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民生建设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民生建设问题范文1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农民 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F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4-079-03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长期以来采取二元结构模式,这是一种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的模式,农民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不仅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难以有效发挥其能动性和创造性。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作为主体参与新农村建设决不仅仅是参加劳动或出席仪式,而是包括决策及选择过程的介入、贡献和努力、承诺和能力、对资源的利用和控制、能力建设、自我组织及自立、利益分享等方面的内容。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全面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对解决“三农”问题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目前农民生活质量的主要表现
(一)农业的脆弱性
1.农民拥有土地规模相对教小。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平均农户的土地面积为0.5公顷左右,不足日本的1/4、欧盟的1/40、美国1/400。由于人多地少的现实原因,农民无法获取规模经济;从科技对农业的贡献来看,因农民的总体科技素质低下,使得我国农业的脆弱性日渐明显。
2.农业相关产业相对落后。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我国农业发展相对滞后,对其他产业的依存度低,所以造成农业相关的产业发展也相对落后。尤其是我国的农资生产和农产品加工等部门发展与国外仍存在较大差距。
3.农业的现代化水平低。现代农业是建立在多门学科基础之上的知识密集型产业,目前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已建立起了现代化农业,而我国尚处于现代农业初级阶段,属于典型的有发展前景的幼稚产业。
(二)农民在市场中竞争力不强
1.市场主体意识差。我国农业采取以一家一户为基本生产单位的分散经营模式,其主要特点仍然是自给自足。绝大部分农民还没有真正成为市场主体,只是农产品的生产供给者,而不参与到农产品的加工、销售环节,农产品的增值空间太小,农业整体收入水平低。同时在分散条件下,农民不能有效规避农业市场风险,无法独自承担由市场风险带来的经济责任。因此作为农业生产者不会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
2.农业风险巨大。我国农业受天气等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同时农产品具有生产周期长、易腐蚀、难储存等特性,使得农产品市场风险进一步加大。由于农产品主要在于满足人们的饮食需要,使得农产品的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都比较低,一是容易导致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二是导致农业收益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低于其他产业。
3.市场信息不对称。由于科学技术在农业中普及滞后,农民获取信息的渠道有限,据有关资料统计,互联网上的农业数据库信息资源数量少、容量不高,实际能够利用的信息量不足10%。另外农产品信息市场发育不成熟,信息被扭曲甚至失真的现象经常发生,从而造成农业生产及农产品销售等方面具有很大局限性和盲目性,市场上坑农害农的事件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
4.专业合作化程度较低。目前,尽管我国农业专业化组织有了快速发展,并且在某些领域具有相当大的规模,但许多情况下,这些专业化组织与农户之间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双方合作很不稳定,不能共担市场风险。同时农民缺乏谈判和讨价还价技巧和经验,因此弱势农民处于被动的、受支配的地位,尤其对农产品增值利润方面,农民缺少发言权。农业专业化组织作为市场主体,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如果在农产品旺销时,尽量压低收购价;如果在农产品滞销时,当遭受了经济损失时,那他们就会把大部分市场风险转嫁到农民身上,减少他们自己的损失。这不仅使农民收入提高有限,而且伤害了农民利益。
(三)农民失地维权难
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土地使用权被剥夺。城市不断扩大规模和城乡一体化水平的提升,农民的耕地面积在不断减少。据有关部门统计,近些年,全国每年建设用地有近20万hm2,每年近300万的农民失去土地。二是农民就业困难。目前情况看,农民失去赖以生存土地后,由于文化素质偏低,缺乏生产和生活技能,多数农民只有靠外出打工维持生活,在城市失业人员大量存在的前提下,农民工就业还是比较困难,因此农民丧失土地意味着其丧失就业。三是基本生活难以保障。随着企业用工制度的市场化,政府对失地农民的就业安置调控难度更大,然而失地农民的生活仅靠政府救济远远不行,只有开辟新的就业渠道,失地农民得到相应的就业安置,农民的基本生活才能得到有效保障。
(四)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除少数经济发达地区靠村民自筹资金实施福利式的社会保障外,大部分地区的农村社会保障严重缺失。社会养老保险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在经历了试点、全面推广后,现已总体覆盖了绝大多数农村地区,由于起步晚且保额低,远远不能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农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全国各地发展参差不齐,其中北京、浙江、广东等经济发达的省份已经全面实行,其他省份还没有完全铺开。与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险制度对比,我国农村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障、医疗保险和大病医疗统筹等远未达到所预期的社会保障功能。目前,我国正在实行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面临着筹资水平低、层次低、范围小、覆盖面窄、保障能力低等诸多难题。因此,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总体上还难以摆脱社会化程度低和保障功能差等弊端。
二、目前农民生活质量问题的根源
(一)二元户籍制度
我国自建国以来一直以农业和非农业户口为标准把公民分成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农民最关键的标志是拥有农业户口。在二元户籍制度下,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在教育、卫生医疗及社会保障方面存在很大差别,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农民的自由迁徙,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转移困难重重。另外从劳动法规定上看,在中国境内的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劳动法,而把农业排除在外。
(二)农业市场发育不完善
主要表现三个方面:一是农业市场监管不力及农产品信息的滞后与失真使农民利益屡受侵害,假种子、假农药及假化肥事件时常发生,农民经济损失惨重。二是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缓慢,并且许多组织并不能有效维护多数农民利益,使得农民在与龙头企业的交易谈判中处于弱势地位。三是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经常出现地区分割、条块分割现象,给农副产品的流通带来很大困难。
(三)农村土地征用补偿制度缺失
依据现行的《土地管理法》第47条规定,“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假设最高亩产值按2000元计算,按最高10倍补偿,失地农民最多也只能拿到20000元补偿费,这笔收入不抵多数农户一年支出(生活、子女教育、人情世故往来及医疗等)。由于土地产值和种植结构的不同、地区差异和土地增值的不同,难以满足农民的合理要求。所以政府在征用土地时,经常发生农民阻拦与上访事件。另外政府在征地后时常改变用途,关于公益性用地和经营性用地划定不清,局部地区出现滥征乱占耕地现象,严重侵害农民的合法利益。
(四)农村社保制度存在许多不足
