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执行力培训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效执行力培训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效执行力培训总结

高效执行力培训总结范文1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执行力

卓越执行力是强化全员执行意识,凝聚团队强大合力的有效渠道,是实现科学有序生产,确保安全持续向好的重要保障,是加速战略愿景实施,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

煤炭作为国家战略资源,决定了国有煤炭企业的重要地位。山西省国有煤炭企业历经资源整合浪潮洗礼之后,面对“再造一个新山西”的战略新目标新要求,着力打造卓越执行力,提升战略践行力,增强企业发展硬实力,对于推动国有煤炭企业转型跨越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强化执行力思维创建的现实背景

国有煤炭企业面对转型跨越发展,要实现产业结构、资源配置的双重调整和优化,完成产业链条延伸、经营效益提升的根本要求,推动战略愿景实施、转型跨越发展的中心目标,打造卓越执行力是重中之重。

践行企业战略愿景的坚强保障。企业确立的战略愿景和长远规划,需要各职能部门、子分公司等多个层面的高效执行作为根本保障。卓越执行力既是保质保量完成既定任务,不折不扣贯彻决策措施的前提和基础,又是创新创造创佳绩,坚定不移求成效的关键与核心,更是践行战略愿景,树立企业形象的保障。

凝聚员工思想合力的有效途径。目标明晰化、管控科学化、执行高效化、系统互动化,团队职业化是优秀企业的特质。打造企业卓越执行力着眼于通过目标愿景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着力于构建团队来汇集智慧,形成合力,致力于激发潜能,熔炼精神来提振士气,提高效率,全面推进“普惠成果,共荣共进,双成双赢”体系的深化。

整合资源攻坚克难的有力支撑。随着企业转型跨越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涉及的行业领域不断增多,急需攻坚攻关的课题项目成为制约发展的关键。卓越执行体系的形成必将为整合优势资源,吸引优秀人才,构建攻坚团队,攻克项目难关提供支撑和动力,同时也是掌握前沿技术,延伸产业链条,依托科技制胜的重要保障。

二、构建高效执行力思维的核心要素

卓越执行力是一个由始及优的演变提升过程,需要在重要的节点上运用特定的方法和载体加以强化和提升。具体包括加强意识引导造氛围、熔炼团队精神提士气,狠抓落实见成效等方面。

加强意识引导,注重氛围营造。意识是思想和行为的先导。打造卓越执行力要把强化执行意识,加强主动引导放在首位。要把强化意识渗透到日常工作中去,让员工深切感受到的氛围熏陶和影响;要通过征集提炼理念、渗透理念来进一步强化认识;坚持将通俗易懂的理念,诸如“分内的事情主动办,难办的事情创新办”、“定了就干,干就干好”、“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借口”等,进行内涵外延的不断丰富和拓展;要通过组织开展执行力建设启动会、卓越执行力讨论会等形式和载体,营造“高效执行,追求卓越”的浓厚氛围,增强吸引力和内涵力,进一步增强员工的思想认识。

强化团队合作,重在优化结构。合理的结构是优秀团队的要素,要注重团队中各种结构的合理安排,注重领导班子成员、中层领导干部、基层班组的年龄、阅历、学历等方面的分布,真正做到小到班组,大到班子成员的合理结构分布。具体包括年龄、学历、理论素养、实践操作等,充分做到学历高中低兼顾,年龄老中青结合,技术尖子、比武能手兼有,构建起富有朝气,善于创造,长于理论,注重实践,均衡发展的团队。充分发挥年轻人思维活跃,敢闯敢干的特质,老工人沉着稳重,经验丰富的优势,管理干部见多识广等各个基面的特点,激发团队合作的优势和能力,奠定良好的合作基础。

熔炼团队精神,提升职业素养。凝心聚力,精诚团结是打造卓越执行力的重要内容。要把“凝聚产生力量,合力创造希望”的精神精髓融入到员工内心,将“熔炼团队精神,打造职业化团队”作为凝聚思想合力,熔炼团队精神,提升职业素养的切入点,从加强上下级、横纵向沟通交流入手,积极营造党政和谐、干群和睦的积极奋进的良好氛围和环境;从关心员工学习、生活、工作入手,定期深入基层调研,落实帮扶帮建举措,强化人本关怀,体现组织温暖,弘扬团队精神,增强“小团队,大家庭”观念和意识,凝聚员工合力。

三、打造高效执行力思维的具体路径

执行力的产生、强化、优秀直至卓越是一个日益积累转化、演变提升的过程。要坚持“突出重点,强化特色,构建体系,整体推进,务实有效”的原则,深入把握初始引导重宣传,推进阶段重强化,提升时期重创新,以高效执行思维推动国有煤炭企业的转型跨越发展。

把强化员工不折不扣的执行意识作为前提基础,深入引导,持续强化。意识决定行为。良好的执行意识具有精神动力十足,主观意愿积极,工作态度端正,认识层面深刻的特性特征。要以持续开展“读、看、学、讲”学习培训活动为先导,通过推荐强化执行意识的相关书籍、光盘等,利用例会、学习日等,解读重要意义和内涵,引导干部员工自主学习,自主提升;通过“走出去看,请进来学”的方式,寻找强化执行的榜样目标,借以组织召开执行共建座谈会、研讨会等,加深干部员工的思想认识,强化业务骨干力量的形成;要加强宣传教育,开展巡回宣讲,开展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开辟加强意识引导、强化思想认识的新路径新方法,营造“高效执行齐参与,转型跨越共成长”的浓厚氛围,通过日积月累的宣传造势、学习提升、深入导控,全面深度强化干部员工的执行意识。

