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护理实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家庭护理实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家庭护理实施

家庭护理实施范文1

饮食指导:指导老年人根据病情和自己的喜好选择合适的饮食。多吃营养、新鲜、易于消化的食物,要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不要吃隔夜饭菜和霉变的花生等,做到粗粮、荤菜、素菜搭配。应少吃多餐,不宜过饱,在睡前、起床后或二餐间可适当吃少许食物作为点心。运动指导:指导老年人根据自己的年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如公园散步、打太极拳、做广播操、爬楼梯代替坐电梯等。告知老年人在运动中出现头晕、胸闷等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有过中风史的老年人在锻炼时一定要有家人陪伴,确保老年人的安全。

睡眠指导:老年人常表现为难以入睡、容易惊醒、醒后不易再睡,清晨醒来过早,而白天昏昏沉沉的。指导老年人睡前应尽量不要想过多事情,避免喝茶或长时间看电视等。睡前可喝杯温牛奶,用热水洗脚等。指导老年人生活起居,顺应自然规律,春季晚卧早起,夏季晚卧早起,秋季早卧早起,冬季早卧晚起[3],达到防病治病、健康长寿的目的。安全指导:指导老年人变换时,动作要慢。上下楼梯要慢,手要扶好栏杆,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最好有家人陪同。宜选择拐杖椅子双用途的辅助用具。睡前避免大量饮水,以减少晚间上厕所的次数。一次洗澡时间不能过长,洗澡水不要过热。要及时更新一些陈旧的电器及燃气用具。告知老年人一些随时要用到的物品,应该摆放在容易拿到的地方,而不需要用凳子或梯子去拿物品。

家庭环境设施的干预:家庭设施要便于老年人活动,卧房、厨房及客厅不应有过多杂物,以免走路时绊倒。浴室地板要防滑及保持干燥,浴缸边加上扶手以保安全。夜间起床上厕所,室内一定要开灯照明。心理护理:由于老年人独立生活,缺乏子女的的关心和照顾,觉得寂寞和孤独,所以护理人员多与老年人交谈,了解老年人的心理与要求,和他们谈心交朋友,以达到相互了解的目的;告知老年人保持情绪稳定,凡事要想得开,不要计较小事。由于慢性病病程长、反复发作,总是怨天尤人,护理人员要鼓励老年人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预防疾病复发,延缓病情进展,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督促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告知老年人最好每年做一次健康检查,可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确定病情有无发展、加重、减轻,有利于指导以后的治疗。也可针对自身疾病重点进行检查。在平时也要注意一些可疑的疾病症状,这样就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疾病,以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延年益寿。

社区家庭护理方便了老年人,护理人员上门服务,使老年人在自己的家中接受治疗及护理,免除了路途颠簸的痛苦,受到了老年人的欢迎。家庭支持很重要,家庭支持越多,老年人对疾病的遵从行为越好,对待疾病的态度也越积极,因而疾病的控制越好。老年人在家中能吃到可口的饭菜,心情舒畅;能随时得到亲人的安慰,后顾之忧少;能在熟悉家庭的温馨环境里治疗,保持原来的生活秩序不变;能和家属保持良好的沟通,随时和亲人交谈,享受天伦之乐。由于老年人记忆力减退,时常将发病的时间、症状记不准、说不清,如将腹痛说成胸痛等。根据老年人主诉不准确的特点,在护理上要注意分析主诉的可靠性,细心观察其症状。根据老年人患病症状不典型的特点,对任何较轻的症状都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否则就容易将小病发展成大病,将新病当做老病,延误治疗[4]。老年人一般比较固执,不愿改变多年形成的生活习惯,如饮食、睡眠习惯等,只要这些习惯无碍于健康,一般顺从,不强行改变,使其得到尊重感和舒适感[5]。根据老年人文化程度的不同,一定要反复的向老年人及家属讲解服药及遵医嘱按时服药的重要性,详细介绍药物的治疗作用,告知用药期间的各项注意事项,熟悉各种药物的使用方法。如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者不可吞服,控释片、缓释片及肠溶片不宜掰碎后服用。

