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区文化建设背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区文化建设背景范文1
【关键词】景区建设规划;地域文化;生态文明;兰州南北两山
1引言
兰州是中国西北地区的第二大城市和黄河上游资源富集中心,也是东西部交流合作和联系中亚、欧洲、中东及南亚次大陆的重要通道,属于国家重点生态工程治理区,战略地位极其重要[1]。特别是目前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的提出,为兰州市不断增强经济辐射和带动能力、加快实现经济转型和跨越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契机。
兰州是一个典型的河谷盆地型城市[3],黄河呈东西向贯穿市区全境,构成城市环境的主脊,南北两山作为南北向界面,将城市限定在带状空间内。“两山夹一河”的地理格局,很好地体现出山水城市中的“边缘效应、闭合及尺度效应、豁口及走廊效应”[4],是将兰州建成独具特色城市的物质基础[5]。兰州南北两山生态建设与城市发展息息相关,不仅反映在建设规模与空间布局上,也反映在景观品质、文化内涵、服务功能和生态经济等多层次的需求上[6]。随着兰州在我国西北地区战略地位的不断提升,其城市职能也由工业重镇向西部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与集散中心等复合型职能转变,对城市形象、生态环境、旅游服务等功能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7]。兰州南北两山生态建设已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绿化建设,而成为提升两山景观质量和丰富两山文化内涵的多功能综合性建设[8]。2014~2015年,本项目组受兰州市南北两山环境绿化工程指挥部委托,在多次实地踏勘的基础上,从区域自然环境分析着手,结合兰州未来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地域文化特色,从城市整体风貌层面提出未来两山景区建设总体规划。这对于提升兰州城市形象、丰富兰州文化内涵、保障兰州社会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2生态限制性因素与地域文化特征
2.1自然环境概况与生态限制性因素分析
兰州地处甘肃省中部,位于北纬35°34′20″~37°07′07″,东经102°35′58″~104°34′29"之间。东西黄河穿城而过,蜿蜒百余里,南北群山对峙,层峦叠嶂。地质构造属祁连山东延部分。黄土山地、梁状丘陵及河谷川台阶地共同组成支离破碎的地貌单元。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72%,地形相对高差在150~300m之间,坡度一般在25°~35°之间。其中,南山区海拔1560~2171m,坡度由东向西逐渐趋于平缓。北山区海拔1545~2052m之间,地势由西北向东南方向倾斜,水土流失严重。兰州属于半干旱温带草原气候,年均气温9.8℃,≥10℃的积温为3242℃,无霜期179天,年平均风速2.8m/s,年均降水量326.8mm,蒸发量为1437.7mm,其中南山区属于干旱草原地带最北端,是甘肃省400mm降水的临界线;北山区属于半荒漠地带,年降水200~300mm。兰州过境水资源比较丰富,南北两山生态建设用水全部取自黄河水。兰州地下水含盐量高,多为苦咸水。地表水资源匮乏,大部分属暴雨洪水。地带性土壤为黄土母质上发育而成的灰钙土。南山多为暗灰钙土和典型灰钙土,北山为淡灰钙土。暗灰钙土有机质含量在2.5%以上,典型灰钙土在1.5~2.5%,淡灰钙土小于1.5%。降水、植被类型、母质、海拔高度及坡向等对土壤水分和养分分布有重要影响[9]。兰州市自然植被以干旱草原和荒漠草原为主,种类贫乏。天然植被以禾本科、菊科植物为主,其覆盖度阴坡在30~50%,阳坡在20~40%。常见的有锦鸡儿类、中国枸杞、蒙古莸、红砂、白刺、霸王、碱蓬、蒿类、骆驼蓬、本氏羽茅、黄花补血草、芨芨草、野韭菜、莳萝蒿、阿尔泰紫菀等,人工栽植的树种有侧柏、刺槐、柠条、红柳、紫穗槐、沙枣、白榆、油松和一些经济果树[10]。
2.2地域文化特征与特色文化品牌建立
黄河文化、丝路文化、民族文化涵盖了兰州的地域文化特征,反映了兰州的形成和发展,继承了兰州的历史与文脉[14]。首先,黄河文化形塑了兰州文化的灵魂,荟萃了陇原黄河流域文化的精华。兰州自古就是农牧重地,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以及作物栽培均凝聚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反应了黄河文化的源远流长和蓬勃发展,与中华核心文化一脉相承。其次,兰州是丝绸之路重要的交通要道和商埠重镇,为贯穿华夏东西版图的交通要塞,成为横跨2000公里、连接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张掖大佛寺—永靖炳灵寺—夏河拉卜楞寺等著名景点的丝绸之路大旅游区中心。霍去病西征传说、左公柳依然长青、将军柱的历史叙述、反弹琵琶和飞天雕塑等文化遗产,均展现出丝路文化的魅力,衍伸出形态迥异而又和谐共生的文化图景。再次,兰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历史上羌、西戎、匈奴、鲜卑、吐蕃、党项等古代民族都曾在这块土地上留下足迹,兰州现有36个少数民族,民族风情多姿多彩,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兰州又是多宗教交融共存地区,汉传佛教、藏传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在这里和谐并存,具有鲜明的宗教融合渗透氛围。甘肃人文文化源远流长,著名历史人物不胜枚举。汉代大将军霍去病、卫青、张骞、班超,汉唐名僧法显、玄奘,清代刘一明、林则徐、左宗棠、谭嗣同等,都曾与甘肃和兰州的历史紧密相关。
可利用遍布两山的农田,尤其是七里河与西固区南侧梯田,栽培种植黄河上游极具特色的作物,如兰州的百合、永登苦水的玫瑰、白兰瓜、白凤桃、冬果梨、软儿梨等,突出陇上人家特色,展示农耕文化魅力。配套建设特色农耕体验园、桃花园、牡丹园等,在创造两山恢宏景观的同时,形成兰州特色文化品牌。规划应当尊重历史,利用当地传说与历史故事大力宣传兰州人文文化。将当地少数民族建筑、风俗、歌舞和服饰等符号化,并与旅游、度假、民俗体验相结合,尊重宗教多元文化发展、对立和包容,促进民族文化和谐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建,必将进一步推动兰州的人员流动和文化交流,为中华文化传承、文化传播和文化创新提供新的契机。
3兰州南北两山景区建设规划
3.1景区建设规划原则
“甘肃绿化看兰州,兰州绿化看两山”,兰州在甘肃生态屏障建设中具有战略性、典型性和示范性地位和作用。按照中心城区南北两山的资源特征和市场需求,要充分考虑行政区划进行规划分区[15];以核心资源带动周边,以市场带动发展;突出兰州“山—水—林—城”特色,使两山旅游资源与城区、黄河有机融合;最大限度地增加地表植被覆盖,防治水土流失和风沙蔓延。本规划的总原则可概括为如下四点:
(1)尊重自然,科学布局。虽然黄河穿城而过,但水资源配额有限,不能无限制扩大。两山生态环境建设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环境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土地利用与水资源等相关因素,因地制宜地确定合理的建设目标与规模,确保规划建设的可操作性。
