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营分析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营分析制度

经营分析制度范文1

[关键词] 林业经营 制度分析 创新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6-0107-01

所谓的后林改时期就是指集体林权的制度进行变革,“确权到户”的任务基本完成之后的时期。虽然在后林改时期多种经营方式已经同时的存在,但是与此同时带来的规模化经营与农户的分散经营之间的矛盾也逐渐的突出。总体上来看,林业的经营的规模效益比较明显,大部分农户仅仅进行几亩地的育林是很难达到致富的目的,因此在确权到户之后如何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如何使得林业组织更加的高效,进行组织制度的创新是后林改时期面临的重大的问题。

一、目前我国在后林改时期经营模式主要的问题

在集体林权制度进行改革的伊始就是为了达到提高林业的经营绩效,提高农民的收入以及对于经营的主体进行确认,从而使得林业发展的道路更加的健康合理。但是在现阶段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例如:

在改革后进行家庭经营模式后林地变得细碎化,家庭经营的绩效难以得到有效的提高。在进行了分户之后,家庭经营模式就成了主流,虽然进行家庭经营会面临很多的问题,但是由于在进行了合作之后就必须面对采伐的限额以及信贷等困难,就会使得农民收益的预期降低;同时农户如果进行家庭式的经营能够较好的利用自然的因素,投入较少收入却比较的稳定。

目前的合作组织形式比较的单一,进行管理的效率也不高。在基层的合作组织对于自身的定位经常不明确,也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比如说:部分社团法人的合作组织,经常进行生产经营的活动;有一部分的组织在工商局进行登记,有一部分的登记在林业、农业甚至是民政部门,甚至有的组织仅仅依靠一个章程和一块牌匾就行组织经营活动,可谓是五花八门,管理效率极其的低下。

民主管理的机制还不是十分的完全,没有合理的利益分配的机制。“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基本前提在许多民间组织中很难得到保障,因而导致利益在少数人的手中,因而导致了参加的农户会受到一定的经济损失。

国家相应的政策以及整个市场的环境不适宜合作组织的发展。国家对于合作组织的登记没有相应的优惠政策,因而许多的组织不得已就选择了不登记。农业、工商、林业民政等等多个部门都参与到了林业组织的管理当中,并没有进行很好的沟通,因而导致管理混乱,运行不畅通的局面。

二、林业经营组织,制度的创新

1.合理进行机理的选择

制度的确立对于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想要促进林业长期、健康、稳固的发展,就必须建立起有效的管理制度。林权的制度、林业生产经营的鼓励以及制约的机制和林业要素的市场体制以及林业的保障政策体系等,林业经营背后的体制结构以及制度对于林业经营的绩效有着很大程度上的影响。林权是有一定的特殊性的,对于森林等林木财产即使林权的主体也不能对于自己的财产也不能进行自由的支配,因此导致了林权交易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想要降低交易的不确定性从而降低成本,对于产权就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确定,合理的进行组织制度或者是契约的形式来保证交易的顺利进行,进而提高效益。

2.进行林业经营制度创新的行为选择

产权的明晰仅仅是想要提高经济效益最基本的前提,这是一个必要的条件,却不能称之为充要条件,因为其它因素对于林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对于绩效的大小也会产生影响。所以说进行经营制度的合理性的选择和对于产权制度的明晰的重要性是等同的。确权到户是进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首要的工作,这样有利于对于林权进行进一步的明晰,但这并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相应的我们进行林业经营组织制度的改革创新目的是在于促进林业经营权的流转,促使自上而下合作的顺利进行。只有在林业的产权明确的归于农户所有之后,农民才能够对于林业的发展和建设进行自主的选择,同时对于自身发展最有利的方式就会进行自主的选择。

农户选择单户经营的话,一般是由于在承包的初期盲目的进行成本的投入,很可能造成入不敷出,因而大多选择了保守的家庭式经营模式。当收益得到了一定的上升的时候,部分的农户就会选择家庭合作的经营。但是这种初步的组织无法确定预期的成本,导致在其他高收益经营模式出现的时候,农户就会退出。因此就要求组织者必须进行组织形式的创新,加强管理,以提高全员的收益为目标,进而促进林业生产。随着农户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股份合作形式比例逐渐提升。随着林业大户的出现,他们对于技术、资金、市场以及管理的需求日益提升,因而需要专门的组织进行管理。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不同经济条件的农户参与合作组织的成本以及受益是不同的,选择的途径是多样化的,因此在进行组织制度创新的过程中,必须立足实际,对于农民经营的能力应当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得到最佳的组织形式。

三、结语

虽然确权到户使得林业的产权得到了明确,但是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既能够保证农民达到增加收入的目的,同时有能够满足提高生产效率以及资源合理利用的目的是现阶段组织管理的重中之重。提高林业经营绩效的基础就是林权明晰,提高林业经营绩效的关键就在于经营组织制度的创新。但是国家必须加强对于林业组织的管理,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立业组织的发展,从而促进林业组织能够健康的发展,切实的为农民创造利益,提高管理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张礼,王展鹏.后林改时期林业经营组织制度创新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2013,(36).

