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贫困生帮扶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学贫困生帮扶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学贫困生帮扶计划

中学贫困生帮扶计划范文1

计划单列 单独招生

《方案》提出,针对贫困学生实行计划单列、单独招生,为他们接受优质教育开辟绿色通道,实现贫困初中毕业生100%升入高中阶段学校就读,确保更多贫困学生进入大学学习深造。

在高中招生方面,建立统一的招生报名平台,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统一招生报名,实行双志愿填报制。各地组织初中学校指导贫困学生填报升学志愿,每个贫困学生在充分了解教育精准脱贫高中阶段教育招生计划、中职招生简章等信息的基础上,填报升学志愿。

各地要择优遴选招生学校,确保贫困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原则上,每市选择1―3所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面向全区或全市招收50―150名优秀的贫困初中毕业生;市直、县级普通高中(含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星级特色普通高中)要全部招收招生计划范围内报读的优秀贫困初中毕业生,城区籍贫困学生可优先选择市直普通高中。自治区择优遴选国家改革示范校、自治区示范性中职学校和行业特色鲜明的中职学校面向全区贫困学生招生。各有关中职学校要制定、优化招生工作方案,积极与各市教育局、初中学校沟通联系,开展“一对一”面对面宣传和咨询服务,确保新生报到率。

在大学招生方面,加大高等学校贫困专项计划招生力度,2016―2020年单列1.6万招生计划用于招收贫困学生和农村家庭学生。其中,国贫专项计划安排区内本科2 200个招生计划,主要面向全区34个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和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享受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待遇县考生进行招生;自治区贫困专项计划安排区内本科第一批高校800个招生计划,面向国家及自治区级贫困县农村考生进行招生;精准脱贫专项计划安排区内本科和高职高专院校共13 000个招生计划,专项用于招收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

据悉,《方案》印发后,我区今年就安排了2 950个普通高等教育贫困专项招生计划,其中面向农村贫困地区安排950个本科定向招生计划,面向建档立卡家庭贫困户安排2 000个精准脱贫专项招生计划。

统一管理 精准资助

《方案》提出,针对贫困学生,实行概念编班,统一管理,全程跟踪,建立贫困学生在校期间管理新机制,实现贫困学生100%结对帮扶,确保其顺利完成学业。

一是独立建档。结合扶贫部门提供的数据,全面对比排查,摸清贫困学生的具体学校和班级,以学校为单位统一建立精准帮扶学籍信息数据(卡),单独建立贫困学生成长档案,配备专人管理,定期分析研究贫困学生的成长状况,及时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二是虚拟编班。在独立建档基础上,对贫困学生以校为单位进行虚拟编班,班级名称统一为“教育圆梦班”(职业院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添加专业或企业名称),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以50人左右为一班,高等学校以30人左右为一班。目前各学段在校生从方案印发即日起编班,各学段入学新生从2016年秋季学期入学起编班,各级各类学校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主题鲜明的班级活动。凡是编入“教育圆梦班”的贫困学生,2020年前无论家庭脱贫与否,均享受该学段的所有优惠政策。

三是结对帮扶。建立结对帮扶贫困学生工作新机制,班主任(辅导员)为结对帮扶责任人,在思想教育、学业帮扶、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生活帮扶等方面进行全程跟踪指导和服务,使其顺利完成学业。

贫困学生入校就读后,我区还将对贫困学生进行优先资助、重点资助、精准资助、全程资助,实现贫困学生100%获得资助,确保其入学生活无忧,安心就读。

对于就读普通高中的贫困学生,实施免除学杂费政策,按照现行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给予贫困学生每人每学年平均2 000元资助,确保贫困学生全部享受该项助学金且获得最高档次资助。

对于就读中等职业教育的贫困学生,逐步推进实施贫困学生免除中职教育学杂费政策,按照现行中职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给予其中一、二年级贫困学生每人每学年2 000元资助,确保贫困学生全部享受该项助学金且获得最高档次资助。

对于就读高等教育的贫困学生,按照现行高校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给予贫困学生每人每学年平均3 000元资助,确保贫困学生全部享受该项助学金且获得最高档次资助。同时,积极引导其申请获得每人每年最高8 000元国家助学贷款,并按需求保证每人获得一个学校勤工助学岗位。

全程指导 充分就业

《方案》提出,针对贫困学生的具体情况提供全程就业指导,提高其就业能力和求职技巧,实现100%贫困毕业生就业创业或升学深造,确保“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一是提升从业能力。遴选100个规模大、信誉好、能提供就业实习岗位的企业建立教育精准脱贫就业实习基地,为贫困毕业生提供岗位见习、就业实习的平台。就业实习基地实行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指导的“双导师”制,组织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创业就业讲座,开展专业见习、职业体验、勤工俭学、顶岗实习等活动,全面提高专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

二是加强就业指导。组织教师与贫困学生结对帮扶,负责对贫困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和就业后支持。同时,在各市和区直各高校、职业学校设立30个教育脱贫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整合企业就业资源,统计分析贫困毕业生基本信息,统筹规划贫困毕业生就业安置工作,将优质就业岗位优先向贫困生推荐;组织学校开展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提供个性化就业咨询和指导;联合企业举办贫困毕业生专场“双选”招聘会,为每个贫困毕业生提供不少于3个的就业岗位信息,力争贫困毕业生充分就业。

三是搭建择业平台。建立“千企就业帮扶联盟”,搭建教育精准脱贫就业帮扶企业联盟网站,为企业和贫困学生建立沟通平台。联盟网站公开联盟企业基本情况,企业招聘信息、援助计划和资助项目,为企业实施扶贫资助提供平台,为贫困学生了解企业和就业信息提供服务,实现贫困学生就业需求与企业用工需求精准对接,提高就业质量。

