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启蒙教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少儿启蒙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少儿启蒙教学

少儿启蒙教学范文1

【关键词】少儿;中提琴;启蒙教育;原则;改进

随着教育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对于少儿教育的思维也在逐渐转变,家长和教师更加注重少儿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对于表现出良好音乐素养和音乐天赋的少儿,更要注重对其音乐的启蒙教育。当前,西洋乐器受到了少儿的广泛欢迎,社会对于钢琴、小提琴、大提琴等演奏乐器都有良好的启蒙教育机制,但是涉及中提琴的启蒙教育却较少,下面笔者将详细分析少儿中提起启蒙教育中要注意的问题。

一、中提琴启蒙教育的概念

中提琴发展至今已经有300年的历史,在最初的阶段中提琴是一种独立的乐器,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音乐的发展,中提琴逐渐成为一种辅质的乐器,但由于中提琴仍具有独特的音乐特性,所以中提琴教育还是逐渐受到人们的重新关注。相对于小提琴而言,中提琴体积较大,操作难度较大,因而少儿演奏具有一定的难度,在少儿时期音乐启蒙教学中,通常会采用形体较小的小提琴取代。这种音乐启蒙教育模式忽视了中提琴的重要性,同时也影响了中提琴演奏人才的培养。因此,重新树立中提琴启蒙教育的地位是当前在少儿启蒙教育中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二、少儿中提琴启蒙教育原则

(一)启蒙教育的早期性

对于音乐教育而言,少儿接触的时间越早,就越有可以塑造的空间。日本少儿音乐启蒙教育家曾指出,少儿只要具备了母语能力,同样也就具备了学习音乐的才能。因此,音乐启蒙教育要把握早期性,尽早让学生接触到中提琴乐器,从而培养其对于乐器的操作能力。此外,要改变小提琴取代中提琴教育的方式,加强对于少儿中提琴基本功的培养。

(二)启蒙教育的准确性

少儿启蒙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从小培养其良好的音乐习惯,才能提高少儿的综合音乐素养,少儿在刚接触中提琴时,是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上的,在启蒙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素养决定了少儿的音乐水平。因此,在中提琴启蒙教育的过程中要做到以下两点:一要提高教学方法的正确性,指导学生采取正确的演奏姿势,尤其是少儿持弓姿势,并保持少儿身体的放松性;二是教师要加强对少儿学习者的督导作用,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为其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启蒙教育的科学性

中提琴是一个演奏较为复杂的乐器,同时对于每一个阶段的学习内容要求较为严格,只有在特定的阶段进行基础训练,才能够强化中提琴的学习技巧,提高少儿启蒙教育的作用。因此,在少儿中提琴启蒙教育中要理解学习的关键问题,例如在启蒙教学中,要重点突出持弓演奏的手部动作技巧,通过反复练习纠正少儿的不正确姿势,提高中提琴启蒙教育的科学性。

(四)启蒙教育的系统化

启蒙教育需要建立系统化的教育模式,这样才能提高音乐启蒙教育的有效性,中提琴启蒙教学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系统化的教育模式,按照科学规范的教学方法进行乐器学习,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在少儿中提琴启蒙教育中要根据少儿的特点,因材施教,重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启蒙教师要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要准确把握作品的演奏风格,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明确少儿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

三、少儿中提琴启蒙教育的改进

中提琴教育是一项基本的乐器教育,对于提高少儿的音乐素养有很大的帮助。当前在我国的少儿中提琴启蒙教育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从而影响了中提琴启蒙教育的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的中提琴人才培养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下面笔者有针对性地提出几点改进建议:

(一)教师要提高教学素质

首先教师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提琴教育是一件乐趣十足的事情,因此教师要活跃课堂气氛,为少儿营造舒适的学习氛围,同时要加强和少儿的沟通,消除少儿对于中提琴学习的畏惧感,提高学习的效率。此外,教师要提高其中提琴教学的理论水平,教师的音乐素质和乐器演奏水平直接决定了少儿的音乐水平,因此教师要提高中提琴基本功的准确性,并通过基本功的训练,提高少儿的演奏技巧。

(二)重视中提琴启蒙教育

中提琴是一种重要的西方古典乐器,也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乐器,在乐队的演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的中提琴少儿启蒙教育中,往往会把中提琴教育和其他乐器教育相混合,甚至出现了轻视中提琴启蒙教育的现象。因此,有关教育部门要重视中提琴教育在音乐启蒙教育中的重要性,加强对于中提琴启蒙教育的重视程度,突破人们对于中提琴认知狭隘的局面,提高中提琴教学的普及度,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西方古典音乐的启蒙教育中。

(三)编著优秀的教材

优秀的教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少儿的学习热情,因此相关的中提琴专家应当结合其演奏状况编写有利于教学的教材和课本,同时加强对于中提琴的研究和改进,适当减少中提琴的体积,增加中提琴的可操作性。此外,中提琴教材要侧重于对基础演奏动作的研究,提高中提琴动作教学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四、结语

中提琴启蒙教育可以提高少儿的音乐素养,同时也可为我国的中提琴行业提供人才,但是当前的中提琴启蒙教育中,存在着对小提琴的严重依赖,从而影响了中提琴的教育效果。因此,要着力解决中提琴启蒙教材缺乏、学生数量稀少的现象,并深刻认识启蒙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改进策略。

参考文献:

[1]柯曦.浅议中提琴初极启蒙教育[J].教育探索,2011(32).

[2]陈燕.音乐艺术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4).

[3]雷霞.谈少儿音乐艺术启蒙教育[J].儿童美育,2009(29).

[4]桂平.我国社会音乐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大众文艺,2011(16).