中国农村长期以来实行一家一户的养老保障模式,但随着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普遍深入人心、土地面积的不断减少和各种生态保护政策的实施,农业在三个产业中的比重在逐年下降,土地的保障功能逐渐被弱化,有许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农村的养老模式受到严重挑战。目前尽管实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体制,但农民基本生产和生活条件脆弱,缺乏安全保障,不仅处于传统的社会生活风险之中,而且应临新的难题。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不仅需要量的扩大,增加社会覆盖面和养老金数额,而且也需要质的提高,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服务水平。逐步与城镇医疗、养老等社保制度接轨,切实解决农民这一庞大群体的后顾之忧。
三、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对策
(一)改革现有的户籍制度
从我国国情和农村未来发展趋势出发,重新定位现有的户籍制度,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户口,让户籍只具有证明公民身份和提供人口数据等职能。按照城乡一体化、逐步推进的原则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同时,对进城务工农民在享受城市政策上视同城镇居民待遇,使农民能够体会到城市主人的感觉。通过户籍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有利于实现农村人口向非农转移与居住地变迁。
(二)完善农业保护制度
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提高财政支农业的力度,创新财政支农机制,不断加大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调整财政支农的结构,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及推广、农业科研及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资金投入比例,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和农业高级要素禀赋的程度。二是深化粮食流通和农村金融等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充分利用世贸规则加强农业保护,提高对农业基础性地位的认识,并为农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有力技术支撑。
(三)构建有序的农业市场体系
1.完善农业市场相关的法律制度。一是确保农民合同订立、合同履行、场地使用、领取证照及获得信贷资金等方面与其他市场主体的平等地位,有权成为政府采购供应商,有权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有权与其他市场主体均平等地参与竞争。二是完善农资市场及农产品质量监管方面的法律制度,一方面为减少乃至杜绝坑农害农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同时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维护农业健康有序生产。
2.广泛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协会。通过建立农业合作组织,将分散的农民组成一个有力的组织,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增强弱势群体的力量,分散农业市场风险,提高农民抗风险的能力。
3.培育农产品深加工中的龙头企业。一是严格市场准入,对从事农产品加工、销售的企业要严格审查其资质、资信等情况,保证企业良性运作。二是加强过程监管,质检、工商、税务等部门强化对龙头企业的过程管理,确保企业合法经营。三是提高政府对龙头企业的服务水平,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经营环境。
(四)改革农村土地补偿制度
1.修订相关法律制度。严格规范征用农村土地的用途、范围、分类补偿标准、法定程序以及承担的法律责任;明确规定农村土地征用主体与被征地农民享有的权利及应承担的义务。明确界定经营用地和公益用地,限制经营用的范围,优先确保公共设施建设和公用事业上用地。尤其是加大对农民直接补偿标准,确保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得到可靠保障。
2.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一是创新和执行听证会制度,形成农民、集体、征地单位及政府共同参与机制,特别要加大农民的参与比例,使被征地农民享有更多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二是分类建立土地补偿机制,没有明确承包主体的土地补偿费归集体所有,由集体全体农民协商使用;已明确承包主体的土地补偿费全部归承包主体所有,用于基本生活或就业转移安置,特别是各级政府和村委会不得截留或挪用。三是依据不同地区、不同的土地收益、和市场供求关系来确定被征用土地的价格,有效保障农民的财产权利。
(五)创新农村社保制度
1.创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随着失地农民的不断增多和农民对计划生育政策认识的改变,家庭农村养老问题日益突出,根据目前国情,创新现有的养老保险制度,探索一条适合农村实际养老制度,尤其要发挥政府主导优势,建立以社区养老为主,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养老模式。
2.创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尽管全国普遍实行了农村合作医疗,多数农民享受到医疗优惠待遇,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完善目前的政府、集体和个人资金筹集制度;大力推进县、乡、村三级卫生硬件和软件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满足不同层次的医疗需求;大力加强医疗卫生人员的培养,推进乡村医生医疗技术培训,努力提高医疗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
3.创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目前领低保的人员进行分类,如果是有劳动努力的,要通过创造就业岗位使其脱贫;如果是无劳动能力的,可以参照城市最低生活标准进行补助。通过政府财政负担为主、社会捐助相结合的方式筹集低保资金。按照低标准广覆盖的原则,建立以缺乏劳动能力造成生活困难的家庭、无劳动能力和无生活来源的孤、寡、独人员为对象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4.创新农村社会福利制度。兴建各种农村文化娱乐设施;搞好农村自来水、供电、道路及通信等工程建设。创立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就业;积极推动农民实用技术教育。
参考文献:
1.叶敬中,杨照.参与式思想与新农村建设.中国农村经济,2006(7)
2.叶堂林.论我国农业的弱质性及其弥补对策研究.农业经济,2006(4)
3.罗雪中,潘志强.农业产业化发展与农民市场风险.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06(5)
4.张峰.信息不对称与农民在市场博弈中的弱势地位.理论学刊,2004(5)
5.夏凤珍,吴冬仙.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利益保障.江汉论坛,2005(1)
6.满海峰,朱丽献.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考.经济研究参考,2006(35)
7.张大勇,左停,李小云.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构筑以基本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为核心的农村社会安全网.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民生建设问题范文2
关键词:乡村清洁工程;生态文明意识;措施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农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日益突出,农村环境脏、乱、差现象十分普遍,导致我国耕地肥力不断下降,农业面源污染日益加强,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局部恶化,不仅给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造成很大危害,而且已成为我国农村循环经济、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农村小康社会目标的一个重要障碍因素。为彻底改变农村环境恶化和资源浪费严重等现象,早在2006年,国家财政部、农业部就投入2亿元在全国10个省市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建设试点。本文结合郴州市部分试点地方的调查情况,谈谈乡村清洁工程建设的现实意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原因,并试图探讨解决问题的措施和途径。