(2)合理利用,良性循环。大规模生态环境建设和长期维护势必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因此必须和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利用两山区位优势、环境条件和文化资源,适度发展旅游文化产业,保护与利用相结合,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可持续性。
(3)传承文脉,彰显特色。兰州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景区建设必须立足于黄土高原的自然风貌与风土人情,尊重黄河文化与古老文明,使南北两山成为黄河靓丽的风景线和兰州地域文化的载体。
(4)统筹兼顾,和谐发展。南北两山生态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兼顾社会各方利益,尤其是农民利益。把退耕还林与生态移民、科技进步与产业优化相结合,增加农民收入,保障社会和谐。
3.2景区建设总体规划
本规划将南北两山划分为12个景区,在黄河北岸由西向东依次为:凤凰山—柴家台景区、仁寿山—天斧沙宫景区、大青山景区、白塔山—九州台景区、五一山—徐家山景区、北麓山生态景区;在黄河南岸从东向西依次为:营盘山—大山顶景区、大兰山景区、烈士陵园景区、彭家坪—牟家大山景区、石头坪景区、河口生态景区(图1)。其中,包括4个具有独特地域特色及景观价值的特色景区,5个以风景游览、运动健身、科普教育、休闲养生为主的游憩型景区,2个分别为黄河入城口和黄河出城口的生态型景区,1个以烈士陵园为主的纪念型景区。
(1)凤凰山—柴家台景区:景区面积11391.95公顷,占规划面积的17.98%,以展示山体地貌景观为主。在山体主要观赏面和观赏点前侧,严禁建设遮挡视线的构筑物[16]。对具有一定价值的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进行保护与修缮,增设标识系统等配套设施,以方便游人参观游览。生态建设主要以封育为主,维持山体原始风貌与山水格局,在山脚平缓地段进行必要的生态修复与水土流失治理。
(2)仁寿山—天斧沙宫景区:景区面积517.17公顷,占规划面积的0.8%,集观光游览、餐饮、健康养生为一体。仁寿山延续“桃花”主题,形成“十里桃乡”景观。天斧沙宫维持自然风貌,对产生影响的人工构筑物予以拆除或绿化遮挡。规划建设游览线路、观景平台及标识牌等必要设施,恢复原生植被。划定重点保护与视线控制范围,控制开发建设强度与建筑风格,对拆迁地增容扩绿,丰富植物色彩与层次。
(3)大青山景区:景区面积1190公顷,占规划面积的1.88%,打造以体育休闲为主要功能的山地运动休闲基地。丰富运动项目及配套服务设施,控制开发建设强度与建筑风格。保护现有植被,进一步提高绿化覆盖率,对拆迁地增容扩绿。滑雪场周边以常绿树为主,在此基础上丰富植物色彩与层次,远山区采用以灌木为主的干旱造林。
(4)白塔山—九州台景区:景区面积1248.79公顷,占规划面积的1.97%,以历史文化展示、黄土高原地质景观体验和风景游览为主,以休闲养生为辅。提供登山揽胜、文化休闲、游娱健身等活动场所。加强对白塔山保护,清理周边杂乱建筑,突出“白塔层峦”的标志性景观。九州台延伸文溯阁的“四库藏书”文化和碑林文化,引入敦煌写经文化展示项目。规划建设九洲阁,与三台阁呼应打造“九洲揽胜”景点,依托九州台较好的绿化本底进行整体塑造,形成自然与文化和谐交融的核心景观。生态建设以秋色叶风景林为主,在坡度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灌溉造林,划定重点保护区与视线控制范围,严格控制景区开发建设。
(5)五一山—徐家山景区:景区面积2985.51公顷,占规划面积的4.7%,以市民休闲游憩为主要功能,开展自然观光、科普教育、运动健身、森林氧吧和游乐场等活动。重点提升入口区的绿化面积,将交通环岛作为景观的一个节点处理;合理布局服务设施和休闲游憩项目,突出徐家山作为两山绿化示范及教育基地的作用,充分展示徐家山纪念林文化。目前绿化条件已基本成熟,需进一步强化风景林观赏特色,在坡度允许范围内开展灌溉造林。
(6)北麓山生态景区:景区面积3952.24公顷,占规划面积的6.32%,以山体绿化为主,为市民提供就近休闲游憩场所,并营造黄河出城的河口生态景观。面山区以灌溉造林为主,加大常绿树种比例,不宜上水区域则以干旱造林为主,使用柠条等抗性强又具有季节性观赏价值的植物[17]。远山区全面开展干旱造林,坡度过陡区域坚决采取封育措施。
(7)营盘山—大山顶景区:景区面积9826.09公顷,占规划面积的15.5%,规划为以休闲游憩为主、科普教育为辅的活动场所。以牡丹园作为核心资源,带动周边果园生态农业观光项目的开发。桃树坪规划为以各种常绿树种为主的生态园林,公墓区根据经济发展加大绿化投入,形成独有的故园文化。城市近山区以灌溉造林为主,突出乔木林景观,远山区以干旱造林为主,结合梯田并兼有作物景观展示。
(8)大兰山景区:景区面积为4999.86公顷,占规划面积的7.89%,主要恢复兰州古八景中“兰山烟雨”和“五泉飞瀑”等著名景点,为游人和市民提供金城揽胜、观光、文化休闲、科普教育、休闲度假等活动场所。综合整治环境,拆除不合理建筑。以营造风景林为主,增加北坡常绿树种比例,在坡度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灌溉造林。
(9)烈士陵园景区:景区面积1367.61公顷,占规划面积的2.16%,规划为纪念性园林。在入口区规划景观节点,形成由陵园入口—入口大道—纪念碑一条完整轴线。入口区节点转换,引导视线俯瞰黄河,寓意“守望金城关”,以强化纪念园主题。轴线上增加姿态颜色有变化的常绿树种,辅以必要的休息亭台,打造“华林掩碧”景观。山体西侧回民公墓以绿化造景为主,中心城区南侧出入口突出乔木风景林景观,远山区以干旱造林为主。
(10)狗牙山—牟家大山景区:景区面积16059.7公顷,占规划面积的25.34%,以田园度假和农业休闲体验为主,突出农业文明。打造特色鲜明、风格迥异的文化系列展示平台,开展农耕文化、丝路文化、民族文化表演及彩陶制作等多种活动。台地及缓坡带形成壮美的梯田景观,结合果林产品开展蔬果采摘等休闲活动。城市面山区以灌溉造林为主,局部以植物结合山体及道路形成色块,远山区以干旱灌木造林为主。
(11)金城公园景区:景区面积2635.19公顷,占规划面积的4.16%,将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有机结合,利用废弃工业遗迹塑造景观和服务设施。在黄河与两山交汇处增设观景台和解说牌,展示西固区工业文明特色。生态建设层面以营造风景林为主,引入山杏、山桃等春花树种,结合梯田兼有作物景观展示,增加北坡常绿树种数量。远山区以干旱造林为主,突出灌木景观。
(12)河口生态景区:景区面积7200.67公顷,占规划面积的11.36%,以风景林绿化为主,供市民休闲游憩,打造“西城隐秀”的森林景观,重要节点突出黄河远古文明。建设完善的近郊游园体系,适当控制建筑高度及建筑风格,保证景观的完整性。开展蝎子尾区域的果园农业观光、采摘体验等休闲活动。加大山体绿化建设,城市面山区以灌溉造林为主,远山区以干旱造林为主。
4结语
社区文化建设背景范文2
关键词:农村新社区, 文化, 瑞安市