家庭护理实施范文2

【摘要】目的:探索新生儿黄疸蓝光疗法的最佳护理方式,分析以患者及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效果。方法:选择住院的60例蓝光疗法患儿按首次住院的时间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单号为观察组,双号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实施一般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以患者和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缩短,且不良反应大减少。结论:以患者及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提高了医疗,降低了医疗成本并减少了法律纠纷,对探讨新型的、现代化的护理方式是一种有益尝试。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 以患者及家庭为中心的护理(Patient and Family Centered Care) 蓝光疗法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大类。新生儿对胆红素的代谢能力仅为成人的1%~2%,易出现黄疸,若不及时治疗,其高胆红素血症可造成新生儿的神经损伤。光疗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一种简便、疗效好、见效快的方法。为探讨蓝光疗法时新的护理模式,2011年1月至6月,我院在对蓝光疗法患儿实施常规的护理的同时,选取了30例患儿给予以患者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收到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黄疸患儿。诊断标准:出生后24 h内出现黄疸,黄疸过重,持续日久,足月儿黄疸持续>2周,早产儿>4周;足月儿血清胆红素>205.2μmol/L,早产儿血清胆红素>256.3 μmol/L或每日上升超过85 μmol/L,黄疸退而复现;血清结合胆红素>26 μmol/L。60例患儿均符合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诊断标准,其中男28例,女32例;日龄2~28 d;血清胆红素150~225 μmol/L 36例,226~340 μmol/L 24例;其中溶血性38例,母乳性22例。按首次住院的时间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单号为观察组(N=30),双号为对照组(N-30),两组患儿情况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实施一般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以患者及家庭为中心的护理。

1.2.2 一般护理方法:① 准备用物:蓝光箱。护眼罩。尿布。记录单。②在蓝光箱内水盘中加入清水,接通电源。病室内洁净、通风良好,配备中央空调,保持室温24℃~26℃,湿度55%~65%.光疗箱清洁、完好,调试箱温30℃~32℃,(一般根据患儿体重调节)并以软棉布覆盖、固定于箱内准备放置新生儿头部的一侧,防止新生儿活动后撞伤前囟及耳、面部。蓝光床另外。③测患者生命体征一次,观察记录黄疸程度。(包括黄疸部位及胆红素值)戴护眼罩,系好尿不湿,至于蓝光床中。④ 每两小时测生命体征1次。根据胆红数值决定总疗程(根据医嘱)。⑤结束后测体重,沐浴,检察皮肤有无破损及眼部感染情况,记录灯管照射时间。⑥保证足够静脉补液量。⑦若单面光照,每4小时改变1次;双面光照可以不翻身,但要注意骨突处皮肤受压情况,并给以积极处理。⑧要正确记录蓝光灯使用时间,一般300个小时需要更换新灯管。使用中要注意灯管及反射罩的清洁度。有灰尘遮挡会降低照射效果。⑨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向医生汇报。

1.2.3 以患者及家庭为中心的护理:①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以患者及家庭为中心的护理。②设立患儿及家属同住的家庭式病房,设置合理的病房结构,营造安全温馨的病房氛围,提供便利服务设施。③对所有医护人员进行以患者和家庭为中心护理的培训,保证以患者和家庭为中心的护理观念深入到护理实践的各个方面。④搭建医护人员和患儿家属充分沟通和使用医疗信息的平台。通过口头宣读、约谈、随谈、发放小册子、光盘、建议簿、网络等诸多形式一方面让患儿家属充分了解患儿医疗信息,消除紧张、恐惧等心理,积极的参与并愉快地配合治疗,另一方面也让医护人员充分关注患儿家长的需求,关注患儿因生病住院引起的行为和情感反应,满足家长的支持需求,关注及满足家长信息的需求。⑤让患儿家属参与制定护理方案。⑥实行主治医生查房,家庭成员在场的规章制度。⑦让患儿家属协助护理,如针对新生儿刚出生不久处与父母相互认同情感连结阶段而光疗使亲间情感连结中断会影响新生儿心理社会发展需要护士便鼓励新生儿父母新生儿烦躁或哭闹时以轻柔语调与之讲话,并通过对新生儿头部、背部或部皮肤抚触避免“皮肤饥饿”现象使新生儿安静达到心理上满足与舒适。⑧与患儿家属一起制订出院计划:告诉患者家属日常活动的范围与程序;复诊的时间及需要就医的症状和体征; ⑥患儿出院后通过上门访视、电话咨询热线等平台延伸到患儿家庭。

2 结果

所有患儿采用温箱加单面蓝光治疗48-72 h,住院时间2-5d。6例血胆红素值在照射24 h后恢复至正常范围,20例照射48h恢复至正常范围,其余72h后恢复正常范围。

