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监测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络舆情监测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络舆情监测方法

网络舆情监测方法范文1

关键词:网络舆情;网络爬虫;网络资源;爬虫测速;主题更改

中图分类号:TP391.3

21世纪是信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世纪,互联网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随着智能手机逐渐普遍,人们能够通过移动互联网更加便捷地获得外部资讯。网络舆情是当前网民们针对热点社会事件以及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等内容反映出的态度总和。“管中窥豹,时见一斑”,可以说网络舆情就是当前社会现状的放大镜,针对这些态度思想及政治倾向的社会舆论信息的收集整合,是分析社会动向、研究人民需求的重要手段。

互联网引擎搜索技术并未完全成熟,在很多具体环节仍旧存在着缺点,严重制约着网络舆情监测工作的全面展开。传统的网络爬虫技术在进行网络信息的获取时,对其内容的处理精确性和不足,存在着无用信息过多和部分关键信息缺失的情况。因而,针对网络爬虫技术进行研究,提出更为有效的优化措施是一项十分必要的工作。

1 互联网舆情检索技术

现阶段建设的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基本涵盖了所有互联网领域的基本技术,是一项复杂而庞大工程。但从系统的功能实现上看,舆情监测系统的关键技术是由互联网信息采集技术和文本信息抽取技术构成的。

1.1 互联网信息采集技术简介

作为互联网搜索引擎获得信息的基本技术,信息采集技术的实现方法包括元搜索和网络爬虫两种模式。这也是当前网络舆情监测信息获得的主要途径。

所谓元搜索技术,就是在检索过程中将多个网络搜索引擎以串联的方式运行,监测方提交的搜索条件被初步处理后,分送给这些串行的搜索引擎,由其各自完成对相应数据库信息的检索工作,在获得初步搜索结果后,再将这部分信息进行二次加工,通过去重、排序、过滤等方式完成冗余信息的处理。元搜索技术在检索信息全面性方面要明显优于单搜索引擎技术。同时,元搜索技术在进行信息检索时并不需要对所有互联网信息进行搜索,具有明显的效率优势。

1.2 网页信息抽取及预处理技术

作为网络信息获取的最终步骤,对检索程序获得的网页信息进行抽取和预处理是搜索信息全面的重要影响因素。所谓网页信息抽取及预处理技术是将网络信息中包含的自然语言根据检索条件进行提取,从中获得需要的实体、关系、事件等要素,最终并用易于理解接受的规范化形式对结果进行记录和展示。现阶段一个成熟的互联网网站,其页面通常包括导航栏、正文标题、正文内容、相关链接、推广信息、版权公告等。而在这些内容中,真正吸引用户的是正文标题和正文内容,也就是切合用户需求的主体信息。在获取网络信息的过程中尽量获得这些主体内容,对其他次要信息进行选择性忽略正是网页信息抽取及预处理技术重要的功能。

2 舆情监测网络爬虫技术简介

作为当前重要的互联网信息采集技术,网络爬虫(We-bCrawler)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当前各领域构件的舆情采集系统中广泛采用的是Heritrix网络爬虫,这一开源程序允许用户的自主修改移植。Heritrix主要有三大部件:范围部件、边界部件、处理器链。其中,范围部件控制抓取的URL入队过程;边界部件则对选定的URL的收集情况进行监测,进而选择下一个URL,排除已处理URL;处理器链则可视为URL处理器,其工作结果会反馈给边界部件。

网络爬虫的工作流程是从未访问URL队列中选取目标并开始爬行,通过URL的指向作用,引导程序识别目标网页,通过事先认可的网络协议将网页内容爬取抽取出来,然后解析内容其中包括目标网页内的新URL,并将这部分URL添加进未访问列表,完成爬取后获取的内容存放到本地网页库内。

3 提高网络爬虫在舆情监测应用水平的措施

网络爬虫的本质是能够使实现网络信息自动提取代码程序,是网络搜索引擎功能的主要实现手段。网络爬虫包括通用爬虫和面向主题爬虫两种,当前网络舆情监测使用的面向主题网络爬虫程序,会通过网页分析算法对非设定主题链接进行排除过滤,提高了搜索的精确性。当前,网络舆情监测中的面向主题爬虫技术的主要研究对象的行业领域的URL搜索策略问题。