把实施专业技术技能的全面提升作为基础工程,长期坚持,富有成效。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是干事、成事的关键所在。要围绕安全生产、设备维护、通风管理等各个系统,全面实施技能强化工作和业务提升工程,作为推进打造卓越执行力的基础工程加以不断强化。要通过理论培训、导师带徒、技术比武、岗位练兵等形式,增强员工预知风险、排除隐患、应变应急能力,不断提升员工队伍的综合能力和水平。要强化时间管理,学习管理,提升业务能力提升的速度和质量;要深化精细管理、统筹管理、人本管理,促进高效管理的深层次推进;要以技术难题和攻坚项目为核心,深入践行“我们真正的工作是解决问题”、“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借口”的执行观念,以开展“每天思考半小时”等多种活动、载体为平台,激发业务骨干解决问题的能力。

把提升团队精诚合作的协作能力作为关键环节,重点推进,寻求突破。团队是企业执行力的基本单元和重要核心,是协作力、胜任力、创新力的“发源地”。具有共同愿景、明确目标、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员工组合,便是具有潜力的优秀团队。加强团队成员的合作意识,强化彼此间的知识共享,实现群体智慧的充分集聚,是重中之重。面对转型跨越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重点加强企业高层领导的集中议事、科学决策、长远谋划能力,将深入开展好基层、基础、基本功调研作为根本,加强思想解放力度,拓宽对外合作渠道,确保项目建设落地,是助推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要抓好中层干部管理,以决策督查、催办督查、协调督查、制度督查、专项督查的“五个督查”为手段,通过周汇报、旬调研、月总结、季考核形式,不断增强企业各层面的贯彻执行力度。

高效执行力培训总结范文2

进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高职院校的发展脚步迅速加快,并已经形成了较大的规模,得到良好的建设与推广。当前,我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已遍布全国。基于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对人才的缺口也在逐渐增大,对人才的要求更是逐渐升高。针对上述情况,我国高职院校的整体行政管理水平急需不断完善与加强,如何充分提升行政管理执行力成为关键性问题之一。

一、高职院校行政管理执行力的概述

所谓“执行力”,主要是指人们对相关政策与策略的实际执行能力。执行力属于一个动态实现过程,它包含了策略的构思与设计、工作方法的延伸与开展、全程的有效管理以及整体的测评等多个环节。著名管理学家余世维还曾对“执行力”给出过这样的定义:执行力就是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该定义简明扼要地诠释了“执行力”一词。目前,执行力作为一个现代管理理念中的重要概念,关于它的研究已经渗透到各类管理组织当中。近年来对于有效构建高职院校行政管理执行力的思考也在日益受到关注,其中包含高校决策执行力、教学管理执行力以及后勤管理执行力等等。

综合关于执行力的种种研究,我们可以做出总结,高职院校行政管理执行力就是指高校各行政部门,依据学校既定的战略发展目标,结合本部门的核心业务,采用合理高效的手段,将学校略与规划转化和落实为本部门具体行政工作目标的整体能力。

二、高职院校行政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行政化趋势过于显著

我国当下的高职院校多以公办行政管理机构的形式存在。一般的整体构成依次包含学院、系部、教研室等许多组成部分。严格意义讲,这被认为成一种教学行政管理的标准组织形式。另外有一些高职院校还将这种行政安排不断进行了强化。对于行政管理而言,其主要形式是以行政管理为导向,另外加上相关部门的有效合作。尽管其中融入了诸多力量以及合理措施的配合,但是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并没有发挥出其最大作用。

(二)管理模式相对落后

如果将政府机构的行政管理模式作为标准拿来参照对比,那么我国的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模式长期以来都可以说是处于落后水平。高职院校当前的行政管理机构机制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急需进一步加强改革与完善。高职院校的制度体系缺乏足够有效的监督机制、责任机制与激励机制。其导致的最终结果势必影响行政管理工作的高效性,如若长此以往,甚至也会影响到院校其他工作的正常运转。这对于高职院校的发展极其不利,不仅阻碍了高职院校的特色建设,还会制约着高职院校的多样化全面发展,而且最终难免会对院校的长远发展造成威胁。

(三)考核标准缺乏实效性

在我国各地高校在对于不同等级的行政管理人员进行考核时大都遵循“德能勤绩”的考核标准。但是,这样的标准被分散到具体项目时却不存在对应的完善体系,更没有针对每一个工作人员制定妥帖的考核体系,最终使得绩效目标较为笼统、缺乏实效性。在绩效考核过程中,保证拥有准确可靠的具体依据是很重要的。但在高职院校中,常用的评价方法是以奖励性为主的,并且多数只运用总结的方式方法来考核评价,这样的考核方式是更加注重结果的,但是却是忽略了评价过程,导致评价过程缺乏完整性和连贯性。如果高职院校一直沿用这种传统的考核制度,将难以对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合理地调配,甚至会使他们慢慢对工作失去积极能动性,造成工作过效率严重降低,影响高校内部行政管理的执行力构建,必将长期制约高职院校管理水平的提升。

(四)团队合作意识薄弱,团队效率低下

在当下的高职院校行政管理团队之中,各个成员之间能力不均衡,工作人员缺乏团队作战意识,影响团队协调性,容易造成管理梗塞的局面。另外,高职院校行政管理工作缺乏有效的激励制度,并且工作人员一般不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合理规划管理,最终导致整个团队没有中心归属感,大大降低行政管理执行力的发挥。

