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财务应收账款管理办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财务应收账款管理办法范文1
关键词:关联企业;信用政策;内部控制;风险防范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和产业主体,我国制造业占工业总产值的40%。近几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的数量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据专业机构统计,我国企业平均坏账率为5%到10%,这一状况严重影响我国制造业的良好发展。由于汽车制造业在整个制造业产值中占有较大比重,本文就以汽车制造业为例,介绍其在应收账款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汽车制造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
2009-2012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汽车制造业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重平均为31.69%,应收账款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平均为29.54%,并呈逐年稳步上升趋势。显然,目前我国汽车制造业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存在问题较大,汽车制造业必须在借助赊销提高竞争力的同时,提高应收账款管理水平,减少资金周转方面的困难。
二、应收账款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关联企业占用大量资金
在汽车制造业中,存在着大量资金被关联企业拖欠的情况。导致企业资金流动不畅,这已成为公司正常经营运行中的一大阻碍。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企业对客户资信调查的缺失。其中也有一部分领导感情用事的因素,导致大量资金不能按期收回。
(二)订立合同不科学
在汽车制造业中以私人关系或口头等不正规手段订立合同的现象较为常见,其原因是与企业签订合同的大多为关联单位,或者是经常往来的同行业企业,有关部门为了扩大销售而对合同的签订草率而行;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则是销售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信息渠道不畅通。
(三)应收账款账龄较长
据万方数据显示2010-2011年代表性汽车企业的应收账款与坏账准备均较以往呈增长趋势。并且其账龄在2年以上的非常常见,应收账款回收工作非常艰难,导致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缺乏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如一些企业中应收账款管理岗位的虚设或应收账款管理流程缺乏整体性。
(四)催收方法不健全
催收方法的不健全也是造成汽车制造业资金周转困难的一大原因。很多企业在客户违约时,不能采取合理有效的催收策略。对客户违约的原因不进行调查,不能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
三、加强汽车制造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对策
(一)制定合理的信用标准,科学订立信用合同
加强汽车制造业应收账款管理的首要环节,是要制定合理的信用标准,杜绝盲目粗略的合同签订。信用标准的制定可以从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方面进行。定性分析常用的方法是“5C”评价法,即从客户的品行、能力、资本、抵押、和经济状况要素评价客户信用。定量分析可以从考察信用申请人的财务报表开始,使用比率分析法评价客户的财务状况。再将这些财务指标和信用评级机构及其他协会的行业标准进行比较以洞察申请人的信用状况。
(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提高职工风险防范意识
近几年企业坏账损失率的增加很大程度上也源于企业缺少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员工的风险意识淡薄。为解决这一问题,企业应该成立专门的应收账款管理部门,严格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应收账款管理办法和实施方案,明确各个环节的职责权利,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建立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同时,企业要严格执行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严格按照会计制度进行坏账的提取和核销工作,减少不良资产的虚增。另外企业还要培养管理层和员工的整体风险防范意识,加强风险教育并进行定期培训。另销售的完成与职工个人利益挂钩,明确风险意识,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的回收。
(三)制定合理信用条件,加速账款回收
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也是加快资金回收,较少资金占用的一个重要环节。企业应根据生产和销售计划确定一定时期内销售数额和赊销比例,判断需要在不同时期付款的客户数量,有计划的进行赊销和账款的回收工作,从而减少企业应收账款上占用的机会成本和坏账损失。另外信用条件的合理制定也有利于缩短应收账款的回收时间,提高应收账款的周转率。企业应明确信用期和现金折扣的制定对应收账款的各项成本带来的影响。应针对不同客户,不同情况确定能增加企业净收益的信用条件。
(四)加强应收账款的监控,确定合理讨款方式
应收账款的监控方法主要有:账龄分析法、平均收账期法和ABC分析法。其中平均收账期法是通过计算应收账款从形成到收回的平均时间,并将其与目标值进行比较分析,从而为加强应收账款的监控提供依据的方法。平均收账期为应收账款平均余额除以平均每日赊销额。平均收账期与平均信用期的差为总体平均逾期天数。ABC分析法其实与存货管理的ABC分类法使用方法类似,是将企业所有欠款客户按其金额的多少进行分类排序,然后分别采用不同的收账策略的方法。科学的使用监控方法,有利于加速货款的回收。另外,企业对不同情况的逾期客户,也应采用不同的讨款方式。确定讨款方式最根本的原则是经济利益原则,即无论采取何种策略,都要有利于企业货款的回收或稳定长期合作关系。
加强汽车制造业应收账款管理从总体上说,就是要做到事前控制、事中监督、事后追款的全程管理。上至企业的领导层,下到普通销售员工都要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将企业利益与个人利益联系起来,共同建立规范、科学的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 李春涛 金汐.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财务风险控制对策[J].商业经济,2010.(8).