一、乡村清洁工程建设的内容及意义
乡村清洁工作是针对农村生活脏、乱、差,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突出以及资源浪费严重等现象,以村为建设单位,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清洁生产理念为指导,通过建设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人畜粪便、作物秸秆等生产生活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设施,大力推广生态农业技术,促进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转变,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脏、乱、差的局面和耕作地力下降问题,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农村建设和发展循环的一项系统工程。重点实施农业生产清洁工程、农村生活环境净化工程和农民生态文明提升工程三大工程建设。
乡村清洁工程是现阶段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产物,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角度来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来看是生态建设工程;从两型社会建设来看是一个生态建设工程;从爱国卫生的角度来看是一个公共卫生工程;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看是一个人本工程;从新农村发展的进程来看是一个领导示范工程。
二、开展乡村清洁工程建设试点的成效
乡村清洁工程是一项解决农业资源浪费严重、农村污染加剧的治本之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新农村的务实之举。从近几年我市试点情况看,政策条件已经具备,关键技术已经成熟,农民群众热情高,已较有成效。
一是加强领导,成立机构。试点县市区组建常年工作专班,落实“五定”(定领导、定专班、定目标、定考核、定奖惩)工作责任制,将此工作纳入乡镇年度目标考核范畴,实行半年检查、年终考核,加大工作推进力度。试点乡镇成立以乡镇主要负责人为组长,以分管负责人为副组长的推进“乡村清洁工程”领导小组,各村相应成立工作专班,明确任务、强化职责,为“乡村清洁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组织保证。
二是扩大宣传,营造氛围。各试点地方通过利用广播、电视、标语、墙报、专栏、宣传牌等多种形式,引导农村树立起清洁乡村意识,着力转变农民生活习惯、树立环境意识。在试点村的村口和公路主干道醒目的地方统一刷写墙标、设置固定宣传标牌。
三是整合力量,加大投入。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对镇村进户路、村内循环路、水泥禾场和休闲场所等4大项目实行“以奖代补”,推动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整合部门资金,将各部门的涉农项目资金进行整合,捆绑使用,促进项目资金投入效益最大化;引导农民筹资投劳自建,实施小型塘堰、饮水、门前硬化等工程建设。
四是完善机制,强化管理。建立市场化保洁机制,个别试点乡镇尝试成立专门的环卫公司,将服务范围向村级延伸,提高村镇环境卫生管理服务水平;健全村级保洁员制度,将奉献精神强、能吃苦耐劳的村民聘为保洁员,工资与检查结果挂钩,实行“以钱养事”;注重农户自我管理,行政村成立村民自治理事会,建立“几户一联”的农户自我管理、维护和监督机制。在试点村开展乡村清运的镇区模式、近郊模式、村庄模式等3种模式,并将乡村清洁工程纳入各乡镇年度目标考核中。
三、开展乡村清洁工程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1.环卫设施配置滞后。垃圾处理的方式简单,绝大多数地方只注重了垃圾的清扫、收集和清运,而对垃圾的处理基本上仅限于简单的覆盖、填埋和焚烧,有的
甚至集中堆放后任其自生自灭,造成新的污染,缺乏长效的无害化的处理途径。
2.宣传教育力度不够。乡村清洁工程试点开展以来,各乡镇、村组均在宣传、教育上花了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但力度还不够,一些乡镇没有印发卫生公约,也没有向乡镇内居民发公告,有的乡镇即使发了,也限于形式,个别乡镇由于宣传不到位,卫生管理不到位,致使在调查中经常可以看到,刚刚扫好的街面又被新的垃圾污染,刚刚清运的垃圾死角又被垃圾占据了。
3.制度建设不够完善。调查中发现,各试点乡镇、村组对环卫工人的管理比较到位,但对居民(村民)、摊点从业者、沿街门店缺乏规范管理,对乱倒、乱堆、乱放、乱架厂棚无具体处罚措施,对相关的管理者和责任人也无具体的责任追究办法。
存在问题的原因:一是受农村居民自身素质偏低、多年养成的不良生活和生产习惯、农村环卫基础设施缺乏及其投资和管理费用偏高等因素的影响。二是较之于以传统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农业经济效益较差的农村地区,乡村清洁工程在农业产业化程度较高、农业经济效益较好的农村地区更容易开展;三是政府资金投入的严重不足。
四、实施乡村清洁工程的几点措施建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乡村清洁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围绕“突出主体是关键,项目支撑是基础,科学管理是保证,领导重视是核心”来推动和促进乡村清洁工程的实施:
1.突出主体是关键,要进行合理规划。要强化宣传培训。群众是“清洁家园”工程建设的主体。要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大力营造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乡村清洁工程作为一项综合农业技术工程,涉及的内容多,技术含量高,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组织有关单位利用报纸、墙报、标语、电视及其他媒体,举办培训班,印发技术资料等形式,宣传普及农村清洁知识,提高农民群众保护环境的认识和卫生意识,根除生活陋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项目支撑是基础,应加大资金投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乡村清洁工程是农村一项集基础性、社会性和公益性为一体的公共事业,其经济社会效果显而易见,具有事半功倍和多方面的功效,应列为政府面向农村履行公共服务的内容。目前,一些试点工程主要依靠地方政府和农民自筹资金解决,从长远看,国家有必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设中指出,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与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农业法》等法律法规也规定了要加强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投入。乡村清洁工程是农村一项集基础性、社会性和公益性为一体的事业,应列为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内容,把乡村清洁工程建设纳入各级财政预算,促进这项工程迅速在全国全面实施。
3.科学管理是保证,要建立规章制度。制度建设是“软”指标,也是“硬”任务,是乡村清洁工程的重要内容,各乡镇应建立《小城镇卫生公约》、《乡村清洁工程考核办法》、《乡村清洁工程责任追究办法》和《环卫工程管理暂行办法》及《镇内摊担管理暂行办法》。坚持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真正建立乡村清洁工程工作长效机制。从制度上约束和规范村民的日常生产、生活生产,把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和先进的生产方式转化为农民群众的道德行为规范,引导农民逐步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发展道路。一方面要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各村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好地址,建立垃圾集中填埋场,从而彻底解决垃圾无处可倒的问题。另一方面要从资金筹措、设施设备配套、人员队伍建设、监督检查等方面进一步探索研究乡村环境卫生保洁长效机制。
4.领导重视是核心,需确保农村清洁工程深入开展。实施乡村清洁工程,符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各级党委和政府应该提高认识,把乡村清洁工程建设作为新时期农业工作的切入点和密切干群关系的桥梁和纽带,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农业的重要突破口来抓,把乡村工程建设作为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来抓,采取政府引导、社会各界及农民参与的方式,推动乡村清洁工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1]刘振华,生态文明是发展的新形态[N].郴州日报, 2012-10-01.