Abstract: the rural new community construction is wenzhou region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perfecting the community services system will be over the next few years rural new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community 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service is one of the community service system requirements. This paper, from the new rural community culture construction of related background, lists ruian of the community culture building of new countryside present situation and beneficial attempt, and puts forward new rural community culture construction of some ideas.
Keywords: rural new community, culture, ruian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2011年,温州市委1号文件,《关于加快城乡统筹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试行)》正式,同时印发了12个配套文件,其中就重点强调了建立健全农村新社区管理服务体制的实施意见。在这样的背景下,瑞安市落实温州城乡统筹综合改革方案,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采取“转、并、联”(“转”指城中村转为城市社区,“并”指居民区、居民点等合并组建农村新社区,“联”指多个村联合设立社区)的方式,在全市910个行政村,共计组建农村新社区142个。2012年初,为进一步提升新社区布局的合理性,新社区数量调整为91个。
农村新社区是温州城乡统筹综合改革带来的新事物,是农村社会管理服务体制的一个创新;社区公共服务包括很多方面,有学者认为包括公共资源、公共设施、公共文化、公共安全、公共经济、公共保障、公共政务七大方面。其中,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是其基础性要件。基于这样的重要性,农村新社区文化建设的相关工作也就逐渐显得迫切起来。但是,当前农村新社区文化建设没有一套可以直接借鉴的模式,特别是温州城乡统筹综合改革背景下产生的农村新社区更是与全国前几年已经推进的农村社区有概念和本质上的区别。农村社区是指由居住在某一地方的人们结成多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群体,从事多种社会活动所构成的社会区域生活共同体,是一个比自然村落、社队村组体制更具有弹性的制度平台。而温州提出来的农村新社区(城乡一体新社区)是城镇式的社区,其服务功能应比农村社区甚至比城市社区程度更高更全。浏览各类文献,对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研究历史并不久远,相关学术方面的探讨还未形成共同认识。本文试以瑞安市为例,从农村新社区文化建设的角度,来探讨对和谐、幸福农村新社区建设的作用及其对于温州其他县、市、区农村新社区文化建设的启示。
二、瑞安市农村新社区文化建设的有益探索
瑞安市始终把农村新社区文化建设放到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党委宣传思想工作重点,广泛发动,精心组织,积极推动城乡文化基础设施投入,积极探索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建设。
(一)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公共财政支撑。近几年,瑞安市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成效显著,文化事业得到繁荣发展。十一五期间,瑞安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2010年底,面积达10657平方米的市图书馆新馆对外开放,馆藏图书近30万册,达到了国家一级馆的标准;市博物馆建筑面积达15000平方米,也将在今年投入使用。截止2010年底,全市37个乡镇(街道)已创建13个“东海明珠”、24个“金海岸”,创建率为100%。建成“图书流通服务站”28个,建成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42个,省级文化示范村2个、温州市级13个、瑞安市级39个。建成藏书1000册以上的“农家书屋”91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10%。积极整合资源,利用老年活动宫、祠堂殿宇或集体公共场所,建立文体活动中心(室)。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在行政区划调整之后,特别是成立农村新社区后,已经投入的文化基础设施全部归到相应社区使用,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加大对农村新社区的文化设施的投入力度。
社区文化建设背景范文3
随着城市扩张和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城市的社区结构产生了新的变化,也使社区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也出现了深层次的嬗变和扩展,加之目前我国城市社区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社区文化的发展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社区文化建设缺乏经费
经费不足也是目前制约社区文化发展的一个普遍因素,是制约社区文化建设的瓶颈。经费是社区文化活动的基本物质保证,没有经费,社区文化活动就只能纸上谈兵,文化设施也无法完善和配套。很多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着一无资金,二无地盘,三无设施设备的“三无”现象,如:各大小城市建设的小区、家园等占地面积几十万平方米,居住人口上万,室内外建设美观现代,但唯独缺少文体活动场所。一是小区开发商不愿过多投资在他们所认为不是那么重要的公共文化活动场所,二是社区所属街道办等相关部门对社区文化的重要性不够重视,用于社区文化建设的资金少之又少。经费不足就构成了社区文化发展的重大困难,致使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对社区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二、社区文化建设对政府依赖性大,社会化参与程度低
目前,我国大部分社区文化建设主要是由政府推动,社区居民参与主要是以动员型参与为主,社区参与的广度和深度远远不够,社区认同意识薄弱。罗伯特﹒普特南提出社区建设获得成功必须具备的因素有三:规则,网络以及信任。而我国的现实却是:社区文化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政府主导的活动,政府主导下的社区文化建设与发展很容易演变成一种行政行为,文化活动的政治性被夸大,而群众性却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同时,社区居民彼此之间存在一种疏离感,对社区共同利益的关心程度远低于对自身利益的关注程度。而且对社区文化活动的参与意识低下,认为社区文化活动是工作生活之外的可有可无的一种活动形式,往往是被动参加,参与热情不够。由此造成了社区居民活动团体或者由街道、居委会直接领导,或者仅以爱好、人情为纽带,处于松散联系、随意组合的状态。
三、社区文化建设的管理制度水平低下
