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更管理步骤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变更管理步骤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变更管理步骤

变更管理步骤范文1

关键词:IT运维;管理平台;设备管理

1 设备管理平台的需求及流程设计

从设备管理的角度来看,整个运维管理平台应该能够包含[1]:台帐管理模块、系统管理模块、文件管理模块以及报表统计模块等。台帐管理模块包含设备的名称、类型及型号、序列号等疾病信息;系统管理模块主要对平台内相关的代码和权限等进行管理,以记录设备管理平台使用人员的操作记录;文件管理模块可以对设备的维护记录、设备采购、报废信息等进行管理。

设计基于IT运维的设备管理平台时,可以在遵循上述需求分析的情况下,进行数据库、中间代码以及前端等的设计,设计后同时进行数据库、中间件及客户端的部署。考虑到以后的管理及维护成本,可以采用B/S架构;数据库选择Mysql,其高性能及高并发性会给设备管理平台提供高效的数据引擎支持;为提供报表管理功能,设备管理平台也会提供数据导入导出工具。

基于IT运维的设备管理平台能够对设备管理的全过程进行动态管理,不论是进行设备的采购、维修还是报废等工作,都需要根据设备管理的操作流程进行,而且设备管理流程的每个步骤都要能够根据操作人员的角色进行业务处理,从而快速、高效的管理设备。作为平台的核心功能模块,设备故障处理要经过故障申报、故障处理以及处理结果等步骤,每一步骤完成后会显示步骤的操作人员和处理时间。

2 IT运维管理平台的功能模块

缺陷管理模块中可以创建关联的变更单,此时有缺陷的被管理设备的状态被标记为“搁置”,缺陷问题被创建后,一旦缺陷问题被成功关闭,则可以根据缺陷的解决状态进行设备的状态变更,解决的缺陷其状态被变更为“已解决”。缺陷的记录一般由发现缺陷的人员进行,缺陷验收合格后,设备管理平台的运维人员需要注明缺陷处理的相关信息,并注销缺陷。

IT设备经常会遇到变更关联设备的情况,如果某设备有关联的设备存在,那么此设备的关联关系在被关闭前,此设备不能被移除。设备的变更管理包括用户接入、安装调试、检修以及配置管理等内容,如图1所示:

图1 设备变更管理的内容

其中,用户接入指的是用户提交设备变更单,对于处理完成的变更单,如果其达到预期目标,那么此变更单相关的设备变更流程即可关闭,否则此变更处理流程需要被返回。检修人员作出的检修申请形成变更申请单,如果此变更申请单涉及到的是通信的检修或停退,需要判断此检修过程是否存在检修计划,目的是让用户明确的知晓,从而指导设备管理[2]。安装人员提交安装调试的变更申请,只有当所有变更资料都提交完后,才去验收安装调试过程是否合格;如果安装调试过程达到预期目标,则可以关闭此变更申请单。配置管理变更申请一般是由用户提出,配置管理人员会判断是否需要备份处理。

日常巡检管理模块根据巡检的设备来执行不同的标准,巡检记录可以根据不同的预定义规则生成。设备管理平台的运维人员根据巡检标准、巡检周期等进行设备的定期巡检,并记录相关的巡检日志。相关设备的维护人员对此巡检日志进行分析,并给出是否正常、是否有缺陷等结论,如果发现设备的缺陷,则依据前文介绍的缺陷管理模块进行处理。

3 基于IT运维的设备管理平台

基于IT运维的设备管理平台的设备管理流程包括请实现、事件管理以及配置管理,其总共规划目标是实现设备管理的快捷性、全局性以及经济性。从整体结构上而言,设备管理平台从上而下分为表示层、业务逻辑层以及数据访问层三层。表示层用户和用户交互,业务逻辑层制定业务规则并实现相关的业务流程,充当表示层和数据访问层之间的桥梁;数据访问层的作用是访问数据库。这三层之间的依赖关系是向下的,底层无法感知上层的存在,对上层的任何设计上的改变都不会影响底层。

