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

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范文1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提高标准化技术水平、提升畜产品质量为重点,坚持退川上山、集聚发展、集约经营、产业融合、高效安全的发展方向,以规模化带动标准化,以标准化提升规模化,推进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开展,通过政策扶持、宣传引导、技术服务、示范带动,突出抓好规范化建场、标准化生产、无害化处理,促进我市现代畜牧业更好更快发展。

二、创建目标

创建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3个(生猪、蛋鸡、奶牛各1个),创建市级一类、二类、三类标准化示范场10个。通过示范带动,到2015年,全市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占规模养殖场的比重达70%以上,实现“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畜产品质量安全化”的“五化”目标,畜禽养殖废弃物基本实现达标排放或资源化利用,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升。

三、创建内容

(一)创建原则

坚持四个结合:规模化与标准化相结合,硬件与软件建设相结合,创建典型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阶段性创建与长效监管相结合。

(二)基本条件

1、必备条件:

①规模养殖场生产经营活动必须遵守《畜牧法》、《动物防疫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土地使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与区域内土地使用规划,场址选择不得位于《畜牧法》明令禁止的区域。

②具备养殖场备案登记手续,养殖档案完整。

③具有市畜牧局颁发的《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两年内无重大疫病发生记录,且无非法添加物使用记录。

④种畜禽场还须具备《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

商品畜禽养殖场必须同时具备①②③,种畜禽场必须同时具备以上所有条件。

2、规模条件:

①生猪:能繁母猪存栏130头以上,育肥猪年出栏2000头以上(含2000头)。

②肉鸡:年出栏量不低于10万只,单栋饲养量不低于5000只。

③蛋鸡:产蛋鸡养殖规模(笼位)在1万只以上。

④奶牛:存栏奶牛200头以上,配套挤奶站有《生鲜乳收购许可证》,运送生鲜乳车辆有《生鲜乳准运证明》。

(三)创建范围

1、全市达到上述创建基本条件的畜禽养殖场都可自愿参加创建活动。

2、必须参加创建活动的畜禽养殖场:

①享受国家、省政策扶持项目养殖场。

②享受去年市农业结构调整项目场中年出栏2000头以上的养猪场和年出栏50万只的肉鸡场。

(四)示范创建内容

1、畜禽良种化。种猪选用长白、大白、杜洛克等原种猪,二元母猪选用长大(大长)二元杂交母猪;奶牛选用荷斯坦高产奶牛;蛋鸡选用海兰、罗曼等品种;肉鸡选用艾维茵、爱拔益加等品种。所有种畜禽需从国家正规的种畜禽场引进,有完整的引种证明、动物防疫合格证明和系谱档案。

2、养殖设施化。养殖场选址布局科学合理,畜禽场生活区、生产区、引种观察区、无害化处理区分开。其中:生活区与生产区有明显的隔离措施;引种观察区建在生产区外,远离粪污无害化处理区;无害化处理区与生产区相隔50米以上,病死畜禽填埋井处于生产区下风向,相隔100米以上。畜禽圈舍、饲养和环境控制等生产设施设备满足标准化生产需要。

3、生产规范化。制定并实施科学规范的畜禽饲养管理规程,配备与饲养规模相适应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严格遵守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使用有关规定,生产过程中实行信息化动态管理。有完整的饲料使用记录、免疫记录、发病、诊疗、死亡记录、生产记录、防疫消毒记录,奶牛场还应有完整的繁殖记录和奶站各项指标检测记录,种畜禽场有引种、繁育和种畜禽销售记录。

4、防疫制度化。防疫设施完善,养殖场有明显的防疫隔离带、生活区门口有消毒池、生产区入口有更衣消毒室等,防疫制度健全,有疫情监测报告,对病死畜禽实施无害化处理,无害化处理记录完整。

5、粪污无害化。畜禽粪污处理方法得当,沼气池、三级沉淀池、干粪堆积发酵池等粪污处理设施齐全,处理能力与养殖规模配套且运转正常,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或达到相关排放标准。

6、环境优美化。畜禽场周围、圈舍之间及空闲地栽种多行速生杨,生活区和办公区进行园林式绿化,场区所有道路及圈舍地面水泥硬化;养殖生产用具摆放整齐,场区保持清洁卫生,实现养殖场净化;畜舍屋顶造型及颜色美观大方、整齐统一,水泥粉刷,防水涂料喷涂,实现养殖场建筑美化。

(五)示范创建要求

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要与市畜禽养殖场亮点活动打造同步进行,参与创建的养殖场要按照市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创建细则进行改造,既要满足省畜禽养殖场标准化验收标准,又要满足市畜禽养殖场亮点打造的标准,实现布局合理化、设施完备化、环境清洁化、场区美化,提升规模场的标准化水平,示范带动我市畜牧业标准化不断提高。

四、活动步骤

(一)今年6月初,举行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启动仪式。

(二)今年6月7日~6月12日,组织各镇畜牧专干、创建场区负责人、技术人员进行培训。

(三)今年6月13日~9月15日,各创建场根据创建要求对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对管理措施进行规范;市畜牧局创建专家小组巡回进行督导。

(四)今年9月16日~10月30日,实施验收挂牌,对示范创建活动进行总结、宣传,把成功做法和经验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标准化示范场创建机制。

五、保障措施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一是成立市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有*。二是成立市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专家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有*。领导小组、专家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均设在畜牧科,杨红先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工作的落实。

(二)加大投入,政策扶持。农业部授牌的养殖场,优先享受国家、省养殖奖补项目资金扶持,同时,在今年市农业结构调整奖补资金中列出专项用于奖补今年创建达标的国家级、市级标准化示范场,对带动作用较强的示范场,加大各项畜牧政策扶持的力度和资金奖补的数量。

