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才培训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才培训总结范文1
一、加强组织领导,转变思想观念,注重营造尊重人才发展环境
今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人才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决定性作用,高度重视人才的引进、培养、选拔和使用等工作,坚持“党管干部”和“党管人才”的有机统一,全县上下形成了党委领导统一抓、组织人事牵头抓,有关部门协调抓,业务单位重点抓的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促进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社会氛围的形成。树立了振兴经济,人才为本的新理念,把人才工作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大事来抓。
一是适时开展调查研究。上半年我们研究印发了《人才需求调查表》,深入到企事业单位进行调查研究。经过对90多个企事业单位的调查,了解到我县急需各类人才750多人。其中企业需要化工、机械、生物、矿山、畜牧兽医等专业人才105人;卫生系统需要临床、护理、中医、影像等专业人才52人;教育系统需要小学、初高中学科教师550人;其他行政、事业单位需要文秘、计算机等专业人才50多人。通过调研,有效掌握了我县人才资源的需求情况,为下一步引进所需人才做好了铺垫。
二是积极主动与企事业单位联系,力求做到为企事业单位选好人才,为高校毕业生选好岗位。为真正做到唯才是举,量才使用,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使高校毕业生能够找到用武之地。人才交流中心积极与各有关单位协调,于5月23日至24日参加了全市人才招聘会,共接待高校毕业生400多人,达成意向120多人。目前,宏大矿业、燕京啤酒(中京)有限公司已经组织8人进行面试,塞飞亚集团等其它企业也正在组织实施当中。
二、制定开发规划,实施人才工程,全面提升人才整体素质
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人才作为一种最基本的生活要素,必须通过人才市场经济自身的发展规律配置,才能适应经济发展对人才多层次、多渠道的需求,要想稳定人才,必须搞活人才,以搞活促稳定。
一是制定人才发展战略,全面开发人才资源。确定了开发培养重点,调整了人才开局。立足长远,着眼当前,深入调研,摸清现状,详征博采,科学预测,制定了人才开发总体目标和开发培养任务,为全县人才工作的宏观决策管理提供了依据。二是加大了永久性人才培养工作力度,不断提高人才储备质量,增强自我“供血”功能。积极为已就业的人才提供继续教育的条件,使科技人员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人才资源配置趋于合理。三是加大稳定人才队伍的工作力度,积极引进急需的优秀人才,增强纳贤聚才的“输血”功能。克服“外来和尚会念经”的错误思想,正确处理引进外地人才和注重本地人才培养的关系,引入竞争机制,加强宏观调节,对已有人才政治上爱护,工作上重用,生活上关心。对专业不对口,难以发挥作用的人才,采取正确引导,理顺疏通的方法,通过人才市场,积极向外推荐。通过盘活人才资源,不仅没有使原有的人才外流,还使新进人才和本地人才没有后顾之忧,避免了人才的浪费,使人才结构不断趋于合理,为贫困山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
三、立足本职工作,发挥自身优势,其他业务工作全面推进
上半年,人才交流中心在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及人才招聘工作的同时,对所涉及的其他业务工作没有丝毫放松,积极做好各项本职及服务性工作
(一)认真做好大中专毕业生引进、报到、登记、推荐工作。上半年,我单位共接收大中专毕业生达81人,由于毕业生就业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局党委始终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把“讲政治、讲稳定,为实施‘人才强县’战略提供人才保证,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才中心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结合本区实际,把全年毕业生就业工作分为“宣传调查、就业指导、上报计划、核查落实”四个阶段。毕业生通过与用人单位“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方式就业,上半年我县有84名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深受毕业生、家长及用人单位好评。
( 二)认真做好中心档案管理及相关服务工作。上半年,共转递档案125册、借阅档案14册。接收毕业生档案49册。所管理档案分类明确,存放有序,未出现丢失现象,方便了管理及查找工作。人才中心一站式服务大厅“主动、热情、优质、高效”的服务宗旨,加强监督管理,简化办事程序,实行“阳光操作”,充分发挥了窗口作用。中心领导不断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教育管理,实行领导带班制度,在人员的配备上,注重挑选那些业务精、能力强、作风好的职工作为窗口工作人员,以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为目标,全面推行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上门服务制等制度,实现了以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做到“一个窗口办理、一次性告知、一条龙服务”。保证了任何时候群众来办事都办得了,办得成,办得及时,办得满意。
(三)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编制情况调查。为进一步强化全县人员编制管理,推进人事、编制工作更好的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按照县委、县政府《全县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编制及职能现状的调查方案》的要求,人才交流中心同编办工作人员组成调查组通过采取走访、座谈、查看资料、填写表格等方式,对县农牧业局等27个系统和单位的人员脱岗、临时用工、借调人员以及单位职能变化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经调查发现有经贸局等5个单位存在人员脱岗问题,共脱岗37人。有环保局等6个单位存在使用临时工问题,共计使用临时工24人。有司法局等5个单位存在借调人员等现象,共计借调人员10人。