三、提高高职院校行政管理执行力的方法

(一)完善管理体制

要想保证我国高职院校行政管理措施能够高效实施,必须从我国高职院校的现行行政管理模式着手研究。不断提升改革行政管理水平,科学合理构建行政管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高职院校行政管理执行力,进而有力改善教育水平。管理体制的具体完善可以依照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开展。首先,我们应该消除管理上的行政级别限制,进而可以促进实施集体负责制度。从此,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决策就要听取全民的意见,发挥民主效应,加强决策的民主性与科学性,促使最终决策确保公平公正。其次,我们应该从各个高职院校自身实际情况出发考虑,有针对性地对行政管理体系进行改革优化,建设可以从根本上提高行政管理执行力的行政制度。此外,在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整个体系的合理性。我们可以精简管理机构,对管理部门加强优化。精简过后的管理部门能帮助工作人员确立更加明确的工作目标,对提高行政工作人员的执行力具有不可小觑的意义。

(二)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

新时期,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工作人员必须是具备高素质的、专业的现代化管理人才。所以,要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提高现有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与职业素养,让每个工作人员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和谐的管理环境。首先,应该定期对行政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丰富他们的专业管理知识,同时鼓励行政管理人要学会活学活用,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到实际工作当中,最终具备先进的管理技能。其次,要加强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培训,强化他们的责任心与团队协作精神等优良素养,让他们了解正确的价值观,并鼓励每个工作人员到工作中充分实现自身价值。只有在工作中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才能保证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进而提高行政管理执行力。最后,要建立公平公正的人才选拔与派遣制度,为他们提供工作实践的机会,并适当的实行轮岗制度,最终实现“优中选优、人尽其才”。

(三)建立制度,完善体系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合理的规章制度在行政管理中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有效的保证行政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明确有效的规章制度可以让工作人员有章可循,并能约束每个人自主履行自身责任。如果发生有人违反规定的情况,则要严肃制止并追究责任。只有这样,行政管理执行力才能得到高度提升。论到管理制度的落实,首先必须严格做好每个细节,这样才能够充分促进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下去。此外,管理制度还要坚持“执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其次,对行政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定期考核也很重要,在考核部门制定考核标准与考核办法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做出准确科学的考核定位,并且要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只有公平公正、真实完整的考核才真正有意义。例如:在进行年度考核的时候,要将服务对象的满意度列为管理人员的考核内容,通过这样才能强化行政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提升行政管理执行力,提高工作效率。

(四)推动人性化管理

一些高职院校在行政管理方面不能推陈创新,依旧保持传统的管理理念,应用传统的管理模式,根本无法满足时展的需求,严重阻碍行政管理执行力的发挥与提升。为了追赶现代经济与知识的发展脚步,必须不断提出创新管理模式。当今社会追求“以人为本”,所以,我们应该在高职院校行政管理过程中推行人性化管理。所谓“人性化”管理,就是要求我们打破“死教条”,追求科学的、创新的管理模式,将制度化与人性化相结合展开管理,这已成为当代社会的必要突破。首先,新的管理模式能够重新激发行政工作者的工作热忱,使他们对工作不再感到倦怠无趣,并能鼓励他们不断提升自身价值,最终使得行政管理执行力增强。另一方面,推行人性化管理给予行政工作人员更多尊重,这能够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提高他们的自信,激发他们的发展潜力。同时,人性化管理也是提升行政工作人员责任感的一种有效手段,进而达到提高工作执行力的目的。人性化的管理模式也是提高高职院校行政管理效能的一种有效手段,值得在高职院校中推广和应用。

高效执行力培训总结范文3

共同的目标是提升团队执行力的首要条件。通常,团队执行力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团队没有清晰而专注的目标,没有统一的团队思想,今天换一个方案,明天换一个战略,让执行力大打折扣。高明的团队领导者善于用目标去引导,并能让团队成员对实现自己的子目标作出承诺。即围绕企业整体战略框架,建立共同的团队目标,并通过有效途径,使团队成员能为了共同的目标承担责任、一起奋斗。有了统一的目标,团队成员就有了共同的努力方向,有利于激发团队执行力的提升。

合理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是提升团队执行力的基础。团队的组织结构千差万别,归结起来,最主要的类型包括简单型、职能型、事业部型、子公司型、矩阵型等结构。对于企业团队来说,使用最多的是职能型结构,其优点是能够使团队每一名成员各司其职,责任明确;团队内实行专业分工,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强化专业管理;管理权力高度集中,便于管理者对整个团队的有效控制等。但也要看到其横向协调差、团队领导的负担重、不利于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等方面的不足。

严格的管理制度是提升团队执行力的重要保障。严格的管理制度,是团队的行动准则,也是团队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法则,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团队的发展,环境的变化,对领导者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挑战,而制度是一种对团队管理最有效的控制手段,是团队领导者能力的延伸,能够确保团队按照高效经济的方式运行。如果团队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员工行为方式正确与否和工作的完成情况就缺少了衡量尺度,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团队的内耗,降低团队的执行力。

制度对于团队管理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要制定具有权威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规章制度,使团队内每个员工都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通过制度整合团队目标、组织和人力资源等要素,杜绝推诿、扯皮等不良现象。二是要维护管理制度的严肃性。作为团队的领导者,既要有制定好制度的权力,更要有惩治不遵守制度甚至破坏制度的能力。在团队建设过程中,有的团队领导者过于追求团队的亲和力和人情味,认为“团队之内皆兄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但对制度的不严格遵守,或者说没有严明的团队纪律,从长期来看,会使团队纪律涣散,各自为政,从而降低团队的执行力。

