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新生入学培训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新生入学培训方案范文1
关键词:高职 大一新生 问题 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a)-0218-01
20世纪90年代,高职教育在我国广泛兴起,是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阶段,为我国培养了大批实用型、技能型、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高职院校的学生相对于本科院校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和思想素质等各个方面相比普遍较弱,这就为高职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难题和挑战,而抓好大一新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则成为积极面对难题和挑战的第一步。
1 大一新生常见的问题
学生头脑中都有一所理想化的大学,对大学生活充满了幻想和憧憬,但在“现实”的大学生生活下,新生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学习目标不明确
大学学习具有更多的自主性、灵活性、专业性和探索性。在进行大学之后,课堂时间一下子减少了很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多,学生难以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另外由于高职院校的授课方法、学习进度、考试手段与中学有很大的区别,强调自学及专门技能的培养,动手实践环节要求高,所以学生在学习方面容易出现适应问题,生活中突然失去了目标和动力,变得失落和茫然。
1.2 对新的环境生活不适应
新生来自于全国各地,在饮食、习惯和风俗上会有或多或少的差异,人际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摩擦和冲突。由于生活环境、学习内容、理想目标、情趣爱好、人际关系等方面变化,部分学生不能在短期内顺利适应,影响其正常的学习、睡眠等活动,全新的环境使他们易出现不安定的心理隐患。
1.3 自我价值感的丧失
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学生大多高考成绩不理想,入学后普遍地自我价值感较低,心理上存在着强烈的失落感,总觉得与本科生相比总是低人一截,会表现出压抑、沮丧、无精打采的情绪状态,容易自我封闭,不愿参加活动,什么事情都提不起精神,一时无所适从,甚至有自暴自弃的心理,然后便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打游戏、看电影、谈恋爱上,甚至还有部分学生出现了抽烟喝酒、夜不归宿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2 多角度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2.1 辅导员的教育管理
在新生辅导员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抓好入学教育,包括院史教育、专业教育、学习引导教育、校规校纪教育、安全教育等。入学教育对策必须明确,内容必须有针对性,不能简单化,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方案,创新入学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举办专家讲座、校友事迹报告会等,让刚入学的新生了解我国目前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形势,引导他们树立起对高职教育的信心。
辅导员首先自身应该非常熟悉各项教学纪律,通过入学教育让新生了解教学纪律、考勤制度、奖罚制度、宿舍管理制度等,重视规范、严格要求是抓好校风、校纪、学风的关键。让学生了解高职教育与中学教育、本科教育的不同以及不同高职院校的差别,引导其尽快适应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活。利用广播站、报栏、橱窗、校报、新生入学手册等形式多样的宣传途径,让他们意识到自身已经从中学生到大学生角色的转变,同时,使学生对学院的基本情况、各种制度的简介、师生中的名人好事、生活指南等有个初步的了解。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院系学生会竞选或各种社团组织,锻炼自己的交际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及组织能力,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帮助新生明确学习目的,培养新生兴趣爱好,鼓励新生参加技能培训、社会实践,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2 班主任的管理配合
高职院校新生班主任是高职院校学生教育工作最直接的实施者,其知识、品德及言行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从入学开始,班主任就要利用聊天、短信、QQ、主题班会、班级活动等方式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全方位的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和思想特征,增加学生对自己的信任。班委会的选举应依据公平公正的原则,鼓励同学竞选演讲,采用班级同学投票的方式,尽可能地鼓励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展现自我。
2.3 班主任助理的引导帮扶
“班主任助理”指的是选拔思想政治素质好,学习成绩优秀,有较强工作能力的高年级学生,协助班主任对本班级新生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进行引导帮助和组织管理。每位班主任助理必须明确职责、提高认识,为了避免对新生引导教育的随意性,还要对班主任助理进行系统规范的培训工作。班主任助理与新生年龄相仿、经历相似,他们以高年级学长的身份出现,和学生的地位是对等,作为成功的过来人他们能经常深入学生中间,及时掌握学生的信息,直接、具体、有效的给予学生关怀疏导,容易被学生接受。他们的思想观念、学习方法、对待生活的态度和自身的良好素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起到了良好的榜样示范作用。通过“以高带低,以老带新”,在师生之间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高职院校的专业学习、教学方式是以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高职院校的辅导员、班主任首先要对高职院校教与学的过程特征有所了解,从大一阶段就引导学生了解高职院校“以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指导思想,努力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真正向学生投入爱心和情感,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指导学习方法,为以后的具体辅导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姚红霞.从辅导员角度做好大一新生管理工作[J].新西部,2012(6):134.
