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范文1

一、司法行政工作和其它司法部门相互混淆,不经意间使司法行政工作民意调查处于不利地位。在走访中我们了解到,群众误认为司法局就是所有司法系统的总合,还有群众认为司法局就是管公、检、法的,群众不理解为什么有了公检法还要设司法局,为什么司法所调解不成的纠纷,还要到法院诉讼,群众把广义的司法系统和狭意的司法行政机关相混淆,在民意调查中,很多群众把对其它司法机关的不满意,不经意间记在了司法行政系统的名下,使司法行政工作民意调查处于不利地位。

二、司法行政形象与基层司法行政部门在群众中的认知度相脱离。司法行政基层部门如法律援助、律师公证、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安置帮教,法制宣传和法律服务等机构都具有服务性职能,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但是群众知道这些部门,却不知道这些部门就是司法行政工作部门,群众对这些基层部门服务职能的认知程度,不能统一到对司法行政工作的良好评价上来,是间接导致司法行政民意调查不理想的原因。

三、司法所人员缺编的问题。司法所是最基层司法行政工作部门,担负着普法宣传,民事纠纷排查化解,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等十分重要的工作,司法所在群众中的工作形象如何确立,直接影响到司法行政工作的民意度。用司法部吴部长的话说:“司法所不强,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不亮”。当前司法所的主要问题是人员缺编的问题。2008年初,我市在原乡镇司法人员的基础上,经过乡镇推荐、人事审核、组织考核,最终实现了司法所由乡镇管理到司法局管理为主的收编垂管,由于受到司法行政专项编制的制约,只有26名同志被收编确定为基层司法所干警,全市14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平均每个司法所不足两个人,阜寨、汤坊两个司法所只有一名同志,庄头司法所由于收编时人员非公务员身份,不能进入司法专项编制,现在只有一名乡镇事业编制人员。按照中央加强“两所一庭”建设的规定,司法所应该编制3—5人,依照《人民调解法》和社区矫正工作的要求,司法干警调解纠纷、案件调查、走访矫正对象必须两人以上才能开展工作,否则,就是违法行为。现在我市各司法所普遍只有两名同志,两个人一起下去工作,司法所就得关门,群众来办事就得吃闭门羹,更何况只有一个人的司法所面临何种尴尬局面。严重的缺员现象导致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四、现有司法所人员不能为司法行政所用的问题。由于司法行政管理体制多年沉淀的原因,在实际工作中,大部分乡镇党委政府把司法所当作内设机构,把基层司法助理员当作乡镇的行政人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使用,由于我们司法所干警都是从乡镇原有干部中收编的,与乡镇政府有着很深的渊源,司法所的办公用房也是从乡镇划转的,所谓在人屋檐下,尽管人员严重缺位,可是,现有人员还不能专起来搞司法行政工作,配合乡镇中心工作成了司法所职能的重要部分,很多与司法工作毫无关系的政府事务如行政包村、计划生育、禁烧防火、收合作医疗等,大量消耗了司法人员的精力。另外,我们推行的六办合一、服务大项目建设等工作,本身没有什么问题,可是在实际操作中脱离了司法行政的范围,加之部分司法所长农村工作经验丰富,个人工作能力强,是乡镇骨干,间接导致了司法人员身兼数职,不能全职做好司法行政工作,如店张司法所长兼任计生办主任;南市、阜再司法所长兼任综治办主任;西城司法所所长兼管征地拆迁;田阜司法所长兼管修路。乡镇综治维稳和工作挤占了司法所人员工作的大量空间,稳控上访对象、接访进京赴省去市上访民办教师、涉军退役人员、铁路返乡工人等成了司法所工作的重中之重,司法所业务成了附带和捎带。影响了司法所本职工作的开展。普法宣传、安置帮教、民事调解等司法所职能反而排不上日程。