[2]刘振华,关于农业信息化服务现代农业的思考[J]. 北方经济,2012,(8).
[3]郴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 要,2010.
[4]郴州市关于城乡环境整治工作的建议,2012.
民生建设问题范文3
【关键词】民办高校 人文社科素质 社会学 精品课程
一、相关概念探讨
民办院校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依法举办的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其办学层次分专科和本科。我国民办高校已有二十来年的历史,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已有大约25 个省、市、自治区举办了约300 多所民办学院。积极发展民办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顺应高等教育发展形势的。
在正视我国民办教育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不得不看到民办教育存在的不足。民办院校无论从资金来源还是学生生源,无论从管理模式和教学方式上都有着自身特点。作为一股新兴的教育力量,各大民办高校、教育学者和社会有识之士均以积极的心态来正视存在不足,通过实践来解决这些问题。
人文社科素质的缺乏是众多民办高校面临的普遍性问题。人文素质是指一种内在的身心品质与精神,它是做人、做事、做学问最基本的态度和精神境界,包括基本的思想素质、文化心理素质和情感智慧素质,对学习的兴趣不高。同时,民办高校的专业设置和教育以市场为导向,注重实践、应用。有学者指出民办院校重视专业教育,忽视人文教育;自身的文化环境缺乏人文氛围;人文课程设置欠科学。再有,民办院校的师资主要由专职教师、母体学校的教师和社会上的教师资源组成。资源的多样化和多层次化给教师队伍的管理带来难度。同时,民办学院教师报酬与教学数量相关,一定程度上也造成求数量略质量的问题。这些都是造成民办高校学生人文素质不高的主要原因。
社会学起源于19世纪末期,是一门研究社会生活现象的共通原理,是一种普通的社会科学。《社会学概论》是社会学、社会工作、公共事业管理类专业的学科公共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一定的社会科学基础,培养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认识社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美国、英国等高等教育来看,社会学均作为所有专业学生的公共选修课程。就我国而言,部分高校也把社会学课程向全校学生开放。因此,社会学是一门非常有利提高大学生人文社科素质的课程。
二、育才学院社会学概论精品课程建设
西南大学育才学院成立于2000年5月,由西南大学与重庆利昂实业有限公司联合创办,2003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为全日制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育才学院以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为内涵,努力打造富有深刻文化底蕴的育才校园文化,始终秉承“厚学养德, 树人育才”的校训。面对学生学习能力不强,学习热情不高,学习目的功利性的问题,学校领导从多角度来解决学生人文素质缺乏问题。社会学概论精品课程建设旨在从课堂上提高学生人文社科素养,先从管理学院开展试点,逐渐向全校推进。
社会学是一门对从业人员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要求都很高的综合性学科,作为一个理论性和实证性要求都十分突出的专业,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既能够牢固地掌握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知识,又能很好地运用所学解决现实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本着理论够用,强化实践教育,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原则,社会学概论课程的教学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授课与积极引导,学生学习与主动参与的教学手段,将社会学课程建设成为理论与实践并重,着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育才学院社会学概论课程的建设有着如下几点特色:
课堂讲授。旨在向学生传授该课程的基本知识,突出重点,解答难点,帮助他们梳理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开阔、启发学生的思维。在讲授内容上,教师深入研究各种教材,最终选取郑杭生教授的《社会学概论新修》作为主体教材,同时参考其他社会学教材与社会学经典著作,将《社会学概率论》课程的主要内容设置为十三章,包括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能增进学生专业认识和专业兴趣,打消三本学生对“理论”的刻板效应和恐惧感,让学生初步具有社会学专业视角。
课堂讨论(社会热点、时事分析法)。社会学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社会学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认识、分析社会能力以及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社会热点分析每堂课都开展,先是让学生收集相关社会问题并进行课前思考,在课堂上学生共同讨论,教师加以点评和积极引导。这一方法接近了生活与社会学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社会学的专业视野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作用,从而进一步刺激学生的学生热情。在课堂教学中组织讨论和辩论,用以引导学生注重自学和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及积极性。比如,在讲授社会角色的时候,课堂讨论实现了师生良好互动,能较好地活跃课堂气氛,对学生理解‘社会角色’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读书会。本着提高大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的原则,本课程特设置了读书环节。由教师为学生列出社会学的经典读本书单,组织学生共同阅读、讨论,教师积极引导学生用经典理论来认识、分析社会。读书会最直接的作用是影响了学生课余时间结构。课程小组前后进行两次调查显示,通过加入读书会,80%学生增加了课后读书时间,进入图书馆或阅览室的频率由人均2次/月提高到10次/月。读书时间的增加是以看电影、玩游戏、睡觉时间的相对减少来实现的。
课后辅导。一方面,配合《社会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开列学生课外阅读书目,定期组织读书会交流心得。另一方面积极鼓励和耐心指导学生申报学校科研立项,以提高他们运用社会学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报告。专题报告有两个板块,一是校内专题报告,选取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课题,邀请重庆社会学界内专家、本校教师为学生作专题报告。这类专题报告既能引起学生兴趣,同时又能为学生解决自身问题时提供一定的经验。如“从中学生到大学生,你准备好了吗”、“由学校到社会,你准备好了吗”这一类主题报告,报告人均从社会学专业角度出发来解读现实问题,既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使教学内容更加新颖深入。有学生听完报告后发出这样的感叹:原来理论这样指导实践的。二是校外板块,积极为学生创造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如参与2011年度重庆社会学界年会、社会工作年会、其他高校相关人文社科讲座等,以达到扩展学生视野的目标。
社会实践。通过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创造、提供一个实践的平台,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社会学理论、社会学研究方法得以在校园这个小社会实践。社会学概论课程的建设依托学院社会学系的实践条件,让学生在心理咨询室、社会调查工作室、实训室进行练习,并在校园内就学生的自身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在这一系列研究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真正做到理论指导实践。
培养师资。社会学概论精品课程的建设,不仅培养学生,还要培养师资,特别是青年教师。师资力量的培养着重于培养教师的素质和教师的知识体系。民办院校部分教师的素质受到学校和社会质疑,这与教师个体素质有关,同时与整个民办教育的大环境有关。通过对教师素质教育,让教师深刻认识到自己肩上的重担和使命。其次是教师社会学知识理论体系的培养。从整个重庆市社会学教学系统来看,社会学科班出身的师资并不多,在民办系统中这个问题更加严重。积极让教师走出去学习社会学相关理论知识是学校解决此问题的方法之一,如让教师参加北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暑期课程班等。
