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加强民生保障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加强民生保障建设范文1
关键词:住房建设保障性住房重要意义
社会保障性住房工程建设是相关政府针对国民住房问题进行宏观调控,实施和完善相关住房保障政策的惠民体系。市场经济环境下,我国当前住房价格不断上涨,导致广大人民群众面临着极大的住房压力。
1.保障性住房概述
市场经济环境下,相对于商品性住房来说,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为保障和改善国民居住条件,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政策规定,由政府统一规划、统筹建设并对其建造标准和销售价格或租金标准给予限定调控,提供给中低收入家庭和住房困难的特定人群使用,起到社会保障作用的住宅性建筑。
社会保障性住房是我国城镇住宅建设中较具特殊性的住宅类型,通常由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定向安置房和政策性租赁房等构成。廉租房是政府或机构拥有,通过核定低价租金租赁给中低收入家庭居住的非产权保障性住房,廉租房对于缓解居民住房压力起着重要作用。经济适用房是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商品住房,是由政府划拨提供土地,实施相关建设费用优惠政策,以政府价格出售给具有一定经济支付能力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居住并享有限定产权的住房,经济适用房在设计和建设标准上强调住房使用效果及市场价格适应于低收入家庭的支付能力,往往具有经济性和适用性特征。定向安置房是政府针对城市道路或公共设施项目建设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征地拆迁住户进行妥善安置的住宅建筑。公共租赁房是通过政府或政府委托机构按照市场租赁价格向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提供租房补贴的租赁性住房。
2.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重要意义
2.1 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利于有效保障和改善民生发展
从国民生活水平的整体发展来看,住房问题是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中低收入性困难家庭群体的实际性民生问题。社会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属于国家为缓解住房压力解决住房问题而针对住房困难家庭实施的住房优惠政策和民生工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宏观调控在住房资源配置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作为一项德政工程,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解决城镇居民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要途径。
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利于实现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市场经济环境下,经济发展程度是影响和制约住房建设的重要因素,涉及社会发展的多个方面。住房价格持续上涨过快,容易形成金融风险,破坏经济秩序正常循环。保障性住房是政府为抑制房价快涨而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既能有效刺激居民正常消费和扩大内需,又能拉动建筑、建材和服务等相关产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加大建房投资落实住房优惠政策,将有利于控制和降低房价上涨幅度,减少来自住房需求引发的压力,实现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
2.3 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科学构建
科学发展观思想理念下,保障性住房属于稳定住房秩序,维护社会安定的重要惠民工程,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于低收入困难家庭的照顾和关爱。当前,很多城镇低收入家庭居住的破陋建筑、棚户区以及农村地方危旧房屋,往往会由于住房安全问题而引发不文明或不安定的隐患要素,影响社会秩序的安全稳定。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有利于改善贫困家庭生活质量,协调缓解群众困难,有利于团结民心和化解社会矛盾,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建设与稳步发展。
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利于优化住房制度体系的完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科学合理的住房制度是保障住房市场秩序健康发展的重要体系,将政府调控与市场供应有机结合,健全住房保障体系,保障居民住房供应,是构建和完善住房制度的根本目的。针对房地产市场所具有的定置性特征,加强住房市场监管调控,遏制投机性住房投资的负面影响,保障住房市场满足困难家庭的正常住房需求。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推动住房制度科学发展,加快住房制度改革与实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3.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措施
3.1 拓宽融资渠道,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投入
市场经济条件下,住房建设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应该加大住房建设资金的投入,政府主管部门应该拓宽建设资金融资渠道,通过灵活资金筹集政策,构建长期稳定的保障性住房预算资金,多渠道多方式的筹集资金,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减经政府投资压力,促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3.2 创新住房形式,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质量管理
根据市场形式充分考虑居民生活便利需求,创新多种适宜有效的保障性住房形式,注重住房户型、面积的施工设计与施工质量控制,要加强住房周边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和优化住房用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针对住房建设工程施工材料、施工过程、施工质量的严格控制,保障住房建筑的适用性。
严格准入机制,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法制监管
作为一项社会保障政策,保障性住房建设需要相关法律规章制度进行支持,政府应针对不同层次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进行完善和规范住房标准、资金来源等方面的管理机制,通过完善立法体系细化申请审批程序,及时调整租配销售制度等内容,严格保障性住房准入、退出和监督机制,确保惠民工程的实效性。
3.4 优化市场环境,完善保障性住房市场流转体系
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目的是为解决低收入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和压力,加强对保障性住房分配对象的控制管理,遏制非优惠人群任意占有保障性住房,加强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权益,加强保障性住房的实用性监督,严谨利用保障性住房进行出租转售从中谋利,强化住房退出监管与回流机制,加强政府回购。
结束语:
总之,相对于广大国民生活保障的住房建筑来说,住房建设是稳定社会生活安定实现富民安邦的重要民生工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形势下,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是促进当前经济稳定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加强民生保障建设范文2