3.1 改善爬虫网络利用率的解决方案

网络爬虫的利用率是当下舆情监测工作的重要限制因素,高效的爬虫利用能够更为便捷地获得全面而准确的信息。

为了准确掌握爬虫工作的效率,我们在爬虫中加入测速的方法,对爬虫抓取速度进行监测和工作特征数据进行分析。根据监测结果,在抓取速度较慢的阶段,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正,保证程序对网路资源的高效利用。这一解决方案的具体实现步骤如下:

(1)爬虫抓取速度监控。抓取速度是进行衡量信息获取水平的重要衡量因素,影响爬虫的网页抓取速度主要有两个因素,分别是抓取页面的大小和抓取这些页面所耗费的时间。因而,可以根据基本的换算关系定义网络爬虫抓取速度B:B=PT,式中:T为爬虫进行抓取的时间间隔;P代表该时间间隔内抓取页面的大小。

(2)爬行策略更改。40%正常水平的抓取速度是十分低效的,这时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常见的措施主要包括:减少爬虫的线程数;暂停当前爬虫的运行,选择适当的时间继续爬行;更换爬行网站。

3.2 改善爬虫主题覆盖率的解决方案

当前的社会热点层出不穷,具有一定的突然性,同时在人们的讨论和交流中会进一步发酵,产生的信息量很大。为了保证网络舆情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就要求爬虫程序具有较高的抓取的覆盖率。另外,在进行网页内容的抓取过程中,爬虫程序需要执行网页与主题相关度的计算,会影响爬行速度。所以在进行网络爬虫抓取优化时,通常会使用在传统爬虫中加入主题更改模块的形式,即保证了抓取速度的同时也提高了主题覆盖率。

3.3 系统设计与测试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提高爬虫系统工作效率的关键是在其内部添加测速模块和主体更改模块,由此可完成设计方案的优化。该爬虫在传统爬虫的基础上添加了爬虫测速模块和主题更改模块。

4 结束语

网络爬虫技术是当前舆情监测系统中使用的重要技术,在网页内容获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限制这一技术进一步发挥作用的主要原因是爬虫程序的网络资源利用率的问题。同时,网络舆情监测检索突发性和大数据性特征,要求爬虫抓取信息的过程更为迅速,主体覆盖面也要更广。本文通过在传统爬虫中加入了爬虫测速监控模块和主题更改模块的形式,进行了抓取速度和覆盖率的监测实验,其结果表明,这一优化方案有效提高了爬虫程序的执行效率和信息获得的全面性,是一种值得认可的检索技术。

参考文献:

[1]王桂梅.主题网络爬虫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

网络舆情监测方法范文2

【关键词】社会管理 公安机关 创新 工作机制

我国目前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发展不平衡,社会矛盾较为突出,这也使我国公安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公安机关以其特有的强制力属性,能够令社会大众及有关单位和组织在法律法规规定的框架内行为。通过公安机关的介入,可以使违法者的违法行为受到制裁,使得被侵害的法律关系得到切实的保护。由此可见,公安机关在党的领导下,通过适当的方式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实践,能够为落实社会管理创新制度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如何才能推动公安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取得积极成效呢?我们认为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明确公安机关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的职能定位

公安机关应深入分析把握本地实际,确立抓社会管理创新、促三项重点工作深入开展的工作思路,即以执法办案为依托,以服务大局、保障民生、维护和谐稳定为切入点,以工作创新为引领,着力抓好社会管理创新,推进三项重点工作深入开展,确保各项公安工作稳步发展。公安机关作为代表国家的机构,必然要更多地承担对社会利益保护的职能,因此需要公安机关坚持以执法办案工作为依托,把执法办案作为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途径。依托案件,加强对执法活动的有效监督、办案流程的严格规范,为提高办案质量提供有力保障,通过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强力推动执法办案工作平稳健康发展,做到在全面履行司法职能中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此外,公安机关在司法工作中不能以案件的办结为终极目的,还要通过案件的办理,发现案件所涉及的社会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对于涉及到需要政府处理的重大问题,设立相关建议的收集机制,通过收集、搜寻司法行为中司法者的智慧,为地方党委、政府在处理相关问题决策时提供参考,从而推进社会管理理念、体制、机制、内容和方法的创新。对于具有普遍性意义的问题,可以通过司法机关向国家立法机关和有关部门提出意见或建议,从而为实现社会和谐和稳定做出自己的贡献。

