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教学内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实训教学内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实训教学内容

实训教学内容范文1

【关键词】《模拟导游》实训课程;教学内容及教法;思考

模拟导游实训课程是中职学校旅游服务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它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为一体。强调的是理论需紧密与实际相结合,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笔者从事中职学校旅游专业教学十余载,期间利用假期多次为旅行社带团,为教学积累了实战经验,本文在探讨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模拟导游课程需掌握的几块内容,以及如何根据技能展开教学的方法。

一、模拟导游教学内容分析

(一)导游讲解技能

语言是导游人员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导游语言是指导游员与游客交流思想感情、指导游览、进行讲解、传播文化时使用的一种具有丰富表现力、生动形象的口头语言。导游语言对模拟导游实践的操作有着直接影响的作用,通常在旅游目的地的沿途和旅游景点的现场中运用的是导游讲解语言,目的是使游客了解各种知识,从对旅游景观的欣赏中得到美的享受。在导游员提供的各项服务中,旅游者感受最为真切的莫过于导游员的讲解服务,这也成为了旅游者评价导游服务的重要标准,因此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导游讲解语言的训练,以及对导游词的创作引导显得尤为重要。

(二)导游带团技能

导游带团技能是指导游按照有关服务规程结合自身知识和经验为团队活动提供组织、协调的技能。在带团的过程中常会出现不在旅游计划中的意外情况,导游需具备应变处理的能力,因此,上课过程中必须不断巩固学生一个理念,导游带团技能是导游工作的一个重要保障。而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出现了学生注重语言技能,而忽视带团技能,可现实情况,参加社会工作的导游普遍具备丰富的带团技能,但在语言上略显不足,因此在模拟导游课程中,强调双簧其下。

(三)导游服务技能

游客是导游的衣食父母,应该以诚相待。导游要把每一位游客的这次旅游,当作是游客生命中最精彩的一次来安排,做好每件事,带好每批团。导游人员想游客之所想,急游客之所急,干游客之所需,经常与游客进行沟通,包括意见沟通和情感沟通。导游员要向游客提供真诚的超常服务,热情的微笑服务,让微笑服务温暖旅游者的心。在教学中,让每个学生树立心诚、眼尖、口灵、脚勤、手快的服务意识。

(四)特色才艺展示技能

所谓导游才艺是指导游员通过自身的表演或娱乐活动来增加和调动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情趣,营造一个健康、活跃的氛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众所周知,导游不仅需要强健的体魄,广博的知识,高超的技能,同时也需要多才多艺。但导游才艺应是选取适用于导游工作且便于展示的个人才艺。例如歌曲演唱、脑筋急转弯、简单魔术、模仿、讲故事、说笑话、互动游戏等。在带团过程中,导游才艺成为了一种工作需要,特别是长时间行车路段,通过导游的组织、展示,能充分调动游客的积极性,增强导游与游客,游客与游客之间的交流。

二、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

(一)充分利用课前五分钟

在上课过程中可以课前先留出五分钟,让每位学生走上讲台为其提供一个展示个性才艺的机会,这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展示良好的才艺,同时营造了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同学间可相互借鉴,这是每堂实训课中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提醒学生很多导游在这方面易走弯路,为取悦客人,不惜牺牲自身的代价,大讲黄色笑话。需引导学生才艺的内容必须健康向上,外加一定的艺术表现力。好的才艺应该是既能增加游客的兴趣,又能提供地方特色,如用方言表演耳熟能详的歌曲不失为一种好的才艺表演。

(二)情景模拟教学活动

情景模拟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模拟某一岗位或扮演某一角色在教师创设的一种背景中进行技能训练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典型的互动教学法。导游实训课程中,我先在课前准备几个带团过程中发生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设定角色,每位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注意其语言的训练及交际语言的培养,并且就突发状况,观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困难的能力。然后与同学们一起探讨,并一起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案。通过不断模拟教学,让学生既联系工作实际,又能加深印象,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广泛使用案例教学

在当前形势下,科学地运用案例教学法,以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模拟导游实训课程实效性的提高。首先模拟导游课程中必须要广泛使用案例教学,例如在讲到导游带团中强调的导游首先不能带错这一点,我就结合自己带团到江西三清山,因地陪是实习导游,而把客人带错路。而引发的客人抱怨不断,并投诉旅行社,从而给旅行社造成了重大损失等负面影响,并把处理方案摆到课堂上,让学生细细去体会,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是双师型或具备双师素质,对实战环节了如指掌;其次在案例的选择上要注意典型性和真实性;再次,案例的选择上要注意正反面例子相互结合。

(四)组织学生到实地学习和讲解

室内的模拟尽管能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毕竟没有现场教学的真实感,要提高实战能力,还要重视校外实训。一般情况下,我会在实训课中至少安排两次学生到旅游景点踩点学习观摩,例如,最近一次组织学生到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的福州三坊七巷实训,首先把学生当成一个旅行团,由我亲自为他们进行导游讲解服务;接着由学生自己来扮演导游的角色,把其他同学看作客人进行服务;有时刚好遇到有旅游团在参观游览,请学生在旁边观摩导游是如何提供讲解服务的,最后进行总结分析。实地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真实的现场感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有很重要的作用。