现阶段,我国社区建设以及相应的社区文化的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其探索性比较强,因此,社区文化建设的管理体制在很大程度上受传统文化建设管理体制的束缚。传统文化管理体制作为传统计划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依赖于传统计划体制的存在。传统文化管理体制从产权制度、人事制度、财务制度等各方面规定里文化行业部门体制结构的基本框架,从而使文化系统从横向上和纵向上具备了独特的“身份执照”。作为整个计划体制系统中的一个基本环节,文化体制承担着社会文化资源配置的基础功能,由国家所掌握的资源通过文化行政系统源源不断的流向基层文化单位,以维持文化行业的正常运转,这样便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组织系统。
四、社会体制改革对社区文化建设的冲击
社会体制的改革改变了社区成员的构成,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员通过购房、工作关系、投靠亲属等方式落户社区;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离退休人员转变为彻底的“社区人”。在这些社区成员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等,这些不同的观念、行为方式集中在社区成员生活居住的社区发生碰撞,而社区文化的发展现状远不能解决这些不同观念的融合。此外,由于相对弱化的精神文明运作机制与社会体制改革不相适应,导致社区群众的整体素质与社区文化建设不相适应,从而使社区文化活动出现了宣传难深入、教育难开展、活动难组织的“三难”现象,降低了社区文化建设的速度及质量。
五、对社区文化的理解不全面,对其重要作用认识不够
由于社区在我国发展不够成熟,人们对社区、对社区文化的理解不够全面,甚至存在误解。谈到社区文化,在属性上大多被理解为与群众文化或群众文艺等同起来,功能上仅仅被看做是丰富社区成员文化生活,或者是仅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而在形式上,社区文化建设被认为是简单的开展各项文化活动。因此,在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易把社区文化管理放到次要位置上,缺乏对社区文化发展的整体规划,对本社区社区文化的管理缺乏个性化的部署和总结,从而使社区文化的发展与整个社区的建设和发展不相适应。
六 、社区文化工作队伍建设不健全
随着新的社区模式的不断出现,以及社区文化活动形式的不断丰富,社区文化工作者的需求量不断攀升。目前,即使有开展社区文化建设的地方,人才问题并没有列入有关社区建设的议事日程,其社区文化工作也是出于一种自发状态,活动的开展和维持主要依靠一些离退休的老同志或者爱好文艺的社区居民。随着社区建设各方面的综合发展,社区文化建设将面临更加奇缺的局面,如果社区文化长期缺位社区居民就会失去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而各种不健康的文化生活诸如迷信活动、赌博等都会充斥社区居民的生活,社会主义是非观、道德观。价值观日益薄弱,久而久之使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日益降低,不利于社区的和谐发展。
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社区文化建设的步伐,而要向建设为社区居民所普遍接受和认同的社区文化就必须解决好这些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必须统揽全局,不断开拓,既立足于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又要看到问题未来的发展,解决社区文化建设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保证社区文化建设在健康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徐越倩,许彬.社区公共事业管理,2007
[2]娄成武等.社区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王康友.社区文化建设初探——以州市贵池区为例.池州师专学报(第19卷第一期),2005
[4]吴鹏森,章友德.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社区文化建设背景范文4
【关键词】城市社区文化建设 居民参与情感 困境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居民参与情感是居民个人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基础之上所形成的针对参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喜欢或者厌恶、支持或者反对等价值体验或价值观念。它作为对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以及在此过程中参与实践的主观反映,必然会对居民的参与行为倾向产生最直接的影响。鉴于此,有必要对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居民参与情感的困境加以解析,并借助对困境的排解来助推当前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居民参与情感的困境
居民参与情感作为影响居民参与意愿的重要因素,会直接作用于居民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实际参与行为。如果居民具备良好的参与情感认知,那么其可能会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活动中表现出更积极的参与意向和更有效的参与行动,反之则会影响其参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反观中国当前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居民参与情感状况,虽然较之以前有了大幅提升,但仍旧存在有待排解的困境。
其一,从中国当前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实践层面看,居民参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动机和价值理念不同,其参与情感也会呈现出各种差异。例如,有的居民参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可能只是单纯的兴趣使然,而有的则是受各种利益驱动。居民参与情感时常会受到其自身理念或利益的驱动,但是在狭隘或者是错误价值理念影响下的情感认知势必会出现各种问题,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便是不利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可见,单纯的利益或奖励等并非城市社区文化发展的本质内涵,相反这些会成为直接的阻力因素,因而,如果无法将参与意愿内化于居民的参与行为当中,文化建设的长期稳定发展将难以达到。
