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建设理论与实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区建设理论与实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区建设理论与实务

社区建设理论与实务范文1

【关键词】第三部门;体育;服务体系;高校;社区

1.“第三部门”服务器体系

“第三部门”,即“通过志愿者提供公益"的NPO或NGO。从范围上讲是不属于第一部门和第二部门的其他所有组织的集合。第三部门是一个与传统模式相异的全新组织形式,美国学者萨拉蒙称之为现代民族国家之后的“全球社团革命”。

“第三部门”这个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Levitt于1973年提出的。与其相近的有:非政府组织(NGO)、公民社团、志愿组织、慈善组织、公益组织等等。所以目前来看第三部门的定义为:不以营利为目的且具有正式的组织形式、属于非政府体系的社会组织,它们具有一定的自治性、志愿性、公益性和互益性,但不一定要完全满足前面几项要求,还需要对这些组织进行客观而动态的观察。一般来说社会组织分为政府组织、营利组织、第三部门三大类别,它们分别是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的主要组织代表行使。第三部门不属于政府也不属于市场经济部门,它在政府和企业之间的部门组织,都有着千丝万搂的联系。

第三部门也有着自己的独特的特性。约翰・霍普金斯大学LesterM.Salam on 教授认为第三部门以及其他非营利组织具有以下七个属性: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非政治性和非宗教性。我国学者王绍光从十个方面归纳了第三部门的特性:非营利性、中立性、自立性、使命感、多样性、专业性、灵活性、开创性、参与性、低成本。

根据资料发现,我国到2009年底我国共有体育社会团体11780个,体育基金会30个,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5951个。从数量上来看,我国群众体育组织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体育社团增长速度也相对较快,但是实体性的民间群众体育组织比起社会团体的数量相对较少。

2.长沙市体育第三部门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

2.1、长沙市体育第三部门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

从1992到至今,长沙市共有体育社会团体21个,分别是:长沙市体育总会、长沙市信鸽协会、长沙市足球协会、长沙市篮球协会、长沙市乒乓球协会、长沙市网球协会、长沙市桥牌协会、长沙市田径协会、长沙市体操协会、长沙市老年人体育协会、长沙市棋类协会、长沙市健身健美协会、长沙市模型运动协会、长沙市门球协会、长沙市木兰拳协会、长沙市跆拳道协会、长沙市冬泳协会、长沙市极限运动协会、长沙市体育产业协会、长沙市羽毛球协会、长沙市国际标准舞蹈对外交流协会。社区体育组织大概已经有一千多个。长沙市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较强,其中在调查的110个体育非营利组织中,平均每个月开展活动16~20天的有51个,占46%;开展活动在20天以上的有32个,占29%。即开展活动在16天以上的占75%。但是主要是以民间草根组织为主,其次才是社区体育组织,而正是组织中,平均每月开展活动在5天以下的占了73%。从结果来看,社区组织和民间草根组织规模虽然小,但是组织形式自由,几乎每天都可以开展体育活动,这样可以促进体育活动的一个正常持续性。

据资料分析,虽然社区组织可以顺利开展活动,但是不像正式组织有单独的自己的场地,而超过80%以上的社区体育组织必须由当地的部门提供公共活动场所,有将近50%的组织开展活动的场地紧张,甚至比较缺乏,这个无疑是给组织人员开展活动的积极性带来了消极的影响,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受到了限制,影响了开展体育活动的开展。

2.2、长沙市体育第三部门服务体系发展的制约因素

尽管长沙市第三部门服务体系已获得较好的发展,但远远不能满足群众体育锻炼的需,目前它主要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制约:

2.2.1、物质保障体系:场地的供应不足

体育锻炼必须要依靠场地才能进行体育锻炼,这是最重要的条件之一。目前长沙市群众活动场所,一般主要选择小区的花园空地、河边、公园,说明体育场地设施少,质量差,虽然提供的健身器材比较多,但是使用率比较低。活动场所的缺乏,阻碍了长沙市体育第三部门的发展、壮大。如岳麓区岳王亭前的健身操协会,活动开展的最鼎盛的时期,有150多个个人会员,由于活动场地有限,不少会员不得不退到旁边的水泥路进行锻炼,影响了组织会员的正常锻炼。

2.2.2、资金保障体系:经费来源有限,单一

在经济体制下,资金尤其重要,在发展体育事业,没有资金是行不通的。在社区组织体育活动中,虽然是群众性组织活动,资金来源都依靠会员交的会费,或者是带具有表演性体育活动,参加一些活动得到的经费外,在也没有其他的企业一些赞助,或者得到拨款。所以普遍缺乏造血功能,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还是比较难以生存和发展。

2.2.3、管理服务体系:缺乏体育指导人才以及管理人才

目前社区的体育组织活动,一般都是退休以及在小区有点威望的人所组织活动,带领群众进行体育活动的组织参与,其形式都是单一的,活动内容和组织力度相当缺乏。所以要有具备一些科学文化知识和体育专业素质的人员,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加强社区体育组织,提供组织高素质的毕业生和社会体育指导人员来知道工作,是改善社区体育组织队伍素质的有效措施。

2.2.4、法律服务体系:法律法规建设滞后

1986年,我国民政部首次把“社区”概念写入文件,提出要在城市中开展社区服务,以便促进体育活动的发展。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原来的一些条例已经不在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要求。1998年,国务院虽然颁布了《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形成了初步的法规、政策、规章,但是这些法规,对于目前社会的需求,已经是缺乏了可操作性。尽管社区街道已经最大化支持和帮助,但是管理的法制建设还是严重滞后了社区体育的管理。

2.2.5、信息服务体系:宣传力度有待加强

群众对社区体育一些体育活动,很多人还是只是上班工作,忽视了很多体育锻炼,缺乏一个有效宣传力度,很多社区体育宣传工作是具有被动性的,并没有真正的把体育宣传活动持续下去,没有真正将国家的社区体育活动正式展开,思想方针落实到位。只有加大宣传力度,才能使社区体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三、长沙市体育第三部门服务体系理论构建的对策与建议