准确把握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服务方向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关系仍处于不断调整中,各种社会思潮层出不穷。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现在有一种可怕的倾向:很多公众对于应该由司法最终解决的问题倾向于非司法化解决。如诉诸网络而不是通过既有的程序。因此对于违法征地拆迁行为、环境污染、官员、行业不正之风、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等社会失序、失范现象,司法机关通过法律手段,制止和制裁社会成员与群体的越轨乃至违法犯罪行为显得尤为迫切。

社会管理创新已经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关注并被纳入了国家战略,因此,作为公安机关,解决社会中的上述诸多矛盾首先要以法治理念为指导,将社会中的问题纳入司法化解决轨道,当然在公安机关介入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民事调解、轻微刑事案件刑事和解作为重要的渠道,但是不能因牺牲民众的正当诉求而导致诉讼的延长,最后使得民众对于司法化处理丧失信心和信任,影响司法机关的权威性,因此坚持以法治理念指导下进行社会管理创新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立足服务保障民生,深入拓展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服务领域

这需要公安机关将社会管理创新的理念渗透到公安工作的不同领域,积极延伸司法职能,着力服务保障民生。例如可以以民生服务热线、民生联系点和“三问、双联”活动为主要平台,建立以民意沟通、诉求办理、回应关切为主要内容的民生服务机制。开通24小时“民生服务热线”,设立网上举报邮箱等,这些举措会为群众解答法律疑惑,提供法律援助,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社会转型期间,网络媒体的广泛影响,可以使得一件小事发展成为社会大问题,因此及时有效解决社会矛盾是公安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应有之义。公安机关可通过完善大厅接访、阅信出访、热线受理及网上举报“四位一体”的诉求受理系统等方式,认真落实接访、带案下访、预约接访、首办责任制等制度从而促进司法工作的监督,提高案件质量。

促进和谐稳定,努力提升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服务效能

应加强对特殊人群的帮教管理救助,建立健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办案机制。通过设立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侦查、检察、审判组、推行捕前社会品行调查、建立维权帮教档案、家长会见亲情感化等方式,加强对失足青少年的教育挽救;积极探索刑事和解,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向被害人提供法律援助。

加强涉检网络舆情的应对处置

当前涉检网络舆情已经成为影响司法机关可持续发展、维护司法机关形象的重要因素。应结合工作实际,通过建立网络舆情预警、监测研判机制,健全检察宣传机制,确立责任追究机制,坚持“正确导向、预防为主、及时应对、公开透明、有效管理”的原则,果断处置,确保有效应对涉检网络舆情的发生。

普利策曾把媒体比喻为海上航行轮船上的嘹望塔,它的作用是当发现前方的冰山、暗礁时,能够及时向人们发出警报。同样,网络作为一个开放性、互动式的新兴媒体也具有此特点,网络危机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既有其自然规律又有人为因素的作用。我们认为,正如一些学者所言,危机的爆发并不是完全突发和难以预料的,而是有一个潜伏期。

美国学者威廉・麦奎尔提出的“防疫论”认为,人的思想要经受刺激的挑战需要经过锻炼和考验。提高人在思想上的抵抗力,一要靠“滋补法”,也就是让人事先接触支持其基本信念的正面信息;二要使用“防疫法”,即让民众事先接触一些负面信息,这样可以让民众产生一种免疫力,这种免疫力足以使人在受到另一种攻击时基本信念也不改变。网络中的突发性事件发生之前,绝大多数的危机是可预料或有所表征的。比如2011年10月9日某网站爆出某检察长坐百万豪车事件,笔者认为政府机关就处理的比较好。一是相关机关及时发现网络舆论,并且面对网络中所反映问题展开积极调查,经调查网友所指的百万豪车根本不是该检察长的座驾。政府机关及时将调查结果公布,网络舆论随逐渐平息。针对目前公安机关网络预警监测能力的不完备,必须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测工作,尽可能及时地发现潜在的危机预兆,并且在发现网络舆情问题后及时正面应对,及时采取措施预防事件的进一步发展,从而避免网络的发生。

上述经验提醒我们,公安机关应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及时地搜集舆情,重点关注网民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和司法热点问题。这需在网络突发性事件潜伏阶段及时发出预警。

网络突发事件的爆发期虽然持续时间短,但是对于社会的影响巨大,冲击力强,容易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并且会对政府的威信、民众的信念、社会的和谐造成巨大的伤害。在网络突发性事件发生时,公安机关首先态度要冷静,其次要迅速采取积极的措施,通过网络舆论应对网络问题,强化“社会舆论减压阀”和“稳压器”的功能,使得社会情绪得到平息和稳定。