(五)开展形式活泼的各类比赛

实训教学内容范文2

关键词:实践教学;教学改革;示范岗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0-0111-02

实践教学的教学改革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其也是培养生产和管理,着重于实践应用,是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一环。作为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只能从实践出发,以实践为引领,更新技能点、知识点等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改进学生评价标准,一切以能力为标准,以人才培养为体系,以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为目标。随着社会的发展,岗位专业技能的变化,企业对毕业学生的要求会随着经济环境的影响而改变。这需要学生要有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有较强的专业技能,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岗位能力是体现毕业生水平的重要标准,数控加工技术具有较强的岗位特点。这个就需要在数控实习过程中养成这种岗位习惯。在传统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这种岗位习惯的养成是由实习指导教师在工作过程中不停地进行巡回指导来规范学生的操作动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少示范岗位对其操作直接进行规范和引导,学生没有比对的示范岗位标准。近年来,学院纷纷进行了一些教学改革,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对于职业素质的养成,采取“6S”管理体系等方法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对于学生岗位操作规范可能老师提出了很多的规范性要求,但由于其缺乏形象的导引,使得实际效果不佳。示范是做出榜样或典范来供人们学习,实践教学过程就是需要这样的示范过程。教师需要通过示范性操作,通过岗位的示范形成规范的实践教学新模式。

一、“示范岗”教学改革的基本内容

“示范岗”教学改革目的是通过实践教学规范的操作演示和教师职业素养的展示,使学生能更迅速地掌握操作技能,尽快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正确的操作方法和良好的示范对于实践类课程的教学和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1.教学内容的改革。“示范岗”教学改革的基本内容要以企业岗位的实践需要为要求,结合岗位专业技能、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岗位环境等因素,以提升学生操作技能和培养学生的技能操作规范为导向改革实训课程教学内容。①通过调研,从社会企业(行业)岗位出发,把岗位中应具备的综合能力作为配置职业教育中实践课程教学内容的主要内容,把岗位中应具备的综合职业素质养成的要求作为实践课程学生素质提升的依据。按能力需求增减实践课程内容,确定以示范岗位建设为入手点,实现学生职业操作的规范化。②学习评价体系的改革,要以能力为中心,创新评价体系,从岗位需求出发,将教学过程中的各教学环节纳入评价。去除传统的最后一考定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将过程考核作为实践课程的主要评价内容。结合“示范岗”教学改革的内容变化,创新合适的教学评价方式,准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将岗位操作规范化作为考核的内容之一。“示范岗”教学改革的基本内容需要实现实践课程内容的综合化和模块化。要以专业培养目标为中心,从岗位能力、素养和知识为要求,通过教师在示范岗教学过程中展现出来。通过“示范―模仿―实训”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满足岗位所需的知识和能力。“示范岗”教学改革的基本内容需要将企业岗位能力需求、理论知识内容、实践教学方法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起来,切实转变成为实训而实训的教学模式,以能力为中心。建立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职业教育实践类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模式。岗位能力是体现毕业生水平的重要标准,数控加工技术具有较强的岗位特点。这就需要在数控实习过程中养成岗位习惯。在传统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岗位习惯的养成是由实习指导教师在工作过程中不停地巡回指导来规范学生的操作动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少示范岗位对其操作直接进行规范和引导,学生没有比对的示范岗位标准。通过示范岗位的演示,不仅可以规范学生操作岗位,还可以规范指导教师之间的操作岗位标准。数控加工实训教学过程中的“示范岗”教学改革,其主要内容是包含两大方面,一是数控机床操作示范,二是数控操作岗位职业素养的示范。通过实训课程的教学展示教师规范的操作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养。数控机床操作示范,教师主要示范的内容是数控机床的面板操作按钮的详细操作。具体包括数控机床的回零、手摇、手动、MDI、自动操作方式。数控操作岗位职业素养示范的具体内容是指操作人员的作业规范,劳保服、护目镜以及工量具的正确使用和摆放,设备使用完后,卫生的整理等。

2.教学方法的改革。示范岗教学适用于操作性比较强的课程,在操作过程中,需要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细化模块化。然后以教师的操作示范进行规范的演示。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还是依照传统的由教师将操作内容全部讲解给学生,然后由学生分散到各机床进行训练。这种教学模式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过程,不利于课程的学习。因此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转变教学观念,建立新的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分成各个小的教学模块,采用示范岗的方式,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教师示范,学生演练为主进行课程的学习。比如,在数控实训的教学过程中,将数控机床操作的教学内容分散成机床的回零、手动等操作模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先进行示范性操作,然后由学生进行练习,练习完成后,逐一进行考核。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后续模块的学习。

3.学习评价的改革。学习评价对反馈学生学习效果、教学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评价可以了解其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学习评价可以真实地评价学生的实训效果,促使学生产生对实践课程学习的动力。传统的学习评价主要安排在末期,对平时的评价较少。“示范岗”实训模式的学习评价主要放在平时,能真实反馈学习效果。

二、“示范岗”实训模式有效性分析

1.培养实训教师主动指导的意识。示范岗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实训指导教师的主动指导意识。以往的教学方式,主要以教师的来回指导为主。示范岗是在固定的岗位上教师需要进行规范的操作示范和讲解,需要老师将课程的内容展示出来。这就直接激发了实训指导教师的主动指导的意识。

