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生入学心理健康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生入学心理健康教育范文1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堂设计
(一)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贴近生活,目标具体而有针对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应贴近中小学生的实际生活,根据中小学生的不同年龄阶段面对的不同心理问题确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如小学生的感恩父母,入学新生的环境适应,以及初中生、高中生阶段的人际交往与恋爱问题等。只有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才能使这门课更有吸引力,更有意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要具体可行,具有可操作性,从而避免大而空的目标和内容。
(二)精心设计活动,使活动形式多样,且具有层次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应避免过多的说教,多以活动为主。但活动内容不宜过多,要做到“精”。活动整个过程及在活动中可能发生的意外都要有所考虑。活动形式应多样化,避免形式过于单一,比如,只是写或是说,这样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从而对活动失去兴趣。应多种形式相结合,各种形式之间紧密相连,且具有层次性,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达到良好的活动效果,从而达到活动目的。活动形式设计应适合不同学生的年龄特征,如小学生比较适合以讲故事、做游戏的形式,而不适合辩论赛的形式。
(三)注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创新性。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过程中既要避免活动的时效性,又要避免活动的单一性。要考虑学生是否做过,以及是否对活动感兴趣。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年龄特征,在原有活动设计上进行创新,也可以邀请学生参与活动设计,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对活动的认同感与参与度,同时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四)设计备用方案。在活动方案设计过程中应考虑突发因素的出现,如室外活动的设计则要考虑天气因素的变化,如果下雨则应采用第二套方案,使活动设计方案具有灵活性。如实施一个活动方案时,在发现有不足之处时,则可以用另一个活动方案的内容进行补充完善,这样才能达到活动的整体效果,实现预设目标。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注意事项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活动和体验是心理健康活动课最核心的两个要素。做好这两个因素的最大体现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成为活动的主角,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体验更深刻。教师应摆正自己的角色,在心理活动中是参与者、引导者与启发者。在活动过程中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不仅体现在活动前参与设计,活动中担任主角,还体现在活动后参与评估。教师积极接受学生在评估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和完善心理活动课程。
(二)合理分配时间,讲好规则,做好示范。教师在控制时间上应灵活把握,不要在某一活动中浪费过多时间,而影响下一个活动,导致整个活动无法完成,无法达到应有的活动效果。在讲解活动规则时,要思路清晰,语言简明易懂。可以自身做示范或请学生示范,这样,更有利于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多进行开放式提问,减少封闭式提问。心理活动课注重的是心理体验与自我表达,开放式提问有利于学生畅所欲言,自由地表达感受,而封闭式提问,其答案具有固定性,这就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的自我表达。在学生不断地表达与倾诉中,可以不断地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从而可以进行有针对性地引导。
(四)多关爱鼓励学生。心理健康活动中有的学生性格内向,甚至自卑,在言语表达中缺乏信心,这就需要教师的鼓励与支持。提高其自信心,使其敢于表达自我,不断强化自我意识。在活动中多用表扬与赞美的语言,使学生增强愉悦感与自我效能感。
(五)教师将积极乐观的情绪带进课堂。心理健康活动的活动气氛对于整个活动的成败,是至关重要的因素。教师应将积极乐观的情绪带到课堂之中,使课堂气氛更活跃,从而避免消极的情绪对活动氛围的影响。同时,教师应注意在活动氛围出现压抑时,及时调整,促进良好活动氛围形成。教师的言语应具有诙谐幽默的特点,使课堂气氛更愉悦。还可以通过让学生讲笑话、演小品的方式调节课堂气氛。
新生入学心理健康教育范文2
摘 要:随着本世纪初以来的大学连年扩招,我国高等教育也逐步从精英化教育阶段转变为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的生源结构与质量也发生了极大变化。与此同时,新形势下各种思想文化与价值观念始终并存,并且进行碰撞,十分容易引起人们在思想上的波动,这就导致高校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高校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认识到新形势下高校高校学生政治思想教育之现状,通过持续创新,深入探寻政治思想教育的新问题与新情况,从而促使高校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所以,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紧紧抓住机遇、沉着应对挑战,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策略,从而增强高校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效果。本文从积极发挥政治思想教育理论课的作用、强化集体主义观念教育、注重辅导员与班主任队伍建设、开展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拓展网络政治思想教育新思路、充分形成政治思想教育合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等几个方面对新形势下的高校学生政治思想教育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高校学生;政治思想教育;新形势
1、积极发挥政治思想教育理论课的作用