四是推动定向就业。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将中职学校招生计划与企业用工计划相结合,设立企业订单班,订单班招生计划,开展“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职”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中学贫困生帮扶计划范文2

1.1生活节约俭朴,但自立自强

高校贫困生绝大多数来自偏远的农村,家庭的经济困难使他们缺乏生活来源,经济上的紧张使贫困学生在生活上大多比较节约俭朴,他们把有限的费用用在了解决温饱方面,无力承担高昂的其他费用。但是生活的困窘使他们自强自立,养成了艰苦朴素、勤劳踏实的美德。他们懂得生活的艰辛,也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他们希望在贫瘠的物质环境中做精神的富裕者,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变命运,因此他们大都自强自立、励志求学,有着远大的志向抱负和良好的自律自控能力。

1.2学习基础薄弱,但踏实勤奋

艰苦的成长环境,匮乏的教育资源,往往使贫困学生过于重视应试因而知识面较窄,进入大学之后突出表现在外语水平和计算机水平等方面严重落后于其他学生,使得贫困学生在起跑线上就落后一大截,学业上的优势也荡然无存。但是贫困学生往往上进心强,他们普遍具有跳出农门的强烈要求和忧患意识,学习动机更为强烈、持久,学习更加勤奋踏实。

1.3心理脆弱敏感,精神负担沉重

贫困学生在承受物质贫困的同时,更在精神和心理上承受着不同程度的压力。虽然大多数贫困生有着意志坚强、生活独立、踏实勤奋等优势,但他们对自己、家庭和社会缺乏全面客观的认识,在周围环境的对比下,贫困学生往往自觉低人一等,因此他们自我定位较低,易于自我否定和自卑失落。强烈的不自信导致他们与人交往时顾虑较多,不善言辞,行为拘谨,自我封闭,人际关系比较敏感紧张。

1.4社会资源匮乏,综合素质欠佳

贫困生由于成长环境和学习条件的限制,在英语、计算机、学科技能及课外文艺活动或竞赛中与其他学生存在较大差距,而在更加注重综合素质、不以学习成绩论英雄的大学里,贫困学生很可能因为失去成绩优势而在新的环境中只能获得较低的社会评价。另一方面,相对于环境优越的学生而言,高校贫困学生普遍缺乏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等资源优势,他们往往处在信息不对称的不利条件下,容易被限制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没有更多的条件和机会去拓展自身素质。

2建立多位一体的贫困生教育管理体系

针对目前高校贫困生的特征及现状分析,要促进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确保贫困生的健康成长,就要建立经济资助、精神帮扶、学习帮助、素质拓展和人文关怀多位一体的贫困生教育管理体系。

2.1以经济资助为基础,解决后顾之忧

要进一步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我国高校目前已经建立了“奖、勤、助、贷”四位一体的贫困生资助体系,总体运行状况良好,但存在一定的执行薄弱点。“奖”是指奖学金,通过励志奖学金鼓励困难学生发奋图强,但要注意正确引导,以免学生误入“一切向钱看”、“金钱至上”的歧途。“勤”是指勤工俭学,勤工俭学使经济困难学生劳有所得,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自立自强的精神,但一方面现阶段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十分有限,且岗位资源分配不均,部分同学一人多岗,部分困难同学却长期找不到岗位;另一方面勤工助学内容大多还停留在“劳务性”层次,与学生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关联性不强。因此,要大力拓展勤工助学校外实习岗位,勤工俭学连接社会服务,还要与学生的专业知识相结合,提高勤工助学的学习实践功能。“助”和“贷”是指助学金和国家助学贷款,是贫困生资助的主要力量,贫困学生通过国家助学贷款解决学费问题,通过助学金解决部分生活问题。但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困难生数量的增加,国家每年下拨困难生资助经费日显不足,这就需要一方面争取企业、校友、社会捐助等社会各界的关爱、资源和资金支持,另一方面贫困生要合理认定,充分考虑学生消费状况及思想动态,增强有限资源的使用效率。

2.2以精神帮扶为保障,守护心灵家园

首先,要加强教育引导。一要充分发挥辅导员、班导师、学生党员及学生干部的力量,有效依托党团组织、学生社团等载体,采取多种手段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自立自强教育,帮助贫困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正确看待和面对贫困。二要引导他们正确看待资助,既不能认为理所应当,完全的依赖,也不能认为是一种施舍,消极逃避,一味的反感抵触。三要引导他们积极参加公益实践活动,使他们尽可能多地接触社会、拓宽视野、自我锻炼,使他们在社会活动中学会博爱与感恩。其次,要高度重视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工作。要建立校级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院级心理辅导站、班级心理委员的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拓宽贫困生的心理咨询渠道,开设心理健康课程,通过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普及,帮助学生了解自我、认识自我、调控情绪,防御、排解不良情绪,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时培养学生在出现心理危机时的自助、求助意识和能力。

2.3以学习帮助为动力,提高专业素养

受中学阶段教育条件的影响,目前贫困生的学习难题大多集中在英语和计算机上,因此高校应对贫困生进行英语及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训,积极探索能够让贫困学生得到更多英语和计算机学习资源的渠道,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英语和计算机技术的能力。同时,学习辅导应因人而异。对基础较差、学习方法不当、自信心不足的贫困学生,应由专业教师集中辅导或成绩优秀的学生提供“一对一”的帮助,力图“授人以渔”,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增强学习能力。对专业基础较扎实的贫困生,要鼓励他们在学习之余积极投身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和学科技能竞赛,以充实他们的课余生活、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加强贫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引导他们准确定位、设立方向、早作计划,合理规划大学四年,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积累更多的资本。此外在就业时,学校也要多方努力,为贫困学生争取更多的资源和就业机会,帮助他们顺利就业。