3.1、强化长沙市体育第三部门的主导作用,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体育是公益事业,体育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还是需要依靠政府的支持。发展体育第三部门,是当前发展群众体育活动的起步发展阶段,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到第三部门的重要性、制约因素和未来发展的前景,理应起到全民健身活动的带头作用,应该把第三部门划为发展群众体育活动的总规划之中,使体育第三部门的体育工作有专人管理、专人负责,逐步使体育活动和一些群众比赛形成制度,加强宣传的力度,转变和引导群众体育价值观念。

3.2、利用媒体手段,加大宣传力度,完善体育第三部门服务体系

08年奥运会后,大力发展公共体育服务和群众体育,这是一个难得机遇。应该有效利用奥运会,加大群众健身的宣传力度,通过电视、广告、加大对体育健身理论、体育思想、体育政策、体育活动,形成一个有法制化、制度化,营造一个良好的群众体育组织形式。

3.3、大力发展群众特色体育项目,完善体育体育第三部门内容形式体系

每个体育组织都有一个自己的特色体育项目,当前一些跳舞、秧歌、家庭体育大挑战一些组织性活动已经形成特色,并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但是要抓住群众追求健康、回归自然、追求刺激的心理,我们还必须依靠在各旅游景区、度假村等附近进行攀岩、登山、野外生存、素质拓展项目,利用这些项目开展体育活动,会引起群众乐于投入到体育锻炼中来,使群众体育组织更加具有特色,增强群众体育意识,锻炼的观念,积极推动体育第三部门的发展,形成体育特色的发展模式。

3.4、加强体育第三部门健身工程,提高物质保障体系

开展体育第三部门是建设全民健身体系的一个重要载体和途径。把体育服务体系覆盖到每一个社区,争取普及的基础上扩大组织的形式。多开展部门的活动宣传,健身咨询、体制测试、器材演示等活动,举办组织的比赛,使群众对体育第三部门的认识,进行规范、科学、有效的开展组织活动。让体育设施、体育活动、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科普工作,都能顺利的进入体育第三部门,提高体育组织的发展。

3.5、多方筹集资金,促使体育第三部门经费来源多元化,完善资金保障体系

加强政府资助的力度,这是发展体育事业不可缺少的渠道,政府可以采取直接与间接的形式来资助体育第三部门,在国外已经证明了事实,因为政府的政策是在很大程度上反应资金的支持力度,也能保证其他企业的一些捐款和资助。还要加强鼓励会员的收费状况,会费是体育组织活动中,资金的主要来源,这种适当的收取费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会员与组织之间正常的利益,进而可以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吸取其他社会资金和资源投资,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渠道的多样化,以便促进第三部门的体育事业的发展。

3.6、加强第三部门的基层建设,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每个组织中都要有一个领导管理者,才能起到一定的主导作用,才能带领群众组织活动,这是一个关键作用。充分发挥一些由社区领导牵头,发挥体育组织小集体的作用,让一些骨干力量,走到群众生活中去,并制度相应的制度保障和运行规范,推动群众体育组织的发展。

四、长沙市体育第三部门服务体系的新探索―“高校与社区结合“模式

长沙市具有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近年来,高校已经逐渐加强了学校社团活动,也逐渐的和社会体育活动接轨,所以让高校学生走出去校园进入社会,让社会进入校园,这是一个给一个体育组织提供了有益的平台。学生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社会性的知识,社会也可以进入学校得到管理和场地的需求,两者是互相可以产生互动的,都是第三部门体育事业的主导和核心。

4.1、“高校与社区结合“模式的实施形式

高校可以利用其资源利用业余时间主动走入社区为社区居民带来先进的文化知识、体育健康知识以及关于体育锻炼一些有利于身体健康的现实问题和理论分析,高校教育为社区管理者可以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并对社区某一方面的问题进行专项研究,可以为社区体育组织进行献策。例如95年起上海市委组织部、上海市教育党委和共青团等组织了暑期优秀大学生挂职锻炼岗位,让他们走进社区,利用其自身所学,为社区的体育社团开展专题讲座。

社区组织也可以利用校园的体育场馆以及设施进行有效的体育组织活动以及进行投资。目前已经有高校场馆对外开放,不过主要有三种形式:学校体育场馆完全开放;学校体育常光部分开放,开放的部分主要是室外的场地设施,,有的是没有完全开放,其怕影响学生与社会成员过多接触,造成学生的安全问题。但是目前来已经有很多学校正在努力解决开放的问题,在不影响学生学习而且辅助学生更多了解社会情况下适当开放。体育活动需要资金的投资,解决资金问题尤其重要,利用政府资助,以及向社会开放,整体情况比较乐观。学生也可以通过这种形式更多的了解社会动态,比如长沙市河西2所大学通过“无围墙式大学”跟社会高度接轨。

4.2、高校与社区结合“模式的理论意义

高校与社区的结合发展是对人才培养手段多样化,通过两者的结合可以更好的提供体育组织活动。高校也有自己体育社团,通过体育社团和社会组织团体,可以更好的解决体育组织的形式、管理、资金问题。学生社团可以为社会体育组织提供信息支持、知识宣讲、等一些对口支援活动;而社会体育组织可以积极帮助高校学生适应并开展一些基层工作,为大学生提供就业、社会实践。通过接触社会可以让学生有对学习知识更加的灵活运用,即“实践―认识―再实―再认识“的原理,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目前已经在上海有三区联动,人才共有共用,促进了社区文化发展。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加以对体育组织进行体育锻炼、体育社团的建立,起了一个有效的作用。

4.3、“高校与社区结合“模式的实践意义

让高校走进社会,让社会进入高校,为发展体育事业和组织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契机。