经营分析制度范文2

摘 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不断完善,民营企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民营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在薪酬制度的制定与实施方面还存在一些的问题,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的流向是遵照市场规律运行的。民营中小企业在对人才的吸引力方面仍然存在劣势,造成人才流失,限制了其持续快速发展。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民营企业进一步的健康发展。本文即试从民营中小企业薪酬制度的所存在的问题出发,深入探讨薪酬制度优化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 民营中小企业 薪酬制度 优化 路径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不断完善,民营企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整体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然而,民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具体而言,管理模式水平较低、人才观念相对落后、人才流失,福利待遇不合理,薪酬制度不完善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在薪酬制度方面,薪酬制度方面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实现民营企业的更好发展,就必须在薪酬制度上进行优化。

一、企业薪酬制度优化的意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的流向是遵照市场规律运行的。完善的薪酬制度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有很大促进作用,薪酬的决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市场的性质。人才的竞争越是日趋激烈,劳动力市场与企业薪酬战略结合越紧密,企业薪酬制度与人才市场的接轨越具有重要的意义。

1.薪酬制度对留住人才有关键作用

随着企业薪酬结构的改善和薪酬水平的提高,企业中的管理、技术、操作层的各类骨干人才普遍得到认可,尤其各项配套措施的深化,包括绩效考核、竞争上岗、岗位轮换、晋升等人力资源管理手段,为各类骨干人才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上升空间和发展前景。与此同时,由于迁移成本日益提高等因素的影响,企业人才外流的情况得到有效的控制。

2.薪酬制度促进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

薪酬制度的改革,使员工逐渐认识到各类岗位的差异,对岗位评估、岗位分类工作表示了极大的关注。这就促使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进一步运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严谨地对待工作分析和岗位评估工作。员工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考核流程所涉及到的各个环节如:考核方法、考核指标和考核人等因素,都会很好地进行监督。这也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提高绩效考核工作质量的动力。

3.薪酬制度推动了企业用人机制的变革

薪酬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客观地反映了前面若干管理环节的成效,但却无法调整前面的工作环节。因此,考核、竞聘等用人机制必须与薪酬制度的改革同步进行。新建立的岗位职级体系,拓宽了广大员工的职业发展通道。根据企业类别和岗位级别确定员工薪酬,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广大员工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创造性。

二、薪酬制度优化的具体路径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国内的许多学者和相关企业积极探索引入国外先进的薪酬制度与管理方法,推动了企业在薪酬制度做出必要的转变与改革。然而,在企业薪酬制度的设计与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仍存在许多的问题。因此,为更好地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薪酬制度的优化:

1. 企业薪酬制度设计与企业发展战略紧密联系

在进行企业薪酬制度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将其与企业发展的总体战略紧密联系起来。良好且具有导向性的企业薪酬制度可以有效地支持企业发展战略的实现。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企业注重从人力资源方面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此来推动企业发展经营战略的实现。在此背景下,企业的竞争往往就表现为人才的竞争。然而,薪酬制度又是一个企业吸引、留住和激励人才的关键所在。因此,薪酬制度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以及发展战略的最终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在进行薪酬制度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将之与企业发展的整体战略紧密联系起来。

2. 改变原有“薪金万能”的薪酬制度方式

原有的薪酬制度往往过多的注重薪金的作用,以为通过多为员工发放薪金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其工作的热情与动力。久而久之,“薪金万能”被一些企业经营者奉为圭臬。虽然对发放薪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员工更好的工作,但是薪金毕竟不是万能的。员工除了薪金方面的需求,还需要在其他一些方面得到满足。一般来讲,当企业员工处于较低层次的时候,通过多支付薪金可以有效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实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然而,对处于中高层的企业员工来说,这个层次的企业员工更多的看重自身成长以及专业能力发挥空间的大小,这些因素对他们而言比薪金具有更为重要的吸引力。因此,企业必须摆脱“薪金万能”的思维窠臼,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各个方面来满足员工的具体需要。

3. 建立以人为本的薪酬激励制度调动员工积极性

薪酬激励是企业内部有效调动员工积极性的基本手段,也是最为重要的管理工具。相对于保健型因素,真正能调动员工工作热情的,是激励性因素。如果一个组织中员工的工作热情不高、员工比较懒散,想加大激励力度,可以采用高弹性的薪酬模式。人的需求是分层次的,对较低层次的员工应重视其对于薪酬需求的保障条件,因为对此类员工绝大多数人来说,薪酬仍是考量转职与否的主要因素。但对于知识人才与管理人才,则因其薪酬通常较高所以应着重于非现金与福利规划相关的因素。

参考文献:

[1]张俊慧.探索人力资本理念下的企业薪酬结构.铁道工程学报.2005(11).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上、下册.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