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范文2

对主产省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进行扶持,最直接的效果是从技术、效率、价格、质量、管理等方面可以逐步实现标准化和规范化。

扶持龙头企业形成带动效应

养猪听上去简单,但是做好、做大也不容易。

据有关媒体报道,从50头母猪起家的广东汕头养殖户姚德辉,在16年的时间里,通过改建猪舍,采用高床漏缝地板取代了传统猪舍的水泥地面,并用液泡粪技术处理猪的粪便,同时引进智能的猪饲喂系统,到现在发展成了年出栏生猪20万头的猪司令。去年还被评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借由科技创新等多种手段、通过政府引导和扶持等平台,将畜禽养殖实现标准化、规模化,不仅是农民创收的乐意之举,也成为做大农业产业的必经之路。

湖南邵阳市近年就确立了以工业化模式发展畜牧业生产的思路,大力培育和发展养殖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化组织。目前,全市共发展养殖业龙头企业19个,雨润集团、深圳中宝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纷纷落户投资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养殖龙头企业年产值超过13亿元。全市成立各类农民经济合作组织38个,发展各类规模养殖场3.78万个,其中规模养猪场2.41万个。

在引进龙头企业的同时,该市重点通过政策支持、财政资金扶持和办点示范等方式,加大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和基础设施改扩建力度。2007年以来,全市共争取规模养殖场扩改建项目64个,项目总额5.06亿元。

记者了解到,目前,邵阳市养殖业的发展已实现由家庭副业向农村支柱产业的历史性跨越,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向好。全市畜牧业总产值15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比重51.2%,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

“规模化养殖将成为农民增收、农业发展的一个支柱产业。”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产业与区域经济研究室主任张元红告诉记者。

国家也把对畜禽养殖龙头企业的扶持提到了重要地位。农业部《2012年扶持“菜篮子”产品生产项目实施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重点扶持建设一批有一定规模、生产技术基础好,并在增加产品产量和提高产品质量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生产基地。其中,畜牧业主要支持生猪、蛋鸡、肉鸡、肉牛和肉羊等畜种,重点扶持主产省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

根据《意见》,畜牧业重点扶持主产省(区、计划单列市)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优先安排国家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新疆、内蒙古、四川、、甘肃、青海、陕西、宁夏、河北、吉林、辽宁、黑龙江、河南、山东14个省区2012年新增资金支持牛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的比重不得低于50%。

畜牧业主要支持畜种包括生猪、蛋鸡、肉鸡、肉牛和肉羊。其中:生猪出栏0.5—5万头的标准化养殖场;蛋鸡存栏1—10万只的标准化养殖场;肉鸡出栏5—100万只的标准化养殖场;肉牛出栏100—2000头的标准化养殖场;肉羊出栏300—3000头的标准化养殖场。

“这肯定是好事。”张元红评价说。他说,我国畜禽养殖业小而散,扶持规模化养殖场可以起到示范作用,有利于产业集中度的提升,符合产业发展方向,是未来产业发展的趋势所在。

以规模化养殖推动产业升级

畜禽养殖业,无疑已经成为各地大农业中产业化程度最高的产业之一,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在广西,在龙头企业带动下,一条畜牧带发展的农业之路正在形成。截至目前,广西奶水牛饲养量、水牛奶产量名列全国第一,黄羽肉鸡产量、家禽饲养量排名全国第四。如今,广西养殖业初步构建起“四带四区”发展格局——其中包括以桂东南为中心的生猪、优质鸡养殖带;以桂西北为主的草食畜禽养殖带;以大中城市城郊为主的奶牛养殖区等等。

“龙头企业推动了优势产品的增长和产业集中度的提升。”张元红说,国内畜禽养殖业的现状可以用“小、散、乱”三个字来形容,造成供求不稳定的情况依然存在,行业波动非常大,尤其在疫病防控、产品标准化方面还很薄弱。

因此,张元红对此次《意见》的出台抱有乐观态度。他认为,对主产省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进行扶持,最直接的效果是从技术、效率、价格、质量、管理等方面可以逐步实现标准化和规范化。此外,从长期来看,还会起到一个示范推动作用,促进产业集中,推动产业升级。“不过,除资金扶持外,地方可以以另一种方式支持,比如土地方式,因为规模化养殖最需要的是土地,再配合资金支持等手段,从而达到良好的收益率。”

畜禽大项——猪肉的价格曾一度被指为“牵着物价走”,对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的扶持能否起到稳定物价的作用?张元红表示,对于物价方面,有一定的稳定性。但是并非短期可见。“本身规模养殖场的产量就具备一定的稳定性,影响不大,但长期对总产量提高、供给增加仍是有益的。”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推广规模化并不意味着就要大规模。”张元红也提出自己的看法:不赞成过大规模。他说,尽管集约化经营是好事,但是过大规模反而“船大难调头”:一是影响农民就业出路,“如果真的急于扩张,农民就业是个问题。”二是畜禽业最怕的不是规模小,而是疫病,尤其是在规模企业体现尤甚,一旦发生疫病传播确实不易控制。“像法国等欧洲国家对此也很谨慎,提出的是‘适度规模’的口号。”张元红还强调,规模化经营更要重视监管,将各部门利益挂钩,实现联动机制,才能确保生产的稳定性。

变废为宝解决污染问题

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范文3

1国外现代畜牧业规模养殖发展的特点

1.1因地制宜,模式各异

畜牧业发达国家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4种13I: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为代表的现代草地生态模式,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代表的大规模工厂化模式,以欧洲国家荷兰、法国和德国为代表的适度规模化模式,以及亚洲的日韩和我国台湾为代表的集约化经营模式。在这些国家,尽管畜牧业的发展模式不尽相同,但都具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尊重本国或地区资源现状,利用已有的土地、草原、资本或技术优势等因地制宜发展现代畜牧业。