运用思想来武装高校学生,是高校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目标。高校政治思想教育重在要以高校学生实施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中心的政治思想教育,开展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让高校学生们都能明白党和人民对于当代高校学生所给予的深切希望,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高校学生们去建设。高校学生们通过政治思想教育理论课,系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主义理论、思想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坚持良好的舆论导向,集中全力地宣传体现出时代精神之典型,从而丰富当代高校学生的精神生活,以便于更好地坚持理论思想在高校学生教育教学管理中的指导地位,让科学理论进入教材、优秀思想进入课堂、高尚精神进入高校学生的头脑。要积极实施理论上的创新,从而解答目前高校学生们普遍十分关心的我国改革开放及现代化建设等重大理论难题,从而保障大学课堂教学具有正确的导向,并持续提高理论的说服力与战斗力。的世界观为我们提供了解决当代各类社会问题的重大思想武器。在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必须加强与改进当代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为此,一定要坚持和巩固在我国高校意识形态之中的指导性地位。在高校日常教学当中,要着力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全力发挥大学政治思想教育理论所具有的作用,尤其是要在展现时代性与提高针对性上花大力气,从而运用实践以体现出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之成效,并努力对加以理论引导或者阐述热点问题,做出最为科学、最有说服力有最为符合事实的解释及说明。
2、强化集体主义观念教育
强大的集体主义责任感是当代高校学生致力于学习的重要推动力。目前,在校高校学生都是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出生的,如今的高校学生表现出了传统道德观较为淡薄、集体意识不强、普遍崇尚自我、追求其自我价值,较为欠缺集体主义观念。依据这一情况,应当立足于集体主义观念教育,帮助高校学生们理解自己不是一个单独存在的个体,而是班集体当中的一名成员,只有付出一分耕耘,方能有一分收获。提倡高校学生们更多地去关心他人,多多站在他人之角度进行思考,不必过于计较个人的得失,而是要将爱心与关心奉献给他人,从而让学生们感受到其中的乐趣所在。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考虑,我们中华民族素有割不断的家族亲情,虽然在如今这一代高校学生身上出现了大量的新特点,然而传统文化之传承与延续也是必需的。高校学生虽然可以追求流行文化,但是却不能全面地抛弃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因而绝不能忘记体现展示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精华与深远影响之传统美德。要教育高校学生们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种民族精神作为个人奋发向上的动力,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样的名言作为积极进取的巨大精神推动力,从而强化高校学生群体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3、开展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是要不断加大投入,通过健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确保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所需要的经费,使工作能够顺利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项经费应当以不低于高校学生每生每年10元的标准列入到年度预算之中。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硬件应当纳入到教学设备体系之中,并予以优先解决。二是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德育工作计划当中。认真做好大学新生的入学心理测试,从而建立起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并设置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一门必修课,从而把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建设成为精品课程。同时,应当结合实际,有目的地设置和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一系列选修课程,并积极实施高校学生心理卫生知识教育,强化个体咨询、团体辅导以及面向全面高校学生的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从而持续提高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的能力。三是要强化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建设。要建立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体,专兼结合和专业互补,相对稳定与素质比较高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与心理咨询工作者队伍。各所高校应当结合实际,配备专门开展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教师,在每个院(系)安排一到两名高校学生心理辅导人员。建立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认定与持证上岗规定,并不断发展,争取实现持证上岗之要求。要加大高校学生思政工作者的自身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强度,从而提升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水平。四是要建立健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构建与不断完善高校、院系与班级等三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随时随地关心高校学生们的思想动态,及时掌握其行为变化,并做出相应的沟通、引导与治疗工作。要建立起高校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每周统计与汇报制度,各个院系每周一定要向心理健康咨询中心报告本院(系)高校学生的近期心理健康状况。
4、拓展网络政治思想教育新思路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已发展成为高等院校实施政治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网络的快速发展不但为高校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带来全新的挑战,同时又形成了高校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新载体与新渠道。大学应当顺应网络在如今社会、学校与家庭当中不断普及之新形势,建立网络战略意识与网络政治思想教育观,从而主导当前的网络舆论阵地,强化与充分利用好信息技术,不断提升高校政治思想教育所具有的时效性,不断增强其影响力。要强化对于高校网络政治思想教育之领导、组织与管理,提高网络宣传之力度,不断推进正面宣传,做到因势利导,不仅要弘扬主旋律,而且又要保持健康而丰富、轻松而活泼之内容,不仅加强高校校园网络建设中的经费与物质之投入,而且又要认真研究信息网络化之特点及其规律,全力将高校校园网络建设成为开展高校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全新阵地。
5、充分形成政治思想教育合力
