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区文化建设的背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区文化建设的背景范文1
1.学案的设计形式化,设计的问题大而空。
有的教师简单地认为学案就是学习目标、自学设计、达标练习、反馈作业等几个部分的组合。教师在学案设计时没有把精力放在对教科书的深入研究和对教学对象的深入调查上,只是完成学案的结构,学案设计流于形式,在自学设计上,问题设计缺乏动力性、主体性、方向性、建构性。
2.学案设计教案化,设计的问题缺乏思维的含金量。
有的教师认为学案就是教案的细化,教师只是把教案的内容整合到学案中,对整堂课的各教学环节改头换面,稍加调整或充实,把教师要讲什么,怎样讲,学生怎样学都写在学案上。“学案”越编越厚,学案变成了教案的解析版。
3.学案设计习题化,缺乏知识疏理和方法指导。
有的教师认为学案就是教学内容习题化,把学案设计成同步练习,课堂中学生只是做题,教师所选的题又缺乏针对性,整堂课就成了师生对答案的过程,根本无法体现学案教学的优势。
4.学案设计共性化,没能较好地体现层次感和互助式教学。
有的教师认为学案设计要更多体现的是整齐划一,大至各个栏目,小至某个问题或习题的选择都要保持高度的一致,这样的学案忽略了学生的层次差异,缺少阶梯性和递进梯度,不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
二、问题驱动式学案的内涵
问题驱动式学案就是教师在分析学生现状的基础上对教科书内容进行再分析、再挖掘,设计出以问题系列为主线、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合理高效的学习程序。驱动性问题的产生不仅是新知识掌握过程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而且创设有效的问题能够沟通课堂与外界的联系,拓展学生的认识领域,将学生带入具有真情实感的社会化、生活化的氛围。此外,通过观察学生对问题的敏锐程度及对问题的兴趣态度等,可以了解学生的认知情况;通过分析问题在学案教学中的具体使用过程,可以帮助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促进其对问题驱动式学案的理解。
三、问题驱动学案设计的基本环节
1.问题驱动下学习目标的设计。
学习目标是指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中有学生遵循的所要达到的结果或标准。学习目标在整个学习活动中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创造性活动。
以驱动性问题进行学习目标的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要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就要从问题开始。驱动性问题的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创新来自于问题,来自于学生心中的好奇和怀疑,没有好奇、怀疑,就没有问题意识,也就谈不上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问题驱动下学习过程的设计。
(1)创设情境中的驱动性问题。
问题情境是指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具有一定难度和复杂性,又必须经过努力才能解决的系列问题(包括教师设计的问题和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所构成的学习情境。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在于营造一种强烈的求知气氛,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完成学习任务。
问题的情境不仅需要多种多样的创设方法,还需要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合理控制问题的难度,选择适当信息开放度的问题情境,才能真正激发并维持学生较高的学习动机。
(2)学法指导中的驱动性问题。
教师的工作是促进学生成长。我们要让学生学会独立自主的学习,就必须让学生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教师要根据对“学法指导点”的研究,结合驱动性问题的设计及解决问题所需的思维方法,给出学法指导。
【案例】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学习过程中,学法指导的问题设计。
问题1: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是什么?
对于学过的学生,这个问题属于事实水平的问题,这样,通过问题指导使学生通过实验原理的分析和实验设计思路的剖析,掌握化学实验的方法。
问题2:从若干制气装置中选出制取氧气、二氧化碳的装置,并解释原因。
这个问题仍然属于事实层面的问题,但比第一个问题稍微复杂一些,有些是学生课上学习过的常规实验装置,有些可能是以前没见过的简易装置,学生光凭死记硬背是不行的,这样,通过问题指导学生学会控制变量、模型、归纳、分类、转换、类比、替代、假说等化学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
问题3:实验室制取气体选用装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这个问题已经由个别事实扩展到类,需要在前两个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方能总结出实验室制取气体选用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这样,通过问题指导使学生积极思考,不断发现问题或提出假设,思考、探究解决问题,掌握化学研究的科学方法。
(3)分层学习中的驱动性问题。
分层学习设计是为所有学生而不是部分学生提供更多的取得成功的机会,它使每个学生都在不低于个体实际能够达到的水平上学习,从而获得最优化的发展,实现个性化学习。分层学习中的驱动性问题设计,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设计两种或两种以上层次性不同的问题,为鼓励那些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选做较大难度的学习任务,教师未必总是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学习层次或学习任务,以让学生无意识地解决较难问题,从而增强其信心。
(4)自我反思中的驱动性问题。
只有对自己的学习以审视的态度进行自我反思,学生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特别是在驱动式学案学习中,亲自参与各种学习活动,获得与常规课堂教学不同的学习体验,而这些活动与体验往往不是系统的,尤其需要学生对其进行深刻的内省和反思。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驱动式学案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通常教师可以对一些重要的知识或易错的知识,进行设计反思提示,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明确得失。
3.问题驱动下习题的设计。
(1)常规问题。
常规问题在促进学生深化理解知识,建构系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非智力因素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基础问题的设计要保证学生掌握最基础的知识、解题方法和答题规范,确保:问题是学生正在学习的东西;问题是你要达到的教学要求;问题的答案证明,可以通过你或学生来实现预设的教学目标。
(2)开放性问题。
社区文化建设的背景范文2
[关键词]包容性;社区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7)06-0079-02
关于什么是社区文化,马林洪斯基认为“文化从功能的角度来考察,包括经济、教育、政治、法律与秩序、知识、巫术、宗教、艺术及娱乐等八个方面”;桑佳斯论述的社区文化的外延更小,包括语言文字、公共象征、知识信仰、价值体系以及有关行为程序中的惯例、规则与特定方式。本文认为社区文化以社区共享价值观、社区人际交往形式、社区生活方式等方面为主。
包容性发展始于经济学,该概念本意是让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人群。包容性倡导机会平等、成果共享,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和谐发展。包容性视角下的社区文化,既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幸福感,又具有接纳本社区以外其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开放性,最重要的是强调社区资源的共享性。
