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学现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学现象范文1
艺术大师们这种“美极生哀”的感受,用美学思想很难解释。从美学的创作规律来看,艺术家在创造美时,追求的是至美原则。画家要画出“标新立异”之作,文学家要写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诗文,音乐家要发出“天籁之音”……艺术创作就是对美的不断攀登、超越、创新,把作品的美挖掘到极致,达到美的最高境界。艺术家们的这种唯美追求,获得了“美不胜收、炉火纯青、鬼斧神工……”等等最高级形容词的赞誉,然而,当艺术家们被这些美誉的光环笼罩时,他们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从心理学角度看,艺术家们这种“美极生哀”的感受,是他们对事物的“绝对化要求”使然。因为追求完美的心理,久而久之会使人产生极端情绪,这种情绪会使人无法接受客观现实与主观愿望的相悖。艺术家在创造美的作品时,他们的审美目标会越来越高,在这高目标的牵引下,他们的心里,只有不断地提升,无法接受衰落。然而这又与客观规律不符,哲学思想认为:“自然界不是存在着,而是生成着并消逝着”。“整个自然界,从最小的东西到最大的东西,从沙粒到太阳,从原生生物到人,都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灭中”。(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川端康成和这些艺术大师们,当然也懂得这个自然法则,他们知道美好的事物在达到极致后,就会出现可怕的衰亡过程,在艺术家看来,衰亡是对美的亵渎,他们无力阻止,无法挽救,所以“哀伤”。
这些艺术大师们,对美的“绝对化”的期待所引起的审美逆转,在哲学思想看来,是量变导致质变的结果。哲学的质量互变规律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首先从量变开始,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艺术大师们在建树自己的艺术成就时,每达到一个高度都是一次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艺术家们就是这样执着追求,不断超越,把自己一步步推向艺术的顶峰,然而艺术追求是无止境的,可是艺术家的创作生命是有限的。哲学思想认为,事物发展、上升到它的最高状态以后,本质上会出现缓慢的下降、衰落运动。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所以,艺术家们的创作在达到他们自己的极限高度后,他们的创造力就会发生逆转。艺术生命也有春夏秋冬,长江后浪推前浪,这是历史的必然。对那些卓有成就的艺术家们来说,当他们年老智衰,力不从心,再也无法超越自己曾经创造的艺术高度时,他们的心境是凄凉的,正如凡高在结束自己生命之前所说“悲哀永在我心头”。由此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川端康成在看到盛开的、美丽至极的海棠花时感到哀伤的缘由了。古今中外许多杰出的艺术家,也包括川端康成,他们在无法吞咽这份哀伤时,选择了结束生命的方式与艺术诀别,悲壮地谢幕。
当然,艺术家们的自杀现象,也并非是单一原因,他们的人生就像他们的艺术创作一样,是复杂而多元的。但是他们对事物的极致追求所造成的极端心理是他们不能“悠然下山去”的主要原因。
文学艺术这种“美极生哀”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也很多见,人们的普遍心理是“上山容易下山难”,比如:当官的在辉煌一时后,很难忍受“门庭冷落车马稀”,即使普通人在时过境迁,大势已去后,也会感伤自己的暮秋。那么,这种哀伤情绪怎样克服呢?哲学给我们提供了参考,哲学思想认为:由于量变只有在一定的范围和限度之内,事物才能保持其原有的性质,所以,当我们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时,就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这就是说,人们对事业的追求,对生活的态度,要从容冷静,注意分寸,掌握火候,收放适度,不偏激、不极端,注重过程,淡泊结果,在取得成就,进入巅峰时,要清醒、理智地看待成功,要知道花开花谢是自然规律,物极生变是对立统一规律。虽然对正在衰落、下降中的事物来说,前途是暗淡的,但是,一种事物的下降往往是另一种事物的上升,从上升的事物中又可以看到光明。
文学艺术能够创造美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缤纷的色彩;哲学思想可以提炼智慧,让人们理智、快活地生活。我们不妨把文学艺术与哲学思想珠联璧合,让我们的生活始终都有美丽、理智和阳光。
参考文献:
[1]川端康成:《花未眠》,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文学现象范文2
关键词:厚翻译;儒林外史;杨宪益;注释
《儒林外史》英译本是由杨宪益夫妇翻译并对外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媒介之一,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有的表达方式及文化现象,使西方人深度了解并尊重中国传统文化。本论文抓住了The Scholars 的厚翻译特色,证明了厚翻译在杨宪益夫妇《儒林外史》译本中的合理性及价值,并探讨了厚翻译对文学翻译的启示。
一、厚翻译简介