1.2标准化体系完善

发达国家畜牧业标准化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已相对成熟,标准化体系的制定注重生产环境标准化,如日本对养殖区域植被、路面等进行的明确规定l川;注重生产过程与丁艺的标准化,如欧盟各国要求从种畜禽的培育到使用的饲料、药品、产品加工过程中车间的卫生条件、加工设备的条件、包装材料、储运时间、温度以及储存天数等都要遵守有关食品安全和质量管理系统标准要求问;严格产品质量的标准化,发达国家无论是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上或是采取的措施上都非常严格,要求产品产地无任何污染,贮藏、运输过程未受污染,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法的要求和食品行业质量标准f41。同时,这些国家都拥有健全规范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在农产品的质量检测控制方面采取了严格的具体执法措施【41。

1.3设施发展水平高

发达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左右就相继实现了畜牧机械化,在饲草加工、饲料加工、饲养过程等方面发展到了较高的设施水平。牧草收贮工艺采用具有现代化工艺的新型旋转割草机、调制割草机、快速烘干设备、拣拾压捆和青饲收获机;饲料加工广泛应用微粉碎和超粉碎设备、高精度微量配料系统、全自动控制的挤压膨化机及高温高压短时强制调制器与制粒机;蛋鸡饲养设施趋向于高密度大型化,采用6—8层叠层笼养,喂料、饮水、清粪、拣蛋自动化,全封闭鸡舍,鸡舍环境自动检测调节,并配备蛋品全自动化收集、处理、计数和装箱设备;肉鸡饲养设施以环境调控、高速定量精确饲喂设备和消除应激反应为主;规模化养猪中,猪舍环境控制自动化,自动料线、脂肪测定仪、妊娠测定仪和种猪个体饲喂技术和自动清粪设施得到了广泛应用;奶牛饲养采用青贮收获及加工系统、自动取饲系统、全混合日粮系统、自动饮水系统、牛场清粪设备、牛舍环境控制设备和全自动挤奶成套设备、奶品快速冷藏成套设备和奶牛场综合管理系统等醐。

2我国畜牧业规模养殖概况

2.1规模养殖比例不断提高

我国畜牧业规模养殖始于20世纪80年代,这个时期以农户家庭庭院养殖为主,专业户不断涌现,涉足于畜牧业生产领域的一些企业开始出现;到20世纪90年代,畜牧业进入规模化、企业化、产业化发展阶段,大型企业不断涌现,产业化经营迅猛发展,“公司+农户”为主要经营形式的畜牧业产业化组织发展迅速;进人2l世纪以来,我国畜牧业生产逐步形成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养殖持续增加,养殖小区和适度规模养殖场蓬勃发展,标准化生产力度加大。2010年,全国年出栏500头以上生猪、存栏500只以上蛋鸡和存栏100头以上奶牛的规模化养殖比例分别为34%、82%和28%,比2005年分别提高了18、16和17个百分点171。与此同时,规模化养殖优势逐渐显现,肉、蛋、奶畜产品生产产业带已形成,优势区域的生猪生产、家禽生产、牛羊肉生产、奶类生产和羊毛生产分别占全国总量的92%、50%、92%、88%和89%以上嘲。

2.2规模养殖设施化水平提升

随着规模养殖的迅速发展,我国畜牧业设施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形成了饲料饲草加工、牧草种植及收获、畜禽标准化饲养、生产检测方面门类齐全的成套设备,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不断在畜牧业上得到应用。饲料加工已由简单的粉碎发展到配合饲料、熟化饲料的加工,畜禽饲养的饮水系统、施药技术、降温和通风系统、消毒设施、喂料系统、清粪设备等基本上能满足现阶段的生产需求【9~。同时,国内已开展了畜牧业信息化、智能化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工作。如: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研制了蛋鸡规模化养殖场生产管理系统,可对鸡舍实现自动控制,实现了蛋鸡喂养自动化、清粪自动化、危险环境报警自动化【151;滕光辉等1161研制成功了家禽健康养殖智能控制系统,对蛋鸡现代化养殖技术进行了集成研究,在德青源生态养殖场进行了成功验证,为养殖场的管理提供了有利的平台,提高了管理效率,增强了疾病预防能力;中国农科院开发了“种猪场生产管理系统”、“种禽场饲养与繁育的数字化智能系统”、“基于个体信息的猪的优化饲料配方系统”、“猪疾病防疫与优化饲养管理数字化智能系统”等,形成了畜禽数字化养殖技术平台【埘。宋延民等开发了基于RFID技术的奶牛身份识别器、计步器、自动分群系统、自动称重系统、牛奶流且/电导仪、管理与分析系统,形成了以挤奶厅为中心的信息采集奶牛管理系统和奶牛养殖健康系统【l研。东南大学研制了畜禽规模设施养殖环境传感网监控系统平台,可以采集用户需要的环境参数,并能根据要求控制养殖场内的排风、喷淋和光照系统1191。

2.3畜牧业标准化不断推进

规模养殖推进了我国畜牧业生产的标准化水平。截止到2008年底,全国农区标准化规模养殖快速发展,养殖小区突破8万个;牧区半牧区舍饲半舍饲稳步推进,已有3000万头以上牲畜从天然放牧转变为舍饲半舍饲圈养嘲;全国畜牧业标准新立项108项,比上年增加了95项,初步构建了畜牧业标准体系的基本框架;同时,畜产品质量明显提升,现已通过畜禽“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的品牌近2000个捌。

3江苏省畜牧业规模养殖现状

3.1规模养殖比例高

2008年以来,江苏省全面启动以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为重点的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创建活动,已有1368家规模养殖场成为畜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基地阎。生猪、蛋禽、肉禽、奶牛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到64%、86%、92%和94%,全省建成万头以上猪场123个、50万只以上肉禽场137个、lO万只以上蛋禽场42个,千头以上奶牛场33个【2t1;全省共有国家级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4家、省级67家,各类畜牧业经济合作组织、行业协会7000余家1221。