3 讨论

始于上世纪60年代以患者及家庭为中心的护理(Patient and Family Centered Care)模式近年来在国际护理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开展“以患者及家庭为心的护理(PFCC)将成为“儿童护理的方向”。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开展以患者及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显著作用:

3.1 PFCC效果显著上升。观察组的30例患儿光疗48小时后,血清胆红素值为162.24±24.76,明显好于对照组的190.48±28.75。

3.2 PFCC患儿副作用现象明显减少,护理问题发生率大幅降低。观察组皮疹2例,发热6例,腹泻1例,而对照组皮疹5例,发热6例,腹泻4例。护理问题发生率观察组为10%,对照组为30%。

3.3 PFCC极大地提升了患者家庭人员的满意度。本次实践的60例患儿家庭问卷的调查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满意率为98%,对照组的满意率91%,观察组高出了7个百分点。

3.4 PFCC有助于改善临床护理的决策。患儿家属全程参与到护理方案的制定、护理措施的落实、出院计划的制定等过程中,极大的加强了临床护理决策的有效性和可执行性。

3.5 PFCC能够增进医护人员对患儿家庭力量的认识,了解患儿家庭的需求。通过这次实践研究,我们充分地认识到了“照护者不知道所有正确答案,患儿父母不知道所有正确问题”这句护理学名言的真正含义。

3.4 PFCC能较大提高医疗护理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医疗成本,缩短住院时间。本次实验的六十例患儿对比研究结果表明,PFCC模式的运用节约了科室15%左右的护理成本,降低了患者家庭10%左右的医疗成本。

3.5 PFCC在改善医患关系的同时极大的减少了医患纠纷。在本次实验中,观察组的30名患儿家庭与医院关系良好,无一医疗纠纷。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PFCC)模式的终极目标是“建立患者、家庭及医护人员之间的协作关系,获得最好的结局,增加医疗护理质量和安全”,其核心理念是“尊重患者及家庭,传送健康信息,尊重患者选择权,强调患者、家庭及照顾者之间的协作,给予力量及支持,有弹性、授权”。在完善这种新型的、现代化的护理模式道路上我们还将继续探索实践。

参考文献

[1] 陈荣华,徐建星,邓崇德.儿科护理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4:97-99。

[2] 彭文涛 建立家庭护理服务中心[J].医院管理论坛,1989,3.

[3] 沈宁,何萍萍,楼建华.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现状调查[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17,042.

[4] 王伟,苑记清.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的儿科健康教育现状[J].天津护理,2006,03,043.

[5] Cheryl L.Hoying Linda Workman Susan Allen,郑显兰,张玉侠.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的探讨及安全管理[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09,4,(6):481

家庭护理实施范文3

关键词:“互联网+”;家庭护理管理;社区老年慢性病

在老龄化程度逐渐加重的背景下,老年慢性病发生率显著增长,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相关研究表示,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数量较多,约为2.49亿人,其中不同程度慢性病的患者较多,近1.8亿人[1]。目前,多项研究表明,通过对患者实施有效护理可以改善治疗及预后,其中家庭护理发挥了显著优势,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同时,我国继续发展护理,在护理的基础上落实科学管理方案,提出发展新的护理领域,将相关护理服务延伸到社区、家庭,进而帮助患者更多享受优质护理服务。研究显示,传统延续护理模式单一,在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等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难以满足患者需求[2]。“互联网+”家庭护理管理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护理模式,满足了患者个性化、多层次的健康需求。因此,在护理社区健康管理老年慢性病患者时,应该重点提高患者对慢性病的意识,采用科学的管理模式,改变他们的生活行为[3]。

1.社区老年慢性病管理背景及不足

慢性病问题逐渐显现,护理行业人力、财力等资源的缺乏已成为卫生领域的主要矛盾。相关研究显示[4],传统医疗卫生服务模式(以医院和疾病为中心)一直难以满足患者长期和持续的护理需求。中国产业调研网的护理研究发展前景调查报告认为,在许多城市,由于护理人员基本没有专门培训和专业知识,水平参差不齐,造成工作中各种各样的问题,严重阻碍了社区老年慢性病管理工作的发展。