一、央企参与保障房建设的主要依据
央企参与保障房建设是当前形势下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的内在要求,更是由央企的内在属性决定的。
1.央企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是住房民生所需
保障性住房的有无和发展程度关系到广大城市中低收入者的住有所居问题,关系到国家发展的全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稳定。因此,要把住房保障作为民生工作的重点,大力加快建设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动迁安置房、公共租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从近几年的宏观调控成效来看,虽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根本性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尤其是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依然缺乏有效办法;从历史发展看,在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住房短缺是绝大多数国家都经历过的难题;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在住房短缺阶段,组建一个由政府控制的公营机构,直接负责保障性住房建设,是一个比较普遍且易行的做法。因而,我国央企进行保障性住房建设具备必要性和可行性。
2.央企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是情势与任务所需
2011年被认为是保障住房建设的“井喷年”,将新开工建设1000万套保障房;而“十二五”期问,将建设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假设保障房户均面积50平方米,5年内要达成此目标,简单估算约需1.4亿万元投资;但地方政府资金普遍短缺,如果资金实力雄厚的央企能够通过各种途径加入到保障性住房的开发建设中来,替地方政府承担部分压力,将会加快完成我国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目标。“十二五”开局时,中央就已经把建设保障性住房从政府任务提升到了政治任务,这就为央企进入住房保障建设提供了基础。不仅如此,中央还与各地方签订了责任书,表现了中央完成保障房建设的决心和各地方政府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央企的加入无疑会缓解各方矛盾,并推进政府目标的完成。
另一方面,保障性住房建设比较简单,管理、施工、运作难度不大,回款有保证,毛利率一般在10%~15%,是优质订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贷收紧、地方融资平台清理与各地限购政策作用下,资金缺乏成为地方政府的共同特征,由于地方城投企业资金实力有限,民营企业往往担心保障房回款问题,因此央企无疑将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具有很强可行性。
3.央企参与保障房建设是央企社会责任的体现
对企业来说,追求利润是无可厚非的,但企业不仅是“经济人”,还是“社会人”,也理应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一个只着眼于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不顾自身形象和声誉的企业,是不利于其可持续发展的。而中央企业为国家所有、全民所有的企业,其经营目标,既有赢利目标,也有稳定经济、保障民生的目标;尤其处于住房民生的关键时期,目标的重心理应在后者,即央企应承担更多、更大的住房社会责任。2010年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表示:“央企的社会责任并不是单纯地捐款捐物,还包括了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社会创造财富,落实宏观调控政策、保障经济平稳发展,积极吸纳就业、加强环境保护、参加公益事业等”。更深一层,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不仅要积极吸纳就业、加强环境保护、参加公益事业,更应直接参与到住房民生资源生产的第一线中,将其主业与社会责任实践融为一体。
1999年,国企改革从国有经济发展的战略层面提出“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显然,“进”即要进入关系到国家命脉和国计民生的关键性行业和领域,“退”则是那些在竞争性领域经营不善、不利于资源优化配置的国企应退出。2010年,国资委对78家非房地产主业的央企下达了“退房令”,实质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有进有退”中“退”的某种解读。无需在此争论“退”的企业及其利弊,但此后近一年仅闻“退”的声音,而不闻“进”入住房民生的声音。住房作为一种民生,是国企战略层面“有进”的重要领域,是国计民生的重要体现,理应成为国企改革需要深化的又一方向;尤其是,在改革中的矛盾进入到一个深层次关键时期,央企理应在国计民生中的住房民生中有所作为,有好作为。
二、央企参与保障房建设的可持续性路径
1.激励机制与监督机制的合理设计
要促进央企积极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必须在激励机制上下功夫。由于央企作为企业有其赢利目标,不给予其利润空问或利润空间较低,必然影响其参与的积极性。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利润,一般包括制度规定利润、开发商利用各种方式手段(尤其是非正常手段)获得超过规定利润的收益,以及政府对开发商在保障住房建设所产生的潜在损失给予的补偿收益。显然,后两项均存在较大风险。而地方政府为激励央企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则应控制企业第二项收益,保障住房建设质量;重点则应在企业的第三项收益中下足功夫,从激励机制设计的角度,加强相应制度环境建设,吸引央企乃至其他民企参与到保障住房的建设中,也有利于促进政府透明行政方式的形成。当然,激励机制可以在保障性住房项目实施中给予优惠,更可以在项目完成后进行评估给予不同模式的补贴等。
监督机制是保障产品质量的关键一环,通过外在制度约束来促进央企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可持续性。而监督机制的创新方向则应是社会监督模式的引入。如何引入,不仅应加强政府在住房建设中的监督模式与力度,更应在促进相关利益群体承担相应监督功能中下足功夫。如以获得购房或入住资格的人群监督企业的开发建设等,有利于保障住房产品质量。尽管以相关利益群体作为监督主体之一,可能会导致矛盾冲突,但在政府指导下以及建立相关制度的规范,可以将这一社会监督机制合理引入,更有利于监督机制的落实,促进保障房建设各个环节的顺利运行。
2.央企在保障住房中的合理建设模式
保障住房开发模式主要有承建模式,即公司不投入资金,只承包工程建设;有开发模式,如限价开发、商品住宅混合开发;有服务(成本+酬金)模式;有投资建造(BT)模式,即公司既投入资金,又承包工程建设;有投资运营(BOT、BOO)模式;有城市综合开发模式等。显然,不同央企在具体的保障项目中,会采取不同的运作方式。
住房保障方式尽管仍存在争议,但租赁应为未来的主方向,即应加强廉租房和公租房的建设。而住房保障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当前最重要的问题即是保障资金来源问题。因此,投资建造(BT)模式和投资运营(BOT、BOO)模式应为地方政府支持的主要模式;尤其是投资运营模式。若将这种模式应用于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即
地方政府以土地入股,央企以投资入股,甚至可包含其他投资主体,共同享有公租房未来的收益流。对保障人群来讲,租赁的长期性,必然要求建设方对住房质量负长期责任,有助于强化供给方的责任意识;对地方政府来讲,可以解决保障住房资金短缺问题,每年可获得相应产权份额的租金收益流;对企业而言,房地产市场的理性回归和住房增量市场的有效需求得以逐步满足后,房地产行业盈利会大大减少,各房地产企业将会面临能否继续发展的挑战。而央企通过开发建设租赁保障性住房,并形成可持续经营的资产,有利于促进央企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地方政府在与央企进行保障住房建设合作事项之际,应通过各种政策设计引导央企采取投资建造(BT)模式和投资运营(BOT、BOO)模式,尤其是后一模式。
3.促进部分央企向非营利组织转化