2.树立实训指导的规范。在示范岗实训模式中,教师起着准确的示范作用,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示范进行模仿,对于学生的学习起引领作用。因此,实训指导教师的示范规范与否很重要。这样就从侧面促进了指导教师必须要对所示范的操作进行规范化梳理。通过规范的操作,展现职业素养,整理整顿实习岗位内容,强化职业素质教育。

3.建立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以“示范岗”建设为基础,从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两方面入手,建立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我们的毕业生必须有较强的适应性,去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岗位能力是体现毕业生水平的重要标准,数控加工技术具有较强的岗位特点。这个就需要在数控实习过程中养成这种岗位习惯。在传统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这种岗位习惯的养成是由实习指导教师在工作过程中不停地巡回指导来规范学生的操作动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少示范岗位对其操作直接进行规范和引导,学生没有比对的示范岗位标准。通过示范岗位的演示,不仅可以规范学生操作岗位,还可以规范指导教师之间的操作岗位标准。

4.指导细节的把控,细节决定成败。指导细节是指在操作过程中,每个环节包括工量具使用和放置、操作过程的每个步骤、操作顺序等。这些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指导的关键。在示范岗教学中能很好地把控指导细节,学生容易上手。

5.讲评具体化,提振信心。教师在讲评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出学生在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学生迅速掌握课程的核心内容。讲评是实训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实训效果进行准确的点评,它能准确反映学生实训过程中存的问题。“示范岗”教学改革使得讲评更加具体化,提振了学习信心。

通过一系列“示范岗”的建设,必然会使实训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通过理实一体化和职业素养的示范性讲解,可以使得学生实训更加形象化、具体化。通过示范岗位的演示,不仅可以规范学生操作岗位,还可以规范指导教师之间的操作岗位标准。高职高专院校机电专业的毕业生对职业素养、职业习惯的要求,直接体现出了学生的培养质量。这对于树立学校的品牌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使高职教育教学积极地与企业实际岗位相融合,体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技能人才的需求。高职教育实践课程的改革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这不仅是高职教育改革的核心,也是技能人才能力培养和素质养成的核心。因此,高职教育实践课程的改革要面向专业建设的大方向,结合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要求,建立技术技能型教学体系,促进实践课程结构体系整体优化,更新教学内容,以此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参考文献:

[1]姚令华.对环境设计专业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鄂州大学学报,2016,(1).

实训教学内容范文3

论文关键词:锅炉原理 实践训练 教学

论文摘要:为适应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教育创新应贯穿大学课堂理论教学和课程实践训练教学。针对“锅炉原理”课程实践训练教学,重点探讨了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锅炉原理”课程实践训练的目标定位、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实施方法,以期对电厂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实践能力训练方面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锅炉是用以生产热水或蒸汽的设备,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异乎寻常的重要作用,电站锅炉是火力发电系统三大主机之一,对火电的高效、洁净和安全生产及其重要,因此,“锅炉原理”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最核心专业课程之一。“锅炉原理”课程主要讲授锅炉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锅炉的炉内燃烧原理及燃烧设备、锅炉的传热过程、锅内水动力、受热面外部工作过程和先进锅炉技术的发展等内容,要求学生掌握锅炉工作过程的基本理论及锅炉设备的相关知识,并培养学生分析工程问题、锅炉设计计算和锅炉试验的实践能力。

为适应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高等教育要实现从知识型向创新型培养目标转变,具体到“锅炉原理”的课程教学中,创新应贯穿课堂理论教学和课程实践训练教学。对“锅炉原理”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方面已有较多的探讨和实践研究,[1-4]本文从“锅炉原理”课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出发,重点讨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以下简称“我校”)“锅炉原理”课程实践训练的目标定位、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实施方法。

一、“锅炉原理”课程实践训练教学的定位

“锅炉原理”课程实践训练教学的定位必须符合我校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定位,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大学教育教学规律,秉承我校办学理念,实施“基础、实践、创新”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在教育教学中,坚持夯实基础、强化实践、注重创新的思想,培养吃得苦、下得去和用得上的专业技术人才。应以“宽基础、强能力、高素质”为培养人才的宗旨,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优化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始终围绕“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创新意识、重在实际应用”的教学指导思想,从人才培养目标、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实验教学队伍、实验环境条件和实验室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与建设,探索实现基础性验证实验、测定试验、创新性科研训练实验和拓宽知识面的演示实验的“四级实验”教学体系,实现教育创新。“锅炉原理”课程实践训练教学应实施从理论到实际、从传统到创新、从课堂到工程项目的工程化实践教学思想,围绕动脑想方案、动手做试验、动嘴讲成果、动笔写报告等“四动”能力,达到加深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在实践训练中切实培养学生处理工程问题,进行锅炉设计计算和锅炉试验的实践能力。

二、“锅炉原理”课程实践训练教学内容的设计

“锅炉原理”课程实践训练教学内容尚无可参考材料,根据我校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和“锅炉原理”课程大纲的要求,基于我校的专业师资、实验室和实习资源以及用人单位和历届毕业生的建议,科学制定“锅炉原理”课程实践训练教学内容。