设计基于IT运维的设备管理平台的目的是对基于IT运维的设备管理、维护中的各项功能及非功能性需求进行设计,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数据库,不仅要明确数据库的表名、字段名等数据信息,还要进行存储过程等数据库脚本的扩展。具体设计数据库时,要考虑系统模块相关概念的设计、数据关系图设计以及数据的逻辑结构设计等。使用设备管理系统的人员主要是系统管理员、维护人员以及一般用户,不同角色应该有不同的操作权限。数据逻辑结构的设计包括设备数据库关系图、故障信息数据库关系图以及系统管理数据库关系图等[3]。设备数据库关系图包括设备的信息表、设备相关资料表等;故障信息关系图包含发生故障设备信息表、设备备件维修信息表等;系统管理关系图包含设备单位信息表、厂商信息表等等。

参考文献

[1]李晓禹.基于SOA的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平台的研究与实现[D].南京大学,2013.

[2]孙艺新.大型电网企业特高压设备运维检修模式浅析[J].中国设备工程,2014.

变更管理步骤范文2

关键词:质量检验;工程变更;系统;可重构;制造企业

DOI:10.19354/ki.42-1616/f.2016.17.44

引言:现代制造企业中普遍存在质量检验系统缺乏系统性和灵活性而不能快速的对市场或者顾客要求的变化迅速地做出反应的问题,其主要原因首先是传统的质量检验计划的制定发生在产品概念阶段,主要根据计划制定人员的经验在前期产品检验计划的基础上做适当调整之后形成新产品的检验计划。其次计划形成之后便作为一种固定的企业内部的指导文件,管理人员会根据制定好的检验计划对制造过程的产品和过程质量进行相应的质量检验和控制,然而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下企业最初形成的检验计划可能已经不能适应变化后对产品特性的相关要求。

一、现状分析

(一)质量检验计划制定现状分析。检验计划的制定主要依赖于前一代产品的相关情况或者相似产品的情况。在不同要求情况下设计新的产品和制造过程,对于产品相关的信息和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风险以及对检验过程的适宜性的判断主要取决于检验计划制定人员的个人经验或者是分析方法。在制造阶段各种信息资源都可以得到,包括变更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用来对检验过程的效率和有效性进行持续评估。然而,当代检验计划并没有强调制造过程中对检验过程持续调整的功能。在制造过程中检验活动的实施通常被视为一种对先前产品检验计划方法的简单应用,并且基本不进行系统的调整。这就导致了在制造系统真实质量情况下对检测活动低效率的调整。

(二)检验系统或设备的现状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消费者越来越追求个性化,对于相同的产品消费者往往会有不同的要求,这样就形成了当前的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模式。而制造企业的检验设备往往十分昂贵,如果沿用传统的检验设备就会带来频繁更换检验设备的麻烦,从而不仅消耗大量的不必要的人力和时间成本而且会造成设备的浪费。

二、全面系统的检验计划制定方法

(一)工程变更理论。对产品和与产品相关变更的协调管理和对变更采用统一标准的追踪方式,并且详细给出一个或者多个可能的解决方案,进行相应的评估并在制造过程中加以实施。工程变更管理实施的相关步骤如下:(1)识别变化;(2)形成多种解决方案;(3)对变更做出说明和决定;(4)变更的实施

(二)产品概念阶段的检验计划制定。产品和过程概念阶段的检验计划可以由以下功能和活动进行概括:(1)定义产品和过程的检验特征;(2)确定制造系统中检验过程发生的时间点和检验位置;(3)确定检验的数量;(4)确定检验类型和检验程序;(5)确定检验人员;(6)选择合适的检验设备。

(三)产品制造阶段的检验计划制定。基于工程变更管理的模型,形成了制造阶段持续计划和调整检验过程的应用过程。它的相关过程不同于传统的检验计划方法,它主要关注识别与检验相关变化的要求及其来源、评估和对正在进行的检验过程和检测活动实施变更的选择。根据工程变更管理的思想,制造阶段检验计划制定的相关步骤归纳如下:(1)识别与检验相关

变更或者潜在的变更;(2)识别可能的变更措施;(3)评估变更措施;(4)对变更实施做出决定;(5)制定实施变更的详细计划;(6)对检验变更进行试验;(7)检验变更的实施以及形成相应的文件;(8)实施后效率评估