少儿启蒙教学范文2

1科学启蒙教育资源分析

科学教育的资源很广泛,上至宇宙星空、风雨雷电,下至花鸟虫鱼,人类社会以及人们在与自然和谐相处表现的理智和应变等,可以是所见所闻,还可以是吃、穿、住、用、行等,应遵循科学性、趣味性、生活性、践行性等几大原则,在实际现实生活中选取典型的有代表性能够贴近孩子的内容来开展科学启蒙活动。根据一般分类我们可以大致分为学校教育资源、家庭教育资源、社会教育资源等。

1.1学校教育资源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对于科学启蒙教育来说我们所称学校教育资源,特指学前幼儿(幼稚)园、中小学办学必不可少的人财物等资源。人力资源是指教职员工、学生群体、组织;财力资源是指各项经费;物力资源指财力的物质化,包括周边环境和可运用的物化条件,如学校的小山、池塘、科技场馆等。学校教育资源具有多样性、动态性和相对有限性等特点。

1.2家庭教育资源家庭教育资源是泛指可为孩子家庭生活、邻里游戏、自助教习的物质类、精神性各种资源。现代家庭不乏先进的教育理念、深厚的文化内涵、舒适的可供儿童实践的环境,对儿童科学启蒙来说都是宝贵教育资源。可以分为主观性和客观性2个方面:主观性家庭教育资源是指家庭文化、家长学识及早教意识、家教经验与教训、家长的职业特长、业余爱好等等;客观性家庭教育资源是指家庭经济、信息条件、生活设施,相关的有教育意义的物品、器具以及的职业场所等等。家庭教育资源具有开放性、丰富性、随机性、整合性等特点。

1.3社会教育资源社会教育资源,广义上泛指一切影响于孩子身心发展的社会生活的全部有机构成;狭义上则指学校、家庭之外的一切文化教育设施及相应的人、财、物、自然环境与社会组织等资源。包括图书馆、纪念馆、博物馆、科技馆、展览馆、艺术馆、体育馆、运动场等场馆,戏院、电影院、陈列室、书店、音乐厅等设施,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报刊、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普教育基地、科研院所、实验室、科技专家等科教文卫体社会教育资源;青少年宫、文化宫、社会实践基地、社区各类设施等工(会)青(年团)妇(联)社(区)系统社会教育资源;科技协会、“关工委”等社会教育资源。具有广泛性、开放性、灵活性、公益性等特点。

2优化资源配置践行科学启蒙教育

各种资源的综合利用,使得科学启蒙教育异彩纷呈,资源利用需要一定的机制保证。学校要形成完整的资源开发利用机制,高效开发利用科学启蒙教育资源。其一,在国家、地方和校本教材的建设中,按照“就近选择,注重体验”原则,有机地融合家庭和社会资源,形成教育特色;其二,研究家庭、社会资源各自特点,积极主动引导带动家长、社区有效开展科学启蒙;其三,发邀请函倡议书、颁导师证辅导员制、教育基地挂牌等,激励倡导家庭、社会科学教育活动长期有效运行,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多方位稳定、发展的合作关系。家庭及社会有关方面也要从国家利益的高度出发,建立和完善资源开发利用机制,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杠杆机制”、科学管理“互动机制”,实施活动“安全机制”,评价“激励机制”,促进家庭及社会有关方面高效开发利用资源。形成三方互动、沟通机制,创建科学启蒙教育工程,三方拧成一股绳,使科学启蒙教育资源更丰富、达到最优化。

2.1立足学校教育主阵地,立体开发利用学校教育资源校园从来都是教育的主阵地,在科学启蒙教育中也是应有之义,我国应该充分认识到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和层次性,重视中小学科学教育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战略地位,树立科学教育从源头抓起的战略思想。从考试评价体系、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配置以及政策法规上赋予中小学科学教育充分的重视,确保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基础地位。学校应该从坚持科教兴国战略高度出发、担当百年树人、教书育人的责任,建设科技教育为主线的校园环境;充分发挥班级板报、壁画、宣传栏在科技教育中的文化氛围作用;必修课、选修课等课程教学中注重科技知识、技能的渗透,体现示范性;活动课、教育实践中注重科技能力的培养。善于设计科学教育活动过程;善于组编和运用科学启蒙教育教材;善于组织学生的兴趣志趣;善于及时吸取与处理来自教育对象的反馈信息,丰富科技启蒙教育教学系统。如在科技小著作教学过程中“明白什么是科技生活”、“深刻感受科技生活”、“淡化作文的难度,强化写作的吸引力”、“激发写作兴趣”。“每门功课都应该这样开始,使它能引起学生真正的爱好,做法是向他们证明,它是如何美好,有用、快意,是如何需要。”兴趣从来使教育事半功倍,我们应增强意识,真正让学生在学校打下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争相小发明。

2.2助力家庭教育社区科技大气候,充分挖掘家庭社会教育资源科学启蒙教育强调家校互动,重视家庭教育资源。革除科学启蒙教育内容广而不深的弊端,从立足实践的角度诠释科学,旨在对科学启蒙教育做清晰的界定,减少教学中的混乱与困惑,在校园资源观落伍的同时,家庭、社会资源观也面临挑战。应该走出思想误区,充分挖掘、利用各种资源,对孩子进行科学启蒙。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科学启蒙教育对于学校、家庭、社会任何一方面都不可能单独胜任,必须有机结合才能取得功效。应树立共同教育的大教育观,本着“立足校园,放眼社区”的思想,敞开教育之门实施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教育,密切家校联系,优化了科学启蒙教育同步化。将家长与幼儿的合作成果通过展示栏宣传壁一一展示,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自我、突出成就感与荣誉感,从而构建起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大教育模式。首先,开拓视野,着眼于科学启蒙教育所有领域,充分利用校园家庭、社会教育资源,丰富科学教育内涵及意义;其次,担当主角,教师作为家庭、社会科学启蒙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主导者及领航人,对指导协助资源立体化开发利用有不可替代的责任。走进社区深入研究、精心梳理丰富的科学启蒙教育资源,充分挖掘家庭社会教育资源,启动立体化开发利用措施,使之切合教育实际。