然而,要真正促进央企在保障房建设中大有所为,必须解决央企的目标考核方式问题,即赢利目标考核和社会责任目标考核如何权衡的问题,或者要思考当前央企参与保障住房建设是短期行为抑或是长期体系建立的问题。
加强民生保障建设范文3
【关键词】建立 改善 民生 长效机制
建立、改善民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21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建立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目的也是保证让经济发展成果更广泛地惠及全体人民,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建立和改善民生,需要做的工作许多,但目前重点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完善建设全民性社会保障体系
就全国大部分地区而言,财政底子薄,历史欠账多,教育、医疗卫生,距离人民群众的期望值差距较大,是普遍问题。因此,要持续改善民生,必须首先建立起城乡统筹、全民覆盖、多元结构的全民性保障体系。
(一)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各地党委和政府应及时研究制定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体人员养老保障指导意见。继续推进养老保险关系转续、医疗保险关系转续和医疗保险异地结算工作。继续巩固养老保险门诊统筹、付费改革工作。继续巩固养老保险统筹成果。制定解决“老工伤”人员保险纳入工伤保险统筹范围。加强困难群体社会保障。抓紧推进未参保城镇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实行困难群体缴费贷款贴息,帮助接续养老保险关系。研究制定政策措施,将国有军工、矿业、林业等单位的“五七”工、家属工、农垦工商企业长期临时工、顶岗工等未参保群体纳入养老保险。探索建立城镇老年无工作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开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应该说,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改善民生长效机制赖以运行的实践基础。
(二)继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
积极推进新农保扩大试点。以城镇居民、大中小学生、关闭破产企业的退休人员及困难企业职工、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扩大各项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加强基本生活救助、就业援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等专项救助制度衔接。完善社会救助功能,提高社会救助能力,既注重解决群众生活困难,又着眼帮助群众发展生产。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帮扶和送温暖活动。做好救灾减救工作,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要建立以城乡低保、农村五保、灾民救助、城乡医疗救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完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机制;建立以就业服务中心、劳动力市场、城乡劳动保障所和社区社会保障平台为主的就业服务体系;要加快建立适应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健全廉租住房保障方式,加大廉租住房建设力度,切实保证住有所居;要建立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困难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切实保证学有所教;要健全公共财政投入和长效保障机制,坚持按照教育发展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三)加强社会保险基金征缴的管理
做到应收尽收,并切实加强监管。在实践中,众多民生项目只有少部分以现金形式发放,使群众直接受益,而其他大都投入到了公益性基础设施上,而且涉及面广,项目芜杂不一,缺乏统一的、可持续性的总体规划。相比之下,在保障和改善发生方面的投入却往往呈现临时性、被动性和短期性,没有一个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规划和成体系的预算安排,导致了财政投入在保民生的能力上滞后于社会事业的发展。为此,必须完善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制管理办法,抓紧研究新农保基金财务管理、会计制度和基金投资运营政策。
二、建立科学的服务民生的运行模式
(一)在服务模式、运行手段上推进民生长效机制的建立
由于民生工程涵盖面广、资金投入大、时间跨度长,所以建立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科学规划、严密组织、协调运作,将需要与可能相统一、当前与长远相结合,建立科学的服务运行模式十分必要,特别是当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能有效地适应基层工作的实际需要时,善于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完善服务民生的经营机制,才能保证把改善民生工作抓实做好。
(二)在工作推动、服务经营机制上和运行模式上进行创新
项目建设中既要使质量有标准,过程好控制,又要保证资金来源,明确完成任务期限和责任追究主体。适度引入企业化管理机制和手段可能更有利于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在服务理念上,地方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立足长远一以贯之抓民生,探索以民生为导向的经济社会发展路子。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首位,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多做贴民心顺民意的实事好事。在推动经济加快发展的同时,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突出解决就业、住房、上学、看病、社会保障等方面问题,努力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三、要坚持以发展经济促进改善民生
(一)加快事业发展
例如实施科技发展计划,全力争取国家和省科技项目,培育科技型创新企业;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建设标准化学校,整合教育资源;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公共卫生疾病防控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搞好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深入挖掘人文历史资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大宣传和推介力度,打造区域软实力;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注重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深入开展双拥工作;保障妇女儿童权益;发展老龄和残疾人事业;打造特色旅游;做好民族宗教、气象、人防、地震、外事侨务、地方志等工伤。
(二)高度重视社会管理
例如深入开展平安建设,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大打击刑事犯罪力度,防止重特大恶性事件发生;推进“五五”普法和法律服务,做好人民调解工作;注重行政复议工作,有效化解行政争议;加强工作,依法规范秩序,切实维护群众权益;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执法、治理、教育“三项活动”;排查整治安全生产隐患,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注重应急管理工作,科学预防和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加强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确保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全力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