其二,在当前居民参与情感的测评中,体现出明显的价值初衷与实践层面之间的脱节现象。社区居民在参与情感认知和实际参与行为状况之间存在两面性,即一方面社区居民对其所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的诸多问题体现了理性的情感认知,但是真正体现在实践层面上时,居民的参与情感很难有效转化成实际参与行为。同时,当前中国很多社区中居民对参与情感的判断容纳了更多理想化的内容,因此,当其与社区发展的实践进行比对时必然会产生强烈的失落感和茫然感,这也是导致社区居民参与积极性不高的重要因素。
其三,不同价值理念牵引下居民参与情感的多样性以及居民过高的价值企盼等导致居民参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热情度不高。一般来说,社区居民参与热情与其自身利益诉求紧密联系。如果社区内部特定的公共事务与居民的切身利益趋于一致,那么居民便有足够的动力和热情去参与,其中可能充斥了责任心、满足感和归属感。但是,当社区公共事务与居民的切实利益相背时,居民的参与热情和参与能力就会大打折扣。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居民参与情感困境之成因
在对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居民参与情感存在的困境进行归因时,基于主客观两个层面进行解析似乎更能使问题得到澄清。
从主观原因看,居民自身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归属感、居民个体的价值观念、参与能力和参与效能等因素影响了个体的参与情感状况。第一,与所在社区的利益联系程度是影响居民参与情感水平非常重要的因素。从当前情况看,居民利益与所在社区利益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城市社区文化活动与居民之间的联系也很少,所以居民对社区的依赖程度和归属感不够高,致使其参与情感水平不高。
第二,社区意识和社区归属感缺乏导致居民参与情感出现问题。就目前中国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看,社区居民总体上缺乏参与社区公共生活的意识和能力,进而导致其参与情感认知水平不足。
第三,居民的参与能力和参与效能是影响居民个体参与情感的重要因素。当下的很多社区居民缺乏足够的能力和知识技能来参与城市社区文化的建设,因此产生出更多的挫折感和失败感,并日益恶化为对参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排斥和厌恶。
从客观原因看,当前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是在整个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展开的,因此居民参与情感必然受到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第一,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行政化导向使得社区自治的实现缺乏优越的制度环境。第二,社区工作者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内容略显僵化,难以满足居民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这就影响了居民的参与情感。第三,社会和经济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导致居民的参与情感出现问题。
增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居民参与情感路径选择
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的认知情感水平主要基于个体参与价值观念的形成。因此,在注重社区物质条件建设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提升居民参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情感认知水平。
首先,以居民主体特征为标准,提升城市社区文化服务水平。居民主体特征如性别、年龄、经济状况、受教育程度等因素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居民参与情感水平,因此应当以社区居民的主体特征为参照来寻求增强其参与情感水平的途径。同时,可以通过提升城市社区文化服务水平来增进社区居民参与情感。一方面,不断完善城市社区文化服务体系。另一方面,依据居民主体特征提供更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城市社区文化产品。
其次,加强城市社区文化教育水平,提高居民综合文化素质。一个社区教育水平的高低极大地影响到居民参与城市社区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尝试构建和完善城市社区文化教育体系,借此提高居民的综合文化素质,从而着力提升居民对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认同度,并增加其参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情感认知。
一是要加强社区文化教育,提高居民文化道德素养。现代城市社区教育依照其作用可以分为功利性的教育功能和非功利性的教育功能,前者是以职业定向和培训为目的活动,后者则旨在提高居民的人文精神、科学素养等内容,加强社区文化教育就要十分注重非功利性层面,特别是重视公民美德的培养。通过完善城市社区文化教育这一载体,提升居民在政治、文化、法律和道德方面的素质,并在提高居民文化道德素养的过程中提升其自主参与情感。
二是要规范城市社区教育机构,扩展社区教育对象。城市社区文化教育水平和居民文化道德素养的提升是实现社区居民自治的根本要求,要在保证和规范社区文化教育机构的基础上,培育社区居民参与情感。考察社区居民对文化教育的需求,以社区人口和阶层分布来合理规划社区教育机构的性质和体系;制定完善的社区教育机构和教育管理制度,有效地运用社区人才资源。
再次,培育居民公共精神,提升归属感和参与意识。公共精神表明了公民对公共事务的参与意向,及对社会基本价值观念的认同和公共规范的维护。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活动的实施要在给社区居民提供利益表达机会的协调机制中逐渐培养其公共精神。
一方面,建立全新的参与型社区文化是培育居民公共精神的有益途径。参与型社区文化要求居民能够在公民的层面上具备主体意识、民主意识、参与意识和权利意识,同时能主动关心公共管理事务,如若居民形成了一定的社区参与认知,并拓宽了社区居民之间的信任网络,那么势必会提高其对社区文化建设的参与情感认知。
另一方面,加强社区居民的伦理教育也是培育其公共精神的重要步骤。通过不断积累和夯实社区公共文化和伦理规范的社会资本基础,将对社区居民的伦理教育融入到社区文化建设当中,让社区居民意识到其作为公民所应当履行的权利和义务,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其对社区自身的归属感和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情感基础。
最后,完善社区居民参与机制,增强居民参与情感水平。社区居民对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参与情感受社区文化事务的规范化影响程度较高,而且合理规范的社区文化组织活动更有可能吸引广大居民的参与。因此,为保持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就要优化城市社区文化活动的制度规范特别是完善社区居民参与机制,以便增强居民参与情感水平。
