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监控预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络舆情监控预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络舆情监控预案

网络舆情监控预案范文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四川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关于印发〈达州市涉及劳动保障方面群体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要求,我校根据实际,建立网络舆情应急预案。

一、 目的与原则

网络舆情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主要通过BBS论坛、博客、新闻跟贴、转贴等实现并加以强化。由于互联网具有虚拟性、隐蔽性、发散性、渗透性和随意性等特点,越来越多的网民乐意通过这种渠道来表达观点、传播思想。当今,信息传播与意见交互空前迅捷,网络舆论的表达诉求也日益多元。如果引导不善,负面的网络舆情将对社会公共安全形成较大威胁。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及时监测、有效引导,以及对网络舆论危机的积极化解,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为我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营造良好的网上舆论环境。按照“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的方针,强化事件的权威报道和快速反应能力,做好网上热点敏感问题、突发事件的处理和舆论引导工作,争取第一时间准确权威信息,有效引导网上舆论。

二、组织机构

1、网络舆情领导机构成立学校网络舆情应急领导小组,在教科局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

领导小组组长由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朱红担任,副组长由副校长吴应述担任,成员由办公室、政教团队负责人员担任。

2、网络舆情应急领导小组工作职责组织有关部门人员集中办公,统一对外口径,确定对外内容,通过各种方式,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澄清事实、批驳谣言、引导舆论。

3、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团队办,负责网络舆情的监管、搜集、整理工作。 

三、分级响应  

1、特别重大网络舆情  根据需要,经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向上级部门主要领导请示,应急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开展应急工作。  

2、重大或较大网络舆情  由应急领导小组领导,由信息股会同相关股室开展应急工作。 

3、一般网络舆情  经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请示,由小组办公室会同相关股室开展应急工作。  

4、影响较小的网络舆情  由舆情内容涉及的相关股室在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指导下开展应急工作。  

四、工作机制  

(一)网络舆情检测 

1、日常监测  将网络舆情监测作为一项日常工作不间断进行,随时掌握网络舆论的导向、特点和趋势。一旦发现不利于社会稳定的负面舆情或重大的虚假舆情,及时反馈到有关部门,为有关部门提供社会舆情方面的决策支持。  

2、突发事件监测  当发生群体性突发事件时,组织对网络舆情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及时、全面掌握与该事件密切相关的各种信息,给决策者在较短时间内做出正确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二)网络舆情预警  

1、制定危机预警方案,针对各种危机事件,制定比较详尽的判断标准和预警方案,以做到有所准备,一旦危机出现便有章可循、对症下药。  

2、密切关注事态发展,保持对事态的第一时间获知权,加强监测力度。  

3、及时传递和沟通信息,即与舆论危机涉及的相关部门保持紧密沟通,并建立和运用这种信息沟通机制。  

(三)网络舆情应对  

1、针对网上出现虚假不实报道,及时上报采取措施,与刊登不实消息的相关网络媒体进行沟通,积极主动消除不利消息。  

2、针对突发事件产生的网络舆情,及时汇集、整理、分析,及时与相关办公室或部门会商解决对策,及时做好与相关网络媒体沟通工作,在第一时间内发出学校声音,有效引导舆论,最大限度缩小突发事件产生的不良影响。  

五、后期处置  

网络舆情监控预案范文2

关键词: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规律;控制;对策

引言: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网络的全覆盖,人们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足不出户、便知天下。”然而,近些年来,诸如香港占中事件、鲁山敬老院火灾、泥石流灾害、电梯伤人、山东疫苗事件等突发事件发生后,通过微博、微信等媒介在网络上迅速传播,传播范围十分广泛,传播速度极其迅速,围绕着这些突发事件产生的各种网络舆情也造成了较大的社会影响。鉴于此,我们要加强对突发事件发生后网络舆情演化的规律加以研究,探索这些规律的特征,从而为有效引导和控制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基本概念介绍