(四)非公有制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职称工作。根据赤峰市人事局《关于印发〈20__年全市职称工作安排意见〉的通知》 (赤人发【20__】40号)文件要求,人才交流中心已于6月1日起开展非公有制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职称工作。此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
人才培训总结范文2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 培训基地 校企合作体系建设 能力提升
一、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背景
1.新首都城市定位为仪器仪表行业发展迎来契机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北京的城市战略地位确定为“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对外交流中心、高科技创新中心”。在京津冀产业结构战略调整中,首都北京功能定位为走高端、高效、低排放的发展道路,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清洁燃料作为首都各企业转型升级、高端发展的重点,这充分体现了北京市企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迫切性。
2.仪器仪表与燃气行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
仪器仪表行业是高新技术、新能源行业,是创新的源泉;天然气作为绿色、低碳的清洁燃料,在首都能源结构调整和建设能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特点是“三高三低”――高技术、高投入、高产出,低能耗、低材耗、低污染。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城市清洁能源的推广,仪器仪表行业与燃气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和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匮乏,熟悉、精通各学科交叉的综合型人才匮乏,企业之间技能人才队伍发展不均衡,工种与工种间的技术人才发展不平衡。
二、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依据
依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的文件精神,以人社部《关于实施2014年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的通知》文件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以提高高技能人才的能力为核心,搭建电子仪器仪表装配工、分析仪器仪表装配工、燃气压缩机工三个工种的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提高高技能人才培训质量;建设北京市一流的仪器仪表实训基地与燃气LNG/CNG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提升高技能人才培训能力,为行业、企业培训急需、紧缺的高技能人才,为促进行业企业经济、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三、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思路
借助于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健全管理制度,推进校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提升高技能人才培训能力,为高技能人才实操训练、职业技能竞赛和职业技能鉴定提供服务。
1.融合发展需要
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要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需要,立足仪器仪表行业调整的需要,面向北京控股集团所属企业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求,与高技能人才培训方案、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标准、培训装备、评价体系等科学融合,以发展为关注点,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出发点,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2.凝练特色专业
以“打造特色专业,提供优质服务;突出职业技能,满足顾客要求;推进质量管理,实现持续改进”为办学质量方针,以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装配与维修专业的电子仪器仪表装配工、分析仪器仪表装配工及机械设备装配与自动控制中的压缩机工三个职业工种建设为依托,找准专业培养方向和定位,培养一体化师资队伍。
3.打造真实实训环境
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要营造真实的企业环境,搭建实训教学调度控制系统;建设分析仪器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燃气LNG/CNG站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将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紧密结合,体现在培训环境之中。
4.校企共享双赢
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共同确定培训模式、专业建设内容,共同研发培训课程,共同开展师资培训,构建能力评价体系,共建实训基地,优势资源共享,达到双赢目的。
5.绩效过程管理
在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全面实施绩效管理,认真落实项目建设方案,做好项目跟踪、绩效评价,保证绩效目标有效完成。
四、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组织保障
1.项目组织机构完善,职能分工明确