提升士气是提高团队执行力的重要途径。团队的士气,也就是团队的氛围,是否具有昂扬向上的士气,对于团队执行力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一个团队的士气低落,那么他的执行力也不会强。比如团队死气沉沉,氛围压抑;员工心神不宁,频繁跳槽;劳资关系紧张,上下级严重对立,即使没有形成帮派,也存在明显的隔阂等等。一旦团队出现这样的症状,管理者就要高度重视起来,通过激励引导的策略和方法提振团队精气神,调动团队成员的活力。

激励团队要讲究策略,这其中最重要的是要从语言、行为、心态等方面在团队营造氛围。团队的领导者要发自内心地把团队成员当作“家人”来对待,多些表扬和鼓励,少些埋怨和批评。在沟通协调中,团队领导者要抱有一颗真诚的心,一份美好的感情,达到与团队成员充分交流和有效激励的目的。同时,也要讲求科学有效的方式方法,比如,随时随地的肯定和赞美;功劳要分给下属,责任要担在肩上;对团队成员的建议首先表示肯定;主动关心团队成员的生活和家庭;请优秀的团队成员到家里做客;经常把自己的团队成员介绍给上司或客户;经常组织一些增强团队凝聚力的活动等等。

发挥领导者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是提升团队执行力的保证。团队执行力强弱与否,管理者的作用发挥好坏至关重要。在团队的管理中,管理者一般要履行好五种管理职能,即计划,主要是定义团队的目标,制定目标分解体系;组织,主要是承担设计组织结构的职责;指挥,主要是安排团队成员的工作任务,制定工作完成时效和步骤;协调,主要是协调团队成员间相互关系,防止内部员工关系的恶化;控制,主要是监控团队的绩效,并纠正团队可能出现的偏差。团队的管理者首先要加强对管理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学习,企业也应加强对团队管理者管理技能的培训,特别是刚刚走上领导岗位的业务骨干,更需帮助他们提升管理能力,完成从“管理自己到管理别人”这样一个巨大的改变。

团队管理者在带领团队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好授权与集中的平衡、管理的宽与严的平衡。在授权与集中的平衡的把握上,过于集中,事事经过管理者,不利于团队成员工作主动性的发挥和个人成长;过于授权,可能导致工作出现偏差,团队成员比较辛苦,而管理者会给人以不够敬业的表象,导致管理者影响力的降低。在管理的宽与严平衡的把握上,过于放松就会使制度无法落实,管理者成为“老好人”,用表面的一团和气害了自己的员工,害了团队,最后也害了自己。

高效执行力培训总结范文4

有力的执行有时比好方案还重要,营销真正的竞争力就是方法正确后有高效的执行力。没有一支优秀的团队,没有高效的执行力,将是企业最大的营销成本,近年来,“执行力”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执行力也成为众多管理类书刊和管理界权威人士所热门的研究课题,而“执行力不强”是许多企业面临的共性难题,能否提高执行力成为决定企业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

但我们大部分企业领导总把“执行力不强”的原因归结为是管理环节过多、管理链长、员工综合素质不高、缺乏自动自发意识、工作没有激情、工作没有责任心等原因。因此,大部分企业把造成执行力差的原因简单地归结为是员工单一方面责任。

的确,执行力因人而易,不同的员工做同样的工作,其结果往往是不同的,所以许多专业培训机构对执行力的培训更多的是针对员工,针对励志方面,用的是唯心论,通过大幅度的宣扬“自动自发”、“无条件执行”、通过培训课上大声呐喊“我是最棒的,只要我想到,我就一定能得到”,“太棒了,这么大的困难居然落到我头上”,期望以此来达到提高执行力的目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影响员工执行力的因素很多,排除其他客观因素,员工主观意识的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执行力,但其实并非仅仅如此,本文我们抛除员工主观方面因素,仅从其他客观的因素之一的领导力来分析执行力问题。

我们从“游戏规则的制定能力和游戏规则的执行能力”等两方面来阐述领导力决定执行力。

提高执行力首先要提高游戏规则的制订能力,这里的“游戏规则”是指企业完善的规章制度和优秀的策划方案,企业的良性经营要靠完善的规章制度来保障,但如何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是企业领导力的体现,我们试想,如果一个企业连完善的规章制度都没有,谈何员工的执行力?我们一再强调是完善的规章制度,既然是完善的规章制度那么就要考虑到制度的可执行性。

优秀的策划方案要依靠很强的执行力来实现,否则,再好的方案也都将是可望而不可及,但同时,再优秀的策划方案,如果没有可执行性,那么这样的方案从策划开始就注定其会失败,因为方案本身可执行性不强,方案中的目标、过程、考核都是企业领导者个人纯理想化意志的体现 ,是一个纯理论性方案,没有结合市场状况、没有结合企业自身现状、没有结合员工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再则,我们许多企业编制年度目标时,没有做市场的前景分析、没有做竞品分析、没有结合企业自身现状,没有做应急预案,甚至没有开会讨论,仅凭领导层拍脑袋拍出来的,这种目标如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求,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在年度总结时将目标的落空归结为员工执行力不强。

其次,要想让员工有很强的执行力,领导者首先要有很强的考核执行力,要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然而,在许多企业,可能做到了有法可依,但无法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规章制度原本是对事不对人,但在许多企业却正好相反,规章制度是对人不对事,在执行考核时总允许存在许多特例,考核时总是对人不对事,这种因对人不对事的处理方法所造成的特例,其实是在纵容那些执行力差的员工,在鼓励他们去为业绩差找理由,找借口,我们试想,如果能为失败找借口总是有许多借口的,如果能为不成功找理由那也总是有一堆理由,这种对人不对事的处理方式只会打击那些执行力强的员工。