1.“锅炉原理”课程实践训练教学内容设计原则

对我校“锅炉原理”课程实践训练教学内容进行设计时,实行“工程化”设计思路,并遵循四个原则,即实践训练内容以“锅炉原理”为中心、内容进程科学有序化、内容设计层次化和实施方式多元化。

(1)以“锅炉原理”为中心,多课程之间紧密联系化。鉴于“锅炉原理”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最重要专业课,处于前期的专业基础课程以及后续课程之间的中心地位,因此在设计“锅炉原理”课程实践训练教学内容之前,先对我校“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和“燃烧学”等基础课以及后续专业选修课程比如“大型锅炉运行”、“单元机组集控运行”和“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等课程的教学大纲、实验大纲、知识点讲授情况以及实践实验训练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分析和总结,做到了然于胸,确保“锅炉原理”课程实践训练教学内容设计与前期专业基础课程及后续专业选修课程的紧密联系,力求通过该课程实践训练,既可以巩固和加深学生对前期专业基础课的理解,加强对所学基础知识的实践应用,将所学的热工学知识、燃烧学知识在电站锅炉中加以应用,达到学生对锅炉原理中炉内燃烧、锅内传热及水动力和烟风阻力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为灵活应用打下坚实基础,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后续专业选修课程的欲望和热情,培养学生学习后续课程的好奇心、主动性和积极性。

(2)实践训练课程内容进程科学有序化。“锅炉原理”课程本身知识点之间的顺序决定了课程实践训练教学内容的设计次序,要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由易到难,脉络清晰。因此,训练内容应严格按照锅炉原理本身的发展进行设计。内容主要包括客观认识实践、原理性演示验证实践和工程实践训练三大内容。

客观认识实践主要是对锅炉实物、锅炉机组整体模型、锅炉重要设备的直观认识,如在开设“锅炉原理”课程前进行电厂认识实习,对锅炉的实物直观认识,在“锅炉原理”课程第一节绪论课和锅炉组成课讲解后进行模型实验,通过模型参加实验、拆装模型和动画模型模拟巩固加深锅炉机组系统及组成知识。

原理性演示验证实践。笔者通过几年的“锅炉原理”教学发现,锅炉的水循环内容是该课程的难点之一,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和掌握,通过课程原理性演示和实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水循环等难点。该部分主要是对自然循环原理、直流锅炉原理等的演示验证实践内容。

工程实践试验主要是对锅炉的三大计算能力的训练实践,包括锅炉辅助计算、热力计算、水动力计算、烟风阻力计算和强度计算的实践训练、锅炉热平衡的实验和锅炉机组运行仿真实验训练。

(3)实践训练课程内容设计层次化。内容设计要贯穿层次化的思路,内容的难易程度要进行层次化设计,对训练中的每一个内容根据其在课程中的总体地位和重要程度按照“了解、理解、掌握”等不同层次进行分级定位;同时,根据学生个体水平的差异,对同一内容也要进行层次化设计,在满足分级定位要求和大部分学生学习基础上,对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拓宽设计。比如锅炉的计算,对于普通的学生则只要会进行锅炉的辅助计算、各受热面热力计算和简单的水循环计算即可,而对于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则可更进一步进行较复杂的水动力计算、强度计算和烟风阻力计算,并完成一些计算程序的编制。 转贴于  (4)实施方式多元化。课程实践训练教学是实践性课程,因教学学时、实验室资源等多方面的因素,决定教学实施的方式必须多元化,即课堂、实验室和企业生产三位一体,课堂演示、实验室参观验证实践和电厂实践构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实践训练。传统与现代先进技术结合,实践训练中采用比如计算机程序模拟、动画设计模拟实践、锅炉事故仿真模拟等先进技术手段实施实践训练。

2.“锅炉原理”课程实践训练教学具体内容设计

我校“锅炉原理”课程计划学时64学时,其中实验6学时。其前期基础课程包括“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和燃烧学”,还开设了后续课程“锅炉运行”和“单元机组集控运行”。“锅炉原理”课程内容多、难点多、实践性强,“锅炉原理”课程通常设置有锅炉原理课程设计,我校“锅炉原理”课程设计时间为1.5周。实际上,仅靠课程设计和6学时的实践训练难以达到学生牢固掌握锅炉原理理论知识、灵活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目标。“锅炉原理”课程实践训练教学包括锅炉原理6学时实验课、1.5周课程设计、16学时单元机组集控运行实验,但主要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进行。教学过程贯穿第5至第8学期,延续2年时间,实践训练教学包括13个内容,90小时。具体内容和建议学时如下。

电站锅炉机组实物模型和虚拟模型实践,2学时。标准煤样工业分析验证性实验,4学时。混合煤工业分析测试实验,4学时。煤的发热量测定实验,2学时。自然循环锅炉工作原理实验,1学时。多管水循环验证实验,1学时。直流锅炉工作原理实验,1学时。锅炉综合测试项目设计实验,13学时。锅炉原理课程设计训练,32学时。锅炉水循环计算训练,10学时。锅炉烟风阻力计算训练,6学时。锅炉启停仿真训练,8学时。锅炉运行仿真训练,8学时。