一方面,制定和完善居民参与社区的规章制度,据此健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体系。通过规范发展各种社会自组织,为社区居民参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提供较好的制度平台;通过制度化措施来保障和激发居民参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明确其对社区本身的权责,借此形成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依附感。
另一方面,要对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居民的参与能力进行明确定位。居民主体特征不同,能够参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程度也迥异,因此要求社区管理者和建设者们从社区居民自身角度出发,以居民的实际参与力作为建设社区文化的着眼点。
社区文化建设背景范文5
关键词:群众文化;文化馆;建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G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9-0261-01
市场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文化的繁荣,新时期下建设和传承优秀的群众文化成为社会发展的重任。文化馆是建设群众文化的前沿阵地,承担着引领和指导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重任。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文化馆应该大力加强群众文化建设,为群众文化发展提供了创新的热土,让群文之花大放异彩。
一、文化馆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1.繁荣群众文化的前沿阵地。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精神文化需求也日益提升,基层文化馆通过组织群众文化活动、节假日群众活动、广场文化等方式来传播通俗文化,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编排文化活动,循序渐进的做好群众文化辅导工作,有利于丰富群众精神生活、繁荣群众文化、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2.满足社区居民文化发展需求。在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社区是进行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文化馆以社区为中心,依托自身的人才和场馆优势进行文化辐射,通过群众文化联系千家万户,带动社区群众的学习、娱乐、信息交流等活动蓬勃发展,不断提高社区群众的文化层次,提升文化素养,让群众文化这支艺术百花苑中的娇艳之“花”能够“开在生活中,香在群众心”,成为满足社区居民文化发展需求的前沿阵地。
3.服务和谐社会建设。丰富的精神生活有利于缓解压力、提升社区群众的幸福感,进而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文化馆组织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实现群众文化娱乐活动“有听、有看、有写、有画、有学、有歌、有舞、有演、有说”,使群众在活力纷呈的活动中缓解了生活压力、增进了相互交流,提升了对社会的认同感和归宿感,为我国构建和谐社区、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文化馆群众文化建设策略
(一)以人为本,促进基层群众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1.做好资源的共建与共享工作,实现综合性的文化体系。随着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群众审美也普遍提升,时代的发展赋予了文化馆新的任务,要丰富群众文化市场,必须从“听、写、唱、演、说”等多个方面,创新文化活动的表现形式,积极吸收时展的精华,促进基层群众文化多元化发展。
2.文化馆必须紧扣时代脉搏,抓住文化热点,不断进行服务创新。例如,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和微博等公共传播方式获得了普及,尤其是微信用户迅猛增长,微信“摇一摇”即可搜索好友,扫描二维码即可订阅的方式使其获得了广泛的受众。目前很多公共平台都推出了微信服务,同样,文化馆也可以通过微信等公众传播的途径,开启公共账号,群众通过订阅公共账号的方式获得最新的文化活动信息,并获取相关的培训素材、视频资料、节目录影等资源。
(二)多彩纷呈,选择群众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
文化馆在推出群众文化节目时,应该选择群众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使得群众文化活动释放出“以美育美”的生命力和文化力。除了歌曲、舞蹈、书法等常见的表现形式外,文化馆还应该针对不同的年龄段推出多彩纷呈的文化活动,例如针对年轻群体的嘻哈说唱、探戈、流行音乐表演;针对老年群众的的广场舞、秧歌、戏曲等表演;针对书法爱好者的作品展览、名家讲坛等,能够有效的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发挥文化馆的文化宣传平台作用。
在文化辅导方面,文化馆可以利用节假日、纪念日等群众文化比较活跃的时间,通过培训、宣讲、展览、文化活动等方式,来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的呈现群众文化艺术成果,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群众文化品位,起到良好的文化建设效果。
(三)创新发展,吸收大量的专业文化设计人才
文化馆作为地区群众文化活动的平台,其根本性的作用在于传播、培训和辅导,提升地区文化自身的“造血功能”,因此,文化馆应该大力吸收专业文化设计人才和艺术骨干,为文化创作提供更多的新鲜素材,提升文化馆自身的文化创新能力,将“送文化”发展为“种文化”,起到文化馆文化传播“火种”的作用。
可以通过内部选拔和外部引进等方式,一方面选拔群众文艺骨干参与文化馆活动创作,让群众文化从群众来到群众去,激发文艺爱好者的创作热情;另一方面从外部引进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的精英人才加入文化艺术创作,完善文化馆内部人才梯队建设,创作出更多贴近当地群众生活审美、具有地方特色的优秀作品。
群众文化建设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日益繁盛的群众文化也成为文艺百花苑中一朵娇艳的花朵。文化馆作为滋养群文之花的土壤,应坚定不移的把握好公益性方向,发挥自身的文化建设平台作用,努力探索和创新群众文化建设之路,繁荣群众文化工作,为我国建设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赵剑波.发挥文化馆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作用探析[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18).
