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地域文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地域文学

地域文学范文1

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结合当代文学自身的特点及发展现状,笔者认为应加强当代文学教学中的地域文学内容,以地域文学为平台充分发挥当代文学的现实性、时代性特征,并以此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人文素养。选择地域文学作为当代文学教学改革的突破口,首先是充分尊重并体现了当代文学的近年来的地域化发展趋势,凸显了当代文学的“当代性”特征。事实上,中国新文学自诞生之日起就与地方色彩、地域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严家炎曾这样总结:“对于20世纪中国文学来说,区域文化产生了有时隐蔽,有时显著然而总体上却非常深刻的影响,不仅影响了作家的性格气质、审美情趣、艺术思维方式和作品的人生内容、艺术风格、表现手法,而且还孕育出了一些特定的文学流派和作家群体。’,卿)而自新时期以来,地域经验、地域表达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日渐突出。经历了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及改革文学等政治理性的余波后,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的外来刺激与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的双重刺激下,开始寻找自我经验的独特存在与个性表达。一部分中国作家们将自己追寻的民族之根、文学之根深植于地域经验、地域文化的沃土之中。李杭育的“葛川江系列”、贾平凹的“商州系列”等都是由自己熟稳的地方一隅人手,道尽中国社会的转型之痛,发展之惑。地域经验、地域文化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的滋养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尤为可贵。当经济大潮汹涌袭来时,文学曾经的神圣色彩、轰动效应在一夜之间丧失殆尽,此时救中国当代文学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也恰恰是极具地方色彩的文学创作,不仅仅有文学陕军、文学豫军、文学湘军等的异军突起,向文坛奉献了诸如《白鹿原》、《日光流年》等一系列重量级作品,同时余华、苏童、莫言等作家也将此前创作中地域气韵进一步发展成为了独特的文学空间。在文学险些失去深度的艰难岁月里,正是对特定文化空间的深刻剖析承担了文学对于社会、对于人的应有的思考。对于某一特定文化空间的关注与追问,刺激了作家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特征:余华的江南小镇,苏童的“枫杨树村”、“香椿树街”,莫言的“高密东北乡”,阎连科的“耙褛山脉”,实的“白鹿原”等都成为了具有标识性意义的文化空间,也正是他们旺盛的创作赋予中国当代文学生机与活力。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促进,地方“军”的队伍不断壮大,文学楚军、文学桂军等相继涌现、渐成规模,并且地域文学与中国文学、中国文化语境的整体发展形成了互动,地域文学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为中国当代文学向纵深开掘提供了动力,而中国当代文学的种种焦点问题也都在地域文学的发展中得到了不同侧面、不同层次的丰富展现。总体而言,中国当代文学已经呈现出并将继续保持着地域化的发展趋势。

丰富多元的地域文学既充分体现出当代文学的现实性与当代性特征,同时也为当代文学的教学提供了绝佳的平台。如果想对当代文学有较为透彻的了解,必须在鉴赏与阐释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思考,总结文学发展规律,因此除了培养学生的专业文学理论素养之外,还需使其逐渐具备综合运用文化、历史、哲学等多学科知识进行理性思考的能力。当代文学课程多开设于大学一、二年级,学生各方面知识较为薄弱、尚不具备融会贯通的能力,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面临着普及与提高的两难抉择。如果将重点停留在文本的简单陈述及表层解说,虽然照顾了学生的兴趣却很难实现提高认识、培养素质的终极目标;如果将重点提升为深人开掘文本的内涵意蕴,学生则很可能会因难以理解而丧失兴趣。事实上,寻找普及与提高之间的最佳契合点就是要寻找一个适当的平台,这一平台应该既能符合学生的情感经验、理解能力又能提供进一步阐释、提升的空间。地域文学恰恰就具备了这样的特质。以笔者所在的河南地方高校为例,近年来河南文学的蓬勃发展就为当代文学的课堂实践提供了难易适中的操作平台。河南地方高校的学生来源主要是河南本地的学生,尤其是以农村学生为主,他们熟悉乡土生活,也对变动中的中国乡村文化有着切肤的体验。河南作家的创作也多集中于对于乡村、农民的描摩,文本中所涉及的场景、人物、情节等多能与学生的自身经验产生重合。因此,学生可以通过自身经验与文本产生共鸣,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适当对学生进行启发,使学生从感性层面逐渐深人到理性思索,挖掘文本的精神内涵及审美特征。比如,在河南作家笔下密集地出现了权力书写,作品多表现人们对于权力的疯狂追逐及由此而来的人性的变形、扭曲。对于权力的迷恋、依赖,既源于中原文化长期以来作为正统文化典型积淀而成的集体无意识,也是中原地带民生多艰的生存环境所造成的精神创伤。由于权力书写所引起的对于人的存在与异化问题的关注,使得河南作家对于现代性有了新的认知,因此产生了对传统现实主义写作的反叛冲动,他们通过保持写作与现实之间的弹性关系,建立突入现实的民间立场及呈现现实的陌生化策略等手段,使现实主义回归本义,恢复了生机。高度发达的权力意识,既呈现于文本中,也沉潜于这些有着长期乡村生活经验的学生的精神深处,并在他们的生活中得到或隐或现的表现。教师的教学可以在特定的文化地理空间里,通过特定区域的生命体验,引导学生对权力及由此而来的复杂人性有所审视,并启发他们注意文本所采取的审美策略及艺术手法,使他们能够在充分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获得一定的理论训练,审美训练,并由此产生一定的自我精神追问。