三、可重构检验系统的构建

(一)构建思路。一个可重构的检验设备可以实现质量检验系统对硬件的要求,同时顾客应从标准的制定到产品的设计制造充分参与到产品形成的全生命周期中。可重构制造系统和大规模定制之间的相似处在于模块产品族能够满足接单生产的制造方法。一个产品结构被认为是一种策划,在这种策划过程中,通过物理因素的收集实现产品的功能。我们就很有可能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组合或者安排实现每一个产品的功能。质量控制应该具备一种可重构的检验设备,这种设备能够随着产品的频繁变化而不断的改变其结构。

(二)实现方式。可重构检验系统的设计的前提是要首先识别出一个产品族不同特征的产品形成的不同组合模块,当进行不同的选择时就可以形成不同的产品。对于不同的产品族,产品实现的不同模块被识别出来之后就可以在检验设备上设计相应的红外控制和检验设备。

总结:制造系统具有动态的质量要求,一种系统全面的质量检验计划过程是非常必要的,能确保顾客要求的产品质量同时可降低检验成本和失败成本。本篇文章的研究结果就提供了这样一个全面系统的检验计划管理方法,基于工程变更管理思想的框架,形成了在制造阶段进行持续检验计划的过程模块。

变更管理步骤范文3

一、项目经理要有较强的观察分析能力,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规划出执行步骤和措施;

二、项目经理需要有较强的经算能力,能够掌握具体任务的成本、工期及进度;

三、项目经理需要思路清晰表达准确,能够把遇到的问题、过程、解决方案,清晰地反馈给客户;

四、项目要较强需求分析确认意识;

五、项目要有较好需求变更控制技巧,做到项目成果于需求变更的双向跟踪;

六、项目经理要有较强的综合调度技巧和能力,对项目各环节清楚,也能使别人清楚,还要合理何时合适地调度各类人力资源。以上使我从实际项目建设过程总结的经验,现在我分别一一详细阐述,以供参考,相互学习。

正文

2006年,我作为项目经理参与了青岛市应急联动指挥系统的建设。该项目是奥运会帆船比赛城市青岛的110、122、119三警合一平台及应急联动单位协作平台,为了提升整个城市对应急突发实践的响应效率和处置能力而建设平安奥运而做。该项目的主持单位是青岛市公安局,项目构成有110、122、119接警平台,处警平台,联动平台,计算机网络,服务器,视频监控及录音服务系统等。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从客户需求调研、需求设计、需求确认、软件开发、整体实施各个环节的实际工作体验中,发现项目经理的能力几乎市项目成败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在项目经理作用于项目建设诸多能力中,我觉得以下几个方面尤其重要:

一、观察分析能力。

能够面对综合复杂的现象,分析处问题本质所在,抓住主要矛盾,并且很快建立应对步骤及措施,项目建设过程出现的问题都能被及时解决,项目才能顺利进行。具体来说,对于出现的问题和现象,项目经理能够分析出“是什么”,又能指出“有什么”(有哪些细节),进行采取合理的“怎么办”(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最后再说明“影响什么”(有哪些风险)。这样,项目建设才能清清楚楚地进行(每一个干系人了解清楚),有条不紊地开展(每个人力资源明白措施及步骤)。观察分析,是一个综合能力。学者经书子集学富五车可谓之渊博;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方是致胜之道。项目经理应该注意将所学用于实际的观察分析,从复杂的想象中指出应对措施和步骤。商鞅变法时,遍历秦国风土人情,观察分析所存在的想象及问题,指出解决各类问题的步骤及措施(各类法令),就是一个典型的观察分析能力运用的结果。重视观察能力的培养和练习,项目才能走出项目的迷雾,让自己清楚,才能让别人清楚。我在青岛项目建设后期,总是习惯于清楚地分析问题“是什么”,指出“有什么”,设计“怎么办”,让观察分析能力充分发挥,所起的作用和前期有明显区别,终于由客户的抱怨转化成赞成。