大学生新生入学培训方案范文2
关键词 大学新生 职业生涯规划 入学教育
大学新生入学阶段是大学生从中学到大学身份过渡和角色转变的重要阶段,由于环境的变化,新生在这个阶段遇到了各种适应问题和发展困惑。传统的新生入学教育不能很好的解决新生存在的问题。适当地对新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助于帮助新生更好地认识自我,进行自我定位,确立职业发展方向,科学规划大学生活,增强学生就业能力。
1 大学新生入学时面临的问题
刚刚跨入大学校园,面临着与以往截然不同的学习生活环境,在全新的环境里接触了不同的人,不同的事。在自己的学生和生活中遇到了不少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不能很好地认识自我,角色变化不适应
大学新生普遍具有了解自我、认识自我的愿望,但是缺少自我探索的科学方法,导致大学新生对自身兴趣、性格、需求、价值观认识不清,造成自我定位困难。不确定自己性格、兴趣、能力是否与所学专业匹配,不知道如何调整状态取长补短适应环境。新生进入大学角色发生了很大转变,进入大学的学生在中学时都是班上尖子,一直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称赞,心理上有一种优越感。从中学的高材生到高校的普通学生转变,很多学生无法自我认同,对自己缺乏正确而全面的认知,不适应这种角色变化。
1.2 对专业认识较少,不适应大学学习方式和管理模式
大部分大学新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对专业认识不清,填报志愿受家长意愿、社会环境影响较大,还有很多学生经过专业调剂被录取,导致新生入学后发现所学专业与自己意愿偏差很大,出现对所学专业倦怠、厌学等现象。大学的学习内容更丰富,专业性更强,不仅有科学文化知识,还包括专业技能训练与综合素质提高。大学学习更强调独立思考和自学提高,和中学学习方式相差很大。大学的管理相对松散,不同于中学的严格、集中的管理,更加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制力较弱的学生出现了纪律松散、行为散漫现象。
1.3 没有明确目标,缺乏学习主动性
在中学时,学生的目标就是考上大学。而很多新生,走进大学后,不知道该做什么,如何做。只知道以后找个好工作,并不知道什么是好工作。总是认为毕业工作离自己很远,对自己专业的发展,与专业相关的职业没有认识,不主动去了解。同时,大学新生什么都想学,但是不知道学了对自己有多大帮助,因此,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就很容易放弃学习,不主动解决问题。
2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中引入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
2.1 传统新生入学教育的不足
传统的新生入学教育包括校规校纪教育、安全教育、专业认知教育,这些内容远不能满足新生入学阶段的需求。传统的入学教育教育方式单一,一般以讲座和学生自学为主,没有考虑新生的特点和需求。传统的入学教育一般在军训期间就完成了,也就一个多月的时间,而新生的问题短期内也不能完全暴露。当前大学新生,思维活跃,个性张扬,自我成长需求强烈,同时自控能力较差,急需有效合理的入学教育,便他们尽早适应大学生活,树立目标,并付诸积极行动。
2.2 引入职业生涯规划使大学新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分析自我
大学学习生活需要较高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大学新生对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没有正确的定位,不能主动学习。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学生对自己的性格、兴趣和潜在的优势有一个客观全面的了解,对周围同学有一定了解,使其完善自我认知,对自身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评价,规划大学生活,充实地度过大学时光。
2.3 引入职业生涯规划使大学新生较好地认识专业,适应大学学业要求
大学入学后,学生再转专业的可能性较小,只有加深对所学专业的认识才能充分发挥能动性,较好地学成大学学业。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帮助新生进行职业认知,使新生对所学专业不同工作的特点、要求、回报、发展机遇等有所了解,同时,加强学生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的认识,初步了解将来所从事的职业方向,为制定从业目标打下基础。
2.4 引入职业生涯规划使大学新生确立职业发方向,树立奋斗目标
大学新生对毕业、就业、职业、事业基本没有了解,感觉这些离自己很遥远。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大学新生对影响自身职业生涯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和综合评定,发掘自身的个性特质,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充分认识所学专业,及时调整自己和环境的关系,确立职业发展方向,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增强大学新生自身发展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3 引入职业生涯规划完善新生入学教育
3.1 跟踪大学新生思想变化,延长入学教育时间
大学新生入学时面临各种不适应等问题,同时,他们自己也在探索如何适应,他们对大学的认识不断改变,思想也会出现波动。只有跟踪他们的思想变化,不断调整入学教育内容和方式,适当延长入学教育时间,才能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新的环境,调整自己的学习,更好地完成学业。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入学一个月内,主要开展短期适应教育,通过参观讲解介绍学校校史校情,介绍校规校纪,进行安全教育。发放专业培养计划,使学习了解专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等内容。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大学规划,布置“我为什么上大学,我的大学规划”主题作业。第二阶段是大学第二个月到大一结束,开展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确立职业方向。
3.2 全程渗透职业生涯理念,培养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90年代才传入我国,起步晚,全程化、系统化程度不高,大学生普遍缺乏生涯规划意识,大学新生更甚,部分学生认为生涯规划就是找工作。因此,针对新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时,应不仅仅是课堂和讲座,应把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贯穿到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大学期间,同时,特别注重在新入学教育阶段进行教育。针对大学新生开设职业生涯测评与咨询系统,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开展职场角色体验活动,使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有正确的认识,建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3.3 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针对性,增强新生专业认识
基于霍兰德的职业性向理论,根据大学新生不同的职业性向归属,结合所学专业,有针对性地对大学新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兼顾大学新生个性发展的需要。针对工科专业新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时,要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资源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在实践中加深对专业的认识。围绕如何适应大学生活的问题,进行广泛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指导学生制定专业学习计划等行动方案。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大学新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时,要注重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鼓励大学新生不断进行尝试与探索,在不断探索中了解社会,熟悉职场规则,增强专业认识。
3.4 注重教育效果,创新新生入学教育形式
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入新生入学教育,不仅要帮助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还要使学生认识自我,认识专业,确定职业方向,树立奋斗目标。教育内容增多,单纯地依靠知识传授不能很好地达到目标,使学生受益。为增强入学教育效果,一定要创新新生入学教育形式,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和教育手段,给学生带来情感上的体验和感悟。增加体验式教学活动,通过“模拟招聘”等活动加强学生对就业的认识。开展新生职业素质拓展培训,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等。开展团体心理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学习能力。举办各项主题活动,如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名人沙龙等活动,可以在学习生活中营造更加浓厚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氛围。
新生入学教育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大学期间的学习态度,进而影响到学生就业质量、职业发展。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入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有助于帮助新生更好地认识自我,确立职业发展方向,科学规划大学生活,增强学生就业能力,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曲振国.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 林艳新,丁华.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与管理[J].辽宁教育研究,2005(5).
大学生新生入学培训方案范文3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problem for freshmen's adapting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obvious, causing the attention of majority of education workers. The paper constructs trinity's freshmen adaptability education system engineering integrating with perfecting work system, carrying out five projects counselling and taking four feasibility measures to help freshmen better pass adaptive phase.