地域文学除了能够为当代文学教学提供难易适中,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文本平台外,还为课程提供了生动鲜活、话语矛盾交锋的文化生态场域。所谓文化生态场域,指的是影响文学发展的诸多因素所构成的有机体,它既包括显性的文学事件,传播媒介与生存机制等,也包涵着隐性的话语交锋。文化生态场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学的发展轨迹,而文学创作、文学发展也对其有所反映和介人。研究者指出:“现当代文学(尤其是当代文学)不同于古代文学,是一个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的学科,……它与其所在的当代文化生态场域具有特别密切的关系。”叩t叨当代文学的这一特性决定了,当代文学的教学实践除了文本、作家、文流的介绍与理解之外,亦不能缺少对当代文学产生的文化场域的剖析。只有通过两者充分的结合、互为补充,才能形成对当代文学的丰富立体的理解,使当代文学课程真正向纵深发展。文化场域虽具体可感,却也纷繁复杂,学生对其的把握很容易流于表面,而缺少去伪存真、由具体事件上升为理性思辨的能力。但是如果将众多的文化事件纳人到当代文学课程的讲授中,又不免会有喧宾夺主之嫌。因此,可以以学生们较为熟悉的人与事为契机,从地域文学发展过程中的选择典型性事件对中国当代文化生态场进行厘析。仍以文学豫军为例。文学豫军中的代表作家刘震云,其创作类型多样,自以“新写实主义”的《一地鸡毛》打响名号之后,他既创作了《故乡天下黄花》、《故乡相处流传》、《故乡面和花朵》这样的充满了眩目的叙事技巧,晦涩象征隐喻的实验性文本,也创作了《我叫刘跃进》、《手机》式的饱含着脉脉温情,以平实叙事感人的底层写作,并最终将两种创作风格完美地融会贯通,写就了《一句顶一万句》,以个人的成长注解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历程,对人类寂寞的宿命进行了中国式的表达。刘震云的不断超越,解决的并非只是作家本人的创作瓶颈问题,而是为建构良性中国当代文化生态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方向。自上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的快速确立之时,中国文化的局势就已经由精英文化与主流文化的二元对立转向了大众文化、精英文化、主流文化的多元竞争,并且精英文化迅速式微,大众文化快速崛起壮大。面临这一变局,一部分中国的精英知识分子们曾经大声疾呼,可是他们的呼声却很快寥落。

更多的精英们开始痛苦地审视自身,改变自己的生存方式、创作理念,试图去寻找新路。刘震云的成功,说明了精英话语并非与大众话语、主流话语决然对立,它还是有可能,也有能力对大众话语的庸俗,对主流话语的刻板有所纠正的。这种将话语对立、冲突转化为话语的汇合、互促,也未尝不是解决问题的良策。而这种理念不仅渗透于刘震云的创作中,还表现在他的生存方式里。作为与影视结缘较早的作家,刘震云的名声大震,一定程度上也依赖于影视作品的热播、热映,但刘震云参与的每部影视作品,娱乐性与思想性都得到了较好的结合。甚至包括刘震云每次出场时的着装风格,获得茅盾文学奖时以流行歌曲作为获奖感言的话语方式,都充分地体现出他对精英文化的变通与改造。关于当代中国文化话语冲突的问题,是抽象的玄思,将之与学生们熟悉并引以为傲的家乡文化名人结合起来之后,可以使抽象的问题感性化,具体化,使学生从感性体验中逐步完成理性思考,这既提升了学生的兴趣与参与意识,也符合文学研究的规律,即由感性而至理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归纳问题的规律。在当代文学的教学内容中,强化地域文学,由学生较为熟悉的文本、作家、文流、文化现象入手,可以达到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建构的目的。但对于地域文学的引人,还要适当方可达到最佳效果。这个适当,一方面是指量要适当,引人地域文学,并非把当代文学史讲成某一地的当代文学史,而是要从中国当代文学的整体发展来看地域文学,以地域文学的具体个例来对当代文学的整体发展进行阐释。另一方面是指方法要适当,即在讲解地域文学时,仍需不时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比较,从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现象中发掘共性问题,把对地域文学的微观个体考察引向对于中国当代文学宏观整体的规律把握,并从地域文学特殊的解决方式中寻找到某种新质。因此,在当代文学教学实践中适度、科学地加人地域文学的内容,将有助于突出当代文学现实性、当代性的特征,并且能够使教学实践在一个难易适中,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文本平台上展开,有助于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参与意识,使他们能够由感性的文本阅读逐渐深人至理性的规律把握,并对当代文学文化生态场域有一定的了解,达到培养艺术审美与人文精神综合素质的教学目标。

作者:张翼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地域文学范文2

随着古代文学教学改革进程的日益深入,将中国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地域文学紧密结合在一起,业已成为了当前研究的新途径或新视角。纵观中国古代文学史,无论是古代文学作品,还是古代文学作家均有地域的烙印,只是程度有所差异。袁行霈、金克木、王国维、刘师培等人均对文学地域性问题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以便能够对古代的文学现象进行更加细致、更加全面地研究。虽然古代文学领域的地域性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古代文学教学的地域性教学还较为欠缺,存在着较大的问题,这不利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地域性教学的目标意义

若要让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达到地域性目标,那么其基础前提就要对教学的人文主题予以充分地认识,尤其是要让广大学生通过系统地学习来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入了解,以便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进而逐步提高其道德修养与人生理想。古代文学教学中亘古不变的主题就是“人文关怀”、“教书育人”等。将地域文学内容加入到古代文学教学中,既有利于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化,又有利于对学生视野进行拓展,还有利于对学生的乡土自豪感进行有效培养,使之更好地“接地气”。地域文学貌似较为狭窄而局限,但实质上却包括了非常丰富的内容与极为深厚的内蕴。古代文学的人文精神与地域意识相互对照的同时,务必要重视地方性高等院校的自身优势。从目前来看,很多地方性高等院校的主要生源均是来自于本地,且未来毕业之后的工作地点也大多在本地,这些学生往往就会有较强的学习地域知识愿望,在这种情况下,将地域文化加入到古代文学教学中,无疑能够让更多的学生都体验到当地灿烂的文化传统。以江西省为例,江西自古以来就是名家辈出、人杰地灵之地,无论是江西的文学创作,还是江西的文学传统均是一道灿烂的人文风景。就文学观念来看,江西的文学家通常都会具有强烈的正统性,每当中华民族处于危亡之际,他们都会以大义凛然的态度来予以面对;就文学创作风格来看,江西的文学家具有较强的进取精神与开拓意识。在东晋时期,就有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在唐宋时期,文天祥、黄庭坚、王安石等江西籍人士既是文坛巨擘,又是朝廷重臣,他们创作出大量具有强烈爱国主义精神的文学作品,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有志之士,由此可见,将这些地域文学的特点凸显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对于朝气蓬勃的大学生群体是极为有效的。此外,虽然古代文学传统教学模式侧重于强调“主流性”和“系统性”,但并不妨碍我们从地域文学的角度来切入教学内容,由于地域文学教学带有较为明显的亲切感与认同感,不仅不会阻碍古代文学教学,相反还能够通过学生的切身感受来培养他们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古代文学地域性教学的方法途径