[2] 李金兰.财务管理[M].第一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财务应收账款管理办法范文2
关键词:应收账款;风险;防范措施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而应向购货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是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所形成的债权,主要包括企业出售产品、商品、材料、提供劳务等应向有关债务人收取的价款及代购货方垫付的运杂费等。
一、应收账款形成原因
1、是商业竞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为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增加市场份额,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出于扩大销售的竞争需要,企业除利用产品质量、价格、品牌、售后服务、广告等手段外,赊销作为扩大产品销售的重要手段之一,被企业广泛采用,相应产生了应收账款。
2、是实现销售和收到款项的时间差。企业发出商品后,向购货单位开出销售发票,并在当期确认了销售收入,货款却往往没有同步收回,导致物流与资金流脱节。这种商品销售和收到货款时间的不一致性,导致了应收账款的产生。通常,结算手段越落后,结算所需的时间越长。同时,购销单位之间距离远近、销售结算方式的选择及内部结算单据传递的及时性等都有可能导致应收账款的产生。
3、是应收账款内部管理。如果企业缺乏商业信用意识,如没有认真履行合同约定的条款而违约或因质量异议未能及时处理,导致对方拒付货款;因客户恶意欺诈或销售人员诚信缺失,都会导致应收款项无法收回。企业信用管理不力,盲目地对信用差的企业赊销,加上追讨欠款工作不力,也会导致货款难以收回,形成应收账款。
二、应收账款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
为降低应收账款给企业带来的各种不利风险,企业应积极建立合理完备的应对措施,但是在此之前,只有找出产生应收账款风险的原因,才能从根本上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相应对策企业的内部管理因素。从企业内部对应收账款的管理角度出发,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企业重视不够和缺乏风险意识
大部分企业的领导者和经营者没有明确要健全应收账款管理制度的意识,他们所注重的是企业生产经营工作,对如何理财还缺乏意识和经验。企业经营者认为清理应收账款是财务部门和人员的事,与经营本身没有直接关系。甚至于有的企业连财务部门也对应收账款心中无数,更谈不上管理和清收了。
2、企业没有明确的管理机制
企业没有建立健全明确的应收账款管理、责任机制,缺少必要的内部控制,导致企业内部管理无章,放任自流,大量的应收账款对不上,收不回,对损失的应收账款无法追究责任。有些企业虽然对应收账款设立了规章制度,但却有章不循,形同虚设,财务部门不能及时与业务部门核对,销售与核算脱节,问题不能及时暴露。而在另一些企业中,内部激励机制也很不健全。企业为了调动销售人员的积极性,往往只将工资报酬与销售任务挂钩,而忽略了产生坏账的可能性,未将应收账款纳入考核体系。因此销售人员为了个人利益,只关心销售任务的完成,导致应收账款大幅度上升。而对这部分应收账款,企业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要求有关部门和经销人员全权负责追款,应收账款大量沉积下来,给企业经营背上了沉重的包
3、企业信用政策制订不合理
当企业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扩大销售量,大量运用商业信用进行促销时,没有在事先对付款人资信情况作深入调查,盲目采用赊销策略去争夺市场,忽视了大量被客户拖欠占用的流动资金能否及时收回的问题。这就是客户不良的信用对应收账款产生的风险。
三、应收账款全面管理实施防范措施
1、利用应收账款产生因素的引导作用。应收账款管理应该由财务部门全面负责的观点是错误的,笔者认为应收账款管理是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财务目标为指导,由企业销售部门、开发生产部门、财务部门、物流部门共同完成的一项管理工作。首先,开发生产部门以企业的发展战略和财务目标为指导,在产品开发和生产过程中重视市场的反应,通过产品自身的竞争力优势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在增加收入的同时尽量为降低应收账款发生率提供保证。其次,销售部门应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财务目标的指引,充分利用信用调查等方法,在销售过程中积极为企业创造销售业绩,合理选择赊销客户和信用额度,尽量少产生应收账款。再次,财务部门作为企业管理信息服务部门,应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明确企业的财务发展目标,并且定期编制账龄分析表、销售收入表、产品市场占有率变动情况表等,为促进各部门改善各自的发展状况,提高利润创造力、降低应收账款产生率提供优质信息服务。
财务应收账款管理办法范文3
关键词:应收账款 风险管理 实证研究 煤炭采选业
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金融环境与法律环境还不是很健全,企业信用指标参差不齐,应收账款在资产规模中占比越来越大,应收账款周转率、回款率日趋低下现象比较严重,导致企业产生大量坏账和呆账,给企业带来不小的运营风险和隐患。基于此,笔者尝试对煤炭行业上市公司应收账款进行实证研究,目的是进一步规范商业信用营销方式,加强商业信用资金回笼与减少坏账发生,进而提高上市公司营运能力与盈利能力。
一、文献综述
(一)国内应收账款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应收账款研究的文献比较丰富,主要呈现出以下两种视角:一是对应收账款管理的具体方法进行研究;二是对应收账款的全面管理办法进行研究。
1.应收账款专门管理方法
一是信用管理方面,池国华(2009)在提炼国内外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成功案例经验的基础上,运用先进管理控制理念,构造了信用经济下企业应收账款的全程管理模式。另外,吴剑东等(2007)提出完善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可以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因此,构建一个能够“科学、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债务人信用状况征信系统,来区分守信和失信债务人显得尤为重要。
二是账龄分析方面,对企业应收账款账龄进行ABC分类管理,建立应收账款账龄分析与资金回笼同步管理体系,对账龄达3年以上债务人要重点关注,强化账龄分析与风险意识防范,完善债务人资信档案,建立应收账款控制机制(田丰琴,2013)。
三是抵押融资方面,李光贵(2008)提出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小企业司的《2005年中国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报告》中有关企业融资方式满意度的内容,尝试提出运用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方式缓解企业资金缺口。