提高司法行政队伍民意调查满意度的思路

七、认清形势,下大力气,彰显职能,打好满意度翻身仗。司法行政工作做得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要让群众了解司法行政工作,让司法行政工作深入人心,有影响、有权威、有地位、才能赢得群众满意。一是大力宣传司法行政工作的性质、职能、地位和作用,让老百姓明白司法行政与广大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使广大群众弄清“大司法”和司法行政行业的职能分界,澄清行业形象,避免误解认识,提高司法行政工作知晓率,进而提高满意度。南市司法所在平安创建工作中采取有力措施,将宣传司法行政工作职能和性质的宣传单张贴到全镇各村的主要街道,并组织干警进村宣传解答咨询,一举将该司法所在全市的排名由170位提升到60位,提高了100多个位次。二是整合律师、公证、法律援助、社区矫正、安置帮教、人民调解和依法治理职能,在司法行政的旗帜下,共同组织提高司法行政的社会知名度,避免各个部门单独宣传,单兵作战,提高司法行政的整体形象,人民调解、律师公证和法律援助等窗口部门,是司法行政工作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一个成功的案例,优质的服务可以温暖带动一大片,赢得一片信誉。三是大力推进“六心”、“三个一”服务,即接待要热心、解答要耐心、询问要细心,受理要精心、承办要尽心、回访要诚心,三个一是指一张笑脸,一杯热水、一个满意的回答,真正把人民群众当成自己的兄弟姐妹和朋友。涉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为他们服务,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八、理顺管理体制,解决现实问题,发挥司法所作用。严格实行司法行政工作条条管理为主的体制,使所有的司法人员以司法行政为家,拼弃把基层司法助理员当作乡镇行政人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使用的观念。从业务上专起来,让人民群众真正了解普法宣传,民事调解、社会矫正、安置帮教等工作是司法行政工作的职责所在,树立司法行政在群众中的工作形象。另外,努力争取在原有司法行政专项编制的基础上,协调人事部门和乡镇政府,为司法所确定1-3名事业编制人员作为补充,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因人员缺位无法开展工作的问题。人民调解、社会矫正等工作必须两人以上才能开展,否则就是违法。只有尽快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的司法所才不至于面尴尬局面,人员缺位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只有合理配置人力资源,让每个司法所的职责发挥到极致,调动每个人的工作积极性,让每个司法人的能力发挥最大限度,才能真正让人民群众满意。

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范文2

检察机关是司法机关,是适用法律规范来调整社会秩序的法律监督机关。这一司法属性,使检察机关具有强力性、神秘性。广大人民群众对我们了解甚少,造成空间上的疏远。对此,检察机关应当打开大门,公示制度机制,用制度机制管人、管事、管案件,引进外部监督,打破空间壁垒,让人民群众真正参与其中,真正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笔者系基层检察院的检察长,自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深感检察机关的政治使命、时代重任在肩。并迅速开展行动,立足检察实际,积极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结合我院工作实际,制定我院10项具体措施。一是贯彻落实中央规定精神的现实需要,要求我院全体检察干警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带头执行,以实际行动带出检察机关的良好风气。二是进一步做好关心群众各项工作,要求积极帮助困难人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三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要求紧扣检察机关业务建设、队伍建设和检务保障的热点难点问题确立调研主题。四是进一步改进会风,要求时间相近和工作内容相同的会议应合并召开,力戒空话、套话,会议原则上不得超过1个小时。五是进一步改进文风,要求文件简报要突出思想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文件原则上在检察内网上流转,减少纸质文件和简报材料。六是进一步加强公务用车使用管理,抓好专兼职驾驶员的教育,组织学习新出台的交通法规并严格遵守。七是进一步严格执行公务接待标准,严禁用公款吃喝,接待原则上在单位食堂进行。八是进一步严肃廉洁从检纪律,严禁违反规定接受托请打听案情、干涉办案,严禁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九是进一步加强枪支弹药管理,改进工作措施,实行枪弹分人、分库管理,双人双锁。十是进一步加强监督检查,要求各部门干警认真履行“一岗双责”,纪检监察部门要围绕节日期间易发、多发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大督促检查力度。

为将上述制度落到实处,开展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活动,全面推行网上办案、办公,从节约一张纸、一度电入手,压缩办公经费开支,加强了警车管理、干警考勤;取消了年节的聚餐计划,院日常招待全部实行工作餐,办公室重新制定用餐标准,做到不超标、不超支;不参加外单位的宴请活动,也不组织与其他单位进行节日交流宴请活动。加强节假日期间的作风建设、廉洁自律工作,对全院干警特别是领导干部提出明确要求,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将上述制度贯彻落实的同时,通过召开座谈会、上门走访、邀请视察等方式,主动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和建议,特聘人民监督员,对制度机制执行情况全程监督、不留情面,使检察机关的改变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到。在今年“两会”期间,两会委员们对检察机关一年来的工作满意度达到百分之百,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进一步增强了检察机关的良好形象。