2.3加快教育资源整合,深度开发利用资源学校根据科学启蒙教育的实际需要,鼓励各科教师进行合作,针对同一教育主题,从多学科角度多维度解读。比如对于“运动”,物理老师侧重力与速度;生物老师侧重从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等的肌肉和骨骼运动机理;化学老师则可以从分子、原子的微观世界分析。多学科背景、各异的思维方式,协同合作进行启蒙将使受教育者与教育者相得益彰,拓展视野、变换视角、活跃思维。“请进来”——家庭、社会科学启蒙教育资源进校园;“走出去”——学校走出校园,依托社区、家庭全方位、宽领域开展科学启蒙。在家里,学生可充分利用生活用品、废旧品,物尽其用,添置必备工具,如放大镜、望远镜、磁铁、锤子、钳子等,在教师适当方式(网络、电话、家访等)的指导下,家长和孩子一起做“零起步、低成本、大智慧、促成长”的科学探究,开展“身边的”、“透明的”、“动手的”、“好玩的”、“探究的”科学实验,使科学教育渗透于家庭生活中,让儿童在生活中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在探究中培养科学素养,在操作中培养动手能力,同时体现“废物利用、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培养环保意识。在社区,则依托科技启蒙教育主题教育资源,组织儿童进行生动活泼的科学探究实验,如自制电铃、风车、望远镜、放大镜,制作标本等小发明创造;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科技实践活动,如走进大自然进行科技采风、观察天象、生物奇趣,举办科普讲座,开展科技小论文、科普小调查活动。

少儿启蒙教学范文3

【关键词】乒乓球 启蒙训练 技术动作

一、注重儿童的心理特点,培养乒乓兴趣

兴趣是启蒙学习的首要前提,学生一旦有了浓厚的兴趣,我们的教学就会感到轻松,学生才会全力以赴。少儿乒乓球启蒙训练的重要方面之一,是改变沿袭优秀运动队成人化训练的模式,应充分认识和了解训练对象的心理特点来安排训练方法。少儿的心理特点是多方面的,在乒乓球训练中,我们应抓住少儿具有兴趣广泛并易变的特点,在训练中随时更换训练内容,每项内容安排时间短的方法,延长他们的兴奋时间,由于内容更换的快,他们会对每一项内容都有新鲜感而不会感到枯燥乏味。另外,针对少儿好胜心强,不甘落后,上进心强这一心理特点,在儿童启蒙训练中,我们把训练称为“训练游戏”,把训练规则、动作要领称为“游戏规则”,如果违反“游戏规则”,则不允许参加。经过一段时间的“游戏”,很快就培养了自觉的兴趣,并逐步养成良好的好强竞争的心理意识。

二、体验成功快乐,巩固学习兴趣

学生有了一定的兴趣,我们就要加以巩固,要注意培养队员持续的、稳定的兴趣。随着我国乒乓启蒙训练的早期化,6—7岁的小孩开始学打乒乓已不足为其。这一阶段受身高、手臂力量的约束,儿童往往在标准球台上打球很难将球击上球台,即使能击上来,他们也只是靠小臂的挥动击球,而不用大臂和转腰发力,长期下来,错误动作就形成了,我们的训练就要走弯路。另外,一开始就在标准球台上练习,儿童对一般高球打的较好,如果是来球处于下降,球比网子或者台面低时,他们就不懂得怎样去打球,往往容易下网。根据这一情况,我们可采取两种方法:1.降低球台的高度,用低台训练,一般把球台由原来的74厘米高降到68厘米,解决了儿童身高偏矮的问题;2.对球拍进行“加工”,刚开始可以把直拍当作横拍用,或者把横拍的一面胶皮、海绵撕掉,只用一面,(这一做法主要是针对学打横拍的少儿)目的就是解决儿童手臂力量小,让他们养成良好的握拍习惯。通过以上两种方法,降低了击球的难度,儿童一开始就可以很顺利地将教师喂的球打上台,相对在标准球台上打球,他们会有一种成功感,由于击球容易上台,他们在训练过程中不断地享受成功的喜悦,不但培养了正确的技术动作,也强化巩固了他们的乒乓兴趣。

三、手法、步法同时练

当学生对乒乓运动产生了浓厚兴趣,并由开始的爱好转化为热爱时,我们就要在技术上加以强化训练,往往我们都是从手法开始教起,而忽视了步法训练。下肢步法的移动,将直接影响到上肢技术的发挥,降低击球质量。这种只重视手法,忽视步法的训练是不科学的,结果往往是学生一般站在球台中间,左来左打,右来右打,步子移动慢,直接影响了进攻,也就影响了比赛的发挥。我们的做法是强调手法、步法同时练,我们把乒乓球的几个单项技术结合在一起,编成一套结合技术的操。如:正手1/2台两点攻,左右结合,推挡侧身、推侧扑、台内攻、扣杀高球等,这套操作为我们每堂训练课的准备活动,也是每堂课的必练内容。

四、区别对待,扎实打牢启蒙基础

笔者认为,启蒙训练要扎实打好基础,不要过分追求少儿的运动成绩。当然,要真正做到“蒙以养正”这一严则,对训练对象就不能一视同仁,应该考虑到少儿之间的差异性,这样训练方法才会起到良好的效果。也就是说,在启蒙训练中要有区别对待:1.男女区别对待。男孩天性活泼,强调一个“严”字,女孩比较温顺,强调一个“诱”字。2.训练方法区别对待。对以掌握动作的要求“巩固”,而对掌握该动作不好的则注重“示范”。3.训练重点区别对待。首先要摸清每个少儿的身体素质,反应能力等基本情况,然后合理安排运动量和运动方式。在体能上,我认为少儿正处于发育期,故应以专项素质为主(其中柔韧性训练所占比例是较大的),全面身体训练为辅来安排训练。

