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技能培训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急救技能培训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急救技能培训总结

急救技能培训总结范文1

为加强本县卫生应急能力建设,强化医务人员卫生应急知识和能力,提升应急处置水平,确保卫生应急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制订本年度卫生应急培训演练计划。

一、职责分工

(一)县卫生局

县卫生局负责县内卫生系统开展卫生应急培训演练的计划和推进实施。做好卫生应急基本理论知识培训的组织工作;负责本县突发事件综合性医学救援演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综合应急演练的组织工作和辖县内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专项应急演练的指导工作;负责对辖县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活动开展情况的督导和总结工作。

(二)公共卫生机构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全县疾病预防控制条线卫生应急培训演练活动的计划和指导;做好条线内卫生应急技能培训的组织和指导工作;组织开展条线内突发传染病防控应急演练;本条线活动开展督导、总结工作。

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做好卫生监督条线卫生应急培训演练活动的计划制订、组织和指导工作。做好条线内卫生应急技能培训、突发事件公共卫生应急演练工作;本条线活动开展督导、总结工作。

(三)各级医疗机构(含医疗急救中心)

负责做好本单位卫生应急培训演练活动的工作计划和推进实施。按要求做好应急队员(志愿者)的相关培训、演练;做好活动的总结工作。

二、活动内容

根据文件要求,本次本年度卫生应急培训演练活动主要从理论知识和技能培训以及应急演练两个方面开展实施。

(一)理论知识及技能培训

1.县卫生局:组织辖县医疗卫生单位卫生应急工作人员和卫生应急队员(志愿者)开展卫生应急基本理论培训。培训包括内容:卫生应急工作基本知识;卫生应急相关法律法规和工作预案的基本内容;卫生应急信息报告的基本要求和方法等。

2.县公共卫生机构: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合年度工作,组织本单位和辖县各医疗机构卫生应急工作人员、应急队员(志愿者),开展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培训应包含以下内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调查、应急处置和信息报告的相关理论与技术;突发事件公共卫生监测预警、风险评估等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与技能;流感、脊灰等突发传染病的防控技术方案要点;突发中毒事件、放射事件应急处置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等。

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结合年度工作,组织本单位和辖县各医疗机构卫生应急工作人员、应急队员(志愿者),开展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培训应包含以下内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调查和应急处置的相关理论与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等。

3.各级医疗机构(含急救中心)组织卫生应急人员积极参加县卫生局、疾控中心、卫监所开展的卫生应急理论和技能培训;组织本单位医疗应急救援队伍做好单位紧急医疗救援工作预案(包括事发现场和院内救治)、基本救护技能、专业技术、后勤保障装备使用以及信息收集和报告等方面的培训工作。

(二)应急演练

1.县卫生局组织开展辖县内以应急流程、应急岗位职能为内容,多部门参与的突发事件综合医学救援演练。演练科目包括:事发现场公共卫生调查和应急处置;现场紧急救援和后送;现场应急指挥、专业技术和后勤设备的使用;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和等。

2.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开展突发传染病防控应急演练。演练科目为:突发传染病现场调查和应急处置;现场生物、环境和食物等样本的采集、保存和运送;现场快速检测鉴定程序和方法,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与研判;现场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和受污染人员洗消、疫点消毒;现场应急指挥、专业技术和后勤保障设备的使用;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和管理;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和等。

3.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组织开展突发事件公共卫生应急演练。演练科目为:突发事件公共卫生现场调查和应急处置;现场生物、环境和水样本的采购、保存和运送;现场快速检测鉴定程序和方法,检测结果分析与研判;现场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现场应急指挥、专业技术和后勤保障设备的使用;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和等。

4.各综合性医疗机构负责组织开展本单位医疗应急救援队伍(志愿者队伍)的现场应急医疗救援演练和院内批量伤员救治演练。演练科目为:紧急医学救援现场的展开、伤情判断、检伤分诊、医疗救护和后送;院内批量伤员的应急救治工作的启动、展开、接收、分流、处置、信息收集和报告;现场应急指挥、专业技术和后勤保障设备的使用等。

三、工作要求

(一)各单位对本年度卫生应急培训演练活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谋划,制定本单位工作计划。

急救技能培训总结范文2

[摘要]目的 通过对具体生动的救护场景的模拟演练,培养妇产科医护人员的救护意识,规范专科急救能力。方法 模拟妇产科的常见急危重症病例,开展急救演练,即采用确定内容、制订计划、拟订演练方案、角色配置、现场实景模拟实施急救,演练结束后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妇产科医护人员专科急救技能、抢救配合意识、综合能力、整体协调能力均较演练前明显提高。

