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民风民俗调查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民风民俗调查报告范文1
关键词:传统文化;语文教学;调查报告
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站在时代的前沿,语文教堂应该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这一历史使命。为了唤起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调查当代中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及兴趣,了解我校初中生对传统文化的掌握程度。针对此项问题,笔者对本校学生(主要针对年龄在12至15岁之间的中学生)进行了一次“中国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调查问卷”。
调查采用试题简答、调查问卷的形式,在本校每班随机抽取15名(全校抽取300人,占全校学生总数33%左右)参加问卷。调查过程组织有序,因而问卷调查所反映问题及倾向具有代表性,对教师研究“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研究”有一定的目的指向。
本次调查问卷分两大部分。一方面是试题部分,主要意图是调查我校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掌握情况。试题涵盖面广,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
另一方面问卷部分,目的在于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及喜爱程度。但是,大多数学生只是知道一些传统文化,却不知道其来历和所包含的文化底蕴,很多学生对传统民族艺术都没有系统学习过,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未来更是漠不关心。以上种种情况,令人堪忧。现将有关调查中所反映的情况归纳整理如下:
一、特点及问题
1.中学生对名著所涉及的相关传统文化了解较多,但询问后得知,相关知识来源途径主要在影视剧作品上,而对名著原作知之甚少。如,第17~20题着重通过影视歌曲了解学生对古典名著的熟悉情况,数据反映,《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三部名著了解者接近50%,而对《聊斋志异》了解甚少,参与问卷的300名学生仅23人知晓,且其中6人知道作品名称,却写错了字。再如,32~35题,命题意图在于了解学生对名著人物及情节的掌握程度,学生掌握较好,知道者71.65%,主要集中在八、九年级。
2.学生对与课文相关的我国诗词掌握较好。如,2题、13题,掌握者达到72.3%,14题是83.6%人。看来,对于农村中学生来说,课堂是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窗口和主阵地。
3.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在语文教学当中,可以适时介绍一些饮食、服饰等生活气息浓郁的传统文化。调查反映,对耳熟能详的“五味”竟有45%人不知道,74%的学生回答不上来“六畜”的具体内容。
4.在传统语言文化类,成语、谚语、俚语等知识,学生也是一知半解。大家对一些常用的俚语反应不上来,如,第24题,近半数人不知道“灯不拨不亮”的下句是“理不辩不明”。更令教师们担心的是,自己的学生对语文中常会用到的成语记忆太少。成语接龙题只有4名学生完全接对。
5.对带有明显地域色彩的传统文化了解甚少。如,关中“十大怪”,只有27%学生说得上来。有些传统节日很多学生还不知道,但是对于西方节日,如,圣诞节学生有浓厚的兴趣。
6.知识欠缺,阅读面和视野狭窄。如,6、11、2题涉及古代哲学、宗法、礼仪、天文、历史、地理等知识,学生完全答对者寥寥无几,说明学生的古代文化常识掌握不全、不深,应在文言文教学中加强对这些知识的归纳与整理。
7.可喜的是,经问卷得知,学生耳濡目染,接受仁、孝、忠等传统道德教育较多,比较喜欢中国古典诗词歌赋,对中国书法、国画、民族音乐有一定的兴趣,渴望了解古代先哲思想,希望课题组教师在研究过程中继续加强此方面教育。
二、课题研究的建议与措施
中国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经过此次调查,我认为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出现的问题。
1.进一步加强对课内古典诗词背诵要求和文言文的教学,这是学生接触传统文化一个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可采取默写比赛、诗词接龙、背诵打擂台、经典诵读等方式,将古诗词背诵常规化、趣味化,另外,积极探讨文言文教学课堂合作探究模式,有效提高文言文教学的实效性。
2.加强名著阅读,开展读书活动。应在七、八年级学习时间比较充裕的条件下,课题组教师要给学生开出适宜他们阅读的名著书目,大力开展阅读名著的读书活动,并采取写读后感、讲名著活动方式,检查反馈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采取影视与文本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名著、走进名著,不仅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也让名著影响学生的灵魂。
