能。

目前,安康已被省级扶贫部门列为教育扶贫试点市,所辖宁陕、镇坪、石泉、岚皋4县,已实现高中阶段免费教育,汉阴、白河实现了中等职业免费教育,每年受益学生上万人。同时,该市力争到2015年,全市贫困家庭适龄人口高中入学率达到96%,全部享受“两免一补”政策;实现考入本专科和职业院校的贫困家庭学生全部享有资助,都能顺利入校和安心上学。对贫困家庭未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和新生劳动力,“一个不少”免费接受职业技能教育,实现转移就业或自主创业。到2020年,完成农民实用技术培训80万人次,让贫困家庭至少有一人掌握1―2门农业适用技术,不断提升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石家庄开展“山区教育扶贫工程”

在一系列的山区教育扶贫试点中,石家庄市的“山区教育扶贫工程”是一个较为突出的示范工程。

石家庄市有行唐、灵寿、平山、井陉、元氏、赞皇6个县分布在太行山区,特别是这些县中有45个乡镇集中连片在深山区。在这45个乡镇生活着60多万群众,人民生存、生活条件普遍艰苦。

要从根本上解决深山区人口贫困问题,必须与城镇化、工业化和教育现代化结合起来,让娃娃下山读书就业,引导家长融入城镇发家致富。河北省委常委、石家庄市委书记孙瑞彬在调研中指出,“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已经具备了让山区孩子接受良好教育的条件,再也不能让孩子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下学习生活了,再也不能让老师在孩子们渴望的眼神中无奈地坚守了,再也不能让山区人民因为没有知识而贫穷下去了!”市委、市政府决定从教育入手,从娃娃抓起,实施“山区教育扶贫工程”。

2011年起,石家庄市在山区6县全面实施“山区教育扶贫工程”。计划利用2年到3年的时间,新建6所城区寄宿制初中,新改扩建50所中心乡镇(学区)寄宿制小学,将深山区学生全部免费异地安置到新改扩建寄宿制学校就读。力争20-30年解决全市深山区群众向城镇转移和脱贫问题。

截至目前,石家庄市“山区教育扶贫工程”56所项目学校全部投入使用,共转移安置深山区学生36388名。已基本实现了小学生以学区为中心就近集中,初中生向县城集中的总体目标。

小学生智力扶贫帮扶计划范文2

邓逸涯是百万驻村帮扶干部大军中的一员,先想称他“扶贫人”,又觉得淡了点,泛了些,因为搞扶贫工作的不少人都称“扶贫人”,而这些人很多只是常坐机关办公,间或下乡检查,干着工资内的一份事。

敢想敢干、能说能干――这类人就是先锋。

一个穷得叮当响的村子,在他手里变成了“苗寨风情旅游村”

静晚的边溪村,流光溢彩,孩子肆意地嬉笑玩闹。村民王奇林和老伴吃完晚饭在村子里悠然散步,山歌随着夜风响起,惬意的乡村生活让人向往。

初到此地谁能想到,三年前边溪村完全是另一番景象:破旧不堪的民居、空气中弥漫着难闻的粪臭,穿着破烂衣服的村民,全村人均年收入仅700元。

这一切的改变,都离不开湖南省发改委驻城步苗族自治县建设扶贫工作组组长邓逸涯和他的扶贫工作组三年来的努力。

边溪、桃林、上水三个村庄位于城步县两江峡谷国家森林公园内,距南山牧场30公里,是通往南山国家风景名胜区的必经之地,但由于地处偏远,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游人几乎不停留。

邓逸涯和扶贫工作组进驻边溪后,他根据边溪村区位特性,请省规划建筑设计院编制了长达十年的发展规划,明确了产业发展思路与重点、村庄建设规划和项目建设计划。

于是,6公里的通组公路新建了,5000米入户道路硬化了;120户农家完成了危房改造、特色民居建设;饮水工程让家家喝上了洁净水;改厨、改卫和改牛栏、猪棚,基本实现了人畜分离;污水处理池、地下管网建起来了;户外分类处理垃圾箱、房内垃圾桶立起来了。

饶兴华是边溪村最早特色民居改造的受益者之一,在结合苗乡民族特色改造方案,以及工作组以奖代补政策扶持下,80年代的木房子焕然一新,墙壁刷了清漆,阴沟进行硬化并设置了盖板,花草环绕,音乐飘扬,一家“边溪人家”农家乐开张了。