[关键词]急救演练;专科急救;抢救配合;综合能力;协调能力

妇产科工作繁忙,急危重症多,往往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涉及学科众多,如不能实施迅速、有效的救治,必然危及母子两条性命。为提高妇产科医护人员的应急综合能力和抢救技术水平,规范危重病人救治流程,加强协调配合,确保患者安全。急救领导小组按照医院临床护理抢救预案与流程,以妇产科常见急危重症病例,模拟具体生动的救护场景,进行专科急救演练,培养妇产科医护人员的救护意识、抢救配合,规范专科急救能力。同时通过开展演练查找抢救预案存在的不足,检验参加演练人员的技术操作、制度执行、沟通协调、设备物资准备情况;普及抢救知识,提高医护人员对抢救预案的掌握。经过一年的培训与演练,医护人员的专科急救技能和综合能力显著提高。

1.一般资料

自2011年8月至2012年10月,妇产科的7个科室共组织了6次模拟急救演练,每次院长、副院长、医务部主任、质控办主任、护理部主任、院感办主任、临床科室主任和护士长以及演练科室的医护人员全部参加。演练的病例为产后大出血1例、羊水栓塞1例、宫外孕失血性休克1例、子痫1例,新生儿重症转运1例、过敏性休克1例。

2.方法

2.1由医务科、护理部统一安排部署,大产科和大妇科系统分别成立了急救演练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担任正、副组长,组员分别由科室高职称人员和科室骨干组成。科主任及护士长根据科室常见急危重症特点,制定演练内容、计划,拟订模拟急救具体方案、脚本及人员角色配置,最后由科主任、护士长组织实施。

2.2急救演练实施步骤

2.2.1学习培训

急救演练方案确定后,组织全科人员培训相关理论知识、急救技能以及医护人员抢救状态下心理素质的培训。制定急救演练流程及考核标准,确保培训有效。

2.2.2人员角色配置

由工作人员扮演病人家属,模型人扮演病人或医生、护士扮演病人。科室急救小组成员5名,相关科室工作人员各1名,如产房、新生儿科、手术室、检验科、血库、B超室、心电图室。

2.2.3演练过程

演练由科主任与护士长主持,整个演练过程、项目、内容、实景与临床抢救尽量一致。①当班护士甲接听呼救电话后,立即呼叫急救小组成员,护士乙迅速准备急救药品,启动抢救仪器、设备,调好参数,处于使用状态,抢救物品床边定位放置,电梯口等待病人。病人人科后,护士甲定位于病人床头右侧,负责维护气道的通畅,吸氧,协助医生胸外心脏按压,连接心电监护仪,胎心监护仪;护士乙定位于病人床尾左侧,迅速建立有效静脉通道,抽取血标本,用药,输血,导尿,术前准备等;护士丙定位于病人床尾负责观察心电监护、药物准备及记录和对外协调等;医生按照ABCD法则进行急救处理。②若病人病情严重,立即呼叫急救专家组,通知相关科室协助,通知手术室、产房、新生儿科人员就位,开放绿色通道,报告急救领导小组,在急救专家组负责人的指挥下进行抢救。整个抢救过程按急救演练步骤进行,历时30~40min。

2.2.4分析总结

演练结束后,全体人员进行讨论分析、肯定成绩、查找问题。最后,由急救领导小组对模拟演练进行总结。

2.2.5全员培训

在总结分析基础上,由急救小组再次演练,确保流程规范完整、定位科学合理,配合默契,成功展示妇产科急救演练过程。随后,科室所有医护人员均按照此流程进行急救演练。

2.3演练考核

急救演练结束后,由医务部主任、质控办主任、护理部主任、院感办主任及科主任、护士长根据考核标准对参加急救演练医护人员的基本操作技能、正确程序与操作时间、综合能力进行考核。包括常用急救技术:气道开放、心电监护、静脉穿刺、徒手心肺复苏等;专科技术:胎心监护、宫腔填塞、徒手剥离胎盘、新生儿气管插管、后穹窿穿刺等。综合能力包括:分工明确、定位合理、动作迅速、程度准确、医护配合、医护人员的心理素质等,还有对沟通协调能力、院感控制及科室设备物资准备进行评分。

3.实施效果

3.1识别正确,诊断准确

通过对妇产科全体医护人员一年多的专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与专科急救演练,其急危重症的识别诊断能力大大提高,为抢救争取了时间。

3.2快速反应

专科急救演练规范和简化了急救流程,在紧急情况时可以快速反应,缩短发病至抢救的时间,对于挽救病人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3.3沉着果断