关键词: 大一新生;适应;工程
Key words: freshmen;adapting;engineering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5-0231-03
0 引言
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而大一又是四年的关键,大一能否顺利度过适应期,不仅关系到大学四年的发展,而且对大学生毕业以后适应各种环境、处理好人生道路上遇到的问题等都具有重要价值。因此,构建大一新生适应性教育系统工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关研究表明,大一新生适应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因独立生活不适应产生焦虑感;因人际关系不能适应产生孤独感;因中学的优势消失产生自卑感;因理想化与现实性落差产生失望感;因学习不适应产生苦闷感;
因奋斗目标不明确产生迷茫感;因学校管理制度不适应产生空虚感等。针对大一新生适应突出问题,大学新生的适应性教育不应该,也不可能是零散进行的,而应该建立具有系统性、整体性特点的集组织机构、教育内容、可行性措施三位一体的新生适应性教育系统工程。
1 完善工作体制,提高教育覆盖率
新生适应性教育要充分发挥学校、院系、学生“三位一体”的工作体制作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要制定新生适应性教育工作整体方案,对学院辅导员、班主任、学生骨干等分层次进行新生适应性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系列培训,加强工作的指导与落实,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各学院(系)学工办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指导下,主要负责组织本院(系)的新生适应性教育工作,指导本院(系)的班主任和学生社团开展有关新生适应性教育方面的活动。
学生骨干队伍开展朋辈宣教。学校在学生团体(主要是高年级)中招募和选拔一批学生骨干作为“阳光志愿者”,各班设有心理委员,心理协会设有朋辈咨询员,他们皆以朋辈的身份开展新生适应性教育宣传活动,以助手的身份协助老师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助人自助的作用。
以上这三支队伍互相配合、互相支援、有机结合,形成了涵盖学校、院系、班级、社团在内的完整的工作网络和体系,增强了教育的辐射广度和强度,使每一位新生同学能得到及时有效地指导和帮助。
2 开展专题辅导,强化教育针对性
2.1 加强学习指导,使新生掌握大学学习方法 通过举办专业讲座、学术报告、新老生学习交流会等活动,指导大一新生认清大学学习特点,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提高其自主、独立学习的能力,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要加强专业知识教育,增强专业认同感,从而安于专业,愿意钻研,实现及早主动地适应大学的专业学习。还要让学生懂得专业学习与能力培养的关系,在专业学习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2 加强职业规划教育,帮助新生及早确立新的奋斗目标 职业生涯规划步步为营才能步步为赢,因此应指导大一新生新生从入学开始,就要寻找适合自身发展职业所需知识、技能、兴趣、爱好等,给自己尽早进行明确定位,克服“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松劲心理,结合自身的实际,确立自己在大学阶段的各级目标,包括长远目标、中期目标、学年目标和学期目标。要指导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与方法。
2.3 加强人际交往指导,帮助新生建立新的人际网络 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有利于新生有效地应对新生活改变导致的种种压力,顺利地度过适应期。要指导新生掌握人际交往、人际沟通的技巧,如交往要主动,要真诚、讲信用,学会谦让,积极关心别人,学会赏识与赞美,善于倾听,摆脱以我为中心倾向,对一些不拘小节的人,要学会容忍。与同学发生不快和矛盾时,应通过换位思考来冷静处理。要关心热爱集体,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有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人就有了支持的力量,心情才能愉快。
2.4 加强角色适应指导,帮助新生超越自卑,拥抱自信
指导大一新生正确进行角色定位,逐渐接受从中心角色向普通角色转变的事实,适当降低对自己的期望值,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对于自己的缺陷要进行合理归因,分清哪些是环境的变化或自己基础薄弱造成的?哪些是自身能力所致?在看到自己不足的同时,要树立克服不足的信心。要学会正确比较,恰当地正确认识、评价自我,扬长弃短。
2.5 加强情绪调适指导,帮助新生合理宣泄不良情绪 大一新生在适应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各种负性情绪,为防止长期被负性情绪所困扰,应教给他们情绪宣泄的有效方法,如合理认知、向他人倾诉、哭泣、运动、转移注意、升华等,使新生及时、适度、合理地宣泄负性情绪,从而获得心理平衡、恢复正常心境。
3 采取可行性措施,提升教育实效
3.1 抓好新生入学教育,上好新生适应性教育第一课 及时开展新生思想状况调查和新生心理状况普查工作,把握大学新生入学后的适应问题种种表现,全面掌握每一位新生的基本情况,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度过适应期。要明确入学适应的重要性,要将入学适应的指导贯穿于入学教育的全过程,通过多种渠道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大学,熟悉大学环境。比如,通过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为学生提供学习和生活指导,不断培养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态度。授课教师和辅导员应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辅导,引导学生适应大学学习,树立远大志向。另外,还可以安排一些思想进步、有热情、综合能力强的高年级大学生作为辅导员助理,协助辅导员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或者请一些社会阅历丰富的高年级学生举办讲座、沙龙等,介绍他们的经验,为新生更快地度过适应期提供借鉴。
3.2 加大宣传力度,积极营造浓厚校园文化活动 充分利用网站、校报、广播站、电视台等宣传媒体,广泛宣传新生适应基本知识,开辟新生适应教育专用宣传栏。每年九月至十月,举办以新生适应为主题的心理健康宣传月活动,帮助新生更快更好地度过适应期。通过宣传展板、专题讲座、心理沙龙等形式,大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校园活动是帮助新生适应新环境的有效载体,恰当地开展一些积极、健康、向上的活动,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接纳,通过活动也可以拉近学生的距离,增进师生之间的沟通。在活动中还可以产生一支既有群众基础又有工作能力的学生干部队伍,为学生工作的开展架起一座桥梁。同时,可以为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发挥特长的平台,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激发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在此基础上,还能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帮助他们充实自己的大学生活,让他们感到大学校园不是象牙塔,而是一个真实的生活世界,要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3.3 创设“多层辅导体系”,提升辅导效果 大学新生的适应问题不是个人独有的,是成长中的一段经历,它具有相似性、普遍性和暂时性特点。因此,创设多层辅导体系,以团体辅导为主,个案辅导为辅,朋辈辅导为重要补充,既有利于发挥团体辅导的经济性、参与性的优势和朋辈咨询助人自助优势,又可以重点关注个案,因材施教[2]。