2.4以素质拓展为载体,增强综合实力

经济发展得不平衡和教育资源分配得不均衡制约了来自贫困地区经济困难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进入大学之后,综合素质方面的差异变得更加显著。因此,学校、社会资助机构应有意识地为贫困大学生提供能力发展的平台。学校应为贫困学生提供各个层次的文体活动、社团活动、科技创新活动、学科技能竞赛、社会兼职和志愿服务等,一方面拓宽他们的视野,增加他们的社会阅历,培养他们的组织、协调、沟通能力,增强他们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以及应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另一方面,使他们在实践活动与能力锻炼中不断挖掘自身潜力,从而帮助他们准确定位自己,理性选择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合理规划时间与学业计划,最后能够在工作岗位上实现自我价值。

2.5以人文关怀为土壤,滋养感恩诚信

中学贫困生帮扶计划范文3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employment difficulties for needy students in regional engineering colleges,the related solutions have been put forward. Firstly, needy students should change their minds and improve comprehensive abilities in job-hunting markets. Secondly, colleges have to stress their unique characteristics to serve for local economy. In addition, the career education and subsidies during job-hunting are expected to be improved, especially for needy students. Last, besides developing economy, local government must facilitate the produce-learn-research projects and supply needy students with social security.

关键词: 地方工科院校;贫困生;就业;对策

Key words: local engineering colleges;needy students;employment;solutions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6-0222-03

0 引言

2011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660万,2012年数据上升到680万[1、2],2013年数据持续走高将达到699万。地方院校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95.3%[3],地方院校毕业生已经成为我国每年高校毕业生的主体部分。地方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下称贫困生)既没有名校的名片来打开用人单位的大门,又因为家境贫困,社会资源缺乏,成为毕业生中的弱势群体。虽然在2011届、2012届高校毕业生中就业率最高的专业是工学[1、2],但是地方工科院校贫困生就业过程中还是呈现出签约时间滞后、签约率偏低、就业岗位偏差等特点。

1 地方工科院校贫困生特点

1.1 贫困生人数较多、比例高 以笔者供职的某地方工科院校为例,在每年新生接待过程中,不少新生家长认为“孩子学会一门技术不愁将来没饭碗”,为自己子女能上工科专业心中充满自豪、对就业前景充满信心。在这种观念的驱使下,农村学子及城镇下岗职工子女成为了地方工科院校新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个别热门技术专业更是达到了40%左右,远远超过教育部公布的高校中贫困生比例为25%这一比例[4],导致了每年新生中贫困生绝对人数屡创新高,而这无疑提高了地方工科院校毕业生中的贫困生比例,且有逐年提高的趋势。

1.2 贫困生来源分布集中 地方工科院校贫困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城市低收入家庭(大部分人是下岗职工家庭),分布相对集中。资讯发达的现代社会也带来负面影响,45%以上的被调查人认为在找工作过程中存在不公平现象[5],常常遭遇“拼爹就业”这一尴尬问题。社会关系强大指数几乎为零的农村家庭和饱受没有一技之长而下岗的城市职工家长都把工科专业作为子女高考志愿的不二选择,导致了地方工科院校贫困生主要集中分布在以上两类家庭。

2 地方工科院校贫困就业难原因分析

大多数贫困生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优点,比普通生就业愿望更强烈、就业态度更积极,就业准备期更长。但是与同专业的普通生相比,地方工科院校贫困生就业过程中还是呈现出签约时间滞后、签约率偏低、就业岗位偏差等特点。原因归纳下来,有以下几方面。

2.1 过于强调专业对口 地方工科院校贫困生在选择专业时候就决定了他们就业时,对“专业对口”这一指标的过分偏好,对那些不对口的职位根本不予考虑,出现了“有业不就”的现象。以笔者所带的机械制造专业为例,某大型制造企业的销售部门对职位要求有机械专业基本知识,但是在校招的过程中无一贫困生投简历,都认为“专业不对口”,认为一线的制造技术和生产管理才是“王道”,宁愿再等等也不试一试。工科专业贫困生对“专业对口”的过于强调,造成很多就业机会白白流失。

2.2 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地方工科院校的大部分都是理工科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侧重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人文社科类的课程设置少。同时,贫困生在地方院校中两极分化:一部分将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专业学习上,以求得“高分”换取奖助学金贴补生活;另外一部分除了必需的上课、休息时间外都用来打工以解决温饱和日常开支,并没有把课余时间放在提高自己综合素质上,造成语言表达、人际关系、组织能力等方面不足,在就业面试时不能自信地展示自己,就业竞争力不高。

2.3 就业期望值过高 目前,由于对贫困刻苦铭心的体验,加上来自家庭的影响,一些地方工科院校贫困生将初次就业当成自己告别贫困的最后机会,就业期望值普遍高于非贫困生,具体表现在:目标定位在北上广等大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6]、要求工资待遇高的大企业、不愿意到经济欠发达地区、不愿意到基层单位就业,农村来的贫困生一心要“跳出农门”,宁愿大城市“漂着”也不愿意“放下面子”回家乡寻找就业机会。

2.4 实践操作能力有待加强 一些地方工科院校没有重视和意识到就业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变化,仍然沿袭着比较传统的办学模式,往往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给学生就业带来困难。特别是对来自农村中学的地方工科院校贫困生,由于农村中学过分注重应试能力训练,自主学习的能力比较欠缺,知识结构和实际操作技能也还需进一步加强。

2.5 就业成本负担重 近年来,毕业生求职成本不断攀升,使贫困生及其家庭不堪重负,失去很多就业机会。地方工科院校的贫困生主要来自农村和城市低收入家庭,除了承受制作简历、通讯费、面试行头等正常开支外,对北上广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城市的偏好,使得他们就业过程中的往返路费和食宿费超过正常费用,反而占就业成本的大头,这些费用甚至超过全家一年的收入,对地方工科院校贫困生及其家庭来说是很大的负担。