“厚翻译”理论是由阿皮亚在1993年完成的《厚翻译》一文中针对非洲的口头文学英译研究而提出的。他认为全球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对翻译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两种文化中的两种语言很难找到完全对等的字面意义,缺少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会造成译者及目的语读者的理解障碍。在分析了话语理解的过程及翻译存在的障碍之后,他提出了“厚翻译”理论,旨在目标语读者能够充分理解源语作品,并且在目标语文化中起到其文本在其源语言文化中同样的意识形态作用。
阿皮亚认为,只有采用厚翻译的方法,在译本中添加注释或术语注解,才能体现出源语言丰富及深厚的语言文化语境。厚翻译的表现形式为序言、案语、附笔、文内释义、文外说明、脚注、尾注等。其目的在于为读者提供足够的背景知识信息,便于读者理解及鉴赏(周方珠,2011)。
二、《儒林外史》英译中的厚翻译表现
杨宪益翻译的《儒林外史》是迄今为止唯一的英译全译本,其中有较多的“厚翻译”手段的使用。在译本中,厚翻译表现形式为文内释义、文外注释及补充材料。
(一)文内释义
文内释义主要是指译者对可能造成译者及读者理解障碍的文化特指项在译语文本内进行阐释。
1.两公子认得是同乡鲁编修家里来的管家,问道:“你老爷是几时来家的?”管家道:告假回家,尚未曾到。(第十章, 1999:242)
They recognized him as the servant of Mr.Lu, a compiler of the Han Lin Academy who came from their district.When did your master return? ”they asked.“He has asked for leave and is on his way home.” (杨宪益, 1999:243)
从字面意义上,“compiler”是指对百科全书进行编辑和写作的人。在宋朝,“编修”是一种官职,主要是记录一个朝代中的各种规章制度及其变化的书。明清时期,枢密院也设有编修官,负责编纂记述。杨宪益在译文中添加注释性信息为读者提供了相关的背景信息,使读者了解“鲁编修”的社会身份。
2.骂毕,扬长上了轿,行李和小厮跟着,一哄去了。船家眼睁睁看着他走去了。(第六章, 1999:158)
After more curses he swaggered to his sedan-chair, followed by the servants and luggage.He left the boatmen gaping----for he had gone off without paying for the trip.(杨宪益, 1999:159)
严贡生假装声称云片糕是他的救命药,而这药却被掌舵的吃了,威胁带他去衙门。其他掌舵见此情景帮他求情,严贡生故意勉为其难地不与他计较。杨宪益在源语文本后加入了解释性信息“for he had gone off without paying for the trip”,进一步向目标语读者解释严贡生的真正用意所在,即他不愿意给船费而故意为难掌舵。从中,可以看出,严贡生贪婪、粗暴、势利的本质,从侧面反映了下层民众,船夫们的身份卑微及对恶势力的无奈。
(二) 文外注释
一般情况下,注释分为尾注和脚注。因为杨宪益英译本有不同版本,注释表现形式既有尾注也有脚注,所以,在本文中,笔者统称之为注释。在译本中,译者共添加74个注释,包括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传统习俗和典故等。
1.……太祖大怒, 发往和州守余阙墓去了。(第一章, 1991:26)
...until the emperor in anger had banished him to Hezhou to look after the grave of Yu Que.(杨宪益, 1991:27)
Note: A general who defended Hezhou for the last emperor of the Yuan Dynasty, and was killed in battle by Zhu Yuanzhang’s troops.Since Wei Shu, a minister of the Yuan Dynasty, had surrendered to the first emperor of Ming, this punishment was a reminder to him that he had proved disloyal to his former master.
从译文中,读者很难理解为什么当余阙在太祖面前自称老臣,太祖会非常生气。没有相应的历史背景知识的补充,读者不会明白源文的真正意思。杨宪益通过加入文外注释,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源文意思并了解中国历史事件。
2.王员外道:“只有头一句明白。‘功名夏后’, 是‘夏后氏五十而贡’, 我恰是五十岁登科的,这句验了。”(第七章, 1999:186)
“The first sentence is the only one I understand,”said Wang.“The Xia Dynasty students took the examinations at the age of fifty, and I have just passed at fifty too.That is right....” (杨宪益,1999:187)
Note: Wang has made a blunder.The allusion to the Xia Dynasty, taken from Mencius, referred to something quite different.