为了保障“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 根据《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试行)》、人社部《关于实施2014年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的通知》(人社部函[2014]54号)等文件精神,成立了由上级主管领导和专家组成的“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 项目建设指导委员会,提供指导意见和咨询服务。学校内部本着“分级管理、责任到人、专家把关”的原则,设立“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 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和项目建设专项工作小组,保证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逐一落实。
2.项目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
学校在申报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时,就制定了《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O项目实施管理办法》和《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经费实施细则》等管理文件。项目建设的管理原则是“分层管理、责任到人、过程监控、阶段评估、定期考核”。学校自身管理制度健全,引入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在“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过程中,不断规范完善,所有工作全部按照学校管理体系中的培训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内控管理(风险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等制度运行,保障了“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工作规范、有序推进。
五、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实施
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重点建设电子仪器仪表装配工、分析仪器仪表装调工、压缩机工三个急需、紧缺的高技能人才培训专业,以完善高技能人才体系建设提升高技能人才培训能力、校企合作提升培训能力和提炼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工作经验三方面为主要建设内容,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基础上,研究高技能人才培训模式、课程设置、教材(工作页)开发、校企共建培训中心,共同参与高技能人才的研修与培训,探索能满足企业培训需要的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1.完善高技能人才体系建设,提升高技能人才培训能力
(1)企业调研。笔者学校深入企业调研,走访了76家企业,选取北京衡器厂有限公司、北京远东仪表有限公司、北京瑞利普仪表科技有限公司等19家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企业,召开企业实践专家访谈会、培训方案评审会,形成培训专业调研报告。
(2)课程开发建设。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各专业与企业共同开发培训课程,制定培训课程标准。按照人社部一体化课程开发技术规程,开展企业调研、专家走访,制定培训方案、制定课程标准、制定工作页,与企业紧密联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学员职业能力提升为核心,体现专业学习和工作时间紧密结合的“工学一体、学做合一”的特征,建立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高技能人才培训课程体系。
(3)校企共同开发高技能人才一体化培训方案。按照《国家技能人才培养编制指南》《一体化课程规范开发技术规程》文件要求,通过对代表性企业的调研、企业实践专家访谈进行职业与工作任务分析、确定各层级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提取典型工作任务等工作流程,在企业实践专家的共同参与下制定电子仪器仪表装配工、分析仪器仪表装调工、压缩机工的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培训方案,编制一体化培训课程标准,设计一体化培训项目教学工作页。
(4)教材开发建设。建立了用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培训教材开发机制,针对建设专业开发了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专业培训教材,共同完成培训课程的资源建设。结合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组织专业教师撰写校本培训教材。建立习题库、试题库及相应的管理制度,保证了培训质量和效果。
(5)师资队伍建设。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形成了“专业带头人―一体化课程负责人―骨干教师―年轻教师”四个层级教师组成的师资队伍。通过支持教师学历进修、提升教师专业理论水平、企业实践、职业技能资格考核等途径,提升专业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通过外出培训、外聘专家讲座、教学研究、职称评审等途径提升专业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
(6)效果评价。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围绕行业企业用人标准,制定符合企业需求的评价标准,学员评价、企业评价相结合,建立以能力为核心,行业、企业共同参与的高技能人才评价模式,坚持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以培训质量为核心,建立多元考核评价模式。
2.校企合作提升培训能力