(三)尽全力办好民生民利实事
例如继续开发公益性岗位,提升就业规模;提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和城镇居民、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坚持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坚持改造棚户区及危旧房,建设城市廉租住房,改造农村泥草房;推进完成乡村扶贫开发工作目标;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建成农家书屋、农村文化大院和计生技术服务站;提高农村等级公路建设规模及通车率;开展城区环境整治,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空气环境质量,切实维护群众环境权益。
加强民生保障建设范文4
关键词:档案事业档案工作档案法治档案管理
党的十提出的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加强社会建设中的档案工作,跟踪社会转型期首都公共事业和民生保障建设发展;见证和服务党和政府化解社会矛盾解决多元利益诉求;创新和改善民生管理,不断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保持首都经济健康良好运行;这是新时期社会建设对档案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档案事业发展的新机遇。
一、跟进社会建设发展充分发挥档案职能作用
“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布局标志着中国经济社会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面对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发展与变革的新要求,首都档案工作不仅要发挥好政府事业职能管理作用,而且要拓展档案职能定位,发挥社会主义公共服务保障作用,在跟进社会建设发展中为首都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做出新贡献。
首先,树立为党管档、为国存史的档案观,忠实履行好档案管理者的职能。档案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见之于文字的关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部门、一个组织或个人的各方面情况的系统的资料,是宝贵的历史财富[1]。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新的历史时刻,首都社会建设持续发展,民主政治不断进步,文化产业显著增强,人民福利全面提高,以城乡一体化为龙头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领先全国,社会建设的新发展新要求促使我们必须进一步强化社会档案意识,履行好传承首都区域文化历史和社会建设发展的责任,广泛开展从政府机关到基层单位、从事业企业到社会组织的社会主义档案观教育,突出以改善民生为核心的社会建设档案的关注度,自觉加强档案行业建设,确保新时期社会建设档案收齐、存好。
其次,突出档案资源体系建设,实现首都社会建设档案全覆盖。当前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在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革与变化,特别是处于弱势的广大社会群体,需要政府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渠道来表达和维护自身的利益,要求政府承担起解决社会公正、公平问题和缓解社会矛盾的责任,因此建设以增进人民福祉、促进社会公平为目的的公共服务型政府,体现出了全社会缓解矛盾,构建和谐的迫切心声,也为档案事业服务社会建设提供了空前的机遇和条件。积极参与首都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工作,跟踪社会管理格局变革,记录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建设,加强党和政府在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与服务政策中的档案工作,丰富首都区域公共安全体系档案资源建设,积极抓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和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建设中的档案管理,实现首都“首善之区”社会建设过程中档案记录的全覆盖,全面、客观、精细记录社会发展变革,全程跟踪首都经济持续发展、民生不断改善、社会公正充分展现的社会建设新步伐,是当前档案资源建设的主体,更是档案工作的核心功能定位。要进一步丰富完善与民生相关的档案门类、档案范围、档案属性,突出加强各类各型新兴产业、社会组织的档案收集、管理工作,加大对社会转型期的稳定维护、社会救助、私权保护等领域的档案建设,忠实履行好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史官”职责。
最后,重点保障民生体系档案齐全、真实、完好。新的社会建设转型,推动政府职能更多地转向于解决关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一些基本民生问题上来,致力于解决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和司法保障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从而不断提高公共产品供给和公共服务能力。因此跟踪以改善民生为核心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当前社会转型期档案工作的重中之重,档案部门要把“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理念落实在行动中,用管好、管全、管细具有首都特色关系民生发展的档案和资料,促进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利民、惠民政策的支持和理解,增进同党和政府的血肉联系,让“国家好、民族好、大家好”的共识通过档案更加广泛传播。
二、适应首都社会建设转型不断加强档案法治建设
社会建设是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与转型进入关键阶段后所面临的重大历史性任务,基本内容是民生建设(包括社会事业建设)和社会管理。其核心是协调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与冲突,维持社会秩序。档案作为社会活动的原始记录,是社会变迁、民生民俗、执政业绩等历史传承的鉴证者和裁判员。强化档案法治建设,用法规制度保障和规范档案职能作用的发挥,不断加大档案行政执法监督和业务指导力度,积极服从、服务于社会转型期党和政府针对社会问题、矛盾、冲突以及集中体现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所进行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让档案在社会建设中忠实、完整彰显党和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功绩。
首先,我们要深入开展国家《档案法》的宣传,认真贯彻好档案工作8、9、10号令要求,突出解决好一些部门一些单位以及相当多的一些社会组织对档案工作普遍关注不够,档案意识薄弱的问题,重点纠正个别领导干部对档案工作认知程度不高,科学定位不准,依法立档意识不强的错误倾向,坚持依法建档,以确保社会各行业各部门各单位各团体档案的完整和安全。其次,依法加强档案管理,根据《档案法》规定的县以上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和在档案事业监督管理方面的主体地位,对违反《档案法》的各种行为依法给予警告、罚款、责令赔偿损失、没收非法所得等行政处罚以及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档案工作者应正确认识档案部门的法定职责,自觉依法管理、依法指导、依法监督、依法问责[3],解决好当前首都社会建设转型过程中档案业务建设不力、资源体系建设滞后甚至疏漏不全的问题,坚决杜绝私自销毁档案和造成档案流失的行为,重点加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核心的社会建设与管理中的各种社会差别和利益群体之间关系调整的档案管理。最后,加强新时期档案工作规律研究,不断完善首都社会转型中的档案工作制度和细则。制度保证是做好档案工作的前提条件,面临社会转型一方面我们要在《档案法》的指导下保持好已有档案法规制度的稳定性和长期性,强化执行力。另一方面我们要结合新时期新要求积极调整、修改与当前社会建设管理不相适应的、不够完善的法规制度和措施,要善于总结实践中档案管理的新经验,尤其要善于总结新时期信息化时代下大量产生的电子档案的管理经验,按照中档发〔2012〕7号文《电子档案移交与接收办法》的通知要求,加强制定符合本地区本行业的电子档案移交与接收细则,用制度措施保障好档案部门履行依法行政的管理职能。