急救演练实施后,医护人员在急救状况发生时可以做到临危不乱,有条不紊,有效利用能力资源,对病情定性果断,行动果断。

3.4及时评估

在妇产科急危重症的抢救过程中,正确评估患者病情变化是至关重要的,模拟急救演练提高了医护人员观察病情,评估病情的能力,保障了抢救的及时和成功。

3.5关注患者

专人负责时刻关注患者,安慰患者,体贴患者,满足患者需求,提供心里护理、生活照顾,取得患者信任和配合。

4.实施体会

4.1模拟急救演练使妇产科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规范化,程序化。医护人员的严密监护,及时发现或预见性发现病情变化,果断应对,默契配合与协调,整合了多项急救操作和专科操作于一体,提高了医护人员临床急救水平和综合素质及应对能力。

4.2组织缜密

①医院急救系统由急救领导小组、急救专家组和急救小组三级组成。领导组由业务副院长、医务部主任、护理部主任、质控办主任组成。专家组由妇产科主任、相关科室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组成。急救小组由科室一线、二线值班人员及护士长组成。②对危急重症患者迅速组织实施有效的抢救,经常需要相关科室会诊,会诊人员必须10分钟到场。化验、检查、输血等优先进行,确保失血性休克病人在最短时间内实施抢救手术。③急救演练的实施加强了急救现场的组织管理,使救护中物资充足,层次分明,任务清晰,有效地维护了急救环境,保证急救的有效进行。

4.3专科急救演练提高了护士急救技能、整体协调能力和综合能力

妇产科护士每天面对的是发病急、病情危重且复杂的病人,其工作量大、风险性高,而系统学习和训练的机会相对较少。因此,开展专科急救演练使妇产科护士系统、完整地体验与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充分体现了演练的直观性、实用性、有效性和可控制性,全面提高妇产科护士的综合素质和整体协调能力。参加模拟急救演练护士随着演练次数的增加,其技术操作时间逐渐缩短,操作熟练程度及综合能力考核评分逐渐提高。

急救技能培训总结范文3

【关键词】 基层医护人员; 心肺复苏; 培训质量

中图分类号 R197.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3-0155-02

心肺复苏术是抢救心搏、呼吸骤停患者生命的有效方法,目前我国心肺复苏术的普及率不够,专业人员的急救技术操作不规范,医疗从业人员实施的CPR仍不尽如人意,心肺复苏成功率明显低于发达国家[1-2];心脏猝死患者不良预后与复苏过程中实施了质量差的CPR有很大的关系。培训效果的体现就是CPR的质量如何,其指标包括:按压位置、按压深度、频率、按压放松周期、通气频率与通气量等。基层医护人员在社区服务的第一线,第一时间接触患者,必须熟练掌握急救技术、加强基层医护人员的救护意识、正确掌握心肺复苏技能,为患者争取宝贵的“黄金时间”[3],国内许多专家采取了不同的培训方法,现综述如下。

1 基层医护人员心肺复苏普及的现状

本市急救中心依托在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内,除完成玉林市城区和周边院前患者的急救工作外,有相当部分的工作量是对乡镇卫生院危重患者的抢救与转运工作,对乡镇医院急救技能水平比较了解,所以从2009年将培训的重点工作放在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急救知识与急救技能培训上,尤其是心肺复苏技术。

目前基层医护人员掌握心肺复苏知识普遍较差,杜丽鹏等[4]经过调查认为基层医院医务人员心肺复苏相关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差,合格率低仅为8.33%和12.50%;徐俊[5]调查只有41.6%的乡镇医师了解心肺复苏知识;高玉凤等[6]和李国明[7]认为乡镇医院护士对心肺复苏新理论掌握普遍较差;笔者通过对本市7家乡镇医院450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对心肺复苏知识掌握情况,结果:掌握心肺复苏术操作只有36%,与国内专家调查结果相符,因此乡镇医院医护人员对急救技能的培训极其需要。

2 基层医院医护人员CPR考核错误原因分析

2.1 颈动脉判断错误原因

考核基层医院医护人员450名,劲动脉单项合格279名,合格率62%,与文献[8-10]的研究相符。判断错误主要原因是:判断时间不够或超时;触摸位置不准确;手指不规范等。正确的操作是右手的食指和中指的第一指节的指腹触及气管正中相当于喉结部位,旁开两指,至胸锁乳凸肌前缘凹处,触压颈动脉,手指放于与颈动脉垂直方向,判断时间5~10 s为精准。