3.2产业区域特色明显

江苏省以优质瘦肉型猪、优质地方家禽、奶业和波尔山羊四大优势产业建设为主线,依托区域自然资源,优势畜产品区域化生产格局初步形成,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以江宁、锡山为代表的江南奶业经济带和以铜山为中心的徐连奶业经济带奶牛存栏已占全省的85%;如东、阜宁的生猪,东台、海安的家禽,沛县的肉鸭,睢宁的山羊,高邮的蛋鸭等一批特色县域经济产业发展成效显著;宁镇扬等丘陵山区肉鹅产业带肉鹅饲养量占全省的80%、肉鹅深加工占全省的85%f7l。

3.3设施化水平较高

在规模养殖过程中,江苏省积极推广家禽标准化生产技术、肉羊集约化快速育肥技术等,建成农业部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65家120l。从规模养殖的设施水平看,大多数规模养殖场都采用了密封式圈舍,实现自动化或半自动化饲养。除传统的湿帘通风、冷风机降温、红外线保温箱、电热地毯保暖、电动除粪、自动喂料、自动光控、自动拣蛋等传统设施外,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等现代科技逐步在畜禽养殖中得到应用;全省发酵床养殖面积达114万m2,部分地区建成了规模养殖场的远程监控系统和利用物联网技术建成的智能化生猪规模养殖基地,大大提高了规模养殖质量和效率120l。

4提升江苏省规模养殖水平的对策

4.1强化政府宏观决策

4.1.1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要强化政府在产业规划与布局、养殖标准制定、养殖新技术研发与推广、养殖污染治理等领域的宏观指导职能,积极开展标准化体系、产品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和完善工作,保证规模养殖的发展水平。以畜牧业主管部门为主导,广泛开展产业信息分析和预测、评估工作,跟踪国内外产业发展前沿技术和模式、国际国内市场动态、疫情动态等,建立起畜禽产品数量和质量动态预警体系,提升产业的指导能力。

4.1.2出台各类鼓励政策应积极出台相关优惠和补贴政策鼓励发展适度规模化的畜禽养殖,鼓励和扶持组建各类农民合作组织或产业协会,促进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提高农民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规模养殖比例,促进产业化经营。对于在建设高水平规模养殖过程中具有突出贡献的企业给予土地、税收等方面的政策优惠。

4.1.3加大政府对产业的资金投入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对畜禽品种繁育、规模养殖设备和畜禽生产污染治理等领域资金扶持力度;另一方面,我国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比例不足l%,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必须要提高政府对畜牧业科技研发的资金投入,增加科研立项的数量,并引导科研资金向畜禽品种、养殖设备和技术、废弃物处理技术等领域适当倾斜。

4.2大力拓展市场需求

4.2.1拓展畜禽产品营销市场市场需求是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全球范围内人们对动物性产品的消费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这为发展规模养殖提供了有利条件。近年来,随着规模养殖的扩大,江苏畜产品数量进一步增长,除供应本省市场需求外,还积极向毗邻的上海市场扩展,特色名优产品在上海大都市很受欢迎,江苏已成为上海优质畜禽产品稳定的供应基地。同时,江苏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畜牧业产业和科技发展基础良好,有利于各类产品的出口。在稳定省内和国内市场的前提下,要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增加畜禽产品的出口,以拉动规模养殖水平的提升。

4.2.2多元化市场需求推动规模养殖的多样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消费水平的提高,畜产品的消费需求表现出了多元化的特点。不同的消费者对肉类嫩度、肉色、蛋壳颜色、蛋黄色度,奶类的乳脂率和蛋白质含量等性状乃至畜禽的品种和养殖方式都提出了不同的需求;一部分高端消费群体更加注重对天然、无公害绿色产品的追求,高质量畜禽产品的消费需求增长。消费需求的多元化是规模养殖品种、养殖技术和模式、规模养殖产品加工水平等多样化发展的驱动力,要及时把握市场契机,积极适应和满足畜禽产品消费市场的要求和变化,促进全省规模养殖多层次发展,提高产业的竞争力。

4.3加强科技创新与推广

科技进步始终是畜牧业发展的基本支撑,育种技术不断改进畜禽的生产潜能、饲料营养技术提高饲料的利用率、检测技术和监测体系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加工技术促进产业增值等。总而言之,畜牧业生产效率、农民素质、产品附加值和综合生产能力不断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畜牧技术的创新、推广与普及。

4.3.1畜禽品种资源创新的需求良好的品种是畜禽生产的核心,品种技术的创新在畜牧科技发展中居主导作用。近年来,江苏省培育了苏太猪、扬州鹅、邵伯鸡、京海黄鸡、雪山鸡、苏禽黄鸡、苏邮1号蛋鸭等新品种,在畜禽品种资源利用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随着人们消费需求的多元化发展,现有的品种结构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应及时更新和淘汰市场占有率低、生产性能相对落后品种,利用我省的种质资源优势开发适合不同市场需求的新品种或新品系。在传统育种手段的基础上,提高分子生物学技术辅助育种应用研究的效率,加快品种创新步伐。

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范文4

[关键词] 规模化 养殖业 模式 发展

[中图分类号] S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3)03-0200-01

纵观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养殖产业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从分散型向规模化,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农户经营为主题,龙头企业为主导,把分散的农户养殖逐渐集中起来,形成养殖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和社会化,逐渐形成规模化养殖、加工运输、市场营业的产业链,从而实现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规模化养殖模式概述