五、循序渐进,增强对抗适宜能力

乒乓球属技能项目,是对抗性竞争,它是在矛盾中搏击,在较量中决定存亡。比赛中最基本的规律就是适应与反适应。每一个运动员都力争适应对方技战术和打法,而不让对方适应自己,而这种多样性变化光从理论上讲是无济于事的,只有在实践中领会,才能真正锻炼运动员的适应能力。虽然少儿阶段的训练主要是启蒙训练,但我们从这一步开始,在训练中着重锻炼运动员的意志品质,给他们灌输积极主动、快速凶狠的指导思想,结合每位队员的实际,给他们制定确实有效的目标。有人曾说过:“当学生达到他们的目标时,他们的动机和能力就会猛增。”因此在制订目标时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让他们一步步完成既定目标。为了让队员在比赛中适应对方,我们在平时训练中就注重了各种打法的培养和各种不同性能胶皮的训练,这样队员在比赛中就不怕各种打法和怪球手,适应能力明显增强。我们一直认为,全能这个字眼,对冠军来说是必备的素养。

少儿启蒙教学范文4

关键词:小学生 书法 启蒙教学

书法是我国的国粹。在华夏五千年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汉字的书写逐渐升华为一门艺术,这在世界各种文字的发展史上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汉字由点和线组合而成,具有高度抽象化的特质。而“点”是线的浓缩,“线”亦是点的延长,因而中国的书法艺术,又被称作线条的艺术。这简单而抽象的线条如何会有如此大的艺术魅力呢?毛笔的使用是首要因素。随着遣毫之时的提、按、顿、挫、疾、徐、迅、缓,产生出极尽变化的线条造型,分割出大小兼存的块面,营造出别有洞天的艺术世界。汉字的书写载体历经甲骨金石、简牍缣帛等多种变迁,韧性强、质柔软的安徽宣州纸最终成为理想的书写载体,笔墨挥洒其上,交融渗化、黑白浓淡之间情趣并出。

书法是文化的体现,但是学习书法,对于小学生来说难免有些枯燥。因此,兴趣便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内部动力。二千多年前的大教育家孔子曾精辟地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强调了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我国教育学家程颐提出,“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摘自《历史教育学》这就是说,浓厚的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迪其智力潜能并使之处于最活跃状态,浓厚的兴趣可激起强大的学习动力,使学生自强不息,努力学习。学生对所学科目或所从事的活动产生兴趣时,积极性就会高涨,效果也会很好。

笔者通过一些实践和摸索,归纳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儿童书法启蒙教学方法:

一、小学书法教学要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书体选择要灵活

怎样让孩子练好书法呢?中国书协会员、书法教育硕士研究生郭列平如是说:目前少儿学书法绝大部分从楷书入手。有的教者甚至对少儿写的字苛求到一笔一画几公分长几公分短。这显然不符合儿童天真烂漫的个性。对于这个现象,富有书法教育经验的郭列平的建议是:初学书法尤其是少儿学书不妨从隶书入手,效果可能会更好。隶书是理想的启蒙书体。由于隶书笔画比较简单,只要掌握几种基本笔画就可以习字了,不像楷书笔画那样程序复杂,需花大气力才能把握。同时,隶书笔法也较楷书宽松自由,隶书以神韵为主,这对于天性活泼的少年儿童来说,不仅易于接受和消化,而且还能增加学习书法的好奇心。加之,隶书点画允许有长短却不会损害字体结构,只要用笔能注意到挑划平稳,留意提按使转,便能初见成效,宜于初学者临摹。同时,写隶书与写楷书是同样的要领,少儿有了隶书的基础,再涉猎楷书、行书就显得轻松自如了。确实,初学者特别是少儿能够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基本掌握隶书的规律和书写特点,及时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提高,而不像学楷书那样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才能奏效,这样他们对学书容易产生兴趣,增强信心。加之隶书实用性强,很容易边学边用,本人对书法班多名少儿进行一些书法教育尝试,让部分少儿从楷书入手,另一部分少儿从隶书人手。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发现学习楷书的儿童尽管选择了较好的碑帖范本,但终因楷书结构过于严谨,而觉得楷书实在有难度,兴趣逐渐减少,进展较慢;而学隶书后的少儿,凭借幼稚的天性,兴趣较浓,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基本掌握隶书的基本笔法和规律,并能作一些简单的创作,很明显要比学楷书的进步快。实践出真知:隶书的启蒙功能由此可见一斑。对少儿来说,典雅秀逸的《曹全碑》与雄健稚拙的《张迁碑》等最宜作初学临习范本。