“夏后氏五十而贡”这个典故取自《孟子》一书,指的是夏朝的田赋制度。文中王惠理解为自己五十岁登科。译者在注释中解释了该典故的由来,直接告诉读者王惠的无知。从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科举考试自身的矛盾性。科举考试是选拔人才的,但却产出这么多像王惠这样的无知、势利及自私的人。读者也能体会到作者吴敬梓对科举考试的讽刺,即严格的科举考试衍生出很多没有真才实学却爱卖弄才学的人。
(三)补充材料
译者在译本的前页添加了主要人物名单,在译文后页添加了附录,供读者参考。
杨宪益按姓名的首字母顺序进行排序列出了68位主要人物,并在后面补充人物的社会头衔及相关的人物关系。译者用了音译和直译的方法翻译出这个名单。例如:Chang Chin-chai,landlord in Fan Chin’s district Chou Chin, poor teacher, later commissioner of education and chief examiner Chu Chin-yu, son of the perfect of Nanchang, Fan Chin’s secretary Chang Chun-min (Iron-armed Chang), swordsman and charlatan Yu Yu-ta,senior licentiate, tutor of Hueicbi Pefectual College Yu Yu-chung, licentiate, brother of Yu Yu-ta (Wu Ching-Tzu, 1973:7-8)。
除此之外,译者在文后加入关于科举考试系统及社会头衔的翻译对照附录,分析了科举考试与社会头衔之间的关系,如“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were the narrow path by which the sons of landowners entered politics.At one end of this path were the scholars studying the art of writing paku essays, at the other end the official posts for different grades of graduates.” (Wu Ching-Tzu, 1973: 603)。译者在翻译关于科举考试及社会头衔的专有名词时,将中文名词放在后面,以便于读者学习了解中国文化并尊重中国文化。例如:“The examination system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main stages: the prefectural examination 院试; the provincial examination乡试; and the highest examinations comprising the metropolitan examination 会试,the test examination 复试 and the palace examination 殿试,as well as a final test at the imperial court.” (ibid)。
三、结束语
厚翻译提倡尊重源语文化(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的文化),向所谓发达国家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样与复杂,引导他们去尊重未工业化社会的人们(高元梓,2011)。厚翻译理论在《儒林外史》中的使用无疑再次证明了该理论的实用性及价值。该理论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源语特征,成为传播源语文化的重要工具。
⒖嘉南祝
[1]Wu Jingzi.The Scholars[M].Foreign Languages Press, 1973.
文学现象范文3
关键词:英美;文学作品;语言;歧义;现象
引言:外国文学大作特别是英美文学大师小匠作品中则出现较多的的歧义现象,出现歧义的原因有很多,语言习惯不论是作家个人的还是由国度划分的,英美国家的一些语用特点及语用养成都有一定的大环境引发的。曾经写作《老人与海》的著名冒险作家海明威就曾经写作过的一部小说《永别了,武器》中就呈现出较为鲜明的多义现象,而比较明显的是小说本身的题目就显现了很大歧义,“武器”英文arms还有一个意思却是“手臂”,可谓是天壤之别。
一、歧义现象在英美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一)利用歧义来引人深思
文学作品叙事过程中使用具有歧义特点的语言较多,最重要的目的是实现作者对英美文学作家就经常会利用歧义来引发读者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思考,让读者在思考中获得对作品的认同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因为预设疑问而产生歧义的现象有很多,因为作家在创作作品的过程中不会针对某个词和句子做出明确的解释, 这些词语和句子的歧义也就容易产生,这就需要读者或者研究者发挥想象加以分析和编译。预设歧义是英美作家经常使用的手法,这是由于这样的语言提供出来的语言具有意义不确切特点,在读者的心目中会产生一种不确定性的模糊美。环境使然当真会出现如簇不同的英美文学语言的传统歧义。