规模化养殖业就是从栏舍建设、生产设施配备、良种选择、投入品使用、卫生防疫、粪污处理等方面满足科学合理以实现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监管常态化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规利用现代化的建筑设施和设备及环境调控技术为畜禽养殖创造比较适宜的生活环境,及为畜禽的规模化、工厂化、集约化生产创造适宜的工艺模式和工程配套技术。参与创建的规模养殖场生产经营活动必须遵守畜牧法、动物防疫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具备养殖场备案登记手续。参与创建的规模养殖场生产经营活动必须遵守畜牧法、动物防疫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具备养殖场备案登记手续和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养殖档案完整,两年内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且无非法添加物使用记录;种畜禽场须具备《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

二、规模化养殖业在我国发展的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养殖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其发展历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为以引进消化吸收发展方式为主的快速发展年代,我国先后引进并研制改良了国外现代化养鸡、养猪等养殖模式与装备,快速推动了我国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的发展,是我国成为世界生产大国,并基本解决了我国人民的吃肉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畜禽舍纵向通风和湿帘降温技术改造及新型畜舍为代表的第二个发展阶段,解决了畜禽舍原先横向通风的死角和夏季高温问题。21世纪为我国养殖业寻求自主创新发展的清洁生产健康养殖工艺模式的设施养殖工程新技术阶段。为我国的规模化养殖产业升级提供了技术支持。我国畜牧养殖事业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经从过去的以引进消化吸收为主,转变为现在的开发我国特色的设施畜牧工程技术模式、提升我国畜禽健康养殖产业自主支撑技术为主的发展方向。

在下一步的发展方向里,只有进一步做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与产业化经营相结合,才能实现生产与市场的对接。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带动能力,建设标准化产业基地,采取“公司+规模养殖场户”等形式发展标准化生产。主管单位加强信息引导和服务,建立稳定的产销合作机制,推动标准化养殖产品品牌建立,努力实现努力实现生产上水平、产品有出路、效益有保障。

三、我国规模化养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规模化养殖在我国取得了较大发展,但是和国外比起来,依旧比较落后,受地域影响比较大,下面就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出路做一简单论述:

1.养殖规模化程度偏低,从业人员的投资能力薄弱。在我国,仍然以农户小规模养殖为主,农民的投资能力低是影响养殖规模的主要因素。一般农户因为收资金限制,无法扩大经营规模,购买不起正规的养殖产品设备,以至于无法创造良好的养殖环境,严重影响了产品的品质,所以,制定专门的财政、税收、用地、金融、保险等优惠政策,通过项目倾斜、以奖代补等手段引导生产经营活动,对规模化养殖场户给予更多的扶持措施,支持、保障产品安全,是我国养殖产业升级的关键。

2.养殖工程技术的标准化、成套化程度低。我国至今未能从养殖模式定型研究入手,形成成套化、标准化、系列化的养殖装备产业。更没有实力研究适合于我国不同畜种和不同规模要求的不同生产工艺模式的养殖装备技术,也谈不上对养殖户使用的简单经济型设备的研制开发等。由此严重影响养殖业的成本和相对竞争力。只有重点做好符合我国国情和地域特色的养殖工程的研究开发,集中地域优势进行适宜的规模化生产,逐步实现农村养殖户专业化,养殖小区标准化,规模化,才能为我国有集散型养殖向规模化养殖升级提供基础,保证我国养殖业健康稳定发展。

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范文5

1.1洱源县畜禽污染现状

洱源县是畜禽养殖大县,畜禽在地区农业经济结构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2016年洱源县全县奶牛存栏41101头,黄牛和水牛存栏52421头,马、骡、驴存栏8290匹以上,生猪存栏235167头,山绵羊存栏109360只,禽存栏487661羽,是一个典型的养殖大县。而洱源县紧靠洱海利于,如此大量的动物在饲养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粪便和污水,按奶牛日排粪便31kg、黄牛和水牛日排粪便19kg、马骡日排粪便19kg、猪日排粪便6kg、羊日排粪便4.5kg、禽日排粪0.1kg测算,全县畜禽日粪便产生总量5400多t,这些粪污如果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导致滋生蚊虫,导致疾病传播,对农村居民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另外大量的粪便随着雨水污水进入沟渠河流,畜禽养殖动物粪便中含有大量的氮、磷会对水体造成富营养化,对洱海源头水质造成十分严重的污染。

1.2洱海流域养殖业污染治理取得的成果

近年来,洱海流域地区政府按照“高效、生态、优质、环保”的现代畜牧业发展思路,以畜禽养殖污染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为重点,高度重视洱海流域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着力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全州洱海流域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取得新进展。以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化养殖为抓手,强化科技支撑,大力实施畜禽粪便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工程,完善对顺丰有机肥厂收集处理畜禽粪便的补助机制,鼓励企业应收尽收,扩大生产规模。从源头上控制畜禽养殖对洱海污染。在洱海流域扶持发展标准化规模奶牛养殖场(300头以上)4个、存栏2141头,生猪标准化养殖场(年出栏300头以上)33个、存栏10571头。加强圈舍改造、粪污治理及养殖场(户)沼气工程建设,提高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目前,改造畜厩8万m2、粪污处理池1万m3,沼气5469口,新希望蝶泉乳业建成1000m3的大型沼气池1个、顺丰肥业建成27m3的小型沼气池1个;建成畜禽粪便收集站48个、生物有机肥生产厂3个。2016年,收集处理畜禽粪便6.09万t,极大地缓解了洱海流域养殖污染治理压力。