一、包容性视角下社区文化现状与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然而,与物质文化相适应的精神文化的发展却相对滞后。
(一)社区文化科学理论研究滞后
理论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着实践的发展。理论为社会建设提供指导并在社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关于社区文化的科学理论目前不容乐观,相关研究呈现一定的滞后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关于社区文化研究重点稍有偏倚,与社区服务、社区治理等研究相比,关于社区文化的研究从数量到质量都呈现严重不足。第二,关于社区文化研究的系统性不足,学界对于社区文化的研究都呈原子状态分布在社区建设、社区治理等主题研究中,没有形成系统。第三,理论与实践两层皮,关于社区文化理论的研究,很多停留在经验操作层面,对社区文化建设宏观性的理论发展相对欠缺。
(二)社区共享价值观尚未形成
无论是农村社区还是城市社区,共享价值观的形成都要经历一定时间的积累。然而,在城市化和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目前我国社区成立的时间相对较短,尚未形成一定的共享价值观。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社区居民没有共同的信仰,这一问题不仅存在于社区文化建设中,也存在于整个社会。另一方面,社区缺乏人际交往方面的价值认同,由于社会匿名性的增强,社区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频率大大降低。
(三)社区居民人际交往淡漠化
社区人际关系,即社区内各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邻居关系、老少关系、男女关系以及兴趣共同体关系等。现代城市社会生活中,以城市居民人际关系网络为基础的网络社区作用在增强,而城市居民对以地域为基础的物理性城市社区的认同则趋于淡化。因此在很多社区中,居民之间的人际互动较少,兴趣共同体建设更是缺乏。
二、包容性是视角下社区文化问题的原因分析
当前,我国的社区文化之所以存在一系列问题,原因是多方面。可以从社区居民性质、社区居委会管理、社会环境影响等方面加以分析。
(一)社区居民多元化
社区居民多元化是造成包容性社区文化较难实现的根本原因。所谓社区居民多元化,主要是居住在社区中的居民来自不同的社会环境,具有不同的职业和文化水平。由于二元制社会逐渐被打破,社会流动加快,同一个社区中的居民就具有了多元性。来自不同社会背景的社区居民,具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和交往方式,在新的社区环境中,与新的邻居和圈子交往,需要很长时间的磨合,因此短期内社区内部很难建立具有典型特点的人际交往文化。
(二)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和文化氛围的复杂化,极大地影响着社区文化建设。第一,改革开放不仅带来了人们物质财富的极大增长,也让那些不好的价值观念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流入我国的文化市场。第二,社会环境的虚拟化和匿名性加强,人们的很多需求可以在虚拟的网络社会得到满足,而不再依赖现实的人际交往获得社会交往的满足。第三,近年来各类社会问题的滋生,对社会中的诚信造成了极大冲击,人们倾向于保护自己而阻隔与陌生人的交往。
(三)社会组织的缺位
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越来越复杂,初级社会群体在很多方面已无法适应社会发展和社会活动的需要。完成特定目标和承担特定功能的社会组织的大发展就成为近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在我国,第三部门和社会组织出现的时间较晚,所以承担社区文化建设功能的社会组织出现得也比较晚;即使出现了相关的社会组织或第三部门,但是由于其出现的时间较晚,社会组织发展不成熟,其目标和功能定位不清晰,所以也无法准确承担社区文化的建设功能。
三、包容性视角嵌入社区文化建设
建立共享的、开放的社区文化,提升社区居民的幸福指数,是包容性视角嵌入社区文化建设的根本宗旨。
(一)政府:做好文化环境的顶层设计
对于落后的或者不成熟的社区文化,政府应该全力支持其改革,给予全方位的帮助。首先,政府要转变社区治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政府要从管理者向服务者的角色转变,改变传统的社区治理理念,多为社区文化的建设提供资源和服务,提供顶层设计及建议,少做针对社区建设方面强制性的管理。其次,帮助社区居委搭建文化发展平台。帮助社区做好文化发展的顶层设计,协助社区居委会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建立社区文化发展平台,为社区居民的参与提供空间和场所。再次,指导社区居民如何利用多种资源发展本社区的主流文化。政府要积极宣传建立社区文化的重要意义,引导社区居民形成对社区文化的共建意识。
(二)社会组织:做好文化发展的媒介
随着我国社会治理模式的改革,大政府小社会开始向大社会小政府转变,第三部门和社会组织也应运而生。社会组织在社会中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建设职能。首先,社会组织要积极传播先进的文化理念。除了政府部门的宣传之外,社会组织也应该积极向社区居民传播社会上进步的文化理念,因为社会组织具有与政府完全不同的性质,所以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其行为具有很大的便利性。其次,社会组织进社区。社会组织要进入社区内部,将文化宣传和先进文化的传播工作落到实处,积极开展与社区文化建设相关的活动,吸引社区居民的关注和参与。再次,社会组织要做好社会与社区文化的纽带。社会组织肩负着传播进步社会文化的责任,要做好主流社会文化和社区文化的连接,将进步的、主流的社会文化引入到社区文化建设中。
(三)居民:做好文化发展的参与者
在社区文化建设和发展中,无论是社区管理文化、社区服务文化、社区大众文化,还是社区共享价值观、社区生活文化、社区人际交往文化,其对象和主体都是居民。社区居民首先要有主人翁意识,重视对社区文化建设的参与。首先,社区居民应该树立社区主人翁意识,要从内心深处认识到,建设先进的社区文化,形成良好的社区文化环境,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家人都是百利无害的,要从内心深处树立这一理念;其次,社区居民要积极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积极为社区文化建设献言献策,发挥宣传作用,在邻里和社区居民之间相互鼓励彼此积极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再次,社区居民要走出社区,积极学习社区外部的主流社会文化,将先进的文化引入社区,保持社区文化的与时俱进。
社区文化建设的背景范文3
[关键字]社区文化建设 居民参与度 思考
一、社区文化建设中居民参与度研究现状和趋势
社区文化建设中居民参与度是指社区居民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在社区文化建设中自觉、主动的参与到相关事务的决策、管理及组织等行动中来是社会进步的产物①。社区文化建设对于繁荣城市文化、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打造居民精神家园、构建和谐社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区文化建设进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具体如下:
(一)城市社区文化基础设施落后,无法满足居民社区文化建设的需求
现城市大多数社区文化建设中普遍存在社区文化硬件设施陈旧落后不完善等问题,虽近些年来政府相关部门给予大力的关注,并不断加大了社区文化建设和发展方面的投入,在社区内建立了社区图书馆、社区活动室、运动器材等文化基础设施。但依旧存在数量有限、维修不及时、更新缓慢等问题。在调查过程中,宝鸡市新民路社区主任王建英指出,该社区内部体育设施因数量太少无法满足所有居民的需要。而社区图书馆的建成为每日放学的孩子提供了阅读的场所,但由于政府投资力度不足,导致图书馆购入图书较少,图书更新速度慢。可见这些文化建设基础设施的投入使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区居民的部分要求,但随着社区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区现有的文化基础设施已无法满足社区居民的需要。