四是内部控制方面,毛新述等(2009)从内部控制为切入点,研究分析企业应收账款风险,建立健全应收账款全过程内部管理制度。
2.应收账款全面管理方法
李恩柱(2007)把风险关口进行前移,全面把握事前、事中、事后三个过程,综合进行资信调查、信息全过程跟踪,从而建立综合有效信用管理体系。刘诗明(2007)构造了决策系统、预警系统、监控系统、衡量系统、评估系统、补救系统和辅助系统七个子系统形成应收账款综合风险管理体系,用来直接有效控制应收账款风险。
(二)国外应收账款研究现状
目前国外应收账款研究的文献比较丰富,研究视角比较新颖,对应收账款风险管理中有关流程管理和具体管理理论与方法已经相当完善。
关于加强应收账款风险管理办法,国外学者提出从信贷政策、运营周期、风险成因等视角展开研究。信贷政策方面,James.C.Van.Horne(2003)提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水平主要受经营环境和企业信用政策影响,但经营环境是属于系统风险不可以改变因素,信用政策则是企业管理应收账款切入点。运营周期方面,John.G.Salek(2005)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将企业应收账款周期与整个行业数据进行比对分析,从而挖掘出是行业原因还是企业内部原因,从而运用信用管理学对企业信用管理进行研究,进而促进整个经营环境中企业信用管理水平提高。风险成因方面,Pedro.J.Garcia(2010)认为应收账款风险点较多,应该加强对风险点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企业资金周转率和企业持有经营能力,进而将应收账款风险点落实到每个控制点上,进而有效降低应收账款坏账风险。
(三)文献评述
综合国内外文献资料,我们可以得出应收账款管理最终落脚点是强化应收账款风险管理,关键是通过建立较为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制定相关风险控制流程或信用管理体系完善等。
二、应收账款风险管理实证分析
笔者从Wind数据库、上交所、深交所网站及巨潮咨询网站选取煤炭行业25家上市公司2007年至2012年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财务报表附注及账龄分析表数据,并对异常数据进行了剔除。
(一)应收账款规模结构数据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
一是应收账款规模和增长率呈增长态势,2007年138.71亿元,2012年达到557.8亿元,应收账款规模呈逐年上升态势,5年间增加近420亿元,增幅高达3倍之多;2008年应收账款同比增长为54.08%,2012年同比增长为69.24%,中间剔除2008、2009这两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外,应收账款同比增长率也呈逐年上升态势,这充分表明应收账款5年间规模和增长率呈显逐年增长态势。
二是应收账款周转减慢,2007年应收账款周转率为16.30次/年,2012年周转率为13.63次/年,同样剔除2008、2009这两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外,应收账款周转率呈逐年下降态势。
三是应收账款与企业盈利有“缝隙”,2007年至2012年营运收入、净利润基本呈现逐年增长态势,增长方向基本与应收账款增长趋同,但2008年、2011年和2012年这三年应收账款同比增长率跑赢了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增长率,甚至到后期差距逐渐拉大,这反映出应收账款增长轨迹与企业盈利增长之间有“缝隙”。
(二)应收账款账龄坏账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随着应收账款规模不断增大,坏账准备金额也跟着同比增加,坏账准备从2007年的9.84亿元增长到2102年的23.17亿元,增幅较大;3年以上账龄占比情况从2007年至2009年呈现上升态势,从占比6.53%增至25.27%,后3年出现小幅下降趋势。3年以上账龄同比增长情况基本大幅度跑赢应收账款同比增长,这表明随着应收账款规模不断增加,3年以上账龄规模却以较大幅度增长,出现坏账的概率进一步加大,严重影响企业盈利情况。
(三)应收账款与利润指标相关性分析
从表3中明显可以看出:应收账款总额与营业收入总额、净利润总额高度正相关性,应收账款总额与坏账准备总额显著正相关;坏账准备总额与营业收入总额、净利润总额正相关,这表明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对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目标尤为重要。
三、应收账款风险控制措施
(一)风险控制点“关口”应前移
煤炭行业上市公司应该建立完善应收账款管理体系:由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反馈控制4个循环环节形成的动态监控体系。一方面设立独立资信管理部门,科学选择客户,健全信用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建立赊销申报制度,加强销售合同管理。
(二)应收账款“证券化”
所谓应收账款证券化是将应收账款打包出售给专门从事资产证券化管理的机构(Special Purpose Vehicle,SPV),从而进入SPV资金池,经过“重组包装”后,SPV再以应收账款为标的物向国内二级资本市场发行有价证券,从而达到利用应收账款实现融资目的。煤炭行业上市公司应收账款规模比较大,资金回笼速度减慢,应收账款的证券化既能增加销售,又能提升企业融资能力,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资金池”环境。
(三)应收账款风险“动态化”管理
应收账款风险“动态化”管理主要是加强对应收账款的日常监督与分析,重点关注未到期应收账款。在实施应收账款风险“动态化”管理过程中,主要措施有以下两种:一是总额比对法,根据企业信用管理部门在新的一天将存量应收账款总额与最佳持有规模数进行比较分析,以此为未来应收账款管理做出预测;二是平均收账期法,平均收账期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持有的应收账款从发生到收回的整个寿命周期所经历的平均时间。
(四)应收账款风险“Credit Metrics”模型法
通过借鉴Credit Metrics模型在组合贷款信用风管理方面的启示,即债务人违约和债务人信用等级改变这两个因子均影响应收账款组合价值,进一步计算应收账款组合在客户信用等级变化情况下的价值分布,从而得到VAR值,最终可以得到企业应收账款信用风险准确量化值,为企业应收账款风险控制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参考文献:
[1]池国华.信用经济下企业应收账款的全程管理模式[J].管理世界,2009,(6):176-177.
[2]吴剑东等.武汉打造信用城市关键在于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建立[J].商场现化,2007,(1):328-329.
[3]田丰琴.浅议企业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J].企业研究,2013,(4):84-85.
[4]李光贵.应收账款质押融资能否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J].财务与会计,2008,(6):8-10.
[5]毛新述.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J].会计研究,2009,(5):93-95.