二、加强从严管理,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

检察机关是一支纪律部队,在这支队伍里,不允许有拖沓、散漫、作风涣散的情况出现。抓纪律作风、抓从严管理,才能提高战斗力、提高队伍素质、提高办案质效、提高司法公信力、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为此我们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总抓手,制定纪律作风、检务督察、案件质量、、督查等五项通报制度。2013年度,笔者所在基层检察院共下发一类通报26期,二类通报104期,三类通报182期。通过以上举措,做到了警车按时、按序、按位停放,杜绝了公车私用;干警按时上下班,杜绝迟到早退;值班值宿无脱岗漏岗现象;工作着装规范、行为举止端庄;瑕疵案件逐渐减少,案件质量明显提高。干警精神有新风貌,机关作风有新转变。实践证明,五项通报制度是加强内部管理、整肃队伍风气的管用抓手。加大执行五项通报制度的力度,开展经常性的自检自查,注意发现影响人民群众满意度的深层问题,把发现和发生问题情况与干警切身利益挂钩,努力通过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不出问题、少出问题,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三、创新工作方式,深化服务职能

检察机关是司法机关,而司法往往具有保守性、被动性,创新性不足使得与人民群众联系不够,服务职能不深入使得人民群众不能真切感受到检察机关的存在。对此,笔者认为,应加大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力度,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关于为非公有制经济服务的目标和要求,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不断优化经济发展法制环境。加大走访非公企业力度,召开座谈会,提供行贿档案查询,走出去开展法律咨询服务,开展法律专题讲座,发放检察机关的法律宣传卡,发放普法书籍,开设24小时法律咨询热线,通过发挥检察机关在服务发展中的职能优势,主动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围绕当前发展战略,以服务国企、服务非公经济、项目建设等为重点,整合力量,由预防部门牵头,抽调自侦、民行、刑检、检察室等业务骨干组成预防犯罪联合工作组,实施跟踪预防与专业指导并行、系统预防与法制宣讲并行、专项预防与法律服务并行、重点预防与服务新农村建设并行的工作模式,不断增强服务大局的实效性。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将检察室作为服务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主体部门和联系基层的窗口,组织业务骨干开展普法讲座,受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提供法律帮助。定期走访田间地头协调相关部门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了解农民所需,化解涉农矛盾,实现服务发展与管理创新并重。检察机关通过上述“接地气”的方式,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加大服务力度,使“能动”司法,真正产生服务人民群众的“动能”,让人民群众满意。

四、落实责任追究,完善惩戒问责

检察机关行使检察权的人民属性要求其行使权力时,要受到人民的制约,违反权力运行制度,就会受到约束和惩处。这就要求检察机关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建立健全督查督办和奖惩制度,实行全面督查与重点督查相结合、经常性督查与阶段性督查相结合、明察与暗访相结合。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是衡量和检验检察工作的根本标准,要围绕这个标准,构建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要积极探索建立群众评议制度,将群众工作考核结果作为评比表彰、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对在群众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要给予表彰奖励;对因群众工作开展不力,以致酿成重大事件、事故的,要严肃倒查追究责任。对干警办金钱案、关系案、人情案的问题,要做到“零容忍”,绝不护短遮丑,绝不姑息迁就。凡是出现执法不公、不严、不廉问题的,或者是帮助穿线搭桥、从中渔利的,业务部门干警一律停止办案权,直至免除法职,综合行政部门干警一律停止工作,并依据党纪政纪检纪和法律规定,严肃追究责任。“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我们切实落实责任追究,完善惩戒问责,才能使人民群众感受到检察机关自身的变化,向人民群众负责,使人民群众满意。

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范文3

一、出发点: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实现群众利益。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的智慧,办好群众的事情,实现群众的利益。这样,才能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拥护,我们立党、立国、执政才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着力点:克服形式主义、,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当前,影响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的突出问题,对党和国家的事业危害最大、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之一是形式主义、。因此,作风建设的着力点在于治理形式主义、,树立和落实正确的政绩观。我们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把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作为人生的最高目标,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的最大追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最高目的,自觉地做到权为

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按客观规律办事,坚持讲真话、办实事、求实效,不盲目攀比;要深入实际,脚踏实地,艰苦奋斗,不搞花架子;要顾全大局、统筹兼顾,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急功近利,一切工作都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历史的检验和群众的检验。

三、根本点:坚持思想教育和制度建设的有机结合。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一靠教育,二靠制度。既要着眼于思想教育,更要着眼于制度建设,只有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发挥有效作用,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各种不良风气。抓好了思想教育和制度建设的有机结合,也就抓住了作风建设的根本。要教育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他们在工作实践中加强政治修养,锻炼意志品质,提高精神境界,保持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筑牢抵制各种不良作风的思想长城。要通过制度设计、制度创新来有效规范党政机关公职人员的行为,与时俱进地建立和完善包括科学决策制度、民主监督制度、依法行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在内的制度体系,完善政务公开、民主评议、质询听证等民主形式,将权力运行置于群众监督之下,保证权力的正确行使。