(一)课堂专题讲授

若要扎扎实实地将古代文学教学与地域文化、地域文学结合在一起,那么就务必要对选修课与必修课之间关系进行对比分析,以便能够更好地明确材料运用的先后顺序。在古代文学必修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务必要紧紧地围绕着主流性原则来为学生讲授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基本知识与轮廓,确保能够顺利完成古代文学作品、古代文学史的教学任务,而地域文学知识在其中仅仅只是发挥出点缀价值或补充作用。而在地域文学的专题选修课中,教师则要考虑多种因素来深入发掘,在婚恋文学专题、咏怀文学专题、隐逸文学专题、山水文学专题中均适合将地域文学知识贯穿其中。例如,在《唐宋贬谪文人与文学专题》课中可通过贬谪文人的视角来开展五讲诗文研究(包括陆游宦赣、苏轼寓赣、李白寓赣、白居易谪赣、梅岭题咏与贬谪文化),以此来对地域与文学、政治之间的多重关系进行综合审视。

地域文学范文3

[关键词]朱依真;词学;地域文学;开启意义

[作者简介]张学军,玉林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广西玉林537000

[中图分类号]I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10-0140-03

朱依真是粤西乾嘉时期的重要词学家,号小岑,广西临桂人,清乾嘉间粤西(今广西)诗坛上的重要诗人。“乾隆三大家”之一的袁枚晚年至粤西,常与之唱和,推之为“粤西诗人之冠”。著有诗集《九芝草堂诗存》、词集《纪年词》、杂剧《人间世传奇》《分绿窗剧》等。今仅存《九芝草堂诗存》(道光二年刻本),凡八卷,四百二十余首。丁绍仪辑《词补》独缺岭右,曾觅其词而未得,殊以为憾。

朱依真的词学观体现在其《论词绝句二十八首》,收录于况周颐辑《蕙风丛书》,该书《粤西词见》选有朱依真之词,后附其论词绝句22首,其自跋称此为少作,20年后他又补作了6首,也一并收录于此,共为28首。这组论词绝句,论述的范围古今各半,对晚唐五代至清中叶有代表性的词人词风作了中肯的评价,同时也对当时的粤西词人给予了很大关注。其中有一些独特的见解,总体倾向大概上是承继了浙派的词学观而又有所超越。

词盛于两宋,衰于元明。元明以后词人大多以作曲方式作词,使词曲合流,失去词之特色,而流于俚俗。朱彝尊曾严厉批评元明词坛,一是充塞内容无聊或绮靡污秽之作:“宣、政而后,士大夫争为状寿之词,联篇累腰,殊无意味”,“陈言污语,俗气熏入骨髓”;二是违背词之特色:“强作解事,均与乐章未谐”,“间有硬语”,“排之以硬语,每与调乖;窜之以新腔,难与谱合”。朱彝尊等浙派词人提倡恢复词之本色,其理论主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宗南宋,崇醇雅、清空词风,以纠正元、明鄙俗词风。针对明代词的弊病,他们提倡以南宋姜、张词风为圭臬,学习他们的清空、醇雅,以表达家国之恨的幽情暗绪。如朱彝尊认为“词至南宋,始极其工,至宋季而始极其变”。汪森认为南宋姜词“句琢字炼,归于醇雅”。其次,推尊词体,提高词的地位。词历来被认为诗之余,浙西派词人则将它提升到与《骚》《雅》同等的地位,提出词与诗一样,可以假闺房儿女子之言寄托家国之恨。朱彝尊说:“词虽小技,昔之通儒钜公往往为之,盖有诗所难言者,委曲倚之于声。其辞愈微,而其旨益远。善言词者,假闺房儿女子之言,通之于《离骚》、变《雅》之义,此尤不得志于时者所宜寄情焉耳。”最后,艺术上提倡回归词之本色。浙西派词论主张词别是一家,无论前、后期的浙西派词论家都标举神韵、清空、淡远、清丽的标准。他们选编《词综》也好,自己的创作也好,大多体现出这种特色,就是将感情化作清丽淡远的意象,用清新别致的语言含蓄蕴藉地表达出来,用朱彝尊的话来说是“空中传恨”,厉鹗则将此种词比作淡雅悠远的南宗画。浙西派词论的缺陷在于过分强调了“空中”寄情,其创始者有国破家亡的亲身经历,于词中隐隐寄托这种情感,但其后继者们缺乏这种情感,就只能在“句琢字炼”上下功夫了。而且朱彝尊后期为了迎合统治者,又提出“词则宜于宴嬉逸乐,以歌吟太平”,这也给后世以不好的影响。

朱依真评词,有很多地方与浙西词派如出一辙,同样标举醇雅清空,推崇南宋雅词。如他对姜夔评价最高:“合是诗中杜少陵,词场牛耳让先登。暗香疏影精神在,夜月清寒照马塍。”推举醇雅清空的词体,评姜词是“天风海雨骇心神,白石清空谒后尘”;称赞张炎指悟宗门之功时也说“鼓吹尧章岂妄言”;对张翥的评价是“蜕岩乐府脱浮嚣……宋人风格未全消”;对北宋词人则推举秦观,说其“贫家好女自娇妍”、“风流终胜柳屯田”,这正是从雅俗的角度对秦、柳二人的评判;还有评周邦彦云:“词场谁为斩荆棒,双手难扶大雅轮。不独俳谐缠令体,铺张我亦厌清真”,着眼点也是在于“大雅轮”和“俳偕”、“荆榛”的对立,这种对立正是雅俗之辨,这与前首扬秦抑柳是一致的。他对浙西词派的前后期代表朱彝尊、厉鄂也评价很高,说朱彝尊是“中兴力挽古风颓”,对厉鄂尤其推崇:“樊榭仙音未易参,追踪姜史复谁堪,一时甘下先生拜,合为词家作指南。”又云:“当年姜史皆回席,辛苦无从觅金针。”由此可见朱依真论词的主要旨趣和浙派清空醇雅的格调颇为接近。