经营分析制度范文3

【关键词】经济转型 私营企业融资 制度

一、引言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私营企业无疑是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产物,伴随着近些年来私营企业整体实力的不断发展壮大,其经营范围也逐渐扩大,在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疲软的情况下,私营企业经济很好的实现了我国经济的增长衔接。此外,私营企业对国有企业的改革起到了促进作用,也是就业和再就业很重要的渠道,而且其对企业家和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有所帮助。但是目前私营企业却面临着融资困难的问题,严重阻碍了其发展,制度和政策的不完善是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所以正确认识私营企业的融资现状,分析有关制度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完善是非常重要的。

二、经济转型期我国私营企业融资现状

目前很多私营企业内源融资占融资比重过大,这不光体现在创业初始阶段,其后的发展阶段资金需求也严重依赖自我融资渠道,这就严重阻碍了私营企业的发展。可以说内源融资比重较大的情况只适用于私营企业经营的初始阶段,在很多私营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谋求更大规模发展的今天,需要更多的外源融资来产生资金支持,所以融资安排需要进行调整。

企业的外源融资一方面包括银行贷款的间接融资,随着金融组织的改革和发展,除中央银行之外,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银行相继成立,但是很多银行大多将贷款给国有企业,私营企业的贷款比例相对较低,私营企业很多情况下因为贷款无门,陷入了融资的困境。而对于企业债券市场这种直接融资方式,政府在政策上更偏倚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很难通过股票市场获得融资。在我国很多与证券发行有关的条例虽然没有明确指出私营企业不得发行企业债券,但是其条例的规定也严重限制了私营企业的债券融资。

外源融资属于正式融资途径,此外还有民间非正式融资,这也是私营企业一个很重要的融资渠道,包括民间借贷、合会、银背、私人钱庄和农村合作基金会等,但是由于其发展良莠不齐或受政府干预,对私营企业融资的帮助并不如意。私营企业目前融资渠道单一,在外源融资方面过多依赖民间非正式金融,但是由于近些年来政府政策的限制和监管的加强,很多非正式民间金融组织逐渐衰退,私营企业陷入了融资困难的境地。而近些年来,国家针对私营企业融资也放宽了要求,出台了一些政策,银行也做出了一些调整,相对来说,私营企业中制造行业融资比较优先,而服务业和商业则控制的相对较严格一些。

三、经济转型期私营企业融资的制度障碍

(一)体制上的缺陷

在我国金融体制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政府或银行向企业提供资金后,没有按照原先的商业约定,而是使资金运用超过了它当期收益的范围,这被称为“预算软约束”。纠其原因是因为长期以来,国有企业都承担着重要的国家在经济上的战略性任务,以及提供就业和医疗保险等一系列任务,所以政府对其进行支持和补贴,对国有企业进行保护。由于私营企业不同于国有企业所承担的任务和特征,导致其不能同样享受“预算软约束”,政府的这种“隐含担保”使得国有金融机构将大部分资金贷给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因为不愿意承担风险所以不愿意对私营企业贷款。由于体制上的偏倚和缺陷,私营企业很难从正规金融机获得融资。

(二)国际金融机构信贷紧缩

近些年来,国家对金融方面的方针政策进行了改革,政府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控制加强,这一方面使得金融风险得到了控制,另一方面由于对信贷人员采取明确的奖惩制度,如果发生贷款偿还违约的情况,发放贷款的工作人员需要负完全责任,这就严重影响了信贷人员对私营企业信息收集和发放贷款的积极性。而银行对风险控制的加强使其过分追求贷款的安全最大化,反而会导致消极的信贷收缩,而私营企业就成为这种举措的最大受害者,更使私营企业的融资出现了难度。

(三)政府对证券市场的功能定位限制了私营企业的融资

政府过多的参与使得证券市场纳入了政府的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国家是出于分散国有企业风险的考虑,意在为国有企业提供一种新的筹资渠道,为国有企业形成了“隐形担保契约”,而私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不能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缺乏这种“隐形担保”,政府对于证券市场的功能定位就决定了私营企业很难取得上市的资格,在直接融资方面陷入困境。

(四)民间非正式金融制度被压制

对于很多私营企业来说,正式金融机构无法为其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许多民间非正式金融机构为企业融资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产生和发展并不是偶然的,而是私营企业为解决融资困难出现的一种自我突破,存在时间长,具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但是政府一味的干预和压制,限制了民间非正式金融机构的发展,这样也造成了私营企业融资困境。

(五)私营企业自身发展也存在缺陷

首先表现在其产权制度方面,很多私营企业的产权界定不清,在向银行贷款时,由于产权混乱,银行可能会拒绝对私营企业贷款。其产权结构也太过封闭,具有宗法性,很大程度上导致家企不分,无法适应社会化的生a和运作,实现大规模融资有很大难度。二是家族化管理制度,这种制度往往具有垄断性和落后性,在用人和权力分配上都往往以人情作为标准,在管理上具有随意性,银行会对其融资用以扩大生产规模的能力产生怀疑,也不利于融资。最后私营企业的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银行很难收集足够信息对企业的资信状况进行客观的评估,银行向私营企业贷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受到很大抑制。此外,许多私营企业在向银行贷款时没有可靠的抵押物,会给担保公司和银行贷款带来了风险,这也是私营企业融资难的关键原因。