三、加强与改进民办高校大学生人文社科素质教育的思路与建议
从课程小组调查来看,通过社会学概论课程的学习,学生的人文社会科素质有一定的提高。一、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更加思想健康,积极向上。和上学期相比,学生更加关心国家大事;更加肯定诚信的作用;更多的赞成人生的意义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学生用理性的态度来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二、学生心理素质得到提高。通过社会学概论课程的学习,学生能从一个全新的理论视角来看待生活和人生。在面对人生挫折时,学会了用各种理论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面对社会的不公和人生困境时,多了一分理性,少了几分冲动,不再是愤世嫉俗,而是理性面对。三、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态度有所改变。学生由起初“政治课毫无作用”,到如今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能体现时代性、具有实效性,能帮助学生认清形势、分析社会发展规律,这样的改变也证明了社会学概论课程建设在人文社科素质建设上起着一定作用。
社会学概论精品课程建设四个学期以来,我们看到了学生人文社科素质的提高,同时也看到了民办高校大学生人文社科素质建设中的重要性和艰难性。人文社会科学素质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础,要真正实现加强与改进民办高校大学生人文社科素质教育这一目标,单从一门课程的建设远远不够,应该做到:
一、将民办高校大学生人文社科素质教育贯穿整个学习。人文社科素质教育不仅是公共课程的任务,也是专业课程要达到的目标;不是低年级学生的必修课,也是高年级学生的重要课程。
二、营造良好的人文校园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三、打造精品师资,提高教师素质。
四、加强实践教育,真正做到理论指导实践。
结语
人文社会科学素质教育涉及教育的根本问题,引导大学生如何做人,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民办高校大学生人文社科素质建设,不仅有利于学生个人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民办高校自身的发展,甚至可以提高到利国利民的政治高度。作为一名民办高校教师,加强民办高校大学生人文社科素质这条路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隋文联.人文素质教育与大学生健康成长[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2.
民生建设问题范文4
关键词: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 G12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1.042
农村人口占据我国总人口数的很大一部分比例,在农村开展的文化产业获得的成效直接影响到我国综合文化素质的发展水平,因此必须加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和建设,使现代化发展成果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被普遍共享,从而稳步推动我国文化发展综合质量的提升。
1 吉林省农村文化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 农村文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资金基础是一切上层建筑的关键要素,目前吉林省的农村文化建设收效差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资金投入力度不足。虽然国家对于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资金支持比例逐年提高,但由于经济发展重于文化发展的观念根深蒂固,大部分财政资金的投入仍然用于支持农村的经济建设,对于文化产业的建设力度相对较弱。由于资金支持不足,导致现有的文化基础设施维护不充分,新型的文化建设设施也无法有效引进,对于文化产业在农村范围内的推动也无法起到带动作用。
1.2 农村文化生活种类较为贫乏
受气候的影响,吉林省的冬天漫长而寒冷,因此群众在冬天时很少走出门外进行体育锻炼、文娱活动等,多为在家“猫冬”,而平时除了农务繁忙时,他们普遍选择的娱乐方式为打麻将、喝酒甚至赌博等,都是不够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这也是农村文化生活种类贫乏的一个表现和后果。其他表现还包括农村书社中可供借阅的图书较少,且多为陈旧书籍,以及农村中公共放映的电影较老,无法吸引农村年轻观众的目光等。
1.3 农村整体文化教育水平有待提高
虽然我国一直努力推行义务教育制度,但是义务教育在农村地区的普及效果仍然较差。一是由于老一辈人的思想观念等的约束,认为孩子读书没有什么作用,应该安心在家帮忙务农耕地;二是即使家长有教育观念,却缺乏教育资金,无法支付孩子上学的费用,也会导致农村孩子文化教育的缺失,而接受过教育的孩子又很少留在农村做文化建设,由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使农村的文化教育水平一直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无法获得有效提升。
1.4 农村文化建设人才较为匮乏
从吉林省农村文化建设的人才储备来看,人才的供给远远无法满足人才的需求,在农村,几乎没有针对专业型人才专门开展的文化产业的规划,基本都由其他职能部门的人兼职,因此对于文化生活的引导与建设就缺乏一定的专业能力和岗位责任感。同时民间文化传承者的老龄化逐渐严重,很多经典民俗技艺由于缺乏保护与继承,也面临着消亡的威胁。
2 吉林省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
2.1 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
应当深刻地意识到农村文化的建设不仅仅会造福于农村当地,对于整个省的综合实力提升都大有裨益,因此对于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也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一方面在农村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时,要注重科学发展的贯彻实施,并协调带动政治和经济的共同发展,另一方面要把农村文化建设提升到全省规划的战略地位上,为其提供更加充足的发展资源。
2.2 丰富农村文化产业资金获得渠道
要想切实提高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首要任务就是筹集产业发展所必需的资金,仅仅依靠政府提供的财政资金是无法完全运转文化产业链条的,因此要丰富资金获得渠道,拓宽民间资金吸引途径,以民间资本带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例如可利用社会资金开展农家乐旅游项目、生态园体验项目等。除此之外,政府还可以通过税收优惠、企业扶持等政策鼓励企业对偏远落后、资源匮乏的农村地区进行投资捐助等。
2.3 提高文化产业建设工作者综合素质能力
文化产业建设者不仅包括领头负责人,还包括每一位参与其中的农民群众,文化建设的效率和质量能否获得有效提升,取决于每一位参与其中的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要大力引进优秀的文化建设人才,以更加新颖现代化的文化建设思想带领农村文化建设的主流方向;要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培训,不断提高基层工作者的业务水平;还要利用各种方式推动农村教育建设,以文化熏陶感染农民群众,并引领农民群众参与贡献文化事业,形成良性循环。
2.4 开发农村文化建设新模式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农民群众对于文化生活的要求也有所转变,必须创新农村文化开展模式才能够更好地吸引农村群众的目光,引导其更好地参与其中。吉林省优秀的民间文化技艺等都可以作为文化生活开展的核心要素,例如二人转、剪纸、泥塑等,由此可以将文化产业建设和文化遗产传承有效结合,同时还可以将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相结合,因地制宜的建设农家乐旅游基地等。
3 结语