(二)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建设缺乏了解、参与意识薄弱
如今社区文化建设主要依赖政府出钱,出人,出政策。如此背景下,社区居民成为社区建设的客体甚至是旁观者。其主体地位没有得以显现出来。于是被动参与、组织性参与远远超过主动参与、自治参与的频度。即使有居民主动积极参与,也大多集中在退休、下岗和儿童等有求于社区组织的弱势群体或少数人群中。这种以被动者、受惠者角色进行的社区参与,反而降低了社区公众参与的有效性,无法形成社区公众领域和空间。
(三)社区文化建设缺乏专业人才
社区工作者职业素质修养不足。现在的社区工作者多未参与专门培训,文化层次较低、年龄组偏大、价值观不明、服务意识薄弱皆与社区建设的时代要求脱节,其有效组织居民推动社区发展的能力有限,因此调动居民参与积极性的号召力和感召力显得苍白无力,使社区委员会失去向心力。
二、社区文化建设中居民参与度低的成因
有研究表明某地区社区进行社区文化建设活动参与数据抽样调查。调查数据显示:在一年进行的社区文化建设活动中,仅观众比例为64%,参与活动居民人数比例为10%,组织比例为4%,局外人为26%。这个数据表明,大部分居民很少参与社区文化活动。造成社区文化参与度低的原因如下:
(一)社区文化建设中居民参与度低根本原因
1.社区居民文化程度较低,对社区文化理解程度不深。新开路,新民路社区现目前社区居民多为做生意的个体工作者和退休在家的老职工,普遍在初、高中文化以下,对于文化方面的建设认识理解程度上不免有些浅薄。
2.社区居民的接受能力不强。他们对待新事物,新文化自然存在一些接受上的难度。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活动的主力军多为老年人,他们对新的文化形式和文化内容很难理解和接受,这就使有些文化活动和文化宣传很难开展。
3.社区居民的工作时间限制。根据对宝鸡市新民路和新开路居民的的调查得知,居民大多是做生意的个体经营户,平时很少有时间参与社区举办的文化活动。
4.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社区文化建设的内涵理解不够清晰和准确。一方面社区文化资源的供给与社区居民需求不协调造成了居民对社区文化建设不重视。部分居民认为社区文化活动形式与自己的精神文化需求并不贴切。另一方面由于多数居民的收入来源并不在社区,与社区文化建设的利益关系度不高。这两个方面共同造成了居民对待社区文化建设呈现漠不关心的状态。
5.行政管理色彩浓郁的社区文化管理体制的束缚。社区建设中的行政化导向使得社区自治缺乏完整的制度环境,导致居民缺乏参与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当前,绝大多数社区文化建设遵循的仍然是计划经济体制下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政府包括各类社区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手段仍显陈旧,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管理”甚至是“管制”的行政思想。传统的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居民参与到社区文化建设的工作中,居民普遍也习惯了这种古老的管理模式,因而,居民形成了思想上和行为上的惰性。
(二)社区文化建设中居民参与度低直接原因
1.政府关于社区文化建设工作方面的政策不完善。根据此次调查情况显示,限制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外在原因有:政府划地面积不足,无法提供场地展开社区的文化活动。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满足文化建设的硬件设施。从侧面也表现出了政府政策上的缺陷,如果划地面积适当,资金规划计划合理,这些问题就会得到解决。
2.社区文化建设资金筹集渠道单一。目前我国社区文化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供给以及社区管理部门的创收和居民缴纳的各种费用。资金的来源少而单一,没有利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3.社区的文化宣传力度不够。社区与居民有最直接的接触,文化宣传起来的效果应该是相当明显的。然而,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知之甚少,这也就不得不联想到是社区的文化宣传力度不够。
4.社区文化专业队伍建设薄弱。社区的文化人才队伍,包括:社区文化工作者、社区文化专业人士、社区群众文化骨干分子及街道和居委会的相关人员。他们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发挥着规划、组织、协调、管理的作用。建立专业的文化干部队伍,是发展社区文化的重要人才保证。但当前,社区中缺乏专业的文化干部队伍。
在以上各方面的原因导致了居民对社区地域和人群集合的认同、喜爱和依恋等心理感觉日益淡薄。居民彼此之间的疏离感增强,人们对社区文化活动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对社区文化缺乏了解,主人翁意识薄弱。社区街道对社区内文化活动大包大揽,居民很少参与决策和管理社区公共事务。社区文化建设缺乏互动和活力,脱离居民的文化需求,居民产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理。由于目前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依靠政府主导,社区居民参与方式以动员为主,多是在政府行政推动和劝说下进行,从而使居民参与社区文化活动处于被动状态,造成参与度很低的局面。
三.提高社区文化建设中居民参与度的措施
社区居民即是社区文化的建设者,又是社区文化的享受者没有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如何提高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成为了社区文化建设工作的关键。社区居民参与度的提高需要政府,社区,居民三方面共同努力。
(一)从政府方面来看
1.重视社区文化建设经费投入问题。文化的繁荣社区需要一批硬件设施,包括阅览读书的场所、体育健身的场所、文化娱乐的场所、展示交流的场所等。它们是满足文化需求、繁荣社区文化的必要设施。没有这些设施,就无法满足社区成员的文化需求,就无法展示家庭文化、行业特色文化,就无法在社区成员中交流、接受和传播文化,社区文化也就失去了它赖以存在的物质载体。硬件设施的完善就需要有足够资金来源。同时,社区文化的软件设施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比如:请专业人士进行专业培训,社区工作者的专业知识培训等。
2.重视社区文化建设用地问题。各种活动场所的建设需要足够的用地,居民的日常文化生活也需要用地。这就要求在进行城市用地规划时,要全面考虑到居民的文化活动用地,给社区的文化活动和居民的文化活动留下足够的空间用地。
3.大力呼吁政府工作人员重视支持社区文化建设。政府工作人员是文化素质道德素养较高的群体,他们理解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工作,他们更容易接受新的改变。因此,他们作为社区的成员,可以起到带头作用,鼓励其他居民积极参与社区的文化活动。
4.利用政府宣传平台大力支持社区文化建设的宣传。政府的宣传在群众中更具有公信力,也可以引起居民的参加社区文化活动的重视。同时,还可以弥补社区宣传力度不足的缺憾。
5.选派专业的文化建设队伍帮助社区文化建设。社区文化还需要相应的软件。文化设施的使用和管理,社区文化活动的策划和组织,社区文化方向的确定和引导,社区文化品位的培育与提高,社区文化志愿者的培训与服务,都是社区文化必须的软件。这些软件就应该由专业的工作人员组成,才能更有效的开展文化建设工作。
6.在社区与社会各界中扮演桥梁的角色。政府应该激励社区与社会中的学校,企业,个体单位联合一起宣传文化建设,举办一些有意义内容丰富健康的文化活动。一方面可以让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等等进入社区文化,从而对居民有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可以拓宽社区文化建设融资渠道。
(二)从社区工作方面来看
1.加强社区文化服务,创造良好的社区环境,切实解决社区成员最关注的问题。不断创新文化活动。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从社区实际和居民需求出发,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载体,增强社区居民的认同度和共同参与的积极性。