三、服务社会建设发展加强档案管理与利用创新
“坚持为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的方向”与“为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服务”[4]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档案工作的指导方针,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在全国档案局(馆)长会议上强调:“千方百计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想方设法满足人民群众对档案工作的需求,已经成为档案馆工作的基本取向之一”。这说明各级档案部门在新时期社会建设发展新阶段中,不仅主要负责保存好各级党政机关和群众团体从事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档案和资料,还要充分体现档案为民、利民、惠民和便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要求,档案在承载人类记忆的物化与延续的同时,档案工作也担负着服务于党和国家发展稳定大局的时代责任。
既要利用档案总结历史活动的经验教训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和借鉴,又要利用档案作为证据帮助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这是档案工作参与社会建设的具体体现。面对社会发展中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社会关系、交往方式的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流动、社会重组、结构分化、婚姻破裂直至增多、重特大恶性案件犯罪率上升等社会矛盾的出现和化解,创新档案管理与服务利用促进社会建设发展档案工作大有可为。
首先,创新管理与服务要以科学的理念引导。“服务创新首先是服务观念的更新,并由此带动服务管理、服务手段、服务内容、服务环境的创新,从而达到服务质量、服务水平的提升。”[5]处于社会转型期中的档案工作,必须不断解放思想,坚持与时俱进,以十提出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为行动指南,牢固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做贡献的思想,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科学谋划工作,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科学的方式方法推动事业发展,为社会建设提供优质的档案支撑服务。其次,创新档案管理与服务利用要突出新时期社会建设中的档案工作地位和作用。要立足于服务社会建设抓创新,要把加强和推动在服务领域、服务机制、服务手段上的档案管理和创新,转化为化解矛盾冲突推进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建设成果,积极帮助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社会建设问题。再其次,创新档案管理与服务利用要把档案基础建设放在首位。要不断扩大档案收集范围,延伸档案征集管道,注意收集社会民间档案资料,突出重特大事件的档案管理。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档案资源体系管理,加快社会建设与管理中档案资源共享网络建设,延伸档案管理主体向新时期社会管理主体覆盖,在创新档案管理机制中加大相关部门、相关行业间以及社会组织间的沟通协调,让档案信息资源为社会建设发挥出最大的服务保障作用。最后,创新档案管理与服务利用要把人才培养放在核心位置。人才是政事之本。在实践中要注重发现和挖掘熟悉档案资源,了解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通晓档案工作政策法规,思想敏锐,知晓形势,能够把档案管理利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档案工作能力和水平,具有创新理念、创新思维并进行创新实践,努力创造档案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档案事业在服务和保障首都社会发展中不断取得新成绩。
参考资料:
[1]郗韶华,王振宝.浅谈社会档案意识淡漠的原因[J].消费导刊,2008(9).
[2]唐传喜.关于推进档案工作管理科学化的思考http://.cn/NewsView.asp?ID=15909[2011-9-26].
[3]中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一五”纲要
加强民生保障建设范文5
【关键词】民生幸福 民生工程 陕西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生问题历来都是国家、社会和公众十分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实证研究,较系统地梳理陕西“民生工程”的社会效应和公众对“民生工程”的评价,发现“民生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从而提出完善“民生工程”的政策建议。
实施民生工程战略的背景和主要目的
2008年1月,在陕西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时任省长袁纯清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后五年陕西省将整体上推进和实施教育、公共卫生、就业和再就业、住房保障、社会保障、公益性文化体育设施、农村基础设施、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等民生八个方面的系列大工程。这项确定实施的工程共包含项目40项,在2008年度就已经全部启动,且按照原有安排有序良好进行。截至到2008年6月底,全省总共安排实施民生工程直接相关的工程项目2.5万个,执行下达投资计划完成144亿元,占到项目总资金的66.4%、项目总投资比例的53.7%。
民生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五年内,通过民生工程建设,确保全省在扩大公共服务、改善民生方面实现“四个明显改善”:即实现社会保障明显改善、城乡就业状况明显改善、文化体育设施明显改善、基础设施明显改善;要全面地达到“四个显著提高”:全面达到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低收入群众住房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城乡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水平显著提高、社区服务水平显著提高。
实施民生工程战略,民众幸福感显著增强
社会保障工程让更多的社会弱势群体看到了希望。在2008年春节到来临之际,铜川市五一路滑塌区改造一期工程正式建成。居民李先生高兴地说:“今天心里高兴,原来住的房子根本不行,一下雨,漏雨,住不成人,现在新房子一盖好,人心里面肯定高兴,谢谢政府。”
农村里的农民是民生工程实施后得到实惠的主要群体。在农村实施的就业工程与再就业工程,其主要就是针对农民,为农民的长远的发展提供了保障。调查中一位农民工说:“希望把劳动力市场能够规范一下,让活路多一些,可靠一些。”
民生工程计划生育项目的实施,使广大计划生育家庭从中受益。咸阳市武功县苏坊镇李村双女户王女士在接受计生免费查体后,兴高采烈地走出新建的镇计划生育服务站,当有人问起计划生育带来的好处时,王女士笑逐颜开,连声说好。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陕西省运行,使好多农民在身体健康和医疗就医方面得到了大的实惠。在未实施合作医疗前,农民有病无钱看,不敢看,往往小病在最后成了大病,有的甚至在最后看不了了,而现在,有了合作医疗可以报销费用,去医院看病的农民明显比原来多了,而且表现为在全省的各级医院里,无论是门诊还是住院的人都多了起来,据统计数字看比例增加30%多人次。宁强县汉源镇二道河村67岁的农民赵老太太高兴地说:“我一次住院共计花费10000多元,实际自己只掏了4000多元,现在的合作医疗政策真好!”