在基地建设过程中重视校企合作,与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建立大师工作室,在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坚持“三共同、三对接”的原则,即共同开发培养方案、共同开展培训、共同完成能力评价,专业与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始终把企业参与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培训课程开发过程依托于企业,并与合作企业共建校企培训中心和技术服务中心。
六、基地建设的项目产出情况
1.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建设情况
在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过程中,通过对高技能人才培训模式、课程设置、教材开发、师资建设、培训装备和能力评价等方面的建设,校企合作共同构建了较为完备的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
2.高技能人才培训情况
项目建设工作中,通过技师研修、岗位内部竞赛、岗前培训、职业资格鉴定等多种培训形式,两年建设期共培训高技能人才6612人,完成了基地高技能人才培训建设目标。培训质量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学员培训满意率超过90%,用人单位满意率超过95%。
3.技能竞赛组织
在以“提高职业素养、成就技能人生”为主题的系列技能竞赛活动中,学生获得团体第一名3个、团体第二名3个、团体三等奖4个,学生个人55人次分获一、二、三等奖。
4.服务社会及区域经济建设的情况
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根据企业、社会的发展需求,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技术先进、资源共享”的原则,开展多元办学,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落实北京市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开展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工作的要求,积极拓展社会培训,充分发挥专业辐射功能,服务于社会。
七、基地建设项目建设经验总结
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工作,促进了技工学校培训工作快速发展。
1.学校培训工作得到快速发展
技工学校今后的发展路径,是在高端引领下坚持学制教育和社会培训并举。通过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完善了学校的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促进了学校培训工作快速发展。
2.深刻理解校企合作的重要性
校企对接、高端引领,为企业急需、短缺工种提供培训,实现校企双赢。目前,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形势下,北京大量的生产制造型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笔者学校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创新校企合作模式,为企业转型、员工岗位技能水平提升提供培训,拓展了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与企业合作的空间。
3.提升了高技能人才培训能力
在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目实施过程中,通过对行业、企业的调研,使笔者学校对于企业的培训需求认识更为深刻,高技能人才培训方案、培训课程的编制能力得到提升,同时也提高了企业对学校培训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人才培训总结范文3
石油企业的培训工作需要检查以人为本的原则,其中以人为本是指需要从人力资源、人力资本以及人才的培养等人才队伍建设为主要方向。在现今,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是企业新技术、新的利润增长点的主要来源,因此,企业需要将人才建设放在首位,在人才队伍的建设中,人才培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培训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1 石油企业人才培训现状
在我国石油企业人才的培训历程中,跨越了几个阶段,从80年代开始以10年为一个周期,经历了从培训的起步阶段到企业的重组和调整阶段到现今为了应对跨国企业的挑战而形成的多元化培训要求,石油企业的人才培训工作面临着新机遇与新的挑战。随着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跨国企业在石油业务上的挑战,造成我国的石油企业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企业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对于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现今,企业需要在培训中塑造人才队伍,分别是针对企业在国际化环境中的企业经营管理队伍、对原油天然气开采、运输、储存的新技术研发队伍以及身处一线能够处理好原油开采任务的操作队伍。以上这几支队伍是形成企业的骨干力量,是应对国外同行竞争并赢得竞争优势实现我国油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的先决条件。因此,做好企业的人才培训工作是十分重要的,现今,各大油企都纷纷意识到这有问题,但是在发展人才培训过程中还面临着以下一些问题:(1)由于培训工作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短期内无法得以展现,因此,在一些企业的管理人员中对于培训工作还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或者是培训工作仅是短期行为,缺乏长期的系统的培训计划,造成培训工作无法长期持续进行。培训工作是做为企业长期发展的保障,是满足企业的长期发展的需求,不是一种简单的理论学习,需要将员工的职业规划与企业的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促进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使员工融入到企业的发展文化中,从而使企业可以得到长期的人才价值的回报。(2)一些企业对于培训工作没有明确的目的,不知道培训工作应该针对那些员工,从而致使培训工作缺乏针对性,也无法形成系统的培训方案,造成培训效果大打折扣。同时企业的培训计划也沦落为企业应付上级检查的工具,而有些培训则不是针对岗位从事者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而是从课程入手,使得培训工作缺乏应用的目的。(3)现今,我国的油企已经意识到了培训的重要性,并加大了对于培训工作的资金投入,使得对于人员的培训方法和培训技术都有了快速的提高,但是忽视了对于培训工作的评估,很多的企业在对于培训效果的评估上都沿用原先的评测方法,评估效果单一。