在饶兴华的带领下,记者参观了他的农家乐,饶兴华指着房中摆设说:“消毒柜、圆桌、转盘、靠背椅都是工作组按照农家乐标准配发的。‘五一’3天,游客好多,好一阵忙,苗乡能留住人了。”回味中流露出一份难以掩饰的信心。

凭着一点一滴的真情,他赢得了村民的真爱

记者随邓逸涯走村串户。一路上,小到一堆垃圾,大到项目进度,他都要管。途中不时碰到村民跟邓逸涯打招呼,有的招呼他进屋坐一坐,有的是请教问题。

邓逸涯为此很自豪。

为了做好边溪村扶贫工作,邓逸涯给自己定下“三不原则”,不搞“遥控指挥”,不当“走读干部”,不当“编外人员”,在村里一住就是两个月。针对村民想致富、少文化、没技术、没门路,承受不了市场经济风险和压力的实际情况,他从长沙买来种植、养殖方面书籍送给村民;看到村民缺医少药,他买来血压计、体温表送给村民;看到有几个村民有乐器特长,他买来了二胡、葫芦丝、芦笙送到他们手中;看到有的村民衣不遮体,他买来衣服送到他们家里;看到小学生缺学习用品,他买来书包和文具;看到村里的电工用竹竿顶变压器,他送来一根专业用的绝缘棒。

春节前夕,他看望全村贫困老党员,为村民买好春联和灯笼,让每一户都贴上春联挂上灯笼;得知村里有人因病需转院去湘雅医院,他马上联系医生安排床位。有村民头发长期不修剪,他就从县城请来理发师,一把小小的剪刀剪去了村民凌乱的长发,也剪去了村民落后的精神面貌。

一件件、一桩桩爱心小事,让村民对邓逸涯无私的奉献充满了敬意和感激,与他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他赢得了村民的尊重,得到了村民的信任与理解,成了村民的“主心骨”。

他反复说,扶贫就是要改变贫困群众的观念

交流观摩一日,邓逸涯给我的印象是:干得好还说得好。

而他说得最多的是这句话:“扶贫就是要改变贫困群众的观念。”也许,这是他工作的经验,也凝结他克难的辛酸。

2011年9月,驻村扶贫工作组为引进一浙商前来投资,每天电话跟踪联系,费尽周折,经过三个多月的沟通交流,浙商终于被感动,决心来这个扶贫点投资发展生态农业,种植黄桃和高山云雾茶,一亩土地每年付400斤稻谷价租赁村民的土地,并承诺每户安排一人就业,月工资1500元,免费发放桃树苗和茶树苗给农户种植,免费负责技术指导服务,按市场价统一回收桃子和茶叶。但是,有几个村民提出土地租金要按每亩750元一年,而且先交十年的押金,否则不种桃树和茶叶。浙商苦等三个多月,协商不成伤心离去。

回忆起刚到城步进行扶贫时遇到的尴尬,邓逸涯至今唏嘘不已。

“也就是从那次之后让我深刻体会到观念转变比产业发展更重要,很有必要带领村民出去长长见识,学习外地好的经验和做法。”邓逸涯介绍,三年间先后组织村民赴贵州西江千户苗寨、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湖南攸县等地学习农业产业化先进经验,学习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旅游发展经验。通过一系列“智力扶贫”工程的实施,许多村民内心深处发生了斗争,尘封已久的心开始活跃起来,致富的内生动力空前高涨。

如今,村庄美了,游客多了,村民富了,邓逸涯一一兑现了自己对村民们的承诺。

小学生智力扶贫帮扶计划范文3

排调镇,是丹寨县面积最大、贫困人口最多的乡镇;

排调镇,有着“正视现实,负重拼搏”的“排调精神”;

排调镇,一方水土要养好一方人。

排调镇,一方水土能养好一方人!