二、精算能力。

大型项目建设,不是个人单枪匹马独闯独斗;而是一个团队协同作战。常听到一句话:“老虎统帅的绵羊可以战胜绵羊统帅的老虎”,正验证了这个道理。想做好统帅,就要了解和熟悉每一个细节,知道整个项目有哪些子任务,分解到哪些人力资源来完成,并评估到工期和进度。如果出现遗漏,就会造成工期延误。精算能力,正是体现项目经理这方面的才干。我在青岛项目建设之初,简单地分解工作任务,结果造成工作任务遗忘,工期受到延误;后来认真分解任务,精算到位,合理分配每一个细节,项目工期才得以弥补。

三、思路清晰表达准确。

如果自己的思路都不清楚,怎么让别人清楚呢?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碰到这样的人。他说话时,东扯一句,西扯一句,听着不明白他的中心思想,很难理解他所表达的事物。与其说思路清晰表达准确是一种能力,还不如说其是一种意识。这个技能从小学课文都已经开始练习了(小学课文都将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应该每一个人都做好。如果说话前,先想一想自己要说的中心思想,然后在逐步分层表达,每一个都能说清楚自己要表达的意识。但是很多偏不这么干,没想好怎么说就开始表达,听得别人云山雾罩。包括我自己,在青岛项目建设之初,我说话前不喜欢做语言上的准备,说得别人越听越糊涂。后来我坚持,表达前先设计思路,然后在准备语言进行准确表达,就避免了客户越听越糊涂的现象。

四、需求分析确认意识。

项目尤其本身的特点,就是一次性满足固定客户的特殊需求。项目经理说做的目标就是满足这个客户需求。需求是什么,有什么,怎么办,项目经理需要于客户沟通,获取确认后,方是客户所要的需求。需求的确认就是完成这个工作的。项目经理应该使需求的理解,需求的设计结果得到客户确认;否则一个没有经过客户确认的需求和设计,使工程返工,推倒从来,白白浪费成本的导火索。我在青岛项目经历过这样的教训,客户提出需求后,我盲目开工,结果客户不满意,团队成员抱怨,成功工期都出现了问题。后来坚持需求签字确认,就大大降低了返工的概率。

五、变更控制技巧。

项目经理需要较好的需求变更控制技巧。对于项目的建设,由于客户随开发方一样,都是一个逐步熟悉的过程。项目的需求变化使一件很普遍的事情。有的开发人员抱怨客户变化无常,一天一个样。其实这是没有站在客户的立场想问题。对于需求变更一味地接受,增加公司的成本,也会造成工期延误;一味地拒绝,客户难以满意,甚至反感。其实这里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其一、使客户准确完面地提出问题,坚持走一定的变更流程。例如需求要经过变更会议多方全面讨论分析,再经过需求理解设计,风险分析及实施分析等。其二、经过签字或者其他形式的确认。这样需求变更不是一个客户随意的行为,避免客户故意生事;开发方也能避免无效的多次返工,即使返工也是各方干系人都认可的工作。

六、综合调度能力。

项目经理对整个工程的把握,知道在合适的时间,调用合适的人力,完成合适的任务,使整个项目进展按时按步进行,体现其综合调度能力。大型项目建设是一种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项目经理需要完成的事情很多。整体性思考问题,合时合适地安排调度,时其另一个重要的技巧。

以上是我在实际项目中体会的经验。其实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项目经理需要总结和吸取的经验还很多。项目经理应该从实际出发不断地总结、学习和体会,以让自己项目管理能力日趋完善。

变更管理步骤范文4

关键词:建筑工程;跟踪审计

Abstract: Tracking audi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is developed in recent years is one of the industry, the Audit Commission to explore the benefit audit results, not only conforms to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China's performance audit, but also suitable for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n china. But the tracking audit in our country is still in the initial stage, system and procedure is not perfect. In this paper, from the point of audit theory, audit procedures and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are discussed.