[6]李恩柱.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的防范[J].财会研究,2007,(2):29-31.
[7]刘诗明.浅谈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系统的建立[J].金融与经济,2007,(7):85-86.
[8]Newmarch W. An Attempt to Ascertain the Magnitude and Fluctuations ofthe Amount ofBills of Exchange[J].Journal ofthe Statistical Society, 1851,14: 143-183.
[9]James.C.Van.Horne. Fundomantals of Financial management[J].Economic Science Press.2003,(11):46.
[10]John G. Salek, Management of Account Receivable[J].Wiley,2005,235-240.
财务应收账款管理办法范文4
关键词:应收账款;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一、应收账款现状及形成原因
据专业机构统计分析,我国企业应收账款占流动资金的比重为50%以上,远远高于发达国家20%的水平。企业之间相互拖欠货款,特别是在宏观经济环境偏紧的条件下,客户受大气候影响,资金短缺、拖欠债权企业账款的现象时有发生。
(一)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商业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为了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地位,大量采用赊销方式,延长信用期,扩大赊销范围,造成应收账款日益增多。再有,企业之间“三角债”、“债务链”等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成为我国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沉重包袱,严重制约着经济的正常发展。
(二)企业经营观念尚未转变
1、一些经营者片面追求高收入、高利润,盲目赊销,忽视了对资金的流动性管理,忽视了资金作为企业经营“血液”的作用。应收账款的增加,减缓了资金的流动,久而久之,造成资金流枯萎,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
2、相关职能部门的责任不明确,考核不到位。在一些企业里,对营销部门的工作重心,一方面是开拓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采取销售额作为考核经营部门的指标,销售额与营销业绩挂钩的考核办法,使得营销部门只抓市场和销售,对销售回款则不重视。财务部门与销售部门在客户的欠款、回款信息方面未及时沟通,因此造成各部门的责任不明确,周而复始,应收账款数额也就居高不下。
3、收款考核制度尚未建立和完善。一些企业仅仅根据销售额指标考核营销人员业绩,而不考虑回款情况,造成销售人员为了追求好的销售业绩、获得高额奖励,盲目向客户推销,制造大量销售的假象,而不考虑坏账的风险,使企业经济效益受损。
二、应收账款对企业的影响
(一)降低了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加速现金流出。没有现金流入的挂账销售收入势必产生没有现金流入的销售业务,各种流转税的上缴、年内所得税预缴、股东年度分红都占用了企业的流动资金,久而久之必将影响资金的周转。另外,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和回收成本也会加速企业的现金流出。
(二)形成坏账损失,影响企业经营业绩。坏账是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应收账款。由于发生坏账而产生的损失,称为坏账损失。企业对发生的坏账依法处理后,作为企业的一项经营发生的管理费用可冲减企业利润。
(三)夸大了企业经营成果。在以权责发生制为记账基础的前提下,发生的当前赊销全部记入当期收入,但企业的账上利润的增加并不表示能如期实现现金流入,从而虚增了账面上的销售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企业经营成果,增加了企业的风险成本。
(四)影响企业营业周期。不同期限逾期的应收账款的存在,使营业周期延长,影响了企业资金循环,使大量的流动资金沉淀在非生产环节上,致使企业现金短缺,严重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
(五)增加了应收账款管理过程中的出错概率。企业面对庞杂的应收款账户,如果不能及时了解应收款的动态情况以及应收款对方企业详情,造成责任不明确,应收账款的合同、合约、承诺、审批手续等资料的散落、遗失有可能使企业已发生的应收账款该按时收的不能按时收回,该全部收回的只有部分收回,能通过法律手段收回
的,却由于资料不完整而不能收回,直至到最终形成企业资产的损失。
三、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一环,而应收账款管理又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所以说应收账款的管理与控制是企业运营过程中必须重点关注与加强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那么,要管理好应收账款,就要发现当前这项工作中最常见的问题。
(一)没有树立正确的应收账款管理目标。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忽视了企业的现金流量。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企业管理者的考核过于强调利润指标,而并没有设置“应收账款回收率”这样的指标。利润最大化不应是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如果以利润最大化作为目标,可能会导致对风险的忽视和企业长远利益的牺牲。应收账款管理的总目标应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理念,不能忽视资金的良好周转。
(二)会计监督比较薄弱
1、没有建立应收账款台账管理制度,没有对应收账款进行辅助管理或者仅按账龄进行辅助管理。许多企业仅仅是在其资产负债表的补充资料中按账龄对应收账款的数额进行简单的分类,平时则没有对应收账款进行辅助管理。在企业回款好的情况下,基本能满足需要,但在企业回款不畅的情况下就无法满足管理的需要了。
2、没有建立应收账款定期清查制度,长期不对账。由于交易过程中货物与资金流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以及票据传递、记录等都有发生误差的可能,所以债权债务的双方就经济往来中的未了事项进行定期对账,可以明晰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而现实中有的企业长期不对账,有的即便是对了账,也没有形成合法有效的对账依据,只是口头上的承诺,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3、未建立坏账核销管理制度。有些企业对没有收回的应收账款长期挂账,账龄甚至多达十余年,而这部分资产其实早已无法收回。