2.针对社区成员的文化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访谈等形式对社区成员的闲暇时间、兴趣爱好作广泛了解分析。在内容上应注意满足社区成员的需求,在形式上做到大、中、小型兼顾,在方法上可将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融为一体,在对象上应注重在职职工的参与,通过“以小带大”和以家庭为主体的活动,让这部分成员共享社区文化成果。在社区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创新,坚持把多种生活元素纳入到社区文化中,丰富和延伸社区文化的内涵,如坚持开展“五好家庭”“优秀居民”“优秀楼长”“文明楼院”的评比活动。除了传统的文化形式还可以将最新的政治和流行元素加入社区活动中。如:结合十,中国梦,正能量等热点词汇开展图片展等活动。
3.充分挖掘社区文化资源,形成社区文化特色。社区的文化内涵关系着居民对社区的文化的认同感和让认知度。如何形成完整、良好的社区文化是提高居民参与热情的关键。社区内一般都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历史文化及文化人才等资源,对这些资源的挖掘、配置、利用可形成本社区的文化特色,提高社区文化含量,并激励社区成员的参与热情。这里,应十分重视对文化资源的调查摸底工作。
4.完善城市社区文化管理机制,实现文化资源共享。在整个社区文化建设中,政府起着牵头引导协调的作用,具体的策划、组织、参与则是社区成员(包括企事业单位)共同承担的。应注重完善这几个机制:(1)组织领导机制,建立社区文化建设领导机构,体现共同组织参与的原则;(2)工作运行机制,在具体组织上,可由牵头单位组织或在政府引导下由社区居民热心人自发组织以进行探索;(3)文化传播机制,充分发挥有线电视、阅报栏、科普画廊、社区小报、文化中心等媒介的作用;(4)是资源共享机制,社区内企事业单位都应承担发展社区的责任,将自己的文化设施,包括图书馆、活动场地等向社区开放。
5.积极与社会各界联合展开工作,多方筹集活动经费,探索社区文化建设的新出路。社区应该与社区管辖范围内的学校,企业,个体单位,组织联合开展社区文化建设工作。积极带动社会各界对社区文化建设的参与热情,社区可以充分利用个人优势,企业或事业单位的资源,加宽社区文化建设的资金来源途径。组织一些社会文化活动,不仅加强了与学校,企业等等的交流,同时也通过他们的影响力宣传了文化建设工作。
6.校园文化与社区文化建设紧密结合。青少年是时展的新生力量,要合理有效的利用这股力量,严格落实青少年寒暑假社区志愿服务的环节,与学校加强联系,通过学校的相关支持,鼓励学生们利用寒暑假时间参加社区活动。这样的工作不仅可以使社区文化活动增添活力,也可以丰富学生们的学习生活。
(三)从居民方面来看
1.居民应该提高自己的主体意识。主要表现在:主动关注社区文化建设的相关政策,主动参与社区举办的活动。支持社区文化建设方面的工作,可以充分利用社区提供的硬件设施,如:图书馆,健身器材等等,以此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2.文化程度较高的居民应该起到带头作用,带动其他居民成员加入社区文化活动,主动参与社区文化工作的组织和决策,为社区工作提出宝贵意见。
3.居民之间应该加强彼此的联系和交流。居民可以交流彼此的文化生活需求和对社区文化建设的看法,可以集体向社区工作者反映。
4.居民可以自主成立一个社区工作监督组织,加强与社区工作人员的交流,监督社区文化工作,在居民的监督下社区工作效率也会有所提高。
5.居住在社区的学生应该自觉响应学校和社区的号召,积极参加社区的志愿服务,在社区志愿服务中找寻乐趣,同时,加深对社区和社会福利,社会服务的了解,丰富自己的社会经验。
[注释]
①李广宝.《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第28卷第5期
[参考文献]
[1]陈子达.《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分析》[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4月第2期
[2]薛小平.《关于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J].社会观察
[3]赵光勇,陈邓海.《政府主导下的社区建设困境与处路》[J].中国劳动关系学商报.2013年2月
[4]陈瑜.《我国社区建设中的居民参与问题探析》.法制与社会.2013.6(下)
社区文化建设的背景范文4
1、明确城村文化区别,挖掘整理农村体育新文化
在《中国农村体育发展的质层文化力分析》一文中,于文谦认为:在城市文化的背景下,孕育、书写农村体育是不现实的,有效发展农村体育,亟待需要我们证实农村体育自我发展的潜力,也就是努力挖掘整理农村体育新文化。农村文化具有基础性的统治作用,现代城市文明也是最初原始信仰的农村文化中发展而来,现在反过来搞城乡一体化农村体育文化发展,笔者认为这是前者在形式上的约束,后者在内容上的挖掘,农村体育的普及与推广更多的应该借鉴“城市文化”的思路,而体育文化的内容形式、体育制度的制定、体育项目的选择还是要有自己的特色,尤其是注重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的挖掘、保护、继承,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体育文化。寿光地区地处平原,水少地多,农村适宜开展的运动项目不少,踢毽子、滑雪、斗陀螺、放风筝等项目较适宜开展,但同时也看到,寿光地区以汉族人居住较多,少数民族较少,具有传统民族特色的体育文化项目较少,这实际上有利于整理现有少数农村体育资源,整合农村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城市体育文化的共有的部分,比如时下比较流行的踢毽子比赛就是一个例子,“毽子”变了,规则改了,但踢毽子这一根深蒂固的技术动作却永远改不了。为此民间体育文化特色和体育传统项目通过挖掘培育,不仅可丰富基层群众的文化活动,而且是对历史体育文化遗产最好的传承和保护。此外,要立足农村自然生态基础,科学合理高效地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和空间资源,充分利用田园景观、生态自然、乡村文化,推广农村徒步游,寿光地区温暖式大棚特别多,农村大棚劳作的环境和工作状态完全可以创作一种具有现代体育气息的拓展训练。在英国的某个村镇,当地农民借鉴体育田径比赛中的标枪、短跑等项目,进行实地性的改良,将标枪改为松树,看谁将松树抛得更远。将短跑改为背装满玉米的袋子跑,看谁跑得快,这些都是针对农民的劳动特点和娱乐特点进行的创造性改良,每年定期举行该类项目的比赛,可以提高农民的参与热情,更能激发农民劳动的积极性。这些都是城市与农村的结合,现代与传统的融合,是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体育发展的创新点和突破点。
2、推动农村体育文化项目建设,保证农村体育文化活动开展的可持续性
落实农村体育文化项目的建设,一方面要注重硬件项目的引进和开发,另一方面要注重软件项目的开展和实施,利用项目的建设促进和完善农村公共体育文化设施建设。在地方政府的引导下,根据“重点普及、特色集中”的原则将镇级体育馆的建立、社区体育队伍的成立纳入体育开展的普及性工作,对于那些经济条件较好、便于开展的地区则考虑进行经济上的投资和招商。对于重点普及的项目地方政府应该予以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予以落实,对于有地方特色的项目,地方政府也要加以关注,摒除相关利益群体价值诉求的博弈论,尤其是在农村体育文化硬件项目的建设上一定要形成追求社会性效率、塑造新型农民和培育农村体育文化市场价值追求的一致性。其次,社区活动项目的开展要有科学的规划和全面的落实,尤其是组织机构的设置、活动内容及工作责任、项目的划分上做到主要行政领导牵头、分管领导督促落实、具体责任人实施。利用春节、元宵、五一、七一、国庆等法定节假日,开展大型农村体育文化活动,组织开展农民民间体育比赛,活动项目的开展具有可持续性,就像每四年一届的奥运会一样,让农民在历届的活动项目前夕有所期待,势必会产生深远的心理影响,扩大社会效应。
3、明确农村体育文化发展的经济价值诉求,促进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双丰收