2.“互联网+”的意义

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即为“互联网+”,通过优化整合配置,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将创新成果整合,充分利用现有社会资源,实现社会领域的有效发展。“互联网+”的长期发展使企业创新前景持久[5]。在此背景下,护理人员可以充分发挥其优势,结合互联网平台、网络通信技术,灵活掌握并利用物联网高黏性及影响力,克服困难,更好地服务社会。在中国“互联网+”的推动下,各行业都有了移动支付、媒体教育、电子商务等新功能。互联网技术是21世纪的一种新态度,代表了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通过传统产业与网络技术的紧密结合,是中国乃至世界的一个重大科研项目,在未来的发展中保持前进的宏伟姿态。目前,“互联网+”在医疗服务领域中的应用价值逐渐显现,且应用更加广泛。然而,“互联网+”家庭护理管理的定义尚未得到统一。以互联网思维和技术辅助家庭护理,将其应用至家庭护理中,可以更好地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实现“互联网+”和家庭护理的有机结合[6]。

3.家庭护理管理工作中“互联网+”的应用问题

3.1认识不足

受传统护理管理理念的影响,社区护理管理工作中存在一种惯性思维,对“互联网+”的技术意义持抵制和怀疑态度,甚至认为智能服务不能达到手工服务的舒适水平,不能接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和效率。

3.2社区老年慢性病管理并不开放

互联网发展背景下,决定了社区管理要对外敞开大门,形成良好管理模式,才能提升慢性病管理效果,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相关研究显示,有些社区老年慢性病管理并不开放,相关管理体系不完善,不能利用新技术进行创新,效率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互联网+”家庭护理管理模式发展。

3.3技术支持不足

虽然互联网技术在中国被广泛应用,但在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应用“互联网+”家庭护理管理模式过程中,技术方面费用较高,使护理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遇到障碍。

4.“互联网+”家庭护理管理模式

在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中的价值由于免疫功能、生理功能下降,老年人出现代谢失衡、多器官和组织功能下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慢性疾病高发。研究显示[6],老年人的慢性疾病病情容易反复,难以治愈,导致患者长期出现疾病及相关并发症,消极对待疾病,影响机体健康。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疾病是社区老年人常见的疾病,难以完全治愈,会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在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管理过程中,有必要重视日常维护,为其提供高质量医疗保健。然而,社区中一些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对自身疾病的认识不足,不利于管理的顺利开展。在社区内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可结合老年慢性病患者的体检结果进行详细说明,强调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的事项,解释疾病知识和治疗方法,包括饮食、体重控制、工作和休息安排、锻炼等[7]。在“互联网+”家庭护理管理模式下,由社区医院的医务人员参与,成立家庭护理团队,开展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应用网络信息技术,加强社区护理人员与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系,促进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使患者能够继续获得高质量的健康管理服务。利用互联网平台,可以在线实时了解患者的病情,为患者提供在线咨询服务,提高患者的自我健康管理能力、疾病认识程度,进而实现更好的健康管理效果[8]。在此基础上,建立“互联网+健康管理”服务平台,一方面可以打破空间边界,克服时间障碍;另一方面,可以实现患者、医生和医院的有效交流,并通过互联网及时更新和交流数据。在大数据分析的指导下,医生可以更好地为患者提供诊断、治疗、护理等服务。

5.“互联网+”家庭护理管理模式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

5.1“互联网+”家庭护理管理发展趋势

“互联网+”家庭护理管理的应用可以向基层辐射高质量的护理资源。建立网络护理团队,帮助老年慢性病患者在社区和家庭环境中获得专业的护理服务,结合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实际状况,由具有丰富慢性病治疗经验的护士、心理顾问、医生、营养师共同参与,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护理需求[9]。未来,在“互联网+”的趋势下,“互联网+”慢性病管理模式的应用优势将无可替代。过去,传统的医疗服务无法满足现阶段护理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互联网和慢性病管理模式的形成打破了传统线下医疗的时空障碍,给健康管理服务带来了惊天动地的变化。确保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合理需求,准确地掌握患者的病情描述,并结合实际为其指导针对性的治疗及护理方案,提升患者满意度。因此,我们要在结合当前的国情、医疗环境的基础上,积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促进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的可持续发展[10]。

5.2“互联网+”模式的探索

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逐渐得到应用及推广,慢性病的管理正处于探索性阶段,管理的标准化医疗服务模式尚未建立,当前卫生管理过程中,相关技术、应用、产品开发等问题仍是亟待解决的重点。各种卫生管理服务机构积极应用“互联网+”模式,在各个方面做出了大量的努力和探索,成果显著。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社区医生APP用于绑定患者的个人信息,引导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掌握血糖仪和血压监测仪的使用方法,连接血糖仪和血压监测仪至社区医生APP。监测血压、血糖、心率等指标,随后将相关监测结果上传到互联网信息平台,促进护理方案的优化与改进[11]。