突发事件的传播中,公安机关应通过建立信息公开机制,保持信息渠道的畅通,在网络事件发生的时候及时、公开、透明地向公众公布有关危机的真实信息。当然,公安机关还要在加强人员素质的前提下研究和应对网络舆情。网络突发性事件归根结底都是因为工作人员的各种职务及非职务行为产生的。比如2011年9月14日网络爆出的济南女狱警打人事件就是因为女警本人在下班途中修车发生的事件,其行为完全是个人行为,不是职务行为,但是由于其身穿警服,并且殴打、辱骂修车师傅,旁观群众不知原委,仅仅是因为女警的身份而引起民愤,并由网民发到网上,形成网络。对于此事公安机关做到了动静结合,快速作出了开除女警的决定,事件很快得到了平息。

网络舆情监测方法范文3

【关键词】 疾病监测; 甲型H1N1流感

作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最基础环节的疾病监测系统,在新世纪第一次流感大流行防控工作中是否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如何改进,本文收集了河南省洛阳市2009年各种不同类型的疾病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得失,为今后减少和控制甲型H1N1流感及其他呼吸道传染病暴发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甲型H1N1病例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网络直报),流感样病例(ILI)监测和流感病原学监测数据来源于国家流感哨点监测系统,因病缺课数据来源于洛阳市甲型H1N1流感暴发现场调查资料。

1.2 分析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传染病疫情报告 2009年洛阳市共报告甲型H1N1流感病例200例,其中实验室诊断病例199例,临床诊断病例1例;200例病例包括重症3例,死亡2例。4月26日(17周)开始防控工作,第26周(6月28日)首例病例报告,为一澳大利亚归国的留学生;第35周疫情骤现,为本地学校的暴发疫情;随后,疫情在低水平持续不断。见图1。

2.2 流感哨点监测 洛阳市流感哨点监测始于2005年,有3家国家级哨点医院,分别为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和汝阳县人民医院,依照国家流感监测方案每周进行流感样病例的症状监测及采集标本进行病原学诊断。

2.2.1 流感样病例监测 2009年1~26周,3家哨点医院门急诊就诊人次虽有波动,但每周平均在4000人次左右,ILI的比例维持在4%左右;从27周开始至39周,门急诊就诊人次急剧攀升,最高达近6000人每周,但ILI比例仍维持在较低水平;40周以后,ILI比例急剧攀升,最高达12%,门急诊就诊人次维持在高水平。见图2。

2.2.2 流感病原学监测 洛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络实验室于2009年5月(22周)以后开始进行流感病原学检测,2009年流感呈现混合流行的态势,前期以季节性H3为主,42周首次检测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随后以H1N1流行为主,兼有B型流感。见图3。

2.3 因病缺课监测 洛阳市未常规开展因病缺课监测工作。2009年8月27日,新安县三高暴发甲型H1N1疫情[1—3],共报告病例202例,其中确诊病例80例,国家、省、市、县进行了多层次详尽的调查,对疫情的现状及危险因素有了初步的分析,但对传染来源、传播机制等研究还不明确。笔者收集了该校自8月2日开学以来所有的请假条,选择其中因病请假条进行分析,见图4。

自8月2日高三年级开学之后,高三年级即有因病缺课现象,并且在8月10—14日、19—22日有两个高峰,经现场调查,学生缺课原因以发热为主,并且就诊地点在学校周围的小诊所;8月18日高二年级和高一年级开学,其中二年级正常上课,一年级进行户外军训,8月23日,因病缺课开始急剧增加,二年级较一年级为多。通过因病缺课趋势的分析,可以形成如下假设:疫情在开学之初已传入,首先在三年级蔓延,并且至少已流行2个波次;随着一、二年级新生等易感人群引入,疫情急剧上升;疫情的传播与易感人群和接触机会有密切关系,符合集体寄宿学校呼吸道传染病暴发的特点。

2.4 综合分析与评价 传染病报告系统和流感监测系统数据的综合分析,较好地描述了洛阳市甲型H1N1流感防控的进程(见表1)。从防控开始到首例输入性病例传入间隔63 d,首发病例与本地病例间隔60 d,表明外堵输入,内防扩散的流感防控策略取得较好的效果,为甲型HN11流感的防控赢得了时间;本地暴发与社区流行间隔33 d,表明暴发的控制效果明显,将疫情局限在最小的范围,降低了流行强度,减缓危害,最终仅有重症3例,死亡2例。ILI监测数据对宏观防控措施的采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因病缺课监测对于局部的暴发调查意义重大。