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不仅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尤其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新农村社区,农村体育文化更有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研究证明: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的良性互动会不同程度地对地方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产生影响。此外,农村体育文化建设有利于积极培养农村人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提高农民的身体素质,促进劳动生产力的工作效率。通过“体育搭台,经济唱戏”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升级换代,努力打造农村体育文化产业。然而,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社区体育发展必须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做保障,在一定时期内,按照中国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农村体育文化的发展要追随城市体育文明的脚步,必须要有一定的经济价值诉求做指引,也就是说农村体育文化的发展要以农村自身财政支持为主,通过农村体育产业的发展来带动农村体育文化的持续性发展。新时期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体育文化过度地依附于城市体育文化和旅游,在农村范围内不成规模,要做到这一点应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必须追求农村原生态的农村体育文化特色,吸引民间资本注入,摆脱农村体育对城市体育的过度依赖;二是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和田园生态空间大力开发与旅游业相关的运动项目,产生自身的经济价值;三是利用现有的大学生村官为智囊,建立和储备一批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农村体育产业经营团队,为农村体育文化的良性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证。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对城市文化的借鉴和依赖,势必要强大的经济基础做保障,明确了农村体育文化的经济价值诉求就会为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指引了方向,进而夯实了工作的基础,对农村社会经济来说,这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双丰收。
二、清除障碍———破解城乡一体化下农村体育文化发展的瓶颈
1、加强农村体育文化自觉建设,实现农村体育文化更好更快的发展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建设新农村、培育新农民、用先进文化占领社会主义农村文化阵地的政策感召下,以行政为主导的文化下乡着实给农村文化带来了新的气象,引领和推进着农村文明的发展,以农村体育文化为例,政策指导下的农村体育事业有力地推动了农村体育工作的开展,对广泛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大力繁荣农村体育文化起到了一定地推动作用。但现阶段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以及文化发展较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农村现状决定了这种自上而下的送文化,只是暂时性的缓解了农村社会精神生活的困乏,从意识文化形态上讲,农村体育文化的建设,仅仅依靠经济、制度等上层建筑的支持远远不够,新时期农村体育文化的发展需要寻求新的思路,必须要致力于培养农村体育文化发展的内生机制,创新农村体育文化活动形式和内容,培养正确的农民文化意识形态和体育文化价值观念,发挥农民的主体意识和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调查结果发现:①大部分农民对体育物质文化的自我接受度普遍高于对体育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接受度;②经济条件发达地区农民对体育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有更强的接受能力;③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更强调对体育有形文化的学习,而很少有对体育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辅导。在体育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农民有几种表现:一是过大的自我贬损农村体育文化,认为农村体育文化可有可无,毫无存在的实际意义。二是盲目地追求城市文化,认为只有外来的文化才是先进的文化,才是可以值得借鉴的文化,将传统农村体育文化逼上了悬崖边,即或淡出人们的视野。三是寄希望于时代的发展,寻求时代带来文化的革新,没有主动创造的积极性,这一特点与传统农村人“逆来顺受”的秉性不无关联,本身体育文化的娱乐性更是导致了农村人创作的灵感和动力。为了应对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先生提出了处理本土文化与世界文化之间关系的方法:“文化自觉”,农村体育文化自觉也面临着大的环境,城镇化一体化进程就是农民面临的重要问题,农村新社区的建设,城市文化内容的引入都影响了农民对体育文化接受,但体育文化本身的娱乐性,让农村体育文化自觉略显疲态,体育文化思想要真正地融入到农民的思想观念中,一是必须把握住体育文化的可接受度,必须在农民文化理念的接受范围之内,显然让农村人练习打高尔夫球就貌似让农村人不务正业一般,既超越了他们接受理念,也背离了他们的经济基础;二是必须要有农民乐意学习的内容和主动学习的体育文化技能和知识,不耽误农忙的同时,愿意接受各种体育文化知识。三是要让农民有创作意识,结合农村现实状况,就地取材,创建适合农村人的体育活动。
2、加强农村体育文化环境建设,搞好文化参与群体的多元性建设
农村社区体育场地十分匮乏,健身自然环境恶劣,农村人参与体育运动群体少且多以中老年人为主,这都是制约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发展的瓶颈因素。据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统计,我国现有体育活动场所85万多个,仅有8.18%分布在农村,农村场地资源的匮乏与我国农村地域辽阔、经济基础薄弱、人口众多等原因有关。在寿光地区,除寿光市区的东关社区、椒园社区、南魏社区场地相对富裕外,所调查的社区均存在场地匮乏等现象。此外,农民健身环境的好坏也制约着农民参与体育的热情,影响农村社区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加强社区体育环境建设是当前解决农村社区体育参与热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一是改善体育活动场所的卫生问题,大多数农村体育场馆卫生状况较差,农村自然生态的特点和农民劳作的状态决定了这一问题在短时间内很难有大的突破,一方面对于农村社区已经配置好的体育场地和体育设施,上级部门应该配置专门的人力加以维护,体育局应成立器材维修站,成立器材巡查管理志愿者队伍,定期对健身路径进行巡查、维护和报修,保证了器材的使用安全,做到设施干净,环境舒适。另外一方面,对于体育场地的安置要有一定的选择,农村人喜欢热闹的环境,在调查中发现,一些体育设施较为齐全的场地被安置在了村落中比较偏僻的位置,大大影响了农民参与的热情,场地安置一定要放在农村社区人口相对集中、社区服务部门比较密集的区域。最后,体育场地的配套设施必须齐全,城市社区的体育场地大多以灯光、喷泉、高档护网作为配套设施,农村社区在配置上也要向城市看齐,加快城乡均衡的步伐。此外,发展体育文化事业,贵在社会参与,重在形成合力,借鉴英国发展文化的例子,推行文化参与政策,激发全社会参与发展文化的积极性,因而文化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多、越走越宽。其中一些做法和经验,对于我们发展农村体育文化具有借鉴意义和启示作用。中国现阶段的参与农村体育文化的多元性建设被忽略,表现在:一方面农村年轻人的文化体育需求被忽视,另外一方面就是政府激励文化建设的政策和措施缺失,两方面导致农村体育文化群体的单一性。研究证明,社会化活动群体的存在必须以参与群体的的多元性为基础,为此,活跃农村体育文化,促进新农村体育文化可持续性发展一方面需要加强农村体育项目的引进,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人群的活动的需要,这需要有专门开发农村体育项目的体育行政部门做出努力;另一方面,文化政策的缺失导致刺激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的减少,为此农村体育文化的政策应该有一部分专门针对农民参与激励性的政策,比如比赛的物质奖励、社会福利、名誉等方面的引入和制定,吸引更多的社会农民参与到体育文化的开展中来,加强体育文化的多元化建设.