通过分析吉林省农村的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不难发现从宏观到微观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和问题,为了更好的推动文化事业在农村范围的发展与深化,必须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丰富农村文化产业资金获得渠道、提高相关工作者的专业胜任能力并积极开发农村文化建设新模式,逐渐带动提升吉林省农村文化综合水平,并以此推进农村经济生活c政治生活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李建柱.论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以吉林省为例[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118-123+129.
[2]刘丽娟.促进吉林省影视产业发展的对策[J].经济纵横,2013(09):115-118.
[3]许梦博,李新光.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以吉林省为例[J].现代管理科学,2015(01):30-32.
民生建设问题范文5
关键词:民族地区;师范类院校;研究生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4-0243-03
课程学习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备环节,是研究生知识积累和学术创新的重要来源。课程建设作为研究生培养的关键环节,其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境日益明显,“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在高校仍然十分严重,特别是区域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民族地区师范类院校师资从体量到水平都制约着研究生高质量课程的开出率,所以研究生培养在“服务需求,提高质量”方面存在区域性差异。本文拟以广西师范学院为例,探讨民族地区师范类院校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措施和方法。
一、研究生课程建设政策文件
2013年以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相继颁布了十余部研究生教育改革文件,为高校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其中对研究生课程建设问题有以下文件。
1.2013年4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印发的《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号)提出: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途径,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重视发挥课程教学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完善课程体系、优化机制,规范课程设置审查,加强教学质量评价。
2.2015年1月14日,教育部的《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提出:构建符合培养需要的课程体系;建立规范、严格的课程审查机制;改进研究生课程教学;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加强课程教学管理与监督;强化政策和条件保障。
3.2015年8月11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国发〔2015〕46号)提出:切实提高少数民族人才培养质量,合理设置课程,加强教材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强化课堂教学,加强课后辅导,严格考核标准,完善淘汰机制,加强督导评估,提高教学质量。
可见,民族地区师范类院校课程建设是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重要环节,分析研究生课程建设质量提高的障碍和瓶颈,营造良好的课程建设环境是当务之急。
二、民族地区师范类院校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民族地区师范类院校研究生教育起步晚,生源规模小,高水平师资匮乏,课程建设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在建设以教学为中心、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重视研究生学习能力建设方面重视不够,所以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以下问题。
1.课程体系存在局限性。由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中东部地区有一定差距,所以民族地区高校研究生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对外交流的机会欠缺,国际交流的可能性更小,信息相对闭塞,存在课程体系老化,引进和留住高水平师资能力有限,培养方案稳定性低,课程异动较为频繁,因人设课仍然严重的现象。为了控制培养成本,各专业培养方案的总学时总学分被严格控制在36~40学分之间,全体研究生必选的公共课程比例较大,专业必修课按照一级学科设置课程,专业方向课按照二级学科开设,专业课程总数明显减少,选修课程开出率更低,可供研究生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有目的地选择课程的资源少之又少。
2.课程设置缺乏前瞻性。民族地区师范类院校为了规范对人才培养的管理,对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设计都有统一的要求,比如: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有统一的课程模块设计和学时学分分配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是参照全国各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统一的课程设置和学时学分要求。这些规则体现了研究生培养方案设计的规范性和标准性。但也带来了课程设计雷同,学科区分度模糊,课程设置前瞻性不足,个体差异关注度不够的问题。从“因材施教”和人才分类培养的视角看,不同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应该有个性化要求,其对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实践课的比例各不相同,各有侧重,但研究生课程设计对这些要求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忽略了不同学科和方向之间存在的差异,导致各学科课程设置缺乏自身的专业特色和学术风格。
3.课程设计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关联度不高。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带来了研究生教育区域发展的极度不均衡。长期以来民族地区师范类院校在了解区域经济发展脉动方面缺乏敏锐性,不重视区域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供需的诉求,疏于对研究生课程体系的优化和升级,闭门造车,培养出的研究生以理论见长,应变能力差,研究生课程体系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结构不匹配,真正能通过调研论证将研究生课程体系同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结构相适应的学科专业少之又少。
4.教学内容与本科教学内容无明显区分度。由于民族地区师范类院校获得硕士学位授权点时间不长,大部分师资是原来讲授本科课程的高级职称教师,所以研究生课程的内容往往只体现为对本科生课程横向的平面式扩展,教与学的方式都存在着与本科生培养界限不清、定位不明等问题,没有凸显研究生教育的层次和特色。《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2)》的调查结果表明,超过一半(53.1%)的研究生认为课程内容不够深,超过一半(53.6%)的研究生对课程内容的前沿性给出了“一般”或“较弱”、“很弱”的评价[1],民族地区师范类院更为严重,有些研究生课程就是本科生课程改头换面,内容雷同,信息老旧,让研究生感觉重回本科生课堂。