2 以人为本提高培训工作的质量
现今,随着培训工作的不断发展,油企的培训工作由原来的被动需求变为现今的主动需求,培训工作由原来的单方面理论学些演变为全方位发展,为企业培训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以下将就现今培训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2.1 总结培训的工作规律提高培训工作质量
培训工作需要将以人为本作为原则,遵循实际,实行全员培训的工作方式,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培训方式,切实做好员工培训工作。其中,以人为本中强调了在员工培训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坚持党和国家的需要和员工培训工作的统一,强调要把握员工成长规律和教育培训的需求。同时在培训工作中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强调一切培训服务于实践,要以实践为先导,做好培训工作,同时在培训工作中需要不断的总结培训工作中的教学经验,使其与改革创新工作相结合,坚持与时俱进。只有在培训工作中做好以上这些才做好油企的员工培训工作。
2.2 在油企培训工作中建立起系统的培训体系
现今,为了应对新时期油企所面临的挑战,培训工作需要做好以下几点:(1)培训项目需要与国际接轨且需要以市场为向导,提高油企的效率。(2)培训工作需要与油企的长期规划相结合,(3)运用多种新技术来做好人才培训工作,体现出培训工作的多元化与智能化,(4)在培训工作中需要注意培训的产出比,需要坐低投入高回报。培训机构需要在油企中体现其人才摇篮的作用,通过建立起培训需求分析、培训管理体系、培训专业课程、培训实施体系以及做好培训结果的评估工作,只有这样使培训机构的需求与目标相一致,通过建立起科学的培训教育体系,为企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2.3 建立起科学的以人为本的培训体系
在培训工作中需要做到以人为本,人才是企业的根本,企业要想长期稳定的发展,需要依赖于广大员工的素质的提高,通过建立起企业的长期发展规划与油企的培训工作相统一的方式,来做好培训工作。要建立起科学的以人为本的培训体系需要做好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的与时俱进,将原来单一的思想政治工作于油企的业务培训转变为思想政治、业务、文化素养、业务能力以及业务技能等相结合,培训出符合需要的复合型人才。要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培训体系离不开师资队伍的建设,对于从事培训工作的老师除了熟悉现代化的教育培训方式以及广博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行政管理和领导科学以及人力资源的开发等工作,使其有能力从事油企的人才培训工作。
人才培训总结范文4
近年来,电子商务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越发凸显,甚至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电子商务对地方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不可估量的影响,经济学家预言:“在21世纪,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
为进一步优化我县电子商务发展环境,壮大电子商务产业,着力打造电子商务综合示范县,中江县顺应经济新常态,推动“全民触网、全企入网”,在电子商务行业发展上成绩突出。而随着我县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人才需求也将急剧增长,当今社会电子商务人才严重缺乏,人才总量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县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因此,掌握县域电商人才实际状况,从而完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改进从业人员的学习方式、观念,培养出更多既懂理论又有实际能力的电子商务专业复合型人才,乃是当务之急。
一、中江县电商状况与人才主要特征
迄今,中江县已建成乡镇电商服务中心10个,会员包括种植大户120余户、农户1000余户;建成各类农村电商服务站165个,实现网上交易额1221万元;建成标准化电子商务服务站167个,实现网上交易额1286万元。中江县80%的重点企业建有企业网站,45%的企业利用网站开展市场营销,在淘宝、阿里巴巴等知名电子商务平台开设网店,电商创业群体也呈现爆发式增长趋势。而根据调查显示,中江网商数量已有近千家,同比增长超过200%,从事电子商务活动的人越来越多。而我县电商人才特征状况总结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
(一) 行业仍在急速扩张,人才缺口巨大。
在所有调查的企业中,我县80%的企业存在较大招聘压力。20%的企业招聘压力源自企业快速成长,尽管在2017年很多电商企业进入调整期,但电商行业总体仍处在快速发展阶段。而作为新型产业的电商,人才存量不足的问题也日趋明显,电商行业的急速发展和人才供应不足是当前我县电商发展最主要的矛盾。此一矛盾形成电子商务领域巨大的人才真空。
(二)、综合性高级人才稀缺。
经过对中江万凤粮油,双和祥以及来金燕等公司的调查发现,我县电商人才的稀缺,最主要的表现是企业和社会各单位第一线需要的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高素质全面发展的电子商务技术应用型及管理型专门人才的急需,另外,大批传统企业进军电子商务,也是电商项目专业人才急需的重要因素。
(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难度增大。
就现在的状况看,电子商务企业的干流以90后青年人为主,而90后新的职业观、价值观给企业管理带来挑战;许多企业的电商事业正处于创业期或者起步阶段,因而在公司制度和鼓励系统等方面还不健全;另一方面,电商岗位节奏快、压力大、加班频繁,同时又充满新的机会,也造成了企业员工流失率高于其他行业的尴尬局面,加剧了管理难度。