二、小学书法教学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执笔方法可变通

苏轼《论书》说“执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这句话道出了执笔的真谛。执笔本不复杂深奥,与使用筷子道理相似。使用筷子是为了把饭菜夹到嘴里,执笔是为了有利于写字。一桌人围在一起吃饭,“执筷”的方法不尽相同,但都夹得利落,自古以来也未见论“执筷”的专著,而论“执笔”却连篇累牍。如论执笔的手指数目,则有“大指中指夹管”、“大、二、三指搦管,四、五指不用”、“以四指齐排管上”、“五指齐力”之说。论执笔深浅,则有“撮管于指尖”、“置笔当指节弯处”之论。论执笔虚实,则有“执之欲紧”;“死指活腕”、“指实掌虚”之言。论布指疏密,则有“布指欲其疏”、“食指中指名指层累而下,指背圆密”之争。论执笔高下,则有“真书去笔头一寸二分,行草去笔头二寸一分”、“真一、行二、草三”、“真书去毫端二寸,行三寸,草四寸”之辩。古人执笔如此各呈其姿,当代书家执笔亦各尽其态:有深有浅,有紧有松,有高有低,何尝一律?所以我认为执笔的确“无定法”。幼儿的手指骨骼发育尚不全,而且他们的小肌肉运动能力差,不适合做一些精细的小动作。而传统的五指执笔法,对按、押、钩、格、抵提出了具体而精确的要求,对筷子尚抓不稳的孩子来说,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无易于让八个月的孩子学走路。笔者认为,对于儿童书写的握笔方法和姿势,不能刻意苛求,一切以自然为上。当然,说“执笔无定法”,并不是说想怎样执笔就怎样执笔。依我看,像运动员攥标枪那样执笔恐怕会影响笔的使转;如果像拿火炬那样,再虎口向下“作书”也不利于挥洒。我以为这“无定法”之中还应“有法”。既然造物赋予我们的是五指,还是五指都用上为好。执笔总要顺应生理机能,要舒适、自然、灵活、宽松,不要拘挛、生硬、板滞、僵化。这大约就是所谓“要使虚而宽”吧!

三、小学书法教学要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特点,教学手段要多样

1.半扶半放教运笔

对儿童来说,书写的最大难度是不会调控墨水,不会把握字形,不会中锋运笔。解决这些难点的最好办法,便是老师半扶半放进行教字。不会蘸墨水,教师给予示范、帮助。字形把握不准,教师可采用勾线、影摹等方法进行教学。至于中锋运笔,教师不仅要演示给学生看,而且在儿童运笔中,可手把手点拔其运笔方向,一般情况下儿童能较快地掌握行笔的中锋。在扶中,老师把着学生的手,让他知道何处用力,何处加疾,何如使转,何处停顿,并用肢体语言,使学生在有节奏的律动中,迅速领悟运笔之奥妙。在放中,教师大胆让学生自行运笔,任稚嫩的小手执一杆毛笔在宣纸上磕磕碰碰,蹒跚而行,笔过处,一道道深深浅浅、浓浓淡淡,虚虚实实的墨痕天趣自成。

2.游戏为主,技法淡化

游戏是儿童的主导活动。皮亚杰认为游戏是儿童认识新的复杂客体和事件的方法,是巩固和扩大概念,技能的方法是使思维和行动结合起来的方法。儿童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

把儿童的书法教学活动设计成游戏的方法,是儿童最乐于接受的教学模式。如边玩边讲边画的方式:画太阳(曲线训练)、画高楼(直线训线)、画小草(折线训练)、画雨点(提按训练)、画个小朋友在玩(线的组合训练)。让高难度的中锋线和复杂多变的线形在意象生动的描绘中得到训练,儿童不会觉得枯燥,而是越练越想练,线条越练越肯定,越练越扎实。

3.激趣为上,重视鼓励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你想让他不写都难,在儿童书法教学中,对孩子的鼓励要随时随地进行,肯定得越多越好;至于批评和指责,那是坚决不能有的。要努力保护好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们觉得自己真棒、真行!表扬的方法是多样的,一句好话,一朵红花,一颗五星,一个红圈,一件小礼物,都会激起儿童百倍的兴趣和信心。

4.家长参与,亲子同乐

家长作为小学生成长的监护者,抚养者和教育者,让他们共同参与到这种近似涂鸦的创作中来,不但会使孩子学有伙伴,而且让家长更懂得自己的孩子,理解孩子的一切行为。有孩子说:我最开心爸爸、妈妈和我一起学书法,妈妈写得不如我好。而许多家长认为与孩子同学,发现孩子骄人的天赋,在孩子身上可以学到许多东西。

5.及时展出,提高审美

把孩子们信手涂鸦的作品配以或古雅或现代的装饰,使其具有艺术的视觉冲击力,让老师、家长、孩子们共享成功的喜悦,孩子肯定会在自己的作品前驻足半天不肯离去。这样多次的展览与更换作品,孩子们会逐渐拥有一双洞悉艺术真谛的眼睛,他们对线条墨色的空间构成所表达出来的无穷意象给予自己独特的理解,并在下一次的创作中从无意走向有意。

四、小学书法教学要相信儿童的创造能力,充分开发儿童的创造潜能

儿童创造性发展,是人的一生创造力发展的萌芽期,也是最关键的基础期。所以在书法艺术启蒙教学中,要有的放矢开展各种探究活动,使儿童的好奇心、创造性想象和积极情绪得到最充分发挥。

如对于作品的神韵处理,儿童的欣赏能力和欣赏标准与大人相差甚远。但儿童有超人的创作和模仿能力。对于一张白纸的他们,给予他们怎样的引导,便会收到怎样的效果。甚至于,他们全凭感性的涂抹,会产生匪夷所思的效果,这效果也许是许多书家追求一生渴望达到的境界。孩子的书写最忌讳的便是用种种理性的程式化的东西去约束他。在书写中,尽量让孩子放开写,写出自信果断的气势来,他们的笔下才会有闪光的东西。在书写者中,有两种人最能表现自己的性情和思想,一种为曾经沧海、艺高胆大、追求自然、返璞归真的老人,他们大多为名噪一时的大艺术家,他们的笔是用来抒情的,只为悦己,而非怡人,但常常是因为他们的笔下能流露真、善、美,所以他们的书品便超然居上而能得到众多欣赏者。一类便是涉世未深的孩童,他们犹如顽石白玉,未经雕琢,显示的是纯天然的形态和原始的光华,但正因为未经修饰,他们更显得与众不同,不落俗套。笔者认为,在天真烂漫的孩童时代,在无拘无束的幼儿阶段,对孩子进行书法艺术的教育,进行这种视无法为法、书写性情、意趣的书法教育,可能会出现大批类似毕加索,凡・高、马蒂斯等大师级风格与品味的作品。

少儿启蒙教学范文5

【关键词】少年运动员;自由式摔跤;启蒙训练

On the Initial Training of Freestyle Wrestling for Youths in Henan Province

BA Yan-chuan

(Henan Athletic Sports Administration Center, Zhengzhou 450000, Henan)

【Abstract】 The sport of wrestling has a developing tendency of high intensity and fierce rivalry and values active attack. In initial training, we should modify our selection of young talents, skill training and strength training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vent. The training guiding principles should be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law of body growth and the developing law of the sport. This article researches on the initial training of freestyle wrestling for youths in hope of arriving at more effective scientific ideas and ways of training to offer some reference for us.