社区文化建设背景范文6
学校文化是包含着学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组织文化、行为文化等在内的学校意识和经验体系,是学校积累和建构起来的师生共同的世界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从学校管理的角度,校长、制度与文化是学校发展的三个关键因素。在学校发展的第一阶段,学校的管理主要依靠校长的观念、人格与能力,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在学校发展的第二阶段,学校管理主要依靠一种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机制;在学校发展的第三阶段,学校管理主要依靠校园文化与校园精神。这是一种从必然走向自由。
在学校文化建设上,我们有三大认识误区,一是认为校长无关紧要,校长是重要的,但仅靠校长是不行的;二是认为制度是束缚,其实没有束缚就没有行为的宽松,就没有群体的和谐;三是认为文化虚无飘渺,学校文化一旦被创造出来,就会发挥引导、规范、激励全体师生的重要作用。文化如果已经融入人们的血液中,它就是无坚不摧的力量。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较高阶段的产物,是学校发展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和台阶。作为一种发展战略的学校文化建设,应具战略制高点的性质:统领学校发展各个方面,物质与精神、外在与内在、制度与组织、行为与形象等;形成内控性的学校发展,重视和强调学校发展的自主性、内源性和独特性;创造可持续的学校发展,更关注学校发展的持续力、生命力和创新力。
上个世纪90年代的校园文化建设,总体上脱离学校教育教学的主体性活动,从属于学校物质建设的低层次、低水平的现状,而今天的学校文化建设呈现出以下四方面的新面貌和新特点:
一是将学校发展规划的制订与学校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十五”后期,学校自主发展的显著标志之一,是全省中小学高度重视学校发展中长期规划的研制,而紧密结合学校文化建设,从学校文化建设的高度思考学校的发展,则是新一轮学校发展规划制订的鲜明特点。
大体上可划分为以下三种层次:第一,部分学校在学校发展规划中,将“校园文化建设”、“学校文化建设”作为学校重要工程之一,与德育工作、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师资队伍建设等并列;第二,部分学校在学校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建设课程文化和学校文化。并有意识地将课程文化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第三,部分学校从学校文化建设的高度来研制学校发展规划,以学校精神——学校发展的基本理念和教育哲学的研制,以学校精神文化如校风、教风、学风等的重新制订、阐发与解读,来引领、建构和形成学校基本发展思路、主要发展目标和各方面工作。
将学校发展规划与学校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不仅使学校发展具有了重要的文化内涵、文化品位和文化灵魂,而且使学校文化建设具有了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战略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是将课程文化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文化包含着课程文化,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文化建设理性认识与实践探索的重大发展,对学校文化建设具有重要实践指导意义。
“十五”后期全省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已形成将课程文化作为学校文化建设核心工作的自觉意识,课程文化与学校文化建设的一致性和匹配性,丰富和扩展了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使学校文化建设进入了课程与教学层面,实质性促进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将课程文化建设纳入学校文化建设范围,要求学校文化建设的全部工作着眼于学校的培养目标,围绕教育教学、课程开发和课堂教学,而不局限于表面化、形式化、短期性、突击性的所谓“文化活动”,即每学期一次的文化节、艺术节、体育节等。将课程文化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学校文化建设与每一个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联系在一起,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相结合,成为全体教师、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的常态性的学校生活。
课程文化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学校文化建设不再游离于学校日常教学活动之外,而成为教师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生存方式。
三是把形成学习型的组织文化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
“十五”后期,全省相当一部分中小学在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不约而同地把学习型组织建设作为重要目标和任务,这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文化建设理性认识与实践探索的又一重大发展。
应该认识到,学习型的组织文化应成为学校文化的底色,即无论建设什么样的学校文化,都必须是学习型的学校;学习型文化应成为学校行为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的基本要求和必备要素,因为它是促进学校自主发展、内涵发展、创新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内在保障。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学习活动的特定时空.应该首先成为学习型的组织,应首先建立学习型的文化.学校应成为主动学习、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教育基地和服务中心,应不断培养出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的合格公民。
学校发展要求形成学校学习行为,要求建设学校学习型文化,这里的“学习”由于强调“学校”的规定性而不同于以住的“学习”,具有鲜明的学校组织和行为的特质:它是一种基于学校现实问题解决的学习,是一种实现学校发展共同愿景的学习,是“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的校本学习和研修;它是一种在个体学习基础上强调群体学习、伙伴学习、合作学习的过程和经历,提倡学习过程中的经验分享、相互支持和共同成长;它是一种前喻学习、同喻学习、后喻学习并行和共存,强调学习者之间(学校领导与教师、教师群体、教师与学生)的平等、民主和互塑的关系;它是一种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研
转贴于
究,在研究中创新,从而不断指向实践改善和行为提升,不断推进学校发展和特色形成的过程。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建立一种学习型的文化,形成教师群体学习、研究、创造的意愿和行为,建立面向实践、面向问题、面向经验的校本化的学习、培训、研修制度,是新课程所体现的新型教学文化的内涵与规定。新课程对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能否适应这样的要求,关键在于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教师首先要成为全面的、充分的、有个性的人.教学才能充满智慧、个性和创造。全面提高教师自身文化内涵和综合素养,需要形成教师个体和群体自主、积极、终身的学习,把学习内化成为一种日常生活方式。只有建立一种学习型的学校文化,才有可能为教师的持续发展和不断提高提供环境、条件和氛围。
四是将学校传统、学校特色与学校文化建设融为一体。