突发事件,顾名思义就是在毫无防备的条件下突然发生,并造成比较严重的社会危害,需要我们及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的事件。网络舆情是指为非官方的个人、群体或组织在网络空间中和传播的含有情绪、态度、意愿、观点或行为倾向的信息。[1] 由于突发事件发生的比较突然,突然发生后其发展趋势很难预测,加之现场比较复杂,信息沟通渠道受阻,特别是一些比较复杂的情况还需要深入调查研究事件原因,因此便为各种“小道消息”的产生和传播创造了可能。经对多年来发生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研究发现,网络舆情具有自由、即时、互动、匿名性、情绪化以及群体化等特征,如果突发事件不能及时向社会公众澄清最真实、最权威的信息,就会使“小道消息”的传播更加泛滥,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产生极端的后果。

二、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规律分析

(1)突变规律:突发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会成为网络广泛传播和热议的话题,网络舆情也恰恰在此时产生。它的产生就会打破往日网络的和谐,使突发事件一度成为“热词”,膨胀度极高。可以说,突发事件的发生以及其引起网络话题的突然膨胀,是网络舆情生成与演化的触发因子,所产生的直接结果是网络舆情的非连续性突然发生和变化。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风险值没有突破舆情突变点时,网络舆情比较平和、稳定,如果舆情风险一旦突破了临界值,则会使之前潜在的能量即刻间释放,瞬间打破原有的稳定平和状态,突然间形成舆情风险。(2)聚焦规律。网络舆情突变之后,会迅速在网上扩散发酵,一下子成为具有广泛认同的话题,形成关注焦点。特别是在网站和网民的不断炒作、评论、转发,然后形成具有一定指向性的网络舆情焦点,被无限放大,引起更多人的聚焦。(3)共振规律。网络舆情在网络上不断聚焦后,政府、媒体以及网民将进行一场互动,网民就会逐渐将突发事件本身转向对事件的看法上,在此基础上产生具有鲜明指向性的热议,从而实现事件议题与网民情绪的共振。(4)极化规律。在突发事件发生后,个体容易模仿或复制其他个体行为,并在互联网上进行交流沟通,做出统一的观点、言论和行为,形成强大的网络舆情极化形态,“个体观念或情绪会逐渐共鸣强化。”通过网络的传播,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会逐渐走向群体极化、议题极化和指向极化,迅速发酵后后果会非常严重。

三、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和监控对策分析

随着网络的发展,国家对网络舆情也高度重视,专门提出了要不断提升对网络舆情特别是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舆论引导水平,努力营造健康、良好的舆论环境。笔者结合实际提出了有效的监控对策:一是增强敏感性和预见性,第一时间捕获舆情热点。平时要多总结网络舆情的规律和特点,做到未雨绸缪,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要迅速占据主动权,及时公布真实有效的信息,避免造成信息缺位而使小道消息泛滥。因为,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大多数人都是先入为主,一旦被谣言抢占了先机就很难再纠正了。二是注重舆论引导,用正确的舆论引领舆情发展。网络已经成为思想碰撞交锋的主阵地,一些人甚至用互联网传播偏激的言论、发泄自己不满的情绪,一旦处理不当就会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这就要求我们注重舆论引导,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广大社会公众,使他们能够文明上网、理性判断,对一些负面的消息和言论不轻信、不跟风、不传播,努力创造良好的互联网环境。三是建立健全政府信息机制。突发事件发生后,政府相关部门一定要及时地向外界最权威、真实信息,用真理去挤压谣言,不给谣言任何存在的空间。这就要建立健全信息机制,及时做好预案,快速做出反应,增强政府公信力。四是发挥好舆情监测系统的作用。要借助网络舆情监测和预警系统的过滤功能,及时对制造紧张气氛、煽动蛊惑民众的信息进行处理,避免这类信息大肆传播产生群体极化现象。

网络舆情监控预案范文3

一、总体要求

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开展“迎新春送温暖、稳岗留工”专项行动决策部署,结合我县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着眼企业实际需求,强化重点企业用工服务指导,有效防范和应对重点企业大规模裁员。

二、任务目标

应对和防范重点企业大规模裁员工作以强化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为重点,积极对接重点企业生产经营和用工中出现的重点问题,建立用工常态化服务机制,及时研究并推动解决,确保劳动关系总体和谐稳定,杜绝发生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