3 解决地方工科院校贫困生就难的对策探讨

要实现地方工科院校贫困生充分就业,需要贫困生本人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需要地方工科院校瞄准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提高自身育人质量,对贫困生给予就业指导和资金帮助;需要地方政府积极发展地方经济,创造更多的专门人才就业岗位,完善统一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

3.1 贫困生层面

3.1.1 改变自身就业观念 地方工科院校贫困生要认清社会发展趋势,调整好自己的初次就业心态,适当降低期望值,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北上广和沿海大城市纵然机会多、平均薪资水平高,但是也要看到地方院校知名度不具备名片效应和大城市生活成本持续走高的现实状况,要把工作搜寻地放在院校所在地区、内陆地区及基层组织。随着我国开放水平的提高,世界工业生产基地逐步由沿海向内陆转移,需要大量高水平的工科专业人才,这对于就业难的地方工科院校贫困生来说是个机遇[7],也符合他们“专业对口”的心理偏好。最后,贫困生们要清醒认识到,就业最现实的目的是养活自己,这是报效父母、减轻家庭经济困难的重要基础。

3.1.2 提高自身职业技能 地方工科院校贫困生要注重提高自己职业技能,特别是实践操作能力,同时注重职业技术资格证书的取得,如就业过程中需要的外语、计算机等级证书,以及从业资格证书。主动参加校内与所学专业相关的技能培训,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利用暑期到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行业、企业一线去见习,有条件的话从事一段时间生产实习,对提高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职业技能有很大的帮助,对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和满意度有现实意义。

3.1.3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地方工科院校贫困生要通过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来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首先,要培养好自己的学习能力。一方面学好专业知识、夯实专业基础,同时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以适应未来不断变化的社会发展需要。其次,作为地方工科院校贫困生,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专业书”,反而要克服自闭、自卑心理,积极参加社团组织。在社团活动中,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培养自己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合作意识;拓宽自己的认知面,开阔自己的视野,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自己就业竞争力。

3.2 地方工科院校层面

3.2.1 加强对贫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地方工科院校要引导贫困生做好职业生涯的规划和设计,在他们入学时就及时帮助他们针对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对四年后是升学还是就业有不同的学业生涯规划;把贫困生职业规划教育贯穿于学生工作的全过程,作为助学工作和就业工作的核心内容。同时,地方工科院校根据对应行业对人才需要新标准,根据各自专业的特点和办学特色,在每学期安排就业指导课,帮助贫困生在不同阶段有方向、有目的地锻炼自己。就业指导课应该作为一门必修课贯穿贫困生的整个大学期间的课程群。

3.2.2 加强对贫困生就业过程资助 2007年至今,政府对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力度大大增强,确立了“奖、助、贷、勤、减、免、补”立体的资助体系[8]。在当前的资助体系框架内,地方工科院校助学工作可以向贫困生的就业过程倾斜。在毕业班秋季学期开学时候(每年九月份),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生/学年)和国家助学金(分2000元/生/学年、3000元/生/学年、4000元/生/学年三档)的发放上做到有针对性。对于在积极准备考研的贫困生,在上一学年成绩良好的情况下,可以发放励志奖学金或者助学金最高档,解决他们在准备考研期间生活上的后顾之忧,提高考研成功率;对于准备找工作的同学,辅导员(或班主任)做到和每个贫困生谈心,了解他们的简历制作、面试行头、工作搜索等状况,根据他们不同进展情况,给予不同的资助力度,争取做到每个贫困生能负担起简历、面试行头、通讯费等就业过程支出。

3.2.3 深化课程设置、加强实践实训环节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各工科高校应加强工程教育,强化工程能力和工程素质培养,进一步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推进课程教学的综合化与实践化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改善毕业生就业状况。地方工科院校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深化课程设置,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应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提高,加大实习实训力度,开展实习基地的建设,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笔者所带的机械制造专业为例,新的课程体系设置了公共基础课、工程专业课、设计实践课和面向“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实习课,其中实践教学学时约占总学时30%,确保完成学生理论和实践能力素质培养目标。

3.2.4 强化办学特色、服务地方经济需要 地方工科院校除了有“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教学任务外,还有肩负着“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实用性、创新性人才和促进地区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使命。地方工科院校要想在激烈的就业形势下赢得优势,必须瞄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强化自己的办学特色,坚持差异化发展,着力提高毕业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出符合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实用性人才,为毕业生赢得就业空间;万万不可盲目追求“高、大、全”的办专业模式,造成人为就业难题。

3.3 地方政府层面

3.3.1 发展地方经济、吸纳地方院校毕业生 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就业岗位是地方政府促进贫困生就业的根本出路。地方政府根据区域内的工业传统和地方工科院校的专业特色,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努力发展区域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走技术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结合、内涵发展和跨越式发展并重的道路,吸纳地方工科院校毕业生在本地就业;既繁荣地方经济发展又解决了贫困生就业难的局面,有能大大缓解全国高校毕业生直奔北上广的局面。最后,地方政府也应该尽快建立就业预警机制,定期向区域内院校该地区对各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对于可能出现的专业设置供求不平衡给予提示,做到未雨绸缪。

3.3.2 促进地方产学研和谐发展 产学研是学校与企事业单位、政府、中介机构合作,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开放教育模式;产学研结合对于大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有着独特的优势:为学生提供深入到真实职业环境中去的机会,拓展学生学科视角和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3]。地方政府应该通过生产力促进中心,对地方工科院校与企事业单位的产学研结合起到推手作用,对产学研结合就业的“校地共建”不单单要政策上支持、物质上帮助;还要把“校地共建”看成是地方工科院校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合作与联动,看成是地方政府自己的分内事。产学研结合就业的“校地共建”将大大降低地方工科院校贫困生就业的成本、满足他们“专业对口”的强烈愿望,提高他们就业率和就业满意度。