(二)利用歧义加强文学作品延伸性
进行过相应的英美文学研究的学者都会清晰的懂得歧义在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功用,而这个所谓的歧义便是指有辨识度的文字,就是指示语即在时间、地点等层次,这个指示词不是简单的只有指示作用,也不是孤立存在的。同时这个也有个中明示的词语。但是虚拟世界的指示语本身并没有什么特殊含义,重要的是所指示的含义一般是伴随着具体的时间地点语境等多方面的更换及时的产生一些特殊意义的转变,一般在这种情形下就要让读者自己领悟进行选择性的理解。在英美文学作品中进行写作,需要的是利用歧义来使得文学作品有着自己的延伸性,一部文学作品只有具有延伸性才会具有故事性,一般文学作品的语言也都存在有所指和非所指两个维度,在文学领域,文学家将这两种用法分离开来,也就是说他们相互之间是对峙的,与此同时同一个指示语因为在使用过程中会经常出现不一样的用法由此便会存在所谓的有差异的指示意义的反面;最后指示语多重性和引申性利用,这种方法方式也就使得文学作品具有多样的多层的多彩的意义内涵。
(三)利用歧义提高文学作品丰富性
英法文学作品中的大量歧义现象有很多,很多文学作品中作家运用歧义提高文学作品丰富性,所谓的文学作品的丰富性就是指丰富的情节,多彩的情感,有厚度的经历,乃至精湛的文学性,采用预设疑问的方式设置文学作品的歧义,这些方式的采用更多的体现在英美文学作品的创作中,英美文学作家在写作过程中,往往是在进行一部大巨作的酬酢,而这些酬酢使得文学作家在创作的时间里常常很难针对某个词语或者句子给出明确的解释,所以在阅读过程中就会使得读者容易产歧义。歧义归根结底其实就是一词多义,而所谓的一词多义也经常出现在英美文学创作中并且会产生很常有的歧义现象。在英美许多作家的文学作品中,已经有许多人充分利用一词多义的优势, 将作品表现的更加具有魅力和特点。 “一词多义”顾名思义是指一个词语同时有几个或乃至是多个含义,这样的词语也可以说跟我们日常见过的同一个词语不仅只有一个意思而且这些词与还会有很多个用处。
二、英美文学作品中歧义现象呈现的原因
(一)英美文学作品的风格所需
英美文学作品的风格所需要的语言歧义是根本的原因,就英美文学来说,大部分的文学巨匠也就是那些本身从事英美文学设计师与创作人员,这些创作一般是由于对原著作者及其作品认真负责的初衷,这种手法不仅能够尽量发挥作者独具一格的风格,而且可以使得作品具有的设计的歧义现象手法可以加深这些文学著作的思考,作者在编辑翻译作品时一般是要尽可能的做到合情合理同时也要做到准确无误以及恰当的融合与作品的现实表述。英文作品中存在的所谓预设歧义一般便是英美文学作家在写作中常常运用的手法,这种不仅是著作中存在的问题,问题理所应当的是因为这样的写作手法在表述上存在的含义具有很大的不_定性,这样的好处就是读者在阅读文章时能够根据文学作品提供的歧义信息进行理解,也许正是由于这种读者的天然需要,文学作者才会进行所谓的理解认识的语言特色,这些常常会在读者的理解或者心中发现种种所谓的隐隐约约的或者不确定的模糊魅力。
(二)英美文学作品内容延伸所需
伴随着文化自信成为国家基础性共建的今天,我们国家的文化也越来越多的加大了对外延伸的投入,也就是说很多中外文学在文化交流中慢慢的有了越来越多的发展,与此同时我们国家的很多的文学学者也将越来越多的经历用在了英美文学创作的研究的过程中,同时采用了很多相应的专题研究对英美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歧义现象。那么如何对英美文学中的歧义现象进行高度的而且较为深入的解读,语言的歧义现象在英美文学作品中的运用使得文作品的内容得到了很大的延伸,读者可以更好地遨游书海,以及欣赏文学作品的精华,感悟英美文学作品的魅力。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引用文学语言的歧义性可以将英美文学作品的书海世界扩大化。
(三)英美文学作家创作所需
语言歧义可以说是文学创作过程中必须的,英美文学作家的创作需要的是运用歧义的手法是文学作品的。这些是一种可以用来反射当今社会文化发展的主要屏障,这种手段不仅可以体现出来创作作者的创作背景也就是当时所处社会的发展情景,而且还可以表达出现今社会广大人民群众对于书中社会发展强烈的生活祈求。英美文学中有一些文学作品不仅在作品的叙事手法中运用些许比较容易产生歧义意义的文字,这种叙事手法常常出现在文学大家的著作里。这种手法可以点燃读者在阅读时的热情,将所想之情融于此时彼景当中,而且可以使读者在遨游书海的同时产生共鸣。
结束语:正常情况下读者在遇到种种所谓的歧义性语言的时候要用文学读者理解与著作所提供的框架结构以及情节设定来进行特殊的斟酌以及文学咀嚼,这些都是文学作品的风格特色所需,一般是需要将作品所营造出来的情感意境不断思考与文学分析,然而仅仅做好这些基础巩固,文学作品的读者方可领悟出来它的核心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胡冬.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歧义现象解读[J]. 语文建设,2013,15:31-32.