5.教学方法缺乏分类培养的针对性。民族地区师范类院校虽然不断强调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但是由于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还在尝试阶段,慕课等在线混合式教学方式在技术上实现又有难度,且教师没有得到正规培训,靠自学成才,疲于应付。所以对大多数教师而言,在繁重的课程授课任务面前,选择讲授式教学实现“填鸭式”知识传授就是首选,教师教学技能单一,单纯注重教师的教学实现,忽视研究生学习的“自我实现”。这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不利于研究生形成“学术鉴别能力”、“独立研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6.优质课程培育缺乏长效投入机制。教育部对全国高校的本科生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从2003年开始启动,截止到2010年底,已累计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3700余门,覆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近千所高校,并带动起近10000门省级精品课程和校级精品课程[2]。而全国各高校研究生课程建设的启动千差万别,基于各高校自身的经费投入在前,“985”、“211”高校起步较早,已投入建设门类繁多的校级研究生精品课程,民族地区师范类院校因经费投入有限,仅仅停留在探索研究生课程管理的体制机制建设层面,研究生的优质课程建设还处于培育阶段,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并未提上日程,在区域经济欠发达的民族地区师范类院校研究生优质精品课程需要制度保障才能确保经费投入。
三、民族地区师范类院校研究生课程建设举措
广西师范学院具有民族地区师范类院校的特点,1998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得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学校共有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13年获得广西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立项建设单位,地理学、化学、教育学3个一级学科为授权建设学科,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180人。学校提出的研究生课程建设的基本方案如下。
(一)研究生课程建设目标
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主线,按照国家尤其是广西现代产业发展规划和布局,加快发展与现代产业体系需求紧密联系的学科领域,提升学校研究生教育主动适应广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能力,研究生课程建设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制度建设为抓手,以优化培养方案为依据,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立足研究生能力培养和长远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课程体系的整体功能,实现课程学习与科研训练协同驱动,按照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学位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的顺序分期、分类逐步推进研究生优质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
(二)研究生课程建设内容
1.建立研究生课程开设与审查制度。规范研究生课程设置与审查管理,建立二级学院、研究生院、学校三级审核制度。明确研究生课程开设的审查主体和审查过程。建立比较体系,要求各学科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比3个以上全国排名前50位的高校相关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方案作为每年培养方案修(制)订的依据,并提出对课程开设的审查要求:(1)研究生课程开设与学校教育理念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关联性;(2)研究生课程开设与研究生成长成才的一致性;(3)教师对课程的重视程度和参与的积极性;(4)用人单位对于课程开设的关注性;(5)课程开设的科学性、严谨性论证。
通过课程开设与审查制度的建设,真正做到课程开设方案完善、材料齐全;课程审查机制健全、流程明晰、过程严格;利益群体(教师、研究生、用人单位)积极参与;打造课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
2.确立研究生课程选课和课程学习要求标准。研究生课程一般由公共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法类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组成。通过试点,建立学校专业能力培养、素质能力培养综合提升的研究生课程学习要求标准,形成由导师组指导的选课方案和制度,每学期开学2周内,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确定个人培养计划和补修课程方案,由导师全程指导研究生课程学习目标的实现。
3.建立授课质量评价制度和课程信息公开制度。建立课程授课质量检查、评价、公示制度。课程授课检查工作由“广西师范学院研究生教学工作督导组”负责;课程授课评价由研究生、校内外学科专家组成的评价组负责;课程授课质量公示由研究生院负责。根据课程改革试点工作的要求,研究生院将所有课程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进度、课程评价等信息在“广西师范学院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和“广西师范学院研究生课程信息网”上公开。
4.打造研究生精品课程。合理分析学科优势与特点,梳理课程体系与能力培养的关系,以核心课程为抓手,做好研究生示范课程建设。一是设立课程建设教学团队(每门核心课程形成1个课程建设教学团队),由1个责任教授作为课程建设负责人;二是立项建设校级研究生优质课程,优先扶持覆盖面广、受益研究生多的研究生公共课程;三是对各学院开设的1~2门研究生专业课程进行跟踪指导,设定建设目标、评估建设效果,为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做好遴选和培育工作;四是重视研究生优质课程网站建设,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全校共享。
(三)研究生课程建设具体措施
1.健全管理机制,完善组织机构。学校高度重视,全面布局、整体策划、过程跟踪、政策扶持,将研究生课程建设纳入学校“十三五规划”,作为研究生质量提升工程的核心工作内容,确保研究生课程建设工作高效、有序推进。
2.拓展管理视野,强化调研论证。学校分批次安排研究生教学管理干部和任课教师到有研究生课程建设经验的高校进行专题调研,凝练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思路和改革措施,形成调研报告和相关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3.修订完善制度,实现制度创新。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学校形成了以下课程建设相关文件:(1)《广西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意见》;(2)《广西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课程管理和成绩考核管理规定》;(3)《广西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规定》;(4)《广西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督导办法(试行)》;(5)《广西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暂行规定》;(6)《广西师范学院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管理暂行办法》。
4.重视经验分享,搭建交流平台。各学院召开研究生课程建设工作研讨会,分享全国高校研究生课程建设经验,与校内、校外导师共同探讨研究生课程建设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做好各学科研究生课程建设方案。
5.建设精品课程,发挥示范效应。重点建设一批以研讨和互动式教学为主要特征的学术学位研究生核心课程、以案例教学和实践技能教学为主要特征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课程。培育研究生优质课程案例库。每年遴选5~10门研究生课程作为校级研究生优质、精品课程建设试点,以3年为一个周期打造研究生精品课程群。同时加强研究生课程信息公开、透明、公示力度,对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信息进行公示,对研究生优质、精品课程向全校师生免费开放。
总之,民族地区师范类院校研究生课程建设任重道远,只有在高校对人、财、物投入保障机制健全,投入产出形成良性循环的基础上才能不断释放出课程建设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编研组.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2)[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74-77.