要切实建立家庭、社会、学校与学生四位一体的政治思想教育体系,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从而形成合力,为高校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学习心理环境,以强化高校学生的学习动力。一是高校应当采取社会调查、请优秀毕业生回校作创业专题报告、邀请专家学者开设讲座等形式,以帮助高校学生们充分地了解专业、熟悉专业,并热爱专业。要运用人才招聘会、网络平台、招聘广告、电话通知等多种渠道为高校学生们提供各类具有实效的岗位,并以此作为提高高校学生学习动力之基础。二是高等院校应当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之模式,以强化与社会团体之间的联系,要通过邀请知名企业的老总来本校进行讲座、和重点合作企业共建实习基地、举行专场招聘会、鼓励高校学生参与到企业产品的研发和设计之中等,积极拓宽高校政治思想教育之校外平台,运用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等方式,不断强化高校学生的学习的推动力。三是高等院校还应当积极发挥高校学生家长所具有的作用,运用家庭教育来强化高校学生群体的学习动力。比如,通过本校校园网站,能够让家长及时了解到本校与学生的各类信息,通过邮寄成绩单与发送喜报、通报高校学生违纪情况等方式,能够让家长及时掌握子女在大学当中的表现,从而配合校方共同地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并督促其建立起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
6、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鉴于经济成分之多元化,世界范围之内的文化交流造成了我国目前出现了多元文化并存之状况。在这一情况之下,为了让高校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高校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者可采取借鉴大众文化这一运作模式以扩大宣传的效果,从而为高校政治思想教育找到更为广阔的作用空间。比如,要加大对于大众文化之管理与引导,不仅要积极发展大众文化,而且还应积极提倡高雅文化,将大众文化当中具有积极教育价值之文化产品予以甄别与筛选出来,并依据一定的价值与艺术标准,将其加工和改造成为适合如今高校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文化环境,把政治思想教育和审美活动、艺术教育等相互结合起来,做到寓教于乐,并通过教育来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并增强高校学生对于大众文化所具有的分析能力、鉴别能力,并树立起科学与健康的文化消费观,促使大众文化向着健康和理性的趋势发展。
结语:
切实加强与改进高校青年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基础性工程,一定要得到社会各界的全面关注与支持。为此,应当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深化对高校学生政治思想教育规律的认识,切实将解决思想问题与落实实际问题相互结合起来,将积极引导学生和服务学生相互结合起来,不仅要教育人,而且要关心人。鉴于高校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直接关系到我国的未来,而中华民族的崛起与复兴需要高校学生们的持续奋斗。只有深入探索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途径,才能更好地体现出时代性与规律性,迎来高校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春天。(作者单位: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基础部)
参考文献:
[1] 司红十,张旭东.浅论中国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2年02期
新生入学心理健康教育范文3
1. 英语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初中英语是学习难度很大的重要学科,由于英语学习难度大,英语的单词多,很难记忆,使许多学生都害怕英语学习。要帮助学生学好英语,就要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提高学习的用区,树立学习信心。学生各种素质的塑造,都要以心理素质为媒介,学生创造力、自制力、抗压能力和对各类环境适应能力的养成也要以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前提。在瞬息万变的现实社会里,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抵挡诱惑,应对挫折的关键。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时潜移默化形成的道德标准、行为习惯、处事方式会对人格进行逐渐的完善,也对主体人格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长期积累就会形成人格特质,使人格的发展达到一种全新的高度。但是,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这种转化的附庸,而是在转化中为学生“掌好舵”,使学生在塑造人格的过程中不会偏离方向,使心理得到优化、人格得以健全。
随着中学生身心的发展,在学习、生活、自我意识等方面,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意志薄弱,心浮气躁,厌学,早恋,自卑,冷漠……究其原因,有来自社会不良影响的,有来自特殊家庭影响的,也有学校教育不当造成的,但根本原因都是缺少爱与沟通。分析学生产生这些负面心理状态的原因,在英语教学中选用合适的方法,以增进师生感情为依托,将学生心理引向正确方向。
2. 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在一个几十人的班集体中,每个人性格都不尽相同,语言运用能力也各有差异,这就使得英语教学中要涉猎更多的知识,争取等做到面面俱到,学会在教学中结合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元化的知识,这样才能组织好一节英语课,通过英语教学过程达到对学生身心全面教育的目的。
在英语教学中,通过各类竞赛可以给学生灌输现代社会必需的竞争意识,通过规则的学习和运用,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学生遵守纪律的品质,通过在语言运用中遇到的障碍,可以培养学生敢于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意志品质。同时,英语日常对话内容往往伴随着社会交往,在练习过程中经常和组员进行的交流沟通,能够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英语教学内容包罗万象,像一面镜子照出学生思想状态、言行举止上存大的种种不足之处,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塑造意义重大。
2.1 用教师的经济情感培养学生的经济心理
教师的人生态度和情感,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情感影响很大,可以说,教师的情感和态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心理。如在英语课的准备活动阶段,作为一堂课的开端,学生的情感是否达到“沸点”,直接决定着一堂课最终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许多英语教师一般都采用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作为准备活动,对学生而言这无疑是无聊的,枯燥的,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在这一瞬间迅速流失。