“高校与社区结合“模式是指立足于本土发展,通过长沙市高校大学生体育社团和其他体育协会、团委,共建活动,大学生可以积极为社区提供信息支持,提供体育器材,开展体育科普知识宣传,进行体育比赛等活动来扭转社区体育的知识缺乏、健身意识淡薄等问题。都可以对社区进行一个补充,调动大学生积极性,为社会做贡献。在开展体育活动同时,也能推动大学生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在志愿服务中增长见识、历练品质,让大学生走进社会实践,感受社会体育组织建设,在实践中长才干、长经验、学知识。

体育第三部门的建立不仅需要一方努力,还需要八方支援,通过对社区体育组织的杰出和勘察,寻求一个高校与社区建设社区的未来道路,对身体健康的渴望,树立高校对社会负责的责任的迫切要求,但毕竟发展的过程都是困难重重。

五、 结语

长沙市有着丰富的体育教育资源为“高校与社区结合“的模式构建新的体育第三部门服务体系,发展体育组织,学校体育可以提供有力的保障。相关政府部门和教育部门应充分发挥统筹作用,根据地区文化和体育项目,充分发挥高校支持、鼓励当代大学生到社区去社会实践,通过大学生与社区的交流亲身接触,让更多的大学生体会到在基层也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是大有可为的,也为更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才能的空间。体育第三部门的发展是标示了群众体育的一个良性的发展,也为全民健身做出有效的途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公共服务中伙伴:现代福利国家中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M].商务印书馆.2008.

[2]杨伟林.长沙市市区体育非营利组织现状调查与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5.

[3]韩松.我国草根体育NPO发展困境及出路的探析.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0.5.

社区建设理论与实务范文2

关键词:安全社区;安全社区建设;持续推进

为了预防和减少公共社区各类伤害,2002年3月,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引进了世界卫生组织(who)倡导的安全社区理念,以期通过开展安全社区建设,加强社区安全预防,提高社区人员安全素质,增加其安全防范的意识和能力,形成以社区为中心的事故灾害预防和应急管理模式,经过几年的发展,安全健康工作已从传统的部门、行业、单个组织和个人预防发展到社区、城市、社会、国家乃至国际层面,事故预防已从生产事故、交通事故预防扩大到家居安全、学校安全、运动休闲安全、老年人安全、儿童和青少年安全、自杀和自残预防等方面的全过程之中。安全社区建设、安全促进等概念已成为事故预防的理念,成为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安全社区建设方兴未艾,引起了各级政府和社区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由于社区建制不同,管理体制不同,文化背景和全民素质不同,安全社区建设的方法和途径也存在着差异。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安全社区,还处在探索和尝试阶段,还面临着很多问题。

一、目前我国社区的现状

1、普及覆盖率低。由于各地区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经济社会生存环境、安全生产状况也不尽相同,目前安全社区建设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和经济较为发达的区域,广大农村和乡镇尚处于分散管理的状态。

2、社区资源短缺。安全社区作为新生事物,社区内的社会资源几乎没有积累,大量的经济组织、科学教育文化等社会组织与所在的社区仍然存在游离状态,主动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没有被充分发挥出来,出现安全社区建设中“供不应求”的现象。

3、社区资金缺少保证。创建安全社区投入大,需要大量的资金,而现阶段社区发展所需资金来源“底气不足”。一是社区发展所需要的资源还没有成为政府财政体制性的安排,没有用于社区建设的专项资金。二是社区筹集资金渠道狭窄,外部筹集和获得的资金很少,资金来源不足。三是企业型社区主要依靠企业的经营状况来投入,资金来源不稳定。

4、居民参与不高。不少居民认为,社区工作是街道、居委会的事情,与己无关,对单位的依赖性很强,对社区的依存关系较弱,缺乏对社区的归属和参与意识。社区活动主体还传统地依赖老年人、病残、失业人员等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体。造成居民向心力不足,对社区认可程度不高,远没有成为社区建设中的重要因素和力量。

5、安全理念狭义。在居民的观念中“安全”的重点主要是生产安全、交通安全和社会治安等,很少涉及到诸如家居安全、儿童安全等内容。“大安全”观念淡薄,还有待于提高。

6、社工素质参差不齐。社区建制起源或等同于居委会或家委会,其职能大多沿用传统的调解邻里纠纷、计划生育、卫生管理等内容,随着安全社区建设工作的高度扩充和膨胀,原有的社区工作者难以胜任安全社区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出现人员资源短缺的现象。

7、社区管理经验缺乏。社区目前大多处在服务功能的建设和完善过程中,涉及到健康与安全的内容尚未规范化,缺乏安全管理经验,工作职能的扩大和膨胀,使原有的管理和服务不能及时适应安全社区建设的要求。

二、持续推进安全社区建设的几点建议

1、安全社区标准应中国本土化。各地要因地制宜地按照分批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广的安全社区建设思路,选择一些有条件的社区、村作为安全社区建设的试点,使安全社区建设既适合中国国情又与国际接轨,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大推广面。

2、完善组织机制。要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支持、社区牵头、部门配合、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多元组织网络架框,明确各方面在安全社区中的责任,紧紧围绕“安全、健康、和谐、发展”的主题,以降低伤害、事故为目的,建立项目实施小组,抓好安全促进项目的组织策划与管理设施,持续改进地实现安全目标。

3、整合内外资源。大力培养社区居民的自治组织、社区服务团体以及中介组织,发挥这些组织和团体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功能。合理运用社区中的安全文化的带头人和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找准社区安全工作中的结合点和切入点,以“共享”促“共建”,动员社会力量支持和参与社区安全工作,形成推进社区安全的强大合力。

4、扩展社区功能。扩大社区管理服务的范围和深度,安全管理和服务理念不只是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生产问题,还要将安全和服务的意义延伸至生命、科学、法制、道德和社会稳定的广泛意义之中,纳入构建和谐社区和维护稳定的总体工作中。依托社区平台,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促进社区经济、文化、环境的协调和健康发展,满足社区个体化、个性化、多样化居民的安全需求。