文学现象范文4
关键词:文学创作;泛影视化;技术表征
在大传媒时代中,各种媒体的外在形态不断离散、融合,传媒的商业价值已逐步突破内部组织结构,不再孤立地进行呈现。传媒开始在行业内和社会上寻找、整合各种力量,试图建构起全新的共享与传播平台。在大传媒背景下,文学当然不甘“终结”,投靠影视成为其嬗变的主要路径之一。“泛影视化”,即以影视为表现载体,将人类一切文明尽可能地在其中以特定形式进行表达,其边界已突破影视文化本身的界限。
一、文学性感知方式的改变
媒介改变了世界,也改变着文化格局、文化生态和文化场。以广播、电视为标志的电子媒介和以互联网为标志的网络媒介创造出崭新的文化产业,电影、电视、音像、广告、IT、娱乐、体育、表演艺术等产业交相辉映,形成了专业化、现代化、全球化的大众传媒新格局。然而,麦克卢汉却认为,“技术的影响不是发生在意见和观念的层面上,而是要坚定不移、不可抗拒地改变人的感觉比率和感知模式”。在大传媒时代,文学创作泛影视化现象的技术表征首先表现为人们感知文学性的方式不断受到影视的影响,从而发生改变。
电影媒介以逼真的声画元素去再现生活,它通俗的表达特征对剧本创作提出了通俗化的要求,进而对文学的通俗化进程产生着影响。它所具有的文学性为电影文学形态的诞生提供了基础,大量改编自文学作品的电影,影响着文学作品的流通和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接受,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作家的写作。而电视媒介在传播上具有共时性、传真性和连续性的特征,以及视听兼容、深入家庭、高度综合的优势,作为“扬独家之优势,汇天下之精华”的媒介,电视吸收了各种传播媒介、各个艺术品种、各大文化门类的养分,逐步成为媒介家族的霸主。电视节目的发展导致电视文学形态的出现,其通俗性赋予了电视文学和改编作品的日常性、家庭性、通俗性,电视融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戏剧等多种艺术于一体,极大地激发和满足公众的日常消费需求。由此,影视不仅“通过改变文学所赖以存在的外部条件而间接地改变文学”,而且“直接地就重新组织了文学的诸种审美要素”。
受此影响,将传统文学作为主要表达形式的文艺作品逐步边缘化,与此同时,影视媒体却借鉴了文学的某些特质,处处浮现着文学的身影。在当下现实中,文学更多地被媒介作为文化母本和文化元素进行加工,去满足消费市场和人们审美趣味的需要,变换为形态各异的文化产品。
二、影视改编的多元化文学性建构
文学创作泛影视化现象的技术表征还表现在以影视改编为代表的多元化的文学性建构上。传统文学一方面在表现形式上被图像社会边缘化,另一方面,其自身也在朝着图像化转型,主要则体现为文学全面“图说化”,或是自觉成为电影、电视创作的“前脚本”。
苏联导演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在《雕刻时光》中写道:“导演工作的本质是什么?我们可以将它定义为雕刻时光。如同以为雕刻家面对一块大理石,内心中成品的形象栩栩如生,他一片片地凿除不属于它的部分――电影创作者,也正是如此:从庞大、坚实的生活事件所组成的‘大块时光’中,将他不需要的部分切除、抛弃,只留下成品的组成元素,确保影像完整性之元素。”影视和文学虽然是两种不同媒介,但都将回忆、保存或创造时光作为主要功能,提供了感知和体验世界的方法路径。影视艺术将文学艺术中美的元素和内涵以影像方式进行转换,用移植、删减、改造、延展等方法进行处理,带来了文学审美效果的变化。
中国电视剧的开山之作《一口菜饼子》便是由同名小说改编而成,而早在1914年,文明戏《黑籍冤魂》就被张石川导演加以改编并搬上银幕。由此可见,中国影视的发展与文学作品改编相伴而行,电影、电视剧将文学作品作为母本,是中国影视创作的一种重要创作方法。
针对文学的影视改编,布鲁斯东曾写道:“人们可以通过肉眼的视觉来看,也可以通过头脑的想象来看。而视觉形象所造成的视像与思想形象所造成的概念两者间的差异,反映了小说和电影这两种手段之间的最根本的差异。”
时至今日,与既往不同的是,文学不单是作为影视创作的母本,更多地是被分解、重构为某种特定元素在影视作品中加以发展和组合。在传统的影视改编创作中,“忠于原著并高于原著”是通常用于检验改编质量的准则,思想内涵、表现风格、人物形象等是否比照原著的创作,成为衡量改编创作成败的标准。围绕着文学原著与影视作品之g的“忠实”与否问题的纷争总体而言,有这样三种观点:第一,文学作品经典与否,决定影视改编忠实的程度,认为名著、经典是集体记忆的积淀,必须充分尊重;第二,忠实的对象的区分问题,认为改编要忠实文本的精神思想内涵,而在具体的细节、情节、人物结构上可作改编;第三,从文学作品获得文学性的方法上去忠实,而非拘泥于文本内容本身。
在当下的影视改编中,“忠于原著并高于原著”的审美原则,或不再被严格遵循,或被完全抛弃。文学作品已然在一种新的规则下被植入影视作品之中,成为商业影片增加票房的手段。这类现象的极端代表莫过于电影《大话西游》,它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文学文本结构、意义与阐释符码,肢解了《西游记》的元素,掺入大量后现代式的情节和对白,与传统电影的改编原则大相径庭,却成为九十年代后期观影青年人中一种文化上的图腾。
伴随“改编热”的兴起,文艺界涌现出一批横跨文学与影视的“双料作者”,如以《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永不瞑目》《玉观音》《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一米阳光》等小说和电视剧闻名的海岩,以《王贵与安娜》《双面胶》《蜗居》《心术》等小说和电视剧闻名的六六等人。二月河的《雍正王朝》《康熙王朝》《乾隆王朝》等小说虽是经由他人之手改编为电视剧,但也撰写了《胡雪岩》等文学剧本。
三、文学性的生产与重写