从管理角度出发,企业所制定的规章制度是对全局负责,是面上的问题,而不是点上的问题,如果考虑到所有点上的问题,那么,这样的规章制度等于没有制订,因为任何管理文件按理应该是在保证公司良性经营、在保护大多数人利益、同时在影响到一小部分人利益的前提下制订的,所以,作为企业管理层的领导们,应该对全局负责,而不是对个体负责,不能因为个案而将企业的管理制度推翻,更不能因为个案而影响全局。

高效执行力培训总结范文5

中层的干部培训心得体会

这次培训主要内容是:一是总书记“七一讲话”;二是晋煤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武华太在矿处级干部培训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三是企业集团化管理及风险管控;四是企业管理创新;五是团队执行力;六是党性修养或反腐倡廉警示教育。这六个方面的内容,对于我们这些奔跑在企业基建时期的工作者来说,这样的课程是非常有实际意义的。它既可以提点、强化我们工作中的职业精神,职业修养,同时也可以培养我们工作中的管理能力,职业技能。而这次的培训,正是这样一种难得机会,让我可以有机会提升自我,认识自己的优点,价值,从而奉献企业,奉献到工作中去,我相信这是每一位工作者内心所向往呼唤的。

这六大内容,都非常深刻的阐述了各自的精神和要点,而教授那精彩的演讲,自身丰富的专业知识,也让我对这六大方面大有了新的认识。具体来说,我认为企业管理创新与团队执行力建设这两个方面更加具有学习的必要性,是企业发展培养人才的关键理论课程。具备现代化管理水平,提高职业化素质的人才,团队执行力建设相当完善,我想应该已经具备了为企业,为社会谋福利,创奇迹的能力,这也是企业最需要,最要求的。

企业管理创新检测的就是一个人的学习能力,所谓学习力就是一个人、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学习的动力、毅力和能力的综合体现。学习力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始终,是企业获得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如何提高企业管理创新能力,必须做到:

一、提高认识,完善激励,激活员工学习动力

学习的动力源于学习目标的确立,思想意识的提高使员工获得了不仅要个人学而且要团队学的全员动力,而内部激励机制完善更催发了个人学习内动力。一是薪酬激励。要完善岗位聘用制度,对有学历而无学习与创新能力的不聘,对无学历而勤奋学习,不断有创新成绩的给予破格聘用。二是奖惩激励。制定新产品开发奖励办法、小改小革奖励评选制度、设立“金点子”奖等,对在管理创新、科技攻关、产品创新等方面做出成绩的给予及时的奖励。极大地鼓舞了员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目标激励。制定各种培训目标,明确学习的步骤与计划并量化考核。在员工中开展一对一帮教、集中培训、传统性技术比武等活动。对各部门的综合技术水平和个人技术等级目标要纳入公司目标责任考核中,并与集体和个人的能力工资挂钩,进一步激发员工学习的热情。

二、确立愿景、建立组织、强化员工学习毅力

学习型企业的创建要扎扎实实深入持久,必须保持员工的学习毅力,也就是坚持学习、学有成效。为此,公司应组织创建学习型企业领导小组,提供组织保障、落实监督措施、规定目标跟踪具体办法;确立学习愿景规划,并层层制定贯彻执行办法;建立奖惩约束机制,确保员工学习的积极性。如我们首先确立学习型企业创建目标,围绕整体目标,层层开展培训需求调查与分析,再结合企业的实际,设计出专门的培训计划记录表,对学习内容、目标要求、学习进度、时间、学习型式等做出详细的安排,并做出对学习效果验证的具体要求,报企管部对各种学习措施的落实效果进行考核。

三、扩充载体,学以致用,提高员工学习能力

我们在设计载体,开展活动中,着重围绕干部员工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重点解决怎样学更有效的问题。为此,我们应根据企业中现有人员的素质状况,从实际出发,建立了适合不同层次需要和不同工作需要的各种载体,在组织形式上采用外送培养、内部培训、联合培训、定期讲座等办法,在活动形式上采用集中培训、调研、学习、经验交流、岗位目标学习等。利用比较学习,开展多次的内、外部学习交流活动,取长补短,促进先进经验的推广与利用。

执行力是一个企业或员工对上级或公司制定的规章制度,下达的工作任务贯彻落实或完成的程度。几年来,领导力与执行力一直是公司老生常谈的问题,随着公司经营体制不断理顺,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完善,团队执行力建设我个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素质

员工队伍素质的高低,决定着领导力与执行力的强弱。特别是针对煤矿管理这一行业,我们面临的员工群体文化素质低、技术水平落后、综合素质差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所以,作为矿技术负责人,如何做好领导与执行是势在必行的工作。通过这一年的基层管理,我个人认为,应该从多角度去引导,去教育下属员工,多表扬、少批评,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育培训,一味教条地贯彻公司的工作标准与流程,反而会适得其反。所以,采取多种方法,使培训工作能起到实质性的效果,从而增加其执行力。

二、转变员工工作态度

基层人员工作态度不够积极,是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多拿钱,少干活是多数人的想法,也是造成管理处工作滞后的原因之一,所以要想管理处的工作能上一个新台阶,提高执行力,首先要解决思想问题、态度问题。态度是内心的一种潜在意识,是个人能力、意愿、想法等在工作中所体现出来的外在表现,积极的工作态度始终是员工脱颖而出的重要砝码。