3.3.3 加强地方就业保障力度 地方政府要把地方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一项民生工程。首先,把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出台的就业措施落实好;《措施》要求:从2006年9月1日起,没有找工作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可以在户籍所在地办理失业登记,对进行失业登记的毕业生,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发放就业联系卡,把登记的贫困毕业生纳入重点帮扶范围。但是,《措施》实施后至今,效果并不明显。地方政府应该在帮扶地方院校贫困生(特别在毕业后)就业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配套一定的灵活就业政策,落实好《措施》的要求,做好对地方院校贫困大学生就业的社会保障工作。

4 结束语

地方院校毕业生占应届毕业生主体部分,做好他们中贫困生的就业工作,关系到教育公平原则的实现,关系到和谐社会的稳定与国家的未来。解决地方工科院校贫困生就业难的问题,需要贫困生自身、地方工科院校及地方政府三方的共同努力,同时每一方明确自己的责任、义务和努力方向,以期切实解决地方工科院校贫困生就业难的问题,实现三方“共赢”,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各自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麦可思研究院.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2]麦可思研究院.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3]刘宗南,佘斯用.地方高校产学研结合就业路径分析[J].理论与实践月刊,2010(12):103-105.

[4]黄建新.从价值观取向视角研究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J].成人教育,2011(4):34-35.

[5]周梅,刘彤.关于扶助贫困大学生就业的探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4):186-188.

[6]刘红斌.地方高校不同学科毕业生就业工作搜寻行为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2(35):100-101.

中学贫困生帮扶计划范文4

关键词:高校;资助;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7-0142-02

贫困大学生是指那些因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又缺乏其他经济来源,无法缴纳学费以及缺少必要生活费的学生。

学生交费上学是贫困大学生出现的客观原因,不发达的区域经济是贫困大学生出现的地区原因,学生单双亲下岗,家庭经济资源和智力资源的贫乏和市场竞争力的低下以及家庭变故等造成家庭收入下降是贫困生出现的直接原因。学校困难学生的比例较大,需要救助的学生较多。目前各级党委、政府都非常重视贫困生的资助工作,但在完成经济上的资助之后,学校党委、行政如何高举育人大旗,扶贫扶志,加强助后教育,让助学与育人并重。使贫困生都能充满阳光地健康成长,为构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1 贫困生现状

面对巨大的经济压力的贫困生,遇到由经济困难带来的生活、学业,人际交往、情感等方面的挫折,造成了心理上的失衡、紧张和焦虑,思想包袱,情绪低落,心理灰暗,主要表现在:一是自卑与自尊的矛盾性。自卑和自尊的矛盾性使他们对很多事情非常敏感,容易形成情绪和情感上的强烈波动,他们希望融入集体,得到同学的认可和赞同,却又因为自身的问题无法达到理想的结果。二是将贫困作为争取资助的资本,认为贫困就应该获得资助,三是缺乏进取动力,对改变自己的现状没有实际行动,生活懒散,没有昂扬的斗志,四是不诚信,没有对获得的帮助怀有感激之心。

贫困大学生承受着经济和生活的巨大压力,相当一部分人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进而导致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严重影响着大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和未来发展。

2 以贫困生建档为契机,加强学生诚信教育

古人云:人无信不立,诚信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素质,也是大学生必备的道德素质,在贫困生资助工作中一定要加强资助与育人的结合,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与诚信教育的结合,贫困生资助是国家、社会及其他团体和个人对贫困大学生的关爱,高校要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地对待这份关怀,公平、公正地进行评比,将这份温暖真正送到那些家庭经济确实困难、确实需要帮助的同学手中。经济困难学生资格认定工作是学生正常享受资助的前提和保证,高校要根据国家、省有关文件精神,结合贫困生实际,出台了《贫困生建档及认定办法》,从资助申请的条件到贫困学生认定的标准与程序,从评议结果的透明度到贫困生档案的动态管理要做具体规定。

2.1 “绿色通道”,做好诚信教育的第一关

高校每年在给新生邮寄《录取通知书》时,同时要寄送了财政部、教育部联合印制的《高等学校资助政策简介》宣传手册以及《高等学校学生家庭情况调查表》,使录取新生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各类资助政策,也让贫困家庭提前做好家庭贫困证明材料的准备工作,以便在报到当天能够通过“绿色通道”顺利入学。

新生报到后,高校在一个月内对贫困生的情况进行摸底,各院系辅导员、班主任逐一对通过绿色通道入学的学生进行谈心,走访宿舍,了解同学,避免个别学生不诚信弄虚作假,骗取各类资助。

2.2 贫困生建档,做好诚信教育的第二关

按照《贫困生建档及认定办法》精神,学生资助管理部门,根据学生本人提供的由学生家庭所在地乡镇以上民政部门出具并加盖公章的贫困证明,组织学生填写《建档登记表》,各院系辅导员(班主任)组织班级学生根据该生的生活情况民主评议该同学的贫困等第,经审核,学生本人诚信签字,完成建档。

2.3 毕业生还贷,做好诚信教育的第三关

高校每年有部分同学通过当地银行或信用社贷款。学生资助管理部门通过开展倡议书、诚信签名等组织学生在校内外广泛开展诚信教育活动,请银行为学生宣传理财与征信知识,给每个同学发放征信手册,利用主题班会课开展征信大讨论,同时加强贷后服务工作,建立诚信档案等,积极宣传国家助学贷款与银行征信系统政策。同时在办理助学贷款时与每一位贷款学生签订还款承诺书,以此来敦促贷款学生珍惜自己的诚信记录,履约践行,养成良好的诚信习惯。希望学生珍惜个人信誉,珍惜母校荣誉,学生资助管理部门要密切关注贷款学生就业去向,保持经常性联系,积极配合学生所在地的金融机构跟踪了解其还贷状况,努力把贷款违约率降低到最低限度。