朱依真有些见解也不是完全和浙派相吻合。浙派末流由于极端的流派观念,独尚姜、张的清雅,而一概排斥豪放的苏、辛。谢章铤在《赌棋山庄词话》卷5中对此提出了严厉批评:“铤览近日词家,颇怪其派别之讹,非但无苏、辛,亦无周、柳,大抵姜、史之糟粕耳。”朱依真评词对苏、辛的看法明显与浙西诸人不太一致,如他认为姜词的清空正从苏词中来,世人只知苏、辛词豪放,但真正认识苏词的人并不多:

天风海雨骇心神,白石清空谒后尘。谁见东坡真面目,纷纷耳食说苏辛。

他将苏轼与辛弃疾区别开,而将姜夔的词风上溯到苏轼,未始没有一定的道理。郑文焯《手批东坡乐府》中云:“读东坡先生词,于气格韵律,并有悟到空灵妙境,匪可以词家目之,亦不得不目为词家,世每谓其以诗人词,岂知言哉?”[4](P4323)此外对于的评价,浙西词人向来持否定的观点,而朱依真却给予了相当的好评:

质实何须诮梦窗,自来才士惯雌黄。几人真悟清空旨,错彩镂金也不妨。

主张兼采梦窗的错彩镂金与白石的清空醇雅,对张炎讥诮梦窗词“七宝楼台”、“质实”进行反驳,认为“错彩镂金”的形式未尝不可以内蕴“清空”之旨,这种看法还是颇有新意的。又如评史达祖:

雕梁软语是形容,柳昏花暝意态中。项羽不知兵法诮,也应还著贺黄公。

贺裳《皱水轩词笙》云:“常观姜论史词,不称其“软语商量”,而赏其“柳昏花暝”,固知不免项羽学兵法之恨。史达祖有《双双燕》咏燕词,姜白石不取其中“软语商量”之句,而认为“柳昏花暝”之句更好,贺裳讥之有如项羽不知兵法。朱依真则认为前者只是外在的形容,后者才是内在精神所贯注的意态,这些评述都是颇有见地的。还有对于浙派巨擘朱彝尊词的得失也一针见血:

燕语新词旧所推,中兴力挽古风颓。如何拈出清空语,强半吴郎七宝台。

后有一段自注云:“词至前明,音响殆绝。竹咤始复古焉,第嫌其体物集,不免叠垛耳。”朱彝尊的词不失为清词中一流的作品,但他主要从清雅的格调方面下功夫,忽视内容方面的拓展,虽追踪南宋词人姜夔、张炎,风雅与白石相近,但在意度的高远、气象的清越方面,则远逊于白石。因而朱依真

并不盲目崇拜,而是以辩证的眼光作出评判,一方面,他积极肯定了朱彝尊的力挽词坛自明代以来衰颓之风的历史贡献,同时也指出其《查烟阁体物集》“叠垛”、“位订”之不足:“如何拈出清空语。强半吴郎七宝台。”这个评语颇有穿透力,也是被公认的一种看法。钱裴仲《雨华盒词话》就曾指出:“吾乡朱竹坨先生自题其词曰:‘不师黄九,不师秦七,倚新声,玉田差近。’余窃以为未然。玉田词清高灵变,先生富于典籍,未免堆砌。咏物之作,尤觉故实多而旨趣少。”

朱依真的《论词绝句二十八首》对于粤西词坛来说具有极大意义,从词学的维度开启了粤西地域文学意识。有清一代,粤西文风丕振,文坛兴盛,文学人才辈出,使粤西文学地位大大提高,也促进了粤西地域文学意识的觉醒。地域文学意识觉醒的前提是对地方文学自身价值的体认和肯定,其外在的表现是对地域文学作品的搜集、整理和编选出版,并对本地域的文学创作给予恰当的评价。粤西地域文学的地位和价值首先在诗、文方面得到了肯定和确认,粤西诗文总集、选集的编撰刊行远远早于粤西词集的出版刊行,其刊行的数量也比词要丰富。比如诗集有康熙年间汪森编撰的《粤西诗载》,继而有道光年间先后刊行的张鹏展编撰之《峤西诗钞》和梁章钜编撰之《三管英灵集》等;文集有康熙年间汪森的《粤西文载》与咸丰年间朱琦、唐岳、龙启瑞辑刊的《涵通楼师友文钞》等。虽然有些诗文集的编撰者并非粤西本土人氏,但通过他们编撰的诗文集以及他们的阐发,一方面对粤西本土文学给予了肯定,也使粤西本土文学得到保存和传播;另一方面对于广大的粤西文人来说,未尝不起到了一种地域文学意识的启蒙以及推波助澜的作用。而粤西词学的发展相对于诗文较为迟滞,尤令人扼腕的是,粤西词集的刊行只有况周颐在光绪年间选辑刊行的唯一一部《粤西词见》。这其中的原因是复杂的,况周颐分析道:

粤西诗总集,有上林张先生鹏展《峤西诗钞》,福州梁抚部章钜《三管英灵集》,词独缺如。地偏尘远,词境也。顾作者仅邪抑,不好名,不喜依傍,作亦不传也。地又卑湿,棂椭椒楮,不十数年辄虫朽不可收拾。(《粤西词见叙录》)

吾粤词人诚寥寥如晨星,然皆独抒性灵,自成格调,绝无扶门傍户、画眉搔首之态。可传以此,不传亦以此。(《粤西词见》卷二)