3.3.1 大力开展团体辅导 团体心理辅导是高校解决大学新生入学适应问题可以采用的有效方法。大量研究证明: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改善成员入学适应过程中的精神症状;可以帮助新生了解自我、形成积极的自我形象;有助于新生获得新的社会支持,提高个体的安全感,形成积极的交往体验和交往品质;可以帮助新生明确大学学习的特点与规律,增强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有助于新生认识自己的职业价值观与职业兴趣,进一步明确自己学习、生活与职业的目标,帮助新生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与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新生缩短入学适应的时间,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3][4][5]。
新生适应性团体辅导可以以班级为团体进行,如“相亲相爱一家人”、“走过分水岭”、“新生活、新起点”等。也可以针对新生适应过程中出现的带有共性问题分不同团体进行辅导,如“学会学习”、“我的未来不是梦”、“拓展你的人际关系”等。
3.3.2 扎实推进个别辅导 团体辅导可以解决新生较为集中的适应问题,而个案辅导一般是“补救性”或“治疗性”的,通常是学生意识到自己有不适应问题,但无法依靠自我调节加以克服,因而主动前来请求帮助。教育者要根据个案实际情况,制订相应辅导方案,提高学生对问题的认知,提出解决问题的技巧,纠正新生不良心态,从而防止问题重现。
3.3.3 积极推广朋辈辅导 与专业心理咨询相比,朋辈辅导具有鸿沟小、防御低、共性大、互动强等特点,它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从课堂延伸到大学生生活之中,可以有效缓解现实中对辅导人员的需要,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和推广价值。
由于朋辈辅导员本身就是一名普通的学生,他们与新生同处于一个年龄阶段,有着相同的生活环境,相近的成长经历以及相似的知识背景,曾体会和感受过新生的心理困扰,与新生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并容易与之产生共情,从而能够及时地触及新生内心的实际问题,为及早发现和诊治新生心理疾患提供信息和帮助。
新生朋辈辅导员的选拔,主要由高年级优秀学生干部、心理协会朋辈咨询员和各班心理委员组成。通过分层次培训使他们掌握团体辅导、朋辈辅导、心理素质拓展活动等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朋辈辅导工作队伍素质,使新生适应教育工作的触角真正深入到同学中间[6]。
3.4 实施新生助跑“六个一”工程,强化落实 新生助跑“六个一”工程,即指导新生阅读一本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编印的新生适应知识手册,安排聆听一场适应性讲座,组织一个“走过分水岭”班集体团体辅导工作坊,开展一次心理普查、组织一次新生适应主题班会、进行一次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实施新生助跑“六个一”工程旨在全方位、立体化对新生进行实用性教育和帮助,强化实施落实,帮助大一新生成功渡过适应期,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为四年大学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新生助跑“六个一”工程的实施,要抓好组织指导与检查督导,防止走过场。要坚持短期教育与长期教育、全面教育与重点教育、教师教育与学长教育、引导教育与自我教育、日常教育与生活关怀相结合,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团学活动、发展规划教育、基础文明教育和学习型社区建设等,帮助大一新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端正心态,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学习动力,更好地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蔺桂瑞,杨芷英.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生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于晓波.高校新生适应问题及辅导策略[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48-50.
[3]叶玉清.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新生适应入学的作用[J].黑龙江教育,2004:43-44.
[4]吴凯,葛利云.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新生适应期的运用与研究[J].考试周刊,2012:(15):159-160.
大学生新生入学培训方案范文4
【关键词】口腔卫生;健康知识,态度,实践;对比研究;学生,医科
【中图分类号】R179 R780.1 B84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817(2011)09-1042-04
WHO将龋齿和肿瘤、心血管疾病并列为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三大常见病,牙周疾病更是造成成人失牙的主要原因。学生时期是口腔疾病发病的高峰时期,也是健康观念与行为的形成期,健康教育可促使学生获得口腔保健知识,建立口腔健康新观念,从而提高学生自我保健能力,预防口腔疾病发生,为保持终生的口腔健康打下牢固的基础。为了解大学生口腔卫生状况及口腔卫生知识、态度、行为情况,为学生在校期间针对性地开展口腔常见疾病的防治工作准备基础资料,从而制定较为系统、因人而异的口腔健康教育计划,全面提高在校学生口腔健康水平。笔者分别在2004年和2008年组织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部分医务人员为安徽医科大学新人学的528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采取整群抽样法,抽取安徽医科大学2004年9月新入学的学生2557名,年龄为16~25岁,平均(18.88±2.73)岁。其中男生1370名,女生1187名;农村学生1433名,城镇学生500名,城市学生624名。2008年9月新入学的学生2723名,年龄16~26岁,平均(18.69±1.15)岁。其中男生1333名,女生1390名;农村学生1828名,城镇学生426名,城市学生469名。
1.2方法问卷设计参考第2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18岁组口腔调查问卷并进行调整与修改。调查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一般情况、口腔卫生知识、口腔卫生态度、口腔卫生行为。参加调查人员4名,均为附属口腔医院专业技能水平较高的执业医师。调查前经过调查方案学习与培训。口腔调查问卷当场发放、填写、检查、回收。
1.3统计方法采用EpiData3.02软件建立数据库,各项数据由专人负责输入,调查数据输入采取双录入方法。所有数据经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
2.1口腔卫生知识
医科大学新生在含糖饮料对牙齿有危害、吃甜食易患龋齿、牙齿健康与保护有关、口腔疾病对全身健康有危害、牙龈炎时刷牙出血知识正确回答率均在90%以上,对于刷牙可以预防牙病、氟化物可以防龋、每年应进行口腔检查及定期进行口腔检查认知正确率在80%~90%之间,而对于漱口并非是保护牙齿清洁最有效的方法、牙菌斑是龋齿的发病原因、牙周疾病会造成牙齿脱落的正确回答率分别为65.3%,65.1%和70.9%,对于牙齿不好的危害、龋齿发病原因及刷牙出血原因的正确率分别为52.6%,55.6%和49.7%,知道窝沟封闭可以预防龋齿的学生只有36.0%。
对2004年及2008年医科大学新生的口腔卫生知识正确率进行X2检验,结果显示,在对于含糖饮料对牙齿有危害、刷牙可以预防牙病、氟化物可以防龋、牙周疾病会造成牙齿脱落及龋齿的发病原因的认识上,2008年的正确率有所下降;而在对于漱口并非是保护牙齿清洁最有效的方法、牙齿健康与保护有关、要定期去看牙医及牙齿不好的危害的认识上,2008年则有提高。男生在刷牙可以预防牙病及氟化物可以预防龋齿的正确回答率高于女生,女生在漱口并非是保护牙齿清洁的最有效方法、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牙齿不好的危害、龋齿的发病原因及刷牙出血的原因方面正确率高于男生(P值均