5.3“互联网+医养结合”

“互联网+医养结合”在社区老年人慢性病健康管理中逐步得到推广和应用,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网络模式。社区医院与当地医院合作构建“互联网+医养结合”模式,加强医院、社区、家庭之间的联系,共同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在“互联网+医养结合”的模式下,需要优化和整合所有资源,吸收更多的优秀人才。社区医院、地方医院、地方政府密切合作,建立老年慢性病综合管理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网络模式的价值,使社区中更多老年慢性病患者受益。在“互联网+”家庭护理管理模式下,社区医院可以与患者家属密切联系,使患者获得专业护理服务,有效提高患者健康管理水平,保持身心健康,对病情的稳定控制具有积极意义。

6.“互联网+”家庭护理管理模式应用的困境及解决办法

在社区老年人慢性病健康管理中,利用“互联网+”家庭护理管理模式,可以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方便的医疗服务。然而,在网络模式的推广应用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对于网络模式下的慢性病健康管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是不可或缺的工具,还需要各种类型的医疗服务应用程序(微信、QQ等)。然而,老年人很少能上网,不了解智能工具的使用情况(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也误解了网络医疗模式,接受度往往不高,而且难以积极参与管理,不利于护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同时,在慢性病健康管理的网络模式下,还存在着服务内容少、服务范围小等问题。在社区中,应加强慢性病健康管理网络模式的宣传,使患者全面了解网络医学模式。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帮助患者掌握微信、医疗服务APP的应用方法。护理人员需要积极寻求患者家属的协助与合作,指导网上咨询、网上药品购买、预约登记,进一步扩大网络模式的服务范围。

7.“互联网+”家庭护理管理模式创新系统设计原则

国务院提出,家庭护理产业作为新产业,应符合“互联网+”技术发展过程,充分发挥我国互联网的优势,促进互联网消费部门发展生产领域,加快提高护理系统技术创新、服务质量、创新能力,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优势和新动力。家庭护理行业应坚持改革创新的导向和市场需求,大力拓展互联网与护理系统技术融合的广度和深度,释放护理行业的潜力和力量,创建护理创新体系,促进护理模式转型升级。家庭护理行业应营造开放包容的发展环境,以互联网为生产生活要素,共享网络重要平台,最大限度优化护理系统资源配置,加快形成开放共享的新型经济社会经营模式;依托互联网带来的技术优势,坚持家庭护理系统设计的改革改造,指导护理模式和发展模式的改革,充分发挥在线护理平台远程运营的效率,创新提高网络化公共服务水平;建立“互联网+”先进思想,鼓励传统护理企业更新模式,积极利用互联网深度融合各种先进技术创新理论,进而更好地促进家庭护理系统创新,提高综合护理系统的支持力度;坚持安全有序的“互联网+家庭护理管理模式”,完善家庭护理系统的标准,严格遵守法律,建立和完善护理企业体系,建立科学有效的护理管理模式,加强护士的专业质量和安全意识,促进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和护理专业的有序发展,避免行业垄断;发展前瞻性布局,加强护理重点建设项目,将创新作为“互联网+”的突破点,带来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实现服务领域的跨时展。

8.“互联网+”家庭护理创新系统设计的未来发展

我国健康管理行业发展迅速,健康管理体检机构数量激增。与此同时,一些机构开始转型,加强学科基础设施,提高卫生服务质量,到目前为止已成功地建立了一些国家卫生管理机构或协会。互联网的新形式已经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互联网作为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使护理系统设计进一步完善。家庭护理的理念要延伸到全社会,使社会服务更加方便和普及,人人享受技术带来的优质服务。优化护理系统的资源配置,使线上线下的通信系统更加顺畅,达到最佳的服务状态,从而及时为人们提供服务。家庭护理应进一步开放和包容,优化服务环境,使家庭护理体系成为患者疾病控制的重要支撑。

结语

家庭护理实施范文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08)-6-0067-02

【关键词】家庭式 产科护理

家庭式产科护理就是营造家庭化的住院环境,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产前产时产后的护理、出院指导及健康访视。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特别注重家庭的和谐与健康,重视家庭成员是维护健康的重要参与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今产科服务发展趋势是以产妇及家庭为中心,实行一种人性化、个性化的家庭式的服务模式。