“省长说,要有信心,生活会越来越好的”

2008年3月19日,记者在黔东南自治州丹寨县排调镇刘家村刘正能家里看到他的一则日记。

2008年1月9日(腊月初二)。

“今天早上有点毛雨,省长到我家看望我。省长问我,经济困难不,有什么要求?省长送了我500元,省长说,要有信心,生活会越来越好的。”

刘正能是排调镇的老党员,退伍军人。早年间,刘正能种植果树与药材,日子过得还行。前几年中风偏瘫,农活无人料理,加之看病吃药,日子渐渐艰难起来。

排调是丹寨县面积最大和贫困人口最多的一个镇,是贵州新阶段扶贫开发重点二类乡镇。2006年底,省委明确排调为省委副书记、省长林树森同志的工作联系点。

面对排调实际,扶贫开发如何对症下?在排调的三天里,记者找到了答案。

排调镇刘家村生猪集中示范养殖场,100多头生猪正在呼啦啦地抢食。刘家村是排调镇2007年“一户一技能”学用转化示范村,政府投入20万元贴息“滚动式”扶贫――第一年贷款,次年归还本金,再贷再还,循环发展。

村支书龙通付介绍,目前,刘家村80户养猪509头,养牛206头。三个占地6000平方米的肉牛、生猪养殖区正在计划中。全村现有经果林260亩,以金秋梨和巴尔梨为主,已有100亩挂果。2007年,果农刘玉显的巴尔梨纯收入1.86万元。同时,全村412亩茶叶,部分已经可以采摘。

“突出养殖,抓好种植”是当前刘家村乃至整个排调镇的发展思路。排调镇森林覆盖率为69.3%,山高林多地少,土壤硒锌含量高,农产品对人体有保健作用。传统农业与林争地,导致水土流失,粮食产量却上不去。2006年以来,排调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一边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确保粮食高产稳产,一边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围绕优势产业,以“村两委+协会(企业)+农户”的方式,积极打造优质肉牛、茶叶、生姜、药材、韭菜根“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的特色产业村。目前,全镇共有茶叶基地2272.6亩,红豆杉基地152亩,韭菜根种植面积510亩,生猪存栏11902头,山羊存栏1627只,家禽存栏32971只,肉牛存栏3894头。

2007年,排调全镇粮食总产量8813吨,同比增长4.72%,农民人均收入1712元,比2006年增长209元。

成绩背后是汗水。

“排调37个村,还有多少个村没有通路?共多少里程?群众增加收入究竟要靠什么?最困难的那部分群众到底怎么样解决?”排调镇党委书记兰贵平告诉记者,林树森省长第一次到排调,一见面就问了他以上几个问题。调研之后,林树森省长指出,在原有的发展思路上,排调必须重点突出种植与养殖,壮大特色产业,强化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使产业结构调整能迎接“两高一快”过境后的大形势。

林树森省长亲自为排调的基础设施建设协调落实了一批项目与资金。

排调镇给出一组数据:2007年建成31.5公里通村公路;完成了14个村寨的饮水工程,建成31口小水池和3口小山塘;道路绿化1250米,硬化人行道6600平方米,开通2300米下水道;为80户群众安装有线电视线路;建成沼气池24口;71户群众迁进新区。

宰宿村进村道路硬化了,党朗村活动室建起来了,送偿村91户人家吃上了山泉水;高峰、麻鸟等10个村1675.8亩农田得到了灌溉,码头村、岔河村、宰宿村培植起了红豆杉、生姜、韭菜根基地,党干村茶叶基地初见雏形……

针对林树森省长强调的“对于最贫困的那部分群众,到底怎么解决”的问题,排调镇在2007年初下大力气做了一次贫困监测统计,将全镇974户绝对贫困户(3781人)分为两类,对智力低下、年老体弱无发展能力的300户群众纳入民政救助范围,常年救助,2007年累计发放救济金21.53万元,发放粮食33吨,解决了他们的生产生活困难;对具备发展能力的267户,采取党政领导挂片、单位帮村、干部职工帮户的措施,加大养殖技能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积极组织贫困户剩余劳动力转移,2007年劳务输出5437人,其中170户贫困户196个劳动力得到转移,汇入镇内储蓄所50余万元;抓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调查、核实、申报工作,1351户4085人享受到低保,3385名绝对贫困者解决了温饱问题。

排调群众笑了。

排调致富路上的步伐,稳扎稳打!