2.2 胸外心脏按压错误原因

胸外心脏按压主要问题是按压过浅和手法错误,在接受考核的450名医务人员中,有274名该项目被扣分,占61%,与黄素芳等[9]的研究相符。影响胸外心脏按压质量相关要素包括按压定位、按压者姿势、胸外心脏按与人工呼吸的比例(30∶2)、按压频率(至少100次/min)、按压深度不少于5 cm,即挪度安妮心肺复苏模拟人按压深度提示绿灯闪亮,考核中单因素错误率不高,如定位错误主要是按压部位移位;按压者姿势错误为两肘关节松动、按压冲击或用腕部力量;按压频率140次;另一影响按压品质的重要因素“每次按压放松时胸壁要求充分回弹”,按压没节奏。

2.3 有效开放气道错误原因分析

在考核中,开放气道不正确占81%,与应菊素等[11]的研究相符。主要原因是:手法错误,气道没打开;右手或第二指关节压迫下颌部软组织或气管正中部位,这与乡镇医院医护人员平时操作少有关。开放气道利用仰头抬颏法或在检查义齿时,应把左手小鱼际肌放在患者前额稍用力向后推,使头部向后仰,另一只手的手指放在下颌骨处,向上抬颏,使鼻尖、耳垂与地面成一垂直线,切忌下压下颌骨掰开口腔。

2.4 有效人工呼吸错误分析

在450名人员考核总结中,口对口人工呼吸错误原因主要是:吹气量不足、不捏鼻子、漏气、使胸廓不起伏,尤其在第一和第五循环更明显,这与齐卫国等[12]的研究的记录相同,造成失败的原因在第一循环主要是气道开放不完全,第五循环主要是施救者疲劳,不能达到人工呼吸持续吹气1 s以上和有效气体量使患者胸廓起伏。在使用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时的错误,主要是:CE手法错误、气道没打开,先扣面罩再打开气道致使气道不完全打开和面罩不扣紧漏气等。

3 影响医护人员心肺复苏培训质量的因素

3.1 急救意识

学员学习的动机及态度决定了其培训效果的好坏[2,6,13],基层医护人员经常认为,抢救是大医院的事情,危重患者入院马上转院,或认为心肺复苏简单,使用率不高,在培训时不积极练习,认为流程熟练就行,结果是“一说就会,一做便错的窘境”[14]。

3.2 工作环境与接受培训

江淑聘等[8]和蒲晓煜等[15]认为,急诊科医护人员心肺复苏考核成绩要高于其他科人员,这与他们在急诊科的工作环境,经常经历抢救,接受CPR培训,应急能力较强有关系。基层医院医护人员因抢救危重患者机会不多,实际操作机会较少;设备不足、缺乏心肺复苏模拟人;接受培训机会较少等。

3.3 培训间隔时间对CPR测试成绩的影响

齐卫东等认为[12]和蒲晓煜等[15],医护人员的心肺复苏技能培训后6~12个月,对其进行复试,结果只有不到一半的人能够实施。因此培训间隔时间对心肺复苏培训质量有影响。

3.4 培训方式

国内许多专家研究认为不同的培训方式对培训效果有影响[16-18]。本院急救中心从2009年起,将对乡镇医院医护人员急救技能培训纳入到工作计划中,每年有计划对一些对口支援卫生院进行培训,但从每次危重患者转运了解,急救技能培训效果并不理想。从2011年开始,使用PDCA管理的办法进行培训,首选进行30~60 min的多媒体理论讲解,再进行动作分解,注意点说明,然后是整个流程连贯性的示范,再让学员提问后,练习2个学时后考核,同时相隔4~10个月后再进行复查和第二循环的培训,结果学员的心肺复苏掌握在86%以上,较以前的培训效果更好。

3.5 施救者疲劳可影响心肺复苏效果

在450名医务人员考核成绩中,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被扣分的项目,是按压深度不够、位置移动和吹气漏气、潮气量不足,主要在三、四、五循环操作中,第五个循环更明显。这与Ochoa等[19]和Ashton等[20]的报道相符。Ochoa等[19]还报道连续胸外心脏按压成功率第1分钟为79.7%,第2分钟为24.9%,第3分钟为18%,第4分钟成功率为17.7%,因此疲劳影响心肺复苏成功率。

综上所述,基层医院医护人员心肺复苏技能掌握不高,与很多因素有关,目前培训不足、急救意识缺失、缺乏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培训教材、缺乏CPR技能评价与长期培训效果评价机制较为突出,而CPR的培训是长期坚持的过程,规范CPR培训与复训,只有连续的复训才能获得理想的培训效果,才能使基层医护人员急救意识及急救技能得到提高,因此在加强对基层医护人员培训的同时,探索使用PDCA的管理方法,对每次培训结果进行确认,对不适宜的培训方法进行改善,进入下一个循环的培训,取得良好的效果,使基层医护人员更好地掌握CPR技术。

参考文献

[1]赵玉兰,孟凡山,戴冬梅.我国心肺复苏术培训的现状及展望[J].护理杂志,2009,26(6B):25-26.