在消费社会中,一批年轻作家创造出极富个性、另类率性的写作风格,注重对自由性情和内心感受的表达和刻画。他们不仅坐观这类文学表达被影视机构大肆利用,甚至也主动迎接商业操作,把文学作品迅速炒作、包装成时尚的文化产品。2014年上映的电影《后会无期》由韩寒执导,这部作品虽未曾出现在其出版列表之中,与其小说《一座城池》却有异曲同工之处,个中人物因缘某种出由,纷纷奔上未知的旅途。这部票房超过6亿元的电影和郭敬明的《小时代》一样,从一开始便都有着极强的目标人群,《小时代》打造的是“少女之梦”,《后会无期》营造的则是“文青之爱”,皆是“作”出来的电影。
这种现象的背后呈现出一个重要的涵义是,艺术创造不再停留在创作之上,而是大步迈向生产,将作品与商品的属性加以整合。原本定位于创造美感的诸种艺术技巧,正蜕变为如何吸引最大关注度、如何制造奇观、如何打造时尚、如何引发社会话题和社会心理的工具,与之匹配的是伴随消费社会兴起而形成的后现代文化。
此外,近年来,对红色经典文学作品的影视化“重写”也是热议的话题。其原因一方面在于红色经典中在特定历史时期积淀下的厚重内涵,在新的时代和Z境之下拥有进行再阐释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红色经典本身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是影视产业觊觎的重心所在,当传统的改编手法山穷水尽之时,其中的各种审美元素,可以再度被移植、改造,最终打造为新的卖点。因此可以说,当代“红色经典”影视改编的始作俑者仍是市场。
参考文献:
[1]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49.
[2]金慧敏.媒介的后果:文学终结点上的批判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32.
[3]彭亚非.图像社会与文学的未来[J].文学评论,2003(5).
[4]塔尔科夫斯基.雕刻时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78.
[5]乔治.布鲁斯东.从小说到电影[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9:1-2.
作者简介:
文学现象范文5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大地上出现了一支拥有数万校园文学社团、数百万社团成员的文学新军,他们以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给正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坛和正在积蓄力量以期进一步振兴的文坛增光添彩。
一、发展校园文学社团的重要现实意义
校园文学社团是语文教学战线上的一种新生事物,它是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两堂并举”教学方法的具体体现,是语文教学由封闭式教学走向开放式教学的一种转变,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大成果。学生在创作实践中深入社会生活,教学也就由“小课堂”走向了“大课堂”,由“封闭式”转变为“开放式”。社团成员将第一课堂中学到的读与写的知识,转化成第二课堂中读与写的能力,实现了由知识积累到能力提升的跨越。社团成员在编辑文学刊物时,自己创作,自己编辑、设计,自己协调印刷,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有利于广大社团成员打好基础,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校园文学社团的活动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水平,特别是写作的实际水平:善于表述观点,易于把握体裁,构思颇具匠心,运笔稍有文采,遣词造句文从字顺,阅读能力、观察能力、评析能力与思辨能力都有所加强。因此,就总体而言,校园文学社团的大批涌现,对于我国的语文教学起着良好的“正能量”作用。近年,语文高考试卷正逐步加强文学因素,并在作文中明显反映出来,校园文学社团成员的日常创作活动,可以使学生在这方面得到很好的锻炼。
校园文学社团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学生的素质,一般认为是由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品德素质等方面所构成的。校园文学社团完全可以通过自身的各种实践活动,在素质教育的诸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校园文学社团的成员在走向生活、观察生活的过程中,不仅可以锻炼身体,提高自身的生理素质,而且可以激发自己的情趣,磨炼自己的意志和毅力,培养自己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使自己的心理素质得以提升。在“视通万里”领略祖国河山壮丽景象和“思接千载”联想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的过程中,社团成员可以不断地增长历史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校园文学社团的实践活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和自立能力,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实现人际交往素质的提升。在以观察生活为基础的创作实践中,学生能够由感知美、鉴赏美本文由收集整理到创造美,从而达到审美素质的提升。与此同时,学生在运用创造性思维来提炼作品的主题、展示自己健康向上的思想火花时,又正是一个培养思想素质的良好机会。校园文学社团的活动,能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与实践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能力培养的目的。