2洱海流域养殖业污染防治对策

2.1明确洱海流域养殖范围和对象

对洱海流域的养殖区域进行科学划分,将流域主要入湖河流周边200m,洱海及主要湖库周边500m和城市建成区划定为规模化畜禽禁养区。禁养区内严格禁止新建(改、扩)畜禽养殖场,现有养殖场(户)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搬迁,手续不全的一律关停取缔。关停取缔。对于禁养区内已有的生猪(常年存栏5头以上)、水禽(鹅、鸭常年存栏50羽以上)和牛养殖场全部关停取缔,其他畜禽养殖场(肉鸡、蛋鸡、羊等)若建有污染防治配套设施,或委托他人对畜禽养殖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且不影响周边居民生活的,可以予以保留,否则一律关停取缔,并逐渐将禁养区内养殖场向着洱海流域以外地区搬迁。将洱海两侧各500~1000m区域设置成限养区和适度养殖区。这两个区域内实行总量控制,规范审批程序,养殖场应具有与之配套的粪污处理设施或可以消纳粪污的农田,并办理相关手续。对限养区和适度养殖区内养殖污染严重、无粪污处理设施且不具备改造条件的生猪、水禽、牛养殖场一律予以关停取缔。

2.2加强宣传、疏堵结合

各乡镇、村要充分认识全镇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依法依理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认真宣传《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政策,切实提高广大农民自觉治理的环保意识。养殖污染治理疏堵结合,对排污达不到《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养殖场严肃处罚,处罚后仍达不到要求的实施强行关闭。对新、改、扩建养殖场,不履行规范审批程序的视作违章建筑,将予以。同时,大力推广农牧结合、循环利用模式,指导畜禽养殖场清洁生产,鼓励采取粪肥还田、制造有机肥等方法,对畜禽养殖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

2.3长效管理、规范养殖

整治工作完成后,各地要加强畜禽养殖的监管,建立畜禽养殖长效监管机制,将监管纳入镇对村的考核范畴,群防群治,形成镇、行政村、自然村三级监管体系,监管责任层层落实,特别是要加强落实村级监管责任,并建立考核办法,定期督查考核,形成镇、村自觉抓畜禽养殖监管的自觉性。严格把关审批环节,对适度养殖区内新、改、扩建的养殖场,必须按规定程序办理实施,建设治污设施或委托他人处理污粪;未通过环评、不满足动物防疫条件、不符合用地等要求的新、改、扩建畜禽养殖场,一律不得开工建设和生产。一旦出现反弹回潮或者擅自违规建设的畜禽养殖场,坚决予以取缔并进行问责。

作者:张晓娟 单位: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畜牧工作站

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范文6

关键词 畜牧业;现状;问题;对策;安徽潜山

中图分类号 F32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5-0331-03

畜牧业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一五”以来,潜山县按照“典型示范、效益诱导、良种先行、科技服务”的工作思路,坚持良种、良法、良舍、良料,搞好政策扶持,加大投入力度,狠抓项目实施,有力推动了全县畜牧业发展,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肉、蛋、奶等主要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目前,潜山县畜牧业处于生产不断发展、质量稳步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的新阶段,其已成为该县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为此,对潜山县畜牧业的发展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推进该县畜牧业的发展。

1 潜山县畜牧业发展现状

1.1 畜禽生产稳定增长

2010年底全县有各类规模养殖场户730户,养殖专业村3个,拥有市级以上养殖示范小区2个。生猪、家禽的规模饲养比重分别达到40%、43%。2010年全县实现生猪生栏25.2万头,家禽出栏352万只,肉牛出栏5 200头,羊出栏1.28万只,肉类总产2.45万t,禽蛋总产1.05万t,同比增长8.60%、15.40%、30.00%、2.40%、4.30%、0.96%。2010年,全县新发展畜禽规模户65家,新发展良种母猪620头,新增育肥猪2.2万头,新增家禽47万只,新增肉牛1 200头。2011年全县生猪、家禽的规模饲养比重已达到41%和44%;生猪、家禽良种率分别达到95%、91%。

1.2 产业化进程加快

2011年全县培育发展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3家,县级龙头企业10家,各类合作经济组织22家。

1.3 基地建设稳步发展

黄泥镇胜利、前进等村的养猪小区,入驻养猪大户90多户,年出栏肥猪超过2万头,黄铺镇古墩村养鸡小区,入驻养鸡户64户,年出栏肉鸡可突破100万只。2010年,全县新建生猪圈舍500 m2以上的24家,建筑面积1.4万m2,新建禽舍1 200 m2以上的13家,建筑面积1.9万m2,新建牛舍600 m2以12家,建筑面积0.85万m2、新发展市级龙头企业3家,2011年新建标准化畜禽圈舍5.3万m2,引进良种母猪550头。

1.4 疫病防控逐步完善

各地按照县政府与各乡镇签订的防疫目标责任书的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层层抓落实,认真开展春秋两季突击强制免疫及平时新补栏畜禽的补针工作,积极做好生猪定点屠宰的检疫及畜产品市场的监管,取得了明显成效,为畜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2011年,全县畜禽死亡率被控制在3%以下,全县未发生重大动物疫情。

2 存在的问题

2.1 观念束缚,投入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一些群众仍囿于“养猪为过年,养禽换油盐”的自给自足的观念,对如何扩大畜禽生产、发家致富方面想得不多;一些干部仍囿于抓粮食油料和经济作物的惯性思维,对如何引导农民兴畜致富、做大做强农业方面重视不够。潜山县目前畜牧业生产投入主要依靠广大农户自身缓慢积累,政府公益性、基础性投入较少,规模化养殖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县财政在每年拨付畜牧在编人员经费的同时,虽安排20万元补助乡镇兽医站和防控疫苗费,但仅够维持正常工作运转。

2.2 技术服务体系脆弱

近几年来,潜山县从事养殖业的农户大多依靠自身的力量,自己摸索良种引进、良舍建设、良料配方、良法饲养等经验,缺乏应有的技术指导,养殖成本高,效益低。乡镇兽医站人员老化,设施陈旧,经费不足,难以承担疫病防控和畜产品安全管理重任,村级防疫员经费得不到保障,防疫体系不全,关系不顺,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同时由于动物疫病种类增多,疫情复杂,加之散养农户“重治不重防”,防控难度越来越大,农牧部门忧心忡忡。