三、“锅炉原理”课程实践训练教学实践

我校“锅炉原理”课程实践训练教学课题在2008提出,在2006、2007和2008年级开始实施,实践证明,通过“锅炉原理”课程实践训练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热情,巩固和加深了锅炉原理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了学生动脑想方案、动手做试验、动嘴讲成果、动笔写报告等“四动”能力。我们对2006和2007年级的学生进行锅炉实践能力的调查分析发现,无论是研究生复试(锅炉及锅炉相关知识的笔试和面试),还是就业面试(热工学和锅炉等口试)过程中,学生对锅炉相关考题从容自如,安之若素。当然,在教学内容设计方面还需进一步改进,实施的方式还需更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 于广锁,林伟宁,梁钦锋.锅炉原理课程教学的探索与研究[J].化工高等教育,2007,(3):29-31.

[2] 赵雪峰.“电厂锅炉原理及设备”课程教学研究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0,(22):97-98.

实训教学内容范文4

[关键词] PDCA循环; 高血压; 优势内容递增教育法

[中图分类号] R54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5-253-01

PDCA循环[1]是美国管理学家戴明提出的,已经成为护理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其体系运转的基本方式是以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的科学工作程序进行管理循环,该循环实际上是一个小螺旋,每次循环都将起点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优势内容递增教育法是指从患者最希望获取的知识教起,并不断激发患者学习的内在驱动力, 使患者容易忽视的却在治疗疾病中急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逐步成为患者学习的强烈愿望,使患者在较好的身心状态下接受健康教育,从而提高教育效果的一种科学方法[2]。高血压病病程长,病情进展程度不一,大部分是良性缓慢过程,但对心、脑、肾等脏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很重要的危险因素。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患病率呈上升趋势[3]。研究[4]表明,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普遍较低,缺乏自我管理和控制意识。本研究运用PDCA循环引导的优势内容递增教育法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探讨此法对高血压患者治疗的意义。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收集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高血压患者86例,男37例,女49例,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WHO/ISH,1999年)制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入选标准:年龄为30~75岁,均为原发性高血压、无严重并发症、神志清楚且合作的患者;排除标准:症状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有心、肝、肾重要器质性疾病和严重并发症及神志不清不合作的患者。收集患者入院病史、工作性质、经济状况、文化程度等资料。患者中对高血压病相关知识完全不知道者9例,对相关知识略知者46例,对相关知识基本知道者31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3例。

1.2 方法

1.2.1 问卷设计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 并请心血管内科住院各组经管医生和责任护士进行指导, 内容包括:高血压的基本知识、药物知识、饮食知识、休息的重要性、血压监测的意义及重要性、情绪对疾病的影响等。专门的责任护士实施健康教育后,采用此问卷调查两组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和健康教育满意度。对住院的86例患者发放问卷, 由患者自行作答。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86份, 回收86份, 回收率为100%。按照对高血压相关知识了解程度给予不同的分数, 共20个问题,每个问题为5个等级记分, 最后计算问卷总分。

1.2.2 调查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护士提供的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患者接受PDCA循环引导的优势内容递增教育法的健康教育, 具体方法如下:(1)建立健康教育模式(Plan), 内容包括:高血压的基本知识(疾病的性质、诱因、临床表现、治疗、预后和康复事项) , 药物知识(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服药注意事项), 饮食治疗知识(钠盐的摄入量), 运动的原则性(尤其是起床“三部曲”), 情绪对疾病的影响及出院后定期复查知识等。建立健康教育评价单及出院回访单, 内容包括健康教育模式内容、健康教育方式及效果评价, 其中前两项由患者选择(打钩或填写), 效果评价由护士和患者或家属共同评价、签名。(2)运用优势内容递增教育法对实验组实行健康教育(DO),且出院后由专门的责任护士定期正规的电话回访并详细记录出院回访单,实施的原则是从患者最希望获取的知识教起,不断激发患者学习的内在驱动力。(3)在实施程序上增加“督导”环节(Check),在评价患者掌握疾病康复知识的基础上,督导患者上升为健康观念的形成和健康行为的建立。(4) 分析运用优势内容递增教育法对实验组实行健康教育取得的效果(Action),为患者出院回访提供依据。实施、评价、督导过程中让患者了解若缺乏某些知识和技能会对自身疾病的康复产生影响, 从而激发患者再学习的愿望,推动PDCA循环进入更高一级的循环,使健康教育的体系从护理人员的单纯“灌输”有效地转化为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的过程, 从而不断地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分析, 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对照组健康知识得分为(72.35±6.38),实验组健康知识得分为(94.55±2.1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健康教育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为95.35%,对照组为79.0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健康知识得分及健康教育满意度比较(n=43)