(三)没有建立完善的客户信用制度。营销过程中对客户资信的调查和管理对应收账款的回收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但该公司在商品销售过程中,往往在未弄清客户的资信程度的情况下,就急于和对方成交。这样虽然使公司销售额在不断攀升,但是反而会出现少赚钱或赚不到钱,甚至赔本的现象。例如,未对客户进行详细的资信调查,就给对方发货,待付款期限到时,对方无力付款,经调查才知该公司濒临破产,早已资不抵债了,结果给公司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使公司的经营状况陡然下滑。
(四)缺少应收账款管理的直接责任者。应收账款的直接责任者并不仅仅指个人,还包括相应的部门。很多公司的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没有专人负责,没有建立一套合理的管理制度和程序。一方面是在向客户赊销产品或收回欠款的同时,没有专人对其应收款项进行及时增添或勾销。产生欠款后,催收工作没有具体的措施,一般是由产品销售人员负责催收,而销售人员的精力往往顾不过来;另一方面财务人员对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不够详细,这样一来就不能及时发现问题,提前采取对策,尽可能减少坏账损失。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没有明确由哪个部门来管理应收账款,没有建立起相应的管理办法,缺少必要的内部控制,导致对损失的应收账款无法追究责任。
(五)成本控制不精细。应收账款是一种短期投资行为,是为了扩大销售提高盈利而进行的投资。而任何投资都是有成本的,应收账款投资也不例外。这就需要在应收账款所增加的利润和所增加的成本之间作出权衡。只有当应收账款所增加的利润超过所增加的成本时,才应当实施赊销;如果应收账款赊销有着良好的盈利前景,就应当放宽信用条件增加赊销量,否则就减少赊销量。那么,与之相关的成本是一定要相应增加的,这就要求必须全面地计算与之相关的付现成本和机会成本。目前,我国很多的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基本上还是粗放式的管理,没有真正确立成本效益对比分析的精细管理办法。
四、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措施
(一)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应收账款赊销的效果好坏,依赖于企业的信用政策,事前控制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是加强应收账款事前控制、提高应收账款投资收益的重要措施。信用政策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三部分内容。
1、信用标准。这一标准决定了企业应收账款的质量。不能过严或过松,权衡收益与风险,严松适度。符合企业信用标准的客户,就给予赊销,反之就拒绝赊销。
2、信用条件。信用条件是指企业接受客户信用订单时所提出的付款要求,包括信用期限、折扣期限及现金折扣率。
3、收账政策。其措施通常分为三个步骤:一是对拖欠、拒付账款的客户今后不再提供赊销;二是通过信函、电话、传真或派人催收欠款;三是通过法院裁决。
(二)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1、认真做好赊销对象的资信调查。企业应广泛收集有关客户信用状况的资料,并据此采用定性分析及定时分析的方法评估客户的信用品质。客户资料可通过直接查阅客户财务报表或通过银行提供的客户信用资料取得,也可通过与该客户的其他往来单位交换有关信用资料取得。在实际中,通常采用“5C”评估法、信用评估法等方法对已获资料进行分析,取得分析结果后应注意或减少与信用差的客户发生赊账行为并对往来多、金额大或风险大的客户加强监督。
2、制定合理的赊销方针。企业可借鉴西方对商业信用的理解,制定适合自己的可防范风险的赊销方针。
3、建立赊销审批制度。在企业内部应分别规定业务部、业务科长等各级人员可批准的赊销限额,限额以上须报经上级或经理审批。这种分级管理制度使赊销业务必须经过相关人员的授权批准,将其控制在合理的限度内。
4、强化应收账款的单个客户管理和总额管理。企业对与自己有经常性业务往来的客户应进行单独管理,通过付款记录、账龄分析表及平均收款期判断个别账户是否存在账款拖欠问题。如果赊销业务繁忙,不可能对所有客户都单独管理,则可侧重于总额控制。信用管理人员应定期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收款期、收款占销售额的比例以及坏账损失率,编制账龄分析表,按账龄分类估计潜在的风险损失,以便正确估量应收账款价值,并相应地调整信用政策。
5、建立销售回款一条龙责任制。为防止销售人员为了片面追求完成销售任务而强销盲销,企业应在内部明确追讨应收账款不是财务人员而是销售人员的责任。同时,制定严格的资金回款考核制度,以实际收到货款数作为销售部门的考核指标,每个销售人员必须对每一项销售业务从签订合同到回收资金全过程负责。这样就可使销售人员明确风险意识,加强货款的回收。
(三)建立应收账款台账管理制度。财务工作处于企业中枢地位,财务工作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为了降低应收账款,财务部门要制定各种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以防范资金风险。
1、做好基础记录。财务部门和销售部门应分别做好各自的基础记录,包括企业对用户提供的信用条件、用户付款的时间以及目前尚欠款数额等情况,并进行定期的核对。
2、密切监控应收账款回收情况。财务部门可通过编制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定期对应收账款进行清理,密切监控应收账款回收情况。
3、加强合同管理,对债务人执行合同情况进行跟踪分析,防止坏账风险的发生。
(四)建立清收应收账款的专门小组,落实奖惩责任制
1、成立由公司经理领导的,由各业务部门共同组成的应收账款清收小组,明确清收小组各成员的职责。对到期的应收账款,应当及时提醒客户依约付款;对逾期的应收账款,应当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催收;对重大的逾期应收账款,可以通过诉讼方式解决。
2、企业应落实内部催收账款的责任,将应收账款的回收与内部各业务部门的绩效考核及其奖惩挂钩。每季度按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奖惩兑现,年终汇总,按“谁经办、谁收款、谁拿奖”的原则,及时考核、及时兑现,让经办人员得到应有的奖励。对于造成坏账损失的业务部门和责任人员,企业应当按照内部管理制度扣减其奖励工资。
3、对于原经办人离开本单位的,接手人应承担该款项的清收工作,成为责任人。
(五)加强往来款项管理,做到债权、债务明晰,积极做好陈账清理工作。债权债务账目不清是陈欠款清理难度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要积极加强往来账的签认工作,做到往来款项清晰,债权债务单位明确。
(作者单位: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毕飒.浅谈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对策[J].消费导刊,2007.8.