2.2口腔卫生态度对医科大学新生口腔卫生态度进行分析发现,43.3%和51.7%的医科大学新生分别认为药物牙膏和含氟牙膏预防龋齿最好;39.4%和59.6%的学生分别认为早晨和晚上刷牙最好;认为每天应该刷牙2次和3次的学生分别为79.3%和16.2%;60.8%的学生认为发现龋齿应该立即就诊。而1.3%的学生认为可以不予理睬;不去医院检查口腔问题中36.7%是因为认为口腔问题不是严重疾病;而因为经费问题和时间问题的分别是17.8%和45.6%;有25.8%,66.4%和7.8%的学生分别从媒体、书本及专业口腔健康教育中获得口腔保健知识。
2004年与2008年相比,除在选择何种牙刷最好的几种态度分布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之外,其他口腔卫生态度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2.3口腔卫生行为
每天早晚都刷牙及餐后刷牙的学生分别为63.7%和3.4%;8.4%的学生每次刷牙时间在3min以上:74.4%的学生横刷和竖刷结合;35.5%的学生选择在2个月以内更换牙刷;92.2%的学生餐后漱口;68.7%的学生睡前进食;42.7%学生使用小头软毛牙刷;使用药物牙膏、含氟牙膏、药物加含氟牙膏的学生分别为9.2%,25.2%和19.8%;选择牙签和牙线的学生分别为17.1%和2.1%;24.2%学生偶尔进行口腔检查且2.5%学生定期进行口腔检查;47.0%的学生接受过1~2次口腔健康教育。
2004年与2008年相比,除刷牙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之外,其他口腔卫生行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更换牙刷频率、睡前进食、牙膏选择、定期口腔检查、牙痛对策及接受过专业口腔健康教育行为方面在不同生源地之间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3 讨论
1970年WHO提出,口腔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使人们认识并能终身保持口腔健康,是以教育的手段促使人们主动采取有利于口腔健康行为,如通过有效的口腔健康教育计划或教育活动调动人们的积极性,通过行为矫正、口腔健康咨询、健康信息传播等,以达到口腔健康行为的目的。目前,我国人口龋齿患病率和牙周疾病患病率维持在较高水平,青少年口腔卫生习惯正确率较低。《中国口腔卫生保健工作规划》(2004-2010年)中提出,到2010年中小学生口腔保健知晓率农村达到70%,城市达到90%;有效刷牙率农村达到60%,城市达到80%。而学校口腔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口腔健康水平的有效措施,也是完成我国2010年口腔保健目标规划的必要保证。
3.1医科大学新生口腔卫生知识误区和盲区研究发现,大学生口腔健康知识的掌握与健康行为存在不均衡现象,对口腔保健知识存在盲区及误区。如何将预防龋齿和牙周疾病的正确知识传授给学生,并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提高大学生口腔健康水平,是当前工作的重点。医科大学新生健康知识及健康行为正确率较高,但健康的口腔卫生习惯比例较低。姜刚勇等研究发现,虽然医学生健康知识掌握较好,但实践率较低,健康行为与健康知识差距最为显著。本研究发现,大多数学生口腔健康知识的获得多来自于书本,只有7.8%的学生从专业口腔健康教育获取。有2.5%的学生选择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与张颖等研究结果相似。医科大学新生对口腔健康的一般性知识知晓率较高,对专业性知识了解有限。马晓伟等发现,34.0%的大学生不知道什么是牙结石,48.0%大学生不知道什么是洁牙。刘忠民等调查显示,有69.2%的学生认为吃甜食会危害牙齿。牙线是清除邻面菌斑的工具,但仅20.0%的医学生会偶尔使用牙线,可见牙线使用的普及程度较低。
大学生新生入学培训方案范文5
关键词:助理班主任制度;认可度;研究分析
前言:
近年来随着泸州医学院的不断扩招,按照教育部规定的师生比例1:200设置辅导员,结合学校自身所具备的师资力量不足与辅导员精力有限的客观实际,辅导员制度已不能满足新生的适应性需要。为更好的做好新生管理工作,2008年新生助理班主任制度在泸州医学院应运而生。助理班主任制度不仅是一创新举动,而且在学校新生管理工作及辅导员减压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一 运用现状
据目前情况显示,助理班主任制度由学校各二级系办自行组织开展,学校未出台统一的相关制度。在产生方式上,主要是通过本专业的高年级同学自荐和辅导员面试来提名产生。选拔过程中对助班本身也有一定的要求,比如:获得奖学金、担任学生干部等都会作为参考标准。最后进行面试,面对面交流并综合前面的因素选拔出适合担任助班一职的优秀人才。较少系办存在由学生科科长进行直接任命的情况。在工作内容上,首先是帮助新生适应新环境。生活上,帮助新生办理好入学的相关手续,带领他们熟悉校园,结识新同学,并给予生活指导,让他们能更好的开始新的生活;情感上,对首次离家或思乡心切的新生给予安慰,与他们畅聊以排解其孤独之感;思想上,帮助其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定位,与他们分享经验,使其调整好心态迎接大学生活;学习上,面临自主学习的大学学习生涯,助班都有意识的引导他们改掉中学期间完全依附于老师的教学的习惯,培养新生学会独立思考、自主安排学习的意识。其次是指导班级活动。组织新生参加班级活动,让本班同学相互认识、熟悉,增进班级凝聚力。此外,指导组建班委。协助完成班委的选举,鼓励新生各显风采,锻炼自己的能力。在激励机制上,大部分系办有相关的评优或加操行分,甚至奖金的鼓励。而有的系办则没有相应的奖励措施,导致助班缺少激情没有责任心,助班制度也只是流于形式。
以上各方面因各系办要求不同而存在差异。时间上有的持续一年,而有的仅仅持续刚入学的那一个学期;内容上有的很重视常期开展助班培训,有的只负责让其传达必要的信息。助班作为师生间的直接桥梁,也是新生交心的良师益友,在辅导员与新生间扮演着特殊角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的操作方式以及不同的关注程度下,其结果就是,不同系办新生助理班主任制度认可度存在较大差异。
二 调查对象与方法
1.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按年级、性别、专业等分类抽取泸州医学院在校大一大二学生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835份。其中男生237人,女生598人,有效率83.5%。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按一线授课、分管学生工作等分类抽取泸州医学院教职工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50份,收回问卷40份。其中一线授课28人,分管学生工作12人,有效率80%。
2.信息收集方法。
(1)调查问卷(自编)法 在参考了大量的国内外相关文献[1-2]、书籍及访谈学校负责学生工作的职工的基础上,设计了问卷"新生助理班主任认可度情况调查表"。调查表COMMUNITY各题项0.703,特征值1.023,Cronbach's α系数为0.818,采用专家评定法对内容效度进行检验,一致认为该调查表反应了新生对助班制度感知的基本内容,研究样本具有代表性,用于老师及学生的问卷均能有效的进行测量。具体实施,即主要集中于对在校的大一年级及大二年级的各专业学生进行随机抽样分发问卷,对学校教职工进行随机抽样分发问卷,在完成答卷后由科研小组成员进行收集整理。后期剔除无效问卷,有效问卷则采用软件EPIDATA3.1、SPSS11.5 for window 进行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访谈法 对学校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职工(如辅导员、科长等)、从事一线授课的老师、学校新生进行访谈,将他们对助班工作内容的认可度、建设性意见等相关看法做记录。在科研研讨会上小组成员依访谈对象的工作性质、工作年限、新生所属系办等类别对信息汇总整理。
3.互联网 利用QQ群或讨论组进行认可度的调查,并记录下参与调查的人数与认可度的概况;利用飞信拟定一些简单问题如"请你对你身边的助班进行评分?(使用Lik-ert量表5级评分,从完全不满意到完全满意),记录下回复的信息与看法;在微信上进行语音聊天,询问周围上线的人对助班认可度及改进的意见等,并对代表性信息进行整理。
三 结果与分析
据表一和表二可知,63.7%的新生及多数教职工对助理班主任制度感到满意,认可度的专业性相关性不显著,一致高度认可助班制度。肯定者主要集中于来自异地、女性新生及负责学生工作的教职工,维度上主要集中于助班的工作态度、工作理念和助班自身的素质。3.1%的新生和少数几个教职工对助理班主任制度存在不满,教职工的类型对助班的认可度相关性不显著(Sig.值为0.089)。否定者主要集中于性格孤僻、较自傲的新生及负责一线授课的教职工,维度上主要集中于助班的产生方式、助班的统一化工作内容及助班的强化培训。