四、针对私营企业融资制度的创新办法

(一)淡化政府对国有企业的保护和倾斜

政府需要解除对国有企业的“隐形保护”,淡化对国有企业的保护和倾斜,对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一视同仁,对两者上市提供相同待遇。此外也要对证券市场的功能定位进行调整,鼓励私营企业的上市和并购,充分发挥私营企业的发展潜力。

(二)完善信用担保制度

政府可以帮助拓宽各种担保机构的资金来源和融资渠道,扩大资金规模,充分发挥银行的作用,建立风险分担机制,分散风险。帮助建立完善的担保机构和被担保企业的资信评级制度和社会征信制度,建立再担保制度,加强专业机构管理,促进政企分开,提高担保质量。私营企业也需保持良好的信用度,在向银行贷款或需要担保公司担保时要提供可靠有效的抵押物,消除银行和担保公司的风险顾虑,增加通过银行融资的可能性。

(三)创新企业自身制度

私营企业首先要创新产权制度,实现产权多元化,消除个人和家族依赖,降低经营风险,明确内部产权,减少内部矛盾,提高经营效率。其次要加强对管理制度的创新,打破家族化管理方式,努力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吸引人才,提升自己的实力,拓宽融资渠道。

(四)建立建全财务管理制度

私营企业需要完善自身的财务管理制度,同时也要建立健全会计管理制度,完善自身的财务信息,增加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和公开性,这样有利于增强银行对企业的信任。同时企业也需要增强信用意识,从各方面提高信用度,搞好与银行之间的关系,减少融资障碍,解决融资难问题。

参考文献

[1]周彦卿.经济转型期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分析.2012:1-37.

[2]王瑜.社会转型期私营企业主非制度化政治参与风险研究.2014:1-64.

经营分析制度范文4

关键词: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货币信贷

一、存款准备金政策简介

存款准备金政策是一项比较古老的货币政策,初衷是保证银行流动性,而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央行控制信贷规模和货币供给量的一个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近几年在我国准备金市场正在成为央行调控货币市场和整体流动性的重要平台, 2013年准备金市场成为我国货币当局调控重要平台,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因此得以极大增强,但这并不意味着过高的存款准备金率将很快下降。虽然存款准备金制度不是一个新的货币政策工具,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却有了丰富的内涵。在欧美国家,准备金市场通常就是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如美国的联邦基金市场。通过干预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的流动性或利率,货币当局可调节和引导全社会的流动性变化。我国实施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通过建立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促进金融机构自我调整信贷投放总量与节奏,完成宏观经济的调控。

二、我国存款准备金的功能特点

在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功能有:对商业银行资金的流动性管理功能,控制货币功能,缓冲器功能,铸币税收入。近些年多数经济发达国家,其存款准备金政策仅仅拥有收入税和利率缓冲功能,而对于发展中的经济体来说准备金还要作为央行流动管理的主要工具,央行通过调整准备金率改变货币政策状态,对于央行来说存款准备金调整是央行收益的需要。我国的货币政策主要是围绕国内物价、经济增长情况、就业状况和国际收支平衡等多项因素来制定的,需要决策部门缜密的统筹和权衡。存款准备金的调整一方面是基于新形势流动性管理方面的需要,另外也是逐步引导货币条件回归到常态水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使得货币政策适应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功能作用。

三、调整存款准备金的经济效应分析

调整存款准备金对银行业的影响、对房地产业的影响、对债券股票市场都有着较大的影响。首先,稳定物价总水平是当前我国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直接影响银行的信贷资金,对银行的资金管理及利润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其次,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会带来资产市场的价格波动,尤其是房地产市场,最后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会重新优化整合房地产市场的资金配置,对于债券市场而言,存款准备金政策做为利空或利好的消息,其效果会直接体现在债权价格的走势上。对于股票市场,存款准备金率主要影响进入股市的资金,从而对那些资金密集行行业的版块起到一定的影响。

3.1增加商业银行资金运用成本,促进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能力

在我国,各个商业银行主要靠存贷款利差,增加其利润来源,当存款准备金率上调,那么就会直接导致各个商业银行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减少,商业银行为了在有限资金前提下获得最大利润,促使商业银行提高金融服务质量,通过直接融资和减轻间接融资方面的创新,如发行金融债券、开办理财业务等,可以缓解资金紧张局面,同时提高资金使用、调拨效率,促进商业银行的资金的管理水平提升。