注: χ2=4.03, P

3 讨论

3.1 PDCA循环引导的优势内容递增教育法调动了患者学习的积极性 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与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迄今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5]。多数患者在入院前缺乏与疾病相关的知识,不了解疾病的进展和预后情况。护理人员通过健康教育可帮助患者分析病情、消除焦虑,提供与疾病治疗和康复相关的各种信息,帮助患者明确疾病的发展过程,熟悉治疗的进程,经历预期的体验,从而消除负面情绪,达到提高生存质量的目的。而在进行健康教育时采用的方法类型将直接影响到教育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实施PDCA循环引导的优势内容递增教育法,实验组患者对疾病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和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其原因是PDCA循环引导的优势内容递增教育法是在护理人员引导下由患者自己选择健康教育内容、教育目标和执行学习计划,使健康教育的体系从护理人员的单纯“灌输”转化为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的过程,大大提高了患者的参与意识,使原来被动接受健康教育的患者群体演变成有改变自身行为愿望的群体,充分调动了患者学习的积极性,并不断提高对疾病相关知识的学习,推动健康教育进入高一级别的PDCA循环。PDCA循环引导的优势内容递增教育法是以患者为中心进行全程、互动、动态、有效的健康教育模式,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方法, 健康教育知识简单地以“灌输”方式向患者单向传播, 教育后没有注意及时的效果评价, 以致取得的效果不明显。

3.2 护患之间的信任是提高健康知识得分及健康教育满意度的关键PDCA循环引导的优势内容递增教育法要求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 围绕疾病康复必需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不断激发患者的学习愿望。所以护理人员必须掌握高血压病各方面的知识,同时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 这样才能有效地向患者及家属讲授健康知识, 使之建立健康行为的目标[6]。参与本次健康教育的护理人员均为本科室取得护师或主管护师资格、从事心血管专科工作、具备高血压健康教育知识、管理经验及良好沟通能力的护理人员。PDCA循环引导的优势内容递增教育法在尊重、关心患者的同时, 将护理人员良好的服务态度、高度的责任心和丰富的专业知识较完美地展示给患者, 使患者对护理人员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建立双方信任的桥梁, 从而有利于提高健康知识得分及健康教育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谭志学.聚焦2007-2008年全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J].药物评价:糖尿病专辑,2009,6(1):4-6.

[2] 胡容,孙锦梅,张爱琴,等.临床健康教育方法改革的探讨[J]. 现代护理,2004,10(98):1048.

[3] 黄万琪,周敦金.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状况及相关知识调查报告[J].湖北预防医学杂志,2002,13(4):4-5.

[4] 王兰芝,孙顺成.高血压患者健康知识水平的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10(6):28.

[5] 陆再英等.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51-252.

实训教学内容范文5

由于高新技术不断渗入传统的制造领域,传统的机械制造技术发生了质的变化。作为现代产品制造工艺基础性实践教学的工程实训必须高起点、大力度地改革陈旧落后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在传统的机械制造基础的基本内容上增加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知识,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公关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使之适应社会现实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教学方法采用模块化教学,因人而异,因内容而异,穿插多媒体授课,应多样化,充分利用现代化设备拓展学生视野。

二、工训中心建设应符合实训教学改革

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各高校工程训练中心纷纷以现代制造技术、常规制造加工技术、电工电子技术、综合创新等实训实验为主线,构建一系列完整的工程实训平台,实现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训练、创新思维和工程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是本科生进行工程素质教育和技能训练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实践性教学基地。中心的建设应为实训教学服务,创造实训教学改革条件。

1.突出能力培养,强化岗位的适应性,并积极改革实践环节,将强化能力作为基本指导思想和实施原则。同时,由狭义的操作技能上升到多元才能,加强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优化实训工种,改革实践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不断增设综合性、创新性项目和研究性实验项目,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3.实现相关工种实训室开放和现代化教学管理,利用工程训练中心网站,学生可通过网络预习、准备、下载训练内容和相关应用软件。实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与学生开展互动交流、实训成绩管理等实践性教学活动,将工程训练中心最终实现“全面开放”。

4.重视加强和相关院系、企事业单位及科研部门的练习,积极承担横向、纵向科研课题,使工程实训与科研、工程和社会应用紧密结合起来,产生造血功能,支撑工程实训教学。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实训教师结构,进一步做好实训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推进工程实训教学改革。

三、工程实训的教学改革应遵循教学和科学发展规律

处理好传统内容和现代化内容的关系。作为工程实训的教学内容,大多应该是教为成熟和稳定的基础知识,并且能展现和体现现代科技发展及先进的工业生产水平。但现在不少学校的工程实训教学内容中有些已陈旧落后,确实已到了非改不可得地步。同时也应认识到不可能将现在有关的先进科技内容都作为教学内容包含进去,故需要认真研究、分析比较、实践探索。因此,在改革工程实训陈旧落后的教学内容上态度必须积极坚决,在落后措施上既要大刀阔斧又应稳妥仔细,逐步改革,不断创新。工程实训教学改革不仅要传授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还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工程实训的教学内容应重视加强基础、强化实践,反映一定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实训教学过程应重于实践、分析、综合、启发学生的思想,注意培养学生实践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工程实训中由于新专业的不断参与,课程设置的改变迫切要求在工程实训教学内容中能给予学生一定量、比较完整的先进制造工艺基础知识。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开拓思维和创新意识出发,这样做都教为有利。同时也为“工程材料及其成形基础”、“金属工艺学”等相关课程部分理论教学内容结合工程实训进行教学创造一定的条件,工程实训教学改革应有完整的教学内容。