三、工作措施

(一)建立四项清单

1.形成重点企业清单。根据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重点任务,主动协调工信等部门,摸清企业现状确定重点企业名单,建立包含企业规模、人数、缺工用工状况、地址等信息台账并动态更新,及时掌握企业用工的余缺情况。

2.形成用工需求清单。密切跟踪企业用工变化情况,建立重点企业用工需求清单并实时更新,准确掌握企业用工需求,并根据实际情况通过专场招聘会、网络招聘等方式为企业推荐就业。

3.形成问题解决清单。对监测企业上报数据逐一核实,发现企业用工出现较大波动,及时与企业取得联系,查找原因,掌握企业动态,并根据实际情况提供帮扶。对企业上报数据出现错误的及时予以纠正,确保数据及时、准确。

4.形成服务企业清单。对有招工需求的企业及时提供招聘服务,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用工需求,维护正常生产经营秩序,建立服务清单,对企业存在的困难及时予以帮助解决,对无法解决的及时上报。

(二)完善预警机制

1.严密实施企业用工监测预警。一是强化重点企业用工监测。依托劳动用工备案系统,整合工信、就业、、仲裁、监察等监测信息,及时掌握重点企业生产经营和用工变化情况,及时预警风险。二是建立重点企业周报制度。明确专人跟踪指导当地重点企业,负责摸排企业停产停工、欠薪欠保断保、规模裁员、劳动争议等情况,制定“一企一策”帮扶方案,支持企业不裁员、少裁员。三是落实企业规模裁员提前报告制度。督促企业落实规模裁员提前报告,一次性裁员10%或20人以上,须提前30日报本地人社部门和工会;裁员超过50人的,要向市人社局报告;裁员超过200人的,由市人社局向市政府和省人社厅报告。

2.及时有效应对处置突发事件。按照预防为主、提前预警的原则,及时有效应对处置各类突发事件。一是快速预警报告启动预案。要密切监测数据变化和调查情况,如发生异常情况和重大突发事件,第一时间上报市人社局,并召集各相关部门研商,在1小时内决定是否启动相关预案。发现和处置风险期间劳动关系主要负责人要保持手机24小时畅通,及时汇报和处置有关问题。二是快速实施规模裁员现场应对。工作组要与上级部门紧密配合,出现大规模裁员时,要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按照预案要求组织协调各方力量进行先期处置,并及时对其危害程度、影响范围、保护措施、发展趋势等进行评估上报,根据实际情况开展裁员指导、余缺调剂、权益维护等工作。重大突发事件,可视情况上报市人社局组织开展处置,特别重大的由省人社厅指导组现场指挥。三是快速处置突发事件。因大规模裁员、欠薪或失业引发职工集聚维权等时,维权维稳组要第一时间赴现场控制事态发展,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稳定职工情绪,开展对话交流和人员疏散等工作,必要时协调公安部门进行干预。事态平息后,跟踪处置落实情况,防止反弹,对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企业严肃查处。四是快速处置重大(突发)网络舆情。因大规模裁员引起重大舆情事件时,要第一时间分析研判舆情事件等级,会同有关部门按照重大(突发)网络舆情应对处置预案,实施主动发声和线上线下协同引导应对。要强化舆情事件的跟踪监测和趋势分析,对处置情况应在交办后24小时内书面报告市人社局。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高度重视,做好处置突发事件组织准备、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对来访群体诉求涉及多部门的事项,需要相关联的科室配合共同做好来访群众的接待工作,以及问题的研究处理。

网络舆情监控预案范文4

关键词:网络舆情;理论与实务;课程建设实践;可行性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5-0152-04

2014年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18亿,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占总网民数的81.0%。伴随传播全球化和新技术应用的共同推动,新媒体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中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所搭建的舆论平台成为政府了解民意、疏导民意的重要渠道,也正成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主要标志。

一、《网络舆情理论与实务》课程建设的背景与意义

1.“网络舆情”的学理范畴界定。网络舆情就是网上社情民意,可以看作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某人某事(诱发因素)等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网络舆情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作为主体的网民、作为客体的公共事务和大融合媒介平台上展示的多元化信息流。