三、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管理和科学的激励机制

每一项制度的建立,都是经过充分的讨论研究的。对一经公布实施的管理制度,就要坚决贯彻执行。制度落实是内部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制度建设成败的关键。制度落实,首先,领导要身体力行,以身作责,率先垂范,做制度的模范遵守者,执行者;其次要加强对员工的思想、首先等方面的教育,增强其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再次要强化监督机制,加强检查督促,增强员工执行制度的外在动力。企业在提高执行力的情况下,要特别注重员工的激励机制,做到奖惩分明。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员工及时进行奖励,对工作滞后的员工进行处罚,要一视同仁。

四、对员工实施人性化管理

事实上,增加员工的执行力,仅靠制度的强化和监督制约是不够的,特别是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员工外出打工已不再是处在单纯的为了生存的阶段。任何人到一个企业,总是期望能展示自己的才华,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能力得到领导的认可。因此,领导者在单位中实

中层的干部培训心得体会

如何提高中层管理者执行力的思考

什么是执行力?按照著名管理学者余世维教授的说法:执行力就是按质按量完成工作的能力,个人执行力的强弱不是取决于单一的素质,而是多种素质、能力结合的表现。

六月底我参加了公司组织的中层干部管理培训,通过汪晓林老师“关于中层管理和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课程理解和再学习,收获很大,本次培训让我更深刻的认识到了做一名称职中层管理者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也感触到提升中层管理者执行力对我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我认为中层管理者要提高执行力,在工作中至少需具备两种能力:准确领会公司高层领导理念的能力和管理好本部门工作上的实施能力。那么,到底该如何提高这两方面的能力呢?参考本次培训课程以及个人的工作经验,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着手提高执行力:

第一、明确领导意图是前提。正确领会领导布置工作的意图和初衷,是做好一个高层信息传达者的首要任务。

不能正确理解领导的意思,将会出现企业决策方案在执行的过程当中,方向的小小偏差、会在不断的执行中,误差变大,最终导致整体工作的偏差,越到后期离原定的目标越远,甚至是背离了领导的意图和目的,产生工作的失误有可能给公司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可以说明确领导的要求,才能制定工作目标和行动计划、逐项落实、跟踪反馈,这就要做到:

1、平时做到与领导和睦相处;

2、自觉做好助手和下级;

3、学会与不同类型的上级相处;

4、不断充实和学习,能够站到更高的角度,替领导换位思考;

5、通过汇报,确认领导的要求,要把明确后的领导要求,准确的输送给执行人。随情况的变化不断校准要求,如有偏差,尽快改正,保持工作方向的明确,走在正确的路上,完成各项任务。

第二,表率作用是榜样。作为一个中层干部,不能只靠说别人,也要靠自己做,打铁先要自身硬,必须身先士卒、百折不挠的树立起自己的榜样形象。仍要继续严格要求自己,遵章守纪,不放松个人管理,不迟到早退、认真布置任务、爱护并节约公司财产、积极响应集团公司的活动、配合其他部门等诸多事务上都做好作用。成为手下的员工心悦诚服的榜样,中层管理者的管理才更有说服力和执行力。

第三,主动积极是作风。中层管理者不能事事等领导交待,也不能凡事都亲力亲为。首先要积极主动的做好日常管理工作的铺垫和准备,把会出现的问题以及各种预案工作做到前头,从提升本部门的基础工作开始,将部门打造成随时接受新任务和快速处理工作的强力队伍。通过不断的审视自己部门该做的事儿,明晰责权、出台考核、奖勤罚懒,引导员工变得积极主动,才会打造一个主动积极的部门,执行力也就有了保证。

第四,工作到位是准则。中层管理者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把握好工作的程度,做到不急不缓、多做不多说。要想作到位,必须做到:

1、头脑到位——多思考如何做好工作的方式方法,管理部属;

2、嘴巴到位——在管理中就是要上下沟通,既要及时汇报,又要随时督促;

3、眼睛到位——细致观察环境的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4、耳朵到位——广泛听取领导以及下属员工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5、腿脚到位——经常深入现场,保持第一手资料的搜集。 工作到位与否是衡量执行力的标尺,把握住这个尺度,要靠勤奋的磨练自身素质,最优的利用资源,交办的工作到位了,领导满意,员工用心,中层管理者才能在实际的工作中游刃有余。

第五, 不讲借口是态度。在领导面前不讲借口,恪守职责,不给执行力留缺口。“借口”的实质就是推卸责任。在担当责任与寻找借口之间,体现了一个中层管理者的敬业和担当,服从和诚信的工作的态度。问题面前首先想到的是借口,那就根本谈不上执行力。不但培养自身的担当心态,还要从明确部门内的各项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入手,不推诿,不扯皮,让下达的任务可以第一时间找到对应的责任人开始,快速掌控工作的进展情况,进行督导和传达。

第六,团队合作是保证。中层管理者作为一个团队的领导,经过遴选后的团队成员,要给予充分的锻炼,成员虽然不能要求赴汤蹈火,但也是要在各个方面要求成员独当一面的。所以要多进行团队活动,在互动中多多接触每个员工,了解每个员工,以便在团队内培养成一个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互相帮助,相互尊重、相互激励、相互交流,发现优点的团队合作氛围。为发挥团队的才智和力量,做好基础工作。团队外,才有各部门之间应各司其职,补位不越位,补台不拆台,分工合作,扬长补短,形成公司合力的可能。只有通过团队合作对中层领导者能力的放大效应,执行力的提高才能落到部门工作的各个角落。

第七,公平公正是原则。公平公正是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原动力之一。作为中层干部要公平公正对待下属的工作业绩、表现,正确的做事。工作中要对事不对人,要一视同仁。想问题、办事情,都要从大局出发,公道正派、是非分明、一身正气,能坚持原则、坚持正义、牢记使命,这样才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放心工作的决心和担当的勇气,能树立正气,保证执行力不偏离。