财务应收账款管理办法范文5
关键词:医院;应收账款;核算;管理
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对居民社会保障体制及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行业发展较快,民营医院迅速崛起,医疗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做好现代医院各项管理工作迫在眉睫,而应收账款的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进一步做好医院应收款项的核算与管理,笔者有以下几点粗浅认识。
一、应收款项核算与管理的重要性
应收账款是医院与其他单位或个人之间因医疗服务或者其他商品及服务的销售而发生的债权,包括应收在院病人医疗款、应收医疗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
应收账款造成医院一定数额资金被长期占用,降低医院资金使用率、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可以增加医院的利润但不增加医院的现金流入,长期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虚增医院当期利润及事业基金余额,虚增医院资产,粉饰医院的实际经营状况,同时被占用资金的损失不仅包括其时间价值还包括其再投资的收益及产生的发展效益。
因此,在医院财务报表分析时除了关注收支表上的利润和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还应关注其应收款项的金额及其周转率,这样才能保证其报表上反映的利润是以充足的现金流入为基础而不是由大量应收账款堆积成的。现金流入充足的医院发展游刃有余,现金流入匮乏的医院无发展的后劲甚至生存都不能保障。
二、应收款项的成因
1. 因病致贫确实无支付能力的、无子女或者子女不愿意承担赡养义务的老年患者的医疗费用。
2. 急救中心送来的意外打架斗殴致死,身份无法确定人员的急救费;
3. 为参保人员垫付的医保款因未经医疗保险机构审核通过,医保机构不与拨付的款项;
4. 因事故纠纷,长期住院事故双方都不愿意结算医疗费的患者的医疗费用。
5. 医院因购进医疗设备,药品、医用耗材等预付给供应商的预付款项。
6、医院职工预借差旅费、向科室拨付的备用金、为职工代垫的社保款项等其他应收款项。
三、应收款项核算与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分析
1. 医院的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对应收账款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医院是提供医疗技术服务的单位,医院的管理人员大部分是医疗行业的专业人员,重视医务管理工作,对财务管理缺乏充足的认识,医院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更侧重于如何提高医疗技术及护理服务的质量,对财务管理没有投入足够的人力及物力,造成大部分医院的财务管理制度薄弱。
2. 财务管理核算流程设计存在的问题
应收账款的管理是系统性的工程,贯穿于医疗服务提供的各个环节,从病人入院治疗,到病人结算出院与病人进行款项收付结算、与医疗保险机构结算各项医保垫付款项;购置医疗设备从授权审批、组织招标采购选择供应商,到采购合同的签订、款项的预付、设备的维护及尾款的支付等涉及到医院的不同的科室及各层次人员;医院内部人员备用金、差旅费、培训费用及员工借款的支付与核销等一系列的流程都要求医院的管理部门制定一套严谨、适用、实用的制度,去规范医院管理人员及职工的随意行为,并能监督其执行并对其执行的好坏做出相应的奖惩。而大部分的医院正缺乏这样的流程管理,或者其相应的管理流程不完备不适用其医院的实际经营状况。
3. 财务、审计人员配备薄弱
医院更重视医护人员的管理和培训,财务人员在医院不被重视,财务人员水平也参差不齐,没有严格按岗位配备财务人员,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及其胜任度、责任心、对其工作岗位的热爱程度都决定着医院应收账款管理好坏。
4. 医院各科室部门之间的疏于沟通与配合
应收账款的管理不只是财务、审计、信用部门的事情,医院的各科室和部门的积极配合有效沟通,有利于款项的快速收回,而医院的各科室部门之间责任不清,互相推诿,缺乏沟通, 影响应收账款迅速回收。
四、应收款项的核算与管理中需要注意的几个关键点
1. 完善医院的内部管理制度,健全应收账款管理制度。
首先,医院的管理层要重视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制定应收账款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组织协调各部门认真做好应收账款的事前、事中、事后的管控、监督。其次,医院应设专人专职负责应收账款的管理,临床科室有专人负责科室病人预交金的催交,根据各病人的经济负担能力和诚信度,调整病人的费用预警线。最后,医院将其应收款项的管理列入该科室部门的绩效考核内容,调动全院人员的应收账款的风险防范意识。
2. 规范应收账款的核算
应收账款包括应收在院病人医疗款、应收医疗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
应收在院病人医疗款核算医院应向住院病人收取的医疗服务款项,医院应当按每个住院病人进行明细核算,该科目余额反映医院应收尚未结算的在院病人医疗款;临床科室每天与财务科进行款项结算,科室安排专人负责科室病人预交金的催缴,对于部分欠款数额较大,多次催收无果的病人,科室负责人要查明原因,根据病人病情,区别对待,并及时通知财务及应收账款管理负责人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应收医疗款核算应向门诊病人、出院病人、医疗保险机构等收取的医疗款,该科目余额反映医院尚未收回的应收医疗款是医院应收款项的核心内容,财务部门应根据欠款人或单位设置明细核算,现在职工、城镇居民、农合的参保病人占病人总数的90%以上,医院垫付的医保款占应收款项很大比重,医院每月末应及时与医保机构结算收回医保垫付款,对医保机构拒付的医保款转入坏账损失。