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在互联网空间的映射,已成为各阶层利益表达、情感宣泄、思想碰撞的舆论渠道,互联网也成为政府治国理政、了解社情民意的新平台。对网络舆情的研判必须建立在对舆情信息深度分析的基础之上,把握舆情传播的特性和动向,把握判别其中包含的内容、核心要素与主要环节,着力挖掘民意诉求和舆情态势。

2.“网络社会”的发展新趋势。在网络社会的大背景下,网络也已经成为转变干部作风、改进各项工作的重要手段,成为群众行使知情权、监督权、利益保障权的重要载体,成为各级党委政府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信息渠道。与此同时,新媒体作为全新传播平台和执政平台的特点、规律和挑战尚未被全面和系统的认知,从而直接导致我国政府在日常工作中面临来自新媒体越来越多的压力,这些社会矛盾特别集中地反映在宣传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中,比如:舆情的监测、分析与判断;网络危机的认识与化解;媒介融合与新闻传播能力;网络传播理念、伦理与文化建设等。

二、《网络舆情理论与实务》课程的教学模块概述

(一)课程性质

《网络舆情理论与实务》课程为全日制大学本科网络与新媒体系的专业课。在专业的培养方案中一般都安排在大四第二学期实施,是一门学生进行新媒体新闻实务方向课程学习的选修课,对培养学生的新闻实务操作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是新媒体新闻采写编评系列课程的延伸。

(二)教学目的

本课程通过对网络舆情概念的梳理和对网络舆情基本传播路径的讲解,从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的角度,分析当下网络时事热点事件,从而追踪本学科领域的发展前沿,掌握国内网络舆情研究机构的常规监测和分析模式,并能够针对具体舆情事件提出应急预案。

(三)教学要求

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充分利用社会学、政治学、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分析具体网络舆情事件的演变规律,判断舆情发展态势;能够针对群体性突发事件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熟悉相关数据分析软件的操作;能够完成基本的舆情信息报告写作。

(四)拟定学时分配表

(五)拟定课程讲授内容

《网络舆情理论与实务》课程拟定课程教授内容分为理论课、实验课和实践课三部分,通过上述三个教学模块的设计,试图运用认知与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能够从理念上和动手能力上都有明显提升。具体内容设置如下。

1.理论课内容。理论课讲授内容以三个专题作为支撑――网络舆情生成演变机制研究专题、网络研究专题、政府形象重构专题。

其中,网络舆情生成演变机制研究专题细分为网络舆情概念界定、网络社会的发展背景、网络舆情的监测与搜集和网络舆情的研判等讲授章节。在这部分的课程讲授中,要求学生了解网络社会的特征,理解网络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缘由,了解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的关系。并且掌握网络舆情的构成要素,理解网络舆情的传播规律,了解网络舆情的舆论场生态。

而网络研究专题则分为的界定、的类型、特点及发展趋向、舆情危机管理与应对策略和情景模拟演练及经典案例深度剖析几个部分。在这部分的课程讲授中,要求学生了解政府网络舆情监测的重点领域,掌握网络舆情监测的重点对象和搜集方法。并且理解网络舆情预警工作的内涵,掌握网络舆情预警的分级标准及其响应机制,了解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建立和制度化准则。

最后,政府形象重构专题由政府网络危机中的政府行为分析、政府网络危机中的媒介行为分析、政府网络危机中的公众行为分析和社会稳定风险和舆情危机媒体应对操作实务等案例剖析章节构成。在这部分的课程讲授中,要求学生理解网络舆情处置的基本内涵和原则,掌握网络信息公开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策略,掌握网络舆情引导的主要策略,掌握网络舆情管控的主要策略。并且了解网络舆情评估的内涵、意义和现状,掌握重大决策的舆情风险评估,理解网络舆情事后评估指标体系。

2.实验课内容。实验课讲授内容以两个综合型实验组成――数据挖掘与舆情监测实验和热点事件实时追踪实验。该课内实验课的性质界定为专业提高型综合实验,其开设目的是为了辅助和深化理论课程的讲授。