民生建设问题范文6
如何把社区管理好维护好是社区党支部和作为支部书记的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我认为只有不断加强社区居民教育,不断提升居民的综合素质,才能达到造就文明居民,建设文明和谐示范社区的目的。如何开展居民素质教育,我有三点感想:
一、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通过拉横幅,橱窗板报、宣传手册资料展示,开放图书室、阅览室、走访住户、举办社区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地开展宣传和教育,营造出浓郁的文化氛围。帮助居民认识到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和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是适应现代生活节奏的必备素质。明确学习的目标不仅是为了文凭,为了就业创业,更重要的是提高素质,开发潜能和提升人生价值,拓展生活领域,丰富生活内涵,提高生活质量,建设美好家园。通过宣传,激发居民自主接受新知识,自觉争做文明人的热情,社区教育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依托载体,齐头推进
一是要以社区党建为龙头,大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提高居民的政治素质为目标,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面向社区全体党员和居民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基本理论、政策方针、形势任务等教育,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政治觉悟。利用端午、七一等传统节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端午前夕5月23日,我社区组织党员代表、军属代表23人举行了“大家齐动手、文明过端午”为主题的包粽子比赛,通过活动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激发居民的爱国情感。6月28日我社区党支部与交警三大队部分民警一起登上苏通大桥观景平台,一起参观了苏通大桥展览馆亲身感受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二是要依托工青团妇等组织大力开展公民道德教育。以提高居民道德情操为目标,广泛宣传20字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60字规范;积极探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规律,加强道德修养;进一步加强“诚信”教育,强化全体居民的“诚信”意识,积极培育以“包容会通、敢为人先”为核心理念的南通城市精神;广泛开展“读书明理,革除陋习,走向文明”的读书活动;今年五月份组织群众参加了港闸经济开发区《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的征文活动以及书法、绘画比赛。通过活动将道德建设落实到社区居民的具体行动中,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6月10日,我社区召开了“新市民、新形象”暨“文明结对共建”座谈会,提升新市民素质,发动党员群众使弱势群体得到帮助。6月18日,我社区开展了文明礼仪知识竞赛,40名以妇女代表为主的居民参加了比赛活动。社区退休女工徐秀英获得了第一名。
三是依托科普、司法、综治等组织,大力开展科学知识、法律知识教育。以“讲科学生活、建文明社区”为主题,面向全体居民开展普及科学知识教育。今年“科普活动月”、“科普活动周”期间我社区邀请城西医院 医生和地震局顾朝军处长分别作了“预防慢性病”和“居安思危、防震减灾”知识讲座等系列活动;开展律师、法官、消防、警务、交警进社区等深受群众欢迎的活动;充分发挥区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和校外辅导员的作用,面向青少年学生开展校外普法教育。暑假期间我们将邀请社区民警和区安全局领导为青少年学生作法律知识和安全知识讲座,同时开展《我为社区献一计》征文比赛活动。
四是依托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大力开展职业技术教育。以促进就业为目标,把职业技术教育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结合起来,加强就业能力培养。社区劳动保障平台要根据社会需求,积极开展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和残疾人的劳动技能培训与教育,提高他们的基本技能和就业能力。
五是依托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大力开展健康知识教育。以提高全民的身体素质为目标,结合“卫生进社区”、“送健康知识进家庭活动”和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大力开展健康知识教育。积极发挥社区老年人活动中心、市民学校、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的作用,利用多种有效形式,使广大居民群众了解和掌握预防各类慢性病和传染性疾病知识。7月初我们提供了反映卫生、健康教育题材的书法、摄影作品参加港闸区卫生局组织的创卫作品展示竞赛活动。
三、强化落实,力求实效。
随着社区功能的不断完善,社区方方面面的教育日趋完善,但由于居民构成、工作属性、知识水平、学习兴趣的不同,社区教育所能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要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
1、要培育教育工作志愿者队伍
有针对性地做好党员、楼长和青少年的集中教育,让他们在增长知识、丰富头脑、提高素质的同时,积极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发挥教育作用,经常性走家串户走访邻居,做好知识信息的传播工作。社区退休老教师朱泽民主动为青少年学生解疑释惑;退休党员翟永华主动与困难年老党员结成帮扶对子,并定期上门传达精神,转发学习资料;社区大学生朱雷、小学五年级学生达惠等主动加入社区青少年教育志愿服务行列。志愿者是社区教育的重要力量。
2、要创新活动组织方式
枯燥单一的说教方式有时不仅不能吸引人、教育人,反而会引起反感,达不到目的。要广泛深入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读书学习和各类文体活动。组织居民知识竞赛,举办社区运动会,以市民学校为依托定期组织各种讲座、授课活动,以各种节日、纪念日为依托不定期组织各具特色的文艺演出活动等等,让居民在快乐的活动中掌握知识,提高修养。5月14日,我社区举办了首届“邻里节”开幕仪式,启动仪式上7位居民代表向全体邻里发出了《社区邻里公约》,号召大家共同遵守社区文明,做文明市民。邻里节有系列活动,根据时间部署,我们已完成了“学文明知识,做文明居民”“邻里齐商议,共建新家园”、“帮社区出力,为家园添彩”“悠悠邻里情,默默来奉献”四大系列活动,居民都能积极参加,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增长知识,提升素质。
3、要与解决社区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只有与解决社区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社区教育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针对物业管理不到位、邻居不懂礼貌不注意公共卫生、特困户需要支助等各类问题,社区教育就要利用这些具体真实的事例引导居民展开持久的讨论研究,让大家在出点子、在思考与反思中学会做人做事,不断提高道德水准和素质修养。
4、要树立典型以点带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