3.拓展课程资源,在研究与探讨中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鼓励学生进行体验、学习,甚至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内容和信息,拓展其艺术视野,使传统文化的学习更有趣、更容易,在潜移默化中传承、发扬传统文化。
4.改革课堂教学,构建以研究与体验为本、师生互动、活泼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利用网络、电视等媒体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依托教材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民风民俗,组织学生参与有关社会活动,参观具有浓厚传统文化气息的博物馆,并让学生尝试写作观后感或民风民俗介绍、调查报告、小论文等,让学生自己加深对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领悟。
5.加强传统文化知识的普及。利用每月一次传统文化讲座,向学生讲解传统文化知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扩展知识面和视野。
总之,此次调查既为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研究提供了较为翔实而又准确的情况,也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指明了方向。我们将在学校有关部门的领导下,将扎扎实实地推进课题研究,促使我们对以后传统文化的教学更加有效和深入。
参考文献:
民风民俗调查报告范文2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作为教师,应带领学生真正走近文本,充分利用好文本中精彩的语言、浓厚的人文、复杂的情感、深邃的哲思,并挖掘文本空白,拓展、延伸学生的想象空间。
设计一些情境性的作业,引导学生在乐趣中更好地感知教材,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其中绚丽多姿的美。如,在教学《春》之后,我让学生来到野外观察、体悟万物复苏的春天并描绘出来。他们饶有兴致的挥毫泼墨:萌芽中的春天焕发着顽强拼搏的毅力,活泼玩耍的孩子,陶醉春色中的人们徜徉肆恣……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在形象感受中,学生用眼睛去发现,用心灵去体验,不仅拓展了创新思维空间,使学生深刻的感悟文本,更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想象力,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
当然还可采用其他的形式:如配乐朗诵、演课本剧等。如,教学《天上的街市》后,让学生为课文选择一首配乐曲,并将自己的配乐朗诵录下来。优美动听的音乐会给学生创设特别的意境,令他们为自己的杰作兴奋不已。再如,教学《皇帝的新装》后,布置学生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并表演,学生在过足一回编、导、演的瘾之余。又让学生对教材中角色的语言、行为动作及思想感情有更真切的体会,也有效地训练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现能力。凭借作业这个载体,学生不仅充分复习了文本内容,获得了在文学、绘画等方面的相关知识,锻炼了全面参与学习的能力,而且还得到了大量愉快而难忘的体验。
二、走近学生——语文作业的层次性
1. 作业量分层。针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适当减少他们的作业量,减轻他们的课业负担。以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至于教师结合课文内容涉及的一些拓展型的练习,他们可以选做或不做。如,背诵练习,一般学生只要按教材背诵有关篇目即可,对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多选择一些精彩片段、名家名作背诵。作业量分层能有效地帮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培养其自信心。
2. 作业难度分层。针对学生语文能力有差异的客观事实,为他们确立相应的目标,设计难易有别的作业是很有必要的。一般来说,确定为基础、发展、创造三级目标,要求一般学生能实现基础目标,努力完成发展目标;基础较好的同学努力完成创造目标。这样,让学生针对自身情况自主选择合适的作业,促使他们语文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三、回归生活——语文作业的实践性
民风民俗调查报告范文3