[2]杨正飞,黄子通.如何改善心肺复苏培训质量的研究进展[J].中国急救医学,2012,32(12):1139-1143.

[3]王长远,孙长怡,秦俭.基层医师心肺复苏技能培训方法研究[J].医学综述,2011,17(25):2378-2379.

[4]杜丽鹏,张海燕,王建林,等.基层医务人员心肺复苏技能调查与培训效果保持[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2):262-263.

[5]徐俊.乡镇医师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培训的调查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1):18-19.

[6]高玉凤,杨磊.乡镇医院护士心肺复苏知识更新情况调查[J].中国护理管理,2007,7(5):65-66.

[7]李国明.医务人员CPR操作现状的调查[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16):2417-2420.

[8]江淑聘,全小明,邓少娟.护师心肺复苏考核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2011,25(8): 2053-2056.

[9]黄素芳,郑丹莉,全薇,等.低年资护士单人徒手心肺复苏考核精准性评价分析[J].护理研究,2012,26(8):2292-2293.

[10]黄素芳,王芳,胡友珍.单人徒手心肺复苏培训的难点和重点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7):27-29.

[11]应菊素,郑小伟.43名护士单人心肺复苏操作精准性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3):62-63.

[12]齐卫东,房兆国,汪翼.影响护理人员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分析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09,8(10):20-23.

[13]罗丽云,王彦.影响临床护士掌握心肺复苏的相关因素分析[J].医学新知识,2009,19(3):191-193.

[14]张雁,温新华,林长敏,等.国内外公众基础生命支持技术培训现状及其差距[J].中国全科医学,2006,9(2):1668-1669.

[15]蒲晓煜,席淑华.社区服务人员院前急救知识和技能的调查及干预对策[J].护理杂志,2009,26(14):35-37.

[16]姜金霞,彭幼清,马素芳,等.上海市一二级医院临床护士心肺复苏技能现状及影响因素[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6):1093-1096.

[17] Heidenreich J W,Berg R A, Higdon T A,et al.Rescuer fatigue:standard versus continuous chest-compression cardiopuImonary resuscitation[J].Acad Emerg Med,2006,13(10):1020-1026.

[18] Steen P A,Kramer-Johansen J.improving cardiopuImonary resuscitation GuaIity to ensure survivaI[J].Curr Opin Crit Care,2008,14(3):299-304.

[19] Ochoa F J,Ramalle-GOmara E,Lisa V,et al.The effect ofrescuer fatigue on the quality ofehest compressions[J].Resuscitation,1998,37(3):149-152.

急救技能培训总结范文4

关键词:SimMan模拟人:心肺复苏教学

SimMan模拟人是由挪威诺度公司设计并制造的高级生理驱动模拟系统,可模拟患者各种生理变化,能够对诊疗过程中所做的治疗措施和救治用药做出相对应的反应。同时,通过连接的监护仪、呼吸机等仪器显示的参数变化展现临床环境下的诊疗过程和救治效果,为学生创造一种接近真实临床实践的机会。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苏州大学医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临床技能培训中心2013年从挪威诺度引进了世界先进的超级多功能模拟人SimMan模拟人,急诊医学科和重症医学科共同探索将其应用于临床心肺复苏课程教学,现将应用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苏州大学医学部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47名,已完成相关基础课程和诊断学、外科学总论等课程学习,于2014年进入苏州大学医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学习。

1.2教学方法 47名学生分为两组进行,两组学生轮流在模拟人设备上进行实践操作。以心跳呼吸骤停抢救为教学病例,提前就授课老师准备与实际临床病例相近的教学实例,授课与考核时宣讲病例发生时的场景,并实现准备好可能会用到的常用抢救药物。在模拟人操作前,授课老师应先和授课学员辅导病例的病理生理知识及病情发生过程中各种场景应给予的抢救措施(如胸外心脏按压或除颤等)及应给予的用药的品种、剂量、原理和用药后患者出现各种反应后的措施等专业知识。并应模仿实际抢救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的实际情况,将3-5名学员编为一个治疗小组,各司其职,与真实抢救过程中有1名高年资医师负责指挥抢救,2名医师负责胸外心脏按压,1名医生负责气道(气管插管就呼吸机或人工呼吸球囊),1名医生或护士负责用药为一个基本抢救单元为例,予以模拟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抢救。整个SimMan模拟人模拟抢救过程分为“接诊-病情判断-治疗”三个阶段。每一治疗小组学员轮流进行训练及考核,带教老师在各组训练和考核时将病例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一一演示。在各组学员抢救治疗中记录存在的问题,让其他组学员记录。诊治过程结束后予以问答,各组及当时学员一起总结予以讨论。并且SimMan模拟人在训练过程中可以由带教老师随时停止呼吸心跳等生命体征以提示学员抢救措施的不当之处,并加深治疗组学员对错误操作的印象。