**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1 level (2-tailed).
*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5 level (2-tailed).
(A成绩优异 B学生优干 C自荐并进行民主投票 D老师任命 E学生会班委等推荐 F上一届助班直接带领 G其他)
据表三可知,新生助理班主任产生时的权重系数与助班认可度上存在相关性。如,上表中二者之间的显著性水平Sig.值为0.000,即通过显著性检验,而且二者高度相关。也就是说接受原假设,认为民主投票与成绩优异是显著相关的。贯穿所有调查结果,从以下两方面对结果进行详解:
1.对新生助理班主任制度感到满意,认可度较高。
新生调查问卷显示,大部分学生对助班制度很满意。在反馈问卷表、访谈法及互联网的调查中,都涉及到了助班在生活中给予自己邻家哥哥姐姐的感觉,开导并帮助自己去解决烦恼的事;在学习上分享他们的学习经验,让自己学会自主学习;在情感上更是以长辈的身份做出客观公正的分析,让自己学会坚强的成长等等。这些同学不仅认可助班制度,而且还与助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一致认为很有必要在学校继续开展助班制度。在调查中并有45.4%的新生表示有意愿参加助班的竞选,让助理班主任制度开展下去,以帮助更多的大一新生。
老师调查问卷显示,多数老师认可此制度,对助班所应具备的素质及应加强提升的方面做出了说明。在大一新生的上课质量及生活作息等适应性方面肯定了助班制度。
2.认为新生助理班主任制度存在商榷,认可度较低。
综合调查新生及老师对助理班主任制度的认可度,其不满意方面主要为:
(1) 助班工作方式 助班在工作中仅仅是传达辅导员的安排、通知等一切都是以老师的意志为内容,做事完全没有自己的想法,工作方式过于形式化;平日里也不积极主动地与新生交流,甚至助班还时常摆架子,似以老师的身份以命令的语气进行交流,工作方式缺乏亲和力;助班只与班上的班委沟通交流,对部分新生特殊照顾,忽视其他新生的存在,工作方式中缺少公平对待。
(2) 助班工作内容 助班在工作中不够认真负责,不能善始善终,仅在开学初期出面解决一些必要性的问题,而后便不闻不问,工作内容单一化;生活中对新生完全不关心,班上举办的活动也不参加,只有在聚餐时才能见到助班的身影,助班根本不了解班上的动态和学生的变化,工作内容贫乏化;助班只是按部就班的指导班级的建设,对于班级CIS策划的确定保持严厉性的眼光,思想观念过于陈旧,工作内容刻板化。
(3)助班工作理念 助班有利用新生对自己的信任从中获利的现象。比如,向新生推销耳机、英语周报、各种学习资料等,然后从卖方获得分红(或直接是合伙人)。助班工作中存在利己主义,工作态度没有端正,没有做到为新生考虑,没有树立以新生为工作中心的理念。
(4)其他方面 由调查得:10.8%不曾知道助班制度,67.2%的被调查者不清楚助班的工作内容,什么是助理班主任制度?还存在新生认为助班就是辅导员老师的情况。学校对助班没有进行统一量化的培训与管理,使助班质量参差不齐。
四 完善方案
1.学校方面。
(1)不断完善助理班主任制度的规则章程,明确班主任职责。
古语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中国治国讲究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泸州医学院也以《学生守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来对学生进行规范化管理。以此类推,要实现以新生助理班主任制度来便于新生管理,利于减少辅导员的工作量,利于新生更快适应大学生活,利于缩小各班级之间的差距。必然要从根本制度上实现对新生助理班主任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明确化,使助理班主任职责清楚,做到奖惩分明。
在具体操作中,学校首先应将助理班主任制度正式纳入学校新生管理体系的一部分,把它作为学生科科长管辖下的核心工作内容。新生入校时在年级大会上向新生介绍助理班主任,让助理班主任名正言顺,名正则任大,任大则心在,心在办事才有成效。再则从制度层面上出台《助理班主任守则》,包括:明文规定新生助理班主任的产生机制(详见本方案设计学校方面(二))。工作内容机制:规定必须做什么,如,在新生入校后开学典礼前与新生进行见面(窜寝、开班会等方式),表明身份,留下联系方式等;另附禁止条例,如新生助理班主任不得以助理班主任的身份,向新生推销商品或以欺骗、强制等手段令其购买实物以谋利等。明确奖惩机制(详见本方案设计学校方面(四))。
(2)高度重视助理班主任的人员选拔工作。
从调查问卷可以看出:不同专业的新生对助理班主任要求的权重系数与侧重点不一。医学专业尤其是重本的新生对助理班主任的学习成绩较重视,而非医专业的新生则比较看重助理班主任在学生会、社团等方面的综合实力,但都要求助班拥有良好的自身素质。
助理班主任应该具有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熟悉学生管理工作、具备丰富的学生工作经验以及专业学习成绩优秀。助理班主任的选拔就是一个综合素质的选择。因此新生助理班主任的选拔应该顺从调查"民意",结合同学自愿申请,学生会、班委推荐,竞选上岗,然后通过老一届带下一届的方式实施。值得一提的是在竞选时,竞选者的成绩、在学生会和社团的综合表现以及对待这一工作的态度,应综合估量,因专业性质不同各占相应的权重系数。大力提倡学生党员竞选而并不以此作为决定性的因素。同时要给竞选成功的同学树立危机意识,考核中新生和老师对其工作有三次以上不满意就"下课"等措施,杜绝助班"一劳永逸"的思想。
(3)建立健全助理班主任前期培训机制。
新生助理班主任本身素质上就有所差别,加之各系办选拔时的权重系数不一,差异性就十分凸显。群体容易受到暗示和容易轻信。助班对于刚步入大学的新生来说,就是最初的熟悉人,助班的言行及思想都会让新生受到暗示,让新生轻信,很大程度上影响新生价值观等的构建。由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可以推定,新生个别的差异很大程度上即会造成班级之间的差别,据调查显示,同一个专业内部班级间大量存在班级凝聚力、学习成绩、活跃度等方面的差异。由此可见,为了缩小班级之间的差异,帮助新生全面优异发展自身综合素质,助班接收统一化的培训以提升自身素质是势在必行的。
前期培训应包括理念、职业素质两部分。首先应在新生助理班主任中树立助班即是新生朋友的意识,新生助理班主任不等同于辅导员,和新生之间不存在师生关系。应和新生多交流多谈心,全面把握班级新生的最新信息,这也是新生助理班主任制度较之于辅导员制度的优势。其次新生助理班主任应接收职业素质的培训。新生开学前,学校应统一组织助理班主任学习《助理班主任守则》,进行相应的解说,让助理班主任明确自己的职责所在,明确考核、奖惩制度,严格按照《助理班主任守则》的指导思想做事。还应要求各二级系办组织老一届助理班主任与新一届新生助理班主任的交流会,以及与辅导员老师之间的交流会等。
(4)完善考核考评制度和激励机制。
各系办间存在的奖惩制度不一也是造成当前各院系、各班级的新生助理班主任工作态度、工作方式不一的重要原因。为缩小各班级之间的差距,完善新生助理班主任考核制度、奖励机制十分必要。