(四)电商行业快速更新的知识结构对人才培训模式的挑战
电商产业每一天都发生着变化,这样的特征使其知识的有效期变得非常短,我们传统的教育培训模式在电商人才培养中碰到很大问题。传统人才培训在电商行业中往往存在着以下问题:理论体系、教材和教学案例的生成具有滞后性;高校教师的知识结构无法跟上行业的变迁;传统教育体制电商教学,与企业实践脱节严重。这就要求我县在电商人才的孵化与培训上要打破常规,创新完善培训模式,力争培育出具有创新思维的,实战能力强的电商人才。
二、传统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问题
要发展我县的电子商务,人才至关重要,“引进”和“培养”是唯一路子。然而引进电商人才也具有成本高,流动性大,治标不治本的特性,这就要求我们现目前阶段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培养”上。加大力度对我县进行电商专业化人才培训,尽快弥补短板,是当务之急,也是必然选择。而面对新兴的电子商务,传统的人才培训模式却暴露出了许多问题。企业和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才,众多学校毕业的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却处于失业状态。
(一)、电子商务专业定位不清
电子商务是一个既宽又广的专业,如果没有明确的方向,清晰的定位,这个专业的建设肯定是有问题的。一些传统、成熟的专业,如金融、会计等,都有着很明确的方向和定位。学生在学这个专业之前,就明白为什么要学这个专业,这个专业学什么,以后会从事什么工作。电子商务专业却不一样,目前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处于探索阶段。为什么要学?学什么?以后要做什么工作?这些问题学生都是模糊的。
(二)、课程设置欠佳
由于缺乏对电子商务在国际上领先应用以及在中国企业实际应用状况的理解,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很大,多数学校电子商务专业设置了众多课程,虽然本意是为了培养“多面手”,但是中国企业特别是中江县的企业需要的是掌握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而繁重的科目、割裂的教学导致学生复合上不系统、专业上不精通,因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既不符合专业娴熟的当前要求,也不符合综合驾控的未来要求。
(三)、缺乏技能训练和实践
传统人才教学的模式是:教师以说为主,学生以听为主。而电子商务是一门综合性的商务学科,无论是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商务策划、项目实施都需要大量的动手训练。作为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实践环节是教学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尽管这两年很多学校都意识到这个问题,并推出了电子商务实验室系统,供学生模拟练习,但是这些软件仍然脱离于实际的商业环境,甚至有不少软件已落后于现有的应用。另外,由于教师本身很少参与商务实际运作管理,课程的案例来源、案例讨论、创业指导、实习指导都受到了极大限制。
三、我县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上的方法和思路
为深入推进中江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建设,切实提高中江县域电子商务的运用能力,中江县创新人才培训模式,通过政企合作的方式,借助社会力量,共建应用型的电子商务人才培训体系。县商务局于2016年7月面向社会公开招标优秀电商服务企业为中江提供系统的电商培训服务。成都百宝创意科技有限公司凭借良好的培训设计方案、专业的师资团队以及丰富的培训经验成功中标。
县商务局协同县经科局、县农业局、县团委、县妇联等有关部门以及电商培训公司百宝创意,以《四川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方案》、《中江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实施方案》文件精神为指导,开展了一系列的针对全县有志于从事电商的企业、个人、专合社、个体户、大学生、返乡农民工、农村青年和相关电商管理人员的电商培训活动,利用优秀的教学资源结合企业优秀的实践经验,打造人才培训体系。截止目前,分别举行了企业电商人才培训、农村专业合作社电商培训、电商知识普及培训等各类培训30余期,已有3000余人参与了培训,新增网店百余家。现在,“电子商务进农村”培训工作仍在继续开展,计划培训电商人才5000人次,并且对全县2100个贫困户进行有针对性的电商扶贫,力争真正达到“全民触网”。
(一)、树立精准的培训对象群体
我县电子商务人才培育计划是一项规模庞大、工程复杂的长期项目。在计划实施初期,需首先搞清楚重点的培训对象,采取正确的开展方式来落实精准培训县域电子商务人才。以企业、专合社电商专业人才、返乡大学生、大学生村官、农民工、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及经济困难未就业青年等群体为重点电商人才培育对象,通过政府扶持、企业交流、专家指导等集中培训方式,来最终实现电商创业致富意愿。
(二)、扩大电商人才覆盖范围
自从2015年中江县被评定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以来,中江县域电商基础设施环境日渐完善,货件配送的相关物流公司也开始备受瞩目。无论政府或企业,都开始通过电商渠道来积极开展电子商务入门基础培训,专门针对网络意识薄弱、产品电商推广工作经验不足的民众、或正当职的企业电商工作人员,进行一系列的全面推进专项电子商务培训工作,并力争扩大县域电商人才覆盖范围。
(三)、做活电子商务实训。
增加实训课程所占比重。电子商务专业本身是对实训要求较高的专业,所以根据学员实践能力培养要求,可以合理安排与理论教学相配套的实验课,并采取多种实践方式,加大实践课程学时的比重,增强学员各知识层和多种技能的培训。增加学员的商务类课程设计实训环节,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技能。同时,结合企业与创业个人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增强课程内容的实际操作性。我们要采取正确的开展方式来落实精准培训我县电子商务人才,因材施教对培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所以进行电商培训时要根据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培训内容。例如食萃、来金燕、万凤这些大型企业,就应设置电子商务管理型人才课程。而针对贫困户和电商爱好者,就应设置电商知识普及性更强的相关培训课程,再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产品因地制宜培训,以达到培训的最佳效果。