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受传统“词为小道”观念影响,仅把作词看作一种游戏,而没有对自己的作品加以有意的收集整理,所以造成大量作品散佚无存,特别是清初康熙以前的词作,几乎无从查考。虽然如此,从现存的文献上考察,粤西词学中的地域意识最早应该是由朱依真的论词绝句开启的。粤西词学的发展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其在晚清的成就与影响也确实远高于诗文。朱依真的论词绝句,对当时的粤西词人给予了很大关注,向世人介绍了粤西词的代表作家,如谢良琦、冷昭等词人:

侯精都不解疗饥,癖嗜疮痂笑亦宜。一夜梨花惊梦破,何如春草谢家诗。(评谢良琦)

十载无能读父书,摩挲遗谱每唏嘘。词人竟美遗山好,蕴藉风流哪不如。(评朱若炳)

岭西宗派说纷孥,谁倚新声仿竹姹。独有春山142

冷居士,闭门窗下咏琵琶。(评冷昭)

其中的一些评语,或评价过高,对此,况周颐解释说是“意在以诗传人,不得以论古之作例之”,也是符合实际的。这些作家由于偏处一隅,身份低微,在当时词坛名不见经传,但却为后来临桂派的崛起作了很好的铺垫,对推动粤西文人词的创作起了很大作用。还有,随着清代粤西教育、文化的发展,妇女的诗词创作也得到了繁荣。朱依真对于这一现象也给予了关注,其论词绝句对粤西闺阁词人的创作给予很高评价:

红杏梢头宋尚书,较量闺阁韵全输。无端叶打风窗响,肠断人间词女夫。(评唐氏)

地域文学范文4

关键词:初中语文;地域文化;研究概述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10A-0049-04

地域文化是从地域角度考察文学所生成的文化及其语言风格。早在3000多年前,《诗经・国风》就是按15个地区来汇编诗歌,显示各地风土人情的不同。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多元性特征的重要体现和孕育民族精神的基础。研究、挖掘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地域文化,探讨、优化地域文化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影响,是当今时代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一、对“语文教学中地域文化”相关概念的概述

(一)地域、地域文化

什么是“地域”?首先,“地域”应是一个地理学的概念,它必须具有相对明确而稳定的空间形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地区的范围”。其次,“地域”还具有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和文化的意义,即具有相对明确而稳定的文化形态。再次,“地域”应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因为它所反映的事物或者关系往往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综合体。另外,“地域”还应是一个比较性、对照性的概念,任何地域都应有一个可资比较、对照的参照物,然后此一地域之特点才能彰显。对地域可以有多种划分,空间的、自然的、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文化的等等,但从历史实际和学术研究的实际来看,最值得重视的还是行政(政治的、社会的)的和文化的划分。以行政区域(比如数量众多的以省、市为单位的文化史和文学史),以文化区域(比如晋、徽、闽、巴蜀、齐鲁、东北之类的文化史和文学史)对地域进行归类。[1]

所谓地域文化,是指一个地方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包括历史文化、商业文化、以及道德观念、地方风俗、思想行为习惯、活动方式、、文学艺术、法律规范、学术文化等因素在内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需要注意的是地域文化与地方文化、乡土文化的联系与区别。“地方文化”是指地方特色文化,即具有明显地方特征的文化,是某一地区在其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从这一意义来说,“地方文化”就是“地域文化”。但两者之间又不能画等号,“地域”是根据一定标准与相邻或不相邻的地区区别开来,有着较明确的概念,而“地方”则比“地域”更是一个伸缩性强、方便使用的模糊概念。[2]“地域文化”和“乡土文化”的区别就更明显了。首先,从划分依据看,地域文化有着严格的标准,是依据各个文化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进行划分的,如吴文化、楚文化等。而乡土文化的划分则没有严格的标准,在实际使用中,多依据行政区划划分,如上海文化、海州文化等。其次从空间范围看,地域文化的空间范围有着较为明确而稳定的界限,不能任意而定。而乡土文化的空间范围则具有一定的伸缩性,可根据实际需要作灵活处理。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地域文化

在笔者索引文献中,侯兰花在其硕士研究论文《中学语文中的地域文化教学研究》提出了语文教学中地域文化研究这一名词,这应该是我们目前索引到的最早提出这一名词的人,但其并没有对此做出十分详尽的解释。[3]后来,杨春菊[4]、马建[5]等研究者都开始对此进行论述。他们认为:作为一种文化,地域文化是渗透于我们生活和学习的每一个角落的,它不一定是以自己独立的形式出现,但不可否认它的存在。这样,语文教学中的地域文化也就可以理解为渗透于语文教材、语文活动等一切形式的语文教学中的关于地域文化的因子。如苏教版初中语文七上第三单元《民俗风情》中的《社戏》《端午日》《本命年的回想》等,第四单元《多彩四季》中的《三峡》《济南的冬天》等,七下的《展示华夏文化魅力》《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登岳阳楼》《巍巍中山陵》《木兰诗》《黄河颂》等,八上杜牧的《泊秦淮》中渗透的“秦淮河文化”,八下林嗣环的《口技》所渗透的清代京中地方特色文化,九上鲁迅《故乡》和九下的《藤野先生》都反映了特定时期特定地域的文化背景。

二、语文教学中地域文化研究意义探究

在笔者索引的文献中,有很多专家和学者对地域文化研究的意义提出了具有独到见解的看法。2004年,刘伟铿的《地域文化研究》一书在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此书是我国出现较早的专门研究地域文化的书籍之一。在《地域文化研究》中,作者首先提出了“地域文化研究大有可为”的观点[6],给予地域文化研究以极大的肯定。随后,各位相关专家和学者都就地域文化研究意义做出了积极的回应。关于语文教学中地域文化研究的意义,专业人士多从如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对于文化传承的积极意义