3.2防止国内经济过热

2010年—2011年期间,央行对存款准备金率进行了多次上调,2012年首次下调存准率,2月份央行决定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也是自2011年6月存准率大型金融机构升至21.5%和中小型金融机构18%的历史高位后,央行第二次下调存准率。央行曾于2011年11月30日宣布,自2011年12月5日起下调存准率0.5个百分点。调低存款准备金率在预料之中,对整个经济的影响起到复苏、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作用;调低存款准备金率对银行的信贷规模扩张有正面作用,对市场特别是对银行股会有一个好的作用。本次调整一是当时流动性趋紧,货币市场利率偏高,存款大幅减少,影响银行放贷。二是外汇占款增长可能较为有限。三是公开市场到期资金不多。准备金率下调有利于缓解银行流动性压力,增强信贷投放能力,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存准率短期内仍有进一步下调可能,进入下降周期。2012年此次下调后,中国大型金融机构的存准率将由21%回落至20.5%,中小型金融机构的存准率则降至17%。根据2012年1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80.13万亿元总量计算,此次央行将一次性释放约4000亿元资金。

调整的目的就是防止国内经济发展过热。在我国现阶段整个经济发展形势良好,经济发展速度稳定的同时,我们要追求更好的发展质量,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旨在加强我国银行流动性管理,稳定物价水平,规范信贷、投资,现阶段实施的文件的货币政策,既要保证基础货币的合理增长势头,还要保持必要的流动性,因此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就可以保证相对的稳定性,同时降低了企业的税务负担,稳定地方财政收入,防止了通货膨胀,避免了经济发展过热。

3.3引导投资、抑制房价

目前国内的房地产市场泡沫较大,过多的资本都作用到房地产市场,央行通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目的在于抑制房地产的投资性贷款,同时配合政府的限购政策,上调存款准备金就间接地收紧房贷,限制了房地产投资过热,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房价的过快增长,当然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对刚性需求的房贷增加了负担,这些问题需要政府逐步调节,通过土地使用调控,增加经适房等等政策,缓解目前各地房地产市场的供需矛盾。目前我国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来收紧流动性是很有必要的,而且这一措施还会继续实行下去。在加强楼市调控的情况下,房地产资金也会向股市流动,因此股市融资压力远远超过了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等调控措施对股市的影响。

四、结束语

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并不是万能的,当调整频率过快,那么它的弊端酒会显现的更加清楚,对我国经济将产生消极的影响,阻碍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因此现阶段国内外形势存在着较多变数,因此在调整存款准备金时应结合货币政策和相应的行政手段,减少对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保证我国目前稳定、快速的经济发展势头。(作者单位: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太平支行)

参考文献:

[1]余力;陈红霞;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市场利率结构的影响研究——基于流动性过剩时期的经验证据[J];财经论丛;2010年03期

[2]李欣;我国央行频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有效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经营分析制度范文5

关键词:中职学生;英语阅读能力;诃汇量;教学方法

我国的中职教育,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具备实际工作能力的新型技术人才与应用型人才。而在中职教育中,英语阅读的训练是提升中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目前,英语阅读已经成为我国中职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基础课程。

一、我国中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作为英语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学生通过大量的英语阅读能够极快地促进学生对其他语言技巧的有效提高,只有通过不断的阅读、大量的口语训练,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而通过大量的英语阅读,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与英语听力能力,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然而,我国当前英语教学中却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1.中职教学中英语阅读课程设置不合理

由于目前我国中职教育中,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英语课程涵盖内容较大,而英语课时的安排却较短,导致教师无法在课上完成教材中的所有内容,因而在有所取舍后只重视课文内容而忽略了课后阅读与联系部分,这就导致许多的英语阅读内容不为学生所了解。

2.中职学生英语阅读教学方法过于陈旧

虽然近年来我国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但是由于基本的应试教育模式以及教育体制市场化的影响,实际成果并不很大。在英语教学中,语法翻译仍然是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而教师课堂教学手段也是完全围绕着国家四、六级考试等英语资格认证考试展开,这就导致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得不到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偏低等情况。

3.英语阅读教学模式落后

目前,我国各中职院校的英语阅读教学大多还停留在“自下而上”的传统阅读模式中,即让学生由最基本的字母、单词开始,逐级获取信息,并最终到句子、段落甚至整篇文章。这样的阅读教学模式很容易让学生养成逐字逐句的阅读习惯,不但影响了阅读速度,同时也影响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破坏了文章的整体性,导致学生阅读量下降、理解偏差等严重后果。

二、提高中职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方法途径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就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早在先秦时期我国的教育工作者就已经清楚地了解到兴趣爱好对人们学习成果的促进作用。在现代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也应当重视对学生英语兴趣的培养工作,只有让学生对英语产生足够的兴趣,才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觉性。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首先应使用各种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相对轻松的学习环境,如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编辑动画短片,或播放一些经典的英语歌曲,这样通过课前营造气氛,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其次,教师还应坚持在教学中尽可能地用英语进行组织教学,通过教学过程中的英语对答,不但能够锻炼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同时能够一定程度的提升学生对语感语境的把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尽量的保持积极向上、轻松愉悦的心情,通过语言、动作等与学生形成互动,不断地启发、引导学生,让学生能够通过一个相对轻松的环境进行学习,从而更好地获取知识。