2.教学结果评定

2.1评定SimMan模拟人的教学结果 实践操作课程结束后予以考核并调查摸底教学结果,以书面评分表的形式给每个学员,填好后统一收回予以统计分析,共5大类:①应用SimMan模拟人教授心跳呼吸骤停病例的教学结果优于传统书面上课?②是否提高实际心跳呼吸骤停患者抢救技能?③各组学员的合作抢救能力是否提高?④应用SimMan模拟人教授课程对临床真实抢救能力有否提高?⑤操作中的模拟诊室的布局及电子设施是否满意?同时,学员还可以写其他的建议。

2.2发放书面评分表47份,收回47份,回收率100%。结果显示:91.4%的学生认可SimMan模拟人教授心跳呼吸骤停病例,74.4%的学生认为可提高实际心跳呼吸骤停患者抢救技能,70.2%的学生认为可提高合作抢救能力,91.5%的学生认为可提高临床真实抢救能力,66%对模拟诊室的布局及电子设施满意。部分学生建议小组急救技能模拟训练前应进行单项心肺脑复苏(CPR)、气管插管和电除颤等专项技能培训等,见表1。

3.教学总结

3.1心跳呼吸骤停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危重疾病,治疗措施应随着病情变化而不断调整,实战性强。常规训练方法对于培养医学生的临床实践遇到了很大挑战,探索新型的临床急救技能教学与训练模式很有必要。

3.2我院自2013年引进挪威诺度Sim Man模拟人,依照重症医学科的设置进行了情景布置。该模拟人不但可以实现常见多发病的临床操作,而且能更逼真地展现疾病在各个阶段的变化,以及治疗后的相应反应,并且完全实现无线控制。通过后台操作,不但可用作临床急救综合教学训练,更重要的是,他可创设高仿真的医疗环境,训练学员的临床思维及团队协作能力。除模拟人等标准配置外,还配备了除颤仪、呼吸机、呼吸球囊面罩等急救器材,同时室内配备了全景式摄像头和液晶显示屏,进行实时监控录像,为开展临床急救技能的培训提供了保证。

3.3临床医学教育在注重理论和知识传授的同时,需要更加注重W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包括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尤其是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学生能够根据紧贴临床实际的病情发生情况作出治疗选择。比如心跳骤停后的按压,按压后的病情变化,出现室颤后的除颤和药物的选择,除颤后给予的按压和人工辅助通气的措施等等,都可以根据SimMan模拟人连接的电子设施给予处理。simMan模拟人在实际操作中,各治疗小组的学员根据模拟人出现的不同症状给予相应的处理,模拟人也会根据相应的治疗措施显示出生命体征的变化来反应小组成员的应对措施是否得当。这样增加了学员到临床上面对真正病人时的临床经验,并增加了他们的自信。

急救技能培训总结范文5

【关键词】 预见性思维;护理;抢救

作者单位:450053 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护理部 急救是一项特殊的护理工作,对速度和准确度要求非常高。急救护士必须具备危机意识、运用预见性思维进行分析问题思考对策的能力,迅速实施抢救措施。预见性思维就是“先人一步”、“先物一步”、“先事一步”地从细枝末节中把握“大量的东西”,从“特殊个别”中把握“普遍的东西”,从萌生隐蔽中把握趋势的东西[1]。尤其在妇产科出血性急症抢救中,因其出血凶猛迅速,对护理急救人员要求更高,预见性护理措施的作用更加明显。自2011年始两年内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抢救妇产科出血性急症33例,现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

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抢救妇产科出血>800 ml急症33例,其中:胎盘早剥8例、胎盘植入伴出血5例、输卵管妊娠破裂13例、卵巢妊娠破裂2例,黄体破裂4例,子宫破裂1例。

2 方法

成立急救小组,各成员在抢救的过程中分管不同的角色协作配合,护理部根据抢救流程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

21 急救前措施

211 填报护理风险预警表,预警预防措施 应用预见性思维进行管理,不仅能对护理工作进行综合观察、分析、评价及预测,且能从多角度、多方面看待问题,提出预防措施,保障护理安全。对危重患者管理实施护理风险预警制,即科室根据患者有可能发生的问题,填写护理风险预警表,护理部查看患者后组织相关人员讨论,提出相应预防措施[2]。