四、我校实训内容具体改革与实践

1.基础、传统内容要优化。如:车工实训直接选用机夹刀而不需重磨刀具,不必再讲解和安排磨刀环节,腾出时间安排更深入的内容训练;部分专业的“螺纹加工”训练改为演示,这样既节约时间又使学生了解到了加工过程;热加工各工种实训增加了电教部分,观看热加工视频片,使学生了解更多其它工艺方法,拓宽知识面;钳工实训中的斩口锤制作,过去的圆钢毛坯改为以铣出两个垂直平面为坯料,节约了大量的错削工作量,降低了学生体力劳动量,等等。

2.增加综合性、应用性、实践性的内容。如:管工实训增加暖气片安装和拆卸,并且进行水压试验环节,PPR的速熔连接等实训内容。在材料选配、工具的选用等方面提高学生识图能力和动手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合作意识。

3.更新陈旧过时的内容和实训方式。如:铣工实训结合后续工种相关内容“有的放矢”地进行(如斩口锤毛坯);锻工毛坯加热改为箱式电炉加热,避免空气污染等。在实训教学方式上采用边讲、边实践,根据学生操作的时间情况适时穿插讲解和示范,改变集中讲完课就“放羊”的习惯模式,提高实训教学质量。

4.删除可有可无的实训内容,增加多媒体教学和相关工艺操作内容。现场实训过程中理论知识少讲,留给后续课堂课去发挥,相关共同基础知识通过归纳并由专人或工种开始授,使相同内容减少重复讲授,繁琐的内容精减或用多媒体方式介绍,如机床牌号与结构结合实用设备进行简介、机床分类、车刀角度等不必展开讲解,数控加工技术编程采用多媒体较好,有足够的信息量;取消刨工实训,采取集中演示观摩;增加金属材料火花鉴别和硬度计的使用;在焊工实训中增加药皮焊条和无药皮焊条性能比较实验等。

五、结语

实训教学内容范文6

【关键词】高职 会计电算化 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C-0166-02

会计电算化作为高职院校财会专业的一门具备较强实践性特征的核心课程,其教学内容应体现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才能够与社会需求相匹配,让学生更为熟练地掌握专业知识,更为有效地提升应用能力,更为快速地与就业岗位相适应。想成为一名“好会计”仅仅靠“理论学习”是不够的,还需要进行长期的“操作练习”,但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开设时间不长,教学设施尚未健全,师资队伍专业素养参差不齐,学生认知能力也存在较大差异,最终课程教学效果不好。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实践课时、实践环节、配套教材以及教学软件等方面对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剖析,针对出现的典型问题提出建议,以期能够为会计电算化课程改革积累理论和实践经验。

一、财会专业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内容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略有偏离,教学内容存在欠缺

当前多数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目标尚未具备针对性,存在与本科院校雷同的现象,导致所设计的教学内容相同之处较多,未能体现出高职教育的职业特征,也未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更未能根据市场和职业岗位需求变化而进行有效调整。由于多数高职院校明确开设会计电算化课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当前“考证”中“电算化”知识点并未触及采购、销售以及库存等管理模块的应用,因此多数高职会计电算化教材均未把它们纳入其中,导致很多学生认为“考证”就是学习该课程的目的,其它与“考证”无关的知识可以忽略不学。该课程多数会在大一第一学期学生学习过会计学基础、计算机基础等专业基础课之后开设,学生基本上均已掌握了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以及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由于课时有限,再加上采购、销售以及库存等管理模块与其他基本模块相比较,其应用操作较为复杂,多数教师在会计各模块授课时会直接将其忽略不计,仅仅只介绍总账、报表等主要模块。但实质上采购、销售以及库存等管理模块在日常会计工作中使用频率较大,以至于学生走上工作岗位遇到相关业务时,不能尽快应用此类模块。

(二)实践课时严重不足,实践环节针对性弱

作为一门具有较强实践特征的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是不能缺少的教学内容,但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把教学重心落在理论教学上,实践教学课时安排相对较少,学生练习机会不多,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会计电算化实训环节针对性较为薄弱,据调研,会计实训教学内容较为单调,会计基础实践到综合实践,大多都是从建账开始,之后依据账务处理流程,一步步完成企业一整套会计业务,其区别点仅仅是业务量的多少而已,多数学生反馈这类实训成效不佳,对专业技能的提升帮助不大。而电算化实训教学内容也同样单调,多数只是对某个财务软件进行重复操作训练,也就是把一整套数据资料依据次序输入计算机,经由重复操作来熟悉这个软件的基础应用,这样的实训无法让学生对会计电算化产生一个整体认知和深刻理解,对财务软件的掌握也存在很大局限性,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对其它会计软件不能很快上手。