此外,教师还应为学生创设各种英语语言实践机会,如学唱英语歌曲、观看英文电影,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表演英语短剧以及组织学生进行英语问答竞赛、演讲比赛等。通过这些娱乐性较强的游戏方式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2.扩大词汇量,对中职学生进行系统的语法训练

对中职学生来说,英语阅读能力主要在于对词汇量的掌握情况,掌握的词汇量越大,理解的也就越快。如果学生掌握的词汇量达不到一定的程度,其分析、推理等语言思维能力就难以应用。因此,要提高中职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首先就应当扩充学生的词汇量。在教学中,教师应从构词法、一词多义等方面锻炼学生的词汇学习能力,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同时教会学生在阅读中通过结合上下文以及词根、词缀等方式推测词义。中职学生对英语语法的掌握还有很多不足,这就需要教师系统地进行语法教学,尤其是课中一些难以掌握的句子成分间的逻辑结构等,必须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并抓住句子中的核心思想。

3.在教学中提高学生对全篇课文的分析、理解能力

要提高中职学生对英语的阅读理解能力,就需要教师锻炼学生对整篇课文的整体理解与分析能力。在实际教学中,通过锻炼学生对全篇课文的分析能力,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分析技巧可以有效地培养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与语言掌握能力。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选择多样化的题材与文体,引导学生对不同的文体进行详细地分析,同时通过多样性的题材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大意,并仔细地分析其内在的含义,最后再通过精读、细读等方法体会文章字里行间的深意,以及作者对词句的运用方法,让学生能够更加熟练地把握文章整体,提高理解能力。

综上所述,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必须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不断地克服其不良阅读习惯,鼓励学生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与技巧学习英语。

参考文献:

[1]林朝霞.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方法[J].广西教育,2006(35).

经营分析制度范文6

关键词:风险管理;银行;分支机构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速度的不断加快,银行经营规模和交易范围不断扩大,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问题也日益凸现。国内银行业面临的操作风险形势不容乐观,文章对操作风险的定义进行阐述,分析引发我国银行分支机构风险的原因并提出加强操作风险管理的措施。

1、风险管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风险管理体系

2007年本行继续致力于建立独立、全面、垂直、专业的风险管理体系,培育追求“滤掉风险的效益”的风险管理文化,实施“优质行业、优质企业,主流市场、主流客户”的风险管理战略,主动管理各层面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

1.2、信用风险管理

本行信用风险主要存在于本行贷款组合、投资组合、担保、承诺和其他表内、表外风险敞口等。

公司贷款风险管理

作开发的公司客户信用风险评级系统在全行成功上线。该系统主体部分包括21个打分卡和一个PD计量模型。该系统按照新巴塞尔协议要求设计,在技术水平、评级覆盖面、观察测试时间等方面均已达到了银监会提出的首批实施新资本协议的条件,处于国内领先行列。目前,公司客户评级系统已在全行客户选择、产品设计、单项交易决策、信贷审批授权、产品定价和绩效考核中初步发挥作用。在此基础上,本行还启动了与BBVA在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方面的项目合作,争取在国内商业银行中第一批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信贷管理系统解决了三大问题:一是公司授信业务信息的共享;二是公司授信业务流程的控制;三是公司授信业务操作的高效。同时,该系统为本行已经运行或正在开发的组合管理、资产负债管理、资金转移定价、内部评级等一系列管理系统提供了基础性平台,标志着本行风险管理技术上了新台阶。

在国内实行宏观调控政策,美国发生次按危机背景下,本行稳健开展有价证券投资业务和代客业务。在本币债券投资以及代客业务方面,本行以信用评级较高的“双优双主”企业作为重点投资对象和目标客户;在外币债券投资方面,本行及时调整信用类投资,优化外币资产结构,以降低次按危机对本行资产安全造成的不利影响。在美国次按危机中,本行进一步加强了市场情况监控、报告机制并建立应急机制,提高了危机事前、事中处理效率。

1.3、市场风险管理

本行市场风险来源于利率、汇率、股价及商品价格等可观察市场变量的变动。在管理市场风险时,本行采用严格的授权限额管理制度,将潜在的市场风险损失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内,以保证本行收益的稳定性。

本行董事会下设的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审核和修订本行市场风险政策。本行市场风险委员会负责制定市场风险管理政策及流程,批准新产品和风险限额。总行计划财务部负责市场风险管理的日常工作,资金资本市场部负责执行市场风险管理政策、流程,确保风险水平在市场风险委员会设定额度内。

本行对交易账户的管理,主要依据止损额度、总量控制、定期估值等手段,有效降低市场不确定性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1.4、流动性风险管理