从文化的传承角度说,鲁迅先生有名言:愈是民族的,愈是世界的。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乡土文化基因被丢失、民族文化灵魂被异化、世界文化多元被消解的危险日趋严重。文化的渊源和成因往往就在当地的民俗文化中,撇开家乡舍近求远地去追求他地文化,使人想起邯郸学步的故事,从自己家乡寻找文化之根,然后慢慢向外扩散,这才是积学储宝的不二法门。从学校层面来看,中职学校一般是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所以,学校不能脱离本地的文化特色,应立足本地乡土文化,与当地紧密结合,努力打造有个性的学校品牌。只有这样,办学才能办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有特色有后劲的中职教育。乡土课程的开设实施,将会给学校带来很强的乡土气息和浓厚的文化内涵。从学生方面说,中职生素质往往较低,对传统的课程和教材不太喜欢,而乡土课程贴近学生生活,看得见,摸得着,有亲和力,学生可去观察、考察、调查、勘查、访问,可触摸、临摹描绘、感受体味,操作起来经济简便易行,容易激发兴趣。中职毕业生多是在当地就业创业,只有熟知当地的文化风土人情,才会更好地融入当地的文化和经济发展中,更好地工作和发展。基于此,笔者认为,中职应加强乡土课程的开发及教学,发挥乡土课程在德育中的独特作用,真正培养出爱家更爱国的新型技能人才。
2具体实行步骤和措施
2.1学校首先应有一个科学的乡土课程开发规划和教学指导方案。
诸城是一个文化浓厚的北方县城,历史悠久,经济发达,是舜帝故里,恐龙之乡,苏轼超然文化博大精深,具有丰富的乡土课程材料。我校深挖诸城的乡土材料,把乡土课程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根据职业学校的特点,把乡土文化作为育人一个目标,出台了乡土课程开发规划和指导方案。
2.2编写简明的《乡土教材》。
我校由校长主持编写的乡土教材《龙乡风情》,按历史、经济、政治、自然、名人、文学等类别编写。编写实践过程中,除了有本市文化专家作理论的指导外,由本校得力老师30多名参与资源开发,参与的学生与家长更是不胜枚举。大家有的在网络上查找资料,有的向年老的人请教,有的把自家老书甚至族谱都找出来。参考了《中国民俗》《诸城县志》《可爱的诸城》等的许多书目。这样,历经五载,三易其稿,对诸城的民风民俗进行了搜集整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终续集成册。成为全校师生甚至社会上的许多人认识诸城文化的重要书籍。
2.3乡土课程的贯彻实施要注意三大结合。
一是校内课堂与校外课堂结合。作为一门课安排专门老师系统讲授乡土教材,不定期聘请当地专家学者到校作专题报告;乡土课程的学习不能能只停留在书面和课堂上的探讨学习,要让学生参与实践,走出课堂,走到广阔的山川自然和社会生活当中。利用寒暑假等节假日组织师生市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去考察学习,访问长者,探寻古旧村宅,记录名人轶事;学校和诸城的许多景点、企业等建立联系,组织学生到我市的北汽福田、新郎西装厂名企业调查研究,写出调查报告,扩大学生认识乡土文化的途径和范围,促进乡土课程学习向纵深发展。二是将乡土课程与主题活动结合起来。将乡土课程融入到主题活动中,以多种方式丰富完善主题,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学校探索了以恐龙文化、大舜文化和苏轼文化等为主题的多项活动,通过这些主题活动,学生不但丰富了历史文化知识,而且对自己的将来的就业创业等有了新的启发。三是乡土课程与专业发展相结合,将乡土文化的学习与学生个人实践相结合。不能为了单纯的乡土教学而教学,要与学生的专业发展密切结合。旅游专业,就要把乡土课程中旅游元素专业结合起来,其它内容略学;建筑专业,就要抓住乡土课程中的人文古迹古代现代的建筑大做文章。机械专业,就要突出乡土课程中的现代企业经济的发展的篇章。总之要充分挖掘乡土课程的专业元素与现实的就业创业专业学习结合起来。
3我校实施乡土课程教学的效果与思考效果:
3.1培养了学生爱家乡的情感,增强了就业创业信心和能力。
我们诸城有丰富的舜帝文化、恐龙文化、苏轼文化以及服装业、食品加工业等品牌企业,在学习参观的过程中,一届又一届的毕生心灵得到陶冶,情趣得到提升,增强了对家乡的自豪感、自信心。??通过参观调查诸城的名牌企业,学生们感到要学习企业家们迎难而上不达目不罢休的精神,有的暗立斗志,毕业后也要报效家乡。
3.2提升了办学声誉,推动学校健康发展。
学生以良好的素质赢得了较高的就业率和社会声誉。我校幼师专业学生年年抢购一空,其它专业就业率90%以上。我们的探索表明,加强对学生的乡土教育,是提升中职教育的一个很好的措施。
4思考
民风民俗调查报告范文4
[关键词] 农村;网络文化;文化网站;农村文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指出:“健全网络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形成正面引导和依法管理相结合的网络舆论工作格局”。时至今日,网络把世界接入了家庭,搬到了人们面前。没有任何一个时代,人们能够如此便捷地实现与世界的广泛沟通,与文化的直接对话。中国广大农村并没有在这波信息化浪潮中远远落伍,农村网民队伍近几年迅猛发展,至今已过亿。然而,农村网络文化建设及研究却远远滞后,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新课题。加快农村网络文化建设与发展,打造网上人文乡村中国,对于加快现代信息技术普及利用、开拓农村文化市场、扩大农村文化消费并进而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对于繁荣农村文化事业、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对于提高农民素质、建设现代农村、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1、农村网络文化建设现状及问题