5、加强队伍建设。随着安全社区建设的不断深入,迫切需要一支高素质的队伍来保证工作的高效运行,因此优化人才配置,广开用人渠道,吸收觉悟高、素质好、能力强的人才,培养一批懂业务、会管理、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工作骨干,凝聚集体的力量,提高社区工作者的整体素质,改变传统社区概念中社区工作者的形象。同时要注重社区工作者理论和实务能力的培训,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管理水平,做到人尽其才、人尽起用。

6、加大宣传力度。安全宣传教育要做到经常化、制度化,有计划、有重点的开展社区安全宣传培训活动,大力开展社区性的卫生、安全、健康、教育、法制、文艺等活动,引导不同层次、不同背景、不同领域的居民群众参与社区建设的各项活动,通过文化主导行为,行为主导态度,态度决定结果,用多种形式影响人、转变人、塑造人,促进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的养成,提高社区居民和单位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社区建设理论与实务范文3

【关键词】政府;公共安全;管理;思考

引言

马克思曾说安全是市民社会的最高概念。整个社会的存在都只是为了保证它的每个成员人身、权利和财产不受侵犯。公共安全指故意或者过失实施或者足以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私产的安全。目前,中国社会的改革与发展已进入转型时期,这会影响农村社区公共安全特别是乡村社会的治安管理及其方式的整体性变迁。从金华农村公共安全现状来看,总体态势良好,但一些影响农村公共安全的因素依然存在。文章从重视应急管理、明确工作机制、预防为主三方面解读加拿大等国家应急机制的成功经验,思考其经验对农村公共安全管理体系的启示。

一.重视应急管理

世纪60―70年代着手建立应急管理机构,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和考验,加拿大已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行之有效的应急系统。

(一)实行分级管理。加拿大的应急事务管理体制分为联邦,省和市镇(社区)三级,实行分级管理。在联邦一级,专门设置了紧急事务办公室。省和市镇两级管理机构的设置因地制宜,单独或合并视情而定。各级应急事务机构负责紧急事件的处理,负责减灾管理和救灾指挥协调工作,监督并检查各部门的应急方案,组织训练并实施救援。各级应急事务管理部门下设紧急事件管理中心,是协调机构,而不是权力机构。

(二)加强队伍建设。加拿大组建了专门的应急救援人员队伍,涉及消防救援,水(冰)上救援,建筑物倒塌救援,狭窄空间救援,高空救援及生化救援等。各级政府投入巨资,购置了先进的救灾设备和救援人员防护装备,保证在遇有危急时能及时进行援助。此外加拿大还建立了一支庞大的志愿者队伍,如安大略省共有525支消防队,其中69%的消防队全部由志愿者组成。

二.明确工作机制

(一)统一接警。9.11电话是政府设立的紧急事件接警中心,其网络覆盖全国各地,平时由警察负责管理。各地的紧急事件管理中心都与9.11电话接警中心相通。当接到报警后,距报警位置最近的警车,消防车,救护车从各自的值班位置同时出动去现场,由最先到达现场的人员负责指挥处理。当现场指挥认为事件严重,便会报告紧急事件管理中心,请求上级协助处置或支援。

(二)及时信息。加拿大政府认为,在发生紧急情况时政府有责任向公众提供真实灾情。如安大略省紧急情况管理署专门设立了联合信息中心,负责向媒体,公众相关灾害信息,保证公众及时,不间断地获得灾害的各种信息,既消除公众不必要的恐慌,又制止谣言扩散,减少媒体对灾情的不实报道,为把各类灾害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程度。

三.预防为主

(一)广泛宣传。政府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广泛充分的宣传,强化社区民众的应急救灾意识。如:三月的第一周举行紧急预案周活动,散发自助手册,建立信息亭和进行信息交流。政府减灾管理部门或非政府社会团体也经常组织减灾公众教育宣传活动。家庭、学校、社区以及社会公共组织经常对幼儿和青少年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和逃生救护教育。

(二)社会动员。动员和吸收非政府组织参与应急管理。如加拿大灾害损失减轻协会是一个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社会公共组织,使命是开展各类预防灾害发生,减轻灾害损失的学术研究和工程建设。并向广大公众和单位提供咨询和教育,懂得灾害发生后的自救互援是法律赋予每个公民的职责。

四. 借鉴加拿大公共安全应急机制的经验,思考我市的农村社区公共安全管理体系。

虽然我市建立了对应的农村社区公共安全管理体系,但加拿大的一些经验值得借鉴。

(一)完善应急制度。加拿大目前形成了以家庭和企业单位自救为核心,市镇,省和联邦政府为后援的应急管理体制,《联邦政府紧急事件法案》把紧急事件分为四类。对于短期事件,要制定24小时、48小时处置计划;对于延续时间较长的紧急事件,要拟定更长时间的计划。各个家庭也有义务在72小时内做好自救工作,并强调受灾人员之间的互援。我市农村也可增设社区紧急事件的机构, 成立社区警务志愿者,对于突发性的事件,采取及时自救,减少人员与财产的损失。

(二)完善信息网络中心。各级应急事务管理部门下设紧急事件管理中心,是协调机构,而不是权力机构。利用数字化和网络化的集成技术,在加拿大形成统一接警。9.11电话是政府设立的紧急事件接警中心,其网络覆盖全国各地。目前,我市公路总里程达1.1万公里,其中农村道路占到将近1万公里,占90%。随着农村康庄道路实施,里程还要增长。部分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不完善、不规范,低等级机动车辆较多、村民交通安全意识薄弱。据调查,苏孟村目前只设有少量交通红绿灯,电子监控也是寥寥无几。借鉴以上内容,敦促政府制定和建立健全农村地区交通管理工作机制,完善工作规范,延伸农村地区交通管理触角和网络,创建一个安全的社区。

(三)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增设非政府组织并参与管理。

加拿大政府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广泛充分的宣传,强化社区民众的安全防范意识,鼓励非政府组织参与管理。向广大公众和单位提供咨询和教育,灾害发生后的自救互援是法律赋予每个公民的职责。借鉴加拿大的经验,关注对农村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农民交通安全意识;注重外来务工人员教育问题,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印发解读简本、开发软件、设置电子触摸显示屏、制订解释性办法等多种方式,为民办事。此外,设立农村社区安全基金会,呼吁社会各界向基金会捐助资金,使农村公共安全管理体系真正步入依法管理的轨道。正如卢梭曾言: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

随着信息瞬息万变,情况错综复杂,要求政府完善农村社区公共安全管理体系的呼声越来越高。我们应有效借鉴切实可行的加拿大的应急管理的经验,创建安全社区要坚持“以人为本”,完善公共安全管理体系,逐步形成网络一体化管理,提高社区民众的安全防范意识,以促进农村“安全、健康、和谐”社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肖杨.中国新刑法学[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P317

[2]刘春元.国外社区建设经验的启示[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l)P45-47.