预付账款是医院购进医疗设备,药品、医用耗材等预付给供应商的预付款项,每年年度终了,医院应当检查预付账款,有确凿证据表明预付账款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的应先将其转让入其他应收款,账龄可连续计算,按其他应收款的核算。
其他应收款核算职工预借差旅费、为医院科室拨付的备用金、为职工垫付款、等其他债权。每年末医院要检查应收医疗款、其他应收款并按医院规定比例计提坏账准备,以便反映应收款项的真实金额。
3. 建立往来单位信用档案
医院应建立往来单位的信用档案,对首次发生业务往来的单位通过媒体或其他多种渠道详尽了解其资信状况,确保预付款项的安全性;并根据往来单位的信用级别分别制定不同的信用额度,信用度高的单位可以适当增加信用额度,对信用差的单位列入黑名单。
此外,医院在签订购货合同时,在不影响医院信用的情况下尽量争取对医院有利的结算方式,比如货到付款,先收货后付款。
4. 做好应收款项的函证及账龄分析按应收账款类别实行分类管理
医院的财务部门要做好应收账款的函证及账龄分析工作。对函证未回函的应收款需查明原由,特别是往来单位出现法人代表、财务人员更换时需要及时与往来单位对账。对不同账龄的应收账款分别采用不同的管理办法,账龄3个月以内的,电话通知,3~6个月的,频繁电话催收,3个月~1年的派人前往沟通,3年~5年的通过法律程序解决。医院在制定收账政策时,需要在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与坏账损失和收账的成本之间比较,选择有利与医院的收账方案。
医院对不同性质的应收款项应分别采取不同的管理办法,对应收在院病人医疗款应由相关住院科室负主要责任,值班人员每天查看管理系统中科室病人缴费情况,患者出现预付款余额不足时需及时催病人补交预付款,同时,医院管理系统对在院病人应设定合理的欠费限额;对参加医保的患者入院之前做好参保患者的审核及备案手续以确保为患者垫付的医保款能收回,科室医生及护理人员应熟悉医保的各项政策,在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时,从患者的利益出发,尽量不与医保的政策相冲突,让患者发最少的钱看好病。对于预付账款医院应做好往来单位的资信调查,建立好单位的信用档案, 确保设备或者货物的及时到位。对确实无支付能力的贫困,无人照顾的患者在给予适当优惠减免医疗费用的同时,应及时为患者向当地政府及民政部门上报相关的手续,尽量为患者争取到民生医疗救助款,为患者减轻医疗负担。
5. 加强对医保患者的管理,严格执行医保相关政策,确保医保基金的安全。
城镇居民及新农合政策实行后,病人住院费用70%以上部分由医保机构负担。医保管理机构对参保病人制定一系列的限制条件,比如打架斗殴至伤有第三方责任人的患者医疗费用,美容修饰产生的医疗费用,没有缴纳参保款项的患者医疗费用等医保机构都不予报销;医保机构对医疗机构的参保人员的目录外药品使用率、药占比、次均费用、住院率、平均住院率都进行监控,如果上述指标超标,将会受收医保机构的相应处罚;医保管理部门对定点医疗机构的“三费”(药费、检查化验费、材料费)持续进行严格的高压态势监控,对“三费”超标的医院除扣发医保垫付资金严重的取消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的资格;部分常见疾病实行临床路径管理按单病种限额报销,超过限额的住院费用医院自己负担。因此,医院应做好医保病人的入院审核、谨防病人骗保、套保,同时加强病人治疗费用控制、符合单病种条件的病人按临床路径制定治疗方案,医院各科室要严格控制好病人医疗费用及各项指标,严格执行医保的相关政策,确保医保基金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伍叶青.加强应收账款管理规避医院财务风险[J].现代商业,2007(17).
[2]聂晓云.浅谈新医改形式下公立医院应收账款的管理[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04).
财务应收账款管理办法范文6
关键词:信用管理;应收账款;信用链
一、引入信用管理链的必要性分析
(一)应收账款概念及信用管理链的基本内涵
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作为流动资产存在,其范围主要是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营业周期内,企业应该回收的款项。应收账款是伴随企业赊销形成的。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向客户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劳务,却没有即时收取购货单位或者接受服务单位的款项,即为应收账款。
商业信用方式基于商品交易存在发展,信用管理链也因与企业商品交易链相对应,在企业管理中,商品交易链一般包括客户接洽、谈判、订立合同、发货、货款收付、应收账款追缴几大环节,因此,企业的信用管理链内容相对应包括客户信用度考察、信用政策选定、保障机制订立、商品账款追踪、应收账款追缴、特殊情况处理等。信用管理链的工作主要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层面开展,其中,客户信用度考察、信用政策选定三方面管理的管理对象为客户,属于事前管理;保障机制订立的管理对象为商品或货物,属于事中管理;应收账款追缴、特殊情况处理管理对象为账款,属于事后管理。
(二)引入信用管理链的必要性分析
信用机制及相应的客户处理是企业长远利益的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最难预期的风险,我国的信用环境还不成熟,企业信用管理基础不坚固,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企业极易遭受信用风险,在企业中引入信用管理链观念已经成为企业管理水平提升的必然。
二、企业应收账款问题分析
(一)应收账款额度膨胀过快
商业赊销已经成为企业扩大销售量、提高营业收入的主要方式之一,是企业实现收益最大化的主要途径,伴随商业赊销的普及,企业极易因为片面追求高收入进行盲目赊销,多数企业的应收账款额度资金占比超过稳定范围,造成了企业资金流转困难,增加了呆账、坏账风险,一旦企业资金链出现问题,极易导致企业破产。