“我们不用再睡课桌了”

15岁的龙丽是排调中学初二(六)班的学生,她兴高采烈地对记者说:“现在我们有宿舍啦,再也不用带被子上学,不用在课桌上睡觉了。”

排调中学校长杨兴举介绍,排调中学原来没有宿舍,学生就在教室里睡觉,桌子一拼,被子一铺,半边垫半边盖。夏天还好,冬天常常受寒感冒,睡在边上的学生还会掉下来。有的学生受不了,就在学校旁边的农户家租房住,既不安全,也不利于学校管理。

2006年年底,林树森协调贵州电网资助50万元修建了排调中学住宿楼,又帮助解决10.26万元购置学生用床。2007年8月,住宿楼建成,龙丽和她的同学们高高兴兴地搬进了宿舍楼。

连接镇区与中学的道路,也由林省长协调20万元资金将路面硬化,排调中学师生出行不再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

正在建设中的还有排调民族小学学生住宿楼,建成后将解决400个小学生住校难的问题。

“党的政策真英明,合作医疗到农村;每人只交十元币,一本医卡手中存;有病就到医院看,费用已作三七分;国家帮抬七十去,只剩三十不操心;最高八千来封顶,群众遇到大救星;这个政策真是好,人们感谢党恩情。”这是马寨村党支部书记黎炳伦创作的歌曲。合作医疗明显减轻了参合群众的经济负担,提高了群众医疗保障水平。党早村71岁的李庭昌被牛■伤住院治疗花费了4673元,补偿报销了2715元,老人说:“要是没有合作医疗,我只能在家拖着等死,哪里还去住院看病!”

丹寨县合作医疗局的工作人员李志云告诉记者,2006年上半年省政府明确的贵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新增试点县原本没有丹寨。林树森发现丹寨还存在“小病拖、大病磨,小病拖大,大病拖垮”的现象,于是帮助将丹寨增补为2007年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李志云给了记者这样一组数据:2007年丹寨参加合作医疗的群众达107258人,参合率为83.86%,截至2007年11月30日,合医基金共为20510人次补助报销了309.17万元,受益群众占参合数的19.12%。

为了让排调群众大病不出镇,林树森省长还千方百计帮助排调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协调37万元修建了镇中心卫生院住院大楼,解决了排调2.5万群众长期外出看病的问题。

排调的干部说,两年来,排调的种种变化,让他们深切地感受到,民生就是最大的公务!

“‘排调精神’是排调人

致富路上宝贵的精神财富”

林树森说:“每到一个地方,我都会想,丹寨的猪肉牛肉和韭菜能不能卖到这里来?”

丹寨,排调,牵动着历任省领导的心。

自从15年前老省长王朝文将丹寨作为工作联系点以来,继任者陈仕能、吴亦侠、钱运录、石秀诗、林树森,也都将丹寨作为工作联系点,对丹寨16万人民群众给予持续的关怀与帮助。

排调作为丹寨面积最大与贫困人口最多的乡镇,更是得到省领导无私的帮扶与支持。

关怀下的排调人,应以什么样的思想状态与精神面貌迎接机遇与挑战?

在排调,记者听到这样一个名词:排调精神。

“排调精神”,怎么诠释?

“正视现实,负重拼搏”,这就是从排调人奋斗历史中总结得到的“排调精神”。

“高明凯精神”、“排耸经验”、“宰宿现象”、“杨光勇样板”,四者就是对“排调精神”的解读:

――高明凯,排调巫起村人。为了把公路修进村,他联合村民在公路上搭帐篷,风餐露宿,历时两年,一锨一锨挖出一条6公里的进村公路。两年间,村里“持不同政见者”给高明凯放了三把火:一把火烧掉了他田里的稻草,一把火烧掉了他的牛棚,一把火将他50多亩的杉木林烧了个精光。三把火没烧掉他的雄心,却把高明凯修路的志愿烧得更旺。通路那天,镇里在巫起村召开现场会,群众感动了,激动了,纷纷向镇政府表示,只要镇里能补助雷管炸药,进村的路,我们自己动手,再也不等不靠不要。

――排耸,一个偏僻贫穷的村寨。排耸人在全镇率先搞稻田养鱼,建沼气池,种植果树,千方百计寻找致富路子。

――宰宿,新农村建设的先行者。早在新农村建设启动前,宰宿人就积极地向各方面争取资金建设村活动室,硬化球场,修建人行桥,美化村寨。新农村建设前的宰宿,已经呈现出新农村的风貌。

――杨光勇是岔河村人,自幼丧父,家境贫寒,善动脑筋。他到临近的榕江县学习种养技术,回到村里后栽种西瓜、柑桔、杨梅、板栗,同时种草养牛,没几年就成了岔河村的首富。富了的杨光勇邀请县农业技术人员到村里给村民搞培训,做指导,带动全村一起致富。

今天的排调,传颂着在今年初雪凝灾害天气里,镇妇幼保健站副站长李飞的感人事迹:李飞冒着生命危险,踏着50多厘米厚的冰凝,穿越海拔1300米高的猫鼻岭,步行20个小时,将难产妇女杨光姣送到县医院救治,保住了两条生命。