其中,在数据挖掘与舆情监测实验中,设置了8学时的实验课程学习,学生结束实验课程后必须了解国内舆情监测机构的常规监测和分析模式,能完成基础的数据挖掘与信息处理工作。并且熟悉网络舆情监控系统的运行方式,掌握情报分析、内容分析、文本分析、知识处理工具相关软件的操作。例如,要求学生熟悉ROST、Pajerk、UCINET、NetDraw等应用软件的基础功能操作。

而在热点事件实时追踪实验中,设置了8学时的实验课程学习,学生结束实验课程后必须能独立研判当下网络时事热点事件发展态势,完成舆情分析报告写作,并能够针对具体舆情事件提出应急预案。而且学生需要随堂分析每天、每周、每月网络舆情的实时热点,利用EXCEL、WORD等基础办公软件完成数据导出制表,提取关注事件进行语义分析,生成舆情研究报告。

3.实践课内容。实践课讲授内容通过三种授课方式灵活呈现――专家讲座、学术研讨会和实地调研。其中,专家讲座方面,拟定结合校内外资源,聘请相关领域专家开展网络舆情方面的专题讲座。而学术研讨会方面,拟依据专业研究方向,学生以分小组的形式结合相关理论研究前沿进行学术研讨。最后,实地调研方面,拟在“双师型”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有针对性地走访相关单位进行实地调研。

(六)教材与参考书的选定

本课程教材选取的是湖北省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网络舆情研判体系建设与实践”(项目编号:2012WT007)阶段性成果出版的学术著作,由徐迪、张梅贞、周小情三位学院教师编著的《网络舆情标准体系建设理论与实践(第1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该书建构了网络舆情标准体系的基本框架,指明了网络舆情工作的核心环节和流程,不仅具有前沿的学术价值和跨学科的学术视野,同时也体现了我国互联网发展的基本国情和网络舆情发展、网络社会治理的最新实践,书中提炼和应用了现阶段网络舆情研究的一些新观点和最新的理论成果,融合了最新的案例评析。参考书选取的是约翰・斯科特(John Scott)著、刘军译的《社会网络分析法》,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教材偏重理论基础阐释和案例评析,参考书偏重技术分析和操作实践,两者配套相得益彰。

三、《网络舆情理论与实务》课程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一)课程开设的前期资源分析

1.理论研究基础。《网络舆情理论与实务》课程的建设是以湖北省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网络舆情研判体系建设与实践”(项目编号:2012WT007)、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政务微博研究”(项目编号:13g461)以及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基于政府管理视角的《网络舆情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创新”(项目编号:2013B228)为理论研究基础。在前瞻学科研究的热点后,以新媒体传播和政治学的结合作为切入点,给予该课程坚实的理论支撑。

2.资源共享平台。《网络舆情理论与实务》课程的建设依托了湖北网络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这一强大的资源共享平台。该研究中心为校级科研机构,以新媒体与社会发展间关系的理论反思、实践改革和管理创新为研究目标。该中心以学院的学术、教育力量为基础,以课题项目招标制为研究动力,打造网络与新媒体系“网络舆情”方向的学科特色,开创实用性、多样化、跨学科、跨文化的研究视野。中心的所有一线研究资料和实践资源将为“网络舆情”系列课程建设免费开放,搭建畅通的信息共享平台。

3.创新实践基地。目前学校和研究中心已经与省级党政机关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依托网络与新媒体系和省内各厅局相关资源,下一步将创建“新媒体教学创新基地”,资源对本校教职工和学生开放。相关央级、省级网媒也与学院和研究中心签订了实习合作协议,今后“网络舆情”系列课程培养的学生可定向输送至相关网站进行实习实践。

(二)课程建设的创新性分析

1.《网络舆情理论与实务》课程体系建设,响应了高校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建设的要求。可积极推动协同创新,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大力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支撑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

2.《网络舆情理论与实务》课程的建设以及后续本门课程的教材和案例库的编订,将开创网络舆情领域学科建设的新局面,国内尚无此类型的教材面世。

3.《网络舆情理论与实务》课程具有极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通过案例教学和上机实训的方式,可以更加精准地培养学生的未来就业从业能力。