Key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 tracking audit;

中图分类号:F239

建设工程跟踪审计作为工程审计的一种创新,在实践中已彰显出它的优越性以及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审计要点

1.建设项目施工组织管理审计,包括建筑安装投资管理、设备投资管理、其他基本建设投资管理审计,重点关注:(1)土建和材料采购等有无招投标方面的问题;(2)施工单位有无违规转包和分包行为;(3)车辆购置手续等方面的问题。

2.建设项目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包括建安投资、设备投资及其他基本建设投资的真实性、合法性,重点关注:(1)是否存在多计虚列、少计工程成本等会计核算不实问题;(2)是否存在计划外工程及超标准、超规模建设等加大投资问题;(3)是否存在管理费超支问题等;

3. 工程计量和费用支付审计,重点关注工程变更和索赔是否合理、变更、索赔审批权限的执行是否规范、计量支付是否正确等。

4.建设资金管理审计,包括建设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立执行情况、专款专用和专户存储情况等,重点关注:(1)是否存在挤占、挪用、截留、滞留建设资金问题;(2)是否存在违规借款问题;(3)是否存在拖欠工程款和民工工资问题等。

二、审计的步骤和程序

1.审计准备阶段

(1)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

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内容主要包括审计依据和原则、审计目标和范围、审计对象、审计内容、合同双方的义务和责任、审计时间、审计报告文件、审计费用、保障等。同时,审计项目总负责人依据招投标文件及业务约定书的具体要求,在实施各阶段审计工作前拟定相应的审计计划。

(2)了解工程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

为使审计工作的实施达到审计目标,在制定各阶段审计计划前,审计人员应当同建设单位相关人员进行详细沟通,以了解所审计的工程建设项目详细情况,主要包括:工程项目的性质、类别、规模、承建方式、合同约定的内容、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审计所需资料的可获得性、完整性;工程主要材料的供应方式;项目是否执行工程监理制,监理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三控情况,监理对中期支付的控制方式,监理对工序、分项的验收控制是否有专人负责、现场监理人员安排情况等;工程价款结算情况;工程项目现场施工条件;建设期内工程预算定额、预算单价、取费标准、政府各相关部门政策法规等情况;项目财务报表编制情况。

(3)审计资料的搜集

为详细制定各阶段审计计划及实施好审计工作,应获取必要的审计资料。主要内容有:工程项目可研报告、初设方案、专家论证意见、发改委下达的立项批复;地质勘探、设计、监理等有关招投标资料;施工概算资料、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合同协议文件;施工图纸及后期的竣工图纸;工程量清单或计算书;取费资料、付款资料、有关证照;施工组织设计;工程变更签证资料(工程变更通知、变更令及变更图纸);清单暂定金项目;建设单位供应施工材料明细清单;由业主及监理公司提供的隐蔽工程资料;其他影响工程造价的有关资料等。

(4)制定具体工作计划

审计项目总负责人在项目组实施各阶段审计工作前制定相应的总体审计计划和具体审计计划。总体审计计划包括:a.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b.审计目的、审计范围及审计策略;c.重点审计领域及主要会计问题;d.审计工作进度及时间、费用预算;e.审计小组组成及人员分工;f.审计重要性的确定及审计风险的评估等。具体审计计划包括:审计目标、审计程序、执行人及执行日期、审计工作底稿等。

2.审计实施阶段

(1)审计方法

为保证审计工作质量达到全过程跟踪审计目标,对工程造价和管理的审核及财务审计应采用不同的审计方法,工程造价和管理的审核采用全面详细核对的审计方法;财务审计采用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

(2)工程造价及管理审核的步骤及程序

①收集整理审核所需资料。例如:招标文件、投标文件、施工合同、图纸、设计变理、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现场签证、中期计量支付证书、审核后的月进度支付报表等。

②.召集全体项目组成员进行前期现场勘察,使各专业审核人员充分了解施工现场情况。

③按照施工图纸、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等资料由各专业造价计量工程师计算工程量,并将计算结果与承包商报送的计量情况进行比较。

④建设项目施工组织管理审计,主要包括:建筑安装投资管理、设备投资管理、其他基本建设投资管理审计,重点关注:a.土建和材料采购等有无招投标方面的问题;b.施工单位有无违规转包和分包行为等。

⑤建设项目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包括建安投资、设备投资及其他基本建设投资的真实性、合法性,重点关注:a.根据招标文件、投标文件、施工合同、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图纸、设计变更、签证、质量报验资料、索赔文件等资料计算审核清单、综合单价、费用计取、清单项目等涉及工程造价方面的计算是否正确。b.是否存在计划外工程及超标准、超规模建设等加大投资问题;c.是否存在建设单位管理费超支问题等。