(三)配套教材滞后,教学软件更新缓慢

各高职院校使用的会计电算化教材多数是借鉴本科教材,重视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并未体现会计岗位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需求,职业特征不清晰,无法满足高职教育要求。部分教材发行时间较为长远,虽然经历了数次改版再发行,但内容改动不大,大多未表现出网络时代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时代特征。如某些教材内容侧重于编程,花费了大量篇幅讲解会计核算模块的程序编写相关知识,却忽视了对会计电算化实践的讲解,造成教师教学困难,学生学习吃力,学习效果不佳,对将来适应工作岗位用处不大。在网络时代,电子商务成为企业重要的运行模式,并且带来了管理变革,在会计行业方面主要体现在会计软件的设计问题上,如目前在企业中日渐兴起的管理型财务软件和网络型财务软件,在很多配套教材中尚未体现,这些教材依然采用以往的核算型财务软件等教学内容,导致教学理论远落后于实践,就算学生熟练掌握了这些教学知R,但在实际应用中无法与岗位工作对接,自然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对策研究

(一)正确定位教学目标,合理完善教学内容

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拥有会计和计算机专业知识,并且可以熟练使用常见会计管理软件的高素质人才。因此高职院校要依据岗位需求正确定位教学目标,如果岗位需求出现改变,教学目标也要跟着发生改变。同时还要依据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及会计职业岗位需求,以现实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方法技巧、素质能力等方面为参照,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调整。这就意味着,在教学里必须要依据就业单位的工作案例实现目标要求来设计教学内容。换句话说,就是以岗位具体工作里的案例为主线,以项目为依托,通过设置教学任务来完成整个课程教学,让学生掌握工作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以及职业素质,进而为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因此,在全面推行“考证”与课程相融合的“直通车”教学模式下,不仅要把“考证”必须掌握的专业内容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之中,还要以会计软件教学为重心,适当完善教学内容,在学好总账、报表等财务软件基本模块的同时,增加采购、销售以及库存等管理模块的学习,让学生不仅能够通过“考证”,还能够很快适应专业工作岗位。在学生学有余力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适当拓展部分计算机、会计软件以及网络的应用、管理与维护相关知识,同时还可以要求学生在网络上多留意会计电算化技术应用的新趋势。

(二)适当增加实践课时,着力强化实训环节

鉴于实践教学在课程中的重要地位,高职院校应该适当增加实践课时,科学安排理论课与实践课之间的比例分配,最好能够形成以就业为导向,在理论教学中施以实践训练,在实践教学中强化理论知识的教学体系。实训环节必须围绕理论教学内容展开,一方面要保留传统的手工记账模拟实训形式,另一方面要加大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训力度。不但要针对每一教学模块实施单项实训,以强化学生某一方面的岗位技能,并且还要在完成所有或部分单项实训的基础上实施综合实训,以培养学生的综合专业技能。综合实训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多人分岗位训练,主要是以组为单位开展实训,要求合作完成某单位单月的整个会计业务流程,学生在其中各司其职,并且进行轮岗实训,这样就能够保障学生在实训中全面了解每一岗位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并且了解不同岗位之间的紧密联系,强化与其它岗位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二是单人完成全过程训练,主要是每一名学生均独自完成某单位单月的整个会计业务流程,这种实训形式对电算化要求更为严格,但在实训过程中更多地强化个人实践技能的培养,未能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技能。以上两种综合实训形式各有千秋,在实践教学中可依据学生学情、教学进度等因素选择使用。最后,在组织实践教学内容时,必须考虑到实践内容的广泛性、全面性以及多元性,以确保学生获得全方位、立体化的有效实训,将来能够较快适应工作岗位。

(三)规范修订配套教材,及时更新教学软件

要围绕教学目标的需要来购买或编写教材,充分体现“学生主体”的职教理念,如前往企业等一线单位进行调研,了解不同的会计岗位工作职责以及对会计人员的专业要求,并且搜集完整的工作任务进行具体分析,以真正了解工作岗位需求,并将其转化到教材编写中,或者是以此作为参考,指导教材购买行为,实现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情境,突出高职教育的职业特征。同时,在选择教学软件时应该遵循以下两大原则:一是仿真性,就是要求教学要与会计工作岗位相一致,让学生在学习中如同置身于职业岗位一般,熟悉将来工作岗位上经常会接触到的软件环境,提前“热身”,让学生可以在毕业后迅速适应岗位要求,因此要选择的教学软件必须是比较有名、市场销售良好、稳定性强的教学软件。二是经济适用性,关于教学软件的选择,要尽量以最少的资金获取最大的效益,并且要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不要过度追求高级或功能众多,这会导致经费开支过多,以及资源浪费。要依据教学中需要应用到哪些功能来选择教学软件,同时考虑到购买成本,真正做到经济适用。总之,在选择教学软件时要注意与时代同步,考虑学生就业需求和企业岗位性质,选用目前企业中使用频率高的软件开展教学,选择软件的品牌要遵循多元化、层次化原则,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学以致用。

伴随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高职教育事业也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高职财会专业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也要因势利导,实施有效的教育改革。其教学内容作为教学改革的一个重大突破口,必须加以重视。要做到正确定位教学目标,合理完善教学内容;适当增加实践课时,着力强化实训环节;规范修订配套教材,及时更新教学软件;以此解决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内容目前常出现的不足之处。同时,教师也要及时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技术,优化教学手段,为社会培养出一大批具备扎实理论知识、掌握熟练操作技术的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洪娟.基于职业能力的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4(12)

[2]罗婷.浅谈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经济,2013(12)

[3]潘忠志,段金敏.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研究[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12(5)

[4]谢伟文.规范化的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构想[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