4.经前期调研,现有的国内舆情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多是依赖入职后的岗前培训来满足岗位需求,《网络舆情理论与实务》课程的开设符合现有舆情服务业和政府舆情监管部门的人才定位。

(三)课程建设的预期目标分析

1.《网络舆情理论与实务》课程的开设将打造本校网络与新媒体系“网络舆情”方面的学科特色。

2.课程教材的编订将顺应市场需要和管理部门的特殊需求,以培育一批精通网络舆情和行业监测的实践型人才为教材和案例库建设的目标。

3.《网络舆情理论与实务》课程的配套教材将可供在校相关专业学生学习,也适用于有志从事政府管理部门和行业监测工作的非专业人士。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Z].教高[2003]1号.

[2]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Z].教高[2012]2号.

[3]徐迪,张梅贞,周小情.网络舆情标准体系建设理论与实践[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4]雷炜.高校课程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1):103-106.

[5]赵前卫,马缘园.舆情调查与分析专业核心课程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13,(20):217-218.

网络舆情监控预案范文5

主要内容:

为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对校园火灾事故的快速反应能力及处置救援能力,维护师生员工的人身、财产和公共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和《河北省学校消防工作暂行规定》等消防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消防应急预案。本预案适用于校内发生的火灾事故处置。

一、组织机构与职责

(一)成立火灾事故应急处置小组

组  长:学校党委书记、校长

副组长:主管安全工作的副校长

成 员:学校领导、行政办公室主任、党委办公室主任、保卫处处长、学生工作处处长、宣传部部长、后勤服务中心主任、团委书记、信息化与实验设备管理中心主任、资产管理处处长、离退休办公室主任、各二级学院党委书记。

(二)主要职责:负责统一决策、组织、协调、指挥学校火灾事故的应急响应,下达应急处置任务及现场处置,及时向上级领导、部门通报信息,舆情监控及对外统一宣传,协调公安机关等单位开展应急处置,以及事件的善后处置等工作。

1、指挥协调组:由行政办公室和党委办公室负责在火灾突况下保持与指挥部联系,及时反馈相关情况,确保火灾时的通讯畅通,传达指挥部命令,协调相关单位做好各自工作。

2、灭火疏散组:由保卫处组织义务消防队,在接到火警报警第一时间,携带灭火器材赶赴火灾现场,根据指挥部命令实施灭火,同时根据火灾现场及周边情况组织疏散人员。

3、宣传舆论组:党委宣传部负责舆情控制及分析研判,以及对外统一报道,信息化与实验设备管理中心负责网络舆情监控。

4、安全救护组:校医院进行现场急救工作,并负责联络120急救中心,最大限度确保伤员安全。后勤服务中心配合医生将受伤的人员抬离危险区域。

二、消防应急处置原则

(一)自行启动的原则。学校一旦发生火灾后,应快速反映,启动消防设施,立即主动实施火灾应急救援和救灾工作,视火灾灾情情况,一般火灾事故,由保卫处协调指挥。

(二)协调一致的原则。在领导小组统一指挥下,各工作小组应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开展工作。

(三)紧急处置的原则。在现场可能造成不可挽回损失时,发生火灾的二级单位及各工作小组可采取紧急措施进行处置,力争将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四)专业处置的原则。现场人员应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依靠消防机构的专业能力扑灭火灾,并把保护和抢救人的生命作为第一位。

三、火灾事故报警程序

(一)任何部门(人员)发现火灾事故应立即向校保卫处110指挥中心报警,同时向各事发单位负责人报告,并拨打119向消防部门报警。各二级单位同时要向单位主管领导汇报。

(二)报警时要沉着冷静,要讲清楚以下内容:

1、报警人的姓名、地址、工作单位、电话。

2、发生火灾事故的准确地理位置。

3、能够了解的安全事故的情况,如安全事故的类型、燃烧物类型、火势大小、爆炸物品的种类和数量、有无受伤和被困人员、有无重要物品、失火周围有何重要建筑、行车路线等等。