⑥工程计量和费用支付审计,重点关注:a.各种测量数据是否真实、有效;工程变更和索赔是否真实、合理;b.变更、索赔的执行是否规范,计量支付是否正确。

变更管理步骤范文5

【关键词】 电力建设 工程变更 影响 问题 管理控制

在电力建设项目开始立项规划后,就需要进行招标以选择最合适的建设施工单位,并与其签订项目承包合同。而工程变更正是合同制定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重要内容,其直接关系着电力建设项目的成本控制、质量控制以及进度控制。若在合同中没有对工程变更进行详细的约定,就很容易在实际工程变更发生出现经济利益冲突,而使甲乙双方出现矛盾,严重影响电力建设的顺利实施,也不利于按时保质的完成建设项目。一般引起工程变更的主要因素有两大类,一类是诸如设计期间没有做好实地勘察,而使得工程施工情况与设计图纸情况存在差异,不得不进行工程变更的主观因素,二类是诸如自然变化或社会环境变化所引起的客观因素。

1 工程变更对电力建设项目的影响

1.1 工程投资方面

电力建设项目本身就是一个需要较大资金投入的工程项目。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严格按照设计规划的要求进行施工,反而需要进行工程变更,就会进一步增大工程投资成本,不利于工程造价的控制和管理,会给投资方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1.2 工期方面

在具体的电力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对于施工工序的要求较为严格,若前一道施工工序因为某种原因而耽误了进度,就会迫使后面所有的施工计划都随之延迟推移,严重影响了施工的整体进度。因此,当出现工程变更的情况时,就会使将正常的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全部打乱,从而引发一系列的不良后果,不但会使工程延期,还极有可能会增大工程造价。

1.3 项目管理方面

在原本井然有序的项目施工管理中,若频频出现有工程变更情况,就会使项目管理人员难以按照原定计划进行管理控制。例如业主和监理部门之间的有序协调管理状态会被打乱,施工方对现场管理的难度也随之增大。当出现工程变更时,需要召开相关部门的技术人员开会来研讨具体的变更方案,还要重新进行勘查设计,并需要再次组织施工,分配人员等等,这些都会使项目管理中的质量管理、进度管理和成本管理受到极大的影响。

1.4 劳动生产率方面

当工程发生变更时,施工作业的顺序就会被打乱,经常会出现加班施工,或短时间歇工的现象,使得劳动力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安排,这样就会使极大的降低劳动生产率,增大人力成本。

1.5 索赔和合同纠纷

由于工程变更具有很大的不可预测性,很多时候甲乙双方在签订承包合同时并不能完全将出现工程变更的责任划分清楚,因此当实际发生工程变更时,就很容易出现合同纠纷,并牵涉到索赔问题。当出现索赔和合同纠纷时,就会激化甲乙双方之间的矛盾,这对双方的经济利益都是非常不利的。

2 目前电力建设项目工程变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能够减小工程变更对电力建设项目的不良影响,提高建设方和施工方的经济利益,保证电力建设项目库的安全顺利实施,就需要对电力建设项目工程变更实施一定的管理。但是目前我国在电力建设项目的工程变更管理中,却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与不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2.1 信息化程度较低

受技术限制的影响,我国在处理电力建设项目的工程变更时,一般都还是采用人工作业的方式进行管理,并没有充分利用当前先进的信息技术。很多文件都是以纸质档案进行记录和传阅,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处理效率,也容易造成信息的丢失。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一个健全完善的电力建设项目工程变更管理软件,严重影响了管理效率。

2.2 缺乏对工程变更全过程的管控

一般来讲,工程变更的控制和管理是需要贯穿在整个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中的,但是目前人们普遍将工程变更的重点放在了施工阶段,这显然不是最佳的管控手段。因为施工前期的勘查和设计阶段才是控制工程变更的重要阶段,施工过程和施工竣工阶段都需要根据施工设计来安排作业施工和管理控制。

2.3 工程变更缺乏有效的评审环节

在电力建设过程中,所发生的工程变更大多数并没有进行相应的评审,尤其是对工程变更方案的技术、成本、工期、安全以及质量等方面没有进行有效评审。使得有些工程变更后反而成为错误变更,或变更效果较差,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2.4 没有建立严格的工程变更责任追究制