语言可以承载各种不同的情感,教师向学生转达自己的想法,语言是最简洁的方式,因此教师语言要力求表达清楚、意思明确、表述生动、语速适当、用词幽默、情感充沛,这样便能够使学生下意识地听下去,不去分心想别的事情,自然教学效果就会很好。此外,对于年龄相对较小的学生,他们常常希望得到教师更多的关注,此时的一点点鼓励都会使他们感到愉快,自觉将教师的要求更好地完成,渐渐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2.2 用师生情感交流是调节学生心理状态
现在的学生个性越来越强,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保证自己感情充沛,更要像一把钥匙打开学生的情感大门,“蹲下来与学生谈话”,走进学生的心灵,与学生平等相处,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确保学生心理状态始终保持最佳,带动学生主动探索,逐步积累学习兴趣。
教师自身的情感培养。课堂教学过程既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情感的碰撞,知识与情感这一明一暗不同的两条线索构成了完整的教学。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能否利用好情感这一武器,能否加大情感修养、孕育情感的萌芽是师生情感产生共鸣的基础。
在中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的天性中少不了玩耍,教师要时刻怀有一颗童心,寓教于乐,使学生在他们喜欢的学习氛围中学习,这样学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还能收获健康的心理,可谓一举两得。
3. 总结
新生入学心理健康教育范文4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现状 问题与困难 途径
一、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现状
自从踏上工作岗位那一天起,我担任班主任工作已有五年的时间了。比起老教师来说,我的德育工作经验还远远不足。但是,这五年中,我时时刻刻牢记自己神圣而光荣的职责,做学生人生道路的指路人。
现在的学生有思想,有个性,和我们以前读高中时的状态相比,简直有天壤之别。悲观一点说,学生整体素质偏低,思想较为复杂。该有的好习惯都没有,不该有的坏毛病都具备。虽然学校实行封闭的住校管理制度,但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影响学生思想发展的因素、诱惑,还是多方面存在的。进校的第三年,班级里的学生呈现了很明显的两极分化。这里的“两极分化”指的不仅是成绩方面的,更多的还包括学生的思想成长和心理发展方面的。班里有三年级上学期就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且分数还较高的学生,有成绩优秀且稳定每年都能得到特等奖学金的学生,有个人特长突出在国家级文字、舞蹈比赛中获奖的学生,更有自甘堕落不求上进每节课都睡觉的学生,有撒谎旷课旷宿被我抓到证据还死不承认蛮横顶撞的学生,有深更半夜发短信给我声称自己得抑郁症想要自杀的学生……除了哭笑不得地想到源自于范伟的那句经典台词:同样是学生,差距怎么就那么大呢?也就只有绞尽脑汁想办法对症下药了。很多的现象不能简单归结为学生犯了错误,更应该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去挖掘深层次的原因,以便彻底解决问题。
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我认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困难主要存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1.问题学生的教育管理。所谓问题学生,是指由于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不良因素的影响以及自身存在的一些有待改进的因素,从而导致在心理、思想、学习、行为等方面偏离常态的学生。与同年龄段的学生相比,他们心理状态的不健康、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滑坡都将严重影响到他们未来的发展。
2.家庭困难学生的教育管理。所谓家庭困难,其实并不一定只是指那些家庭经济出现困难的学生,包括由于各种原因所造成的情感交流困难都可以称之为家庭困难的一种表现,留守儿童就是最典型的代表。这类学生可能学习成绩很优秀,纪律表现也很好,也最容易被我们所忽视。但大量的研究数据表明,这类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几率相当高。究其原因,源于以下两个方面:(1)从主观角度来说,不同的背景造就不同的人生,在目前的社会发展阶段中,学生们出现的心理问题五花八门,但经过仔细剖析,不难看出大致都可以归为以下几类:自私心理、嫉妒心理、迎合心理、自卑心理、孤僻心理、依赖心理等等。(2)从客观角度来说,目前我国还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经济的发展与社会意识的改变与冲突必然冲击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方方面面,而种种人际关系的矛盾、人与人之间的诸多心理冲突等,必然突出地从学生们的心理状态中映射出来。在成长的道路上,在心理发展还不是那么健全的情况下,稚嫩的心灵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社会变革中的断层和种种羁绊,束缚着学生们的心灵和手脚,这一切不能不让人为之担忧。
三、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探索
关于心理健康的定义有很多,总的说来,心理健康(mentalhealth)就是指个人在认知品质、情感品质、意志品质和个性品质、道德品质等方面,都能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和谐发展状态。心理健康作为健康的一个必要因素和重要判断标准已经不容我们忽视。而心理健康对于人生发展的重要影响也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既是“新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课程教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它是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运用有关科学合理的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完善学生的个性特征,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同时,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又是以培养身心健康的社会公民为目的,运用科学管理的方法,以家庭环境、校园环境的改善为主,人文环境的改善相配合,为学生提供科学、健康、专业的指导。
针对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可以利用我校课程设置的有利条件以及现有资源,开设心理学课程,开放专门的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定期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开展课外心理活动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同时,也可以利用网络开设“聊天室”,为打开学生的心扉,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打开更方便快捷的通道。