3 以感恩于心、行动于学为出发点,加强学生感恩教育

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高校要教育大学生在获得资助之后,要感谢国家和各级政府,感谢资助大学生的企业和个人,告诫大学生不能不停地叫穷,将最真诚、最珍贵的慈善之举看作是别人的义务和责任,是应该的奉献,每个受资助大学生要有最起码的感恩之心和做人的“阳光心态”,高校要教育大学生要记住正是有了这份帮助,才渡过了经济难关,才能完成大学学业,要充满感激地对待这份帮助,并将这爱的火种接力相传。因此高校要将感恩教育进入到每个大学生的生活中去、组织感恩主题班会、看感恩电影、写感恩征文、实现感恩愿望、召开座谈会、给好心人写一封感谢信等活动,让受资助的大学生真心地去体会,去感受社会、学校、老师和同学对他们的关爱,让他们在点滴生活中学会理解、心怀感恩、受助思源、诚信做人。

高校通过这些感恩活动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感恩的平台,让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理解、互助、责任、奉献、服务精神,传递关爱之心,让他们以一颗感念恩情,让贫困生资助成为充满神圣与温暖的爱的交接。同时要使贫困大学生明白。只有胸怀感恩,通过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才有可能回报他人及社会,也要清晰地认识到“回报”是一种责任,一种美德。让他们明白有责任和义务为家庭分忧,为社会奉献力量,要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发奋图强,将来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改变经济生活状况。

4 以榜样示范作用为抓手,加强学生励志教育

高校要宣传当代大学生自强不息的先进事迹,树立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学习榜样,使他们能够从身边同学和事迹上感受到先进典型的感召作用,高校每年要举办国家奖助学金颁奖暨受助学生励志座谈会,在会上邀请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三好学生为大家讲解学习历程,生活的艰辛,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心和帮助。让他们明白贫困是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一些麻烦,他们需要为学费、生活费操心,但他们要正确地看待它,贫困不是我们的错、你的错、他的错,更不是父母的错,这是由诸多因素和原因造成的,不要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要将贫困看成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

因为贫困,我们比别人多了一份思考、一份节俭,一份坚强、一份心理承受力,我们比别人更加理解生活,那么这些对我们的成功都很有帮助。高校通过召开座谈会,让受助学生向优秀学生代表学习,学习他们坚韧不拔,自强不息、乐观向上、奋发图强的精神,努力拼搏,不辜负党和国家的培养和期望,努力成长成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回报国家。

5 以心理健康教育为载体,加强学生成才教育

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与人之间关系复杂,人们的观念意识和情感态度起伏多变,各种利益关系上的矛盾和冲突越来越多,如果大学生们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和社会现实,不能很好地协调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势必会在心上引起很大的不适,大学生是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既要面对校外复杂的社会及其关系,又要面对校内学习、生活,劳动、活动、品德、婚恋、人际交往等具体问题s既要考虑自己未来的生活、人生、事业,又要考虑自己随年龄增长需要对家庭和父母承担的责任。贫困大学生更是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中的“特殊”,他们面对发达地区来的大学生,经济方面的落差,容易导致一系列个性特征和心理上的不良变化。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对健康的定义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性良好。良好健康的个性心理有利于正确认识和适应复杂社会的生活现实,有利于营造健康和谐的生活,有助于发挥心理潜能,提升创造力,成为社会有用之才,经验反复证明,一个人发展的好坏,并不完全取决于他的智力,还要看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即他是否还具有一个良好、健康、积极的个性心理。一个健全的人,不仅需要充实的知识和强壮的身体,同时也应该是一个内心完满、精神融通的人,一个性格完备、充满阳光的人。

为了帮助贫困大学生渡过“心理贫困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部门要与学生资助管理部门联合,一起为所有建立贫困档案的学生另外建立心理档案(这部分档案存放在学生资助管理部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解决或解答贫困生的疑难问题,稳定贫困生的思想情绪,帮助他们培养正常的心理状态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学生资助管理部门要定期组织各种各样的互助活动。为贫困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自我展示的舞台,使他们从心理上得到平衡,自信的面对他人、面对生活,摆脱“自卑”给他们带来的巨大困扰。

中学贫困生帮扶计划范文5

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继续以《中学德育大纲》、《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指针,以争创德育工作示范学校为契机,以提高德育队伍战斗力为基础,以抓好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为前提,以打造平安校园为保证,全面深化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全面关心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深入学习德育课程标准,积极引导学生开展校园文化及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团结、文明、求实、创新精神,塑造我校学生勤学奋进的新形象。

二、具体工作

(一)加强德育工作的领导,建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董瑞江副组长:王利江组员:马建良、夏帼闻、夏沈明、姜建芳、李小东

(二)以师表形象为重点,开展职业道德建设,提升德育队伍的战斗力。1、结合结合教师形象工程、名师工程,培养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为人师表、锐于创新的师德标兵。2、完善学习制度,深入开展系列教育活动。今年的主要学习内容为党的十七大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3、建立奖惩机制,规范师德行为。学校的每月考核奖励办法、学期考核奖励办法必须将教师的师德行为列为考核重要内容。4、通过叙事文章征集、论坛演说等形式,弘扬高尚师德。5、做好骨干班主任市级培训和全体班主任的二级培训工作;举办好德育(或班主任)论坛,交流工作,探讨问题,以提升整个德育队伍的战斗力。

(三)抓好行为规范,创建文明校园。1、落实《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利用期初、期中、期末阶段开展全校性教育宣传、检查督促、评选表彰活动。2、利用班队活动、日常集体谈话等经常性的教育,深入持久地抓好“建设文明校园,告别不文明行为”的活动。3、抓反复,反复抓,加强“七项竞赛”的检查、督促,约束极少数学生的不文明行为。