4、耐心回答接警人员的询问。

四、火灾事故处置程序和措施

(一)当所在地方出现火灾苗头时,现场人员应镇定,立即切断电源,并迅速利用室内消防器材(灭火器等)控制火情,争取灭火灾于初始阶段。

(二)当已确认出现火灾事故时,现场人员应进行有序疏散,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通过消防通道快速撤离现场,禁止乘坐电梯。

(三)现场人员应立即拨打校园110,向学校消防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报告,消控值班室也应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并加强工作值班。

(四)学校义务消防队,应在第一时间赶赴火灾现场,并启动消防设施,控制现场火势,现场有危险品、易燃易爆物品应迅速搬离。

(五)学校领导和相关人员在接到火灾报告灾情后,应立即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靠前指挥救援工作。

(六)消防机构和专业人士来现场实施火灾救援后,学校相关部门应积极搞好配合,维持现场秩序,稳定人员情绪。

(七)火灾救援工作结束后,学校保卫部门应派保安保护好现场,作好发生事故原因的调查准备。

(八)火灾救援工作应始终把保护和救人放在第一位,学校校医和学校校车应随时作好服务保障准备,随时听候调遣。

五、灭火疏散组工作程序和措施

(一)灭火疏散组人员接到火灾报警后,第一时间携带灭火器材赶赴现场,按照“救人第一,先控制、后消灭,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首先抢救被困火场的人员,控制火势与撤离物资同时进行。

人员疏散按以下程序:

1、各楼层现场工作人员在接到火警后必须先疏散学生。

2、疏散时注意疏散顺序,对着火层本层人员先进行疏散,其次为着火层上层及下层,防止所有人员涌向同一出口,造成堵塞。

3、疏散时注意防止混乱,控制现场人员情绪,提高疏散效率,根据现场情况向消控中心报告,要求启动防排烟系统。

4、疏散时如发现受伤人员,立即联络安全救护组,第一时间救治伤员。

(二)根据指挥部命令设立水枪阵地,能灭则灭,不能灭则尽一切办法控制火势蔓延,等待消防部队救援。

(三)灭火行动组人员在抢救火场时应注意自身安全防护,不脱离组织单独行动,在指挥部没有下达命令前不贸然行动,受到火势威胁时应及时后撤。

(四)公安消防部队到达现场后,根据消防部队需要,协助灭火。

六、宣传舆论组工作程序和措施

(一)宣传舆论组接到应急指挥部命令后,立即启动相关应急工作程序,及时联系有关单位,掌握舆情信息,及时监控、分析研判事态发展,控告校领导。

(二)务必保证信息的及时准确畅通,对火灾情况及相关通知由党委宣传部统一报道,掌握好时机及宣传的主动权。

(三)加强对火灾发生后互联网及自媒体等网络舆情的监控,积极主动正面引导及时排除对学校的负面影响。

七、安全救护组工作程序和措施

(一)安全救护组工作人员接到报警或应急指挥部命令后应立即赶到学校指定疏散集结地。

(二)校医院人员在接到通知后应立即准备好急救包、担架、氧气袋等医疗器械根据指挥部命令到达事故现场抢救伤员。

(三)安全救护组负责人根据事故现场情况及时联系市各大医院。

(四)各集结地工作人员应协助医护人员抢救、运送受伤人员。

(五)疏散集结地的工作人员及各通道口的工作人员应阻止人员再次进入现场。

(六)疏散集结地的工作人员应认真清点、看护疏散物资,做好详细记录。

(七)安全救护组负责人应及时将统计结果向指挥部报告。

八、消防应急处置善后事项

(一)根据消防部门指示,由保卫部派员负责火灾现场保护,任何人不得破坏。得到撤销火灾现场保护命令时,方可进行现场清理,同时要做好清理现场时的安全措施。

(二)进行火灾原因调查。一般火灾事故,由学校保卫处出具事故调查报告,依据学校相关规定对责任人进行相应处罚;大型火灾事故学校应积极协助公安消防机关查明火灾原因,提供客观信息和图像资料。属人为火灾事故,移交司法机关进行处置。

网络舆情监控预案范文6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

强调;“要依法加强网络社会管理,加强网络新技术新应用的管理,确保互网络可管可控,使我们网络空间清朗起来。”要想让新媒体环境下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更加优越,顺利开展新媒体环境下的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建立健全有效的联动机制、管控机制、保障机制和评价机制。