同时,可以充分利用教师资源,发动所有教师,实行班主任与任课教师联手,建立成长导师制,与学生建立一对一的亲密联系,从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新生入学心理健康教育范文5
1 创设和谐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是高质量教学的有力保证。心理学研究表明:和谐、愉悦的氛围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而紧张、冷漠的气氛会大大抑制学生学习的热情。如何减轻消除学生学习上的心理压力,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一种良好心态?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一名引导者、组织者、协作者的角色,创造最佳的心理氛围,使学生情感得到体验,心灵得到沟通,理念得到认同,情绪得到调节,行为得到训练,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从而使学生能学得懂、学得好、学得轻松。
2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帮助学生开发自身的潜能,促进其成长发展的自我教育活动,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但这种自我教育活动应注意以下二个特征:①以积极的人的发展观为理念。人的本性是积极的、向上的、富有理性的,是有建设性的,可以通过自我教育不断地自我完善、达到自我实现。自我实现指的是一个发展、扩充和成熟的趋向。小学生处于未成熟的生长发育阶段,更具有这种发展的潜能。因此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可以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开发。②以学生的成长、发展为中心。心理健康教育课要以个体成长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帮助他们解决从儿童期到少年期的成长过程中的问题。
3 加强教师心理学知识培养,使之成为高水准的心理辅导员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一两位专业教师的事,它还需要全体教师的重视和参与。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楷模。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较大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行为,而且还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成长,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求教师自身要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同时还要求教师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技能。教师具有高水平的心理学知识,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方法,使知识传授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它不仅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更有助于学生良好的品质的培养和学习潜能的发展。
4 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少先队组织的活动之中
少先队是儿童的群众组织,少先队组织的各项活动对儿童有着较大的吸引力。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城乡少先队组织还普遍为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自己的活动范畴。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同少先队工作是并行不悖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心理健康教育还可以拓宽少先队的活动领域、提高少先队的科学性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通过少先队的活动阵地(黑板、橱窗、广播站等)和各种大、中、小队活动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宣传教育,应当成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可忽视的一条有效途径。
5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发展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
5.1 有利于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因材施教”的前提是“识才”。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都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接受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特点,以便取长补短,并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予以启发、化解或引导训练,提高教育和教学的效率。
5.2 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教育是双向的,需要学与教两方面的积极性。心理档案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自觉地协调自己的学习行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自己塑造一个被社会欢迎又适合自我需要的人,并及时化解自己在发展过程中的心理障碍。
5.3 有利于形成学校、家庭教育合力。通过学生的心理档案,让家长更了解自己孩子的心理特点,改善家庭气氛,开展有效的家庭教育。家庭与学校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及特点取得共识,是家庭、学校教育力量一致的前提,使学生有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
6 同校外有关机构合作,共同搞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新生入学心理健康教育范文6
关键词:健康;自强;自立;自信;和谐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7-171-01
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对健康一词的认识同词典中的解释一样,往往带有片面性,认为身体无病,能正常工作、生活和学习即为健康。其实不然,笔者认为:一个人的健康,不单是指身体无缺陷和疾病,同时还包括完整的生活,极佳的心理状态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就是说,健康应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内容,只有身心健康才是全面的、完整意义上的健康。
一位专家曾断言“从现在开始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像心理冲突一样,带给人们持久而深刻的痛苦”。基于上述原因,心理健康教育乃当务之急也!