[3]盛青.国外社区发展对中国社区建设的启示[J].科技信息,2008(l) P362-363.

[4]王义存.浅谈社区文化与社区文化建设[J].安徽文学,2008(10)

[5]于雷.社区建设理论与实务[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01)

[6]杨艺文.关于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再思考[J].2005(01)

[7]凌妙英.美加两国社区服务的启示[J].中国民政,2004(6).

社区建设理论与实务范文4

【关键词】社会工作;国内研究;综述

2011-2012年国内关于社会工作的相关研究十分丰富。为了提高综述研究的科学性,笔者对这些文献进行了遴选,以2011-2012年度人大复印资料数据库“社会工作”专题中收录的文章为主,适当补充其他有代表性的文献,共筛选出230余篇有一定代表性的社会工作研究文献,在此基础上进行文献综述研究。

一、社会福利理论与政策研究

发展型社会政策方面,主要是政策理念的介绍和对我国社会福利政策的借鉴意义。钱宁、陈立周介绍了当展型社会政策研究的新进展。[1]关信平探讨了中国社会福利与社会工作发展的路径选择。[2]包容性社会政策方面‘向德平探讨了包容性理念对中国社会政策体系的借鉴意义提出未来中国社会政策的建构要追求公平正义、注重协调发展、强调权利保障、重视能力建设。

对贫困救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救助的制度安排与发展方向、贫困救助制度实施的效果与问题等方面。在制度安排上,唐钧提出建立低保标准与物价水平的联动机制。[3]在救助实践方面,王增文、邓大松对社会救助制度实施效应进行了经验分析。[4]对灾害救助的研究,主要对近年来灾害救助政策和社会工作介入实践进行了反思。花菊香运用社会质量理论检验救灾行动、评估汶川灾后救助政策,[5]张和清提出了持守社区为本的灾害社会工作实践等三种灾害社会工作的发展策略。[6]

二、社会管理与社会工作研究

近年来,社会管理领域中社会工作的相关研究主要是关于社会工作服务于社会管理创新的理论和实践探讨,也关注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体制创新问题。

(一)社会管理创新与社会工作

王思斌分析了社会工作的制度性协同和功能性协同两种协同作用,阐明了整体性协同的视角以及社会工作发挥协同作用的条件。王克强分析了社会工作在预防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方面的功能,论证了社会工作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专业优势与积极作用;杨海清、陈木森的研究则在分析广州社会管理服务,对社会管理服务改革进行了反思。[7]

(二)社会福利体制与社会工作

社会福利体制构建研究侧重讨论社会福利指导思想、社会福利改革方向等问题。潘屹认为目前中国社会福利体系处于一个再结构的阶段;李迎生、张志远则从农村社会政策发展的角度对当前社会福利体制进行了反思。

关于社会工作在福利体制中的地位与作用发挥的研究,主要关注如何更好地发挥社会工作的作用、社会工作如何有效嵌入现有体制等问题。柳拯结合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现代社会工作理论与制度建设进行了深入思考,从理论层面进一步回答了社会工作在现代性社会制度中的地位与作用问题。

三、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研究

学术界关于社会工作理论的研究,大体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通过对西方相关社会工作理论的解读和诠释,以期为本土的社会工作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二是通过社会工作的实践探索检验相关理论的适用性,进行本土化理论和实践模式的建构。姚进忠从社会建构论的角度对对社会工作发展转向进行了探讨[8]。郭伟和等关于“青红社工”的行动研究,对证据为本的社会工作实践模式进行了反思,提出要把理论研究嵌入反思行动的实践过程,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反思对话。[9]

社会工作的方法与技巧研究注重探讨在实务应用领域如何运用不同的工作方法为服务对象解决实际问题。赵一红从社会系统论的视角讨论了社区工作中三大传统方法的整合运用问题;[10]陈红莉讨论了叙事治疗在团体工作中运用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实践建议。

四、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研究

在教育理念方面,当前的讨论主要集中在本土社会工作教育理念创新的探索。翁雪、郑广怀对台湾社会工作教育发展进行了解读;[12]杨敏认为要从根本上确立起专业化职业化的体面意志和尊严意识。[13]

古学斌从社会工作教育三重能力建设的目标出发,主张让学生在鲜活的实践中内化价值;[14]马良提出建立“实习、教学和研究”三位一体的社会工作实习基地;[15]张敏杰则针对国内实习督导力量不足的现状,阐释了学校和机构联合督导的实习教育方法。[16]

为社工队伍的建设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亦是关注重点,王峰针对当前社工建设的外部环境,对社会工作体制建设提出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探索社会工作管理体制的有效形式的几点建议[17];李博指出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队伍建设,必须要做好组织协调、抓好宣传、完善政策以及督促落实这几方面工作。[18]

五、社会工作专业实务研究

当前学术界关于社会工作专业实务的研究,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群体出发,针对不同群体的具体特点和问题,提出不同的见解和看法。

当前我国关于老人服务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居家养老模式及体系建设方面,也有很多学者将研究重心落脚于农村养老问题。陈友华对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19]滕珊珊对农村养老中的“合作主义模式”进行了探讨;[20]徐小霞对于在农村养老服务中,社会工作介入的可行性与介入策略展开了讨论。[21]