对助理班主任的考核除了工作态度和工作效果外,还体现在班级的具体管理工作中。具体考核内容:工作计划、与班主任联系、与学生联系、工作态度、工作效果、工作总结。具体实施上,应依据新生助理班主任每学期的工作表现,进行量化表格打分制度。量化表格的评定者既应包括新生助理班主任带领的本班同学,也应包括新生的辅导员。为了督促新生助理班主任切身实践到新生的工作中去,落实新生助理班主任在辅导员与新生之间的桥梁作用。考核表中还应包括新生助理班主任下寝室的次数、解决新同学生活情感学习等方面的问题的速度与质量等微观问题;对新生助理班主任的整体印象评价、新生助理班主任的自身素质打分等宏观问题。人的行为是动机产生的结果,动机的外在表现形式。要想助班在工作中一直持续良好的工作状态,全身心的投入到新生的工作中去,相应有效的激励机制即是不容忽视的。综合各系办现有的奖励机制,针对物质上的奖励,学校应有一个范围的规定,不然易造成助班之间的心理不平衡,易于打击助班的工作积极性;针对精神上的奖励,学校应统一颁发奖励证书,由各系办评选上报优秀助班及各自的名额。除此之外,还可在学校广播台"每周一星"对优秀助班事迹等进行宣传表扬。
(5)不断加强定期培训、经验交流和分享体会。
不同院系、不同班级新生生源地的不同等原因,造就了各班级存在不同的突出矛盾与问题,不同的助班差异针对同一矛盾、同一问题的解决方法也不同,不同的解决方法带来的效果影响也是不同的。由此学校应对助班进行定期培训,以增加助理班主任的"专业素质",并让助理班主任及时了解学校时事,以便更好服务自己班级的新同学。针对不同矛盾与问题,大家一同讨论,取长补短,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举行经验交流更有利于矛盾、问题的解决,更好地提升助班自身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以更好的帮助新生分担解决烦恼。分享体验不仅局限于本专业内部,跨年级跨专业定期举行则更有利于新生状态的全方位把握。
2.助班方面。
助班自身最重要的是要树立正确的观念。正如上所述新生助理班主任要以"朋友"的身份与同学相处,不可存在"师生"观念。助理班主任较之辅导员的优势在于"平级"代沟小,与同学"同吃同住",可以24小时和新生交流,及时解决新生的生活、学习、情感等方面的问题。
树立"奉献自我"的观念。工作中以"为新生解决问题是我的荣幸"为动力源,以热情积极的心态去参与新生工作。当新生有疑问向自己提问时,要以"我很高兴"的口吻与心态进行耐心解答,并对解决问题进行适时的跟进。不能以自我的私利为目的,如在新生中找女朋友为目的,这是极不可取的。更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误导新生购买不需要的商品等等,要在工作中严厉杜绝利己主义。
树立"严于自我"的观念。回答问题要严谨,切不可信口开河。在访谈及互联网的调查中了解到新生助理班主任中存在一种现象:对于新生提问到自己不知道答案的问题时,新生助理班主任大多以"我也不清楚"的托词敷衍,不帮助新生查实或提供了解途径。有的甚至以自己的观点代表官方观点作为正确理论讲予新生,干扰新生的决定。针对这种现象助理班主任一定要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告知新同学,这个我也不是很清楚,并指明哪个部门能给出答案或自己真正了解后再进行解说。一定要言必行,行必果,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在新生中树立好的榜样作用。
3.新生方面。
作为新生,刚入校时大多还沉浸于中学时代,学习上对老师依赖,生活上对父母依赖。对于踏入大学的新生来说,最先接触的是助理班主任及辅导员老师,这就导致大部分新生将这种依赖思想投射到助班及辅导员身上,这种依赖的心态是极其脆弱的。
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活健全人格的基础,是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度过美好大学生活的重要保证。新生时期是大学生活的关键时期,健康的心态更应受到自身的关注。对于助班的引导或交流,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正能量吸收而不是全盘接受;对于遇到的问题应该树立以自己解决为主的观念,而不是一味的从助班那里索取解决方案。应从本质上认识:自己已是一名大学生,要学会自立自强,学会照顾自己;助班只是自己的师兄师姐,他们也有自己的学业有自己的缺点,应以与朋友分享的角度去与之交流或相处。
结论:新生助理班主任制度从整体上来说,缓解了辅导员工作任务繁重、无精力全面把握学生工作的局面;符合现代化科学管理的基本原理,使辅导员的管理教育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减少或避免了恶性打架事件的发生,便于开展深入细致的新生思想政治工作;树立了新生的榜样,引导其健康进入大学生涯;同时也有利于助理班主任自身素质的提高与能力的培养。但是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由此可见,完善的方案设计是势在必行的。
参考文献
[1] Fitch Trey Ed, Marshall Jennifer L Ed. Group work and outreach plans for college counsel [J].American Counseling Association,2012(9),328
[2] 胡淑蓉.浅谈高校学生助理班主任的培养与管理[J].教育长廊,2009,2(1):82
第一作者简介: 刘 秀,1976年5月,女,汉族, 2000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法学专业,学士,现供职于泸州医学院人文社科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第二作者简介: 杨丽军,1989年3月,女,汉族,泸州医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医事法学。
大学生新生入学培训方案范文6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
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并供人们阅览、参考、研究的专门机构。高校图书馆作为高等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高校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与师资队伍、实验设备共誉为学校的三大支柱,是学生的“第二课堂”,是广大师生开展教学、科研必不可少的“资料库”与“信息库”。新生入馆教育是高校图书馆的一项重要工作,有助于新生在最短时间内多方位地认知图书馆,减少利用图书馆的盲目性,激发读者的潜在阅读需求和利用图书馆的热情。
一、新生入馆教育的必要性