(二)应收账款管理方式粗放
资金是企业活力源泉,掌握企业发展命脉。但是,任何生产及运营都会伴随成本,作为企业最为重要的资源,资金的运作也会产生成本,如果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片面重视账面利润,忽视了应收账款运营及拖欠产生的成本,就会导致风险产生,损害股东利益。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模式还较为粗放,大部分企业认为只要账款得以回收就无关紧要,不注重应收账款的资金成本分析,账款歉收长达一年或者几年的现象时有发生,实际成本很可能超过利润额,造成企业亏损。
(三)应收账款责任落实机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的应收账款责权划分都不是很明确,没有严格的应收账款管理办法,具体责任部门及人员没有落实,在出现呆账及坏账之后也难以落实追究,考核奖惩机制失效。在企业当中,应收账款欠收出现之后常常出现责任推诿现象,主要表现在销售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
三、企业客户信用管理现状
面临客户流失与账款拖欠两难境地已经成为企业赊销方式出现的常态,就大部分企业信用管理现状而言,企业信用管理形势不容乐观,其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客户信用管理机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的客户信用管理机制与客户风险控制都存在着矛盾,客户信用管理机制常常不能满足风险管理需要,企业也没有制定相应的客户信用管理办法,信用政策落实也得不到保障。在客户洽谈阶段,企业常常无法准确评定客户资信,企业与客户合作的程度不易把控,潜在风险较强。
(二)信用政策僵化
市场环境在变化,客户信用资质也在变化,然而,在信用政策选定环节,我国大部分企业没有根据市场实际状况对信用政策进行跟踪调整,极易造成机遇流失的状况,增大了坏账风险。其主要原因包括企业管理者的重视程度不足,没有制定信用跟踪政策;经管人员能力限制,无法全面掌握客户信用资质,在其信用资质发生变化之后也没有能力及时调整信用政策。
(三)信用监督考评机制缺失
商业信用发生之后,企业常常出现不制定监督机制的问题,没有对信用政策的执行实行绩效评价,没有安排专门部门及人员对信用政策的执行进行总结反馈,管理者难以获得信用管理执行的必要信息,无法有针对性地对信用管理问题提出具体改进办法,奖惩措施无法落实,信用管理工作难以持续推进。
四、建设企业信用管理链,提高应收账款管理效果
信用管理链的建设及强化,主要可以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层面开展。
(一)建设信用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要针对自身管理及业务需求,针对客户建立信息管理系统,重点建设客户信息数据库,使得企业信用信息收集、存录、传递更有效率。首先,企业应该建立信息化平台,在信用管理上实现信息化处理,从而保障信息传递的时效性、真实性。第二,要建设企业客户信息收集系统,对洽谈、合作客户的信用信息进行收集,并在工作过程中不断更新客户信用信息。第三,要建立能够以多种方式进行检索的客户数据库,按照管理者、销售部门、财务部门的不同需求,建立检索方式,为企业内部部门及管理者提供查询及分析服务。
(二)构建信用评估系统
信用评估系统为分析客户信用、提供信用政策决策信息服务,其核心内容为客户管理,主要包括核心客户数量控制、客户还款特征评析、评估策略制定,要从销售方面、财务方面以及信用方面进行分析。
在客户管理中核心客户数量控制,包括按照“二八原则”界定,占销售业绩80%的最大客户、持续多年享有优惠政策的中小客户。值得注意的是,核心客户是企业收入的核心来源,因而带来的风险较其他客户大,管理成本应该尽量偏向核心客户。还款特征,即客户交易习惯及交易能力判定,是制定区别催收政策的基础。评估策略制定为客户信息收集分析工作的重要辅佐,也是信用管理的核心内容。
在分析评估中,销售方面的分析评估应该主要从设计规范报告样式,定期报告制度执行两方面进行。应该结合客户调查表建设、定期回访报告、顾客印象表三方面综合设计并执行。财务方面,关键要利用客户销售回款记录对信用及应收账款情况进行分析,应该包括账龄分析、平均收账期分析、成本占用率分析、回款趋势分析、信用额度利用分析等多方面。在信用方面,可以以5C系统为基础确立客户信用品质,然后将客户信息归纳、细分,并对客户信用进行量化及非量化测评,最终得出客户信用等级,制定相应的信用政策。
(三)建设客户账款监管系统
客户账款监管系统应该围绕全面欠款分析以及决策工作进行,要从多方面分析欠款记录及规模,按照欠款水平为客户制定相应的信用政策及信用政策执行力度。主要包括客户类型、客户名称、利息金额、应收总额、总额占比、收款人姓名、问题记号、担保记号、上次行动日期等,通过这一体系,企业可以明确行业特征,将急需解决的客户有限排列,为应收账款提供法律证明及奖惩依据,提醒企业事态程度,为应收账款管理提供细节支撑。在这一系统中,需要标明的地方不多,报告简洁且明了,能够为管理者及员工提供直观的本质问题,为解决问题提供合理的时间安排计划。
(四)建设信用管理组织机构
信用管理链作为独立的管理职能定位,必须有相应独立的组织机构进行管理,如今大部分企业的信用管理都零散地存在于各个部门之内,缺少明确的职能及目标定位,信用管理职能的体现无从谈起。在建设信用管理组织机构的过程中,企业应该明确以下几个原则。首先,信用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一定要过硬,能够为信用管理提供专业的技术观点。第二,能独立处于利益中间点提供中立的决策观点。第三,权责上不与其他职能冲突。第四,其操作能够为大多数职能部门接受。一般的,企业可以通过设置信用经理,附设兼职助理,对决策层直接负责,提供报告及决策支持。此外,设立信用管理委员会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毛晋力.浅谈完善客户信用管理与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J].经济师,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