第八,总结反省是关键。作为中层管理者针对执行力要做到经常自我反省,“磨刀不误砍柴工”,总结反省是推动工作前进的重要环节、寻找工作规律、提高工作能力、吸取教训的重要途径。强化执行力就是一个不断提升和积累的过程,通过定期组织团队内部员工的学习和总结,在反思中丰富经验,在总结中学习成长,明确公司、部门、甚至是个人的不足和困难,在解决问题和准备解决问题的过程下,执行力也将在不断的审视和反思中得到了提高。

高效执行力培训总结范文6

执行力不强的情况在许多的企业都存在,在烟草这个庞大的国有企业中也不例外,剖析其原因,主要有:1、综合素质不强。县级基层长期以来从事服务和管理的员工,有的是“半路出家”的,有的是从关闭的工业企业分流到商业的,还有早期从社会上招聘进来的聘用员工(招聘条件低),因此综合素质良莠不齐,难免出现团队战斗力弱、执行力低的情况。2、意志消沉,思想麻木。首先,烟草商业企业是垄断经营,在国家政策的保护下,没有竞争,没有挑战,没有生存压力,在这个大环境中普遍表现一种“麻木不仁”的状态。第二,烟草行业为适应形势的发展,下大力进行改革,特别是今年提出的“四定”人事管理改革,涉及到人事、分配等敏感问题,必然损害部分员工的眼前利益,这部分员工其中的“保守派”持极力反对态度,成为了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大障碍,影响改革的进度。行业内多年实施用工“双轨制”,一些聘用员工不能正视收入差别的问题,单调地将待遇好坏进行纵向对比,积累不满情绪,致使主人翁的观念失落,归属感削弱,没有稳定感;3、执行产生“惰性”,创新意识不强。一流的决策加三流的执行力比不上三流的决策加一流的执行力。执行是要靠人来完成,而“惰性”是人的通病,人为不力,影响执行力,结果显而易见。

另外,事物没有一成不变的,决策的执行如果一直按老的思路和老的模式执行,收效自然好不了。生搬硬套,当然难以切合实际。如果员工在执行的过程中遇到难题不是按部就班就是应付了事,依然按照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和模式去执行,没有创新执行方式方法,执行的结果不尽人意。4、考核机制和制度不完善。市局(公司)对县局下达了各项任务指标,定期进行检查与考核。但是在某些工作具体实施当中,不能兼顾县级局的一些特殊情况和过程管理考核,加上激励机制没有完善和真正发挥作用,终究避免不了造成只看重经营指标完成与否后果。随着形势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制度需要逐步完善,部分制度建设滞后,实际操作性及适应性不强等原因使这些制度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例如市局(公司)根据整个经济区的情况制定制度,统一管理,县局调控能力弱化,由于管理制度没有理顺,在实际操作当中可能在某方面会出现两头不到岸的问题。5、沟通渠道不畅通。这要从三个层面上来分析,即领导层、中层和基层。领导层制定的规划或目标,如果在传达链中发现脱节的现象,就会造成具体执行的基层不能充分领会高层的意图和局(公司)的目标,结果导致错位和断层,当然就不能执行好。

二、如何提高执行力

执行力的问题,一直是困扰烟草企业发展的问题。如何强化与提高执行力,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一)发挥领导带动全局的发动机作用

“火车跟得快,全凭车头带。”高层的执行力决定组织的执行力。领导者应在执行上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就拿带头服从公司的纪律来分析,领导者如果没有在执行纪律上起到表率和带头的作用,那么员工将纷纷效仿,上梁不正下梁歪,连纪律都不能执行,何以谈提高执行力呢?同时,领导者最忌“走马观花”,应参与到一定层面督导执行,要做到下马观花采花或种花,亲力亲为,从细小的环节和更长远的思路入手,不断通过实践和总结,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引导员工,从而将员工统到一起来解决问题。

(二)企业执行文化建设带动执行力的提升

要塑造企业的执行力,也就是说,要以最快的速度让员工养成一种符合公司要求的一种行为习惯,这样执行文化才会逐渐形成,并最终显示出执行文化对执行力的推动。执行力是在执行中体现出的态度、能力、速度、理念、品质、应变等因素的优劣,它是企业命运真正的决定性力量。任何企业的成功都必然是执行的成功,任何企业的失败必然是执行的失败。真正优秀的企业,一定是奉行执行文化的企业。电视剧《亮剑》中的独立团一样,他的战斗文化是“亮剑精神、野狼团队”,团长的性格决定整个团队的性格。与独立团战斗文化类似,公司的管理层的执行力决定公司组织执行力,个人的执行力则是成败的关键。要提高公司的执行力,必需打造钢铁团队和建立“执行迅速、到位、不打折扣”的执行文化。

执行文化促进执行力的提升。执行力的提升要从两个“三个层面”剖析。第一个“三个层面”:第一层,执行力首先来自对行为的规范,这是执行力的第一个层面———表层,在执行力的行为层面,执行力关键在于员工行为的一致性。第一层的粗放效果,是可通过制度、法规和权术力量来约束与引导员工行为而实现。第二层是中间层,执行力基于对战略、战术、策略理解的一致性和清晰性,它聚焦于对策略本身理解的深度,能理解得越透彻,那么执行动作越清晰细致。换言之,执行力在于对细节的把握程度,做得越细,效果就越好,可见沟通很重要。中间层的效果需要形成合理的运营机制,以确保沟通的顺畅与及时。第三层是核心层面,其涵义在于执行人员能将每个孤立的策略方案与公司的长期战略目标、企业文化等相联系起来,纵向平衡短期与长期发展,横向统筹局部与整体的利益关系,不仅要将每个细节动作执行到位,还要使各个动作有机联系起来,形成协同效应。执行力的核心层面,需要整个组织上下形成一致的文化氛围,有高度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藉以形成执行的文化力,以引导、约束、和激励员工的行为。