“十五”期间尤其是“十五”后期,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学校自主发展和学校文化建设,促使人们更自觉地思考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历史传统与时代精神、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开始走出简单地否定与肯定的怪圈,将继承学校传统、形成学校特色与建设学校文化有机统一起来,这是学校文化建设理性认识与实践探索的重要发展。
将学校传统、学校特色与学校文化建设融为一体,要求学校文化建设关注学校的历史传统、敬重学校的文化积累,回到学校的历史文化中重新发现、解读和建构学校思想和文化资源,使之符合时代精神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学校文化是一种“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的统一,“过去”以特有的方式存在于“现在”,并影响和制约着“现在”,无法一笔抹杀;“现在”是一种潜在的未来,以特定的方式影响着未来、造就着未来。
将学校传统、学校特色与学校文化建设融为一体,要求学校文化建设更为关注学校精神文化的培育和成长。学校精神是学校文化的灵魂,是学校传统与时代精神的统一,是在长期办学实践中不断积累、不断表现、不断发展而形成的,是全体师生的实践智慧和精神贡献。学校精神的形成需要时间,需要积累,需要传承,需要延续,需要不断地表现。这种传承和表现需要物质、组织、活动、实践的依托,需要学校文化活水的不断滋润和涵养。
将学校传统、学校特色与学校文化建设融为一体,要求学校文化建设关注学校特色的形成。学校特色是学校长期积累所形成的,是学校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传统中区别于其他学校的重要特点,是最能够表现学校个性和独特性的方面。学校特色是学校文化的整体表现。是学校理念和精神由内而外的自然呈现与自然生成,而不是外加的;是与学校文化的整体协调,是与制度文化、组织文化、行为文化相一致的,而不是相抵触的,或毫不相干的;是全体师生共同认可,并能够表现为师生基本行为的,而不是与师生无关的;是在!学校氛围中能够感觉到,并形成明显学校标志的,而不是需要刻意讲解和阐述的。因此,建设学校文化就是形成学校特色,形成学校特色就是在建设学校文化。学校文化应该是基于学校的,本来就是校本化和特色化的;学校特色应是文化的、内涵的、品质的,是在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学校文化建设与学校特色形成是同一个概念的不同表述。
作为学校发展战略的学校文化建设,可以根据学校发展的现实状况和面临的主要问题,选择不同的切入角度和操作策略。
一是基于学校课程的学校文化建设策略。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以新课程的实施为契机和载体,在国家课程的层面,努力体现课程与教学文化的转变,努力实现教学行为和学生行为的转变,力图重构学校教育教学的生存方式:超越“知识本位”和“学科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本,逐步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超越“权威主义”和“普遍主义”,形成师生之间的合作、对话与分享,逐步实现课程与教学的创新;超越“刚性的”、“静态的”、“封闭的”课程与教学,逐步形成“弹性的”、“动态的”、“开放的”课程与教学。“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师生共同参与的课程与教学资源的建设,学校和师生自主设计和实
转贴于
施的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从课程与教学的层面全面推进了学校文化的建设,课程与教学文化的改造与提升成为具有新质的学校文化的显著亮点。
二是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文化建设策略。
面对课程与教学实施中不断出现的各种问题,学校和教师遇到了巨大的挑战,过去的经验不管用,现成的经验没出现。教师专业发展成为学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于是校本培训、校本教研应运而生。以校本培训、校本教研为学校新型制度,形成了具有新质的教学反思文化、教师合作文化、阅读文化和学习文化,全面提升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和综合素养,形成着新的教师日常行为和生存方式。这就是学校的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行为,建设学习型学校与学校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鲍尔·沃尔纳所提出的学习型组织的第五个阶段,是“学习与工作的融合阶段”,即学习和责任已被置于组织的管理系统中,学习已成为所有成员的共同责任,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有组织的或自发的团组学习、部门学习等,彼德·圣吉所提出的“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的五项修炼,成为全省相当一部分学校构建学习型组织与建设学校文化的有效实践。
三是基于校本管理的学校文化建设策略。
校本管理是以学校为中心的管理。是学校责任和学校权利相统一的因地制宜的管理,是学校主动适应变化的环境的自主管理行为。校本管理是教育民主和权力分享理念下的学校管理模式和管理行为,它鲜明地体现着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文化。校本管理的实践,需要并呼唤着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而现代学校制度是在改进和调整学校与行政、学校与社区、学校与家庭关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制度,也是一种新型学校文化:即学校服务文化。建设学校服务文化,要求我们从以让教育行政部门满意为中心,转变为以让学生和学生家长满意为中心,要求我们面向学生、家庭和社区,建构以服务对象满意度为宗旨、以服务项目承诺制为运行模式、以多样化和个性化服务为基本方式的学校服务体系。
四是借鉴企业文化模式建设学校文化的策略。
企业文化是在企业发展中产生和形成。并有效促进企业经营和发展的文化。相对于学校文化的概念,企业文化反映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变革的当代经营理念、组织与行为设计理念、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等。学校文化建设在以下两个方面借鉴企业文化模式,形成了有效探索和积累了有益的经验:一是借鉴和运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学习企业文化中的服务理念,服务学生,服务教师,服务社会,努力提供优质服务和优质教育。二是借鉴cis(corporateidentity system)的方式,即企业形象识别系统,进行学校形象设计。学校形象设计就是以独特的教育理念整合学校资源优势,提高学校办学绩效,塑造学校公众形象的过程,学校形象设计涉及到学校理念目标形象、师生员工形象、文化景观形象、教育效能形象、产品成果形象等,是学校文化形象的全新塑造。
五是运用特色发展战略推进学校文化建设。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校把形成办学特色和学校特色,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并与学校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整体推进。不同的办学历史和学校传统,是形成办学特色和学校文化的重要资源,不同的教育理解和教育哲学,是形成办学目标、培养目标和学校精神文化的基础,不同的社区、环境和背景,会提供不同的教育教学生态环境和丰富多样的课程与教学资源,不同的学风、教风、校风会造就不同的师生行为和人格。学校已有的特色项目、特色活动、特色环境等局部特色,可经过文化选择、设计、整合,上升为学校的课程与教学特色、组织行为特色、个性化的教育理念;而在办学实践中所形成的独特教育思想和教育哲学,也可以通过选择、设计和创造,转化为具有鲜明特色的学校项目、学校活动、学校环境和课程设计。学校特色发展战略可以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学校文化建设应突出学校特色的形成,这是一种双向建构、双向促进、双向提升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