除护士长把预见性思维应用于日常排班及每天排备班或弹性班、危重症护理外,护理部有求护士熟知应急预案,随机现场模拟抢救场景考核护士,经常根据不同的重点内容要求科室对工作中存在的隐患进行排查,调配人员积极预防在先,不是被动地等待处理问题,从而保障安全。

212 制定急救流程,组合急救物品 制定各种妇产科出血急症抢救流程。护理抢救行为不是被动的执行医嘱,而是要在实施各种抢救措施的同时,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可能发生的情况变化,做好下一轮抢救的准备,随时应用预见性护理措施组合急救物品。在制定各种急救流程时,将急救物品按照各种急症抢救流程分类组合摆放,以便争分夺秒地抢救。使用抢救器材时,把思维定势在快速预见、迅速反应、果断决定上,即使突发意外情况时也能沉着冷静决定最佳方法[3]。

213 对重点部门急救人员培训考核、模拟演练 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对重点部门急救人员进行理论、技能培训如熟知抢救流程、熟练掌握抢救器材的性能、观摩操作录像、使用模拟人反复练习、参与抢救人员的经验分享、练好基本功等分步骤培训实施。培训护士各种抢救器材的使用,要求掌握适应症和操作方法及排除故障的方法。要求护士熟练使用抢救器材,提高预见性运用抢救器材能力,和医生配合默契,提高抢救成功率。

急救模拟操作演练,主要考核护士对急救、病情观察、抢救流程的掌握熟练程度及与医生的配合能力,重点是急救流程、急救药物及急救器材的使用熟练程度。按照常见妇产科危重症制定的抢救流程,进行应急演练,模拟紧张的抢救场景。

重点部门护理人员经护理部理论、技能、现场模拟考核合格后,颁发合格证书,实施持证上岗。

22 急救中措施

221 提高护士对病情的观察能力 在急救医疗护理中,预见性病情观察可以理解为提前预知最可能出现的病情变化或可能发生的严重并发症,以及病情急骤恶化时,观察其预警征象,以便采取预见性护理及医疗防治措施,从而提高急诊患者抢救成功率和生存质量[4]。对患者的病情实时评估,做到随时观察患者的动态变化,在动态中评估护理预见性措施是否有效,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在抢救初期,因人员少,及时穿刺静脉通道,输注抢救药物,待到抢救小组成员到位后,按照分工协作进行抢救。专人书写记录护理文书,专人抢救,专人对外协调,使抢救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222 转运前措施 转运危重患者时,提前联系转运医院做好准备,安排转运车辆,准备相应的急救设施,预测运送中可能会出现的紧急情况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和必要的抢救人员,并由参与抢救医护人员护送,做好各抢救环节的衔接。

23 急救后措施 对每次急救进行梳理总结,医护人员回忆抢救过程,再次检查医嘱的开具及执行情况,提供医疗文书的法律举证。根据需要改进的情况总结心得,对抢救流程进行再次优化和管理。对急救药品及设施进行终末处置,及时补充归位,为以后抢救做准备。

3 结果

33例妇产科急症出血患者经过抢救,现场成功抢救33例,转院2人,预后良好。

4 讨论

41 减少医疗纠纷 运用预见性思维进行护理,降低了医疗纠纷的发生。由于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患者及家属不了解病情的进展过程。如果没有预见性的分析和沟通,势必造成医患之间的医疗纠纷,预先告知患者病情,使其了解疾病的发展和预后,可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4]。认真书写护理文书,提供法律举证依据。

42 培养护士预见性思维的应用能力 危重患者病情变化快且发展迅速,需要护士能够及时准确并且要有预见性做出正确的判断决策。应加强对护理人员临床思维能力方面的理论培训,注重临床思维、分析判断能力的培养[6]。培养护士敏锐的观察和应变能力,定期进行理论和技能培训,增强危机意识,熟练掌握危机时的应对措施,及时遇到紧急情况时,也能沉着冷静、有条不紊地处理。

43 优化抢救流程和抢救管理 平时经常对抢救物品管理进行再研究,一要是在抢救实践中不断研究那些已经明确处于完好应急状态的物品是否有还可能再改进之处;二是研究现行的管理办法是否合理及再完善之处。抢救物品组合再研究过程可使完好应急状态的研究、制定、恢复、保持等几个环节首尾衔接,环环相扣,从而保证抢救物品管理在急救实践中不断完善[7]。总结抢救心得,根据需要改进的方面进行抢救流程优化。

44 使安全管理更积极主动 预见性思维是对未来的各种可能进行分析的思维过程,护理管理者应用预见性思维管理,能够提醒护理人员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减少护士工作盲目性和被动性,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保证了护理安全。

参 考 文 献

[1] 杨静光从预见性思维看当前公共危机管理的前置管理.思想研究,2009,26(6):12.