安全饮水工程的实施,使得农村饮用水条件得到改善,农民的生活方式逐渐向城市看齐。在旬邑,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了86%,有条件的农户有了卫生间,用上了水冲厕所,摆上了洗衣机,20%的农户能洗上热水澡。陇县东南镇板桥村边女士一家,以前养了两头奶牛,遇到天旱,奶牛吃水都成问题。村里通了自来水,家里赶紧新添了两头奶牛,4头牛日产奶80公斤,一个月能收入4000来块钱。这些因水而获益的例子,也让政府收获了日益上升的百姓满意度。
几年来陕西省的实践充分证明,在全省实施的民生工程,是省委、省政府把民生需求放在首位,重视民生、改善民生、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生活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的一个重大创举,是切合陕西省实际的。这一工程的实施确确实实解决了人民群众一些最要紧、最关切的问题和困难,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产与现实的生活条件,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与热烈的欢迎。
实施民生工程战略面临的主要挑战
配套资金落实率较低。项目下达后,市县配套资金落实到位率较低。据有关资料统计,全省有4个市配套资金落实超过了50%,两个市超过35%,其他5个市(区)低于30%,这是制约项目建设进度的一个重要原因。
项目进展不平衡。在已下达计划的建设项目中,还有少数项目由于主、客观原因进展缓慢,加上还有部分项目投资计划仍未下达,使项目不能及时开工建设,造成整体推进不平衡。如在农村寄宿制学校和教师周转房建设、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等项目实施中,曾出现总体方案中项目投资变更但具体职能部门却不知晓的情况,影响了项目的开工建设和顺利实施。教育、卫生和农村基础设施发展滞后。
前期工作准备不充分。部分项目在项目统筹方面进行全面分析不够,有多头投资、重复投资的情况。一些项目前期论证和准备工作还不够充分,特别是征地、拆迁、规划定点、初步设计审批、建设方案实施等环节存在分歧,进展缓慢,周期较长,从而影响了项目进展。部分项目计划下达滞后,各种手续办理进程缓慢,导致了项目不能按时开工。
部门之间配合不够协调。部分单位和部门由于对民生工程的理解和领导重视程度不同,导致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合不够充分。由于项目具体实施过程可预见的重重困难如队伍不健全,经费、环境无保障等因素,导致一些单位在项目争取和实施中还存在畏难情绪和观望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民生工程的顺利开展。
资金落实衔接不到位。由于民生工程资金来源渠道较多,业务管理部门与资金协调部门不同步,单位或部门之间在项目对接、资金安排等方面的衔接还不到位,资金短缺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个别项目出现资金缺口现象。有些项目投资计划已下达,但由于种种原因导致资金不能及时拨付到位,不少项目单位存在“拿到计划等资金”等问题,影响了项目实施进度。
项目管理不够规范。项目建设中的管理涉及面广,项目数量多,管理部门多,在实施管理方面缺乏科学规范的系统管理方法,部分项目建设不按规划实施,擅自提高标准或扩大面积,随意性较大;个别项目建设缺乏管理,实施中未按基本建设程序执行,建设质量存在隐患;项目监管机制尚未健全,有些建设项目不能及时督促检查指导。
项目与原有项目对接不顺。国家和省上对民生工程的投入与各地实施的原有项目对接不顺;受汶川地震灾害的影响,对原定的部分建设计划进行重新调整,有些建设项目在数量上进行增减或时间上的推移,影响到原有建设计划的进展。
推进民生工程战略的对策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各部门责任。首先,进一步提高各级政府对实施民生工程重大意义的认识。陕西省实施的民生工程既是发展该省的工程、给人民群众得实惠的工程,又是建立社会各阶层和谐的工程、建立政府威信为民服务的德政工程,对进一步改善该省底层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加强该省各项社会事业建设、实现该省方方面面又好又快发展具有统领全局的作用,这项工程不仅是我们构建和谐陕西的应有之义,更是该省各级政府施政过程中的主要职责所在。各级各部门要坚定不移地把民生工程项目作为重点工作和大事去考虑抓出成效,长期巩固抓好。
其次,明确各级政府、各部门职责。省政府应实行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责任主体,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正确处理好各方面关系,加强与各市县的衔接。省一级主要是在规划与统筹安排上做好工作,市一级的主要工作则是协调指导下一级,而县及其以下的乡镇则是具体实施的单位,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各级的任务明确,年终要进行目标考核各自的工作情况。各市、县政府要主动承担项目实施的主体责任,将民生工程建设项目作为工作重点,落实目标任务,把责任分解到每个人,以保证每年度的目标按规定时间实现。领导小组里的各成员单位要在确保完成今年任务的同时,早点讨论来年的主要工作任务,根据目标细化方案,落实到人,确保实施完成。
统筹安排好项目规划,进一步加快推进速度。第一,抓好项目的统筹安排。在原有项目实施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统一规划好,把资金落实好,千万不能搞烂尾工程,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要做好统筹安排,注重加强各部门沟通,把未来两年国家将要实施的民生工程统一纳入陕西省民生工程年度实施方案,统筹规划,统一实施。
第二,进一步加快推进速度。以农村综合改革为主线,全力促进民生工程建设。建立起这样的一种机制,首先进行调研,然后进行规划,主要是征求群众的意见看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不要出现工作与需要两张皮现象。比如在灾后重建时就要进一步细化重建规划,加快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实施,确保灾区公共服务设施早日建成使用,使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加强项目与资金的衔接,积极落实建设资金。首先,加强项目与资金的衔接。各有关部门对尚未对接的项目和资金要加强协调沟通,使每个项目和资金都能一一对接,并会同省财政厅下达中省补助资金,加快预算执行进度,确保完成全年项目建设任务。紧紧抓住贯彻落实中央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积极做好中央争取工作,加强与国家各部委的衔接,在国家新增投资方面各部门要分渠道汇报,分层次争取,能要项目的要项目,能要政策的要政策,能要资金的要资金,争取国家更多支持。把灾后恢复重建资金与民生工程相关的资金整合起来,统筹考虑,并优先安排受灾地区的项目建设,做到不重、不漏,确保民生工程与灾后重建工作两不误、两促进。