【Keywords】 youths, freestyle wrestling, initial training

1前言

在摔跤训练中,少儿时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打基础阶段。少儿摔跤运动员的训练是以速度为中心,有氧耐力为基础,灵敏、协调、柔韧性为辅的多机能全面身体训练〔1〕。顾及少年儿童运动技能形成的年龄规律以及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多采用跑跳投以及其它项目的练习,用多种手段来发展运动员速度、耐力、力量等素质,使其内脏器官和各肌肉群联合做功能力全面提高,这是少儿运动员将来创造优异成绩必须具备的条件。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河南省业余体校摔跤队。所调查运动员均为16周岁以下,训练年限为0-3年。

2.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进行研究。

3结果与分析

3.1少年运动员的特征

3.1.1少年运动员生理发展的特征

少年运动员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此时肌肉的发展落后于骨骼的发展,肌肉向长度的增长快;体内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含量少,无氧代谢能量储备不足;呼吸肌弱,呼吸表浅,频率快,呼吸调节机能差;骨骼肌含水分和有机物较多,含无机盐较少,富有弹性和韧性,坚固不足;关节面软骨组织相对较厚,关节囊韧带薄而松弛,伸展性好,活动范围大,柔软性好,坚固性差,易弯曲变形、脱臼和损伤〔2〕。

3.1.2少年运动员心理发展的特征

少年运动员的求知欲旺盛,兴奋和抑制转换较快,可塑性大,接受能力强;科学膳食、保健,营养状况提高,使身体发育成熟提前;参与众多的摔跤赛事能增加经验,锻炼心理承受能力,使心理发育成熟提前。

3.1.3少年身体素质发展的特征

少年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各项身体素质的发展不平衡,在某一阶段某项身体素质发展效果优于其他身体素质(少年身体素质的发展敏感期)。从自然增长速度看,随着身体的不断发育,其发展趋势是力量最大,耐力次之,速度最小,而素质增长的顺序正好相反,表现为速度最先,耐力次之,力量最后〔3〕。

3.2少年自由式摔跤运动员身体素质启蒙训练

3.2.1少年摔跤运动员的速度素质训练及应注意问题

3.2.1.1少年摔跤速度“敏感期”的训练特点

首先,决定跑速的主要因素是步频和步长,无论提高哪一方面,都可以提高速度。但步长和步频又是互相矛盾的,强调了一方面的因素就会影响到另一方面因素。少年运动员正处于发育期,兴奋和抑制转换较快,灵活性好,肌肉在骨骼上的附着点距离关节较近,韧带富有弹性。因此,这个阶段最适宜发展少儿运动员的速频。其次,由遗传所决定的影响速度素质的因素之一的反应速度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的,在9-11岁增长最明显,12岁时达到第一次高峰。再次,少年运动员身体各个环节动作的最高频率是不一样的,腕关节的动作频率最高,踝关节的动作频率较低。而动作频率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不同的年龄阶段增长速度也不一样。训练的最佳年龄阶段是在少儿时期的9-12岁。在训练的最佳年龄阶段应加强系统训练,否则就不容易再提高。

3.2.1.2速度训练的手段和方法

在摔跤比赛中,运动员要想胜人一筹,就必须保持一种任何对手都难以跟随的跑速。为了获得这种非凡的有氧运动能力,运动员要进行各种方法的速度力量训练。我们可以采用重复跑训练,每组2-3次,速度等于或高于比赛速度,间歇时间要短;变速跑训练,快跑200─400m,5次左右(根据任务,快跑、慢跑的段落,队员的身体情况);加速跑训练,在匀速跑途中,突然加速跑,然后保持高速跑。选择的段落以短于专项距离为主。例如60m大幅度快跑;60m慢跑逐渐加速,最后10m时达到最高速度;60m高抬腿跑练习等。

3.2.1.3速度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在发展一般耐力的基础上以“速度为中心”;在发展速度的同时,要注意速度耐力的发展,二者应同步进行;在以提高频率为主的动作练习时,练习时间短,练习的强度宜大,并且练习的方法多样,使中枢神经系统始终处于较兴奋的状态;遵循身体素质自然增长规律,要抓住速度发展敏感期。

3.2.2少年摔跤运动员的耐力素质训练及应注意的问题

3.2.2.1少年摔跤耐力“敏感期”的训练特点

少年时期,要系统地、有所侧重地、形式多样地进行内脏器官的训练,以提高心脏机能。耐力素质训练要从有氧代谢入手,遵循以“增强心肺系统的功能为主,努力提高最大耗氧能力,达到耐力素质发展和提高”的指导思想。

3.2.2.2耐力训练的手段和方法

耐力素质是内脏功能以及速度、力量、灵敏等素质在跑动中的综合体现;是摔跤运动员最基本的身体素质,是改善和提高专项运动能力的主要训练内容。在训练中,无氧供能的训练,要在有氧供能的基础上进行。专项速度耐力的提高要建立在有氧耐力的基础上。只有提高少年运动员的有氧耐力,增大肺活量和最大吸氧量,才能增加每博输出量,才能推迟“极点”的出现,提高跑的能力。