地域文化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而传承下来的,中华民族各地的文化在其形成过程中都一直在发挥着自己的作用。文化的作用在于它对人们的思想熏染,一个地域的文化,无时无刻不在熏染着本地域的子民。因为有了特定文化的熏染,才有了北方人的粗犷,南方人的细腻。地域文化之所以有如此作用,是因为它的发展适应了这个地区的发展,而且是以这个地区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并作用于人的思想。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人们视听模式的改变,这些原来人们喜闻乐见的地域文化似乎正在渐渐远离我们的时代,有不少已经到了濒临灭绝的险境。地域文化已经像是一位阅历丰富的老人,她们带着满腹经纶,在这个全新的时代边缘感受寂寞,慢慢地睡去,这一睡,可能就成永别。文化传承最基础的群体应该是孩子,只有让孩子了解一种文化,喜欢一种文化,它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传承,所以说,进行语文教学中地域文化的研究对于文化传承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对语文教材编写的意义

语文教材编写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现代语文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我们就必须编写什么样的教材。语文教材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的,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及学生的要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更新发展,而地域文化的特征正好适应了这个要求。

1.丰富多彩、风格迥异的地域文化丰富了语文教材

中国幅员辽阔,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有着悠久历史。中国文化以汉族文化为主体,亦称华夏文明或中华文化。它最早源于5000年前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经过夏、商、周三朝的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别,构成了经济发展方向与水平的差异,并形成了丰富多彩、风格迥异的区域文化特征。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的冯天瑜教授在河北教育出版社等联合出版的《中华地域文化大系》总序中就对中国文化的地域归属作过很明确的阐述,他认为按照自然条件和经济文化类型,中国首先可分作东、西两部。从黑龙江的爱辉到云南的腾冲之间作一连线,东半壁是向太平洋倾斜的低度高原、丘陵和平原,季风气候使之干湿交替、季节分明,数千年来形成发达的农耕经济、繁富的典章制度和精深的艺文哲思;西半壁以草原、沙漠、高山、高寒高原为主,属大陆干旱性气候,自古以来,繁衍着粗犷奔放、富于流动性和生命活力的游牧文明。东部农业文化区可分为由汉族为主体的中原农业文化亚区和西南少数民族为主体的农业文化亚区。中原农业文化亚区,自北而南又可分为燕赵文化副区、三晋文化副区、齐鲁文化副区、中州文化副区、荆楚文化副区、吴越文化副区、巴蜀文化副区、安徽文化副区和江西文化副区。中原农业文化亚区向北延展为松辽文化副区,向南为闽台文化副区和岭南文化副区。西部游牧文化区可分为蒙新草原――沙漠游牧文化亚区与青藏高原游牧文化亚区。[7]地域文化的丰富和迥异在很大程度上为语文教材的开发提供了便利的素材,它的这个特点极大地丰富了语文教材。

2.时代久远、源远流长的地域文化拓展了语文教材

从地域文化的差异形成历史来看,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氏族宗法制的彻底解体,我国地域文化的格局就已在宗族藩篱的废墟上显现出早期的规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地理差别,从经济上制约了文化的区域构成;邦国林立,则从政治上强化了文化的区域分野;大师并起,则从学术上突出了文化的区域特色;上古时代丰富多彩的民风遗俗的流播传扬,又形成了风格各异的区域文化氛围,这种超长的延展性就有效地拓展了语文教材。

3.多元一体、和而不同的地域文化开放了语文教材。

中华文化既是一统的,又是多元的。在中华文化的版图中,各种文化和谐发展而又各自保存自己的特色。钱穆先生形象地说:“中国是一个大家庭,她能具备好几个摇篮,同时抚养好几个孩子。这些孩子成长起来,其性情习惯与小家庭中的独养子不同。”不同的地域文化之间之所以能够和谐相处,是因为它们之间有相同的文化因子,这就是儒家思想。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语文教材也开始呈现出多元的色彩,其集中体现为语文地方课程的开发。因此,地域文化的这一特征也为语文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多元化的可能,一定程度上开放了语文课程开发。

(三)对学生学习发展的意义

一切和教育相关联的研究的最终目的和意义应该归结到对学生发展的影响上,这才是教育的真正要义,地域文化研究也不例外。任伟在《地域文化与语文教学――以新郑文化为例》一文中,对语文教学中地域文化研究于学生发展的意义进行了探索:

1.地域文化影响学生的精神气质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如果把语文教学也看做一种文化活动,地域文化对它的影响必然也要经历一个外显(地域文化因素)―内化(人的精神气质)―外化(一定的地域文化特征)的过程。对教学起决定性影响的一定是内化的精神气质。

2.地域文化培养学生的现代精神

地域文化是一个源于空间上对文化进行区分的概念,但地域文化一旦形成,在时间上就有了延展性。在今天我们培养学生的现代精神品格,地域文化是一个最好的资源。

三、语文教学中地域文化的研究现状

(一)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诚如上面所述,我国对地域文化研究的起步并不快,但取得的成果是十分喜人的。就语文教学中地域文化研究的成果来看,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1.成功地对语文教学中地域文化研究进行了分类

根据不同的研究方向,目前大致倾向是将语文教学中地域文化研究分为以下两类:

第一,教材运用类研究。此类研究是将地域文化研究的重点放在现行教材之中,努力寻找了教材中的地域文化因素。此类研究的目的是找出教材中的地域文化因素并利用这些因素来实现对学生的教育。

第二,拓展性研究。此类研究是在前一类的基础上对地域文化研究的一次拓展,他们将研究的目光投向了教材之外的诸多领域,如实践活动、口语交际等。此类文献很多,约有40篇,如王庆友的《寻找地域文化与语文实践的和谐共生之路》[8]、马建的《传承地域文化精髓 促进学生素质发展》[9]等。

2.探寻了语文教学中渗透地域文化的路径

关于地域文化的渗透,笔者索引的文献意见几乎一致,都是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渗透,具有代表性的路径有:

第一,依据初中教材“课后探究内容”,引入地域文化。第八次课程改革提倡开发教材,课后探究内容既可以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可以扩展他们有关背景的知识面。教师应尽可能寻找与当地文化相联系的材料,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背景知识越丰富,阅读理解的水平就越高。