在这方面,笔者进行了一些尝试,并已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下面就分三部分作以简要介绍,以此就教于方家。
一、战胜脆弱,自强自立
意义:按常理,一个十几岁的中学生应该具有勇敢坚强的心理品质,而实际却恰恰相反,他们当中有一部分人情感脆弱、意志薄弱、遇事软弱。难怪有人说:“当代的中学生经不起折腾”。“长此以往,祖国明天的太阳由谁托起?”因此说,帮助学生“战胜脆弱,成为强者”十分重要。
途径:对此类学生,为师者要做到经常家访,及时与家长沟通,使学生在校、在家的各方面情况(当然家访不一定非与家长见面,其实用电话联系也未尝不可),家长、老师双方心中都有底数,真正建立宽松、民主、自由的生活、劳动、学习空间。不要什么都看管、约束,动不动就包办、絮叨,要做到三放“放心、放手、放宽”。(因为“闭关锁国”没有出路)除此之外,在校内外开展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的有益于学生身心的活动。这样脆弱的学生才能放胆、放量,自强自立。
实践方案:
1、举办各种形式的主题班会、演讲会、赛诗会,举办朗读比赛、读书报告、即兴作文赛等;
2、成立各种兴趣小组,开辟第二课堂;
3、适时、适地组织课外活动;
4、搜集相关信息,及时交流;
5、开设心里信箱,让学生在信中敞开心扉;
6、设心理咨询日,让学生自由“寻医问药”。
当然上述内容并非是我一个人的“专利”,但不管怎样说,学生通过这些实践,参与意识、自觉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成功意识等都得到了很好锻炼,学生自强、自立能力不断加强,这样,他们会战胜脆弱,逐步走向成熟。
二、克服自卑,树立自信
意义:自信是一种高度的自我批评,其反面是自卑。自卑者的日常表现是:胆小如鼠,依附他人,缺乏创新。他们自怨自叹不如别人的时候,往往就嫉妒、诽谤别人,总想使所有人都像他们那样顺从屈辱、平庸老实。这样,他们就会在原地踏步。正如歌德所说“你若失去了财产,你就失去了一点;你若失去了荣誉,你就丢掉了许多;你若失去了信心和希望,你就把一切都失掉了”。而自信、自尊和自豪是一种充分调动和体现自己的潜能的应变机智和才能的表现。从当代中学生的实际来看,他们应该多一些自信、自尊、自爱之心,少一点自卑、自怜、自叹、自怨之感。因此帮助学生“克服自卑,树立自信”非常有必要。
途径:通过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老师的关怀,集体的温暖,逐步达到让自卑感无处藏身,自信心油然而生之最高境界。
实践方案:
1、在班内树立自信榜样,充分利用板报,积极宣传榜样事迹;
2、布置搜寻、整理、记录与自信有关的名言警句的作业,并安排学生按照顺序,每天早晨在黑板上展示成果;
3、每节课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环节让每个学生都能品尝到自信酿就的甜美果实;
4、作为班主任的更应该利用有利时机经常向自己的学生灌输自信的概念,讲述自信的故事。这样,时间就会磨练学生的意志,自信心会伴随他们一生。
学生耳濡目染,亲身参与,“自信”会在心中扎下深深的根基:他们终会相信自己就是一座金矿,自信这个矿石会通过他们自己及时、合理的开采而熠熠生辉。
三、远离孤僻,善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