3.2.2.3耐力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有氧代谢供能能力和无氧代谢供能能力要配合恰当。二者比例要因人、因项、因时势不同而定。一般耐力的练习从有氧代谢入手;依据少儿的心理特征,结合其它素质进行,巩固和提高训练的兴趣和爱好;摔跤项目是艰苦、单一、枯燥的,在训练中要有意识培养运动员的吃苦耐劳,不怕困难,勇于拼搏的意志品质和良好作风。

3.2.3少年摔跤运动员的力量素质训练及应注意的问题

3.2.3.1少年摔跤力量“敏感期”的训练特点

少年时期骨骼与肌肉增长较快,骨骼的成分胶质多于钙质,骨骼肌含水分和有机物较多,含无机盐较少,富有弹性和韧性,不易折断;关节软骨多,周围的肌肉细长,力量和坚固性差,易弯曲变形;肌肉的增长落后于骨骼,肌纤维细长,力量和耐力差。因此少儿时期应发展全身各部位的一般力量,以动力性练习为主,使肌肉组织紧张、放松交替进行,改善肌肉的内协调能力。

3.2.3.2力量训练的手段和方法

力量素质训练采用动力性练习为主,是符合少儿的生理特征的。少儿时期应尽可能减少最大力量(负重练习)的训练,应以大强度的各种跳跃为主,既提高肌肉的横断面,又提高肌肉的伸展性。而快速力量训练应结合技术特点抓好基础训练,训练方法一般采用短距离的冲刺跑、下坡跑、跳阶梯和轻重量、次数少的练习等。发展力量耐力的手段方法常见的是以能量代谢为依据的循环练习和各种不同的形式,如长距离跑的专门性练习、跳的练习。

3.2.3.3力量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根据少儿训练特点,多选用徒手克服自重方法,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可适当结合负轻器械练习,切忌用大力量负重方法。不忽视小肌肉群力量,注意大小肌肉力量发展的平衡性。把力量与速度的训练结合起来,避免“速度障碍”。充分考虑其它素质的均衡发展,避免一个练习方法重复过多,以使局部负担过重,产生过度疲劳。

3.3少年自由式摔跤运动员技术能力启蒙训练

3.3.1摔跤技术训练,首先应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表象及完整概念。充分利用形象化语言讲解,正确的师范及直观教学等手段,说明技术名称,规格、动作、结构、作用、使用时机和完成方法,以及要点、防守与反攻等,使少年运动员建立正确的摔跤基本技术动作概念;可以利用图片、录摄像放映等直观手段让其进一步观看技术动作,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形象。

3.3.2摔跤动作多而复杂,有以手臂为主的技术,有以腿为主的技术,有以手、腿结合为主的技术,有以腰为主的技术,既有站立摔的技术,又有跪撑角斗的技术,灵活运用分解和系统教学的方法,或者使二者结合的方法,使少年运动员掌握完整技术。

3.3.3对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动作要及时纠正,以免形成错误的动作定型。教练员最清楚这一点,少年运动员一旦出现错误的技术定型后,改起来很难,比从头学习还困难,所以出现错误动作及时纠正是非常必要的。

3.3.4摔跤的原则是为了破坏对手平衡,将对方摔倒,在这个阶段中从一开始就要注意提高少年运动员身体的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不断克服动作紧张和僵硬,这一阶段对技术不要求过严过细,只要摔的顺序和方向对了,外形即使不完美也无关紧要,但身法步法要严谨到位,必须严格。

3.4少年自由式摔跤运动员心理素质启蒙训练

3.4.1培养摔跤运动员的兴趣和爱好

训练就是学习。在学习中培养对本项目的兴趣和爱好,教练员要正确引导运动员对摔跤项目的特点、内容、任务进行了解,让他们明确参加摔跤训练的意义和责任,树立为祖国争光的人生观,启发调动运动员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动机,自觉地、积极地配合教练员把训练工作做好。

3.4.2启蒙训练期少年摔跤运动员的情绪引导

在训练中常常发现,运动员情绪饱满、精神抖擞,就能很快掌握所学的技术动作,教学训练的效果明显;反之,运动员情绪低落、无精打采,就会影响技术训练质量,甚至会干扰同伴的学习训练效果。如何掌握引导运动员的情绪、进行正常训练,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在训练中出现的单调、枯燥、刻板的训练方法和形式也会让运动员反感,会产生厌倦和消极情绪。教练员应了解运动员的心理特征,从而安排合理、多样化、新颖的训练计划和灵活多变的教学训练形式。

3.5影响少年自由式摔跤运动员启蒙训练的其他因素

3.5.1训练监控

启蒙训练期少年运动员训练的自觉性不高,教练员应当严格对训练过程进行监控,保证训练的质量与效果。摔跤技术训练,每一次训练课,每一种技术,每一次发力,每一次摔倒,都要符合技术规格要求,以及生物力学原理,在数量中求质量。摔跤身体训练要弄清训练目的、训练身体的哪一部位,是练速度还是力量、是练爆发力还是耐力、是主动还是被动、是对抗还是配合。

3.5.2营养补充

摔跤运动员的膳食营养对运动能力的影响已经引起了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广泛重视,摔跤运动员良好的运动能力、充沛的体能,虽受健康、心理、体重、恢复等多种因素影响,合理的饮食营养更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尤其在少年阶段,由于自然生长发育的需要,加上训练的体力消耗,少年摔跤运动员每天都需要合理、充足的营养能量的补充,主要是来自食物的营养补充〔4〕。食物的品种和形式是非常多的,但其中的营养物质不外是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六大类。前三类是供给能量,后三种是调节生理机能。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少年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发展和专项能力的提高是相辅相成的。决不能因为项目特征对身体素质的要求不同,而忽视了全面身体素质训练。只有在少儿时期打好扎实的身体素质基础,才能够在成年时期创造优良的运动成绩,延长运动寿命。