妇女社会工作实务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对家庭暴力问题的干预和介入。张广良、武婉娴从专业社工的角度出发,指出社工在引导人们反对家庭暴力中要注重增进反暴力系统意识、对于暴力“零容忍”和归因、解决的宏观结构三方面意识。[22]

在建设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方面,谈志林在借鉴西方发展经验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又存在区域不平衡的国情和社会福利价值取向的新趋势下,讨论了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当前的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23]

社会工作实务研究在关注不同群体的同时,在服务平台上也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这些平台包括城市社区、农村社区和企业等。

马良以浙江省某区为例考察了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于基层政府治理的相关实践经验;[24]在农村社区社会工作实务研究上,主要是社会工作如何介入农村社区发展实践经验的总结。钱宁、田金娜对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社区自组织问题的探讨;[25]陈涛等关于震后社区生计项目实践与发展性社会工作的探索等。[26]何辉分析了当前流行的企业社会工作的现状和问题,提出社工机构要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和计划;[27]郑广怀、刘焱对新员工社会工作干预策略进行了研究。

参考文献:

[1]钱宁、陈立周:《当展型社会政策研究的新进展及其理论贡献》,《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4期

[2]关信平:《发展社会福利与社会工作:中国的对策》,《中国社会工作》2011年第11期

[3]唐钧:《“十一五”以来社会救助发展的回顾及展望》,《社会科学》2012年第6期

[4]王增文、邓大松:《倾向度匹配、救助依赖与瞄准机制――基于社会救助制度实施效应的经验分析》,《公共管理学报》2012年第2期

[5]花菊香:《灾害社会救助中保障、凝聚、包容与增能之整合路径》,《社会科学》2010年第12期

[6]张和清:《灾难的社会根源与灾害社会工作》,《开放时代》2011年第10期

[7]杨海清、陈木森《广州:社会工作创新社会管理服务改革》,《中国社会工作》2011年第19期

[8]姚进忠:《以人为本:社会工作的社会建构转向》,《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9]郭伟和、徐明心、陈涛:《社会工作实践模式:从“证据为本”到反思性对话实践――基于“青红社工”案例的行动研究》,《思想战线》2012年第3期

[10]赵一红:《基于社会系统论的视角:社会工作三大方法的整合运用――以社区工作模式为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2年第3期

[11]陈红莉:《叙事治疗在团体工作中的运用与思考》,《社会科学家》2011年第1期

[12]翁雪、郑广怀:《批判、自主与多元――台湾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及其对大陆的启示》,《开放时代》2011年第6期

[13]杨敏:《社会工作发展与我国高等教育的理念转变和制度创新――专业化职业化大背景下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一点思考》,《学习与实践》2010年第10期

[14]古学斌《三重能力建设与社会工作教育》,《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1年第7期

[15]马良:《构建“实习、教学、研究”三位一体的社会工作实习基地研究》,《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1年第7期

[16]张敏杰:《联合督导在社会工作实习中的应用》,《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1年第7期

[17]王峰:《为社工队伍建设创造更好的体制环境》,《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

[18]李博:《充分发挥只能作用,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中国社会工作》,2012年第7期

[19]陈友华:《居家养老及其相关的几个问题》,《中国社会工作》,2012年第10期

[20]滕珊珊:《农村养老“合作主义模式”的探讨――基于“孝在远方”情境下的分析》,《人民论坛》2011年第11期

[21]徐小霞:《介入与嵌入:社会工作在农村养老中的现实困境和策略研究》,《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22]张广良、武婉娴:《反家庭暴力:如何走出困境》,《中国社会工作》,2012年第4期

[23]谈志林:《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的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残疾人研究》2011年第1期

[24]马良:《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于基层政府治理――以浙江省N H区的实证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25]钱宁、田金娜:《农村社区建设中的自组织与社会工作的介入》,《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10期

社区建设理论与实务范文5

通过对我国司法社会工作者对社区服刑人员介入矫正问题的?F状分析,了解目前我国社区服刑人员在社区矫正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困境,以及司法社会工作者介入其中的瓶颈,本文将结合专业知识,提出有效对策。

二、社区服刑人员生活现状

目前大部分社区服刑人员的生活适应状况良好,但还有一部分社区服刑人员的生活状况不理想,主要面对以下困难:

一是社会歧视。传统的监狱矫正模式把犯人带出正常的社会而置于异样的社会,却希冀他们在释放后能适应社会,顺利的驾照社会,这显然是一种悖论[1]。与监狱服刑人员比,社区服刑人员具备自身的优点,即具备犯罪情节较轻微、确有悔改变现等,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也受到来自社会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歧视。

二是就业困难。据统计,95%以上的社区服刑人员从事的是“六无”职业,无固定场所、无固定雇主、无固定服务对象、无固定劳动关系、无稳定收入、无社会保障的小规模经营的就业方式[2]。文化素质不高、职业技能欠缺使社区服刑人员在竞争激烈的社会里无任何优势可言;传统文化对有过犯罪经历的人的偏见更使社区服刑人员面对工作问题雪上加霜。

三是家庭拒绝。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第一个场所,在血缘或姻缘的基础上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建立起了一种自然而然的信任感、亲密感。信任他人的意愿取决于他们的亲密感[3],部分家庭功能不完整的社区服刑人员在社区矫正期间得不到家人的支持,家庭支持功能显得弱。

四是学业中断。在社区服刑人员中有因犯罪而中断学业的,这不仅使青少年失去了接受良好教育的平台,极容易受周边不良群体和环境的影响,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五是同辈压力。社区服刑人员不仅面对着来自工作、家人的压力,还面对着与自己年纪相仿交往较为密切的同辈群体的压力,甚至那些与他们不认识,但由于在某些方面有共同点的陌生人都会给社区服刑人员带来压力。

三、司法社会工作者介入社区服刑人员矫正的瓶颈

(一)社会工作整体发展水平不高

在《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纲要(2010-2020年)》中,政府已经明确提出社会工作的明确发展目标,即以中高级社会工作人才为培养重点,培养造就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社会工作整体发展水平不重影响了司法社会工作者对社区矫正领域的介入效果[4]。公众认可度低、社工专业技巧不成熟、社工职业化程度较低等问题,都是司法社会工作者介入社区服刑人员矫正的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困难。