三、创新思路———拓展加快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两种带动
1、体制带动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的建设属于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的一个缩影和一个渗透点,笔者认为,加快新时期农村社区体育的文化建设就是要在城乡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搞好统筹和共赢,即建立有利于发展城乡文化一体的共同机制,用既定的城乡文化发展机制来带动新农村社区的体育文化建设。①健全城乡体育文化一体化体制。科学规划,制定合理的城乡体育文化统筹发展的规划,突出抓好农村公共文化体育的建设和完善,不断缩小城乡体育文化发展的差距;加强城乡互动,借助经济活动弘扬民间体育文化,达到城市经济带动农村体育文化发展的目的;建立起城乡体育文化一体化的文化资源网络管理体系,利用城市文化、传媒、体教等资源形成对农村全方位、多时空的辐射功能,加大先进文化在农村的渗透和覆盖,建设一批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设备齐全的重点农村体育文化。②建立城乡体育文化一体化投入机制。农村社区体育经费是农村体育建设的重要保障,在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体育文化经费的投入必须纳入到城乡统一规划,建立相同的投入机制。此外,根据农村的特点,可实行政府“陪同投入制”,对于在体育文化建设过程中提供资金、设施建设、活动项目支持、人力援助的乡镇企业,实行减免税和用地等优惠政策,可大大的调动企业投资赞助体育文化的积极性。③统一政府城乡体育文化管理机制。城乡体育文化应该在共同的管理机制下运营,不能混淆公益性体育文化事业和经营性体育文化事业,城乡体育文化都应以两者的有效结合为原则,实现由办文化为主向管文化为主转变,由微观管理向宏观调控转变,由面向政府向面向社会转变。④建立统一人才储备机制。农村体育文化和城市体育文化的开展要在政府部门的协调帮助下建立统一的人才储备库,实现城乡体育文化专业人才的“共用”,加强对文化骨干的培训,利用他们的宣传,不断提升农村群众体育文化品味和文化觉悟。
2、模式带动
如果说体制带动是从政府层面上政策的引导来发展城乡一体化的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那么模式带动就是根据农村社区内部自我发展需要来规范和制约自我发展,从而引导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一种创新带动。一是学校社区体育模式。将农村各类中小学和职业学校纳入新农村社区体育发展规划当中,充分利用学校各类体育文化资源发展和带动农村体育文化发展。二是生态型体育模式。将农村现有生态资源、田园风光、人文景观纳入体育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建设具有生态特点的体育文化特色项目和活动。三是俱乐部制体育模式。新农村社区经济条件较好,体育文化项目特色比较明显,具备一定的赛事承办能力的社区归为俱乐部制体育社区,该类社区可定期举行体育赛事,并可成立相应的农民体育协会。四是学习型体育社区模式。将农村中社区体育管理规范、体育文化生活丰富、体育文化学习氛围浓厚、人际关系和谐的农村社区定义为学习型体育社区。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农村体育发展可根据自己的特色和要求逐一进行归属,形成特有的体育文化发展模式,带动农村体育文化的转变,向更深层次的文化发展中前进。
四、结论
社区文化建设的背景范文5
关键词:社会稳定;拉萨;社区文化建设
一、社区文化的概念界定
关于社区文化的定义,国内尚无一致的说法,常见的说法有以下几种:
“生活方式说”――这是郑杭生教授在他的《社会学概论新编》中提出来的,他认为:“社区文化可以理解为人类的精神和物质生活方式两个方面。精神生活方式主要包括人们的价值结构(追求、期望、时空、价值观等)、信仰结构(等)和规范结构(风俗、道德、法律等)等方面;物质生活方式主要指人们衣食住行以及工作和娱乐的方式。”①
“社区特色说”――“社区文化是指通行于社区范围内的特定的文化现象,包括社区居民的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地方语言和特定象征等。社区文化是社区内一种高度一致的文化。它拥有别于其他社区的独特的行为系统,明显不同的居住形式,特殊的语言,一定的经济观念等”。②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将社区文化定义为:社区人员在特定区域内,经过长期的互动和实践所逐渐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等。
二、社区文化建设对维护拉萨稳定的重要意义
社区是一个城市的基础和细胞,是由一定的人在特定区域内组成的社会共同体,它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担当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拉萨作为自治区的首府,它的稳定对全区的维稳都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笔者认为,当前在拉萨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应努力构筑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体系,以社区文化为纽带促进拉萨维稳工作的开展。
三、拉萨市社区文化建设现状
(一)硬件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
截止2011年,拉萨市共有社区居民委员会28个、社区服务中心1所、服务站8个、社区服务网点28个。另外,据统计,自2008年以来,仅拉萨市城关区财政就用于文化站和文化馆建设的投资总额在1615万以上,28个城镇社区居委会建起了文化室,其中已经有26个社区居委会按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标准建起了能够容纳200人以上的多功能活动室,社区文化设施从无到有,条件不断得到了改善。
(二)社区文化活动日益丰富多样
拉萨市社区活动日益丰富多彩。自“十一五”以来,全市先后共举办各类社区文化活动20多种,演出场次达到200多场次;在全市各社区内平均每年组织图书阅览、文艺演出、科普培训等各类文化活动500余次;全市各级文化部门每年还在各社区内组织各种节庆活动、举办特色文化艺术节、文艺表演等各类群众文化活动,极大的丰富了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四、拉萨市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物质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社区的硬件设施是社区文化坚实的载体,纵观拉萨市的社区文化建设的硬件设施的建设和利用率,虽然已经有了一些进步,但是还是存在设施投入不足和利用率偏低的现象。
(二)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从自治区的层面来看,关于政府对社区文化管理的权利、责任和指导范围的文件很少,也没有给予详细地框定;另外对于社会力量,尤其是私营企业主投资社区文化建设的管理,缺乏具体规定,这在实际工作中很难操作,也不利于多元文化治理主体的培育。再有,在吸引和鼓励专才从事社区文化专职工作方面的政策,虽然现有制度中有所涉猎,但也没有较为明确的规定,严重影响社区文化管理人才的引入,不利于社区文化管理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
五、完善拉萨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多样融资渠道,保证社区建设投入
萨市的社区文化建设资金长期以来主要是来自政府的财政拨付,但是能拨到社区文化建设方面的资金则是十分有限的。所以单靠政府财政拨款想做好拉萨的社区文化是很难的。而积极鼓励辖区内的有经济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出钱,出物,出力;积极吸引社会力量的赞助等都是一些解决社区文化建设资金短缺的可行办法。
(二)有效整合资源,提高社区资源的利用率