校园文学社团造就了一批批文学人才,许多文学新秀崭露头角,他们中间的一部分人从大中专学校毕业后,已经在文艺、新闻、宣传、教育、出版与政府机关等部门起着各自的作用,且不断创作;有的已经走进了专业或业余作家的行列,并已经开始结集出版著作。应该说,校园文学社团的发展壮大,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学队伍的发展壮大准备了日益充裕的后备力量,为21世纪我国文学事业的繁荣做好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二、发展校园文学社团的路径思考
校园文学社团的实践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基本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调动学生创作活动的积极性,不断激发青少年学生的创作热情,适当地开展各种创作活动,是搞好校园文学社团的前提条件。校园文学社团的活动,归根结底是学生自主、自立活动,在文学社团里,学生要自己走向社会,自己创作、自己编辑,甚至自己印刷刊物。因此,没有学生高度的写作热情与活动积极性,校园文学社团的活动就无法开展,或者只是五分钟热度而不能持之以恒。因此,让广大青少年学生认识到校园文学社团活动的意义、内容与方法,消除学生思想上的顾虑,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即让他们的“内因”充分发挥作用,再加上一定的外因条件,如提供一定的方便,采取适当的方法,合理安排时间,妥善处理活动与学习的关系等,校园文学社团就会日益兴旺起来。
加强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活动,是文学社团活动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校园文学社团要在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发挥作用,就必须加强社团的各种实践活动。要充分利用节假日、双休日,让学生走出课堂、踏上社会,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获取丰富的创作素材;要举办各种文学专题讲座,让学生参与各类竞赛活动;要让学生自己办刊物,甚至自编创作集,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生理、心理、文化、思想素质。校园文学社团活动要以理论作指导,既要以正确的文艺理论思想作指导,又要以正确的教育思想尤其是素质教育思想作指导。这样,社团的实践活动才能由自发走向自觉、由低层次走向高层次。而且,这种理论指导终将使校园文学社团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逐步构架起“中国校园文学社团的理论体系”,使校园文学社团由一种教育与文化相结合的实践活动逐渐发展为一门科学。
密切联系必修课程,切实注重能力培养,是文学社团活动深入持久开展的源泉。从课程改革的角度来看,语文学科的必修课(如语文课等)、选修课(如文学鉴赏课等)和活动课(如校园文学社团活动等)应当形成一个优势互补的整体格局,一种新的适应素质教育的课程结构。从这个层面上讲,语文学科是最利于在课程改革方面体现教改精神、实施素质教育的。语文学习应当“得法于课内,得力于课外”。校园文学社团的一系列实践活动,应当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拓展与延伸。语文课堂教学本身强调在知识传授的同时要注重能力的培养,校园文学社团的活动,则更加侧重于知识的迁移与能力的培养。而这种能力培养正是素质教育所要求的。比较而言,语文必修课与选修课还有较多“扶着走”的成分,而校园文学社团则有更多“自己走”的成分,因而更能体现出对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校园文学社团在自己的活动中应当自觉地注重这一点。
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是校园文学社团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重要因素。校园文学社团是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创建的,因此,它的实际发起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各校的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要发挥校园文学社团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必须注重队伍建设,建设一支有奉献精神的较高水准的社团指导教师队伍。实践证明,凡是社团活动能够长期坚持并取得成绩的社团,就必定有一些热心文学社团事业、具有自觉的奉献精神、素质较高的指导教师参与其中。作为校园文学社团的指导教师,首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有不计报酬、乐意为校园文学社团花力气、花时间的奉献精神,而不是只凭一时的热情或为了一己私利,急功近利,一遇挫折就消极悲观,要稳扎稳打,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务实奋进。如果在全国校园文学社团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具有奉献精神的指导教师,那么,我国校园文学社团的事业必将更加兴旺发达。
文学现象范文6
【关键词】不对等现象 英美文学 翻译 体现
引言
由于各个国家之间的文化背景、语言、风俗习惯的不同,在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的过程当中会存在着一些不对等的现象,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希望为英美文学的翻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一、不对等现象与文学作品翻译