3 讨论

3.1 传染病监测系统为疫情控制提供了本底资料 自2004年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实施以来,该系统已成为我国传染病控制的基础。从本文的数据看,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如实记录了甲型H1N1流感疫情,对疫情的趋势、严重程度、控制措施评价提供了依据。但由于甲型H1N1流感为一种新发传染病,在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防控初期严格的诊断标准,导致传染病报告仅有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3],后期加入了临床诊断,但仅限于暴发疫情中,病例诊断有赖于实验室检测能力;由于PCR诊断方法的不完善,加之各地实验室检测网络和检测水平的欠缺,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的数据特异性较强而敏感性稍差。在已经确认为流行的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中,常规的传染病疫情报告应该更加灵活,放宽诊断标准,进一步提高敏感性,才能在更广、更高的层面发挥作用。

3.2 流感哨点监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流感监测网络在国际上已有50多年的历史,也是我国开展较早的症状监测系统[4]之一,在本次甲型H1N1流感防控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上述分析中看,门急诊就诊人次及ILI比例的变化趋势,较好地描述了甲型H1N1流感疫情发生、发展各个阶段的状况,回答了传染病报告所不能反映的问题。在防控初始,疫情还未传入我国,门急诊就诊人次和ILI在低水平上保持稳定;随着外来输入病例出现,就诊人次急剧上升而ILI继续维持在低水平,显示虽然社会关注度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更加重视,但仍属正常水平;学校暴发大规模出现,门急诊人次及ILI没有明显上升,病原学检测无阳性,表明暴发控制的效果十分明显,疫情由学校蔓延至社区约推迟了1个月,为社区防控赢得了时间;随着哨点监测阳性的出现,标志着疫情进入社区流行阶段,门、急诊就诊人次基本略有上升而ILI急剧上升,显示了社区流行的速度和范围;随着社区流行的推进、11月初洛阳市启动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接种以及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社区流行逐渐终止,这个过程大约2个月。洛阳市自2005年就开始进行流感监测工作,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有三所哨点医院,有综合性医院,也有专科医院,有城市医疗机构也有农村医疗机构,数量和类型丰富,代表性较强,在本次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工作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3.3 因病缺课监测系统有待进一步完善 因病缺课监测系统也是一种症状监测系统,近年来发展迅速,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5]和处置中的作用愈发突出,尤其是在学校等集体单位,地位越发重要。潘松等[6]关于学校水痘的研究实例证实,症状监测将在学校传染病预警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我国还缺乏系统性的症状监测体系,很多单位开展了一些基础性工作,但缺乏系统管理,主动分析、指导和应用能力欠缺。从本次疫情看,新安三高有较为规范的学生管理制度,有请假条并保留完好,具备症状监测的雏形,但不论是教育部门还是卫生部门,都没有机构或个人对数据进行管理和分析,因此未能发现预警信号,从而导致疫情发生、发展。笔者所得到的数据仅仅是回顾性的调查,从本次疫情得到的经验充分运用在后期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中,效果明显。

3.4 进一步强化监测和综合利用 在甲型HN1N流感防控工作中,不论是基于传统的传染病监测,还是基于医疗机构的流感样病例监测和基于学校、社区的症状监测,实验室监测都发挥了应用的作用,不论从国际防控级别的变化到国内防控策略的调整,从确定病原体到疫苗研制,从医疗救治到一起暴发的预警都得到了证明。随着监测技术的发展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需要,监测系统及信息来源日趋多样化,如舆情监测信息、医疗救治信息、疫苗不良反应监测信息、药店药品销售动态,来自工厂、军队、国境检疫等多部门的信息,需要建立良好的监测机制,按照监测的基本理论进行系统的数据收集、数据挖掘、信息反馈和综合利用,并不断对监测系统进行评估和改进。

3.5 评价体系尚不完善 从目前的监测系统评价看,对监测系统运行的内部质量控制指标的评价较为成熟,有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等统计学指标来评价,但对于监测的目的性和实用性来说,评价还较为困难,例如在甲型H1N1流感防控中,通过症状监测发现暴发的起数,减少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心理恐慌等,尚需进一步研究。本文所探讨的数据,也仅是通过描述与实际工作的符合度,缺乏具体的数据统计评价。

综上所述,常规、高效运转、敏感的监测系统为甲型H1N1流感防控做出了巨大贡献,符合实际的监测系统的不断丰富和监测能力的不断提升,必将进一步提高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和传染病防控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为民,杨少伟,尚思渊.洛阳市某中学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 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1):96—97.