1 家庭式的产科护理

1.1 病房环境家庭化 医院应设有单人房间,每一间病房面积应在15平方米以上,房间整洁、明亮,各病房均应设有分别供孕产妇及家属休息的床,配置有彩电、冰箱、衣柜、茶几和卫生间。病房墙壁应有可爱的贴画或健康小知识等。为增加家庭气氛,床上用品改变了以往酌白色,而采用了温馨的淡红色或花色,与住院孕妇装形成一系列;并允许孕产妇带自己喜欢的照片和小摆设装饰房间,使房间变得自然、熟悉,充满亲情、温馨,缓解了孕产妇及家属的紧张情绪。允许家人24小时陪伴。

1.2 家庭式的入院接待和入院介绍 当孕妇及家属到达病区,接诊护士要热情迎接,合理安排床位;责任护士要热情接待病人,主动做自我介绍,主动介绍孕妇的主管医生,介绍病区环境和病区制度,引领孕妇及家属到病房,向她们实施入院的健康教育。

1.3 以家庭为中心的产前健康教育 产妇及家属共同参与产前的健康活动是产科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让产妇及家属尽早掌握有关育婴的技能,更好地接纳新生命的到来。正确指导胎动的自我监测,介绍产兆的表现:宫缩痛、见红、流血、流水等,同时做好解释和心理护理,消除不必要的紧张和担心。

1.4 以家庭为中心的分娩支持 当孕妇出现了临产的征兆,责任护士要向产妇及家属介绍医院分娩的管理流程,在分娩过程中会出现的不适症状和可能出现的一些特殊情况,使产妇及家属在心理上及生理上有所准备。开展家属陪伴分娩,产程进入活跃期后,由产妇的一位家属(如丈夫、母亲、婆婆、姐妹均可,最好是丈夫)进入单间分娩室陪伴产妇直至分娩,给产妇以安慰、鼓励等,以缓解产妇的紧张情绪,减少孤独感,使产妇感到亲情的温暖。丈夫在家庭式的产房环境中陪伴分娩,可使分娩过程更加顺利。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丈夫体验妻子的分娩过程,看到分娩的痛苦,理解女人的不容易,更加爱护和体贴妻子,妻子得到丈夫亲密无间的和体贴,这种生育的情感交流,促进夫妻感情。同时丈夫在产房内抱着宝宝,进行早期接触,增强做爸爸的责任感。

如须要行剖宫产结束分娩的产妇,责任护士应及时通知家属并宣教有关剖宫产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向产妇及家属做相应的解释和安慰,以减少他们的焦虑和担忧。

1.5 以家庭为中心的产后护理

1.5.1 饮食方面的护理 对剖宫产术后的产妇,应正确指导产妇及家属应给产妇进食流质、半流质、软食的时间和种类:对于平产后的产妇,应及早进食营养丰富的各类食品,以利产后机体的恢复,保证乳汁的分泌,提高纯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1.5.2 卫生和其他知识宣教 介绍口腔和皮肤的清洁、卫生巾的更换、排尿、排便的重要性,会阴切口的护理、和活动度等。注意休息,进行有规律、不过度的锻炼,保持身心愉快。

1.5.3 母乳喂养知识的宣教 首先要树立产妇及家属母乳喂养的信心,宣教母乳喂养的优点和喂奶的正确姿势,正确指导产妇做到早吸吮、早接触、按需哺乳和有效吸吮。

1.5.4 新生儿的护理要点及常见问题的处理 正确指导产妇及家属学会观察新生儿的哭声、尿布的更换、大小便的观察、脐带的护理、婴儿沐浴、预防接种、婴儿抚触、黄疸的观察等等,使婴儿得到真正的健康。

1.6 以家庭为中心的出院指导和健康访视 在出院的前一天,通知产妇及家属,以便作好相应的准备。正确指导产妇出院后注意休息,保持心情愉快;指导家属保证产妇均衡的饮食调理,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为主的汤类食物,保证和促进乳汁的分泌和机体的康复;加强母乳喂养的指导,鼓励坚持母乳喂养4-6个月,告知母乳喂养的支持组织和预防接种的去处;进行

产后性生活和计划生育的指导;告知产后检查时间及重要性,提科二十四小时热线电话,以便联系咨询。

2 讨论

2.1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已经成为当前产科护理的热点 产科护理人员必须掌握和真正树立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使每一位产妇、婴儿及家属都能得到最佳的、具有人性化的优质服务,实现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