信息时代,农村信息资源匮乏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瓶颈,也将成为拉大城乡之间发展差距的决定因素。搜索引擎、网络新闻等网络应用充分体现了互联网具有信息储量大、信息全面、查询方便、信息更新及时等优势。对于信息相对匮乏的农村而言,互联网无疑是广大农村地区方便快捷的信息渠道。将互联网的信息获取优势有效地应用到农村的生产、生活中,是提高农村信息化服务水平,促进农村发展的真正意义所在。应该说,农村网络文化近几年有了长足发展。以2009年为例,中国涉农网站建设在2009年发展加快,从年初2.2万余家增至年底3万余家,日均页面浏览量已达120多万次,内容及形式较以前也有很大提高。但总体说来,还存在以下问题:
1.1农村网络文化网站建设匮乏,与增速迅猛的农村网民队伍不成正比。据统计,截至2009年12月,中国网站总数达323万多个,其中农村、农业类网站只有3万余个,占全国网站总数不足1%。与此相对比,农村网民队伍却增速迅猛。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首次农村互联网调查报告显示,至2007年6月,中国农村网民3740万,仅半年之后增为5262万人,增速是城市网民三倍以上。至2009年12月,农村网民规模达到1.0681亿,占中国3.84亿整体网民的27.8%。也就是说,接近网民总数近1/3的农村网民,只拥有不足1%的农村农业类网站。
1.2农村网络文化网站建设形态单一,缺乏创新,不足以调动网民的参与热情。据CNNIC 2009年6月调查显示:中国农村近亿网民中,只有14.8%在之前半年内访问过农村农业类网站,人数不足两成。分析较有代表性农村农业类网站,可以看出其主要问题为:一是大的农村门户网站缺乏。二是此类网站多分属农业部门、农业企业和相关科研机构,布局较为分散,行业内资源整合比较薄弱。三是内容上专业性构建较多,形态较为单一,以农业技术、市场信息、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等物质层面为主,带有泥土芳香民风民俗形态的行为文化层和乡土中国长期孕育形成的传统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心态文化层以及与时代精神相契合的现代农村文化构建短缺。四是缺乏技术创新与良好制作,吸引力不够。
2、农村网络文化建设与发展对策
2.1积极组织开展“电脑下乡”、“互联网技术服务下乡”、“网络文化下乡”等活动。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相关产品制造商及经销商、各大网络运营商在实施“家电下乡”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大“电脑下乡”的力度,专门制定“互联网技术服务下乡”、“网络文化下乡”的政策,比如制定农民安装互联网络资金优惠标准和电脑以旧换新补贴标准等。通过一定的政策倾斜、切实的优惠补贴及有针对性的增值服务,改善农民受资金、技术等限制及观念影响导致网络文化消费不足的局面。特别是应降低农村上网费用,鼓励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赶“科技大集”和走村入户,宣传、示范、培训那些有计算机操作基础的青年农民,并由他们带动更多农民认识电脑及网络,学会使用及用好网络,促进农村网络文化的发展。
2.2创新农村网络文化建设机制。探索建立政府、企业、全社会协同发展农村网络文化的长效机制,形成政府农村网络文化事业的主导推动、农村网络文化产业的市场主体构成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发展的新格局。对于各级党委、政府来说,应抓紧着手就农村网络文化发展制订规划,出台政策,整合资源,搭建平台,从政策、组织、资金、技术及人力资源支持等层面,统筹各方面力量,建设与管理并举,大力促进有关部门、企业和社会各界对农村网络文化建设的积极支持、投入和参与,引导、扶持和规范农村网络文化事业和产业健康发展。
对于电信类生产经营企业和专业投资者来说,应在完善农村信息化发展模式基础上,拓宽投融资渠道,形成多元文化产业投入机制,培育农村网络文化市场,做好农村网络文化网站的长期维护、更新与推广,并努力从内容建设、网络营销等方面提升其发展实力。对于社会各界来说,应鼓励支持网络专业人才和文化精英开办精彩乡村文化网站以及相关农村网络文化的互动式论坛、贴吧、博客、播客等,给农村网民提供积极参与的平台。要培养新生代力量,将传统文化包括民间民俗文化教育纳入大中小学课堂,加大对我国民间传统文化的普及推广。倡导社会各界关注乡村文化,引导人们进行农村网络文化的研究设计、宣传推介、成果展示等,营造农村网络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
民风民俗调查报告范文5
关键词:传统文化;初中语文;重要内容;时代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073-01
让传统文化回归语文教学要选得精,学得透,悟得深,帮助学生真正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全面提升人文素养。说到底,母语教育就是人的教育,人文素养就是人的素养。只有全面而深刻地把握好传统文化之根,使学生精神受到圣哲前贤思想的滋养,让学生既学文化,又学做人,语文教学之舟才能在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海洋上又能吮吸着鲜活的时代气息远航!