[2] 王银玉,罗金凤,万青,等预见性思维在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4):35.

[3] 翁桂凤急诊科低年资护士预见性思维的培养吉林医学,2012,33(9):2011.

[4] 张东林,黄素芳,李秀云,等预见性思维在急诊病情观察中的应用.护理学杂志,2008,11(23):5253.

急救技能培训总结范文6

关键词:情景模拟;神经内科

护士应急能力是指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能敏锐地观察到患者病情变化,并进行分析、判断,用熟练的技能技巧,沉着果断地配合抢救和护理的能力,其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1]。神经内科患者大多年龄较大,病情危重,发展迅速,复杂多变,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及时发现,及早处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因此对护士的应急能力要求较高。轮转护士年资较低,临床经验不足,应急能力欠缺,为了提高轮转护士的应急能力,保证护理质量安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9~2012在本科室轮转的护士36名,均为女性,年龄在(21.3±3.6)岁,工作年限6个月~2年,学历:本科6名,大专24名,职称:轮转护士。

1.2培训方法与培训内容 护士长对轮转护士进行统一理论培训,培训内容为本科室危重症病情观察要点、科室各危重症抢救流程、医嘱执行制度及常用抢救药物剂量、用法、使用注意事项,带教老师对轮转护士进行统一技能操作培训,培训内容为基础技能操作(静脉输液,静脉留置针、协助患者翻身侧卧、经口鼻腔/气道吸痰、氧疗、留置导尿术)和专科技能操作(心电监护仪、呼吸机、输液泵、微泵),并由护士长及带教老师编写本科室常见危重症急救场景,如脑疝、肌无力危象、癫痫持续状态等,并与本科室主任医师进行核对校准,由该医师承担医生角色,轮转护士根据每次轮转人员数分别承担抢救中各护士角色,另找本科室护士两名,一名承担患者角色,一名担任患者家属角色,护士长担任旁白,对在抢救过程中患者病情及突况进行场景设定,带教老师在一旁进行指导、分析,并同护士长一同做最后总结。在情景模拟实践中,轮转护士根据所编写场景自行准备相关的操作仪器、操作器械,并轮流承担抢救过程中各护士角色。

1.3培训后评价 情景模拟训练后的点评是情景模拟的关键[2]。我科在根据李莉、张德荣,郭华英[3]对应急能力的分类(包括病情观察能力和应急配合能力,其中病情观察能力包括①主动巡视耐心倾听、②观察要点掌握、③观察方法准确、④病情评估准确、⑤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及处理、⑥记录及时准确,应急配合能力包括①急救物品准备齐全、②操作规范迅速、③急救药品名称剂量、用法准确、④急救过程中情绪定、沉着应对、⑤抢救程序化配合主动迅速、⑥口头医嘱复述后执行)的基础上自制评价表,由护士长带教老师根据该表对轮转护士训练前后应急能力进行评价,由护士长及带教老师对本科室参加培训的轮转护士进行点评总结。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对比分析。P

2结果

2.1 36名轮转护士情景模拟培训前后应急能力比较,见表1。

2.2效果评价 演练培训后轮转护士的应急能力较培训前有明显提高

3讨论

护理人员的成长具有实践性和晚熟性的特点,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掌握、积累和提高[4]。情景模拟教学法作为一种虚拟实践性操作[5],相较于传统教学法更具有针对性、直观性、开放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等特点,考察和培训了护士的应急能力、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实际动手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沟通能力[6]。采取情景模拟教学法对轮转护士进行应急能力的培训,提高了轮转护士的急救水平、病情观察能力、急救配合默契程度及对突发、意外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强化了安全意识及法律意识,规范了护理技能操作,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提高了护理质量,并促使轮转护士临床实践技能方面的自信形成[7]。

参考文献:

[1]肖顺贞.护理学研究[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56.

[2]葛学娣,凌霞,黄莹,等.情景模拟法在临床护理急救技能考核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杂志,2008,25(13):38.

[3]李莉,张德荣,郭华英,等.骨科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培训中的实施[J].护理学杂志,2006,21(4):63-64.

[4]蔡虹,姚莉,孙红,等.新毕业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法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4):290.

[5]华洪珍.论情景教学模拟中教师的责任与角色定位[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