在我们的走访过程中,了解到有的社区的文化资源宁愿闲置都不愿意开放给一些居民使用,造成了文化资源的浪费现象很严重。所以我们一方面要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整体出发,打破“条块分割”所造成的资源闲置率高的困局,使社区内的一切文化资源向社会全方位的开放,让社区文化资源惠及所有社区居民,最大程度的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另一方面,政府要综合考量各个社区的资源,协调开放各社区的资源,形成互帮互补的局面。避免重复建设所造成的资源浪费,要有长远眼光,统一规划,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社区文化管理
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社区文化建设离不开制度的完善。结合拉萨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文化管理制度,确保社区文化各项建设事业有法可依,加快社区的制度化进程。一方面通过立法确定社区文化建设的拉萨城镇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明确政府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职能,责任。另一方面通过在法律层面上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将社区文化建设纳入当地政府的政绩考核指标中,明确责任,强化责任追究。最后,通过完善一些如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文化建设、 社区文化专职人才培养、社区事务公开、民主评议和社区居民代表会议等具体操作性方案,保障社区事务的建设与管理。
结语
拉萨市的社区文化建设虽然在党和国家的关心下,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由于拉萨的历史和地理环境的因素限制,拉萨的社区文化建设现状与拉萨市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作为自治区首府的拉萨社区文化建设的程度与自治区政府要求的巩固斗争的思想基础和防线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只有各个部门同心协力,真抓实干,才能最大限度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形成互动模式,建设好拉萨的社区文化。(作者单位: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课题基金来源:大学研究生创新课题基金
参考文献
[1]徐永祥.《社区发展论》,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年,第 9 页.
[2]腾尼斯.《共同体与社会》中文版(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年,第 342,340 页.
[3]候玉兰、候亚非.《国外社区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第 36 页.
[4]夏国忠.《社区简论》,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年,第 12 页
[5]刘全宝.《民政 30 年拉萨卷》,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年,第 78 页.
[6]城关区人民政府 编《拉萨城关区志文化篇》,2008 年,第 83,84 页
[7]高永久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化及社区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8]王希恩 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及其走向 民族研究,200(6)
[9]徐万邦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0]塞缪尔・P・亨廷顿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
[11]马戎 民族与社会发展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12]李力,张国桐.浅析城市社区资源的整合[J].经济研究,2007 (8).
注解
社区文化建设的背景范文6
关键词:和谐社会;家庭文化;文化建设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我国居民的生活方式及生活理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家庭模式的转变、家庭文化的变迁是文明进步的表现,但家庭成员间的独立、家庭功能的弱化给现阶段的社会治理带来诸多问题,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故,我们亟需正视家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建设与和谐社会相匹配的家庭文化,让和谐家庭为和谐社会助力,最终达成国家这一大家庭的和谐。
一、家庭文化及其时代意义
(一)家庭文化的内涵
家庭是由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所组成的社会基本单位之一,是具有生产、消费、抚育和赡养、教育、社会交往等功能的小型社会群体。家庭文化指的是一个家庭世代承续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较为稳定的生活方式、生活作风、传统习惯、家庭道德规范以及为人处世之道。1其往往会以“家风”“家规”“家声”等形式存在,指导着家庭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舍。
(二)家庭文化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古语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构建和谐社会先要构建和谐家庭,而和谐家庭的构建又离不开家庭文化的建设。家庭文化建设在构建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如前所述,家庭文化具有“导向功能”,能够指导着家庭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舍,具体表现在:良好的家庭文化能够丰富家庭成员的文化生活,抵制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良好的家庭文化能够培养家庭成员的社会责任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家庭文化能够促进家庭成员素质的提高,进而促进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由此可见,家庭文化建设夯实了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础领域,为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和健康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2
二、当前我国家庭文化建设的困境
(一)家庭文化存在的问题
1.缺乏孝道——老无所养
“孝道”是中国传统家庭文化的最大特色。“百善孝为先”,孝敬长辈本是子女最基本的行为准则,然而当前我国家庭中的老人却日益边缘化。年轻夫妻都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工作或孩子身上,留给老人的时间和精力少之又少,忽视父母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甚至不尽赡养义务,以至“老人被扔荒郊等死”等令人心寒的恶行时有发生。虽说上有老下有小的年轻人压力大,社会养老是大势所趋,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够发达,社会保障系统还未健全,家庭养老还是主流,赡养义务不可逃避。
2.缺乏教育——幼无所教
抚育后代是家庭的重要功能之一,当今中国家庭基本上能做到对子女的物质供养,但在家庭教育上还存在很大的缺失。家庭条件好的,父母对孩子当作“金丝雀”,提供无微不至的照料,反而导致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性格傲慢。家庭条件差的,父母迫于生计外出打工,孩子成了“留守儿童”,留守的孩子往往因为缺乏关爱而自卑,性格孤僻。无论是“金丝雀”还是“留守儿童”,父母给予他们的都只是物质供养,而家庭教育绝不只是物质供养,生活习惯、价值取向等等都需要父母的言传身教。殊不知,家庭才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才是最好的导师。