本行流动性风险主要源于资产负债结构错配,客户提前或集中提款,为贷款、交易、投资等提供资金等经营活动以及司库的流动性资产管理。流动性管理采取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流动性风险集中管理模式。总行司库作为全行流动性风险的管理者,通过辖内市场为分行提供流动性资金需求,通过支付市场、公开市场操作、转贴现回购等工具平补资金缺口、运用盈余资金。分行司库部门接受总行指导,在授权范围内负责所辖分支机构的流动性管理。

1.5、内部控制与操作风险管理

一、内部控制

为了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财务数据的准确、可靠,有效防范各类风险,本行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相关规定,一直本着“内控优先”的原则不断完善内控体系、制度和程序,从体制、文化和技术三个层面入手构建由业务条线、职能部门和内部审计组成的内部控制三道防线,逐步建立起一套较为科学、完整、严密的内部控制体系。

二、操作风险管理

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

(1)制度因素。主要包括制度的不完善、滞后性、执行不力等。目前,各商业银行的制度建设正朝规范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但由于内控制度和各程序设计上存在缺陷,许多制度都执行不力从而流于形式;制度的滞后性使得制度的建设跟不上业务创新的需要。

(2)内部的人员因素。包括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员工的业务能力、越权和行为、关键人员流失等。人是操作风险防范的主体,在操作风险的控制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不断健全和完善,银行和内部员工之间的劳资和法律纠纷,员工因意外伤害而要求赔偿的事例也不断出现,增加了操作风险的损失。

(3)系统因素。包括软件、硬件设备、操作系统网络等。目前,银行都实现了网络化,这样系统的评估与升级、系统日常维护、系统安全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旦出现失误,就会产生操作风险。在业务处理过程中,由于网络故障,可能会出现存款重复入款、取款未下账等。如果被不法分子利用将钱取走将使银行蒙受无谓的损失。

(4)有关的社会因素。主要包括外部欺诈、抢劫、黑客攻击、盗窃以及地震、经济萧条、战争等不可抗因素。从短期来看,操作风险主要来自内部欺诈和外部欺诈,在银行的实践中可以看出,由于内部和外部欺诈所产生的损失额占到全部损失的70%,损失频度和强度均高于其他类型;从长期来看,随着银行业电子化程度不断提高,黑客攻击等技术性因素产生的操作风险越来越多。

2、基层经营性分支机构存在的操作风险

对商业银行而言,应形成基于个人负责制基础上的集体决策制。强调全面风险管理就必须意识到,一般员工或高管人员都必须基于个人对其行为负责的微观基础之上,风险管理框架本身,必须能够甄别和奖励善于应对风险获得收益的高管和员工,惩罚那些过度冒险或者厌恶风险的人,惟其如此,金融机构内的风险文化才是良性的。

从世界先进国家的发展经验看,支付帐户与贷币经营系统的分离是银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分工的结果,也是监控商业银行资金流动,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的有效措施。为了实现支付发行与支付经营,结算资金与信贷资金的双重分离和贷币资金在银行体内的双重良性循环,使支付清算制度真正服务于社会资金周转,应当正确认识以下几个关系:

一是正确认识支付清算权与支付经营权的关系,坚定改革的信念。支付帐户与支付经营系统分离的实质是支付清算权与支付经营权分离。就我国的现实情况看,在允许银行业竞争的条件下,两权分离是必然的选择。

二是正确认识支付清算制度改革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关系,抓住改革的时机。有人认为,与经济和金融相比,支付清算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是第二位的,理由是我国正处在新、旧体制的交替过程中,金融体制尚未定型,支付帐户的最终形式将随金融体制的最终形成而确定。这种理由值得磋商。相反,正因为金融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应当尽快实现支付帐户与支付经营系统的分离,建立独立、安全、高效运行的支付帐户。

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委员会总揽银行风险控制,形成顺畅有效的汇报路线。商业银行应在风险管理委员会下设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等专业管理委员会,在操作风险管理委员会领导下协调管理操作风险。操作风险管理委员会要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定期不定期召开操作风险管理联席会议,分析内外部操作风险形势,评估风险暴露程度,研究制定防范措施。

一般来说,操作风险与日常业务经营密切相关,因此需要分散在不同业务部门进行控制和管理,需要在业务部门设立专职的操作风险经理岗位。它既要对本部门负责,又要向上一级操作风险管理部门负责,从而形成一个以操作风险管理委员会为中心,横向拓展到相关部门,纵向延伸到基层营业网点的操作风险全面管理体系。操作风险经理可实行派驻制或下管一级。操作风险经理的职责是:充分识别本部门所涉及的业务线操作风险损失类型,全面评估风险暴露程度,实时监测,及时预警。

3、加强银行基层经营性分支机构风险管理的对策

3.1、全面加强内部控制建设

内部控制制度是有针对性的管理操作风险的有力工具,有效且能保证严格执行的内部控制制度是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核心。