其次,积极落实项目建设资金。各级政府要按照民生工程建设要求,及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在中期和年度预算中优先安排、重点保障,确保民生工程建设资金落实到位。市、县政府要切实承担起筹措资金的主体责任,足额落实本级项目建设资金,特别是落实较慢的市要限期落实,尽快拨付资金,不得拖欠、截留、克扣、挪用,不得变相加重群众负担,也不得将市、县配套资金压到项目单位。同时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举办民生事业,增加民生投入。对贫困地区实行政策倾斜,加大资金投入。
加快项目前期工作进度,加强项目管理和监督。第一,加快项目前期工作进度。各级各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快项目前期工作进度,明确部门责任和工作时限,加强协调配合。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机制,优化整合前期工作环节,简化审批程序,采取一站式集中服务,设立项目“绿色通道”,提高审批环节效率。加强对市县的指导和督促,使未开工项目尽快具备启动条件,确保及时开工,提高资金效益;对列入计划、投资尚未下达的民生项目,要加强沟通,积极争取到尽早下达;对已经规划好但还未审批的项目,这时候就要抓紧催促争取早日审批完结。对已经审批却未开工的项目则尽快完善开工条件,责任到人,落实解决各项任务,完善项目建设条件,争取早日开工建设。
第二,加强项目管理。以项目为抓手,创新工作机制,加大工作力度,狠抓工作落实。在项目计划下达后,严格按项目运作程序组织实施,规范项目管理,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务必坚持“四制”管理,即“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合同制”,切实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加强项目资金管理,设立专户,专款专用,确保所到位资金的安全性;加强对所到位的资金的合理科学节约使用,不得挪用,不得转移、不得扣留,若有调整则严格按照审批程序,坚决杜绝项目随意改变。
第三,加强对实施项目的监管力度。加强对所有实施的项目进行全方位、全时段的监督与管理,建立健全一整套的、行之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在整个项目的实施进行过程中都要规范程序,严格执行项目责任制、招标与投标要规范合理科学,杜绝漏洞,加强合同管理制和工程监理制。加强对工程建设质量和资金安全的监管,组织开展对项目建设的稽察、审计和监督,一定要保证工程建设的进度安排有计划、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工程使用资金的安全。建立起工程实施整个过程的监督机制,采取专项检查、重点稽察、定期抽查、突击检查、群众有反映或被举报的项目必查相结合的办法,对项目进展、工程质量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严把资金投向关、使用效益关,确保资金高效安全运行、各类项目顺利推进。
强化目标责任考核,创新激励约束机制。首先,建立健全目标责任考核机制。省、市、县(区)三级将民生工程纳入目标责任考核,排定项目建设推进时间表,召开专项推进工作会议,建立动态跟踪检查督促通报制度,每月通报项目建设进度和资金落实情况,并在媒体上公布,接受社会各界和群众的监督,特别是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的渠道,建立民生工程的网络“问计于民”长效管理机制。各市、各部门每月要向省民生工程项目办公室和资金办公室上报上月建设项目实施进度。市、县要根据项目具体情况,不定期组织召开专项推进工作会议,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重大问题。
其次,建立创新激励约束机制。对在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中业绩突出、成效显著的地区和行业,在年度项目计划安排、资金分配、土地指标、建材供应等方面予以倾斜,在项目和资金安排上予以优先保障。对项目建设推动不力,在项目审批、核准、备案过程中无故延迟、侵占、截留、挪用项目建设资金等阻碍项目建设的行为,依法依纪从严处理。对于质量不合格的项目,要追究有关单位和负责人的责任。
最后,严格落实项目建设责任制。加强各级、各单位、各部门的检查、考核,建立目标考核制、建立工程项目责任终身负责制、建立奖励与惩罚制度、鼓励新闻媒体监督、定期通报项目进度。保证各项目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使百姓最关注、社会最迫切、影响面最大、经济社会关联度最高的民生工程普惠三秦大地,让老百姓得到真正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加强民生保障建设范文6
2011年是完成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任务的最后一年。到9月底,纳入国家规划的恢复重建项目完工98.68%、概算投资完成98.96%,纳入省规划的103个一般受灾县重建项目也基本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任务胜利完成,如期实现了“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目标。
民生重建:成功解决540多万户、1200多万人的住房修建问题。3001所学校完工2989所,1362个医疗卫生和康复机构完工1359个。耕地和宅基地损毁的20万农民安置和生计问题妥善解决,622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成功解决,1449名因灾新增 “三孤”人员基本生活得到保障,2.7万余名地震伤残人员得到医疗康复,受灾困难群众得到及时救助,再生育家庭已有3194个新生命诞生。
基础设施重建:4847公里国省干线及重要经济干线公路完工95.6%,29028公里农村公路重建全部完工,成都至都江堰高速铁路建成运营,1222座震损水库、810公里震损堤防除险加固全部完工,1067个电网和电源重建项目完工96.9%,37个水厂重建全部完工。
城镇重建:北川、汶川、都江堰县城主要市政基础设施全面完成,青川县城框架基本形成,映秀、汉旺、水磨、街子等镇建成旅游名镇或工业新镇,其他30个重点镇重建也基本完成。
产业重建:2440户规模以上震损工业企业恢复生产,4989个生产力布局与产业调整项目完成99.97%。新建5个省级开发区和24个对口援建产业集中发展区。市场服务体系项目全面完成,871个商贸流通项目基本完工。农业产业有效恢复。
防灾减灾和生态重建:2334处重大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全部完工。完成217.8万亩灾毁土地整理复垦。恢复大熊猫栖息地148.7万亩。448.9万亩林草植被全部恢复。