3.缺乏忠诚——离婚率高
婚姻关系是家庭构成的基础关系,婚姻文化是家庭文化建设的核心文化。3但当今社会,闪婚闪离、婚外恋等非理性的现象屡见不鲜。根据民政部门每年的民政事业统计数据可知,民政部门办理离婚数量和法院办理的离婚数量逐年攀升,2011年有287.4万对,2012年有310.4万对,2013年到达350万对。4虽说离婚也是个体的权利和自由,但其带来的后果也应引起重视,夫妻离异意味着夫妻双方感情的破裂,同时也给子女的心灵带来创伤。此外,婚外恋也是严重威胁家庭和谐的毒瘤,“有婚外恋的家庭没有幸福感可言,婚外恋者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是一种不道德的恋情。”5婚外恋违反了夫妻双方忠诚的义务,婚外恋往往是离婚的前奏,更有甚者会导致家庭暴力。老无所养,幼无所教,婚外恋等有碍家庭和谐的问题也必将影响着社会和谐。
(二)家庭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1.家庭文化变迁
传统的家庭文化以“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为主旨。这种家庭文化的优点在于“整合性”极强,亲缘意识浓厚因而能够很好地促成家庭成员的合作,完成家庭的生产、抚育和赡养功能。改革开放以来,西方个人理念的传入,我国家庭生活和家庭文化产生巨大的变迁。家庭文化上,由“仁”“孝”转变为“自由”“平等”“民主”。这种尊重自由、平等的家庭文化能够营造宽松的家庭环境,有利于家庭成员个人的解放发展。但是,如果没能把握这个“自由”的度,将有损于家庭应有的凝聚力,继而出现孝道丧失、离婚率居高不下等不利于社会和谐的现象。
2.活动形式单一
目前,家庭文化建设主要采取单一的说教式手段,而家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说教式、灌输式等形式难以调动民众积极性,无法形成文化自觉,家庭文化建设只是走过场的形式主义。
3.物质投入不足
家庭文化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仅仅有好的想法,而无切实的保障措施是无法有效推进的。6家庭文化建设需要报刊阅览室、文体活动场所、文化宣传牌等硬件上的配备;宣传发动、组织实施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目前我国各地区经济水平相差悬殊,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家庭文化建设缺乏物质保障。试想一个人连基本的生活都勉强,何谈文化消费。
三、促进我国家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理论建设,树立正确价值观
社会经济转型时期,现今的社会存在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价值取向,如果将这些作为家庭文化建设的主流,就会激化社会矛盾,背离家庭文化建设的初衷。故家庭文化建设不能一味崇洋,也不能一味恪守成规。家庭文化建设既要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仁义”“诚信”“孝悌”等元素,也要借鉴西方国家的“平等”“尊重”思想,更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家庭文化中,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要求尊敬长辈,传承传统美德,满足老年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以人为本,要求关爱子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不溺爱、不粗暴;以人为本,要求夫妻和睦,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彼此忠诚、互敬互爱;以人为本,要求邻里团结,邻里间互帮互助、和睦相处。
(二)发挥社区优势,丰富活动形式
每一个家庭都处于一定的社区,家庭离不开所在的社区,社区是由家庭组成的,社区的建设影响着每一个家庭,因此,家庭文化建设除了国家进行大力宣传外,更需要加强社区的建设来实现。7一方面,社区管理部门可以组织家庭文化活动,让每个家庭都参与进来,从活动中宣传良好的家庭文化。比如,举办“亲子文化节”“悦读书家庭”等多姿多彩的活动,将家庭文化融入娱乐中来。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社区通知栏张贴有关家庭文化方面的文章、社会新闻,营造家庭文化建设氛围。厦门市瑞景社区举办了“品格家庭教育”活动,通过开展家庭沙龙、父母课堂等形式来帮助社区家庭塑造,搭建家长与孩子沟通平台,有利于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
(三)把握舆论导向,发挥模范作用
千千万万个家庭家风好,社会风气才能好,家庭文化建设应注重模范带头作用。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家庭文化建设中,要注重舆论导向作用,弘扬正面事例,树立“勤俭之家”“廉洁之家”等家庭典型,树立“好媳妇”“好儿子”等个人典型,发掘身边的榜样,方可见贤思齐,反躬自省。厦门市组织了“最美家庭”评选活动,宣传敬老爱老、夫妻和睦、邻里互助、勤俭持家的先进典型,获奖的家庭联合发出“弘扬家庭美德,共建美丽厦门”倡议,号召全市家庭积极投身家庭美德实践,共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在社会上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帮助社会和个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社会成员自觉履行家庭责任、社会责任。
(四)加大物质投入,健全保障机制
家庭文化建设中应加大物质投入。十报告明确指出“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社区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乡村是文化建设的薄弱点,财政部门应加大社区文化建设和乡村文化建设的经费投入,为家庭文化建设提供物质保障;应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设施,为民众的文化活动提供相应的物质条件。家庭文化建设中还应建立物质激励机制,考虑不同的家庭类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对模范家庭给予精神鼓励的同时给予物质奖励;对有家庭养老需求的家庭给予住房政策倾斜。
四、结语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虽然家庭的结构在缩小,家庭的依赖性在弱化,但是家庭文化的建设不能忽视。家庭文化的缺失与异化,导致家庭矛盾凸显,影响家庭的稳定,也阻碍和谐社会进程。只有树立优秀的先进的家庭文化,切实落实家庭文化建设才能够指导人们朝着和谐社会迈进。
注释:
1.申小琴.家庭文化与和谐社区建设[J].经济师,2011(6):289.
2.陈旸.家庭的文化功能与和谐社会的构建论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2(4):43.
3.解丽霞.广东家庭文化建设的发展战略[J].岭南学刊,2012(2):121.4.此资料来源于《中国民政统计年鉴2014》.
5.刘静.三十岁的女人的婚外恋主题研究[J].运城学院学报,2010(3):14-15.
6.易银珍.和谐家庭文化建设的制度创新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2013(7):155.
7.高金花.社会转型我国和谐家庭的构建[D].太原:中北大学,2015.41.
参考文献:
[1]《中国民政统计年鉴2014》.
[2]刘静.三十岁的女人的婚外恋主题研究[J].运城学院报,2010(3).
[3]申小琴.家庭文化与和谐社区建设[J].经济师,2011(6).
[4]解丽霞.广东家庭文化建设的发展战略[J].岭南学刊,2012(2).
[5]陈旸.家庭的文化功能与和谐社会的构建论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2(4).
[6]易银珍.和谐家庭文化建设的制度创新研究[J].湘潭大学报,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