人才培训总结范文5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新疆 乌鲁木齐 830026)
摘 要:人才在促进企业迅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企业拥有一支素质高和专业性强的人才队伍,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体现企业迅速发展的潜力。因此,本文就如何做好企业人才的培训与开发展开论述。
关键词 :企业;人才;培训;开发
中图分类号:D412.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4)28-0164-01
为了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要建立人才储备库,不断引进高精尖人才,为他们提供发挥的平台,从根本上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
一、做好人才培训前的需求分析
在进行企业培训过程中,要切实增强人才培训前的需求分析,从而更好地为企业服务。首先要制定制定科学合理的决策,明确企业长远发展的目标和任务,确定企业需要的人才;其次,要根据企业的实际人资情况,合理分配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做好规划安排工作;最后,在满足企业需求后,要具体了解人才的整体结构和实际操作的情况。
在企业进行培训过程中,要保证落实每个员工,提高他们技能水平。因此,企业要对员工的实际工作情况和绩效进行合理的、认真的平复,分析和研究每个员工技能出现的差距,从而确定具体培训的内容和类型,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企业要充分了解和掌握每个员工的参加培训的目标以及需求。同时为了有效提高企业职工的整体素质,要遵循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原则,第一,要做好新员工的培训,保证员工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新工作和新岗位,通过对公司生产操作、设备管理以及安全管理等制度的学习,让新员工能够胜任工作;第二,对一线员工的培训,要对员工的技能规范、岗位操作、生产技术;管理规程、安全生产等方面,进行重点培训,同时还要结合员工的实际情况进行强化性的培训,最大限度的提高职工的实际技能操作水平;第三,在进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过程中,要对专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加强员工对新技术、新工艺的培训,从知识理论上和实际操作上两个方面做好培训工作;第四,在进行特种操作作业人员培训过程中,比如电工、焊工等,要重点对他们进行安全生产、人身保护、设备管理以及危害预防等方面的培训,同时还要参加监督安全管理部门组织的安全培训班,从而保证特种作业人员在安全环境中进行工作。
二、人才技能培训的方法
在进行实际培训过程中,要结合企业的性质和行业的特点,做好对人才的培训,要重视实效性和针对性,保证培训的内容与实际的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具体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第一,在岗培训,采用这种培训方式可以保证培训目标明确、计划高校、可控性强;通过培训可以让员工能够参与到方案编写策划,保证企业内部各个工种增加技能师和高级技能师的数量,逐渐建立一支专业和具有很强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
第二,案例培训,这种培训方式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针对性,企业在培训过程中,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抓拍现实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典型案例,然后针对实际过程中出现问题,对企业的人才进行专门的培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统一员工的观念,切实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技能水平,保证每一个员工能够及时有效的分析和解决问题。
第三,外派和轮岗培训。在实际的培训过程中,企业可以选择有培养前途的人才,让他们带着本单位面临的技术难题或者问题到先进的单位进行进修和学习,加强双方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提高他们实际解决难题的能力,寻找新的途径,从而更好的为企业服务;同时企业可以进行内的轮岗或者换岗,让新引进的人才能够了解和掌握企业的生产流程的环节和步骤,做好工序和工序的衔接工作,最大限度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三、做好人才培训和开发的考核评价
企业在对员工培训后,要进行合理的考核评价,首先,进行简单的评价,就是进行培训后的考试,采用这种方式虽然操作简单,但是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其次,前后测定的评价,就是在培训前后进行两次测评价,对中间的差距进行效果的评价,可以设置一些的工作任务清单,对员工进行全方位和多角度的评价。最后,可以采用多重的评价方式,在正式培训开始前,要对员工进行多次的测定,在培训结束后,在进行多次的评价,同时对二者进行合理的对比,找出中间的差距。
综上所述,企业要想保持良性发展就要为人才的发展和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大力宣传企业技能人才的实际,对先进的理念进行不断推广;对表现突出程的人才进行奖励,完善相应的奖励机制,最大限度的调动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另外,在进行人才培训选择过程中,要考虑员工的忠实程度和实际的工作能力,采用择优培训和民主推选的方式,签订必要的合同,维护企业和员工的利益,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宋杰鲲,王胜利.基于人的发展的现代企业人才培训与开发体系[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8,06:53-55.