1、加强内控管理文化建设。内控管理文化包括银行员工的风险观、风险内部控制意识和风险管理职业道德等。银行内部控制管理要求员工具有一定行为规范和道德水准,内部控制管理文化建设就是通过调动每位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全行树立全员内控意识,持续不断地对全体员工进行内部控制培训,确保全体员工都具有内控管理观念、意识和行为规范,通过约束员工行为来达到业务发展与内部控制的目的。

2、建立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合理的组织架构,从制度上保证内控效率。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合理的组织架构是商业银行内控制度发挥效率的制度保证。要从根本上强化商业银行的内控制度建设,产权制度改革是一个核心问题。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实现股权多元化,可以改变目前产权不清、职责不明的状况,建立一个目标明确、权责利相对应的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合理的组织架构对内部控制的效果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商业银行应按决策系统、执行系统、监督反馈系统相互制衡的原则设置银行的组织结构,选用合理的组织管理形式。在横向上做到权利制衡,各部门之间在合理分工、职责分明的基础之上做到既相对独立又相互牵制;在纵向上做到减少管理层次,精简机构,同时加强对下级机构的控制。

3、积极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建立独立、权威的内部监督制度,确保内部监管的连续性。内部控制评价是商业银行对分支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及其执行情况和执行效果进行全面检查、测试与考核过程,是对各项业务经营活动进行更高层次监督的审计活动。它与监督检查相辅相成。商业银行要保证内部控制体系运转有效,必须对其进行连续的监管。通过设立只对最高决策层负责的地位独立、监督权威的内部审计部门,由内审部门独立行使综合性内部监督职能并对内控制度的有效性和符合性进行评价。建立健全合理有序的内部审计检查制度和非现场审计制度,加大监督检查的频率和力度,对商业银行内控制度的总体有效性进行连续性监管,推进银行业内控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3.2、建立和完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

这是商业银行防范和控制操作风险的一项基础工作,也是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基本要求。

1、梳理商业银行的组织架构。

2、专设操作风险管理部门。

3、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

3.3、选取恰当的操作风险计量方法

风险量化﹑模型化是银行风险管理的一个发展趋势。信用风险﹑市场风险都已经发展了成熟的量化模型,而操作风险由于发生范围广﹑损失资料难以收集﹑损失程度难以确定等原因使得量化技术发展缓慢。2004年4月26日新巴塞尔协议要求商业银行为操作风险配置相应的资本金,并提出了三种计算操作风险资本的方法:基本指标法、标准法和高级计量法。

3.4、如何基层经营性分支机构的操作风险

改变国有商业银行两权合一的既成事实,即使中央银行修成了“安全、稳定、高效运行”的支付清算之“路”,也难以改变我国支付环境分割的局面,难以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有效的监管。进行支付清算权与贷币经营权的分离会遇到很大的阻力,因此,必须有坚定的信念和足够的信心克服各种阻力,并要认真细致地研究两权分离的方法、措施和步骤。

支付帐户对商业银行的过分依赖将难以避免个别银行的风险演变为系统性风险。因此,支付清算体系的改革不仅仅是解决商业银行的内部清算问题和公平竞争问题,而且是与整个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支付流通稳定的战略问题,支付清算制度改革应当优先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对我国银行来说,标准法既克服了基本指标法的缺陷,同时还不像高级计量法那样条件苛刻。比较适合自身的业务情况,如业务范围、规模、业务类别等,对风险衡量有较强的针对性,因此我国当前应采用该方法。各商业银行根据自身情况,将自己的业务划分为8个产品线,对于不同产品线的资本要求系数,可以根据各银行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逐步向标准化方向发展,为将来采用精确度更强﹑灵敏度更高的计量方法做准备。同时,为了使该方法更适用,我国银行当前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管理:第一,建立操作风险损失事件档案,对损失事件发生的频率、规律、严重性和其他相关信息定期追踪记录,为操作风险量化提供依据;第二,建立包括若干年数据的操作风险损失数据库,积累损失数据;第三,招聘具有丰富的操作风险测量经验的员工,收集和测量操作风险损失数据;第四,建立严格的执行程序,经常对损失率﹑风险指数和大小进行有效性检验,保证内部数据和外部数据的精确性和适用性。

结束语

尽管同业竞争愈发激烈,传统存贷业务压力加大,但公司、个人等客户对银行有了更多的金融服务需求。大型优质客户对网银、现金管理、公司理财、投资银行等业务需求在迅速膨胀,希望银行提供综合金融服务解决方案。个人客户对银行服务需求也呈多元化局面,需要借助银行金融产品销售的渠道优势,购买基金、保险、债券等诸多产品,还对银行理财产品、财富管理等有着广阔的需求空间。此外、基金托管、企业年金等业务正步入快速成长期。这些都是银行发展的新机遇。银行将在投资银行、资产托管、融资顾问、财富管理、私人银行、银行卡等业务上全面提速,提升非利息收入业务的服务能力和盈利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学华,杨辉耀,黄向阳.POT模型在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中的应用[J].管理学,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