[2] 于燕,朱鑫,郭万申,等.一起甲型H1N1流感大型暴发的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调查[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45(5):845—847.

[3] 张国强,郑有光,贾玉枝,等.河南省新安县三高甲型H1N1流感暴发流行临床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09,8(11):53—54.

[4] 张顺祥.甲型(H1N1)流感现场流行病学的几点思考[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0,30(50):431—434.

[5] 代小秋,刘民.国内外症状监测系统发展现状及其评价框架[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0,44(6):549—552.

网络舆情监测方法范文4

“我从商场买了一双鞋,还没穿多久就开胶了,想问一下这算不算产品质量问题?”

“这件衣服买回来掉色特别严重,可以找商场退换货吗?”

这是消费者们带着自己的疑惑向山西省纤检局的工作人员进行咨询,而工作人员则针对具体情况或给予回答,或安排产品检验,或出具质量问题证明。记者也有了疑惑: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消费者前来咨询?

局长任磊对记者说:“现在山西省消费者协会遇到服装鞋帽类的消费纠纷,也建议消费者先来我们的投诉举报中心做免费鉴定。而且全省的超市和商场,都以我们的鉴定作为仲裁结果。”

这些年,山西省纤维检验局不仅成立投诉科为山西人民搭建了一个维权的平台,还在服务和监管中有力助推了纤维产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追溯历史,从60年前开始

“现在的山西是天然纤维产量小省,在14个产棉省份里面排名靠后,但以前山西的棉花产量及纺织服装行业是很强的。”任磊介绍道。

早在1953年,山西省纤维检验机构就作为河北纤检的分支机构成立了,主要任务是棉花检验和棉花标准研究。1987年由纤检所改为纤维检验局。1999年拥有了皮革制品检验实验室,2010年购置了劳动防护用品检验设备,从2012年开始,重点提升实验室的检测环境,现有检测设备260台(套)。

山西省在历史上也曾是我国的产棉大省,早在清朝末年,山西就发展出了现代纺织工业,领先于周边省份。当时的纺织服装企业数量也很多。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山西都是我国的产棉大省,山西纺织服装行业在全国都很有影响力。但90年代初,山西更加侧重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确定了“以煤为基”的九大支柱多元发展战略,而纺织服装行业排除在九大支柱之外。从那时起,山西棉花产量总体开始下滑,纺织厂也越来越少。

党支部书记张明回忆说:“现在山西省的国营纺织服装厂已全部消失,除一家军工厂外都是民营企业。目前山西省棉花年产量约8万吨,生丝年产量300吨左右。”

生产企业少,无法与广东等沿海省份比;棉花产量小,无法与新疆等大省区比,在这样的现状下,山西省纤检局如何履行职能开展工作呢?

经过调研,山西省纤检局以“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十二字方针为指引,积极面对纤维检验工作的新形势,深入剖析新问题,观念上求新、管理上求细、技术上求精、安全上求严,坚持关注民生,高效履职,努力提升服务发展水平,在延伸服务上做文章,开创了自己的一套工作路径和方法。

面对新局面,从观念创新开始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局面下,要力争主动,就要从新的观念开始。”山西省纤检局的班子充分认识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要适应改革形势,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发挥作用,用提高工作质量和效果来巩固自身地位,在改革中力争主动。

山西省纤检局兼具行政监督和检验检测双重职能。对此,他们同时在两个方面布局。首先在行政执法方面,要树立纤检工作的权威性、公正性和公信力,保证数据准确性、执法严肃性。做到有为必有据,有为必有序,有为必有责,有为必有果,做到依法决策,依法执行,依法监督。

其次在检验检测方面,时刻体现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保证抽样工作的公正性、检验数据的可靠性,进而以高效优质的服务赢得市场,提高社会的认知度和信任度。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山西纤检局强化纤检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理念,明确了以质量为中心、做服务大文章的思路,并细化服务措施,提升服务水平。