2.3 龙头企业缺乏,产业化程度低

多年来,虽然在品种改良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资金投入少,品种改良的规模小、范围窄,目前当地生猪品种正逐渐退化。再加上以农村散养为主,规模化养殖所占的比重低,产业化程度和科技含量偏低,缺乏对畜产品的进一步精深加工,无产业链条,一般多限于自产自销,抗风险能力差。没有形成完善的科学饲养管理体系,饲养、管理、防疫、治疗水平低,挫伤了农民养殖的积极性。龙头企业是引导农民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重要力量,近几年来,潜山县畜牧业发展缓慢,很大程度上就是缺少加工、流通型龙头企业的带动。农户一方面担心买难,另一方面又担心卖难,尤其是养殖业,多是投入大、存放难的鲜活品,一旦不能及时销售,农户就会蒙受重大损失。因此,迫切需要龙头企业引向市场,带动发展,而且“散养”对生猪市场管理也带来新的问题。

2.4 市场行情波动过大,养殖标准化程度低

目前,畜牧业价格过多地依赖市场调节是影响其生产快速发展的最关键原因。由于单个养殖户不能掌握市场价格,农民得到的实惠相对较少,一旦猪养殖的数量多,价格就会下降,养殖户只好大量减少头数。一旦价格涨上来了,存栏量又少了,养猪户还是没有得到实惠,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使养殖户始终处于被动状态,无自主发展的能力。目前多数养殖户仍采用传统的饲养方式,难以适应市场发展的要求。养猪业标准化程度相对较低,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对标准化的认识还不到位,标准化生产技术不能得到很好的推广和应用。

3 对策

3.1 创新畜牧业发展理念

畜牧业在潜山县农业结构中既是短项,又是增量。当前,畜牧业的发展正处在由粗放型向精细型、传统型向现代型、资源转化型向市场适应型转变的时期,迫切需要充分地认识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要转变养殖观念,调整养殖的模式,做大做强畜牧产业。因此,潜山县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地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切实把发展畜牧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中之重来抓,积极引导广大农户改变传统的养殖观念,大力推行健康的养殖方式,着力提高养殖水平和产品质量,全面推进潜山县畜牧业发展。

3.2 扩大财税支持

3.2.1 积极出台扶持政策,形成标准化创建长效机制。在安排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科研、农业技术推广及人畜饮水等专项资金时,要重点考虑畜牧业的发展,并给予其大力支持。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改善畜牧业生产条件,有关部门要增加资金投入,以加强畜禽种质资源保护、良种推广和标准化养殖小区示范建设等作为重点支持内容。为减轻养殖农户负担,降低畜牧业生产成本,应继续清理畜禽养殖和屠宰加工环节不合理的税费,继续将饲料产品的优惠税收政策落实到位[1]。

3.2.2 改革财政资金扶持方式,实行以奖代补,确保标准化创建落实到位。长期以来,主管部门在扶持畜牧业项目中采用“先给钱,后办事”的办法,结果经常是争取项目时下急上不急,项目到手后上急下不急;或者是无论方案做得多好,实施时经费总是不够;或多或少地出现资金挪用等违规情况。为此,需要改变财政资金扶持方式,建立投入新机制,出台“以奖代补”政策,改“事前补贴”为“事后奖励”,由业主按事先制定标准先组织实施,按照建设标准验收,验收合格后给予奖励扶持,问题就会迎刃而解,项目实施标准硬、监管易、效率高。通过实施“以奖代补”建设标准化万头猪场项目,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养猪业[2]。

3.2.3 创新金融手段,实现多元化融资。需积极地进行研究探索,利用金融手段,引导资金投入,满足畜牧养殖的标准化创建对资金的需求,解决仅靠政府投入不足的问题。为此,一是加大政府金融倾斜,运用贴息等方式,引导和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增加对畜牧业的贷款。政府需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养殖户标准化生产的贷款贴息,支持畜牧业的标准化改造发展[3]。二是吸纳民间资本投入。鼓励社会资本参到与现代畜牧业建设,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三是积极试点养殖环节的保险业务。为增强养殖户的风险承担能力,提高其投资能力,增强畜牧业抵御市场风险、疫病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政府可选择开展生产环节的保险业务,引导、鼓励和支持保险公司大力开发畜牧业保险市场,发展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畜牧业保险,加快畜牧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工作,探索建立适合不同地区、不同畜禽品种的政策性保险制度。

3.3 创新产业技术

3.3.1 促进畜牧业科技进步。一是加强畜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加快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抓好畜禽品种改良、动物疫病诊断及综合防治、饲料配制、草原建设和集约化饲养等技术的推广。二是加快畜牧兽医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积极利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培育畜禽新品种。三是强化畜牧业科技教育和培训,提高畜牧业技术人员和农牧民的整体素质。四是坚持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相结合,不断提高畜牧业发展的技术装备水平。务实加强国家基地、区域性畜牧科研中心创新能力建设,支持畜牧业科研、教学单位与企业联合,发展畜牧业高新科技企业[4]。

3.3.2 探索生态环保养殖方式。解决畜禽养殖污染问题,是标准化创建的核心内容。一是探索发酵床养殖方式。为实现养殖无排放、无污染、无臭气,可以利用现代微生物发酵处理技术,该技术将营养学、生物学、环境卫生学、土壤肥料学等学科集于一体,以低成本、高产出、无污染为原则,建立良性循环的生态养猪体系。二是探索规模养殖场的污水深度处理技术。为满足畜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需求,可以采取严格把关、提高产业标准等措施实现污水处理的现代化[5]。三是探索农牧渔结合,实施生态养殖,发展循环农业。推行“生态养殖+沼气+绿色种植”循环经济模式,加大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力度,合理布局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将养殖场建设与沼气建设配套起来,既解决清洁能源问题,又解决环境保护问题,美化净化农村环境,实现良性发展。