一、积极构建新媒体环境下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联动机制

新媒体环境下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新课题,也是一个系统工程。以往各高校之间针对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沟通协作非常少,高校和驻校选培办之间的沟通协作也不是很多。当前,新媒体环境对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需要负责国防生教育管理的领导机构之间、各个培养国防生的高校之间、各个驻校选培办之间、高校和驻校选培办之间提高沟通协作,形成更好的联动机制。首先,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和国家教育部应专门选配人员,成立专门负责开展新媒体环境下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小组。该小组主要负责对全国各大培养国防生的高校和所有驻校选培办进行宏观指导。其次,各大高校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该小组由高校牵头,但必须吸收选培办的有关人员到该小组中。主要负责本校新媒体环境下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实施,负责本校各个有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工作。同时还负责新媒体环境下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才培养工作,确保教育者自身的素质跟得上。该小组还要负责收集教育者和国防生的反馈信息,从而总结经验教训,改进方式方法。

二、积极构建新媒体环境下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管控机制

各高校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有关规章制度,规范网络运作,加强对局域网、校园网的管理,加强对免费个人主页及其链接的审查,严格落实实名注册登记,并通过必要的技术、行政、法律手段,阻止各类不良信息进入校园。要想给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个绿色、文明、安全、有序的新媒体环境,必须对新媒体环境进行管控。首先,要完善制度法规。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和教育部应联合有关部门针对新媒体环境下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颁发相关的政策法规,各大高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让新媒体环境下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有法所依,有章可循。其次,要针对国防生使用新媒体施行实名登记制度,每个国防生使用校园网时,必须登录自己的账号才可以使用校园网,并且对国防生的网络行为进行记录,还要对国防生使用的新媒体情况进行备份,比如QQ、人人、微信的账号和用户名等。再次,要注重技术管控。及时对各种防控软件进行完善,将其变成一个可以阻挡不良信息、有害病毒的重要屏障。最后,要完善舆情应急预案。应对与国防生有关的舆情进行严密监控,对可能发生的舆情失管失控事件进行充分预想,并制定舆情事件应急预案,对国防生中发生突发的舆情事件做好防范和应对工作。

三、积极构建新媒体环境下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机制

新媒体环境下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必须有坚实的技术保障和经费保障。新媒体环境下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会应用到非常多的新媒体技术,比如网站维护技术,防火墙、过滤技术,数据加密技术,数字认证等新媒体技术。这些新媒体技术可以更好地净化国防生所接触的新媒体环境,确保思想政治教育达到更好地效果。高校必须要在社会上引进相关人才,自身也要加大培养这方面人才的力度,为新媒体环境下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新媒体环境下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引进新技术、也要引进新设备,这意味着开展好这项活动也必须要有经费保障。总政治部2009年11月印发的《中国人民思想政治教育大纲》第五十三条规定:“各级应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必须的经费保障,政治工作单位标准经费主要用于组织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补助经费必须专款专用。”无论是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和教育部,还是各大高校和其驻校选培办,都应该针对新媒体环境下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设立专项经费,并且确保专款专用。

四、积极构建新媒体环境下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机制

2008年7月8日,刘延东在、教育部召开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创新课堂教育方法,加大实践教学力度,重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改进考试考评方式。”新媒体环境使得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等发生了变化,与此同时也对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机制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要对教育主体进行评价。评价高校和选培办针对新媒体环境规律制定的教育计划及制度是否合理、在选人用人上是否公正科学。同时还要评价教育者政治立场是否坚定,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是否能胜任本职要求等等。其次,要对教育过程进行评价。对党和军队方针政策贯彻落实情况、新媒体环境下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制定情况、教育方式方法实施情况进行评价。第三,要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价。跟踪对比国防生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对国防生利用新媒体开展自主学习的能力、使用新媒体的行为习惯、防间保密意识进行评价。构建新媒体环境下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机制,可以准确把握新媒体环境下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各个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更好地实现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意见[J].教育部政报,2000(11):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