李飞事迹体现了排调干部对本职工作高度负责任的态度和对人民无限热爱的感情,体现了排调干部忠于职守、一心为民的精神,它是继“高明凯精神”、“排耸经验”、“宰宿现象”、“杨光勇样板”之后,给“排调精神”增添的更生动的故事与更深刻的内涵。

丹寨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高能华无限感慨地说:“‘排调精神’是今天排调人致富路上精神源泉,是排调人精神跋涉里的又一个驿站,是排调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排调,从来不缺乏奋斗的历史与拼搏的精神。

在排调,满目皆存凝冻后的痕迹,然而倒伏的竹子已经扶起,沿途常见栽杆架线的情景。记者行之所至,屋舍俨然,道路清洁;农户家中,家什整齐,衣着妥贴。伺弄果树、割草养牛、煮潲喂猪,人人都很忙碌。人勤春来早啊!

“我相信一方水土

能养好一方人”

“我们的县情是什么?我们的优势是什么?我们的劣势在哪里?面对大交通,我们该走一条什么样的发展道路?”

林树森省长联系丹寨后,丹寨掀起了一次认识县情、解放思想的大讨论。

如果说,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曾经阻碍了丹寨的发展。那么,现在机遇来了!

高能华介绍,贵广快速铁路和厦蓉高速公路过境使得丹寨突破了交通瓶颈,以“一纵一横四连线”的大交通格局为目标,丹寨到广州只需4小时,到重庆仅需6小时,到贵阳只需1小时,到都匀和凯里仅需30分钟。这样一来,丹寨不仅完全融入省会城市1小时经济圈和州际城市半小时经济圈,丹寨还将形成北上、南下、西进、东出口通道。

交通改变了丹寨的地理区位,大交通必将带来大流通。丹寨,如何才能抓住这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汇入时代洪流实现崛起?大流通中的丹寨将亮出一张什么样的名片?

正视一下丹寨自身的条件:工业滞后,但环境没有不可逆转地被污染;繁华不够,然气候宜人;地缘闭塞,却维系了一种自有的民族生态环境。当外界都被工业经济和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时候,大家会发现,在丹寨在排调,有着人类最本质、最纯粹的东西,这是非常吸引人的。换个角度来看,这是一种多么宝贵的资源。

这样的资源造就了丹寨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形成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厚重积淀:“中国西部避暑胜地”、“中国蜡染艺术之乡”、“中国古法造纸之乡”、“中国芒筒芦笙之乡”、“中国锦鸡文化之乡”、“中国硒锌之都”。守着这么多个中国之最的丹寨,有什么理由不富裕?

过去,无论排调还是丹寨,都缺乏与世界对接的目光和手段。现在,丹寨与排调,都需要寻找一种与外部世界对接的视角与方式。只有将排调与丹寨放在黔东南、贵州、泛珠三角乃至全中国经济发展的沙盘中,才能寻找到对接的思路。

大讨论深化了认识,达成了共识,丹寨决策层拍板:实施比较战略,走比较优势的道路,依托大动脉促进大发展。在未来的几年里,打好基础,努力将丹寨最终建成泛珠三角避暑休闲胜地、富含硒锌元素的绿色生态食品供应基地、劳务供给基地与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承接基地。

在农业结构调整上,丹寨将由单纯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结合实际,优先发展优质肉牛、硒米、茶叶、韭菜根、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在工业结构上,由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形成有色金属加工、化工生产、建材生产、农产品加工产业;在招商引资上,从守着资源坐等客商向改善环境、项目承接服务招商转变。

思路决定出路。几个“变”之后,锑品公司、冶炼公司来了,俊健实业、屹立牛业、恒达绿色产业来了,一批年产值在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走进了丹寨,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撑。

丹寨县委书记古鹏将2007年丹寨经济和社会发展总结为“三个一”:一个“平稳”、一个“加大”、一个“提高”:GDP平稳增长,2007年增长速度达到11.3%;结构调整力度继续加大,在经济总量中,第一、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为59.9%,农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初步显现,结构调整使农业增加值上升,第三产业占GDP总量为40.1%,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加突出;财政收入稳步提高,2007年,全县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4353.36万元,比上年增长17.96%。

“我相信一方水土能养好一方人”,林树森对丹寨的明天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