(四)加强学风建设,提升教学质量。1、加强学生出勤教育,教育学生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尽可能珍惜时间。2、强化课堂纪律,做到专心听讲、不做小动作,不开小差,积极思考,大胆发言,认真记笔记。3、强化作业检查管理,做到字迹工整,按时上交。4、积极开展班际间、班级内各种学科竞赛,推动学习氛围。5、开展“一帮一”、“多帮一”等学困生结对帮扶活动,全面提高学习成绩。6、从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两方面评价学生,期末评选“学习标兵”。

(五)抓好安全教育,打造平安校园。1、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学生集会、班队活动时间进行安全意识教育。2、交通、消防、用电、课间活动等安全教育常抓不懈。每学期对学生自行车车况全面检查不少于一次。每年进行一次学生安全疏散演练。3、根据季节特点,分别对学生进行春季防流感、夏季防溺水、秋季防食物中毒的安全教育。4、围绕3月24日结核病日、3月31日中小学安全教育日、6月6日爱眼日、6月26日国际禁毒日、9月20日爱牙日、12月1日艾滋病日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5、加强课间巡视,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加以解决。6、坚持对学生的正面教育,保护学生自尊心,做好对学生的心理辅导。上好每学期一次的青春期教育课。7、做好贫困生的调查,教育学生奉献爱心,帮助贫困生。8、推行德育导师制,做好特殊学生的耐心辅导、教育和帮助。

(六)加强法制教育,培养守法公民。1、发挥课堂教育在法制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将学生学法守法情况纳入考核内容。2、利用广播、黑板报、宣传窗进行专题性法制教育。每学期法制专题教育不少于一次。3、配合市教育局计划,抓好以政治教师为主的法制教育队伍的法制培训。4、邀请市关工委或司法机关人员进行法制宣讲。5、发挥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的作用。6、开展法制讲座、法律知识竞赛、法制故事评比等多种形式的法制实践活动。

中学贫困生帮扶计划范文6

2012年,十闭幕不久,到河北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专门讲了这么一段话:“治贫先治愚。要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做好,特别是要注重山区贫困地区下一代的成长。”

今年教师节前夕,在给“国培计划(2014)”北师大贵州研修班参训教师的回信中指出:“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教育部在认真学习贯彻关于扶贫开发的重要战略思想的同时,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关键词,着眼于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地区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全力推进教育扶贫全覆盖。

面向未来

今年夏天,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引发全国上下的集体聚焦。因为这是一项惠及广大乡村教师、亿万乡村孩子的民心工程,通过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等关键举措,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帮助乡村孩子学习成才,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

着眼未来,面向未来,是教育扶贫全覆盖各项政策举措的一个鲜明基调。

从2011年开始连续实施两期的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中央财政已投入700多亿元,支持贫困地区学前教育发展。截至2014年年底,中西部地区幼儿园数量比2009年增长77%,是东部地区增速的四倍;中西部地区在园幼儿数量比2009年增长65%,是东部地区增速的两倍。

在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政策规划中,中央财政安排补助资金640亿元,带动地方财政投入800多亿元,惠及3 000多万名农村贫困学生。

一项对贫困地区6至15岁男、女生营养健康状况的监测数据显示,近年来,各年龄段平均身高、体重、平均成绩都有不同程度提高。这一结果对我国2011年开始实施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政策无疑是个积极的回应。截至2015年6月,中央和地方已累计安排资金1 443亿元,全国超过1/3的县实施了营养改善计划,惠及3 210万名农村学生。

今年初,在的亲自关怀下,教育部会同9个部门共同编制了《国家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2014-2020年)》。《规划》将680个连片特困县从出生开始到义务教育阶段结束的农村儿童作为实施范围,重点围绕健康、教育两个核心领域,加快实现从家庭到学校、从政府到社会对儿童关爱的全覆盖,确保贫困地区的孩子生得好、长得好、学得好,以超前规划、着眼未来的姿态,编就一张保障贫困地区儿童成长的安全网。

民生底色

21世纪初开始实施的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免学杂费、免教科书费、寄宿生生活补助)政策,曾伴随着广袤乡间随处可见的“标语”深植于一代农村学子的心间。

随后,“农村”二字的消失,赋予了这项政策更多的民生内涵,也让政策的阳光洒向更多生活在城市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城乡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已免除学杂费的基础上,对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农村学生和城市低保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农村学生免费配发汉语字典。对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发放生活补助。

在高等教育阶段,目前已经建立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师范生免费教育、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绿色通道”等多种方式并举的资助体系。

在国家学生资助体系逐步完善的进程中,普通高中、学前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三大领域一度“缺席”。然而,从2010年到2012年,连续3年,一年一进阶,在国家政策的强力推动下,三大领域全部纳入国家学生资助体系――

2010年,开始实施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政策,用于资助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 000元,资助面约为20%,2014年495万名学生享受资助;

2011年,开始实施学前教育资助政策,地方政府对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予以资助,中央财政予以奖补。2014年,各级政府资助幼儿382万人,资助资金51亿元;

2012年秋季学期,开始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补助生活费政策,这一政策已对连片特困地区农村学生实现了100%全覆盖。

援助帮扶

据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副司长何光彩介绍,经过十几次提高“三包”标准,实现了15年免费教育,“三包”政策(包吃、包住、包学习费用)覆盖了从学前至高中阶段所有农牧民子女和城镇困难家庭子女,年受益学生达52.5万人,资助金额达15亿元。在毗邻的南疆,喀什、和田、阿克苏、克尔克孜四地州则实现了14年免费教育,覆盖了学前两年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年受益人数190万人,资助金额超过50亿元。

重点帮扶、定点援助,成为近年来我国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一道风景。

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直接“成果”,是投入资金5.95亿元,17个省(市)实施的148个教育项目,涵盖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教师交流培训、贫困生资助等。而到2014年19个援疆省(市)实施的386项教育项目,则以双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培训各级各类教师14万人次,派出支教教师3 000余人。