入馆教育可以促进同学们向自觉、自主学习型大学生转变。从中学到大学,同学们的学习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大学里所采用的是一种自主性、研究性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是鼓励受教育者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自主选择、主动探究。它强调受教育者亲身的实践和体验,而不能仅仅是通过课本和课堂获取间接的知识;更强调受教育者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而不仅仅是一般的理解和掌握。对刚进入大学的新同学来说,这是一种全新的、完全陌生的、在一段时间里比较难以习惯和适应的学习方式。入馆教育能够帮助新同学很快地掌握如何使图书馆为学习提供服务,轻车熟路、得心应手、及时充分地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从而迅速适应高校特定的学习环境。大学生要想牢固掌握专业技能,同时又有广博的知识,仅仅靠课堂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充分利用图书馆这个第二课堂,在茫茫书海中勤奋耕耘,这样才能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图书馆里有许多专业参考书,通过阅读,学生不仅可以巩固完善专业知识,而且可以获取课堂上涉及不到的知识与信息,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通过入馆教育,学生能了解图书馆的规章制度,自觉承担读者的义务。丰富的文献资源和现代化信息技术设备的优势使高校图书馆有着良好的学术氛围,入馆教育可以使同学们对利用图书馆的重要性有更深刻的认识,对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图书馆有初步了解,为他们向自觉、自主学习型大学生转变做好基础准备。更重要的是这种教育能够增强学生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的意识,帮助其掌握文检的基本方法,为其继续学习和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入馆教育的具体实施形式
图书馆的入馆教育形式与课堂教学相比,具有灵活性、主动性优势,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独立与创造精神。馆内工作人员要制定出适合于新生的简明扼要的培训方案,在组织形式、活动时间、活动规模、培训内容等方面都要作周密的安排,使教育活动能有条不紊地进行,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图书馆的基本情况,包括图书馆的性质、职能、馆舍大小、馆藏资源布局、服务手段与项目、人员配置情况、规章制度、图书分类法、图书排架知识等。工作人员要向新生特别强调书刊的借阅规则、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还要讲解如何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查询馆藏书目、电子期刊中外文数据库等。然后分批地、有秩序地带领新生到各部参观,分别由各部室领导负责讲解本部门的具体操作查询、阅览、借还书刊的全过程,必要时可做一系列的演示动作,使新生对图书馆的各项工作有个直观的感觉。随着网络化和数字化平台的发展,图书馆教育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借还书和规章制度的培训,在传统培训内容的基础上应增加图书馆新增的服务功能,达到使新生通过此次培训能有效而充分地利用图书馆的目的。
三、制作多媒体课件
为了取代人工授课,我们制作了“利用图书馆初步”多媒体课件光盘,帮助新生尽快有效地利用图书馆资源。内容包括:图书馆简介,联机目录系统的使用,对索书号的认识、如何在书库中找书。如何借还书、续借预约和查阅个人记录,文明读者要求,以及如何获得帮助,等等。将文字、声音、图片、视频、动画等用多媒体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对于操作性强的检索过程用视频片断演示并配以同步解说。课件的多媒体形式保证了在单位时间内提供最大的信息量,充分调动新生的兴趣,使其轻松完成图书馆技能培训,同时也避免了教师的重复讲解和因教师水平不均衡而导致的差异,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参观馆舍
为了让新生尽快对图书馆的布局有一个基本了解,我们组织了新生馆舍参观,通过参观,让读者在学习过图书馆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图书馆增加了具体的感性认识,增加了对图书馆的亲切感。同时通过参观使新生了解书库、阅览室的位置及馆藏情况,借阅方式。新生由馆员带领参观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区域,参观的线路和讲解词都经过反复推敲和统一。参观开始前,还向新生讲解参观安排,借书证的权限和密码,以及Email地址登记等事项。由于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节省出许多人力,馆舍参观采用一个小班一组方式进行,从而提高了参观效果。
多年的实践证明,搞好新生入馆教育,可规范新生的借阅行为,使他们在短时间内了解和熟悉高校图书馆,并充分地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让每位同学都能顺利地度过大学生活,走向社会。
高校图书馆是现代化大学的三大标志之一,是高等学校的文献情报中心,是文化资源的集散地,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机构,是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图书馆又是历史的、现实的百科全书,是有限课堂所学的延伸和扩展,是学校教学科研工作赖以开展的物质基础,是学生素质教育发展的前提条件。因而,图书馆对新生的入馆教育是发挥图书馆教育职能的重要体现。开展大学生利用图书馆的教育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而这项工作应从新生入学时就着手抓起,努力创新教育方式,为把学生培养成为21世纪合格人才作出高校图书馆的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康琴.再谈大学新生入馆教育[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
[2]连爱青.论高校图书馆的新生入馆教育[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