在新观念的指导下,山西局通过“三个坚持”来强化服务:一是围绕山西“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战略,为提高棉花、茧丝、絮用纤维制品等纤维质量及其竞争力,规范生产和经销企业的质量行为,坚持为企业服务。二是坚持从繁荣和规范市场、满足市场对纺织皮革制品检验服务的需求出发,坚持为市场服务。三是为促进纤维产业发展,适应新原料、新产品、新技术的发展形势,走产学研发展之路,坚持为科技和标准化服务。

实践新举措,从服务民生开始

有了清晰的工作思路后,山西省纤检局随即在创新发展方面大胆尝试,大胆实践。

这些措施,总结起来讲就是精细合作、精准作为,最后落实到为民服务。树立精细合作的意识,就是加强同相关各部门的互动沟通,建立质量监管共享机制和联动机制。

在纤维质量管理工作中,山西纤检局加强了同各政府部门的配合,及时通报棉花、茧丝质量工作信息,主动反馈企业状况,为推动全省棉花质检体制改革作出积极的贡献。在集团采购絮用纤维制品及床上用品质量监管工作中严把产品质量关,成为全国较早在这些领域开展监管合作的省份。

树立精准作为的意识,体现在积极为企业提供标准技术服务。山西纤检局提出了“进企入市搞培训、现场指导解难题、质量分析找问题、改进管理保质量”的帮扶措施。

“进企入市搞培训”就是深入企业开展检验技术和标准等免费培训服务,提供最新标准和国家相关政策;进入商场开展纺织皮革制品质量知识培训,讲解商品鉴别及维护保养常识。

“现场指导解难题”就是定期派技术人员到生产第一线,了解生产工艺和质检状况,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帮助企业完善检验条件;定点定人到商场进行巡回检查,了解商品质量信息,对存在的标识、外观等质量问题随时指导经销人员纠正或下柜,对消费者的投诉或咨询现场给予解决。

“质量分析找问题”则是和生产及经销企业建立定点联系制度,及时反馈产商品质量信息,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提供质量分析报告,帮助企业分析查找原因。

“改进管理保质量”通过深入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状况,查找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帮助企业建立完善规章制度,完善质量保证体系,改进质量管理和服务水平,有效提升产品质量。

为消费者的诉求开辟绿色通道,这或许是山西纤检局比较独特的做法。2004年该局成立了投诉举报中心,免费受理消费者投诉,为消费者的质量安全诉求提供帮助。

据统计,该中心成立以来共受理消费者投诉一万多起,这一为民服务窗口和平台,不仅有效维护了消费者的权益,得到群众的称赞和欢迎,也得到了商家和社会的认可。不但太原市民会通过这一渠道维护自己的权益,山西其他地市的消费者也会慕名而来。

为了更好地服务民生,山西省纤检局对实验室进行了大量投入,现在的山西省纤检局已具备了开展棉花、毛绒、茧丝、化纤及纺织品、服装、皮革制品、劳动防护用品、救灾用物品等9大类261种产品的检测能力,同时实验室还拥有纤维和纺织皮革制品标准文献和图书资料上万份。

这些举措不仅为山西的消费者提供了便利,山西省纤检局还能够通过投诉情况对山西流通领域的产品质量进行分析,指导工作,进一步提升了科研能力。

提升竞争力,从科研能力开始

树立了正确的新观念,实施了相应的举措后,山西省纤检局还在技术上精益求精,不断满足市场和发展的需求。

近年来,山西省纤检局着力于人才队伍建设、科技纤检建设和基础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全局的核心竞争力。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该局从实验室建设、设备改造、业务拓展、质量管理多方面推进,不断提高硬实力。一是在棉花质检体制改革工作中,紧紧围绕国家宏观政策,积极推动全省棉花质检体制改革工作;二是加强检验装备的改造,先后投资600余万元购置实验室设备;三是结合山西产业发展,成立了“山西省劳动防护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开拓了劳动防护用品检测业务,服务山西安全发展;四是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加强内部检测工作质量控制,取得国家级“计量认证”、“机构验收”及“实验室认可”资质和证书,保证了检测结果的科学、公正、准确、可靠;五是建设新的纤维检验检测基地。新基地规划面积近7000平方米,年底主体工程将完成,等建成入驻后,还将继续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实验设备的更新换代。