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后,新疆与内地省(市)中小学“千校手拉手”活动全面启动,不仅新疆1 584所中小学与援疆省(市)中小学建立了“手拉手”关系,疆内1 200余所学校之间也建立了“手拉手”关系。

探索教育扶贫、人才扶贫、智力扶贫、科技扶贫等精准扶贫模式,也是教育扶贫政策的实践选择。直属高校定点扶贫政策推进过程中,44所科研实力最强、以理工科院校为主的直属高校已累计投入资金和物资折合5.3亿余元,承担44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定点扶贫任务。 (来源:《中国教育报》 柴 葳 万玉凤/文)

【相关阅读】

20项教育扶贫政策

第一项政策是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从2011年以来,已经连续实施两期,中央财政已投入700多亿元,支持贫困地区学前教育发展。截至2014年年底,中西部地区幼儿园数量比2009年增长77%,是东部地区增速的四倍;中西部地区在园幼儿数量比2009年增长65%,是东部地区增速的两倍。

第二项政策是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2013年开始实施,力争用5年时间使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基本达标。截至目前,中央财政安排补助资金640亿元,带动地方财政投入800多亿元,惠及3 000多万农村贫困学生。

第三项政策是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自2011年起,国家按照每生每天3元(2014年11月提高到4元)标准为片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截至2015年6月,中央和地方已累计安排资金1 443亿元,全国超过1/3的县实施了营养改善计划,惠及3 210万农村学生。监测表明,贫困地区6~15岁男、女生各年龄段平均身高、体重、平均成绩都有不同程度提高。

第四项政策是学前教育资助政策。从2011年起,地方政府对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予以资助,中央财政予以奖补。2014年,各级政府资助幼儿382万人,资助资金51亿元。

第五项政策是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免学杂费、免教科书费、寄宿生生活补助)。城乡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已免除学杂费。对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农村学生和城市低保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农村学生免费配发汉语字典。对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发放生活补助,中西部地区补助标准为小学生每生每天4元、初中生5元。

第六项政策是普通高中学生资助政策。从2010年起国家实施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政策,用于资助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 000元,资助面约为20%,2014年495万学生享受资助。

第七项政策是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补助生活费政策。从2012年秋季学期起,按照每生每年2 000元的标准对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在校生中所有农村(含县镇)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费,并给予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年级在校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生每年2 000元的国家助学金资助。这一政策已对连片特困地区农村学生实现了100%全覆盖。

第八项政策是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目前,高等教育阶段已经建立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师范生免费教育、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绿色通道”等多种方式并举的资助体系。

第九项政策是15年免费教育和新疆南疆四地州14年免费教育。实现了15年免费教育,“三包”政策覆盖了从学前至高中阶段所有农牧民子女和城镇困难家庭子女,年受益学生达52.5万人,资助金额达15亿元。新疆南疆四地州实现了14年免费教育,覆盖了学前两年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年受益人数190万人,资助金额超过50亿元。

第十项政策是教育、援疆政策。教育部召开了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组织17个省(市)实施了教育项目148个,投入资金5.95亿元,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教师交流培训、贫困生资助等。教育援疆工作以双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到2014年19个援疆省(市)实施教育项目386项,投入资金85亿元,培训各级各类教师14万人次,派出支教教师3 000余人。

第十一项政策是新疆与内地省(市)中小学“千校手拉手”活动。在新疆和援疆省(市)各民族学生中广泛开展“心连心手拉手”活动,新疆1 584所中小学校与援疆省(市)中小学建立了“手拉手”关系,结对学生146.8万人;疆内1 200余所学校之间也建立了“手拉手”关系。

第十二项政策是四川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从2009年起,四川组织藏区初中毕业生和未升学的高中毕业生到内地优质中职学校免费接受3年中等职业教育,每年1万人左右,每生每年7 000多元。已惠及藏区学生近5万人,其中87%以上来自农牧民家庭。

第十三项政策是内地民族班政策。内地班已办班30年,累计招收初中生4.64万人、高中生3.45万人、中职生0.84万人,为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各级各类人才。内地新疆班已办班15年,累计招生高中生7.1万人、中职生1.02万人,为新疆培养输送高校毕业生1.3万人。

第十四项政策是少数民族预科班和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少数民族预科班自1980年举办,到2014年,累计培养少数民族学生40万余人,被誉为“造就少数民族专门人才的金色桥梁”。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2006年开始实施,截至2014年,累计为培养高层次骨干人才近2.7万人。

第十五项政策是职业教育团队式对口支援。2012年,东部地区10个职业教育集团与滇西10州(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对口帮扶滇西职业学校发展,并协助对口合作州(市)制订重点产业发展规划、打造高端技术技能人才队伍等。2014年,建立17个东中部职教集团与和四省藏区17个地州的职业教育对口帮扶机制。

第十六项政策是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自2012年起,在普通高校招生计划中专门安排本科一批为主的招生计划,面向贫困地区实行定向招生。到2015年,招生规模从1万名扩大到5万名,实施区域从680个连片特困县扩大至包括国贫县在内的832个贫困县,招生高校覆盖所有“211工程”学校和中央部属高校。专项计划共录取学生18.3万人,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近两年连续增长10%以上。

第十七项政策是对新疆、高校开展团队式对口支援。2010年教育部正式启动了高校团队式对口支援工作,共成立了42所高校参加的6支对口支援团队,支援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塔里木大学、大学、民族学院和藏医学院。

第十八项政策是直属高校定点扶贫。由44所科研实力最强、以理工科院校为主的直属高校承担44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定点扶贫任务,统一纳入新十年定点扶贫工作体系中。经过近3年的努力,探索出教育扶贫、人才扶贫、智力扶贫、科技扶贫等高校精准扶贫模式。据不完全统计,各校已累计投入资金和物资折合5.3亿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