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范文4

一是出发点: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实现群众利益。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的智慧,办好群众的事情,实现群众的利益。这样,才能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拥护,我们立党、立国、执政才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小陈老师工作室制作

二是着力点:克服形式主义、,坚持正确的政绩观。这

就要求我们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把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作为人生的最高目标,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的最大追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最高目标,自觉地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按客观规律办事,坚持讲真话、办实事、求实效,不盲目攀比;要深入实际,脚踏实地,艰苦奋斗,不搞花架子;要顾全大局、统筹兼顾,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急功近利,一切工作都要经得起实践、历史和群众的检验。

三是根本点:坚持思想教育和制度建设的有机结合。只有二者有

机结合,才能发挥有效作用,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各种不良风气。要教育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他们在工作实践中加强政治修养,锻炼意志品质,提高精神境界,保持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筑牢抵制各种不良作风的思想长城。要通过制度设计、制度创新来有效规范党政机关公职人员的行为,建立和完善科学决策制度、民主监督制度、依法行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制度体系,完善政务公开、民主评议、质询听证等民主形式,将权力运行置于群众监督之下。

四是关键点:把好选人用人关。选什么人用什么人,对作风建设

具有至关重要的导向作用,这就是要确立一个标准,体现一种政策,树立一种作风,展示一种形象。因此,把好选人用人关,是加强作风建设的关键。要抓紧建立和完善干部政绩考核制度、考核标准和奖惩制度,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通过制度保证,使勤政为民、求真务实的干部得到褒奖,使好大喜功、弄虚作假的干部受到惩戒,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形成勤政为民、求真务实、踏实苦干的浓厚风气,形成奋发有为、开拓进取、艰苦奋斗的浓厚氛围,保证科学发展观在干部队伍中牢固树立起来、真正落实下去。

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范文5

群众安全感是反映社会治安状况、衡量社会运行机制和人们生活安定程度的标志,是衡量社会平安和谐与否的重要指标。满意度是人民群众对zd机关工作的评议指数,是zd部门执法工作的“试金石”。

二、群众安全感调查方式

自治区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通过电话访问、群众座谈会和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全区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调查。自治区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常用0771-12340电话对群众进行访问。如果您接到这样的电话请客观、真实评价。

三、如何参与平安建设

(一)积极做好自身和家庭防范,提高防火、防盗、防骗、防抢等安全意识,防止受到各种不法侵害。

(二)遵纪守法,不参与违法犯罪活动。

(三)参与“平安家庭”创建,做到家庭平安、邻里和睦。

(四)遵守交通规则,做到平安出行。

(五)积极参与单位、社区的平安(安全)宣传。

(六)参与治安巡逻、邻里守望、矛盾调处等活动。

(七)向公安机关提供、举报社会治安信息和违法犯罪线索。

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范文6

以坦诚的心面对群众。由于组织工作特别是干部工作的特殊性,长期以来,组织工作都给人一种神秘感。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民主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希望看到一个公开、透明的政府,组织工作的推进也越来越离不开干部群众的了解、理解和支持。因此,要转变观念,破除组织工作的神秘感。进行满意度民调,仅仅是其中一种手段,在日常工作中,应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传媒,将选人用人的政策、程序、标准、过程、结果等定期或不定期公开,对组织工作重大事项举行新闻会,增强社会各界对组织工作的了解和认识,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使组织工作逐步消除神秘、打破封闭,增强透明、树立公信。

以刚毅的心取信群众。刚毅,刚正不阿、坚毅不挠。组工干部应该是公道正派的形象代表,应该是能力出众的优秀群体,这样的形象要求“心正、身正、言正、行正”,有责任、有原则。责任是一种承诺、是一种品行、是一种修养。对于自身而言,组工干部要自觉遵守组工干部行为规范,认真履行义务,勇于承担责任,对于工作而言,组工干部要有真抓实干的精神,对于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要敢抓敢管。原则是一个立场、是一个方向,作为组工干部一定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在欲望权力面前保持理智,站稳政治立场,把握正确方向,坚持按原则办事,敢于扶正祛邪、敢于主持公道、敢于碰硬,以强烈的责任感和原则性取信于党员干部群众。

以关爱的心温暖群众。作为组工干部要强化服务意识,把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标准,真心尊重群众、关爱群众,听民众心声、感民众疾苦,站在群众的角度感受和思考,不仅要了解和掌握群众想什么、盼什么、急什么,更要把群众的建议化为决策的依据,把群众的智慧运用于实践,真正做到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策于民,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不断提高决策水平。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在与群众的深入接触中调查研究,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尽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帮助群众、温暖群众,不断提高为民服务的水平和工作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