(二)社区矫正的相关政策不完善

社区矫正的立法化,将进一步促进我国刑罚结构合理化,给我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发挥提供更大的空间,将促使非监禁刑罚执行考察落到实处[5]。但是社区矫正的相关政策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和细化成熟。比如,社区矫正机构缺乏执行强制权,此外,社区矫正机构的定性也有待商榷。社区矫正相关政策的不完善就会给司法社会工作者带来阻力,比如各个工作部门职责分工不明确,互相推卸责任,沟通协调等问题严重影响司法社会工作者的工作进程。

(三)司法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不同步

司法社会工作者的工作重心是为案主提供服务,要求司法社会工作者不仅要具备社会工作者的基本素质和具备必要的法律素养,更重要的是深入社区矫正人员生活的社区环境。扎实的理论功底是司法社会工作者的必备素质,目前我国内地是通过考试的形式成为社会工作者,专业知识与实务能力脱节的情况普遍存在。

四、司法社会工作者介入社区服刑人员矫正的对策

(一)明确司法社会工作者的职责分工

社区矫正是一个涉及多个部门的综合性较强的工作,社区矫正小组的构成还包括社区矫正官、社会志愿者等,他们共同负责社区矫正工作的具体落实。司法社会工作者在社区矫正总体负责人的指挥下,在合理运用的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完成社区矫正工作,直接接触案主,通过个案工作、小组工作以及社区工作对案主进行帮助。此外,司法社会工作者还要采集社区服刑人员的相关信息、统计数据、制作台账,记录矫正过程日志,及时向社区矫正官反应情况,提出有利于社区服刑人员矫正的建设性意见。

(二)司法社会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

第一,遵守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守则,提高专业素质。司法社会工作者,首先要遵守基本职业守则,热爱社会工作职业,忠于职守,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敬业感。此外,还要不断提高专业素质。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社会工作者价值观,如助人自助、价值中立等。其次,要学好专业知识和相关法律知识,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为后盾。再次,熟悉实务程序,将专业知识运用到社区矫正实务中。最后,对司法社会工作者更高的期许,即从社区矫正实务中汲取专业营养,进行社会工作理论或社区矫正模式的创新研究。

第二,明确社区矫正的性质,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如何充分发挥社区矫正在犯罪改造方面的特殊作用,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的社区矫正制度已经成为迫切需要。司法社会工作者应了解社区建设的发展和现状,如社区的文化建设、人口特点、地理环境、资源配置、管理体制等各方面情况。在此基础上,帮助社区服刑人员回归社会创设良好的社区环境。

第三,提升社区矫正工作的创新意识。司法社会工作者与社区服刑人员的接触最为直接,更容易总结实践经验,提出创新性看法。司法社会工作者要从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稳定大局的立场出发,在保障人权的基础上,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积极大胆的探索新的工作方法,推进社区矫正的本土化发展。

(三)积极探索司法社会工作者介入社区服刑人员矫正的方法路径

首先,司法社会工作者要积极参与社区矫正政策的制定过程。社区矫正政策的制定直接关系到社区矫正制度的执行,制定政策过程的科学化、民主化程度直接关系到政策质量。司法社会工作者积极参与社区矫正政策的制定过程,能够更好的提出解决社区矫正有关问题的建设性意见。

其次,加强司法社会工作者在社区矫正领域工作岗位的设计开发工作。司法社会工作者介入社区矫正需要相应的工作岗位。目前,社会工作者主要在城乡社区开发的社会工作岗位,如社区服务站、社区居委会、民间组织等,司法社会工作者的岗位更是处于可有可无的不确定状态,有待政府的介入,为司法社会工作者的介入提供可靠稳定的平台。

最后,为司法社会工作者提供平台,稳步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可以建立部分社会救助外包制度,招任司法社会工作者,加紧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使司法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能力进一步提高,司法社会工作者的职业也不断得到社会的认可,为司法社会工作者的长足发展提供了有效路径。

社区建设理论与实务范文6

关键词:社区发展模式;需求为本;资产为本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5-12-25

社区发展作为社会工作的重要内容与重要介入方法之一,在西方已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从工业革命后,欧美国家先后在社区内开展一系列服务活动,以应对经济发展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1954年联合国建立社会事务局社区发展组,在世界范围内积极推动社区发展运动,至此,基于社区组织、合理利用民间资源、发挥社区自助力量的社区发展构想应运而生,[1]各种社区发展模式层出不穷,并迅速应用于社区发展的实践中。纵观西方社区发展过程,经历了从“需求为本(needs-based)”的传统模式到现在以“资产为本(asset-based)”的理念转换,从传统的问题视角转向发展社区资源、强调社区能力建设的优势视角,其理念和介入方法的改变对完善、改进中国社区发展具有重要启示作用,甚至可以提供一定借鉴。

一、“需求为本”的社区发展(Needs-Based Community

Development)

这是一种传统的社区更新和发展理念,也是长期被公众看作最有价值的社区发展模式之一。所谓“需求为本”,指识别社区存在的各种问题,例如贫困、失业、犯罪等,从问题中探究其形成原因。虽然社区需求能吸引社区居民较大的注意力,并促使他们获得足够的动力,通过集体行动发出更大的声音,以获得相应的帮助来解决问题;但依赖外部帮助而解决社区问题的处理方式,在新世纪的复杂背景下和各种挑战前已显现出明显的不足。

第一,负面标签化。在以“需求”为导向的社区发展环境里,无论是居民或者社会上有影响力的机构,他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社区问题上,因而,这样的社区往往被看作是“需要帮助的”“有问题的”“缺失的”社区。这些负面的标签一旦成型,社区居民的注意力往往被引向社区缺失什么,而不是社区有什么,同时负面的刻板印象也打击了他们在社会环境中的自尊心和改变现状的行动力。