2.2 温馨和谐的住院环境是实施家庭式护理的重要条件 产妇及家属从入院开始就有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一样的住院环境,有自己的家人陪伴在身边,加上有一批亲切的、姐妹一般的医务人员为自己服务,医患之间能相互信任,轻松自然地沟通和交流,仿佛置身于家中完成分娩的过程,大大减轻产妇及家属的紧张情绪,从而积极主动地配合医院的治疗和护理,完成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

2.3 家庭的支持是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积极、有效的家庭支持是帮助产妇顺利度过产程,并在整个住院过程中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的重要因素之一。体化护理的水平,促进个人及家庭的健康,真正实现母婴健康的目标。

家庭护理实施范文5

一、皮肤护理

1.在婴儿患湿疹后,将婴儿的手指甲剪短,或用纱布将患儿两手包住或给其戴手套。尽量避免患儿用手去搔抓。

2.患儿避免穿化纤内衣,宜选用质地柔软、干净的纯棉类衣服、尿布,衣裤潮湿后要及时更换。因湿疹好发生在面颊部,最好穿没有领子的衣服,不要围围巾。内衣、枕巾要每天更换,洗衣盆要专用,衣服洗完后用开水烫一下或在阳光下曝晒几小时。

3.婴儿衣着要宽松,穿盖不要太多,皮损部位避免阳光直射。炎热的夏天要根据气温和出汗情况及时增减衣物,以免婴儿发热、出汗而加重病情。

4.婴儿患湿疹后,患处只能用消毒棉花蘸些消毒过的石蜡油、花生油等油类滋润和清洗。给患儿洗澡要适度,夏季可每天洗,冬季可每周洗1~2次,若洗澡过勤,会使皮肤更加干燥,加重瘙痒感;洗澡太少,皮肤不能保持清洁,容易因搔抓引起感染。水温应与孩子的体温接近,不能过热或过冷,应尽量选用专为婴幼儿生产的中性无刺激的沐浴露,洗后最好涂搽药水或润肤露等防止皮肤干燥。

5.婴儿湿疹是婴儿的常见病、多发病,且易反复,因此用药应注意选择。急性期可在局部用药,如用1%~4%硼酸水洗和湿敷,用40%氯霉素氧化锌油外涂。痂皮可用熟香油涂抹,每天2~3次,待香油浸透痂皮并且痂皮四周翘起脱离皮肤时,用消毒棉签蘸灭菌生理盐水将痂皮轻轻擦洗掉,切忌将痂皮强行剥下。用药应选择浓度低、效果高、副作用小的药,激素类和非激素类药应交替使用。

涂药膏时,只需薄薄地盖过患处,不过有的父母因为担心类胆固醇有副作用,在孩子的患处涂药的成分太少,以致效果不理想,这样会拖延病情。其实,新一代的类胆固醇药膏副作用比以前小得多。在患病期间禁止免疫接种。

二、饮食护理

1.如对牛奶过敏,可把牛奶多煮开几次,改变其蛋白结构,减少致敏因素,在牛奶内少加糖,或改吃其他代乳品,如豆奶粉。待湿疹症状减轻后再恢复饮食,或适当增加辅食,减少牛奶量。

2.如对某些食物过敏,可开始吃少量,再慢慢加量,使小儿逐渐适应。吃鸡蛋时,试着单吃蛋黄,不吃蛋白,必要时可选用植物蛋白食物。

3.母乳喂养的婴儿,母亲也应避免吃有刺激性的食物和过敏性食物。

三、环境、睡眠要求

1.室内温度不宜过高,否则会使湿疹痒感加重。生活环境中要最大限度地减少过敏原,以降低刺激引起过敏反应。家中不养宠物,如鸡、猫、狗等。室内要通风,不要在室内吸烟,室内不要放地毯,打扫卫生最好是湿扫,避免扬尘,或用吸尘器处理家里尘多的地方,如窗帘、框架等物品上。

2.保持宝宝大便通畅,睡眠充足,睡觉前为宝宝进行节奏性肢体运动20分钟左右,既可增加抗敏能力,又有利于胃肠功能和提高宝宝的睡眠质量。

四、心理护理

家庭护理实施范文6

【关键词】 家庭为中心;儿科护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linical effect of family-centered pediatric high quality nursing model. Methods A total of 120 children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6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pediatric nursing model,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family-centered pediatric nursing model. Comparisons were made on nursing error rate and satisfaction degre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much lower nursing error rat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much lower nursing satisfaction degre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Implement of family-centered pediatric high quality nursing model can effectively reduce nursing error rate and improve service quality and satisfication degree in pediatric nursing. It is worthy of promotion. 