第二,以单元后的“语文实践活动”为依托,引入地域文化。如果说“课外探究内容”受课文内容限制比较大的话,那么单元后的“语文实践活动”回旋的余地就大得多了。

第三,以“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为依托,引进地域文化。《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应该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因此,只要有利于语文素养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社会生活中的任何东西都可以归入语文研究性学习的选择范围。

第四,以写作训练为依托,引进地域文化。相对于我们的教材而言,写作训练是比较宽泛的,这也有利于地域文化的引进。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

1.从作用方面看

很多文献都只停留在对地域文化的研究,有的甚至只针对某一种地域文化,有的则带有非常明显的商业色彩,这给后来研究者的索引借鉴带来了非常大的麻烦。

2.从研究视角看

一般的研究视角都局限于语文教学与当地地域文化的结合,未从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出发,对初中语文中的地域文化教学作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从学习者的角度去研究地域文化的也基本没有,在笔者索引的文献中,能注意从教材中地域文化分类的角度研究的也特别少。这样,就造成了研究视角的单一性。

四、语文教学中地域文化研究设想

著名科学家波普尔曾经说过:“科学与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愈来愈深化的问题,愈来愈能启发大量新问题的问题。”语文教学中地域文化研究目前还存在着各种问题,而且还肯定会不断有新的问题产生。同样,也说明了语文教学中地域文化研究具有强劲的生命力。未来语文教学中地域文化研究可能会出现以下趋势:

一是从解决问题到问题解决的转变。课题研究从教育教学中来,到教育教学中去,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现阶段语文教学中地域文化传承意识培养研究,都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如何从紧紧抓住教材的思维转移到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上来,需要我们研究者理性的思考。

二是逐步走上规范化的轨道。随着国家和社会对地域文化的逐渐重视和地域文化传承理论的不断成熟,地域文化可能会成为我们教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范畴,成为学校的重要教育手段。这也需要专家学者做出引导,以期建立合理的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高金吉,汤兆成.康熙海州志(标点本)[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34-65.

[2]吴功华.桐城地域文化研究[M].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78-80.

[3]侯兰花.中学语文中的地域文化教学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4.

[4]杨春菊.浅谈中考语文试题的地域文化性倾向与备考策略[J].语文教学之友,2008(7).

[5][9]马建.传承地域文化精髓 促进学生素质发展[J].小学教学参考(综合),2013(10).

[6]刘伟铿.地域文化研究[M].桂林:广西民族出版社,2004:97-120.

地域文学范文5

关键词:武威;地域文化;学校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6-0007-01

一、武威地域文化――独具价值的德育资源

武威地域文化具有丰富的德育资源价值,充分挖掘武威文化的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以此影响、教育青少年一代,让他们从小扎下中华民族的根,铸造起中华民族的魂,应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德育工作中的历史使命。同时,开发与利用武威文化的德育资源,也具有广阔的空间与极大的可能。以武威这座文化名城为例,人处其中,随处可见历史名胜和自然、人文景观,时时可感浓浓的凉州民俗风情,儒教文化、佛教文化、丝路文化、沙井文化、西夏文化,海藏寺、大云寺、松涛寺、天堂寺,莲花山、苏武山、昌灵山等,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最丰富、最鲜活、得天独厚的课程资源,对生长在这里的青少年一代具有重要、独特和全方位的教育价值。

二、武威地域文化在学校德育中的渗透

(一)运用地域文化资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家乡开始的。地域文化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而生动的材料,它使爱国斗争离学生更近、爱国人物与学生更亲。武威有因出土铜奔马而蜚声中外的雷台,有河西四大名刹之一的海藏寺,有收藏着数万件国宝和文物珍品的武威文庙,有被世人称为“石窟之祖”的天梯山石窟,有举行著名的“凉州会谈”之地白塔寺,有鸠摩罗什葬舌之处罗什寺塔,有悬挂声震陇右唐代大钟的古钟楼,有保存完好的民国建筑瑞安堡等,学生在学习中充分感受到家乡自然景色的“美”,也可以了解到武威自汉武帝设郡以来,历代人才辈出,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教师应结合实物、遗迹、碑文、诗词等适当向学生进行讲述,或带领学生参观,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之情,从而树立为家乡腾飞、中华崛起而发奋学习之志。

(二)以乡土人物的美德、情操感染学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道德教育中,教师还应介绍乡土人物的优秀事迹,以“动之以情”的效果叩响学生心扉,使其感受家乡历史人物的美德。数千年来,武威产生了众多风云人物,他们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他们的嘉言懿行,至今能给人以启迪和借鉴。例如:南北朝时杰出的诗人阴铿,武威人,是开创我国格律诗的先驱。

例如:段秀实(719―783),武威人。少时孝敬父母,尊敬老人,被誉之“孝童”。成年后沉厚善辨,有济世救民的志向,初举明经科,后弃文就武,因功授安西府别将。德宗即位后,加检校礼部尚书,封张掖郡王。后因陇右节度使朱谋反,段秀实誓不与贼为伍,以身殉国。段秀实一生忠勇刚烈,为官清廉,不畏,嫉恶如仇,死后被赠太尉衔,谥号“忠烈”。著名文学家柳宗元曾写《段太尉逸事状》,生动描绘了段秀实的事迹,流传很广。张澍(1776―1847),武威人,清代著名学者。张澍一生在仕途中不得志,但在学术上成就很大,清张之洞称其“才气无双,一时惊为异人”,把他列为经学家、史学家、金石学家内,与阶州(武都)的邢澍并称“二澍”,是甘肃学术成就最大的学者。通过学习名人,学生既能回望历史、品味人生;又能了解地方人文风情、陶冶情操。更重要的是,这些名人的所作所为,将激励后人为祖国的繁荣,为民族的崛起,为家乡的生生不息而奋斗。