第二个“三个层面”:首先是领导层,各级领导的模范表率作用是贯彻执行各项制度、政策和方案的保证,是决定整个团队的执行力。其次,是中层干部,他们起着督促、指导和协助的作用,是领导层与一线员工沟通的“桥梁”,如果中层在执行过程中形成“断层”和“缺位”,就会直接影响到执行力水平。第三是基层员工,企业的成败关键是基层人员的执行力。从以上两个“三个层面”出发,再通过明确各岗位的责、权、利,确立明确的目标和责任分工,通过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和建立健全监督体系等具体措施,为员工营造良好的执行氛围,让执行植于企业文化中,实现“要我执行”向“我要执行”转变。

(三)提高队伍综合素质,提高队伍成员的执

行力

加强业务培训和文化知识学习,建立互相学习良好氛围。业务知识缺乏和文化水平低下,没有独立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和对政策较强的理解能力,那么提高执行力就无从谈起。所以加强培训和创建良好的交流氛围是提高队伍综合素质和组织中个体的执行能力的有效手段。为使培训工作达到良好的效果,应采取一系列可操作性高的方式方法,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的进行:一是思想动员,思想影响学习过程,过程影响结果。利用“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理论来引导员工学习,与员工谈心分析形势,使员工充分认识到培训学习的重要性;二是根据近期或长期的工作需要,确定与工作息息相关的培训内容,力求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三是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学习制度,并纳入到绩效考核、职务晋升等管理当中;四是采取多种有效学习培训办法,例如学习分散式,由于工作方面问题,集中学习的难度较大,采取以部门为单位的学习方式,责令部门负责人为首要责任人进行不定期组织学习,务必在规定的时间段内按计划开展培训工作,再由督查部门进行验收学习效果。验收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考试验收式,即在时段性的学习过程中,采取封闭式考试的形式来验收员工的学习成果。五是动员员工参加成人教育学习,提高文化水平,使全体员工都能达到大专以上文化水平,提高文化素养和思维能力。六是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学习交流会和完善沟通学习制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工作分工和责任细分

明确的工作分工才能确定一项具体的工作是由谁来负责,由谁来具体执行,特别是一些涉及到多个岗位或从岗位职责中分清该由谁来负责、谁来做的工作,领导层或中层应将这些工作细分,并分配给专人负责和分配到具体岗位执行。当然,责任也要按照工作分工情况进行责任细分,做到分工到位到岗、责任到岗到人。以免造成有工作任务或要负责任时大家互相推诿,有成绩时人人有份的不良结果。工作和责任细分了,责权分清了,执行起来自然顺利多了,执行力自然提高了。

(五)深化用工制度改革,进行员工职业生涯设计。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很多的情况下企业能否赢得员工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的一个关键在于其能否为自己的员工创造条件,使他们有机会获得一个有成就感和自我实现感的职业。为了形成切实可行的计划,组织职业生涯的管理必须规范化的进行。企业必须先对每个员工理想型的职业选择和现实型的职业选择分别进行分析考察。个人理想与企业现实的距离越接近,双方的冲突就越小。因此,职业的选择往往是个人理想与企业所必须面对的现实二者之间的折中。但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职业生涯的开发是贯穿于一生的不断调整适应的过程。所以,根据每位员工的实际情况,对其实施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创造一个高效率的工作环境和引人、育人、留人的企业氛围。企业职业管理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帮助员工的职业发展,以求组织的持续发展,实现组织目标。

员工的卓越,有赖于组织实施的职业管理,在组织提供的有效职业管理中,员工迈向卓越,并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奉献给组织。另外,筛选、培训以及绩效评价等工作在企业中实际上扮演着两种角色。一种是传统意义上的为企业寻求合适的工作人选并使人力资源充分发挥;另一种角色是确保员工能够长期受到企业的保护与培养,为每一名员工提供一个不断成长以及挖掘个人最大潜力和建立成功职业的机会,使他们能够争取发挥自己全部的潜力,以促进一个强大团队的形成。

(六)完善激励机制

有效的激励机制是提高执行力的重要措施。提高积极性是激励机制的重要目标之一,积极性提高了,那么执行力自然得到提升。激励机制的制定要注重五个重要因素:一是诱导因素。诱导因素就是用于调动员工积极性的各种奖酬资源。二是行为导向制度,它是组织对其成员所期望的努力方向、行为方式和应遵循的价值观的规定。三是行为幅度制度,它是指对由诱导因素所激发的行为在强度方面的控制规则。根据弗洛姆的期望理论公式(M=V*E),对个人行为幅度的控制是通过改变一定的奖酬与一定的绩效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奖酬本身的价值来实现的。四是行为时空制度,它是指奖酬制度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规定。这方面的规定包括特定的外在性奖酬和特定的绩效相关联的时间限制,员工与一定的工作相结合的时间限制,以及有效行为的空间范围。五是行为归化制度。行为归化是指对成员进行组织同化和对违反行为规范或达不到要求的处罚和教育。组织同化是指把新成员带入组织的一个系统的过程。针对这五个因素,在制定具体的激励政策时,首先,对诱导因素的提取,必须建立在队员个人需要进行调查、分析和预测的基础上,然后根据组织所拥有的奖酬资源的时期情况设计各种奖酬形式,包括各种外在性奖酬和内在性奖酬(通过工作设计来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