当工程需要发生变更时,势必是因为某些因素的影响而引起的,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影响因素都是有责任人可以追究的。但是由于没有建立健全的责任追究制,而使得所涉及人员没有应有的压力,在设计或施工或管理中都不够用心,这样就会很容易引发工程变更,造成变更管理失控。

2.5 合同变更条款设定不够完善

对于工程变更的管理与控制来讲,最有效的控制方法就是在合同中对变更条款做出详细的约定,并将责任划分清楚,这样当出现工程变更时,就可以按照合同约定的要求进行处理,而不至于发生索赔或纠纷。但事实上,很多电力建设项目的甲乙双方在订立合同时,并没有对合同变更条款给予应有的重视。因而造成了很多合同纠纷。

3 如何提高电力建设项目工程变更管理控制水平

3.1 实施工程变更的分类控制

在电力建设项目工程变更的管理实践中,按照工程变更的性质和费用影响实施分类控制,有利于合理区分业主和监理工程师在处理不同属性的变更问题上的职责、权限及其工作流程,有助于提高工程变更管理的效率和效益。实施分类控制可把工程变更分为3个重要性不同的等级:即重大变更、重要变更和一般变更。重大变更一般由监理工程师初审、总监理工程师复审,报送业主后,由业主组织勘察、设计、监理审核。重要变更一般由监理工程师初审,总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实施。一般变更由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后实施。

3.2 合理确定工程变更价款

工程变更价款的确定,既是工程变更方案经济性评审的重要内容,也是工程变更发生后调整合同价款的重要依据。一般情况下,承包商在工程变更确定后的规定时间内,应提出工程变更价款的报告,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调整合同价款。

国内现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条件和相关研究文献均有关于工程变更价款的确定方法和原则主要有:①合同中已有适用于变更工程的价格,按合同已有价格变更合同价款;②合同中只有类似于变更工程的价格,可以参照类似价格变更合同价款;③合同没有适用于或类似于变更工程的价格,由承包商提出适当的变更价格,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后执行;④承包商在双方确定变更后14天内不向监理工程师提出变更工程价款报告时,视为该项变更不涉及合同价款的变更;⑤监理工程师应在收到变更工程价款报告之日起14天内予以确认,监理工程师无正当理由不确认时,自变更工程价款报告送达之日起14天后视为变更工程价款报告已被确认;⑥监理工程师不同意承包商提出的变更价款,按合同争议的约定处理;⑦因承包商自身原因导致的工程变更,承包商无权要求追加合同价款。

3.3 实现工程变更管理信息化

我国电力建设项目变更管理信息化尚处于起步阶段,而制造业对工程变更管理的信息化研究起步较早。制造业工程变更管理应用系统一般基于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和支持团队工作的工作流技术平台开发,实现ECM功能与PDM的集成,以充分利用PDM的产品信息管理模块和流程管理模块。制造业有关工程变更管理的概念、模型和方法为电力建设项目工程变更管理信息化搭建了高起点的研究平台,有助于加速我国电力建设项目工程变更管理的信息化进程,缩短相关应用系统开发周期。

根据实际的工程变更需求,可以将EC过程分解为请求、评估、和实施3个环节。其中:EC请求包括描述问题的症状,发出正式的变更请求和提出解决建议方案3个步骤,EC评估包括技术评估、造价评估、工期评估和价值分析4个步骤,EC实施包括矛式的工程变更指令和实施工程信息更改。实现工程变更管理信息化,必须构建以人员组织、变更流程和数据管理3大要素为核心的工程变更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以数据管理为基础,以变更流程为主线的工程变更管理策略是实施有效工程变更管理的关键所在。

4 结语

总之,在电力建设的项目管理工作中,必须要对工程变更管理与控制给予一定的重视。从电力建设立项开始就应该加强工程变更预防控制,并在合同中对变更条款作出详细的约定,划分工程变更所引起的经济责任。同时,面对当前我国电力建设项目工程变更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这一现状,还要进一步加强工程变更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高工程变更管理和控制水平。

参考文献:

变更管理步骤范文6

(一)实际成本原则实际成本原则也称历史成本原则。工业企业在计算产品成本时,最终计入产品成本明细账的应是实际成本。产品按设计成本计价,能够正确地计算企业当期的损益,准确反映企业某一会计期间的盈利水平,进而能够正确进行损益核算和利润分配。