1.校园传统文化的缺失
语文教育必须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然而,许多学生在阅读写作过程中正逐渐丢失了传统文化,缺乏人文素养,无论是在价值取向,还是在言谈举止上,都有庸俗化和功利主义的倾向,表现为标新立异、特立独行、愤世嫉俗、无病、为赋新词强说愁等特征。学生的作文中充斥着英文、火星文、网络语言,甚至是自己生造出来的一些词语,在思想上故意剑走偏锋,以走极端来表现自己的创造性。体现自己的创造性无可厚非,我们也想把"中国制造"改成"中国创造",但我们不能因此丢失自己的传统。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虽然仁义、希望、进取、豪壮、一切事无不可为等气质都在当代青年身上依稀可见,但是他们身上缺乏中国的传统气质,"腹有诗书气自华"这种气味在他们身上淡不可闻。北京市一所中学的调查表明,在中学生课外阅读的书籍中,有69%的学生选择和各学科有关的教辅资料,20%的学生选择了动漫及一些畅销书籍,只有9%的学生选择经典名著,而且在选择经典名著的学生中也有超过60%的学生是由于教师的推荐。
中国的传统文化哪里去了?在笔者看来,造成这种局面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从远的方面来说,的一大要义是对传统的反叛。在当时,传统被视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阻碍力量;从近的方面来说,经济浪潮和全新的文化媒体的冲击,使得传统文化越来越没有立足之地,历史被戏说,宫廷剧盛行,娱乐大众的节目收视率最高,传统文化开始走向低俗化、低劣化。这一切深深地影响着校园,同时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考什么就教什么成为语文教师教学的出发点,枯燥无味的课堂也进一步抹杀了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语文教学也在不知不觉中丧失了传承文化应有的功能。
2.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的途径
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是义不容辞的责任,绵延不绝的传统文化也绝不能在我们这一代断裂。因此,我们有必要将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学生热爱母语、热爱传统文化的平台。
2.1 以活动为载体,搭建传播传统文化的平台。通过实践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积淀。一是要求学生对有关的传统文化进行调查摸底,写出调查报告,分析现状,展望未来。这样的调查能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加深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二是组织学生过各种传统节日。如春节时,要求学生了解"年"的来由及各地过年的不同风俗习惯,记录每户人家有特色的春联等;清明时,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扫墓;端午时,组织学生包粽子;中秋节时,举办诗歌朗诵会,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重阳节时,去登高秋游等。三是定期组织相关的实践活动,如读书会、辩论会、诗会、参观走访、听国学讲座等。四是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进行文化之旅,游览名胜古迹,亲身感受与体验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最后撰写考察报告。
2.2 开设传统文化大课堂,加强基本人文知识训练。语文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利用学校的大课堂开设传统文学讲座,内容包括诗词曲赋鉴赏、儒家经典赏析,中国古文化、中华传统美德、中国民风民俗研究等。同时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基础,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训练,如书法、国画、作文、诵读、文学鉴赏、人物评传、文学常识等,将情感熏陶和审美情趣培养结合起来,将人格培养和社会责任结合起来,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2.3 把语文训练和人文素质教育和谐统一起来,将传统文化寓于语文教学中。汉语是最富有诗意的语言,简单的几个字不仅表达了丰富的内涵,还可以营造优美的意境。如国画,在寥寥几笔中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它们可以创造出悠远的意境。中国的语言文字也是如此,"小桥流水人家"由三个简单的名词组合成了江南的绝美景色:流水潺潺、青石板、白墙黑瓦、吴侬软语、莺飞燕舞。所以,让学生感受到语文之美,并让他们感悟其中的意境,是教师的职责。与学生交流是一种启发学生想象的好方法,能使他们融入意境之中,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还可以把传统文化融入生活中,如秋风起了,"无锡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星期五了,"冬天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星期六了,"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痛快时,"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忧愁时,"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浪费时,劝解"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念物力维艰";豪放时,"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有了这些传统文化的积淀,还怕作文不出彩吗?