人才培训总结范文6
【关键词】 服务外包;多元化;培养系统
一、我国服务外包人才的供需现状
服务外包是继制造业外包之后新一轮的国际产业分工。许多国家,如印度、巴西、以色列等都将其作为一种战略来推动。目前,我国政府也已把服务外包放到国家发展战略中去考虑,将其定位为中国开放经济的新亮点和自主创新的新渠道。商务部会同有关部委共同制定了促进服务外包发展的政策措施,北京、天津、大连、西安、哈尔滨、大庆等20个城市被批准为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商务部计划,争取在2013年前,实现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300亿美元,比2008年增长4倍多。初步估计,未来5年外包业所需实用人才达100多万。
然而,中国外包市场尚处于萌芽阶段,还没有发展成为一个健全的外包供应市场。我国服务外包业面临的最关键问题是人才瓶颈。我国虽拥有大量初级人才资源,但人才关键技能与合格外包人才所需技能有一定的差距。这一差距具体体现在“硬技能”(语言、服务交付能力等)和“软技能”(实践能力、国际经验等)两方面上。据麦肯锡预测,未来5年我国发展离岸服务外包将面临34万合格人才的缺口。整体层面上的人才缺乏只是其一,中高层人才更是严重短缺。调研显示,项目经理、流程经理、市场开拓人才、IT专家是目前外包企业缺乏的主要人才。
二、服务外包人才的描述
服务外包人才可分为高层人才、中层人才和基层人才等不同层次。不同层次的人才在外包企业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因此,培养多层次的合格人才必须与多元化外包人才培养系统相适应。
资料来源:2009中国服务外包发展报告并经作者分析整理
三、多元化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系统构成
1.多元化的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层次。现在政府在培养一般外包人才上已给予了大力扶持,但对于中高端的外包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政策支持还不够,政府应重点在中高端外包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上给予更多支持。如鼓励雇佣国外的市场人员、鼓励引进国外的中高端人才,包括聘请退休的国外专家等。同时鼓励外包企业将优秀的工程师派到国外进行培养,通过多种方式培养熟悉并能跨越中外文化的桥梁工程师。中层的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要以高校为主。目前,我国信息技术外包(ITO)的人才培养数量和重视程度要远高于业务流程外包(BPO)人才的培养。业务流程外包人才的培养迫切程度客观上要求高校应加强业务流程外包的研究和提炼,总结归纳这类业务企业所需人才的独特技能。低层次的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要以职业学校为主。
2.多元化的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机构。我国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机构是多元化的,高等院校、服务外包企业、服务外包基地、各类培训机构、行业协会都积极地参与到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之中。针对不同外包人才层次,针对外包人才所处的成熟阶段,各种机构的作用各有侧重,相辅相成,共同实现各类机构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整体优化。服务外包园区是人才培训基地的重要所在地。一些服务外包产业园区除了积极建设人才培训的硬件基础设施,也在搭建各类外包人才培训的公共平台。外包企业重视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IBM、HP、埃森哲等跨国服务外包公司都在充分利用自身业务优势和师资,积极为企业自身和外部企业进行培训。国内的一些著名的外包企业,如东软集团、软通动力、中软国际等也以自建和合作建设培训学校、实训基地的方式,开展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活动。
很多高等院校尝试了服务外包的课程设置,部分高校甚至成立了服务外包专业(方向)、学院。如重庆市服务外包学院经重庆市教委批准成立。目前高等院校软件及相关专业毕业生大幅度增加,院校培训仍是我国软件人才的最主要来源,目前我国软件人才总计接近80%来自高等院校和职业技术学校的软件相关专业。他们是我国软件行业从业人员的主体,学历以本科为主,处于中间层次。相对来说,以BPO教育为主的院校数量较少,较有代表性的包括对外经贸大学信息学院开设了金融服务外包专业;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服务外包”专业,适当地培养中层人才并适度推进研究生教学,哈尔滨商业大学主要培养的是业务流程管理和项目管理的中层外包人才。
3.多元化的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方式。(1)政府、高校、外包企业一体化的外包人才培养方式。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享受中国中央政府在宏观政策、投资和协调方面的扶持。可将启动专项资金,用于建设公共信息平台、人力资源开发及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的改善。政府提供有利的政策环境,搭建一个多赢的平台,积极推动院校与企业的合作。高校可充分利用优势教育资源,企业可依赖自身的实践优势,将学历教育和技能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以大学相关专业的学生为对象,提高大学生的学业素质和应用技能,通过学校在相关企业建立培训基地或企业在学校建设实训实验室的方式,强化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2)服务外包培训中心、行业协会、社会培训机构一体化的培训方式。2009年4月,北京等20个服务外包城市被国家认定为“中国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中心”。国家级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中心具有强大的示范作用。行业协会则是介于培训中心和社会培训机构的桥梁。(3)学历与国际认证相结合的服务外包培养方式。美国BCI协会国际BPO认证证书已引入我国,该认证体系由BCI协会的全球资深教育专家、BPO专家团队,根据BPO行业实际业务流程及BPO行业最前沿的科研成果开发而成,紧跟BPO产业发展步伐,对于整个体系进行动态更新,具有极高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使得通过认证的人才更符合BPO企业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中国服务外包发展报告.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41~43
[2]周激流,赵钢.紧扣需求:全力提升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0(8):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