虽然现在有很多中西方进行文化交流的途径,但是最直接的方法应该是文学作品的直接交流,通过文学作品可以更好的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特点,但是,由于写作背景,语言环境,文化等的不同,翻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会存在很多的翻译不对等现象,中文的表达方式与英美国家的表达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并且在翻译时翻译工作者会对翻译的内容进行优化,这样一来就会与原文有出入,甚至出出现偏差,英语本生就是一种比较简单的语言,有的时候一个单词可以表示不同的意思,这就要求翻译工作者要认真的研究语言的特点及其表达的不同方法,做到英美文学翻译的准确无误,正确的表达出英美文学作品中想要表达的思想与意境。
二、英美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的不对等现象
1.语言不对等。目标语言与原本语言是两种不同的概念,翻译工作者不能做到兼顾两者,并且现在的翻译工作者由于翻译的背景那个,翻译经验以及对语言的理解程度的不同,在翻译时也存在很大的差距,导致现在的翻译作品参差不齐,但是英美文学作品还是很受到国内的欢迎的。英语与中文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英语的用法比较随意,你可以用几个单词在美国呆一周或者是一个月,但是仅仅用几句中文在中国是生活不下去的,中文的表达方法千姿百态,翻译工作者在翻译时需要结合语言的差异性以及背景的差异性才能进行翻译,并且在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当中使用的翻译方法也有很大的差距,直译,意译等,不论是哪种翻译方法都需要后期的语言优化,经过优化的作品,就会改变其中的意境,一个词的不同都有可能改变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所以,这对翻译工作者就有更大的要求,翻译工作者翻译能力的高低决定了这篇作品质量的高与低,语言不对等是现在翻译工作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常见的不对等现象,要想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准确的翻译,翻译工作者必须克服语言的障碍,深入了解英文的表达手法与表达方式,为读者提供更加准确、质量高的英美文学作品,了解当时的写作背景,结合写作背景进行翻译会更加的有效。
2.文化不对等。中西文化差异是非常严重的,包括为人处事的方法、教育的理念都是文化差异的一部分,通过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可以让中西方之间进行更加深入的文化交流,了解文化之间的差异性,翻译的过程也是在了解文化差异性的过程,如果仅仅是对语言进行翻译,不对文化等进行翻译,对我国的读者而言也是没有意义的,只是硬生生的语言,没有灵魂,没有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对于读者是没有吸引力的,所以在翻译时不采用什么样的翻译方法都要保证主体的正确性,不能只是用自己的方法一味的进行翻译,什么也不去考虑,这样翻译出来的文学作品,是没有灵魂的,其中的内容也得到了歪曲与误解,由英美的文学作品中引入中国并且由中国拍摄的话剧也有很多,如果在翻译时不准确,引起排话剧人员的误解,拍出来的作品就是错误的,这是很严重的现象,是对文化的不尊重与曲解,所以,翻译工作者一定要考虑到文化的差异性,结合文化的差异性进行分析,每句话都要经过反复的推敲在下定论,得到准确定的翻译作品。
3.意境不对等。意境是指在作者写作品时想要通过作品表达出来的意向与思想感情的表达方式。但是在翻译时翻译工作者并没有身临其境,就会造成已经上面的不对等,现在的西方国家的翻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时不重视对于意境的把握,他们更加关注的是语言的翻译,但是与其他国家的翻译工作相比,我国的翻译工作更加的具有深度与内涵,并且σ饩车陌盐沼敕译也是提升作品质量的一个关键的环节,英美文学作品作者的思想感情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就是整篇作品的主线,如果不能抓住主线,读者就会更加的模糊,对于意境的把握也是模糊不定,这样的文学作品的翻译就是失败的,所以,翻译工作者在翻译的时候要全身心的投入,体会作者想要传达出来的意境,在翻译时尽力的摆脱这些不对等的现象,为读者翻译出质量高、准确的英美文学作品,让读者能更加的了解中西方的文化的差异性,写作手法的差异性,体会国外作品的精华,学习西方的写作方法与中国的进行有机的融合,创作出更好、更出色的作品。
三、结语
加强对于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对于国家之间的交流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在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中会存在不对等的问题,出现不对等的现象,但是只要翻译工作者能够结合中西方的文化不同,进行语言环境等分析,进行功能性翻译,在主体不变的情况之下增减一些词汇不会有太大的偏差。
参考文献:
[1]蒋兴君.中西方文化差异背景下英美文学作品翻译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06):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