第二,外部依赖性。由于“需求为本”的方式只针对社区问题,看重的是由外部专家或专业机构自上而下地找出社区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满足社区需求,因而社区居民将自己看作是“有特别需要”“无助的”人,自己的福祉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只能作为“受助群体”依靠外部的帮助而获得。

第三,居民自身能力下降。社区负面形象的影响以及对外部帮助的过分依赖,导致社区居民的无力感和对社区的疏离感增加,降低他们参与社区事务的动力,居民成为社区服务的服务对象,即服务的享受者,而不是社区的建设者。[2]

基于以上原因,以“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模式挑战了以“需求”导向的传统模式,强调用社区自身的实力而非其不足去了解社区,从而开发和建设社区内在的能力,让社区居民发现、评估和调动社区内的所有资源,推动社区的持续性发展。

二、“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Asset-Based Community Development)

美国学者Kretzmann和Mcknight在《社区建设的内在取向:寻找和动员社区资产的一条路径》一书中提出了以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模式(Asset-Based Community Development,简称ABCD模式)这一概念。正如他们所强调的,一个社区若只被看成是“有需求”及“有问题”的,那是一个“空虚”的社区,传统的社区发展模式最终导致“需求驱动的死路”(The traditional path-A Needs-Driven Dead End),当一个社区被描述为一个资源丰富的社区,居民才有动力和将其技能用于社区的建设或解决问题。[3]

既然是以“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模式,首先要弄清楚其概念中的“资产”(assets)的定义。国外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阐释,比如将社区资产看作个人、组织或者整个社区减少或阻止贫困的一种特殊资源;[4]或者将社区资产看作人的、公共的(物质的)和社会的三种最为本质的资产形式;[5]

本文选择将社区资产看作是居民个人(Individuals)、社团组织(Associations)和公共机构(Institutions)所拥有的天赋(Gifts)、技能(Skills)和能力(Capacities)。

Kretzmann 与 Mcknight 认为以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可以参照以下五个步骤:①绘制资产地图;②建立关系;③经济发展与信息共享;④长远规划;⑤支持。详细地说,第一是社区资产地图的绘制,这也是社区发展计划的开始。正如前文所提,居民个人、社团组织和公共机构的天赋、技能和能力必须在社区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整个社区必须清楚自身有什么资源可以帮助解决社区的问题,这些资产信息以文字或图像的形式整理存档帮助社工、居民在需要时使用,同时,不仅社区已有的资产需要书面绘制,还应不断更新地图上社区资产的信息。第二,在社区发展过程中强化各种资产与社区间的联系。设想更多的居民参与到社区事务中,社区里面的学校、公园、商店等也愿意提供自己的资源以加强社区建设,这个社区的资产、力量将会日益强大。社区的居民开始相信他们的社区不是“匮乏的”而是充满能力的,从而也会更有信心投入到社区长远的发展中。第三,当社区清楚了解自己的资产并逐步建立与社区的联系后,社区可以开始重新发展区域经济和构建社交网络。社区经济的发展主要指的是将社区内居民未受市场利用的能力用来服务社区需要服务的成员。比如,成立社区闲置物品交换中心,培训愿意参与家政服务的贫困或失业居民等,这些方式不仅可以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也让他们在社区中重获生活的尊严。在新时代的当下,信息资源同样成为重要的资产之一,也是社交网络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邻里之间消息的分享、情感的交流,既可以用来约束和维持居民的联系,整合社区资源,同时也可以帮助居民降低个人的无力感和孤独感,增进社区凝聚力、社区认同度和社区归属感。第四,与以需求为导向的社区发展模式――一旦外部资源撤离,便难以继续开展相关服务不同,以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模式具备可持续性:一是社区内生力的发展――社区居民在参与社区发展事务中不断提高的自助能力,使自己在面对外部资源撤离的情况下,也能有序地维持社区的发展;二是发展计划的长远规划――即社区资产的利用和策划并不仅仅针对社区眼前的问题,而是着眼于社区未来的愿景,满足社区长远的发展要求。因而,社区资产的绘制不只是出现在社区建设最开始的部分,而是伴随整个社区发展的实施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补充扩大,以应对社区未来将要面临的机会和挑战。最后一个步骤:支持,在社区发展中更应该理解成互助。以资产为本的发展模式相信只有当社区里面那些有能力的个人、组织和机构都参与到社区事务中,当社区资产开始不断整合并有效利用到社区发展中,当社区居民开始一起主动解决问题的时候,社区才能考虑利用社区外部的资源。而这种使用,更多的是社区间的互助,不是寻求社区外部资源来直接解决问题,是对外扩展社区资产,链接社区资产网络,从而促进社区更好、更远地发展。

三、结语

随着中国社区社会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以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模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不同于传统发展理念和实务方法的新视角。虽然该模式已被大部分西方国家的社区所使用,但能否适应中国的社区环境,仍需要时间和实践的考验。至少,我们能够从“资产”的新视角出发不断审视和完善现有的社区发展工作。长期以来,政府包办或“等、靠、要”的解决思路在如今时代背景下其不足日益明显,而以发挥自身资源解决问题,“自力更生”的发展理念改变了外界对弱势群体的负面看法,不仅使需要帮助的居民生活得以改善,也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尊严;正如“人是社区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属”,无论是资产的视角,抑或以需要为导向,最终都离不开“以人为本”。只有紧紧抓住人这一核心要素,才能真正探索出符合现代化社区发展,且适应中国环境的社区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文 军.社区发展论略[J].中国社会工作,1997,(5).

[2] Mathie,A.,Cunningham,G.. From clients to citizens:Asset-based Community Development as a strategy for community-driven development[J].Development in Practice,2003,13(5).

[3] [6]Kretzmann,J.P.,Mcknight,J.L. Building community from the inside out:a path toward finding and mobilizing a community assets [J].Evanston Illinois:The Asset-Based Community Deve-lopment.Institude,School for Education,and Social Policy,Northwestern University, 1993,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