(二)收益原则所谓收益原则,就是指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各受益对象应是费用的承担者,即“谁受益,谁负担”,而且某一受益对象受益量的大小决定了其承担费用额的多少。工业企业在选择费用分配方法时,应按照受益原则来进行,以保证费用分配结果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三)合法性原则合法性原则是指成本核算必须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必须符合成本开支范围,不符合成本开支范围的费用不能计入产品成本。另外,工业企业某一会计期间所发生的期间费用也不能计入产品成本,而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四)重要性原则工业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时,会遇到许多需要选择的问题,诸如成本计算方法、成本计算步骤、费用分配方法等,这时,企业应结合具体情况按照重要性原则来进行核算。这样,可以减轻成本核算时的工作量,提高成本核算的效率,及时反映过去会计期间的成本水平。

(五)一贯性原则一贯性原则是指工业企业在对某一成本核算事项进行处理时,应该采用前后各期相同的方法进行。工业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时,一般会依据生产的特点和管理的要求来选择相应的费用分配标准和分配方法及成本计算方法。方法一经选择和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果确实需要变更,则应在变更后的档期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充分揭示,并对原产品成本计算单中的有关数据进行必要的调整。

(六)及时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是指工业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应对所发生的有关费用及时地进行归集和分配,计入相应的成本明细账中,并及时计算出各种产品成本。采用此原则,有利于及时反映过去会计期间的成本耗费,发现不正常情况,以便生产管理部门及时采取措施减少和避免损失;同时,还可以及时为编制会计报表、计算利润与利润分配等后续工作提供有关核算资料。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方法

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主要取决于企业生产的特点和成本管理要求,而企业的生产特点具体表现为生产组织和工艺技术流程的特点。生产成本和成本管理要求决定着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三个基本要素,即成本计算对象、成本计算期、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间的分配。

(一)品种法品种法也称简单法或典型发,是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品种法是最基本的计算方法。主要适用于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的企业,如发电、供水、采掘等企业。在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的企业,如果管理上不要求按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也可以采用品种法,如小型水泥、小型制砖、糖果等企业。品种法的特点是以产品品种为计算对象,开设产品明细账;以会计报告期为成本计算期,每月月末定期计算产品成本;月末计算产品成本时,如果只有小数量的在产品,则不需要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全部生产费用由完工产品负担;反之,则根据需要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

(二)分批法分批法也称订单法,是指以产品的生产批别或购货单位的订单为产品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通常适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的企业,如船舶制造等;同时,新产品的试验或试制、专业修理等也可以采用。分批发的特点是以产品的生产批别或订单为计算对象;以产品的生产周期为成本计算期;月末一般不存在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的问题。

(三)分步法分步法是以产品的品种及其所经过的加工步骤作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适用于大量大批连续多步骤生产的企业,如冶金、纺织、化工、造纸等企业;也适用于大量大批装配式多步骤生产的企业,如机械制造等企业。分步法的特点是以品种及其所经过的加工步骤为计算对象;成本计算期与会计报告期一致;每月月末须将在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在实际工作中,依据成本管理对生产步骤成本资料的不同要求,各生产步骤成本的计算和结转有逐步结转和平行结转两种方法,因此,分步法分为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两种。(1)逐步结转分步法逐步结转分步法也称顺序结转分步法或计算半成品成本分步法,是以产品品种及其所经过的加工步骤作为产品成本计算对象,按照产品加工步骤逐步计算、结转半成品成本,直至最后生产步骤,计算出产成品成本的一种分步法。适用于对外销售半成品,或半成品虽不对外销售但可作为企业内部几种产品的加工对象,或需考核、分析、评价半成品成本资料等,在管理上要求提供各步骤半成品成本资料的企业。(2)平行结转分步法平行结转分步法也称不计算半成品成本法,是指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各生产步骤不计算半成品成本,而只计算该生产步骤直接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以及该生产步骤生产费用中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最后,将各生产步骤中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予以平行结转和汇总,得出产成品成本的一种方法。适用于半成品种类较多且一般不对外销售半成品的企业中采用。

总结