“科技兴检,人才强检”,软实力和硬实力一样重要,硬件到位的同时,山西省纤检局在人才培训方面也下了很大力气。为了推进了人才队伍建设,局领导班子十分重视员工的教育培训,每年坚持有计划地开展10余次不同规模、形式多样、内容贴合工作实际的内部培训。通过事业单位公开招考,选拔技术专业对口的硕士和本科毕业生,弥补检验岗位对技术人员更高层次的要求,充实人才队伍,为大力实施“人才强检”战略储备力量。还与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及企业开展学术交流等多层次的合作,带动检验人员技术水平的提高。采取积极的鼓励措施和奖励政策,大力倡导科研之风,创造人人争学技术的氛围,激发学习热情。

“为了支持科研工作,我们在去年制定了一套科研管理及奖励办法,每年拿出20万元的科研经费用于科研及奖励基金。凡获立项的国家级项目奖励5000元、省级项目奖励2000元,项目完成后再分别予以奖励。除此之外,发表学术论文和专业文章也给予一定的奖励。”任磊介绍说。

仅2014年该局就有2项地方标准批准,3项地方标准通过审查,2项行业标准通过立项审查,5项地方标准完成制修订起草工作,在国家和地方专业刊物发表专业文章共16篇。

履行监管职责,从落实措施开始

“为了严格风险防控,我们局一直强调‘严’字当头,提出了‘四强化四落实’的监管措施,这就确保了消费品生产加工等环节没有发生系统性、区域性、行业性质量安全问题和重大舆论热点问题。”张明说。

首先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岗位职责。按照分区域分片监管的原则,由分管领导负责把11个地市及所辖县区的监管责任落实到相应科室,再由科室分配到小组,定岗定人,保证监督工作不缺位,不留死角。

在岗位职责落实后,紧接着就是强化责任意识,落实监督责任。全局职工牢固树立了底线思维,强化“红线”意识,做到履职有位,依法监管,守土有责。

2013年,山西省纤检局完成各类棉花公证检验19万吨,生丝公证检验193批;完成纺织皮革制品定期监督检验6715批,监督抽查890批次,同比增长23.6%;全年接待消费者投诉1360起,开展各类培训780人次;组织集团采购验货125万件,受理委托检验1618批,同比增长11.8%。监督领域涉及纤维及纺织皮革制品、劳动防护用品的生产经销企业、酒店宾馆浴业,学校幼儿园、民政救灾、煤矿、电力、化工、水泥企业、建筑工地等,监督产品包括棉花、茧丝、纺织品、服装、皮鞋、皮包、床上用品、安全帽、防护鞋九大类产商品,监督责任得到有效落实。

为了强化舆情监测,落实应急预案,该局还建立了网络媒体查询制度,指定专人负责每日查询网络媒体的信息,做到对舆情反映案件和问题早发现、早控制、早处理,并且建立了安全风险应急预案,明确职责,制定方案,做到科学防范,妥善应对。

该局加强同山西省教育厅、民政厅等部门的联系,加强对高校学生床上用品、服务性公用纺织产品及救灾衣被的全程质量监管,完善供货企业质量信息和电子档案,落实絮用纤维制品质量监督系统数据收集和报告责任。同时继续开展中小学校服的质量监督和校服生产企业的质量安全培训。做到了强化部门联合,落实把关责任。

展望未来,从做好现在开始

未来是要展望,但做不好现在,就不会有未来。

2013年,该局共组织仪器化棉花公证检验5530吨,完成2012年度国储棉入库公检任务11万吨。在出入库公检工作中,山西省纤检局与其他检验机构密切配合,与库方主动协调沟通,向中纤局及时请示汇报,展现出了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技术水平,得到各方的一致好评。

该局还根据山西省质监局的安排承担了全省纺织皮革制品、劳动用品的质量监督抽查工作。仅2013年,就抽检了890批次,定期监督检验全面覆盖了全省11个地市,涉及多个领域100多个品种。监督检查各类企业1510家,抽检6715批次。

改革之年,山西省纤检局的领导班子感到肩上的担子很重。质检体制改革的步伐在不断加快,在棉花临时收储政策结束和不再开展流通领域定期监督检查工作,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检测机构实施整合等新情况下,他们已经开始积极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挑战。一是认真分析国家政策走向,早预判,早准备;二是高标准履行好国家赋予纤检机构的职能;三是加大与发达地区的合作力度;四是力争得到上级部门及较多相关部门的支持;五是坚持不懈练内功,打基础,一步一个脚印地积淀发展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