(2)自由式摔跤运动员对身体素质,技术能力,心理素质各方面要求都非常高。一名摔跤运动员应具有举重运动员的力量,短跑运动员的速度,中长跑运动员的耐力,体操运动员的柔韧和协调,棋类运动员的思维和果断。

(3)兴趣培养对少年摔跤运动员是重要的,让运动员真正地喜欢这项运动,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训练中来,才会有更好的效果。

4.2建议

(1)在摔跤运动员启蒙训练的过程中,注重选拔运动员,很好地培养运动员的兴趣和爱好,注意引导运动员情绪,进行“三从一大”的训练,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2)在启蒙训练中教练员应与运动员建立、培养积极的感情基础,取得小运动员的信任,证明教练员的能力与威信。

(3)坚持科学选材、科学训练、科学管理,利用现有条件培养更多的高水平摔跤运动的后备人才。

(4)对摔跤运动员启蒙训练的过程采用检查、评价、分析、总结的形式,检查运动员学习态度、意志品质、道德规范;评价运动员基本素质、基本功、基本技战术为目标;分析运动员目前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每一阶段的训练。总结成功经验,找出差距,为今后的启蒙训练打好基础,须建立一套摔跤运动员启蒙训练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

参考文献

〔1〕冯效直、茹海亭.儿童少年摔跤技术训练的步骤与方法〔J〕.山西省体育科技,2006,26(4):34-35.

〔2〕曹康育.浅谈青少年自由式摔跤运动员的理想体质〔J〕.山西省体育科技,2007,27(2):33-36.

少儿启蒙教学范文6

一、对少儿书法学习顺序的认识

书法艺术是我国的国粹,博大精深。教书法,应指导学生如何学习古代经典碑帖,这是书法界的共识。那么书店里字帖繁多,如何选择范本,如何选择一条有效的学书顺序,将直接影响到孩子学书兴趣的保持和书法水平的逐渐提高。笔者认为低龄儿童还是以隶书入门为好,稍后再学习楷书。行书、草书、篆书的难度更大,应再后学习。以隶书作为小孩子的入门书体,有以下理由:

楷书含有书之楷模的意思,笔法丰富完备,结体奇正相间。楷书的横画不平,竖画不直,初学者很难得其要领。楷书用笔的逆锋下笔,回锋收笔也会让小孩子学习感到相当困难。而隶书笔法简单明了,字形结构平稳,横竖线条明显,可为以后多变的楷书学习提供横竖经纬线的参照。尽管历来主张楷书是学习书法的基础,但是楷书的基础又是什么呢?目前,教育界对隶书的功能挖掘还远远不够,试问颜真卿楷书的捺画、欧阳询的钩画为什么那么接近隶书的波画?钟繇小楷、南北朝魏碑的撇画为什么有隶意,被称作隶撇呢?

事实上,从书法史来看,隶书先于楷书,习书者早学隶书无疑可以加强书法知识的系统性。况且隶书本身是一种完备的书体,可以自成格局,成为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虽然隶书本身也具有深度,但对于初学书法者却是好入门的,原因在于隶书的笔法较楷书简洁,结体横平竖直,小学生一学就有几分像。小孩儿会因为这几分像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兴趣的驱使下一个孩子可以将成年人都认为枯燥单调的书法学得津津有味。

二、对少儿书法练习单字大小的思考

学习书法笔法为先,结构居后,最后布局谋篇。初学的儿童宜写10厘米左右见方的大字。这样可以把笔画的起、行、止交代清楚,笔形易于表现清楚,结构也好把握,由于幼儿的小肌肉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手指的协调能力也不够,写小字容易成“墨猪”。练字,配合好腕、肘反而可以让学生大胆去写,字的笔画结构可以清楚地表现出来。随着学生年龄和书法水平的提高,再根据不同幅式把字缩小或放大练习。

三、对学生执笔教学的体会

执笔是学习书法的第一步,初学者初次握笔很难掌握。教师可以分几步来教:1 以拇指和食指夹住笔杆,但要使食指竖向下,然后顶上无名指,执笔的指法就基本正确了。2 学生指法正确了,并不一定能协调运转毛笔。教师可以教学生移动手指“爬树”,即移动指头到笔杆的上端,又移动下来,反复多次,但笔不能滑落。进而训练学生左右转动毛笔,使学生能随意调换笔尖的方向。课前花几分钟来练习,学生对毛笔的控制灵活多了。没想到看似玩笔的方法,却大大加强了孩子与毛笔的亲和力,解决了学生执笔僵硬的问题。

四、少儿书法入门笔法探索

正确使用毛笔书写出的笔画线条叫做笔法。解决了执笔后,就要教学生如何运笔了。一般来说,每个笔画包含有起笔、行笔、收笔三个部分。

1 拉线练习,教学生拉横、竖线。起笔做到停顿片刻,行笔要力量匀和(以加强手的稳定性),收笔从空中自然提起。不宜一开始就照本宣科地教逆锋入笔、回锋入笔,对小孩子来说难度太大,开始只要求毛笔尖竖下停稳即可。不可让学生顺笔就走,缺少起、顿环节。用几节课前的几分钟拉线,可以提高学生线条的质量,加强学生驾驭毛笔的能力。

2 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可采用描红的方式,以增加笔形的准确性。教师书写几个简单字,让学生垫在练习纸下勾出轮廓(专业上叫“双钩”),然后指导学生在空心字中书写。要求笔画尽量不出线,内部也尽量不空出,这种练习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笔法的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