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并不是难事,教师要让学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学生就能纠正在阅读写作过程中背离传统文化的倾向,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参考文献:
[1] 刘海燕.赵咏华.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中国科教创新杂志,2014年第9期;
民风民俗调查报告范文6
关键词:海南;会展业;发展策略
近年来,努力发展会展经济,以会兴市,以展兴市,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城市腾飞的首选之路。
一、发展会展业的效用分析
会展业,以其融合了旅游、会议、展览、广告、装饰、通信、房地产,甚至吃、住、行等一系列产业而备受重视,不仅可以培育新兴产业群,而且可以直接或间接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发展。会展活动带来大量的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文化流,其强劲的经济带动功能十分明显。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产生巨大的直接经济效益。
会展业属于高收入、高盈利的产业,其利润率大约在20%-25%以上,会展活动的直接经济效益包括:会展活动的门票收入、参会参展费收入、场馆展台和会展设备的租金、会展服务收入、广告收入等。按一般规律,办展单位的摊位费、广告费比门票收入高几倍甚至几十倍。
(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会展经济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直接或间接带动了城市相关产业的发展,诸如交通、住宿、餐饮、购物、旅游、贸易、金融、通信等。2007年,全世界会议代表所订的机票占全球机票销售量的50%左右;1999年《财富》论坛在上海召开,短短几天时间,酒店收入就超过1亿元。会展业带动的经济效益有时不是用倍数就可以简单衡量的。据专家估计,发达国家和地区会展产业的带动系数为1:9,即会展收入1元,相关收入为9元。同时这个系数还在逐年增加。这样高的产业关联度使得会展业成为带动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
(三)增加城市就业机会
据统计,每增加1000平方米展览面积,可创造近百个就业机会,欧洲16个最大的场馆为35.2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据经济与产业研究基金会(2000)研究,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创造就业机会59328人,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创造就业机会77026人,2000年悉尼奥运会创造就业机会99500人。
(四)拉动城市基础设施及相关硬件的建设。
为了举办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界博览会,德国政府拨款70亿马克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大改善了城市环境。1999年在我国昆明举办的世界园艺博览会,218公顷的场馆群及相关投资总计高达216亿元,使昆明的城市建设步伐至少提前了10年。
(五)产生巨大的社会文化效应。
会展活动无形中对主办地进行了一次规模巨大的免费宣传,可以提升主办地在世界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比如我国举办的2001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会议,展示了我国的崭新面貌,使与会客人看到中国良好的投资环境,这一点可能比任何经济收益都要重要。近几年,我国进出口贸易和外商在华投资的增加,与APEC会议的成功举办有着重要关系,
二、海南会展业发展现状
海南会展业起步晚,但近年来也取得了不小的发展,会展业成为海南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繁荣海南经济的又一生力军。 在博鳌亚洲论坛等著名国际会议、活动的带动下,海南基本形成了海口、三亚、
博鳌三分海南会展市场的发展局面,与此同时,带动旅游业兴旺和相关产业发展。海南省旅游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全省接待国内外游客1845.5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71.3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15.0%和21.2%。外国游客在连续几年大幅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达59.31万人次,同比增长27.36%;旅游外汇收入达3.02亿美元,同比增长31.63%。根据省贸促会的《海南会展经济调查报告》显示,2007年以来海南会议接待人数超过150万人次,收入超过5亿元,2008年全省各种会展活动达9000多场次,收入约5.6亿元。展会从2002年的8个展会,发展到2008年的53个展会,其展会数量和规模平均每年以近30%的速度发展,且展会收入规模虽然仅数千万元,呈现出起步晚、发展快、总体规模不大的特点。报告同时指出,尽管海南会展业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基础薄弱,发展缓慢。统计显示,2008年海南的会展收入只占GDP的0.5%左右。海南会展经济目前已经到一个发展的关口,规模、人才、信息等问题制约着会展业的发展,亟需谋求突破。
三、海南会展业发展的SWOT 分析
这里的SWOT分析,主要是S(Strength):优势分析、W(Weakness):劣势分析、O(Opportunity):机遇分析、T(Threats):威胁分析。
(一)优势分析
1、优越的地理位置
海南地处中国最南部,近临港澳,遥望台湾,对内背依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对外与亚太经济圈中最活跃的西太平洋环形带经济圈相邻,位于日本至新加坡的中部,是我国通往东南亚、印度洋、非洲、欧洲的海上必经通道,也是国际海运的必经之道,有利于发展外向型的港口业,物流业。 同时,也为海南会展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国际、国内客源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