(三)从“石羊河”流域的历史变迁中汲取教训。石羊河,源于河西走廊东端,祁连山冷龙岭北麓,曾几何时,这里的皑皑白雪化成数百条大大小小的溪流,汇聚而下,携着清澈的石羊河水,哺育了河西走廊面积最大的绿洲――武威、民勤、古浪绿洲。她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母亲河”。而如今的石羊河流域早已今非昔比,下游支流大西河、东大河相继枯了,遍及绿洲的无数泉眼枯了,日日流淌的万千溪水枯了,生机盎然的湖泊、沼泽枯了……大片的土地失去了润泽,无边的农田面临着荒漠。成片的沙枣树、柳树、沙棘林带只留下植被残根,荡目荒凉、凄惨!通过学习过去,观察现在,展望未来,使学生关注家乡、热爱家乡。培养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利用地域文化进行德育时需注意的问题

(一)实事求是,有褒有贬。“国史美恶兼收,志则有褒无贬”这话很有道理。在地域文化运用中,“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几乎已成为通用语。为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颂扬”是必须的,但“方域所以有志,非仅网罗遗失,实赖以损益古今,兴革利病”对一些反面人物作介绍,对一些愚昧、落后、消极的习俗作批判,正是史学的“鉴戒”功能,这里我们尤其要反对狭隘的地方主义,它片面夸大乡土史中某些人物和事件在历史中的作用,甚至是歪曲历史,为地方经济利益,制造“名人”,争夺“名人”。当前,在地域文化教学中,必须发扬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培养学生诚实、真挚的品质。

(二)内容要有趣味性。寓德育于地域文化,不是通过说教的方式强加于人,而是以一定的文化资源为载体,通过生动、具体、形象的人物和事件去感染人、熏陶人,在潜移默化中使人的道德情感得到滋润和升华。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贴近学生实际,看得见、摸得着,从感观上给学生以具体的感知,有利于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加深对历史的理解,使其在亲切的氛围中受到实实在在的教育。

(三)慎重地甄别与选择。即不能让大量的的民间故事、名人轶事、稗史传说充斥课堂。否则,大量没有经过认真筛选的史料进入课堂,糟粕与精华同在,不知道他在颂扬什么,批判什么而进行的德育渗透,不是“于无声处”,而是“乱贴标签”。这些都是由于缺乏正确的认识,片面理解趣味性、生动性造成的。因此,我们要把握一个准则:并不是一切有趣的事情都适合在课堂上讲述。在趣味性中要融入科学性、教育性,把乡土知识和道德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坚持导向性。

参考文献

[1]李永良.河陇文化――连接古代中国与世界的走廊[M].上海远东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地域文学范文6

为此,我根据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结全我们庆阳的民俗文化特色,对学生进行了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教育。

一、引领学生寻根求源,感受民俗文化的历史魅力

庆阳地区的香包、社火和庙会,历史久远,形式丰富多样。这些已经成为当地喜闻乐见的主要民俗文化活动。作为土生土长的庆阳青少年来说,早已耳濡目染、习以为常了。但若要问起他们对于这些民俗的历史知识,却知之甚少。他们只是跟随着乡村群众凑凑热闹,觉得好玩而已。当然这些民俗文化在许多方面都是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下来的,很少有专门的述著。这对于现代青少年来说,如同早已过时的“古董”,很难引起他们的兴趣。鉴于此,我特意结合语文教学中综合学习活动,设置了“回归乡土,走进民俗”的专题活动,并且设计了“选择自己最喜欢、最熟悉的一种民俗文化活动,谈谈它的起源、形成和发展。”(要求学生以解说员的身份向老师和同学介绍)通过查阅资料、询问父母、采访村民等方法,让学生了解庆阳的民俗文化,追寻历史渊源,探究这些民俗活动中所沉淀下来的传统文化内涵。对于学生所收集到的相关资料,我进行了归纳,在班级内举办了“说说家乡民俗”的专题黑板报,进行交流,资源共享。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关注家乡的民俗文化传统,为家乡的民俗文化发展献计献策。

二、鼓励学生参与活动,感受民俗文化的精神内涵

“正月里,过大年,秧歌社火闹翻天。”社火是庆阳乡村民间重要的文化娱乐活动,也有着深远的历史传统。许多乡村的学生,小时候都参加过这种民间娱乐活动,对“社火”有着亲身经历的感受。但对于这种自娱自乐的民间活动所包含的文化内涵知之甚少,甚至有的同学只看到其迷信的一面,认为是一种单纯的敬神祈福活动,却没有从中发现深厚的传统文化意义。社火之所以安排在春节以后,我想这不仅仅是为了增添节日的热闹气氛,还与北方的农耕文化有关。春节期间,大地封冻,田间地头无农事可做,正是一年中难得的农闲时节。在风吹雨淋中苦了一年的庄稼汉,这时也能享受这短暂的休闲。于是祖祖辈辈口传心授的社火活动,也正好填补了他们精神上的空白,成为表达激情、寄托愿望的精神安慰。

逛庙会,看大戏,是我们庆阳的又一大特色民俗。庙会都以寺院或庙观为依托,以某神的“生日”“坐化日”或“显圣日”为正会日定期举行。后来发展成为一种集祀神、娱乐、交易于一体的“庙会”文化。凡遇庙会必有大戏助兴。唱戏首先是为了酬神,每次庙会的“神戏”必不可少;其次人们借此进行娱乐活动,戏迷们也好过一把戏瘾。每日唱两场戏,戏台前总是拥满了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庆阳的庙会还是地域性物资交流的市场。每到地方庙会进行时,各路商贩闻信赶来,商贾云集,摆摊设点,搭棚营业,时新货物,琳琅满目。庙会也是当地饮食文化的综合反映。这期间孩子们总能从大人那得到零用钱,可以买自己向往已久的玩具,也可以大饱口福地解解馋。对于乡村学生而言,他们认识和接触这种民俗活动有着切身感受。许多的学生在自己的作文中都对当地的庙会有过精彩的描写。如果能加以引导,让他们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这些民俗活动中,更多地了解当地民俗的文化内涵,那么,家乡的这些丰富多彩的民俗不仅成为写作的好素材,也能激发起他们更加热爱家乡的感情。

三、倡导学生积极宣传,保护民俗文化的地域特色

上一篇文化认同

下一篇地域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