【Key words】 Family-centered; Pediatric nursing; 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Application effect 

本文选取本院收治的120例患者,分别采用常规儿科护理模式和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模式,对两种护理方式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3~9月本院收治的儿科患儿120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60例。对照组中男32例, 女28例;年龄2个月~8岁, 平均年龄(1.5±3.1) 岁;病程1~4周, 平均病程(1.3±2.3) 周。观察组中男21例, 女39例;年龄1个月~10岁, 平均年龄(2.2±2.1) 岁;病程3 d~4周, 平均病程(1.1±1.8) 周。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儿科护理模式, 观察组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模式, 具体包括:①入院评估:在患儿入院时, 护理人员应按照护理要求, 对患儿进行全面评估, 如生命体征、皮肤、过敏史、既往史、患儿大小便等情况。全面了解患儿的护理问题, 并对存在的问题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对患儿家庭单元中的每一名成员进行宣教, 让其充分了解护理问题, 配合护理人员对患儿的护理, 及时满足患儿及家属的需要, 这是成功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模式的第一步[1]。②健康宣教:儿科患儿人群比较特殊, 每例患儿的治疗途径各不相同。因此, 护理人员要根据每例患儿的情况, 定位好护理人群, 通过各级护士的配合, 深入每个家庭单元以家庭为中心实施护理, 其中包括健康教育、护理计划、护理诊断、护理措施、护理效果评价, 通过这些护理步骤为患儿制定合理有效的护理途径。家庭健康教育可以在患儿入院前和入院2~3 d后进行较为合理有效, 给患儿家庭单元发放宣传手册, 根据患儿病情定期宣教。还可以通过科室健康宣教专栏、疾病护理小常识、家庭疾病护理等进行宣教, 建议患儿家属在家庭单元中组成家庭急救包, 便于对患儿紧急情况进行处理。③护理措施:针对每例患儿存在的护理问题和提出的护理诊断, 为患儿进行相应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在执行护理操作的过程中, 注意实行人性化护理, 尽量满足患儿及家属的要求, 安抚患儿的情绪。进行侵入性操作时, 要做到动作敏捷、准确, 减少失误率, 以免引起患儿的疼痛。同时多与患儿及家属沟通, 拉近护患关系, 使护理工作顺利有效的进行。④护理效果评价:实行护理措施后, 护理人员要及时根据患儿家属反映的情况, 持续改进护理措施, 多观察、思考, 直到患儿痊愈出院。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 加强与患儿沟通, 加强健康教育, 不断地丰富患儿家属的护理常识, 能够掌握简单的护理措施, 满足家庭护理的需要, 使护理工作更好的深入家庭单元, 服务每个家庭[2]。 1. 3 评价指标 患儿入院期间, 准确记录患儿出现的护理不良事件。护理差错率通过患儿住院期间的跌倒或坠床、用药错误的例数反映。患者调查满意度以评分方式评价:7~10分为满意, 4~6分为一般, ≤3分为不满意, 满意度=(满意+一般)/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儿护理差错率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差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儿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在儿科护理中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 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 使患儿与医护人员之间的距离更进一步。护理人员从传统的以患者为中心, 转变为将整个患者家庭单元视为护理对象, 使护理人员与患儿及家属的沟通变得更容易。患者更加信任护理人员, 减少了护理差错, 有效地预防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护患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融洽[3]。儿科护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护理人员不仅要拥有比成人科室更精湛的技能, 还要提升自身素质, 为患儿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而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符合这一要求。通过实施这一措施, 护理人员更有信心为患儿精心护理, 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本研究中, 观察组的护理差错率为3.33%, 对照组为26.67%;观察组的患儿满意度为98.33%, 对照组为88.33%。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后, 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护患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同时提高了患儿对护理工作及护理服务的认可度。 

综上所述, 在儿科实行以家庭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模式, 在临床护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与传统的常规护理相比, 为儿科患儿带来了更好的护理服务, 营造了良好的医疗氛围, 促进了患儿早日康复, 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刘学英, 胡歌.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的效果观察.现代临床护理, 2010, 9(8):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