3.3.3 推广标准化养殖模式。标准化养殖是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畜牧业的必然方向和重要内容。养殖标准化在大型养殖场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其同时也是推动农户小型规模养殖走向专业化,并形成稳定的增收渠道的重要方式。为此,要创新家庭标准化养殖模式,实现农户专业化生产。针对大部分农户在市场风险和疫病风险的冲击下逐步失去了畜牧业收入的现实,为帮助农户养殖实现标准化、专业化生产,可以借鉴其他先发展地区适合农户采用并稳定增收的养殖模式。通过新模式的推广运用,引领农户加快畜禽饲养方式的转变,跨入标准化、专业化养殖行列[6]。如湖北省推广的养猪“150模式”,一经推出,便广受养殖户的欢迎。该模式集成全进全出、负压通风、自动温控、隔热保温等10项先进技术,即建1栋全封闭式标准猪舍,进行标准化饲养,实行全进全出制度,每批饲养育肥猪150头,具有操作简单、规模适中等优点。在标准化养猪“150模式”的启发下,湖北省又陆续推出了蛋鸡“153模式”、养羊“1235模式”、养牛“165模式”,共计建成各种模式2.31万栋。

3.4 强化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一是建立畜禽养殖档案。要求全省所有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户,种畜、奶牛养殖场(小区)、户建立养殖档案,按规定的内容如实填写,并按信息管理要求定期上传汇总。二是建立养殖场管理备案制度。可按照养殖场规模大小,分别建立养殖场管理备案制度,实施动态管理。三是建立畜禽标识管理制度。通过整合畜牧兽医系统内部职能,实施畜牧兽医综合执法,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具体负责畜禽标识管理。四是加强畜禽屠宰加工环节监管。推行屠宰加工企业分级管理制度,开展畜禽屠宰加工企业资质等级认定工作,扶优扶强。五是加强畜产品市场监管。为确保畜产品运销畅通,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畜产品市场,严禁地区封锁。为保证上市肉类的质量,应落实畜产品市场准入和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对瘦肉精等违禁药品使用的查处力度。加强对液态奶和其他畜产品的市场监管,完善液态奶标识制度[6]。加强兽药质量和兽药残留监控,强化动物卫生执法监督。

3.5 提升组织化水平

3.5.1 提高养殖户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产业化经营。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采取政策扶持、项目带动、示范推广等措施,积极地引导农民组建各类畜牧经济组织,发展养殖专业合作组织或行业协会,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政府和业务部门应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思路,积极支持,加强引导。要在提高龙头企业的实际带动上下功夫,大力推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适度规模养殖农户”的发展模式,与养殖户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随时解决养殖户在产前、产中、产后出现的问题,真正地发挥出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经营中把利益最大限度地让给养殖户,使养殖户在企业的带动下,真正获得摸得着、看得见的实惠,从而实现生产与经营的分离,养殖户专心致志搞生产,龙头企业脚踏实地搞经营,逐步走上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化路子。同时,加快培育和引进畜禽饲养及屠宰加工龙头企业,发展精深加工,立足当地畜禽遗传资源,创建地方特色品牌。引导规模企业、中介组织与养殖户结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经营共同体,推进畜禽产业化进程,培育龙头企业。

3.5.2 创新新型利益分配机制。引导农民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与龙头企业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分配机制,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基地+农户”的新型产业化运行机制。从而依托龙头企业,推进“公司+基地+标准化”生产。为推进龙头企业开展“公司+基地+标准化”生产,财政在农业板块项目中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畜牧标准化养殖项目建设,以“以奖代补”方式,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及与龙头企业有紧密合作关系的专业合作社、养殖户建设标准化养殖基地和种源基地。

3.6 加强动物防疫

3.6.1 加强物防疫员的培训和管理。对新发展的规模养殖户,应以“资源节约、质量安全、环境友好”为基本目标,做到“选址适宜、布局合理、设施完善、设备配套、防疫严格、管理规范、废污利用、排放达标”[7]。继续推进对兽医管理体制的改革,健全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稳定畜牧兽医队伍。

3.6.2 实现防疫制度化。加大春季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力度,加强畜禽检疫和疫病监测,切实落实计划免疫、消毒灭源等措施,强化动物疫病防控,确保动物疫情稳定,保障畜禽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实施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规划,强化动物疫病防控,做好畜禽常见病和多发病的防控工作。完善动物疫病监测基础设施,建立健全疫病监测体系,重点做好重大动物疫病的监测预警。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依法实行强制免疫。按照“全年防疫、四季防疫”的理念,“春秋集中免疫,月月定时补针,定期监测抗体”的防疫制度,确保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6种重大动物疫病做到“应免尽免,不留空档”。做到种畜禽无主要疫病,从源头上提高畜禽健康水平。同时,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加大疫苗、物资、消毒药品的储备,强化应急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实现防控的机制化、制度化,应急处置常态化[8]。为有效地防止重大动物疫病发生,切实保障畜禽生产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要切实落实动物防疫双轨目标责任制,完善部门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将政企、技企联系制度落到实处,强化春秋两季集中强制免疫,做到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免疫密度、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100%[9]。

4 参考文献

[1] 叶学芳,高静,王亦春.以标准化养殖助推生猪产业跨越发展[J].四川畜牧兽医,2008,35(11):23-24.

[2] 湖北竹溪以奖代补促畜禽规模养殖迅猛发展[J].湖北畜牧兽医,2010(5):40.

[3] 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07〕4号[J].中国饲料添加剂,2007(6):53-55.

[4] 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07(9):12-15.

[5] 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J].北方牧业,2007(5):6-7.

[6] 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J].中国奶牛,2007(3):2-4.

[7] 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J].中国饲料,2007(5):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