“十二五”发展实现良好开局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面对复杂严峻的世界经济形势,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和宏观调控政策,细化落实省“十二五”规划纲要,强化形势研判,主动应对挑战,抢抓发展机遇,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增长较快、效益较好、价格趋稳、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经济继续较快发展
贯彻实施《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全面启动天府新区规划建设,集中开工了一批重大项目。
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主体骨架正在形成,全省铁路营运里程达到3549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3000公里;双流机场客运量达到2907.4万人次,成都上升为全国空港第四城;水运港口建设加快推进,集装箱吞吐能力在建和建成规模达到233万标箱。
“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工程取得重大进展,30个续建大中型水利工程加快推进,新开工10个大中型水利工程项目。
启动实施233个战略性新兴产品培育计划,省级财政专门安排20亿元重点支持10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
市(州)、县(市、区)政府机构改革基本完成,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全面启动。
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推进建立均衡性转移支付新机制,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公共财政正在实现由“吃饭型”向“发展型”转变。
实际利用外资110亿美元,增长57%;到位国内省外直接投资7083.4亿元,增长32.7%。
第十二届西博会四川签约项目6822.8亿元,上届西博会签约项目履约率99.1%。
新引进境外世界500强企业13户,总数达到173户。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进一步加强
全省用于民生保障方面的财政支出2974亿元,占总支出的63.6%。“十项民生工程”投入1195.5亿元,完成计划的142.2%。
深入实施藏区“三大民生工程”,解决2.6万户牧民定居问题,新录取8612名藏区学生和4131名彝区学生到内地接受免费职业教育,阿坝州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易地搬迁项目竣工7442户。推进凉山彝区跨越式发展和安宁河谷经济发展带建设,在404个村启动实施彝家新寨建设。
全面完成三年医改目标,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7.9%。
保障性住房开工24.2万套、建成10.1万套,改造棚户区居民住房15万户。
城镇新增就业76.1万人。
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加快成渝经济区建设 推动全省区域协调发展
实施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
按照“双核五带”总体布局,做强做大成都发展核心,加强成都都市圈资源优化配置,加快成德绵乐同城化进程,增强区域辐射带动能力;加快沿长江、成绵乐、成内渝、成南(遂)渝、渝广达发展带建设,积极承接“双核”辐射,强化产业协作配套,大力发展通道经济和临港经济,推进沿线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着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尽快形成“一核支撑、多头并进”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全面启动天府新区建设
按照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要求,大力发展具有创新性、先导性和带动作用强的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吸纳聚集一批跨国公司、优势企业和创新研发机构。
按照“一城六区”组合型城市布局要求,推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能力和产城一体单元建设,突出“一城”,加快上马一批公共服务项目和重大商务项目,尽快形成中央商务区功能。
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切实保护生态资源、注重文化传承,先行建设一批重大生态项目,加强对历史文化城镇、街区和体现地域文化景观的保护。
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建设起步区,加快推进新川创新科技园、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等重大项目建设,大力推进“两湖一山”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建设。
加快攀西地区和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发展
大力推进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促进攀西钒钛稀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建设安宁河谷经济发展带,强化彝家新寨等民生事业发展。
全面实施促进藏区跨越发展规划,继续抓好藏区“三大民生工程”。
深入实施革命老区发展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优势资源开发,积极发展红色文化旅游产业。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深入推进成都国家试验区和省市梯级试点,在成渝经济区四川部分推广试点经验;全域编制城乡规划,开展新村、新型农民集中居住区、新农村综合体建设规划编制。
加快新村建设步伐。重点抓好新农村50个省级示范片和10个整体推进县建设,全省基本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村达到1万个以上。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
扎实推进民生工程。进一步提高公共财政用于民生保障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继续实施“十项民生工程”,省级财政拟安排资金超过200亿元;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城镇新增就业75万人;大力扶持自主创业,抓好成都、绵阳和攀枝花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